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的文化功能范文

德育的文化功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的文化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的文化功能

第1篇:德育的文化功能范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德育;隐性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重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校园文化具有无限魅力,凝聚师生力量,影响高校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共生共存,不可分割,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保驾护航。

1德育内涵: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隐性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基本可分为思想引领类活动、志愿服务类活动、社会实践类活动、科技创新类活动、文明礼仪类活动、文体艺术类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满足了教师及学生对课余生活的需求,也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凝聚思想,搭筑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的桥梁,加强交流,构建和谐校园,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从内隐学习理论角度分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内隐的无意识的学习更能满足其潜意识的学习需求。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更多则是无意识的内隐式过程,通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不断发展。所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动态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思想引导等产生了隐性影响,发挥其隐性德育功能。

1.1教育内化和思想引领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隐性教育的载体,其影响力和说服力远大于课堂教育,更容易被学生认同和内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内化和需求满足功能是指根据高校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将教育内容合理融合在活动中,使学生乐于接受,真正将收获体会内化为个人自身素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一个社会文化组织机构,其中各种类型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分析了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后说:“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生活需求、人际交往需求等基础上,校园文化活动也就从主观上满足了其幸福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感,达到了预期的主观效果,即高级需要的满足。学生能从中得到锻炼,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为终生教育奠定基础[1]。

1.2品德塑造和价值引导功能

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个体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培养个人的知、情、意、行逐渐形成的[2]。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历史性、选择性和主观性。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活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促进师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陶冶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榜样示范作用和思想引领类教育活动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引导其价值取向,对师生进行合理性教化,从而塑造思想品德结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榜样示范与行为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在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形成很强的凝聚力,是学校发展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校园文化活动的榜样示范和行为规范功能是指,通过活动教师与学生能够团结合作加强沟通,激发师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荣辱心、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心,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产生激励力量,约束规范师生言语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大学生处于思想的形成和稳定期,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思想引领类活动以参与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实施,丰富多彩,发人深省,可以使参与者结合自身的实际体会和感悟将理论文化知识和思想哲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和个人信仰,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大学生的爱校情结,一定程度上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高度的责任心激励学生为个人、学校及社会的发展努力贡献力量。另外,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时期,面对一种全新的环境和生活,经常难以适应这种急剧的变化,尤其是从高中繁忙的学习生活转变为大学宽松无人监管的生活环境,他们很容易由对家长和中学教师的依赖,转向对新群体中同伴的归属需求。大学生较强的从众心理就是他们归属需求的一种突出表现。大学生极易受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不断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之尽快融入群体之中。这种规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活动中树立的榜样示范要求自己,在学习及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模仿优秀榜样或大学辅导员、专业教学教师、师兄姐或同辈群体来规范约束言行,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善于逆向思考,富有创新精神[3]。

2道德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2.1高校硬件条件相对薄弱,资金分配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高校的硬件条件仍然相当薄弱,区域分配及校际分配不均衡,加之学生基数大,尽管部分高校建起了现代化的综合体育馆、活动中心、礼堂音乐厅等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场所,还是无法适应大众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对活动的需求。这从根本上限制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资金分配不合理,大部分的经费用于学校的大型文化活动上,一般为文体艺术类活动,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形式主义色彩浓厚,而忽视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小型活动,例如学生自发组织的读书活动或志愿援孤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组织参与该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未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服务他人的需求。

2.2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严重脱节,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者没有真正找到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点,总是把文化活动与课程教学截然分开,导致两者严重脱节,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失去了与教学活动相互补益的意义。高校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很多,但大部分属于文体艺术类活动和志愿服务类活动,其中与专业结合紧密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活动、教学技能活动相对较少,学生覆盖率较低。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含量不高,只是停留在体力劳动或者募捐方面;而社会实践类活动也只是一些宣讲或者体力劳动,无法真正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习到的理论脱离实际,幻化成为空壳。这不仅影响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内化功能的发挥,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3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与参与度的高低影响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

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调查研究,文体艺术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强,志愿服务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程度居中[4]。可见,文体型、娱乐型活动较受学生欢迎,实践实用型次之,知识型、学术型和科技创新型活动受欢迎程度一般。思想引领、学术讲座等类型的活动形式较为枯燥无味,情操陶冶、科技创新类活动门槛较高,参与机会少,所以并未真正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支柱,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另外,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设计单一,未和广大学生进行交流,无法切实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进行活动设计和策划,继承性过强,依赖原有的活动形式,缺乏特色和创新性,不能与时俱进,宣传力度和广度不够,导致活动参与覆盖面小,吸引力弱,丧失了活动预期的价值,不利于隐的发挥。

3德育路径: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我们发现,种种壁垒影响了其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活动规模具有局限性,活动方式单一化,活动内容形式化,活动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因此,应从高校管理者、组织实施者、参与者、活动媒介等各个角度,寻求正确的德育路径,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3.1加强教育部门及高校的重视程度,保障硬件,合理分配活动物资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部门及高校应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活动在隐性德育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保证物资配备,不能以缺少资金为由减少削弱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科学规划校园环境,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优美的环境,符合美学要求,体现校园特色和人文精神;完备齐全的教学科研设备和活动设施,健全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礼堂音乐厅、多功能报告厅、会议室、体育场所及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工作办公区等,有利于开展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和文体艺术类活动,提高活动质量[5]。另外,要合理分配活动物资,根据活动的重要性和隐分配活动物资,加大对科技创新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的资金投入,在原有基础上相应减少对文体艺术类重形式轻内涵活动的投入比例,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对师生的凝聚激励和行为规范功能及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侧重对具备该功能的活动的物资支持,通过对活动物资的分配达到引导和协调各类活动全面均衡发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隐性德育功能的目的。

3.2寻求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结合点,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

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两者在形式、内容、手段、途径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却有绝对的相关性即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的第二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文化理论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校园文化活动则以文化活动形态的扩张力来消解教学活动面临的障碍,将所学知识立体化、饱满化,巩固深化教学活动成果,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动力保障和实践支持。在知识的立体建构上,文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检验和完善,从而获得新知[6]。所以,校园文化活动必须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例如心理学专业学生深入军队、监狱、医院、太阳村或灾区进行团体或个人心理咨询,既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时间过程,也塑造了助人为乐、传递幸福、为人民服务的人格品质,规范自我行为,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校园文化活动还可弥补教学活动的不足,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亦然。

3.3提升活动组织实施者的综合能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首先完善师德建设,加大教师参与、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力度,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凝聚师生的桥梁。加强完善师德建设,使教师群体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观,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言传身教;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又能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还能凝聚师生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另外,教师应将科研学术贯彻到文化活动中,树立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观念,使学生灵活学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及团支部、班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管理,使学生充分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应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等环节,突出活动的思想教育意义,减小形式性,注重活动的创新性,与时俱进,结合时事政事开展相关活动,使参与者及时了解和认识社会现状,保证活动质量。同时学生党员及骨干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完善,其榜样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也发挥着隐,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动态。

3.4挖掘参与者的内在需求,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挖掘参与者的内在需求,知道参与者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从而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实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满足其内在需求,使参与者能够主动将所闻所见真正入耳入心,进行思考并内化成个人道德认知,激起道德情感的认同,并在模仿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个人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真正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其次提升参与者组织参与活动的层次。参与者不能仅仅局限于锻炼能力、扩大人际交往、增强个人竞争力等参与动机,还要以塑造品德和价值观、规范行为、凝聚思想等为目标参与到活动中,善于思考和总结,真正适应并融入社会,既能培养优秀人才,达成育人的显,锻炼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也能强化德育隐的发挥和落实,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显性及隐性的双重需求。

3.5重视利用网络平台扩大活动宣传力度

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校级报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宣传栏的作用。首先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前期宣传和后期汇报总结,扩大活动的宣传力度,使师生能够了解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更多的人受到活动的影响,最大程度上发挥活动的隐,使隐显性化,激发师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还可以对学校及品牌活动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美誉度,将活动的作用辐射到社会层面;其次利用齐全的媒体设备提高活动质量和层次,将媒体设备运用到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增强活动效果,多角度、全方位、形象化、直观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隐性德育教育,使媒体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另一种载体,发挥活动的各类功能;再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尤其是新媒体,加强网络管理,拓宽校园文化活动的渠道。高校应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适时性等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组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之间进行互问互答,释疑解惑,平等交流,把网上的虚拟与客观的现实联系起来,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凝聚人心和传播文明的作用[7]。总之,高校是文化组织和学术场地,高校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导力,塑造师生人格品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能够习得规范的行为方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参与者能够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将精神力量辐射至社会中。所以,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刻不容缓,希望各高校高度重视,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心,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全面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培育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林玉.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强化对策探析[J].南方论刊,2011(7):65-67.

[2]肖玲.论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渗透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51-153.

[3]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王继强,李华涛,贾斌,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02):138-139.

[5]邹志强,陈锦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载体浅析[J].高教研究,2006(2):46-47.

[6]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1(05):45-46.

第2篇:德育的文化功能范文

关键词: 文道关系 大学语文 德育

一、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文道关系

中国传统文学非常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教化功能。《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广泛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反映出文学在起源上与人们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萌芽于《诗经》的“诗言志”这一文学观念,提出了文学内容的问题。先秦两汉的散文创作成就辉煌,质实古朴的文风为后世提供了典范。荀子在《解蔽》、《正名》等篇中,把“道”总结为事物的客观规律,并从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入手,要求文以明“道”,首次把“道”确定为文学的内容,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文”“道”关系的先声。魏晋时期文学自觉,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也迎来了文学理论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专门论述“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非常强调“道”的重要性,认为“辞之所以能鼓动天下者,乃道之文也”。过分讲究骈辞骊句、“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的文学纯形式主义倾向导致初唐文坛充斥着形式浮艳纤巧,内容空虚贫乏的文学作品,中唐时期韩愈所领导的古文运动以“文以贯道”的文学主张与实践,一扫六朝骈文藻句靡丽不实之风,使文学创作与欣赏从与现实生活的需要紧密联系中重获生机。欧阳修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文学创作理论,他提出文道统一的文学观念:“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并且非常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这一文道统一、文为道用的文学理论,自唐宋确立以来,对后世文学的创作、理论及批评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元明清的传承发展,①形成中国古代文学中脉络清晰、影响深远的一派理论。

中国传统文学致力于思考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文以载道”的文学理论通过否定对文学纯形式主义的追求,坚持了“文”“道”合一的文学标准,确立了文学反映和改造社会现实的创作路向,培养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社会责任感。虽然“道”的内涵不断变迁,②然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使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载“道”而行,一方面展示了文学关注社会与生活的性格,一方面充分发挥其德育教化功能。对“道”的种种理解都带有浓重的封建文化色彩,已不再适合我们今天的实际,然而积极的思想文化内容作为文学创作、欣赏与批评的标准,兼负德育教化功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语文学科作为德育与智育密切联系的基础工具学科等基本事实,都已在中国传统文学这一大背景中形成。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学阐释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卓有成效地熏陶国人的道德情操,提升国人的审美情趣,滋养了国人和合圆妙、温润如玉的文化性格,成为培养“中国人之为人的道德”的重要途径。

二、以文载道: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使我们重新认识到教育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教育不再是专业知识学习、专业人才训练那么简单,它更侧重于从另一个角度来评述:“说某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就是在称赞他,说他具有某些可贵的品质。一个教育过程一定要成为使人产生这些可贵品质的过程。”③教育在本质上更注重价值引导的功能,它的目标比“专业能力”与“成才”深远得多,与健康、社会利益以及个人与人类的终极价值等紧密交织在一起。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少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精神危机也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反思。他们心浮气躁,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他们迷恋电脑游戏,宣称“网络可亲,生活可憎”,愿意每天24小时沉迷于虚拟世界中;他们把庸俗当有趣,把肤浅当时尚,把偏激当深刻,个性扭曲,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体现出与专业知识水平极不相称的道德素质水平。马加爵、魏永康、安然等大学校园内惨痛而深刻的教训,控诉着高等教育中思想道德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脱节。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对学生的德育放在首位。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是众多文明所分享的共同经验。爱因斯坦认为:“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毫不犹豫地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中国人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早,春秋时大教育家孔子就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把它当做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④中国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的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也是从德育的角度提要求。

为化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现代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是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培养他们自觉自主、正确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因为自觉自主、正确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美国教育家亨利・罗索夫斯基⑤对美国高校教育进行分析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能在某种程度上懂得并思考过伦理与道德问题。……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最重要的素质很可能是当他们在进行着道德选择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⑥

德育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自觉运用理论指导思想行为两方面的内容,它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量化衡量,同时它是一种全息教育,与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思想行为有关。这就是高校开设了政治课、思品课与法律课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却仍然无法有效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原因所在。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全息教育的结果,它无法由某个单独的学科独立完成。因此,作为一个体系,德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学科每个教师的每一堂课的教学中。

大语(大学语文)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加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史载孔子的弟子子路“勇猛无礼”,孔子曾责备他“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经过孔子的教育后“卒能政事”,得到孔子的赏识。《荀子・大略》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文学的熏陶能把人调教成知书达理、符合礼仪规范的谦谦君子,就像我们通过琢磨把璞玉制成玉器一样,荀子的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文学的教化作用以及它的作用方式。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学承担着道德教化之重任,孕育出辉煌的民族道德文化,大语课程传承中国传统文学追求内容与形式、道德与文章完美结合的精神,蕴含着极丰富的道德文化因素,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引导方面责无旁贷。

三、文善载道:大学语文实施德育的优势

如果不能激发兴趣,任何强制性的学习都只会扼杀掉求知的欲望。在德育中,如果不联系学生个体的现实生活并激发学生的感悟,简单空洞的道德教条、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他们的麻木,久而久之,这种“半异己的经验”的外部强加甚至使他们产生抵触。所以,德育理论课虽然在学分制的保证下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置入学生的头脑中,却无法把它们的内在本质变成学生思想行为的自觉指导。

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它不能仅停留在认知性教育层面上,它不仅需要作用于学生的脑(理性),更需要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情感),通过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来引导学生道德价值原则的自觉生成与建构。⑦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材料的感性和文学性特点增加了作品德育的力量。

自主阅读是学生道德内化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作品中,作家对人类精神与永恒人性深度理解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道德理解的理性启蒙;作家对生命体验的直接书写,以浓郁的情感扣开学生的道德心门。巴尔扎克说:“感情是一种熏陶力量。”学生在阅读中能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或感人肺腑,或引人入胜,或扣人心弦,或催人泪下,这种感动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他阅读这些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与作家进行生命探讨;或者进入文本,调动所有的感观体验他人的思想情感,获得多种情绪和角色的体验,设身处地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或者从文本所蕴含或表现的价值冲突中自觉选择,克服自己的内在冲突,发现精神自我。在这一过程中,他自觉地建立起价值判断标准、确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原则,而且这种自觉确立的标准和原则也自觉转化为指导思想行为的道德力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心灵通过无声的交流得到满足,文学作品中高尚理性的情感以及优美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形成他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关于价值与审美的观念,构筑起他的精神家园。

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道德文化修养的正确方向。大语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关系非常密切,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经典篇目,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同时,随着应试色彩的淡化,大语教学充分发挥道德文化教育功能的条件也比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更成熟。教师介绍背景,引导欣赏,总结主旨的过程,可以与解构文学作品形式,直接落实道德文化教育的过程直接同一。学生在课堂通过教师的分析或自己的阅读亲身体验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爱家之情、关心民生之怀、刚正不阿之志、潇洒旷达之度,在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的结合中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大语课堂中,学生能学到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生活态度,划清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坚定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决心,提高发现并感受美、爱与幸福的能力,更加完整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

道德文化教育没有明确、特定的知识体系,它包含指导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的全部内容。大学语文中的德育不力图传授某种特定的道德内容,不强调学生遵从某一具体的道德准则,而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可以依此做出自己道德判断和审美选择的理性方法和赖以做出判断与选择的价值认识基础,这正是高校德育的基础所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德文化教育不是强加给大学语文的政治任务,它是与语文能力培养相等同的一项教学内容。强调大语的道德教化功能,不是要把大学语文课变成思想课与观念课,而是要充分发挥大语课德育的优势。从文质兼美的文本中挖掘出深刻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心灵的熏陶,这种德育方式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易于被学生接受,效果也就越明显,因为每一颗在空洞的道德说教面前紧闭的心,在文学艺术的真善美面前却会释放出全部的热情。这是由这些年轻的心所赐予我们文学课的荣耀,也是大学语文课程贯彻道德文化教育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使得大语课程在德育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结合,让学生在享受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审美满足的同时,可以通过更具体、形象的方式获得道德文化教育。透过艺术性的文学表述,文学作品在情节描述、形象刻画和情感抒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可以使学生在文学欣赏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文化教育。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渗透道德文化教育的内容,也不同于单调空洞的纯粹道德说教,它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熔炼,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可以更好地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传统文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源远流长,今天的大语课程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努力避免两种倾向――单纯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倾向和生硬的思想道德教育倾向,继承发扬“文”“道”合一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把语文知识学习与道德文化修养统一起来,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塑造中国人之为人的道德,培养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完成大语课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注释:

①元初名儒郝经提出:“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明清黄宗羲曰:“文之美恶,视道合离;文以载道,犹为二之。”以文道关系作为评判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

②中国古代文学对“道”的涵义先后有自然之道、伦理之道及经世致用之道等理解,同时就“文”“道”关系也有“宏道”、“宗道”、“明道”、“贯道”、“载道”等不同看法,只有将“文”看作“道”的工具和手段始终相似。

③[英]丹尼斯・劳顿等著.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

④《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⑤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生于1927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73年至1991年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主持研究并设立了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⑥[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美国校园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92.

⑦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151.

参考文献:

第3篇:德育的文化功能范文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矛盾: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学生的自我约束之间的矛盾,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要求之间的矛盾,思政理论教育课的宏伟目标与学生的短期目标之间的矛盾,思想教育的理论与学生内心需要的实践之间的矛盾等。学校要求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却总是有部分学生会迟到、会早退甚至会旷课;学校希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有部分学生只是追求门门及格;德育课上老师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多数学生也许更关心大学毕业自己是否能够养活自己,辅导员班主任苦口婆心说了许多,学生心中也许会质疑老师的言论是否有根有据,如此种种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矛盾,无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传播、积淀的过程无不与大学生德育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文化中的体育精神:团结、拼搏、健康、向上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融会贯通,如出一辙;体育文化中传承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理念与学生追求的生活理念息息相通;体育竞赛中的“更高、更快、更强”满足了大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奋斗的内心需要,校园体育文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校园体育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具有深刻的影响。构建完善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善高尚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受校园体育文化的制约并反作用于校园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使校园体育文化不超越现实条件,在现有的背景和条件下开展活动。

2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从内容看,可分为三个层面:外层: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即高校体育教学的场馆、设施、器材等,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础。中层:是实践层次的体育文化,包含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层: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包括体育情感、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等。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使学生能够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体育文化的外层文化是物质保障,体育文化的中层文化是行为保障,体育文化的内层文化是精神保障。

2.1以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层文化为基础,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高校校园体育场馆、设施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当前团中央号召全体大学生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的“三走”活动,也与体育文化的外层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团中央之所以号召全国高校开展“三走”活动,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行为习惯有着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已经不同于过去,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们无疑更快更普遍的进入网络世界,现在的网络书吧取代了过去的纸质书刊,现在的多媒体取代了过去的黑板粉笔,现在的QQ、微信取代了过去的书信往来,一切都在飞速的发展和变化。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使大学生们足不出户也能了解世界各地,但是也使大学生们对网络形成了习惯和依赖,甚至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上课、吃饭、走路乃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们都离不开手机和网络,绝大多数人成为了手机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普遍下降,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处于低迷状态,本该朝气蓬勃、激情四射的年纪,却有许多人无法达到最基本的体能标准,尽管如此,许多学生依然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待在寝室、教室和图书馆。要使大学生改变目前的生活和学习现状,成为祖国的栋梁、人民的希望、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务必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使大学生们能够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要做到如此,体育文化的外层文化即是基础,没有体育场地、没有体育设施甚至没有基本的锻炼场所,开展“三走”活动等于空谈,如果我们的学生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甚至连最基本的身体健康标准也达不到,又如何担得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如所说:“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道德才得以寄存、传播和延续,反之,知识也好,道德也罢,将无法得以体现。由此可见,体育文化的外层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

2.2以体育文化的中层文化为契机,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实践保障

体育文化的中层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使学生了解一切行为和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规则允许范围之内,即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为文化使学生知道要实现梦想取得成功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同时也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成功是由无数的汗水和失败结合而成的。如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所有队员和教练员都必须在体育制度和规则的范围之内来完成比赛,没有人可以例外,无论是谁,违反规则或是制度,既有被罚下场地更有可能输掉比赛,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过程,体会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与此同时也感受到了制度不仅仅是约束自己,同时也可以成就自己,由此在生活中、学习中更能够理解和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尤其是在体育比赛中胜败交错、输赢交加,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是谁,这样的感受过程,是学生在其他的活动中或是书本中无法得到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无形当中增强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养成了他们坚强的性格。体育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无疑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保障,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希望学生能够养成坚强的性格,能够经受住生活的挫折和考验,然而对于没有真正经历过失败和挫折的人来说,用语言的力量很难使他们养成坚强的性格,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快乐,他们才能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如果单纯地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说服学生,无疑显得苍白无力,体育文化的推广以及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实践成功失败、品尝艰辛甘甜创造了契机,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造实践保障。

2.3以体育文化的内层文化为导向,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精神保障

第4篇:德育的文化功能范文

关键词: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根基,也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它集中地体现着学校的品格,体现着以办学理念、学校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共同构成的文化,是办好学校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是现代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园文化建设举措

1.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环境育人

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的物质体现。学校要对校园建筑进行主题明确的统一规划设计,使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色调等符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建构起具有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校园雕塑、景观、文化墙等形象标志,集中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让广大师生感到既赏心悦目,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完善各种教学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好学生日常的文艺、体育、科技活动的场所,完善校内各项文化活动设施,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及德育的阵地建设,不仅要完善校刊、校报、宣传橱窗等固有的阵地建设,还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努力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并根据师生员工的新需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的新渠道、新载体,牢牢把握主动权。

2.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途径,培养优良的校风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努力构建一个文明健康、稳定和谐、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教职员工日常学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规范行为、开启智慧的作用。

加强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动力教育,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活动,提高他们内在的成才意识和信心。

加强教风建设。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创设教育环境,让新教师快速进入角色,迅速成长让中、高职教师推陈出新,大胆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推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和谐发展。

3.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依托,构建德育保障体系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是学校德育的保障。校园规章制度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站在广大师生员工的立场上制定和实行各项规章制度与管理条例,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整体利益,同时,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不违背国家公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要高度重视制度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善于将德育教育融入管理制度之中,使校园制度人性化,用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激励、凝聚和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4.以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为平台,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学生社团要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加强对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把握社团发展的正确的政治方向。鼓励社团开展富于思想性、体现时代性、高雅文明的校园活动。同时,加大扶持力度。组织学有专长的教师进行指导学生社,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休息、就餐、娱乐、交流思想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职员工、宿舍管理人员是宿舍文化建设的核心,广大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学校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宿舍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引导、督促学生遵守制度,配合学校管理。

搞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作用,坚决抵制和消除网络中存在的各种不健康信息,尽可能减少网络给德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强学生网德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的阵地。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发展。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是精神的和超功利的,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潜藏着巨大的德育价值。优良的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育人的作用。

1.以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师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学校要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校风,带动和促进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不断进步的价值观和导向正确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面发展。

2.以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形成

通过积极开展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各种文明健康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从而造就社会需要的有理想、有抱负、有特色的人才,使学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从根本上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的科学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红.论和谐德育对建设和谐校园的促进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7年26期

第5篇:德育的文化功能范文

1.1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是介于高职院校校园物质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之间的制度层面,它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并以之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说过,“人生而有文化,文化生而有约束”。在高校中,校园文化的约束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介于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制度文化得以实现的。校园制度文化是构成校园文化的基础,是校园文化对其主体进行约束的重要载体。

1.2高职院校校园物质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物质文化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物质基础建设情况,它涵盖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设施等方面的物质构建,同时赋予它文化内涵,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接触。应当说,物质本身并不是文化,而这些物质的文化蕴涵在于,这些物质都是由人创造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对象化的物化,任何人造物上都蕴含着人们的某些思想、情感等精神内容。因此,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这种直观的形象同时包含了物质文化的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其他社会寓意。这种积淀着文化观念的社会价值的存在,具有相当的持久性。

2高职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分析

2.1导向功能

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营造主体之一的学生,绝大部分因高考失利而选择就读高职院校,有强烈的失落感、挫败感,他们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少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更不愿谈及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但他们内心深处却希望自己能改变现状,像其他普通高校的同学一样拥有快乐而充实的大学生活。如果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们能将学生内心的需求与渴望融入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成为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享有者,就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无形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重新认知自己,感受自我潜在的价值,期待共同努力之后的成功感,分享被认可被赞许的幸福感。同时,高职教育因其教育类别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有效的融合。

2.2激励功能

因高考失利而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常常表现出自卑,人际关系冷漠,对生活缺乏热情,对外界评论格外敏感等心理,然而他们内心却又不完全甘于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因此他们期待有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认可他们,这正是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实现的。如井然有序的教学秩序、严肃公平的规章制度、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整洁幽静的校园环境、亲切友善的师生朋友、已获成功的学长学姐等等,这一切都会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和催人奋进的氛围,更是激励他们把自己的真诚、热情和智慧投入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久而久之,他们在内心深处逐渐地认同和接纳选择的学校,并开始重新调整自己消极的思想、懒惰的行为、厌学的态度、散漫的纪律等,因为他们相信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融入这样的校园氛围,只有像其他学姐、学长一样开始沉下心来投入学习、投入生活、投入工作才能让自己重新获得内心期待已久的成功,才能再次拥有来自家人、师生、朋友投来的认可的眼神。校园文化的这种正面激励,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自觉行为,化外部动力为内在激情。

2.3陶冶功能

陶冶功能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功能之一。陶冶是一种形象比喻,即把教育人的过程理解为把陶器放在窑中烘烤一样加以培养和锻炼。高职院校优美的环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力。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松弛与安逸,学习生活更有活力。井然有序的校园布局,能陶冶学生的严谨感和秩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期待、爱心,很容易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产生积极的体验,可以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轻松愉悦;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形式多样的业余活动都是陶冶学生情感、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环境因素。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如沐春风,日益陶冶自己的性情,净化自己的心灵,历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情操。

2.4凝聚功能

第6篇:德育的文化功能范文

校园文化武术文化教育功能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校园武术文化发挥的效用是建设先进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武术文化的和谐思想是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助推器,中国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最本质特征是不同的文化底蕴。它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中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由各种不同的、又互相联系的层面所构成,每个层面都有丰富的资源可供开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1武术道德的行为规范功能

校园武术文化应该重视对武德的提倡和规范。习武者的道德素质通常指在道德方面的修养,它主要包括道德行为选择的能力,道德评价的水平,修养的好坏。传统武德中的道德规范虽有一些局限的东西,相对而言,还有很多可以继承发挥的。例如,传统武德中的尊师重道、济贫助弱、重义轻利、公平竞赛、贵仁尚义、忠国爱民、尚武精艺、忠实守信等美德,精忠报国、忘身死烈的气节,这些都是具有恒久道德价值的。也正是发挥武术伦理道德所需要的,它对于现代习武者人生价值观仍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在武术教学中,根据校园武术文化所固有的武德内容与武术知识和技能技巧同时传授,并注意按照习武者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学生,就可以培养出“立身风度和容端体正的尚武本色和习武者特有的精、气、神”的学生,显然能大大促进德育教育。

2校园武术文化的人格铸造功能

传统武术技艺练习历来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并讲求常年有恒、坚持不懈。武术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经过长期锻炼,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培养人勤奋进取、刻苦耐劳、坚持不拔的意志品质,有利于提高人的耐挫折能力,振奋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第一,壮内强外的健身强志作用。武术运动可以改善中枢间的协调关系,增强人的体能。而在武术文化中认为,个体身体与意志品质是相互影响的,有强健体魄作保障,对个人意志品质的锻炼也极有帮助。例如太极拳,因注重意识引导作用,可以加强抑制过程。习武者长期进行武术运动叫一以强身健体为以后勇敢地面对挫折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

第二,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完善人格。武术动作以攻防性能为本质,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在武术传授过程中,传授者都应以德为先,使习武者通过攻防技术、套路运动、太极拳以柔克刚的学习,提高修身养性、克服困难、战胜疲劳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练,并使他们充满斗志。

第三,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个人要通过习武提高挫折承受力,首先要端正对挫折的态度。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是普遍存在的,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这种挫折可通过举行小型武术比赛来锻炼。在比赛时,双方显现出的心理较量会带来一种深刻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即可培养习武者对失败的承受能力,正确对待比赛中的胜利与失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使其正确地认识成功的标准与内涵,端正对挫折的态度并发扬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坚强的意框质。

3武术美学的移情功能

中华武术体现着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范畴,反映了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它注重对内在感情的抒发和对内在修养的表现,重在写神、写意。武术之美的最高本质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天人合一。从表现来看,武术的美包括意蕴美、动作美、造型美、劲力美、节奏美、技艺美、形神美等。

意蕴美——武术美的灵魂。武术的“意蕴美”主要是指武德。武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习武者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的产生与武术的产生、发展相适应,其含义与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处处体现着中国是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美德特性。武德是武术的灵魂,习武者以它作为道德准则,实际是综合了道德标准和精神价值而产生出来的美学观念,也正是由于这种理念使得中华武术能够经久不衰。

动作美——武术美的基础。武术作为一种运动,动作的优美当然是其可称美的基础。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源于真实的生活,是对真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是对生活高度的概括和集中,是从生活中摄取的典型。古往今来的武术家总是善于把他们的真挚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他们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美的形象结合起来,进行艺术上的再创造。因此,每一个有成就的武术家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艺术大师。

劲力美和节奏美——武术美的内涵。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武术不但以其形象美诉诸于人的视觉而引起美感,而且还因为人的情感、意念和思想倾注到它的每一个动作之中,使他更加富有魅力,中华武术是高度的力与美的结合,是一向有着健康和艺术之美的运动项目。武术中的虚实变化,不仅是外部形态的变化,更主要是表现在意念和情感的变化上,这个过程瞬息万变,有时看着是虚,实则力实;有时看起来是实,实则是虚之。这种真真假假、声东击西错综复杂的变化,正是武术的魅力所在。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武术文化中的美学能提高习武人对美的评价,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增强人格魅力。习武人能悟出武术之美,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形体及精神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并传达给观众。在自己体验感悟武术所带来的美的同时,也通过移情作用,让观众也能获得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王春国.武术文化的民族精神价值阐释[J].搏击·武术科学,2007,(9):20.

[2]王邦虎.校园文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

[5]陆海浪.浅析校园文化[M].2011.

[6]王大燕.试论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6):11.

[7]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8]秦道宽.中国道德哲学论衡[M].团结出版社,2008.11.

[9]王广.中国功夫[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11.

第7篇:德育的文化功能范文

关键词: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大学人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文化”一词是由“人文化成”转化而来,出自《易经・贲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通过人文“推行教化庶民”和“促使昌明天下”,主要指对人加以教育,并将其培养成为有教养、有素质的文明人的过程。可见,文化本身即含有教育的功能。

“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中。”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渗透、浸染于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每个时段、每个民众,文化的作用可见一斑。

“文化的创造在于立人,文化的发展在于发展人。”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创造者,大学文化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启蒙把个体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同时以自觉的文化创新去推动社会的文化进步,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

大学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价值观念,蕴涵了大学的灵魂和精髓,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亚文化形态。具体来说,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是培育高素质大学生的基本保证,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当属这所大学的文化底蕴、精神面貌、学术氛围、治学态度。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而且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易于被学生接受,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在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大学文化育人的理念,把文化育人体现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方面之中。具体来说,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导向功能

大学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承一定的价值取向。大学文化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念,深深地熔铸在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中,体现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无形中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对现有的文化价值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个体精神、心灵、人格的塑造,是每一个学生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严格要求的行为准则。

2.目标激励功能

文化是一种黏合剂,大学文化一旦被大学人认同,就会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把大学人团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大学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形成大学主体共同的责任意识、群体意识。同时,大学文化氛围中的种种诱因激发大学人产生并维持积极的行为动机,使大学人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通过积淀一旦稳定形成,就成为激励大学人勤奋学习工作、用于拼搏的强大内驱力。

3.行为规范功能

大学文化为每一个大学人在评定各自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提供了内在的尺度,并用这种内在尺度规定每一个大学人的言行举止。大学文化的行为约束功能最主要体现在大学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如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健康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会对大学行为主体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和支配力量,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其影响,自觉地去维护、遵守和执行。

4.提升素质功能

知识、素质和能力是大学人在大学生活里所需要的宝贵财富。大学文化不仅能够传承知识,提高大学人的知识含量,而且大学文化在提升大学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显著功效。特别是人性里深层次的东西如智商、情商等不能靠专业学习得到,大学文化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亭台楼榭、师生的言行举止等,大学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术、文体等,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多方面的素质修养,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展示多方面的才能,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拓宽大学文化育人的途径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人为主体,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从柏拉图的“哲人治国”理念到英国纽曼的“大学是纯教学机构,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从德国洪堡的“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到美国的“融入社会,多元开放”,都反映了大学理念的深刻变化。虽然大学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以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大学人是大学文化的主要积淀者、创造者、传承者。

1.发挥大学校长对大学文化的影响作用

第8篇:德育的文化功能范文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见艺术的源头都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群众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在自然、自由、开放平等的环境中孵化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代表着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方向。而这种文化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方向,这就凸现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而在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不顺应时代潮流的文化必将随着时间的流失消失在群众的视野当中,但同时也有一些优秀的群众文化会脱颖而出。脱颖而出的群众文化必定在价值观和对文化的认识方面有着独到见解和自己的亮点,这种优秀群众文化的存在就使得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非常的引人关注。通过仔细了解群众文化和研究群众文化必将对整个文化事业和社会的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功能

1.1 促进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在群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会有一大批感兴趣的能人志士志愿的参与其中。这就是很好的人才选拔的机会,在没有利益驱使下的环境中对于文化纯粹的喜好就变现出来,这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趋同性会把有相同志趣的人聚集在一起。群众文化就实现了群众的聚集,在聚集群众的基础上为基层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后备力量。

1.2 弘扬社会价值观促进文化发展。群众文化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范围,这就表示在群众文化中有很多人认同的价值观和思想。群众文化的这种思想传播方式在社会价值观的传播途径上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它有很广的受众群体,其次在融合群众文化不同的表现手法之后社会价值这样一种文化导向便会很接地气的为人所接受。

1.3 增加群众凝聚力促进社会资源全面利用。在群众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群众,群众在群众文化中的时候没有事业,家庭,社会阶级之分。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中群众的凝聚力自然会增强,这同时在人与人的不断接触过程中使得社会的机会在增多,在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1.4 传承民族文化特色延续种族文化。群众生活在社会中,在社会一代代的传承中保留了一个民族的特色。这种特色的存在使得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国家有了不同的标签,这种标签正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主要的特征。群众文化在传承民族文化特色方面起到主导的作用,而这种文化的传承也将使得不同种族的文化得以在包容的文化氛围中保留。

群众文化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携带的信息也起到提升人民文化素质的作用,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认识文化、感知文化。

2 群众文化在文化价值方面的贡献

2.1 群众文化在文化事业中占大比重。在人数上群众文化有着最为广的受众,在文化事业中群众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群众文化在文化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成为最主要的植入方式。在意识形态的层面群众文化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又能在较为轻松的文化中得以传播。

2.2 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群众文化的影响,文化产品和文化作品的素材有很大部分都是基于社会中的群众文化。群众文化的繁荣无疑为广大的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博的素材,最大限度的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面貌。群众文化为文化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在挑选文化爱好时候的选择。

2.3 促进我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是代表这个国家的最丰富的形式,群众文化的展示在对外宣传我国文化和弘扬中国精神的过程中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在对外展示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很好的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特点,在展示的时候更加真实自然的流露出我国的社会文化。

2.4 丰富文化内容提升文化覆盖面。在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下,群众文化为文化需求提供了大量的驱动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容易。文化的发展也历经着一次变革,在全民参与的状态下,群众文化的百花齐放造就了社会丰富的现状。经济的发展也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9篇:德育的文化功能范文

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看,一座城市里的公共艺术,往往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具显性特征和最富魅力的文化符号。设置城市公共艺术,可以巧妙地将城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等意象元素予以强化和连接,从而促进城市意象的整体建构,使存活于主体心理中的个别意象凝练、提升为城市公众意象,即城市大多数居民心中所拥有的共同印象。这种基于共同或相通的文化背景,源于对公共艺术产品的省察而与公众深层心理产生情感共振的意象群体,使得那种变易、飘忽、动荡、游离的随性化城市意象变得凝聚、清晰、稳定而统一,人们通过公共艺术将直接触碰、体验到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精神和文化气质。

因此,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而言具有显著的隐喻功能。这种对城市文化的功能隐喻在三个层面上实现:与生活于斯的市民进行心灵交集,凝聚他们的集体记忆;完成特定的空间构造,彰显场所精神;沟通城市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城市历史文脉。也即在公共艺术这一城市文化符号载体中,完成了社会心理、城市空间和城市历史的三维交集,从而构成了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城市意象。

一、凝聚市民集体记忆

作为荷载着一座城市内在气质和精神的文化dna,公共艺术已深度介入到当代城市市政建设与社区环境改造的整体规划之中本文由收集因为当代都市不仅仅是表面的各种设施的聚集体,诸如大量的钢筋水泥建筑、平直的六车道公路、立交桥、地铁等,也不是诸多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的随意组合体,诸如法院、医院、商场、学校、宾馆以及各种社团机构等,而是与公众生活的内在需求和精神理想密切关联的。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所言:“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1](p.1)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居民们在悠长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情节。而这些经验均可以通过公共艺术镌刻下来,凝固成城市居民对一座城市的视觉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

从我国的公共艺术实践来看,无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还是上海的黄浦公园的《浦江潮》、浦东世纪大道的景观雕塑《东方之光——日晷》,广州的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广州解放纪念碑》,以及青岛海滨的《五月的风》和香港特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这些大量涌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其特定的城市空间中,铭刻、纪念、叙述着城市、社区的故事,历史文脉和市民风情与社会理想。它们作为一座城市特有的气质和市民大众共同生息、奋斗、交流之历程的伴生物和象征物,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中闪耀着人本主义光亮的温馨回忆。这些公共艺术以艺术化的手法,将市民的公共意识、民众的能动性、情感和创造性标立于世。它们在营造城市视觉形象和艺术氛围的同时,也把城市的精彩、生动的社会活动与市民的城市生活经验和情感予以交融,使得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公共精神潜移默化为城市居民的自觉意识。

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公共性、参与性与分享性能唤起一座城市居民记忆深处的成长经历、集体经验。如日本神户市海岸线城铁的起点站“三宫站”(sannomiya),以新旧世纪之交在神户市立医院诞生的婴孩的二千余张小手印和小脚印拓片将该市市民成长的集体记忆熔铸在城铁站里,与上班、上学、购物、旅游等活动构成的每日生活相互呼应,构成了人们对公共艺术的最佳期待。[2](p.169-170)再如《深圳人的一天》在充分了解民意的基础上,以市民化、大众化的标准去塑造十八个普通的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但极具亲和力,也体现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和人口集散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状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赢得了民意调查的90%满意度。其成功之处也在于准确把握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市民文化心态和情感共振点。

二、彰显特定场所精神

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对场所的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共艺术从来不处在真空里,它周遭的整体状况会从各个方向触及它。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某个空间不外乎三种结果:最糟糕的是公共艺术在基地上像个外来的、多余又不恰当的添加物;无关痛痒时它悄悄地融入周遭环境;最佳状况是,公共艺术使周遭具体地凝聚成一个场所,将有关地方特性的线索集理、编织成视觉焦点,建构新的真实,能够画龙点睛地活化周围的空间,让市民体验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意味。

按照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看法,场所就是人们生活与存在的特定空间。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同特定的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3](p.5)这种独特性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气氛和性格,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这里的场所因此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一种深藏在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园”,并产生了精神上的归属感。因此,建筑、公共艺术等实体形式不但标示着场所的空间形态,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以本真的方式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揭示人们存在的真理。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由此都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征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构成场所或景观之一部分的公共艺术不是让人参观的、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优秀的公共艺术品都应该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紧密相关。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公共艺术品美的内容。公共艺术的美不仅仅属于形式,而是从具体的生活体验和人对城市的实际感受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在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宜人的尺度构筑城市公共艺术品空间,强调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融合。而且这些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作品的交流乃至人与自然的交流,不断强化了公共艺术品作为公众中心的“场所”精神。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景观改造和公共艺术形态在突显场所精神上就极为成功:景区公园的创意和艺术设计充分利用废旧钢铁的建筑、设备和材料,如废旧铁轨、路基、高炉、金属浇铸件、各种大型混凝土构筑物等现成品作为观光和介入者进行游走、观览、触摸体验以及攀爬娱乐的设施构件和景观内容,使之亲身感受特殊景区的物质和精神意蕴。[4]我国在20世纪末随着工业经济向创意经济转型,北京、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通过对废弃工厂的艺术创意和改造,先后涌出了多个loft艺术区,比如北京的798艺术工场、藏库新媒体空间,上海的苏州河艺术仓库区,杭州城北的杭印路49号等,都是极富场所精神的公共艺术实践。

与之相反的是,如果公共艺术只是一味耽迷于艺术家个体的精英意识而罔顾与环境的协调,势必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弹。1981年,理查德·塞拉的极少主义雕塑《倾斜的弧》经联邦服务总署的同意,被安置在联邦广场。但是,这件延伸达120英尺,高12英尺的作品却招来了诸多抱怨。由于它阻碍了人们在联邦广场的行走路线并破坏了环境,许多人将这件作品戏称为“生锈的钢铁屏障”。在随后不到4年的时间里,联邦服务总署共收到近4500封投诉信,要求拆除这件作品。最终经过听证会投票表决于1989年3月将该作品拆除。[5]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城市居民的场所感主要来自社区空间中的经验。一定的社区必然有着其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它们构成社区内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背景。社区、地域、环境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场所。因为团体生活主要在室外道路、场所上展开,没有了开放空间,人们会觉得缺少社区感。这也是为什么社区需要公共空间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国的许多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新的城区规划、建筑式样及住宅格局以及新的商业经济竞争模式相继出现,全面而迅速地影响着社区中人们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土地的高度商品化、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产业数量及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邻里人际关系的变迁与冷漠等现象,使得现代都市人感叹,现在的居住环境已经丧失了昔日的许多生活乐趣和情致。

而公共艺术正可发挥重建场所精神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上和已经证实的事实来看,当代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理念对社区的成功介入和整合,将会产生诸多良好的效应,如:激发居民对社区理念的认知;调动和培养居民平等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增进居民对所在社区存在和归属关系的认同感;促进社区居民间的相互协作和对话;益于社区居民审美文化修养的提升;带动和整合社区环境及物质文明建设的公共事业;创造独特的社区文化及视觉形象;促进社区自主建设、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相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

三、承载城市历史文脉

城市的历史文脉是经历了几百、几千年的积淀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所谓城市的历史文脉,就是城市中所有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的东西。”[6](p.132)城市的居民对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传奇故事、历史档案都寄托着感情,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追索其蕴涵着的城市的文化之根,而倍感到弥足珍贵。当然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历史遗迹和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景观中。城市的历史文脉构筑了一个生命体系,一旦破坏就将无法恢复,我们必须尊重和延续它。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都是无法重复、无法拷贝的。更为重要的它是城市的景观设计师所不能选择的。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不仅是景观设计师的设计之本也是城市每一个居民应该永远坚持下去的事业。因为“一个失去历史遗存和记忆的城市,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城市。”[7]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又是跟其人文内涵紧密相关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艺术文化成果,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肯定并通过景观形态表现出来的。只有以人文精神为内在支柱,以城市人的发展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城市景观才能展露出城市景观“人格化”的风韵。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存在和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但在城市景观中又表现为不同风貌、不同质的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很多城市在形态上雷同。只有文化上特别是城市人文精神上的区别显得尤为重要,更显价值。在城市景观的宏观构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富有个性、鲜明性和完善性的城市人文精神是整个城市景观的灵魂和动力。

21世纪的城市把“人”的发展放在城市发展的首位,强调“人”的因素的核心是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表现市民的价值观和主人翁的态度、开放的胸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追求发展的意识,这才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是灵魂、是时代的追求、是族性与历史的深层积淀、是城市人格价值诉求的内在向度。”[8](p.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