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常见问题范文

初中地理常见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常见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常见问题

第1篇:初中地理常见问题范文

关键词:冲孔灌注桩;填石场地;质量控制;造价控制

南澳月亮湾广场为近海抛填石区,2011年,因第26届大学生运会的需要,修建了月亮湾广场景观改造工程。本工程桩基采用冲孔端承灌注桩,桩径采用φ600、φ800,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桩端进入持力层(中风化花岗岩)深度为0.5米,持力层为微风化中细粒花岗岩,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2500KN和4000KN。

一、质量控制

1、成孔过程式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1冲孔过程中坍孔、漏浆

冲孔的开孔阶段进度不宜太快,采取密锤低击,这样产生的冲击力小,使孔壁逐渐受水平力的挤压而密实,要求在护桶底以下3~4m范围之内尽可能把孔壁护得牢实一些,此后进入正常冲孔,这就不容易产生坍孔。有时场地内填石层孔洞较发育,在冲击成孔时,如果采用一般浓度的泥浆,漏浆会比较严重,可采取处理措施:先投放粘土和小片石,并用冲锤反复冲击,在孔内搅拌泥浆,及时补浆,使稠泥浆迅速充填在土、溶洞间隙内,阻挡渗漏而保护孔壁稳定。

1.2卡锤

本工程冲击锤选用十字冲锤,在填石层中常发生卡锤事故。通常有慢试法、机械辅助提升法、冲击法、空心锤法加以解决。

1.3斜孔

冲孔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出现孔斜的主要原因:①块石层中成孔,遇到探头石或孤石。②在岩土换层处、岩层面倾斜处、软弱岩层交界处钻进,冲锤受力不均。③桩机安置不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处理措施:为避免出现斜孔的现象,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冲击时,应控制起锤高度,或回填片、卵石冲平并低冲程锤击,并增加垂直度检查的次数,入岩后每进尺1米检查一次垂直度。

1.4钢丝绳拉断和掉冲锤

主要原因:钢丝绳使用过久,有损伤或接头磨损过大。地层岩石坚硬,进尺太快,冲程太大。违反操作规程等。预防及处理措施:①应控制进尺,遇坚硬、复杂地层要谨慎操作。②经常检查钢丝绳,对磨损损坏严重及断丝超过5%的要及时更换。发生钢丝绳拉断和吊锤事故,应查明原因,视情况作出及时处理,现场应备有打捞工具,如打捞钩、打捞叉、打捞活套、偏钩等。

2、灌注水下混凝土

2.1导管进水

主要原因是:① 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安置导管距孔底间距过大,下落混凝土不能有效埋住导管底口,以致水或泥浆从底口进入导管。②导管接头不严、焊缝破裂,水或泥浆从接头或焊缝处注入。③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错误,导管底口提离混凝土面,底口注入水或泥浆。预防及处理方法:由上述①原因引起的,应立即将导管提出,将孔底混凝土沉淀物用反循环清除。重新下导管并准备足够储量的首批混凝土重新灌注。灌注之前导管底口距孔底间距设置为0.3~0.5m,必须进行首批混凝土量计算,首批混凝土量应保证导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里1.0~1.2m。若为②原因引起的,应拔换导管,采用二次剪球法处理,在第二次灌浆时,当预制混凝土球塞(即隔水栓)下落至原混凝土面时,导管立即跟入原混凝土内有足够深度。原因③ 引起的,用原导管进行二次剪球处理,方法同上。

2.2断桩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精确时,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认为混凝土表面,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深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

2.3桩身夹泥

灌注时由于导管密封不良,泥浆渗入导管内,或导管栓塞破裂、脱落,都会产生夹泥现象。这时应全部提出导管进行处理,然后重新灌注混凝土。

2.4卡管

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本身原因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大石子,拌合不均,离析,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堵管。机械故障或其它原因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经初凝,增大了管内混凝土下落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预防及处理方法:①用长杆冲捣导管内隔水栓或混凝土,或抖动导管,使隔水栓或混凝土下落,如仍不下落时,将导管提出清洗,然后重新吊装,重新灌注。②灌注前检查灌注机械,并备有备用机械,首批混凝土中可掺入缓凝剂。③采用振动器(可与灌注导管连在一起),将导管内的混凝土振出,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桩身的质量。

2.5埋导管

导管埋深过深,或因各种原因长时间不上下活动导管,造成混凝土初凝或假凝而抱裹住导管,或提管过猛,导管拉断或不慎钩住钢筋笼。预防方法: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在2~6m,最大不得超过6m,事先检查导管接头是否稳妥,提升导管不能过猛,并及时活动导管。

2.6钢筋笼上浮

导管在提升过程中挂住钢筋笼而上浮,混凝土和易性不好,灌注中途出事故,使混凝土初凝结成硬盖,阻力增大,混凝土向上拱抬钢筋笼;钢筋笼在孔口固定不牢。预防措施:放置钢筋笼时对准孔中心,在孔口牢固固定,提升导管时不可过猛;灌注混凝土时要抓紧时间;根据气温变化,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面上升到非通长的钢筋笼底时,要适当放慢灌注速度。

二、造价控制

本工程为端承桩,根据地质报告,灌注桩平均穿过填石层约1.5米后就能达到终孔的条件。在招投标时,因对桩基成孔过程中坍孔、漏浆及桩孔调偏考虑不充分,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对因补救上述现现象而产生的抛填片石及粘土土袋进行签证处理。考虑到桩机重新对回填的片石及粘土土袋进行冲孔和漏浆补浆工作内容目前无相应套定额可以套价。本着保公平合理,工程甲乙又方就填石按强松风化层成孔套用定额计算消耗,填土按松层成孔套用定额计算消耗。在结算时,双方者比较满意效果。

第2篇:初中地理常见问题范文

[关键词]地基处理 岩土工程勘察 工作 关系

中图分类号:G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314-01

1 地基处理和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在建筑学中地基是指承载上层结构荷载的岩石或者是土层,足以看出加强建筑的地基处理会使整个建筑更加的牢固。对于地基的要求就是相对稳定、不易受到大自然或者是人为的破坏,以免产生地基滑动的现象。岩土工程勘察指的是根据建造所需的条件对建筑场地的岩土、环境特征以及地质等因素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查明与评价,最终完成岩土工程勘察的编制工作,总体来说就是指对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

2 地基处理与岩土工程勘察的关系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项目中,关于地基的稳定性与均匀性是最主要的研究项目。在对地基的稳定性能进行评估的时候主要是采用地基失效验算方法,这样得到的数据可以作为设计师的设计依据,一旦出现地基变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基压缩变形现象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地基的均匀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后期工作的进行情况,对于地基均匀性的测量可以反映出地基深层的地质特性,如果选择的地基不均匀会给建筑造成不小的麻烦。

3 地基处理与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长存问题

3.1 操作不规范

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对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常存在着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耽误了后续工作的展开。操作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由于受到岩石勘察地区的限制,技术人员无法保证地基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再者就是操作人员只是加大了对重点区域的勘察力度,却忽略了一些非重点区域的勘察工作。这样做都会造成对所选地基的数据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建筑施工的全局。

3.2 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勘察工作开展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它是建筑工程可以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依然存在着准备工作没做好的现象,对建筑工程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准备工作没做好主要表现在施工相关材料准备不齐全、对勘察地形地貌不了解、对勘察地区的海拔高度了解不够,这会使得后期的勘察工作根本没办法正常运行,甚至是对勘察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小的威胁作用。

3.3 勘察报告不专业、勘察方法无创新

长期以来关于岩土工程的勘察手段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创新,勘察手段过于单一,严重制约着岩石工程勘察工作的发展。再有就是技术人员在撰写勘察报告的时候存在着报告内容不全面、报告问题不规范的现象,他们只是简单地罗列相关的数据,并没有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这样造成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会直接导致在地基的设计问题上存在缺陷。

3.4 部门间的沟通合作不顺畅

现在的勘探过程依然是采用最主要的纸质媒介来传达信息,但是这样不但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还会使得各部门之间得不到及时的资源共享。如果各部门之间不就探测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很容易使测量的数据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样就会分析错地基的各项数据,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3.5 地基处理与岩土勘察工作脱节

现在勘察人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许多的岩土勘察人员根本没有设计地基的经历,导致地基人员对地形没有全新的认识。这种地基处理与岩土勘察工程分节的现象造成了勘察资源的大量浪费,降低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3.6 地基处理工作忽视了环境的影响作用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关于地基的设计与处理都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出现复杂地形与复杂天气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地分析,特别是对环境因素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将天气的影响作用降到最低。

4 处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4.1 加大对纲要的编写与审查力度

在以后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积极编写具体的纲要,要让勘察顺序严格按照所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对相关的勘察纲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免出现报告结果不合理的现象,最大程度地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建筑项目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4.2 加大施工准备工作的监督力度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期保障,在以后的监察工作中要加大施工准备工作的监督力度,为地基处理与岩土工程勘察做最好的准备。

4.3 提高各线操作、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各线上的操作与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项目的最主要参与者,他们的业务水平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可以说,如果各线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水平都上升一个台阶的话,中国的建筑行业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4.4 做好部门间的沟通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各个部门要团结协作,做好各项数据的交底工作,以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目的。特别是地基处理与岩土勘察工作这两个环节是决不能分开来各自工作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们共同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

4.5 提高对施工区域的重视程度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度,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区域性所表现出的差异很大,因此在地基处理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与勘察技术。与此同时也要提高对施工区域以及周围区域环境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4.6 积极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

勘察单位要积极地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提高岩土工程的勘察水平,要将眼光放长远,着眼世界、着眼未来。在岩土勘察的分析过程中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要多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现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加大计算机的使用力度将会使各项工作变得简单化、精准化。

5 结语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 所收集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对项目工程地基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合理性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在地基设计的前期,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不容忽视。它不仅能为地基设计提供必要的有效的依据, 同时还能够提供防治劣质工程地质环境的对策等。一般来说, 在地基设计的过程中, 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 一定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规定,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所得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而在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合理的解决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景泉.浅谈某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房地产导刊,2013,(21):259-259.

第3篇:初中地理常见问题范文

>> 基层自治场域中公民精神的存在样态及其反思 模糊边界:数学课堂的全新样态及其实践应对 初中课堂生活中边缘学生的体验缺失及其对策 论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评价及其矫正策略 关于推铅球教学中存在的错误及其矫正 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矫正 关注学生生存样态 构建生态复习课堂 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历史来源与存在样态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 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误区及其矫正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深度学习课堂”基本样态的校本探索 学生作文行为存在的弊端及矫正 中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及其矫正 初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及其矫正 中学生说谎行为的诱因及其矫正策略 谈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及其矫正 学生网络生活样态的厘清与引领 整合数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样态 让学生拥有自主生长的美丽样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阿森.社会心理学[M].第5版.侯玉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 Peter Davies.JeanMangen and Amanda Hughes .Participation, financial support and the marginal student [J].Higher Education,2009(2).

[4] 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M].褚松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5] Tristan McCowan.Education as a Human Right[M].London:Bloomsbury Publishing PIC,2013.

[6] 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M].王春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 Charles.R.Jackard.Reaching the Under-Challenged, Marginal,or At-risk Student[J]. The Clearing House, 88(3).

[8] Kretschmer, RE.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for at-risk/marginal students who are deaf or hard of hearing[J].Language Speech &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1997(4).

第4篇:初中地理常见问题范文

>> 拓展性课程目标设计的异位与矫正 幼师心理学课程目标、内容的拓展及教学思路 新课程目标下的初中数学 新课程目标下赏识教育的适度运用 基于能力本位课程目标下教学方法的思考 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目标下的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目标下提高少数民族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思考 新课程目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问题与对策 技校体育教学课程目标和资源的研究 电势概念教学的新尝试 新课程目标下地理学习评价体系的转变 基于建筑设计课程目标下能力培养的思索 课程目标:概念、功能及其分类理论 解读课程目标,优化教学模式 理解课程目标改变教学方式 关注教学环节落实课程目标 论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其之间的关系 试论课程目标的细化 坚守课程目标 关于体育教学三维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33.

[3]林辉庆,邱建友.电势的教学设计――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2010,32(3):10-11.

[4][5]贾起民,郑永令,陈暨耀.电磁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

[6]Beck I L, McKeown M G, Gromoll E W.Learning from social studies texts[J].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89,6(2):99

-158.

第5篇:初中地理常见问题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理论研究;新人教版

初中数学是整个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定理、公式等,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概念化是新人教版数学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只有在对公式概念、定理法规、理论知识理解无误的基础上,将其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各种类似推理的题目中,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就必须不断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系统化、灵活化,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学生灵活掌握各种数理概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才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游戏教学、设问教学的同时导入有趣生动的学习案例,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听课情绪,随之紧密引入与课题相关的内容。

二、表扬学生,不断增强数学基础能力

事实证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经常表扬学生,可以不断巩固和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因人而异、难易有别的提问,有针对性地表扬鼓励每一个学生,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有趣;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地给予启发指点,使学生能够自主顺利地完成任务,增强学生基础学习的能力。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标在教学中建议:增强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尽量多地创设出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并灵活地在生活中引入数学。这样,让学生了解生活经验与数学概念、公式等数学知识存在的内在联系,并善于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

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要精心设计教案,选择教学教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其次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不断进行复习。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采用新奇的表达方式、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增强学习感染力,尽量让学生自己组织,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重视实践活动的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在课堂实践活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开发学生的数学推理思维能力,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实践活动,也可以将数学教学活动引向校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主动实践,积极地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各种生活常见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必须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数学能力本质的飞跃,才能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新人教版的课标下,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提供给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初中数学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袁洪丽.数学概念教学浅谈[J].考试周刊,2010(28).

第6篇:初中地理常见问题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地理教学 思想教育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水到渠成。比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我概括了这样一句话: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带来了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差异,而气压的差异又导致了风向的变化,形成了季风环流,从而构成了季风气候。把所学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二、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基于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使学生关注国情,热爱家乡,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雄心壮志。

三、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1、胸怀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自我感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在《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来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在课前设计了8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到八达岭长城进行实地考察。

2、放眼全国、全球――树立“全国一家”、“地球村”意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这方面的知识也很多: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及生态的影响;臭氧层破坏可能造成的危害;酸雨的危害;海洋资源的开发及海洋环境保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国际产业的分工和合作;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环境人口容量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仅地球的环境是―个有机的整体,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密不可分,任何一个国家的行为都有可能会对他国和全球造成影响。借鉴他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初步树立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竞争的意识,自觉保护“地球村”环境的意识。

3、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教材专门设计了资源专题、环境问题专题和可持续发展专题,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大力推进的良好契机,但是往往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只要我们巧妙设计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比如,在进行《陆地资源》一节的教学时,如果仅仅就课本论原理是很乏味的,我引入了许多有关中国资源国情的资料和数据,通过材料阅读、问题设置、分析讨论等教学环节,特别是一组身边事的数据计算,起到了很震撼的效果,学生真切的感到许多资源就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节约资源何等重要。

4、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卓著成效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严酷的现实,促使人类冷静地审视、思考曾经走过的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不仅是新一轮中学地理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而且也将有助于提高中学地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地理虽然不像初中地理那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只要我们在头脑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偏重理论的讲解,而多从学生可以接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多做些文章。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素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使德育与智育犹如盐和汤一样不可分割。

参考文献

1 张建利.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质[J].地理教育,2011,Z2

2 佟艳芝.生活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学苑教育,2011,

13

3 李成斋.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1

(05)

4 胡悦春.怎样开展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05)

第7篇:初中地理常见问题范文

>> 试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浅谈阅读能力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时事教育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 浅谈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与技巧 浅谈中学历史与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乡土资源的选择与运用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地图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学"问"的策略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论证意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程讲授中,地图是一种形象、好联系、易记忆的学习工具,笔者为在校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结合自身使用地图的经验,讲授《历史与社会》,深受学生的喜欢和认可,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关键词】中学历史与社会地图教学读图能力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图文并茂”。教材除了文字系统以外,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它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纳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本文从《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目的出发,对《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出现的地图进行分类,并分别讲述这些地图的不同特点和关系和作用,并提出了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历史与社会》的读图能力。1 《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目的1.1 阅读地图和绘制地图

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学会看地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和分析地图,并应用地图来说明问题,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解地图的语言。至于对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教材中所出现的有关行政区划、 山川湖泊 、交通旅游以及一些历史地名等内容,并不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要求学生能学会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地名,分析有关问题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课文中内容的说明,解释往往借助于地图的运用,同学们的读图能力提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加深记忆,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识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世界和平的激情2 《历史与社会》教材地图的特点和分类2.1 政治类的地图(1)地域划分形势图:

此类地图的特点是颜色的不同往往政权管辖的范围不一样,此种地图的绘制主要根据描述对象的主旨,侧重于描述问题的重点,而绘画的政权范围、活动领域。(2)领土扩张图

此类地图往往跟周边地区的范围发生关系,扩张的范围往往是周边地区。2.2 经济类的地图(1)军事类地图

此类地图顾名思义,主要包括爆发战争形成的各种形势图和进攻路线图,这种地图在学习观察中,应该重点观察进攻方进攻被进攻方的路线及战场的布置、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名称及敌对双方的伤亡情况、战后控制区域对比变化等。如八年级下P123《三大战役形势图》。(2)河流水利山川类地图

此类地图应该重点观察地图上描绘的水利工程的名称、特点、位置。其中大的河流或者运河图一定要搞清楚周边经历过的重要城市或者坐标。如八年级上P101《隋大运河示意图》。(3)农作物、手工业类分布地图

此类地图反映了某个固定时间段,某个地域经济状况,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代表性的农副产品的特点和功能。如八年级上P10《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4)对外关系地图

此类地图反映了地图上地域间的关系问题,重点应该学习的事交通枢纽、外交路线等。如八年级上P86《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P99《丝绸之路示意图》2.3 事件类的地图

此类地图往往描述了某个具体实践在时间上的过程,主要学习事件发生的时间、起因、、结果等。如八年级上P88《三国鼎立形势图》3 《历史与社会》地图读图能力的培养

《历史与社会》地图读图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看地图、分析地图、描述地图、绘制地图到漠北地图慢慢的培养,要注意过程的渐进性,万万不可迈大步,容易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3.1 《历史与社会》地图读图能力的培养的基本方法

(1)要注意类同、相近知识的相互比较、相互联系

历史中的事件、地点名称等很相似,而且很容易出错、记混,因此,要注意相类似的、相近知识的统计和辨认,做好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

(2)要注意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

历史的学习往往跟社会文明的发展、地理常识等相关学科联系,很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渗透、交叉在一起,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联系的方法去学习。

(3)学习过程中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一分为二看问题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不可以也绝对不能把问题死记硬背,不加思考的去学习,我们应该作为历史的学习者,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我们主张学习过程中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一分为二看问题,反对偏激的思维方式。3.2《历史与社会》地图读图能力的培养

在刚刚接触《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学生要通过自己绘图、自我摸索,尽快学会读历史地图,只有能够读懂历史地图,才有助于理解历史相关知识,消化历史发展出现的问题,才能尽快的进入初中历史有趣的学习中。

在认识历史地图的最开始,我们不要让学生过于紧张,应该让写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通过一个自己手画的草图,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先能够认识到什么是地图,什么是历史地图,让学生知道地图的构成要素;让学生了解地图的方向和位置标定方法;让学生知道地图内容表现的形式主要有哪些;让学生逐渐学会地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比例尺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在认识历史地图的前期,千万不可以拔苗助长、,一定要告诉学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要由简单到复杂:历史课本中讲述了我们国家和国外的很多有意思的历史故事和事件,让他们从开始对历史的学习形成一个大致的概念,让他们放开恐惧历史学习的想法,慢慢的爱上学习历史。

3.2 由自我绘图到读图

第8篇:初中地理常见问题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教学;课堂;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各个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研究人员的教学和研究观念也有所转变,教学理念的更新改革也是的广大师生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因此,通过何种途径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其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逐渐成为了中学教师关注的重点。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初中英语教师分不清教学内容的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存在不分主次的现象,不了解英语教学内容的关键和重点,未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不了解学生应该学习什么、需要学习什么,进而模糊了教学重点,很多教学活动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因而学生无法充分认识到英语的学习乐趣,并失去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

第二,初中英语教师不了解学生情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初中生对于学习英语的效果和兴趣都会发生不断的变化。然而,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并未针对这一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不关心学生情况,未能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且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就造成了很多英语学习成绩较为出色的学生,因为偶然的考试失利而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进而对其后续的学习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较为刻板。现阶段,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仍然沿袭传统刻板的教学方法,边教边读,并让学生跟着自己进行朗读,然而,这一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学生得不到写作和朗读的练习机会,从而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接受式学习状态。另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关注课本中的内容,并为进行相应的延伸与扩展。

第四,教师不关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设定一个基本的教学目标,且所有初中英语教师都以这一教学目标为基础,开展自身的教学活动,并充分认识教学目标设定与达成的重要意义。然而,有些教师在制定英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并未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过程充满盲目性,且学生对于每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缺乏相应的认识。

第五,教师课前准备不足,教学水平较差。部分初中英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不足,专业知识储备量较小。另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缺乏相应的准备,没有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对于自己的工作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而造成教学方法死板、教学内容乏味简单、教学活动受到巨大限制。

二、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第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时反馈,加强过程管理。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给学生更多的充分的参与和展示的机会。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应该以学生的价值为基础,将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英语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展示机会,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第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加强教学指导,针对学生能力进行层次区分。对于学生而言,应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以打牢初中英语学习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加强预习指导工作,使其对所需学习的知识产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建立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在完成课文和单词的学习后,为学生安排课后复习作业,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完全了解英语单词的含义和用法后,为其写作提供相应指导。

第三,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仔细备课,对所教内容进行全面筹划。备课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基础和前提,只有教师加强备课工作,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针对性预习,提高预习和学习的针对性,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初中英语课堂高效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所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地自我挖掘,通过主动查阅资料,对所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准确把握,科学进行备课与筹划,适当控制教学程序和进程,设计和实施更加易于被学生所接收的教学模式。

三、总结

综上所述,课堂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主要载体,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构建积极主动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体系,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课前认真准备,从而整体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诗霏.如何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英语广场,2013,1(10):139-140

[2]李娟.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1):10-12

第9篇:初中地理常见问题范文

关键词:地理课程;图像教学;板图、板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56-03

图像教学是指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板图和板画教学。它们是地理课程的特有教学语言、特色教学手段和有效教学方式,与板书并称为地理课程的 “三板教学艺术”。板图和板画技能也是地理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基本技能,教学中与其他教学语言、多媒体等手段协调配合,能够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

板图是黑板地图的简称,常用于世界、大洲、国家和地区轮廓图及其区域的主要地形、气候类型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图。

板画是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及演变过程的简笔黑板画,常见的板画有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示意图、统计图、模式图、景观图等。

作为地理课程的特色教学手段,板图和板画都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边讲课一边用各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简笔图并运用它们进行教学。运用它们都需要教师具有熟练的绘图技巧。

一、提高对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认识

(一)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主要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魅力。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配合口头讲授,快速、准确地默绘各种板图和板画,其精湛的绘图技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更富活力、充满生机,也能有效地增强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感情。

2.说明大尺度区域的特征。地理课程突出的特点是区域性,地理课程教学中大量的内容是研究不同区域、不同范围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为说明区域特征,地理教师需要绘制板图,特别是大尺度区域板图,在板图中进行区域轮廓形状、位置范围及其地形、气候、河流、城市、资源等知识教学,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区域地理特征。如图1:世界大洲和大洋轮廓图。

3.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板画可以将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复杂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单形象地表现出来,解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图2:黄赤交角示意图。

教师仅简单几笔就把地球的地轴、赤道面和黄道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黄赤交角的位置和大小绘制出来,学生一目了然,远胜于教师单纯的语言表述。

4.展示地理事物演变过程。许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空间运动变化过程,其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教师难以单纯用语言表述清楚,必须借助板画形式边讲边画,以这种动态分析,促进学生对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理解。

如图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全球大气环流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采用边讲边画板画进行分析讲解,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赤道地区、副热带地区、副极地地区和极地地区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和所形成的高低气压带、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风带等事理,有效地促进认识与理解。

5.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板图、板画将区域空间的分布特征、事物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和规律,采用讲、画同步的方式呈现出来,使知识落实在形象、直观的图像上,便于学生比较、判读、联想、理解和记忆,掌握作图步骤、技巧,效仿老师作图,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读图、析图、绘图等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二)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主要类型

1.地图。进行地理区域教学时,许多教师通过绘制板图来说明区域位置范围、轮廓形状、地理事物分布状况。常见的有大洲和中国等区域轮廓图及其地形地势、河流、交通、城市等要素的分布地图。如图1:世界大洲和大洋轮廓板图。

2.示意图。板画示意图主要是为了展示地理现象和事物变化的规律或过程,如太阳光照示意图,冬、夏季风示意图以及图2的黄赤交角示意图等。

3.模式图。板画模式图是将地理原理和事物用框图、箭头、线条、文字等表现出来的图形,多为一些理想化的图形,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规律,如地球公转图、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模式图、气候分布模式图、岩石成因图以及图3的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等。

4.统计图。板画统计图表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常用的有坐标类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扇形统计图等。如图4的某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示意图。

5.景观图。板画景观图是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的简洁、形象、直观的描绘,使学生虽不能亲临,也能了解地理景观的形状和特征。如图5是高中地理课程教材中的风蚀地貌、海蚀地貌、冰川地貌、河流三角洲地貌、风积地貌等景观图,地理教师可用板画说明各种地貌类型的成因及特征。

二、加强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策略

(一)认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中的常见谬误

1.知识错误。个别地理教师对某些地理知识把握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出现板图、板画错误。如图6的纬线上的方向。

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在同一纬线上表示正东、正西方向,图中A点的东、西方向不能偏离纬线,不能绘成A点的切线方向。

2.区域缺失。板图、板画虽然是简略成图,但重要、关键部分是不能缺失的,然而局部缺失却是板图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如图7的中国轮廓图,图中缺失中国南海区域,个别教师甚至丢失台湾岛,这是严重的知识性错误。

3.变形失真。地理教师在课堂绘制板图、板画时,由于时间紧、绘画水平有限,往往出现横纵比例失调、局部变形失真等现象。如地区轮廓图中某一部分严重变形失真;绘制的地球或经纬线等圆弧度不准确,误导学生,影响教学效果。如图8的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教师板画比较随意,三级阶梯高度及宽度比例严重失真。

4.画面零乱。由于绘画水平不高,布局计划性不强等原因,有些教师的板画比较随意,造成画面零乱,学生难以清楚、准确掌握。如图9的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学生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海洋、陆地之间水循环的各环节名称和特征。

(二)提升地理教师进行图像教学水平与动力

1.内在动力。图像教学是地理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许多地理教师都认识到其重要意义,且非常重视其运用水平的提升,只要不断研究其规律,勤加练习,教学时就能成竹在胸,信手拈来。(1)精心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课前精心设计板图、板画,使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形象直观、逻辑清晰,确保学生直观地理事物,掌握相关知识。(2)熟能生巧。常态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经常使用板图板画,反复练习,熟能生巧。(3)正确示范。有些教学内容,除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绘制板图、板画,也要求学生课上或课下模仿绘制板图、板画。学生在自己动手绘制板图、板画过程中,既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提高了绘图能力。这要求地理教师的板图、板画必须准确、科学,给学生以正确示范,并及时纠正学生绘图中的不准确、不科学之处。

如湘教版高中《地理课程》必修Ⅰ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 “活动”中对学生提出的绘图要求,列表总结如下:

2.外在动力。

(1)强化教研。地理教研员应该十分重视地理课程的图像教学,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强化图像教学意识,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图像教学技能是地理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倡导教师多加练习,规范、科学、合理地使用,特别是在公开教学中,更要求作课教师精心设计、高效使用图像教学,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区域评比。为提高地理青年教师图像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和魅力,我们举办了“桥西区地理课程青年教师图像教学技能大赛”,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为科学评价图像教学技能水平,我们参考了有关资料,并结合区域教学实际,研究制定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评价表。

地理课程教学板图板画、评价表

(3)全省评优。河北省地理课程教研员高度重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作用,倡导地理教师使用图像教学。在“河北省青年教师地理课程课堂教学评比”中,明确提出使用图像教学要求,充分发挥了省级课堂教学评优的引导、激励评价作用,促进了地理课程青年教师图像教学水平的提高。

如:2010年9月举办的“河北省初中地理课程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探讨会”明确要求:“为全面考察各参赛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要求各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结合授课内容进行板图、板画(示意图或景观图)、板书及多媒体课件内容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