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语基础学习范文

英语基础学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英语基础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英语基础学习

第1篇:英语基础学习范文

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反思、摸索和总结,终于找到了一个既能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又能让学生学有所用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

营造学习英语的快乐气氛 我们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从未正式接触过英语,可以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这种现象对我们老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机遇,那是因为在正式接触英语之前,每个孩子都对英语有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每个人都想知道英语到底是怎么样的一门学科。所以如何让英语有一个漂亮的现身,让它在第一时间进驻孩子的心灵,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1.从复习汉语拼音入手,让学生第一时间熟悉英语的二十六个字母 我国的《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其从Aa到Zz二十六个字母是拉丁字母。而英语的二十六个字母就是采用拉丁字母写成的。从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的这一共性出发,让学生们进行总结,英语的二十六个字母和汉语拼音里的二十六个字母有何异同。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英语的引入教学,学生们学得很快。这种从已知的学习材料过渡到未知的学习科目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心里减少陌生感,提高接纳新事物的能力和兴趣。

2.布置书写任务,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续兴趣 书写,仿而写之,是一项简单却又需要耐心与细心的工作。良好的书写习惯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从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开始,我便开始布置书写任务。首先从字母的书写开始,之后到单词、句子,进而过渡到整篇文章的书写,整个过程循序渐进。而且教师要注意及时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特长与不足。 为了培养学生对书写的持续兴趣,我在学生作业的评改上颇费了一番工夫。批改作业,我采取的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为主,纠正错误书写习惯为辅的方针。针对学生的个性,批改作业时一定要给学生个性化的评语。这样学生们会由被动变主动,逐渐提高学生书写的兴趣。 让学生爱上学英语,就让学生先爱上写英语。这是我长期从事英语教学所获得的第二个心得体会。

3.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发现,孩子对待音调高低、音色不同的声音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有感于此,我在英语教学中就非常关注对话中的分角色朗读。七年级的教材内容,有很多都是人与动物的对话,也有很多富有个性的人物的语言。在教学这样的英语对话时,我尽可能创设情景,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让他们体会到,对话往往因说话人的不同,其语音语调也会有差异。 每个学生都很喜欢这种分角色朗读的教学模式,他们乐此不疲。在快乐中学习,分角色朗读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二、关注英语语法的教学

关注英语语法的教学,彻底夯实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 对于任何一门非母语语言的学习,可以这么说,不学习语法就等于没有了解这门语言。语言只有在系统的语法学习之后才能真正地为我所用。针对于此,我在教学中就采取了富有针对性的语法教学策略。

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就从了解英语的词性入手,词性即词类,是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划分词类是进行语法分析的必要基础,只有在此类划分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科学地分析和说明各类词的用法以及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提高语言学习的技巧,加强语言习得的基础。七年级教材后面的Grammar学习材料中,第一个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的就是英语的词性分类,很多老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部分的教学,认为这一部分太抽象,不适合学生的学习。但任何事情都是事在人为的,教材给予我们的是抽象的词性概念,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把它变为具体的东西。如,课本上对名词的定义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我把这个概念具体化,我问学生们:这块黑色的,长方形的,可以用来写粉笔字的东西叫什么?黑板。我们坐着的东西叫什么?椅子。小明,你怎么样称呼你的同桌?张鹏鹏。好了,我们现在学习了很多名词了,这些用来指代事物,如黑板、椅子,用来指代人,如张鹏鹏等这样的词就叫名词。 让学生了解词的词性之后,还要注意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复习,巩固学生已有的词性概念。每学习一个单元的单词,我都会让学生留意单词后边的词性分类,以便在课文的语法教学中用到。

通过英汉对比,寻找英语的变化规律 为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动词变化的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上列举很多的中文例子。如在学到七年级上册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单元中,为了能让学生接受动词有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这一概念,我在黑板上板书了几个中文句子:我喜欢英语;他喜欢英语;我们喜欢英语;他们喜欢英语;她喜欢英语。我先叫学生把它们翻译成英文,然后让学生们总结英汉句子各有什么规律?并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通过这种英汉两种句子直接的对比,学生们发现,英语和汉语一样,主语都是有变化的。汉语句子里的动词不会随着主语的变化而变化,而英语句子里的动词却随着主语的变化而改变。通过对比教学,学生们很快便掌握了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要加‘s’或‘es’的概念。 通过这种英汉句子互译,然后让学生寻找英语句子规律的教学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它很直观。我举的例子一般都是学生们已经学过或正在学的单词和句型。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们复习已有的知识点,又可以让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学习。其次,它具有能动性。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学生自己动脑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我运用这样的教学规律让学生们了解了英语名词的用法,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一般过去时的用法等等。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相当不错,学生们在写作文时,出现的语法错误相对于以前来说少了很多。

第2篇:英语基础学习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基础知识 学习巩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06

新课程强调在“三基”基础上的提升和发展,而基础知识作为“三基”里强调的内容,必须引起学习者和教学者的重视。在高中英语学科上,基础知识基本上包括:单词、短语、句子、语法、写作和阅读几个方面,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和影响,层次递进,任何一个方面的脱节和落后都会对其他方面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基础字词句段的透彻牢固掌握,才能奠定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有助于英语整体成绩的提升。

目前大多数高中生仍觉得英语学科的学习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此状态下,根本没办法满足对英语知识运用自如的要求,也无法达到高考的标准。就此,如何学习巩固高中英语基础知识值得深究。每门学科知识的学习都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找到适时适当的学习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高中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探究。

一、高中英语单词的学习掌握

单词,是英语学科里边最基础的板块,也是英语进行深层次学习的出发点和基本单位,学生后续的听说读写都离不开单词。因此,英语单词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下,对高中生的词汇掌握量和理解词汇量的要求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现今,要求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要掌握3500个单词和500个词组,阅读量要达到36万字。为了保证学生的记忆效率,有意义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策略。首先,作为基础单位,要把单词置于情境中,激发兴趣。对学生而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它的学习本来就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障碍,我们更加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单独处理知识体系,应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首先就要把单词置于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们形象具体的了解学习,引发其学习兴趣。其次,对单词的词性和运用要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很多单词都有不同的用法,在不同情境下可作为名词、动词或者介词,而不同的词性下又有不同的搭配和用法,这无形中就加大了单词的学习范围,增加了学习困难。

二、高中英语短语的学习掌握

短语相当于单词的扩充体,相对于单词来讲,它的构成、词性和运用等都比单词要难更多。同单词一样,短语的学习首先还是要把握其具体用法,牢记搭配用法,然后c具体情境联系起来进行学习掌握。如be good at后既可以加名词也可以加动词,加名词时就直接在at后加上即可,而加动词时动词就要做一定的调整。如“我擅长篮球”的表达为“I’m good at basketball”,而“我擅长打篮球”则表示为“I’m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简单来讲,单词和短语的学习掌握如出一辙,把握好词性和具体运用方法,放在具体情境中认真学习对待就会取得相应的效果。当然,对单词和短语的记忆也要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记忆带来的困难,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三、高中英语句子的学习掌握

在单词和短语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语法即可构成句子,三者之间有着较大的联系。对句子的学习掌握,最大也是最困惑学生的一个问题就是语法,句子的学习和提升基于短语和词汇的把握,这三部分都是学习英语学科的必要基础知识,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积累掌握,当达到一定量和水平时自然就会取得成绩和效果。

四、高中英语语法的学习掌握

高中英语语法的学习就目前而言主要是应对升学考试。学习英语语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翻译文章,提高英语做题的准确率,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另外,英语写作也离不开语法,语法是将英语单词串成句子的工具,句子是组成篇的基本单位。英语语法在高中英语学科学习中尤为重要,学习英语语法不仅是升学的需要,也是为学生接触更高更深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语法主要学习内容有词语种类(基本包括所有的词汇种类)、动词时态、主语从句、谓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固定句型的运用等。其范围较广,涵盖种类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压力也较大。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几点阐述英语语法的学习策略:

(一)以单词为基础学习语法

在英语语法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注重英语单词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单词积累量。学生保证对单词基本用法的掌握,才能选择正确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写出漂亮的句子和作文,并保证无语法错误。

(二)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将语法学习灵活化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英语语法作为英语学科重要的知识内容却有较大的学习难度,由于语法知识内容的复杂和枯燥,很多学生都对其丧失信心和兴趣。此时,教师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就起到很好地引导和调节作用。对于一些较难又容易混淆的语法,我们可以举出相似的语法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如What a handsome boy he is!和How handsome a boy he is!两句表达意思相同,但明显在what引导下的句子先跟的冠词a,而how后衔接的是形容词handsome。学生只要记住这一个实例,就能够轻松应对这两种固定语句了。由特殊到普遍,由小到大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语法学习方法的传授,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注重学习中读写能力培养,在读写中掌握语法

学习语法的目的是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阅读能力,反过来,多写作阅读也能促进语法的巩固掌握。听说读写是一体化的能力培养,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日常英语训练中,要加强学生对语法的运用,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语法,无论是说还是写。在不断地多重训练中纠正学生英语语法学习上的错误,帮助学生正确的使用英语基础语法。

五、高中英语写作和阅读的学习掌握

阅读和写作,重点在于“读”和“写”,没有其他的捷径,多读多写,积累得越多,学习起来越有动力。但也并非盲目的读写,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有效训练,做到读好书,写好文。

第3篇:英语基础学习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 基础阶段 核心动词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基础核心动词具有相对的稳固性、通用性和很强的搭配能力。看似简单的动词,在口语表达中,学生却往往不能正确使用,导致各种各样的错误,而这些动词恰恰是基础教学阶段必须重视的词汇。掌握了英语中的核心动词就等于掌握了英语口语表达的核心,研究核心动词的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英汉、汉英互译训练

汉语中动词的不同表达在译成英文时,常常只需用同一个动词。如:“切肉”(cut meat)、“割草”(cut grass)、“砍柴”(cut firewood)、“剪指甲”(cut nail)等,汉语使用了不同的动词,而在英语中却只用一个cut。如果能够经常进行这种“多对一”式的汉英翻译,就可以加深对核心动词的印象,从而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与表达习惯。

反之,在汉语中,也有一些动词使用频率高,但在翻译成英语时,用的却是不同的动词,对于这类动词,可以采用“一对多”式的汉英翻译。如,汉语中的“让”有多种含义,而英语中的let(当“让”讲时)是allow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的意思,请注意下面汉语句子中的“让”在英语中是如何表达的:

1.警察不让我进去。(The police did not allow me in.);

2.她让我在雨里等了两个钟头。(She kept me waiting in the rain as long as two hours.);

3.请让一让。(Excuse me/Please step aside.);

4.她是你妹妹,你要让着她点儿。(She is your sister,so you ought to humor her a little.)。

上面例句中的“让”和“let”是不能完全画等号的,它们之间有很多本质上的差异。汉语中像“让”这样含义丰富的动词不胜枚举,口语教学中多设计一些这类练习,将有助于学生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积累对英汉词语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用词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同义基础动词的对比与联系

口语中,学生常出现词语搭配不当、词不达意等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缺乏对核心动词同义词的对比与联系。例如appreciate这个核心动词是基础阶段必须掌握的单词,但由于缺乏与相关词语的对比与联系,学生常常生硬地将其理解为“感激、感谢、欣赏”,结果造成用词错误。比如在表示“我非常感谢你”时,说成“I appreciate you very much.”,殊不知appreciate表此意时,相当于enjoy,而不能等同于thank,它并不用来指人,比如我们可以说to appreciate modern pictures或to appreciate one’s efforts/diligence等,但不能说appreciate sb.。

上述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缺乏对同义动词词义的比较与联系,也就无法保证用词的准确与得体。因此,在学动词时,应经常对比和联系以前学过的同义词或词组,学会用旧词解释生词,这将有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加强对词义理解的准确性。例如,在学习和复习下面这些基础核心动词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对词义进行对比与联系:contribute tolead to/result in/give rise to;be dedicated to doingbe devoted to doing/be committed to doing/be contributed to doing等。

三、运用示例模仿造句

学习词汇最根本的原则是要做到“词不离句”,即,在实例中去体会和理解词汇,在模仿中去掌握和牢记词汇。对于基础核心动词的学习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典型例句,在例句中体会词汇的多种用法。以fail为例,在复习这一动词时,可以通过研读简洁易记、易模仿的例句,来体会其多种用法,之后,再根据例句进行模仿造句:

1.Her sight is beginning to fail.(她的视力开始下降)His hearing is beginning to fail./The light began to fail./His health begins to fail.

2.The brakes failed.(制动器失灵了)The engine failed on the way to town.

3.The water supply failed.(水供应不足)The power/oil supply failed.

4.She failed in her duty.(她没有履行职责)The pliceman failed in his duty.

5.The teacher failed half the class.(老师让班上一半的学生未能及格)The teacher failed no students this term.

学习基础核心动词的多种含义的示例,有利于学生在体验中全面了解其各种用法;通过模仿造句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印象,从而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

四、在语境中习得基础核心动词

关于语境与词义的关系,语言学家Firth认为:“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知人看伴,知词看文)在任何语言中,一定的词总是结伴出现,Firth所讲的“结伴”关系就是狭义上的“语境”。“结伴”可以是上文提到的“搭配关系”,或是上下文联系,或者是词与词之间的语境联系,一个词的准确意义只有在这种语境(结伴)关系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在学动词时,必须注重词汇的情景意义。例如,在以下的例句中,kill的情景意义各不相同,它们均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杀死”:

1.He killed the bottle.(他喝完了那瓶酒。);

2.The dirty food killed my appetite.(这种肮脏的食物倒了我的胃口。);

4.The medicine can kill the pain.(这种药物可以止痛。);

5.She kills everyone with her beauty.(她的美貌令所有的人都为之倾倒。)

由此可见,词的准确意义只能靠语境来确定。在学习口语中的基础核心动词时,应该有这种理念:一个词只有与上下文相联系,才有其生动的意义,词语的含义是动态的、变化的,它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了解这一点,口语运用时才能游刃有余。

大学英语口语中的基础核心动词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采用正确的教与学的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它们,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英语基础学习范文

关键词: 基础英语教学 高职 自主学习

一、基础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基础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不可否认,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也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

首先,教学学时紧,任务重。英语教师的师资有限,导致教学班规模太大,学生人数过多。目前为数众多的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学班级的人数规模都在40-60人之间,这必然严重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和互动,也不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程度和要求进行因材施教。

其次,学生英语底子薄弱,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高职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都非常薄弱,高考中英语成绩也都不甚理想。受此影响,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没能很快适应基础英语的学习,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另外,高职学生虽然需要参加大学英语三级的考试,但是因为考试成绩不会对毕业造成实质影响,没有了考试的压力,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必然缺乏学习的动力。

再次,高职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学生没有了以往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懒散情绪滋长。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没能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在为期二至三学期的英语学习中,学生较少考虑如何运用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长此以往,容易对学习产生疲劳感,影响学习效果。

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就会发现,要从本质上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二、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和重视

对自主性外语学习的研究与探讨始于上世纪70年代,而将“自主性"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首推Henri Holec,他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意愿和语言学习控制能力方面解释了学习自主性的特点。国内学者对自主性英语学习的讨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们对国内外英语自主学习研究进行介绍和分析,探讨了培养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必要性。[1]

三、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具体指的是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进行自我检查评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提倡自主性学习是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2]

自主学习的核心在于学习者自己负责管理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材料的选择,学习策略的训练和运用,对学习的监控和评估。

首先,学习目标的确立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学习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长期目标,同时,将长期目标细化为数个短期目标,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现阶段的学习目标。

其次,学习材料的选择是自主学习的关键点。学习者结合学习目标,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分析判断,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材料,并正确使用。

再次,学习策略的训练和运用。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有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通过练习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为更为有效的学习服务。

最后,对学习的检测和评估是保证自主学习良好效果的有效手段。学习者需要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以衡量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和学习效果。因此,评估包括阶段中评估和阶段后评估。

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众多的高职院校目前尚不具备与国外或是香港的一些高校一样设立语言学习中心或实验室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这里所谈的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指的还是以基础英语课堂为基础。结合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其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咨询者、指导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监督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英语学习也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习过程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已不是简单的语言知识,而是一种语言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掌握某一具体的语言知识,语言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也不以人们掌握了多少词汇、能够背诵多少语法条文为标准,而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自己日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方法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语言学习的能力,才能合理安排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也才能真正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

其次,要注重高职学生入学初期学习观念的更新,做好高中英语教学与高职生基础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在课程开始的前期,通过问卷调查、讲座、座谈等方式或者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基础英语学习与之前的在高考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学习的差异。让学生预先了解即将面临的学习状况: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也没有了高中教师的严格指导训练,学生会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学习任务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自觉完成。而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只有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英语学习的任务。

再次,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课程开始之间,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水平测试,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测试的结果分析自身的特点寻找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以教育部的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本校课程开设的特点,在学期初要求每个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包括最终欲达到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的计划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措施和评估方法。

第四,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这里的学习策略并不仅仅指学习方法,而是指通过具体训练内容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3]教师在开课前对学生进行策略调查,帮助学生熟悉学习策略及其有效运用,学会如何因时、因地、因人、因学习材料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策略。教师也可在日后的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策略演示,从而起到很好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教是为了不教”,进行策略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2]在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训练中,教师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引导:一是要把学生的特点作为选择策略的出发点,优先选择能对大多数学习者适用,且适合多种不同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的策略;二是要注意循序渐进,先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较为容易的策略,并反复使用,予以巩固,然后逐步加入一些难度高一些但行之有效的策略,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有成就感;三是在学习过程中,即时对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和评估,帮助学生了解策略的使用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

第五,教师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和监控。现阶段大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评估基本都是建立在期末测试的基础上的。但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评估应该包括教师评估、学生互评和学习者自评三个方面。通过三者的结合,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学习的进展情况,选择最为有效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策略。评估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通过测试试卷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内讨论分析的互评方式展开,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做学习者笔记,记录每天学习的进展情况,随时对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及时检查修改,查漏补缺,以保证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和实施。以上的评估也并不一定是阶段性评估或者说非得在期中或者期末才能进行,教师应指导学生自觉地在一个学习阶段之后,或者是学习过程中进行即时评估。

五、结束语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在新世纪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每一位外语教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探讨自主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秀娟.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4).

第5篇:英语基础学习范文

关键词:基础英语;建构主义;自主学习

引言

基础英语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处于核心地位。该课程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如何搞好这门课程教学直接关系到英语专业教学的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强调“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1]由此可见,基础英语课程教学除了训练学生语言技能外,还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

1. 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皮亚杰将学习描述成为认知个人、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2]

2)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概念。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意识的计划、监控和评估。它包括建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评估学习效果、矫正学习策略、自我激励等内容。[3]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个原则:知识建构的主动性、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和协作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自主学习策略。根据基础英语课程特色,笔者主要采用了如下三种自主学习模式:

小组协作式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组建小组的形式来进行集体学习并最终完成的一种策略。小组协作式学习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4]

项目性学习模式:是一种任务型学习模式。由教师设定一个任务,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语言应用习得语言,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习得学习策略。

网络辅助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提倡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并帮助学习者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其咨询和学习能力,以帮助学习者真正构建正确的学习策略。

2. 《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曾于2009年对全国多省的30所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目前所有院校的基础英语课程(有部分院校命名为“综合英语”)都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这一点符合新《大纲》的要求该课程的课时设置为256到512课时,多数院校为256课时,既每学期64学时,每周4学时。目前相当一部分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杨立民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一至四册。该教材每册包括15篇A课文,15篇B课文。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么多教学内容,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是有困难的,因此本课程的教学面临学时紧、任务重的现实。另外,基础英语教学中课文包含的信息量大,辅助课文理解的背景知识和其它相关信息不可能完全由教师讲授,大多需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因此,如何构建一套符合本课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是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基础英语课程自主学习模式设计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基础英语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很难做到将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在课堂教学中讲授,剩余的单元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教学实际,从两方面探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设计的基础英语课程自主学习模式。

1)计划讲授课文自主学习模式

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例,该教材在课文选取上重视教材所选课文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力求通过教材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开阔他们的视野。对课文中人文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多数教师都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于讲解语言点以及重点习题,对人文知识的部分就一笔带过。对于人文知识部分的学习,教师可将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讲授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根据每篇课文的人文知识点的不同选定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在课下分组查阅与主题相关的人文知识的资料和文献,并指定小组在完成任务之后制作PPT课件在课上展示学习内容,其他小组同学负责提问。这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全班学生都能了解到应掌握的人文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应全程给予必要的指导,比如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该给学生确定一个整体的思路,也可提出几个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解决问题。

2)未列入课程讲授课文自主学习模式

新《大纲》强调,学校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的基础上,鼓励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率。[1]本文中自主学习模式的设计基于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或者是课程网站。

同样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为例,对未能在课堂上完成讲授的单元,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然后将学生分组自主搜集资料。每组学生根据课文要点制作成教学课件并上传至课程网络平台供其他小组在网上学习。完成学习后,在讨论区对课文内容和习题内容进行讨论,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答疑。之后教师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同时教师设计单元测试或者布置作业对学生检测,学生通过测试与完成作业能检测自己是否达到学习目标。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构建学习策略并习得语言。教师是整个学习模式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过程的控制者和评价者。具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如下图所示: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应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基于小组协作式学习、项目型学习和网络辅助学习模式的基础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有助于解决教材内容多和课时少的矛盾,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第6篇:英语基础学习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00-02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成为国际上的通用语言,在人类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英语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尽管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已有六年的中学英语学习经历,但他们的英语能力却很难达到表达、交流自如的程度。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在中学过度依赖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缺乏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中学这种灌输式的英语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严重脱节,导致许多大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找不到学好大学英语的正确方法。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知识的内在建构,这一观点更符合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思想。本文即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认知心理学出现一个重要的分支,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之后维果茨基(Vygotsky)、奥苏贝尔(ausubel)、布鲁纳(Bruner)等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完善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通过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者主动的建构和意义的生成。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由教师的传授而获得,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协助,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在教学中,教师也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单纯对学习者进行知识的灌输,而要设定相关的教学情景,引导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总之,建构主义主张学习者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强调学习者要主动、完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2.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二十世纪80年代由Henry Holec 提出,Holec 认为自主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我管理的一种能力,是自我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自我组织、自我评价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确立学习目标,独立分析问题,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及自我创新等方面。因此,自主学习这一定义体现了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主动行为,反映了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学习是学习者自主的学习,学习的本质是“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和“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也构成了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近年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外语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社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 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社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整个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要。

3.建构主义理论与自主学习理论之间的关系

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所倡导的学习理念具有一致性,也与素质教育相吻合。建构主义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提出了学习者的主观性和自我建构性。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主张学习者是知识建构的积极参与者,而非知识的被动获得者,强调学生应主动学习,学习过程即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而是主动的建构知识,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建构的有关知识意义,也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由学习者背诵和记忆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决定的。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学习,而是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4.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利用“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要素,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实现对当前所学语言知识的意义建构。

4.1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外语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进步,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并给与学生及时的指导。而如何把理论转换为实践,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默契配合。首先,教师要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要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建构合作者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其次,教师要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最后,教师可以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线索,通过设定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4.2重视学习者之间的互相协作

重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是建构主义理论中另一个重要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即人与人在学习中的相互作用。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同等重要。自主学习不是学习者自我封闭式的个体学习,而是学习者要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协作,这样不但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自己从知识的接受者向意义的建构者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协作,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爱好和英语水平,将学生分为多个协作小组,使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学习水平和能力,而教师应给予各个协作小组及时的指导。

4.3创设建构式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和学习环境对意义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或类似于真实的情景相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与相关的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设定的不同生活情景中进行学习,在教师的协助下,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当今时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意义的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为大学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开创了新的领域,符合当代大学教学改革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甘露.建构主义心理学及其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04).

第7篇:英语基础学习范文

【关键词】策略 教学模式 学习模式 远程教育近景化 网络通用语言

【理论依据】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信息技术的掌握,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

【正文】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那么,如何来开展课程整合呢?笔者认为,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学习、研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等策略,围绕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行整合实验。实验表明,课程整合后,学生在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和计算机能力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我在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这方面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发送E-mail ,应用Authorware、PowerPoint等手段进行整合。例如:

1.利用幻灯片制作名片。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试用修订本)第一册Lesson 120课Part 4 Look, ask and write,要求学生仿照课本例子制作商务名片(Business Card)。我让全体同学用PowerPoint制作自己的商务名片。这样结合生活实际训练学生,不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对电脑中的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有了深入的理解与应用。

2.发送电子邮件。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 10课Part 1 ,讲述了露茜发给她在美国的朋友乔的一封电子邮件,主要介绍了仲秋节(Mid-autumn Day)。在学习了这封电子邮件后,我让全体同学模仿乔给露茜回一封电子邮件,介绍一下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此举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本学习要点,还锻炼了学生发电子邮件的技能。

3.利用方正奥思制作逼真动画。在讲解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六单元Find the right place时,为了简洁明了地引导学生做好指路人,我特地用Authorware制做了一个教学软件“赛车(Racing Car)”。我把车子的两侧设计上左右手。这样无论车子往哪儿拐,左手指左方,右手指右方,学生一目了然,站起来口头表达去某个地方,自然也就条条有理了。

其次,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模式的整合。

信息技术地推广与应用,带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了教育模式地转化。把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同样是课程整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整合这方面,我主要应用Authorware、PowerPoint、电子表格Excel、写字板或Microsoft Word打字等手段进行整合。具体的整合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展示式教学模式。所谓展示式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事先利用Authorware、PowerPoint、电子表格Excel、写字板或Microsoft Word等微机软件,制作好教具,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播放,依此来展示给学习者,促进学习者的认知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教学方式。譬如:我在讲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 14课时,我应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个课件,内容包括Revision, presentation, check, summary, homework等五大环节,在讲课中,我逐一点击幻灯片,学生便可以从每一张幻灯片上获取信息。

2.操练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把课堂操练的方式多样化。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口语交际操练模式和检测练习操练模式。口语交际操练模式,主要还是利用像PowerPoint等微机原有软件进行教具制作,一般是套用课本每单元的重点句型进行操练。检测练习操练模式,我主要让学生打开康成教育网(kc100.com),从精题集里提取已经索定的练习题目进行检测。

3.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发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英语学科教学当中的,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思维意识,是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旨。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Unit 12时,我让学生找到央视频道浏览当天的天气预报(Weather Report),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英语对各省的天气进行描述,然后从每一小组中抽出一名同学进行总结,此举不仅活化了知识材料,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探究性教学模式。所谓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对当前学科教学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我主要应用这种模式来开展了英文习作探究。英文习作是英语教学的其中一环,运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来开展英文习作探究,主要利用网络信息进行语法词章的判析。譬如,学生的习作中如果出现单词错误或者语法拼写错误,电脑都会在出错的方位呈现红色的下划曲线。只有更改了错误红色的下划曲线才会消失。这有助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知,规范英语习语。

第三,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模式的整合。

网络信息化教育是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它以内容选择自主化,知识呈现多样化,图文音像趣味化等优点,减少了理性知识的认知难度,实现了学习过程的个别化,个性化,随机化,扩大了教育的范围与途径,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把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模式进行整合这方面,我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开展电脑作文,设置个人主页,上网查资料,填充电子表格Excel、运用写字板或Microsoft Word打字等方式进行整合。具体的整合模式有:

1.辅助式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查询信息,或者处理个别文字操作。譬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Unit 5时,我就让学生从网络上查询彩图(iii)中那些不会用英语表达的动物的名称,像老鹰hawk,骆驼camel,斑马zebra,长颈鹿giraffe等。

2.直接式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直接运用网络自己学习。例如,耽误了功课的同学自己主动从微机中调出要查询的教师教案进行“补课”,学习课程时间控制自由化。或者进入“洪恩在线”进行英语自由会话练习。

3.交互式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利用网络同同时或间时利用网络的人进行信息交流,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中间媒介。譬如,进英语角聊天室进行英语交流。或者翻到中国教育频道,“面对面”地同外教谈论Outlook,远程教育近景化。

4.自我设计式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主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个人网页设计。我主要倡导学生把欣赏的英语文章拷贝上面,或者是自己的佳作。因为网页内容可以交流,他们的“秘密”可以“公开”,而且谁的网页被浏览的次数越多说明谁办得越精彩,所以孩子还是很愿意合作的。

总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展示手段,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还是一种辅助工具,解决如何学的问题。把信息技术同英语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优化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注意问题】

1、麻省理工学院的西蒙·佩伯特博士提出,“计算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环境,它将引起传统学校和传统教育体系的根本改造。”随着网络全球化,生活水平、文化意识反差大的价值观念会震颤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心灵,导致国家、民族意识淡漠的思想倾向。所以定期进行爱国、爱集体的思想教育是必要的。

2、由于计算机网络通用语言是英语,为了使行文力求言简意赅,经常使用以音代词、以符号代词、单词缩写,标点省略或不规范等现象。在英语聊天室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88”表示“Bye-bye”, “IC”表示“I see”。这对初学英语的儿童巩固基础知识不利,从而影响教师的教育效果。

3、网络内容的丰富性和娱乐性,往往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钻进网吧“持久战”,这种长时间的屏幕注视造成的视觉损伤危害极大。而且,长时间使用计算机会造成学生心理烦躁不安、孤僻易怒等人格缺陷。因此要控制学生独自上网交流时间。

4、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不排斥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单列教学。因为系统的英语教学,不仅包含语言交际和操练,还包含语法教学。而系统地讲解语法知识,未必有应用信息技术辅助的必要,未必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完整的信息技术要求在学科教学中贯彻似乎又显得本末倒置。所以,所谓的课程整合也是适度为可!

参考资料:

①段少敏,胡淑娟著,《计算机及其网络在辅助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2001年7月。

②李坚著,《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A],

pep.com.cn/

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A],

pep.com.cn/

第8篇:英语基础学习范文

一、树立信心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细水长流,积少成多,要想如此,除有浓厚的兴趣外,还得有坚强的决心和高度的自信心。

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源于自信心的培养,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外语,鼓励多动口,勤动手,听说读写,自己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一点一滴的进步,使自己建立起成功感。成功越多,自信心就越强。在此基础上,养成以下习惯:在教师讲解贡语课文时,要边听、边体会课文各句的意思,把句子的发音、语调和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联系起来,达到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在一边听教师解说课文时,学生要边小声跟读和记(记句子、记句子里的单词和句子的语法结构),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学生的听和读,初步锻炼和提高,在操练中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专心听讲

在课上听老师讲课是一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老师的讲授毕竟是知识的首要来源。如果我们轻视上课听讲,那么我们就是在最严重的浪费时间。教师施教的过程就是老师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要寄希望于课堂,而不是寄希望于“课下”,要通过提高课堂效来减轻课下的学习负担。听讲不仅要从兴趣出发,还要考虑学习的需要。如果第一个问题你没听懂,不要在课上死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在课下再去钻研。要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专心听讲,要把主要精神放在思考问题上。如果记笔记妨碍了听课的话,干脆不记,以听懂为唯一目标。

消化整理

课后及时独立地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回想一遍,记住的往往是自己懂的部分,那些没记住的往往证明自己还没有掌握好。实际上,回忆是学习成果或知识巩固程序的无声表达。如果回忆不起来就增强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和针对性。有的同学不是先通过艰苦的回忆这一过程进行理解、消化,而是先看书,通过看书看懂了没有,这样做确实省事,可是锻炼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就不够了。而先通过回忆独立思考,然后看书,整理笔记,这样做收获就大。

四、独立作业

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定期进行分类整理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做作业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速度快,准确率高。2、要规范、简明、条理、工整。3、要订正错误,通过订正可以补自己的欠缺,避免犯同类错误。4、要独立完成,不要抄别人的作业。

五、善于模仿

语言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认同符号,其运用"规则"可依。孩子学语言是个模仿的过程,他们每天模仿父母、周围的人、电视等一切可以模仿的东西,并且模仿得越来越象,突然有一天,他们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渐形成融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方式。

作为英语学习者,必须模仿已有的东西,不经历到位的模仿的"创新"意味着错误。创新源于模仿,模仿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你通过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语的灵魂、精髓,然后,才可能谈到自己的语言风格。

学习英语时,模仿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学习语音时,要大量地重复练习音标、单词发音,朗读句子和文章。而在练习过程中,尽量模仿"音标发音和单词发音,同时模仿句子的音调和节奏。模仿对学好语音至关重要。如果你要学习英语口语?模仿亦很重要。在学口语时,要尽量模仿你已经读过的东西和已经听过的东西。当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经用"重复原则"所读过的和所听过的,效果就会更好。如果你要学习英文写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你要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复地读过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后,就要一丝不苟地去模仿。模仿得越像越好,这是英语学习最基本的常识。

六、突击记忆

若想学好英语,需要采取一个个"速战速决"策略,找到"快速进入角色"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把学习坚持到底。你还记得你是如何学会骑自行车、游泳或开车的吗?你是否是通过短时间的"大量突击"练习才掌握这些技能的呢?学习技能的要素是一样的,那就是去无数次的突击训练。当然,学英语或许不像学会骑自行车、游泳那么简单,但驾驭和使用英语语言的确是掌握和培养一种技能。学习一种技能,突击原则是最重要的。

第9篇:英语基础学习范文

一、注重基础,注重知识的积累

有些学生进入初三以后功利心特别强,不愿意花时间记忆和背诵,而是瞄准中考题型,拼命做题。结果是时间没少花,考试成绩却没有提高。这是为什么呢?考试的成绩往往是以知识的积累为储备的,不扩大知识的积累而单纯地重复机械化的做题,只能造成成绩原地打转停滞不前。作为初三学生更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英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单词、词组和语法及句型,它们之间相互的关联,其中词汇是基石。词汇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英语水平。词汇量不足就会造成阅读理解的困难,写作也会捉襟见肘,词不达意。

词汇的复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初一、初二已学单词和初三新单词的学习。学生们要合理安排好复习和新授的关系。在学新课的同时就要复习初一、初二已经学过的单词,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学情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要求。基础薄弱的学生对人名和地名、初一初二较为生僻的单词可以不做要求。这样就可以把精力更大程度上投入到常用词语的复习上。每大周可以插入1―2个单元的复习。这样在初三上学期就可以将初一、初二的单词词组复习一遍。复习词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和筛选自己较为薄弱的词汇,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朝诵晚记,一定要掌握。另外,单词的复习也要采用各种方法,手眼并用,让大脑兴奋起来,提高记忆效率。可以和同学合作,先用单词造句,或者把单词变成用首字母提示填空的题型,交换练习,互相提高;也可以把所要重点记的单词用录音机录下来,每天早晚播放,利用听觉刺激大脑;还可以通过复习课文来复习单词。这样在文中理解单词对单词的含义理解的就更为深刻,也就更加深了印象。

二、掌握方法,注重知识的梳理

随着知识不断地输入大脑,语言点的越积越多,这时就要有科学的管理和安排方法,分门别类,对知识进行梳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如下学习方法,对知识进行系列化的梳理。

1.对单词、词组知识的梳理。

对词汇的梳理主要就是指掌握了某个单词的读音、含义和写法的基础上对其用法进行的知识归纳。可以一个单词为基础四处辐射、广为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效拓展英语知识的空间。

方法一:纵向归纳,主要是就一词多意现象进行归纳,如:以run为例:

作不及物动词vi.

a.跑,奔He runs quickly to catch the bus.他飞快地奔跑以赶上公交车。

b.竞赛;竞选[(+for)]Will he run for monitor?他会竞选班长吗?

c.(车、船)行驶(机器等运转;进行The machine runs smoothly.这台机器运转正常。

d.流,淌;滴;(墨水等)渗开Tears ran down her cheeks as she told us about her sufferings.她给我们讲她的苦难遭遇时,眼泪顺着面颊流了下来。

e.变(成),变得[L]The river is beginning to run dry.河水开始干涸起来。

作及物动词vt.

(1)使跑,使奔(2)参加(赛跑、竞赛);同……比赛;使(马等)比赛(3)驾驶,开(车)She ran the car off the road by accident.她意外地把车开离了道路。(4)经营,管理They have their owm right to run the affairs.他们有自己的管理权去管理这个事务。另外,run还可以作为名词来使用。

方法二:横向联系,主要是通过一个单词或短语联系于此相关的单词或短语。如:The students tried their best to pass the exam.与try one’s best相近的词组还有do one’s best;make a great effort;make the most of等。

2.对语法、句型的梳理。

语法的梳理可以通过句法和动词进行。句法:要分清楚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以及它们的不同种表达方法。如:What a beautiful girl ! How beautiful the girl is !找清句子成分。动词:要能清楚动词的时态、语态、第三人称单复数等问题。找清楚它们之间的变化、区别和联系。对动词的考查是近几年以来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也是作为中差分的一个点,动词用法错误为一大错。语法知识的梳理以老师的讲解为主线,辅以课后自己的梳理。课后要读懂语法,背诵例句,并做相关配套的练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语法知识的复习整理应该先以正面感知为基础,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再做练习,不能通过做习题来复习巩固知识,这样就背道而驰、适得其反了。因为练习毕竟是片面的,不能覆盖整个语法知识体系。

三、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当前的中考英语试题往往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学生们不但要具备大量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且必须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让学生重视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