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监管行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旅行社;挂靠经营;市场监管;博弈
收稿日期:2005-11-27
作者简介:梁智(1955-),男,天津财经大学旅游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75(2006)-04-0029-04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的旅行社,为了扩大其自身的利益,不惜违反国家的相关法规,擅自向不具备旅行社经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出借旅行社业务的经营许可,让后者用其名义在旅游市场上开展旅行社业务,并使双方都得到各自的利益。这种行为被称为“挂靠经营”,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它不仅损害了那些未进行挂靠经营活动的其他旅行社的合法利益和旅游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而且破坏了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为此,我国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了一些措施,以加强对挂靠经营行为的治理,并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总体上看,挂靠经营现象并未得到根本遏制,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蔓延的势头。挂靠经营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旅行社行业的一个顽症。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我国的旅行社行业挂靠经营现象的旅游市场监管不力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剖析,并提出一些应对建议,供相关的管理部门参考。
二、旅游市场监管的博弈模型
1.基本模型的描述
(1)模型的假设。在本模型中,共有两个参与人:监管者G和被监管者W。其中,监管者G包括在旅游市场上能够对挂靠经营的违法行为行使监管权力的各个政府部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纠风部门等)。这些部门同属于市场监管者,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被监管者W则包括旅行社和挂靠者。他们同为监管对象,并且都能够通过挂靠经营获得经济利益,属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因此,挂靠经营被监管者W挂靠经营不挂靠经营监管者G监管-C, -L-C,0不监管-P,E0,0图2挂靠经营监管的博弈模型监管的博弈,实质上就是监管者G与被监管者W两个利益共同体之间的博弈。
(2)监管者G可以选择的行动集合为A1={监管,不监管};被监管者W可以选择的行动集合为A2={挂靠经营,不挂靠经营}。
(3)G的支付为:对W进行监管,将付出一定的监管成本C(含调查取证的成本和对检举揭发者的各种奖励等);在W未进行挂靠经营而采取不监管的行动时,G无须付出监管成本,其收益为0;在W进行挂靠经营而未采取监管行动时,将受到上级部门的惩罚为P(P>C)。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我国旅行社业挂靠经营现象的市场监管博弈分析(4)W的支付为:进行挂靠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E;采取不挂靠经营策略而从事正当的经营活动,无额外收益,其支付为0;因进行挂靠经营活动受到监管者的没收违法收入、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所蒙受的损失为L(L>E)。
2.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
由图2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纯战略的纳什均衡。然而,由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可知,此时必然存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1]。
三、模型均衡的指导意义
1.被监管者W均衡概率的指导意义
模型的均衡表明,γ*为W实施挂靠经营的最优概率,亦为监管者G能够容忍其挂靠行为的底线。如果W越过此底线,以γ>γ*的概率进行挂靠经营活动,其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将为G将所不能够容忍。在此情况下,实施市场监管,制止并处罚W的挂靠经营活动将成为G的最优选择。反之,如果W以γ<γ*的概率进行挂靠经营活动,其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则能够为G所容忍。在此情况下,G的最优选择就是不对其实施监管。当W以γ=γ*的概率进行挂靠经营活动时,G对其行为的容忍程度已达到了极限。从G的角度看,此时实施监管与不实施监管所得到的利益相等。因此,G的最优选择是随机地对W实施监管或不实施监管。由此可见,在市场监管的条件下,当W以γ*的概率进行挂靠经营活动时,可能获得最大的期望收益。
从(1)式可知,W的最优概率γ*与G为实施监管所付出的成本C正相关,而与G因失职而受到上级部门惩罚的代价P负相关。因此,降低G的监管成本和加大对G失职行为的处罚力度,将能够刺激其实施市场监管行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降低W进行挂靠经营活动的概率。
2.监管者G均衡概率的指导意义
模型的均衡表示,给定W实施挂靠经营活动的概率为γ*,G将选择以θ*的概率对其实施监管,并得到最大化的期望收益。如果G以θ>θ*的概率实施监管,则W的最优选择是不进行挂靠经营活动。反之,如果G以θ<θ*的概率对W实施监管,则W的最优选择是进行挂靠经营。当G以θ=θ*的概率实施监管时,W的最优选择是随机地选择挂靠经营或不挂靠经营。
另外,从(2)式可知,G的最优概率θ*取决于W因被监管和处罚所蒙受的损失L和W因进行挂靠经营活动所得到的额外收益E。其中,θ*与E同方向变化。当E增加时,θ*将提高。当E减少时,θ*将降低;与L反方向变化。当L增加时,θ*将降低。当L减少时,θ*将提高。因此,降低W的额外收益和加大对W的惩罚力度,将降低G的最优监管概率。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旅行社及其合作伙伴因进行挂靠经营活动受到政府部门惩罚所承担的损失程度,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管的最优概率具有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当旅行社及其合作伙伴预期到他们因挂靠经营所蒙受的损失大大超过其进行挂靠经营的收益时,可能会对挂靠经营产生一种得不偿失的判断,从而减少甚至放弃进行挂靠经营的企图。另一方面,当旅行社及其合作伙伴减少或放弃挂靠经营的企图时,政府部门无须象挂靠经营活动猖獗时那样进行繁重的市场监管工作,从而使监管的成本和概率随之下降。
(2)政府部门为实施监管所付出的成本,对旅行社及其合作伙伴的挂靠经营活动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挂靠经营监管的博弈模型显示,政府为实施监管所付出的成本与旅行社及其挂靠合作伙伴实施挂靠活动的最优概率正相关。因此,当政府部门实施市场监管的成本增加时,旅行社及其挂靠合作伙伴进行挂靠经营违法活动的概率必然会上升。反之,则挂靠经营活动的概率将下降。所以,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旅行社挂靠经营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必须设法采取更加科学和更加经济的手段,降低监管的成本,以达到遏制挂靠经营现象的目的。
(3)上级部门对失职的旅游管理部门的惩罚力度,也是制约挂靠经营违法活动一条有效途径。挂靠经营监管的博弈模型显示,政府部门因在监管挂靠经营方面失职而受到上级惩罚所付出的代价与旅行社及其挂靠合作伙伴的挂靠经营最优概率负相关。作为理性人,政府部门同样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上级对其失职行为的惩罚力度,直接影响到该部门自身的利益。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的旅游法律法规,主要针对旅行社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市场监管活动中的失职行为做出较为明确和严厉的处罚规定。因此,当政府的相关部门对挂靠经营活动的监管出现缺位或监管乏力时,其上级部门不能依法进行惩罚。这大概也是导致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旅行社挂靠经营活动监管不力,甚至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态度,予以纵容和包庇,造成当地旅行社行业挂靠经营的违法活动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2.建议
(1)加强旅游法制建设。1996年国务院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明确指出,旅行社的挂靠经营行为为违法行为,并作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2]。但是,这部法规并没有对相关政府部门的失职行为作出明确的处罚规定。为此,建议对《旅行社管理条例》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加关于政府部门在监管中失职行为的处罚规定,以刺激政府相关部门实施对挂靠经营现象进行监管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降低旅行社及其合作伙伴进行挂靠经营活动的概率和提高旅游市场监管的效果。
(2)加重对挂靠经营行为的惩罚。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第五十三条规定,对“委托非旅行社单位和个人或变相经营旅游业务”(即挂靠经营)的旅行社,“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3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2]”由于上述规定的限制,旅行社在选择是否进行挂靠经营时,通过对挂靠经营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与因此可能蒙受的损失之间进行比较权衡,可能会得出值得冒险的结论,并做出进行挂靠经营的决策。因此,适当修改《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的处罚规定,加重对挂靠经营的旅行社的惩罚,使其预期到因挂靠经营可能受到的惩罚超过预期的收益,从而打消挂靠经营的念头。这样,不仅有效地维护了旅行社行业的经营环境,也减少了政府部门的监管成本。
(3)改善旅游市场监管的手段。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监管的手段相对落后,以人员现场监管为主,造成较高的监管成本,直接制约了对旅行社挂靠经营行为的监管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建议,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条件,改善旅游市场监管的方式和手段,建立对旅行社的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测网络,精简市场监管队伍,降低市场监管成本,提高监管的效率。
(4)加强对旅游市场监管人员的筛选和培训。我国旅游市场监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对旅行社挂靠经营现象的监管效果。因此,应通过对旅游市场监管人员的筛选和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法治观念和执法能力,建立起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组织精干的旅游市场监管队伍,以承担繁重的旅游市场监管任务,打击和遏制困扰旅行社行业的挂靠经营现象,净化我国的旅行社经营环境,维护旅行社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吴建祖. 企业内员工间知识互换的博弈分析[J].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网刊,2004(12).
[2]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编.政策与法规[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资金监管;商业银行;市场应用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08902
1 资金监管业务本质和特点
银行的资金监管服务可应用于诸多领域,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就是信用中介和安全支付工具,只要存在资金提供方和接受方互不信任或强势方不信任对方或者资金提供方对支付的条件、方式、对象、用途等要素有控制要求,都可以使用资金监管服务。
1.1 资金安全可靠
对资金提供方来说,将资金存入银行后,由银行对存入资金提供监管服务并根据协议中的约定条件协助完成资金的划付,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对资金接收方而言,按照与资金提供方签订的基础合同履行相应义务或在满足特定的管理要求的情况下,即可获得相应的资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1.2 资金保值/增值
资金提供方将资金存入银行可以获得存款利息收入(活期/定期),即使在监管期间存入资金也可保值/增值。
1.3 操作手续简便
目前,国内的银行资金监管服务已较为完善,各家银行均可提供标准化办理流程,委托各方只要到提供该服务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签订协议、开立专户、存入资金并适时发出授权支付指令即可。
1.4 市场应用广泛
由于不同业务的交易结构或者委托各方对资金的控制要求都不完全相同,商业银行可在标准化流程的基础上提供差别化的服务方案,还可以结合银行的权证托管、贷款等传统业务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我们将在下一章节详细描述资金监管业务在各行各业的市场应用模式。
2 主要市场应用
在对公领域方面,首先因为资金监管业务有“信用中介”的功能,因此在各类交易领域,如股权和土地使用权交易、商品买卖等领域都可以使用,其次,由于资金监管可以作为“安全支付工具”,可以在企业债、信托等直接融资领域、企业福利资金和捐赠资金监管、保证金管理和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对私领域,在个人二手房买卖、商品买卖、留学和移民中介、家庭装修、贵重权证如子女的保单托管等领域都可以见到资金监管服务的身影。
2.1 对私服务
2.1.1 二手房买卖
二手房买卖与其它商品交易一样,先履行义务的一方风险大,后履行义务的一方风险较小。在目前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大部分采取交易签字受理后给付买房款,即卖方先行履行签字义务,此时如买方即行给付,对卖方而言无风险。但若采取银行转款方式,如买方采取推诿、或存款账户余额不足、或账户被司法查封,卖方要足额收到卖房款就要颇费周折。要想撤销交易还必须买方配合或司法裁定,落得进退两难。资金监管采取同步受理,即双方同步履行义务方式,保证了双方权利义务对等。
为了有效地规避二手房买卖交易中的信用风险,买卖双方可通过银行资金监管业务对房屋买卖款项进行监管。二手房买卖资金监管业务范围可以包括定金、首付款、贷款资金、尾款等,买卖双方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可将相关款项打入专用账户进行监管。当买卖双方履行交易合同,实现监管协议的约定条件后,银行可按协议约定,协助双方完成房屋交易资金的交割;若双方因故不能达成交易,银行则按照监管协议的约定对交易资金进行退回处理。
2.1.2 房屋装修
近年来,由于家装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企业一哄而上,家装市场十分火爆。据统计,今年来,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一些规模较小、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管理不善、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家装企业,业务量下滑,有的出现大幅度亏损,关门停业,甚至卷款逃跑。家装公司卷款“蒸发”事件一直是因扰许多业主的头疼问题,银行可采取与优质家装公司合作,共同开办房屋装修资金监管业务为业主解除烦恼。
业主与装修公司签订家居装修合同后,双方可向银行提出装修资金监管申请,并与银行共同签订资金监管协议,而后业主将有关款项存入指定监管账户。在装修过程中,只有在业主、装修公司共同签发支付指令的情况下,银行才能根据装修进度结算单办理分次支款手续。最后,待工程完毕,业主、装修公司办理竣工验收及款项结算手续,资金监管结束。
2.1.3 出境旅游/留学/移民
出境旅游保证金,一般指的是国内旅行社在组织旅游者出境旅游时,为了防止旅游者滞留不归行为,要求旅游者在出团前向旅行社缴纳一定数量的现金作为担保。除了东南亚等一些较近的国家外,欧美、澳洲、日韩等旅游线路都需要缴纳2万至20万元不等的保证金。但高额的保证金如存放在旅行社无法让游客放心,因此银行联手旅行社推出“出境旅游保证金”服务,即客户的保证金由银行监管,并根据事前的监管协议进行资金划转。
2.2 对公服务
2.2.1 股权/土地使用权交易
股权转让的手续比较复杂,涉及金额较大,周期也较长,买方担心交了钱,股权不能顺利转让会有资金损失,卖方也不愿收不到钱就转让股权。买卖双方可使用资金监管业务先让买方把资金存入在银行的监管专户,等股权转让的批复文件下来后,买方再通知银行将钱划给卖方。这种做法也适用于土地使用权转让和拍卖等领域。
2.2.2 商品贸易
以汽车销售款归集为例,汽车生产商要求及时归集经销商的销售款,为了加速经销商回款可采用销售资金监管服务,要求经销商在银行开立销售款专户,同时由银行代为保管汽车合格证和保修手册,通过协议约定经销商的销售款到位后方可取得汽车合格证和保修手册,银行定期将资金划给汽车生产商。这样既保证了汽车生产商资金链条的顺畅运转,又可及时向经销商提供相关权证。在此项业务中,银行既完成了商品销售资金的监管又提供了权证托管服务,代汽车生产商进行资金和权证的互换交割。这种做法对其他商品贸易也都是适用的。
2.2.3 国际贸易
以进口贸易为例,有两家进出口企业A和B,A需要向B购买一批进口货物,这批货物还在国外,B要进口还需要开立信用证,但当时B资金紧缺,无法向银行提供足够的开证保证金。A虽有意购买货物,但考虑到货物还在国外,同时对B也不太放心,因此也不敢在这时付款给B。为保障双方利益,进口企业可以考虑办理银行资金监管业务。
首先,由银行为B开立进口信用证,条件是让A存入一定资金作为B开证保证金并冻结,同时要求A提供银行认可的单位为B提供开证保证,以降低银行风险;其次,要求A将货款金额扣除替B缴纳的开证保证金之后的余额存入银行监管专户,等到货物进口后B提交给A完成交割后,划付给B。这样既解决了B公司的流动性问题,也促成了AB之间交易的顺利进行。这种做法在国际贸易领域有一定的代表性。
2.2.4 保证金监管
关于保证金资金监管,以建设资金为例,一家施工企业在向建设单位争取一个土地整理项目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企业提供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或缴纳一定的施工保证金,但这家施工企业不具备银行出具履约保函所要求的条件,而施工企业担心保证金交给建设单位到期后未必能如期退回,因此银行与双方客户协商,由施工企业缴纳一定保证金存入在银行的监管专户,由双方按照约定条件共同向银行发出指令进行资金划转或退回,相当于对这个账户采用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共管的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客户双方的顾虑。可以采用资金监管的保证金种类还有很多,包括竞标保证金、仓库租赁保证金、荒山复垦及环境恢复保证金等等,只要是有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对其使用都可以尝试采用资金监管。
3 结语
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快速发展和资本监管日趋严格的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依靠传统息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的中间业务已是商业银行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也在倒逼商业银行自传统业务中快速转型。利率市场化引致银行利差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强,在经济处于低谷运行的时候利差收入更易于大幅缩减。因此,国内商业银行亟需借助长期以来建立的广泛的营业网点和坚实的客户基础,及其信息优势、结算优势,依托经营形势的变化大力发展账户资金监管、结算、财务顾问、银行卡等中间业务,使得非息收入在营业收入占比逐渐提升,扩大资本充足率的分子来提升市场竞争力、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盈利水平。中间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二次升级”的重要出路。
资金监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稳定可观的存款,又能带来不菲的中间业务收入,同时也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该项业务还可以吸引大量优质客户,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大客户营销规模并维护良好客户关系。因此,资金监管业务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商业银行应紧跟市场脉搏,加快优化银行监管手段和内部操作,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取得平衡,努力争取资金监管业务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
银行业是一个严重依赖外部资金和公众信任,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都十分突出的高风险公共行业,而且其风险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银行成为政府监管的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深化金融改革明显提速,特别是现在银行业已经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这不仅要求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也对监管当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对有效商业银行监管的需求尤为迫切,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现状却并不乐观。本文研究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以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有效性,为提升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并保持金融安全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
一、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的含义
商业银行监管的实现过程充满了政府当局、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等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与冲突,监管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取决于政府当局的监管约束、银行自我约束和来自社会公众的市场约束三大力量的共同作用,其中,银行自我约束和市场约束属于市场力量。所以,实现有效商业银行监管,可以归结为限定条件下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合理定位。如果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各自的发育状况存在缺陷,或者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搭配不协调,那必然会降低商业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二、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由于政治或经济原因,许多国家商业银行监管制度演化中经历过严格控制性商业银行监管,所谓严格控制性监管是指实行分业限制、利率管制、市场准入严格限制等,包括德国、英国、美国,以及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在金融领域的渗透日渐深入,资本跨国流动的规模迅速扩大,银行业经营环境更为开放,跨国银行蓬勃发展,同时,各种金融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使得严格控制性的监管制度开始表现出一些不适应性,其所扮演的角色从维护银行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措施转变为限制银行业发展的桎梏,甚至成为银行业竞争能力低下和银行危机的根源。于是从此以后,各国进逐步放松管制的以消除银行业发展的障碍,给予银行业更多地获利机会,释放受压制的市场竞争力量,增加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有利于提高银行业效率、促进其发展。
三、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的现状
1.控制性的商业银行监管制度。政府监管制度为了顺应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趋势,实行严格控制性监管制度的国家纷纷取消各种限制竞争的监管措施,逐步构建和完善审慎性的政府监管制度。我国银行业的政府监管也曾经实行过严格控制性监管制度,且目前仍在实施某些控制性的监管措施。所以,政府监管安排实现从控制性监管制度向审慎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的过度,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程度的关键环节。
2.从控制性商业银行监管制度向审慎商业银行监管制度过度。1998年以后,政府监管进入从控制性商业银行监管制度向审慎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的过度阶段,它包括几乎同时进行的两个过程:一个是控制性商业银行监管制度淡出与变革;另一个是审慎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的构建与强化。
3.培育和发展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的各种约束力量。市场力量的培育与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实现监管市场化成为我国有效商业银行监管供给的关键所在。为实现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政府监管制度应从替代市场力量向互补和增强市场力量转变,但是,仅仅优化政府监管这种外部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培育和发展市场力量,市场力量的发育状况良好是形成市场化监管体系的基础,如果这一基础存在缺陷,政府监管制度的转变也将难以实现。市场力量既包括银行的自我约束,也包括来自各种市场参与者的市场约束。
四、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严格的监管制约机制。监管制约机制包括对监管人员的制度规定及责任划分。监管人员在对银行依法监管的过程中无人对监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其是否秉公办事,廉洁公正;是否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不正利益;在审慎银行经营行为时无人对其行为进行监管,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法律机制,同时也没有制定出一套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监管者的监管成效。
2.对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的法律不完善。我国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有的缺乏实施细则、缺乏操作性;我国两大基本法律对监管方法仅有原则性的规定诸如以何种形式和程序来实现现场、非现场的监管或者通过利用外部审计师对有关信息进行核实。制度的不规范使得监管的主观随意性很强,在监管程序上过分强调对银行新网点、新业务、增资扩股等方面的严格审批而在对投资人权益的保护方面则力度不够,从而有可能导致银行业务范围狭窄,不能较好的分散风险。原来《商业银行法》对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一直无实质性的操作规范。
3.在商业银行监管内容上重合规性监管而轻风险性监管。我国外资银行金融监管在实践中长期贯彻的是“重引进、轻管理”的监管方略,监管主要集中于市场准人方面,对于其业务经营的监管还很不够,对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变化、资本流动性状况、经营政策、内部审计管理水平等都不太重视,忽视了以预防为主的风险性监管。对外资银行的检查也只注重是否符合法规的事后检查。缺少以预防为主的风险检查,致使外资银行的某些经营活动基本处于自由状况,埋下了一些风险隐患。
4.商业银行监管人员素质不高。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面对是日益繁多的金融创新产品,我国现有的监管手段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监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金融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理念不能很好的运用到监管当中,缺乏对风险进行数据搜集,分析判断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复合型人才。商业银行监管人员除了精通银行操作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财务分析及风险分析能力。我国尚未制定出一套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监管者的监管成效,长期以来我国监管人员知识结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我国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
5.商业银行监管信息化发展较为落后。银监会成立后,央行作为货币发行的专门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发展及市场信息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监管信息提供的不完备性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监管机构掌握央行货币政策信息的不完备性,同样制约了监管部门监管职能作用的发挥。在我国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对数据的搜集,处理和共享还不完善,信息数据的不准确性,不及时性及不能利用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风险进行的预测都影响了监管实施。
6.没有明确的监管目标和技术指标。现有监管只是一种传统粗放的监管方式,对商业银行监管没有明确目标和理性指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还处于一种稽核式和行政管理式的监管方式,监管人员在对商业银行监管的过程中,不能利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对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金融机构还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风险的评价及建立在合规监控上,没有对银行信用风险评级开发实质性的工作,并对理性评价的结果向社会公众披露,现行监管没有具体规定监管目标,由于目标不确定性使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自觉地按照金融监管当局的要求去做,而是想方设法绕过监管,对银行风险没有起到早发现,早干预的作用。
五、在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我国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确立了市场经济、市场金融为本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目标。银行业应该采取如下的对策:
1.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我国曾颁布《商业银行法》,《经常外汇业务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等金融法规,但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这些规章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对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扩大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市场准入规则,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从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法的创新来看,其一般是强化央行的货币政策的功能,而将金融监管权进行分离。新法律的出台应具有瞻前性,相关法律应大量吸取国际上监管法律的优点。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商业银行监管担任审慎银行经营风险,发现商业银行薄弱点,分析风险,查找问题,及时纠正的重要职责。因此监管主体中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也应上升到制度层面上来,严格规范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人员对金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建立商业银行监管业务知识资格考试和职业道德评价等制度。监管人员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能运用新方法,新技术对商业银行金融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在工作中依法办事,行得正,立得直,能及时纠正银行经营中的违规行为。因此就需要我们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监管人员队伍。为适应金融全球化的需要,还应选派一批优秀人才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监管理念和手段,定期从国外聘任监管专家到中国工作,努力提高监管工作人员素质是必要的。
3.加强资本管理。改善资本充足率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是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由于资产增长很快,盈利空间有限,又缺乏有效的注资渠道,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直偏低,资本的补充远远没有跟上资产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多种方式,优化资本结构,多渠道多途径的补充资本金,,迎接新巴塞尔协议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对此,可以采取增加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增加银行的附属资本和降低银行的风险资产权重等措施。
4.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强调,随着金融向国际化、多元化的方面向发展,当今各国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不再仅仅局限于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技术风险等都会对银行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可以将银行面临的各种可能的风险归纳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对此,我国商业银行首先要在风险管理的理念上突破单一信用风险的局限,要充分重视对这些风险的管理,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从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风险管理。
5.加大商业银行监管力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针对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应该树立与国际银行业相接轨的监管理念,建立起以三大支柱为特点的资本监管框架,建立银行外部审核制度,提高监管水平,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灵活全面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我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6.逐步建立和健全我国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用评价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建设和沟通,以上市和拟上市银行为先导,逐步建立和健全我国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7.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互促互进。在构建市场化取向的监管体系过程中,无论是政府监管制度的变迁,还是市场力量的培育,都存在大量的障碍和困难需要解决,都需要许多配套措施。审慎监管的构建和强化是市场力量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政府监管制度的变迁进程应与市场力量发育程度相协调,只有市场力量有了较好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审慎性监管对控制性监管的替代。所以,既要给市场力量发展适度的空间,又要避免对薄弱市场力量的过分依赖,两者之间应互促互进,以实现政府监管制度的优化和市场力量的强化,逐步形成市场力量为主导的监管格局,提高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从自身国家利益的的角度出发,全面发展本国的经济,谋求经济利益,保护国家利益。银行业尤其是政府监管的重点,特别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发展更是关系国家命脉。本文的论述,深入分析了从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的历史渊源和现状,既而找出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刘长霞:中国银行业反行政垄断与监管权力界定[J].科学与管理,2008,(01)
[2]黄世安:提高银行监管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金融纵横, 2008,(02)
[3]胡汝强高冬民: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成效和困难――一场监管价值观变革引领的全面变革[J].西部金融, 2008,(03)
[4]佘春宁:我国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与对策[J].南方金融,2007,(01)
[5]刘晓芬:提高银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探析[J].金融经济,2007,(02)
关键词:知识型企业 市场化 薪酬管理制度 问题 必要性 建议
在市场化不断加深的经济环境中,知识型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对人才进行科学管理。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模块,在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众多知识型企业在该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构建市场化薪酬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知识型企业是经济条件下最具有生命力的核心经济单元。在知识型企业中,知识型员工以自己的知识作为个人资本,在与不同的组织和任务结合中都能取得成绩。因此员工更多的是忠于自己的职业而非企业本身,在这个从人力资源进化到人力资本的市场经济竞争时代,只要知识型员工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就能找到让自己满意的舞台。知识型员工更注重职业的发展和提升,这就使得知识型企业内部的员工流动率比较大,人才流失严重。
一、知识型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在知识型企业中,薪酬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薪酬结构不合理
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知识型企业依旧保持着单一的薪酬结构,脱离了知识型员工本身的特点,薪酬结构有待升级。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有个著名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型员工最注重的四个主要因素,其排序以及比重是个体成长占34%,工作自主占31%,业务成长占28%,金钱财富占7%。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我国的知识型企业中,员工在注重工资报酬的基础上,鉴于知识型员工忠于自己职业而非企业本身的特点,他们一定程度上还会追求更多的肯定以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利益分配不均衡,员工缺乏内部公平感。
知识型企业中绩效考核存在很大困难,从而引发的利益分配不均衡使得员工缺乏内部公平感。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两个密切相联系的版块,一般来说对于知识型企业中的员工,评价结果要比评价过程更为公平,但是在完成知识性工作的过程中,技术难度、工作质量往往只有工作者本人比较清楚,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不能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因此通过结果来评价知识型员工的绩效同样不能有效的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内部公平感。
2、薪酬管理市场化不到位,市场元素缺失
薪酬的功能认识不足使得薪酬管理中市场元素缺失,市场化不到位。市场化最主要的信号是竞争,薪酬对员工的作用,除去保障功能和信号传递功能之外,还有激励功能,只有将薪酬管理的思想从以我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市场化的薪酬管理体系才能够顺利建立。
二、构建市场化薪酬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市场化是指市场作为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问题的基础手段的一种状态,意味着政府对经济放松管制,资源分配方式由政府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化,利用价格机制达到供需平衡的一种市场状态。在市场化经济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竞争,真正的市场经济就要优胜劣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彰显公平公正。
在市场化不断加深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取胜,获得长久发展,就要对人才进行科学的管理,构建市场化的薪酬管理制度,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人才外流,降低核心员工的离职率
现在很多知识型企业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才的流失,尤其是企业核心关键人才的离职。留住人才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薪酬制度,在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激励,同时满足员工在其他方面的追求,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向心力,减少人才外流。
2、建立市场化薪酬管理机制,能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
薪酬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企业经营工作的主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薪酬作为劳动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企业为了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占有优势,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不得不适当提高本企业的薪酬水平,这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直接导致产品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的下降。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并完善薪酬管理制度。
3、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改善企业经营绩效
企业能否产生好的业绩,其关键因素是人。薪酬不仅决定了企业招募到的员工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它还决定了现有员工受到激励的状况,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薪酬实际上是企业向员工传递的一种特别强烈的信号,通过这种信号,企业可以让员工了解什么样的行为与态度以及业绩是收到鼓励的,是对企业有贡献的,从而引导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以及最终的绩效向着企业期望的方向发展。[1]
4、有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尖端人才是稀缺资源,在市场化经济环境中有其特有的价值定位。一些企业之所有面临尖端人才招不来留不住,核心竞争力得不到加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薪酬管理制度。市场化的薪酬管理制度,以市场为标杆,弹性大,灵活度高,能者上,庸者下,紧跟时代进步的潮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人才素质的提升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知识型企业建立市场化薪酬管理制度的建议
1、合理定位薪酬水平,增强企业外部竞争性
在市场化背景下,薪酬水平的定位要从社会、企业、职位以及个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随着知识型员工的不断增多以及互联网等薪酬信息来源渠道的不断拓宽,组织已不可能单方面掌握薪酬信息,员工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迅速获得薪酬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薪酬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动态变化。
2、构建360度报酬体系,合理分配各种报酬形式的比重
针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对人的需求的划分,知识型企业可以设计360度报酬,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知识型员工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对他们来说,对于知识型企业的员工来说,有价值的东西就不止基本的工资,还应该包括可变的薪酬,如给予员工提成,奖金等,另外,还必须给员工福利保障,比如向员工个人及其家庭提供的服务,健康及医疗保健,人寿保险以及法定和企业补充养老金等,这样便可以使员工安心的为企业工作,减少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同时,由于知识型员工对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比较看重,因此企业应结合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他们指导与帮助,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3、完善绩效考核,内部公平
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知识型企业的员工注重的是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与外部公平性的结合,其中,更加看重的是薪酬的内部公平。内部公平性是指企业内部员工的报酬相对于他所从事的工作而言、是否体现了按劳付酬的原则。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从组织公平,分配公平和过程公平等几个方面去增强员工的内部公平感。但由于知识型员工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在对其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应该注意把员工的工作过程与其工作结果结合起来进行绩效考核,而且还应该对员工的工作给与定性与定量的指标,以便与员工更加清楚自己的目标任务,增加员工的内部公平感,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4、发挥企业文化的正向作用,把企业文化看成一种特殊薪酬
企业文化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方法,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良好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继承,创新制度,把员工的意志行为纳入到管理所期望的统一轨道,使经营管理与文化建设融为一体。[2]在这个市场化不断加强企业文化逐渐成为企业竞争软实力的时代,要解决员工的负面情绪,保持其工作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绩效,需要借助外力来弥补薪酬制度方面的不足,而充当外力这个角色最好的选择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是一种特殊的薪酬,能够相对减弱知识型员工忠于职业而非企业的情绪,降低离职率,使员工所形成的强烈的归属感也是对员工的一种正向激励。同时薪酬体系的制定还能够引导员工向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方向发展,做出有利于企业文化构建的行为,两者相辅相成,对企业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IBM的学院企业文化就是充分利用企业文化来降低企业的成本,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成为了典型的成功案例。
科学的薪酬管理能够合理运用薪酬传递企业价值导向,增强组织盈利能力进而提高竞争力,是实现企业目标最大化的有力工具。因此,对我国知识型企业而言,建立市场化薪酬管理制度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不光是对知识型企业,我国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不断前进,寻求适合自己的薪酬管理制度,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奋勇前进,勇做弄潮儿!
参考资料: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借鉴国际通用的缺口管理、来提高利率管理水平,并开展价值分析,构建银行定价机制,提出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即:银行通过加强主平均期限管理、衍生工具对冲等资产负债管理思想,从而完善风险管理,控制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
一、加强主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从西方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将由于利率变动而造成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使银行保持稳定的利差,也使其具有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方法,积极地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调整的主要思路:一是实现资产负债的结构平衡,如将长期高成本负债配置给高收益资产、短期负债配置给低收益资产,以实现资产负债成本对应性。二是实现资产负债的利差最大化,如增加高利率资产占比、降低高利率负债占比、灵活运用浮动利率等,扩大资产负债利差。三是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人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以此来分散、降低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四是严格控制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等非生息资产的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压缩银行不良资产的百分比。
二、借鉴国际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思想
(一)缺口管理。缺口解决的是缺口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管理,化解市场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对在一定计划期内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与负债进行分析,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优化资产与负债结构,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可采取较为保守的缺口管理,使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这时利率的波动使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同向变动,收益大于成本,从而化解因利率波动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但资产与负债在动态过程中难以实现零缺口,银行也可采取积极的缺口管理。
(二)平均期限管理。平均期限管理指银行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量现值的加权平均期限。当固定利率资产平均期限不等于固定利率负债平均期限时就产生了风险。在正期限风险时,即固定利率资产的平均期限长于固定利率负债的平均期限,利率上升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这时,银行可通过减少较长期限资产,增加较短期资产,增加较长期限负债,减少较短期限负债等达到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同理,在负期限风险时,利率下降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小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银行可通过增加短期借款,减少短期贷款等措施来达到目的。
(三)衍生工具对冲。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使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难度加大,为使商业银行免受利率波动的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通常采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来回避利率风险。利用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商业银行面临利率下降的再投资风险,那么银行可买人期货合约。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损失可从期货市场上得到弥补;而利率上升时,银行会获得收益。相反,在负缺口时,卖出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利用利率期权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银行可购买看涨期权,当市场利率下降,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从而抵销正缺口因利率下降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在负缺口,银行可购买看跌期权,当市场利率上升,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并抵销负缺口因利率上升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利用利率掉换对冲风险:通过利率掉换,银行可将固定利率变为浮动利率或将浮动利率变为因定利率,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匹配,降低利率风险。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利率波动受国内、国际的诸多因素影响,商业银行难以准确预见利率的走势,为防范流动性风险,就应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产品。
三、掌握现代技术,提高利率管理水平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和深人的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一些信息处理加工技术,如金融工程技术、系统动力学技术、运筹学技术、决策预测技术等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长期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参与了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因此,掌握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不仅是未来的要求,而且是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运用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动态收人模拟等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进而分析出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承担了多大的利率风险,侧算出银行利润的变化状况,给出风险最小、效益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探索利索风险的表外业务控制方法,加强对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和运用,特别是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在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发行和二级市场上,利用套期保值技术来规避利率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区域性就业市场;联动
区域性就业市场联动,是在高度统筹考虑就业市场合理布局和分配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供需要求的多层次就业市场体系,积极探索和完善统一以就业服务为目的的市场协作或互动方式。自2004年起,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教育厅就联合成立了东北三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体,建立了区域性大学生市场联动机制,实现了就业政策、就业指导、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等全面合作,开创了东北三省大学生就业工作整体合作的先河。东北三省区域性大学生市场联动的形成,推进了东北三省就业工作的整合,扩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含量,提升了东北三省的整体就业水平。
一、推进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联动的必要性
目前,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区和单位都比较集中,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北京、上海、天津等开放城市,这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时的地域观非常强烈,就业期望值较高,追求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以辽宁省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分布为例,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存在着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就业的区域分布严重的不均衡。就学生就业工作整体而言,各市的就业工作还处于分散状态,地区间缺乏横向与纵向的联合,具体表现为各区域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规模小,人才层次单一,专业含量较少,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培养优势得不到充分展现,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也得不到优化和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各地的就业市场联合起来,构建联动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这样做既有利于吸引用人单位充实就业市场,又有利于区域性人才品牌、市场品牌的形成,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对社会的贡献率,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因此,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要尽快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引导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推进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联动。给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从而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二、开辟省外就业市场,推进区域性就业市场联动建设
开辟省外市场可以拓宽本省、市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空间,开拓辽宁省毕业生到省外就业的新渠道。开辟省外毕业生就业市场,我们可以了解到省外有关就业的政策、体制、就业(人才)市场的运作模式,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更好地了解省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教育厅联合成立了东北三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体,建立了区域性毕业生市场联动机制,实现了就业政策、就业指导、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等全面合作。辽宁省教育厅组织30余所高校赴北京、上海、江苏等12个省(市)开辟就业市场。与省外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探讨“订单式”联合培养毕业生的途径和办法。大连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作体的l4所高校联合赴“长三角”地区考察、调研,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与“长三角”的三省七市的有关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省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
此外。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达成共建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合作意向,并签署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基地、实习基地共建框架协议”,约定来辽宁省招聘毕业生的厦门企业策划、组织、宣传招聘会,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厦门企业优先选择、安置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为辽宁省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双方加强网络市场合作,互通有无,相互链接。与杭州市人才交流中心达成合作意向,杭州市人才交流中心优先接收辽宁省高校的毕业生,共享需求信息;省内有关高校在网上链接杭州市人才交流中心网站,优先为杭州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与苏州工业园区达成合作意向,苏州工业园区优先接收辽宁省有关高校的机械电子、医药卫生、机电、光电信息、师范等专业毕业生。
三、以促进就业为目的。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联动的主要措施
加快推进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合作与发展。构建合作共享的人才信息网络平台,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地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服从“大平台”的整体需要,按照“中枢”建设的客观要求,以省、市为中枢建立省内各区域高校毕业生人才服务市场交流平台,集各区域市场专场招聘会、毕业生人才培训、人才测评、毕业生推荐、毕业生管理咨询、就业、网络信息服务等各种功能于一体,共建区域市场。与省外同类高校就业市场联系,积极开辟省外市场,辐射全国市场。
第一,加强区域性就业市场的相互协作。从各市的实际出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相互协作,互通经验和方法,组织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论坛。组织有关就业工作内容的学术交流,提出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新对策,更好地推进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第二,加强区域性就业市场的联盟互动。各市可结合本地的区域性特点,适时组织开展大学生公益性专场招聘,向其他各市的就业市场提供人才的需求信息,协助解决紧缺人才以及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困难,共同做好准备和组织等工作,积极配合,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供需平台。
第三,加强区域性就业市场的资源共享。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才争夺的加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择业自由度的增大,毕业生除利用有形市场直接洽谈外,更多地将通过无形市场——即在不见面的远程情况下进行。网络、传真、电话等会越来越显示出在择业方面的巨大活力。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用人信息进行自我推销,可以在远程情况下与用人单位交谈。利用网络技术链接,实现区域内的人才资源共享,以先进的手段和便捷的方式,及时有效地提供各种针对毕业生的服务,充分的实现区域性就业市场的资源共享。
第四,各高校相互合作,充分推进区域就业市场的联动。各高校的相互合作在推进区域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合作、发挥各高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优势、打造区域大学生人才品牌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为更好地做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只有全面整合毕业生资源,依托各高校毕业生的自身特点和互补优势。打造各省、市毕业生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才能最终实现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共赢”,这更是推进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联动的思想基础。
1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影响
一般而言,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三大领域,三大技术的高度融合形成了网际互联技术。网际技术应用于企业内部形成内部网(Intranet),网际技术应用于不同企业形成互联网(Internet)。
早在1950年前后,美国的美洲银行开始同斯坦福研究所合作研究使用条形码自动处理支票的办法,花旗银行着手研究银行业务处理自动化问题。1955年,美洲银行首先在银行领域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记账和报表编制工作,1958年又安装了GE-100型晶体管计算机,使支票、储蓄和部分信贷业务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美国银行业各种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开始了银行业务的联机实务处理。之后的半个世纪中,信息技术不断渗透、融合于银行的各个业务领域、业务环节和整个过程,使银行业成为最受益于信息技术且应用最广的一个行业。
1.1信息技术拓宽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
信息技术对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它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
1.1.1信息技术为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金融业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目前,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过于狭窄,仍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领域,新兴业务的收入比重过小。而存贷款业务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国有大商业银行以其多年形成的强大的网点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中小商业银行拓展传统的业务空间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信息技术有助于银行融合证券、保险等分业经营的金融市场,在存贷款、国际结算、财务顾问、证券经纪、信托、保险等表内外业务方面提供多元化服务,开辟新的经营空间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1.1.2信息技术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对比。与中小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力雄厚,分支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具备强大的零售银行业务的潜力,在传统银行业务经营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银行电子化则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在网络银行时代,银行的优势不能单纯以资本实力、分支行数来衡量。凭借低廉的上网成本和开放型的客户优势,网上银行只需在网络上不断增加新功能,再将不同产品组合成新产品,先推上市场,就能后来居上,击倒应变不及的现有大银行。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优势。
1.1.3信息技术使中小商业银行迈向国际化成为可能。在网络银行时代,银行可以没有地理上的分支机构,没有国界差别,通过网络就可以直通全世界,直接向世界上每个角落的居民提供服务。这种趋势一方面加快了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扩大了银行的作用领域,另一方面也给中小商业银行实现国际化,在国际范围内与大商业银行一争雌雄带来了现实机遇。
1.2信息技术突破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观念。
在感受到信息技术为企业经营带来的巨大变化后,中小商业银行纷纷突破传统的经营观念,树立“科技立行”、“信息兴行”的战略方针,面对市场拓展业务。在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开发新型金融产品,赢得广泛、密切的客户群体。同时,为配合“科技立行”的经营战略,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引进和培养智能型和深化型相统一的人才。智能型就是不仅具有现代经济、金融理论水平,懂得现代科技知识,而且具有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深化型就是在某一领域、某一阶段的智能型人才必须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业务的快速发展而持续学习深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锻炼工作才干。
1.3信息技术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模式。
在信息技术未改变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之前,由于宏观政策及技术手段的限制,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以“高息揽储”为代表的吸纳资金和以“抢夺黄金客户”为代表的商业贷款上,由于业务范围的局限性导致商业银行90%以上的收入来源依靠存贷款利差来实现,因此追求存贷款总量上的规模效益和抢夺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外资企业等大单业务客户成为中小商业银行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
随着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商业银行后,各种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相继开发出来,同时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日益临近使银行、证券、保险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成为可能,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竞争点也逐步发生转移,各家银行将竞争的焦点放在新业务的开发和客户集中服务上。中小商业银行通过依托信息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缩小与大型商业银行利润创造的差距,快速抢夺新兴市场客户资源,凭借及时有效开发的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而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实现银行发展壮大。
2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中小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整体构想
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直线职能型管理组织结构,其优点在于既保证了统一指挥,又能发挥职能部
门参谋监督作用;其缺点也十分明显,职能部门没有直接创利任务,一旦一线部门与职能监督部门为各自发散、单一目标发生矛盾时,指挥部门很难及时协调,势必影响双方积极性,一线部门抱怨职能部门没有配合,影响工作,强烈要求职能部门也做“运动员”,不能光做“裁判员”,而职能部门也抱怨其权威性受到挑战。
以上海银行设计的组织结构为例,其组织结构图如图4.1所示:
图1 上海银行组织结构图
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按照上述模式构建的管理组织架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典型的代表性。按照美国管理科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三支柱”(稳定支柱、创新支柱和破旧支柱)理论进行分析,该组织架构简洁、清晰,设计时尽可能减少组织关系交叉点,确定稳定和基本价值体系。总行经营班子着重点放在“总行-分行-客户”稳定支柱区,总行设置一个行长室和数个职能中心(信贷管理、稽核监控、客户服务、资金财务、人力资源、科技中心等)提供强有力业务支持,总行行长室直接经营客户,整合分行、机构营业网点、总行职能中心的所有力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创新精神方面,总行行长室下设发展研究部,采用外聘专家、内选骨干有机结合形式,负责为组织提供新观念、新思路,专门承担组织不断创新的功能。破旧支柱原意指得是为了使组织能适应变化不定的环境,对组织过时部分进行综合治理,包括为了某一项目或产品进行会战性临时改组或定期改组两方面。对中小商业银行而言,监控和风险控制是破旧理论的另一个具体表现,行长室下设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结合监事会功能,监控评价目标就可以实现了。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野改变;视盘分区指标改变临床诊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922-01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在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局部视野改变或眼底改变,当患者的病情出现进展时,其临床表现通常为某一部位的病变程度更加严重,NTG更是如此[1]。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可以对眼部的多项指标进行定量检测,不过在常规标准检查过程中,其检测的结果均为视盘整体的相关数据,因此不能对视盘局部的情况进行反映,导致其检测结果容易受到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2]。为了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52例(102只眼)NTG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52例(102只眼)NT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3例女性,29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0-45岁,平均年龄为37.8岁。NTG患者的诊断标准为:眼底检查与视野检查均呈现为青光眼性改变,患者在非治疗状态下的眼压曲线峰值在21mmHg以下,患者的前房角开放。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不存在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其它眼科疾病。
1.2方法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采用视网膜断层扫描仪来对患者的要不相关指标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由同一位操作经验丰富的检查者完成。此次,检查的指标主要有视网膜断层成像仪Ⅱ型(HRT-Ⅱ)眼底检查的相关指标、HRT-Ⅱ视野的相关指标、早期视野损害(EP)、视野损害前期(PP)。
1.3观察指标比较视野损害前期患者与视野损害早期患者的视杯容积指数(CVI)、视杯平均深度(MCD)、盘沿容积(RV)、盘沿面积(RA)、视盘内视杯形状测度(CSM)这5项指标进行统计,并对它们与MD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Ρ0.05说明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半侧视野间的损害程度部位与视盘分区之间呈现为对应关系,检测结果中CSM、RV、RA、CVI以及MCD的对应率分别为53.66%、63.14%、82.93%、87.80%以及92.68%。视野损害前期患者的CVI为(0.22±0.18),MCD为(0.31±0.12),RV为(0.05±0.03),RA为(0.19±0.05),CSM为(-0.06±0.14)。视野损害早期患者的CVI为(0.53±0.35),MCD为(0.38±0.11),RV为(0.02±0.01),RA为(0.09±0.04),CSM为(0.02±0.07)。视野损害前期患者与视野损害早期患者的视野指数(MD)、视盘分区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
3讨论
在对青光眼进行早期诊断时,必须对患者的视盘颞下盘以及颞上盘的改变引起高度重视,不过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通常容易受到眼部正常变异的影响[3]。目前,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HRT-Ⅱ视盘立体监测系统可以对患者的眼部多个指标进行测量,不过其测量的最终指标通常只有盘沿面积的指标,因此,它不能对患者的盘沿早期改变进行全面、灵敏的反应。
青光眼患者在视野改变早期,特别是病变不典型的患者,通常不能与眼部干扰、波动相区别,而且还有可能出现诊断假象。对于NTG而言,在其定性诊断过程中,眼压基本上不会起到任何帮助,其诊断的必要条件为视野以及眼底改变。目前,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视网膜断层扫描仪的不断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不过在检测的过程中仍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干扰。
综上所述,对于NTG患者的早期视野损害而言,患者视盘颞下或颞上分区内的CVI、MCD、RV、RA以及CSM这五项指标比视盘整体中的这五项指标具有提示作用,因此,在对NTG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两组检查方式对照、比较的方法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雷霍,赵海燕,杨峥嵘.心电图异常事件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可能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1,13:2603-2604.
一、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源于国家的财政资金,在资金的开支用途上,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基本的办公经费支出以外,主要是用于绿地建设、公园景观建设以及市容环卫等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园林绿化项目越来越多,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经费投入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对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此相比,不少园林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 预算管理方面薄弱环节较多
保证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规范有序,最基础的是应该具有相对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这也是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但是目前,很多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薄弱,预算编制方面不够科学合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跟踪管理不到位,对于预算的具体绩效情况也缺少相应的评价分析,预算整体的管控约束力度不够。
(二) 收支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不高
目前,园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虽然都已经建立完善了有关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规章制度体系中仍有不少的漏洞,尤其是在资金管理方面,收支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单位比较重视内部账面上的收支平衡,但是对于内部的经常性支出以及资本性支出的界定不明确,会计核算管理与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没有紧密的结合起来,财务信息有时存在失真问题。
(三) 内部控制管理力度不足
保证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规范有序,必须依赖于有力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但是有的园林行政事业单位在自身的管理方面,对于内部控制管理重视不够,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一些关键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内部审计监督也不够到位,造成了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这也是一些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多发的重要原因。
二、提高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 提高园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在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上,应该在财政部门的指导监督下,根据单位的预算基础数据,由单位内部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配合,综合采取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弹性预算等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预算编制,并进一步细化相关项目的预算标准,特别是要细化到具体执行项目、细化到直接实施单位、细化到项级支出功能分类和款级经济分类预算科目。在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经过审核批复以后,应该重点加强对内部各职能科室、部门的预算执行考核,确保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严禁各种擅自调整、调剂或自行分配预算资金的问题,如果预算计划需要调整,则应该严格审核预算责任主体的用款计划,在不改变预算级次和支出功能科目的前提下,进行内部调剂。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直接支付业务审核,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二) 提高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水平
在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方面,应该由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统一归口管理,特别是应该加强收支分析和对账制度的落实管理,保证单位内部的收支实际与单位内部账目、财政账目的一致性。同时,在收支管理方面,应该将票据管理作为关键点,加强对有关收支活动的审核、入库、支付管理,尤其在支出管理方面,应该确保各项开支在支出范围、标准上符合单位内部规定以及国家相关财经法律法规规定,确保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活动合法合规。此外,还应该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控制水平,由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按照相应的票据、凭证等进行会计核算和归档管理,实现收支管理的规范科学。
(三) 加强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在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面,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以及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在坚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实用性、适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细化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廉政风险防控、财务管理等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细化制度和办法。同时,按照园林事业单位的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此外,还应该及时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对关键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重点审计,及时发现解决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提高园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