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家庭教育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三下乡”;小学教育;考察
一、研究背景
从2013年6月起,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与含浦镇小学开展了长期性质的大学生义务支教,即“三下乡”活动。在这次“三下乡”期间,我们调研发现:现在在含浦镇镇中心周围,分布着许多中高档住宅小区,这些小区是政府自2004年起向农民征地并由房地产公司进行投资开发的,这直接加速了含浦镇的城市化步伐,含浦镇的居民生活水平也由此提高。
二、现状考察
1.
教育资源不均衡
含浦镇现有中小学校17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15所,小学15所中有10所基本达到合格学校标准,其中联丰小学位列10所小学前列。其余5所小学(含浦小学、众新小学、花塘小学、塘峡小学、玉华小学)尚无创建合格学校建设,并且这5所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合格学校相比较差距很明显。
2.
师资配备不合理
调研走访中我们发现,全镇小学师资配置极其不合理,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全镇在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非常匮乏。调研发现小学专业英语教师只有4个,音、体、美专业教师贫乏。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全镇专职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为45.2岁,其中3所小学教师平均年龄高达50岁。教师年龄老化,同时退休教师逐年增多。三是班额编制不合理,课程安排多,跨科跨头多,工作任务重是不少教师反映的情况。
3.
小学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经过对联丰小学部分孩子的家访,我们发现,大部分家庭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受到了不良家庭教育的制约。
(1)无知――没有正确的理念。这类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责任感。既缺少合适的教育方法,也不明白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将责任全托付给教师。
(2)无智――没有教育智慧。
这类家长尽管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以及教育常识,但在教育的理性和智慧上非常缺失。通常他们喜欢将自己制订的要求强加给孩子并且走向极端,最终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3)无制――没有管教能力。
这类家长中,大部分文化水平较高,有些自身还是中小学教师,还有一些事业有成,在单位是行政领导或者业务骨干。他们在自己孩子的管教上却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缺乏约束的方法。
三、解决方案
1.
社会要组织家长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对孩子的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建议学校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培养的学习。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教授曾经说过:“做家长也需要执照,不能再无证经营了。”要想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更加全面,就必须让家长们通过自身学习去提高认识,获得做家长的“执照”,从而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2.
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
要改变“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也就是所谓的“5+2=0”现象,这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往往两天错误的家庭教育就能使学校辛辛苦苦5 天的思想道德教育成果化为乌有,所以只有家长与学校共同合作,现存的“5+2=0”现象才能被攻破。
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平等的家庭关系的建立十分重要。家长应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树立民主平等的理念,选择双方都认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才能得到好的成果。这种方式培育出的孩子才能充满自信。
4.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外在压力拥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经相关调研发现,虽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在不同年级存在消长现象,但总体上与学历无关,但与性别和所学专业存在显著差异。而学业压力、择业压力、专业兴趣、人际关系等方面,正成为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的主要来源。当然,文科类学生的心理困惑要高于理工类学生,农村学生的经济困惑要高于城市学生。当面临压力和困惑的时候,大学生消极应对手段较一般人群少,较少采取依赖不良嗜好来应对,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自我调节,或者和同学朋友聊天等方式排解。于此相对应的是,与教师或家长沟通不是学生排解心理困扰的主要解决方法。这说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大学成长阶段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教育。总之,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着综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取决于其拥有的支持系统是否充足、有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不强,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应通过传授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技巧,减少学生的社交困难,增强学生的道德感和利他性,从而形成较好的个人行为习惯,使其可以勇于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教育对策
(一)学校教育
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主要集中于对大学生的德、智、体发展方面进行教育,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这既体现在政府和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体现在心理教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可以说,这些发达国家从管理者到教师均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解决学习问题和生活困难的方法和心理咨询服务。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很多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这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教育部在2005年6月成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同时,一大批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省级和国家级课题相继开始进行研究,这也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料,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模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当前,我国处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时期,社会的转型必然给高校的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困惑。而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基本上还处于空白期,其主要体现在:
第一,有能力和资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院校很少,大部分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是由学校的思政教师或高校医务人员担任,缺乏专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涉及诸多领域,如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咨询心理学、行为评判与治疗等,其专业技能、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都要求很高,同时要具有很好的亲和力与沟通能力,这都是其他专业教师无法短期内达到的。
第二,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单一,主要以课程的方式进行,或坐等学生上门咨询,对一些国外常用的心理学量化工具和方法缺乏了解,同时大多数院校未配置相应的技术设备。大学生存在排斥心理治疗的思想,治疗的主动性较差。
第三,高校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研究不足,教育主管领导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偏见。强调机械式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品德问题,将学生的学习问题看成是智力问题等。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题,而我国高校的很多从事该方面工作的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的机会,无法及时获取国内外最新的相关资讯,这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效果。
鉴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以校为单位进行,同时其研究领域具有广泛性特点,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来进行,加强师资建设,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一支由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将现有的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为主动教育模式,将教育方式从强调个别问题学生辅导转为群体辅导。通常以心理咨询为主的工作方式,无法有效地全面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立足教育,通过课堂和课外辅导等环节将教育与咨询相结合,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相统一。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普通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中的普及,使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良好的个性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开阔思路,有步骤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中国家庭教育通常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过度保护和溺爱。父母注重孩子的外在需求而忽略内在需求,表现为对孩子行为的过度要求,或剥夺孩子表现自我的行为,缺乏心灵上的沟通。第二,揠苗助长和专制教育。父母习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使孩子的心理失衡,成长中的恐惧造成或唯诺或焦躁,甚至出现拒绝学习,报复社会的心态。
第三,低估孩子和以偏概全。有些父母怀疑孩子的潜能,用主观期望对待孩子,以学习为发展的唯一目标,缺乏思考能力训练,当子女脱离父母进入高校茫然失措,面对诱惑误入歧途。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通过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使其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和行为规范。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的心理扭曲,产生对社会的错误认知,这都直接影响其在大学的表现。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当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其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对大学阶段存在漠然或放任的情况,他们更多关注经济支持而不是心理成长。实际在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其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更高,当离开父母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时,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阶段,家庭教育主要不是体现在智力教育,而应更加强调子女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和抵御诱惑的能力上。当然,好的教育不是溺爱或粗涉,好的愿望也要通过子女可以接受的形式、方法来实施。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
第一,言传身教。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道德观和价值观也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首先需要有正确的社会认知观,可以想象,愤世嫉俗的父母怎么能有热爱生活的子女呢?孩子身上的优良品德并不完全靠学校教育得来,而大多是从父母的共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单亲家庭或家庭不和睦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和睦、平等的家庭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大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沟通,通过开导和疏通。每年各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等原因被学校处以纪律处分甚至开除学籍的状况,这种对是非观的教育失误不仅是学校的责任,父母的关心不够也有一定的责任。教育孩子做诚实正直的人比给孩子更多的钱更重要。
第三,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父母应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通过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父母与孩子相互尊重,营造民主家庭环境,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对孩子错误的观点采取说服与限制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可以有效预防子女心理问题产生。
三、总结
关键词: 青春期家庭教育 亲子冲突 班主任 态度改变
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子女互动共振的教育工程,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家庭内部关系结构的稳定,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顺利推进。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成功家庭教育机制的建立取决于亲子之间的和谐互动,而在这和谐互动之中,班主任的有效指导与协调则是必不可少的剂,尤其是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家庭教育阶段,实现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适度参与和积极影响成为了家庭教育和谐施行的关键环节。
一、班主任对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性
青春期的家庭教育,是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全局的稳定。在这个子女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阶段,由认知、情感、行为与态度等不相容而导致的亲子冲突①常让家庭教育陷入无序的非实体化状态,据最新研究分析,青春期不仅是亲子冲突的高发期,而且随着所处阶段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冲突程度,如王云峰等在其《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②中就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详实的阐述。
家庭教育的无序非实体化状态一方面会导致家庭结构的“异化”,降低家庭对个体的支撑程度,另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子女个体的人格完善、行为倾向、学习兴趣等,阻碍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无论是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还是对家庭、学校、社会都会造成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青少年自杀犯罪的案例中,有很大部分就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或者缺失导致的。因此,作为学生个体在学校成长发展的主要责任者――班主任而言,科学施行青春期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实现家庭教育的积极转化,努力促进亲子冲突管理的和谐,是至关重要的,更是必要的,这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统一的必要举措。
二、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构成要素
作为班主任来说,客观分析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构成要素是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就目前学术研究而言,主要还是遵循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模式的趋势,即从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及其与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分析③,我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将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构成要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的“家长专制意志”和子女的独立价值选择。在青春期中,子女个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有不稳定性,但越来越突出自主性、独立性,而作为习惯为子女做主的家长,却仍然希望一如既往地以家长意志设计子女的发展路线。但由于受时代环境、教育水平和人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意志与子女的观念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脱节,亲子之间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存在着分歧,甚至是南辕北辙,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亲子间没有必要的有效沟通和相互尊重,就势必会引起父母家长意志和子女独立倾向的日益分离,而这种分离最后会形成亲子冲突,引起一系列其他亲子问题。
2.父母的严厉管教和子女的争锋相对。在许多家长的思想观念中,严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的思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为了督促子女金榜提名,往往会从幼开始,就采取严格的教育方式,强加给子女许多他们所认为的必要训练与经历,长期的被动选择不但会使子女形成强烈的压迫感,更会从本能上产生各种形式的抵制。而当这种压迫与抵制随着父母期望与子女表现差距的增加愈演愈烈时,特别是在子女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度落差很大的青春期,必然会致使亲子间关系的恶化、沟通的失效和亲情的淡化。
3.家庭结构的不完善和子女亲情的缺失。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而相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家庭结构不完善,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将会影响子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在家庭结构不完善的条件下,很多个体往往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性格相对孤僻,处事相对偏激,而到青春期时,面对急剧的生理与心理变化,面对社会化的过程,这种孤僻、偏激会更加强烈,所承受的社会化压力会更大,因此,对家长意志的抵触与反抗会更加剧烈,亲子冲突的程度也会超出一般家庭。学术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尤其是对离异、单亲家庭结构对子女个体的影响方面④。
三、班主任对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态度改变策略
青春期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的态度是决定其中所有环节的重要因素,从心理学来说,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⑤,对个体行为表现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从冲突根源出发,科学利用态度改变理论,不失为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中另一蹊径。
1.宣传说服是前提。宣传就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即改变、巩固或加强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态度”⑥。而在宣传说服的要素中,情绪因素和理智因素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两个重要部分。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血浓于水的亲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积极进行宣传说服。对学生家长来说,班主任需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他们积极地沟通,充分利用他们周围的成功教育典范和他们的爱子之情,通过家校信息通、父母网络学堂、家庭教育展览、专家讲座等形式,使其认识到亲子冲突的根源,学会尊重子女,学会无条件接受子女,让子女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不是一种强制的压迫和因受压迫而感到的恐惧。对学生来说,班主任也需要通过一系列宣传途径,如阅读书刊、班级陈设、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使学生逐渐认识到父母无私的爱,感受到父母的含辛茹苦和殷切期望,从而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和无条件接受父母。
2.实践参与是途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引导他积极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或是在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或是在活动中让他发挥自己的主动性”⑦。这些都是个人态度转变的重要途径。因此,除了理论上的说服宣传外,班主任还需要举办各种形式的亲子实践活动,诸如素质拓展、团体辅导、换位表演、联欢活动等,培养他们的亲子协作关系,深化他们的认知、互信、互爱,增进他们之间的亲子感情,实现亲情的有效传递。
3.循序渐进是标尺。在态度改变理论中,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除了注重宣传说服、实践参与等方式之外,还需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原先的态度立场与其后所要达到的态度改变之间的差距,在充分权衡这个差距的前提下,需要注重态度改变的循序渐进。在青春期的众多亲子冲突之中,我们不难看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问题的产生是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积累过程的,并非一蹴而就,面对亲子稳定和坚固的态度防线,班主任应从长计议,制定阶段性的持续指导计划,一步步深入亲子的内心,逐渐改变两者之间的对抗状态,而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使亲子关系更加恶化。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首先通过感恩教育和促进父母家教方式的改变,缓和子女对父母的敌对情绪,其后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引导双方的心灵沟通,使双方都能感到对方的爱意,最后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对之前的指导进行巩固和反馈,及时引导双方消除在再沟通和再教育过程中的误区,进一步强化正在形成中的新态度。
4.群体规范是辅助。在著名心理学家海德的“平衡理论”中,特别注重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而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则进一步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因此,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班级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通过群体指导的方式,逐渐引导子女的心理倾向,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互助的形式,促进子女对父母态度的转变。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通过召开家长交流会、心理咨询会等形式,实现父母之间的群体讨论和经验分享,从而改变其原先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从内心中真正建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5.有效沟通是关键。“沟通又叫通讯和联络,指的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它意味着沟通双方分享经验、思想、感知和情感”⑧,因此,有效沟通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一环,而在所有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根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双方的无效沟通,父母对子女的猜忌,对子女行为解读的歪曲,逐渐形成了子女对父母的误解和恐惧,加剧了子女对父母的不信任态度,进而导致双方的信任危机,并引发了诸多亲子问题,因此,首先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是和谐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所谓的有效就是通过沟通我们要达到互知、互信,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积极搭建亲子间的沟通平台,让父母理解子女的内心,让子女体会父母的望子成龙,只有这样,亲子之间才能找到和谐的共同点,也才能在这个共同点的基础上,实现家庭教育的和谐与共赢。
家庭之爱,需要亲子共同编制,和谐之爱,需要亲子共同支撑,班主任必须立足于这一点,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最终落脚点,努力搭建家庭教育的有效平台,恰当运用宣传说服、实践参与、循序渐进、群体规范、有效沟通等态度改变策略,实现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干预,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实现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赢。
注释:
①张林,邢方.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家校合作模式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
②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6,(7).
③俞国良,周雪梅.青春期亲子冲突及其相关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④关于具体研究的成果和动态,可参见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6,(7).
⑤⑥⑦吴晓义,杜金锋.管理心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47-148,171,171.
⑧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224.
参考文献:
[1]吴晓义,杜金锋.管理心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2]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林,邢方.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家校合作模式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
[4]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6:7.
关键词: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庭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5-0152-05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大量流动、留守儿童随即产生。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跨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十年间流动人口数量增加逾80%。据此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21,88%。五年间全体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为242万。同时,0-17岁城市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同属于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随父母迁移或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状态可能会对儿童的发展带来诸多影响,他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有研究认为:家庭经济条件根本制约着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流动儿童父母自身素质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更加不容乐观。这些留守儿童或仅由在家的单亲看护,或由祖父母、亲戚等父母之外的人代为照料,他们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儿童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因此,针对流动、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其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使其有效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是势在必行的。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内地31个省的流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状况,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状况进行总体描述,并对当前中国流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中国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政策环境、现状与问题
近十年间,各部委相继出台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规划”、《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通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等文件。从参与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的部委来看,部门数量显著增多,有利于从多个角度开展工作;与此同时,中国家庭教育工作已将流动、留守儿童作为独特的群体开展工作,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逐渐明晰;特别是从新的“五年规划”来看,“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提法更加强调了政府的职能和接受指导服务的社会福利性质。
(一)全国各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与成绩
近五年来大多数地区采取了措施,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普遍开展了“共享蓝天”等关爱行动,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对贫困家庭进行济困扶助和指导服务。
1 党政领导对流动、留守儿童工作重视,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格局
相比于对其他人群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很多省份对流动、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最高,均建立了党政领导、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格局。如云南省、黑龙江省妇联均组织协调十余家相关部门联合下发“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相关文件。甘肃省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担任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将涉及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教育、民政等16个政府相关部门全部纳入,各地均建立了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构建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司法五大关护网络。
2 探索校外托管机构建设,深化“家长”模式
调查发现,在阵地保障上,各省积极筹措资金用于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场所的建设。如:2010年,安徽省政府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纳入全省33项民生工程,计划3年在全省2万所农村小学、1308个乡镇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在服务模式上,“托管家园”和“妈妈”成为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主要模式。如:湖北省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其中实施了“11135工程”,即开通1条留守流动儿童维权服务热线,创办10个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创建100个留守儿童服务站,招募30000名“爱心妈妈”,安装50000部亲情电话。重庆市、杭州市、长春市均开展了“家长”行动,参与家庭数万乃至数十万。北京市西城区创新活动形式,将不同年龄段的未入园流动儿童组织起来成立了“四环游戏小组”。2007年广东省开展了“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志愿行动”,2010年该活动建立健全项目各种标识要素和行动规则,建立活动长期开展的网络平台和爱心父母的支持系统。
3 动员各方力量,做好困境儿童教育、救助工作
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省积极募集资金用于流动、留守及其他困境儿童的帮扶工作。广东省帮扶困境儿童总数40万人次,帮扶款1.5亿元。黑龙江省共开展关爱活动4000余次,募集资金(物资)约5千万元,救助儿童5万余名。
4 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全面提升监护人素质及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和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涉及的人群主要是三类:管理者、指导者和家长。调查发现,一些地区为提升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和管理水平,开展了针对特殊群体的培训工作。如:云南省举办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培训。重庆市举办了首期争创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示范校骨干培训。黑龙江省建立了30所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注重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咨询、指导。北京市丰台区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成立了全市首家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法制学校,将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长同时列为法制学校宣传教育对象。
(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问题与不足
1 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政策不断完善,但对政策落实的力度不足
从党政与家庭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文件来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工作组织形式、内容都进一步明晰,从宏观的关爱支持趋向对家长的直接指导。但从实际工作成绩来看,尚未全面体现政策指导的内容。当前的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以关爱、帮扶等活动为主,真正开展对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较少,政策落实的力度不足。
流动、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多发群体,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关爱和管教的不足。因此增强流动、留守儿童家长的责任意识、关爱孩子的情感,掌握教养技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尽管当前相关政策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和帮助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但基层开展的活动多是直接针对流动、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活动,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动、留守儿童的困境,但是这些治标不治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救助活动对于庞大的流动、留守儿童群体无异于杯水车薪。而且在采取“家长”、“留守儿童托管”措施的地区,一些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更加安心地将孩子交给托管机构,没有后顾之忧地外出打工,甚至连春节都不与孩子团聚,与活动的初衷出现了背离。
因此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在抓政策制定的同时,还要抓政策的落实,抓效果的评估;变指导性文件为可执行的目标任务,并确保有效的保障措施。
2 管理系统有待完善,缺乏统筹安排
(1)各管理部门缺少协调沟通
目前中央多个部门,如教育部、民政部、妇联、关工委等,都在参与全国的家庭教育工作。多部门管理的格局,有助于从多角度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体系,让家庭教育工作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发展。但是目前各个部门之间缺少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合作还仅限于一起指导文件、开展调研的层面,在具体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上大多是依托各自的体系展开,没有系统的分工,经常出现一些工作重复做、一些工作没人做的局面。相互之间也缺少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影响了指导工作的成效。
(2)地方的管理体系、管理政策仍需完善
目前各地都出台了一些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服务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过于笼统,没有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考核评价也不规范,工作人员也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大多是教育或妇联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搞家教指导工作。家教指导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由于缺少强有力的推进机构和专业人员,各地家庭教育工作的进展比较缓慢。
3 指导机构数量不足,指导阵地有待开发
(1)针对流动、留守儿童群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往往更需要个性化的指导服务,目前针对流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的质量普遍不高,持续发展困难。例如,广东反映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工作普遍存在缺经费、缺场地、缺师资、组织家长学习难的“三缺一难”现象。山东也强调针对留守儿童的家长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内容不够科学规范,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经费不足、人员缺少培训也是困扰其他各省市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经费困难一方面是和国家投入的经费总量不足有关系,另一个原因是流动、留守儿童的工作经费往往用于活动室的建设、疾病救助、助学等方面,真正用于流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经费非常少,严重制约了指导服务和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
(2)社区和企业在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的作用有待加强
据本次调查研究统计,全国目前已建立幼儿园、中小学校家长学校35万所,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阵地,但受资源和工作体系的制约,各类家长学校在开展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服务时存在不便。同时,在校学生不能覆盖所有流动、留守儿童群体。社区、企业组织流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本应更具优势,但目前建立的街道、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仅有5万所,企业的参与率更低,这和实际的需要还相差太远。
4 指导服务的对象主体存在易位,指导服务的针对性不足
(1)实际工作中未体现“家长”的主体地位
每种教育活动都有其特定的指导对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对象是指新婚夫妇、孕妇、18岁以下儿童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家长”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体,而当前实际工作中主要指导服务的主体是“儿童”。其原因之一是针对家长的指导服务难度要大得多,面临着很多的实际问题,如人员分散不易组织,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需求各不相同,培训周期长、见效慢等。
(2)流动、留守儿童中的低龄和大龄群体更易被忽视
从留守、流动儿童的年龄结构来看,在全部留守儿童中,0~5周岁的占27.07%,6~14周岁的占55.37%,15~17周岁的占17,56%;在全部流动儿童中,0~5周岁的占27.97%,6~14周岁的占44.43%,15~17周岁的占27.59%。可见,学龄前及义务教育后的流动、留守儿童数约占到全体流动、留守儿童总数的一半。然而,这部分儿童及其家庭往往不是中、小学家长学校能够覆盖服务的对象。他们的家庭教育又不容忽视,就学龄前儿童而言,早期家庭教育决定了其生长发育、认知发展、情感及社会性等诸多方面;就义务教育后儿童而言,求学与就业中的诸多问题均亟待解决,同时,有数据表明这些大龄流动儿童已成为犯罪高发人群,他们的家庭教育亟待加强。
(3)流动、留守儿童是需要被区别对待的两个群体
流动、留守儿童同样是受人口流动产生的群体,但其境遇的改变及因此带来的一系列生活和心理的改变却截然不同。有研究比较了两类人群其环境资源的不同,同时两类儿童的家庭互动模式也不同,其家庭功能及由此产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截然不同。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一般活动并没有将两类家庭区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仅把“流动”和“留守”视作两个连续的“词汇”。
5 指导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1)活动流于形式,专业性不足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服务呈现出一种“过节性”重视的状态,只有在过重要节日时,或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时才开展活动,其他时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浅层原因是针对家长的指导服务难度较大,深层原因是指导人员的非专业化问题。中国从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人员以非专业人员居多,工作人员往往缺少流动、留守家庭指导服务方面的培训,不知道指导工作如何开展,因此流动、留守儿童工作的内容上体现出重对儿童的“情感补偿”,轻对家长的“效能训练”的特点。因此,投入专业工作队伍、进行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开展专业指导服务项目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基础。
(2)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研究不对接
在调查中,很少有地区提及开展过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家庭的相关工作与实践研究。同时,本研究发现在目前发表的相关文献中,一般仅限于对问题的研究及一般性建议,很少有对干预及其效果的研究。理论与实践存在差距,这是今后实践和研究工作需要提升的空间。
三、对中国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1 对政策文件落实的建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政策的全面性,又要考虑政策的实践指导价值。从政策的文本分析和各省的实践情况来看,当前政策存在两大落实难点。
第一,引导和帮助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的责任意识,提高其能力水平。这一点从近十年的政策来看是在不断的明晰并愈加强调,但在落实中的关爱活动多、直接指导少。原因可能在于指导者的能力不足及指导服务渠道不畅。因此在政策落实中首先要加强对指导者能力的建设、理顺对家长开展指导的渠道,如加强在劳动力转移中的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对学校、社区、企业单位等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另外,各地在制定家庭教育发展规划时要制定配套的评估标准,切实推进政策的落实及对政策效果的评估,保证各项指导工作的完成。
第二,从新的政策文件看,强调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向困境儿童及家庭提供家庭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这一提法对政府角色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般来讲,对于成人进行的教育旨在提升生活品质,属于支持性公共服务。但对于流动家庭而言,它牵涉到社会的发展并对个体的生存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个别省份已经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如何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是需要政府、研究者及实践工作者共同解决的难题。
2 对组织管理的建议。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涉及人群分布广、层级多、差异大,完全由一个部门承担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现有资源和体系上都不现实,由各级妇联、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推进的工作模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会保持,因此目前的重点是继续完善这种工作模式。第一,政府应提升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合理设立家庭教育职能部门,加强对家庭教育特别是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监督和管理。第二,科学分工,根据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需要和各部门的优势合理划分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指导人群,实现人群的全覆盖和各项指导内容的全落实。第三,建立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妇联、教育等部门虽然有分工,但是在各项工作上经常有交集,因此有必要建立沟通机制,如定期召开各部门参与的工作会,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第四,完善基层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政策,注意理顺上下级关系。第五,尝试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建立横向的业务联系,打破以往工作运行以“体制内”进行的传统方式。
3 对健全指导服务阵地的建议。加强街道、社区、企业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完善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网络,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者素养;发挥社区功能,帮助流动家庭提升家庭外社会资本;利用社区活动中心、远程教育网等资源,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多元化的指导服务;建立稳定的专家队伍、师资队伍及志愿者队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加强企业的社会服务意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参与度。
一、相关问题的文献综述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普遍现象。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一项调查,在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中每年将有30%的人会面临失业,或将从事资格要求远低于他们实际水平的工作,金融危机更使就业形势雪上加霜。经济学家一般都把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三种类型,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及相匹配的相关体制(如社会福利制度)等多个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不仅大学生基数很大,而且保持较高的增长率。高校毕业生人数在 2006 年突破 400 万,2008 年突破600万,而 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规模创历史记录,达 630 余万人。但是从就业岗位供给来看,2010年需要解决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目已超过新增就业岗位数的一半以上,加上下岗职工再就业、往届毕业生另寻职业、归国留学生回国就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岗位需求压力,大学生整体的就业率呈逐步下降趋势,社会就业供需矛盾尖锐,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并且在未来几年难以得到缓解。
对中国的农村大学生来说,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特别是教育权利不平等、家庭占有的社会关系和权势资源不同、继续就业机会少,导致农村大学生相对城市大学生就业更难。[1]相对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占有的社会资本极其有限,难以通过人脉来安排就业,这种差异无形中让很多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时就失去了更多的机会,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就业的难度。[2]那么,大学生就业难对农村家庭的教育决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方面,孙玉雄、徐艳认为,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很多有子女读书的农村家庭不堪重负,重新返贫,使社会公平缺失,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3]徐海燕则指出,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导致“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盛行。[4]另一方面,袁卫华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获取教育机会就必须有支付能力,支付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人或家庭对教育机会的取得。农村贫困家庭尤其是特困家庭教育支付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教育机会选择上只能从家情出发,选择学费较低的冷门专业,这又影响着这些学生的最终就业。[5]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根据家庭教育决策微观经济模型,许多经济学家对影响家庭教育决策行为的因素做了广泛的实证研究。贝克尔开创的新古典家庭模型(新家庭经济学)对家庭生产和消费活动使用了标准的微观经济分析,它扩大和丰富了家庭的作用,提供了理解人类的生育行为、人力资本生产、劳动力供给等行为的深刻见解,也为家庭的教育选择提供了基本的范式。对教育的分析,依据不同的决策主体,可以分为两类模型。一类把教育投资主要看作是个体的选择行为,以明瑟为代表,一般假定一个追求终身收入最大化的个体会不断把时间和资金投资于教育,直到现在的成本等于将来的收益为止;另一类以家庭为决策单位,经济学家依据贝克尔的新家庭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建立了家庭教育决策的微观经济模型。单期教育决策模型假定在预算约束下,家庭在教育和其他消费与生产投资之间做出选择,以最大化整个家庭的效用。跨期决策模型认为,在人力资本积累和财富积累规则的约束下,家庭考虑的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的最大化,在对生命周期“折现”后做出教育选择和其他消费行为。
大量学者基于西方的经验应用新家庭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家庭教育决策模型,上述文献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翔实的基础。但把这一模型应用于分析就业难对中国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的影响,应该考虑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家庭行为未必完全符合西方国家经验,需要对模型进行一定的修正。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中国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相比在教育投资上更容易受信贷约束,就业难使农村家庭教育投入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这也可能导致对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的补偿效应更为有效。在分析影响农村家庭教育决策的因素时,不仅要考虑投资的收益和成本,也要注意到农村家庭自身和所在社区的特质。本文在进行模型应用时需要作相应的修正,以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二、实证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
就业难的状况事实上提供了教育投资的外部风险,家庭教育决策就是把外部风险内生化的过程,即农村家庭特别是家长对就业难的预期及据此做出的选择。在子女升学的每一阶段,风险预期的影响也不一致。因此,本文借鉴张锦华、吴方卫[6]对中国农村家庭教育决策的分析框架和基本模型,构建三阶段的Logit 模型,探讨每一阶段的影响。
(一)实证模型的构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选择过程被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在完成法定的义务教育任务后,家长选择是让子女上高中还是止步于完成初中教育;第二个阶段:如果子女读了高中,要不要读大学;第三个阶段:如果选择了要让子女接受大学教育,那么是否选择进一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还是仅完成大学层次的教育。基于家长经济理性的假设,家长追求家庭效用的最大化。在每一个阶段,每个农村家庭会比较每一个可选目标,从中挑选一个期望效用最高的目标,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选择行为。设这三个阶段分别为是否上高中(high school)、是否上大 学 (university)、 是 否 接 受 更 高 层 次 的 教 育 a(advanced),子女教育给家庭带来的效用函数是:
(1)(1)式中 vh,u,a为非随机部分,剩下为随机变量,i 表示过程(h、u、a),代表了三个阶段的选择。根据模型的三个阶段,设 Si表示相关阶段可选的目标,当选择接受该阶段教育时是 1,反之为 0。本文采用三层次嵌套Logit模型,将 t 模型分解为三个子模型。
(2)M是一个行向量参数,表示各个因素对个人效用影响的权重,Z 为包含了所有可观测因素的列向量,这里的因素既包括各个家庭的个体特征,也包括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其他区域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和个人因素的交互作用。由于条件概率的存在,采用逆向推导,用反映该阶段所有目标选择对家庭的期望效用来表达,ρ 是一个随机参数,代表相关阶段的不确定性。在第三阶段,当选择上完高中和大学,其最终决定进一步深造的条件概率是:#p#分页标题#e#
(3)在第二阶段,当已决定上完高中,是否上大学的条件概率为:
(4)在第一阶段,选择上高中与否的概率为:
(5)具体的推导过程请见“梯度二元融资结构下中国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基于嵌套 LOGIT 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
(二)变量选择依据现有文献中的分析,影响家庭教育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主要分析变量,包括风险的预期,这是对子女教育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他重要影响变量,包括职业的预期和教育成本及支付能力指标;控制变量,包括社区经济文化特征和家庭的特征。具体变量的描述如下:
1、教育投资风险。尽管收益预期是对子女教育投入的直接动机,但风险预期也是家庭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的就业的宏观数据并不能准确计量就业难对农村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影响农村家庭教育决策的是家长自身对受教育未来风险的预期。因此,必须把家长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自身认识作为计量就业难对农村家庭教育决策影响的解释变量。这里根据“很难”“、难”“、还可以”“、容易”设置虚拟变量。
2、职业预期。对子女未来工作的预期是家庭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家长很难准确估计未来的具体收益,而职业特征与收入、地位等紧密相关。这里用家长对子女未来职业的预期作为解释变量。
3、教育成本及家庭支付能力。由于每个家庭为高中和大学所付出的教育成本很难计算,为了简便,这里用当地平均的上高中或上大学的成本除以家庭上一年度的年收入来表示。教育成本主要指家庭对子女教育的直接支出,包括学费、书本费和其他杂费、生活费。
4、社区经济文化特征。社区为居民的教育决策提供了选择的环境和范围。一般来说,放弃学业的家庭的子女大多选择就近就业或外出打工,但外出打工也大多由同乡带领,还是离不开社区环境。家庭教育动机的复杂性在于,对父母来说,经济的回报不是唯一的追求目标,而周边对教育的评价获得的心理的满足甚至更为重要。因此,社区的整体文化特征也颇为重要,这里用调查对象所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家庭所在社区的经济情况主要由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状况等反映,本文用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居民从事的非农产业的比例来表示家庭所在社区的经济情况。
5、家庭的特征。本文用上一年度家庭年收入来表征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个人职业是根据其需要的技能和教育程度、学历和收入按高低程度设置虚拟变量,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变量按重要程度进行升序排列。
(三)样本数量特征表 1 给出了部分变量的统计特征。在三个阶段的选择中,做出不同决策的家庭在家长的职业和文化特征、家庭预计的教育负担比上具有明显的不同。以是否上大学的预期为例,选择上大学的家庭总体上看,家长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更大,受教育程度更高(初中以下比例更低),因此,家庭所在社区和家庭的变量都可能是影响家庭教育选择的因素。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负担能力差的家庭往往选择更多的教育,这值得进一步思考。表1 相关变量的统计(%)注:对子女职业的预期是根据《中国社会各阶层报告》(2001) 的标准按家长预期的职业的收入状况和社会评价作为标准设置 0-9 的虚拟变量。三、就业风险、预算及成本约束与选择困境本文运用 SPSS8.0 统计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估算结果见表 2。同时,为进一步分析就业风险对不同阶层的影响,在样本中又选择了部分弱势家庭进行参数估计。表 2 和表 3 显示,大部分指标都通过 T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Nagelkerke R Square 处于临界点之上①。1、就业风险对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总体影响无论是选择让子女接受更多教育还是放弃教育的家庭都认识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从表 1 可以看出,近80%都认为就业“很难”或“比较难”,这也说明了农村家庭教育决策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大学生就业难使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沉重,这样的现实也改变了周边家庭对教育投资的预期。表 2 给出的就业难的回归系数表明,户主对就业风险认识程度越高,对教育投资意愿越低,二者体现出来的是负向关系,这与通常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值得关注的是,就业难对教育选择的影响呈阶梯分布,影响最大的是对进一步深造和上大学的选择,分别是-0.312、-0.266,而对上高中影响相对较小(-0.197),这也与实际相符。就业难已经使部分家庭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 年我国有 834 万应届高中毕业生,应届参加高考毕业生为 750 万,因此有 84 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当年的高考。重庆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放弃高考的考生多数是农村考生②。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带来了教育投资的风险,而家长个人的偏好和家庭的特征也非常关键。对子女未来职业的预期可能是家长教育决策最重要的预期。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从表 2 可以看出,对子女未来职业特征与就业难的预期交互项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非常显著,特别是对上大学和读研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分别是 0.624 和 0.732,超过了单独的就业难的变量。可能的解释是:一方面,父母希望子女生活在更大的城市、从事更好的职业,因此更愿意让子女读大学和进一步深造;
另一方面,预期较高的家庭自身也是风险偏好者,他们可能对就业形势的估计也比较乐观。表 2 也给出了这样的数据特征,选择更好教育的家长对子女的就业预期更高,就业风险认识更乐观。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教育获得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使是在贫困和教育发展落后的地区也是如此[7]。更细致的研究还表明,在教育的不同阶段,父母亲的教育有不同的影响[8] [9]。本文的估算结果也表明,用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表示的家长的教育水平对三个阶段都有正面的影响,有较高学历的家长有更强的意愿支持子女进入大学深造。这反映了教育具有代际效应。因此,提高当代人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并不仅仅影响这一代人,可能还会影响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发展水平。2、预算约束与弱势阶层的选择困境Parish和 Willis[10]在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认为,由于家庭投资决策普遍面临着信贷约束,家庭收入和子女数目都是影响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其他相关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了家庭收入对教育决策的影响是正的[8][11][12]。与我们的预期不一致的是,表 2 的模型估计表明家庭支付能力对教育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似乎弱势家庭对就业难并不敏感,这驱使我们进一步探求弱势家庭与其他家庭的不一致性。前面分析了就业难对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总体影响,表 3 给出对弱势家庭的模型估算。这里的弱势家庭主要选取了家庭年收入低于 15,000 元的家庭,大概有 155 户,占总样本数的17.9%。从估算结果看,一方面,预算约束注:经估算所得的系数* 表示在 5%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 10%的水平上显著,下同。表2 就业难与家庭教育决策具有很强的影响,家庭教育支付能力对教育意愿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分别是-0.312、-0.571 和-0.654,说明家庭的教育预算约束是非常明显的。同时,弱势家庭对子女的未来的预期的影响又非常强(0.312、0.433和 0.654),甚至由于补偿心理的存在,越是文化程度差的家长越是要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这反映在户主受教育年限对教育意愿产生负的影响。正是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在三个阶段,对教育投资风险的认识与家庭教育意愿呈现倒U型分布特征。对就业难的认识对上高中的教育选择是负的,面对就业形势,很多弱势家庭在义务教育结束后就放弃子女的学校教育,说明预算约束在上高中阶段是很强的。但一旦子女上了高中,选择子女上大学的约束比较小,甚至是正的,结果是认为就业形势越难,家庭的教育投资意愿越强。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尽管大部分户主认为就业形势难,但由于其他方面的限制,如收入、人脉等,户主并不能给子女很好的谋生手段,大部分户主还是认为接受教育是改变子女命运的比较好的途径,但这也是农村教育致贫的原因。到第三阶段的选择,就业困境又变成负的影响,反映了农村弱势家庭已无力承担子女进一步深造的费用。表 3 就业难与弱势家庭教育决策注:经估算所得的系数 ** 表示在 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 5%水平上显著,下同。#p#分页标题#e#
3、教育成本与弱势社区的选择困境随着教育各项支出的增加,教育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家庭的教育决策。许多研究发现了教育的价格效应的存在,如 Mason[8]的研究表明,学校收费及其相关的直接成本对儿童入学的影响是显著负的。本文的估算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个结论:教育成本对总体的样本家庭教育选择具有负的影响(见表 2);教育成本对贫困家庭影响更为显著 (见表 3);在选择的不同阶段,教育成本的影响是不同的,特别是到了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选择,教育费用的负的影响显著增强。但家庭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对家庭的直接教育成本产生正面的影响。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有激励和能力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证教育供给和教育政策法规的实现,从而降低了家庭的直接成本。从表2 估算的结果看,在是否上高中的选择中,区域特征(所在社区居民的非农就业状况与当地人均收入)具有重要的正的影响。此外,农业部门就业人数的减少与在工业和服务部门就业人数的增多会提高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从而使家庭更多地投资于教育。表 4 不同样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与教育选择意愿但表 4 也给出了这样的信息,欠发达乡镇家庭上大学的教育意愿甚至比发达乡镇家庭都要高:76%的家庭选择让孩子读大学,高于发达乡镇的 72%,远高于发展中乡镇的64%。可能的原因是教育机会成本的存在。这里的机会成本就是农村家庭放弃子女教育直接参加工作的可能收入,而这个收入又受到社区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反映在教育决策上就是不同地区教育机会成本的不同。在实证模型中,涉及社区的变量主要是社区的人均收入水平、非农就业比例。如果我们用乡镇作为一个社区的话,从表4 的数据看,不同社区的产业特征和居民收入不同。发达乡镇居民从事农业的比例仅是欠发达乡镇的 1/3,而居民人均收入则是欠发达乡镇的近 2 倍,这说明不同社区的教育机会成本不同。发达地区由于工作机会多,就业工资高,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更高;而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的子女由于经济机会的缺乏,更愿意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命运。四、弱势补偿与政策调整在现阶段就业难的背景下,上面的研究表明,对就业风险的预期使农村的弱势家庭面临着更大的选择困境。一方面,预算约束使农村弱势家庭不具有教育的投资能力;另一方面,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这类家庭的投资意愿又非常高。此外,对弱势社区来说,由于教育的机会成本较低,而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的子女由于经济机会的缺乏,更愿意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命运,这就是教育致贫产生的根源。从社会学角度看,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可以起到社会流动和社会交换的功能,并能够弥补社会裂痕,推进社会公平;而教育分化对社会分层、社会福利和公民权利产生不利的影响。就业难对农村的低收入家庭和欠发达地区家庭投资意愿、投资预期的影响更大,由此造成对社会流动与分层的冲击。因此,需要对弱势家庭实施提高预期与弱势补偿机制相结合的政策,推进教育改革。
(一)改善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提高教育投资预期
1、完善农村大学生就业市场培育。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仍是各高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其他择业方式只是一个补充。这种就业模式突出的问题是信息缺失或信息不对称,难以发挥较好的效果。因此,政府应搭建全国性的就业信息平台,延伸到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校、各企事业单位,使企事业单位和大学毕业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或查看及时、准确的供需信息,在大范围实现双向选择。同时,在信息平台中设农村大学生专栏。我们发现,在目前国内知名的大学生就业网站,都没有农村大学生就业专栏。设定这一专栏可以引起用人单位对农村大学生的关注,降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成本。
2、消除城乡教育的不平等,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城乡教育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投入的不平等,二是教育设施方面的不平等,三是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的差距,进而影响他们在就业时的竞争力。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既要有硬件的投入,也要保障优秀教师,使乡村与城市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使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正。教育公正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突破农村代际传递的前提。
3、建立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要从政策层面上加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支持,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制定一系列的就业优惠政策,例如设立政府基金工程,由政府从其他经费中拨款资助农村贫困生就业,也可以由政府规定高校将学费的一定比例留存用于资助农村贫困生就业。还可以由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困难的农村贫困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由教育系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政府还可以开展农村贫困优秀毕业生的推荐活动。
(二)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意愿1、对农村大学生家庭实行补贴。根据现有的研究,年学杂费支出与家庭收入比越高,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意愿就越低。国家财政可以对农村有大学生的家庭在子女读大学期间每年给予一定学费比例的资金支持,在达到工作人员正常的退休年龄后,每月发放少量的资金作为前期对大学教育投入的一种奖励。乡镇政府、村委会在农村技能培训、外出务工机会上要优先考虑农村大学生家庭,从而增加农村大学生家庭的收入。
2、激励农村家庭对教育进行投资。根据本文的分析,有限的家庭收入是制约农村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应该制定政策来规范大学收费,控制教育成本上涨,同时通过发放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来减轻农村家庭大学生的教育负担,延长农村大学生的助学贷款期限。企业设立助学金来资助贫困的农村优秀大学生,同时为农村大学生提供假期实习机会。
3、引导农村家长树立正确意识。首先,引导农村家长以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子女毕业时可能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状况,逐渐使农村家庭摈弃以前的考上大学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的预期,这样当真实情况来临时,不至于过于失望,甚至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悲观情绪。其次,引导农村家庭意识到接受教育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途径。对农村家庭的子女而言,如果接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即便一时没有找到体面的工作,也能比较快地接受新生事物,学习新的技能,从长远看对其职业生涯是有利的。#p#分页标题#e#
(三)推进教育改革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决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自身的规律,要改变需求从短期来看非常困难。当前可行的途径是对教育体制本身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从长期来看,我国未来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会非常大,但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特征决定了我国目前仍然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等院校有必要实现研究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的分离均衡,即少部分大学从事研究型教育和精英教育,绝大多数大学则从事应用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是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基于2007年7月20日至2007年8月1日对安徽省宿松县五里中学,长铺中学,响堂小学部分学生、家长及老师进行的随机调研结果。此次调研的326个样本中,家长102人,学生224人。学生中男女比例为5:4,其中高中阶段的平均年龄为15.4岁,初中阶段为12.2岁,小学阶段为9.3岁,学生样本在个教育阶段即高中、初中、小学的所占比例分别是2:3:3,在访谈的家长样本中,其中父母83人,其他家庭成员19人。
(一)家庭教育目标——跳出农门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农村,在这些家庭中48%是核心家庭,“农村生活太苦,农民太累”,“考大学,赚大钱”,城市中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较好的发展机遇成了孩子学习的最终目标。调查显示,92.1%的家长希望子女能跳出农门走进城市,“城市最优化”成为不变的主题,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过早的感受城市的优越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入城市的私立学校。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为他们确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目标,这是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首应解决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主题——配合文化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农村高中生的父母大多出生在60年代,由于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他们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有将近一半的父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可想而知他们根本无法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而对于初中生和小学生而言,父母已有的知识以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现在农村中的许多父母已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今日知识的重要性,并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他们的弥补措施,有89.2%的家长确定不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有57%的父母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干农活,有58.8%的父母支持孩子在假期上辅导班,37.2%的学生曾经有过或现在有自己的家教老师,家庭教育中智力投资增加了,孩子课余辅导的质量提高了。但相对之下,孩子的学习负担也随之加重了,学校减负,父母加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的孩子难免会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知识爆炸的时代家长们感到了没有知识的压力,高强度的学习负担下孩子也感到学习的压力,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适度的平衡迫在眉睫。
(三)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及地位
根据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医学杂志等权威媒体及学术期刊的最新报道推知,母亲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胎教问题。首先,文盲的母亲无从得知胎教的意义和方法。其次,低文化水平的母亲不能给与胎儿良好的语言环境,须知母亲说话的语气和内容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语言教养。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双方对子女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许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指出母亲对孩子有着全面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研究表明,母亲的素质对孩子的十二项主要心理品质能够产生全面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占12%的文盲和半文盲家庭中女性的文盲率为67%,调查的所有母亲样本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总人数的80.8%,而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部分比例。随着中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在转移的劳动力中男性占大多数,家庭教育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女性的身上,照顾家庭、干农活、教育孩子等家庭负担一下子全落到她们的身上。母亲还须面对强大的压力,一方面必然导致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胎教及出生后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妇女对自身所属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许多女性的重男轻女观念比男性更加强烈,这样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认同的理念必然会对家庭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对新事物的认知落差
现代社会报刊、网络铺天盖地,新文化、新知识层出不穷,易于接受外部新鲜事物的孩子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错误,而对于外部新鲜事物本身就接受比较慢的农村父母们,他们也难以帮助孩子真确认清它们的本质,不免在家庭成员的之间双向学习过程之中出现子女对长辈们的误导,从而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失误。以网络为例,调查结果显示有66.1%的父母知道网络但并没有亲自用过,只有19.6%的父母表示自己曾经接触过网络,对一般的网络知识略有所知,还有13.3%的父母竟对网络一无所知。
(五)攀比——学习方向误导动力
家长相聚,谈话的主题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把分数和在班级或学校之中的排名作为判断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这不仅加大了孩子的学习压力而且会误导孩子的学习方向,扼制孩子兴趣的培养和特长的发挥。
调查结果显示,有65.1%的家长对孩子考试的成绩非常重视或重视,在望子成龙心理的驱使下有许多的家长用经济手段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的学习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这无疑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六)农村学校无奈的双重角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学校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个体在接受学校规范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仍时刻伴随着个人的成长,让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奋斗目标,如果二者能够很好的配合,必然对个人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农村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似乎责任不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学校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农村的家长们又将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能推脱给学校,许多父母认为学校应当对孩子的成长负全责,学校一身挑两担,扮演双重的角色。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犯错误后有46.8%的家长选择了立即向老师寻求帮助。帮助父母教育孩子这是老师的职责,许多老师反映有些农村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时好像将孩子的教育权全部移交给了老师,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有利于学校与家长联合起来对孩子因材施教,但农村家长对老师信任的前提值得深思。近年来随着农村进城打工浪潮的不断兴起,许多的农村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而对孩子的教育长辈们的教育理念又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学校就成了他们的求救站。除此之外许多家长还认为“我们把孩子送进学校,交了学费学校应该对孩子的全部负责”,“管孩子这是老师的义务”。
农村学校作为遍布城乡基层的公共机构,在培养孩子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任务。向孩子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保证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真正要使孩子学会做人,这仅仅靠学校教育是难以完成的,家庭教育有着其它教育形态无法弥补的内容,学校如何通过提高家长的文化认识水平来引导孩子的成长,这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重要条件。实质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的内容上不应该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应尝试着将两者结合,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二、改进农村家庭教育对策
目前中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在这些地区许多父母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面对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他们已亲身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尊重知识,注重德行,试图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子女能够德才兼备,但是由于受客观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及主观因素——文化水平较低的局限以至他们蹊径难寻。结合本次调查的实际及我国部分地区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文章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变农村教育教学环境
通过学校教育来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1993年全国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差距为1.9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1492.2元:476.1元。李岚清曾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时指出。从1995年开始到‘十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安排了89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共198亿元,实施了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1年至2002年,中央财政投入30亿元,用于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今后还将继续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在4年内解决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中央财政还拨款3.64亿元,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2年示范试点项目”,2002年以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二)鼓励农村兴办儿童教育机构
相对延长学校正规化教育的时间,可以暂时缓解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贫乏的压力。但现存农村幼儿园布局分散、规模小、效益低、职责不清、管理不顺。先进的教育信息得不到共享,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建立适应农村学前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办园新体制,更好地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幼儿园质量,为农村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
在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通过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用学校和学生的“文明”带动家庭和家长的“文明”建设。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展开工作,主要工作目标应包括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定期的培训来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长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并且组织学生和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评比;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比如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让学生对家长的不良行有正确认识,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家长认清现在的教育及就业现状;对孩子加强“三农”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变不利为动力。
(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妇女联合会的作用
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当地妇女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转变她们的观念,改变她们对固有的、不正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从而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教育中作用。
(五)文化反哺——“我来教教父母”
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施教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冲破传统的“家长改造制”模式的局限,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双方的沟通,寻找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
调查显示,有77%的学生表示当自己的父母与他们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或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时,他们愿意向自己的父母耐心的解释或与父母商讨,而大部分的父母也能接受孩子的意见。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父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
(六)采用“示范性教育”与“规范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学校可邀请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与其他家长分享教育成功的经验;学校不断规范家访制度,改变以往班主任负责制的固定模式,由专业的学校社工人员对学生家长进行帮助,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定期回访,及时评估;开设家庭教育热线,方便家长进行随时咨询。
孩子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压力太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九期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九期学习心得1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明白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忙别人是件很开
心的事,让她明白就应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立刻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我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潜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职责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潜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必须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简单。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光,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我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此刻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我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期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简单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九期学习心得2
进入小学,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孩子的受教育过程,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其中,家庭教育在其一生的成长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引导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老师和家长们给予指正。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心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让孩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父母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在家里,孩子学习和作业的时间,我们就不会看电视、玩电脑。在其他的闲暇之余,也尽可能和孩子一起看些书,历史文学什么都有,慢慢地孩子对书产生了兴趣,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孩子的知识。
其次,要引导孩子对学习有个正确的态度,不能因喜好而偏科。现在,他们就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课,不能因为孩子爱学语文就放松数学和英语,或是爱好数学、英语而放松语文。作为家长,我们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如果从小对学科有了好恶,那往后的学习就会出现偏差,单科成绩不好不说,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像赵艺樯,刚开始对学习英语很没兴趣,还说中国人为什么要学外国话。针对她的这种情况,我从她想当科学家引导她:我们国家现在的科学家,你看有谁不懂外语呢?你现在不学好英语,以后怎么看外国的科研资料,怎么出国留学或者和国外的科学家交流?英语可是当今世界好多国家通用的语言。通过这样的对话,使她懂得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慢慢地她对英语也不再排斥,成绩也有所提高。
再有就是要善于正确引导孩子对待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事情。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老师的依恋很重,尤其是一入学就代课的老师。中途调换老师,有些孩子就不能马上适应。记得是数学老师的调换,当时好像很多孩子都出了“状况”。我当时对孩子说:新来的老师名叫张衡,那你知道我国东汉时期有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不等我说完,孩子就抢着说:那是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和我们新来的数学老师名字一摸一样。我接过孩子的话头对她说:那你们知道张衡老师有多大本事吗?你们只有好好听课,和老师相处的时间长了,才能知道呀,说不定张老师厉害的本事还多着呢。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使孩子对老师没有了抵触情绪,自然也就喜欢学习了。
最后,作为一名家长,要善于和孩子交朋友,多和他们沟通。对待处于贪玩时期的孩子,要有耐心,不能因为孩子没按要求完成作业或者其他事情,就对他发火,轻则骂重则打的办法无济于事,只有耐心地引导,说服,让他明白做错事的不利后果。当然,看到孩子的缺点我们提出了批评,那孩子的优点,我们也要及时给与表扬,这样才能使孩子不骄傲不气馁。
以上几点,是我粗浅的看法,望老师和家长们多提宝贵意见。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健全人格,健康成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九期学习心得3
(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用心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只有自我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我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但是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明白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一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光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能够,你也能够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此刻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明白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期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4)处罚孩子要适当,用心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明白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此刻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九期学习心得4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于孩子从小培养形成健康地品格和良好地学习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好“头”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小学生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而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模仿接受能力。因此,应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茁壮成长。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小学阶段的子女是每个家长共同期盼解决的问题,在此我愿把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注重孩子人文品格的培养与塑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因此,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自觉加强修养,言传身教地将有关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以诚等优良传统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使孩子真正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要培养和塑造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还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的学习榜样,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
二、采用“严、宽”相济,因势利导的教育方式
大学者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如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严格教育。无形中造就了孩子这种“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个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期,这时我对孩子采用以严为主。教育孩子知道理,明德行,诚实守信,不染恶习,从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洗碗筷、扫地等家务。出现问题时,要因势利导,及时对孩子给予严格指正,使孩子在明白道理中产生深刻印象,在挫折磨练中会慢慢体味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哲理,更能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方向。同时,要注重跟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宽容民主的态度,孩子的性格情操大多会表现为热情、直率、活泼、独立、大胆、自信,既不屈服、又尊重别人。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意识
作为刚踏进校园的孩子,要教育孩子立大志。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因此,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而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家长督促和引导,让孩子养成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独立思考,勤学好问等良好的学习品质,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配合学校的要求,根据孩子的特性,制订计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老师要求家长每天签字是很有道理的,这是督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个互动的平台。家长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学校的教学安排、学习内容、学xxx度,孩子在校的表现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与孩子一同分享老师的表扬,告诉孩子要再接再厉;与孩子一起分析表现不好的地方,告诉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不好,以后该怎么做。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培养独立意识,善于观察自然,观察生活,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目标,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内在潜能
兴趣是孩子成才的动力。小学阶段孩子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学习的动力,多靠已形成的兴趣左右。小学时期的学习,要有伴随愉悦的体验。要告诉孩子“学习真快乐”。其实人生的乐趣就是求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知识的获得对未知世界的了解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享受。在福建的一所奥林匹克学校,学校的校训不是我们常见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数学好玩”。这就抓住了孩子好玩的心理,让孩子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好玩又令人开心的事情。因此,在平常的家庭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创造条件,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和游戏中去,让孩子感到学习的乐趣。如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会表扬她:表现不错!很有进步!这个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了!等等,让孩子感到高兴,觉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够好时,我们会殷切鼓励她说:相信下次会做得更好。孩子的学习情趣在无形中得到充分激发。积极的学习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和内在潜能,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达尔文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孩子有了兴趣,有了信心,学什么都会变得容易起来。
五、坚持课余学习相结合,注重艺术教育的熏陶
知识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除在学校汲取知识外,我们还为孩子在课余制订了学习、锻炼计划,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培训。如练习口算、背诗词、阅读文章、演奏古筝、绘画、声乐、武术等内容,按学期、周末交替进行,不断扩大学习视野,增长了不少知识。特别是引导孩子把兴趣触角伸向艺术领域,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美国教育专家曾指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学习更有效率,人生更加丰厚;真正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审美和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注重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智力开发,通过调节左右脑功能,促进发育,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情感,提升鉴赏、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为孩子智力发展和完善型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作为父母,应起到表率作用。我们在家都喜欢学习并能长期坚持,不管书本知识还是网络知识,我们有意识地在家中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如多读书多看报,这样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地作用。并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小天地,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种享受。同时,我们注重培育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挫折和挑战,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使孩子将来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意志,能从顽强不屈的斗志中对抗挫折,百折不挠。俗话说:宝剑锋利,从磨砺出;梅花清香,自苦寒来。一切创造与发明以及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让孩子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真正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尽不懈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学习,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协调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高素质人才。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九期学习心得5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源,“小言之,关系到其子之善;大言之,可使国家产较良之国民”。老子的教育思想是古代教育思想的渊源之一,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丰富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老子》;教育思想;现代家庭教育;启示
家庭教育的地位十分重要,贯穿人的一生。我国古代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理论。在古代教育思想中,老子的思想独树一帜,它所蕴涵的独特智慧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现代家庭教育的内涵。
一、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重视家庭教育,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新时期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在不断发生改变。
1、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现代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家长教育观念逐渐改变,重视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质量得以提高。
2、家庭教育意识不断增强
现代家庭中,子女普遍少,孩子倍受重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比较高。许多家庭都把子女的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家长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这些都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与孩子的沟通。
3、对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尊重意识提高
历史的演变中,传统的父为子纲、父权家长制的家庭教育观念逐渐土崩瓦解,现代家庭教育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尊重孩子,与孩子人格平等,并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4、对孩子参与家庭意识增强
现代家庭中,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逐渐趋向于民主化,重视孩子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利,孩子参与管理自己与家庭事务的权利得到了很大尊重。现代家庭教育的这些现状,使孩子具有身体素质好、思想活跃、爱好广泛、知识面广、具有批判精神等特点,这些特点也体现了现代社会的进步。
二、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
社会的进步,家长素质的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都是今天家庭教育中值得鼓舞的现象。但同时也看到,在大的社会环境下,一些家庭教育观念出现偏差,对孩子的成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1)把孩子当做家庭的重心。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家庭中子女数量的减少,对孩子过度重视,使得家庭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孩子转,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全部和人生的希望。在这种现实和心理中,一方面父母由于害怕孩子出现各种危险,尽可能的把孩子保护起来,不敢放手。另一方面,家长的过度保护,容易导致孩子失去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化解危机的机会,甚至会使孩子变得无能、缺乏责任感。2)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许多家长曾经也有美好的理想,因各种原因没能实现,于是他们把梦想寄托到孩子身上。为了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付出任何努力:培养孩子读书、参加兴趣班、进行才艺展示、代替孩子报考大学、选专业等。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干涉了孩子的生活学习,也干扰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3)把学习好当成孩子的唯一发展前途。不少家长认为学习好是孩子成长中的唯一,让孩子把所有的精力花在学习上,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购买复习资料、参考书;请家庭老师等,目的就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道德品质健康身心的培养,这种现象对孩子、家庭将带来极大隐患。4)把成功当做家庭教育的目标。今天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浮躁和急功近利,家长不允许孩子犯错误,看不得孩子失败。为了达到目的,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习各种技能,钢琴、英语、舞蹈、奥数……小小年纪,身上就背负着沉重负担。面对孩子的重压,父母并不自知,还在不断的给孩子施压,当孩子达不到父母过高要求时,父母就着急甚至焦虑,家长不知反省,反而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使整个家庭,都处在一种无时不在的焦虑中,这样的家庭教育必将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5)只注重孩子的成长,忽略自身的终身学习。孩子成长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但在有些家庭中,孩子在不断的学习成长,家长却停止了学习,导致的结果是,家长自己不学习,却要求孩子学习;家长自己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却要求孩子积极进取;家长自己对未来没有规划不去努力,却要求孩子规划设计未来;家长自己敷衍工作懈怠生活,却要求孩子斗志昂扬面对学习。身教重于言教,长此以往,孩子与家长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渐会导致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不屑。
三、老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现代家庭教育中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年轻的家长们不知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问题的根子在家长。所以,家长更应该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观念、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该如何改变,当我们在现代教育中苦寻不到结果时,可以把视线转到老子的教育思想中寻求答案。老子的教育思想以“道”为中心,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损有余而补不足”等,这些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有许多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1、重视身心健康的教育思想
老子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第十章)老子告诫我们育人要从根本处,也就是人的心灵入手,要注重培养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老子教育我们要“重生、贵生”,老子认为“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因为有了身体才有忧患,没有身体,何来忧患?这是老子在教育人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老子的“重生、贵生”的观点恰恰与今天所讲的“生命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点也启示了现代家庭教育中,学习成绩、成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
2、行无为之教的教育思想
老子认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老子的“无为”目的就是要顺应世间的“道”。“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六十四章)。老子认为,做事情必须顺应规律“道”,如果妄为的话,就会把事情办坏。在教育方面,同样也需要“无为”,老子希望教育者尊崇事物自然发展的趋势,不要人为的去干涉、干扰受教育者。结合到家庭教育中“无为之教”就是不要违背规律去教育孩子,要自觉遵循孩子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来教育孩子。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放手不管或不闻不问,而是换一种方式,换位思考,适度关心,相信孩子会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越俎代庖,拔苗助长。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在《爱弥儿》里也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毫无作为的教育。”因此,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不要把爱强加给孩子,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孩子,不要生硬的以“我都是为了你好”为理由违背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要运用大智慧,行无为之教。
3、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
“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教育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老子说:“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第三章)美言只可以暂时得到别人的信任,尊贵的行为才可以做人的榜样。他希望教育者“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不要过多的训诲教导和强迫灌输,而是应该遵循教育者的自然发展规律从事教育活动,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老子还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四十五章)所以圣人以无为来处理一切事情,用身体力行来教育人。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不言之教。而最好的“不言之教”就是家长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水平。如果家长的道德素养提高了,就在孩子面前树立了榜样,对孩子产生良好的牵引作用,进而净化孩子的思想,提升孩子道德的层次,从小就为他们奠定身心健康的基础。这就是“不言之教”最本质的效应。
4、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老子认为“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第二十九章),就是说事物本性各不相同,有前行的也有随后的,有不出声的也有劲吹的,有强盛的也有弱小的,有增加的也有减少的。老子觉得人性也是如此,各有各的不同。受教育者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到,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四十一章)。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性格特点和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要因材施教,要因人而异。要做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第七十七章),这样才能使所有受教育者按照不同的教育方式获得充分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发展孩子不同的兴趣爱好,促使孩子健康和谐的成长发展。
作者:赵巧军 单位: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疆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民族意识合理引导及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12XJJC71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5—2016年度德育专项课题”,DGW1516BXY073,《新疆职业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途径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2009-2-1
摘 要:美国的家长教师协会作为美国家校合作的重要组织,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经验宝贵。本文意在探寻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的特色之处,及其对我国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家长教师协会;特色;启示
近年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美国作为世界的教育大国,其基础教育中家校合作历史悠久,经验宝贵。而家长教师协会(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简称PTA)[1]作为美国最早的和最大的只为儿童与青少年的利益服务的、非营利的、广大志愿者组成的正式组织,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家校合作的最重要的组织机构。其经验特色之处,对我国的家校合作尤其是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有重要的启示。
一、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的特色
(一)政府积极调控,法律保障日趋完善
美国家长教师协会建立之初就确定了两项宗旨:一是家长教育;二是发挥家长在改进儿童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作用。但这些任务在执行之初并不顺利,因为美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因素破坏了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教育中的合作关系。至1970年,美国《初等与中等教育法》修正案在过会获得通过,该法案明确规定:“凡是有联邦政府资助项目的学区应成立家长咨询委员会(Parent Advisory Council),以帮助学校设计和实施关心贫困家庭的儿童发展的各种项目,家长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应从学生家长中由选举产生。”[2]此后,《家庭教育权和隐私法》、《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小学改善修正案》、《儿童保育与发展法案》等相继出台。
(二)协会成员的多元化,协会结构的多层性
美国家长教师协会是美国唯一一个实行会员参与的儿童教育组织,协会会员由教师、家长代表和社区代表组成,他们来自全美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遍及全国。在美国,上至州和全国,下至每所学校,都有相应级别的家长教师协会。其结构好比是一个三级的金字塔,最高的是全国家长教师协会,中间是州家长教师协会,最基层的是地方家长教师协会,其中,不同级别的家长教师协会又有着不同的职责与功能。美国每所中小学几乎都设有家长教师协会,该校所属学生家长均是家长教师协会的成员。除了州教育局、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之外,家长教师协会是最能影响学校决策的组织啊。
(三)谨记使命,坚守价值标准
美国家长教师协会作为家校合作的领头羊已经存在一百余年,其意义正如前主席雪莉・依果女士所言:“任何时候,只要儿童的教育、安全、幸福与健康受到威胁,家长教师协会的成员就会冲到最前线去迎接这些挑战。”[3]美国家长教师协会在不断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一直谨记其使命,坚守其价值标准。
其使命概括来讲,即协会要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福利和待遇,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准,关心、保护儿童和青少年,为其争取法律保障,使家庭和学校能更紧密的联系,使家长和教师在儿童教育中能更有效的合作。
二、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的特色对我国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启示
(一)我国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曾说过:“家长委员会,释放了所有家长对教育的爱、对教育的关注和对教育的支持。对于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他们有着更高的期待,不仅撬动学校教育样式的变革,更能带动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可在现实中,有些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或沦为摆设,或成为“收费委员会”,或变异为“家长联谊会”。对于此类问题,我们不胜枚举。
北京某学校家委会成员说:“‘家委会’就是给学校当义工。老师经常会在班里说,谁谁的家长为班里做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家感谢他。我女儿回来就督促我,你也赶快给班里做点事吧,老师也会表扬我的。于是,我就‘主动’承担起了为女儿班级打印各种材料的任务。”
山东省某家委会成员(幼儿家长)说:“作为家委员的成员,我平时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任务和工作,就是当学校举行一些活动或上级领导来检查时,我们这些家委会成员就需要到学校帮助维持会场秩序,或者代替自己的孩子打扫教室卫生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学家长委员建立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家委员已经慢慢脱离了其最初的设想轨迹,各种问题不断出现,也亟待更多的人去关注,不断完善。
(二)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的特色对我国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启示
1.逐步健全与完善支持家长委员会的相关法律与政策
我国虽有对家长委员会的明确规定,但仅仅都是停留于规章制度层面,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同时这些规章制度一般又都是宏观倡导性的,缺乏强制性、具体性及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应逐渐由政府或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出台针对保障家长委员会的法律、法规,保障各方人员参与儿童教育的权利。这样不仅可以使家长、教师乃至社区人员有依法参与学校教育的法律依据,也可以使教育行政部门有依据督导各校的家校合作情况以及家长委员会的发展。
2.逐步建立从全国到各地区、各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体系
美国的家长教师协会不仅形成了全国三级体系,而且吸纳了全国社会各阶层人员,行动统一、力量巨大。我国的家长委员会一般都是由学校自发组织,或者是为了应对上级政策而设立的空有其名的组织,没有严谨的组织系统,在内部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为此,国家政府可以进行积极的宏观调控,由国家、各省市保障儿童权益的机构牵头,吸纳更多的家长、教师,特别是社区人员的加入,组成由学校到全国的网状的家长委员会体系。
3.进一步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不断丰富完善其职能
首先家长委员会应明确其主要的职责即是时刻与学校保持畅通的联系,与学校一起共同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家长委员会不应该仅仅是家长的参与,学校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为家长提供更多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学的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地有关教育部门或者学校可以定期对家委会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拓展家委会成员的交流空间及内容,以吸引更多的家长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家长委员会的创建与发展中来。
参考文献:
[1] 家长教师协会在美国有多种名称,如PTA(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PTAs(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s ),PTSA( Parent-Teacher-Student Association ),PTSAs ( Parent-Teacher-Student Associations),Congress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等,本文中采用PTA(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
[2] 转引自:曹丽.二战后美国家校合作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14.
[3] 陈峥,王建梁.家校合作的的纽带―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5):23.
[4] 姜志坚.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