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第1篇: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关键词]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风险防控

受贸易环境等因素影响,港口物流企业在经营及发展中面临多重挑战,此背景下,进一步做好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防控为港口物流企业的经营及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对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防控策略展开探究。

1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含义

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是指港口物流企业在开展税务相关工作时没有做到“依法纳税,合法避税”,最终可能导致港口物流企业出现损失。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未依法纳税,简单来讲是港口物流公司在理解或执行税收政策时出现错误,没有严格按照税收政策规定进行纳税,此时港口物流企业可能会面临高额罚款;二是未合理进行税收筹划,就是企业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够透彻,税收筹划工作质量与效率偏低,导致港口物流企业错失本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2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分析

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有四个特点:特点一,损益性。是指税务风险发生会导致港口物流企业出现利益损失,比如未合理进行税收筹划致港口物流企业多缴纳税款、未依法纳税导致港口物流企业面临高额罚款等,都是税务风险具备损益性的常见表现。特点二,客观性。是指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企业采取何种措施该风险也不会消失。特点三,普遍性。是指税务风险普遍存在于港口物流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特点四,不确定性。尽管港口物流企业可通过采取管理措施对税务风险进行防控,但依旧难以准确预料到税收风险出现的时间、地点与后果。

3港口物流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防控时主要存在的问题

3.1涉税事项工作流程缺乏完整性

导致涉税事项工作流程缺乏完整性的原因在于部分港口物流企业多沿用旧制进行管理,会计人员只负责纳税申报、会计核算与记账等流程,未对港口物流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梳理与审查,导致整体工作质量较低,最终增加了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对企业长远发展较为不利。

3.2税务风险预警机制不能有效识别税务风险

导致税务风险预警机制不能有效识别税务风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港口物流企业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二是税务风险本身具备不确定性。税务风险预警机制不能帮助港口企业有效识别税务风险,会增加税务风险防控工作难度,港口物流企业不能提前对税务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无法提前制订出有效的税务风险应对方案,可能令税务风险导致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3.3税务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

部分港口物流企业可能存在税务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况,令税务风险防控工作难度增加。比如,港口物流企业对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未充分了解,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忽略了某些优惠政策的执行,最终缴纳了本不必缴纳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港口物流企业的自身利益。

3.4忽视税务资料管理

部分港口物流企业忽视了税务资料管理,未对税务资料进行整理与保存,可能会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增大,比如,某些港口物流企业在开展税务相关工作时未保留纳税申报表等税务凭证,后续在开展内部审计、核查工作时,因缺乏税务凭证,会降低内部审计、核查等效率与质量。

3.5税务风险自查不到位

在开展税务风险防控时,港口物流企业可建立一套自查体系,借助自查体系对港口物流企业日常经营进行监管,以此预防、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港口物流企业并未建立有效自查体系,导致这部分港口物流企业对税务风险预防和控制能力较差。

4关于提升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防控能力的策略研究

4.1严格遵守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防控原则

要提升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防控能力,港口物流企业必须遵守税务风险防控原则。主要原则如下:原则一,遵照“内容完整”原则。税务风险防控范围应包括所有涉税风险。原则二,遵照“重点控制”原则。必须对常见危害大的涉税风险进行严格防控。原则三,遵照“相互监督”原则。若完成某工作内容时容易遭遇税收风险,则由两人同时负责该工作内容并互相监督。原则四,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不侵害港口物流企业正当利益前提下开展税务风险防控工作。

4.2加强税务风险防控意识

加强税务风险防控意识是港口物流企业做好税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前提,加强税务风险防控意识,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港口物流企业管理层必须对税务风险防控有一定了解,且清醒认识到做好税务风险防控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二是将税务风险防控意识进一步融入港口物流企业的实际管理当中,通过落实税务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增强相关人员税务风险防控意识。

4.3提高税务岗位专业能力

提高税务岗位专业能力是港口物流企业做好税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税务岗位专业能力时,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岗位人才招聘时提高招聘门槛,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税务专业能力;二是港口物流企业要重视对税务相关岗位上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比如可在税收政策发生变动时请专业人士介入,帮助员工深度解读新税收政策。

4.4提高税收筹划活动的水平

伴随税收筹划活动水平提升有助于港口物流企业“依法纳税,合法避税”,减少税务风险威胁,此时,港口物流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时刻关注筹划方案时效性,提高港口物流企业对税务风险中政策风险的应对能力;二是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进行税收筹划,同时考虑多个税种,追求港口物流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4.5强化涉税政策执行

通过加强涉税政策执行进一步提高港口物流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控能力具体做法如下:将港口物流企业内部的税务政策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体制、奖惩体制联系起来,通过绩效考核与合理奖罚促进涉税政策执行,进而减少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比如,在根据当地税收政策进行税务筹划时,将税收筹划方案质量与绩效考核联系起来,若税收筹划方案可合理、合法帮助港口物流企业避税,即该筹划方案质量较好,则绩效考核评定为优,并将绩效考核评定结果与税务筹划人员的奖金挂钩。

4.6加强涉税档案管理

加强涉税档案管理是提高港口物流企业税务风险防控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保存、整理涉税档案,可进一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降低港口物流企业的税务风险。在加强涉税档案管理时,港口物流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在港口物流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并将涉税档案纳入管理范围进行统一的、规范的流程化管理,严格对涉税档案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和核查,以保障涉税档案信息真实性。

4.7加强税务信息传递与沟通

加强税务信息传递与沟通,可帮助港口物流企业及早发现自身税务风险并做出应对。关于加强税务信息传递与沟通:一是加强港口物流企业与当地税务部门之间的税务信息传递与沟通,以便企业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变动;二是在港口物流企业内部建立并完善信息系统,加强港口物流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与沟通,从而促进税务筹划等税务相关工作高效、高质完成。

第2篇: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一、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含义

数字档案是指在计算机及其网络环境下用数字代码形式把信息记录于电子载体而生成的文件,是一个国家、组织乃至家庭或个人形成的数量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重要的信息资源。

全面、准确地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含义,是开展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和实现其目标的前提。信息安全,简单地说,是指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持问题。信息的保密性根据信息被允许访问对象的多少而不同,能保障信息仅仅为那些被授权使用的人获取。信息的完整性一方面是指信息再利用、传输、储存等过程中不被篡改、丟失、缺损等,另一方面是指信息处理方法的正确性,不正当的操作,如误删除文件,有可能造成重要文件的丢失。信息的可用性是指信息及相关的信息资产在授权人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即获得。

二、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策略制定的原则。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策略,是指导数字档案信息进行安全管理、保护和分配的规则和批示,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提供导向和支持。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策略应阐明管理层的承诺,提出组织管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方法,并由管理层批准,采用适当的方式(传达与培训)将方针传达给管理人员。同时,为确保方针持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应定期对其进行评审与评价,根据评审与评价结果保持原方针或对其进行调整。在制定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策略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预防控制为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

2.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的原则。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风险的降低是通过安全控制目标和方式的选择、确立和有效实施而得以实现的。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的选择不应盲目进行,应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风险大小的排序,对于风险级别高的资产应被有限分配资源进行安全保护。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管控,要做到数字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即零风险)是不可能的,只要将残余风险置于有效控制范围内便可。同时,实施和维持管控是需要费用支出的。我们接受与不接受风险的界限就是考虑风险控制成本与机会损失成本的平衡,如果风险控制成本大于机会损失成本,我们便接受风险,反之,我们就不接受风险。

3.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商务持续性原则。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需要建立并实施商务持续性管理。通过组织预防和恢复控制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组织的关键商务活动不会因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故障造成中断或以最短的时间恢复商务运作。事实上,安全控制可以分为预防性控制措施和保护性控制措施,预防性措施可以降低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安全薄弱点,而保护性措施,如制定并实施商务持续性计划、购买商业保险等,可以减少因威胁发生所造成的影响。

4.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数字档案信息的风险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完成了数字档案信息的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风险接受的一个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过程后,虽然已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评估工作可以因此而结束,风险管理应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我们应适时动态地开展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从目前档案界所探讨的内容来看,数字档案管理包括数字档案信息的访问控制、数字档案信息的真实可靠、纸质与数字档案的共存、数字档案的备份管理、数字档案管理的前段控制和全程管理、数字档案载体与格式的转换、数字档案的物理鉴定或技术鉴定等。这显然仍属传统的管理方式,还不是一种系统、信息化管理思想的体现。既没有全面动态的、系统的、全员参与的、制度化的、预防为主的管理方式的体现,也没有确定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方针和范围,更谈不上在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第3篇: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一、总体思路

全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为主线,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为目标,以强化预防能力、健全预防机制和措施为保障,完善工作程序,查隐患、堵漏洞,全面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关系营造良好环境。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纪律观念,落实领导责任

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和纪律观念,坚持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自觉维护局党组的权威,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敏感事件要提交局党组统一研究决定。各党组成员、各单位各科室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各自承担的工作。下列情况必须严格请示汇报:

(1)涉及法律、法规、政策和全局性事项

(2)各单位、各科室承担的所有行政工作

(3)人事调整和奖惩任免

(4)基金、财务收入支出情况

(5)按照局有关制度规定应该请示报告的事项

2、加强基金管理,落实内控制度

各单位要按照《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实施细则》、《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财务管理制度要求,进一步加强基金财务管理。局党组成立基金财务监管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承担下列职责:一是监管全系统各项保险基金的统筹运营,确保各项基金保值增值,安全无风险。二是监管各单位财务工作,检查各项财经法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三是负责对各单位的预算、决算和重大财务事项进行审核,并向局党组提出审核意见。四是对发现的基金和财务违纪行为及涉及人员,及时报请局党组提出惩处意见。

3、全面排查风险点,增强防控针对性

各单位、各科室对容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重要部位和重要岗位,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查找问题,拟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制度,增强预防风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排查的主要风险点:

(1)单位人财物管理、行政许可和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执纪执法等工作中,业务流程、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监督制约等方面的职务犯罪风险点;

(2)领导班子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职务犯罪风险点;

(3)工作人员个人素质、履行职责、开展业务、社会交往、处理个人重要事项等方面的职务犯罪风险点;

(4)权力运行的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曾经出现过违纪违法问题以及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风险点;

(5)其他职务犯罪风险点。

各单位、各科室要将查找到的职务犯罪风险信息进行登记汇总、建立台帐,经单位领导严格审核把关后,将风险点登记汇总,建立廉政风险档案。

4、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源头防控

各单位、各科室要在查准、查全、查深工作岗位、工作环节职务犯罪风险点的基础上,以强化规范权力运行为切入点,积极寻找预防职务犯罪风险的有效途径。主要加强四方面的防范工作:

(1)教育防范。各单位、各科室要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经常性学习教育,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有关预防职务犯罪的知识,对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党性、职业道德和廉政警示教育,筑牢其思想道德防线,强化职务犯罪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职务犯罪风险处置能力。

(2)制度防范。各单位、各科室要从建立健全风险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廉政制度、监督制度执行的违规处罚制度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清理整合制度,该建立的建立,该完善的完善,该废止的废止,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运行,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

(3)程序防范。各单位、各科室要针对查找出的职务犯罪风险点,按照“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的要求,完善业务运行流程,有效杜绝可能发生职务犯罪风险的节点。

(4)岗位防范。要结合查找的岗位风险点,进行适度分权,推行岗位权力分权制约,理清权力运行界限,建立完善岗位制约措施,优化权力运行路径,防止权力失控。

5、加强动态防控,及时化解和处置风险

各单位、各科室要把排查的职务犯罪风险点、防范措施、廉政承诺形成书面材料报局党组,局党组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1)对于查找出的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风险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局党组将采取谈心疏导、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预警处置。

(2)对于触及职务犯罪风险点但未达到违纪违规情形的,将及时上报市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通过采取对责任领导诫勉谈话、集体警示教育谈话、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启动问责机制、限期整改等方式进行预警处置。

(3)对已违纪违规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上报市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据党纪政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严肃查处,并责成相关部门科室查漏补缺,建章立制。

三、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全局党员干部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建立健全惩防体系、推进源头治理的高度,认识查找职务犯罪风险点的重要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查找职务犯罪风险点,带头制订和落实防范措施,积极推进职务犯罪风险点防控机制的构建工作。

(2)加强组织领导。局党组成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防控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工作。要把开展查找职务犯罪风险,建立防控机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进行落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推进职务风险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第4篇: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按照市纪委的要求发改委开展了“排查岗位风险,健全防控机制”活动,现已完成了第二阶段(排查岗位风险阶段)的工作任务。在此阶段中工作**市发改委在每一个权力岗位、每一个工作环节认真查找容易导致腐败的薄弱环节,确定风险点。全委共排查出风险点29个,其中,一级风险点12个,二级风险点10个,三级风险点7个,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岗位风险。此阶段工作主要情况如下:

一、明确工作任务,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第二阶段工作能够扎实有效的开展,**市交通系统“排查岗位风险,健全防控机制”活动领导小组,召开转段工作会议,使每位职工结合自身岗位权责,严格按照“对照岗位职责—梳理岗位职权—找准廉政风险—公示接受建议”的流程开展排查工作。把握重点工作环节,找准每一个具体工作的岗位风险点,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措施,确保了排查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二、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排查

发改委第二阶段排查岗位风险阶段,相继采取了上级帮下级查、下级帮上级查、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对口查、通过民主生活会相互查、通过座谈相互查找等方法,确保将岗位风险查实、查细、查准。

在查找个人岗位风险工作中。全体干部职工依据个人目前的岗位职责,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实际,分析、查找出现实存在或潜在的岗位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经过排查,由分领导进行审核后,再通过会议进行审核。共排查出风险点9个,其中,一级风险点4个,二级风险点3个,三级风险点1个。经公示形式征询意见由个人认真对照上级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本个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及制度,统一填写《个人岗位风险和自我防范诺表》存入市发改委“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第5篇: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摘 要 运用“制度加科技”手段开展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可以延伸监督的范围和领域,实时跟踪监控廉政风险点,实现人、技术、制度的无缝对接,以确保公立医院所有权力规范行使、高效运行,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精细化水平。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廉洁风险防控 制度 科技

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救死扶伤、呵护生命的行业,也是一个高度危险、需高度自律的行业。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合理,加上各种利益集团的争夺与驱使,医药卫生行业常常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成为了腐败的高发区。为解决这个难题、破解这个困局,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势在必行。

一、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内涵

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系统,是按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公立医院所有权力规范行使、高效运行,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精细化水平。主要内容包括医院管理廉洁风险防控、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供应商诚信管理、患者满意度管理、医德医风管理等。

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是健全卫生系统惩防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医院实现“管理科学化、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抓手,是不断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手段,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优良作风的有效途径。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惠及莲城百姓,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

(一)建立健全廉洁风险评估预警制度

“预则立,不预则废”,认真分析风险来源,强化防范预警措施,可以减少和规避廉洁风险。加强对决策权、基建权、采购权、人事权、财务权这五项重点职权的实时监控,结合督查、审计、干部考察、述职述廉、行风评议、媒体反映、纠风治理、举报和案件分析等工作,健全信息收集网络,并及时进行分析、判定和评估,预测廉政风险的变化趋势并对可能引发腐败或不正之风的苗头性问题发出先兆预警。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有效化解和及时处置廉政风险。

(二)不断完善廉洁风险决策制度

公立医院要逐步完善决策程序和方法,开展廉洁风险评估决策、廉洁规则遵循决策和廉洁后果导向决策,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凡医院的“三重一大”事项,特别是对院内重要基建项目、大额资金使用、大型设备器械采购、药品采购、重要干部任免等工作,都要开展廉洁风险评估,并制定决策方案。一方面要依法决策,涉及廉洁风险的问题要注意遵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另一方面要民主决策,实行决策前调研论证、议题会前通报、会中充分讨论、集中表决等流程。同时还要开展决策效果的绩效和廉洁评估,涉及廉洁风险的重要决策运行一段时间后,要根据执行情况,对决策绩效、对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逐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度

监督管理是权力运行风险防范管理的关键,它既可以有效推进医院行政业务工作的健康运转,化解工作中存在的权力运行风险,又可以检验查找的权力运行风险点是否准确全面。公立医院要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必须突破监督这个难点,健全监督制度,创新监督方式,拓展监督范围。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廉政风险防控的始终,对重大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作为必经程序;对职权目录、流程图、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防范措施等,要通过上墙、上栏、上网,向职工及社会群众公开;坚持落实绩效考核、效能监察、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方式,畅通信息反馈渠道,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压缩管理层级,精简办事程序,优化业务流程,对权力运行做到全程可查可控。

三、建设科技防控平台,强化监控管理力度

加强科技平台和资源整合利用,通过定期提取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测量,准确判断和妥善处置廉政风险。

(一)职能管理监控

把决策、基建、采购、人事、财务等职务权力纳入重点监控范围,通过设置“内控点”实施动态监控。对各权力事项的管理和监控数据范围、岗位权限进行设定,与医院已有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将工作流程通过电子平台纳入廉洁风险防控系统进行网上操作,对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进行实时监督,使工作流程、时效、质量等做到一目了然。

(二)医疗服务监控

主要是针对医院内医、药、护、技等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以医德医风、临床诊疗、合理用药、医疗收费、检验检查等为重点,利用信息技术的自动筛查、自动对比、自动排序、自动公示等功能,对医院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需进一步审查的重点,对疑似违规医疗行为进行跟踪分析,有力防范医疗服务风险,实时有效遏制收受“红包”、回扣、过度检查治疗、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题的发生,实现临床诊疗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可控化,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水平。

第6篇: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关键词:动物;规模养殖场;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1.2文献标识码:a

为进一步加强对惠水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特别是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障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和发展,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增强监管工作的责任感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动物养殖业扶持(母猪直补、能繁母猪保险和育肥猪保险、种草养畜扶贫等)激励政策的有力推动,惠水县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蓬勃发展,截止到2013年底,各类动物养殖场已发展到318个,其中持有《动物防疫合格证》的160余个。随着规模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已越来越成为惠水县畜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但是从规模养殖场的场地建设和发展情况看,不少人“重发展、轻保护”的思想还依然根深蒂固,导致大部分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条件差,动物强制免疫、常年实时免疫、消毒和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落实不到实处;不主动建立动物养殖档案,小规模动物疫病时常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暴发的潜在风险较大。特别是部分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防疫意识薄弱,自主强制免疫工作不独自落实,经日常监测,畜禽的免疫抗体监测水平明显偏低。因此,必须要加强领导,将中小规模养殖场的日常监管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履行动物卫生监督职责,完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机制,定岗定人,落实责任,加大力度抓细抓好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频率,确保畜禽养殖场各项综合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2 做好信息登记和法规宣传培训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有关法规要求,认真做好规模养殖场信息的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全面掌握规模养殖场生产、动物防疫条件、免疫、出栏报检、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基本情况,并按规定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场的监管档案,有条件的逐步推行电子档案管理,定期采集各养殖场有关信息,实时更新和分类统计数据,为落实好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管工作提供重要基础数据。结合已掌握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基本信息情况,通过举办养殖知识培训班、送科技下乡、张贴防疫检疫宣传标语、发放动物养殖法规宣传单等多种形式,采取简明易懂的方法,分场所、分层次地对畜禽规模养殖场业主加强《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培训,增强他们自觉守法的意识。

3 完善规模场挂牌官方兽医责任

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挂牌官方兽医责任监管制度,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要求,每个规模场除按规定须有签约驻场兽医外,还必须明确一名挂牌官方兽医,并要求在规模养殖场大门口外墙上公示挂牌官方兽医姓名、联系方式、职能职责等。监督检查挂牌官方兽医落实每月不少于1次的巡回监管制度,并统一制作巡查监管记录,强化问题整改措施,促进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及综合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定期收集和汇集各辖区内挂牌官方兽医监管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责令整改,跟踪落实,对该立案查处的违法案件要坚决立案查处。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工作,开拓创新动物防疫监管机制,努力探索和积极建立动物重大疫情风险分级量化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整体水平。

4 细化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内容

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规定,要进一步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监管内容,督促规模场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动物防疫质量。

4.1 监督指导落实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监督指导畜禽养殖场主落实常年免疫制度,按规定免疫程序自主实施强制免疫计划;认真落实好动物饲养管理、场地清洗、消毒、安全用药、无害化处理、检疫申报、生物安全控制等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定期开展存栏畜禽免疫抗体监测,合理确定二次补免时间。

4.2 监督指导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场防疫制度和动物养殖档案的规范管理

监督和指导养殖场业主建立健全各种防疫制度,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程序、消毒、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疫情报告、动物检疫申报、人员管理、引种审批及隔离观察等制度,并上墙公示和严格执行;统一规模养殖

养殖档案的建立,督促场主如实记录生产、免疫、用药、消毒、监测、无害化处理、车辆及人员进出、患病动物隔离观察等有关防疫措施的执行情况;由挂牌官方兽医到场监督指导强制免疫及耳标佩戴,并在养殖档案上签字确认。

4.3 监督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落实动物调进调出申报管理和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监督指导养殖场业主按规定落实检疫申报、引种审批、境外动物调入备案签章等制度;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控制措施,严格消毒,严禁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养殖场内,特别是要杜绝畜禽经营者随意进场选购畜禽等情况发生。

4.4 监督指导完善动物防疫条件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认真做好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证前严格审核和证后的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要督促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切实改善动物防疫条件,切实提高养殖场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5 强化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

第7篇: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围绕权力运行在其流程和环节上,提前找出可能发生腐败的漏洞,并据此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国有企业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是新形势下建立健全预防腐败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对于增强国有企业自身反腐倡廉工作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强化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国有企业在此项工作的推进中也发现了一定问题,需要我们着力予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上存在“各种误区”

误区一:风险防控工作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无关。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反腐倡廉工作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风险防控工作当然也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无关,即使配合也认为是勉为其难,执行的效果当然也会打折。

误区二:风险防控工作束缚了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增加了管理成本。有些职能部门、业务单位认为,日常的业务工作已经应付不,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开展风险排查工作,企业对此项工作的投入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得不偿失。

误区三:有的岗位没有风险,风险排查范围不必面面俱到。有些职能部门认为本部门较少与外界业务单位接触,没有腐败的机会,因此不存在廉政风险,风险排查工作不必开展了。

误区四:有些干部员工思想上对风险排查工作认识不够,认为风险排查就是自找麻烦,“找茬整人”。

2.风险排查过程容易“走过场”

风险排查过程是梳理企业内部现有的规章制度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通力合作,主动参与,细致排查,深度挖掘,才能真正将显性或隐性的廉政风险排查出来。排查工作获得成效的动力来源必须是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需要,或者纪检监察部门“装饰门面”的需要。否则,很容易沦为“一阵风”、“走过场”,而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3.风险防控责任落实“不到位”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点不在于查找,而在于落实。在实际工作中,风险防控工作往往容易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到权力运行的各环节、各阶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没有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挂钩,没有和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挂钩,没有问责机制,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作为保障,风险防控工作必然成为一纸空文,失去开展风险防控工作的本初意义。

由此可见,任何一项新的工作机制都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着陆”过程都会出现一些排异反应,必须要结合国有企业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

二、解决的方案

1.树立“大监督”理念,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从风险管理理论出发,指出腐败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有缺陷的制度规定和不健全的工作机制。这就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流程上的各职能单位树立“大监督”理念,从完善制度入手,追根溯源,积极查找制度缺陷和漏洞,完善过程监督。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只靠纪检监察部门唱“独角戏”,必须整合企业资源,党委书记统一领导是前提,分管领导齐抓共管是关键,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是保证,全体干部员工积极参与是基础。因此,应当有效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热情,使部门之间、系统之间形成“大协调、大预防”的工作格局,实现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如此,才能推动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树立“廉洁风险防控也是生产力”理念,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廉政风险防控是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点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超前化解权力运行过程中各种容易诱发腐败的风险,使腐败行为不发生或者少发生。因此,要树立“廉洁风险防控也是生产力”理念,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不是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束缚,而是促进企业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不是增加了管理工作的成本,而是降低了腐败行为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不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羁绊,而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器和保护剂,它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树立“有岗位就存在风险”理念,实现廉洁风险排查全覆盖

廉政风险点是国有企业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廉政风险的具体环节或岗位,是随着权力运行的变化或岗位职能职权的调整而相应发生变化的客观存在。国有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工作岗位都存在廉政风险,只不过是风险大小不同、多少不同而已。从事招投标、财务管理、干部管理、物资管理、工程量签证等业务方面工作的,风险点可能明显一些,容易查找;从事公文印章管理、档案管理、体系管理、文体宣传等业务工作的风险点少一些,但不等于没有风险点。地位高、权力大,廉政风险也会增大;地位低、权力小,不代表没有廉政风险。每个人所身处的岗位、所从事的工作的廉政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一定要摒弃与己无关的思想,走出“无风险可查”的认识误区。

4.树立“查找风险就是打预防针”理念,体现对干部员工关爱

查找廉政风险点,就是查找履行岗位职责、行使工作权限和落实工作流程中不规范、不严密、不科学的地方,就是查找执行制度、落实机制方面的遗漏缺陷,从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对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来说,查找廉政风险点是为了打“预防针”、增强“免疫力”,而不是为了找问题而查风险,更不是找茬整人。通过控制行为运行环节、权力运行节点中的廉政风险,将预防腐败的关口前移,消除潜在隐患,减少腐败机会,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也是从根本上保护干部员工,使其少犯错误、不犯错误,体现企业对干部员工的关爱。

5.强化问责监控,防范风险排查“走过场”

要提高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的能力,防范风险排查“走过场”,必须强化问责监控,谨防责任不清。一是强化国有企业领导的责任。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关键在领导,责任在班子,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委书记是风险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发挥领导职能,全面部署企业风险防控工作。分管领导应加强具体指导,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二是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责任。纪检监察部门应充分履行职责,协助公司党委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各部门应当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时找准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四是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相结合,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重视不够、部署不周密的,依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班子责任;对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的,追究分管领导及纪检监察人员的责任;对不认真开展工作,不积极防控廉政风险,导致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部门和个人,应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部门领导的责任。通过问责监控,建立党委书记总负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良性格局。

第8篇: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一、充分认识环境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环境安全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发展、事关长远的重要工作,是环保工作的最基本内容和最底线保障。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环境安全防控工作,不断加大环境应急管理投入,强化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全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推进。特别是今年,面对邳苍分洪道砷污染事件的严峻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环保系统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环境安全防控能力建设。截止目前,共排查企业10941家,存有环境风险隐患企业2856家,关闭取缔615家,限期治理442家,初步建立了环境风险防范机制。

二、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隐患数据库。在开展的环境风险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坚持反复查、查反复,进行再排查、再整治,切实做到排查整治“乡不漏村、村不漏巷、巷不漏户”,全面掌握环境风险隐患信息,建立隐患档案和数据库,并纳入环境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落实环境风险隐患整治措施,切实按照“着力改造一批、重点监管一批、限期整改一批、清理取缔一批”的要求,坚决按照整改标准彻底进行治理。结合“12369”群众举报和日常监管检查,对各类环境风险隐患发现一个、彻底整治一个。及时组织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活动,落实后督察措施,确保排查到位、整改到位。建立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实行隐患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实行“排查—评估—审定—治理—验收—监管”的环境风险隐患监管模式,进一步加强对涉重金属和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日常监管和后督查,监督指导企业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对隐患突出而又不能有效整改的,要报请当地政府实行停产整治或予以关闭。

三、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强河流控制断面水质监测、污染源特征污染物监测,重点加强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和能力建设,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各县环境监测站都具备了29项基本水质指标的监测能力,市环境监测站具备了100项以上水质指标的监测能力,要进一步优化监测方案,合理布置监测点位,充分发挥监测预警作用。严格落实有毒有害物质三道监控防线的监测预警。督促所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配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开展企业排污监测,建立企业环境监测制度,实行企业排污超标预警机制。在增设的两条有毒有害物质监控防线上,认真执行每月监测三次的要求,严格落实监测预警制度。充分发挥在线监测作用,进一步扩大在线监控范围,将具备安装在线监控条件的企业逐步纳入在线监控,并与监控中心联网运行。严格执行数据会审制度和监测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分析重点污染企业、污水处理厂、出境河流断面的实时监控数据,异常问题要立即研究落实整改方案,出现严重持续超标的、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立即上报。另外,冬季灰霾天气多发,容易对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要加强大气环境风险源集中区域的大气环境监测,建立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网络,一旦出现连续污染情况及时启动大气污染预警,采取特殊措施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

四、推进环境安全全过程管理。重点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的环境风险评价和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继续严格控制和限期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及生产工艺。凡是存在严重环境风险而又不能有效落实管控措施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已经审批的不得投入试生产,必须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方可投入生产。还要把环境风险评估与落实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将企业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和特征污染物监测能力作为环评验收的基础条件,具备相关要求方可通过验收。要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严格执行环境监察“三级联动”制度,出现在线监控超标、违法排污等行为环境监察机构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并将查处结果及时报送,与省厅搞好衔接。要对号称“零排放”、“废水循环利用”的类似罗庄天正氨基酸厂的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深入地查一查是否存在暗管偷排等违法排污行为。充分利用“12369”等群众渠道,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严厉打击土小污染企业。

第9篇: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关键词:行政监督;执法风险

一、突出行政执法办案权的规范,着力防控执法风险

加强市场监管、查处经济领域的违法违规案件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防范执法办案过程中的廉政风险始终是预防腐败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该局重点采取了以下风险防控措施:一是严把立案关,以防止办案机构和办案人员趋利办案、有案不查、乱检查、乱办案等行为的发生。严格执行所有一般程序案件都由法制机构进行立案审查的规定。已立案的案件需销案的,也要经过法制机构审查。并实行案源实时报告制度,未按规定报告案源的,法制机构不予通过立案审查,对已掌握的案源不立案或不及时立案的必须向法制机构和分管领导报告并说明理由。二是严把网上案管关,以防止违反办案程序、擅自销案等现象的发生。在全系统研究开发和强力推行了网上行政执法案件管理系统,从案源到立案到归档,每个办案程序的相关文书资料证据等都要按“谁办案谁录入”的原则准确、及时、全面地录入案管系统。局领导和法制、纪检监察机构均可按权限进入系统,履行案件审核、审批、监督等职责,并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询、浏览和检查案件各个流转环节的工作进展情况,对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二、突出行政许可权的规范,着力防控办照风险

工商部门行政许可工作主要是办理营业执照。过去曾有个别工商人员,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受到党纪或政纪处分,有的还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为防范办照、办证过程中的廉政风险,该局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坚持公开透明。按照《省工商局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的规定,将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权限、时限、程序、收费标准和依据、举报电话等向社会公开。在公开的内容上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认真落实行政许可结果、行政处罚结果、享受优惠政策结果、服务承诺结果等“四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公开时间上,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在公开方式上,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选择网络、新闻媒体、设立公示栏、印发便民手册、设置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等多种形式公开,切实方便群众知情、办事。二是推行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以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为契机,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将工商机关行政审批项目在网上实现互联互通,使审批事项能够在网上办理,真正做到“一门受理,网上流转,全程监督,公开透明”。通过电子监察,加强对审批项目的实时监督,使整个审批流程公开透明,发现问题及时预警纠错。三是加强办证窗口规范化建设。强化注册办证大厅、市、县、乡(镇)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规范化管理。要求注册大厅必须做到一个“窗口”对外,实行一条龙服务;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倡导引导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等延伸服务事项。

三、突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着力防控用人风险

由于工商部门实现省以下垂直管理,因此,做好选人用人风险的防控是该局十分关注的一项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把住“六关”:一是民主推荐关。实施公平公开的民主推荐制度,凡民主推荐票数未达到规定得票率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二是干部考察关。考察干部时坚持广泛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干部考察工作,对考察过程进行监督;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对民主测评中没有得到多数干部群众支持的不得作为提拔任用的对象。三是廉政审查关。人事部门对拟提拔使用干部在提交党组会研究之前书面函询纪检监察机构,由纪检监察机构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进行廉政审查,凡未经廉政审查或经审查廉政方面存在问题的,不予提拔重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四是会议决定关。各级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充分发扬民主,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作出决定。五是公示试用关。

四、突出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的规范,着力防控项目、资金风险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属垂直管理体制,系统较大,每年都有一部分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该局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坚持党组集体研究的原则。凡重大工程项目、政府采购项目、大额资金的使用都必须经党组集体研究决定,同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必须有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参加,对决策过程以及执行情况实施监督。二是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分配使用行为。制定出台了《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对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及立项、基本资金管理、项目建设标准、项目工程招标、项目设计、项目开工审批、项目施工管理、工程竣工验收、项目建设财务管理、项目建设审计、项目建设档案管理等全过程进行规范。为加强省局对系统基本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的管理,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工商系统基建项目补助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为确保专项补助资金分配的合理和公正性,省局成立了有纪检监察机构参加的专项补助资金分配领导小组,从制度层面上有效地防控了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风险。三是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防止暗箱操作搞私下交易;招投标结果在第一时间向全局干部职工公示,以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省局近年来对内设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发现,个别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为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在全系统推行了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取消了省局机关和直属机构的会计岗位,由计财处对各单位的财务实行统一收付、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郭元明,《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太原:山西大学,2007

[2]辛海,《论我国行政监督的完善与强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刘春波,《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缺陷及对策分析》[D],延吉:延边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