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德育的最基本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期,教育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新闻会,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针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等问题,建构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目的在于将“传道”与“授业解惑”有机统一,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通过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途径,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德育素养。同时,提出了加强法制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社会公德方面的内容。另外,为了更加科学地监督和测定德育成效,还拟定建立了第三方评价机制,⑵兰劢峁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而且把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以下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
第一,针对德育与学科教学两张皮现象,《纲要》进一步提出“传道”与“授业解惑”有机统一的理念。这一理念较好解决了德育与各学科分离的现实问题。仅仅安排“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满足不了中小学生德育的需要。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从性质上讲是一个理论课程,是在理论层面上指导学生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做,怎样才能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社会人。但要清楚,其作用是有限的。德育与各学科是不能分离的有机统一体,在每一科的教学工作中都不能缺少道德教育。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老师要做好榜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告诫学生不能对社会做出有害的事情。为了防止有害行为的发生,每一学科的教学工作都有责任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同时,每一个学科都有陶冶人性情的内在力量。文学、音乐、美术等足以能陶冶人的性情,数学中的数与数的巧合联系,物理、化学的能量转移和光色变化,植物学上的花叶和动物学上的形体进化,地理学上的名胜,历史学上的伟人事迹等等都包含着陶冶人的因素。每一科目的老师,有意识地借用这些学科的特色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针对德育薄弱环节,《纲要》强调了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培养社会公德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现在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很薄弱,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禁止做,概念比较模糊;另外,由于法律知识不足,在受到侵犯时,自我防范意识欠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青少年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事件,必须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让学生知法守法。同时,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学习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使中小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其次,从小培养劳动意识很重要。“劳工神圣”,这是先生的题词。他反对“吃饭不做事专门暴殄天物的人”。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意识普遍缺失。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应该学会生活自理。但是,由于家长包揽所有的家务,只让学生一味闭门学习,孩子渐渐地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孩子会自己穿脱衣服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穿脱衣服;会做些家务活的时候就让他们扫地、浇花、洗碗等等;会洗衣、做饭的时候让他们洗衣服做饭。总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参加劳动有利于提高其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劳动的意义。劳动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学了很多知识,却失去了基本生存技能,这就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最后,必须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学生在学校里上德育课,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要把德目落实到行动。在学校,老师经常教导学生,尊重老师,友爱同学,爱护学校设备,礼貌对待父母、长辈和他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社会环境的熏染,很多人却不讲社会公德,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纲要》针对这一薄弱环节,把培养学生公德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班主任,就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要把一个班级带好,使它成为一个坚强的班级集体。班主任应有治班的长计划,短安排;为完成各种教育教学任务,要经常组织校内多种活动,培养小干部,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以及教育教学上的助手作用。
班主任受学校委托,全面负责教育和管理一个班集体,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班主任的基本素养,特别是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关系重大。班主任的多种素养不是天生的,他来源于班主任对培养下一代的高度责任感;来源于自己对工作的无限热爱;来源于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刻苦磨练;来源于与同行的协助和支持。
二、引领作用
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二条明确指出:班主任是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导师。一个好的榜样胜过千言千语,如果我们能以身作则,那么许多时候三其口,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规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苏林斯基认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潜伏着某种才能素质,这种素质,这种素质犹如火药,为使他燃烧起来,必须有引火星。”
高尚的高的品质.正派的思想作风,以身作则.说明做到的务实精神,是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也是班主任人格魅力独特之处。当班主任很难,有老师怕它,其实难在班主任是不是勇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教师喜欢基础好.之上发达的学生。但教师不是企业家,是教育家,要倾注全部的爱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一个班级培育几个尖子不难,男的是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提高,兴趣.爱好.聪明才智都得到发展。只有着眼与教育事业的未来,着眼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教师才能跳出自我狭义的小圈子。
三、渗透作用
规范思维大家都知道,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主渠道。各学科教育是想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齐整重要作用。班主任要教书育人,要挖掘本书课内在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与教案值周和觉术过程各个环节之中,并把其渗透成为各聊教师课堂数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四、调整作用
改变后进生的过程,就是一个调整的过程。如果班级里有后进生,那就得班主任下功夫去使它们转后进,孩子很聪明,这也是大家肯定的,但是他就总靠要小聪明在小学五年级的学习根本就不下功夫。他的父母不在本地,k寄住在奶奶家,父母把希望托在这个孩子身上。可是,他根本就不能体会父母,每天得过且过,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找他谈几遍话。他很任性,不过有一个有点,那就是他也肯定别人,对自己看的比较透切,对自己的缺点认识得很清楚。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师 综合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作为一线教师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面对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标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对挑战,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进修,尽快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艺术教育综合素质。否则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政治素质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与审美素质。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师德是称职教师应具备的个人品质,优秀教师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因此,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饱满的爱国热情,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尚的审美情趣,起到教育表率作用,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健康成长。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情操、审美观的深厚土壤。
音乐教师的工作不仅是在音乐教学中传授音乐知识,更是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潜移默化中认识真、善、美。因此,音乐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品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举止文明。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所以,音乐教师应努力做到处处是楷模、事事皆表率、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要热爱音乐教育、忠诚音乐教育、献身音乐教育。这是音乐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只有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音乐教师才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努力学习,更新观念、锐意进取、探索创新,做一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鞠躬尽瘁的人类工程师。
二、业务素质
在实施音乐教学中,内容涉及到唱歌、视唱练耳、乐理知识、音乐欣赏、乐器演奏、音乐创作等。在参加音乐领域的各项活动中,要组织学生排练节目及演出,而且音乐艺术的综合性强,知识面广,它包含了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医学、史地、法学、文学、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即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艺术科目。因此,音乐教师除要接受本专业的学习,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如参加教师培训、各种讲座、教研活动以及根据自身对文化知识的需要进行自学等去获取本专业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其工作。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时代要求。
1、知识素质。未来的音乐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探究者、构建者和缔造者,这样的角色促使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精而深的专业知识。在歌曲教学中唱谱与唱词的先后变化,歌曲内容与旋律决定了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焕然一新,在体裁广泛,内容丰富的欣赏曲、流行音乐中正确把握分寸,用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能力素质。首先,教学能力是教师综合运用、掌握专业知识的教学技能。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设计年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具备了解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能力。音乐教学是情感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新课程呼唤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新理念是平等、民主、合作。师生互动,教师是引路人,学生是鲜活的主体,发展中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地肯定和欣赏。
3、音乐教师具有发展性评价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必须把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目的。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等课程评价多元化,成为课程评价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中音乐教育评价是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用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教学手段进行音乐教学活动,采用发展性评价,培养和促进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
三、审美素质
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懂得音乐审美,还要懂得音乐与其它学科综合审美。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相近的艺术门类,首先是绘画、舞蹈、文学、戏剧。其次是建筑、雕塑、书法等。在现代汉语中,这些艺术门类经常相互借用词语,比如说:“音乐有色彩和阴暗,绘画有节奏和韵律,雕塑有形象和内涵”等等,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还有文学、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民族、民俗、美学、哲学等。自古以来,不同时期、不同经济、不同文化就有不同的音乐,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民俗就有不同的音乐色彩和特点。因此,音乐教师要扩大知识面,要有审美的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引导、激发学生心灵的智慧,才能把浩瀚的知识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四、艺术教育的综合素质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一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功能的综合性。一首歌曲与乐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提高综合艺术素质,提高道德修养与审美情趣已迫在眉睫。
培养适应新课程标准需要的师资更是势在必行。作为音乐教师,反思教学中是否让课堂充满了音乐,是否为学生打开了音乐之门,是否引领学生感受到真正的音乐。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歌曲与乐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把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现和表现。并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这才是一个真正有魅力的音乐教师。
综上所述,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实施者——音乐教师具有独特的教育影响力。音乐教师要以现代化的素质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也是一个新时代对新型音乐教育的呼唤,走进新世纪,走进新课程,对中学音乐教师有全面全新的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 北京:中国言实
一、学科德育研究的基本内容
北京市中小学各学科有效实施学科德育的研究,立足课堂教学,坚持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的方针,从各学科教学实际出发,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融入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学科德育的基本内涵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对道德的知识和关于道德的知识作了精辟的区分,认为“道德教育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自然、社会、思维方面的知识是世界观和正确道德行为的基础。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克纳(T.Lickona)认为,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所以,不利用各科教学进行价值教育与道德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因此,学科教学具有巨大的德育功能,学科德育是学科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科德育是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必然要求。
以往过多提到学科“德育渗透”,这种提法更多地是站在学科教学之外的角度来研究学科德育,其研究的视角主要聚焦于如何从外向学科内容浸入德育。对“渗透”的不同理解容易使教师把学科教学应有的育人功能看作额外负担。在实践上容易暴露出种种形式主义贴标签式的教育现象。
其实,学科德育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学科德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科德育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学科德育是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即实现学科德育的过程化。
2.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必然联系
学科课程及其教学本身充满着价值取向,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教师应该依据学科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使德育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一般有三个层次。其一,显性结合。表现为学科德育内容通过学科知识直接反映出来。中小学德育课程就是学科德育内容中最系统、最具条理性的部分;其他如历史、地理、语文、音乐、美术等都具有学科德育的显性内容,可以在知识传授中体现育人的功能和教学的本质。其二,隐性挖掘。表现为学科德育内容蕴含于学科知识内容、科学观念中,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揭示出来。如生物学中的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数学中的直线与曲线的关系;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等,都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领会。其三,教育生成。学科自身知识体系中除了有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外,现代社会赋予学科新的要求,具有更深刻的德育内容,教师更应从学科特有的育人因素全面考虑,有意识地把道德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如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方法和科学发展观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3.学科德育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总体目标,成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最基本理念之一,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强调要依据各自学科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从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我国德育内容仍应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具体包括:
文科、综合类课程,教学内容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政治等教育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固有的德育因素,善于发挥学科优势,借助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环节,使学生广泛了解中外历史与文化,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形成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
理科类课程,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引导,以及科学精神的培育。
艺术、体育类课程要针对学生喜欢此类课程和活动的特点,在艺术、体育教学活动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潜移默化地传授先进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信息技术类课程,要突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抵制不良信息,提高网络免疫能力。
学科德育的有效落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在内容上蕴含于学科教学内容之中,在操作上受到学科教学的制约。各学科的知识是由浅入深的整体结构体系,德育内容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各学科无论在横向或纵向上都构成一个内在逻辑结构严密的整体,因此,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同时,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因此,学科德育又具有层次性特点。学科德育要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的增长、心理的发展、认知规律的序列发展,由浅入深、螺旋上升。
4.学科德育的方法
学科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归纳如下:第一,资料分析方法。主要是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物理《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课中,利用我国自行研制原子弹时老一代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顽强攻关的航天精神教育;生物、科学课程利用对人造成危害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禁毒教育。第二,情景模拟方法。通过真实情境或模拟情景的体验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方法之一。第三,激疑设问方法。教师提出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获得启迪。第四,榜样激励方法。学科德育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榜样。优秀的典范,会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也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人类榜样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科德育的教学实践
各学科教研员依据学科教学内容、特点,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实践,总结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成功案例,引导教师把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
市级教研员、区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采取合作研究模式,与一线教师一起开展教学设计,探索各学科德育的规律,推出具有引导和示范价值的学科德育教学研究课例、案例。
如历史课程。历史是德育的源泉,也是德育的有效载体,有的教师利用教材中仅20多字的有关的历史事实,抓住学生探究的兴趣,将这一历史内容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研究。历史组的教师们将学生收集到的的相关资料制成网页,供学生学习、研讨、交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探究有关的历史问题。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学生通过对史实的分析,深切地感到不仅是人类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残暴记录,也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历史,日军的暴行永远不能忘记也不能饶恕。学习后学生在校园的局域网上发表了很多肺腑之言,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并结合日本当局的暧昧态度和日本右翼分子军国主义的猖狂行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理科课程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重要课程,如:生物课程生命科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对人文精神以及道德伦理教育内容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剪纸拼人脸活动来模拟遗传信息对人的一张脸上各个器官的控制,并在贴出的人脸旁边贴上决定这张人脸的遗传信息序列,让学生认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知道“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彰显每个人的个性,体现人文精神。同时利用“多利羊”寻找妈妈的小品表演,让学生了解,在“多利羊”的诞生过程中,没有提供母羊的完整细胞核,因为只有细胞核才是遗传的信息库,所以多利羊既没有妈妈,也没有爸爸。教师注意挖掘课程内容,自然而然与德育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克隆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过无数次的科学尝试才获得成功的,科学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历程,要树立科学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艺术课程重在珍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明传承,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他们奋勇拼搏的精神。如中学音乐课程《可爱的家》,教学目标是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到家庭的温暖,珍惜家庭的幸福生活,理解父母为自己的操劳。教师先从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导入,让学生感受身在异乡强烈的思乡心情,然后让学生分部合唱《可爱的家》,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体验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手韩红收养了贵州麻岭缆车事故中幸存的小男孩,韩红还以这个故事为背景创作了歌曲《天亮了》。伴随着歌曲,学生听完这一感人的故事,被深深地打动了,很多学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教师对歌曲的艺术处理突出了个性化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家、对亲情的认识和理解,从爱家、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献爱心,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萌生对祖国的报效之情。
以上例举的3个课例是一线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德育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常态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的良好状态,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长期以来,在德育上花的力气大,但成效不显著,灌输和说教的痕迹仍较为明显,教育内容成人化也是制约道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效体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内容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德育,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帮助教师摸索出一套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学科德育教学参考文本。
三、研制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为加强中小学各学科德育研究,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工作意见》,从行政角度以文件指导的形式给予支持。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同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指导意见(试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为教师教学提供宏观性的导向,指导全市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
研制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内涵,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从学科所蕴涵的德育内容出发,研究教学内容与德育的关系,为一线教师提供典型性、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和活动建议,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附有教学案例,供教师交流研讨。借助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引导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将各学科育人目标落实在知识传授中,在全市范围形成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的良好氛围。中心利用不同形式和不同层面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对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教师教学行为转化,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学中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学科德育范畴。该部分根据各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简要、清晰地阐释了该学科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要求,对新课程各学科教育目标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和提炼。
例:初中英语学科德育范畴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健康人格、文明行为等,提高学生跨文化的理解与交际能力;中学物理学科德育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等,培养学生利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社会责任感。
――学科德育主要内容、德育目标及教学建议。该部分主要以表格的形式,以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蓝本,着重分析、把握每一部分教学内容承载的德育内容及德育目标,并提出教学活动及教学策略建议。(见表一)
――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及评析。该部分列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科德育成功案例,并从德育实施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析。
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义――我可爱的家乡》一课的评析摘要。
本课例根据顺义区地方教材内容设计,引导同学在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等活动后交流互动,在参与中分享。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恰当选择德育实施内容。本课内容德育点比较丰富,教师没有泛泛设计,而是精心选择了家乡学校、家乡农业、家乡工业、家乡奥运4个极有代表性的实践内容,与学生生活也非常贴近。
二是准确挖掘德育资源。教材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教师能够紧紧围绕“知家乡、爱家乡”这一主线,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的机会,利用了家乡的地方资源。
三是亲身体验得到感悟。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参加采访等活动,小组查阅相关资料,亲历亲为了顺义的人和事,发现了家乡的美,了解了家乡的先进农业生产,以及世界啤酒十强企业……热爱家乡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推进,高中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注重从顺应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理念出发,结合模块教学的特点,从各学科必修模块内容教育教学的要求出发进行研制与初步实验工作。
四、评价反馈机制的初步探索
目前,广大教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但对学科德育的评价既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方法,更缺乏评价的理论,学校领导也往往仅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的教学状况,对学科德育落实状况缺乏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针对这一问题,中心在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进一步把各学科育人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并探索有效的评价方法,注重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将思想道德教育评价内容也体现在学生学业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价之中,以评价促进教师树立全面育人的意识,让德育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使每位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增强学科德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应该看到,道德教育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等同于知识评价,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应具有独特性。对于知识传授来说,学生学完若干内容后,可以用纸笔测验的方法进行检测,用一些知识性的题目来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习的效果。道德教育不是知识训练,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倡导重在体验的道德教育,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实的感受。我们深切体会到当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设计和实施,都注重对深蕴的德育价值发掘时,师生才能共同获得对道德的真挚感悟。
因此,道德教育的评价应当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创设真实或者模拟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考查学生道德的意识和行为,特别是要让学生在道德两难的矛盾与冲突中,学会辨析明理,分析问题,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关键词:国外;德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34-02
一、美国中等学校德育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
在当今的美国,中等学校德育主要通过"公民与政府"课程,以及文、史、哲等课程的教学来实现的,体现了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的结合。
1. 美国中等学校德育学科的教学目标。一个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决定着一个国家究竟想把青少年培养成何种人,决定着一个国家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方向。美国中小学的总体德育目标是:对青少年进行“品质教育”,旨在改正中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与习惯,树立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勤劳的好公民,成为具有美国精神和责任的公民,成为具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公民。其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加强学生的自律和自我修养,提高学生进行决策解决问题的技能,向学生传递积极态度和价值观。为实现这些目标,美国编制了从幼儿园到中学九年级的一整套系列教材,根据学生在幼儿园、小学、中学不同的水平特点,利用丰富的资料和多样的形式,使三个阶段各呈特色且目的统一,在整套教程中强调的德育目标和价值观有诚实、真诚、勇敢、信念、公正、容忍、人格、宽宏大量、善良、助人、言论自由、选择自由、机会均等、经济保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维护个人身份的权利以及时间与精力的分配等。
2. 美国中等学校德育学科的教学内容。美国中等学校德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广泛而复杂,从总体上看是围绕公民教育进行的,因而具有素质教育的倾向。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是美国中等学校德育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美国最基本的德育内容。它既通过德育课程来进行,也通过历史课程和文学课程进行。美国的学校德育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美国精神的教育,使学生认同美国的文化模式。来自美国的资料表明,美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都好”。“911”事件后,国家利益在学校公民教育中的地位更为凸显,事件使得美国的国民团结起来,再次燃烧了团队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
(2)价值观教育。美国中等学校德育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美国的价值观体系是个人主义的,它强调个人奋斗,讲究平等、实效,崇尚自由竞争、积极进取,注意激发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在美国的中学德育中,民主、自由、人权、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长期保持不变。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是促使青少年个性自由、个性发展、自我完善,其核心在于培养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相适应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从根本上将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教育几乎涉及学校课程的所有领域。
(3)公民品格教育。美国的中等学校德育学科紧跟时代的脉搏,注重对学生进行公共品格的教育和培养。诚实、仁慈、自律、宽容、博爱、勇敢、尊重、责任、正直等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美德,一直都是美国中等学校德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正是通过对青少年传授并使其内化了这些公共品格,才使美国的社会多了一些温情,少了几分冷漠,使个人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时不致扰乱他人和社会发展的秩序。在进行公共品格教育时,美国的中等学校德育除传授传统的美德外,还注意根据变化了的时代主题,适时地增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新内容,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团体意识、合作精神等,结果使美国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策源地。这无疑具有战略意义。
(4)专业伦理教育。美国德育除向其公民进行品德、法律、公民价值观教育外,还增设了专业伦理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对专业伦理课程的学习和对与专业实践密切相关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关注社会,明辨是非,清楚专业对他们提出的不同要求,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促其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日本中等学校德育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
在当今日本,有直接的德育课程和间接的德育课程之分。直接的德育课程,即开设专门的德育课,被称为“道德时间”课,主要在中小学中开设。间接的德育课程,主要设置“社会”、“公民”、“伦理”等课程和道德“特别活动”,主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日本高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来完成的。
1. 日本中等学校德育学科的教学目标。日本初中德育学科的教学目标在《初中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规定:培养学生尊重人性的精神与敬畏生命的思想;培养继承传统的文化,并使之发展而致力于创造富有个性之文化的人;培养致力于民主社会、国家之形成与发展的人;培养在实现和平的国际社会上有所贡献的人;培养有主体性的日本人;培养学生的道德性;引导学生养成自律、节制的习惯以及和谐的情感;要求学生领会和尊重生命,理解人生之善恶美丑的意义与必要,理解公与私的关系以及义务和权利。自由与纪律等集体生活的道德规范。日本高中“公民”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广阔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同时使他们对人的存在、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培养他们作为一名民主、和平国家的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公民素质。
2. 日本中等学校德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自身方面,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自信、果断、踏实、不屈不挠精神的教育,自律、独立思考、诚实行为精神的教育、热爱真理、追求远大理想的教育;在与他人的关系方面,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慈善之心、博爱之心教育,礼仪与语言教育,感激和同情心教育;在与自然关系方面,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教育,尊重和理解生命的教育,尊重他人和自己生命的教育;在集体和社会关系方面,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权利与义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公平、公正的教育,为社会服务和为公共谋福利的教育。
三、新加坡中等学校德育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
当今的新加坡,在“共同价值观”的指导下,在中学主要开设“公民与道德”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对中学生实行统一的道德教育。
1. 新加坡中等学校德育学科的教学目标。新加坡开设“公民与道德”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具有下列素质的好公民: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维护组成社会的家庭;提倡种族与宗教间的宽宏大量和相互体谅;协商解决为题。这一宗旨主要体现出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向学生灌输适合新加坡国情的东方道德价值观;训练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教导学生处事待人须为他人设想的道理;使学生明白身为年轻公民的责任。新加坡中等学校的德育目标是分层次的:低级层次是原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教育;中间层次是树立亚洲人观念教育;高级层次是最终我们都是“新加坡人”教育。
2. 新加坡中等学校德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新加坡“公民与道德”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建设、各民族之间共同价值观的认识、各宗教与各族的信仰与风俗等。具体就中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来说,主要包括教学范畴、教学主题、教学单元三部分。教学范畴主要有异中求同,共同意识,个人修养,吾爱吾家,人际和谐,成为好公民。教学主题主要有促进对文化与宗教的了解,发扬社区的精神,培养品格与发挥个人的潜能,肯定家庭生活的意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扬献身国家建设的精神。教学单元主要有庆祝的概念、节日、信仰,基本信仰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社区精神的发扬,做个好邻居,培养现实人生目标所需要的品质,迈向丰富的人生,家庭各成员扮演的角色,维持家庭和谐,有效的交际技巧,公民权的概念,公民的责任,公民的法律责任,生活在民主社会中的责任。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学;安全教育;条件
中图分类号:G471
1中小学安全教育观念条件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要得以实现,首先需要加强学校管理者对安全教育的认识,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素质。但是,目前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极强的"功利性"现象,对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的追求是现代教育的通病,这种教育的结果往往忽视了对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安全预防和救助能力的培养。不少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不敢让他们军训射击、春游野炊、野外探险等,甚至连参加劳动、骑自行车上学、玩风筝、踢足球等正常的活动也被取消了,在手工操作课和化学实验课、体育课等等可能有安全隐患的环节也被删除了,甚至连学生在学校的活动范围也被限制在教室或走廊。学校对安全教育过分谨慎的实质是怕承担安全责任,实际上,这样的作法危险并不亚于发生安全事故。这种状况显然是很不利于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的。
因此,要使安全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我们的安全教育应该转变观念,给学生以充分活动的自由。从美、日的做法来看,儿童不是生活于纯封闭、安全无危险的环境中的,只有让他们在充满危险的自然环境中去体验,形成一种经验积累,才能逐步培养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
2中小学安全教育管理条件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能否得以实现,跟领导是否重视、措施是否得力、组织是否健全、制度是否落实有莫大的关系。要实现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需要加强中小学的安全教育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安全教育推动组织;成立各级学校安全教育中心学校;规划发展安全教育软体资源;督导各级学校成立安全教育执行组织;策订安全教育倡导计划;颁定各级学校安全教育实施要点等。学校自身可以依托本身的行政机构落实安全教育制度,如依次设办公室--职能部门--班级三级管理,分别以校长、书记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第三责任人。安全工作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全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计划制定、措施落实及工作指导、督查、考核、协调、总结汇报等工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本部门安全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指导班级做好安全工作的教育、管理。班级则负责最直接最具体的安全教育层面。同时,学校建立定期的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由校分管领导与各职能部门和班主任共同分析安全教育形势,根据存在问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从而努力建立一个领导重视、机构健全、队伍整齐、责任落实、信息畅通、工作有效的安全教育工作机制。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是做好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例如,结合开展创建安全中队、班级、社团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我管理,让学生在自我安全管理中,逐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中小学安全课程与教学条件
"教学目标是应然性的,教学过程则是实然性的"。安全教育目标必须要靠实实在在的课程与教学,才能得到实现。
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校每学期安全教育活动时间累计达到12课时以上,而我国大多数学校每学期开展主题安全教育活动的时间不到10课时。开展预防灾害演习活动的更少,近三分之一的学校至今从未开展过这类活动。
其次,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涵盖的安全教育内容,适时进行渗透。安全教育要以能力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更要注意突破学科体系之间的界限,始终围绕预防、救助能力目标的实现,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以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为安全预防、救助的原理,以社会学、心理学、卫生学、环境学等学科为安全预防、救助的基础,注重本课程和多门学科的融合和渗透。特别提倡从社会现实出发,选择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多学科的背景下,运用各种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再次,可以安全为主题进行系列活动。如以"安全教育周"为主要形式的集中教育系列活动,将固定月份的某一个周确定为"安全教育周",并围绕确定的安全教育主题,开展如全校性安全教育专题报告会、自我防范大讨论(或经验交流)、向家长印发一封安全教育公开信等活动,落实主题教育内容。再如以季节性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单项教育系列活动,根据季节特点,确定教育内容,开展如水灾、地震、雪灾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活动。
4中小学安全教育师资条件
教师在安全教育实施中,是将安全教育目标与课堂实践两者之间的中介,只有将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使得安全教育目标最终达成。学校必须全面提高安全专职教师和其它科任教师的安全文化素质,完善他们的安全知识结构,以保证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保证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贯彻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但是,据调查,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自身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的知识技能普遍感到比较欠缺,尤其缺乏预防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应对自然灾害等知识和技能。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这是解决师资问题的一种途径。
5中小学安全教育合作条件
安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各方面知识,内容广、范围大、专业知识多,理论性强,要想实现安全教育目标,单靠学校一方是不够的。教育、宣传、管理等部门应共同协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应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建立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各种社会宣传媒介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书籍等形式宣传各种安全知识,进行多方位的宣传教育,使人们逐渐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形成家庭安全文化氛围。强调父母在教育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身作则,注意营造良好的安全生活环境,对儿童安全十分有利。在一项调查中,虽然多数家长经常担心孩子会发生伤害,但只有不到1/5的家长表示接受过有关预防儿童伤害的培训和指导,系统的安全健康教育非常缺乏。孩子最初的行为方式大多是以父母为学习、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儿童行为改善的重要途径,家长也要承担起安全教育的重任。家长要教会孩子最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如碰到煤气泄露怎么办?碰到陌生人敲门怎么办?等等。家长还应在合适的时候教会孩子必要的生存能力,例如学会游泳、学会做人工呼吸等。
另外,学校也应该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校园内处处可见安全警示,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生命关怀,给学生以安宁的心境和健康发展的空间。
同时,社区、妇联、派出所、街道等部门可以针对儿童的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夏令营、冬令营、讲座、防灾自救等灵活的形式,向儿童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和法律知识,进行防溺水、防中毒、防自然灾害等防卫演习,也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吸引家长参加各种培训,增强家长的教育水平,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切实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合力,真正从实处实现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祝力雄.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8.
[2]艾安丽.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安全教育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体育学院,2010.
[3]王秀明.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财商教育;共识;误区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85-02
一、财商教育的目标
财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FQ)一词最早是由罗伯特・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在其全球畅销书系列《富爸爸》中提出的,他认为:“理财智慧是我们头脑智慧的一部分,是我们用以解决财务问题的智慧。而财商是对理财智慧量化后的值,它关系到如何量化我们的理财智慧。”在对财商进行五类划分的基础上,他进而提出财商教育的目标就是开发理财天赋、达到财务健全、追求财务自由。
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对财商教育目标的定位要宽泛一些。如,有研究者认为中小学生财商教育的目标是:“从观念到行为贯穿到日常生活许多领域中的全方位的教育――即不仅仅是教人如何挣钱、赚钱、攒钱,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们如何花钱、用钱,还要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人分享钱,并从中得到快乐和幸福。”对大学生实施财商教育,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可以促使大学生们理性消费,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有人认为应该以财富为核心来定义财商,财商就是:“一个人在市场经济中根据市场规律,创造财富、管理财富与运用财富的能力。”也有人从人文价值的视角定位财商教育功能认为,它可以引导人确立在财富面前的主体地位,培养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品质,帮助人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由此看来,关于各种财商教育目标的定位尽管都有以“钱”或“财”为出发点的共识,但在侧重点上似乎有两个不同的倾向:一个是较简单直观的“能挣会花”,完全围绕金钱和财富做文章,这种观点在许多家长对其子女财商教育目标的理解中尤其有市场;另一个是较为宽泛和多角度的功能,如包括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这种观点在学校主导的财商教育目标设定中更为多见。笔者认为,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前者只治标不治本,忽视了财商教育的基础工作;后者目标过于宽泛,在实施中可能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具体奏效。相比之下,笔者认为罗伯特・清崎界定的“达到财务健全”倒不失为一个兼具多元性和可操作性的财商教育目标,而“开发理财天赋”和“追求财务自由”就有些玄奥和模糊了。
二、财商教育的内容
财商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由目标设定来决定的,因此,在实践中也就相应的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侧重于理财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养,另一种是侧重于价值观和全面素质的树立和形成。更多的是提供一个综合化的菜单式的培养方案,包括的内容有:确立利用自己的财商致富的信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和理财观念;理财课程的原理、技术和方法;财会知识和相关的基本经济学原理;各类投资型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的概念和操作技巧;市场风险教育等等。可以看出,这些内容与高校中经济金融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已经非常接近,这导致财商教育与相关的大学专业教育内容的差异和边界就非常模糊了。
与财商教育目标设定的判断标准相一致,笔者认为罗伯特・清崎所构建的“财商五维”是设定财商教育内容更为全面和实际的一个框架。即第一财商,赚更多的钱;第二财商,守住你的钱;第三财商,预算你的钱;第四财商,撬起金钱的杠杆;第五财商,改善你的财务信息。这五个维度的财商内容都有各自的目标、理念、知R和技能,共同作用达成财务健全的总体财商目标,既有较为稳定的逻辑关系,又有可实际操作的方法指南。
必须强调的是,在运用上述“财商五维”构建我们国家的财商教育内容时,可取的更多的是其体系框架和思路方法,而不能生搬硬套、照单全收其所有的内容。比如,清崎认为投资赚钱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房地产投资,这在特定的时期或特定的地域可能有其合理性,尤其是他本人对这一领域非常熟悉,但放到我们国家当前环境里可能未必合适。再比如,清崎认为守住你的钱的最重要的考虑就是如何合法合理地避税,这一思想与他对其所处国家联邦政府的价值功能及其税收政策的评判有关,也与其所处的税收环境有关,同样的理念和方法放到我们国家的环境里就要因地制宜地去考虑。
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今的金融投资领域里有着不同的流派对应着不同的投资理念、技术和方法。“财商五维”中最为推崇的是巴菲特,其主要采用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方法,对分散投资的思路嗤之以鼻。巴菲特当然是成功的,罗伯特・清崎也是成功的,但采用同样的投资方法的失败者恐怕更多。相反,分散投资的思路实际是现资组合理论的核心思想,其创始人马克维茨和在其基础上研究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威廉・夏普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在当前金融投资和风险管理领域也居于主流地位,轻易否定或完全摒弃分散投资的理论方法无疑是不明智的。当然,鉴于金融投资理论方法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的有限理解,笔者在此既无力也无意去评判某种投资方法的是非长短,只想借此说明财商教育内容的设定应避免僵化和片面化。
三、财商教育的形式
关于财商教育的形式最具代表性的共识似乎就是构建由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财商教育体系,这种共识形成的基础既有对教育方式系统化的理解,也有对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财商教育实施推广经验的学习。有学者考察欧美国家的财商教育形式,发现美国关于青少年的财商教育开展得最完善、最系统。在家庭教育方面,美国的父母把财商教育叫作“从三岁开始的幸福人生计划”,因此大多数美国孩子接受的财商教育都是贴近生活的。在学校教育方面,1994年的《联邦中小学教育法案修正案》标志着联邦政府正式将财商教育纳入到学校正规教育的课程体系,2003年的《金融扫盲与教育促进条例》则正式把面向全民的财商教育纳入国家法案。在政府组织保障措施上,美联储专门开设社区事务办公室和公共信息办公室,具体负责金融基础教育工作,并在12个联邦储备银行设立相关机构予以具体落实,并由联邦政府、美联储和相关社会机构共同合作筹措所需教育资金经费。在英国,政府从2008年开始规定必须对4~19岁的中小学生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并将财商教育写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大纲,从2011年秋季开始,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中加入了储蓄和理财的内容。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FSA)是英国最主要的财商教育管理机构,其于2003年10月成立了“金融能力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提高国民金融素质的总体规划,并协同有关单位共同推进财商教育工作。2010年4月成立了“消费者财商教育局”(CFEB),系统全面地组织开展其国内的财商教育工作。
应该说,系统性地构建财商教育的多层次多元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社会对财商教育的广泛需求和高度重视,在财商教育发展的初期有这样的推动力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财商教育体系的建设要避免强推硬上、大水漫灌的运动式的误区,而应该讲求实际的效果,尤其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参与,或者为调动其学习相关财商知识和技能提供条件,营造氛围。在这一点上,我们的邻国日本的一些做法比较可取。相关资料显示,日本不但在上千所中小学推广采用东京证券交易所编撰的名为《股票学习游戏》的教材,还在日本教育部、品川区政府和花旗集团的资助下,由青少年成长中心这一全球性民间非营利机构,首次在日本兴办起一个“学生城”,将繁华的商业街搬到了学校里,让学生们在“学生城”中的银行、便利店、公司中打工赚钱,从而在工作中体验成人世界里的经济理念和行为,形成最直观和感性的经验。
四、财商教育的评价方式
与财商教育相关的评价方式在现实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财商本身的衡量和测评,二是对财商教育效果的评价,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领域。
关于财商的衡量和测评,如前文所述,尽管罗伯特・清崎认为“财商是对理财智慧量化后的值”,但从其著作中我们并没有看到确切的对一个人的整体财商进行测评的方法和结果,而最多只能在决定财商的五个维度上分门别类地衡量。有国内的研究者构建了比较复杂的财商测试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了对市场知识的掌握,如微观经济知识、宏观经济知识、机会成本收益分析;财富创造能力,如收入、市场机会识别与把握、投融资、自我人力资本投入;财富管理能力,如储蓄投资比、风险意识、支出收入比、信用管理。但这一体系是否有稳定有效的解释力,还有待研究和观察。
然,我们不能陷入这样的误区,以为由于财商测评不能整体进行,也就不能进行财商教育效果的评价。笔者认为,关于财商教育效果的评价目前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应当的。因为当前全社会对财商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提供财商教育的主体也多种多样,迫切需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评判标准。至于评价方式,可以考虑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理念教育等不同性质教育内容分类评价,或对整体教育内容以满意度或收获感等指标分级打分,以此鼓励提供教育的机构真正从“受教育者”的切实需求出发设计财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清崎.富爸爸提高你的财商[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8.
[2] [美]罗伯特・清崎.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 杨莉.近年来我国财商教育研究述评[J].中国德育,2013,(3).
[4] 王卫东.财商教育的人文价值[J].中国德育,2013,(3).
[5] 陈勇,等.国外青少年财商教育研究梳要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2).
如何落实德育为先,济南市教育局有了自己的回答:“学好学会。”我们是这样诠释的:“好就是学生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用《教育规划纲要》的话说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会就是不仅关注成绩,更要具有掌握知识的本领,感受主宰知识的乐趣。学,是一个完善自我、主动发展的过程。‘学好学会’就是通过不断努力,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用的人。”站在教育价值观的原点上我们发现,与一系列生涩拗口的理念解读相比较,“学好学会”四个字能更准确地把握住教育的本质,用最简明的路标找到教育来时的路。
不过,当“学好学会”四个字放在济南市的德育工作者面前时,大家发现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因为要达到“学好学会”的境界,必须将“教好教会”作为支撑。经过认真的思考,济南市教育局明确了这样的德育思路:由教育局出题,结合各学校的德育实践创新进行破题,让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教师、家长在“学好学会”和“教好教会”上各归其位。
润物“有声”
——回归成长教育的原点
我们认为,要让学生“学好”,起点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良好的外在行为规范,是引领学生内心向好向善最基本的、如影随形的提示。教育局为此专门制定了《济南市中小学行为规范建设活动实施意见》,没想到仅仅是落实简单的行为规范要求,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同学们说:“做那些事,不好意思。”
我们通过校园调查,向全市同学展示了一组组“好意思”与“不好意思”的对照。
—跟着大家一起闯红灯,好意思;看到有盲人过马路,真想伸把手,但不好意思。
—随手在教室扔张废纸,好意思;捡起身边的垃圾,不好意思。
—升旗的时候左摇右晃,好意思;升旗的时候大声高唱国歌,不好意思。
“好意思”与“不好意思”现象的剖析,使同学们看到潜意识中已经模糊了的价值观念,构成了“明辨是非”这一“学好”的基点,更重要的是它抓住了生命成长特定阶段的心理特征,从一个极小的角度唤醒了同学们向好意识的自觉。
于是,实验中学的学生开展了“当文明的镜头对准我们”的活动—清点学校、社会及家庭生活中的不文明习惯;南上山街学校的同学通过校园调查发现:一名门卫仅开关校门这一项工作,高峰时一小时就要六十余次,同学们倡议除了向老师问好还要向门卫和保洁员问好,让校园中的每一位普通劳动者享受到来自学生的尊重;济南外国语学校的“原样交接制度”则将行为规范落实到最细微处,即所有公共场所使用前与使用后,卫生和公物要保持一致。
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采取的方法就是将镜头架在各城市的闹市区来考核学生的行为规范状况,济南市的中小学生在真正的镜头前经受住了考验,济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评估居全国前列。
最亲近的是最自然的
——回归教育阵地的原点
当今的德育创新似乎更讲究挖掘新资源,寻找新阵地,但我们却发现,学校里很多原有的教育阵地在发展的过程中被丢掉了。
一个阵地是黑板报,原先学生每周出一次黑板报,自己构思、设计、画图,这既是一个学习、创作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分享智慧的过程。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墙面已交给所谓的“校园文化公司”来设计制作,这种没有学生参与的“校园文化”虽美轮美奂,又有多少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呢?
还有一个阵地是卫生区,原来学校在校园划定卫生区,把学生分成小组,每周安排一个小组轮流值日,学生分工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还能培养团队精神。现在大部分学校把这个阵地交给了物业公司,与此同时为完成劳动实践的课时安排,还要利用各种关系去开发社会实践基地,甚至去“购买”社会实践课。试想,如果在校园中我们都不能放心地把这些事情交给学生做,所谓社会实践的功效又有多大呢?
为此,济南市教育局专门制定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学校阵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济南的学校正在一个一个收复这些传统的教育阵地。久违的黑板报比赛重新在全市展开,信息工程学校的徐萌同学说:“画黑板报比赛比用电脑设计flash和photoshop还有成就感,我的作品全校同学都能看得见。”老师说:“真没想到,设计黑板报这种看上去‘老土’的活动,在学生心里还这么有市场。”校园、餐厅、实验室、花园、菜地甚至卫生间的打扫和清理又回到学生手中,名字各有不同,或叫“校园小义工”,或叫“校园学雷锋岗”“校园服务岗位竞标”。济南中学的刘雨欣同学说:“这个学期我承包了花园里的座椅,从那时候起我特别爱到花园去逛逛,那几个座椅让我对学校有了一份自己的牵挂,也有了一份自己的骄傲。”
最亲近的才是最自然的,原来“教好”“学好”最强大的动力和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就在学生身边。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特色
——回归教育公平的原点
主管基础教育的王春光副局长在出国参观的时候,一所只有94人的小学校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校舍只有一排平房,体育馆等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人人称道的最好的老师,我们还看到了校方提供的门类齐全的课程设置及指导。我的几家房东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把孩子送到这所小学就读,他们也不约而同地给了这所学校一样的评价: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
2011年9月,《济南日报》的一则新闻让王春光副局长深感安慰:家住市立一院附近的小学生李圣男每天都经历着这样的“旅程”:早上6点从市中心出发,换乘两次公交车来到东部城郊的农村学校—盛福实验小学上学。几年后,按照回迁政策她可以转到离家只有10分钟路程的城区小学就读,然而她拒绝了,因为这所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一样好”。
实现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目标,也一直是济南市教育局不断努力的方向。去深山沟的小学听课是教育局领导的工作常态,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没有什么比社会公平更令人向往,因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为此,济南市更是做出了让社会为之一振的大事,优秀教师、特级教师交流交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市教育局制定《济南市教师交流交换实施意见》,2011年,115名特级教师开始跨校交换,2012年又增加了优秀管理人才的跨校交换,他们肩负使命、言传身教,成为学校师生学习的榜样和力量,实验中学的朱崇军老师来到回民中学交流,期限是三年,教习惯了名校好学生的他在深入任教班级半年后感慨万分:“原来真的不知道,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身后,竟有那么多令人心酸和悲悯的故事,我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他们。”
当教育回归公平的原点,每一所学校都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办学的特色和发展的生命力。
幸福教育人生
——回归师生共同成长的原点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师自觉地开展创新工作,寻找最为科学的“教好教会”的途径,才能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杨松银老师是历城鲍山学校一名普通班主任,2011年入选济南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2012年获得“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山东省十佳创新人物”荣誉称号,面对媒体他却这样说:“济南市班主任工作室,让我找到一种幸福而有尊严的职业归宿,让我对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更加深邃,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成长的桥梁,既是我专业成长的一种激励,也是我成长的平台。”一年来,首批35位班主任完成了所有规定课题,结集出版了《优秀德育案例》《优秀主题班会集》,他们又在筹备全市班主任工作年会,工作室的成员们称之为“快乐嘉年华”,因为每一位工作室成员要为全市班主任展示一节主题班会和一场精彩报告。济南外国语学校李秋林老师准备的班会主题是《足迹》,他要让县区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们看到一节令人难忘、让人震撼的班会,三中孙玉玺老师的报告主题是《中学生最需要的主题班会》,他要用案例说明如何开好主题班会,如何发挥主题班会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在北大槐树第一小学,我们启动了全市教育志愿行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5点,是全市范围内“爱在校园—教育志愿者在行动”时间,按照志愿者数量及学校所能提供服务的实际能力,优先考虑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困难及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服务。崔珊老师是辛庄小学的志愿者老师,她深情地说:“做教育志愿者让我更加理解教育者的崇高,深深懂得了教师是一种能把自己和他人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
“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济南市教师群体正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他们光彩夺目。
温暖的港湾
——回归家庭教育职能的原点
当代学校德育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系统,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形成,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教育独立完成,而更多地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
在济南市的各个学校,家长委员会成为构建家校合力的强大纽带。阳光100小学亲子活动,新苑小学的爸爸妈妈大讲堂,山师附小开发的家校课程,济南一中家长晚自习值班并参与学校宿舍食堂招投标,这些早已不是新鲜事;德兴街小学五年级家委会主任董明哲自从担任学校家委会主任驻校上班后,对学校的热心和对工作的热情超乎想象,以前遇事总要先埋怨学校,现在遇事先找自身原因,还担当起家长QQ群的群主,化解各种矛盾;营东小学的魏林甲老大爷已经成为全校学生的姥爷,学校板凳椅子坏了,学生们第一个想到他,今年教师节晚会上,全体师生向他道谢:“魏姥爷,您辛苦了!”
纵观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种种弊端。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扪心自问。学生喜欢音乐,这符合青少年发展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但是为什么一到课堂上,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就全无,甚至更严重者变成逆反及厌倦呢?这种结果不得不让人担忧。音乐课程的价值完全丧失了,审美教育无从谈起。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没有被确立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也就是美育。它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最早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说:“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这是他对审美教育目的的精辟概括。审美教育的根本形式是艺术教育,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当中,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环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新修订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大纲中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作了明确的阐述:“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以“把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课程的最基本的理念,“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
、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3]这些音乐教育的新理念给新世纪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既符合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也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审美性,即它能带给人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音乐是一种流动的时间艺术,它不象文学、绘画,可以通过视觉去感受,进而获得美感,它完全靠听觉去感知,是一种音响效果。音乐的语言是音响、节奏和旋律,通过这些语言间接地描绘画面、塑造形象、表达感情。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含的内容万千,是其他任何艺术不可代替的,它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艺术自身就是美的化身。这个特征决定了音乐教育者们必须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懂得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脱离了
“美”,音乐艺术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再好的教育也只是空谈。
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审美素质是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方面。培养学
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从美好的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主要表现在没有把音乐这门课程真正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
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无论是唱歌教学、欣赏教学还是音乐知识的教学,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完全无法达到审美教学的要求。比如唱歌课的教学,很多教师就是形式上单一地教会学生唱某个歌曲,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唱某首歌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即便是进行了识谱教学,也因绝大部分学生对识谱不感兴趣,导致唱歌教学纯粹变成了教歌的形式。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一句一句地跟唱,整堂课就是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试想,教唱的那首歌曲要是学生都喜欢的还好,要是歌曲本身就让学生觉得不够好听,旋律也不特别上口,那有多少学生能够接受,有几个人能够坚持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呢?这种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原来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谈不上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再说音乐欣赏教学,有的教师就是找来许多的音响资料,整堂课放音响,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而这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注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当然也无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教学的本质是审美训练,即对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人格的训练。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又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它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培养。再说音乐知识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相对音乐课的其他内容是所谓“最为枯燥”的。对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乐理知识和音乐常识,让他们背音的高低、长短,背“两个八分音符相加等于一个四分音符”等基本乐理知识,学生即使是“被迫”吸收了这些东西,但是一唱起谱来,无节奏、音不准,更不能正确把握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的各种要素。诸如此类的种种弊病最终导致整个音乐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及审美愉悦,与“审美核心”背道而弛。
(二)“专业化”与“非艺术化”倾向使得审美教育的作用难以发挥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任何音乐都有它的感彩。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它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音乐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这种交融与碰撞是达到审美教育最终目的的必经阶段。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音乐修养的提高,势必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也可以说,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促进了道德主体育德的养成。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将“乐”置于安邦治国的第二位,提倡“礼、乐、御、射、书、数”六艺教育,他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可见,音乐审美教育自古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由于音乐教学的“专业化”和“非艺术化“倾向严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使得音乐教育的课程不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课程,不是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主的课程,偏离了正确方向。
其一,“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5]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专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末不能倒置。我们只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训练,切不可按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实例。一位教师上一堂以训练学生听力为主要目的的音乐课,他首先强调了训练耳朵听力的重要性,接下来整堂课就是进行听写音程的练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很被动。当听课者问及为什么这样上课?这位教师回答说:“大学里老师就是这样给我们上课的。”他还表达了一个非常好的愿望:“把学生的耳朵训练好,为学习音乐打好基础。”显然,这位教师把专业音乐训练中的“视唱练耳”依样搬到普通音乐教育中来,显然是行不通的。“把学生的耳朵训练好”,这对学生音乐听觉感受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6]可见音乐听觉能力的重要性。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听觉训练不能是专业的“视唱练耳”,而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只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参与;只重知识技能训练,而轻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只重教学结果,而轻教学过程的种种“专业化”倾向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无法发挥音乐教育“审美”这一功效,音乐课程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实现。
其二,“非艺术化”——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艺术教育的特征,而艺术教育是围绕美育展开的,它为达到美育目标服务。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要始终围绕着审美教育这一核心,走艺术化道路。然而,现今的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与语言虽然都是艺术,但是音乐这种非语义的艺术,是语言永远都无法取代的。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说:“语言作为现象的器官和符号,绝对不能把音乐的至深内容加以披露。当它试图模仿音乐时,它同音乐只能有一种外表的接触,我们仍然不能借任何抒情的口才而向音乐的至深的内容靠近一步。”[7]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述音乐所要表述的形象、内容,而应更多地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听,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流动的音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鉴赏能力,感受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以语言替代的教学效果充其量只是诗歌、散文、故事即语言给人的感受,这完全不是音乐本身给人的感受,这完全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也无法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把音乐课上成算术课。笔者在几年前曾接触过一位音乐教师,她在给学生讲授乐理知识时,一堂课从头至尾简直就是在做算术题。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诸如这样一些问题:“四分之一的一半是多少?”“二分之一加上它的一半再加上四分之一等于多少?”(解释
节奏型)。这样提了几次问下来,学生头脑里全是些数字符号,而完全没有了音乐意象,还谈什么音乐教育的艺术化呢?还有的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尤其在教唱某首教育性质很强的歌曲时,有的教师往往花很多时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道德品质的教育,以“说理”代替“审美”,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音乐教学中,更要突出音乐的艺术性。我们的教育是审美教育,必须坚持走艺术化的道路。
二、改革初探
(一)从《大纲》出发,贯彻《大纲》精神,摆正审美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了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地位,音乐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理念。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理念,真正地把音乐这门课程作为一门美育课,把音乐美的种子散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让他们感受音乐美的无穷魅力,从音乐美中陶冶美的情操,养成美的道德,树立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们“精神爆发出火花”,从而得到“比一切智慧、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力求教学形式及方法的多样化,新颖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审美心理及审美特征出发,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心理还尚未发育成熟,处于稚嫩状态,他们对音乐的感觉只是一种听觉上的感知,这个阶段谈不上理解力。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好玩、好动、好奇”三好,这便决定了我们音乐教学必须“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爱好及向往。使他们感受自然界的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做出相应情绪或体态反应。如教师播放童谣、舞曲、进行曲等各种不同情绪的音乐时,学生能够随着音乐走步、跑跳等,这是培养音乐感受能力的最初阶段,是对年龄层次低的低年级学生最基本的教学要求。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生“聆听美”。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求又不一样了。他们的心理还在稚嫩中发展,但由于接受了各种基本知识的初步教育,对音乐也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因此,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感受美”。即对音乐不止是听觉上的反应,而是要培养对音乐美的一种感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以趣味性的内容为主,如《彼得与狼》这部交响童话就是一个非常适合他们的音乐作品。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各种乐器的特殊音色和性格化旋律的对比,成功地塑造出小鸟、小鸭子、大灰狼、老爷爷、彼得等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学生对这样的音乐很容易接受。学生不仅在音乐中感受到各种乐器表现不同艺术形象的特点,又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同时为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奠定基础。像这一类音乐还有《动物狂欢节》、《小巫师》、中国民族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等等。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其要求又提高了。中学生的心理已逐步走向成熟,这个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审美观、道德观初步形成的基础时期。因此,这个阶段着重在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听一些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这些优秀的音乐中学会鉴赏它“美的精华”。不仅要知道贝多芬的《欢乐颂》美,更要知道它美在何处,为何而美。另外,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各种演唱、演奏及综合艺术表演中自信地“表现美”。其次还可以根据音乐的表现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这种创作可以是综合性的,例如诗歌、散文、绘画,甚至一个自编的小故事或小舞蹈等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任何音乐教育中,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然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非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人。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爱好及音乐素养是首要任务。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协同好音乐知识技能训练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合理地适当地进行有关技巧训练,而不能以它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有这么一句话:“技术教学是短暂的,一段时间过后就会生疏甚至遗忘,而艺术教学是终生收益的。”[8]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相关音乐知识的认识当然必不可少,但是这些只是为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辅教学。唱歌教学中,也有技能训练的内容,如吐字、发声、气息训练等,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在普通音乐教学中,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歌唱潜力得到一定地发掘,学生在歌唱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美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音乐知识的教学中,不能沿袭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要把整个音乐概念同感悟某个音乐对象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训练相结合,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
音乐教育始终都要符合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它是一门艺术的课程,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也在于它的艺术性。对学生进行政治、伦理、道德等教育固然重要,但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始终不能偏离美育的方向。音乐课程有辅德的价值,这是它的外在价值之一,而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是审美价值,只有实现了它的内在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外在价值,发挥音乐教育以外的一些功效,这也是对音乐本身的一种超越。从音乐作品中体会高尚的情操,从音乐知识中学习人生的哲理,这些都是以音乐的感悟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了这个基础和前提,也就无法谈及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也是“以美辅德”的含义所在。音乐课的教学重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的相互交流,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能否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学生能否在这种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共鸣甚至人格的升华?这是衡量一堂音乐课成败的主要标准。因此,音乐课的教学应是审美教育为主,而德育为辅的教学。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讲解某首歌曲内容时,不必要长篇大论花上大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英雄事迹及随之引发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情操等等审美以外的东西,而应把音乐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引导他们从音乐的音响中感受并逐渐学会领悟其深刻内涵。教师的“说理”远远不及学生听觉的主动参与,音乐教学的审美性、音乐性、艺术性不能忽视。
(三)充分利用文化市场中的文化艺术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修养不仅仅在课内,课外的很多形式更加不容忽视。电视、电影、文娱晚会、文娱活动等等与音乐有关的艺术文化形式,这些对中小学生来说,平时接触很多,并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及电影中的音乐就有非常好的音乐,而且很多音乐也非常有价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平时在看电视、电影时多注意其中有显著特色的插曲、背景音乐等,与电视电影画面相结合,感受音乐强烈的表现力。这种视听艺术的融合,更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审美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把一些比较优秀的电影原创音乐带到课堂。学生也许对某部电影很熟,但是对跟电影同样出色的该部电影里面的音乐却几乎很少关注,这样教师就要做很好的引导。对那些获得很多大奖的电影音乐,它很有艺术价值,因此也非常有必要了解它。教师可以把片中的音乐分部分结合故事情节、电影画面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的音响中同时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愉悦,加深他们对音乐及电影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音乐修养。比较优秀的电影音乐如《狮子王》、《音乐之声》、《紫日》等,这些同时也很适合中小学生的口味,对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另外还有大众的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其次是对流行音乐的看法上。对待流行音乐不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流行的东西未必全都好,但里面也有很多好的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良莠。像陈美的小提琴、理查德
克莱德曼的情调钢琴、雅尼的音乐、“神秘园”的音乐等等,这些音乐在年轻人当中就非常流行,而且这些都是些不错的音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些音乐有所接触并适当了解,平时可以多看、多听,耳濡目染中也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从而促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音乐素养。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参考资料:
1、《中等学校音乐教学论》陈曼君、吴跃跃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
2、《音乐美学》王次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3、《音乐词典条目汇辑——音乐教育学》邹爱明、马东风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1版
4、《艺术教育学》贺志朴、姜敏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5、《音乐美纵横谈》程民生等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6、《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第1版
7、期刊《人民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人民音乐出版社
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见《中国音乐教育》,2000年第9期第8页。
[3]见《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1期第6页。
[4]见《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12月第2版第81页。
[5]见《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1期第8页。
[6]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12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见《音乐美学》,王次火召主编(引自尼采《悲剧的诞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00页)。
[8]见《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第1版第406页。
内容摘要: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这就严重背离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针对当前现状,笔者对音乐审美教
育的改革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