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体育老师范文

高校体育老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体育老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体育老师

第1篇:高校体育老师范文

一、实习结果

通过近一个月的教学实习,所教学的班级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跨越式跳高。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选择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能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逐步养成了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乐”中练,在练习“乐”,课堂气氛充满活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我在五年级学生调查中,几乎人人都能做到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健康发展。

二、实习体会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去的心理品德。通过教学实践,为此,我在教学,“跨越式跳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的,并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围绕这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1、用高尚的精神去塑造学生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再加上教师规范的动作手势,行走坐卧、外在仪表和丰富内涵,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模仿中审视自己,从而得到全面教育。

我在杂志上看到这么一节课。自己就拿来上了一下效果很好。我是这样上的:上课之前我知道这个班学生特喜欢比赛,我借此给学生门提了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的省会吗?你们喜欢比赛吗?好那我今天就带你们去参加比赛吧,为了班级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开始起我们大家就要认真学习技术动作,把握好机会,胜利是属于你们的,我相信你们有信心夺取最后得胜利,对不对?这时我出示了今天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让学生在“乐”中练,在练习“乐”,课堂气氛充满活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效果很好。鼓励学生,使体育教学生动有趣。一位学生说:“老师,象这样的体育课我们可喜欢了。

2、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

体育教学中,教师最能影响学生的是简明扼要的讲解,正确无误的示范和行之有效的辅导,让学生对此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练习中学生,学生不敢做的动作,由教师示范,学生不会做的动作,教师应手把手教。教师要用自己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专业素质去影响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

例如我在跨越式跳高教学时这样安排的,第一个练习,用激励的口号代替传统的“一二一”口号,在跨越式跳高练习前热身活动中,我用激励口号鼓励学生,我自信,我成功、我参与、我自豪、我勇敢,练习跨越式跳高我能行!然后要求学生自主练习跨越式跳高过竿动作,几次后通过体会去考虑。a如何才能保证练习时的安全?b练习跨越式跳高能使身体哪些部位得到锻炼?得到的答案是:对于安全,大部分学生回答是按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去做;对于锻炼的好处有的学生回答可以锻炼下肢的力量,有的学生说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有的学生回答好玩,有的学生回答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学生回答几乎包含了练习的意义。教师及时加以指导,经常练习可以使人下肢更有力,关节更灵活,可以使人勇敢,但练习时注意安全,注意自我保护。

第二个练习,我设计几组不同高度的跳高架,让学生自己选择高度练习,并提出问题:当别人跳不过去时你该怎么办?多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生回答我们要帮助他,教师马上提出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练习中发扬互助精神。不管在哪组上练习,我总是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尤其是对学习上有困然的学生,几次练习后学生逐渐向有难度的跳高架靠拢。

3、用师生间良好情感去感染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而身教更胜于言传,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大部分时间在室外,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最多。我们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带领学生去完成身体锻炼任务。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教师的影响是最大的。酷暑中,我们所站的位置是面对太阳;寒风中我们所站的位置是面对风口……这种无形的教育方式,化为浓浓的师生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判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2篇:高校体育老师范文

【关键词】体育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234-01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及课堂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仍然受到前苏联“体育教学以传授技术为主”的理论思想影响,即通过规范的动作技术的传授来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这种重技术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以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严重的束缚,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精神,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观念,明确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法的建设人才。

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学校体育将注重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进自我健身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在转变更新体育观念的同时,必须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对不同项目的历史沿革不同学派、流派的论点和技术风格,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都要融洽贯通,获得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

1 体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

1.1“多媒体”知识

多媒体教材可以做到双向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节教学进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特别是多媒体教材可以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图片、动画等,通过视觉形象展现规范动作,使学生耳闻目睹,既了解原理,又能将动作要领铭记于心,再有老师指导动作,使学生较易掌握动作技术。所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力是每位老师必备能力之一。

1.2普通基础知识:

其特点是“博”,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专门人才,必须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要具备语言文学、美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教学、训练,科研等能力的基础。

1.3学科专业知识

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包含三方面的知识:(1)、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体育保健、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对这方面的知识要求面要“宽”。(2)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包含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大纲,还要在多能基础上,对某部分做到精细研究,做到“树业有专攻”,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系统观点,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对科研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这方面知识要求“深”。(3)应用科学理论包括数理统计,科研方法、计算机应用等,对这方面知识要求要“新”。

1.4教育学科理论:

分教育理论和体育教育理论两个方面,教育理论包括高等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体育学科理论:包括体育概论、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等等。作为一个体育教师,若缺乏这类知识,要熟练地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是有困难的。

述4个方面的知识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它们的关系是:第一方面是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方面是结构的基础,它不仅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第三方面是结构的重心,它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保健能力的高低,有了这类知识,教师才能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2 体育教师能力结构

所谓能力结构,则是把各种能力的集合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时,所呈现出来的系统结构属性。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由以下6个方面组成:

2.1教学能力

主要表现在:制定教学文件的能力,善于掌握和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力,正确示范、精练生动的语言表达,严密的教学组织能力,组织竞赛、裁判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

2.2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

促进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推动校园文化的形成,给学生造成自觉地、科学地进行锻炼的气氛,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2.3训练能力

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包括:科学选材能力,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能力,管理训练和组织比赛能力,协调运动员学习与训练关系的能力。

2.4思想教育能力

包括组织培养健全集体的能力,对学生思想发展分析及预测能力,对后进生疏导与转化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教育的能力等。

2.5体育科学研究能力

包括搜集整理文献,掌握科学研究全过程的能力,掌握运用基本科研方法的能力。

2.6保健能力

包括对学生体质进行全面的测量、统计与技能评价的能力,医务监督的能力,一般运动创伤和疾病的预防与处理的能力等。

以上6种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教学能力是核心,身体锻炼能力是重点,训练能力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条件,科研能力是体育本质与规律的重要环节,保健能力是指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身心健康水平的保障。

第3篇:高校体育老师范文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中老年糖尿病;专科知识;效果分析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患者本身的遗传因素与外界环境对患者共同作用之后,造成患者体内慢性血糖水平出现了升高的情况,进而出现了代谢异常的情况。属于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近几年,我国老龄化的情况在日益严重,并且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DM患者也在逐年增加,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但是针对DM患者,单单对其实施治疗不能够充分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同样重要。在我国对于DM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其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具体的检查治疗等知识不能够有效掌握,往往在住院时血糖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在出院后,因为缺乏医护人员的指导与监督,并且因为本身的自律性较差,进而导致患者的血糖又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可见对DM患者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至关重要[1],现将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中老年DM患者124例。全部患者都满足DM诊断标准。其中男76例,女48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44岁,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6±3.6)岁。通过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成C1组与C2组。每组包括患者6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性别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患者进行入院时的有效护理 DM患者在入院时,要求护士需要接待DM患者并且对其进行照顾,态度要热情,并且与患者进行密切交流,充分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与此同时初步评估DM患者当前的疾病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这样能够有效缩短工作时间。

1.2.2对患者进行住院期间的有效护理

1.2.2.1为患者准备充足的水分与食物,如果患者不能够有效进食,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喂食,并且针对不能进食的患者,通过对其采用静脉肌注的方式进行水分与营养的补充。此外针对患者做好保暖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保证患者的体温能够始终正常[2]。

1.2.2.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当前对于DM患者,其对于专业知识也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在这种情形下要求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对患者开展DM研讨会,这样患者与患者之间就能够进行密切的交流,使DM患者对于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有更加详细的了解。要求患者的生活习惯需规律:DM患者在进食时,一定要以低糖、低脂以及低盐为主。在规定时间进餐,并且使患者能够了解到,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还需对患者加以运动指导。要求患者能够定期进行自我检测:使患者学会血糖检测仪的正确使用,定期对诸多血糖指标进行检测,根据体内的血糖含量对患者用药剂量进行合理调整[3]。

1.2.2.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对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患者的血气分析情况等进行全面监测,一经发现异常,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处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有效防止一切影响因素的出现。

2结果

2.1对比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之前与实施全程护理之后患者出现危险的概率发现,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后,C1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良好率达到了100%,显著高于C2组血糖控制良好率(P

2.2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护理后,DM患者对DM健康知识的知晓度发现,C1组患者护理后对DM专业知识的知晓度显著高于C2组患者(P

2.3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护理后体内血糖指标的情况发现,在HbAlC(%)、TG(mM)、与HDL(mM)等诸多方面,C1组患者指标表现显著优于C2组患者(P

3讨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除了对患者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之外,也能够显著将医院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提高。特别是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成功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以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DM患者对DM健康知识的知晓度,成功体现了对DM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价值与意义[4]。

参考文献:

[1]李华.全程护理干预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专科知识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2010,4(16):225-227.

[2]李维春.全程护理干预提高中老年糖尿病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6(25):105-109.

第4篇:高校体育老师范文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在高校教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教育制度方面得到了明显的完善。与其他教学科目存在着本质区别的体育教学在体制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体育是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体育方面的教学经验,对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希望能对广大体育教育同行们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校 体育 发展 影响因素 措施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在高校教学中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与教学制度的改革完善,对其高校各门科目的教学均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因此各门科目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体育作为一门与其他专业科目存在着本质区别的科目,在其改革的过程中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体育在高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好坏,因此必须认真对待体育教学。对此,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针对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对其提出了比较完善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

1.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

虽然我国在高校体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向前发展,下面将对其出现的普遍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

1.1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内容比较陈旧

虽然高校在体育方面的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在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中仍然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内容为主。这种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显然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同时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学方面的创新性,严重削弱了学生对体育的热情。现在大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方面仍然采用着传统的教材以及受到高校自身因素的影响没有将现实中的体育活动带到课堂之中。除此之外,高校体育老师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因此从老师这方面来看,老师在教学模式的发展中没有紧跟发展的不发严重的缺乏创新精神。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以及内容的过于传统化,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1.2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还不够高

评价一名体育老师是否合格,可以通过执教思想、能力以及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存着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某些体育教师还保留着最为传统的教学思想认为只是单单的体质教学,而没有真正把其思想转化到终身锻炼的思想上来。同时大部分体育老师仍然认为体育教学主要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为主要教学内容,这样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其发挥学生的积极学习体育的热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因此现阶段体育老师在专业素质方面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培养提高。

1.3 体育器材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换代更新

体育器材设备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对其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其所讲授内容理解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改善提高之后,还要同时对其体育器材设备进行必要及时的更新换代。现阶段,大部分普通高校的体育器材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换代还是沿用着比较陈旧的体育器材设备,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2. 改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措施

上述对其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影响体育教学发展的三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细致详尽的分析阐述,下面将对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善以及完善我国高校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模式。

2.1 及时更新教学模式以及内容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要从真正意义上明确体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靠什么来完成的。其中教学模式以及内容在教学目标完成的好坏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内容对其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阻碍,对此,相关部门要对其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以及内容进行及时必要的更新。同时在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内容的时候还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清楚认识到体育教学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及需要所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变得越来越科学合理规范。

2.2 转变教学观念

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的好与坏与其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着很大的联系。对此,要想真正使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得到很大的发展,必须对其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方面的观念进行转变。,真正朝着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体育老师的教学观念要提高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单单的将其停留在完成一定的课堂任务为目的。

2.3 逐步对其体育老师所具有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

体育老师具有的体育方面的专业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要注重对其体育老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面对新的体育教学观念,高校要对其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以及建立教师专业素质评价体系,使其体育教师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素质方面的不足,主动的去对其专业素质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体育教学得到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过程当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并对其体育教学发展提出了几点改进完善方面的措施。当今高校的体育教学对学生今后的身体素质方面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体育老师要从真正意义上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对其进行创新,为高校体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振社.论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5).

[2]张望.简要分析全国各大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近况和未来发展方向[J].管理学家,2010(11).

第5篇:高校体育老师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存在问题;建议

1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地位和重要性被弱化

田径是运动之母,可对其他各项运动技术的开展和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田径项目曾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固有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高校对学生选择体育课程调查显示,球类和操舞类占据大多数,加上科技的高速发展,许多新颖、趣味的体育运动项目增设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田径项目的少之又少,导致许多高校的田径项目已退出被选修教学之列。学生体质下降,高校体能测试标准执行的打折,甚至有部分高校体育院系非体育教育专业都不再开设田径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课程繁多,但几乎所有高校都反映公共课程课时很大,量很大,传统的专业课程、主干课程课时反而被缩减。本科专业原本四个学期的田径教学课时被压缩到三个学期,专科学校三个学期的普修缩减到两个学期,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的主干课程逐渐被淡化了。田径教学项目多,任务中,许多技术较为复杂,学会需要一定时间、过程。总课时数被缩短务必导致部分项目可能无法实施,有些项目原来是必授的教学内容现在改为介绍性教学内容。田径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反而被弱化了。受一些学者研究指责影响,他们认为田径教学内容呆板、形式单调、没有太多的锻炼价值和实用价值,如推铅球,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技术动作学习单调,学习过程没有激情;田径运动枯燥乏味、缺乏灵活性,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如中长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逃避、应付;认为田径运动教学内容过多,妨碍了其他运动的教学活动;田径运动比较古老,不适合现代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学生不喜欢学田径,可以增加更新的运动项目等。

1.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面的主要任务都是培养学校的体育教师,不论是著名高校如南师大、苏大还是专科层次如徐州幼师等都以培养体育老师为目标。表面上切合社会上中小学对体育老师人才的需求,但由于不同高校人才培养对象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差异,导致人才输送的不合理或不公平。长此以往,著名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甚至研究生都在基层中小学做体育老师,高学历学术性人才越来越少。部分高校教学目标还一味的强调技术的掌握,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3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的脱节

体育教育联盟座谈交流发现大多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内容为主,数年不变的教学大纲,田径教材内容陈旧,都知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为主,但具体中小体育老师应具备哪些能力、素质。中小体育课上什么内容。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导致许多高校毕业生考上教师编制到中小学不会教学,不知道教什么,“高分低能”。例如,小学阶段体育课的垒球,许多毕业生不会。

1.4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当代教师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都存在教学方法运用单一,教法手段简单,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强制性的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注入式”教学模式为主。没有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每节课的组织过程大同小异。学生觉得自己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做不到主动学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将来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1.5评价体系的片面

目前,各高校普遍认为自己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评教体系不够科学、合理。考核内容无法做到与教学目的一致。还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没有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考核与评价。田径教学分理论与实践,理论考试采用一次性结果检验,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掌握理论知识水平情况。在实践内容评价上,长期以来受“技术技能”教育观的影响,过于强调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跑得快慢、跳得高低、投得远近等竞技体育的“达标式”成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方法也比较单一,终结性评价为主,不能有效地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无法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也做不到适时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和学习,失去了评价的有效反馈功能,无法真正反映教与学的成效。

2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的建议

2.1提高田径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视程度

田径课程一直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早些年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缩减了田径教学的课时,但其地位和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反而,田径教学的成效能够直接影响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材分析来看,中小学生素质练习是每节体育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而素质练习的组织与教法都归属于田径教学训练之中。每个学校甚至每个基层单位都有各类田径赛事,如何组织、执裁、训练更加直观的体现了田径的重要性。因此,各大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田径教学,它不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校内外田径竞赛,还直接反映输送人才的田径教学能力。从教师教学方面,对田径老师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相关的奖励支持;从学生学习方面,可借鉴体质测试纳入学生综合分一样,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内容学习和考核外,可将田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考核进行每一学期或每一年度的评价,来引发学生的重视程度。

2.2对应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田径教学目标

每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完成一样,但最终人才的输送地点不经相同,也就是说许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仍然不明确,虽然都是培养良好教学能力的体育教师,但培养什么层次的体育老师,是中学还是小学,还是大学,并不具体,甚至教学也局限在技术的掌握上,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诸如南师大、苏大等高校办学时代久,师资能力强,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引导一些学生更高的学历学术追求,在田径教学目标上就不能仅满足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应强调全面发展,增强其专研能力。对于专科层次,也不要模糊定位中小学体育老师,结合目前省内各大城市小学体育老师严重紧缺的情况,可直接定位成小学体育老师,针对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明确田径教学目标,有些项目要淡化技术,强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通过田径教学能够真正做好一名小学体育老师。

2.3结合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实际,修订教学内容

对目前小学不同水平段体育课田径教学内容的整理归类,可以看出不同的水平段内容不同,有些内容从难度上成递进关系,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表1是对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内容的归纳统计,从田径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来看,高校田径教学内容近些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小学体育教材在不断的变化,小学体育课田径教学内容更是变化很多,从两个表格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小学田径教学中一些内容,高校教学没有,如掷垒球、障碍跑等,而高校田径教学内容中的跨栏跑、掷铁饼等内容,不仅小学体育教材中没有,查阅中学体育教材中也没有,部分高校还花费很多课时在上跨栏全程技术。这就导致了一些毕业生在上任小学体育老师时,不会教掷小沙包和掷垒球,技术动作和教学没有迁移和借鉴。因此,高校田径教学内容的制定,应以中小学体育教材为媒介,参照中小学田径课的实际教学需要,结合各高校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具体的实践出发,教学内容应强化学生的竞技能力、健身能力、创新能力与团结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加教学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拓展一些户外活动,还可与其他教学如健身、理疗、人文等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多变,让田径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娱乐性。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专注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领悟力。

2.4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改进教学方式

第一,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怕苦、怕累、心理素质差、主观能动性不强等特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前没有预习意识,课后没有复习、强化练习的习惯。教师应当变换教学组织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共性特点,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练习氛围,将一些技术分解、简化,培养学生习得的成就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教学中,适时适当给与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时间,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互学互助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乐学”。第三,了解学生的心理,强化“老师”意识,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传授。通过阶段性复习、专项准备活动、技术演示等,让学生模拟授课,不断感受教师角色,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和学习毅力,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第四,以赛促教,从省运会田径比赛整个过程来看,学生都想在比赛中追求胜利,表现自我的欲望和心理可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运用。通过教学比赛可提高学生探讨、交流良好氛围,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课后主动练习的意识。

2.5变革评价体系

高校执行的“制订体育指标-分配权重-评价量化-计算结果”的固定模式必须改变,特别是近几年生源的复杂性,每个高校针对招收的不同层次学生都应有不一样的培养标准,在教学上也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应的评价体系肯定也不能相同。特别是专科层次,一般有提前录取、单招、统考之分,生源素质有较大的差异,在评价体系上更要体现以人为本,追求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改变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国外许多国家实践教学大多采用过程性评价,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育老师,田径教学不是追求学生跑得有多快、跳得多高多远,而是以掌握技术动作,学会教学,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以后上任中小学体育老师能够很好引导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教学的及时反馈,不仅能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控制,而且能够起到育人的作用。因此,田径教学评价应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移。其次,多维评价相结合,多一些定性评价,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技术评定、健康知识、努力程度都也应该是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评、阶段性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最后,定量评价运动能力测试还应该有效执行,虽然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懒惰不好动,但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生必须具备基本的运动能力,也变相督促学生课后加强练习,注重平时积累。在具体实施评价过程中可给予学生多次机会,其目的是为了学生真正具备基本的运动能力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6篇:高校体育老师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因素

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方面,还有身体素质方面。特别是到了高校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够让学生在其他科目的教学活动中做得更加突出。但就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而言,体育教学的实施并不十分顺利,我国高校教育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针对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大学生能够加强锻炼身体,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最终实现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标准。由此可见,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虽然我国高校中已经普遍开展体育教学,但是当前的教学情况并不是非常的乐观。

1.不重视体育教学的价值

尽管我国高校中普遍开展体育教学,但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成果并不十分的理想。随着我国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可以从各高校的课程表中看出体育教学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有所提升。虽然高校教育的改革提升了体育教学的价值,但是高校体育老师并没有对此十分重视,同时在教学中也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点。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依然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并没有体现出体育教学中包含的价值。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体育教学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精气神,在其他方面做出更好的成绩。然而高校体育老师对体育教学的价值一直处于忽视的状态,不能使其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2.体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造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成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各高校体育教学的观念还是比较落后,无法与我国当前的教育目标相匹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传统观念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自己进行自由活动,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自由的玩耍。甚至有的老师对于体育教学的理解是,让学生从课业繁重的环境中走出来,接受全新的教学模式。然而这种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十分不利。

3.体育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手段单一,在创新性上有所欠缺,大部分的高校遵守传统,过于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填鸭式”教学。体育教学是一项基于理论知识的技术性学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学习主动性每况愈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自觉性、学习创新力发掘等方面受到了大大的阻碍。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慢慢失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这是教育者的悲哀,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共同发现问题,并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

4.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在这里所说的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只是单纯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却忽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很少,甚至为零。同时传统的教学内容刻板,课程气氛压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缺乏主动性、积极性。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是主导者,不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老师和学生最终形成了对立面。其次,老师之间存在交流,但是交流的范围较小,不能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扩展,因此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就被束缚住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已经不能只单一地教授一方面的知识,教授的内容应朝多元化发展。因此就需要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条件进行特长方面的培养,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需求的学生。

二、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

1.体育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

不管是哪种体育活动都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运动器材,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硬件设施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当前仍然有很多高校在硬件设施方面不完善,如运动器材不够、场地较小等,甚至有些学校进行体育教学过程的场地也十分紧张,这样对体育老师的教学活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导致体育教学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除此之外,体育器材在使用的过程不断出现磨损,影响体育教学的开展。由此可见,若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成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硬件设施问题。

2.教学考评体制不合理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跑得更快、跳得更远、跳得更高。然而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用于我们当前国民身体素质整体性提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其社会性价值。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手段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在对一个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已经不能单独依靠某一个标准,若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过于追求量化,会忽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健康性忽视,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各不相同,因此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因人而异。除此之外,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需要根据其学习中的表现情况。在整体的评价中要适当地调整竞技项目所占分数的比例。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过分注重学生技能的考核情况,这样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可能为后续的教学带来更多的不良影响。

3.体育教学模式中缺乏创新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已经设计出一套基本的教学模式,这个体育教学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虽然在不断的改革过程中对该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变,但基本模式的框架并没有发生变化,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没有对体育教学模式框架进行创新,导致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与中学教学模式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老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带领学生做几套传统的教学活动。尽管当前大学设有选课的环境,但是还是有一些课程没有办法完成,主要原因是体育硬件设施并不完善。即使任课老师想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但是客观条件有所限制,最终导致学生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样就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学已经不能成为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途径,只是为了最终考试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这样的体育教学已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社会功效。

三、优化我国体育教学发展的措施

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出现这种局面是由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造成的。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高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当前的局面。只有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才能促使我国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

1.树立良好的体育教学观念

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第一步就是树立良好的体育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中的糟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体育教学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教学也被赋予了新内涵,简单地说,就是以社会体育观与社会健康观为基础,进而形成全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条件在居民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人们对健康也有了全新的看法。从传统生物健康到后来的三维健康,人们逐渐将社会特征与生物学特征进行有机结合。因此新的体育教学观念也应该由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成为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传统的体育教学设置的目标是以技能为主,不重视学生自身素质的锻炼,这样的体育教学观念已经不能与当前的教育目标相匹配。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观念应该进行转变,将体育教学的目标转变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只有这样的教学观念才能与高校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相符。除此之外,体育教学还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并以此为主线,提升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将体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教学观念。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体育的理论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帮助学生能完成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目标;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需要教会学生在社会中如何生存。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学才能在现实中立足,让学生不仅在大学期间进行锻炼,还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坚持体育锻炼,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能够坚持体育锻炼。

2.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专业素质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运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体育教师的选拔应该层层把关,绝对不允许不符合条件的教师混入体育教师的队伍。要将体育教练员的岗前培训、考核以及学习做到系统化。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体育老师的培养,并支持体育教师进行在岗的学习和培训,增强体育老师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的技能,促使我国体育教学顺利开展。通过培养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能够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改变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现状,提高师资力量,丰富教师的教育经验,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水平。教师是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要招聘专业的教师,建立起优秀的师资队伍。老师自身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一个有专业体育老师具备高素质之外,还要德才兼备。在体育教学中熟练地掌握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的目标、规律,了解各种项目的教学内容,知道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创新,发展学生的个性。据相关专家调查显示,让学生终身都热爱体育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有一位优秀的体育老师。由此可见,培养体育老师的综合素质是发展我国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国高校要加强对体育老师的培养,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体育教学的交流机会也在不断地增加,各种新的体育教学理念也逐渐被引进国内,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提升体育老师综合能力也是为我国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准备。

3.完善教学设备

高校体育设施不健全是阻碍着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要想让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各大高校就需要加强对体育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需求。高校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但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硬件设施仍然存在者一些不足,要对高校体育教学硬件设施进行一定的改善,以适应体育教学对硬件设施的要求。完善的教学设备是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的保证,高校体育要进行长远的发展,只有将磨损的硬件设施进行更新完善,引进先进的硬件设施。为体育教学准备充足的教学设备,不但可以顺利的完成体育教学的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国内各大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

4.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课程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落后是阻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若想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发展好,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对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构建符合我国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与课程设计。这是开展我国体育教学的基础。只有对体育课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设计,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在体育课程设计方面应该增添更多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另一方面,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是以体育教学目标为准。国内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各大高校要对体育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进行创新与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长远的发展。

5.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前的教学评价原则就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考评机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考评机制中不仅要包含显性指标,还要包含隐性指标,其中显性指标是指时间、高度、远度等;隐形指标主要包含了兴趣、态度以及意识等方面。在体育教学中过分量化评价机制会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会出现学生为了最终的学习成绩始终围绕考核内容进行练习的怪圈。由此可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制定合理的考评机制十分重要。在构建考评机制时需要综合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步、努力以及难度情况。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技能进行测定。只有构建完善的考评机制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评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四、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不管是老师的综合素质与考评机制,还是教学模式与教学设备,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才能让我国体育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提升我国体育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构建合理考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对我国未来的国民身体素质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体育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忠 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振社.论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J].新课程学习(中),2011

[2]柏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内江科技,2010

[3]陈东,王玮.影响新疆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

[4]吴忠义,高彩云.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30年回顾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第7篇:高校体育老师范文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改革思路

前言:随着中国的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革新时代。笔者通过对最近几年来的大学生体质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情况不太好,耐力素质普遍下降,肥胖人数不断增加,情况不容乐观。现代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帮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作为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就要努力地实现教育目标。

一、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够合理,在教学上人文方面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长久以来我国大学在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与中学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体现出丰富的内涵,没有充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和拓展能力。不同年龄的人教学同样的运动,大学教学完全实行强制性的教学,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的目标太有限,一味地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发展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体现在教学根本不区分反映教学环节内容的文化性、健身性、民族环节性、可接收性等等,且也没把世界观结合起来,只强调掌握体育教学技术的“教”、“实践”,根本就没有顾及针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和体育健康的培养。

2、对大学体育的认识不够充分

体育教育的认识可以说是不足够的重视,意识薄弱。“以文取人”、“ 环节重智轻体”的环节现象仍然十分普遍。社会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准时,很多时候都是看学校有没有知名教授,看学校的科研水平高低等等。这就很容易产生智育代表一切、体育没有用的结论。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很多学生都说:上了高中后,时间不再属于他们自己了。“学习”似乎是学生唯一的任务,目标是“大学”,至于身体就无关紧要了。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一些大学新生,甚至分不清排、篮、足球,跳、跑、投看似简单的动作,他们硬是不会做。在大学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年通过率不高,身体素质普遍偏差。这些高校只能打“债务”教学,体育与健康概念的误差仍然很难改变一些长期形成的观念,更使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变得困难。

3、大学体育师资团队没有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一,很多体育老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更新。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作为了课堂的中心,用课堂纪律、环节机械模仿、环节集体行为等环节规范来管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视传授运动技术技能,强化训练身体,进而弱化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也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但并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二、目前体育老师的科研水平不高。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很少写论文,他们的科研水平发展十分不均衡。科研水平不高使得年轻老师的学历和职称受到很大的影响。大学体育老师学历低、职称不高将对老师本人的发展十分利,当然也对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十分不利。

4、大学体育的教学环境还不完善,教学投入不够

由于学校的经费不够宽松以及社会对学校评价的不正确因素,导致了很多大学的体育教学环境设施等的投入普遍较少。也就使得学校体育教学的环境不完善,比如在喧嚣的环街马路上跑步,或在尘土飞扬环境的操场上踢球,或在烈日当顶的露天实施体育教学。那些都是常常看到的情况。这表面上看是学校的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可看出那是人们缺失“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笔者就以上问题,再与学校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措施,以达到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1、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浓厚的兴趣是人行为的动力。学生只有有了浓厚兴趣,才有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毅力,以致最后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所以,笔者从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大学体育教学做了如下安排,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还不错。第一学期安排为体育基础素质课,按班为单位开课;第二和第三学期为体育选修课,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最后的时间全部安排为以俱乐部的方式开设任意选修课。还有,对那些身体异常、特型以及病残弱的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从实践来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旷课、请假的学生数量也明显降低。也真正在教学活动实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体育老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全面认识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要全面彻底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摈弃陈旧教育的不正确的质量观,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必要的位置上,倡导教育的全面质量意识,正确意识到,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很好地发挥人才优势。而大学,是在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人们心目中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现代大学生形象又对社会有一个很好的展示效果。因此,通过目标管理,加强学校体育的科学评价,不使体育成为软任务,也是为了提高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强化大学体育师资团队建设,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持续提升教学水平

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帮助学生体质增强以及形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言,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根本。所以,必须要强化大学体育师资团队的建设。首先,在大学学校层面上来说,要配备一套科学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要为老师创设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后,体育老师也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全面领悟“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强化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态度、习惯以及体育实践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深切地享受和体会体育的快乐,以至使学生终身受益于体育。大学体育老师要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促使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进而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把自己从技术型教师成功转向到理论与技术型教师。在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要克服一切困难做到勤写、勤投稿,不但能使自身的业务研究水平得到提高,还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而会帮助自己取得较高的职务职称。最后大学体育老师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后,教学方法肯定与以前强制性班级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了。在此,体育要树立充分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要使学生体质的提高为基本要务,同时还要使高校公共体育课目标和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但是,要满足社会教育的功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关键,同时也要得到社会各界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改变人们对体育教育存有的偏见和传统意识;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家长、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协作。我们要根据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和体育教学改革趋势,充分认识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拿定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摆正德、智、体的位置。高校公共体育课定会绽放光彩,造就更多的一专多能的身心健康的教育人才,把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陈功立.对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02.

[2] 牛进平.对高校现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3] 陈功立,梁艳.高职院校增添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02.

[4] 梁慧.浅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 唐平.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4.

[6] 王海虎,王海英.高职体育课程现状分析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18.

第8篇:高校体育老师范文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要试着去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要及时地去支持与鼓励学生的这种优点,这就是一种激励式教育。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时候,体育老师也要借鉴这些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教学的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但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而且这还有利于老师能及时地去弥补学生的不足,并及时帮助学生改正。另外,激励式教育可以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老师的体育教学中。通过激励式教育,老师能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总之,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有着十分可行的现实发展意义。

2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要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目的

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沉迷于网络世界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运动与学习,对于体育课的学习也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已,业余的时间他们基本都是上网,很少自己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因此,现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想办法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试着发现学生的长处,然后借助学生的长处进行激励式教育。首先,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身体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法,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让他们达到不同的学习程度。尽管高校制定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有一定的依据,也比较合理,但是老师只要不是违背教学的各项规定,可以在自己权利范围内结合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并且将激励式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

2.2要以促进学生的优点为根本

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优点以及特征对学生进行划分,总共可以分为两方面,然后再运用激励式教育进行教学。第一,体育老师要先了解学生之前体育课都学习过哪些体育项目,以及学生除了学习过的体育项目自己还比较喜欢哪些体育项目,并将这两者集合起来进行比较,然后再找出学生最擅长的体育项目。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在体育上的优点,即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然后结合学生的各项特征,为他们设置专属的学习训练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体育学习的潜力。比如:对于一些比较喜欢篮球的学生,老师可以给他们讲解一下打篮球的技巧,也可以组织学生举行篮球比赛,自己也参与其中,在比赛中教给学生打篮球的各项知识,这也是对老师所讲理论知识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上课所讲的一些理论知识。第二,让学生和其他学生进行对比,来找出自己的优点。让学生之间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素质确实普遍有所下降,然而有些测试可以看出,有些大学生的柔韧性、体力还是不错的。因此,体育老师应该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特点,并且以此来鼓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對于跑步比较快的学生,老师可以结合他们的这一特点进行指导,鼓励他们在短跑、接力方面加强练习,告诉学生一定要坚持,让锻炼成为一种习惯,这样他们的身体就可以更加强健。

2.3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比如:学生在参加学生举行的运动会中取得进步,老师就应该进行表扬,并且鼓励学生坚持锻炼。当然对于学生的一些小的进步,比如:之前做的动作不标准,经过老师指导以后积极进行改正了,老师也应该进行鼓励,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有可能不断地进步。反之,如果这个时候老师进行严肃批评,责怪学生学习能力太差,那么将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可能以后的体育锻炼他们都不会积极参与了,因为他们害怕老师再一次责骂自己。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多鼓励,帮助学生慢慢进步,并且让学生明白这些进步对他们身体健康都是有好处的,而且这也是自我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2.4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改变一下教学方法,或许有些教学方法无形中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高校中体育教学和别的学科的教学并不太相同,它要求体育老师要有较高的技术,可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由于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正确或者教学安排不合理等原因,使得学生们对体育老师所教给的这些技术动作并不能熟练掌握,学生们也不了解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转变一下教学的方式,可以尝试在体育教学中引进激励式教学方法,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享受体育锻炼带给他们的快乐。

2.5要为学生做好示范

在体育教学中,在教学生一些体育动作的时候,教师不能只是口头描述,要通过自身的示范,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体育动作的要领,要让学生们跟自己动作来做,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各个动作的要领,做出的动作会更加规范,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另外,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一般并不能马上发现自己练习中做的不对的地方,所以就更不可能马上进行更正了,而大学的体育老师每节课要带的学生有很多,根本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而只能结合学生实际练习的情况,对出现错误率比较高的动作集体讲解一下,这就是学生体育练习成效较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运用激励式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为学生示范每一个动作,让学生们观察老师的动作发现自己不正确的地方,并及时进行更正。同时激励式教育可以使老师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控制教学的进程,表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3结语

现阶段,很多大学生对体育学习都不太感兴趣,导致了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而激励式教育的有效融入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因此,高校一定要重视在体育教育中,将激励式教育运用其中,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而想要真正有效地将激励式教育运用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还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客观地看待体育训练与学习,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锻炼,试着享受体育锻炼带给自己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王曦.激励式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探讨[J].运动,2016(10):50,84.

[2] 张勇.简论赏识教育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J].运动,2017(3):95,119.

[3] 安强.网络时代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27):107,109.

[4] 门绵.网络时代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运动,2017(4):69-70.

[5] 张利生.激励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4(33):191-192.

[6] 姜玉兴.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30):182-183.

第9篇:高校体育老师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师生关系;体育教学;建立

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产生的重大影响

1、体育老师的优秀性格将影响到学生性格的形成

学生能否形成和发展健康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与老师的性格有重大关系,如果老师的性格优秀,那么学生性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则可能使学生性格发展不健康。因此,作为老师就必须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随时随地使为人师表落到实处。通过众多的教育专家的研究以及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证明,学生的性格与老师的性格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这就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具有天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老师是重要的中心,老师在学生的心中就是真理,不容置疑。老师要在每次课中出色地、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强烈的亲和力,对学生的情感不能厚此薄彼,努力规避掉那些对学生性格具有不良影响的因素。

2、老师的教学态度能够民主将影响学生健康性格的形成

所谓教学态度指的是老师自身在教学工作方面的认识,也是在教学方面具有的持续倾向性的行为、能力以及情感特征。当然,每个老师在教学工作方面的行为、能力、情感和认识等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所有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以及所持的教学态度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老师的教学态度归纳为民主型、放任型和专制型。通过长期大量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对于专制型教学态度来说,老师一般都比较苛刻、专横、大权独揽,这样的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普遍会出现逆反心理和较强的抵制情绪,对体育学习以及体育老师都会表现出反感、冷落甚到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敌意;对放任型教学态度而言,老师在课堂上的责任心不是很强,对学生没有明确的要求与目标,放任学生,导致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与无人关心,学生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上也表现得独来独往和随心所欲;而对于民主型教学态度来说,体育老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民主的形式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激励学生参与到创新性学习,使学生去完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师生间的关系显得较为和谐和融洽,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学生的情绪是积极向上和较为稳定的,也会使学生的性格更加勇敢和充满信心。

3、体育老师的情感将影响学生情感的发展

整个教学过程,既是师生间互相作用的过程,当然也是他们之间交流情感的过程。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老师对部分学生十分偏爱,期望也十分的高,在课堂上也常常对这部分学生加以语言方面的激励,当然这部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相当高,常常是在盼望体育课,在课堂上也是情绪十分饱满,对训练也相当有信心,当然领会老师指令的效果也就很好,成绩也提高很多。而对其余学生而言,情况就不是那么理想了,由于缺乏老师的激励而变得消沉,上课积极性不高,又没有信心,当然体育成绩也就无法提高了。因此,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态度谨慎,对学生也要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能够利用动作、表情以及语言向学生传达出老师的信任与期待,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期望与关注。师生能够在心理上达成默契,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满足与愉悦。

二、怎样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构建出良好的师生关系

1、体育老师要充分做到爱生敬业

对一名人民教师而言,热爱学生、热爱所从事的职业是最为根本的要求,同时也还是师生关系能够和谐和民主的基础。如果一个老师只做到了热爱教师职业,而对自己的学生不关心与关怀,这样的老师是不称职的;反过来如果他只做到了关爱学生而不敬业,他也是无法教好学生的。老师对学生的爱护与关心,学生是十分敏感的,学生就会用各自的具体行为去感激老师。

2、在课堂上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用诚心打动学生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老师必须要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真诚对待每位学生,同时人际关系能够和谐就必须要做到对别人理解、尊重和真诚。因此,老师对学生要做到以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决不能说假话、大话。师生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相互间必须要做到充分的互相尊重,老师对学生一定不要侮辱、打骂、体罚、挖苦以及讽刺,老师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可能得到学生们的尊重。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解,师生之间如果缺少起码的理解与尊重,那么教学中就会出现很多无谓的误会,老师做出同一个动手、眼神、手势或者说话的语气,学生们产生的理解会大相径庭,所反应的动作也会出现很大的不同。

3、正确师生关系,进一步增强师生感情

首先老师是教育者,当然也是学生的榜样,另外,老师也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也还是学生的贴心人。老师决不能总是在学生面前自居为智者和长者,居高临下,奉承师道尊严,动辄就对学生加以惩罚、训斥和警告,否则,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求老师必须做到知识渊博、品质优秀,随时随地都能为人师,态度亲和。

4、将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落到实处

在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中,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老师在实施具体的教学行为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客观实际,采取可能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民主的教学态度,同时也使学生能够真实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就必须要求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及方法必须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当然肯定不能是让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去接受统一的要求与目标。因此,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重中之重就在于体育老师能够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

5、教学方法方面多采取鼓励,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无法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其中既有技术方面的错误,也会有课堂纪律方面的错误。老师在帮助学生纠正那些错误以及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时,必须要大力实施鼓励的教学方法,切不可粗暴地加以批评,既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问题之所在,并加以纠正,还要使他们不能产生不良的消极情绪。老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时,首先要对学生成功的地方加以肯定,再委婉地指出所出现的错误,并鼓励他去纠正错误,争取做得更好。

6、在教学中一视同仁,杜绝区别对待

所有的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并没有什么贵贱高低,老师对他们也必须是一视同仁,所以,老师在对待学生时在感情和思想上决不能有远近亲疏。在这方面,体育成绩的学生十分敏感,如果老师做出了厚此薄彼的行为,就完全可能无意中在师生间和学生间制造出隔阂与矛盾。

师生之间的双交流,在教学活动的所有环节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必须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师在对待学生时既不能疏远和姑息,当然也肯定不能容忍学生不礼貌的语行,对学生严格要求,批评时也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真切地关爱每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使学生折服于老师的人格,从而对老师由衷地产生敬爱之情,从而积极地、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蒋自俭.试论新时期体育教师基本素质的时代特征[J].安徽体育科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