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夏季养生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水溶性抗氧化剂。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膳食获取。天然维生素C一般都是稀有的水果制成的,如针叶樱桃等,它含有维生素P等微量元素,能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
2 为什么夏季要服用天然维生素C呢?
炎炎夏日,强烈的紫外线突袭娇嫩的肌肤。为了抵御紫外线伤害,肌肤的黑色素细胞会产生大量黑色素,造成黑色素沉积,从而使肌肤变黄变黑,黯沉无光,看起来像老了好几岁。除了外在的防护,内在的调养也很重要。内服天然维生素C,不但让你健康加倍,还能为美白加分。
3 为什么说天然维生素C除了提高免疫力,还能美白?
大家都知道它可以预防坏血病、提高免疫力。而被众多的美容达人口碑推荐的天然维生素C,早就被美誉为“经典的天然美白元素”。内服维生素C,从皮肤的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开始,阻断黑色素生成,从内而外提升肌肤透白度。
4 维生素C应该什么时候吃比较好呢?
最好是早饭或午饭后吃哦!大家都知道水果“早上吃是金,中午吃是银”,维生素C也一样,特别是一些从天然水果中提取的维生素C产品,更是要在早饭后或者午饭后吃。
5 为什么说维生素C容易流失?
虽然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蔬菜瓜果中,但它是一种最不稳定的水溶性抗氧化剂,保存期短且极易被氧化。如绿叶蔬菜采摘后,维生素C流失非常严重,且中国居民摄入的蔬菜以熟食为主,维生素C在烹调过程中也很容易损失,所以只是从蔬菜瓜果中摄取的量很难起到理想的保养美容作用。
6 什么时候特别需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
皮肤出现黑黄、黯沉、粗糙、敏感等亚健康问题时,感冒、精神不振、抑郁、失眠、熬夜加班,烟酒过度时,在封闭环境中工作和快节奏的工作方式以及空中旅行等情况下都需要补充。
7 怎样搭配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更适合?
维生素C功效重点表现为健康、美白,维生素E功效重点表现为祛斑养颜、抗衰老。建议在早饭和午饭后各服用1粒维生素C,午饭或晚饭后各服用1粒维生素E。因为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间隔三四小时重复补充,吸收效果会更好。
8 为什么说富含维生素C的针叶樱桃异常珍贵?
针叶樱桃(ACErola ChErry)类似于樱桃,但有三瓣,原产于热带美洲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地区,目前仅巴西东北部的沙地等少数地区有出产。
针叶樱桃是目前种植的植物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一股每100克针叶樱桃中,维生素C含量约1743毫克,远远高于猕猴桃的100毫克、橙子的49毫克、柠檬的40毫克。养生堂天然维生素C全部来源于针叶樱桃浓缩物。
关键词:智能手机 中职生 课堂教学
一、中职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中职生使用智能手机现状分析总结如下:
1.通过调查,100%的中职生使用手机,其中高达95%的学生使用的是智能手机。
2.在被调查中职生中,只有18%的学生在手机用途中选择与父母通话,82%的学生选择手机使用用途多样,依次是QQ、微信聊天,玩游戏,自拍、听歌,看电影,看小说,浏览信息,查阅资料。
3.在手机使用时间段的调查中,有48%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只在课余时间使用手机,而52%的被调查学生则表示在课余时间和课堂时间均使用过手机。住校学生则78%的被调查者表示晚休熄灯后仍然会使用手机。
4.在“什么情况下会在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这一调查中,有32%的被调查学生选择课堂教学枯燥,有18%的被调查学生选择教师没有注意到自己,有35%的被调查者选择缺乏学习兴趣,有15%的被调查者选择就是爱玩手机。
5.通过访谈法,90%的教师反对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因为上课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很多。具体表现在: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经常手机百度教师提问和考试题答案,使学生丧失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模仿网络语言,语言能力下降;课堂突发事件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副作用。
二、中职生回归课堂教学的对策研究
1.学校层面上。一是可以加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运用。数字化校园就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从而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虚拟教育环境。二是可以设置校园公共手机。实例,临沭某学校集中购买手机发放给所有班级,各班设置自己的班级公共手机,通过对智能手机“疏”与“堵”的有效结合,来加强对校园手机的管理。该校为了确保公共手机的使用效果,统一印制了《班级公用手机使用记录簿》,出台一系列配套制度,降低了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对教学秩序的影响。三是可以开设智能手机第二课堂,学习智能手机强大的程序功能,充分利用其正面能量,定期组织相关类比赛,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这一工具。比如,让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收集数据。
2.教师层面上。一是改变传统课堂理念,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基于网络的智能手机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传统课堂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帮助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传统模式培养的教师以及沿用旧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必定会被现在的学生所淘汰。随着智能手机进入课堂,教师原有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教师只有在新型的信息环境中不断地接受学习,不断地充实完善自我,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一个道德、行为典范,以自身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来教导和影响学生,才能抓住学生的需求,号准学生的脉搏,从而保证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二是学习新媒体环境下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时效性,与时俱进。时下倍受关注的微课、反转课堂、慕课,都是我们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和认真使用的。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短、小、精、悍”是其特点。微课的作用是讲清楚一个问题,它面向学生,给学生看,任务驱动,清晰、具体、有趣。智能教育将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这种力量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正面作用将不再是难题。三是教师首先要适度使用智能手机,学习智能手机正面功能,从而加强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并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更应该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要在学生模棱两可、认识疑惑和错误产生时,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而不是放任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去百度答案。
3.学生层面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职生年龄小,心智还未成熟,抵制诱惑的能力弱,因此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和教师对于智能手机的管理中来,跟随老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合理适度地使用智能手机。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 学习;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中被引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任务的第一条。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也都有不少阐述。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他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则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为什么会对学习有如此巨大的促进作用,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的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感情才能融洽,学生才能兴趣盎然的进行学习。
二、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1.精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导入新课阶段,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材料,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选用一个与训练目标有关的故事或一个英语笑话,一些夸张的图片,这样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比如在导入7A Unit4课文Food and diet时,我在多媒体上展示了叮当猫中大熊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上楼梯的画面,学生一下就被生动的画面所吸引。于是我让学生对大熊说点什么“You are too fat”“You need exercise”“You eat too much fat”“You should change your diet and lifestyle”学生畅所预言,气氛立即就活跃了起来,就连上课从来不动的人,也对着大熊滑稽的样子大笑。紧接着我又呈现了刘翔阳光的画面,He is a player, He is healthy”“He has healthy diet”, 学生们又开始七嘴八舌。这节课上所要传授的知识点在这两副画出现之后,不知不觉的就展现了出来,下来的内容,就一气呵成了。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2.运用简笔画,增强课堂趣味性
在英语课堂中,可采用简笔画这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被广泛使用前,简笔画是许多英语教师亲睐的教学手段。即使是现在也有许多教师在继续使用,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比如教7A Unit1 Vocabulary,涉及到很多运动的词汇。上课之前,我就把许多运动项目(如图例)
画在黑板上,我一边画,学生们就在一边猜这是什么运动项目,那是什么运动项目。课堂一开始,同学们就抢着告诉我他们猜测的结果。尽管英语很差的部分学生不会用英语说出这些活动,他们用中文猜的也很起劲。简笔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的教学手段,有谁能说它不是一种好的手段?
3.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多媒体具有视听结合、声形并茂、动静兼荣,形象直观的等特点。这样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秩序,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通常情况下,少数学生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致使教学质量不佳。而现在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秩序,运用合作学习(cooperation learning)的方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互动学习,力求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良好统一,集体性和个体性和谐的统一,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现在我们的英语课不是像以前把知识一一呈现给学生,而是先以导学案的形式指导学生预习,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我Reading,学生自己预习单词,就导学案上的问题熟悉文章,对其中不懂的问题,先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然后老师再让各组集中交流各小组预习的情况,互相补充各组之间的不足之处,改正错误的知识点。同时提出本组预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别的组帮助。全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才有老师来讲解补充。课堂的每个环节中,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其中而且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同学们热情更高,兴趣更浓。
三、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1.自编短剧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英语后,会开口说话,因此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自编短剧。自编短剧的方式有二种,一种是依据已学过课文的情景或自己创设情景,但台词必须要运用已学过的类型。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第二种是播放学生喜欢的而且用英语容易表达的动画片,让学生给动画片配音。《叮当猫》就是我选过多次的材料。学生在欣赏自己喜爱动画片的同时,也锻炼了口语。学生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开展竞赛
初中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单词记忆是许多学生英语学习中头痛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经常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对竞赛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针对英语作业马虎的问题,我们进行英语书法比赛,获奖学生的作业贴在班级的墙上展示;针对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的问题,我们进行英语故事大赛。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唱英文歌曲
唱英文歌曲能融合英语语音学习和娱乐为一体,它既可培养我们欣赏音乐的审美情趣和提高我们的欣赏品位,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可缓解学习时的紧张气氛,使学习在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我教给学生的第一首英语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学生一开始就被这首经典老歌的旋律所陶醉。而且他的歌词也容易理解。When I was young, I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g for my favourite song. When they played it sing a long,It made me smile……”,几遍下来,许多学生就记住了大部分的歌词(以前背英语课文从没这么快)。学生在心中还升起了一种自豪感:我会唱英语歌曲了!
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每个学生都是要求上进的,老师在课堂上要时时注意,寓尊重理念于教学中,常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学生才会进步,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亮。学生只有受到老师的关注和不断的肯定,他们才会有成就感。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你任教的学科感兴趣,才有可能提高学习成绩。“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道理是我教育学生的法宝。
总之,学习兴趣来源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源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源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源于学习上进的成功。只要我们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从他们的思维深处探寻兴趣的源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使学生觉得学习外语既有意义,又有兴趣。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我们的课堂就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1998现代教育技术,[M]苏州大学出版社
七月指的是农历的七月。在古人的概念里,七月过后,火星西落,天气便开始转凉了。然而在岭南这个时节,正是热浪滚滚的炎夏。
祖先们深谙“因时制宜”的养生之道。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记载:“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原来,季节的交替,气候的更迭,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使人体阴阳气血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人应根据四时的变化,调节起居饮食,采取恰当的养生方法进行调护,才能做到“天人合一”,气血阴阳和顺而不致病。
夏日炎炎,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养生呢?本文将向你娓娓道来。
夏季重养心脾
中医学喜以五行与季节相配,故整个夏季又划分为夏和长夏两季。夏季始于立夏,从夏至日起气温逐渐升高,到了农历六月,约为阳历的七月与八月之间,这是整个夏天气温最高的时间,也就是进入了长夏的季节。
夏季昼长夜短,日照时间较长,时节之气以热、暑为主,而岭南之地雨水较多,更多伴夹湿。若时节之气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则易成邪侵袭人体;人体正气不足,与时节之气不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热、暑皆为阳邪,能伤津耗气,故夏天中,人们多汗出,并易感口干疲乏,而暑邪阳热之势更胜,更易伤人,可直入心包致高热谵妄或气津俱伤致晕厥,甚则夺人性命;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困阻脾胃,使人觉得身体困重、倦怠、纳呆。这都是暑天湿气重的原因。
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意指夏季中,人体代谢、运化均旺盛,而中医认为夏、长夏对应五行为火、土,对应五脏为心、脾。火气通于心,火性为阳,所以,夏季的炎热最易干扰心神,使心情不宁,引起心烦;脾喜燥恶湿,湿易困脾,使脾运受阻,脾不升清则使人疲乏倦怠,湿伤脾阳,则易化生痰湿,致纳差便溏。故整个夏天尤应注重心、脾两脏的调养。
了解了夏季的特性,我们就能做到因时制宜,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调养方法。
【调起居】
中医养生中有“春夏养阳”一说,夏天万物处于生长阶段,人体阳气也向外升散,且白昼时间较长,故人体作息应以晚睡早起为宜,且适当在晨间日照还不太猛烈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这有利于人体的阳气升发,尤其虚寒性体质或患有虚寒性疾病者,白天的天阳之助,可以使患者的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
夏天炎热,须做好避暑防晒的工作。当太阳正午当空,室外气温较高的时候,应适当控制户外活动的时间,避免日照的暴晒,尽量处于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但切忌贪凉过度,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或电扇不离身,或彻夜睡在凉席上,这样反使机体阳气易被寒邪所伤。
【巧运动】
夏天是运动的好时节,游泳、登山、散步、慢跑等运动均能在阳光普照的天气下进行。但由于夏季气温较高,人体体能消耗较大,运动应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运动要适度,不能过劳。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选择绿化环境较好、空气较清新的地方进行。运动后要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避免因出汗较多而导致人体津液的流失。
【理情志】
中医认为:“心主血,藏神,为君主之官。”夏季的炎热易干扰心神,使心绪不宁;另因气温炎热,使人体汗出增多,“汗为心之液”,汗液流失过多,使心易失养而不安。故夏天需静养心神,切忌熬夜过劳,避免从事过度刺激、使人亢奋的活动。清心寡欲,使元神内守,才不会致心气涣散,精神妄动。
【善饮食】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委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而中医学认为,这缘于夏令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进补。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而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葡萄、山楂、芒果、猕猴桃等,能敛汗、止泻、祛湿,既可预防因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夏季气候炎热,人们挥汗如雨,唇干舌燥,心中烦热。有的人往往贪图一时痛快,多吃生冷食物。殊不知,一切食物均以适度为宜,太过则对身体健康不利。孙思邈在《摄养枕中方》中指出:“当时不觉即病,入秋节变多诸暴下,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而或者以病至之日,便为得病之初,不知其所有来者渐矣。”因此,夏季切莫过多地进食生冷寒凉的食物,例如西瓜、雪糕等。
下面,我们还为读者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夏季养生汤水食谱,这个盛夏您不妨一试。
夏季汤水推荐
【西洋参鲜荷叶绿豆炖水鸭】
功用:养阴益气,消暑清热
自《本草纲目》起,我国多本药书都一致认为西洋参是益肺生津的佳品,称它“能助气分,兼能补益血分,为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代之”,因而特别适宜于我们南方气候下调理之用。而新鲜荷叶气芳香,善清泄暑邪;绿豆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合而煲水鸭,能养阴益气、消暑清热,是盛夏时周日的家庭养生靓汤。
材料:
西洋参10克 鲜荷叶1/4片 绿豆100克
陈皮1/4个 水鸭1只
猪瘦肉100克 生姜3片
烹制:水鸭由售者宰洗干净,各物洗净。绿豆、陈皮稍浸泡,猪瘦肉切块,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冷开水1250毫升(约5碗量),加盖隔水炖两个半小时便可。饮时下盐,为3~4人用。
【老冬瓜鲜荷叶煲水鸭】
功用:清热消暑,止渴生津,滋阴补益
冬瓜荷叶汤是岭南民间每逢大小暑炎热时的例牌汤,它最是体现了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我们并不是有了感暑才喝它,而是在没有任何感暑的状况下喝它。此汤要诀是冬瓜要选老的,且连皮、连籽;荷叶要新鲜的,消暑力强还洋溢着清新的荷香。夏日入汤最宜鸭肉,因其滋补又性凉,选用水鸭更滋阴。此汤清热消暑、止渴生津、滋阴补益,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
老冬瓜800克 鲜荷叶1/3块
扁豆、薏米各80克
水鸭半只 猪瘦肉50克 生姜3片
烹制:各物洗净。冬瓜连皮、籽切块;扁豆、薏米浸泡;水鸭宰洗干净,去脏杂、尾部;瘦肉切块。一起下瓦煲,加清水3000毫升(约12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用。
【陈皮冬瓜薏米老鸭汤】
功用:消暑清热,滋润补益
作为广东三件宝之一的陈皮,醇香、消滞、化气、解腻,在暑日,无论入汤、入药、入茶皆一流。冬瓜能消暑湿、养胃液。薏米能健脾渗湿、清热消脓。老鸭因性凉且养阴滋补,最宜消暑。陈皮冬瓜薏米煲水鸭,醇香清润可口,消暑清热、滋润补益,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
陈皮2/3个 冬瓜600克 薏米100克
老鸭半只 猪瘦肉100克
生姜3片
烹制:各物洗净。陈皮、薏米浸泡;冬瓜连皮切厚块;老鸭去脏杂、尾部,切块。一起与猪瘦肉、生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滚约2个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用。
【鲜山楂炖鸭肾】
功效:开胃益气
新鲜山楂的显著功用在于促进胃液中酶类的分泌,增进消化,减轻因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腹胀、饱闷、泛酸、腹泻和腹痛等症;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均有明显疗效;对肿瘤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能抑制抗肿瘤药物的致突变毒性。中医对山楂的分析与现代营养学也是一致的,认为其性微温,味甘酸,能开胃消食、化滞消积,降血脂、血压。鸭肾有增强脾胃、帮助消化的作用。鲜山楂炖鸭肾,甘酸可口,能滋阴健脾润肺,开胃益气,是初夏家庭靓汤。
材料:
科学安排四季养生,首先要明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在《黄帝内经》中讲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式。夏季养生就要好好把握“疗心”的重点,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季疗心的医学原理
《黄帝内经》上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但统一于心,为心神所统帅。
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的时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人们的情绪应该保持愉快,使气机宣畅,精神外向,对外界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心伤气。夏季的气候特点是酷暑炎热,与中医的心相合,所以,在科学养生方面,一定要突出“疗心这个重点。”
夏季疗心的合理饮食
1.“三多三少”原则:“三多”。即植物蛋白多、维生素多、纤维素多;“三少”,即脂肪少、糖少、盐少。
2.多吃瓜类蔬菜:黄瓜、丝瓜、南瓜、西瓜等,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
3.选择富含碘的食物:夏季容易缺钙,人会感到倦怠乏力,可吃些香蕉、柑橘、土豆、芹菜、绿豆、海带、牛奶、芥菜等含钾丰富的食品。
4.适当多吃些苦、酸味食品。
5.适量食用鱼、禽蛋等荤菜,以满足生理的需要。
6.补充水分:夏季出汗多,身体消耗水分多,每天要多饮水、多喝汤、多食粥。
夏季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能等渴了再喝,那时体内已经出现干旱。
夏季疗心的八个“最佳”
夏季气候炎热,病菌繁殖生长快,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很多。人们要想平安度过夏天,相信下面要介绍的八个“最佳”,一定能助您一臂之力。
最佳蔬菜――苦昧菜苦味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苦味菜主要由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
最佳汤肴――番茄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
最佳肉食――鸭肉鸭属水禽,性寒凉,夏季常见低烧、虚弱、大便干燥和水肿等症状,鸭肉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
最佳调昧品――食醋食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食醋同时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
最佳饮料――热茶茶叶中富含钾元素,既解渴又解乏,而且科学家研究发现,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最佳运动――游泳游泳不仅锻炼人体的手、脚、腰、腹,而且惠及心、脑、肺、肝等内脏,特别对血管有益,被誉为“血管体操”。
最佳服色――红色红色可见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
最佳取凉“设施”――扇子扇子虽然不如空调凉得快,但是摇扇这种运动,可锻炼肢体,同时扇子获得的风也最宜人,不必担心空调病。若息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长期待在冷气环境里,患有关节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气环境里生活。
夏季“疗心”七字诀
心善善良是心理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着,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生活支柱,这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鼓舞,会使人轻松愉快。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必然心理稳定、平衡,神经和内分泌调节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起到防治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心理性疾病的发生,使人健康长寿。
心宽心宽的人,不仅意味着对外在世界的承纳与相容,而且意味着对内在世界的开放,表明自身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宽厚多恕地对人对事,这是健康品质和高尚素质的表现,也是防治心理性疾病的最佳良方。
心正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只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你就能吃得香、睡得稳。相反,贪心太大,私欲无边,整天让它牵着鼻子走,使你迷惘、使你狂妄、使你丧失理智,就不可能生活得自由自在,只能是烦恼、忧虑不休,“夜不能寐”,久而久之,就可能患上心理性疾病。
心静内心的平静,是心灵深处的恬然、安谧、舒适和自在。心静,并非什么都不想,而是“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恩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的一种精神境界。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光怪陆离,充满了金钱、危险、名利和美色等使人心动神驰的诱惑,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真正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治心理疾病的发生,使人健康长寿。
心怡人生的旅程,不可一帆风顺,坎坷、曲折是避免不了的,只有保持快乐的心境,才能够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坦然地面对困难的挑战;笑对人生,就会自寻其乐。保持健康的心态,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源泉。
岭南地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 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 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 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早在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就对岭南的气候、地理对疾病的影响有了清楚的记载, 曰:岭南土地卑湿, 气候不同, 夏则炎热郁蒸, 冬则温暖无雪, 风湿之气易伤人。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南方卑湿之地, 更遇久雨淋漓, 时有感湿者, 说明了岭南地区气候炎热, 且湿润多雨, 因此湿热邪气为重。清代何梦瑶提出湿病论, 并在其论著《医碥》中表述岭南地区为地卑土薄, 土薄则阳气易泄, 人居其地, 腠理汗生, 气多上壅。地卑则潮湿特盛, 晨夕昏雾, 春夏雨, 人多中湿。清代叶天士亦指出:粤地潮湿, 长夏涉水, 外受之湿下起长夏阴雨潮湿, 均指出了岭南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
岭南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 终年不见霜雪。太阳辐射量较多, 日照时间较长, 因此, 岭南地区高温时期比较多, 且一天之中高温持续时间也较长, 所以平均温度较高。湿邪的特点是重浊, 但湿受高温的热邪所蒸化, 表现为气化形式, 故又称为湿气。岭南地区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 夏季以南至东南风为主, 风速较小;冬季大部分地区以北至东北风为主, 风速较大;春秋季为交替季节, 风向不如冬季稳定, 加之台风、暴雨等, 使岭南气候变化具有复杂易变的特点[1]。
正是岭南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 阳光和水分充足, 非常适合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长, 因此, 岭南地区四季林木茂盛, 全年有各种花果, 昆虫种类繁多, 造就了岭南地区丰富的动植物中草药资源。据资料显示[2], 岭南地区药用资源达4500多种, 占全国药用资源种类的36%。岭南地区盛产多种独特的道地药材, 为岭南地区人民的防病治病和保健事业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天然药用资源。丰富的药材资源不仅可治疗疾病, 更是岭南地区居民家中保健养生的必备之品。岭南食俗中药膳粥汤极为丰富, 最为常见的有汤剂、茶剂和酒剂等。有资料显示[3], 岭南地产药材中可用于制作汤剂的有80余种, 制作茶剂的有40余种, 制作药酒的有50余种。
2 岭南人群体质特点
岭南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因素决定了岭南之域致病邪气的特点和岭南人群的特定体质。《素问异法方宜论》言:南方者, 天地之所长养, 其民嗜酸而食胕, 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 其病挛痹, 其治宜微针。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岭南地区气候温暖, 岭南的致病因素与季节有着很大的联系, 曰杂毒因暖而生, 故岭南从仲春讫仲夏, 行青草瘴, 季夏讫孟冬, 行黄芒瘴。岭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方书《岭南卫生方》亦指出了岭南人群患病特点, 曰至岭南, 见外方至者, 病不虚日, 虽居民亦鲜有不病者, 气燠故阳常泄, 而患不降;地湿故阴常盛, 而患不升。业医者, 苟不察粤地山川窍发之异, 有以夺阴阳运历之变, 而徒治以中州常法, 鲜有不失者。
为了解岭南人群的体质特点, 袁天慧等[4]开展为期1年的大型调查研究, 收集了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65岁体检的健康人群共计54750人, 参照王琦[5]提出的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 并培训专门的中医研究生辨识所有调查对象体质, 并排除两种及以上兼夹体质人群。结果显示, 岭南地区健康人群中气虚体质居首位, 其次为阳虚体质, 再次为湿热体质。究其原因, 主要因岭南地区湿邪为重, 脾喜燥恶湿, 脾气受损, 加之现代岭南人工作压力大, 劳则气耗, 故见气虚体质;湿为阴邪, 阴盛则阳病, 损伤人体阳气, 故见阳虚体质;阳虚气虚致使水液蓄积体内, 与外感湿气相合, 日久郁而化热, 则可见湿热体质。
3 岭南地区四季养生
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是寒暑更迭、阴阳升降的标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始终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 指出了春、夏、秋、冬四季对自然界万物的重要影响。《灵枢顺气一年分为四时》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是气之常也, 人亦应之。人体生理功能随着四季气候变化而进行着自然调节, 病理变化亦受到四季的影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邪气者, 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 就是说疾病会因为人体在四季不同的生理状况而伺机侵入人体内部, 外在的疾病与人体内在的机能相互作用, 就产生了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疾病较为流行的现象, 这也是我们讨论四季养生的重要意义所在。
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其特有的四季特点, 运用《黄帝内经》指导养生时须与岭南地理气候与文化相结合, 从而形成了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四时养生文化。《黄帝内经》的四时养生核心原则可以概括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即春夏季节要调养阳气, 是为了更好地固存秋冬季节的;秋冬季节要调养阴气, 为来年春夏季节的阳气生发打下基础。根据四季阴阳变化和气候特点, 调整人体的阴阳偏差, 以保持人体内外的阴平阳秘。因此, 《灵枢本神》总结了养生之根本, 曰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柔刚。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强调了养生须能动地适应四季寒热变化, 保持内外环境的统一, 如此才能未病先防, 这可谓是《黄帝内经》四时养生之根本。
3.1 岭南春季养生
春三月, 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 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 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 在五脏中属肝, 是肝气旺升发条达的季节。岭南地区春季温差较大, 乍暖还寒之时, 夹有春雨, 而后出现回南天, 且南天主要指天气返潮现象, 一般出现在每年春季的二三月份。此时气候湿气为重, 外湿引动内湿, 人体湿气重则阳气升发受阻, 易出现口黏腻、头昏蒙、身沉重、大便不畅等表现。因此, 岭南春季养生更应顺应生的规律, 把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 疏散条达肝气, 升发少阳之气, 并辅以辛散升浮之品, 以应时扶阳祛湿, 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岭南名老中医关汝耀尤为重视调肝理气, 自拟理肝汤, 方中以柴胡、乌药为君药疏肝行气, 以白芍、墨旱莲为臣药清肝平肝, 白芍、甘草酸甘化阴, 从清、舒、平、养四个方面理肝[6]。春季饮食宜减酸益甘, 以应天地生发之气, 食疗可适当加党参、金橘、麦芽、谷芽、茯苓等健脾消食。
3.2 岭南夏季养生
夏三月, 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 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 养长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阳气生于春而极于夏, 夏天是万物繁茂的季节。岭南地区夏季时间最长, 伴有长夏, 高温多雨, 湿热尤为明显。夏天在五行中属火, 五脏中属心, 长夏属土和脾, 因此, 岭南地区夏季养生尤要重视对心脾的调养, 注意保养阳气, 防止人体阳气津液消耗过大。邓铁涛认为, 脾旺不易受病脾胃健旺, 则身体没有弱点给疾病以可乘之机, 不易成病;既成病之后, 调理其脾胃则病易愈[7]。邓铁涛临证善用岭南特色药材五指毛桃, 以其健脾益气利湿之效, 益气而不生热, 补气而不滋腻, 扶正而不碍邪, 同样适用于岭南地区夏季养生[8]。此外, 心为五脏之首, 心主神明, 他强调养生先养心, 重视保养心神, 心强健是整个机体五脏六腑健康正常的基础, 心情愉快, 精神开朗, 则血气和调, 抗御能力强, 自可无病[9]。
岭南地区夏季养生中不得不提到岭南地区独特的茶文化凉茶。岭南地区夏季气温高, 时间长, 且多伴有雨水天气, 高温湿重是最为明显的特点。凉茶是岭南人民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 根据岭南地区的气候水土特点, 多以本地独特道地中草药为物质基础, 研制、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 尤其适宜于夏天饮用。凉茶中常用的原料植物主要有金银花、岗梅根、崩大碗、布渣叶、葫芦茶、夏枯草、凉粉草、鸡蛋花、白茅根、水翁花、地胆头、青天葵、狗肝菜、木棉花等[10]。岭南地区夏季养生凉茶首选五花茶, 又名复方祛湿汤, 以金银花、木棉花、鸡蛋花、野、夏枯草为主, 有清热祛湿之功, 还可根据需要加入薏苡仁、布渣叶、茯苓、藿香、紫苏叶等。岭南凉茶是岭南中医养生理论具体实践的产物, 更是《黄帝内经》中重要养生理念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具体体现。岭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 饮食宜减苦增辛, 注重清补, 药膳选择以清热祛湿、芳香醒脾为首选。岭南地区居民夏季常煲的汤主要有绵茵陈蜜枣煲瘦肉、赤小豆煲鸡脚或猪脊骨、土茯苓陈皮煲龟汤、粉葛煲排骨、猪横脷煲鸡骨草或夏枯草等。此外, 夏季可多食百合绿豆糖水、银耳木瓜羹、扁豆荷叶粥、酸梅汤等以益气养阴, 防止体内积热。岭南地区夏季还要避免食用大辛大热之品, 以免邪热化火。
3.3 岭南秋季养生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 收养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秋季万物平和, 不再生长, 天气开始转冷肃杀。秋季是岭南地区最为舒适的季节, 气候凉爽, 初秋仍可见暑湿、湿热, 入秋则湿气渐少, 天气晴朗而兼有风燥, 养生宜开始养阴。秋天在五行中属金, 五脏中属肺, 以收敛为征, 适宜平补。岭南名医李仲守临证极重养阴, 结合岭南人阴虚内热的体质特点, 主张秋季养生应以甘寒清养为主, 补而不滞, 滋而不腻, 清而不寒, 消而不伐, 养阴渗利, 甘寒并用, 胜热而又不伤正[11]。岭南地区秋季养生的关键是防燥护阴, 肃清肺气, 养阴止渴, 饮食原则宜减辛增酸, 煲汤以平补为要, 如鸡脚炖花生、莲子板栗煲鸡、西洋参炖竹丝鸡、秋梨牛尾煲、南北杏炖瘦肉等, 亦可适当饮用竹蔗茅根水、乌梅红糖水等以益气养阴。此外, 还可多食用核桃、山药、芝麻、马蹄、杏仁等有滋润性的食品, 以防秋燥。
3.4 岭南冬季养生
冬三月, 此为闭藏, 水冰地坼, 勿扰乎阳。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 养藏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冬季寒风凛冽, 岭南地区虽然温度基本在零度以上, 但是冬雨连绵, 湿冷夹杂, 人体感觉更是寒冷刺骨。冬天在五行中属水, 五脏中属肾。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 阴寒盛极, 故养生活动应以养藏为要, 敛阳护阴, 闭藏阳气于内。岭南地区冬季较短, 却是进补的好时机, 可以适当进食血肉有情之品, 如羊肉、花胶、鹿角胶等, 以温肾壮阳。杨志仁[12]在运用中药防治衰老过程中, 尤为重视补肾, 以填补为要, 辅以补阳, 重用性味甘温的药物。中国医学岭南派创始人之一梁剑波亦重视补肾以抗衰老, 习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补肾阴, 用温养之柔剂补肾阳, 善用巴戟天、羊藿、鹿茸、鹿角胶等温补督肾之品[13]。岭南地区冬季煲汤以温补为要, 如党参、当归、生姜炖羊肉, 淮山药、枸杞子炖狗肉, 高丽参、龙眼肉煲鸡汤, 黄芪、党参煲乌鸡等, 以扶正祛邪、敛阴护阳、固本强身。
4 结语
中医养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对现代岭南地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黄帝内经》在论述人体养生时充分强调天人合一的重要性, 即要顺从人体和自然界的规律变化, 和谐统一方能阴平阳秘。四时养生就是积极地调动人体在相应季节的生理潜力, 在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适当调摄以顺应阴阳变化, 养阳以助生长之能, 养阴以益收藏之本。岭南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 造就了相应的人群体质, 四季养生是在《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原则下, 顺应四季的变化做好养生调护, 如此才能达到强身健体、防病延年的目的, 这也正是我们探讨《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念的指导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文达良, 苏晶.岭南地理气候环境及体质特点与温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 16 (4) :276-277.
[2]陈蔚文, 徐鸿华.岭南道地药材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7.
[3]范文昌, 林锦娜, 梅全喜.广东地产药材在药膳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 (24) :1-3.
[4]袁天慧, 冼绍祥, 杨忠奇, 等.岭南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医杂志, 2013, 54 (3) :266-268.
[5]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 (4) :1-9.
[6]刘小斌, 烈, 梁川.岭南中医药名家 (二) [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0:197-202.
[7]靳士英.邓铁涛教授学术成就管窥[J].现代医学, 2004, 4 (9) :1-6.
[8]刘焕兰, 曲卫玲.邓铁涛教授养生学术思想探讨[J].新中医, 2010, 42 (5) :5-6.
[9]邓铁涛.养生必先养心[J].祝您健康, 2010 (2) :12.
[10]肖伟, 许利嘉, 彭勇, 等.岭南独特的茶文化:凉茶[J].中国现代中药, 2012, 14 (8) :69-70.
[11]孔炳耀.李仲守教授学术经验简介[J].中医教育, 1994, 13 (4) :34-39.
祖国医学认为,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气血也随季节而有内外、上下的变化。春季气暖,气血由下向上移动;夏季气热,气血向外表聚集;秋季气凉,气血由外向内转移;冬季气寒,气血向内聚集。根据气血随着季节气候变化的不同,养生、锻炼在各季都应有所不同。眼下正是炎炎夏日,万物华实,自然隆盛,正是养生强体的大好时节。
饮食养生
饮食,是养生最重要的物质。民谚对此说得通俗有趣,“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三天不吃倒在床,七天不吃见阎王。”这些浅显的道理人人都懂,但要讲究如何吃好就大有学问了。这里说的吃好不是指顿顿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而是要讲究营养合理搭配和因人因时而异,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不同健康状况和各个不同的节令,食用不同的食物,以食养生,以食疗疾。
夏天气候炎热,人体大量排出水分,使得消化液的生成和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变弱,食物的消化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成份的消化能力降低,致使人们食欲不振,消化力不强,愿意吃一些清淡、凉爽的植物类食物,不愿意吃含热量高的食物。可是夏天人体热能又消耗很大,如不及时补充营养,就会出现头昏脑涨、四肢无力、浮肿气虚等营养不良的症状,使体质迅速下降,形成人们常说的“苦夏”,这就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国民间有很多制作适应夏季特点的饮食方法。如各种营养粥、营养汤、凉拌食品、糟卤肉、(鸡、鸭、鹅)清炖肉汤、醋溜、醋渍泡菜等既开口味又可补充营养的食品。夏季人们特别爱喝粥,民间积累了许多夏季食粥的经验。绿豆粥,清热解暑,除烦渴,利肠胃;荷叶粥,解热退烧;滑石粥,(用布包滑石与米同煮,食时捞去滑石布袋),利尿、除湿、解暑;海带粥,清热软坚;蚕豆、苍术粥,快胃和脾,兼利脏腑;扁豆粥,健脾和中,消暑去湿;葛根粉粥,治胸中烦渴。这些都是价格低廉,取之方便,简便有效的夏季养生食物。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贪图一时之快,都喜欢生冷饮品和食物。殊不知,过食生冷近则立即诱发肠胃痉挛,引起腹痛、腹泻,远则秋季生病报复。古人在这方面曾谆谆告诫,夏季不可过食生冷。孙思邈的《摄养枕中方》中指出:“当时不觉即病,入秋节变生多诸暴下,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奉亲养老书》也指出老人更应注意:“夏日老人,尤宜保扶,每日清晨,饮食温软,不令太饱……各色汤饮及生冷肥腻尤戒。缘老人气弱,当夏之时,伏阴在内,以阴弱之肠,当冷肥之物,则多成滑泻。”生冷过度,还会使肠道痉挛,导致胆囊、胆结石等疾病发生,同时对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很不利。因此,凡大病初愈、孕产妇、婴幼儿、年老体弱的人,都应忌食过冷的食物,慎食凉性食物,就是身体健康的人,也不宜太过。
衣着养生
尽管衣服在人们生活中装饰、美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其保温、防热、避晒、避伤害、吸湿、防脏等养生保健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的。衣着的换季与养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就炎热的夏季而言,此时天气虽大热,却不宜过分贪凉,特别是人的胸口、背部更不宜。因为人体脏器多在胸腔之内,这些脏器都是十分娇嫩、喜暖怕凉的。人体的十四经络、督任两脉的穴位,也都分布在人体躯干的中心线上。如果令胸背受凉,就很容易产生肠胃、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民间对此非常重视,特别是对老人和小孩,再热的天气也得穿件背心,护住前胸后背。否则时间一长,各种疾病难免会找上门来。
夏季穿衣,要选择吸湿性和放湿性都较好的衣料,以便吸收和蒸发汗液,降低人的体温和湿度。据专家测定:丝绸、亚麻、人造丝、棉纱针织品等,都比较适合作夏季衣料。
在衣服颜色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季节因素。夏季宜选用吸热少,反射光热率大的白色和淡黄、浅红、浅绿等浅色或本色衣料,这些衣服颜色有显著的防辐射作用。同时,深色布上残留的染料也比浅色布上的多。而这些染料大多是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易引起接触性皮炎。夏天的衣服和内衣直接接触皮肤,染料重的布料会刺激皮肤,于养生不利。
夏季的衣服要选择开口大,宽松,有利透风、散热、散湿的样式。领口需要敞开,袖子需要宽短,衣服不宜太长、密闭和紧窄。在人体容易出汗的背部、胸部及不易蒸发汗液的腋窝等处需要开放。宽松的衣服有利散汗和散温,减轻炎热对人的危害。如在夏天穿紧身衣、牛仔裤等瘦小衣服,则不符合夏季养生要求。
起居养生
人类起居作息的安排,是养生长寿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要根据人的生理规律,做到饮食有时,不妄劳作,有节;另一方面还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相应地适当调节生活起居。
元代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说:“夏三月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认为夏季天气炎热,汗流浃背,容易损伤阳气,伤及心肺。为此,夏季应注重养心保肺,加强饮食的调养,顺应自然调整饮食,以便适应夏季气候的变化,以利健康长寿。
元代食疗专著《饮膳正要》上说:“夏气热,宜食菽(即豆类)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禁温饮饱食,温地濡衣。”夏季暑热偏盛,汗多耗气伤津,脾胃功能减弱,易患肠胃暑湿病,饮食养生宜清热解暑,益气生津,多吃性凉味苦、辛的蔬菜和豆类食品。
我们要遵守的饮食养生原则:首先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天热出汗失水,使人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继而使氮排泄增加,从而使人体常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吃一些豆制品、蛋类、绿豆、白木耳、海蜇、海带、芝麻酱、奶类、鱼、虾、鸡等,这些食物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比较清淡。
其次要适当补充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高温会使身体代谢加快,大量出汗,汗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随汗液排泄而耗损,从而导致机体的耐力、抵抗力降低。致使身体出现疲倦乏力,头昏口干,食欲减退等情况。由于血溶量减少促使肌肉痉挛,血压增高,引起中暑等病症。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补充水分和产热较少而含有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食。应多食西瓜、西红柿、苋菜、豇豆、小白菜、黄瓜、小米、猪瘦肉、动物肝脏、鸡蛋、牛奶、绿豆等,以补充营养,增加体力。但是要注意饮水不能一次过量,应掌握少量多次的饮水原则。老年人不宜过度食用生冷瓜果,冰冻食物,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和有损消化功能。
夏季人们常会食欲下降,导致消化能力减弱。所以在饮食调配上,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绿色、白色、清香和淡味、酸甜味为宜),以增进食欲。多食新鲜绿叶蔬菜、时令瓜果、凉拌菜及芝麻酱、绿豆芽、绿豆汤等。在做菜时,适当加醋加姜,不但可增加风味,而且有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及杀菌、消暑、提高食欲等作用。老年人还应注意少吃或不吃油腻食物,忌生冷、不洁瓜果。
夏季水分的补充,除饮白开水外,各种饮料也是不可缺少的。饮料有吸收热量、补充水分、消暑解渴、清心醒脑、生津除烦等作用,如果搭配合理,还有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和其他营养素的功能。
夏季常可自制饮料,以解渴消暑,今择几则介绍如下。
①绿豆汤:绿豆不要煮烂,加白糖。根据具体条件和生活习惯,调整绿豆、水、糖比例,凉后代茶饮。
②盐茶:精盐6毫克,新鲜开水500毫升冲泡,凉后饮。有祛热解暑、补液止渴的作用。
③酸梅汤:乌梅15克,洗净,加水500毫升煎汤煮沸约20分钟,滤去渣,加白糖适量,凉后饮用。生津止渴。
④山楂茶:山楂洗净,切片,加水煮沸5至10分钟,加白糖适量,放凉后饮用.
⑤双花茶:金银花10至20克,加白糖适量,置于杯中,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
夏季天气炎热,胃肠功能受到暑热刺激后相对也会减弱。为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应选用具有滋养补益,抵御暑热侵袭的食物,这也是夏季的饮食养生重要一环。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就指出,食粥一大碗是夏季最佳饮食。如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到粳米中一并煮粥,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
夏季蔬菜品种很多,如果要从人体消暑、平和、清凉角度来采购蔬菜,那么以黄瓜和西红柿最具有保健作用。西红柿甜酸适中,烹调凉拌都鲜美可口且营养丰富,其中含维生素C最多,而且不容易在烹调时被破坏。据计算,成人每天吃300克左右西红柿,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根据中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西红柿也是一种良药。西红柿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功能,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降低血压的作用。最新科学研究发现西红柿含有一种番茄红素药用成分,可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癌,同时具有抗衰老作用,常食可以使人延年益寿。
中医有“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养生之说,即人体要随着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黄帝内经》曾阐明自然界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气”。故人们应该调节机体,适应四时,做到“天人和谐”,以健康养生之道防止疾病的侵袭。
炎炎夏日,人易烦躁,但不宜以冷抗热,而要以清去之,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做好五个“清”。
清心
夏天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炎热盛夏酷暑蒸灼,最易干扰心神,人容易燥热不安、困倦、心跳加快,产生许多“心火”。这些情绪过于强烈或持久失调都会引起腑脏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夏季养生的关键是“清心”、“抑乱”,否则就会使“神志”受伤。清心就是要“灭心火”。白居易的“心是自医生”,陆游的“人安病自除”说的都是养心为要,防止心病。戒躁制怒、平和心气、无郁无怒、镇静安神,保持心静舒畅愉悦、思想平静恬淡、真气和顺舒畅,才能更好地发挥身体的调节功能,避免暑邪等致病因素的侵袭。
清心妙招:听舒缓的轻音乐,回忆愉快的事情,在安静怡人的环境里看喜欢的书籍,静坐澄心,这些都可以使我们情绪稳定、气息平顺、神清气爽,达到清心养生的目的。
清食
夏季,宜食清心养肺食物。三伏天气温不断升高,空气湿度加大,人们往往没有食欲,但同时人的消耗增多,食物补充应当充足,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的实质是少用油,而不是不沾荤腥。夏季更应注意蛋白质的摄入,每日摄入量在70~90克为宜,如鱼、虾、瘦肉、鸡肉、鸭肉、蛋、奶和豆制品等都是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优质蛋白质。清淡饮食除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增进食欲之外,还能预防一些疾病。另外,吃醋亦能生津开胃,杀菌灭病,预防胃肠道疾病。
消暑靓粥:薏仁绿豆粥
主料:绿豆、薏仁、蜂蜜。
做法:1.将绿豆与薏仁浸泡一夜;
2.将浸泡过的绿豆与薏仁加水煮半个小时;
3.将煮好的粥连汤带水一起放进搅拌机,打成糊;
4.稍作冷却后,加入蜂蜜即成。
清居
《内经》曰:“饮食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说生活起居要有理有节,不能随心所欲地损害精神和形体,使人形神俱佳,避免早衰早老。而酷暑季节,更要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清爽。居室宜清凉,保持清洁,常通风换气。但要注意睡觉时不能对扇当窗,或卧睡凉席、凉床,或把空调得温度调得过低。夏天炎热,易生菌,因此要勤洗常换床上用品,保证睡眠质量。夜卧早起,顺应夏季自然的阴气不足、阳气充盛。中午应尽量小睡片刻,养足心脏阳气,缓解疲劳。另外,夏天洗澡,建议淋浴,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营造清爽蜗居:
1.抛弃让人在夏季烦厌的布艺家具罩吧,换上竹垫、竹编饰品,为您的家具做一次冰凉美容吧;
2.在家里摆放上沁爽的吊兰、山水盆景,让你的房间刮起凉爽的“山林风”吧!
3.换上蓝色或白色的窗帘吧,蓝色属冷色系,为您的爱居带来丝丝凉意;而白色窗帘对强烈日光的反射率高达80%呢,绝对是您的凉爽保卫!
清乐
炎炎夏日,不宜长途游乐,也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和锻炼,若长时间在阳光下运动很可能会引起中暑。酷暑时大汗淋漓对身体不利,因为“汗为心液”,大汗伤人津气。酷热流汗后更不可洗凉水澡,因为人在出汗时皮下血管扩张,毛孔放大,血液循环加快,如果此时忽然用冷水浇身,皮下血管会立即收缩,毛孔也随即闭合,汗腺分泌立刻停止,堵塞了身体的散热渠道,体内的热量不能继续散发,容易患感冒及其他疾病。切忌宅在空调房间里太久,否则寒气太盛更伤身。
清乐之道:
1.空气清新的早晨,在草木繁盛的公园散步、做健身操都是不错的夏季健身活动;
2.在环境、卫生、服务俱佳的健身中心做室内健身;
3.在家里做瑜伽后,喝杯心爱的人为你冲的绿茶,心情会愉悦舒畅,凉爽至极;
4.携家人到山清水秀、草青木郁的避暑山庄避暑,调养身心。
清饮
夏季,人们更容易出汗,身体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盐分,以致血液浓缩,滞缓血液循环,给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的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压力,易形成血栓等疾病。此外流汗消耗了大量的津液,易引起身体电解质紊乱。因此,夏季应注意少量多次饮水,绝不能等到口渴时再喝,还可适当喝点淡盐水或糖水以缓解“体渴”。夏天充沛的雨水使湿气加重,容易引起湿疹等疾病,因此还要及时清火祛湿。像西瓜、香瓜等夏天的当令瓜果多含丰富水分,且有较好的清火润燥养阴功效,日常饮食中宜多选用。特别有“天然白虎汤”之称的西瓜,不仅能及时补水、解暑止渴,还有利尿解酒毒、降压治肾浮肿等多重功效,能明显地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消暑佳品:芳香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