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产定义的变化范文

资产定义的变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定义的变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产定义的变化

第1篇:资产定义的变化范文

关键字:资产负债观利润表观勾稽关系

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人们支持用勾稽关系和非勾稽关系着两种方法来解释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之间的关系。假如没有资本支出或前期调整,那么净收益等于本期业益的变动,从这一点看,两个报表在数字上存在着勾稽关系。非勾稽关系割裂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数学关系,认为每张报表的界定和计量都独立于另一张报表。

1.勾稽观念

美国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确认的会计要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利润是根据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计算出来的。在勾稽观念下,利润是业益的一个组成部分。表中列示了勾稽会计模式和分类体系。

在勾稽观念下,所有的会计业务都可以用表的模式进行分类。所有者权益由三个部分组成:实缴资本,留存收益和未实现的资本调整。实缴资本可以细分为法定资本和其他来源的实缴资本。留存收益由3部分组成:损益表账户,前期调整和股利。由于收益是留存收益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存在勾稽关系。损益表内部本身可以进一步的划分:将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区别开来,将收益和损失划分为正常的和不正常的。一些会计业务没有包含在损益表中,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属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这些调整可以直接记入到留存收益中去。股利则代表着对利润的分配。随着第130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有关全面收益条款的颁布,这些未实现的资本调整很快就消失了。

在勾稽关系体系中,有两种定义会计要素的观念可供选择。一种观念称为收入――费用观,专门定义损益表的要素,它把重点放在损益表、收入确认原则和收入计量规则上;而将资产和负债作为收入和费用的副产品来定义、确认和计量。另一种方法称为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正好相反,它强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而把收益作为资产和负债计量的副产品进行定义、确认和计量。

2.收入――费用观

20世纪30年代以来,会计政策主要是关于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收益是将确认的收入和其相关的成本(包括注入折旧等费用的主观分配)进行配比而得出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主要受控于收入确认和成本配比的会计规则。这些规则代表了一种收入――费用导向。

收入―费用观的后果之一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作为收益计量规则的副产品,这就导致了资产负债表不仅包含资产和负债本身,而且还包含所谓的具有不明确的借贷方的递延费用和递延贷项。这些项目并不符合现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但却依然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仅仅是因为这些项目在损益表中的递延确认。例如,开办费就是一项递延费用。这些成本费用需要在几年内摊销到损益表中去,而不是于发生时即确认为当期费用。发生的开办费是一向沉没成本,不能再收回。因此,这样的费用项目能否在资产负债表中继续保留就很值得怀疑。一些递延贷项也是一样,许多此类项目的贷方余额并不是真正的负债,而仅仅是未来损益表的贷项。这些贷项是有现实的经济业务引起的,需要递延到以后期间的损益表中。

3.资产――负债观

资产―负债观直接关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和呈报。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6号财务埃及概念公告中将全面收益定义为“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来自于非所有者的公司净资产的变动额”。损益表被视为归类和报告企业净资产变动的一种简单方式:由于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所以将其作为主要的计量对象是合乎逻辑的。所有者权益账户仅仅是一个使复式记账会计体系成为可能的发明,收益及其组成部分是从属概念,他们只是报告资产和负债的一种简单方式。

资产――负债观主要关注净资产的计量,这种方法明显优于收入――费用观,因为,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正是净资产的增加才产生了收益,反过来就不一定了。

现行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观,着眼点在于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利润反映的只是企业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净资产变动的组成部分,净资产的增加才是企业价值真正地增加。净资产的变化决定着股东财富的变化,也决定着投资者利益的变化。因此,应该由单纯地注重利润考核指标转向净资产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净资产的增加来确认利润而不是由利润来确定净资产。资产负债表观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考核概念,要求企业管理层更加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的变化,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避免短期经营行为和收益超分配现象的发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等行为的发生。资产负债表观是以真实的净资产增加作为收益,注重的是经济实质,有助于企业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有利于企业制定长期战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1.会计要素确认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跟旧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定义的角度不同。旧企业会计准则强调收人、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因为旧企业会计准则将配比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看作是两条重要的原则,未强调其与资产、负债的关系。而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更强调所有者权益,而所有者权益正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应用的是资产负债观的思想,并且要求收人、费用只有在导致资产、负债变化且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人、流出能够可靠计量时才予以确认。

损益观把重点放在损益表、收入确认原则和收入计量规则上,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中没有将资产和负债放在优先地位,其他要素的定义并不依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除了注重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及其结果,其他各会计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损益观在确定收益时不以现实的资产负债为标准,而是运用递延、应计、摊销和分配等会计程序,使收益数据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特别是管理当局收益平滑或盈余管理行为, 又可能使账面收益与实际业绩完全脱离。在损益表观下,按照配比原则将不能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的费用挤到资产负债表中去,以“递延( 待摊) 或预提”的项目列示,这大大削弱了资产和负债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资产负债表观,与损益表观正好相反,它强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和确认。损益表中的递延资产等虚拟资产作为企业利润的“蓄水池”不及时确认,不摊销或少摊销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权责发生制就成为此时冠冕堂皇的理由了。按照资产负债观更加注重相关性原则的应用,将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剔除出资产负债表,如:“ 待处理财产损益”、原纳税影响会计法下的递延税款、“ 待摊费用”和“ 预提费用”等项目都不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所有者权益要素仍由资产和负债的对比来确定,说明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是由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决定的,而不是由利润的变化所决定。此外,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在定义角度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原来定义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变化影响。因此,会计六要素的重中之重不是利润而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我国的现行基本准则有关会计要素定义的说明,是以“经济利益的流动”作为主线,贯穿于六项要素之中,把所有的要素都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而且区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的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充分体现了资产负债观。

2.会计计量模式

在损益观理论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收益的确定。损益观强调基于实现原则、采用交易法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因此倾向采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历史成本确保了信息的可靠性,但不能充分揭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会计计量重心是资产的计量。资产是最为基本的会计要素,其他各要素的计量都从属于资产的计量。资产负债观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观强调资产负债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要求会计收益中全面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各项交易和事项的影响,因此必然内在地要求会计计量中全面采用公允价值,全面反映报告期内所有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并由之计算确定企业报告期的收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的市场价格频繁波动的情况逐渐增多,仍用历史成本反映的会计信息越来越显示出相关性不足的缺陷。在以决策有用观为主导的计量观下,企业有责任将现值或公允价值恰当地纳入财务报告中。如果仍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计量属性,则与现行计准则财务会计的目标相背离。因此,现行会计准则在保留了原历史成成本,引入了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资产存量价值变化的特点,选择能够客观反映这些资产存量价值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

3.会计目标侧重点不同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财务会计目标两种基本观点。在受托责任观下,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和履行情况,关注的是企业受托资源的安全、资本的保全和增值,因此要求提供尽可能客观可靠的会计信息。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与经营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因此更强调会计信息与经营决策的相关性。

在损益表观理论的指导下,利润表处于核心的地位, 利润表中的收益信息更主要的是提供有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反映的主要是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且主要是基于本期的考虑。该信息有助于企业所有者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损益表观体现的主要是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可靠性为主。在资产负债表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利润表只是作为资产负债表收益总括信息的一个详细说明。在资产负债表中,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采用的是未来利益观, 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量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程度,是未来现金流量的一种现值反映。该信息有助于现在的和潜在的股权投资者、债权投资者以及其他用户去评估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发生的金额、产生的时间以及其不确定性。因此,资产负债表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 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相关性为主。

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

第2篇:资产定义的变化范文

关于资产定义的理论,目前存在着三类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未来经济利益观、成本观和财产权利观,具体观点如下:

以未来经济利益观来定义资产的代表观点有以下几种:“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收益”;“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经济资源,资产也包括某些不是经济资源但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递延费用”。成本观的代表人物有佩顿、利特尔顿等,他们认为资产是未消逝和耗用的成本或者资产的性质是未分摊的成本或未结转为各期的数额。关于财产权利观的资产定义有以下几种:“资产是现金、对现金或劳务的求偿权以及能够单独出售和变现的项目”(SEC首席会计师舒尔茨,1993);“资产是能够用于交换的抽象权利,资产的价值是财产的货币表现”。

以上三种观点虽然很具有代表性,各自形成了理论体系,但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经济利益观的资产定义内涵过于抽象,把资产定义为一种未来的经济利益,其必然存在一个如何定量化的问题,未来经济利益的计量依赖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技术,未来现金的流入、流出时间和数量就很难界定。成本观是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提出的,缺陷在于其认为资产是一种成本,而成本仅仅是在投入层面上与资产取得了一致,一旦涉及产出层面,它就不能反映资产的价值,即资产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成本是对资产的耗费,代表资产的减项,仍然是一种投入,而资产真正应体现为产品销售时所带来的价值。财产权利观必须依存于“产权”这个概念,而产权概念目前争议颇大,用一个本身就颇有争议的概念来定义会计基本概念,就很容易就引起新的争议;另外,以产权作为资产定义的核心,很多资产,如知识产权或其他无形资产等将会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最终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

二、国外会计准则采用的资产理论

国外比较权威受全世界认同的准则就是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FASB中关于资产的定义“资产是特定的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拥有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的经济利益”;IASC中关于资产的定义:“资产是作为过去交易和事项的结果而由特定会计主体拥有和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FASB的资产定义是公认的最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利益观,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概念框架,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系统,但是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未来经济利益观本身的一些缺陷。另外,其存在的问题就是未来经济利益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单一资产所独立创造的,那么未来经济利益在各项资产中的分摊就很难进行;还有FASB的资产定义外延过于广泛,现行会计实务之中很多项目都可以归类为FASB的资产,但并没有把它们确认为资产。

IASC关于资产的定义也是典型的未来经济利益观,所以其也必然存在未来经济利益观本身的缺点,但国际会计准则引入了资源这个概念,将资产定义为一种资源,比FASB的概念要更具体,更侧重实物观念,把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定义为资源,没有实物形态的侧重于经济权利,这是比较合理的。国际会计准则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国际会计准则是折中产物,在情况各不相同的很多国家均适用,并且其有较强的操作性,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原因之所在了。

三、我国会计准则资产理论选择

我国的每次准则制定,都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前提下,结合我们自身特点所进行的。从1992年的准则中的比较粗糙的资产定义到新准则中相对完善的资产定义,可以看出我国准则的变化趋势以及取得的成绩。

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定义:“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2001年执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定义是:“资产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和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以上三个时期不同的准则,可以看出我国资产定义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1992的《企业会计准则》把资产定义为“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这种定义没有说明资产的性质,不能概括资产的内涵以及特点,且货币计量在现在已经不提了,因为所有的会计要素都能以货币计量了。《条例》中则强调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资源,并提出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说明我国的资产定义开始引入未来经济利益观,强调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且规定这种资源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定义继续采用了未来经济利益观,另外,还加强了资产要素确认时的计量,这些都明显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我们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不仅因为这是趋同所必需的进程,国际会计准则拥有较强操作性也是我们借鉴它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会计准则资产要素的新特点

在全球趋同的潮流下,我国的准则制定在很多方面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但趋同不是等同。我们不仅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进展情况及对我国现行准则的影响,另外,我们也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现实环境的约束。资产定义在新准则中修改颇大,体现了很多新特点,不仅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同时也保留了我们自身的特色。

(一)大幅度引用国际会计准则。在会计准则的修改过程中,我们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趋势,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对于非原则性问题,尽可能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从资产中一些具体项目的一些修改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趋同趋势,在存货中我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原因是IAS2在2003年的改进计划中已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在此方法下不仅成本流与实物流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一致,另外管理者还更容易操纵利润。新《资产减值》准则中,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可回收金额的计算方法,明确了若干项资产减值迹象,以及可收回金额为协议销售价格减去处置成本后的净额或者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

第3篇:资产定义的变化范文

资产的概念是会计学最重要的概念,现行的准则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资产的定义主要有四种观点。

1.1未消逝成本观

未消逝成本观是对资产性质的早期描述。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introductiontocorporatestandard)(1940)中明确提出了未消逝成本观。他们认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已经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耗用的成本为资产”。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资产是营业或生产要素获得以后尚未达到营业成本和费用阶段的那部分余额,是成本中未消逝的那部分余额。显然,这种观点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是密不可分的。它着重从会计计量的角度来定义资产,强调了资产取得与生产耗费之间的联系。

1.2借方余额观

资产定义的借方余额观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的前身)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在其颁布的第1号《会计名词》(1953)中提出来的。该公告认为:“资产是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某种东西。这一借方余额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规则从结平的各账户中结转过来的,前提是这一借方余额不是负值。作为资产,它代表的或者是一种财产权利,或者是所取得的价值,有的则是为取得财产权利或为将来取得财产而发生的费用支出”。这一认识的基本特征是将资产视为借方余额的体现物。据此,不仅借方余额所体现的应收账款、存货、设备、厂房等要确认为资产,而且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递延费用等项目也可以确认为资产。显然,这种观点只是从会计结账技术的角度来理解资产,很难说是在描述资产的性质。

1.3经济资源观

经济资源观是关于资产定义的颇具影响的一种观点。1957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恃的会计和报表准则》中明确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会计主体从事经营所需的经济资源,是可以用于或有益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能总量”。对资产的这一认识,第一次明确地将资产与经济资源相联系,虽然它并未正面提到无形资产的内容,但这一定义至少可能将无形资产包纳其中。另外,它也明确了资产与特定会计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特定会计主体能够借助资产业从事未来经营。1970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第4号公告中提出了一个资产定义:“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资产也包括某些虽不是资源但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递延费用”。这一定义虽然明确指出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接受了“经济资源”这一新认识,但它却认为,经济资源应否视为资产,取决于公认会计原则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这就把资产的实质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之间的主从关系颠倒了。

1.4未来经济利益观

目前比较流行的资产定义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的观点。1962年,穆尼茨(moonitaz)与斯普劳斯(r.t.sprouse)在《会计研究论丛》第3号——《企业普遍适用的会计准则》这一文献中明确提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已经由企业通过现在或过去的交易获得。”现在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sfacno.6)中提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

未来经济利益观认为,资产的本质在于它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而要看它是否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在现实中,虽然成本是资产取得的重要证据之一,而且成本还是资产计量的重要属性,但是,成本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未来的经济利益,而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也并不必然会发生成本,例如,业主投资、接受捐赠等。所以,未消逝成本观将未耗用的成本看成是资产,视资产为成本的组成部分,是不切实际的。而经济资源观强调资产的经济资源属性,把一些不是经济资源但有助于实现未来经济利益的或减少未来经济损失的项目如某些备抵项目排斥除在资产之外。未来经济利益观则将这些项目合乎情理地包括在资产之中。因此,我们说未来经济利益相对于其他观点来说更加全面、合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种定义突出了以下特点:

(1)资产的经济属性即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这也是资产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要成为资产,必须具备能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2)资产的法律属性即必须是为企业所控制,也就是说,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可靠地流入本企业,为本企业提供服务能力,而不论企业是否对它拥有所有权。

2不同的计量模式体现出资产的不同属性

计量是指会计要素量化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对资产加以量化表述的理论依据与具体方法。它涉及到计量属性与量度单位的选择。计量属性解决“计量什么”,而计量单位解决对选定的计量属性“用什么计量”。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计量属性是内在的,根本的问题,计量单位是外在的、形式的问题,计量单位的选择随计量属性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不同的计量模式体现出资产的属性不同,会造成资产的价值差异较大。因此,根据资产的定义、属性选用恰当的计量模式计量资产的价值就尤为重要,它不仅仅在于是否能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而且还影响到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成本;现值;公允价值;摊余成本。目前,主要运用的会计计

量模式主要有四种: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现值。

(1)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是资产投入价值,即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其弊端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率的提高,名义货币发生变化的话,从根本上动摇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2)重置成本法计量模式表现出资产的属性是资产重置价值,即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公允价值计量法体现资产属性是资产交换价值,即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4)在现值计量模式下,资产的属性体现是资产在用价值,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从现行的资产定义来看,现值计量模式最符合资产的定义及属性。

3现行的计量模式与资产定义、属性之间的矛盾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体现了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的趋同更近了一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另一方面,其巨大的变化给传统的会计模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例。在38项会计准则中,有近50%的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无疑成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焦点之一。目前,对于公允价值的认定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以该价格为标准确认的价值即为公允价值如果资产交易或负债清偿的标的存在着活跃的、公开的交易市场,在市场综合因素的影响和行业规范的制约下,其交易价格的形成基本符合“公平、熟悉、自愿”的前提,因此具备“公允”的要求,可以作为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这种公允价值的获取途径是比较便利和直接的,并且易于交易方接受并获得关注者认可,可以说是公允价值确认的理想状态。(2)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在多方询价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或由评估机构评估,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如果资产交易或负债清偿的标的不存在活跃的、公开的交易市场,可以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搭建相应的数据模型并选用适当的参数,参照各方询价因素,结合现金流量折现、期权定价等方法确认公允价值。(3)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交易标的也不适宜进行评估,并且进行多方询价存在困难的,可以参考同类交易的市场价格,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在这种方式下,同类交易标的价格无法由市场直接获得,因此只能用类比的方式,采集同类交易价格,作为估值的依据。这样,如何选择确定同类交易就成了公允价值确认的关键。同类交易不仅要求选取物与标的具有物理上的同质性,同时其实施载体各要素也应具备可比性,比如期望现金流、期限等。这样,现行会计计量模式是一种以公允价值为主体,多种计量模式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因此,体现出资产属性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历史成本、重置价值。也有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等。而现行的资产定义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本质特征“未来经济利益”,因此,资产的价值不是以企业现有的资产为基础,也不认可投入成本,决定资产价值取决于未来持续的现金流及盈利能力,根据资产的属性其计量模式就是现值,因为只有能现值反映企业未来的产出,最恰当地反映未来经济利益的计量属性。其他的计量模式均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及属性,只有在这一属性无法满足可靠性和可验性的要求,在具体会计实务往往是从投入成本的角度考虑,采用其他的替代计量属性,但也要求排除人为估计等因素干扰,客观、真实的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这就进一步说明了现值是资产真实价值的最近似的反映。不同方法对资产计量的结果都是对资产现值的代替。因此,根据资产的属性采用的计量模式应该是现值或者是以现值为代表的现值混合计量模式。而不是现在采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4资产概念的重新定义

由于企业的资产形态千差万别,资产的特性各有不同,因此现行的资产概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1)现行的资产定义不能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企业的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现行资产的属性仅对有形资产进行了反映,而对在企业经营起着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去未予反映,主要是因为1.无形资产难以用货币明确计量;(2)现行资产观认为资产都应该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即使企业拥有了某项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没有明确的交易或事项,也不能确认为资产。这使得自创商誉被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从而使企业的无形资产未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换而言之,现行会计计量仅反映有形资产价值或企业整体资产的一部分。因此,提供的相关信息无用。特别需要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企业的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传统企业主要制造业为主,以生产、销售商品为经营方式赚取利润,资产形式主要是有形资产;而知识类企业主要以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获得利益,一般不进行生产、制造,其资产形式主要以无形资产为主,表现在:品牌、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营销方式、人力资源等,以微软、思科、搜狐、网易等信息技术为代表企业,其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价值日趋重要,如按传统会计理论计量这类企业资产价值大打折扣,使企业的内在价值未能得到完全的反映。因此,我们认为,自创的无形资产必须要计量;(3)现行资产的概念不能完全反映资产的本质特征。企业资产形态尽管千差万别,但从发挥作用来看,可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直接创造企业的未来经营利益,即未来的现金流入,而非经营性资产一般不产生现金流入,甚至是现金流出,因此,如果用现行资产概念度量非经营性资产的话,从理论上讲,非经营性资产不是资产,则与资产存在的实际状态不符;如果用现值计量非经营性资产的价值的话,则非经营性资产会出现负数,显然不符合资产逻辑。因此,对非经营性资产不能用现值计量,对应的资产属性则不是未来经济利益,而是它的服务作用和其提供的利用的功能,因此其计量的方法应根据资产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计量,由于资产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差异,不同时点上的资产不具有可比性、可加性,因此,对于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的资产价值,应采用技术方法折算出时点价值,从而保证资产的可比性、可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行的资产定义应予以修正为:企业过去的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服务利用的资源。其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服务上利用;(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形成的。它的优点在于:(1)扩大了资产的范围。修正后资产概念的范围包括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客观地反映了企业整体资产价值;(2)修正后资产概念的本质特征包括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其形成的计量方法可以采用多种计量模式,从而形成了以现值计量方法计量经营性资产,用其他计量方法计量非经营性资产的现值混合计量模式,解决了现行的一种资产属性采用多种计量模式反映的弊端,修正后的资产观认为,资产的概念应依据资产在企业的本质特征及功能予以反映,对能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应持未来经济利益观,对不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资产来说,显然未来经济利益观是不成立的,应根据资产提供的服务和功能定义最为恰当,并可以采用除现值以外的方法予以计量。修正后的资产定义使资产属性与计量模式之间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关系,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

第4篇:资产定义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货币危机;资产负债表效应;产出紧缩

中图分类号:F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1-0006-04

一、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多次严重的货币危机,这些货币危机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不仅货币的真实和名义贬值都很严重,而且导致了危机国家产出水平在短时期内的严重下降。同时,许多国家的金融系统最终崩溃。

在以前的研究中,这种由外部冲击引起的产出下降的原因一般归结为:外生性因素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然而,由于汇率的巨大变化会引起国内和国外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根据经济学原理,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真实经济的运行。因此汇率的变化能够引起一国投资和产出的变化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在现有文献中,关于货币危机引起产出下降的理论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效应(Krugman,1999)[1]。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主要内容有:如果一经济体中存在严重的货币错配现象,当本国货币大幅贬值时,公司债务增加的速度快于收入增加的速度,其净值将会减少。这时公司的风险增加,筹集资金的成本提高或者是筹集资金的方式受到限制,就会影响投资,从而减少总需求,最终导致产出的下降。这种产出的下降和因货币贬值造成的进口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引起货币的进一步贬值,从而加剧资产负债表效应。但是关于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作用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Cespedes(2002)[2]认为货币错配不一定必然导致产出的下降。同时,他们还特别指出,只有在外币债务水平特别高和国际资本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货币贬值才有可能导致产出的下降。

由于理论模型没有得出肯定的结果,对于货币危机中产出的下降是否是由资产负债表效应引起的,只能依靠经验分析。同时,资产负债表效应发生的准确路径,以及它的重要性也需要在实证分析中解决。本文着重从国家层面,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货币危机中的外债、汇率超调、资产负债表效应和产出紧缩之间的经验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从实证分析上支持了资产负债表效应理论。

关于货币危机与产出下降关系方面的实证分析的文章不多。这些文献中最有代表性的是Milesi-Ferretli和Razin(2000)[3]和Gupta、Mishra、Sahay(2003)的研究[4]。这些研究和本文相比,有如下区别:(1)他们选取了1970-1998年之间所发生的货币危机作为样本,而我们只是选择了1990年以来的样本。(2)他们采取了广义的货币危机的定义,而我们所采取的是狭义的定义。(3)他们选择的国家对资本账户的开放度没有要求。由于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论证:在资本账户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资产负债表效应对经济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的样本集中在1990年以来所发生的货币危机。Gupta、Mishra和Sahay(2003)发现:在一个相对自由的资本流动制度下,货币危机发生之前,往往有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而危机往往发生在经济繁荣时期,如果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的国际贸易量不大,很可能发生短期的产出下降、经济衰退。我们的经验研究采用的回归方法和他们相似,但是我们强调了外债持有额度和汇率超调的关系。同时,净外债额度在Gupta、Mishra和Sahay(2003)的研究中是不显著的,而在我们的研究中却是显著的,而且它也是产出回归中重要的回归变量。

二、货币危机的界定和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统计描述

通常货币危机的定义是与对货币汇率的投机攻击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界定一般分为两种方法[5]。其一为广义的货币危机;其二为狭义的货币危机。广义的货币危机强调投机攻击对汇率、外汇储备和利率的共同影响,因此,危机发生时,汇率的变化不一定明显。而狭义的货币危机则强调攻击对汇率的影响,因此,汇率的变化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如Frankel和Rose(1996)在构建货币危机预测的多元Probit模型时[6],就是采用了狭义的货币危机的概念。他们把货币危机定义为名义汇率贬值至少超过25%,并且比前一年的贬值率至少大于10%。

由于本文检验的主要目标是危机发生以后的汇率行为和生产紧缩的关系,因此我们选用狭义货币危机的定义,将分析限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货币危机,而且,这些危机发生的国家都是资本账户对外开放的国家。我们检验了JP摩根真实有效汇率库中所有的国家对美元的汇率,得到了各国货币每一个月的名义汇率序列,我们定义depit计为第t个月的货币名义贬值率,如果符合下面两个条件,我们把第t个月作为货币危机开始的时间。

条件1:depit>10%,depit-depit-3>10%;

条件2:盯住汇率制度或爬行盯住汇率制度崩溃。

符合上述条件的货币危机我们共找到了24次,有关这些国家及其相关的数据见表1。

我们把货币的贬值分成两个部分:基本贬值和汇率超调。基本贬值是危机开始时的真实有效汇率变动到均衡汇率时的贬值程度。假定当一国开始发生货币危机时,它的真实有效汇率估计过高,而危机过后,其真实有效汇率要调整到均衡汇率的水平。由于国家不同,从危机发生到货币价值趋于稳定所需的时间不一致。为方便起见,我们规定危机发生后24个月的真实有效汇率作为该国的均衡汇率,在后面我们将检验这个假设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定义货币的基本贬值率为:均衡的真实有效汇率偏离危机前的真实有效汇率的百分比。汇率超调就是指货币的贬值程度超过基本贬值率的部分,实际上也是危机过后的24个月中货币价值最低时的真实有效汇率低于均衡的真实有效汇率的百分比。危机中货币总贬值率定义为:危机发生后24个月中的最低货币价值时的真实有效汇率偏离危机前的真实有效汇率的百分比。

统计结果表明,在货币危机期间那些有高额净外债的国家的汇率超调比一般国家的汇率超调更严重。在这里,净外债包括各行各业的外币债务,同时扣除了银行系统所持有的外币资产。企业所持有的外币资产也应该扣除,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些数据很难得到,而且这些外币资产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没有扣除。我们也没有扣除货币当局的外汇储备,因为在危机发生时,这一部分货币不一定为负债者所用。我们将在后面对这个假设进行稳健性检验。

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看到汇率超调与净外币债务是相关的。这种关系的产生是资产负债表效应影响的结果。净外债越多意味着货币错配现象越严重。这时,在货币贬值的影响下,产出可能会降低。

为检验产出下降和资产负债表效应的相关性,我们首先要量化产出降低的程度。我们使用按季节调整的季度GDP数据,把产出下降率定义为:危机发生后的两年里的最低产出偏离危机发生前产出的百分比。然后,我们需要测度资产负债表效应。根据其定义,资产负债表效应是由于外债的真实价值对GDP的比率上升造成的,因此资产负债表效应可以用净外债率乘以真实汇率的总的贬值率来表示。

三、 汇率行为与产出紧缩关系的回归分析

前面我们提供了关于净外债、真实汇率超调和产出下降这几个变量之间的经验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我们估计的方程如下:

汇率超调=α1+α2(净外债率) (1)

GDP变化率=β1+β2log(净外债率×总贬值率) (2)

方程(1)对汇率超调和净外债率进行了回归。方程(2)对产出下降率和资产负债表效应进行了回归。我们预期α2>0,即外币债务越重导致的汇率超调也越严重。我们也预期β2<0,即资产负债表效应越大导致的产出下降也就越严重。我们的回归结果见表2。

表2的第1列是我们用OLS方法对方程(1)和(2)分别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尽管我们所取的样本规模较小,但是估计结果却强烈支持我们的假设。在显著性水平为1%的条件下,α2和β2的符号和预期的符号完全相同。我们的回归结果是:一个国家的外债越高,在货币危机中的汇率超调也就越严重。同时,一个国家在危机过后的产出下降的严重程度和他的资产负债表效应高度相关。或者说,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越大,外债负担越严重,货币危机引起的产出下降就越大。然而,我们的结果来自于OLS回归,根据OLS回归方法的基本假设,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样本数目小和变量的内生性。

首先,我们的回归只使用了24个观测目标,由小规模样本支持的结论是否反映了真实情况呢?作为对所发现的结果的检验,我们使用中位数回归方法再一次估计方程的系数和标准误差,其检验的结果在表2中的第2列。我们发现系数α2和β2的符号和我们所预期的完全相同。因此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符合实际的。

其次,我们使用OLS方法分别估计方程(1)和(2)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内生性问题:方程(1)中的汇率超调变量是方程(2)中的总贬值率的一部分。即,总贬值率=基本贬值率+汇率超调+基本贬值率×汇率超调。

因为,如果两个方程的残差的方差矩阵不是对角线矩阵,则用OLS独立估计的两个方程就不一致。方差矩阵的非对角线性表明在第二个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本方程的残差有联系,而这是不符合OLS的假设条件的[7]。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使用3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来估计方程(1)和(2)。3SLS在回归来自方程(1)中的内生变量时使用预测数据,用原始数据来估计方程(2)。我们回归得出的结果在表2第3列,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仍然和预期的结果是相同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3SLS估计得出的数值和OLS估计得出的数值相同。

对我们的回归结果还需要做如下说明。在我们的样本中,平均每一个国家的货币基本贬值率为15.5%,而净外债/GDP为40%。当一个国家的净外债/GDP比率上升10个百分点,则汇率超调增加11.8个百分点,通过汇率超调的直接或间接效应,收入将降低1.6个百分点。我们也能够测度其他一些外生变量对产出的影响,如基本贬值,根据我们的结论,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基本贬值率上升10个百分点,我们可以预期产出会降低0.8个百分点。

四、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我们在上一部分中所得到的结论可能在两方面受到质疑。第一,我们假定了外币风险引发了汇率超调,资产负债表效应导致产出的下降,而这种假定仅仅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可能性解释。为检验模型的可靠性,主要通过对前述的两个方程加入一些另外的变量来重新估计我们的模型。第二,我们的回归结果对我们所使用的变量的定义是否敏感。对于这个问题的检验,主要通过改变变量的定义来重新回归原来的经验方程。上述两方面的检验证明了我们的结论是稳健的。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是我们在原来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另外的一些变量所得到的回归结果。它的每一列表示的是加入不同的变量所得到的相应的回归结果。

第一,我们在方程(2)中加入一个国外资金流入变化的变量,然后在方程(1)和(2)中都加入这个变量。我们知道,一个需要国外资金的企业,如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无法融入资金,则肯定会影响到其产出。我们把国外资金流入变化的变量定义为货币危机前12个月的国外资金流入量和危机后12个月的国外资金流入量的差与危机前的产出量的商,表3中的第1列和第2列就是加入了这个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然而,加入这个变量之后并不影响我们基本模型中的系数的显著性。它只是稍微削弱了一点资产负债表效应对产出的影响力。在增加了资金流入量变化这个变量之后,这些结果仍然表明资产负债表效应是影响产出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有人认为银行信用对私营部门的急剧收缩加剧了货币危机后产出的下降[8]。因此,我们计算了每一次危机之后两年内银行信用的变化量,然后把这个变量加入方程(2),并把它同时加入方程(1)和(2),如表3的第3栏和第4栏所示,两年内银行信用对私营部门的变化量在5%的条件下是显著的。这个变量的加入削弱了其他变量的系数,但是外债和资产负债表效应的系数仍然是显著的,并且其符号与预期的符号相同。

第三,我们把世界经济增长情况在方程(2)中考虑。这样做的理由是,当一个国家发生了货币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对该国产出有较大的影响。具体地说,当世界经济处于扩张状况时,一个正在经历货币危机的国家可能很快就会得到恢复;当世界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一个正在经历货币危机的国家,特别是那种对外开放的小国经济,可能会更加萧条。为了检验这种想法,我们计算了每一次危机之后的两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然后,把世界经济增长率作为自变量加入方程(2)中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在表3中的第5列,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但是,此变量的加入对其他变量的系数基本上没有影响。

第四,产出的急剧下降可能是银行危机的结果。事实上,在我们的样本中,有13次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是同时发生的。从许多银行危机发生的原因来看,银行系统、公司和客户的货币错配而导致的资产负债表效应是引发银行危机的部分原因,而且,在我们的例子中,银行危机的产出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对产出的影响是一致的。由于这些原因,我们认为银行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就是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一部分。为了检验这个假设,我们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建立一个银行危机的二元probit模型[9]。当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同时出现时,因变量为1,其他情况因变量为0。然后把它与资产负债表效应一起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4。在这里资产负债表效应是显著的。这个结果表明银行危机的影响可能是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通过改变回归变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检验基本结论的稳健性。

首先,我们把净外债的定义改为各部门的所有外债扣除掉银行系统、公司和政府的全部外币资产,然后按原方式进行回归。表5的第1栏的结果标明,在改变净外债/GDP的定义后,我们的结论仍然是成立的。

然后,我们再考虑3种不同的均衡真实有效汇率的定义。当我们把均衡的真实有效汇率定义为危机后36个月的真实有效汇率时,α2和β2的符号仍然和预期的符号相同,并且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其回归结果在表5第2栏中表示出来。当我们把均衡真实有效汇率定义为危机前3年和危机后两年的真实有效汇率的平均数时,对我们初始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表5第3栏所示,α2和β2的符号和预期的符号完全相同,并且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只是α2由1.2变为了0.90。最后,我们把均衡真实有效汇率定义为危机前5年的真实有效汇率,我们这样定义均衡真实有效汇率的原因是:要说明用危机后的数据来定义均衡真实有效汇率是否有内生性的问题。即,我们的模型中的一个自变量是否内生于我们的模型中。这种情况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例如,一定程度的汇率超调、净外债规模或者是产出下降,在危机的初期可能会引起政策的改变,从而改变均衡真实有效汇率。如果是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将会是无效的。要使我们的模型是可识别的,模型中的两个变量:净外币债务和基本贬值,必须是外生的。当我们把均衡真实汇率用危机前的数据来表示时,则说明基本贬值并不由货币危机来决定。根据这个定义重新进行回归的结果,如表5第5栏中所示,我们的结论仍然得到支持。

最后,我们把汇率超调的测度方式改为:货币危机期间,真实有效汇率偏离均衡汇率的百分比的平均值。这种测度方法的改变主要是说明:持续一、两天的汇率超调对经济的影响与持续一、两个月或一、两年是不一样的。这种测度方法与初始模型中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重新定义的变量的系数与原变量的系数有很大的变动。但是,系数的符号没有变。这次回归的结果在表5的第4栏中。尽管改变了我们模型中的各个变量的定义,我们的回归结果仍然是稳定的。

五、结论

在本文中,我们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汇率超调、资产负债表效应和产出下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

1.负有高额外债的国家,在货币危机中的汇率超调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而严重的汇率超调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可能导致产出的大幅下降。

2.在货币危机中,银行危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可能是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一部分。因此,在讨论货币危机的成本时,不需要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列出。银行危机对资产负债表效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3.我们的计量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处于货币危机的国家的汇率超调和产出下降的幅度。

参考文献:

[1]Krugman P.,Balance sheets effects, the transfer problem and finan-cial crises(A).In Isard,P.,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es(C).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31-44.

[2]Cespedes L.,Chang R.,IS-LM-BP in the Pampa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6,2002.

[3]Milesi-Ferretti,G.M.,Razin,A.Current account reversals and cur-rency crises(A).Krugman.CurrencyCrises(C). Chicago: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2000:285-323.

[4]Gupta,P., Mishra,D., Sahay,R., Output response to currency cris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9,2003.

[5]金洪飞,姜诚.关于货币危机后经济衰退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10).

[6]Frankel Jeffrey A. No single currency regime is right for all coun-tries and at all times[J].Economical Policy 31,2001.

[7]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81-883.

[8]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27.

[9]于俊年.计量经济学[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35.

第5篇:资产定义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危机;研究

[作者简介]谭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24-05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它是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金融危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对公允价值的怀疑。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引发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特征、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允价值对金融稳定的作用的重新思考。

一、公允价值的概述

(一) 公允价值的定义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早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成立之前已经见于1953年会计研究报告(ARB)第43号《会计研究报告的重述和修订》以及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 P B)第16号意见书《企业合并》。FASB成立以来共了157项会计准则,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分别有7项、15项、29项FASB的会计准则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

FASB首次对公允价值进行定义是在1976年的FASBl3号准则《租赁会计》,当时,对公允价值进行界定的范围主要是资产,负债被排除在公允价值应用范围之外。1980年FASB33号准则《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的征求意见稿在公允价值定义中加入了不确定的因素,认为公允价值是“可以合理预期的交换价格”。到1988年的SFAS98号准则《租赁会计》为止,FASB给出的公允价值定义都没有涉及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1996年SFASl25号准则《金融资产移转和服务以及债务清偿的会计处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不仅包括了资产,而且也包括了负债,并对参加交易的各方、交易市场和交易时间进行严格的界定,对取得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设定了许多限制条件。

2000年2月,FASB在其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7号《在会计计量中运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给出了类似的公允价值定义:“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在自愿双方所进行的现行交易中,而不是在强迫的或清算销售中,进行资产(或负债)的购买或销售(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

从2001年起,FASB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终在2006年9月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 157)。在该公告中,FASB对公允价值给出了最新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正常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时将会收到的或解除一项负债时将会付出的价格。”

2.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2001年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其于1982年3月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会计》(IASl6)中给公允价值下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一项资产在正常交易中,能使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自愿进行交换的金额。1993年12月,IASl6被修订,其中IASC对公允价值下的定义也有所改动: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IASC在1995和1999年分别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一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上述定义是类似的: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IASC改组后的IASB仍然采用了以上定义。

3.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我国财政部在1998年6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和1999年6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中给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财政部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列为主要计量属性之一,给出的定义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根据FASBT和IASB的定义,结合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可以认为公允价值的内涵表现在:(1)公允价值是一种会计计量属性。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要求,是一种事前的计量与确认,是一种假设条件下的判断与估计活动,通过交易事后的检验,可以检验公允价值的准确性。(2)公允价值是一种客观的价值。公允价值的发现不仅依赖于人的主观愿望,它是客观事物的价值反映。公允价值可以通过客观、独立和公正的评估手段去发现和揭示。包括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现金流量折现法等评估技术方法的采用。(3)公允价值是对客观价值的一种主观性判断的活动,它更多地表现为市场供需力量的对比,是人们主观好恶的体现,是揭示客观价值的一种主观方法。

(二) 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

在FASB的SFASl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定义中,强调了公允价值的公正性、假设性和时效性,同时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中进一步把公允价值的主要特征诠释为形成公允价值交易的公平性、计量对象的广泛性和交易双方的虚拟性,因此,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交易程序的公正性

公正性是会计信息的伦理学的基础,也是一种道德标准,对于会计的公正,主要强调是要平等地对待社会上的每一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如果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不公正,从而导致结果不公正,在使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使另一部分人受损。

只有程序公平,才有结果公平。历史成本信息虽然是局部真实的信息,但却未必是公正的信息,因为仅仅披露部分真实的信息并不能反映事实的全部,因此就有失偏颇。在市场交易中,中小投资者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成本方面,与证券公司和大的机构投资者相比都处于劣势。只披露一部分所谓可靠性有保障的历史成本信息,而故意遗漏另一

部分相关但可靠性比较弱的公允价值信息,并不符合公正的原则,这种程序不公正的机制,就无法保证结果公平。SFASl57号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概括了公平交易的基本条件,关注的是一种程序的公平,强调了为市场参与创造平等机会,同时包括参与交易起点平等和参与交易规则平等。

2.交易双方的虚拟性

作为过去的市场价格的历史成本具有可查核的原始凭证,排除了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具有可验证性。历史成本是现实交易中的实际交易价格,而不是虚拟的价格,因此,历史成本信息是可靠的。而公允价值本身是对资产或负债真实价值的一种近似估计,它不是建立在已经发生的交易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意欲交易双方的虚拟交易的基础上的资产或负债的估计价值;也不是现实交易达成的交换价格,而是未实现交易基础上的估什。由于交易及相关交易各方不一定是特定的或现实的,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只能参考活跃的市场上相同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

3.计量对象的广泛性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会计计量对象和环境也相应发生巨大的变化。一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引起市值的波动,资源的稀缺性、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资产价格的升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历史成本计量缺乏相关性等,都会使会计对象得以扩展,使传统会计计量观念和计量基础受到冲击,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对经济事务作全面的、立体的、动态的衡量,迫切要求用新的计量尺度来替代,而公允价值的计量对象既包括资产,也包括了负债以及某些具有所有者权益特征的特定项目,具备了广泛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4.交易价格的时效性

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的信息,必须是相关的、及时的信息。SFAS157号准则特别强调公允价值是计量日的脱手价格,一方面如果计量的时点发生了变化,交易价格就可能不同,公允价值也就不同。对“计量日”的强调使公允价值在时点上有别于历史成本,过去某一时点发生的公平交易价格在当时本可以称为公允价值,但过去了就成为了历史,不能再代表现时的市场价格,因此,如果不强调公允价值的时效性,就无法辨别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的根本区别。另一方面,除去历史价格,只有购买价格和出售价格能够较为恰当地量度资产的市场价值,其中一个是现行成本,另一个是再造价值,两者具有现时性。但两者中,由于企业对于自己拥有资产的决策选择只能是出售,因此,资产的“脱手价格”对企业更具有相关性,适合作为资产计价的基础。当活跃的参考市场存在时,现行市价可作为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现阶段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的影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 公允价值是正确的,其不正确在于人们错误地使用公允价值

部分研究者认为,公允价值是正确的,其不正确在于人们错误地使用公允价值。金融机构对于实施公允价值会计,一直以来在总体上持谨慎的态度;部分研究者则持反对态度,特别是在遭受美国不断恶化的次贷危机影响的金融机构人士对公允价值会计更是横加指责,其目的是想转移视线重点,而真正的原因是金融机构内部错误的经营决策、规避会计准则的行为和市场缺乏监管和规范。但公允价值是计量衍生品等金融工具最具透明性的方法。公允价值会计处理和披露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当前市场情况和远期状况的信息,公允价值本身并没有引起任何损失,而是客观反映了企业的处境,为投资者提供完全透明的信息,对全球市场经受当前的混乱并防止未来的泡沫和相关经济紊乱至关重要。对会计计量方法横加指责的方式不利于重建投资者信心,只有公允价值得到广泛应用,投资者才能准确评估和计量风险。同时公允价值只是把情况表现出来,市场波动的影响被公允价值准则所表现,但美国次贷危机并不是由它而引起的,而会计准则尽其所能做到信息透明,一旦透明,信息可能引起震动,这正是其目的之所在。

(二) 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存在明显的缺点,使得资产或利润出现巨额减值或亏损

部分研究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准则,一方面要防止或减少市场的非正常波动,另一方面当市场出现波动时要起到平衡稳定的作用。但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存在明显的缺点,使得资产或利润出现巨额减值或亏损。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LASB)的规定,金融机构应该对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公允价值的最佳代表是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在美国次贷危机中,他们确实看到了会计准则公允计价计量中存在着问题,即“公正和公开”的缺失使得市场的定价体系出现了严重的混乱和偏差,使得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但比最先预估数据,甚至可能是比实际损失会更为巨大的账面损失。由于企业都实施了以市场定价的公允价值记账方法,必须定期根据金融产品的市场价值来确定自身资产负债表上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这就使企业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不断爆出巨额的资产减值,而资产减值的过程同时也是利润亏损的过程。

在资金流动性较强的情况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同样被高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大幅度下降,甚至成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投机的催化剂,泡沫越吹越多。当泡沫破裂以后。资产回归正常价值,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资产大幅度缩水,利润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严重的亏损,则产生金融危机。而在资金流动性较弱的情况下,资产却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高,使投资者对低迷的金融环境更加绝望。从信息的观点来看,会计数据向投资者传递信息,信息作用的结果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进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评估和市场定价,因而,公允价值会计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说明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公允价值会计仍然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价值和财富变动的信息。

(三) 公允价值计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金融危机。引起的后果不断恶化

部分研究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金融危机,并引起后果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当资产负债表中的大量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就意味着有意或无意的偏见将会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报告公允价值将有可能导致管理部门的自我吹捧,其结果是企业只需要通过对估价程序进行表面看来很小的更改就可以实现对利润和资本的操作。特别是作为金融机构的监管者,多年以来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价的经验表明,公允价值会计模式要求大量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很细微的改变都会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二是公允价值随市场波动而变动,价值变动随意性很大,在不断低迷的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不断对金融资产重新计价,账面价值大幅缩水,进而引起大规模恐慌,使得后果不断恶化。三是公允价值并不

能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尽管目前证券的市场价值不断下降,但金融机构仍然持有资产而没有意图低价出售,按照公允价值会计的要求,却要承担资产减值的损失。四是部分资产支持证券的市场已经失灵,大量持有该类证券的机构取得紧跟市场的价格出现困难,按照其他方法确认公允价值又缺少实务指南,在现行市场条件下,确定一些证券的公允价值几乎不可能。

三、公允价值对金融稳定的作用

公允价值会计根据市场价值变化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特别是表外业务,目的在于及时揭示由于市场变化产生的资本得利或损失,公允价值的运用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 公允价值会计扩大了市场约束和投资者纠正行动的范围

运用公允价值会计把表外业务纳入到表内确认,及时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化,对风险揭示更全面,从而增加了市场约束和透明度,抑制交叉补贴,有利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危机。

(二) 公允价值会计限制了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功能

银行流动性的作用与银行非市场化信贷合约所产生的价值模糊性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对信贷合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会使银行不再具有某些特别的优势。银行通过证券化及其他风险转换机制控制公允价值会计对盈利或损失的产生影响,用流动性准备金支持无法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稳健性。

(三) 公允价值会计限制顺周期的范围。对于利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或信贷差幅的贷款大客户来说,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对信贷质量的认识,使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估值的变化。基于预期现金流的公允价值具有前瞻性,包括所有可得的信息,及时揭示资产质量恶化的情况,如果对已发生损失的确认是基于私人信息和管理部门的相机决策,具有向后看和顺周期性的特点,在计提准备金和进行核销时对市场造成冲击。而银行资产质量调整幅度过大,会造成信贷萎缩。如果投资者能够正确解读信息,那么会计准则造成的波动是可避免的。

(四) 加强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从金融稳定的角度,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业的审慎监管,有益于维护金融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是国际上从金融危机中得出的重要经验教训之一。公允价值的应用对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和保险业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其他行业的使用者相比,金融监管部门更加关注与风险相关的信息,更加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理:一是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工委员会,其职责之一是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二是在我国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确定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相关程序及控制活动进行了解、识别和评估与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合理保证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信息不存在重大的错报和漏报。审计人员应当以审计准则的要求为标准,严格执行相关的审计程序。三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我国银行业的监管部门,在新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作为商业银行的监管部门,中国银监会提出应当在将公允价值全面用于会计核算之前,先将公允价值用于信息披露,以使商业银行在过渡期内更好地积累经验。

四、结论与启示

会计涉及到社会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会计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计量问题,会计业要与目前的经济性问题特别是金融性业务问题相结合,解决会计问题要与社会多领域和多部门的积极合作,要与当前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的改革相互协调,以推动信息公开透明,改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加强经营风险管理,因此,会计行业应积极研究、制定和执行合理的会计计量、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准则。而会计准则是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改进和日趋完善的,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思考和深刻理解公允价值会计内涵的机会,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在解决金融危机和稳定金融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金融业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没有受到巨大的损失,但是随着我国逐步加大金融业开放程度以及大量增加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教训和解决的措施对于我国金融业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和借鉴意义。同时,我国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深化会计改革,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加强与国际趋同,通过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计量已开始在我国审慎运用,我们应进一步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运用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以确保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运用的适应性,合理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赵彦锋,汤湘希,王昌锐.公允价值会计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潘念萍.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完善研究[J].会计之友,2009,(6).

[4]袁金辉,崔云娟.会计公允价值的意义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5).

[5]扬敏.公允价值应用:过去、现在与未来[J].国际商务财会,2007,(6).

第6篇:资产定义的变化范文

在我国,资产的确认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所有”式确认、“共有”式确认和“动态”式确认三个阶段、三种资产确认技术。

1.“所有”式确认(1993年以前)。1993年以前,我国中没有建立起会计要素的概念,也没有明确的资产概念,在日常核算中“经营资金”与“资产”是混用的,在具体核算上,又有货币资金的核算、工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材料的核算等不同称呼;而在会计报表中,又将属于资产的部分称为“资金占用”,如资金平衡表的左方分为固定资金占用、流动资金占用和专项资金占用三个部分,其“资金占用”也称为“资金运用”,是“资金来源”的对称,“资产”是“负债”的对称。当时资产的概念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第_,注重资产的外在表象,以列举方式定义资产;第二,资产的分类确认与计划的要求相适应,通过资产的存在形态及用途双重确认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或专项资产;第三,以“资金来源”或“负债”的对称概括资产的基本特征;第四,以静态方式定义资产;第五,将的资产统统视为“拥有”,剥夺了债权人的权益。之所以如此确认资产,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主体环境密切相关,它反映了企业混沌的产权关系,尤其是将资产作为“负债”的对称,使企业陷入了“零净资产”的尴尬境地,同时也印证了企业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模糊和不重要,从而将国营企业的“大锅饭”表现得淋漓尽致。

2.“共有”式确认(1993—2000年)。1993年“两则两制”的实施,正式确立了会计要素的概念,资产作为首要会计要素,被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首先冲破了资产为企业“拥有”的限制,在具体确认上分为“拥有或者控制”两个方面,表明企业的资产在所有者、债权人。出租人之间“共有”的求偿权;其次,强调了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而不是其他资源),技术上显得更容易操作;第三,摒弃了三段式资产分类确认方式,从而摆脱了计划经济下资产概念的禁锢,向市场经济下的资产概念迈出了关键一步。但另﹁方面,这一资产概念仍然留下了列举式定义资产的印记,仍然以静态方式定义和确认资产,资产负债表中仍保留“待处理财产损失”项目,某些已经支出的项目仍冠以“资产”(如递延资产),有悖于资产的本质。但不管怎样,资产的这一概念和确认标准的建立,是会计等式由“资金占用=资金来源”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转化的结果,是我国会计确认技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转折点。

3.“动态”式确认(2001年以来)。2001年施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首次从动态角度、从资产的实质上提出了资产的确认标准,即“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这一资产确认标准下,将”经济业务“改为”交易、事项“,将资产的形成限定为”过去的交易,事项“,以”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作为资产的本质来定义资产,因而取消了”递延资产“,年终决算前必须将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完毕,并计提8项资产减值准备;又由于会计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于货币计量,为避免不必要重复,取消了”货币计量“的限定等等。资产的这一概念和确认标准的建立,表明实现了与国际会计规则的一致性,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尤其是资本市场趋于完善的标志,也是我国加入WTO的要求。

二、负债的确认技术

与资产相联系,负债确认分为封闭式确认。开放式确认和动态式确认三个阶段。

1.封闭式确认(1993年以前)。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会计中,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统称为资金来源,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企业的生存不会构成威胁,因此在三段式的资金结构中,每一段都含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分,实行二者交叉、混合排列方式,同时在确认时也应分清固定、流动、专项三种不同性质的负债,以便编制平衡表。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按照资金来源的三段式分别确认不同性质的负债;第二,在国有国营的前提下确认负债;第三,按照负债的表象定义负债,如将负债视为资产的对称,是指企业所负的各种债务,而在当时的教科书中很难见到有关负债的定义;第四,在严格的计划约束下,国营企业的经济关系主要限定在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国营企业之间的范围内,负债的确认主要在这一封闭的圈子里进行,从而限制了负债的种类和规模,这也正是计划经济所要求的。

2.开放式确认(1993-2000年)。在1993年的会计改革中,负债被定义为“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并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打破了三段式负债“各自为政”的局面;其次,在企业经济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负债的范围有所扩大,出现了远期负债(应付票据)、负债(应付债券)等,已由过去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负债确认;第三,明确了负债的履行有资产和劳务两种方式。但很明显,这一负债的确认仍然没有摆脱重复定义的模式,注重“现在()”的静态确认。

3.动态式确认(2001年以来)。在2001年实施的新会计制度中,“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同样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但这一负债的定义涵盖了过去(过去的交易、事项)、现在(现实义务)和未来(履行义务将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明确了或有负债的确认条件,并为此设计了“预计负债”科目,全面、动态地认识和确认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技术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技术大致可分为混合式确认、净额式确认和权益式确认三个阶段。

1.混合式确认(1993年以前)。在计划经济时期,将属于所有者权益和负债部分统称为“资金来源”。实际上,就国营企业来说,无论是国家拨入资金还是企业自筹资金,其终极所有者都是国家,都属于所有者权益,这种国家基金与企业基金的区别,是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的结果,并没有改革其所有权性质。所有者权益的这种混合式确认,第一,体现了国家作为企业唯一所有者的性质;第二,没有注册资本的概念,反映了国营企业无限责任的本质特点;第三,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盘亏、毁损、报废、调出等发生的净损失,;中减固定基金,没有资本保全的概念;第四,由于国营企业“长生不老”,没有无力偿债、破产倒闭之忧,因而没有净资产的概念,所有者与债权人的求偿权意识淡漠。

2.净额式确认(1995-2000年)。1993年的“两则两制”,第一次确立了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分清了投入资本与借入资金的界限,突破了固定基金、流动基金、专项资金的界限,摆脱了资产占用形态变化与投入资本变化的关联性。

3.权益式确认(2001年以后)。2001年的制度中,“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采用了以权益为核心的定义方式,实现了与形式的统一、本质与现象的一致;其次,将“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改为“实收资本(或股本)”,使得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更加清晰;细化了所有者权益项目,尤其是规范了资本变动的条件,增强了所有者权益确认的可操作性。

四、收入的确认技术

在1993年以前,我国并没有完整的有关收入的定义,只有“销售”概念:产品销售是指产品以及代制、代修品等工业性劳务作业的销售;其他销售是指产品销售以外的材料销售、外购商品销售、包装物出租和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作业经营等各种销售。显然这是一种列举式确认。1993年的会计制度,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明确了“收入”要素是指营业收入,不含营业外收入,其外延的界定与过去没有两样,并以“收入”定义“收入”,没有揭示收入的本质。而2001年的会计制度中,“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人们对收入的认识逐渐清晰、对收入内容的分类逐步完整化、化,其中主营业务部分经历了“产品销售收入-基本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的演变,同时收入的确认时间主要是围绕“所有权的转移”为标志,而不同时期结算方式及其对收入确认的标准又有所差异。

五、费用的确认技术

1993年以前相当于“费用”要素的确认中,没有期间费用的概念,实际上销售费用是以期间费用的方式处理的,主要特点在于产品成本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车间成本由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废品损失和车间经费等项目构成,相当于现在的制造成本;工厂成本是车间成本加上企业管理费以后的成本,是一种完全成本法。这一费用的确认标准,一方面低估当期费用、高估当期利润,与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车间性质”、不需要也不允许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相适应,符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但另一方面与改革开放的要求格格不入,不符合国际会计规范,不利于企业自身的。为此1993年的会计制度改革中,将完全成本法改为国际通行的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管理费”分为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销售费用一起构成了期间费用,第一次确立了期间费用概念。但费用仍然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成本定义为费用的对象化,即遵循“支出—费用—成本”的逻辑顺序。实际上,费用是与收入匹配的概念,因此在2001年的会计制度中,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从而纠正了原来费用与成本的因果关系,使得费用回复到应有的位置。

六、利润的确认技术

1993年以前,我们将利润称为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在当时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实际是国家的生产车间,不可能也不允许有市场的观念,因而在利润的确认上,将利润分为产品销售利润,定额补贴前的利润总额和定额补贴后的利润总额三个层次。

第7篇:资产定义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资产;资源;未来经济利益;控制

什么是资产的本质?怎样定义资产?这是迄今仍须推敲的一个会计理论问题。

一、会计理论中资产定义的各种观点及评析

早在20世纪初,美国的会计学者就开始关注资产并给出定义。目前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主要有:

(一)未来劳务观

最早提出资产定义的是斯普拉格(Sprague),他在1907年著的《账户的哲学》一书中把资产定义为:未来服务或未来服务的储蓄。Canning(1922)、Vatter(1947)也持此种观点。这种早期的认识虽然指出了资产对人有用的属性,但与现代会计的资产概念有明显不同。

(二)借余观

1953年美国会计术语公告第1号――“回顾与摘要”提出“借余”观点:资产负债表账户借方余额为形式,一项资产的权利或已获得的价值并对企业未来有益。这种观点纯粹是从会计计量技术角度定义资产,并没有解释资产的经济实质。

(三)成本观

1940年Paton和Littleton合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一书,认为资产是成本尚未耗用、有待于转化为费用的部分。这种观点能把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和资产的确定相联系,但没有揭示资产具有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四)经济资源观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Statement No.4中认为资产是按GAAP加以确认和计量的经济资源,也包括某些虽不是资源但按GAAP可确认的递延借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定义资产是由企业控制的、预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加拿大CICA与IASB的观点基本一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也认为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此观点的优点是把资产的界线与经济学相联系,可以明确资产的经济属性。

(五)经济利益观

这是FASB发表的SFACNo.6中的观点: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的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澳大利亚SAC4的定义与其基本相同。其实Sprous和Moonitz早在1962年的《企业普遍使用的会计准则》即ARS NO.3中就提出了这种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它注重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二、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概念的诠释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种定义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着重突出资产的本质

与1992年对资产所做的定义相比,2006年的定义相对拓展了资产的范畴,更着重突出资产的本质。

1、企业的资产的本质是社会经济资源。随着会计学的发展,引进了若干经济学的概念与理论,经济学就逐步成为会计学的基础。Sprague(1907)、Canning(1922)和Vatter(1947)等把资产定义说成是“服务的潜能”、“未来的服务”是不够恰当的。尽管它们都是经济资源的特征。资产的实质是人类赖以生活、生存和发展的经济资源。它通过市场(资本市场)的有效配置进入企业后,由企业内部再次配置并转化为各种生产要素(葛家澍,2005)。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除空气、大洋、南极、北极等为人类所共享的尚未归属外,稀缺的资源都是有产权的。这就导致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能成为企业的资产(自由取用资源由于无法确定它的产权或者产权属于公众所有企业,所以不是企业的资产),只有能够流通或转让的有相应的产权,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支付一定代价的这些经济资源才属于资产。我国定义资产是一种“资源”,比较符合传统会计对可靠性的要求。IASB和加拿大也采用“一项资产是一个主体控制的经济资源”的观点。

2、企业的资产都含有预期未来的经济利益。这是资产的本质属性。经济科学的总任务,就是研究在产权关系既定的条件下,如何最优的配置稀缺的经济资源,使其效益最大化。《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要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必须符合“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要求。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纳入企业资产的范畴。但是资产定义中并没有对“预期”“未来”做出明确的规定,预期的经济利益是一定概率下的估计值,定义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概率值,“未来”也是一个范畴不固定的约定,资产定义并没有做出明确的时间界定,这些都使实务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臆断性。资产是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但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并不一定能成为企业的资产,资产还必须是可以计量的。现阶段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层的一些有效的管理模式等,都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但由于它们目前无法计量而不能纳入企业核算体系,因此不能确认它为资产。如何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反映它们,是现行会计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界定了会计主体核算的范畴

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这界定了会计主体核算的范畴,并不强调资源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为企业所拥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由企业拥有或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可见拥有是一种所有权,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实际上是对财产的一种全方位的控制权,所以拥有也应该属于控制的范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能控制的”,而不是“拥有或控制”。控制是一种权利,主体只有具备这种权利时,经济资源才可能成为主体的资产。尽管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预期”的,但企业对这种预期能取得经济利益的资源能够实施控制。

(三)明确了资产的形成渠道

资产是由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解决资产“从哪里来”的问题。新准则规定交易或事项是指“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事项”。资产来自于资源,但资源必须通过交易才能流入企业,通过生产、流通、使用才能实现资源的增值,才能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的本质特征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绝大多数资源只有通过交易才能实现增值,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只有能为企业营运,并带来效益的资源才是资产(葛家澍,2006)。”但除了交易外,一些事项的变动也会引起资源价值的变动,这些事项不受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是由客观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企业资源价值的变动。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对资源的一种现实的控制。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结果已经具备(企业能够控制该资源)。这便于对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量,能可靠的反映企业取得资源所花费的成本,从这个角度也认可了资产的“成本观”。按葛家澍教授的观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所反映的交易或事项是确定的。第二,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在理论上应当与资产有关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完全转移。但是衍生工具的出现,它从签订到结算的高度不确定性,给何时界定为“过去”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新准则规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形成资产”。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尚未发生,可是预期肯定会给企业资源带来巨大影响的事项。有些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但是一定会在近期发生,而且结果也可以预期,甚至于已经发生影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四)不再强调货币计量

现在的资产定义已经不把“货币计量”作为它的一个特征,这是现实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由于受计量方法和技术的影响,有很多被企业控制的资源无法用货币来进行计量。信息使用者也不仅仅需要用货币计量的信息,有些非货币信息同样会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目前非货币计量的信息范围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另外,资产对资源的实物形态没有要求,只要它是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要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强调了资产的本质,同时受本国现实环境和计量方法的影响,它既借鉴了国际会计理论的经验又有自己的中国现实特色,对今后资产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明海,龚凯颂.会计理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葛家澍,杜兴强等.会计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葛家澍.如何评价美国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J].会计研究,2005(4).

第8篇:资产定义的变化范文

影响会计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其中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会计必须要适应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最大变化就是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经济领域的趋同必然导致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的趋同。为适应经济发展国际化的要求,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新准则的与施行,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规范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促进资本合理流动,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经济地位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一项好的政策制度的出台,不仅需要有完善配套的实施,更需要领导的重视及广大从业人员的深刻领会和贯彻执行。本次新准则的出台,涉及的面广、内容多,相关标准与国际准则具有实质性的趋同,这对于学习准则、应用准则的人员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此,在学习新准则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入领会新准则的精神实质

新准则通过进一步规范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以提供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各方有用的、高质量的信息,进而引导企业从关注当前利益向重视长远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转化,限制企业短期行为。因此,要求企业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树立资产负债表观,提升资产负债表信息质量,企业只有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资产增加了才能表明企业的价值增加了,突破了传统的单纯利润考核;其次,新准则着眼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与价值相关的信息,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企业所有重大交易与事项,以有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出科学的评价和合理的预测;为了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新准则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则,要求企业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附注应当提供充分、详细、及时的补充信息等。

二、与原准则对比学习,掌握新准则的相应变化

新准则不仅有原准则相关内容的延用,更有许多新的突破点。笔者认为,学习中采用与原准则对比学习的方法,把握新旧准则之间的差异,会加深对新准则内容的理解,并从中感受到新准则创新的目的及其合理性。

(一)基本准则的主要变化

第一,对会计目标进行了修改。原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表述为“企业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新准则强调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同时新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更加明确,而且将会计服务的对象由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求向主要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的转化。

第二,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将原来的基本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中的12项原则修订为新准则第二章的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符合近年来国际惯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第三,新增了会计计量属性。原有会计准则在会计计量方面主要使用历史成本(也称实际成本),并且是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提出的,没有对其他计量属性做出相应规范要求。新准则在基本准则第九章明确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等5项内容,同时强调指出,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既体现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标准趋同的实质性进展,也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计量属性多样化的现实需求,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成熟,更是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

第四,对会计要素的定义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原因是2000年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取代了原来基本准则中关于会计要素定义的规定。基本准则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进行了修订,这也是本次基本准则修改的重要内容。新准则对各会计要素定义集中强调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利益。每一项要素都强调定义、确认、列报等问题。而原准则主要强调的是分类。除修改了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之外,还吸收了国际准则中的合理内容,比如在“利润”要素中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第五,对财务报告的名称和内涵作了修改。原有基本准则第九章为“财务报告”,其中规定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本次修订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表述为“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二)具体准则的主要变化

具体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其变化体现在1―38号准则中。对于广大的会计从业人员来讲,首先从中提炼出其主要变化内容,并与原准则进行对比,理解新准则变化背后的深层含义,这样才有助于真正贯彻落实新准则。具体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变化较大的主要有:

第一,在第一号存货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并将预计经过长时间生产经营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的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

第二,在第四号固定资产准则中,重新定义了预计净残值;规定了特殊行业弃置费的处理;取消了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取消了固定资产的减值转回。

第三,在第六号无形资产准则中,修订了无形资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排除了商誉;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作了规定;资产减值一旦提取便不允许转回。

第四,在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新准则借鉴国际准则的经验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

第五,在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中,新准则的变化较大。与原准则相比,实施范围有所不同,新准则适用于第8号的主要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与原准则不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不同;部分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并规定对商誉“减值测试”。

第六,在第12号准则债务重组中,在定义中,缩小了债务重组的范围;新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进而产生资产转让收益。

第七,在第18号准则所得税中,会计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利润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观。

第八,在第20号企业合并准则中,引入了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并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

第九,第22、23、24及37号相关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报告准则,是新准则新增内容,对金融企业会计处理具有较大影响。

第十,在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新准则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纳入合并报表的不仅以控股比例为标准,而且运用了实体理论更关注“实质性”控制,将企业的少数股权也纳入了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

三、整体把握新准则体系,规范施行并及时总结经验

新准则体系是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及其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完整体系。基本准则是“纲”,是基础,是具体准则的“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方法、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等; 具体准则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38项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为企业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具体而统一的标准,38项具体准则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应用指南是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是对会计实务中的一些要点、重点和难点进行的规范说明,属于操作范围的规定,旨在对会计准则进行全面、系统的诠释,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以上准则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体。因此,在学习中,应整体把握,从全局出发,树立全新的观念,因为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很多理念和做法与我国目前的会计规定和实务有很大差异,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有许多的会计处理完全分割在不同的准则中进行规范,如果仅从一个准则去判断处理, 就难以体现新准则的精神实质。因此,上市公司要在一年之内实施所有新准则,确实需要企业上下协力,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尽快全面理解并掌握新准则的相关内容。

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的实施,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企业财务负责人的层层把关,更需要广大财务一线人员对新准则的深入理解与切实贯彻,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重新设置和调整会计科目、账务系统和财务报表编制系统;建立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和系统,对于活跃市场的报价进行信息收集、建立计算机模型、聘请专业评估人员等;对于存在多种经营或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按照新准则的要求,确定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收集分部信息;建立系统来追踪金融衍生工具等,并在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反馈信息。

第9篇:资产定义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FAC No.7;FAS 157;问题与突破;未来方向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7―0083―07

一、前言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是一大考验。发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这场金融海啸,使大批银行和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国际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高尔斯登等相继倒闭,各大企业在金融衍生品投资中也损失惨重。在这一背景下,美国金融界出现了指责公允价值的声音,认为公允价值恶化了金融危机,是在危机中“落井下石”、加剧危机的“帮凶”,美国、欧盟、日本等都相继要求暂停公允价值使用。2008年10月3日美国众院通过的救助法案最终稿(“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中,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下同)在法案生效后的90日内(即2009年1月2日前)向国会提交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危机影响的调查报告。10月7日,SEC任命副首席会计师詹姆士・克劳克(James Kroeker)为项目负责人,开始根据救助法案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进行调查。

随着这些争论,公允价值计量面临何去何从甚至生死攸关的艰难选择。SEC和负责制定会计准则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下同)都表达了对现行公允价值计量的支持态度,外界则将金融危机中要求修改公允价值计量讥讽为“体温不正常却要求修改温度计”的荒唐行为。同时,迫于各方压力,FASB也迅速妥协性地采取行动,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修改,主要针对不活跃市场中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确定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2008年12月30日,SEC首席会计师和公司财务部办公室向美国国会递交了长达211页的调查报告。报告声明,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并没有对金融企业的倒闭推波助澜,在2008年的多家银行倒闭案中,公允价值的负面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反对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建议改进现存的会计实务,包括重新考虑会计损失计算,改进附加指引以确定非活跃市场中的公允价值。

SEC提交的报告使这场公允价值计量之争基本上尘埃落定,公允价值会计有趟过荆棘、“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未来的公允价值使用已是大势所趋。而在这场关系公允价值前途和命运的大争论之后,进一步反思公允价值会计,以保证公允价值会计的正常、健康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必要。

美国的公允价值研究,以2000年2月的第七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FAC No.7,下同)和2006年9月的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FAS 157,下同)为典型代表。从这一个概念公告一个准则公告看,美国的公允价值研究仍然存在诸多缺陷、痼疾甚至错误,而不仅仅是这次金融危机中提及的非活跃市场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确定问题(后者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正确认识美国公允价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保证公允价值会计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由之路。

二、美国的公允价值研究现状与进展

在FASB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中,FAC No.7和FAS 157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的分析主要围绕这两个公告展开。

(一)对FAC No.7的分析

在2000年2月FAC No.7以前,FASB曾在多个准则中定义公允价值。鉴于分散在各个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定义在表述上各不相同,缺乏概念上的统一性和逻辑上的一致性,造成了公允价值理解上的困难和混乱,公允价值计量也不统一,因此,制定一个统一的、逻辑一致的公允价值概念和计量理论体系势在必行;同时,由于自1988年以来FASB一直致力于从现值计价角度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因此,FAC No.7《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Using cash flow information and present value 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s)应运而生。

FAC No.7有两个中心:一是对公允价值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并强调会计应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二是规范现值计价技术,尤其是寻找以现值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有效方法。FAC No.7在形式上主要是现值计量技术的总体规范,但其实质则是通过市场(以现值)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规范。其中对现值计量技术的各种讨论和规范,都从属于如何通过现值“捕捉”和确定公允价值,而FASB一再强调公允价值就是现行市场价格。

FAC No.7以后,对涉及公允价值的旧准则的澄清、新准则的制定,以及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运用,并无大的改善。笔者以为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从现值计量角度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着眼点值得探讨;(2)在理论上,可以把现值计量技术设计得很完美,但在实际运用中要用它去估计公允价值则困难重重――未来现金流量能准确估计吗?如何选择合适的贴现率?未来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这两个问题永远无解;(3)公允价值的定义虽然统一了,但并不明确:公允价值和价格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自愿而非强迫或非清算基础上交易双方在市场中的交易价格,究竟哪一个(买入价?卖出价?脱手价?中间价?等等)是公允价值?难道历史成本就不是自愿交易形成的价格?为什么某种情况下历史成本就是公允价值?这些问题在FAC No.7中都不能找到答案,容易引起混淆。以我国的情况为例,在2000年2月FAC No.7以后,对公允价值的讨论就一片混乱:说它是单独的、新的计量属性者有之;说它是组合或复合计量属性者有之;说它绝不是计量属性者有之;说它是评判标准者有之。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基础性概念的模糊,必然极大地阻碍公允价值的运用推广,这是不言而喻的。

显然,FASB对FAC No.7的缺陷是清楚的。经过此后两年多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反复讨论,2003年6月,FASB启动“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并于2006年9月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FAS 157)。

(二)从FAS 157看FASB公允价值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FASB公允价值研究的最新进展,集中体现在2006年9月的FAS 157中。新准则对公允价值定义、不同项目的公允价值计量、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和公允价值级次以及公允价值披露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和规范,它是第一个完全从公允价值本身(而不是从某种特定计价方法如现值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全面规范的专门准则。

FAS 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

负债支付的价格”。为方便对概念的理解,FASB专门对概念中涉及的专用术语――市场参与者、有序交易、主市场和最有利市场、计量日的虚拟交易等――做了针对性解释;在该准则中,FASB第一次明确将公允价值确定为脱手价;同时,将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划分为三类: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并根据估价所使用参数的不同,将公允价值划分为不同的级次,并规定不同级次的公允价值,披露要求不同。

研究者认为,FAS 157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有三大创新:一是提出脱手价计量目标,使公允价值的定义更加明确,解决了“公允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坚持市场参与者观,强调公允价值就是主体以市场参与者身份估计的、资产或负债在有序的虚拟交易中的价格;三是提出公允价值级次概念,根据估价参数的可靠性程度将公允价值分级,并规定不同的披露要求,从而有效限制了主体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的操纵行为。因此,FAS 157的是一大进步,它使公允价值概念和计量变得具体、明确、统一,并具有可操作性。

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有意思的是,2008年5月,FASB主席罗伯特.H.赫兹(Robert H.Herz)和财务会计基金会董事琳达.A.麦克唐纳(Linda A.MacDonald)特地了一个针对FAS 157的解释,该解释专门说明现行财务报告中什么地方使用公允价值、什么是公允价值。这说明,虽然FAS 157对公允价值定义、计量、披露进行了详细规范,但即使在两年后、甚至在美国,对公允价值概念的理解和公允价值的使用,仍然存在困惑,FAS 157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的确,从本质上看,FAS 157只不过是对原来分散在不同准则(或概念公告)中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梳理,把一些术语进一步澄清而已。即使在最基本的公允价值概念上,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们可以对FAS 157和FAC No.7的公允价值定义做一比较(见表1):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述两个公允价值概念,在时间、交易性质、市场参与者方面,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变化。因此,FASB只不过在一次次想尽办法以各种表达方式把同样的内容力图说得更清楚明白――在2008年5月罗伯特.H.赫兹和琳达.A.麦克唐纳针对FAS 157的解释中说得很明白:公允价值估价是寻求资产或负债的现行价值,而资产的公允价值估计就是计量日有序交易中(资产出售)收到的价格(现行交换价格观念)。熟悉公允价值的人一定知道,FASB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坚持计量时点现行价值的观点是一贯的,并且始终认为该现行价值就是计量当时的现行市价。

同样地,FAS 157中的公允价值计价方法,也只不过是参考资产评估方法将确定现行价值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类而已。

笔者以为,FAS 157的真正突破有两点:一是把现行交换价格(即公允价值)明确确定为脱手价(正确与否另当别论),而不是再笼统地表述为“金额”,从而确定了公允价值的价格标准;二是对可靠性的认识发生了悄然转变,承认不断变化的市场价是可靠的,在公允价值计量中依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价对资产(和负债)账面价格进行调整是可靠的。这一转变突破了历史成本原则下对可靠性的机械认识,在可靠性的三特征(反映真实性、中立性、可验证性)中,对可验证性有了全新的、科学的理解,从而真正做到了反映真实。

那么,FAS 157是否如其所愿让公允价值定义和计量变得更明确清楚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前述,即使到了2008年5月,FASB仍在对FAS 157中的公允价值概念和使用进行解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对公允价值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从我国的情况看,某种程度上FAS 157反而更加模糊或误导了对公允价值的理解。比如在我国,已有学者通过对FAS 157的研究认为,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计量,而原来的历史成本等其他计量,都是特定主体的计量;公允价值是假想的交易(虚拟交易)中的价格,似乎可以与实际交易价格脱节;其他计量都是实际交易价格或以实际交易价格为依据,而公允价值则是以市场交易价格参数为依据的估计价格,需要使用估价技术估计得到。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发现,某种程度上FAS 157使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更加扑朔迷离;同时,不断推出的新概念(如市场参与者、有序交易、虚拟交易等),导致了更多理解上的分歧,加大了公允价值的理解难度。这种现象的出现,与FAS 157自身的缺陷和FASB在公允价值理解上的误区(或对公允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是密不可分的。

三、美国公允价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评析

FASB的公允价值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公允价值理论与已的概念公告的冲突(外部冲突);一个方面是公允价值理论本身存在认识偏差(内部缺陷)。这种冲突和偏差,直接导致了FASB整个公允价值理论体系的混乱,以及公允价值研究的困难,使公允价值研究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公允价值与概念公告的冲突

FASB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目的,是要以概念公告为基础,建立一个连贯、协调、逻辑上内在一致的会计理论体系,并为会计准则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从1973年FASB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这一目标。但是,FASB的公允价值研究,恰恰存在对概念公告的背离,这种背离的一个表现是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定义与概念公告中资产和负债定义的冲突。

FAC No.6将资产定义为“由特定主体拥有或控制的、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将负债定义为“特定主体因承担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而导致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的牺牲,这种经济利益牺牲表现为未来向别的主体转让资产或提供服务”。这两个定义的显著特征,是强调“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资产)或流出(负债)。研究者认为,FASB的资产和负债定义,是面向未来的,因此,按定义进行资产、负债的计量,必须考虑未来可能的现金流量(这正是FAC No.7中FASB力图从现值角度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个重要原因)。FASB也强调,资产(负债)本质上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牺牲)。但是,FAS 157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包括此前的多个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却一再声明是计量时点(即当前、计量日)的现行价值,这个现行价值就是计量时点的现行交换价格;即使在收益法估价技术中使用到未来现金流量时,也反复强调这是在无现行市价的前提下,迫不得已用于估计现行市价的一种手段。可以说,公允价值定义是立足现在;而资产、负债定义,则是立足未来。虽然FASB在随后的“157号准则公告总结”别说明,公允价值计量反映了现行市场参与者假设下与资产相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与负债相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但是,FAS 157中的公允价值定义与FAC No.6中的资产、负债定义的冲突,仍是很明显的(孰对孰错此处不予讨论)。

(二)公允价值研究中存在的不当与错误

美国的公允价值研究,从公允价值理论体系内部来说,存在着如下一些明显的不当与错误:

1.混淆价值(计量属性)和价格(计量单位)的界限。价值和价格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而价格则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将价值和价格混淆,直接导致两个严重后果:一是混淆计量属性与计价的关系,使“计量价值”(计量属性问题)和“价值是多少”(定量化确定计量属性的量,即单价、金额)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界限彻底模糊。其结果,所有具体价格都被当作会计计量的不同计量属性,对会计计价(具体价格)的讨论,都成了计量属性的讨论;二是由于对计量属性与计价的混淆,使会计在货币计量的背景下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价格,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反倒变得模糊起来。

2.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本质认识不准确。公允价值计量是针对历史成本的缺陷而采用的新计量,其核心是在每个计量时点上(FAC No.7中的“当前”;FAS 157中的“计量日”)以现行市场价格对资产(负债)的现行市场价值进行计量。因为资产(负债)的价值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因此,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不断地在各个计量时点上将变化后的现行价值(表现形式是现行市场价格)反映出来,这才是对资产(负债)价值的真实反映。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本质,是将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化,不断地进行动态反映。

3.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重点把握不当。由于对公允价值计量中反映出来的动态反映观没有清醒认识,导致对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关系分辨不清,仍将计量研究重点放在初始计量上。公允价值计量的本质是动态反映,关键和核心是将资产(负债)在每个计量时点的现行价值(表现为现行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因此,基于动态反映观,公允价值计量的重点,当然地是后续计量。对公允价值计量而言,从动态反映的角度看,初始计量中历史成本就是交易发生时的现行市价(这就是FAC No.7中提到的历史成本有时候――初始计量时――就是公允价值的根本原因)。而后续计量,仅仅是将资产(负债)在计量日的现行市场价格(即现行价值)反映出来,并不要求以所持有的资产(负债)进行真实交易,这就是FAS 157中提出“虚拟的交易”、“市场参与者观”这些新名词的由来和根源。由于FASB对公允价值计量重点把握不当,使FASB自身以及相当多的研究者将这些新名词使用到初始计量的研究中,这是一种彻底的误导。

4.公允价值理论体系混乱、复杂。30多年来,FASB制定的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和涉及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复杂、混乱、前后不一致,造成了理解和操作上的困难。FASB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某种意义上FAS 157“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就是针对这一背景而制定的。但是,从FAS 157的内容体系以及准则两年来的实施效果和反应看,FASB的初衷并未能很好地得到实现。

四、从美国公允价值研究看其未来研究方向

虽然美国的公允价值研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作为迄今为止最接近科学计量的一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的大趋势却是不能改变的。从美国的公允价值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寻找公允价值的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1、从FAS 157看,FASB对于可靠性的态度已发生悄然转变。在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FACNo.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FASB认为,会计信息有两个首要的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在FASB的观念中,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矛盾的:相关的信息不一定可靠,而可靠的信息则不一定相关。会计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FASB的这种认识,是基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以及建立在历史成本会计基础之上的机械的“可验证”观念和畸形的“真实反映”观念。而在FAS 157中,FASB认为,不断变化的市场价格是真实可靠的,依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价格对账面价格进行后续调整――也就是进行后续计量――是真实可靠的,从而突破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可靠性观念。FASB对可靠性认识态度的悄然转变,有可能导致对相关性和可靠性关系的重新认识;同时,随着对可靠性认识态度的悄然转变,可能进一步导致对会计本质、会计目标、甚至对现行会计理论体系的认识发生彻底改变。

2、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出现,使会计计量明确定位到价值属性上来。目前,虽然美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尚处于价值(计量属性)和价格(计量单位)混淆的阶段,但是,公允价值计量这一概念的提出,却给重新澄清会计计量带了一线曙光,表明了会计计量原本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计量属性问题,明确计量什么――在货币计量条件下是价值;第二层次是对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的结果问题(是多少)――在货币计量下,价格和金额是多少。这一变化的出现,为科学的会计计量研究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