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

医院资金审批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资金审批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资金审批制度

第1篇: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

1财务预算管理不科学、不规范

医院预算管理是医院结合当前的管理特点和资金使用状况,为实现阶段性的目标,设定考核指标对资金运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财务活动,它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随着医改的推行,一些医院预算都暴露出问题来:①对预算管理不重视,在预算编制中往往为了简化程序照搬去年的预算指标,不符合医院现在的发展水平,这极大地影响了医院的管理水平。②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认为预算指标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并未参与确定预算水平、预算金额、考核指标,这些错误导致医院预算指标严重脱离医院实际管理,带有很大的主观意识。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许多医院并没有真正落实内部管控。①重大决策的做出比较随意,没有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领导直接下达命令,没有经过集体讨论;②权责不明确,当执行命令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不到责任人员,管理十分混乱;③没有建立严格的设备、物品授权审批制度和财产保管制度,大量的药品脱离监督,容易导致违法乱纪现象。

2.3医院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包括对财务知识的理解、应用、创新,尤其是当医院面临重大抉择时财务人员的专业分析能力和识别风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医院的财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这种现象在中小型医院中较为明显。他们的理论基础薄弱,加上医院的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很少接触到新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4投资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已被推向市场,单靠过去那种接受政府补助的方式已经不能维持庞大的资金支出。医院要扩大规模、承接新业务就必须购置新的设备、仪器,建筑房舍。但是有些医院在投资之前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和风险评估,财务人员也没有对投资回报率,资金回收期进行科学的分析,造成资金的流失,这会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

新形势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做好财务预算,加强收支管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编制财务预算能减少浪费,为医院节省资金。医院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各部门都应当参与讨论,以去年的指标为参考,根据本期医院的发展现状和业务量制定合理的标准,全面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各部门资金调度,既符合厉行节约的原则,又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预算编制完成后,严格按照预算进行经营、投资活动,不能盲目扩张,确保医院的利益。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和业务范围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监督制度,使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医院的发展。首先,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重大财务决策要经过集体讨论,领导及相关人员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力。其次,岗位设置要合理,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划分好各自的权限,对号入座,相互制约。

3提高财务人员水平

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及医院会计制度,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各种培训、考试,提高自身能力;引导财务人员学习先进医院的管理经验,应用到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电子信息化、专业化。

4加强资产管理

第2篇: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 改革与创新 建议

1.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1医院的成本核算模式不合理。支出项目不能清晰地反映医院的成本耗费的客观情况,医院的会计核算在某种意义上讲只是一个大致的核算,比较笼统,只起到出纳的作用。原因有两点:一是医院属于政府办的机构,政府部门和单位内部更多的只是关心业务收支、收支结余等财务数据,对医院的成本耗费等不太关心。二是成本是定价的基础,目前医疗服务价格都由政府制定,致使价格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而政府补偿也很难跟上,造成医疗单位加强成本核算管理的内在积极性不高。

1.2会计核算中未引入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要求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企业会计制度》中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计提8项资产减值准备。医院的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与企业一样要在市场环境中体现价值,存在着市场风险。同样,医院也存在着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的投资风险,应收款项的坏账率可能比企业更高。因此,为了不导致虚增资产,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对相关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1.3医院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重要性不够。全面性与重要性是指会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医院的财务收支及结余情况,重要的内容应单独列示反映,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是医院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原则。现行医院会计信息披露简单,主要原因是:以往会计报表只局限于医院浏览及上级部门检查,客观上没有详细披露的必要。在卫生改革的今天,随着多种形式所有制医疗机构的出现,除政府部门以外,不同方面的人员获取会计信息的侧重点不同,医院的财务会计信息不能满足多方需求。

1.4所有者权益核算不分投资主体,忽视所有权。由于以前医院产权归国家所有,净资产的核算分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固定基金,只核算用途,不按不同的投资主体核算所有者权益。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及多种形式所有制医疗机构的出现,这一矛盾逐渐突出。

1.5固定资产核算未按净值反映。医院按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列入成本,专款专用,用作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但固定资产账面仍按原值反映,无法按固定资产现有净值反映,忽视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事实上虚增了医院的固定资产。

2.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2.1不断适应新医改对医院会计核算的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这就需要通过会计工作来客观、真实的评价医院的经营成果,国家应该根据需要制定多元化的统一医院会计制度,以满足当前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改制后的公有或多种所有制的非营利医院、社会资本参与或兴办非营利性医院需要的会计制度。同时,可以借鉴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等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公益性支出,应在会计制度上增设公益性会计科目,如增设“公益性支出”、“公益性收入”会计科目,既能准确衡量其承担责任、义务,也有利于医院绩效考评和经营管理。

2.2完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一是根据谨慎性原则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核算逐步趋于一致,以真实反映医院的资产负债情况,获得医院整体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的信息和使用状况,便于会计报表使用人作相关决策。二是完善外部投资核算。医院要建立多元的资本金结构,条件成熟的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革,相应的设置“股本”科目反映外部的投资。或者在权益类科目中增加“资本公积”科目,以反映社会资金对医院的投资情况。分配利润时应增加“利润分配”会计科目,真实反映医院的经营实质。三是完善成本费用核算。对于成本费用核算,可以参照企业核算方法,将管理费用作为期间费用。直转入收支结余,不再进行管理费用分摊,在会计科目方面要根据医院的特点设立成本类科目,统一核算口径,同时细化核算内容,已确保成本信息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2.3增加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医疗体制改革后,医疗机构的投资主体成多元化趋势,不同的投资主体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需要全面披露医院的会计信息内容。首先,修订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总表列报内容。根据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分类标准,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格式,增加医院涉及到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组的财务列报实用数据,使资产净值直观明了。其次,应该新增现金流量表,由于医院已经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可以全面反映经营实质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医院可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中的具体准则,从经营、投资和筹资角度全面了解医院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资金使用是否正常,以评价医疗机构业绩,便于接受各产权主体的监督。再次,医院的财务报表在提供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的基础上,还需披露成本费用表,已全面真实的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本。确保其医疗收费能够合理定价,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满足报表使用各方的需求。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和经营效益。

2.4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职能首先要加强内部审计,通过审核会计凭证及账目,监督财务管理人员的应收账款管理的日常工作,保证财产安全完整;其次要建立并严格落实赊销审批制度,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导致销售人员进行赊销时没有级别及其相应赊销金额的限制,导致了应收账款过高和总额超标的现象,因此应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对销售人员的工作进行约束,而设立了赊销审批制度的企业,应通过内部控制内部进行监督和评价,发现不足并做出改进,避免流于形式;针对销售人员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及销售回款责任制,把应收账款回款率作为考核销售人员的重要指标,与其工资、奖金挂钩,对于逾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也分析原因,若由销售人员违规操作造成,应追究其责任。

参考文献:

[1]李花玉.医院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4).

[2]王莹华.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9) .

[3]吴光清.对完善公立医院会计制度的一些看法[J].财务与会计,2009(11).

作者简介:

第3篇: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

随着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医院由过去的单纯计划经济正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前“靠财政吃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医院管理也由过去的“不算账”朝着“精算账”转变。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医院的财务主管部门――财务科是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中心,财会人员就是这个中心的理财人,能否当好家,理好财,财会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年代里,因认识问题,财会人员往往成为被动的,领导怎样指挥,财会人员就怎么办。职工也认为财会人员只不过是报报账,发发工资而已。至于钱怎么用,用得合理不合理,财务人员无权过问。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下,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赋予财会人员的职能正在逐步落实。会计人员的职能由单纯的“记账报账”转为“记账报账和核算管理”双重职能。她们的监督管理职能就凸现出来。那么财会人员能否真正发挥其管理作用,监管的力度如何?医院领导的支持是关键,在这方面笔者的体会是:

一、财会人员必须由财务科统一领导

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除了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外,人事管理是财务监管的重要措施之一。早在1998年,我院就对财会人员实行了统一管理,财务科作为医院的一级财务机构,医院所有的会计人员一律由财务科领导。财会人员的业务、工作安排,领导和人事部门不做过多的干涉,他们的工作去向由总会计师说了算。为了对所有财会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我们还对下派财会人员的经济利益与所在工作部门脱钩,他们的工资、奖金、福利由财务科统一制定标准,统一发放。这样总会计师不仅掌握了财会人员的人事调整权,而且还掌握了他们的经济管理权,财务科在人员管理上就完全处于主动地位。被派出的财会人员因在人事调动、经济利益两个关键问题上不受制于所在工作部门,因此工作起来就能放开手脚,大胆工作,敢于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并敢于向所在部门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该部门财务管理健康发展。

当然,医院实行财会人员统一管理的目的主要是打消财会人员的思想顾虑,使其大胆工作,敢于管理,财务科作为全院财务管理部门,也可以得到各经济活动部门的真实财务信息,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财务科可及时出面解决,对超出自己权限的也可以向有关领导建议解决。另外,被派出的财会人员不仅具有财务管理的权力,而且有配合所在部门工作的义务,他们的行政管理由所在部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总之,要想发挥财务监管作用,人事管理是最根本的管理。

二、做好内部财务预算,是医院财务监管的基础和科学依据

单位内部预算不仅仅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形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单位对整体工作的安排。因此,财务预算是建立在经济运行规律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的。预算是否科学,收支安排是否合理,能否真正地得到执行,这就要看预算本身是否进行了科学的预测、是否实事求是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何,笔者认为,要想做好内部预算并得到执行,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了解医疗市场行情,正确预测各项收入

收入是支出的保证,“量入为出”是预算的基本原则。要想把预算搞得科学、准确、切合实际,就要对医疗市场行情进行了解、预测。特别是对国家的方针、政策精神要吃透、弄清,正确估计市场形势;除国家方针政策对医院有影响外,市场行情还应包括:过去的经验、医院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设备增加带来的效益等,尽量把各项收入算准、算细。只有可靠的收入来源,才能保证支出的落实,否则,所谓的预算将成为一张空纸,甚至因为预算的失误而影响医院整个工作计划的落实。

(二)全面了解医院工作,尽可能把预算做到项目上

所谓的预算不是凭空想象,它是对一年来的工作及所需资金进行计划性地安排,预算的依据除来自历史资料外,了解医院全面工作是关键。除正常的开支外,还应该按照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对一些大项支出做精心安排,确实无法得到落实的要向领导说明资金的筹措方式或建议不安排,非安排不可的建议减少其他项目开支。预算的制定者要对医院需办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以往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正确判断当年的医疗市场形势,再综合医院的工作需要安排各项支出。对能细化的一定要做到项目上,对不能做到项目的要分类归口预算,使领导对每项开支做到心中有数,计划用钱。

(三)建立预算经费使用账簿

内部预算通过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预算得到执行,根据我们的经验,建立预算经费使用账簿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预算按分类和归口管理,每个口的预算经费都要建立预算经费使用账簿,并将账簿交给执行的职能科室或主管领导,执行的职能科室或主管领导在办理报账手续时必须持账簿由财会人员销账。一旦预算经费用完,财会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报账手续。实行预算经费使用账簿制度,不仅使经费使用人对经费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计划用钱,而且减少了财会人员与使用者甚至领导之间的误会。

(四)实行财务监督是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

财务预算本身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但在过去,因领导对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财会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作出的预算往往流于一种形式,预算通过后谁也不再过问预算的执行情况,财会人员更是无能为力。近几年,我院领导对预算工作非常重视,预算在通过前大家可以充分讨论,一旦经党政联席会通过大家都要遵照执行,并明确规定财务科是预算执行中的监督人。财务科不仅要对经费实行总额管理,而且还要对预算的用途进行监管。如果预算经费用途改变,必须在使用前通过一定形式通知财务科;对追加的预算外支出,也要事先通知财务科,以便财务科及时调整预算方案,安排资金,对事先不通知的,财务科可拒绝办理。

三、理顺财务报销审批程序是财务监管的关键

财务监管是建立在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内部制度好比法规,人人都要遵守。在诸多的制度中,财务报销的审批制度无疑是最敏感、最关键的问题。历史上各单位根据不同情况曾有“一支笔”审批制度、“会签”审批制度、“限额”或“分块”审批制度。上述办法各有所长但同时又存在不足。比如说“一支笔”容易造成权力过于集中;“会签”制容易引起领导之间的矛盾;“限额”审批容易钻空子;“分块”批报摆脱不了人情味。我院现实行的是:预算、分块、限额、一支笔四者合一的审批程序,即任何人的审批是以财务预算为依据,各业务主管领导可在所分管的经费内先审,最后经院长签字后方可报销,对差旅费、招待费等敏感费用必须是院长审批。同时规定各口所分管的经费不串批, 不延伸使用,这样一来,财会人员在办理报销手续时可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程序明确,减少矛盾。

四、财务人员对大笔支出应全过程参与

内部预算是医院年度收支的基本依据,在执行中除一些零星、小笔支出可由有关科室直接办理外,对于一些大笔支出计划还应加强论证和考察,确保投资万无一失。如医院要购置一台大型设备,首先应了解市场行情,经济效益论证等有关事宜,毫无疑问,财务科作为财务监管部门应全过程参与其中。这样做不仅可保证资金得到落实,而且对投资项目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可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参考一些意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参与事前的论证工作只是第一步,财会人员在投资后还应参与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所谓管理主要是指投资项目使用效益的管理,监督投资项目是否按论证时的情况执行使用,是否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如达不到预期效果,财会人员应根据各种数据帮助使用科室分析原因,及时调整经营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往往忽视财会人员参与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项目投入后根本不考虑财会人员参与其管理,错误地认为那是使用科室的事,至于投资后达没达到预期效果,根本没人过问。正是因为这些投资缺乏财务监管力度,没人要求“投入与回报”挂钩,才造成有些设备的严重浪费,但科室还年年要增加投入,并且理由十分充分,就是不见效益,这是公有医院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五、做好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

第4篇: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基建工程;财务管理

医院基建工程具有投入多、工期长、环节多等多个显著特点,财务部门如何使用和管理好基建工程资金,确保工程质量并合理控制成本,这就需要发挥财务控制和监督管理作用,使资金使用效率得到充分体现,以促进医院发展。

一、医院基建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

医院管理者忽视财务管理工作,使得基建工程建设中财务人员的会计职能未能得到发挥。上级管理部门过于重视工程招标,对基建工程的造价和预算工作持不关注、不重视的态度,并从真正意义上比较投标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未能严格履行份内职责,在基建工程建设中对资金支付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足。就现阶段情况来看,财务人员仅落实了财务核算工作,并未参与到项目前期工作中,因此基建工程建设管理无法优化配置资源,财务人员未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另外,部分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足,对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不到位,且很少了解基建工程业务内容,无法准确地核算出基建工程花费,严重影响着成本核算工作效率。

(二)预决算执行力度不足

在医院基建工程中,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并未参与核算工程的预决算,仅依靠委托第三方、咨询造价公司等方式核算工程预决算,这样也会给核算工作留有舞弊的机会,依据惯例,委托方或咨询公司的劳动所得是按照决算之后的一定比例进行计算,所以委托方或咨询公司一般会以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作出工程核算,但若承包商用利益诱惑委托方或咨询公司,则很有可能出现不真实、不准确核算问题,增加基建工程成本。

(三)监督意识淡薄

对基建工程而言,部分医院不仅忽视财务管理,还未形成完整可靠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对基建工程建设过程很少参与,对工程认识不足,难以开展财务监督工作。财务人员工作过程中完全依靠上级指示开展财务拨款、记账入账等工作,并未核实具体费用,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未能得到根本体现。另外,一些医院未设立内审机构,难以对基建工程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内部管理缺陷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与解决,导致基建工程资金超标,影响医院成本控制。

二、针对医院基建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医院领导应引起重视,建立基建工程专属管理机构,安排会计人员做好财务管理,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对个人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并形成一套完整、分明的奖惩制度,实现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分离,便于相互监督。要想保障医院基建工程顺利开展,就应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各个医院应以自身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与相关法规、政策相结合,建立一套与自身管理水平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对成文进行修订,使基建工程相关部门在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下开展工作,对基建工程建设工期、质量起到督促作用。

(二)加强核算管理工作力度

要想保障基建工程建设效率,医院应进一步调整其核算工作,通过财务会计软件实现基建工程的管理,以《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等制度要求为依据,对工程中的各个分项进行管理。按照经过审核确认没有错误和纰漏的原始凭证,对记账凭证进行及时编制,并在每月月底与总账进行核对。明确划分会计科目,将发生的各项业务在账户中作出明确反映,对成本费用进行细化,有效控制基建工程成本。在基建工程建设中,每一笔支出都应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并由管理层进行层层审计,先递交申请书,再由监理工程师核实确认,然后申报和审批,最后交由财务审核签字。对于审批工作,应充分尊重各级领导的建议和意见,依据审批程序支付款项。

(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在基建工程财务管理中,建立并完善授权审批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是是非常有必要的,使部门职责更加明确,保证不相容的工程岗位相互制约、相互分离,不能由同一人或同一部门负责工程全过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概算编制、支付价款、竣工结算等职务和岗位进行分离,并建立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对医院基建工程而言,内审机构对其进展情况的监督非常重要,一些医院内审部门执行力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约束性和权威性,严重影响内审工作效率,进而对基建工程的顺利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医院内审工作随医院体制变革而发生转变,由以往的差错防弊转变为服务型审计,贯穿于医院的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整个过程。通过内审工作不仅能够准确制定各部门的规章管理制度,还可以确定计划进展情况。利用内审对各部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揭示,并提供相应解决办法,可促进医院经济发展。内审工作应充分发挥评价作用和询问作用,跟踪管理基建工程的所有环节,并结合前期预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将差异揭示出来,找出差异产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使医院资金安全得到保障。结语对医院基建工程财务进行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医院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针对医院基建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预决算执行力度不足、监督意识淡薄等问题,可从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核算管理工作力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等方面出发,提升基建工程财务管理水平,为医院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淼 单位:南阳医专一附院

参考文献:

[1]王瑜.强化医院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5(05).

[2]陆莎.浅谈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2016(20).

[3]贾南.对医院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04).

第5篇: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内部控制

一、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

1.预算控制风险

部分医院经济管理基础薄弱,不重视预算管理,没有将预算控制工作提升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从而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使得医院收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增加了资金风险。大部分医院仍采用固定预算法编制预算,没有考虑到医院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发展需要等因素,使得预算编制质量偏低,降低了预算的可执行性。同时,医院对预算执行的控制力度不足,各科室的预算执行符合率偏低,在预算考核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严重弱化了预算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没有调动起全体职工参与预算控制的积极性。

2.成本管理风险

医院面临的成本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信息生成风险。具体包括成本归集不正确、成本核算不及时、管理费用划分不正确、成本与收入不配比、间接费用分摊不合理等情况,这会造成成本信息失真,难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成本效益管理风险。具体包括药品销售对医院效益贡献越来越小,盲目借贷造成资金成本率偏高,缺乏对投资项目的效益评估,延期收回医院医疗款,成本费用支出审批不严等情况,严重阻碍了医院成本效益目标的实现。

3.资产安全风险

医院在资产管理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重采购、轻管理的思想,使得医院存在着资产流失的隐患,不利于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目标。大部分医院没有落实资产清查制度,没有定期开展资产盘点工作,导致医院账实不符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盲目购置固定资产、随意处置固定资产的情况,没有健全固定资产购置、使用、保管、报废等环节的操作流程,不仅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而且还容易出现资产流失现象。

4.财务监督风险

财务监督是确保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医院缺乏财务监督机制,为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同时,部分医院没有设立监督机构,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监督评价,易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此外,还有部分医院将内审部门设立为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严重弱化了内审部门监督职能的发挥。

二、基于财务风险为导向强化医院内部控制的措施

1.强化全面预算控制

医院应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落实全面预算控制,从而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不断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制定和落实财务目标。医院要结合以前年度预算完成情况,在合理预测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目标。针对有收入的科室,要根据科室人员结构、历年经营状况、设备投入情况以及科室职能等因素,对收入和费用目标进行分解落实。针对无收入的科室,要根据科室职能、提供的服务确定预算支出目标。其次,完善预算经费审批制度,对预算方案涉及的经费支付进行严格审批,并落实由分管院长、财务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科室负责人层层把关的三级审批制度,用以规范各科室预算内资金的具体使用,杜绝随意调整支出。再次,强化预算执行控制,跟踪检查各科室的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掌握预算支出进度。同时,医院还应当落实预算考核制度,对各科室的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考核,其考核重点为成本费用节约额、成本降低率,并将考核结果与职工的薪酬挂钩,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

2.强化成本控制

医院应在识别成本管理风险的基础上,从强化财务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加强成本控制,落实成本控制措施。具体如下:首先,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医院应规范原始凭证的取得和汇总、费用分配表的编制、财务报告的生成等会计基础工作流程,正确划分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准确进行成本会计计量,确保成本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同时,还要对已生成的成本信息进行审计,杜绝出现错漏和舞弊现象。其次,加强成本效益管理。在事前成本控制方面,医院要科学分析外部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对医院内部成本管理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医院成本管理的具体情况,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在事中成本控制方面,医院要建立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责任制度,规范重大投资决策的程序,尤其对于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彻底消除盲目投资现象。在事后成本控制中,医院还要对成本效益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考核,激发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最后,健全成本费用审批制度,强化收支管理,明确审批权限和程序,对金额较大的物资采购采取招标的方式,严格控制款项支出,避免暗箱操作增加医院成本。

3.强化实物资产保全控制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要重视各类实物资产的保全控制,防止资产流失,确保账实相符。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明确实物资产管理职责,限制无关人员接近先进、易变现资产和库存物资。尤其针对货币资金而言,要加大管控力度,妥善保管好各类印章和票据。其次,落实实物清查制度。医院要根据业务特点,对固定资产、设备、药品、医用器具、材料等物资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根据盘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账务处理,确保实物实存数与账面数相符。再次,做好资料保管工作,医院要分派专职人员负责资产、财务、会计等资料的保管,防止出现资料丢失、毁损、被盗等情况。最后,加强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监控,对固定资产的成新率和使用状态进行检查,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追溯调整固定资产折旧,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医院要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审批程序,不得随意处置固定资产,以便造成资产流失。

4.强化财务监督

医院应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使其独立于财务部门,并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尤其在财务工作方面,要加大监督力度,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首先,内部审计部门要重点对财务关键岗位、关键环节进行不定期审查,并指出财务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相应整改建议。内部审计部门要重视财务信息真实性、合法性审查,保证财务信息质量。其次,医院要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内部控制目标是否实现,并对执行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价。再次,将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政府职能部门要不定期对医院经营活动进行检查,根据医院风险特征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杜绝医院存在违法乱纪的经济行为。

三、结论

总而言之,医院在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财务风险,为了有效规避和降低财务风险对医院带来的负面影响,医院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建设,构建起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医院要以财务风险为导向,加强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实物资产保全控制以及财务监督,从医院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入手,落实内部控制措施,从而堵塞财务管理漏洞,规范医院经济运行秩序。

参考文献

[1]陆文莉,杜相品.浅谈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经济师,2012,(10):81-83.

[2]郑大喜.基于财务风险导向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框架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2):56-58.

[3]吴涛.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促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实践[J].财会月刊,2015,(5):42-44.

[4]季磊.加强全面预算控制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J].会计师,2014,(9):74-76.

第6篇: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 财务管理 影响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医院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发展的结果,对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医院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等有重大意义。现就新《医院财务制度》对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对策做如下分析。

一、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对策

(一)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和监督

医院应该依据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使内部控制机制得到完善,从而保证医院各项经济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医院各财务管理人员照章办事,进而实现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医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医院的严格审批和经济核算制度。坚持“一支笔”的审批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合理使用医院资金,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资金运用的最佳效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医院财务部门是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应严格把关,杜绝各种不合理的开支,在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求的前提下,有效保证医院各项日常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

预算是指医院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依据医院发展计划与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国家对医院实行的预算管理办法为:“核定收支、超收上缴、定项补助、结余按规定使用”,并要求医院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规范预算编制与审核

新《医院财务制度》要求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收支预算的原则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全面加工分析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对医院一定时期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做综合考虑,从而对预算编制进行科学的定量与定性预测,而不是简单的上报和下达。新《医院财务制度》下,“零基预算”是医院预算编制的基础,预算编制细化到临床部门和具体项目,保证其完整性和严肃性。同时,新《医院财务制度》重点强调预算编制方法的实用性,比如,可滚动预算医疗收入、药品收支、材料耗费等预算项目,定额预算办公经费等相对固定的项目,零基预算基建项目等专项费用,从而保持预算编制的灵活性和现实性,并得到切实贯彻执行。

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预算必须具有严格的审批权限和规范的审批程序。医院决策机构审议通过预算草案后,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核,财政部门加以批复,所有流程完成后预算才能生效执行。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不能随意调整预算项目的支出,如需追加预算,需要经过法定审批和对年初总预算和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进行相应调整。

2、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新《医院财务制度》要求经批复的预算方案得到严格的执行,可以层层分解预算,并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或个人。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定期对执行情况和预算额度进行对比,及时发现二者的偏差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顺利实现预算整体目标。一是各级预算单位均利用共享的网络资源建立预算管理预警系统,指派负责人专职管理,及时对预算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二是财政部门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同各基层预算单位和职能部门讨论预算差异,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三是统一采购药品、设备、卫生材料、基建工程等,并在统一库房中集中管理。同时,为降低医院自有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医院应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财务部门直接支付医院其他合同款项;四是将预算执行结果和部门的成本、绩效考核结合起起来,促使预算主体的权利、义务明确化。

(三)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社会对财务人员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再是只负责发工资和记账等,而是要切实参与到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因此,医院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首先要在招聘阶段严格选拔人才,保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进入医院;其次要在日常工作之外督促财务人员进行再教育,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保证财会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更好地参与到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去。

二、新《医院财务制度》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局限性

医院业务活动纷繁复杂,新《医院财务制度》并不能为医院解决所有问题,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体现在科室成本数据的可比性上。医院科室的划分较复杂,形成的科室成本数据就可能存在可比性差的弊端,因此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应综合分析和利用科室成本数据。另一方面体现在科教业务投入数据的完整性上。医院实际业务多种多样,新《医院财务制度》只对医院的科教投入的一些收入来源做了明确规定,却忽视了医院自有资金投入和其他来源的资金投入。因此,必须对相关数据归集整理后才能掌握医院科教收支核算的整体状况。

医院财务制度改革顺应新医改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医院只有在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确保医院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绍波.新旧(医院财务制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l;3

[2]郑大喜.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思路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3

第7篇: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

一、固定资产含义的变化及核查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对固定资产核算又有了新的规定,例如单位价值标准提高,一般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由旧制度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业设备单位价值由旧制度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每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定出新的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等一系列规定。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对成本核算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便是其中一项。为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医院执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之前对固定资产的清查是十分重要的。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经营理念转变

医院领导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重视固定资产全方位管理。把一家医院比作大海中一艘航行的巨轮,院长则就是这艘巨轮的船长,他所做出的决策,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方向。许多院长十分重视抓经济效益,殊不知从管理上同样可以把经济效益提高上去,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如果医院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将会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盲目购置设备,固定资产无人监管损耗严重,造成资产的浪费,对于一所医院损失是巨大的。

(二)制定相关规定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实行多头管理:财务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科管房屋、办公家具等;器械科管专用设备。由于相互脱节,沟通不够,定期盘点不及时,无法及时发现账外资产、毁损资产、遗失资产等,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情况存在。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管理责任不到位,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这时设立统一领导专人专管的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势在必行。

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可以隶属于财务部,成为财务部二级科室,总体掌握医院所有固定资产情况,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直接领导各分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各个使用科室设有固定资产管理员,承担起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

(三)加强内部控制审计

医院各部门需要配合医院审计科做好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工作,审计部门不只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处理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做好审计监督指导工作。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定时清查制度

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做好定期盘点清查。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核算环节,由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在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需要医院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首先,完善固定资产采购更新制度,严格按程序审批,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内网的办公信息平台逐级审批:使用科室提出购买(更新)申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总务科、设备科)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原有固定资产是否可以报废或者使用科室是否有必要购买此设备,并对购置价格提出指导意见;财务部(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审批资金使用计划意见;主管院长及院长签署审批意见。其次,设备购买后,尤其是大型医万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每月至少对一项大型设备做出专题分析报告,有利于全面掌握医院设备的使用情况,让领导和使用科室对设备的使用效益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固定资产报废环节要有规范的审批制度:使用科室提出报废申请,详细说明设备报废原因;管理科室对设备进行评估鉴定并做出评估报告,判断其是否满足报废标准,对于满足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提交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管院长,院长审批。审批后管理部门确保报废设备收回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定期到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办理国有资产报废程序,并进行财务销账。

医院固定资产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盘点工作量大而繁琐,但决不能因此而放松甚至放弃盘点工作。每次将清理、盘点的具体情况及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对于存在的问题一一列示,并提出修正意见及建议,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时清理,真正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完成对资产从申购到报废的全程监控,形成良险循环的长效管理机制。

第8篇: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

根据县局《关于县乡医疗卫生单位20XX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自查的通知》的要求,XXXXX卫生院按照自查的范围和项目,结合本院20XX年的实际情况,逐条对照,认真核查,现将自查结果作以汇报:

一、财务管理内控机制建设及制度执行情况

1、本院按照《会计法》及《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了财务制度。先后制定了《财务工作制度》、《会计监督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原始凭证管理制度》、《财务报销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

2、财务收支实行一签三审制度审批制度。医院设专职会计1人、出纳1人,会计、出纳严格依照钱账分管的内控原则开展日常工作。

二、预算执行和会计核算情况

1、本院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及权责发生制原则,采用复式记帐法按月具实、合法进行会计帐务外理,未发生滞留、挪用专项资金(包括合疗、医保等专款)现象,日常业务收入无坐支、私设小金库和虚列支出等行为。

4、20XX年收支结余:20XX年年末结余14万元,提取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6万元,转入事业基金8万元。

三、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情况:

由于本院业务用房20XX年拆除重建,未开展住院业务,本院对下属的XXXX门诊(1-6月)XXXX门诊部(1-9月)给予60%的基本工资和60%的津贴拨款,差额部分及费用由各点独立核算。从报表反映出来的总体情况是:职工的全额工资和全部津贴全部到位,未增加新的债务,达到收支两条线的运行模式,无坐支、隐瞒、乱开支、乱发资金津贴等现象。

总院人员工资、津贴按绩效考核并坚持按月向县局送审后发放,差旅费、电话费、招待费等所有费用开支均参照相关部门规定的标准进行列支,并实行经办人、院长、财务签审小组三签字,无挥霍浪费现象。

四、银行帐号开设和管理

全院共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开立了基本帐户、专用专户、国债项目资金专户、全县乡镇卫生系统退休人员工资专户四个账户。不存在私开账户情况。

五、预算内外票据管理、使用及物价政策执行情况

总院对在财政部门领用的门诊、住院发票由专人负责任管理,实行验旧领新,对各点的票据领用建立了详细台帐,保证了票据的安全。医疗收费标准、范围和药品加价严格按物部门的规定操作,20XX年8月份顺利通过了县物价局的全面检查。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做到依法办事,无乱收费、乱罚款行为。

六、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

合疗、孕娩补助等专项资金严格按照县局相关文件要求,在收到款项后三天内转帐支付。上报补助资料真实,既不存在虚报冒领、恶意套取,也不存在滞留、挤占、挪用。

七、资产管理情况:

第9篇:医院资金审批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以人为本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医院加快信息化、市场化建设和管理理念创新、完善和建立现代医院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做到与世界接轨,以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来推进医院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有利于完善现代医院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从而有利于规范医院管理行为和提高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加强内控控制建设,有利于提高医院的风险防范能力;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提升医院化现代管理水平;医院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改善医院内部环境,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本文就如何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进行探讨。

一、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基本原则

由于医院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和严格意义上的医院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在进行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时,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 全面性原则。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涉及到医院管理工作的许多方面,既要注重医院的短期目标,又要符合医院的长期发展规划,而且还应该与医院的其他管理相互协调。

第二,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医院必须以国家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作为基本的准绳,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范围内,结合本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这也是医院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基础。

第三, 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必须在机构设置、治理结构及业务流程、权责分配等方面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同时也要考虑到运营效率。总之,制衡性原则要求医院要保持进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人员和机构的独立性,使得能够相互制约平衡。

第四,公益性原则。尽管目前我国医院市场化的趋势越来越快,但是不管怎么变,医院救死扶伤、保护增进人民健康的使命没有变;医院作为承担一定社会公益性的性质还没有改变。诚然,对于医院而言,追求经济价值最大化无可厚非,但是讲求社会效益才是医院的最高目标和终极意义。因此,在制定医院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公益性,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二、如何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

(一)要不断提高推进医院内控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完善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是医院内部业务流程和业务环节得到有效执行的保障,是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在未来国际国内市场中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的保障。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完善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医院经营管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与政策层面冲突、更好的适应内外部环境,促进医院平稳发展。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完善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医院识别风险,分析并评估风险,最后对症下药,有效地化解各种风险。同时,要下大力气营造推进医院内控体系建设的浓厚氛围。一是对推进内控体系建设重要性的宣传要到位。二是医院在推进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健全机制、设计制度要到位合理。三是要倡导各级领导带头执行制度,落实内控体系目标的医院文化。四是必须加强对执行落实内控体系各项制度的监督考核。

(二)加强医院收入控制

建立健全收入、价格、医疗预收款、票据、退费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提供服务与收取费用、价格管理与价格执行、收入票据保管与使用、办理退费与退费审批、收入稽核与收入经办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岗位,加强制约和监督。

门诊、住院收费员当天收取的现金或支票当天下班前结帐上缴,当天的收费、退费票据由专职稽核人员当天稽核,并详细登记每个收费员的收费、退费、及票据使用情况。门诊、住院当天取得的收入款项,当天送交银行存入医院基本帐户。门诊、住院收入日报、结算日报及银行存款单,次日(节假日顺延)必须上交计财处收入核算人员,进行收入管理核算,日清月结。医院各项收入的取得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取得的各项收入必须开具国家统一规定的票据。严格按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核算收入。各项收入由计财处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其他任何部门、科室和个人不得收取款项。严禁各部门、各科室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各类收入票据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按医院规定对票据的购买、印制、保管、领用、核销、遗失处理、清查、归档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管理,并设立票据登记簿进行详细记录,防止空白票据遗失、盗用。

同时,要加强结算起止时间控制。在医院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统一规定门诊收入、住院收入的每日、每月结算起止时间,及时准确核算收入。建立退费管理制度。各项退费必须提供交费凭据及相关证明,核对原始凭证和原始记录,严格审批权限,完备审批手续,做好相关凭证的保存和归档工作。门诊、住院、财务分别设立稽核岗位,对各项收入与票据存根进行逐项审查核对,确保收入真实完整。

(三)加强支出控制

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执行与审核、审核与付款结算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岗位,加强制约和监督。各项支出要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严格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核算支出。

同时,健全支出的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等管理制度,明确支出审批权限、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实行院长“一枝笔”或者院长授权审批制度。审批人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严禁无审批支出。

此外,加强支出的审核控制。完善支出凭证控制手续和核算控制制度,及时编制支出凭证,保证核算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实行医院、科室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医院管理效益。

(四)以人为本,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素质

提高建设和执行内控体系的能力水平。内控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必须加强培训教育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投身于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中来,建立内控体系建设人才库,着力培养一支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优秀内控体系建设队伍。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是以人为本在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体现,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加强负债管理、提高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深刻内涵,而不是喊喊口号或人云亦云,甚至曲解其涵义。提高医院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医院财务工作主要依靠医院内部控制人员,因此,在医院财务工作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放在首位。在培养医院内部控制人员的理念和品质的同时,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思想修养与财会法制观念训练

要积极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要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坚持原则,依法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

(2)强化业务学习

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内部控制人员应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娴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有些内部控制人员仅凭一张文凭混饭吃,没有不断学习,很快就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导致最终被淘汰。内部控制人员应积极主动强化新准则、新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技术业务水平。特别是当今社会医院财务工作已从电算化发展到信息化,内部控制人员只有不断强化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的培训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

(五)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

第一,建立健全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权限,确保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合同订立与审核、采购与验收、采购验收与会计记录、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岗位,加强制约和监督。医院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一人办理药品及库存物资业务的全过程。

第二,制定科学规范的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流程。明确计划编制、审批、取得、验收入库、付款、仓储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设置相应凭证,完备请购手续、采购合同、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核对工作,确保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第三,建立药品及库存物资请购审批制度。授予归口管理部门相应的请购权,明确其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审批程序。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具有请购权的部门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

第四,健全药品及库存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药品和库存物资由单位统一采购。对采购方式确定、供应商选择、验收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纳入政府采购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范围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参考文献:

[1] 冯文静. 论如何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J]. 财经界, 2010,(12):123-126.

[2] 盖彦芳.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J]. 现代商业, 2010,(08):132-135

[3] 陈海泉. 浅析公共财政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07):133-135

[4] 郑秀芳. 固定资产实物与财务管理结合的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30):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