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音乐教学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音乐教学重点

第1篇:小学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一、电子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电子琴通常具有形式多样化和内容丰富化的优势,这两点使其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总体而言,电子琴在小学音乐教育当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让小学生在体验中创造音乐

小学生由于年龄偏低,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教学实践当中,应当采取形式多样的体验式教育,让学生的兴趣保持在良好水平,在体验中创造和认识音乐的魅力。作为教师可以根据高低年级的不同,创新开展相关的音乐游戏或者课堂小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活跃的环境,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意义重大。我曾经在一年级下册《火车开啦》这一课的教学当中,利用电子琴多种音色功能,利用其模仿火车的开动、奔驰和到站不同的声音情景,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引导小学生认识节奏力度的强弱区别,同时利用音乐模拟、想象、体验情景,使学生学会利用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火车开啦》。[1]

2、让小学生在轻松课堂氛围中培养音乐思维

如何培育小学生的音乐思维对于很多老师而言是一个难题,音乐思维通常表现得很抽象,尤其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更是教学难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育程度尚不够完全,对于音乐的认识也不够深刻,想要克服这些问题,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就是通过电子琴的应用,让学生将音乐思维和兴趣良好的结合起来,例如在《好朋友》一课当中,让学生感受三拍子韵律,利用电子琴进行节奏打拍,一边让学生跟着电子琴的伴奏学习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又如在初始学习音阶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体验电子琴的魅力,自己在琴上按键,从左向右、从右向左依次体验键盘,再根据键盘弹出的音阶感受音高和音低的差别,在轻松地课堂氛围中培养音乐思维。

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练习钢琴曲弹奏

电子琴能够对钢琴的弹奏进行模仿,对于初接触电子琴不久的初学者而言,可通过动手体验的方式利用电子琴代替钢琴,练习钢琴曲的弹奏。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钢琴曲练习的地位不可忽视,但是由于钢琴造价比较高、移动性差的特点,因此利用电子琴作为钢琴的替代品更为现实,但是电子琴的键盘只需要轻轻一拨便能够发出声音,这相比钢琴而言对于手指的力度练习不够足,需要在教师的提醒下对这一点进行改进和提升。同时小学生对于动手操作更为感兴趣,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练习弹奏对于小学生长远音乐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电子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科学利用电子琴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群体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好奇心强,这也是教师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切入点,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科学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其对于音乐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协助其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促进其音乐素养的提升。同时,电子琴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用具,实践中应用性极高,对于学生好奇心能够很好的引发,满足学生对于音乐的需求,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音乐学习的良好兴趣,为未来学生音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石。电子琴具有音色、节奏丰富和电声效果多样的特点,对于小提琴、小号、吉他等乐器能够良好的模仿管弦乐,同时也能够模仿生活中常用的音乐和多种音效。

在二年级上册《童趣》一课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对于《小狗圆舞曲》进行聆听,进而让学生利用电子琴对于小动物的声音进行模仿,鼓励学生模仿,着力于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行高效科学的引导,利用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喜爱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令学生能够敞开心扉走入音乐世界。

2、利用电子琴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对于音乐理论知识部分只是单纯的进行讲解,难以让学生真正了解音乐理论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掌握能力减弱,不能够很好的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利用电子琴进行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是通过将较为枯燥的理论和电子琴营造出的轻松愉悦氛围相融合,同时利用学生爱动手的天性指导其动手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其对于音乐的掌握水平和音乐素养,同时利用电子琴可以模仿多种乐器声音的特点,对于教学形式进行丰富。电子琴进入小学课堂,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师生变得更加亲密,互动也更加频繁,进而能够形成朋友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学生弹奏的指法进行指导,使课堂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气氛更加活跃。[2]

在进行《巧巧手》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播放音乐、聆听音乐的模式,让学生融入到音乐的情感当中,引起学生的更多音乐思考,在听《铁匠波尔卡》这一教学曲目时候,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听听乐曲中都用到了什么工具进行打铁,是小铁匠还是大铁匠先开始打铁的?这就形成了新的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思路,首先通过教师播放多媒体的形式让小学生了解音乐的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回忆其中反复循环的旋律,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将电子琴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无限延伸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充分发挥了多样化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全方位价值。

3、利用电子琴进行音乐感知能力教学的辅助

利用电子琴来校正小学生的音准是小学时期音乐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奠定自身音乐素养的重要渠道,是培养音准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充分利用电子琴来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感知能力教学的辅助,有利于其对于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在传统音乐教学当中,主要采取教师反复演唱和反复练习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对于学生音准的掌握程度十分有限。电子琴的利用能够使其音准固定,在实际教学当中练习更加科学,能够让学生的耳朵更加敏锐,在掌握上难度更小。

在教学《大海的歌》一课中,由于其中用不同的节拍、不同的力度、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配器手法、不同的演奏演唱形式,表现了不同状态下大海的声音,因此如果单纯采取教唱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掌握其中的音准、情感等重点,会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活跃程度也会很有限。通过电子琴的演奏和模仿,能够细致地向同学展示节奏、情感、力度、速度的变化,让学生准确认识其中的异同,提升学习质量。

第2篇:小学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电子琴是高科技在音乐领域的一个代表。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的音乐老师更好的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能够为教师在进行现代音乐、电子音乐、电脑音乐的教学时,提供更为快捷、简便、有效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当它走入课堂后,对于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及素质方面的训练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电子琴在学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会受到广泛重视。

关键词: 电子琴、教学、作用。

当前中小学正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做为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的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创造力及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素质。键盘乐器通常是指我们学校音乐教学中所使用的钢琴、手风琴、风琴、电子琴等乐器。它是音乐表现力最强的乐器之一。它可以立体地、多层次地表现音乐。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等音乐素质极为有效。我们的音乐教学工作,应该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这个主题,充分利用好“键盘乐器”这一重要的教学工具,研究、探索和发挥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各种作用。使我们的音乐课教学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多手段等方面,更为形象、更为全面的对学生加强艺术教育;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更好地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

乐器的出现是人类音乐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因之而无法想象地变得丰富和深远。进入近现代,随着工业革命汹涌浪潮的席卷和高科技、信息产业的迅猛高速发展,社会生产的巨大变革与发展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精神世界。在音乐领域,人们开始寻找新的表现手法和途径。电子琴正是顺应这一潮流,并迅速普及和影响到人们的音乐生活的各个方面,普及影响到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中。电子琴属于键盘乐器,但与传统键盘乐器钢琴、手风琴、风琴相比,它具有包融各音乐历史风格和多民族音乐风格的节奏类型,丰富多彩、变化奇妙的包罗大自然音色和人类对宇宙世界富于想象的梦幻音色,以及单人就可演奏出的、极具魅力的、乐队音响效果般的音乐等突出特点,它的音乐表现手段更丰富,音乐表现力更强。它在音乐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校音乐工作者的重视,研究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成为我们大家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个探索焦点。

一、节奏功能的作用

节奏训练、律动练习是学校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传统乐器自身的条件所限,我们的音乐教学只能侧重其基本内容的学习和训练,而在进行较为复杂的节奏及节奏类型的学习与训练时,就得通过课前大量准备工作,比如收集、整理各种不同音乐风格的节奏型(如波尔卡、进行曲、圆舞曲、探戈、伦巴等)音乐,在课堂利用录音机及其它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即费时又不方便。电子琴它自身储存有一百多种不同音乐风格的节奏音型。既有古典风格的节奏音型又有现代风味的节奏音型;既可以表现外国音乐的节奏特点又能表现我们自己民族的节奏音型,效果丰富、音响动听、使用简便。电子琴还储存有几十种不同的中外打击乐器,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练习和学习外国和我们本民族的音乐节奏节拍。它的节拍提示灯,让学习者随时通过观察提示灯的闪烁,更准确的掌握各种节拍的强弱规律。它的速度设置器可以满足所有乐曲的速度要求。便于学生准确掌握乐曲速度。它的自动使用功能,让教师摆脱乐器的束缚,根据教学需要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音色变换、叠加功能的作用

电子琴可以演奏出上百种、上千种的音色。这些音色有各种乐器的音色;有人的合唱声;动物、机器、雷雨、枪炮、车船等大自然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效果;还有超出大自然范围的极具梦幻色彩、体现人类丰富想象力的各种音响效果。传统乐器的单一或几种音色表达能力,与之相比则显得十分的脆弱和有限。音色的运用对塑造和表达音乐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弦乐音色在音乐作品中的出现,常常表现抒情的音乐形象,铜管乐器的出现往往表现坚定有力、气势磅礴的音乐形象,而木琴类的敲击音色则更多被用来表现儿童情趣的音乐形象。音色的听辩训练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的一个主要内容。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只需使用一台电子琴,就能让学生认识、了解和学习各种音色,体会不同的音乐形象。而且它的以假乱真的音色模拟效果,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完全替代教学中短缺的任何乐器。它的二胡、竹笛等民族乐器音色,使我们的只会使用键盘乐器的教师,摆脱不会演奏民族乐器的尴尬,通过演奏电子琴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学习和掌握我们的本民族音乐风格。电子琴的音色叠加功能,能同时演奏出四种不同的音色,它可以让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时,方便的演示器乐作品中不同乐器组合在一起表现的各种音乐形象。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它还可以增强乐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自动和弦功能的作用

我们知道旋律是音乐作品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在主调音乐中,对主旋律的烘托和陪衬主要是通过和弦的运用来实现的。而和声就是和弦的进行即运用。当我们聆听一首气势恢宏的大合唱或交响乐时,常常会被那浑厚饱满的音响撼动心扉。我们不禁会问:那么多声部交织进行,那么多乐器同时鸣响,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和声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音乐就必须了解和声。要理解和声的作用,首先需要培养认识和弦、识别和弦的能力。传统键盘乐器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程度的演奏技巧,而且和声的表现形式也较为单一和有限,有很大的教学局限性。电子琴的自动和弦功能,具备音乐作品中使用到的几乎所有的和弦。由于它的演奏技巧简单易学,还可以随你所需要的各种音乐织体、音乐节奏一起,轻松演奏出不同的和声效果。因而,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它可使键盘演奏技巧水平不高的教师,完全胜任教学工作,并通过动听、美妙的音响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音序功能、录音功能的作用

复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学习复调音乐对理解音乐作品、理解和欣赏音乐极有帮助。由于复调音乐结构复杂,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使用传统乐器教学,费事费力、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难度比较大。电子琴的音序功能可以简化教师的演奏技法,让教师把复杂的多声部音乐,一个声部一个声部的录入合成。降低了教师的演奏难度,同时,在教学中把立体结构特点的复调音乐,按照从简到繁的顺序,让学生一步一步地了解、认识和学习复调音乐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电子琴的录音功能可以让教师把每次在电子琴上进行的教学内容储存在磁盘上,做为教学资料保存或与别人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同时,它又是一个非常方便实用的卡拉OK机,教师可事先把教学或演出需要的内容录制在磁盘上,到时打开电子琴电源开关就能使用。并且能随时根椐不同的需要,进行移调、音色变换、节奏变换、速度变换等,完全不用教师自己演奏乐器,就能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各种音乐教学活动。

五、MIDI功能的作用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音乐领域,人们已不满足于传统乐器对音乐的表现,高科技不可阻挡地占领了音乐的殿堂。电子音乐、电脑音乐已广泛影响到人们的音乐活动中,电影电视、街头巷尾、商店学校处处让我们感受到它存在、它的影响。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电脑时代已经来临,科学技术在飞速地发展,电子音乐、电脑音乐虽不会成为今后音乐的主流,但它在整个人类音乐史上的地位已经确立,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诠释。理解它、掌握它已经成为音乐领域中的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我们的音乐教学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我们必须拓宽教学内容,使我们的学校音乐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3篇:小学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一一小学   罗二二

2020年2月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数音乐老师往往只重视节奏组合或节奏乐句的机械教学,从而忽略了节奏感的练习,更不注意使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机械或学习无进展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教与学的状态和效果。本文主要从音乐的概念入手,分析小学音乐课堂的特点,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希望对提高老师教学的质量和增强学生音乐节奏的感知、理解的效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教学;节奏;训练

追求最佳效果是音乐教学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小学生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挖掘学生音乐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扬起学生遨游音乐海洋的风帆,这是每一个音乐老师的梦想。

一、理解音乐节奏的基本涵义

(一)音乐的基本定义

音乐是指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主要有以下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曲调,节奏,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音色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旋律和节奏。

(二)节奏的基本定义

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二、挖掘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赏析

音乐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艺术,给人们以无限的听觉享受。如同流动的诗、无言的画,强弱之间,音符的组合总是时时拨动着你的心弦,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或高山流水、或知音难觅,或徐缓优美、或激动神往。听,在那优美的音乐之中,你或许少了几分烦躁不安,多了几分祥和安宁。这优美的情感,如同河流之中的一叶扁舟,桨声与流水之中,舒坦、静谧……直到一个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这一切对音乐的感受都来自音乐的享受。教会学生学习音乐重在节奏把握,让学生从心灵的深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通过节奏教学提高学生的素养及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聆听

时间的积淀能让学生在每一堂音乐课上感觉音乐魅力,强弱之间,学生也能够直接感受节奏的力量。受课时的限制,老师与学生都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分地听,造成节奏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不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学生要多听音乐,用最直接的听来加深对节奏的理解,对音乐的认知。

(三)反复

多反复练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特别是在节奏教学中,反复性是由音乐节奏的这种特性所决定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是时间的符号,它稍纵即逝,只有记忆才能抓住它,而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反复。众所周知,大多数学生并不是音乐的天才,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贝多芬式的音乐家。这也就让很多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在节奏教学上必须进行反复学习。

(四)以生为本

老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不学,老师教的再好也难提高节奏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上要动静结合,强调学生参与,让音乐教学符合学生心理与年龄特征,多从学生角度思考教学质量,注重针对学生特点,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水平。

(五)协调整合

提倡利用整合的原则,将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整合。一是利用课堂资源,如音响、乐器、课本、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做到统筹利用,加以整合,从视、听、动上加强学生眼、耳、脑的协调,充分理解节奏教学。二是加强音乐互动,听、唱、奏、跳活动统一在音乐体验上,边听边唱,边打节拍边体会,积极做到随音而动、随歌而舞。

三、提高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注意力

在近几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笔者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理解认知能力,从教学一线的不断实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每堂音乐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前奏,有时用谜语、有时用故事、有时用动画等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导入,学生就想知道接下来要学什么?做什么?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做到引导学生,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兴趣。如在节奏教学上,我们可以选择动画片《宝莲灯》作为开篇,放一段视频,吸引学生;同时用李玫演唱的《想你的365天》作为课堂的开始。这首歌曲,由舒缓到强烈,如同春风袅袅、夏雨潇潇、秋风叶落、冬雪飘飘,如倾如诉,节奏明显,动感十足,可以很好吸引学生,从感观上体会节奏之美。

(二)用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

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老师除了备好课外,还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在想什么、喜欢什么、兴趣点在哪里、哪些有吸引力,收集这些基本情况后,合理设计出教学内容,从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好奇心,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愉悦。有时教师在教学中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和时间去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我们只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活泼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

音乐课堂是学的课程,节奏教学是动的过程。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同时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把课堂活跃起来。要达到良好教学目的,老师就要甘于做知识的供应者和学生的鼓励者。学生只要有兴趣,即便是枯燥的、难学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被学生很好的掌握。在教学中,要抓住每个契机,很自然、很及时地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赞扬,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如:在节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轮流尝试在课桌上把自己刚学的节奏敲出来,只要谁能打出老师教的节奏,那谁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当他们发现自己对节奏还掌握不够准确时,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加强反复练习,反复尝试,争取下一次做班级的优秀,学生也会因这样的目标而努力,个个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集中精神学习、训练。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精心设计游戏,激活课堂活力。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如:猜谜语识音乐,用数字懂节奏、学生扮演哆来咪等学生爱好的游戏,学生在愉快地情感状况下学习,其乐无穷。

(四)用多样教学手段激发学生

第4篇:小学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57-01

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名著,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了阅读室,要求教师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带领学生在阅读室阅读经典名著。然而,笔者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投入地阅读,大部分学生只满足于完成读书笔记的任务,有的学生则捧着书本发呆,有的学生会悄悄地问我:“老师,我能拿《老夫子》来看吗?”有的学生说:“这些书读来有什么用呢?”确实,《昆虫记》《童年》《骆驼祥子》等名著,都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存在年代距离,难以让他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而时下流行的《老夫子》《涩女郎》等动漫书籍,《小时代》《那小子真帅》《恶魔之吻》等小说,宣导叛逆,情节短小,贴近时代,深受学生欢迎。因此,引导学生认识经典名著的阅读价值,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真正喜欢上经典名著,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思考,笔者尝试采取一些引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师以身作则,引领学生阅读

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教师只有熟悉经典名著,才能在讲解经典名著时做到旁征博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近段时间阅读的书,也可以引导学生和自己同看一本书,共同讨论对这本书的看法。此外,教师需要有计划地给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阅读习惯的书籍,帮助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初中生好奇心强,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无所畏惧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在引导学生阅读法国作家大仲马写的《基督山伯爵》时,我会对学生说:“老师在你们那么小的时候,迷恋上一本书,那本书里有一个人名叫法利亚长老,长老对和他一起被关在狱中的主人翁说:‘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有近5000本书,把它们读过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读过的书,就如同掌握了人类一切知识。我用一生中3年的时间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为止。’为了知道那150本书到底是什么,老师把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可是至今都没找齐这150本书的书目。”随后,笔者鼓励学生阅读这本书,找出那150本书的书目。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兴趣,纷纷要求我将名著的书名告诉他们。我觉得时机已到,说:“这本书就是《基督山伯爵》。”听了我的介绍,学生果然找来了《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刚开始阅读,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这时我会鼓励他们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渐渐地,学生读得越来越投入。因为没有找到那150本书目,学生又读了第二遍,边读边研究,收获很大。

三、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将阅读收获与同学共同分享,既能够激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又能够让学生展示自己,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利用课前5分钟请学生轮流展示自己阅读的成果。刚开始,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会找各种借口推托。经过耐心地引导,开展展示阅读成果活动一段时间后,学生从刚开始的羞羞答答到现在的落落大方,进步很快。学生站在讲台上,边展示边解说,全班学生对展示者进行评价。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收获都得到了展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通过开展展示阅读成果这个活动,学生在展示中加深了认识、得到了收获,真正达到了共同进步。

四、从细处着手,以考代练,营造阅读的氛围

第5篇:小学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一、以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心理因素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音乐学科也不例外。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师生关系较为敏感,有经验的音乐教师会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作为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着力点,其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方面。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到平等。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自身对于乐感、发声等方面能力与基础的差异性,导致在音乐学习中的水平、状态出现明显差异,部分学生因为自身基础条件与领悟能力不高,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首先要对学生灌输“尽力=成功”的理念,帮助学生走出自卑心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其次,在教学中经常跟学生进行谈心交流活动。在谈心交流活动中,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初中音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另一方面师生之间增进了解,经常性地进行交流,让学生乐于和教师接近,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笔者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还经常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难题,增进师生之间的默契,继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以师生互动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唱独角戏显然不可取,一定要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以师生互动的方式提高教学成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小组训练、课堂点评、交互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以良好的师生互动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教师示范唱——学生跟唱”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乐理的讲解是单向给予,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影响到教学成效的提升,同时,沉闷的教学氛围也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将学生推向前台,将其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试唱示范与学生跟唱结束之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可以进行小组集体练习,也可以采取一人练习、其他成员指点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训练成效。在乐理知识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进行直接的传授,还注重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转变教学的角度,有时候还安排学生走上讲台,代替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复述与讲解,旨在通过教学形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另外,在课堂上进行竞赛活动也是增强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即在一部分内容教学结束之后,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要求各个小组推选成员代表开展竞赛活动,看看哪个小组掌握得较好,这样既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总体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三、以正面激励评价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句激励性评价,能够使学生产生强劲的动力,对于学生积极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有促进作用。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发展较为迅速,对于满足、成功等情感的需求较为强烈,在音乐学习中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积极的评价与激励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方面作用较为明显,教师应当了解并充分运用好学生的这一心理发展特点。笔者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表扬鼓励,在学生圆满完成训练目标之后给予表扬,在学生取得明显进步的时候给予积极评价,尤其是对于音乐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更要尽可能地进行激励性评价,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增强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其次,笔者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座谈或者单独交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乐于学习音乐。对音乐潜质较好、并且有志于从事专业发展的学生,更是积极动员和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展望未来美好的前景,从而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激励,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摆脱畏难情绪,在自身能力发展范围之内得到充分的进步。许多后来从事音乐相关专业学习的学生在谈及自己能够顺利进入高一级学府深造时,对于初中音乐学习时期教师的激励记忆犹新,因为许多学生正是在教师慧眼识珠加上积极鼓励的双重因素作用下,才实现了长足发展。

四、以课外拓展活动构建立体发展模式

第6篇:小学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双语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89-03

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语种聚集的地区,历史上曾是亚欧大陆交通与文明的通道,是东西方各民族迁徙与文化交融的地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新疆共生活着55个民族。2008年,新疆总人口为2130.8万人,其中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1294.5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60.8%。由于多民族、多文化、多语种的聚集,使新疆有着多民族融合与多种文化并存的特征,并形成世界三大音乐体系构成了新疆最具特色与意义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为使各民族间的音乐文化协调发展,实现跨民族文化的交流,需要学习跨民族文化的语言。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是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

为确切了解新疆各地中小学“双语”音乐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2011年8月,委托新疆各地州市、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就新疆中小学“双语”音乐教育特别是教学现状情况,分别对新疆14个地州市直属中小学校和94个县市区中小学校采用书面调查问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8份,收回108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经过深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我区许多中小学除母语课外,音乐等其他学科均使用汉语授课,基本上达到真正的双语教学模式。然而,双语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双语音乐教师的需求量也同时增加,对双语音乐教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光靠不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音乐教师,已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发展。双语音乐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可以说是造成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益长期偏低的根本原因。因此,结合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对新疆中小学“双语”音乐教育中的教学现状、教材使用及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以此对新疆地区中小学双语音乐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一、音乐课教学现状分析

从108份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当问及“本地城区(含县城)中小学校从几年级到几年级开设音乐课(请选一项)”时(图1-1),排在第一位的是“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开设”,占75.00%;排在第二位的是“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开设”,占13.89%。当问及“本地农村中小学校从几年级到几年级开设音乐课(请选一项)”时,排在第一位的是“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开设”,占48.15%;排在第二位的是“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开设”,占29.63%。这表明,新疆在中小学阶段大部分能开设音乐课,而且大部分城区在高中阶段仍然坚持开设音乐课。总体而言,新疆中小学开设音乐课情况较好,城区在高中阶段音乐课开设情况好于农村。

当问及“本地城区(含县城)中小学校开设音乐课的效果怎样(请选一项)”时(图1-2),16.67%的被访者认为“很好”;28.70%的被访者认为“好”;34.26%的被访者认为“较好”;17.59%的被访者认为“一般”。认为“很好”、“好”、“较好”的共占79.63%。当问及“本地农村中小学校开设音乐课的效果怎样?(请选一项)”时,7.40%的被访者认为“很好”;16.67%的被访者认为“好”;33.33%的被访者认为“较好”;29.63%的被访者认为“一般”;3.70%的被访者认为“差”。认为“很好”、“好”、“较好”的共占57.40%。这表明,新疆城区中小学校开设音乐课的效果总体上较好,农村中小学校开设音乐课的效果比较一般,亟待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二、音乐教材使用情况

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一套好的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问卷汇总得出,当问及“本地城区(含县城)中小学校开设音乐课时使用的教材是:(请选一项)”时(图2-1),99.07%的被访者认为“使用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当问及“本地农村中小学校开设音乐课时使用的教材是:(请选一项)”时,91.67%的被访者认为“使用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0.93%的被访者认为“使用学校老师编写的教材”。这表明,新疆中小学校开设音乐课时绝大多数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目前,音乐课主要使用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是主要为汉族学生编写的,用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并不合适,目前的问题是缺乏适合新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教材。

三、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2004年以来,新疆一直坚持推动“双语”教育工作,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等政策。实行“双语”教育,需要大量的双语教师,为此新疆实施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于2004年8月颁布《“双语”教师培训规划》,并对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受训教师要求具有一定汉语听课、备课水平的普通中小学现任教师,参加培训的小学音乐教师需中专学历、初中音乐教师需大专以上学历;同时,有3年以上教龄,原则上年龄在35岁以下。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小学音乐教师3级以上,初中音乐教师4级以上;少数有培养价值、自身素质较好,能够达到HSK相应水平的教师,年龄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40岁。

为保证经过两年培训之后能在“双语”教学岗位发挥骨干作用,推动当地“双语”音乐教育发展,根据各地州市现有中小学少数民族音乐教师数量分配培训名额,通过笔试、面试和公示三个环节,在新疆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进行培训。2007年至2010年,举办小学、中学“双语”音乐教师培训班各8个,培训小学“双语”音乐教师323名、中学207名,培训人数呈逐年递减态势。

从汉语水平、音乐教学水平和音乐专业知识水平三个方面来看,“双语”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确实偏低。

一是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师严重匮乏。少数民族音乐教师汉语水平偏低,有些教师仅会母语,只能用最简单的汉语进行交流,更不用说用汉语授课了。

二是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普遍较弱,学历普遍偏低。由于地处偏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导致部分学校只能选择一些汉语相对较好、或稍懂汉语、或稍懂一些音乐的少数民族教师参加培训。

三是一些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后期才学习的音乐,音乐知识和专业技能很弱。还有一些毕业于师范院校、接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教师,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是以声乐、键盘和舞蹈等西方音乐,很难体现新疆地方特色。

四是一些少数民族教师音乐技能达到较高水平,教学中可以示范,但无法用汉语进行准确表述。比如,音乐课程中的节奏、节拍;音程、调式等概念混淆,语义表述不清,致使他们成了教学的“失语者”。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要求,如不及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对开展“双语”音乐教学的积极性,少数民族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也无法提高,还会进一步影响到新疆“双语”教育的科学发展。

四、相关解决对策

当前,新疆的“双语”音乐教育工作正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尽管面临着双语教师数量短缺、素质偏低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表明,新疆的“双语”音乐教育工作正在向前发展。今后,新疆对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育,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音乐教学的科学研究

自治区教育管理部门,应组织专门力量,对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音乐教育的相关问题加强研究。尤其是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构建科学的双语教学体系,探索出一条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让新疆的双语教育事业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二)加强师资培训

1、着力解决现有“双语”音乐教师的素质提升问题

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非常之策办非常之事,在各级财政设立“双语”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并建立按一定比例逐年递增机制,将专项资金切块用于中小学“双语”音乐教师的在职培训,彻底改变“学历低、能力低”状况,把现有人员的素质提升起来。同时,采取互帮互助、结对共建等方式,整体提升城乡中小学“双语”音乐教师队伍素质。

2、从源头上解决中小学“双语”音乐教师短缺问题

要采取解决编制、住房,提高工资收入和津补贴标准等综合措施,引导和鼓励民、汉兼通的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从实际出发,放宽准入条件,不具一格选人才,认真解决好非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认证问题,把合格的中小学“双语”音乐教师总量增加起来。

3、从根本上提升中小学“双语”音乐教师的双重乐感

民族音乐学家胡德最早提出双重乐感,他所谓的“双重乐感能力”即一个人完全参与两种音乐体系,即研究一种文化,需学习其语言,以此训练民族音乐学的工作者,要求他们能够表演一种自己所研究的文化的乐器,作为自己研究的一部分。只有通过本身的实践,理解他的音乐文化基础后,才能用更好的语言加以描述,这对“双语”音乐教师也是适用的。要把新课程理念与双重乐感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推动少数民族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双语”音乐知识结构,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音乐教学的创新之路。

4、积极探索中小学“双语”音乐教师职称评定办法

要遵循国家规定的评定标准,更要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对那些把论文写在课堂上、把成果和贡献体现在工作和事业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特殊褒奖。比如,对长期在中小学工作的“双语”音乐教师,可直接认定中、高级职称,把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出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小学“双语”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大力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师生需求的汉语教材

教材在少数民族双语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治区教育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高效的教材编写队伍,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对教材的研讨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教学模式编写不同的教材,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汉语水平、不同教学模式群体的需要。另外,教材编写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发展的形势不断对教材进行科学修订,制定具有我区音乐教学特色的教材,以适应各地双语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自治区各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有共性,但汉语环境和教学水平差异较大,在教学模式上不宜采取相同模式,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不同地区的双语教学模式。在具体对策上应采用适合当地师资水平和学生水平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区的双语音乐教育稳步有序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永刚.新疆“双语”教育教学文集[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

[2]王生耀.对新疆高师音乐教育的思考[J].新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8.5.

[3]方晓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特点及其反思[J].新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12.

[4]段凤琴.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展望[J].乐府心声,1999.9.

[5]付东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视野中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D].新疆师范大学,2007.5.

[6]王洋.从语言态度的角度透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出版社,2007第2期.

第7篇:小学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音乐 实效性 生动有趣 师生互动 多元化评价标准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220

音乐是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设计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教学途径,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一、让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分析学生的心理,一旦发现学生情绪低落,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就要转变自身教学方式,运用幽默、活跃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者引入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在教学世界著名乐曲《欢乐颂》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学生在欢愉的音乐氛围中舞动自己的身体,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完成学习任务。此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导入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采用游戏教学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开展智力大比拼的比赛活动,为学生播放各种影片的主题歌曲,让学生一边听歌一边猜想影片的名称和歌曲的名称,如《好汉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敢问路在何方》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能够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一边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一边学习音乐知识,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有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那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无效的。为此,教师要适当增设师生互动的环节,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课堂互动形式,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学边思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疑问是学习的开始,小的疑问可以促进人获得小的进步,而大的疑问则可以促进人获得更大的进步。为此,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那么怎样提问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呢?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实践,通过实践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学习,并进行良好的互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法,缺乏互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无趣。所以,我们要积极改变这种不良的教学模式,采用“试唱――学唱――练习――指点”的方式实施教学,让学生自己揣摩和试唱,同时自己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的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如在教学《长江之歌》《北京的金山上》《红旗飘飘》等革命歌曲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多媒体音乐让学生多听几遍,然后讲解其中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跟随录音试唱,自主揣摩其中的规律,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询问、相互帮助,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三、灵活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评价学生的标准不能以某项硬性指标作为标准,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层次,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高低进行分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如可以将学生划分成A、B、C三个层次,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分配到A层次的组中,不仅仅要将歌曲唱好,还要借助自己的特长将歌曲中的内涵、思想表达出来;在音乐方面具有一定天赋的学生可以分配到B层次的组中,这部分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还要对音乐有属于自己的见解;音乐基础一般的学生学可以分配到C层次的组中,这部分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还要在自己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尝试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另外,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不愿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针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采取鼓励措施,帮助学生重新找回信心。比如吹竖笛,有的学生吹得不好,我们可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次吹得明显比上次要好。”教师鼓励的话语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这部分学生必然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还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平时表现优秀,态度端正,从中可以看到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针对这一类学生,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进步程度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索、寻找高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提升我们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使他们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体会到音乐学习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前言

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教学水平,一直是近年来课改关注的方向点之一,但是在多次课程改革当中,虽然明明做到了创新教育,可效果并不明显,一些创新教育理论只停留在表象的理论基础当中,如何从实际的超新教育引导小学音乐的发展,如何促进小学音乐的教学水准,如何加强理论基础以及创新理念,就成为研究小学音乐教育的重点 ,因此本文从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点出发,针对小学音乐教育当中先存在的弊病,结合实践 创新原理进行综合梳理。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基本弊端在两个点上,第一点,家长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我国升学考试属于应试升学,并不重视综合水平的考试,因此音乐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学科,小学生在小学时还没有具体的“选科”理念,因此天然的亲近所有学科,但家长看到音乐教学对小学生升学考试没有影响后,主动的替学生划分了学科,在小学音乐课打上了“不重要的标签”。第二点教学方式刻板、教学理念当中常常存在错误的认识,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这是各个学校之间选择教师时导致的,有些小学音乐教师注重对孩子的音乐理念培养,有些则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有些从综合音乐素质方向出发为孩子设定基本课程,有些教师能够善于针对每个孩子的天赋进行重点音乐引导,这其中每一点都没有错误,但是如果单纯的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小学音乐教学,则依旧陷入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真正的创新教学并不是是用什么样的手段促进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成长,而是是否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为孩子打造出综合教学培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丧失了主动性,音乐的培养不是单纯的理论基础叠加,不等同于其他学科的培养模式,小学音乐教育的培养重在开发学生的自身兴趣爱好,重点在于保障孩子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艺术素养,获得学习乐趣,获得知识构造,因此我们常常将兴趣爱好作为新课改的动力与方向。但在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当中,孩子缺乏这方面的呵护,没经常是教师提出方向,学生遵从教师的意愿而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三)小学音乐教学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当中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是由于各大学校招收教师标注不统一产生的,一些学校招收的教师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一些学校招收教师看中理论基础。

二、为孩子打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音乐教学综合来看是兴趣培养教学,要如旅游般轻松愉快,因此想要做到创新,就要从兴趣开发和兴趣培养入手,针对兴趣开发我们可以设立学生兴趣爱好调研,并且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具体包含:开始有目的性的情景课堂,积极的调动孩子的学习欲望;开展鼓励性的音乐课堂,鼓励孩子从羞涩的情绪中走出来,让孩子能够站在讲台上大声的释放自己的音乐天赋,从而提升对孩子音乐教学的培养;第三采取鼓励式的教学方式,针对每个孩子做出良好的教学调研,并在孩子展示自身音乐素养时做到积极鼓励,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乐趣。第四提倡双向教学,让教师和孩子一同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俄国人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今的音乐教育领域,备受争议的一个问题就是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究竟谁才是教学的中心。有些小学音乐教师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主宰者。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要保障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权威人士,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有的时候教师偶尔唱错了音,小学生也不敢指出来,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抵触心理,也就更谈不上实施创新教育了。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必须要认识到,音乐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必须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追求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双向交流、和谐、自由的音乐教育教学氛围,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小学音乐课堂没有强迫性以及权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进而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融洽、宽松的学习环境。

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提升自身素质

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要拥有一桶水,小学音乐教学同样如此。想要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就必须不间断地加强自身音乐专业素质的培养。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只是安于现状,多年来都一成不变地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这也就从本质上阻碍了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发展。事实上,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所谓的创新精神就是指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方法、技能、信息以及知识,提出新观点以及新方法的精神,而要想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的音乐教师,我们就必须要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以及扎实的音乐专业基础,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五、结语

第9篇:小学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音乐教学

随着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程在小学阶段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音乐欣赏课作为小学音乐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听觉艺术和乐感审美艺术的关键。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就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问题作以下分析与探讨。

一、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生群体中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当然,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欣赏有助于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观,通过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让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学生就能领悟到音乐的美妙,从而更好的学习音乐也能更好的提高审美意识,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其次,音乐欣赏是了解和学习本民族音乐精华的现实要求。从小了解民族文化精髓,树立民族意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是小学阶段重要教育目标。而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可以发挥音乐欣赏课程的优势,实现上述教育目标。

第三,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无穷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通过开展音乐欣赏教学,首先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一首节奏感非常强的音乐,可以给人以明快、跳跃和震撼之感;一首节奏舒缓、曲调优美的抒情曲,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欣赏同一首音乐作品,有人听后想象到大海,有人想象到小溪,有人想象到森林,有人想象到白云。可见,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果的对策

1、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

音乐欣赏课教学想要取得成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关键。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内容要素、曲式结构非常清楚,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分析记录,这是绝对不可少的案头工作。传统的欣赏教学总要以为每首乐曲都得从头至尾全部听完。但有效的欣赏并非完全如此。应该是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再撷取音乐当中有表现特色的段落,作重点的深入赏析。对部分有所理解之后,再回归整体,以认识部分在整体中的特征以及乐曲整体的面貌。

2、把握音乐主线

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像,以音乐来教音乐。强调音乐情感的审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要强调内心深处的体验,而不能仅仅停留再外化的层面上;强调音乐想象的个性体验,音乐的不确定性给予了音乐丰富的想像空间,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3、强化欣赏,适当引导

一些老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用讲故事或过多语言解释音乐,其本意是帮助学生学好地理解音乐,但这种做法使教学背离了音乐的主线,背离了欣赏教学的规律。音乐是音响的艺术,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应以听赏为主,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同时也要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而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却在教师的语言表述中流失,留给学生的只是与音乐完全不同的记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时音乐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音乐绝不是用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

4、以学科综合为教学手段

在音乐欣赏课实际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让学生进行聆听很困难,我们需要借助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相互配合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如我们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话剧、舞蹈、歌剧等艺术形式,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同时让学生在知识的牵引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增强其学习音乐课的兴趣。

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性

要注意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避免狭隘地强调专业性。比如,很多教师习惯在欣赏教学时,先为乐曲划分详细的曲式结构图,目的是使小学生在学唱之前能够对歌曲的详细结构和特点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欣赏歌曲,进而学唱歌曲。这种教学方法从教师主观来说是为了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为透彻,但在客观上却给小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困惑,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进行音乐欣赏的最佳方式是聆听,而不是从基本的音乐知识入手去了解它的专业结构。

2、避免以灌输为手段的音乐教学

在前文论述中,就教师的适时引导进行了阐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避免灌输式的教学。这样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对于音乐的欣赏,不是以自己聆听的感悟为主,而是以教师主观灌输的观点为主,在这种所谓的“欣赏”教学中,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仅仅是教师主观理解的翻版,因此也就谈不上学生对音乐有何种的自我感悟。因此,教师如何把握好引导方式与度的问题,值得在实践中去进行探索。

3、注意加强对音乐本体的关注

在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上,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把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课外知识拓展的方式,对于音乐背后的人物故事、创作经历、背景等内容,教师不厌其烦地进行介绍,目的是要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可是,这种对于音乐背后故事的过多关注反而使得学生对于音乐本身失去了兴趣。因此,这实际是削弱了音乐本位,失去了音乐欣赏课本身所要达成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实践中,应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性,避免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加强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强化欣赏,适当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