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范文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

第1篇: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

孟鲁司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喘息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多为2岁以下婴幼儿,其临床症状类似肺炎,常可重复发病。已有研究证实其发病机制与哮喘一致,故也存在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国内报道有三分之一发展为哮喘[1],严重危害病儿的身体健康。国内外有关支气管哮喘预防治疗研究已经很多,特别对于孟鲁司特预防及治疗支气管哮喘已经给予肯定[2]。近年来,河南省新野县人民医院儿科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痊愈后反复喘息,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86例,随机分2组,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21例,6月至1岁21例,1岁以上2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6月至1岁20例,1岁以上23例。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3]有关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患儿均有喘憋、气促、咳嗽、肺部哮鸣音,均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患儿初次发病,或发病后出现喘息治疗缓解后。同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结核病及支气管异物气道压迫引起喘息等疾病。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均采用抗病毒、抗感染、平喘、解痉等治疗方案治疗,病情缓解后,治疗组加服孟鲁司特(孟鲁司特咀嚼片,商品名顺尔宁,Mercksharp生产,国药批号 100615) 4 mg,qd.睡觉前服用,持续口服3月;对照组没有加服孟鲁司特。

1.3观察指标每1~2周对患儿随访1次,观察患儿出现喘息的患者例数、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情况,持续3个月。

1.4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t和χ.2检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0.0进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有4例在用药期间发生喘息,2例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36例未发生喘息,喘息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中3个月内有14例发生喘息,29例未发生喘息,喘息发生率为32%。治疗组喘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经χ.2检验,P

2.2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1例服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皮疹,1例出现腹泻。均予以停药,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

3讨论

临床应用显示孟鲁司特可以明显减少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发生,治疗组出现婴幼儿喘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孟鲁司特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4],对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具有高度的亲和性和选择性。半胱氨酰白三烯(LTC4,LTD4,LTE4)是炎症介质,由包括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释放。这些重要的哮喘前介质与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结合。Ⅰ型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1)受体分布于人体的气道(包括气道平滑肌细胞和气道巨噬细胞)和其他的前炎症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和某些骨髓干细胞)。白三烯通过与Ⅰ型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1)受体结合而影响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成熟、活化、聚集[5]。CysLTs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关。在哮喘中,白三烯介导的效应包括一系列的气道反应,如支气管收缩、粘液分泌、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器官对白三烯的反应[6],从而达到改善哮喘症状、减少支气管炎症渗出的作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预防和治疗哮喘中有重要地位,2006年GINA[7]和我国2008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8]明确指出了白三烯受体拮抗药是除了ICS外,唯一可单独应用的长期预防药,可作为轻度哮喘的替代治疗药物和中、重度哮喘的联合治疗用药。孟鲁司特对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有高度的亲和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抑制LTC4、LTD4和LTE4与CysLT1受体结合所产生的生理效应而无任何受体激动活性。孟鲁司特能减少炎症因子合成分泌,减轻粘液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降低气道的反应性,减少炎症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从而减少喘息发作,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因此,早期应用孟鲁司特干预措施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的反应性,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成哮喘是有效地。

综上所述,在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反复喘息治疗中,孟鲁司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提醒的是,虽然现行孟鲁司特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下已在6 mo-14y的儿童中进行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但该说明书中【适应证】项下并未明确孟鲁司特适用于2y以下儿童,故本研究的结果是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刘国荣.病毒诱发的喘息和哮喘的免疫学机制.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1,28(2):91-93.

[2]刘奶花,刘爱红,刘丽平,等.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4):499-500.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0.

[4]CORLESS JA, PARACHA M. The use of lekotriene modifying drugs in asthma and other respiratoy diseases. Curr Drug Targets Inflamm Allergy,2002,1(3):271-275.

[5]Muz MH, Deveci F, Bulut Y, et al. The effects of low dose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therapy on airway remodeling and cysteinyl leuotriene expression in a mouse asthma model. Exp Mol Med, 2006, 38(2):109-118.

[6]崔佳丽,武红旗,刘秀珍,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抑制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研究.临床荟萃,2012,27(13):1133-1135.

[7]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2006 revision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第2篇: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 三伏;穴位贴敷;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临床以长期反复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笔者根据“冬病夏治”理论,自2006~2008年选择中医传统方法和经典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6例,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6例入选病例均来自本院住院或门诊病例,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中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且排除具有咳嗽、咯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入肺结核、肺心病、肺脓肿、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疾患等。全部病例采用随机分组,观察组126例,男95例,女31例,年龄55~60岁43例,61~70岁例65例,71~75岁18例,平均64.77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2年,平均7.91年;对照组80例,男57例,女23例,年龄55~60岁28例,61~70岁例35例,71~75岁17例,平均65.31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2年,平均8.61年;两组之间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贴敷三伏贴;药物配制:白芥子、麻黄、黄芪、白术、细辛、僵蚕各1份,共研细末,加入适量生姜汁,调成糊状备用;腧穴选取: 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定喘;操作方法:用生姜涂擦穴位, 以皮肤稍潮红为宜,将药糊摊在3 cm见方的胶布上,敷贴在穴位上,每次贴24 h;此后一年内不再给予其他治疗。

1.2.2 对照组 应用斯奇康注射液(卡介苗多糖核酸)肌注,每次0. 5 mg,隔日1次,疗程36 d。此后不再给予其他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1]自拟:临床控制:观察期内(三伏贴敷贴前至敷贴后一年)咳喘、咯痰、喘息等症状控制或基本控制,肺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等体征明显改善。显效:咳喘、咯痰、喘息等症状明显好转,肺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等体征改善;好转:症状体征改善,但未达到显效水平;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1.8%,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安全性评价,两组观察和研究均未出现发热、鼻衄、皮损、皮疹、烦躁及肝肾功能损害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病例。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学“咳嗽”、“喘证”范畴,其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内伏,外因责之六、饮食、劳倦及七情等。《丹溪心法》曰:“肺以清阳上升之气……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又因痰气皆能令人发喘。治疗之法,当究其源”,《景岳全书》载:“喘有夙根”。 “冬病夏治”是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指导下,“治未病”的具体体现。中医学认为,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病邪也随阳气升发而易随其外透,有些疾病易在冬天发作或病情加重,而到了夏季则缓解,此时用一些疏经通络的药物,可使病情得到改善。三伏之时为阳气最盛之日,方选阳性药物,为祛痰利气、散寒逐饮之品,穴选阳经腧穴,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几阳相合,有助于阳性药物刺激阳经,共奏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咳喘发作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较优于对照组,且在观察周期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可见三伏贴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第3篇: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 喘息性支气管炎 诊断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6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31-02

喘息性支气管炎也叫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过敏性质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本病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患儿常有温疹及其他过敏史。同时本病病程较长,且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临床表现以反复性喘息、咳嗽、气促症状为主。及时诊断并干预治疗是提高本病患者预后水平的重点所在。因此,为进一步研究细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特征及治疗方案,本文选取我院近期所收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主诉存在反复性喘息(表现特点为:喘息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部分患儿可出现心力衰竭)、咳嗽(表现特点为: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哭闹后咳喘均加重)、气促症状,症状持续10d以上。所有患者临床诊断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形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1.8±0.2)岁;观察组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1.6±0.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取鼻咽深部分泌物,以ELISA法对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荧光显微镜配合免疫荧光染色诊断试剂检测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合胞病毒、麻疹病毒感染率。同时给予胸部CT诊断检测。

对照组患儿给予甲基强的松龙与平喘雾化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平喘雾化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37.0℃灭菌生理盐水经纤维支气管景对病变位置进行灌洗治疗,剂量为1.0ml/kg。

结果分析:1:治愈:咳嗽,喘息缓解,肺部无干湿罗音。2:有效:咳嗽,喘息减轻,肺部干湿罗音明显减少。3:无效:咳嗽,喘息稍有减轻,肺部干湿罗音无明显减少。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当 P

2 结果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为43.33%(13/3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有关研究资料与报道显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冬春季为主要发病季节[1]。从致病机制的角度上来说,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主要是受到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影响所形成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又都可成为支气管炎的致病原,从而导致患者感染往下蔓延,并在短时间内诱发患儿支所管壁发炎,黏膜充血水肿,管壁肌肉痉挛,支气管因而变得相对狭窄,产生哮鸣音。在本次所研究的30例疾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儿当中,男患儿共计22例,女患儿共计8例,男患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患儿。该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证实需要将其作为本病的高危人群,提高筛查力度,尽早诊断与治疗[2]。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多以病毒感染为主要的诱发因素。在本次所研究的3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当中,通过对病原检测结果的分析可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为43.33%(13/3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同时,在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既往研究多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平喘雾化干预治疗。本组30例患儿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均给予甲基强的松龙与平喘雾化治疗。而观察组则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与平喘雾化,取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男患儿发病率高于女患儿,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为主要诱发因素,CT诊断下以呼气相气体潴留作为异象表现可提高诊断精确率,及时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可确保治疗有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亮,卢宏柱.小儿喘息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909-911.

[2] 李君召,乔红梅,尤海龙等.喘息性支气管炎31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4):265-267.

第4篇: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是目前呼吸科最常见的一种系统性疾病,以咳痰、咳嗽、喘息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能会发展成为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情况严重甚至会诱发心力及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52例(76.47%),女16(23.53%)例,年龄28~75岁,平均43.5岁,病程4~21年,平均12.18年。所有患者均满足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要求,排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哮喘等因素口。慢性咳嗽、咳痰4~5年者18例,6~l0年者25例,11~20年者l3例,20年以上者19例;伴有肺心病l1例,浸润型肺结核29例,慢性呼吸衰竭6例,慢性新房纤颤3例,糖尿病7例,慢性心功能不全4例,中度贫血1例。

1.2 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一般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两个内容,在发作时主要以抗感染、祛痰、镇咳、平喘为主。结合患者痰培养情况选择适当抗生素,一般使用革兰氏阴性菌;雾化吸人沐舒坦以祛痰;在使用棕色合剂、氯化铵药物镇咳时注意不可以强力镇咳,否则痰液将会积聚在气道中引起反作用;平喘解痉则使用茶碱类型药物,如爱喘乐、舒喘灵等,若治疗效果不尽理想可以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雾化吸人普米克令舒[2-3]。缓解期则主要进行预防,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来抵御疾病侵袭,患者一般需要禁烟戒酒、保暖防寒、改善环境、注重卫生。避免吸入粉尘烟雾口。

1.3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中国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及《内科学》(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相关标准[4]。痊愈:实验室检查结果明显好转,肺部哮鸣音、咯痰、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显效: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咯痰、喘息、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有效:肺部哮鸣音、咳嗽、喘息、咯痰有所减轻;无效:肺部哮鸣音、喘息、咳嗽、咯痰症状改善甚至出现加重反应[5]。

2 结果

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接受抗感染、祛痰、镇咳、平喘等。治疗后49例显效(72.06%),13例有效(19.12%),6例无效(8.82%)。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在全球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的健康,应充分重视它的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出现的机率,与患者身体机能及年龄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60岁左右是疾病高发期,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降低可能会为其他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提供空间。另外慢性支气管炎还受到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秋末冬初阶段天气较为寒冷会出现多例复况,因此在缓解期要求患者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息症状显著增加,病理改变则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浸润,支气管黏膜严重卡他、化脓性炎症;同时痰液等增多亦会导致细菌繁殖,加重炎症反应。本次研究选择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抗感染、祛痰、镇咳、平喘等对症处理工作,完成治疗后49例显效,基本消除咳痰、咳嗽、喘息等症状,肺部干湿哕音获得明显改善,实验室复查数据显示指标满足正常要求。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而且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很难获得彻底治愈效果,但是临床医生仍然需要保持谨慎态度,积极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减少复发机率,避免患者呼吸系统受到严重损害[6]。

参考文献:

[1]孙婧.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现状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6:5.

[2]邓春,王继承,张姗姗.氧驱动雾化吸人沐舒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6(3):812―813.

[3]廉志宏.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药物的选择[J].黑龙江医药,2013,4:15.

[4]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疾病杂志.

第5篇: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范文

慢性支气管炎作为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主要以患者的咳、痰、喘等症状的反复发作为特点[1]。从中医角度来讲,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痰症”、“饮证”及“喘证”等范畴。随着近年来我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数目的不断增加,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本文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辩证分型以及中医药治疗进展等方面的详细阐述,旨在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1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经验总结,并各自提出有所侧重的观点。马海盛[3]将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端,病机则与痰瘀交阻密切相关。外因主要为外邪侵袭所致,其中以风、寒二邪尤甚;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尤其与肺、脾、肾三者功能的失调与衰退密切相关;病机关键为痰凝血瘀,正是由于痰凝血瘀、痰瘀夹杂才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喘及痰瘀。傅晓刚[4]认为,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病机为痰停于肺,肺失宣降而致咳嗽。同时脾居中焦,主运化,可升清降浊,但若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常,清者不升且浊者不降,均滞留于胸膈,聚多而成痰,停于肺络亦可引发咳嗽。李淑玲[5]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多发于老年患者,主要是由于其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致痰浊内生,其上干于肺而阻塞气道,使肺不能主气且肃降无权,致上逆作咳。同时,风邪挟寒邪侵袭肺系也可致肺气上逆而致咳。

2慢性支气管炎的辨证分型

付林安等[6]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辩证分为十种类型:(1)风寒郁闭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恶寒、头痛及胸闷,舌苔薄白,脉浮。治疗以散寒宣肺、平喘化痰为主。(2)外寒内热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恶寒,发热、胸闷、口渴、大便干燥及咳痰黏稠不爽,苔黄白,脉浮数。治疗以清肺热、化痰平喘为主。(3)外寒内饮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及痰稀多泡,苔白润,脉浮紧。治疗以解表散寒,化痰平喘。(4)湿热痰郁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发热、胸满口苦,渴不思饮,尿黄及痰黄黏,舌苔白黄厚腻,脉浮濡数。治疗以宣肺化湿,清热平喘为主。(5)痰浊壅肺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逆,喘不得卧,咳痰不利及咳吐白色泡沫痰或黏稠痰,舌苔腻,脉滑。(6)痰饮凌肺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胸闷及咳吐清晰白色泡沫痰,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弦。治疗以温阳化饮,止咳平喘为主。(7)肺脾气虚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气喘,痰白食少,便溏及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疗主要以健脾化痰,温阳化饮,敛肺止咳为主。(8)肺阴不足型: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气喘、咽燥及口苦心烦,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疗主要以宣肺清热平喘为主。(9)肺肾气虚型:主要表现为喘不得卧,痰黏胸闷及日轻夜重,苔薄黄,脉细数。治疗主要以滋阴补肾,助阳纳气,宣肺平喘为主。(10)肾阳衰微型:主要表现为动则咳喘加剧,畏寒,肢冷及腑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治疗主要以温阳利水,纳气平喘为主。杨安民等[7]将慢性支气管炎依据中医辨证分为痰浊壅肺型,选用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痰热郁肺型,选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络气不和型,选用香附旋覆花汤加减治疗;肺气虚弱型,选用补肺汤加减治疗;肺脾两虚型,选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肺肾气虚型,选用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治疗。张儒斌等[8]将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肺阴虚型采用养阴止咳汤进行治疗;肺心气虚型采用益阳止咳汤进行治疗;肺气虚型采用益气止咳汤进行治疗;痰浊阻肺型采用益气益阳止咳汤进行治疗;肾不纳气型采用自拟汤剂进行治疗。

3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3.1中药内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展辨证论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展孙海霞[9]根据中医理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进行辨证论治,采用厚朴麻黄汤加减内服治疗,方组包括厚朴10g,麻黄12g,石膏10g,杏仁10g,半夏10g,甘草6g,细辛6g,五味子10g,小麦15g。寒痰较重者则去石膏而加干姜10g;外寒内热、口渴心烦者则加黄芩10g,桑白皮10g;痰多汗出,苔黄腻,脉濡数者则加佩兰10g,砂仁10g;久病脾虚者则加白术10g,黄芪10g,炙甘草15g。所有组方均经水煎服,1剂/d,2次口服/剂,10d为1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126例患者,治愈47例,好转6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达91.27%。郭沛泽[10]对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肺气虚型采用黄芪15g,炒山药15g,麻黄10g,杏仁10g,半夏15g,丹参15g,桔梗10g,葶苈子10g,干姜10g,甘草10g,苏子15g,冬花15g;肺阴虚型采用天冬15g,沙参15g,川贝母10g,瓜蒌15g,苏子10g,天花粉10g,杏仁10g,知母10g,西洋参10g,甘草10g,灸麻黄10g;痰浊阻肺型采用附子10g,干姜10g,细辛5g,半夏15g,炒山药15g,肉桂5g,桔梗15g,葶苈子15g,菟丝子15g,蛤蚧一对;肺心气虚型采用附子10g,干姜10g,红参10g,桂枝15g,蛤蚧一对,鹿茸5g,丹参15g,川芎15g;肾不纳气型采用人参15g,枸杞子15g,葫芦巴10g,肉苁蓉15g,生牡蛎15g,桔梗10g,苏子10g,肉桂10g,水煎每日分2次饭后温服。蛤蚧10g,鹿茸5g,沉香7g研细末,每日分2次开水冲服。结果治愈57例,有效3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93%。王春媚[11]采用养肺止咳汤治疗单纯性肺肾阴虚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组),并于常规止咳化痰、消炎、解痉平喘药物治疗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中医证候改善率为9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徐艺芝[12]比较分析金水六君煎加味与蜜炼川贝枇杷膏对肺肾阴虚型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金水六君煎加味对患者咳嗽、咳痰、口咽干燥等症状的临床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均明显高于蜜炼川贝枇杷膏。曾红梅[13]比较分析了补肾健脾清肺治疗(观察组)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

3.1.2经方/验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展王倚东[14]采用小青龙汤化裁汤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38例,疗程为5~7d,结果总有效率可达94.7%。柴廉明[15]对比研究应用加减柴芩温胆汤(治疗组)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张玲军[16]采用自拟清润止咳合剂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结果29例痊愈,17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王桂生[17]对比研究加用自拟温肺化饮汤(治疗组)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盐酸氨溴索片治疗(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

3.2中药外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展黑莲芝等[18]采用痰饮膏(干姜、花椒、细辛、肉桂、桂枝等)从初伏开始分别敷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双侧肺俞穴及膻中穴处48h,间歇24h后重复敷药,直至末伏结束,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年。结果经2年随访,单纯型和喘息型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可达86.40%和85.56%。钱安华[19]采用白芥子21g、细辛21g、甘遂12g、元胡12g等中药研粉用生姜汁调和,外敷于大椎穴、风门穴、肺俞穴、膏肓俞穴等,结果319例患者痊愈126例,好转168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达91.2%。陶玮[20]比较分析加用中药熏蒸(治疗组)与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樊茂蓉等[21]对比研究应用天杏咳喘贴+杏苏止咳糖浆安慰剂(治疗组)与杏苏止咳糖浆+天杏咳喘贴安慰剂(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不显着,而治疗组患者咳嗽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3中药内治与外敷相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展王松涛[22]采用补肾法配合外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结果总有效率达88.9%。刘化芊[23]对8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别于每年夏天三伏采用外贴膏药与内服中药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0.91%。黄云辉[24]对比研究单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照组)与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组)对痰湿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5%,明显高于对照组。廖伟平[25]采用止咳散加减结合针灸治疗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结果总有效率可达93.3%。

4小结与展望

采用祖国中医药理论,对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行详细的辩证分型,采用有效的内外兼治,必将为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艳明

第2篇: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医药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是以咳嗽和咳痰为主要症状的非特异性炎症,起病缓慢,病程慢性迁延,多见于老年人群,且在老年疾病中占有很大比例,给老年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主要采用止咳、平喘、祛痰等基本治疗手段,随着中医疗法的推广及其优势的显露,也开始倾向于选择中医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月诊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医治疗该类病症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月,接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8例,来诊时均伴有不同程度咳嗽、咳痰等症状,经呼吸功能、痰液等检查并确诊,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对于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类似症状患者予以排除。本次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共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为56~78岁,平均年龄为(63.6±4.7)岁,平均病程为(6.2±1.5)年,其中轻度15例,中度18例,重度2例;对照组共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为57~77岁,平均年龄为(63.5±4.8)岁,平均病程为(6.1±1.6)年,其中轻度14例,中度17例,重度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和病程病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

1.2方法确诊后积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加强呼吸道管理,并进行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止咳、化痰、抗炎治疗,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602,生产企业: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剂量为20g,加入到1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1次/d,口服酮替芬(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3509,生产企业: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片/次,2次/d。研究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案,根据病因病机,立法益气温阳、肺肾双补,标本兼治,自拟汤药,基础方为:苏子和莱菔子各10g,熟地15g,当归和白芥子各6g,地枯萝9g,炙甘草3g,随证加减,1剂/d,早晚分服;另配合针灸、按摩等外治疗法,其中针灸取三阴交、关元、足三里、肾俞、肺俞等穴位,灸后用双掌按摩风池穴,每次45下左右,食指按摩迎香穴,约2min/次,部分患者进行穴位埋线。均以1w为1个月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定期进行X线等检查。

1.3评价指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检查结果,设定显效、有效和无效3级评价标准,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检查未见异常,为显效;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检查指标有所改善,为有效;症状变化不大,检查提示甚至有加重倾向,为无效。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2.5软件包对收录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统计值均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显着性。

2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目前临床对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的阐述尚不十分明晰,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感染因素、有害气体、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等有关,治疗以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和解痉平喘为主,鉴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临床用药还要考虑到安全性和适用性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医治疗该类病症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有其独到的认识,认为脏器中肺脏最为娇气,肺气不足和肾不纳气是该类病症发生的内因,外邪入侵则为外因,发病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调,咳嗽咳痰不止,前者为里证,后者为表证,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主[2]。从现代病理学角度来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系统免疫力低下,免疫球蛋白不充分,对病原菌的防御能力较弱,因此发病率较高,而且治疗难度较大,中医的整体理想和脏腑学说对该类病症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肺脏功能水平下降是致病主因,单纯治疗咳嗽、咳痰等表证,未能根治肺气不足这一里证,病情易反复发作,而通过中医调理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在促进病情恢复的同时,还可防治病情复发,经长期实践的积累,中医形成了多种扶正培本之法,相关药剂有金匮肾气丸、班龙丸、三子亲汤、小青龙汤等,此外,针灸等外治疗法的应用价值也早已获得临床的认可[3-4]。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报道较多,涉及多种内外治方法,李爱杰[5]对5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应用中药苏子降气丸和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对照结果为92.3%vs73.1%,且前者随访2年内未见复发,后者有6例复发,中医治疗该类病症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得到证实。本组研究中,采用中医治疗方案的研究组35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而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1.8%,中医治疗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分析认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组方,扶正赔本以治疗正虚,止咳、平喘、化痰以治标,苏子、莱菔子和白芥子均有降气消痰之功效,当归、熟地等则有补血养阴之功效,诸味配伍,可起到调理老年患者身体机能、提高其免疫力的作用,并辅以针灸、按摩等外治疗法,进一步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内外施治、标本兼顾,收效明显;同时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副作用较小,适用于老年患者。

第6篇: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干扰素 糖皮质激素 β2受体激动剂 药物疗法 联合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易出现反复喘息发作。大量研究显示其今后约30%~40%可演变为哮喘,但其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干扰素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具有一定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布地奈德是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一种脂溶性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是一种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我们对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43例患儿联合应用干扰素肌注和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为我院儿科病房2001—2004年住院治疗的85例毛细支气管炎初诊患儿,年龄1~10个月,病程≤7天,诊断符合1987年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制定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将8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男32例,女11例,18例有过敏家族史和湿疹。对照组42例,男30例,女12例,15例有过敏家族史和湿疹。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过敏家族史和湿疹等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用一般治疗,包括化痰止咳、退热、抗感染、吸氧、镇静等。治疗组患儿除一般治疗外,加用干扰素10万U/(kg·d),连续肌注3天(体重≥10 kg患儿每天肌注干扰素100万U,共3天);布地奈德悬液1 ml+特布他林悬液1 ml+生理盐水1 ml,由带空气压缩泵的雾化吸入器(德国百瑞牌)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用5天。

1.3 疗效评价 以治疗后患儿的气促、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作为药物疗效评价的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转贴于

2 结 果

治疗组、对照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见表1。2组间气促消失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肺部啰音和咳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表1 2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症状 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3 讨 论

毛细支气管炎以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咳嗽与喘憋为本病发病特点,临床以喘憋为主,若不及时控制病情,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本病多由RSV感染引起,病原学治疗在本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和分化及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它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中断炎症蔓延;同时使机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处于抗病毒状态[2-3]。本研究采用干扰素肌注联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其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症状体征消失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极有推广应用价值。同时需要注意到干扰素治疗阶段常见发热、肌肉痛、疲乏等副作用,但短期、小剂量应用副作用少,临床应用时需要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以得到患儿家长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1987,25(1):47-49.

第7篇: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护理方法、效果

急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和多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指的是由生物性或者非生物性致病因素导致的支气管树粘膜急性炎症[1],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咽痛、声音嘶哑、痰中带血以及肺部干湿罗音等症状,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秋冬为本病的多发季节,患者发病后,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往往会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诸多严重的并发症[2]。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上在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每组各30例,在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10例为女性,20例为男性,年龄17-51岁,平均年龄为(38.52±6.25)岁;而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12例为女性,18例为男性,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为(38.42±6.15)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全面检查确诊为急性支气管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含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3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临床上主要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护人员在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将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本依据,比如发热、咽痛以及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2)对于咳嗽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运用适量的镇静剂或者祛痰止咳剂帮助患者缓解咳嗽症状,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痰液,并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对患者的痰液进行检验,同时将检验结果作为基本依据,有针对性的进行临床护理;(3)辅助患者排痰。医护人员在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给患者讲解排痰的方法、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咯痰,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患者给予吸痰护理,同时,患者排痰前后,医护人员应该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本依据,对患者口腔进行针对性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感染的出现几率。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11%,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和治疗时间均较短,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30

15

9

2

70.11

观察组

30

11

10

9

94.12

P值

<0.05

<0.05

<0.05

<0.05 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它实际上指的是患者由于感染细菌或者病毒等病原体而导致的支气管黏膜炎性反应[3]。通常情况下,由于中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机体免疫力低,所以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也较高,大多数情况下,急性支气管炎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患者在发病后,通常会累及支气管、气管,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由于支气管炎具有复发性的特点,所以治愈难度大。临床上在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坚持止咳、控制感染、增强体质、祛痰、平喘以及解痉的原则[4],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11%,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较短,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临床上在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不仅可以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缩短治疗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海洁.张贺.布地奈德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观察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4):46.

[2]崔桂华.张增梅.射流雾化吸合超短波治疗喘息型急性支气管炎5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55.

第8篇: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支气管炎; 生活质量;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26-02

慢性支气管炎作为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都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给患者及社会均带来严重的困扰和影响[1]。故为最大限度改善和推进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现状,特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以期为提高和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2例,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20~78岁,平均(46.28±8.57)岁,病程1~18年,平均(10.14±3.25)年,入选患者均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相符合,并经相关体检而排除存在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且治疗前1周内未使用其他药物。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疗法的临床治疗,具体方案:盐酸吗啉胍片(吉林长白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4451)0.2 g,口服,3次/d,分别于餐后温水送服;将4 g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286)加入到25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吉林科伦康乃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093)中静脉滴注,1次/d,以上药物均以10 d为1个疗程。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的临床治疗,具体方案:方剂组成包括白芍10 g,干姜10 g,炙甘草10 g,麻黄10 g,白前10 g,桔梗10 g,黄芩10 g,巴戟天10 g,五味子6 g,细辛6 g。以上药物充分浸泡45 min后水煎取汁600 ml,口服,3次/d,分别于餐后温服,1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分别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咳、痰、喘等主要症状基本控制,病情稳定,无复发;显效:病情相对稳定,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轻,饮食、睡眠、体力明显改善;有效:病情欠稳定,但发作次数及程度有所减轻,饮食、睡眠、体力有所好转;无效:发作次数和程度以及饮食、睡眠、体力无改善或加重[2]。治愈率和显效率以及有效率之和计为总有效率。生活质量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进行评定,每项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5.15、14.26,P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生活质量考察项目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0、7.67、8.20、13.16、18.02、14.21、10.14、12.46,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慢性支气管炎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多,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也逐步显现,该病往往是在多种病因共同作用下所导致的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3]。慢性支气管炎一般以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反复感染或伴有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4]。大量资料证实,慢性支气管炎往往发病率极高,且病程相对较长,并呈现出病情迁延不愈或容易反复发作的趋势,从而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5]。

西医疗法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虽然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但同时也存在易于复发的弊端[6]。故为积极巩固西医疗法的效果,并提高远期疗效的稳定性,应充分结合中医疗法的联合治疗[7]。传统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外感六邪气,肺失宣降,痰饮内伏,气机不利所致,故应以宣肺止咳和化痰平喘为治则[8]。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通过本研究中所用中药的相互作用以期达到温肺化饮、敛肺止咳、宣发肺气而平喘咳的治疗目的。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同时生活质量考察项目均得到显著改善。可见,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智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12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2,8(12):68-69.

[2]诸海城,钟国球,古雪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4):100-101.

[3]赵巍,刘战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4(3):27-29.

[4]王晓英,李晓辉,曹彬.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4 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59-1360.

[5]陈永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4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0):101-102.

[6]王素利.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1,8(6):63-64.

[7]张弘毅,李艾芳,吴明霞,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68例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0,41(5):36-37.

第9篇: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头孢美唑 氯苯那敏 细辛脑 直肠滴入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内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由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当支气管发生痉挛时,可引胸闷或喘息,全身症状较轻,可出现发热。查体时,肺部可闻及干、湿音。多见于寒冷季节和气候多变时。2011年12月-2012月2月,本院共收治36例依靠临床表现、X线、呼吸功能测定等手段确诊的支气管炎患者。笔者采用头孢美唑、氯苯那敏、细辛脑三联直肠滴入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36例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16-25岁,14例;26-35岁,5例;36-45岁,3例;46-55岁,3例;56岁以上者11例。其中,急性支气管炎20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

病程7天以内者10例,8-15天者5例,半月-一个月者3例,一个月-三个月者1例,三个月以上者17例。

发病前数日或1-2周有鼻塞、流涕、咽痛或咽部不适、干咳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20例,因寒冷、气候变化、感冒引起或加重者15例,无明显原因者1例。

二、诊断标准:

急性支气管炎:

1、发病前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2、咳嗽、咳痰;

3、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

4、呼吸音粗糙,可有干、湿音;

5、X线可有肺纹理增强;

6、排除其他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1、发病前常由急性上感病史或寒冷季节、气候变化、感冒而出现咳嗽、咳痰或遇到上述情况加重。

2、慢性反复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持续3个月,且连续2年以上;

3、双肺可闻及干、湿音或伴有哮鸣音;

4、X线:早期可正常,随病情发展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或条索状;

5、肺功能:早期可正常,随着病情发展,流量-容积曲线50%和25%时,呼吸瞬时流量减少,闭合气量增加,第一秒末时间肺活量小于70%;

6、排除其他心肺疾病。

三、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直肠滴入疗法。药物为头孢美唑针2.0,氯苯那敏针10mg,细辛脑针16mg,生理盐水10ml,混合后直肠滴入。每天2次,最短疗程2-3天20例,4-5天9例,6-7天者3例,8-10天者2例,10-14天者2例。

四、治疗效果:

(一)、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X线、肺功能、血象正常。

2、显著有效:症状、体征消失,X线、肺功能、血象基本正常。

3、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变轻,X线、肺功能基本正常。

4、无效:与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

(二)、治疗效果

痊愈30例,显著有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7%。

五、结论:

一、头孢美唑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不良反应少,引起支气管炎的致病菌,基本上都是头孢美唑的敏感菌,抗感染效果好,头孢美唑尤其对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更有效。氯苯那敏作为H1受体拮抗剂,抗组胺作用持久,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所致的喘息,通过抗胆碱作用,减少了支气管腺体分泌,畅通呼吸道,减轻炎症,同时,具有镇静作用,消除了患者的精神紧张。细辛脑能对抗组织胺、乙酰胆碱,所以可平喘,能使痰液变稀,降低痰粘滞性而祛痰;抑制咳嗽中枢而止咳。有接近安定的镇静作用,消除患者精神紧张,类似氨茶碱而解除支气管痉挛,还具有抗感染作用,所以三药联合治疗支气管炎有特效。

二、直肠给药方便、快捷、安全有效,不良反应难以出现,同时,免除了“打针之痛”,“吃药之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