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网络安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 计算机 网络安全 课程 改革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快速步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平台日趋广泛,涵盖了社会上各行各业,如电子办公、电子商务等等,因此,计算机技术成了新时代考核人才的一个标准。高等院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
一、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
21世纪网络安全问题是人们极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对于大学设置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目的,不全是为了培养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全才,而更加偏重于培养学生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解决一些网络安全问题的实用人才,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基本要求。
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道德意识,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掌握网络系统安全基础知识以及一般的维护方法:识别那些资源需要被保护、认识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处理常见的非法攻击、计算机经常受到那些安全威胁以及如何排除基本的软硬件故障和建立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等等。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计算机学科与许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它既可以是附属于计算机学科,又可以说是独立的一门学科。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电子、数学、通信、物理、法律、生物、教育等学科,注重实际与理论相互关联,新技术、新概念、新问题、新方法日新月异,发展极为迅猛,有着以下特点。
第一,知识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网络攻击手段与防范技术此消彼长,只有保证网络安全技术随时更新,才能更好的防患于未然,同时计算机网络安全涉及了许多密码学理论:防火墙、VPN应用系统、操作系统等等,涉及安全原理、安全标准、黑客攻击以及病毒的防治。
第二,学生主体的特殊性。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生都需要接受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学习,不同的是,非计算机专业只需要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即可,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需要深入了解、掌握并且能够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所有知识。
第三,需要一定的实验课程。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不仅需要有良好的预备知识,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数据通信等等,还需要开展一定程度的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不能离开实践,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让学生兴趣索然。例如防火墙的设置,如果不安排实际操作课程,那么就无法领会其中的工作原理。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改革的探索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为了达到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设置的目的,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特点,必须在教学方式、实验方式、考核方式上进行许多变革。
1.教学手段改革。网络安全概念较为抽象,十分琐碎而又环环相扣,内容比较晦涩。这也极为影响学生对网络安全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兴趣。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选取不同的角度去阐述知识,并且划定不同的学习内容。随着各大高校的教学配备不断升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利用动画、图片、影片来生动课堂,更直观的呈现出知识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网络安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枯燥的文字解读,应多采用案例进行实时教学,例如关于修补操作系统漏洞的课程,教师可以实际演示没有安全补丁的操作系统上的网络攻击,使用仿真黑客模拟工具修改学生计算机密码,让学生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得课堂更富有实际意义。
2.实验手段的改革。首先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改进,网络安全的许多课程都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才能更好的被学生所理解,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计算机实验室,构建小型的局域网络,并且搭建专门的网络安全实验平台。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制度,实验室课程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要达到“专机专用”,对于黑客仿真软件的使用要严格管理使用过程,避免部分学生因为好奇心驱使而攻击一般网络。最后,需要在实验室中建立专用的安全工具资源数据库,以便于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的自主学习和自由操作。
3.考核方式改革。教师在设置考核方式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明确到一点:学习的目标不是为了考试的高分,尤其是针对大学教育,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各项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及时更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针对网络安全学科的实践性质,教师应该以书面考试为辅,实际动手能力测验为主进行综合测评考核。让学生通过团结合作或者讨论去完成一些网络安全维护任务,将考核变成一个实际操作任务,让学生通过考核能够提高自己的一些处理事情的能力,增加课程的学习乐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安全技术必然会成为维护社会安稳的必要技术之一,因此,必须要做好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使用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社会竞争技能。教师需要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开展专业的实验训练,总体把握教学内容的深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互联网安全管理不能只靠政府的具体实际行为,政府管理者和公众的互联网安全管理观念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具备了充分和先进的观念,才能科学地指导实践工作,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占据精神上的高地。首先,要提升网民进行互联网操作的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网络操作能力,也就可能难以进行网络安全隐患的防备,因为互联网属于高科技,对于其操作和使用是一个技术上的要求。要通过各种途径使网民都能了解杀毒软件、补丁程序的下载和使用,加深对于安全管理工具的熟悉程度。其次,举办有关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讲座。由于我国网民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因此可以利用国家级和省级电视台、互联网等载体,办各种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讲座。使公众能够方便地接受有关培训,另外,在培训讲座的内容选择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要有针对性,主要介绍防止黑客攻击、网络犯罪、网络不良信息干扰和网络诈骗等这些方面的内容,使广大公众易于接受。再次,加强互联网安全内容的宣传,可以通过举办互联网安全活动日、活动周,也可以通过传统媒体,通过名人的带动等形式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方面的宣传。美国曾经举办过互联网安全意识视频大赛,参赛者主要是大学学生,通过制作互联网安全视频,对互联网安全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介绍,这对于年轻人的教育意义极大,收效也很好。这种宣传模式值得我们国家进行借鉴。最后,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的法制教育,不论是在针对学生的课程中还是针对社会公众的普法工作中,都要加入互联网法制课题,重点涉及对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律规的宣传,向公众传授有关的法律知识,提高其对于互联网安全管理法制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能够强化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防患互联网安全问题的侵害。
2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
负责互联网安全管理的部门主要有信息、公安、工商、文化、宣传等等,他们是我国党委政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多头管理的体制下,如何提高其进行互联网安全管理的能力,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安全管理的能力上了一个台阶,才能应对互联网安全隐患瞬息万变的态势,有效地破解安全难题。第一,加强网络安全监管的技术升级;目前针对网络安全隐患的监管主要采取的是信息过滤和信息分级的方式,当出现违法内容或信息的时候,网络系统会通过路由器过滤或者过滤网关过滤的手段将这些违法内容和不良信息过滤掉。信息分级主要是将互联网信息数据进行级别分类,这种方式与电视、电影的分级制度有些类似,通过分级,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提供给不同的需求者,而违法违规的信息数据则被屏蔽掉。这两种技术虽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例如过滤法的前提是字词资料库的存在,而这个字词资料库的内容是有限的,网络危险数据的内容是无限的,某些资料库存在的危险信息可以轻易地绕过过滤网。因此,作为安全管理的部门要加大技术开发和创新的力度,安全管理措施要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保持步伐一致,要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引进高端的技术研发人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另外,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来,社会力量是我国进行网络安全技术开发所依赖的重要后盾,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很多网络技术人才默默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反病毒软件设计、防木马程序设计。反黑客攻击方面有很多造诣,因此管理部门要重视这些普通的贡献者,鼓励他们加强技术创新,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政策制定应当加大对民意的考量。信息化时代下的互联网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社会文明层面的进步,而推动网络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力量就是普通民众,他们在互联网安全管理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政府部门应当采取包容的态度,积极回应网络民意,在制定安全管理政策时征求民意,集合广大公众的智慧。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在进行政府政策制定时,往往依靠政府单一力量的模式难以有效预见复杂的风险,也难以有效确定科学的制度。第三,重视网络商务交易的安全管理方法。网络安全交易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业务板块,其安全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互联网安全管理全局工作。要拓宽安全管理维度,建立经营主体、商标、广告、市场、合同、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维度,全面规范网络交易的秩序。积极拓展互联网监管的领域,对于网络中介、网络代购等比较新的商务交易方式进行探索,研究规范发展的对策。根据互联网交易市场的特点,探索建立分类别管理的模式,针对大型网上交易平台、违规次数多的网站,加大监测的力度和频度。对于可能涉及网络欺诈、网络暴力或者网络犯罪的行为,要予以重点关注和监测,防患于未然。
3建立互联网安全管理的有效机制
互联网安全管理需要科学有效的机制作为保障,才能使各项工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合理的程序开展,才能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在正常的轨道运行,保障法律和政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一,成立一个专门组织或者部门,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比如成立由多部门联合组建的协调部门,对互联网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我国目前有权治理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政府部门有工信部、文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对于涉及多部门的互联网管理权力时,能够进行协调与整合,最大化地发挥各部门的功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二,要建立专项治理行动的长效机制。通过上述专门组织,以其为主导,进行长期性的专项治理行动。专项治理行动,能够在很短的实践内,形成打击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正面影响,解决一些突出性问题,在社会上形成威慑力。专项整治活动需要协调各个参与部门的关系,发挥各部门的优势,要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在整治活动中吸取经验教训。促进长效机制的顺利形成。第三,建立互联网自治机制。最主要的是做好互联网行业自律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的建立进程,结合互联网事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针对多发性的安全问题,制定合理的行业自律规范,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电子商务的经营者等等主体应当切实履行行业自律规范,树立职业伦理道德,坚决抵制互联网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要规范上网主体的行为守则,通过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法律制度的宣传等方式,使广大公众深刻理解网络不良行为的危害,减少肆意制造网络病毒、肆意进行黑客攻击的行为,避免网络谣言的散布和蔓延。树立文明上网的理念,约束和规范网络言行。最后,要建立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预警机制。当发生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以及大规模的财产安全的互联网行为时,比如网络上的大规模政治煽动行为,对政权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就会突显出来。各级政府、大型企业等要建立预警机制,设置网络安全监测和处置机构。当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时,监测机构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向管理者报告,监测机构能够进行重大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研究重大安全问题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制定出治理预案。并且能够单独或者协同其他部门对重大安全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这样的预警机制对于解决复杂的网络安全问题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4完善互联网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词:网络安全;教学改革;主动学习;任务驱动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信息和重要数据资源存储和传输于网络当中,通过网络获取和交换信息的方式已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信息沟通方式之一。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平台涵盖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银行等。然而,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多,黑客入侵、拒绝服务攻击(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广泛传播使得网络安全技术成为了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高等院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加强大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学习,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新型网络安全方面的人才。
二、《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当中,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了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课程。《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以及保障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培养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全才;另一方面在于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解决一些网络安全问题的实用人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基本要求。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网络原理等理论基础上,对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全面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了解设计和维护安全的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包括密码技术、IDS技术、网络攻击技术、PKI技术、常见的网络病毒与网络黑客的防范技术、实现安全服务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网络安全体系。
三、《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特点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学科,它涉及到计算机、数学、通信、电子、物理、法律、教育等学科的交叉领域,它既可以说是附属于计算机学科,又可以说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网络信息安全》这门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关联,其涉及的新技术、新概念、新问题以及新方法日新月异,发展极为迅猛。《网络信息安全》作为一门课程本身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知识覆盖面广,知识更新快。《网络信息安全》课程包括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密码学、网络体系结构、防火墙、IDS(入侵检测技术)等,它又涉及到网络安全原理、网络安全标准、黑客入侵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范围非常广。与此同时,网络攻击手段与网络防范技术此消彼长,要想保证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必须要保证网络安全技术实时更新,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第二,学生主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高校一般拥有计算机网络安全专业的学生和其他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是未来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的主要技术力量,需要深入理解、掌握并且能够熟练应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面向社会的计算机实用性人才,一般而言只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
第三,实践性强。学生要想掌握《网络信息安全》这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预备知识,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数据通信等,还需要开展一定程度的实验课程。《网络信息安全》的课程不能离开实践,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让学生兴趣索然。例如防火墙的配置的实验,学生只有实际地动手操作,才能深刻地领会其工作原理,掌握其工作方式。
四、《网络信息安全》教学改革的探索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为了达到《网络信息安全》课程设置的目的,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特点,必须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实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上进行变革。
1.教学模式的改革。在《网络信息安全》的课程当中,教师应该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缺乏主动地进行思考。因此,在《网络信息安全》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要积极推行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以及“课堂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当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习质量。
2.教学手段的改革。《网络信息安全》这门课程中涉及的概念较为抽象,十分琐碎而又环环相扣,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应选取不同的角度去阐述知识,划分不同的学习内容。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利用幻灯片、动画、影片等更直观地呈现出所授的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方式,加强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交流。在《网络信息安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枯燥的文字解读,应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法等进行实时教学。例如在教授关于黑客进行网络攻击的模块时,教师可以使用仿真黑客模拟工具的方法修改学生的计算机密码,让学生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得课堂更富有实际意义。
3.实验手段的改革。高校首先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改进,《网络信息安全》的许多实践课程都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所理解。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络,并且搭建专门的网络安全实验平台。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验课程大都是对一些黑客软件的应用,由于黑客软件具有一定的攻击性,难以监控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所以在安排实验课程时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要达到专人专机,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对于黑客仿真软件的使用,教师要严格管理其使用过程,避免部分学生因为好奇心驱使而攻击一般网络。另外,高校可以在《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验教学中利用虚拟机技术来解决实验中所产生的网络安全问题。最后,高校可以在实验室中建立专用的安全工具资源数据库,以便于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的自主学习和自由操作。
4.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师在设置《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考核方式时,首先必须要明确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考试的高分,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各项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及时更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针对《网络信息安全》这门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师应该以实际动手能力测验为主,以书面考试形式为辅进行综合测评考核。考核形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团结合作或者分组讨论去完成一些网络安全维护的项目,将考核变成一个实际的操作任务,提高学生在处理网络安全问题时的能力,增加课程的学习乐趣,以此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安全技术必然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技术之一。因此,深入研究《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改革方法,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网络安全技术专才势在必行。《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要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使用能力,而且要增加学生的社会竞争技能。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高校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以此来加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形成完整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晓峰.浅析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界,2013,(28).
[2] 黄剑华,马婷.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科技信息,2012,(13):226.
[3] 焦燕.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管理学家,2014.
[4] 习军.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学导报,2015.
[5] 尹少平.谈大学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与实训[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20).
在“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研究中,通过教学平台的建设,实现提供完善的教学功能和友好方便的教学服务,是网络化教学的重要基础。平台设计重点体现“网络安全”课程“三优三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优化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强、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教学体系。教学平台以该课程的专题式教学资源作为设计思想,以课程理论内容和实验项目作为设计范例,目标是建立基于网络的“网络安全”课程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或互联网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内容的实践,不受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扩展性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知识。“网络安全”教学平台主要实现在线课程、教学信息、师生交互等功能,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四者之间持续相互作用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特征是:教学个性化、实践网络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和管理自动化。如图2所示,“网络安全”教学平台分别构建了课程学习平台、实验强化平台、练习自测平台、互动交流平台以及管理监控平台,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在线自学、实验内容的小组协作、练习测试的自我考核、学生教师的双向交流以及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的功能。
二、网络化教学实施过程研究
网络化教学不能理解为只是一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更不能只是把教科书等教学资源搬到网络上,而应该是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基础之上,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对现行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研究如何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真正提高“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是“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1.建立一体化教学体系
为更好地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本校采用“课堂教学精讲、网络教学精练”的方式构建“网络安全”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筛选,选择“网络安全”重点知识设计成教学专题,并且为每一个教学专题设计一个实践演示项目,例如计算机病毒专题、Unicode漏洞专题、SQL注入攻击专题等,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对这些专题内容进行精讲。网络教学包括理论自学、实践自练和练习自测三部分。在理论自学部分,自学内容不仅包括课堂教学内容,还适当地选择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的网络安全知识,例如无线网络安全、数字签名等,这些教学内容作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由网络教学来承载。在实践自练部分,练习内容由课堂演示项目和实验课项目两部分组成,学生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对这些实验项目进行多次强化练习。在练习自测部分,练习和自测内容都选自网络安全工程师认证考试试题库,学生通过练习和自测,不仅可以巩固和复习课程内容,同时可以为将来参加网络安全工程师认证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革教学方式
全面实施网络教学,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传统面对面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但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所有教学内容。但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将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自由和轻松。课堂教学内容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更深一些的网络安全知识来进行网络自学;而对课堂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可以选择课堂内容来进行网络复习。
3.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本校摒弃了“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不再把教师的单方评价奉为标准,而是提倡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具体考核方式是: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占40%,小组同学间的互评成绩占30%,学生对自己网络自学成绩评定占30%。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主体意识,最终激发其自主学习动机。
4.改革交流互动方式
网络教学应该以交流互动为核心,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网络学习环境。传统课堂的交流互动包括课堂提问、课上讨论以及课后答疑等方式,这些互动方式存在教条化、模式化的缺点,而网络教学可以大大拓宽交流互动途径。网络教学中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在线交流和互动,还包括学生与教学资源、教师与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行为,学生可以下载或上传教学资源,这些互动方式可以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校通过对“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的具体实施,发现网络化教学存在学生网络自学情况差异较大、个别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管理监控平台的数据统计,74%的学生能够保证网络自学课时,而且能够经常在线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19%的学生网络自学课时较少;7%的学生从来没有登录过网络自学平台。因此,本校在下一步“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研究中,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调查学生不参与网络自学的原因,根据了解的情况,安排教师采用个别化辅导形式,鼓励和推进网络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亲身体验网络化学习。
四、总结
关健词 网络 个人信息 保护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大国,互联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信息安全问题。面对个人信息滥用日益严重的状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重要主体之一,网上个人信息泄露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诸多不便甚至造成威胁。大学生个人信息遭非法利用、泄露、修改,学生在校园内遭受威协,大学生信息而被“人肉搜索”的事情屡屡发生。高校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接班人,对他们而言,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更显突出,加强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网络信息保护的现状
大学生是信息社会的主力军,调查发现,大学生网上个人信息面临的现状令人担忧。很多同学对于网上个人信息持有不在乎的态度,觉得网上个人信息无关紧要,没有必要因为怕信息泄露而担心,即使泄露也没有什么严重后果。有些大学生因为网上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薄弱,身心不同程度的受到危害。大学生网络信息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一)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状况。
虽然我国对于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研究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大学生这个领域还比较薄弱,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大学生的法律现状不容乐观,还需要长期规划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有体系的、保护对象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状况。
从上网行为来看,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填写的个人信息大部分都是真实的。从上网习惯看,一部分同学在公共场所如网吧等登录有自己真实信息的网站之后,退出时从不检查自己的账号是否退出,这给盗取信息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从网上个人信息保护自我评价上看,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没有网上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极少数同学认为自己有一定保护意识。可见,大学生网上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有等增强。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泄露的内容
在个人信息泄露的内容方面,通过调查,46%的大学生遭遇过陌生人拨打他们的电话推销产品的情况,96%的大学生收到过垃圾短信,99%的大学生收到过垃圾邮件,1%的大学生遭遇过自己身份证号被利用办理信用卡的情况,还有28%的大学生受到过其他方面的骚扰。
从接到陌生电话和收到垃圾短信可得知,大学生泄露的个人信息是手机号;从收到垃圾邮件可得知,大学生泄露的个人信息是电子邮件地址;从被冒用身份证办理信用卡可得知,大学生泄露的个人信息是身份证号;另外,泄露的还有其他方面的个人信息。
三、大学生网络信息泄露的途径
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情况,在无意识中个人信息便不再是隐私,为大家知晓。个人信息有可能就在这些渠道中被泄露出去。
通过分析统计, 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有个人简历、商场注册会员、遭遇黑客及病毒攻击以及存储设备的丢失等。其中,向求职企业投递简历是泄露大学生个人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其次是大学生参与商场活动注册成为会员,接着就是大学生的从事的其他日常活动造成个人信息的丢失,然后是对信息设备、信息存储设备的保护不当构成了泄露大学生个人信息的途径。
四、完善大学生网络信息资源保护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目前,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实践还是空白,这就需要立法机构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生活实践中得到更多的经验,以便于完善对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这就需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宣传力度,制定个人信息法律法规和在高校适当开设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课程。
(二)提高管理个人信息的能力。
管理个人信息能力是指通过使用各种信息系统完成个人信息需求和保管好个人信息的能力,主要体现为大学生管理、保护个人信息不受侵犯的能力。
(三)树立信息安全和维权意识。
大学生都要有保护自己个人信息的意识,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特别是网站的个人资料保护条款。对于不信任的商家,可以拒绝向他们提供个人信息,维护好个人权利。在网络活动中不要轻易提供自己的IP地址;申请免费服务时,避免使用真实姓名;在网上购物、学习或其他信息交流活动中,必须要注册成为某服务商的网站客户时,我们应仔细阅读其关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条款,并记下条款中有关服务商自身违规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获赔的措施。一旦发现个人信息受到侵害,应及时与相关的商家或者网络服务商联系,制止侵害行为的继续,双方协商解决问题;通过行政监管程序,向专门管理机构提出请求,对侵权者实施必要的行政监管;当行政行为不能发生效力时,寻求法律的支持,以司法途径解决。
(四)保管好信息存储设备。
首先要仔细认真存放存储设备,防止被盗和不小心丢失;其次要给这些设备进行加密设置,以防丢失后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这样不但可以防止他人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使用,还可防止丢失,进而保护里面的资料;最后开启一些高级报警设置,现在手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如果丢失或被盗,可以利用报警追踪显示其位置。对于保存了个人信息的存储设备,当这些存储媒介报废不用时,在报废之前需要妥善的处理,检查这些媒介里面的信息,尽可能地销毁或删除里面有关的数据,不能随便扔掉。
总之,大学生网络信息资源保护问题日显突出,加强大学生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郑州经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校;网络安全;审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41
[中图分类号]F239.1;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础的网络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在各企事业单位中得到充分利用。近几年,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来管理校园工作、信息,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在信息系统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管理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为学校的工作人员除了利用网络办公外,还有利用网络购物等一些与办公无关的行为,这之间可能有意无意地泄露了学校的机密,学校很难追查是谁泄密的。因此,如果对网络不进行监管,网络安全问题将成为学校的效率的杀手,并给学校带来很多麻烦。
1 网络审计功能特性概述
1.1 机器分组管理
网络审计可以实现对局域网内IP地址和机器名的搜索,并对搜索到的机器信息进行分组管理。自动分组功能可实现对指定IP段机器的自动分组,可生成多级树形结构的组织架构,针对不同级别来进行分组管理。
1.2 上网人员控制
网络审计支持12种认证和识别方式,包括邮箱认证、AD域认证、本地Web认证等,可以设定部分或全部机器须用账号上网,通过对账号的分组管理,可实现在同一机器上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上网活动权限。
1.3 丰富的策略分配机制
网络审计支持针对组织全局和部分的控制,支持对组织内用户账号、IP、MAC、分组的策略分配根据上网人员的账号或机器及上机范围来对其网络活动权限进行控制。
1.4 全系列娱乐应用封堵
网络审计系统支持对魔兽世界、QQ游戏等近百个市场上主流的网络游戏,大智慧、指南针等二十几个财经股票软件,以及MSN、QQ等常用的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实时的封堵,保障组织人员的工作学习效率。
1.5 针对关键字的封堵控制
网络审计支持针对内容关键字的各种应用封堵,包括文件传输、远程登陆、邮件收发、即时通讯等,支持针对用户名的关键字模糊匹配,支持对文件传输的文件类型以及文件内容关键字进行封堵控制,支持邮件内容、标题、附件名、附件内容以及发送、抄送、暗送的地址进行关键字封堵,保障组织内部的敏感信息不外泄。
1.6 URL地址关键字过滤
根据上网请求,对URL中的关键字进行智能模糊匹配过滤,与关键字匹配的网址将被限制访问。
1.7 流量封堵控制
网络审计支持对用户的日、周、月流量进行上网控制,支持对上行、下行流量进行分别统计控制,用户在每日、周、月流量限额用完后将无法正常上网,控制组织内用户的外网访问流量。
1.8 用户自定义协议控制
对于系统未知的协议类型和网络应用,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相应的协议特征实现对自定义协议的审计和控制。
1.9 审计网络行为
系统的网络数据包通过捕获来分析,不仅可以还原完整原始信息协议,还可以准确地记录关键信息的网络访问。网络审计系统支持几乎所有的网络行为的审计,能识别所有常用网络协议的应用,支持对几乎所有网络搜索引擎关键字的审计,支持对网页登录、聊天工具登录、网络游戏登录等应用登录的账号审计。
1.10 深度内容审计
网络审计系统可获取邮件、论坛发帖、聊天记录等所有内容,支持所有Web邮件、SMTP/POP3邮件的内容和附件审计,支持对热点论坛、博客、微博的发帖、留言等的内容及附件审计,支持对网页聊天室、MSN、飞信等聊天工具的聊天内容审计。
1.11 敏感信息告警
网络审计系统可设置行为报警策略和内容关键字审计策略,对触发敏感信息的网络行为进行行为告警处理,对触发敏感内容关键字的论坛发帖、网络聊天、邮件收发等行为进行相应报警处理,支持邮箱和短信的报警方式。
1.12 报表统计与数据分析
网络审计系统支持对用户、行为、关键字、流量及趋势等的数据统计,生成报表及数据分析和展示。通过数据的柱形统计图清晰明了地展现出组织内用户的网络行为情况,IT决策人员通过图形情况了解用户上网行为趋势、了解组织带宽利用分布,可以提出整改网络带宽方案作为参考之用。
2 网络审计部署概述
网络审计系统部署通过分布式部署和串接部署这两种方式进行灵活的结合,如果在不同的网络的环境,可以实现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及不同的目的控制。下面简单地介绍3种典型的部署方案及其示意图。
2.1 单台旁路铜纤镜像
第一种部署方案是单台旁路铜纤镜像,用户的交换机必须对端口镜像进行支持,它们之间的连接必须以铜缆为介质,这是它的适用环境。该方案主要用于简单的学校和企业的二层和三层网络,审计设备主要是从交换机的镜像端口获取数据,并且该方案旁路部署接入的是最有代表的方案。该方案对原有网络的性能没有影响,而且部署简单、容易维护,如图1所示。
图1 单台旁路铜纤镜像
2.2 单台旁路光纤镜像
第二种部署方案是单台旁路光纤镜像,它适用的环境是用户的交换机必须支持端口的镜像,它们之间必须以光纤作为介质来连接。该方案是审计设备使用光纤作为介质来用于端口镜像最典型的方案,它主要用在学校及企业的二层或三层网络上,和第一种方案一样都是通过镜像端口来获取数据,获取的数据要使用相应的协议对它进行还原分析。该方案部署方便且简单,维护也非常容易,对原来的网络没有影响,如图2所示。
2.3 光纤网络双链路分光
第三种部署方案是光纤网络双链路分光,用户使用的交换机不能用来做端口镜像,必须具备2个或以上,并且独立的物理网络,还有就是在一个逻辑的网络中,使用具有核心功能的两台交换机建立一个均衡或热备的网络,通过上面描述的条件才能使用该方案。该方案是在对千兆线路解决的情况下,交换机不能做端口镜像的时候采用的分光的方案,该分光器采用双向的链路对两组分别进行分光,然后使用4个光口捕获审计数据,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还原及更深层次地分析。该方案使用一台审计设备可以同时捕获一个很冗余或两个不通的网络数据,此方案是光纤部署最典型的方案,如图3所示。
图2 单台旁路光纤镜像
图3 光纤网络双链路分光
3 结 语
本文介绍了网络审计系统的功能特性及其部署方式,网络审计系统主要包括上网人的控制、全面的网络行为审计、深度内容审计、敏感信息告警等功能;部署方式主要介绍了单台旁路铜纤镜像、单台旁路光纤镜像及光纤网络双链路分光等三种部署方式。学校安装审计系统和使用设计系统,能帮助管理人员对学校上网的人员进行审计、记录及分析,使管理员有针对性地对网络进行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郝占军.网络流量分析与预测模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2]凌波,柳景超,张志祥.基于Windows终端信息过滤的网络访问控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1).
[3]邓小榕,陈龙,王国胤.安全审计数据的综合审计分析方法[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
【关键词】安全策略补丁管理用户行为管理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普遍应用,传统的图书馆的运做模式也已经逐步迈入信息化时代。随着跨库检索、图书馆联合采购编目、馆际互借、手机图书馆、图书馆联盟等新的业务类型及服务方式的出现,图书馆对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现有网络安全状况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随着网络设备的增长而迅猛发展,然而这些设备的流动性以及各种网络应用程序的引入,使得传统的基于网关的安全架构在新一代的攻击手段面前显得非常的脆弱。黑客利用VPN、无线局域网、操作系统以及网络应用程序的各种漏洞就可以绕过图书馆的关守型防火墙侵入图书馆内部网络,发起攻击使内部网络瘫痪、重要服务器宕机以及破坏和窃取馆藏信息、高等级文献等重要数据。尽管信息安全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但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数据安全问题却变得日益严峻。
二、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安全系统策略制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2.1补丁管理中的问题
装完操作系统之后,电脑再没有打过操作系统的补丁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应用程序很少不升级,用户缺乏升级意识没有打补丁的系统直接导致:病毒的肆虐、操作系统崩溃、核心数据不可恢复的丢失。
2.2服务器专署区安全管理问题
服务器专署区存在的安全问题:现实网络中,服务器的重要性远胜于工作站,往往成为黑客和恶意用户攻击的首选目标。
2.3移动用户安全管理问题
移动用户的安全风险:随着手机图书馆的推广,智能移动用户的增加,移动用户的安全管理也成了当务之急。
2.4用户行为管理及网络问题
用户上网行为失控表症如下:滥用网络应用程序,如工作时间聊天,游戏和炒股滥用网络带宽,导致正常网络应用无法开展:如使用“BT”下载工具疯狂下载电影和MP3,而工作机却得不到带宽保障。
2.5整合防病毒软件问题
难以全网统一杀毒、病毒变种,反复感染。
2.6网络应用所带来的问题
网络闲聊:利用如QQ这类即时通讯工具来传播病毒,已经成为新病毒的流行趋势;海量下载:使用BT等工具大型文件。
三、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安全系统策略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需要的解决方案:能够清楚地了解图书馆内部的通信行为模式,并根据这些行为模式制订出相应的安全策略,最后将这套策略强制实施到图书馆网络的每一个角落,如PC机,智能移动终端等。
3.1补丁管理中的问题
自动将Windows操作系统的补丁安装到用户主机上补丁强行给用户,用户必须打上补丁之后才能正常的访问网络。
3.2服务器专署区安全管理方案
保护任何操作系统类型的服务器无需在服务器上安装任何主机型防护软件彻底解决由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缺陷给服务器带来的隐患能够严格限定访问服务器专署区的用户网络行为。
3.3移动用户安全管理方案
为移动用户提供强大的主机防护功能自动调整安全策略,以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移动用户从远程接入本地网络。
3.4用户行为管理解决方案
控制网络应用程序,对聊天、游戏、炒股等分时段管理,屏蔽互连网上不良内容的冲击净化网络空间,提高有限的互联网接入资源利用率对用户分组管理,等级化用户的网络权限。
3.5整合防病毒软件解决方案
通过自动化安全修复功能,给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打补丁,分发安全工具软件以及必要安全工具软件的升级,通过自动学习功能,搜集所有使用的网络应用程序。
3.6网络应用所带来的问题解决方案
中央统一监管各种网络应用程序提供分时段控制功能,对网络聊天、游戏、文件下载,网站浏览等进行灵活管理。
参考文献
[1](美)Anonymous. Windows安全黑客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7.
为了准确掌握我校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现状,为分析原因、加强防范、堵塞漏洞提供依据,我们在部分学生中专题开展了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问卷调查。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我校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相对有一定的基础,但总体仍不够强,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对策,及时全面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充分享受互联网和信息社会带来好处的同时,严防网络信息违法犯罪现象和受骗受害现象的发生。具体报告如下: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东校区学生,采取随机确定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1份,回收率达97%。调查的主要方式是实际接触被调查者,交谈了解基本情况,要求被调查者独立填写不记名调查问卷。调查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支持,大家普遍比较认真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并且比较真实地表述了自己的情况、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二、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15道题目,以多选题为主,占三分之二;另有单选题5道。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掌握、对本人及他人信息安全的认知态度等多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了解情况。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93人表示经常有意识地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占31.96%;有84人表示非常少;有65人表示偶尔了解;有49人表示从来没有了解。说明大学生普遍还没有及时掌握必要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2)个人信息安全的认知情况。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98人次认为个人信息安全是指在使用计算机时个人信息不泄露或不会被他人获取;有74人次认为是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个人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有63人次认为是日常生活中个人信息不被他人知道和窃取;有80人次认为是一切与个人有关的信息的保护。可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概念仍不清楚,不知道个人信息安全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3)利用网络搜索他人信息情况。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10人表示经常会利用网络搜索他人信息,因为想解他人;有145人表示仅在有需要的时候偶尔会利用网络搜索他人信息;有36人表示从不这样,因为很无聊。三者比例分别占37.80%、49.83%和12.37%,说明大学生网搜他人信息行为总体正常。
4)网络安全问题认知情况。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53人次认为破坏分子作伪装绕过安全检查属于网络安全问题,有128人认为网络服务器因断电停机属于网络安全问题,有83人认为因病毒导致系统瘫痪属于网络安全问题,有61人次认为伪造IP地址骗取其口令获取对计算机的访问权限属于网络安全问题。说明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内涵不太清楚。
5)遭遇过哪些网络安全问题。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21人次反映遭遇过垃圾邮件侵扰,有89人次表示受到过病毒攻击,有119人次表示信息曾经被盗,有76人次表示遇到过其它形式的网络安全问题。说明侵犯网络信息安全的现象已经较多地影响到大学生。
6)个人信息泄露原因。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83人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络普及管理不规范,有112人认为是法律不健全,存在个人信息买卖市场,有72人认为是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薄弱,有69人认为是电脑病毒、木马横行。总体上表明大学生对个人信息泄露原因是有思考的。
7)对校内个人信息安全建设的满意度。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82人对校内的个人信息安全建设表示满意,有109人表示不满意。说明校园个人信息安全建设尽管得到大部分大学生的认可,但仍有值得加强的地方。
8)对学校信息安全保障的期待。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关于学校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有114人次提出应该建设个人信息安全平台并绑定个人,137人次提出应该加强后续处理监督,121人次提出应该加强对于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应该说学生们的期待是建立在关心信息安全基础上的合理要求。
9)网络安全信息技术了解情况。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了解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情况不太乐观,有97人次表示知道密匙管理技术,有103人次表示知道数字签名和认证技术,有141人次表示知道网络入侵检测和防火墙技术,有107人次表示了解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10)获取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途径。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31人表示从网络获得相关知识,107人表示从书籍上获得,146人表示从课堂上获得,123人次表示从新闻媒体上获得。应该说大学生获取信息安全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基本上不存在获取不到的困难,主要是看不看的问题。
11)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办法。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21人次建议开设讲座,97人次建议开主题班会,27人次提出发宣传单,101人次提出通过网络视频。应该说,大家对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是有期待的,也希望有更多的渠道来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障。
综合以上数据进行分析,调研组认为,我校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尽管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自媒体进行交流、娱乐和学习,但主要精力花在如何从网上得到信息, 较少考虑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保护自己的信息。交谈得知,不少学生会将自己的真实材料到网上, 碰到过QQ 密码会被盗, 登录口令过于简单等现象。大学生信息安全防范知识和操作能力有待加强,尽管因为新闻宣传、课堂教育等因素对防火墙、病毒等基本知识比较了解,但比较完全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防范知识知之不多,一些学生不会安装操作系统、配置防火墙,不知道需要定期升级病毒防治产品, 不懂得如何更好的配置自己的计算机,也没有掌握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基本防范技能。
三、对策建议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准备就业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趋向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越来越多地参与网上购物,使用网上银行等网上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也日渐成为网络信息盗取和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猎物,一些不良商家也通过盗取信息来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作为学校要重视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网络素质、网络技能、实践运用网络综合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督促提高安全上网意识,学会使用杀毒软件及防火墙,学会为别人也为自己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空间。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建议:
1)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思想教育,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制教育。目前网络犯罪是十分常见的包括网络欺诈、网络谣言的散播等。网络的匿名性特点给了许多人一种“漠视法律的理由”,认为没有具体监管就不算犯罪,其实不然。这体现的是网络法制教育的缺失,所以教育学生们什么在网络上是可以做的、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是违法的是十分重要的,对维护网络安全运行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2)充分利用课堂教育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建议在计算机普及课程中除讲授常用软件知识外,增加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让学生了解系统管理用户、文件和其他硬件资源的安全机制。对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安全策略,如加密解密算法、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与作用、系统漏洞及修补方法、硬盘保护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也要多加讲授。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网上自我约束能力、自控能力,不利用网络散播其它同学和老师的私密信息,不参与网络信息违法活动。
3)积极拓展课外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活动。可以定期开设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就课堂教学中不能深入讲解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如网络行为规范、个人计算机安全策略、计算机病毒的新动向、病毒查杀软件的使用,引导有兴趣、有需要的大学生深入学习并积极参与防范。 建议每年举办网络安全知识大赛、网络安全知识调查、网络安全主题漫画比赛等,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实现以生教生,在校园中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构建网络安全防范的群防群治机制。
4)建议成立校级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校园网的日常安全与管理工作,及时了解本校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定期最新的网络安全信息,让大学生及时了解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动态。现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有责任与义务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隐患,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快捷化的浪潮里,不被外界因素迷失本心,努力做到规范上网,不触犯法律法规,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10-1.5
当前,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安全作为学校安全工作一个重要方面非常值得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关注。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课题组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研涉及对网络的使用、网络环境的认知、诱惑网站的抵御能力、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对随机抽样的400名普通本科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395份,回收率98.7%,同时进行了抽样访谈。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网络使用已非常普及,学生以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为主,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最广泛的应用者和最积极的参与者,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现状值得关注。
1.对网络的使用情况
基于问卷和访谈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手机和电脑网络来从事学习和娱乐两大方面的事情:学习方面包括搜索学习资料、了解新闻、招聘信息、关注名人传记和传递交流信息等;娱乐方面包含的就更为广阔,比如微博、人人、QQ、网上购物、交友、游戏和电影等,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
2.对我国网络安全环境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我国网络安全环境的认识分为四种态度:认为安全且健康的人数仅占16%,认为安全但不健康的人数占到33%,认为健康但不安全的22%,认为不安全且不健康的有29%。网络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认为我国的网络安全环境是安全健康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生活在不安全或者不健康的网络环境之中,他们对于当前所处的网络环境持有不完全信任的态度。
3.对诱惑网站的抵御能力
在调查中,对于有诱惑性质的网站,有54%的学生不会轻易点击查看;有3%的同学不管不顾,想看就看;还有17%的同学偶尔会点击;只有26%的大学生能够很好地评估其安全性并规避风险。另外,对于黄色和暴力信息的处理,77%的学生从不会登陆,15%的学生偶尔会因为好奇登陆,8%的学生会经常登录。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面对危险和低俗信息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有效地处理,但真正具备抵御诱惑网站能力的人比例尚少,大部分学生处理和抵御这些网站的能力尚浅。因此,教会更多的大学生有效识别不安全网页的方法很有必要。
4.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
网络的普及可以使人们更快捷的享受和利用信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安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了初步的网络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懂得在进行网络交流和娱乐的行为时保护个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不强,网络安全知识不丰富,容易粗心大意和疏忽一些日常的网络安全常识,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
5.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方便了人们使用的同时,也使得网络很容易遭受到攻击。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有较强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能谨慎地进行网络购物和交友等行为,比较注重的个人安全和利益的保护,能够清楚意识到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和交易,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但同时也存在小部分群体沉溺于网络环境中不能自拔,忽视网络安全隐患。如有8%的学生认为虚拟环境让人更容易沟通,他们往往网络朋友要比现实朋友多。
6.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在大学生运用网络的过程中,除了具备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外,还应具备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应对各种各样的侵害自身利益、隐私甚至人身安全的状况。经调查研究发现,当大学生在网络中发现侵犯个人隐私的内容时,有27%的学生选择采取立即报警,33%的学生会主动要求的人或者网站删除这些信息,那么还有40%的人会看这些信息是否重要,如果不重要的话则不采取任何措施。另外,当他们发现自己的QQ号、网银、游戏等账号被盗时,39%的大学生会马上修改相应的账号密码;23%的学生选择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和安装补丁;21%的学生打算以后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17%的学生会登陆315消费电子投诉网进行投诉。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关于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并基于对大学生的相关访谈,总结出大学生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好奇心重,容易冲动;其二,网络安全知识缺乏,这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对相关网络知识、操作、软件维护和防入侵行为方面的操作知识知之甚少或者不能自如运用;其三,对诱惑网站的有效抵御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评估网页的安全性,有部分群体对黄色和暴力网站抵御能力很差,容易成为诱发犯罪行为的隐患;其四,个人信息保护程度较差。部分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忽视对自身隐私的保密和自身网络行为的的安全性。其五,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欠佳,对相关网络安全方面的案例关注甚少,法律维权意识欠缺。
三、对策及建议
网络安全作为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环节,既是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知识技能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让当代大学生正确面对网络、安全使用网络。
其一,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安全运行机制。
高校要建立网络安全教育的领导机构,高校党政领导要有“安全重于泰山”的大局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大力支持。其次要建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把网络管理中心、学生处、保卫处、教务处等部门纳入网络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计划。学校教务处在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指导下,统一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负责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制订教育计划,明确教育内容,组织网络安全授课,定期考核效果等。
其二,加强计算机实践操作及网络安全课程。
首先,要对学生加强譬如计算机网络实现技术、病毒防治、防火墙、密码加密、信息数据保存等的实际操作训练,提高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网络安全实践,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大学生鉴别网络中有害信息的能力,为网络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屏障。其次,高校应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制订详细的网络安全教育计划并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将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再次,学校应根据网络安全教育的需要,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开设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指导学生处理各种信息和防御不良信息侵害。
其三,定期开展专题性知识讲座。
除了增加计算机实践操作和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之外,高校还应当定期开展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知识性讲座。讲座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第一,网络行为规范与信息安全:讨论大学生应该做一个怎样的网民、如何面对网络消极的、不健康的信息、怎样面对有欺诈倾向的网友和信息;第二,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加密解密算法、数字签名机制、身份鉴别,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与作用;第三,个人计算机系统安全策略:介绍个人计算机通常采用的安全策略的实现方法,如系统软件的漏洞及修补方法,硬盘保护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第四,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由于黑客入侵与计算机病毒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讲座中可以具体地介绍一些技术,如最新的计算机病毒动向,查杀病毒软件的使用等。
【参考文献】
[1]骆懿玲.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12).
[2]卢伟.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