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

描写大海的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大海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大海的诗歌

第1篇: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

普希金是一位有着爱国之心的文学家,他像广大人民群众一样渴望自由和平。但是普希金没有像其他的文学大家一样,把自己的作品限制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反而把俄国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都作为描写对象,用以此来反抗专制制度与世俗的压迫。有人说,普希金是时代的宠儿,他有着极高的文学天赋,上天十分眷顾他,而让他有了一个为文学而生的人生。但是普希金又是上帝赐给俄国的一个太阳,他用自己的文学与素养来同俄国社会中的黑暗与丑陋做斗争,他时时刻刻为俄罗斯的民族尊严、国家独立与社会的进步而担忧。他用自己的文学作品,将俄国千千万万的愿望与心声都表现了出来,让他成为了文学救国的典型作家。

二、普希金其人及其思想

(1)普希金其人

普希金是俄国重要的文学家、小说家、诗人,他是俄国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人物,也是十九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俄国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普希金因有太多的头衔,因而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对于俄国及其文学史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更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他在皇村中学学习之时,受当时思想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影响较深,并与一些进步的思想家结识,对俄国封建农奴制极为痛恨,因而他在后来发表了诗歌与文学作品,来对俄国的农奴制与封建专制的思想进行抨击,如《自由颂》、《致大海》等都是其中有名的篇目。可以说,普希金热爱自由的思想的开始,是以1814年《皇村回忆》这部诗歌为开端的。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一个标志,在普希金之前,俄国文坛是十分灰暗的,没有规范的样式,也没有高深的艺术成就,而到了普希金之后,俄国文学开始进入了一个改革与发展时代,而普希金无疑是俄语规范的第一人。在普希金文学创作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开始发挥自己文学作用,来反抗十九世纪俄国黑暗的社会,可以说,是普希金让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拥有了力量,也正是普希金,让越来越多的作家与文学家放开眼界,开始关注俄国政治与社会的腐朽,从而达到鞭策时代的目的。

(2)普希金自由思想的形成

普希金自由思想最早表现于他在皇村中学学习的时候,他因在那里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多,结交了一些日后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朋友,他开始对俄国沙皇统治与封建农奴制进行反抗,并渴望自由与平等。那是普希金自由思想的发源地。在此之后,他因被政府流放而与十二月党人联系更密切,同时,他还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的文学团体“绿灯社”。从此之后,他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是反对俄国农奴制,和歌颂自由的,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普希金在文学上的造诣,让他不断有反对俄国政府的作品出现,这也招致了沙皇政府的不安,于是,在1820年,他被流放到俄国南部偏僻的地方任职,但是那里却与俄国十二月党人的南方据点很近,这更加方便他与十二月党人的频繁联系,在这之后,普希金追求自由的思想更加清晰与明确,这一时期所创作的《短剑》与《致大海》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普希金出身贵族,有着火一样的爱国热情,他渴望能够在自由与平等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因而,可以这样说,普希金自由思想的成长与发展,是与政治分不开的,同时也与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是有着因果联系的。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农苦大众的心声。

三、从《致大海》看普希金的自由思想

普希金不仅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同时还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在他被流放期间,他有机会与大自然接触,因而他的很多作品都离不开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例如《致大海》这首诗歌中,作者选用大海作为自己讴歌与抒情对象,这是由于大海是波涛起伏的,有着奔放动态之美。同时当大海在退潮之后,它又有着波澜不惊与静态的美。因而对于普希金而言,大海是有着博怀,有着无限包容的能量,大海是最能显示普希金内心思想的代表物。但是,普希金选择大海作为抒情对象,是有其他原因的。大海是真正让普希金感觉到震慑的地方,它身上凝聚着一种力量,它向征着普希金内心挣脱束缚与追求自由的精神,所以普希金才会选择这样的意象来进行书写与赞扬。同时普希金选择大海来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与诗人拜伦有着一定的关系的。《致大海》创作于1824年,然而这一年,拜伦去世了,普希金希望用这首诗歌来表达对拜伦及其自由思想的缅怀之情。拜伦是一个孤僻自傲却有着极高天分的诗人,他把自己的生命捐献给了希腊人民的民族,普希金十分崇拜他放纵不羁与叛逆的性格,而拜伦的诗作中有很多都是对大海的赞扬的,对于拜伦来大海就是他的故乡,大海也是自由思想的象征。因而《致大海》这首诗歌是普希金通过大海这一意象,来对伟大诗人拜伦自由思想与放荡不羁性格的一种怀念,更是普希金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第2篇: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狄金森 复杂情绪 爱情诗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似乎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妇人。她的诗有种质朴但清新的美。她在复杂、强烈的情感纠结中挣扎着生活、爱、写诗。她就像她诗中描写的鹪鹩一般弱小,凄惶焦躁,但又不安一枝,内心隐藏着雄鹰的骄傲,自得其乐的无名小鸟。

一、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和诗中的爱情

在狄金森的爱情诗中,她时而委婉忧伤苦苦地等待爱情,时而热情似火地追逐爱情。她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这更加增添了她的诗歌的魅力,犹如海水,沉静时浪花拍岸有着静谧的美,带着淡淡的忧伤让人怜惜,澎湃时气势如虹震撼人心。

狄金森内心的爱情是完美的、唯美的,是超凡脱俗的。她独特的爱情表达是她复杂的内心斗争的反应。狄金森渴望爱情又害怕伤害,恐惧、忧伤、渴望和挫败感的情感贯穿了她的爱情诗的始终。狄金森恐惧、忧伤、渴望和挫败感交错的复杂情绪是在其成长的时代环境影响下形成的。19世纪美国工业革命影响下,社会上崇尚改革强调个人主义和追求自由,同时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的清教主义气氛浓厚,新旧文化的冲击使狄金森无所适从,她无法彻底舍弃其一,于是,矛盾的思想便自始至终贯穿在她的诗歌中。

狄金森的诗都很简短,诗的语言简单、不华丽,众多的破折号是狄金森诗作的特点。破折号表示停顿,传达了复杂的情感意蕴。这一符号的运用减缓了诗歌节奏,让读者与诗人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这一问题,更体现出一种矛盾的心境。

二、恐惧――黑色

19世纪中期的美国新英格兰,清教势力十分强大,家长制思想根深蒂固的清教徒们认为,家庭就是一种等级制度;男性作为一家之长,对妇女和孩子拥有绝对的权力,女人没有自己的事业,经济上依附于丈夫,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都没有话语权,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与维多利亚时代的许多男人一样,父亲认为女子不必接受太多教育,不应该过多抛头露面。父亲也不让她多看现代书刊,认为会“侵蚀女儿的心灵”。一个女子在即将走完少女时代,进入成年时期应该结婚。诗人对婚姻生活的茫然和疑惑。一方面,思想的独立和对现实生活的拒绝使艾米莉不愿意接受婚姻,另一方面,诗人明白一个女性的最终出路只能是选择婚姻。

狄金森渴望爱情,却又拒绝传统式的婚姻。不想抛弃对自由的追逐回家相夫教子。

艾米莉非常细致地描述了人的恐惧心理。大海这个意象就是恐惧的象征。

I started Early――Took my Dog――

And visited the Sea――

But no Man moved Me――till the Tide

Went past my simple Shoe――

And past my Apron――and my Belt

And past my Bodice――too――

And made as He would eat me up――

As wholly as a Dew

Upon a Dandelion’s Sleeve――

And then――I started――too――

And He――He followed――close behind――

I felt his Silver Heel

Upon my Ankle――Then my Shoes

Would overflow with Pearl――

Until We met the Solid Town――

No One He seemed to know――

And bowing――with a Might look――

At me――The Sea withdrew――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述了一次清晨去海边的经历。“early”这个词有两重含义,一指清早,二指生命的早期。在家人醒来之前出发,表明这次“冒险的旅行”间接上是逃离。她周围压抑的环境,即最后一诗节中提到的“坚固的城镇”(“solid town”),这样就把城镇安全的稳固性与大海可怕的流动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这里写到的“坚固的城镇”可以是比喻清教传统控制下的家庭束缚。

“moved”这个词既有情感上的流露,也有身体上的含义:诗人因为恐惧和渴望而无法移动,而大海却在不断地向她逼近,海水淹没了她的脚踝,继而是她的膝盖、腰部和胸部,最后威胁吞没她的头部,将她完全卷入深不可测的海浪之中。由此,诗人对海的恐惧来自大海施与她的强大压力。当她整个人将要陷于生命危险的时候,她凭自己的意志和理性,成功地拔出僵直的身体,远离大海的喧嚣与威胁。她曾经是那么兴高采烈地想要去看海,现在却要远远地逃离它。第五节中对“he”的重复表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这一力量所蕴涵的恐惧心理使她感觉到大海在不停地追赶她,用它“银色的脚踵”(silver heel)踩她的脚踝――诗人营造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氛围。短语“no man he seemed to know”(他似乎不认识一人)似乎指的是被大海追击的绝望。在诗人与海的相互关系中,只有当诗人到达熟悉而稳固安全的家,能让她放心的城镇,这种追逐才会结束。这个城镇与海的不羁相比曾经是很压抑的,现在却成了她的避难所。由于诗人回到家里,在艾米莉的心中,无时无刻不想逃离那座“坚固的城镇”,迎向大海的冲击。只可惜诗人的心灵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坚强,她还是胆怯了。大海这里比喻诗人一直追寻的自由和没有旧传统束缚的爱情。

三、忧伤――蓝色

狄金森生活的十九世纪的小镇艾默斯特,在当时肺结核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小镇的医疗不甚发达,狄金森家里就有很多人死于肺结核病。狄金森亲眼目睹许多亲朋好友的病痛和死亡。狄金森的父亲猝死于1874年。次年夏天,母亲中风,卧床不起。1878、1879年,曾给了狄金森追求文学艺术鼓励和帮助的精神导师:鲍尔斯(Samuel Bowles)和查尔斯・沃兹沃斯(Charles Wadsworth)相继离世。1881年,好友医生霍兰(Holland)离世。1883年,八岁侄儿吉尔伯特(Gilbert)夭亡造成狄金森的精神重创。1884年,曾和狄金森有过短暂爱情的罗德法官(Lord)辞世了。这些狄金森视为家人和爱友的人死亡外,狄金森尊崇的女友和文友也先离她而去。身边亲朋好友相继病故让狄金森不得不直面死亡。这都使得诗人以特有的敏感去直面死亡、思索死亡,使得诗人在她的创作中充满了忧伤同时又蕴含了坚强、冷静、理智的风格。

我注意到人们的消失/当我还是个孩子――/我

因为他们去远方游览/或是在荒凉的地方落脚――/然而他们因为

死亡才这么做/一个小孩无法看到的事实。

在这首诗里,艾米莉叙述得很平静,可是还是让人产生揪心的痛,尤其是最后一句让读者看到诗人内心的忧伤。

四、渴望――红色

诗人一直想要追寻阳光般温暖的爱;阳光般不受限制自由的爱。这使得狄金森的诗作读起来有一丝温暖的感觉。

她将自己比作平凡微小的“雏菊”,而情人是光芒万丈的“太阳”:“雏菊静静地追随者太阳――/当他结束金色的旅程――/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他――醒来――发现那朵花――/为什么――掠夺者――你在哪里?/因为,先生,爱情是甜蜜的!”雏菊默默地仰望、追捧着高高在上的太阳,是对现实社会男女交往中女性对男性的崇拜依赖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谦卑的崇拜爱情的表现。

狄金森有时又会大胆地为真情呐喊。她认为男女爱情乃自然本性,无可厚非。在《先生,我为什么爱你》一诗中用质朴的语言证明这一点。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巧妙地用一个新颖别致的比喻:我爱你犹如风吹草动,自然之事,无法控制的。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接下来诗人用“日出而我不能自已”来暗示“你出现而我爱你”,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诗人的构思可谓新奇、巧妙,不露痕迹地表达了自由、独立的爱情观。

“Why do I love”,you,Sir?先生,我为什么爱你?

Because――因为――

The wind does not require the Grass风,从不要求小草

To answer――wherefore when he pass回答,为什么他经过

She cannot keep Her place她就不能不动摇

Because He knows――and因为他知道,而你

Do not You――你不知道――

And We know not――我们不知道――

Enough for Us我们有了这样的智慧

The Wisdom it be so――也就够了

The lighting――never asked an Eye闪电,从不询问眼睛

Wherefore it shut――when he was by――为什么,他经过时,要闭上――

Because he knows it cannot speak――因为他知道――

And reasons not contained难以言传

――of Talk――高尚的人宁愿,

There be――preferred by Daintier Folk――会意――

The Sunrise――Sir――Compelleth Me――日出,先生,使我不能自己。

Because Heps Sunrise――and I see――因为他是日出,我看见了――

There――Then所以,于是――

I love Thee我爱你

五、挫败感――白色

虽然狄金森的诗像柏拉图的爱情一样因了爱的信念让爱情的生命和信仰永生,却不像柏拉图那么实际。柏拉图的爱情如他所说:“在买了菜回家的路上给亲爱的妻子捎上一支玫瑰花。”狄金森对爱情的认识过于理想化,好似琼瑶式的爱情,远离柴米油盐、阳春水。她怀着理想化的爱情在现实中一再受挫。艾米莉渴望爱情又害怕受伤。她内心挣扎着歌颂爱情却又因爱情对她的伤害一次次思考生命、永恒、死亡。

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它很可能漂泊流离,/若不是我从路旁拾取,/把它捧起,奉献给你。

有时,我们甚至感觉艾米莉理想化的爱情有些偏执。爱情就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支撑着她脆弱的生命勇敢的爱下去、活下去。

我将永远爱下去/也可以向你证明/爱就是生命/生命具有不朽的特征。

六、矛盾的爱情

艾米莉・狄金森的内心对爱情充满了恐惧、忧伤、渴望和挫败感。我们从下面一首诗可以看出艾米莉复杂的心理活动。

篱笆那边/有一颗草莓/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这首诗写了一个孩子看到篱笆那边的一颗草莓后,心中充满想要采摘的欲望,却因为怕“脏了围裙”而犹豫。如果Dear God和自己一样是个孩子,他是不是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呢?艾米莉・狄金森追求的自由不受束缚的爱情,是与当地传统的清教思想背道而驰的。

“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让人体味出坐着的渴望中有着“恐惧”的东西,阻止她爬过篱笆。“上帝”的苛责使得那矮矮的“篱笆”也似乎突然间成了一堵难以逾越的墙,它规范着孩子的行为,抑制了那源于心灵深处的甜蜜的冲动。狄金森追求个性的自由却不得不受着传统道德的束缚,这种挫败感带给她无尽的忧伤。

七、结语

艾米莉・狄金森恐惧、忧伤、渴望和挫败的情感,反映在她不同的诗里,丰富了她的诗。让读者品味出了一个多维立体的狄金森。人都是有多种情绪的,只不过通常人们只表现出一种。艾米莉・狄金森摘下面具把丰富的情感一并爆发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真实。这或许也就是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喜爱的重要原因吧。艾米莉的诗和她的爱情一样朴实,但是她的文字却能打动人的心。狄金森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对爱情单纯的理解,以及她延伸到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对死亡的尊重与冷静,都让读者似乎发现了一个心灵的“世外桃源”,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陶洁.美国文学选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2]肖之芳.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4).

[3]张燕,杜志卿.爱情与艺术人生的思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12.

[4]丁小雨.阁楼中的沉思――论艾米莉・狄金森的哲学观[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1.

[5]张晓青.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职大学报,2010,(3).

[6]王朝一.论狄金森爱情诗歌中的几种情感体验.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1.

第3篇: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

建安诗歌山水题材的兴起,标志着华夏山水诗的发轫,除曹操的山水诗作之外,建安诗人对山水景物的观照,更多地表现在游宴题材、女性题材等其他题材之中,山水题材以及意象方式的开启,一诗止干一时一事的写作方法,标志着中国诗歌从原先的言志诗体制、赋比兴的表达方法向着山水诗及意象方式的转型。

【关键词】 曹操建安 山水 五言诗

中国的山水诗从何时开始?传统的解释,是认为中国的山水诗开始于谢灵运,同时,也承认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完整意义上的山水诗。这就出现了一个难以圆通的问题。

一、山水诗之取代言志诗的历程

由于中国文化对于天地自然的重视,又由于比兴手法在华夏诗歌艺术历史中具有开山的地位,诗人在天地自然中得到使主观情感客观化的途径,于是,《诗经》中多有“鸟兽草木之名”,然其中心,终在叙说诗歌的中心而非鸟兽草木;在屈原楚辞中,开始有具体的场景描写,如《涉江》中的“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然而时代譬如文学生命的童年,虽然含纳了诗体生命的全部基因,却仅仅是作为社会人之人生历史的一个预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作为独立的“人”之本身。接下来,两汉诗人之所以不写山水,主要是由于:两汉诗人囿于汉大儒诗歌教化的正统观念,其诗歌写作多是一种政治类型化的表现,重心在儒家“类”的普泛化表现,因此,而罕有具体场景、具体事件的描写,也就罕有具体的情感。换言之,华夏诗歌在经历了天真烂漫、童言无忌的比兴时代之后,一时失去了前进的目标,也失去了前行的动力。所以曹操之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

从东汉后期赵壹的《刺世疾邪诗》其一,到建安初期的孔融《临终诗》,甚至直到曹操的早期诗作《薤露行》,共同特点:1.都是言志诗,都是政治性的主题,仍然受着汉儒“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以及以诗歌作为政治教化载体的拘限;2.都将诗歌视为一种押韵记录的工具,因此,都用空泛的议论和叙说的方式来写诗,都还没有寻求到以山水景物等物体形象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艺术手法。也就是说,曹操写作山水诗的诗史依据,仅仅有远古时代的传统,他所直接面对的汉魏诗坛,是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荒漠,一切都需要曹操个人自身的探索,这也是曹操仅有的几首五言诗移步换形,与时俱进,即以写作时间为序,每首之间一首一个手法,首首之间的水准都极为不同的原因。

从建安三年《蒿里行》,出现“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样的细节描写,开始出现带有情感色彩的外物刻画,到建安十一年的第三首五言诗作《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这既是军旅战争题材,同时也是真正的山水景物的描写,《苦寒行》虽然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山水诗,但“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等,却可以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山水诗句,这就为曹操《观沧海》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正由于曹操有一系列的诗作,才实现了由言志向抒情的转型。一般认为《观沧海》为曹操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所作,正是由于有了前述的写作经验,曹操才体会到山水意象方式较之空洞言志的截然不同的审美效果,从而产生了这首以山水来言志抒情的名篇。

从《苦寒行》到《观沧海》,曹操诗歌发生了某种飞跃,试比较两诗之异同:

1.两诗的起首,前者为“北上太行山”,后者为“东临竭石”,都是起首就将诗人置身于一个具体的场景之中,为王夫之所说的“一诗而写一时一事”奠定了基础。两诗随后的文字,想不说具体场景都难,因为,诗人起首就将诗人与读者的目光凝聚于某个特定的场景之中,这种写法,已经类似后来诗歌美学所说的意境、意象。所以,曹操山水诗写作的尝试,其意义不唯在题材方面,而兼及意象的写作方式。试比较赵壹《刺世疾邪诗》起首的“河清不可俟”,孔融的《临终诗》的开头“言多令事败”,曹操本人早期《薤露行》开头的言志议论“惟汉二十世”,都可以说是以四言诗的方式写作五言诗;而曹操后期的诗作,不仅这首《观沧海》的“东临碣石”,《短歌行》的起首“对酒当歌”,也是同样将作者置身于一个具体的场景之中,以后即便是多有议论,也是这“对酒当歌”中具体的、鲜活的、生动的对酒中的曹操所发出的感慨,因此,也就拥有了具象感。

2.在具体写作方式上,前者多有“艰哉何巍巍”“树木何萧瑟”之类主观的描述性语句,而后者除了结尾处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卒章显志之外,其余均为对“以观沧海”的客观性摹写,在摹写大海的同时,显示曹操自我之胸襟怀抱。曹操开拓的建安风骨并非不言志,而是要将抽象之志,附丽在浓郁的情感上,而情感又附丽在具体的场景事件的形体之中。如明人钟惺所评:“直写其胸中眼中,一段笼盖吞吐气象。”也就是说,曹操通过“胸中眼中”的大海景物,完美地展示了他的“笼盖吞吐”的政治胸怀。其中又包蕴着某种悲凉的人生体验,如王夫之评《碣石篇》:“不言所悲,而充塞八极无非愁者。”一幅大海的画图,竟然包蕴了如此之多的内涵,这正是后来意象、意境理论之滥觞。而其中的大海描写,又通过山木草风的细节铺垫,使之更为细腻,如张玉毂《古诗赏析》卷八所评:“铺写沧海正面,插入山木草风,便不枯寂。……写沧海,正自写也。”曹操的观沧海诗句,并没有直接的比兴指向,而是具有某种朦胧的暗示,没有明确的、清晰的、功利性的指向,反而拥有了多层次的暗喻色彩:巨大的海涛将一轮夕阳吞没,又将一轮明月推向天空的舞台;灿烂的银河星汉,围绕着夜空的新主人,在海波的起伏里时隐时没。场面如此阔大恢弘,气势如此超卓不群,有并吞八荒之心,囊括四海之意。这里的“日月之行”和“笼盖吞吐”气象,让人联想汉魏之际的时代风云,曹操易代革命的雄心和开创建安曹魏一代新思想潮流的伟岸。

3.由两汉言志诗到曹操《苦寒行》代表的山水诗句,再到《观沧海》的独立意义的山水诗,是中国诗歌在汉魏之际山水题材方面的演进轨迹,但曹操写在早些时候的《苦寒行》却是五言诗,写得晚些的反而为四言诗,这似乎是某种意义上的倒退,其实,渐进式的、交错渐进式的嬗变,正是中国诗歌演进的最为正常的状态,也是最为基本的规律。题材方面飞跃了(由言志而产生写作山水景物题材的诗句),而在诗体形式方面则退回到四言诗的外形,使用曹操最为娴熟的、得心应手的诗体形式,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进一步说,曹操是以五言诗的写作方法,来写作四言诗,是以五言诗的内形式来改造四言诗的外形式。

中国诗歌发展到曹操,实在是一大转关,两汉言志诗的空泛、无味、冗长、沉闷,被新兴的五言抒情诗所取代,诗人开始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和宇宙,于是,一山一水,一场一景,一人一事,都有了新的审美意义。同时,四言、五言也被打并为一体,曹操开始时是以四言诗的方式来写作五言诗,后来,到写作《观沧海》《短歌行》的时候,则是以五言诗的体制写作四言诗,于是,魏晋时代的四言诗,也有了新的面貌。

转贴于 二、曹操之后建安五言诗中的山水

曹操的第一首山水诗,既不是偶然得之的特例,也不是随后就消亡的现象,而是既有着渐次形成的历程,又有着开一代诗风的诗史地位。换言之,中国山水诗始于建安曹操,经历曹丕兄弟和建安七子的承传,建安山水诗题材,成为中国山水诗演进史中的第一个环节,随之相伴而行的意象表达方式,也成为我国诗歌山水意象的第一个阶段。

曹操之后,首先是二曹六子继承了曹操的山水诗精神,以外物之形体来寄托或者渲染诗人的悲喜之情。如王粲的“北临清障水,西看柏杨山。回翔游广囿,逍遥波水间”、“幽兰吐芳烈,芙蓉发红晖”、(《杂诗》四首)“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杂诗》)等,都体现了情景之间的交融;陈琳的《宴会诗》、《游览诗》二首其一、刘桢《公宴诗》、曹植《公宴诗》、曹丕的《芙蓉池作诗》、徐干的《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曹丕《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闺情》等,则是将景物描写附丽在女性题材之中。

不难看出,这些诗作虽然不是单纯的山水诗,而附丽在游宴和女性题材之下,但当我们将这些山水诗句摘录下来的时候,已经能清晰地看到山水景物在建安五言诗作中不容忽视的地位;同时,建安诗歌对于意象方式的开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标志了中国诗歌从原先的言志诗体制、赋比兴的表达方法,向着具有古典意义的山水诗及意象方式的转型,标志了由以儒家政治为人生价值中心向以山水自然的审美人生的转型。

刘勰认为:“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对此,有学者提出异议,如新加坡学者王力坚先生认为:“刘勰的论断显然与事实不符。事实是:玄风炽烈之时,山水已滋;而山水大盛之际,玄风犹存。”将“山水已滋”的时间上提到“玄风炽烈之时”的东晋。而笔者认为,山水诗发轫于曹操的建安时代,从曹操首创山水诗的写作之后,到谢灵运的山水诗出现之前,可以视为中国山水诗的发轫期,其中又包含不同的具体阶段:曹操之后的建安时期,由于正在经历由两汉言志诗向建安五言抒情诗的变革运动,故抒发慷慨悲越的情感为此时期的主旋律,其总体特点是山水景物与情感结合,具有情景交融的审美趋向,而情感不是一个抽象物,需要寄托在具体的写作题材上。曹操之后的山水观照,主要附丽于游宴、女性、送别、游仙等题材;正始之后的山水,或附丽于哲思,或使山水成为绮靡流韵的载体,或使山水成为玄言的象征物,这一过程流变如同罗宗强先生所说:“建安以情,正始以哲思,西晋文学思想发展的走向则在结藻清英,流韵绮靡。”也就是说,从曹操的山水诗,到谢灵运的山水诗,经历了建安的情景山水,正始的哲思山水,太康时代的华美山水,东晋时代的玄言山水,最后,才推出了谢灵运的山水诗。

三、五言诗山水题材的本体意义

山水诗以及诗中景物的描写,对五言诗体制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使诗歌写作,限定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具体、生动、形象、精练的审美效果。

首先是具体和生动。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一诗止于一时一事,自《十九首》至陶、谢皆然。”(十九首实际上是建安之后的作品,故王夫之此论,应该是“自曹操至陶谢皆然”)这无疑是深刻而具有宏观意义上的概括。两汉诗歌,大体上没有“一诗止于一时一事”之作,这是因为“诗言志”的观念问题,既然当时对诗歌的本质认识是抒发或者记录政治志向的,自然就多是议论的、叙说的、概括的,从曹操的诗作开始,才逐渐出现“一诗止于一时一事的作品”,到了建安十六年的游宴诗之后,才开始大量出现这种形式的五言诗作。曹操的乐府诗也好,建安十六年之后的游宴诗也好,都与音乐和演唱有关,与娱乐有关,这就使诗歌的目的得以脱离开政治教化,开始与审美的愉悦发生关联,而“一诗止于一时一事”写作方式的兴起,主题缩小,使诗歌得以走向更为细腻,更为生动的境界。譬如《今日良宴会》,就写今日眼前的场景和欢乐。题材小了,反而腾出了抒情的空间,同时,也为精练的诗意表达奠定了基础。除去十九首、苏李诗这些不明时代的诗作之外,两汉诗作可有“今日良宴会”“涉江采芙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这样的诗句否?

其次,是促使五言诗日益走向精练。建安时期从七子、曹丕到曹植的诗歌,有一个日趋精美、日益凝练的过程。总体来看,四言诗较五言诗为长:如以王粲为例:写在建安十四年之前的四言诗和杂言诗:《赠蔡子笃》42句,《赠士孙文始》58句,《赠文书良》46句,《思亲为潘文则作》56句。平均接近50句;而五言诗就相对短小,如《杂诗》16句,《杂诗四首》分别为8句、10句、8句、8句,《咏史诗》20句,《公宴诗》24句,《七哀诗三首》分别是20、18、16句。《从军诗五首》较长,分别是32、26、18、20、24句。平均不足20句,比之四言诗,精练了许多。四言诗之所以长,是由于其言志的性质和诗歌观念尚未完全从散文中分离出来。建安元年(196)王粲20岁写的《赠士孙文始》与散文的主要区别还主要是一押韵,二整齐而已,议论、叙说,无所忌讳,有多少思想表达,就写出多少语句。

就五言诗内部而言,七子之诗,尚多有具体场景记录的诗作,如应场的《侍五官中郎建章台集诗》,全诗28句,140字,而十九首和曹植五言诗多为十几句之作,如十九首前六首依次是:16句,10句,16句,14句,16句,8句,六首共计80句,平均每首13句强;曹植乐府诗较长,其余则与十九首相似,特别是其优秀的篇章,兹以余冠英先生编选的《汉魏六朝诗选》中的曹植五言诗前九首(因为有一题而多首)为例:《七哀》诗16句,《送应氏》其一16句,其二16句,《杂诗》其一12句,其二12句,其三14句,其四8句,其五12句,其六12句,九首诗共计118句,平均每首也是13句强,与十九首大体相似。十九首和曹植诗多为十几句的诗作,篇幅的缩短,正是这种精练化的结果。

当然,上述的这种转型历程,只是一个大体的走势,一个宏观的鸟瞰,需要忽略其中的许多的反复和细节。譬如王粲的诗歌,由四言而五言,无疑是明显的由长而短,但具体到他自己的五言诗写作历程,却未必是一直这样的走向,写于建安十六年左右的《杂诗》等较短,而写于数年后的《从军行》反而长,还有譬如前文所举的应场等也有短的五言诗,而曹植也有长些的五言诗作。这些,都不能一概而论,还要看具体题材的需要、表达内容的多少等等,但由两汉到建安时代,由叙事而抒情,由言志而抒情,由议论叙说而走向写景写象,由受汉赋影响的铺排而渐次走向抒情诗的精练,这一总体走向是大体不差的。篇幅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描写方式,七子的诗句更为具体一些,更为个人化一些,譬如前文所引的“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就是个人化的语句,而“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则是个人化的议论,这些,在十九首中都渐次得到淘汰。

这种叙说的繁简之变化,源于对诗歌总体性质认识的深化,也和民间乐府诗的叙事诗体向文人诗的抒情诗体的转型有关。民间乐府诗开始多有杂言体,如《上邪》和《有所思》,逐渐有五言体,尤其是汉魏乐府的五言体叙事诗。其中为众人所熟悉者,譬如《上山采蘼芜》《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皆为其中之翘楚。叙事诗中的情节、故事、人物形象、对话等,较之诗三百的叙事,更为成熟圆润,五言诗的体制实际上是在这种叙事诗中得到反复的练习,从而走向成熟。到文人五言诗出现的时期,仍然具有某种记录“言志”的成分,真正确立抒情五言诗体制的是曹氏兄弟和七子,特别是到了曹植的手中,才实现了完全的转型。因此,王瑶先生也说:“曹子建的成就,在于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给五言诗奠定基础的文人。五言本出于乐府,但经过了他的手,诗和乐府的界限几乎没有了。……中国诗底发展的主流,是由‘言志’到‘缘情’,而建安恰恰是从‘言志’到‘缘情’底历史的转变。乐府源出民间,其初当然以叙事为主,由叙事到抒情,是从内容方面说明了由乐府到诗的进展。建安文学的特点是在这里,曹子建的成就也在这里。”所以,应该说,五言诗发展到曹植的时代,才实现了在精练方面和表达方式方面的与十九首的接轨。

山水景物的描写,使诗人发现,可以使用较少的外物,达到表达丰富的情感的审美效果,从而使诗歌日益走向了精练的路途,到唐代近体诗形成,更是将这种精练的审美要求的格律化、定型化、程式化的表现。

其三,建安山水诗的出现,显示了诗人对于诗歌由记录功能向抒情功能的转型,建安时期五言诗体实现了由“言志”到“抒情”的转换。

第4篇: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精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77 

教学之所以被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那样进行艺术创作。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我认为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让课堂如虎添翼。下面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为例来谈一谈。 

教学目标 

1.认识“蔚、弋、频、茵”四个生字,重点认读“巡弋”“频频”这两个词。 

2.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战争前大自然的美好以及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种种灾难,体会前四节诗歌的写作特点,并仿写一节小诗,表达对战争的痛恨与不解。 

3.体会“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等句子的含义,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环节一:对话春天,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播放一组春天的图片,和学生交流。 

师:春天来了,你和谁一起去做什么? 

生1:我和好朋友到草坪上放风筝。 

生2:我和老师、同学到郊外春游。 

生3: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欣赏美景。 

师: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1:开心! 

生2:快乐! 

生3:幸福! 

师: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做许许多多快乐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可是,当我们沐浴着春光,享受春天的时候,有许多国家正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有许许多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正饱受战乱之苦。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如花的生命!他们多么祈盼能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享受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多么幸福、快乐!怎样让孩子们的情绪沉下来,从美好的现实进入战争的情境?这样的设计为理解课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二:体验美好,痛恨战争 

学完生字词后,重点学习第一小节。 

师:哪些诗句描写了春天般美好的景象? 

生1: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 

师:蔚蓝色的大海是怎样的?海鸥的乐园又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大海的图片,播放海鸥的叫声) 

生2:大海好美啊!我听见海鸥快乐的叫声,他们好像在唱歌。 

师: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当战争袭来,这一切还存在吗?(播放爆炸的声音及战舰的图片。) 

接下来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大海多美啊!你看:蔚蓝色的大海                ,微风吹来,海面上荡起                ,一群海鸥                ,海底                ,多么                啊! 

轰!一声巨响,海面上掀起         ,海鸥们           ,海底的           ,海水           ,海面上漂浮着            ,多么令人              啊!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听海鸥的鸣叫声,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大海的美丽。“轰”的一声,战争到来,原先美好的一切毁于一旦。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朗读,学生很快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含义,深切感受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灾难,体会对战争的痛恨、抗议或控诉。】 

环节三: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 

1.哪些诗句描写了春天般美好的景象?用“______”画出来。 

2.哪些诗句描写了战争的景象?用“~~~”画出来。 

3.你从哪个词感受到战争对大自然的破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采用“读—画—品—读”的方法学习第一小节,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2-4小节吗? 

(小组合作探究,反馈学习情况。) 

师:这是诗歌的前四节,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每一节诗的后面都有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 

师:它表达了什么? 

生2: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抗议。 

生3:我还发现前两句描写大自然的美好,接着写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种种灾难,最后作者发出抗议。 

课件出示:仿照第1-4小节的写法,写一节诗,表达你对战争的痛恨与不解。 

的                               , 本来                                                          , 

可是                                                          , 

这究竟是为什么? 

课件出示几个场景:美丽的校园、秋天的田野、茂密的森林、动物园、游乐场等,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小练笔。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很好地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并达到迁移运用的目的。】 

环节四:呼唤和平,享受春天 

教师播放战争的图片及悲伤的音乐,让学生再次感受战争的罪恶。(师旁白:因为战争,人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每天都面临着恐惧、饥饿、疾病的痛苦。因为战争,孩子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火中的儿童。) 

学生观看战争图片,教室里静悄悄的,有些男同学的眼眶红了,还有些女同学在擦眼泪。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心里好难受。 

师: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战火中很多儿童无家可归,他们真可怜。 

师:你又好像听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听到一个孩子在喊“妈妈,你在哪里”。 

师:这是什么造成的? 

生:战争。 

师:如果让你对战争及发动战争的人说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生:战争,离我们远远的,我们不需要战争,我们需要和平! 

【设计意图:战争的图片和悲伤的音乐非常震撼,烘托出战争下人们生活的悲惨,并和现实中美好的和平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们入情入境,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 

环节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学完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儿童和平条约》,而儿童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再次激起学生对和平的祈盼。 

第5篇: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

1.明引

明引就是直接引用。直接引用的方法是把要引用的诗文(或名句)直接嵌入到行文时所写的句子中,加上引号即可。这样一来,所写出来的句子就显得很有文采且底蕴深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山东滨州市满分作文《让阳光永驻心中》一文写道:

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有人抒发“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豪情壮志,也有人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面对烟波浩渺的大海,有人高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为大海的浩瀚无边而赞叹不已;也有人会低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因大海的辽阔而嗟叹自己的渺小。夜空中划过一颗流星,有人会说:“唉,美丽只有一瞬。”有人说:“呀,虽一瞬却很美丽。”一朵花凋谢了,有人悲叹:“一个美丽的生命消逝了!”有人却欣喜地说:“我仿佛闻到了果实的芬芳!”

文中为了说明要“敞开心扉,让阳光永驻心中”的道理,考生旁征博引,不论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还是现代诗人的佳作,不论是诗歌还是词作,都能信手拈来,为己所用,做到了水融、自然贴切,显示了考生宽广的阅读范围、深厚的文学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让人赏心悦目。

2.暗引

暗引,又叫间接引用,是同明引相对的。不说明引文出处,不直接引用原文,只是化用其中的句子或词语,把它们编织在自己的文章中,这种引用叫做暗引。间接引用诗文,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形象生动而富有朝气,如果我们能在作文中合理地运用间接引用,那么作文一定会文采飞扬。如四川南充市满分作文《坚守自己的形象》中写道:

无际雪域,在一串马蹄印前,翘首而望的岑参在送别;滚滚长江,于惊涛拍岸处,拈须微吟的苏轼在深思;青青荷塘,一滩鸥鹭惊飞处,微醉幸福的李清照在体会……

行云流水般的散文语言,整齐匀称、错落有致的句式,丰富奇特的想象以及细腻的描写笔触,使文字含蓄隽永,意境深远,语言魅力无穷。化用岑参、苏轼、李清照等古代名人的诗词名句,为本文增添了几分文化的底蕴,也说明我国由古至今坚守自己性格的人从未断过,从而深化了主题。

3.单引

单引就是引用的句子本来是成双的,但运用时只引用了一半。只取需要的,舍去不要的,这完全是行文的需要。这样一来,所引用的句子就显得更贴切,并且合情合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浙江宁波市满分作文《一根有思想的苇草》中写道:

有一种叫岁月的东西,从我的指尖滑过,水银一般沉重而不可捉摸。当我试着想要捉住它时,它却义无反顾地流逝了,于是想起了孔子的“逝者如斯夫”。

将眼前的意境或景象同某一名句的一半连结在一起,构成美句,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深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说的原话。这里只单引“逝者如斯夫”,来感叹时间的易逝、人生的短暂。

4.双引

双引是相对于单引而言的。将连续的两句诗文原句巧妙移用,意向组合,如此“眉眼盈盈”,阅卷老师才会“一见钟情”。如浙江嘉兴市满分作文《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在“流水”一节中写道:

江南的流水淌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微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然而河水在入海的时候却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将风韵流传,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这里写“流水”,引用了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两句诗,彰显了考生广阔的阅读视野,丰厚的文学积累。

5.组引

组引就是引用一组句子。历代名人的诗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民间谚语、俗语,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语言宝库,如果同学们在写作时,信手拈来,合成一串排比,定会为作文平添许多文化意蕴,使作文流露出浓重的灵气。如山东淄博市满分作文《平凡深处,美亦灿烂》中写道:

第6篇: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鱼》 认知诗学 凸显

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是由丹麦心理家Rubin提出的。后有完形心理学家借鉴解释更加复杂的知觉组织框架。他们认为在一个知觉场内,有些对象突出成图形,而另一些对象退后为衬托的背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选择性,会优先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图形总是处于被凸显的位置容易被解读,而诗歌的创作往往采用新颖的意象组合。独特的图形背景转换,在读者脑中激活这些意象和并凸显诗中所设定的图形,让读者对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对诗歌主题共鸣的艺术效果。

1文献综述

玛丽安娜・摩尔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其诗歌无论是从结构、形式还是从语言和内容上,都独辟蹊径;当今社会摩尔的诗歌越来越受到评论界的关注,但多从文学角度对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进行探究,主要表现在生态批评,诗歌意象的独特性等方面。

国外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对摩尔诗歌韵律、节奏等的评析上,诗人也因此被称为“敏锐的观察者”。众多学者相继发表了很多文章和专著,其代表作品主要包括:唐纳德・豪尔的《玛丽安・摩尔: 笼和动物》, 泰非・马丁的《玛丽安娜・摩尔:颠覆的现代主义者》以及和2007年克丽丝丹・米勒发表的《‘By-play’:玛丽安・摩尔的激进的节奏》。

国内对玛丽安・摩尔的研究相对较少。杨金才最早于1995年发表文章《玛丽安娜・摩尔创作意蕴谈》,其后钱兆明和卢巧丹发表了《摩尔诗歌与中国美学思想之渊源》及张淑卿发表《麋鹿:生命旅程的天籁之音》等都是从诗歌主题和意象方面探讨了其美学价值。程玉娥在2011年发表的硕士论文《从认知诗学视角分析玛丽安娜・摩尔诗歌的艺术内涵》从认知诗学视角解读玛丽安娜・摩尔诗歌中的艺术内涵,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鱼》的图形――背景认知解读

《鱼》是摩尔于1918年创作的,后于1921年收录于她的第一本诗集。诗人更容易为物的世界所感动,因此她常将动物写入诗中。摩尔在诗歌中强调了海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整首诗歌体现出了一种生态的和谐,诗歌的形式也是长短间隔宛如大海的波涛起伏。摩尔的叙事技巧是分离式,一方面描写了海洋的丰饶,一方面无情地揭示出了死亡的荒凉,鱼在摩尔这首诗歌中是激发起诗人写诗源泉的物体。因此鱼的各种生物特征在整首诗歌中得到了非常生动的体现。诗人通过对鱼的描述从而揭示出鱼与大海的关系,自然地引出了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而升华到对自然的看法。

2.1意象选择和图形背景的转换

诗歌的语言简洁性特点决定了诗人常用大量意象作为基本工具来表达其情感,不同的意象具有不同的含义,尽管他们可能是同等的位置和用法,但是其各自的充当的角色因诗人的注意力焦点和中心意图而不同。这就是图形背景的选择性和分离性。

《鱼》这首诗,首先映入眼帘便是题目:鱼这个意象。因标题相对于全诗这一大背景而言就是一个图形,它能起到引起读者注意,作为刺激物的客体的鱼的意象,一下子就拉近了读者与对象的距离,且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且鱼这个意象不仅作为标题,而同时也兼作了第一句诗的主语,位于篇首位置,使焦点一下子围绕着鱼展开来。故而,这首诗从标题开始就已经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和期待。

纵观全诗,其诗行的排列和句法虽稍显凌乱,但却呈现出错落有致,灵动美观之态。除了其形态美,其内容也是灵动奇特,让人读而称赞。首先第一句诗“[鱼]涉过/黑玉似的水/一只鸦蓝色的蚌,不断/适应着灰堆/打开又闭拢,像一把破损的扇子”。 其中,鱼,黑玉,蚌,灰堆,扇子是摩尔选择的意象,细读便觉出其中搭配精彩至极。鱼在黑玉似的海水背景下被凸显为图形,蚌在灰堆似的海洋垃圾面前被凸显出来,给人显现出一副海洋生物图,从而把读者引向一个更深邃的世界。同时,诗人试图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从鱼的角度来观察海洋里的其他生物体,更便于对自然生物有更客观的认识。相对于鱼这个背景,蚌就被凸显出来,而它的作用就是不断清理着面前的“灰堆”,使得海洋水质得到改善和恢复。于此,所有意象的图形背景搭配及转换使得一个手拿扫把和撮子的清洁工小卫士形象就跃然纸上,这也体现了诗人无为不治的生态观。

其次,第二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藤壶”, 它飘在海面上或附在浅滩上,相对于周围的环境便被凸显成图形,成为注意力的焦点。这只藤壶同样也将读者的视线从海底引到了海面,阳光将一柱柱光束打在玻璃似的海面上,光束就是图形,而广阔平静的湖面便成了背景,从而衬托出一派祥和温馨的情境。当焦点从藤壶转换到了光束,这一转换过程使得诗歌呈现一种动态感。 (下转第81页)(上接第78页)

其后,焦点围绕着“海水”与“悬崖”展开。“海水”首先被聚焦成了图形,周围环境都是背景,然后海水席卷着一切冲向悬崖,于是“悬崖”成了其次进入读者视野的聚焦点。而这两个凸显的焦点并非图形背景的转换,而是同为图形,周围环境成为其背景。“海水和悬崖”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汇和碰撞,周围的鱼虾,螃蟹及各种微生物等都成了观战者,见证二者的较量。这是大自然无人类参与的较量,体现了摩尔旁若无人似的自然观。

最后,所有的意象都慢慢隐退成了背景,同时归入到“大海”这个图形意象中。摩尔的视角是独特的,她从一条微不足道的小鱼的视角出发,将读者引入一个越来越广阔的时空里,这种图形背景的转换不仅给人以灵动之感更让人从细微处着眼见著深远。

2.2通过比喻拟人进行凸显

诗中一系列刺激物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所创造的图形背景变换的画面,而这也正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出奇制胜之处,只有当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同日常生活的疏远偏离,诗人特殊的文学效果才能成功地被营造出来。

摩尔采用了大量新颖奇特的比喻和灵动的拟人手法来塑造意象,描绘事物。如,“黑玉”似的海水,“破扇子”似的蚌,同时她用了“受伤的”这个词来修饰无生命的扇子,使得蚌在无生命和有生命两个界定下同时存在着,使读者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新奇感。其次还把阳光比作杆状物,是无形之物顿时具体化、形象化。而其中对海水和悬崖的拟人化更加出神,这一组意象的相互碰撞被想象为两个英勇决斗的斗士。在该诗中,通过对大海与峭壁“斗争”的刻画,诗人认为生命蕴含着巨大力量,所以要树立积极面对生活的人生观。

2.3 图形背景选择对主题的升华

大自然是摩尔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源泉之一,她经常对动物世界进行描述从而和人类的世界进行对比。在摩尔笔下,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和谐互补的。水母、扇贝和其它海洋植物生活在海中,而海洋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才具备活力。在《鱼》中,开始是细致入微地描写,到了诗歌的结尾处,摩尔还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摩尔认为生物统领着自然,人始终只能作为一个观察者,而不是自然和谐的决定者。

同时,大海被赋予双重身份,它不仅是现实的海,同时也是被隐喻化了的海,象征着人类社会中一切强大的破坏力量。峭壁则象征着人的生命蕴含着坚强的抗争精神,不断地同大海做着斗争。诗人借大海与峭壁这两个对立的意象,表达出精神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战胜,生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因此要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艰难与挑战。

3 结论

诗歌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凝练最优美的。摩尔的《鱼》通过独特的图形背景的转换,不仅引起了读者对自然界的注意和细节关注,并且将诗人的内心感受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通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和审美注意的结合,让读者不仅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同时也向读者提供了一种方法,告诉读者应该怎样去发现和欣赏诗歌的美。

参考文献

[1] Moore, Marianne, The Complete Poems of Marianne Moore [M]. London. 1969.

[2] 盛艳.从《鱼》看毕晓普和摩尔的生态观[J].绥化学院学报,2006(12).

[3] 王彦军,张金霞.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玛丽安・莫尔诗歌艺术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2011(1).

第7篇: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冯至;《十四行集》;孤独

诗人冯至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诗以幽婉、忧郁、深沉、质朴而著称,其内蕴深挚、富含哲理的品质,深深吸引和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在他的诗作中,孤独意识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诗人初登诗坛时的《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还是步入中年的诗集《十四行集》,都充满了一个漂泊者的孤独感,表现了一个现代人对现代人生的现代性思考。

冯至的有一个充满灰色的童年。他幼年丧母,从小受到周围人的鄙视和冷落。可是继母又早逝,冯至再度失去母爱。接二连三的家庭变故,使天生就敏感的冯至,在性情上更加多愁善感。带着生存苦闷来到德国的冯至,接触到各种现代主义,尤其是存在主义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人的孤独处境的深刻体验,与他的心灵最为相契:人被莫名地抛入这陌生的世界,孤立无援;真实的存在无处不显示其荒谬性。回国后,抗战爆发,他又亲历了战争的残酷,他体验到流亡的痛苦、恐慌,也曾在死神身边徘徊。在偏僻的杨家山,冯至对生存、对人类的命运、对生存的意义,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写出了一部沉思风格显著的诗集《十四行集》。诗集一如既往地体现了诗人的孤寂沉思的性格,但作品摆脱了作者过去由于命运的坎坷和个性的内向封闭而形成的忧伤,其中的孤独感,不再停留于孤独个体忧愤交并的感伤,而是与生命的有限与无常、生与死、刹那和永恒、存在与命运等终极性命题交织在一起,有着极为丰富的哲理内涵。

在《十四行集》二十七首诗里,诗人主要描写了三大类意象,景物、植物和动物、人物,它们共同体现了他强烈的孤独意识。

第一类可以概括为景物意象。诗集里描写了许多景物,这些景物绝不是单纯随意的生活处境的描写,我们感领到诗人在这些景物中,贯注的与大宇宙背景相通的强烈的生的孤独与寂寞,如:我感得他们好像从古来/就一任眼泪不住地流/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第六首)

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什么才是我们真实的存在(第十五首)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在灯光下这祥孤单……谁能把自己的生命把定/对着这茫茫如水的夜色 (第二十一首)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 (第二十六首)

诗人通过描写这些景物,说明人来到这世上孤单而艰难,诗中透现了生存的荒谬与无助又如:我们来到郊外/象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大海……那些分歧的街衢/把我们吸回/海水分成河水(第七首)在这些景物中,诗人的体验是深刻的,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生的渺小与孤独,无论一棵树还是一座岛,都在一定的时空里默默承受着。从第七首关于海水与河水的描述,他告诉我们:人生的孤独与苦难的处境,是不可根本改变的,虽然通过交往可以暂时获得帮助,但个体生命的孤独是无法消解的,诗人写到:“夜深静悄,楼上的窗儿关闭,桥上也断了人迹。”(第五首),人的存在复归于无尽的孤独之中,就像“海水分成河水”。这些诗句使我们明显地想到里尔克的影子,比如《预感》、《孤独》、《夜间的人们》等。

第二类可以概括为植物和动物的意象。在第二首和第三首都有关于树的描述:

一种是“秋日的树木”,一种是“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无论是“把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还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它们都将“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第二首)。与有加利树的“崇高”形象相反,鼠曲草则“躲避着一切的名称, /过一个渺小的生活”(第四首),连它的名称都不为人所知,它只是孤独地生长在偏僻的角落里,“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第四首)。从“树”和“草”的生命历程中,我们认识到无论是崇高还是渺小的个体的严峻的现实处境――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死亡是无法选择也无从躲避的。

第三类,人物意象。在第六首《原野的哭声》里,诗人对人类生存的孤独,在灾难性命运打击下,人的不由自主的真实境遇作出了描绘――苍茫的背景下,孤独的人无休止地一任眼泪从古至今地流泻,而且这种荒谬的生命存在方式,还是别无选择的:“在框子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

在《十四行集》中,诗人不仅描写了普通的村童、妇女、战士,还写到了许多伟人。

你长年在生死的的中间生长,一旦你回到这堕落的城中,听着这市上的愚蠢的歌唱,你会象是一个古代的英雄……你在战场上,像不朽的英雄在另一个世界永向苍穹,归终成为一只断线的纸鸢……(第九首)重归后方的战士喻为“一个古代的英雄”,这个比喻象征着壮美、高尚、坚强等一系列品质,与之相比,混乱庸常的“今日”则充斥着变质、愚蠢和堕落。离开战场后,他必然要与庸碌世界的庸碌人们活在一处,但因他“在另一个世界永向苍穹”,所以他必然也必须“孤独”。

《十四行集》有五首浑然一体的人物诗,其中写到、鲁迅、杜甫、歌德、凡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内心孤独,但却执着。第十一首《鲁迅》,这是一首为孤独的英雄言说的诗:在许多年前的一个黄昏/你为几个青年感到一觉;你不知经验过多少幻灭,但是那一觉却永不消沉。 ……被摒弃在这个世界以外――你有几回望出一线光明,转过头来又有乌云遮盖。……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非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呐喊.自序》)的孤独中,在不被人理解和接受的痛苦中战斗。

在第十二首诗中,诗人歌颂了“在荒村里忍受饥肠”,却“为了人间壮美的沦亡”“不断唱着哀歌”的杜甫,告诉我们人间的苦难是无法超脱的,只有坚持与执着,才会体现人生的价值。然而人注定是孤独的,尽管歌德在生前身后都倍受世人景仰,然而他“八十年的岁月是那样平静,好像宇宙在那儿寂寞地运行”(第十三首)。人们只知道他们的伟大,却不知道他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画家凡高活着的时候创作了那么多不朽的画作,可是又有谁理解他呢?在第十四首诗中,诗人写到:“你的热情到处燃起火/你把一束向日的黄花/燃着了,浓郁的扁柏/燃着了,还有在烈日下//行走的人们……”,但是画家的热烈的生命体验,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呢?这些伟人们的生命意象,传递给我们的关于生命的体验,更多的却是――孤独与寂寞。就像诗人告诉我们的那样:“人到了世上就是艰难而孤单。一个个体的人在世上好似花园里的那些并排的树。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它们的根,它们盘结在地下摄取营养的根,却又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冯至:《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译序》)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自序》[M].新潮出版社,1923.

[2]冯至.十四行集[M].解放区文艺出版社,2000.

[3]苏炜.远行人[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4]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贺福孔圣根.犹太民族不灭之谜[M].文艺出版社,1994.

第8篇: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

现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诗词,对其意象的丰富意蕴解析如下:

水,象征了别离的情感。水的纤柔,象征着离情的缠绵;水的悠长,象征着离思的绵邈。因此,古代作家常用水来写照离情离思。宋代欧阳修《踏莎行》有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所望之人在暖风中摇着马鞭远行,行人越行越远,女子心中的离愁越积越深,如丝如缕,绵绵不绝,恰如迢迢春水。最善于将水作为别离主题的作家无疑是李白。其中,最为传诵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赠汪伦》。前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目送帆影远去,将无限惆怅之情倾注在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中,流向目力难及的水天交接之处。后诗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进行烘染,景色丽如画。既然桃花潭水既美且深,不免触动作者的离怀,使他将水深与情深联系起来,从而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水深已达千尺,犹不及汪伦的送别之情,则其情该是何等之深?除此而外,李白以水喻情或显情的佳句还有许多,如“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流”等。

水象征着某种障碍,用以表达主人公面对可望而不可及之事物时的惆怅、痛苦心理。中国古代许多爱情诗以水象征障碍,难以跨越。宋代词人晏殊“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就是对这种阻隔的感叹。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有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诗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不写河汉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二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轻盈闪烁的水光含情相视。这才是让人心摧骨毁的伤痛,地老天荒的遗憾。柳永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茫茫烟波,隔断望眼,隔断离情,却让离情更加深沉。

“流水”常象征流逝的时光。“水”强烈地触发着人们产生感叹光阴流逝的时间意识,如李煜的“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喻帝王生活如花落去、春已逝、流水尽一样一去不复返。《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开篇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借滚滚东流的长江,感叹历史风云人物的浮生短暂,面对一去不复返流水,在怀古自伤中发出永久的长叹。类似的还有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汉乐府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等著名的诗句。

诗人尤其喜欢以流水比喻愁情,水的连绵不断,恰如愁情挥之不去,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独特体验,这其中必然会有对家国兴衰、人生悲欢的抒发。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演奏的是时代的怨曲与悲歌,水声呜咽盈耳令人不忍卒听,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更是以水流无限,比喻愁之长;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深;抽刀断水的奇妙比喻,写出了诗人的悲愁似水难以斩断。因此成为描写愁情的千古佳句。

水也是诗中人物传达情感的媒介。水可以流动,因而水又具有沟通之意。“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对有情人被江水阻隔,又共饮一江不为不幸之幸,江水于他们既是痛苦的根源,又是精神的慰藉。诗人以这种既是阻隔又是沟通的矛盾统一,将爱情写得缠绵悱恻。造成阻隔的水自然是无情之水,沟通情感的水又是多情之水。这种把水作为沟通情感之媒介的用法在诗歌中亦是多见,如我们熟悉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友人所乘之舟已从视线中消失,眼前的长江却流向天际,那正是孤帆远去的方向,茫茫的江水,不正像诗人牵连不断的离别之情吗?

诗人还常用水营造的氛围来衬托特定的心境或用来寄托自己的心志。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描绘了清泉在石上奔流,月下浪花晶莹清澈见底的优美意境,衬托了诗人回归自然的喜悦心情。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借极具动态的画面,体现了诗人悲秋的情怀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世飘零之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则体现了茫茫夜色中江水奔流的气势,更加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处境。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琵琶行》)以水的清冷借以表达了和友人离别时惨淡的心境。曹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用大海的容纳万有的气度来寄托作者渴望招纳天下贤才的愿望。

第9篇: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

1、过了一段时间,它大概是玩累了,从云层后羞答答地若隐若现:细得像一弯柳叶似的月牙在云层里缓慢地移动着,偶尔从云隙中投出几缕银白色的月光。

2、今夜月圆,心中所有的怨恨、疲倦,都会屈服这圣洁的月光,我盼望梦中与你心迹的相会,期盼你微凉的指尖抚摸涩的面庞,让我再一次相信爱情的真谛。

3、光撒在原野上,原野顿时变成了银色的海洋;月光撒在树枝上,每棵大树就像披上了银色的缎带一样;月亮洒下柔和的光,在人间留下了许多美妙的遐想;月亮把那清凉的光辉溶入人们的眼睛里,让他们的目光充满美好的希望!

4、皎洁的夜光隐藏着一丝忧愁的思绪,可见今晚的月光不是那么明亮,难怪有黯光入我室。

5、月光是诗人心中酒的相思。她情绪如练,长短不绝;她忽痛忽悲,欲歌欲涕。那些描写月光的诗歌,甜蜜中都有一丝铭心的苦涩……

6、月光是上苍派来的美妙天使。她游踪如缕,吐气如兰;她辞空而落,舞步轻盈。那些有关嫦娥的传说,至今还让尘世的人们浮想联翩。

7、突然,一片云朵掩住了月儿那秀丽的面容,月儿把清辉从云朵的周边映射出来,仿佛在四周镶成了一个灿烂的光环,光环托着云朵从月亮那秀美的面庞上轻轻拂过……本文出处:

8、月光,月光,谱出一曲曲扣人心弦的动人旋律,犹如此时在月光曲中,自我陶醉,自我享受。

9、人们都喜欢月亮,然而月亮的境界却并不完全相同。月亮犹如君王脸,时而晴朗时而冰霜;有时雷公爷还突然来劲,弄个“擂鼓磨刀”,轰隆隆的雷声,铿锵锵的霹雳声,哗啦啦的倾盆暴雨声,令人心烦意乱、胆战心惊。

10、夜,刚刚暗下来,浓雾层层弥漫、漾开,熏染出一个平静祥和的夜,白雾在轻柔月光和路灯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树叶儿“簌簌”作响,仿佛在弹奏着一首《月光曲》,婉约而凄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动的音符仿佛是从朦胧的月色中跃出来的,令人陶醉。

11、不一会昏黄的天空中徐徐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勾勒出了一幅崭新的月上柳梢头图。诗意盎然,兴味无穷。这可乐坏了孩子们,他们跑着,笑着,欢呼着,竞相追逐这明月,颇有一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傲气。月光的清辉下点缀着笑容点点,微风下,迎着美丽的月光,忙了一天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一同享受这惬意的人生,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

12、月儿慢慢地从柳叶变成了一把镰刀,接着又变幻成一艘小船在浩瀚的大海中静静地行驶着。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个如白玉盘一样明亮、美丽的月亮终于浮现在我的眼前。看着这美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几句古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3、迷离的月光下,放飞思绪,将所有的思念都传递于指尖,溶入这行行的字里,随风飘向远方的你。

14、初冬的月光,又清又冷,淡淡的,柔柔的,如流水一般,穿过窗户静静地泻在房间里,将地板点缀得斑驳陆离。

15、世上的万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诣,而月却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阴晴圆缺,月的神韵风采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月何必要争夺辉煌呢?她的目的就是让黑夜不再可怕,给人们送去一片暖意,一片光明罢了!

16、林清玄也愿温一壶月光下酒,在朦胧中沉醉。他们珍藏月光,珍惜这撩人心绪的千古绝唱,因为只有月光能听懂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