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教育与大学生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需要探索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途径。当前高校教育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尤其是劳动实践,而后勤为大学劳动教育课提供了实践平台,学生通过每个学期必要的劳动实践或者勤工助学进行管理与服务,感受服务和劳动的艰辛,和不同层面的人打交道,感受后勤工作、接受后勤环境氛围熏陶,为今后走上社会,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岗位需求做好充分准备。
2后勤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2.1加强后勤物质环境建设
高校后勤致力于为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干净、和谐的物质环境。后勤部门在高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食堂内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源头上监控原料的采购、清洗、烹饪、售卖各个环节,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保证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在宿舍楼的活动室安装电视机和DVD,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公寓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开辟桃李园、在公寓园区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干净、优美、整齐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后勤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2.2加强后勤学生队伍建设
加强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后勤文化活动以及学生队伍成员在同学间宣传,将学生平日看不见的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到可以看见并亲自参与的层面上,切实感受后勤工作的艰辛。根据后勤维修、绿化、餐饮、宿舍、保卫的工作类别组建义务维修队、绿化小分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义务消防队等学生组织。经过量化的考核和筛选,这些学生委员会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校园美化、日常安保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是广大同学和后勤服务部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劳动能力。健全的组织环境较好的实现了后勤和学院师生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2.3加强后勤文化环境建设
打造“文化后勤”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也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关键。以宿舍文化节、美食节为载体,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文化优化组合,组成良好的后勤育人的文化环境。在食堂开展“我在后勤的一天”、“学生厨艺精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行到市场采购食材、比对价格,穿上工作服到食堂工作间亲自操作,增加对食堂菜价的理解,了解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快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饮食安全意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后勤、食堂工作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公寓开展气排球比赛、手绘报比赛、走廊创意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树立后勤文化旗帜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后勤开展优质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涵盖维修、宿舍管理、医疗、保卫、食堂、员工礼仪多个方面,同时深入各个教学部门开展座谈会、下发问卷让师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讲解工作礼仪,邀请领导、师生参与到岗位练兵等精品活动,让师生体会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的辛劳,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文化活动使后勤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育人场所,培养了后勤员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培养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2.4加强后勤制度环境建设
根据管理的需要,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日常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依据,奠定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引进物业有限公司,与这些物业公司制定《物业服务量化考评细则》,奖惩分明,划拨出专项奖励资金,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施行奖励提高后勤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学生公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些制度让后勤的工作人员、学生能够增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要求。
3后勤环境育人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3.1后勤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通过开展活动、将社团引进公寓等形式学生接触后勤工作的机会逐渐增多,“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食堂、保洁和维修等工作,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后勤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被动的劳动教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3.2服务队伍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增强
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奖惩制度分明,促进后勤员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形成良性的队伍发展模式,为学生服务队伍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队伍之间召开座谈会、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后勤学生服务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工作效率,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学生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3后勤制度环境趋向完善化和科学化
高校后勤针对食堂、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生活环境安定和谐。通过调查问卷、草案试行等方式施行某项规章制度,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制度人性化、科学化,使学生充分享受后勤各项制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感恩之情。
4充分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启示
4.1把实践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古语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轻视劳动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这促使学校和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一味地追求文化教育,理论成绩至上,不鼓励甚至不让孩子参与家庭或者学校的实践教育。部分高校已经在后勤劳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但大都只是单纯的进行简单的劳作,没能发挥好劳动课的德育功能。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后勤实践性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重视后勤实践性教育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程,把理论考核、实践性教育和大学生在学生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操行评价系统,把它作为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4.2挖掘后勤德育教育平台,加强教学部门与后勤的良性互动
后勤在高校中秉承着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宗旨。长期以来教学、科研和后勤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高校应当改善后勤与教学、科研和师生三者的关系,挖掘德育教育的新平台,将部分全校性的后勤工作任务分派到各个教学部门或者院系,促使师生一起参与后勤服务和建设校园的活动中来。第一,组织毕业班学生种植“毕业树”将班级的格言制作成牌匾置于亲手栽种的树木前,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将单纯的劳动提升到德育教育的高度;第二、在学生公寓施行“辅导员进公寓”制度、设立“学生党员宿舍先锋示范岗”、“社团进公寓”,加强后勤部门与各系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最大功效。第三、全校学生签订《创建安全文明宿舍》协议书,承诺平时保持宿舍、走廊的干净整洁,毕业离校时将宿舍恢复原貌,文明离校,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且全校学生能共同参与的后勤德育平台,能较好的体现后勤工作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互相关心、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正能量。
4.3培育优质服务队伍,找准后勤环境育人的关键点
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要对后勤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入职培训,不定期检查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强化后勤人员服务理念。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无意识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后勤基层工作者良好的服务表现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些良好的表现会引起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人文环境育人的目的。后勤社团的成员定期开展后勤宣传活动,发挥学生队伍的舆论力量,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工作、自觉遵守食堂、公寓各项细则,提升自我约束力。
4.4加强后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后勤环境育人氛围
“文化后勤”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寓文化和食堂活动为载体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平台,开展具有后勤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以“优质服务”活动为依托在学生间开展义务维修、宿舍安全知识竞赛、气排球比赛、厨艺大赛;在后勤员工间开展培训、“我能为学生做什么”演讲比赛、岗位技能大赛,营造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后勤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财富和经验,高校后勤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将典型的后勤服务案例整理、汇编成册为以后的后勤改革提供借鉴经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后勤工作简报》内容涵盖了后勤新闻、工作动态、安全保卫、医疗保健等内容,学生参加后勤活动的心得也刊登在报,丰富了简报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后勤活动积极性,该形式让学生更能够从后勤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4.5完善管理制度,用后勤制度保障德育功能的实施
在严重的孤独冷漠症中,许多学生像失去了免疫能力一样,稀里糊涂地上贼船、破罐破摔。“九龙一凤”、“金刚”之类的青少年犯罪团伙由此生焉。
据国家公安部统计,中小学生犯罪率已达青少年犯罪的72%,这是一个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其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症,这是实施“爱己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济宁市教委去年下半年的调查结果是中小学患有厌学症的学生比率高达47%,即有近一半的学生讨厌学校、讨厌上学、讨厌作业、讨厌老师。厌学症的原因种种,虽不外乎社会影响、家庭影响及同学间的互相传染,但作为学校,我们完全有责任加大力度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病症”。学生连学习都不爱,这可算是最大的“不爱己”!
第三是进行劳动教育。有资料显示,很多国家注意给小学生安排一定的劳动时间,美国为平均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而中国只有0.2小时,即每天才让孩子“劳动”12分钟,而且城市的许多父母甚至连1分钟的劳动时间都没给孩子安排。我们要记住:劳动教育就是劳动品质的教育,而且是关系到公民将来生活水平及幸福的教育。应该认识到: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的童年环境是使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变成懒汉的最合适的土壤。所以我认为,劳动教育是使学生热爱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学习机会也珍惜自己的很有效的“爱己教育”。据美国最优秀的教师说:“最好的学生都做家务!”
第四是思想政治课绝对不能放松。鉴于青少年犯罪呈较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教师有义务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法制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前几方面好理解,而现在着重提一笔的是,能否以适当的方式向青年学生传授高尚的爱情观,这是新时期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新的难题。据《文汇报》的资料显示:全国性犯罪的最低年龄是14岁,最小的性病患者年龄只有17岁!
关键词:大学生 犯罪 概况 特点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概况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据不完全调查统计,2004年-2006年淮安高校保卫部门破获涉及大学生违法违纪盗窃的案件共有49起,其中2004年为13起,2005年为16起,2006年为20起。2006年10月29日晚,淮安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刘某,在学生宿舍盗窃被当场抓获。据该生交待,其先后在周边高校作案11次,盗窃的物品有手机、学生学习用品等,涉案金额累计4000余元。2006年6月30日下午4时许,淮安某高校学生赵某,在教学办公大楼内趁办公室无人,将一名工作人员的一台手提电脑盗走,因失主报案及时,在保卫人员严密布控下。该生最终在校门口被保卫人员截获。另据我们查阅的资料显示,外地高校如重庆市沙坪区检察2002年至2005年10月,共办理大学生犯罪案件51件66人,其中2002年9起15人,2003年11件15人,2004年12件15人,2005年1-10月就有18件21人。犯罪大学生涉及10所高等院校,其中4所重点大学就有43人。常州武进检察院统计:2006年该院共受理在校大学生刑事犯罪案件10件20人,占在校生犯罪的100%,成为武进青少年刑事犯罪新的增长点。从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盗窃犯罪约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50%左右。其次就是伤害案件。从总的趋势来看,大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势头,违犯校纪校规,甚至以身试法者屡屡出现,有些案件在校内外引起极大震动。如:2005年1月8日上午,北京外事研修院心理系一年级学生小民,被刺身亡。刺死他的是其校友,19岁的大一学生小徽。伤害原因只是为了一点口角纠纷(《现代快报》2005.1.10)。过去常有的盗窃、流氓、伤害犯罪案件明显增多,以前较少发生的暴力型犯罪也开始抬头,尤其还出现少数团伙犯罪。如西安某大学5名大学生女青年。包括西安某大学5名学生在内的7名犯罪嫌疑人,在一夜间猥亵了2名女青年。被抓后,他们无知地问民警“关多少天?罚多少钱?”据审查,他们相约在27日通宵上网,28日到义兴旺酒楼住宿。有人提议找个女大学生来玩玩,随即其中一人将他认识的网友郑洁骗至酒楼,学生张矛、董乐提出与郑发生性关系。遭拒绝,郑未遂。几个人又对同学王小靓说道:“你不是认识一个叫‘小心眼’的女同学吗?”凌晨4点,“小心眼”陆艳被王小靓带至酒楼一个房间,四人按住她的手脚,将其(《江南时报》2004.7.16)。
二、大学生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单一
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种罪名;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约为10: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二)犯罪目标固定,涉案金额较小
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手提电脑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一千元左右,也有极个别因盗窃手提电脑,涉案金额为八千元左右。
(三)侵害客体多是学生
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一般都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舍友)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当然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也有,仅占少数,但被侵害权益者也都是校内同学。
(四)处理结果轻微
大学生犯罪处罚一般都较轻。凡在校内查破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学校一般都不移交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处理,由学校内部按照大学生处分条例和校纪校规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勤令退学和开除学籍。情节严重的开除学籍。
(五)学历层次一般偏低
在涉案大学生中,一般以民办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生为主。公立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也有,但占的比例较小。
(六)年龄结构偏小
以本科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很少出现。
(七)户籍范围
多以外地来市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八)犯罪意图主观故意
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在侦查阶段一般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比较稳定,不会出现翻供现象。
三、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苗头的形成与违法犯罪本身一样,有其深刻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诸如社会、家庭、学校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即行为人的原因。笔者认为,其犯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素质差
由于受资产阶段处由思潮的影响,少数学生入校后不注重政治学习,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思想上缺乏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可贵品质,存在着混文凭的想法。以我院学生为例,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刚入校时,大多数人保留着勤奋、朴实的作风,进入二年级,少数人受社会风气和各种思潮的影响,对学习开始厌倦,对生活开始盼比贪图安逸、享受,讲究吃、穿、玩、乐,有的逐步走向堕落。
(二)缺乏组织纪律性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单一的家庭到学校这个大集体,没有经过严格的组织纪律训练,缺乏应有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道德情操。因此,行动上不严格要求自己,随心所欲,长期下去,难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法制观念淡薄
由于哥们义气大于法纪观念,往往一点小事可以引发互殴甚至打群架;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满足不了自己的大肆挥霍,一跃而变为盗窃犯;由于思想空虚而又不甘寂寞,成天游荡在网吧、录相室、游戏机室,最终由天之骄子变成了犯罪之人。
总之,大学生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这多方面都是息息相关脉脉相连的。大学生自身也是受其他方面,如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上大多比较不成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原因,是情感比较脆弱的群体。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有增无减的事实表明,当代社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去引导处于未成年与成年的夹缝之间的大学生。
四、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思考
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预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每个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的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与其他犯罪具有类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患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合理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一)坚持“智力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
首先应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教育培养,增强其公德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金钱,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把追求美好的生活愿望同为社会多作贡献的行动结合起来。
育人要育人性的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对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学校要向学生广泛宣传新时代的英雄、模范,引导其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抵制一切落后、愚昧、腐朽的东西。让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是高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二)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感情丰富,没有走上社会却渴望走上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针对其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悲剧。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当前尤为重要的是:
1、建立以宿舍、年级、学校为单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调适,消除其人格障碍,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必要时对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给予有效帮助。
2、丰富学校文体活动,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人和谐相处。引导同学之间在活动中发现多方面的价值,尊重差异,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笑面人生,热情生活,多交朋友,学会欣赏个体的独特性。
3、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正确交友。学校要教育引导在校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应该以友情为重,并利用指导和帮助大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友谊,正视同学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让学生学会乐观面对困境,敢于承担责任,待人宽容,使心理经常处于轻松愉快之中。
(三)多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刚入校门着手,结合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校园内的安全案例讲危害,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在校园里开展普法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地让大学生读法律条文,而应当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感,让他们了解法律是他们生活及健康成长的保障,遵纪守法自然会得到好的效果,靠个人意志去寻求所谓的自由,只会触犯法律。要用科学的方法,从公平、公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去进行教育,并努力改进外在环境。
在大学里设置的法律课应当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不能作为选修课不计学分,应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校的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提高学生的法律观念。
(四)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
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里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因此要加强和改革高校的学生管理,尤其是集体宿舍的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网络;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干预。通过建立一整套的安全防范管理体系,最终从体制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
(五)司法机关的积极协助
司法机关对大学生犯罪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效果为基础,以政治效果为原则,以社会效果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帮助手段,挽救这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能够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罪行并不严重的且有悔改之意的,应采取微罪不诉或建议法院单处罚金的方法,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生定期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
(六)家长有针对性的引导
学校对大学生的引导是整体上的、普遍性的引导,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个别性的引导则要靠家长了。因此,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联系,在配合学校教育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七)加强公益劳动教育,让学生融入社会,增强其爱心和责任感
摘 要 健美操作为一种新兴体育项目,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高校大众健美操的体育价值进行分析与阐述,以促进大众健美操在高校中的顺利开展,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关键词 健美操 高校 体育
现代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和舞蹈于一体,通过徒手或使用健美器械,达到健身和健心目的的一种新兴体育项目。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其身心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大众健身操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手段,具有重要的体育价值。
一、健美操对大学生的健身价值
(一)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心肌功能。人的心血管系统好像一个运输网,心脏是这个运输网的动力,血液通过这个运输网把养料送到全身各部位,供给各部分的需要。健美操是一项具有一定运动负荷的项目,它的动作节奏快,幅度大,身体的各个关节都要参与运动。这些运动,会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搏频率和静脉血管的紧张性等心血管调节机制得到综合锻炼,促使心肌增厚,心腔扩大,心室毛细血管数密度增大,有利于心肌的血液供应和对氧的利用,从而使心肌功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健美操运动具有较激烈的特点,不像长跑那样平缓,也不像太极拳那样缓慢,它的动作幅度大,灵活多变,动作的衔接很紧密,髋部动作较多,这便带动上体和下肢一起运动。通过一段时间激烈的全身运动,能量消耗增加,新陈代谢加快,氧的需要也随运动的强度的增加而递增,因此,运动中供氧能力的高低便构成了有氧耐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健美操运动可以改善与增迸氧运输系统的功能,提高运动时的供氧能力,也就是通过不断的加快、加深呼吸,使呼吸肌得到最大程度的收缩和伸展,增大了呼吸肌纤维的横断面积,使呼吸肌变的发达,改善了呼吸系统的功能。
(三)促进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健美操是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编的。其动作和程序具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通过健美操的锻炼,有益于肌肉、骨骼匀称和谐发展,可使骨骼粗壮并提高骨的机械性能,从而增加了骨的承受压力。另外,由于健美操是全身性的运动,每一块肌肉都要交替地快速收缩、放松,这样会使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肌力增大,形成良好的肌肉线条,改善了形体,从而弥补了先天的体型缺陷。
二、健美操对大学生的智育价值
人的智力依赖于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良好的体质特别是良好的神经系统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健美操是一项有氧运动,能保证大脑的能源物质和氧气的充足供应,使大脑神经细胞发育健全。大脑神经细胞的分支和突起增多,有利于接受更多的信息。另外,健美操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作变化快,所以健美操练是伴随着复杂的智力活动,给大脑和神经系统提供各种刺激信息,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活动的强度、协调性和灵活性,可以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注意力、记忆力。
三、健美操对大学生的娱乐价值
健美操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它的娱乐性体现在实践中,来自活动中的心理感受。进行健美操练习可以把人从机械、单调的劳动环境中解脱出来,使人们进入一个没有压力、没有限制的自由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通过各种身体活动使自身由于劳动和学习所产生的疲劳得到消除,使自身从劳动和学习的压抑感和枯燥感中解脱出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健美操的娱乐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健美操的形式优美感、健美操的自主性、健美操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以及健美操队员及关系的补偿性。
四、健美操对大学生的德育价值
大学生的日常学习较为枯燥,再加上现行德育方式的单调,使他们的激情无法得到释放和宣泄。行为学家认为,这种压抑和控制长久不能找到一条适当的发泄渠道,就会被积聚下来,爆发出人们难以预料的恶性事件,而让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发泄的最好途径就是体育锻炼。健美操动作结构丰富、变化快,加上富有激情的音乐,使得每个动作都充满了活力,使大学生在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得到表现,激情得到宣泄,从而产生乐观、炽热的情感,进而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会人生的乐趣,抑制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滋生。健美操运动还能够促进人际交往。健美操在高校中主要以集体形式练习,且都是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容易促进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健美操还能够弥补现行德育中存在的一些实践性缺陷。
五、结语
(一)健美操运动自身的本质特征及锻炼的核心符合高校女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趋向,决定了它在推动高校体育的发展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或动作编排上要从女生的生理、心理的状况出发,循循善诱;同时把传授学生健身技能和健身知识、健身意识、健身原理、健身方法,机能监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三)高校应组织形式多样的健美操协会或俱乐部,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做好不同健美操种类的培训工作,积极为学生创造参与学校、社会的各种汇演、比赛的平台,更好的促进高校健美操的交流与发展。
高校体育教育承担着使大学生身体完美发展,增强体质的重任。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目标。人们通过体育来使自己的躯体和精神得到改造和升华,从而使人自身趋向完美。
参考文献:
[1] 夏君玫.大众健美操的哲学内涵与多元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8).
[2] 刘海燕.健美操教学中对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5(02).
[3] 全祖馨.论大众健美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07).
国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
国外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社会实践作为教育载体,贯穿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利用学校自身、社会、政府等多方资源,设立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很多学校实行与企业联合的“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2],如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利用假期打工或承担科研项目,直接去企业参与实际工作。法国高等商业学校则实行从二年级开始在企业里接受培训的“学徒培训”制度。泰国、日本等则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活动,泰国学校安排指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农村调查,或帮助农民建立学较,教当地少年儿童认字等劳动。而日本则结合学校特别活动进行清扫校舍、绿化校园、慰问和照顾老人及伤残人士、维护公共秩序、学习木工、电器、烹调等活动。墨西哥大学为学生设立了社会服务课,学生们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落后山区的印第安人聚居区,传播科学和文化。在实施学生军训的国家中,美、俄、共、印等国家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是较高的,加强军事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及军事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
国内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随着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化、持久化,我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将基地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取得了稳步进展。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整理如下:形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的共识[3]。经过多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普遍认识到,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具备社会实践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效化的基本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正形成资源共同开发、共同分享、共同收益的局面。各高校之间的联合逐步形成,高校与社会,与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问的共建已形成良性循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不断创新,有主题式基地,如各类经济教育基地;也有目标任务式基地,如“三下乡”活动基地;有专业性强的基地,如教育实习见习基地;也有复合型的基地,如与政府、社区共建的基地;有创业、创新类基地,如博士团基地;也有服务奉献类基地,如社区服务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正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批成熟的经验。高校和社会各级组织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测评,不断总结、积累、交流和推广成功的经验,使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逐步迈上理论台阶。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设立基地、管理基地、协调关系上存在诸多问题。实践基地本身都肩负有生产、景点等单独职能,作为实践基地,却处于无人过问、名存实亡的地位,几乎看不到高校的宣传,也没有大学生的身影。许多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时,缺乏深入调查、仔细研究,没有针对性地选择基地并设计实践活动内容,缺乏科学性与实用性。另外,尽管很多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书,但是对双方的职责、义务规定不够明确,协议仅仅是面上的呼吁,这样的结果是基地建设失去了抓手。总之,基地建立不科学,考察不仔细,建立之后没有管理、管理不善、协调沟通不够,学校与基地的联系无法深入持久,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建完废、废完另建的尴尬局面。
(二)各类基地使用单一、划分单一。各类基地的侧重点不一样,育人的效能不一样,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但是,也不能过分割舍基地之间的关系,就业(创业)基地完全可以含有德育基地的功能,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也可以含有勤工助学基地的功能。同时,不同高校建立了不同的基地,很少有“共享”意识。很多高校对基地的“地盘"意识很强,一个大学建立了基地,其他大学往往不会在此建立基地。这样使用单一的基地、高校之间不能交叉使用的基地,效能是大打折扣的。
(三)各类基地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一个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立,进而发挥作用,不是一次挂牌、一次剪彩就能完成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学校和基地之间长期合作,双方需要谋求双赢。然而,目前的好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以大学生实习基地为例,一个理想中的基地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优先考虑与基地的科研合作,与基地企业的联袂合作,形成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有了这样的合作,基地就是一个稳固的基地,就是一个双方都受益的基地。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Abstract: Humanity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a university. It provides guidance to university students concerning how to be a civilized man, and how to cope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human and society. Besides, it help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 rationality, sensibility and determination. Thus, social practice is of comprehensive significance in strengthening university students' humanity awareness, humanity educat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selfeducation.
Key words: social practice; university student; humanity education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把杜威的命题进行了辩证的否定,认为“生活即教育”。两位伟大的教育家都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主张结合社会生活来教育。我国古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说法也从一个侧面充分强调了到社会中去学习,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从教育的规律来看,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人文意识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升,很重要的一环是经历“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从抽象思维到实践具有综合效应,可以产生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断强烈、不断升华,能强化大学生培养人文意识、人文素质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投入社会生活,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社会实践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根本途径之一
高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是直接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应从根本上反映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质量要求。但是,由于社会需求的可变性与学校教育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与学校培养人才规格的相对统一性之间的矛盾,学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加强社会实践,可以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减小这种差距。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在人类认识活动中起决定作用。作为大学生,仅仅依靠课堂和书本知识来认识事物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补充、完善课堂和书本知识的不足,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人文素质教育本质决定了它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体会“处处涵人文,人文在处处”,才能真正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实践的结果不仅是外在客体的改变,同时也促进实践主体的身心变化和知识、能力的发展。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促使自身发生变化,锻炼与培养自身的气质、修养、性格等人文内涵,体验到社会的需要、社会的责任、应具有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通过社会实践,也可完善、强化培养目标,深入改革教育、教学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切实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
二、社会实践是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指大学生通过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情民意,学习知识、技能和各种规范,不断改造自我,以适应各种社会关系的要求,从而取得社会成员资格,发展自身社会性的过程。它也是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首先要从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开始。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才能彻底端正对自身的认识,修正对自己的角色期望过高、眼高手低、适应能力差、感情脆弱、不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开拓协作精神不够等缺点,才能看清社会的本质和主流,明辨事理。实践不仅能出真知,而且是创造的源泉。创新的课题来自实践,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地解决来自实践的课题,并有所发现、发明、创造和革新。事实证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桥梁,融入社会的纽带,能有效地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培养创新精神。
转贴于
三、社会实践是高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课堂
当大学生跨入社会门槛之后,学校里的老师已不在身边,父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唠叨,但他们的观念在改变,知识在增长,经验在丰富,技能在提高。谁是老师?是社会生活大舞台中的人们,是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它能使你学到课堂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求知、共处、做事、做人。大学生在学校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大课堂学习。学校尤其是高校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极其有限,这就需要大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性。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汪中求说“细节决定成败”。大学生有了向社会大课堂学习的态度,就要注意生活的细节,真理情理无处不在,人文素养成于点滴。学校是播种理想的乐园,而现实才是我们生活的场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曾有多少学子的理想之火被现实生活的狂风暴雨所扑灭。我们不能因现实生活的复杂就否定理想的必要,也不能因理想的绚丽多彩而否定现实的生活,大学生不可能生活在脱离现实之外的国度,理想之花只能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盛开。[1]而人文素质教育本质决定了它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对于大学生而言,积极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拥抱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砥砺品格、提升人文素质十分重要。
四、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和检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高校要精心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接触社会、感悟人生。为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推向深入,南京林业大学在全国各地与一些知名企事业单位签订大学生就业实训、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协议规定:学校定期组织大三年级的学生到协议单位参加就业实训、社会实践,基地单位提供岗位和部分物质帮助。利用这样的实践机会,学生不仅能了解到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信息,而且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认识到自己与社会要求的距离,从而增强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向基地单位展示和推销了自己的才华。而基地也可能从中发现自己需要的人才,同时还能向学校反馈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存在的一些距离。对学校而言,既解决了学生实践的单位、节约了相关费用,又能为改进人才培养规格取得一线资料,可谓一举三得,实现了三赢。
另外,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特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广泛地接触社会,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类博物馆和人文景观,到工厂、农村、街道等去认识社会、体验生活,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
五、社会实践具有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社会实践不仅具有显著的德育、智育功能,而且也是体育的有益补充,有助于美育发展和促进劳动教育。具体的教育培养目标,可界定为社会智能和实践智能的培养。社会智能是指对社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实际所具有的社会经验和适应社会能力,包括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交往等,其中包含人文素质教育的许多内容。实践智能是指对生产劳动、社会改造、科技、教育、艺术等人类实践领域中的实际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以及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经营管理、文化生活等方面实际工作中,将理论知识、书本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动手、动脑能力。两种智能尤其是社会智能的培养非常有利于理工科学生人文气息的凝集。
六、结语
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旨在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素质。但是,由于认识和客观条件的一些原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高校的发展并不平衡,有的不够深入,有的走过场,有的无经费,有的参加人数少,并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所以,当前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要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学理研究[3],重视开展社会实践。任何脱离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教育,或割裂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理论和实践,都将不可避免地坠入虚无和尴尬,直至走向穷途末路。
参考文献
[1]申屠待旦.教育的新节奏[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相关热搜:教育 教育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世界诸多国家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教育思想虽形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今又观之,感慨甚多,看似“古老”的教育思想,纵观今日之中国教育,这些教育思想对改变中国教育现状存在的弊端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之所以有如此之说,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我国基础教育科学教育思想观念的严重缺失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德育与智力教育,恰恰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重大漏洞,值得引起广大教育者和教育领导者的深思。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即是强调实行对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教育,其主要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实施“自我教育”的同时,要实施多方面的教育,诸如:智育、德育、劳动教育等,在其教育理论中,他尤其把道德教育视为基础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信念和理想,健全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其次。他的理论还特别强调智育这一重要环节,智育即“智力的教育”,其对智育的诠释是反对把填鸭式的课堂教育作为唯一的教学活动,“唯智也”苏霍姆林斯基对智育的诠释是不仅仅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强调更重要的教育过程,他的这一理论比同时代西方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都要站得高、看得远,也比‘传统教育论’研究得更透彻,理解得更全面。
他把智育具体拟定为四个方面;首先是通过传统教学使学生掌握、积累科学知识,这是智育的根本;其二是发展智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的,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会抑制智力的发展,二者协调配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力教育其三是培养智能。
即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和进行智力劳动所不可缺少的技能、技巧与本领,也就是培养从事脑力劳动所必要的手段和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要求培养的智能,既具有知识的成分,又具有智力的成分,还具有工具的性质培养智能这项任务,包含着全新的独创性的见解其四智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一理论的实现有两个必须的渠道,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另一个是科学知识与真理的掌握。
基于此理论,观今日之中国基础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首先是学校教育存在商业化的问题,个别学校教育存在道德教育的缺失,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唯利是图,寡情薄义的道德取向看似大学生人才云集,实质是缺失有用的真正人才,其后果是十多年的学校教育造成今曰就业艰难,缺少智力型,创造性的有用人才。
其次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教育的投人,而学生的学习卷人了高成本的漩涡,基础教育良莠不齐,滋生了教育的腐败,无形地对学生道德观念及教育形成了不良影响,乍看基础教育并没有被产业化,而实质上却出现了严重的商业化倾向。
再者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城市与农村,学校与学校之间分三六九等,这些现象为教育腐败的生长提供了空间。
再者是基础义务教育面临的择校问题,看似平等,实则跟学生家长的权钱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关系,权钱决定了孩子能享受什么样的教育资源高校。虽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其招生意向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着基础教育的教学取向再次是应试教育成为了基础教育的主体,其道德、智力教育缺失,即使表面开设了这些课程,也只是停留在表象上,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功利性的教育方式只会使学生正确的道德取向缺失、社会价值失落还有就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媒体的引导从某些方面颠覆了学生的价值和道德取向,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承担起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的责任,并使之走向科学发展的正途。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局部存在商业化倾向,道德教育相对淡化,应试教育体系急待整改完善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关键是思想文化的缺失长此以往,中国教育将出现令人担忧的恶性循环局面!
回归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笔者认为我国当前教育极待拯救的问题是道德伦理的实质性教育,从孩子的教育初端开始,从小就让孩子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公民道德基础,亦即从小滋养其良好的道德习惯,进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从而树立坚定正确的道德信念,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让学生认识美,在学生认识美的基础上培养美的情操、美的修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它决定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方向,学性去影响学生的个性,意即以教生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取决于其育者自身的优秀去影响学生个性在青少年所受的教育,所以学生的发展与定型。
在教育中要形成公民必备的基本总之,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
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具有正确理论在今日中国之教育现状下,的修养和品质的学生应该是热爱值得诸位教育者深思,他为教学习、热爱劳动、不自私而且考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应该成虑别人的利益、富于同情心且具为我们广大教育者的崇拜图腾,有正义感。
其次是实施真正意义我们要呼唤摒弃利益至上的教上的智力教育,意即通过课堂教育回归学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发展智力,培毛毳教授,硕士毕业于湖养智能,进而形成科学的的世界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湖南观,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师范大学朱咏北教授,中国音乐成为真正有能力的智者,而不是学院访问学者,从教二十余年。
如工厂复制般的平乏无能之人现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再次要在教育过程实行劳动教育,钢琴教授,钢琴专业学科带头人,所谓劳动教育其宗旨是劳动过程湖南省钢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根专家库成员,曾任湖南省钢琴专据其兴趣爱好运用其智能,锻炼业委员会郴州分会会长。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部分大学生道德危机和法制意识淡薄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实行一体化的德育与法制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未来市场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法制化依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1]。大学生整体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巧,形成了整体上正面积极的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文化及风气的负面影响也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有抵触心理,价值观不正确,过分追求功利目标,道德水平整体下滑。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年轻人眼中过于古板守旧,需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突出意识形态的宣传,进行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要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发展,从说教的方式中发展出具有生命活力的法制和德育教育。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社会热点案列,首先上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并结合政治因素进行教育,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灌输法制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守法公民。
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一体性
(一)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交叉
学校德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学生施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2]。高校德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堂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教育如美育、体育和智育密切相关,具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除了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民族精神与尚武精神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等。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法制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教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理解法的内涵及作用;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让学生懂得民主的真正含义,学会正当行使民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教育,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宪法最为武器行使权利及保护自己,同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合,具有一体化的内容基础[3]。
(二)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功能互补性。首先大学生德育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人都能思考有感情,特别是大学生情感意识非常强烈,对于生活中和社会上的事物易形成主观性的认知和看法,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入手,法制教育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和学习。其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成果的检验和保障。虽然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效力,德育教育的约束范围也比较宽泛,但是法制教育才能体现出现实意义上的强制性,为学生践行德育提供了标准和支撑。
三、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的途径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
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人本理念的运用[4]。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平等自主的原则,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意识。这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社会工作中才能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规划和执行,并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自觉抵制,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首先高校要制定关于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章程和治理细则。高校按照章程严格执行和治理,促进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确保教育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高校要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章程,也可以适当引进外校的治理模式,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现代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去行政化转市场化”的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部分高校的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约束监督机制,对相关的权利运行机构设置进行分权和制衡,防止教育决策中的个人过度自由裁量,从而保证高效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5]。
(三)提高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质量效果
从内容上说,高校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规划。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结合高校所在地区、不同类型院校以及各个年级层次特点来进行。从形式上说,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法制教育和德育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的教育方式,通过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从师资上说,高校要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所学专业与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对口,还应加强其在职期间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培训,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不断学习和成长[6]。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实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法德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程晓丽 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骆小婷,何秋霞.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科教导刊,2013(4):96-97.
[2]李杨.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才智,2013(8):46.
[3]黄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德育与法育融合互动的角度[J].大学教育,2014(3):4-6,21.
[4]李丽娜.德法兼济情理交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121,145.
关键词: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教育;意义;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41-03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1]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高校除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外,还应着眼于整个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源流性工作、本质性工作上,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促进高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高校永葆生机的关键所在。当前,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人才竞争、教育竞争的形势下,切实在大学生创新教育这一领域进行有效突破,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在整个教育系统内部的综合竞争实力。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性问题。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在21世纪,创新之于国家富强、组织生存、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有鉴于此,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为实现科学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教育问题。目前,创新教育在我国仍处于起始阶段,在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教育理论体系;在教学实践方面,真正有魄力地勇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学校不多,我国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整体上较差。面对这种严峻的教育形势,为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创新教育进程,首先就需要明确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终目的的全面的教育活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首要内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产生的动力,包括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观念等,具体表现为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想他人之不敢想,敢于为他人之不敢为,勇于探索,追求突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创新能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决定着创新的水平和质量,包括创新感知力、创新注意力、创新想象力、创新思维力和创新实践力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创新型人才富于开拓性,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开拓新局面,能够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领域发展的要求。全面性是评价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客观指标。全面性是指创新教育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知识型教育所要求的知识与经验,智能型教育所注重的对知识的活化运用,还应包括非智力因素,如道德教育、体育训练、审美教育和劳动实践等。
二、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事关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明确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经历了外延拓展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地方高校也在这一轮发展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但也面临着内涵发展的问题。当前,地方高校实施创新教育,是落实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应有之义,是促进自身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1.是落实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应有之义。“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正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