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与当地儿童相比,随迁儿童在担任班干部、学业成绩和班级人气指数方面处于相对劣势。随迁儿童融入当地儿童群体存在难度,但群体区隔不大,在起绰号等方面没有表现出群体歧视。
从区域差异看,无论东西部,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都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类别边界效应,但是,西部儿童好友数量多于东部,东部的随迁儿童群体类别边界效应更明显。
从个体人口统计学变量看,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学业成绩水平等变量上均表现出心理融合方面的各自差异,并且多与东西部区域变量存在交互效应。
从影响心理融合的场合因素来看,同学玩耍时、家长会时、假期时、奉献爱心时是两类儿童共同提到的容易凸显儿童户口身份的场合。在食堂里、公布成绩时和家长会时,东部学生中随迁儿童身份凸显程度高于西部。
一、问题与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迁儿童数量逐年增加。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有相当数量的子女也随父母迁往异地。
当前,各流入地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求,正积极安置随迁儿童就地入学,基本解决了随迁儿童“有学上”问题。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在群体心理层面上,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能否相互接纳?有哪些因素影响两个群体之间的心理融合?解答这些问题,对于帮助随迁儿童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跨越有着重要意义。
在本调研中,随迁儿童是指户口在外地,跟随父母在当地生活,并在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中小学生。当地儿童是指户口在本地,并在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中小学生。心理融合是指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两类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与接纳程度。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随迁儿童在与当地儿童同班学习的过程中,在群体心理层面上彼此心理接纳与相互认同程度。
为避免传统自陈式问卷在群际关系研究中可能导致的掩饰性误差,本调研通过测量社会心理距离、重要他人选择取向、群体成员全面评价、群体边界表征程度、身份标签显隐场合等途径,借助内隐测量技术探究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群体间心理融合的特征。同时,收集调研对象特别是随迁儿童的个体人口统计学变量,用以探讨随迁时间、年级、性别、学业成绩等因素对心理融合状况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调研主要以纸笔作答的形式,请学生如实填写自己在班里的好朋友姓名,选择心目中的重要他人(玩伴、同桌、小组成员、班长等),对转学而来的两类新同学(随迁儿童、当地儿童)特征进行预测,填写班里同学的绰号,选择凸显群体类别身份的主要场合等,从而有效测量与比较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的人际状况、人际距离、群体边界等。
本调研于2012年11月前后展开,以东部和西部代表性城市宁波和重庆为调研区域,以两地义务教育阶段当地儿童与随迁儿童混编班的两类中小学生为调研对象,以整班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样本范围覆盖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六个年级的学生。本调研共收集到24个班1 103个学生的数据,其中1 040个学生的数据为有效数据,有效率为94.3%。在1 040个学生中,当地儿童520人,随迁儿童520人;东部462人,西部578人;男生562人,女生469人(缺失9人);四年级183人,五年级174人,六年级186人,初一177人,初二175人,初三145人。所有数据输入SPSS14.0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好友数量无差异,类别有不同
随迁儿童的好朋友数量并不比当地儿童低,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孤独现象。但是,在好朋友的组成上,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都存在明显的同类别边界效应,即更多地选择同类别群体儿童做朋友。
本次调研中,儿童的群体类别根据户口分为随迁儿童和当地儿童两类。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班内好朋友的数量在0~11人,平均为3.44人。具体来看,第一,所调查24个班的班额在31~55人,也就是说被调查学生在9~16个同学中就有一个好朋友;第二,共有41人(当地儿童20人,随迁儿童21人)填写了“无好朋友”,约占总调查人数的3.9%;第三,不管当地儿童还是随迁儿童的朋友组成中,都有约2个同身份类别好友(户口性质相同)和1.4个异身份类别好友(户口性质不同),同类别边界效应明显。这表明,随迁儿童身份对于其好友数量影响并不显著。不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儿童身份对于其好朋友构成是有显著影响的,即随迁儿童更多地选择随迁儿童作为好朋友,当地儿童更多地选择当地儿童作为好朋友,这符合社会心理学中关于“身份相似性是人际吸引重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
(二)随迁儿童的班级地位与当地儿童相比,处于相对劣势
与当地儿童相比,随迁儿童在担任班干部、学业成绩和班级人气指数方面处于相对劣势。随迁儿童融入当地儿童群体存在难度,但群体区隔不大,在起绰号等方面没有表现出群体歧视。
在我国当前的班级组织中,正式班级地位往往通过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学业成绩高低来体现。而人气指数(受欢迎程度)、小团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则体现学生在非正式组织或场合下的群体地位。本调研对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是否担任班干部、自评学业成绩状况(分为优秀、中上、中等、偏下)、受欢迎程度设计了专门题项。统计结果显示,两类儿童的正式班级地位状况如下:第一,对两类儿童是否担任班干部的比例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χ2=13.46,p
(三)西部儿童好友数量多于东部,但东部随迁儿童群体类别边界效应明显
从区域差异看,无论东西部,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都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类别边界效应,但是,西部儿童好友数量多于东部,东部的随迁儿童群体类别边界效应更明显。
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好友数量上,东西部地域主效应非常显著(F=20.12, p
(四)人口统计学变量不同的两类儿童心理融合存在差异
从个体人口统计学变量看,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学业成绩水平等变量上均表现出心理融合方面的各自差异,并且多与东西部区域变量存在交互效应。
除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学业成绩水平外,本调研还考察了性别、年级等变量。就性别差异而言,第一,在与当地儿童的心理亲密度上,不管是随迁儿童还是当地儿童中的男生均非常显著地低于女生,而在与随迁儿童的心理亲密度上,不管是随迁儿童还是当地儿童中的男生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女生。这表明,在心理亲密度上,性别效应显著大于户口类型效应。也就是说,与男生相比,不管属于哪一户口类型的女生都更倾向于与当地儿童亲密交往,而不愿意与随迁儿童亲密交往。第二,当地儿童和随迁儿童与同类别群体的心理亲密度均非常显著地高于与异类群体的心理亲密度。综合来看,随迁男生与当地儿童的心理亲密度最低(-0.24),当地女生与随迁儿童的心理亲密度最低(-0.28)。这表明随迁男生与当地儿童、当地女生与随迁儿童在心理融合上可能存在更多问题。第三,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选择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时,对当地儿童的选择度均显著高于对随迁儿童选择度。女生对当地儿童的选择度非常显著地高于男生,相反,女生对随迁儿童的选择度则非常显著地低于男生。这种性别差异符合“男女生人际关系心理需求不同”这一发展心理学规律。
就年级差异而言,两端年级当地儿童的好友数量较多,中间年级随迁儿童的好友数量较多。当地儿童类别边界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五、七、八年级,毕业年级融合相对较好。在选择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时,在群体类别边界效应前提下,初一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当地儿童,初三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随迁儿童。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两个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一结果表明,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两个群体心理融合的程度呈现加深的趋势。不过,中间年级也可能由于忽视引导而更加强化群体边界效应,造成两个群体间的区隔固化。
就是否担任班干部而言,班干部的好友数量非常显著地高于非班干部。在选择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时,当地非班干部学生对当地儿童的选择度显著高于随迁非班干部学生,而班干部则没有表现出这种特点。另外,班干部对同类身份儿童的个体特征和与之的关系预测均高于非班干部学生。可见,担任班干部的经历可以使儿童人际包容度更大,更容易与不同群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就不同学业成绩状况而言,自评成绩偏下的儿童好友数量显著少于其他儿童;自评成绩优秀和中上的儿童与当地儿童的亲密度大,与随迁儿童亲密度小。在对与同身份者关系预测上,自评成绩偏下的儿童对与同类身份儿童之间的关系预测显著低于其他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学业成绩始终是影响儿童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变量,自评成绩不佳会影响儿童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其好朋友数量以及与不同群体的交往深度。
(五)有些场合更容易凸显随迁儿童身份
从影响心理融合的场合因素来看,同学玩耍时、家长会时、假期时、奉献爱心时是两类儿童共同提到的容易凸显儿童户口身份的场合。在食堂里、公布成绩时和家长会时,东部学生中随迁儿童身份凸显程度高于西部。
总体而言,排在前5位的场合从高到低依次是:同学玩耍时、家长会时、假期时、奉献爱心时、上课时。对于当地儿童而言,排在前5位的场合从高到低依次是:同学玩耍时、奉献爱心时、家长会时、课堂上、假期时;对于随迁儿童而言,排在前5位的场合从高到低依次是:家长会时、假期时、同学玩耍时、奉献爱心时、才艺表演时。见图1。
在其他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除地域变量外,其余变量的不同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而卡方检验表明,东西部的差异体现在食堂里、公布成绩时和家长会时,东部学生中随迁儿童身份凸显程度均显著高于西部学生。
三、讨论与建议
(一)辩证认识随迁儿童在学校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处境
本调研结果显示,随迁儿童的心理适应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应该更好地发挥起积极影响,消除不利因素。我们不要一味地给随迁儿童贴上弱势群体的标签,更不要夸大两群体心理区隔的程度。随迁儿童担任班干部的比例和学业成绩中上等及以上的比例都显著低于当地儿童,同时,随迁儿童群体明显处于人气劣势地位。对此,要采取措施改善随迁儿童的竞争劣势。但在好友数量、积极关系期望与当地儿童心理融合的倾向等方面,随迁儿童并不差。
(二)对于不同类别儿童心理融合的促进要根据情况进行区别化教育引导
本调研发现的东西部差异、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是否担任班干部差异、学业成绩差异为区别性、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提供了依据。比如,西部儿童好友数量多于东部儿童,东部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心理融合度更低,这一结果印证了前人关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学校生活处境差异的结论。这启发我们,可以从普通话推广和加强对当地方言、文化的了解等方面给随迁儿童提供更多帮助。再比如,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组织地位差异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启发我们,对于两类儿童心理融合的引导应根据年级段有所侧重:起始年级重在增加对随迁儿童的了解,中间年级注意避免当地儿童的群体边界效应。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自身生活质量也在全面提高,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然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所以要加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研究。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
对于学期儿童,需要重点培养儿童心理素质方面,促进儿童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学前儿童不仅需要具有健康体魄,也需要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重点培养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结合现阶段儿童心理健康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内容:
1.先天心理障碍因素
由于遗传缺陷导致其存在智力障碍以及先天畸形,生理方面缺陷、肥胖等。还有各种内分泌腺的活动,进一步导致这一部分幼儿先天便患有自闭症以及多动症等方面障碍。
2.心理因素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每个发展领域都存在相应的心理发展关键期,幼儿从两岁到七岁之间,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自己是非标准和行事态度,也会出现反抗行为,对成人的要求,不会向以前那样听话。这个阶段是幼儿个性以及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3.自我意识
幼儿早期自我意识和认知发展对于人格发展是较为重要的作用,将会使其在为人处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侧重,也将会直接影响家长以及教师之间的合作。
4.家庭及幼儿机构影响
对于幼儿一日而言,其生活过程中是没有办法可以离开家庭以及幼儿园,这也是幼儿生活以及学习的基本场所,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将会对幼儿自身心理变化带来直接影响,对于幼儿去适应社会发展存在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在家主要依赖父母,在幼儿园则是依赖教师,所以如果幼儿所处环境不融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幼儿心理发展受到直接影响。
三、幼儿心里健康教育分析
自古以来人们具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爱幼”已经从较为单纯的满足下一代物质需求逐渐发展为关注下一代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已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现阶段教育行业中关注话题。所以要重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在一日活动中进行渗透
幼儿日常生活每个环节都蕴含较为丰富的教育内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是不可忽视的主要资源,要充分利用一日常规生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要倡导玩中学,游戏是独立性培养以及合群性培养的最好方式。
2.心理环境建设
不仅仅需要对幼儿自身安全和舒适程度给予保证,与此同时也需要能够重视对幼儿自身心理环境方面的安全保护,教师以及家长必须要能够学会换位思考,不去责备幼儿,虽然他们心理年龄比较小,但是幼儿对于这方面的心理氛围要求则较为重要。对于我们而言是幼儿最为依赖的人员,因此需要更多的去站在幼儿自身的角度上去对待问题,不可只凭主观意识,从而觉得幼儿自身年龄比较小,不懂事,进而便不会去顾忌幼儿自身的想法,做出一些伤害幼儿自身的事情。
3.幼儿工作者的素质
现如今对于我国的幼儿教育者而言,教师人员自身基本素质并不是很高,很多学前教育缺乏新的师资力量,对于传统教育理念而言,已是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教育需求,幼儿教师人员通常都是毕业于高职专科院校,通过对比其他国家的幼儿教师来说,依然是存在着十分大的差距,他们对于儿童的表现心理不能做出有效分析以及矫正,也没有办法能够更好做出相应干预和防止,对于一些幼儿园教师在处理幼儿特有心理方面问题过程中,把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运用,对于这种情况所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无法做到对症下药,与此同时也将恶化幼儿心理问题。
4.家园共育
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使得学前教育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前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为儿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前提,因此,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发展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些有利参考。
一、现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解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其生理上和心理上所存在的问题,但是教育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幼儿园和家长将重点都放在了儿童的生理健康上,往往只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儿童虽然年龄小,但其心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幼儿园和家长需要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若发现异常,须引起重视。例如,如果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出现不爱说话、不乐于与人交往等现象,幼儿园和家长就应该格外留意。但是,有些幼儿教师和家长却将之视为儿童的正常表现,不对这种现象采取任何措施,或是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那么最后可能导致问题的严重化,儿童出现性格孤僻、忧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幼儿园和家长一旦发现儿童表现出此类现象,那么就应该及时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对儿童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时常和儿童进行沟通,避免心理问题的严重化、恶劣化。
2.理论与实践不协调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逐渐发生着改变,对儿童的教育模式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重视了起来,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现在,我国的众多教育机构开始对儿童心理健康方面进行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在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时,只注重理论研究,并没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导致理论和实际相脱离。究其具体原因,主要是相关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只是将一些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利用起来,所得理论缺乏实例支撑;又或是即使通过研究得到一定的成果,也是根据以往的一些实际经验进行总结的。
二、提高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对策
1.幼儿园和家长进行合作,共同促进儿童进步
对儿童的教育工作,要想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健康发展,光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只有幼儿和家长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使儿童健康发展,快乐成长。首先,就需要家长增强对儿童的关心,不仅要让儿童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还要时刻关注着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幼儿创设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幼儿有足够的耐心,要抽取一定的时间和儿童进行沟通,让儿童感受到成人的关怀与爱。另外,家长还要适当对孩子进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幼?涸耙惨?及时与家长沟通儿童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只有实现家园共育,才能使儿童
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2.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儿童的教育
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不断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幼儿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对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要充分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专业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另外,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对儿童有足够的关心和了解,一旦发现儿童的身心出现异常情况,就要及时地解决问题,并及时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在儿童阶段,儿童最爱模仿成人,因此,教师要做儿童的好榜样,如果教师在儿童面前做出一些不适当的举动,就会影响到儿童的发展。教师要时刻约束自己,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目前,还有许多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对儿童的教育工作不够了解。根据上述情况,要不断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素养满足教育的需求,才能够让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快乐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儿童;成长 文:童话中的美好
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一,有其他两种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促进其社会适应。教育往往是互动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成长了家长,即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说3岁前我们更多关注了孩子的身体健康,那么3岁后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还需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让我们关注孩子,了解学前儿童的一些现状和特点,从知道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始,关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关注家庭教育会有何种影响,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
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误区
目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
1、儿童观落后
。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孩子是附属品、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传,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如认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养分离;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过分亲昵、照顾、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4、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二)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以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大教育观——由狭义的家庭教育向广义的家庭教育发展。以往人们把家庭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关心孩子的学习,现在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单向的家长向孩子实施教育走向双向的家长和孩子相互教育;关注家庭结构、父母婚姻关系、家庭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态因素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潜在影响;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儿童家庭教育等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逐渐丰富起来。
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许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长的教育,他们发现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近年来,家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家长学校的兴起、家长刊物的创办、家教经验的交流等为家长的学习与成长提高了平台。
3、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学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他们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启蒙性。教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他们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
2、复杂性。家长不但要抚养孩子,还要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促其社会适应。
3、亲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亲密度的制约,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显著。
4、生活性。由于思维幼儿的直接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决定他们是从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学习的,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
5、细致性。大事因小事,家长应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
6、权威性。由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需依附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这种独特的作用决定崇高威信。
7、个性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需给予幼儿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须知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七岁这一时期,因为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的增加,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成人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脑电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5~6岁左右是脑电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时期;约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清醒时间相对延长,3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5~7岁只需11~12小时。
2、幼儿的游戏方面。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爬、跳等。
3、言语的发展方面。幼儿期是一种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其3~4岁词汇数量的年增长率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积极词汇较婴儿期大大增长;语法的掌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认知的发展方面。随着言语的发展,记忆在不断的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相对增长,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也在不断的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最初实物、数和类的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5、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中自尊感稳定与学年初期,应着重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思维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倾犯行为和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此期,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控制侵犯行为和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总概括为: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尤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
(二)了解家庭氛围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条件。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也影响着身心的发展。如随着城
市独门独户的增加,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带来减少问题应引起注意。
2、家庭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家长不会吝惜,但应注意理智。
3、家庭结构。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孩
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氛围。氛围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氛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
围: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快乐的家庭气氛。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正影响例子
一个男孩子懂得“一个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后,过生日时,不在吵着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问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养大的。”男孩很感动,当他听说姥姥60岁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折了60只纸鹤。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礼物都送完后,他把纸鹤窜起的花环戴到姥姥的脖颈上,并轻吻了姥姥。姥姥感动得哭了,她说,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二)负影响例子
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1.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理上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具有其它一切生物所没有的特征。人类共有的遗传素质是使儿童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由于遗传缺陷造成脑发育不全的儿童,其智力障碍往往难以克服。由此可见,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自然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2.家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6岁前的儿童与家庭的关系更为亲密与长久。因此,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所给予的影响是更多的,更大的。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活动内容与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具有率先性、随意性、随机性、亲情性、持久性、丰富性等特点,若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
3.托幼机构的环境和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托幼机构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托幼机构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托幼机构对学习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学前儿童对教师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不融洽、不协调,如果儿童生活环境的气氛不融洽往往会导致其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增进和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具体策略
1.丰富有关遗传方面的知识,少生、优生,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中,遗传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使幼儿健康成长,首先要把好遗传这一关。提倡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和受孕时机;注意产前检查和诊断将对新生儿是否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幼儿生理成熟健康发展,要建立和健全幼儿医疗保障制度,家园共建及时处理幼儿所患各种疾病,从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2.创造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减轻幼儿心理压力 对幼儿来说,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家庭应成为良好的育儿环境,以向幼儿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和谐的生活气氛。理想的家庭生活气氛是和谐的,家庭生活气氛带来轻松的、欢乐的、积极向上的感受,将有助于不断巩固家庭关系,从而消除幼儿紧张等心理压力。父母对幼儿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幼儿在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2)整洁优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现代家庭已将家庭环境提到了首位。家庭中有了孩子,环境布置的要求应向儿童倾斜,就是说要考虑环境布置对儿童的影响,家庭中物质环境是无声的教师。
(3)文化生活渗透。必须提倡高尚的文化生活,因为它对儿童将产生精神影响,选择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书籍、歌曲、影片、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游戏等,将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和心理健康成长,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生活。试想:如果家庭中以赌博为娱乐内容,将会给幼儿带来多么恶劣的影响。为此,家庭应慎重的选择安排家庭中的文化生活。
3.社区、家庭、托幼机构相互融合,是幼儿心理健康的有力保证
(1)托幼机构必须把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首位。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相融合。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的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打破班级界限,由大、中、小班各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幼儿交往的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性和合群性。
(2)托幼机构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托幼机构环境创设必须给幼儿轻松、愉快的感受。教师应尽可能的关爱幼儿,特别是刚入园的幼儿。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为:学习积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个性健全,品行端正,适应性强等。教师应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将儿童成长过程显现出来的幼稚心态和偏移行为误归为心理不健康的范畴。
〔关键词〕儿童;延迟满足;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4-0014-03
一、延迟满足
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也是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人格变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二、延迟满足的心理机制
1.认知
(1)注意能力的发展。注意机制的成熟是自我控制发生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研究表明,对奖励物的注意会缩短延迟的时间,而奖励物没有在场或者个体不去注意奖励物,那么延迟时间将会加长。Mischel在认知神经研究的基础上,用冷/热系统结构框架来说明策略性注意调配对延迟满足的作用机制。“冷”系统是认知的、中性情绪的、凝神的和策略性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的各种注意分心活动,它可以延长延迟满足的时间。“热”系统,是情绪和恐惧的基础,是由先天释放刺激所控制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持续将注意力固定在奖励物或奖励物的唤醒特征上,它可以削弱延迟满足。“热”系统发展比“冷”系统早,在人生最早的几年里,热系统发挥主要功能作用,因此儿童表现为十分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冷系统发展起来,开始在延迟满足中具有优势作用,儿童也意识到自发地使用冷注意调配策略有利于延迟。
(2)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更直接地测试对奖励物的思维所产生的效果,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不管奖励物出现还是被遮盖起来,学前儿童在等待期间如被指引思考奖励物,那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都将很短,不足5分钟;但当儿童被指引思考一些有趣的事情时,不管奖励物是否在儿童注意视线内,平均等待的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而当儿童没有任何分心思考的指引时,出现奖励物的情境儿童延迟的时间最短,不足1分钟。显然,认知的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暴露于实际奖励物的强大刺激影响,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
(3)抽象认知能力的发展。抽象(abstraction)的策略似乎比分心(distraction)更为有效。Mischel和Moore(1973)发现:当儿童直接暴露在真实刺激物的情境中,他们很难做到较长时间的等待;而当儿童出现在以幻灯片呈现的刺激物影像(抽象表象)情境中,他们则较容易做到长时间的等待。可见,不同抽象程度的刺激呈现模式影响着儿童的延迟满足行为。在此基础上,Moore等人教导儿童对刺激物作心理的认知转变,结果表明:儿童在面对奖励图片时,如果将图片假想成真实奖励物的话,延迟等待的时间将大大缩短;相反,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的时间。另外,在认知上注意刺激物的抽象的、 “冷”(cool)的属性,而不是注意刺激物诱人的、唤醒特征的“热”(hot)的物质,也会促进延迟等待。
简言之,个体如何对依随关系中的奖励物进行认知编码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显然,对奖励物的抽象认知表征对于延迟行为起到更为强大的决定作用。
(4)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对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的了解与意识。Mischel &Mischel(1983)对学前至小学6年级的儿童进行了延迟策略元认知知识的研究。研究表明,4岁儿童通常偏爱那些对于自我延迟效率最低的策略,因而自我控制极为困难。到5岁,儿童开始理解对于延迟满足有效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避免注意奖励物;二是选择有效的分心策略。对于那些更有效的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直到小学3年级,才逐渐开始能够使用;到6年级,儿童已显著地采用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
2.语言。语言发展水平和不同语用策略的使用都会影响到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在两岁儿童的延迟满足实验过程中,儿童经常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并且是作为一种延迟的策略出现。
维果茨基认为,学前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利用自我言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完成任务。其对言语的调节功能及言语形式的简述得到了不少研究支持:一方面显示自我言语确实在4~10岁儿童身上表现明显,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形式由外部言语逐渐内化为内部言语思维,当个体在面临挑战性的任务时,内部言语思维又会外化为外部自我言语的形式;另一方面,儿童自我言语的使用可以预测自我控制的行为和任务的完成,从而起到调节的作用。
鲁利亚发现言语控制的来源及形式(声音运动/语义内容)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行为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并将儿童社会化中言语调节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5~3岁),只有成人的外部言语能够控制儿童的行为,而且成人言语只具有控制的启动功能,显然这一阶段控制行为的言语是其运动形式而不是语义内容;第二阶段(3~5岁),成人言语具有控制行为启动和抑制两种功能,儿童自己的言语只具有启动行为的功能,说明这一阶段言语的语义内容开始发生作用;第三阶段(5岁左右),儿童内部言语充当自我指导的功能,从而实现由外部言语调节向内部言语调节的转变。
在传统的延迟满足行为控制的实验研究中,言语的调节作用得到了有力支持。对于幼小的儿童,产生言语的自我指导要有利于延迟满足,但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并不重要,与任务相关或不相关的言语都同等有效;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就显得很有意义,只有与任务相关的言语指导才能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3.情绪。Smith& Lazarus(1990)曾指出,任何意味着重要结果的事情,无论是对个体有害还是有益,都能触动情绪反应,人们感受到的情绪和情感对自我调节的努力和目标追求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的能力,而消极的情感则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消极的情绪降低了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和自我效能感。
4.个性特征。 Block J.H and Block J.(1983)研究了延迟满足与个性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男孩被描述为:深思熟虑、注意力集中、讲道理、合作,对动机和情绪冲动的控制;能延迟满足的女孩,其个性特征是:聪明、有智谋,同时与延迟满足相关的这些个性特征具有跨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Funder and Block(1989)延续了青春期儿童延迟满足的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更有责任感、有能力、对智力问题感兴趣、过度控制;在反抗性、不可预测性、自我放任、敌意等个性特征上反应较低。延迟满足与智商、自我控制、自我韧力存在正相关,说明延迟满足能力与基本的认知技能和冲动控制能力有密切关联。 Mischel, Shoda, Peake(1988,1990)对学前期儿童延迟满足行为的长期预测性进行研究,发现在学前阶段就能延迟满足的儿童,十年之后,在父母的评定中与延迟满足相关的特征有:不易受挫折的打击,在挫折情境中更易展示自我控制;受到激励时,学业表现很好;不易受诱惑,当面临选择时,朝向自我追求的目标,而不是追求即时满足;聪明、有智慧;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注意力集中等。
三、幼儿自我延迟满足与其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素质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基本维度。
1.幼儿心理素质的成分。 梁运佳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心理素质并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的维度,这说明幼儿时期的心理素质处于萌芽状态,各心理素质的成分之间并未清楚分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幼儿心理成分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混乱到各种心理成分逐渐产生的过程。随着幼儿的成长,活动范围扩大、经验日益丰富,幼儿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认知水平的提高帮助幼儿逐渐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环境。前者使幼儿发展起自信心、自主性等与个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后者使幼儿慢慢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适应能力逐渐加强,同情心、合作性等适应性成分发展起来。而适应性能力的加强又促进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幼儿心理素质是相互促进的整体,在这种相互促进中,幼儿心理素质逐步发展、丰富和完善起来。幼儿心理素质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维度,具有整体性与发展性的特点,包括16个基本成分: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情绪情感、自主性、敢为性、想象力、表达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操作性、同情心、合作性、交往礼仪、解决冲突、环境适应。
2.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衡量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我控制能力与心理素质中的个性维度关系密切。在儿童的心理素质成分中包含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控制直接、短期的欲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通过控制自己来达到某种目的。Mischel的“糖果实验”表明,自制型的孩子成人后社会适应能力较好,自信,耐挫折,不易放弃,人际关系较好。因此,适当延迟对儿童欲望、要求的满足,让他们学会等待和控制情绪,这种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
3.心理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促进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情绪情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之一。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和抵抗诱惑的能力,能够使儿童更乐于参与活动,与周围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而消极的情感则导致更加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
想象力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密切相关。想象是指在外界现实刺激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Moore等人(下转第18页)(上接第15页)的研究表明,儿童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时间,这表明想象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思维力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关系密切。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儿童心理活动发生质变,让儿童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出现了比较复杂的社会。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换句话说就是思维力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儿童延迟满足能力提高的作用。
语言的发展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能够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感。语言发展水平和不同语用策略的使用都会影响到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在延迟满足实验中,儿童经常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并且是作为一种延迟策略出现的。维果茨基认为,学前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利用自我言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完成任务。由此可见,语言的发展可以促进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自我延迟满足能力与心理素质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也将促进自我满足能力的发展。(稿件编号:091107008)
参考文献:
[1]Michel W.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Fron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1999:478~480.
[2]Mischel, W., Shoda ,Y., & Peake ,P. K. The nature of adolescent competencies predicted by preschool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54:687~696.
[3]Shoda ,Y ., Mischel ,W ., & Peake , P.K .Predcting Adolescent Cognitive and Self -Regulatory Competencies from Preschool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dentifying Diagnostic Condi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0;26(6):978~986.
[4]Metcalfe, J. Mischel, W.A hot/cool analysis of delay of gratification: Dynamics of willpower. Psychology Review,1999,106(1):3~19.
关键词:学前儿童;幼小衔接;自我调控;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24-03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结束相对自由和散漫的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对幼小的儿童的确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幼小衔接工作非常重要,充分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但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且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有哪些区别呢?我们先对两种教育的特点进行比较。(见表一)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相比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开始进入正规学习阶段,具有正规教育的各种特点,比如规则性强、目的性明显、所学知识抽象等。能够顺利进行小学学了需要学前儿童达到一定的年龄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外,更需要学前儿童具备一些社会性方面的能力,比如有时间观念、有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特别需要学前儿童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比如在学习和生活上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有完成任务的意识,有执行任务的能力,有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等。学前儿童一旦具有这些方面的能力,不但能够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还能在此基础上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持续性发展,对今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两个教育阶段的教育特点不同,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过渡的过程中幼小衔接工作就变得必不可少。虽然幼小衔接一直是一个被重视的问题,但也一直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当前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强调幼儿园教学方式的改变,但目前采取的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在大班末期延长上课时间,或带小朋友去小学参观,或请小学生回幼儿园介绍学习生活等。第二,重视知识的衔接,甚至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但对社会性方面的能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够重视。第三,小学在幼小衔接上努力的不够。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幼儿园大班的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很多共同点,所以小学低年级应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低年级儿童的特点。这些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为了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只是强调了成人的方面。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前儿童自身的社会性发展的能力和主动性,特别是具备按照社会标准行动和管理自己的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应该成为幼小衔接中我们格外关注的方面。学前儿童获得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对学前儿童个体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自我调控不仅可以帮助学前儿童社会化,帮助学前儿童获得更加清晰的自我,还可以为学前儿童和这个世界进一步的积极的联系建起一座有效的桥梁,帮助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什么是学前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泰勒认为是指个体控制和指导自己行为的方式[1]。具体地说,学前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是指学前儿童能够按照社会标准和成人的要求管理和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具有良好自我调控能力的学前儿童,表现在情绪、认知和遵守社会规则三个方面:首先,有良好自我调控的学前儿童能够初步获得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不会过于情绪化,如冲动、乱发脾气等。学前儿童越是能够主动控制情绪,就越能够实现外界的要求,越容易维持与别人之间积极的关系。其次,有良好自我调控的学前儿童具有更好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他们愿意通过榜样、规则、成人的要求等方式进行学习,甚至愿意通过一些策略来学习,比如探索、实验、模仿等方式进行学习。第三,有良好自我调控能力的学前儿童具有更好的社会规则意识,他们能够自愿服从成人提出的规则和要求,并对自己积极遵守规则接受成人安排的行为感到愉悦。学前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属于人格构建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学前儿童形成自我调控能力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良好的开始。
学前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自主性从少到多的连续不断增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人的教养方式,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将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2]。在学前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来自父母的爱、引导和控制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父母在教养子女和亲子互动中对孩子做出积极,如对孩子表达爱、尊重和鼓励,和孩子一起游戏,给孩子读书讲故事,解答孩子的各种疑问等。这种温暖积极的支持态度能够使学前儿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能够促进学前儿童更强的内在动机、深刻的理解能力以及自尊,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强的信心,愿意接受任务和规则,愿意与人交往,愿意独立自主地完成某些任务。父母积极温暖的教养方式可以为学前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但在教养方式中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当学前儿童还没有遵守规则和完成任务的意识的时候,当他们对按照社会标准行动和管理自己的行为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内化时,他们非常需要父母的引导,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父母制定清晰的规则,对他们的行为提出明确的期望,并能对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给予具体的指导,必要的时候还必须达成相应的奖励和惩罚的协议并坚决执行。在父母清晰的、连续的引导和控制下,学前儿童将会形成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会有比较稳定而愉悦的情绪,能够理解并遵守规则,愿意完成任务,能够主动学习,能够维持与别人之间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拥有良好的社会性能力。在引导和控制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把握好严与爱的尺度。如果父母过于严格,对学前儿童有过多的控制,总是喋喋不休,甚至在学前儿童感到厌倦时仍然提出过多的要求,那么这种教养方式肯定会破坏学前儿童在离开外部控制独立完成任务时可能存在的内部自发的动机。因为学前儿童在生长过程中他们更愿意愉快地、自主地去接受一些东西。
在学前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发展过程中,有时候父母的教养方式并不完全起决定的作用。比方说,一些父母会经常抱怨他们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难养育,有更强的攻击性,喜欢故意违规,经常情绪不稳定,一旦激动很难平静,不易建立饮食和作息规律等。而有些幸运的父母则完全没有这种感受。前一种学前儿童的那些行为毫无疑问会给他们的父母带来更多焦虑、无奈以及愤怒。事实上,每一个学前儿童都带有独特的先天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不同的孩子的气质是不同的。在对气质进行的研究中,比较著名的是托马斯与切斯的研究。他们通过“纽约纵向研究”区分了三种常见的儿童气质模式: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3]。在儿童早期,在父母的教养方式还没有形成之前,不同儿童之间的差异已经真实存在,而且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一般情况下,容易型气质儿童的父母将会比困难型气质儿童的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更容易一些,这类儿童在良好的教养方式中容易发展自我调控能力。困难型气质儿童在与父母的亲子互动中、在与同伴交往中、在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中,往往会存在更多的问题。这类儿童将需要父母更多的努力和付出。但不论怎样,爱、引导和控制都是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发展中良好的教养方式不可缺少的部分。
学前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他们将从一个以保育为主、学习内容多是活动和游戏、规则不严格的宽松环境,一下子进入一个有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有严格课时长度、有严格的纪律和规则要求、需要学习系统抽象的知识的正规学习环境,这对他们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对学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良好的教养方式是促进学前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发展的关键。如果父母和老师能够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生活自理,在学习和生活上具有主动性,有完成任务的意识,有遵守规则的能力,那么他们不仅能顺利完成过渡,很快适应小学正规学习,还能获得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培养学前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的过程中,需要父母掌握一定的知识,付出一定的时间,通过持续性的引导、要求和控制,为学前儿童的自我导向、人格和自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成功实现自我调控,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以便能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参考文献:
[1][美]泰勒.社会心理学(第十版)[M].谢晓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成因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有力促进了城镇化建设,这也产生了大量弱势留守人员――留守儿童,尤其是学前留守儿童。
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界定及研究这一群体心理行为问题的意义
(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界定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0-6岁的幼儿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工作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父母或亲友代行使监护权的儿童。他们是一群本应恣意享受父母之爱、尽情撒娇的孩子,却要面临亲子分离之痛。他们本应天真烂漫的笑脸却露出焦虑与无助,本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却表现出懦弱、内向。他们是一群在人生刚开始起步时就缺少父母呵护的孩子。
(二)研究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意义
1.现实的警钟,期待关注。小梦茹,一个1岁8个月大的留守小女孩,从出生不久就由奶奶独自照顾。因为奶奶在家中突然暴毙,无人看管、照顾,独自陪伴奶奶的尸体达七天之久,等到最后被发现时已经昏厥在奶奶的臂弯里,浑身爬满了蛆虫……
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事件背后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学前留守。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基本上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更不用说应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了。在一些情况下,学前留守对孩子来说面临着生存的挑战,更不用说心理上的创伤了。小梦茹的生命在最后关头被挽救了,而她心灵创伤的愈合却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现象也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警惕与关注。
2.庞大的规模,亟待关注。《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80%以上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全国妇联2006年对12个省市的调查结果也显示,0-6岁的儿童占总数的8.9%。而在湖北省135.3万留守儿童中,0-6岁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29.6%。从这些调查中可知,目前我国处于学前阶段的留守儿童大约有520万,这其中还不包括许多因其身处偏远地区而尚未统计在内、没及时上户口的幼儿和许多超生黑户儿童。如此庞大的数据告诉我们,学前留守儿童也是亟需我们更多关注的留守群体。在我国几千万留守儿童之中,又有多少像小梦茹一样,在自己还没有咿呀学语时就要承受亲子分离、关爱缺失等伤痛?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的一大痛点,而学前留守儿童问题更是痛中之痛,更应受到社会的关注。
3.个体的学前期是人生发展的起航期、关键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许多早教机构都在宣传:“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场的比赛,那么人生的赛事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起跑线,至于谁先达到终点,这与其在起跑线的前后位置、后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有关。而在这三个因素中,后天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速度和高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学期留守儿童来说,早期人文关怀和教育的缺失无疑会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方向和发展高度有很大的影响。对一个国家来说,我们经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即他们应该是健康、乐观并拥有许多美好品质的人,国家才有少年强则国强的希望。而这一切美好品质的拥有,都有赖于早期的教育与引导。因而,对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关注不仅关系到幼儿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二、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多认为,留守会造成儿童心理行为上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焦虑、敏感与易冲动等,主要表现如下:
(一)认知上的不足与偏差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80%由祖父母或亲友代替监护。在监护中,许多人只注重养而忽视了教,而学前留守儿童正处于认知的敏感期,忽视对他们教育的教育,就会限制个体认知的发展。同时,农村祖父母自身的教育观念落后、文化水平低下及其精力所限也阻碍了学前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而在亲友监护中,由于与学前留守儿童在亲情联系上相对微弱,加上自身工作也很忙,其也很难做到耐心、系统与有技巧地去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影响学前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而认知又会直接影响其上学以后的智育水平。同时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智力总体水平低于同龄非留守儿童的智力水平。此外,有许多留守儿童存在自己是父母的负担、累赘等方面的消极认知,这容易使他们有被遗弃感,并产生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情感上的脆弱、敏感
监护教育上的缺失导致学前留守儿童认知上的不足和一些片面的偏差认知(我是爸爸妈妈的累赘、我被遗弃了),而周围人的逗乐话语“你爸爸妈妈呢,爸爸妈妈不要你了”等都会使处于学前留守期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使其变得敏感、脆弱。
(三)意志行为上的偏差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会影响个体的意志和行为。因而学前留守儿童认知的不足与偏差、情感的脆弱和敏感往往导致他们产生一些不适当的自我防御反应,如攻击行为和退缩懦弱。
(四)农村学期留守儿童个性发展缺陷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存在个性发展上的缺陷,如学习焦虑、交往焦虑、处事敏感与容易冲动,即留守容易导致神经质个性的形成。因此,学前留守儿童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不良倾向最终有可能造成学前留守儿童焦虑、敏感与易冲动的神经质个性。
1.师幼关系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幼儿教师对师幼关系的建立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要想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儿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爱心,能爱幼儿教育事业和每个孩子。只有幼儿教师用爱心去对待每个孩子,使每个孩子在她们身上寻找到妈妈的爱和感觉,孩子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从爱老师上升到爱幼儿园,从而逐渐削弱以前的不良心理反应和行为,重塑积极的心理特质。其次,幼儿教师要秉持公平原则对待每个孩子,公平体现在态度和机会的提供上。在态度上,教师不歧视任何孩子,对每个孩子态度要一致,幼儿教师不一致的态度会挫伤受忽视孩子尤其是学前留守儿童的敏感心灵。在机会上,给每个孩子尽量提供同等的锻炼机会。通过教师公平对待每个孩子,孩子们才能切实感知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是无差别的,逐渐从内心深处接纳老师,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从而逐渐削弱以前的不良心理和行为,重塑积极的心理特质。
2.同伴关系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幼儿园中的同伴关系对幼儿心理、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反之则不利于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已有研究发现,幼儿都具备很强的模仿性,尤其喜欢模仿和追随他喜欢的同伴的行为。因此,老师和家长应协助孩子在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尤其要帮助每个孩子找到好朋友,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己在幼儿园不是孤独无助的。这种心理上的支持与信念会让孩子建立自信,变得勇敢、坚强。然而,对于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来说,留守已经给他们留下了阴影,想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可能存在更大的困难,这就更加需要老师从中协助,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他们逐渐从以前的阴影中走出来。
综上所述,亲子分离导致的一系列营养不良、安全没有保障、监管缺失、家庭教育缺失、亲情缺失及幼儿园人际关系等的局限是影响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因素,这使学前留守儿童儿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发展的关键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和引导,造成其心理发展上的诸多创伤与缺陷。
参考文献:
[1] 王小波,谭琳,王英.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问题与政策分析[J].南方论坛,2009(1).
[2] 凌辉,张建人,易艳,周立健,洪婉妍,文晶.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5).
[3] 胡月,胡勇. 对留守儿童心理干预切入口的探究――依恋理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示专题研讨[J].教育与教学论坛,2012(29).
[4] Jones,D.J. ,Forehand,R.,Brody,G.,&Armistead,L.Psychosocial adjustment of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in single -mother families: A test of three risk model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2002(64):105-115.
[关键词]教育技术 学前儿童 启蒙教育 影响
学前儿童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学前儿童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将来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对学前儿童发展年龄特征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是人的教育“社会化”的起始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基础道德素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最佳时期。抓紧和抓好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夯实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是造就卓越人才的奠基工程,对儿童的一生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做好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并不是个容易的工作,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因材施教,结合学前儿童心理特征,巧妙利用教育技术来做好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
苏联心理学家安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在课堂上随意性强,自律性较低,所以没有符合学前儿童心里特征的教学手段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其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等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正不断的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采用,并不断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手段的革新
由于广大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浅薄,所以学前儿童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前儿童明白善与恶,对与错、美与丑等基本道德理念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为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以前老师们对学前儿童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讲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或者通过一些音乐、挂图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前儿童的智力和见识大为提升,传统的故事、挂图等手段已经吊不起学生的胃口,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与时俱进,进行革新。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及应用,促进了教育思想的飞跃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从信息传播以及教育传播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内容的传递要依赖一定的传播技术,而传播技术水平对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育技术的进步,无疑对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正向作用。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知识爆炸的出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只能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人口的增涨,需要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适应不了人炸所代来的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规模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形式和方式存在的比较抽象、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较大、施教范围小和表现手法少等许多弊端,人们将新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研制出新的教学工具。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随着以通信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兴起、凝聚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理论来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实现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改革为目标。现代教学传播媒体的应用促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具有多媒体的特点:这些教材有幻灯片、投影片、无声电影片等视觉教材;有录音带、唱片、CD片等听觉教材;有电视片、有声电影片、激光视盘、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视听结合教材。同文字教材相比,这些教材主要是用图像和声音来表现教育教学内容,并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观其形、感之色、闻其声,使教学生动活泼,提高广大学前儿童认识与记忆的效率,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过去,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诸如“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科学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等等,甚至还有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在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相对学生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也是权威的象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常常是学生学习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角色从其特征、职能等方面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权威意识也将逐渐失落。教师的职业将变得普通而平凡。教师角色的变化,并不是说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失去了“主人”的地位致使角色退化,而是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更高了。这个新的角色,使教师的职能更趋向多元化。首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及言传身教、作为学生榜样的角色没有变化,而且应发挥得更好。其次,教师应逐渐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知识信息总量的增加,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和能力的进取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判断学生的需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成为教学软件的设计者、制作者,成为教学工作的研究者,成为终身不断学习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