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第1篇: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字: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目前,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化,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信息化在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铁路事业发展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铁路工程项目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对工程建设管理进行规范,提高管理水平。

一、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铁路建设风险管理的要求

铁路总公司、路局要求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对铁路建设而言,隧道施工安全一直是铁路建设风险管理的重点,以信息化实现超前预报、围岩量测的过程控制,成为了新形势下工程实施和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面对铁路建设工程规模大、技术标准高、建设速度快等特点,只有充分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各类建设管理信息的高效集成、高速传递、充分共享,才能对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成本、进度实施有效控制。

2、铁路建设工作水平的要求

信息化也是提升铁路建设工作水平的有力手段。各参建单位人员在知识结构、管理经验、认识水平的差异,最终会在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成本、进度方面反映。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系统,建立一个能涵盖工程管理各相关部门的管理机制,才能对建设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涉及的资金、物资、人力等资源实现高效、统一、规范、协调的管理和控制。

3、铁路项目特点的要求

铁路工程施工一般都比较复杂,通过采用现代通信、网络、计算机、遥感遥测等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统一性和完整性,为各级管理者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对各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二、铁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的重点

1、针对铁路建设项目隧道施工安全的凸显问题,为强化风险管理,课题开发隧道围岩量测及超前预报监控系统。

2、为加强现场监理的履责管理,课题开发现场监理管理设备(PDA终端)。

3、为加强原材料进场监控与管理,课题开发拌合站、试验室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4、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重点开发、完善了检验批管理分析系统。

三、信息化实施及应用

1、质量控制的实施及应用

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原材料控制、工程过程试验及现场检查、工程质量验收等手段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主要使用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块、监理管理模块、物资管理模块来完成此控制功能。采取对拌合站和中心试验室检测数据的采集并自动录入检验批,加强对工程原材料质量的控制;通过对监理人员现场及时签认检验批和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手段来实现。如为了加强工程管理,更多的掌握工程进展的第一手资料,监控项目进展,辅助管理决策,研发专用终端PDA设备,开发监理移动办公平台以支持监理相关工作,引入身份验证、GPS定位等技术支持现场检查工作,可以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针对性验证;通过无线4G、WIFI传输技术将数据及时反馈给信息系统控制中心,解决数据采集及时性问题。

2、进度控制的实施及应用

信息化进度控制主要通过收集各单位工程完成情况,系统自动汇总检验批完成情况,形成整个项目的实物进度报表,并以形象进度图的方式直观对重点桥、隧进行实物进度管理;通过网络计划的制作形成整个项目的时间进度图,对于项目的超前、滞后信息进行直观反映或报警。工程进度仅用传统进度报表的形式无法形象、直观的表达。研发工程形象进度动态管理系统,对图形功能进行扩充,通过不同的颜色标识不同的状态,按照设计或施工工序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工程完成进展情况。

3、投资控制实施

主要通过系统中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验工计价、计划统计、变更设计管理来支持参建各方围绕工程投资进行的相关业务活动,为控制投资提供基础支持。其它支撑模块包括设计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等支撑模块。

4、施工组织设计动态管理的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期控制的重要手段,建设单位负责编制整个项目的指导性施组,并按照实际的工程进度调整,且可控可追溯;施工单位根据指导性施组,结合现场的环境及施工条件编制实施性施组,根据实际进度也可以调整实施性施组。研发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功能:①以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为展示载体,提供指导性施组及实施性施组的导入和维护,支持对施工组织的动态管理与调整。②引入版本管理的概念解决施工组织调整带来的原有方案的追踪问题。③建立桥梁控制点及隧道控制点的进度分析模型,用于自动分析当前进度及计划进度间的差异。④系统集成,实现形象进度图、横道图、曲线图、内业资料的无缝链接,便于施工管理和信息追踪。

5、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实施

根据建设指挥部管理项目特点,按下列原则设置视频监控点,实现对安全、质量、进度、环保的监控监管:①3km以上的长大隧道及Ⅱ级以上的高风险隧道。②深水基础桥梁施工现场,大跨、连续梁等特殊结构桥施工现场,50m以上的高墩施工现场,新结构或其它复杂桥梁施工现场,靠近既有线、既有城镇道路及城区桥梁施工现场,制梁场,铺架现场。

6、隧道围岩量测及超前预报监控系统的实施

开发隧道围岩量测及超前预报监控系统,在软弱、破碎围岩及部分浅埋隧道地段应用自动量测手段,及时采集和预警围岩变形收敛的信息,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模块,实现地质预报的远程诊断和变形超标自动告警功能。在独头掘进3km以上的长大隧道应用施工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取代翻牌制度,实现对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功能。在高瓦斯隧道,应用自动化瓦斯监测功能开展瓦斯动态监控和预警,实现瓦斯浓度超标自动报警功能。

7、拌合站、试验室数据自动采集及监控的实施

在铁路工程项目中,混凝土工程项目对整个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而影响,所以拌合站、试验室数据自动采集及监控系统应运而生,用来进行原材料试验检测过程控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施工配合比的下达、水泥混凝土生产过程的监控、梁厂养护环境的监控、试块检验评定试验过程的监控,将“事后把关”的混凝土质量管理模式转向从源头上把关,实现混凝土质量全过程监控。

总之,加强铁路工程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时展潮流的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应用面广、技术要求高、人员设备质量高的工作,需要铁路建设各个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了解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铁路建设单位的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调控,协调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等参建单位的统一合作、优势共享、资源共享。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加快了项目信息的交流速度和频率,有效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协调了各个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为整个项目工程的决策提供了量化的数据分析资料,提高了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不断地加强信息化建设,最终必将实现铁路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岩,白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1,02:28-30+34.

[2]赵杰.以信息化管理提升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1,03:77-78.

第2篇: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108-01

铁路隧道施工是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之所以突发事件较多,甚至造成工程安全事故,正是因为铁路隧道工程本身是一项风险指数大、不稳定因素较多所决定的,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使安全风险人为加大,这不仅可能导致施工人员产生过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也可能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工程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事先评估安全风险系数积极预防,在施工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是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的不二法门。

1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铁路隧道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是铁路隧道施工能否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确保工期控制精度、质量控制水平以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隧道工程技术的难度系数评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后果损失程度、施工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及紧急预案等,均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铁路隧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一般工程的管理功能有所差异,对隧道工程系统总体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有利于增强隧道工程项目参与方的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有效控制风险、降低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在施工准备期,可以增强项目参与方防范事故意识和协作精神,明确工程目标、任务和工程风险,以利于风险管理企业科学决策,准确地评估工程工期及建设成本,为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做好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分配工作,使每个施工人员带着强烈的安全和质量意识贯穿施工始终,确保隧道工程建设的圆满完成。

2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专门的安全风险管理机构

从目前我国铁路隧道施工的组织体系来看,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专门的安全风险管理机构,往往按照传统的组织形式实施安全管理,很容易将施工的进度和效益放在首位而忽视安全管理。特别是某些承包商把工程分包给民间施工队,缺乏必要的指导与监督,很难保障施工安全。

2.2 缺乏专业的安全风险管理人才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建设工程的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多,对隧道专业人才和安全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目前我国对工程监测单位资格、监测人员专业水平没有相应的管理标准,出现专业人才不足或安全风险监测队伍非专业化现象,以致安全风险管理团队内部结构不合理、隧道工程建设团队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准普遍不高,对施工监测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评估预测的指导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而使隧道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

2.3 缺乏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从铁路隧道施工的现有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看,在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和经费管理方面还有待完善。部分铁路隧道施工企业缺乏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不足,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组织能力弱,以致施工现场工人纪律松散、无知蛮干、有章不循,锚喷支护不合要求或支护不及时、衬砌远落后于掘进、掘进尺度过大,通风除尘不畅等现象时有发生,施工安全难以确保。在铁路隧道施工预算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低价取标的意识根深蒂固、无安全风险管理资金费用标准、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经费不足或被挪用等等,导致安全事故预警能力弱,一旦发生事故则无法挽救和弥补。

2.4 缺乏合理的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缺乏合理有效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是当前铁路隧道工程承建方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以往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调查中发现,预见性不足、依据经验处理安全事故是承建方的重大缺陷,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合理的应急处置方式使重大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成为必然。

3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增强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意识

增强铁路隧道工程管理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是确保隧道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应分事先、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做好安全施工宣传工作,将安全风险责任细分落实到个人并及时跟踪监督。在现场管理中,应提前做好风险监测、信息传达、异常警示、多套风险应对方案的工作,明确施工分配、现场维护、过程检测在工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力促铁路隧道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不断提高现场施工风险管理水平。

3.2 建立安全风险专门管理机构

为确保铁路隧道施工的安全,防范施工风险,铁路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安全风险专门管理机构,制定严格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确立风险管理目标,以“安全施工”为原则,把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同时,对于地质、岩土等环境因素较为复杂的隧道工程项目,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研讨,选择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制定明确有效的实施方案和多个风险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安全关和质量关,及时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组织整改,防范于未然。

3.3 培养安全风险管理人才

安全风险管理人才是铁路隧道建设工程的决定性因素。在目前安全风险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下,应重视内部培训和外派深造工作,通过强化技术与管理培训,树立员工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安全生产知识,打造高素质的安全风险管理人才,担纲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指导工作,在施工中督导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落实施工安全措施,保障隧道工程的质量安全。

3.4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通过分析、评价、干预、监督和管理企

业运营各环节中有可能出现损害人身、财产安全的因素,达到预防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一种管理方法。因此,铁路隧道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建设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生产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和交付使用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四部分,特别应对安全风险管理经费以及隧道工程安全风险预测进行设计,使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管理发挥应有的功效,事实证明,这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4 结束语

安全风险管理是铁路隧道施工管理的关键,其核心是分析、评价危险有害的因素。铁路隧道施工无论是在前期、中期还是后期维护中都可能出现各种突发事件,需要建设参与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安全意识,探索铁路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最佳方案,认真抓好施工中的每个环节,发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才能防范事故安全生产,保证隧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明,王占龙.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探索[J].铁道标准设计,2010,S1:99-103.

[2]李明.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探索[J].隧道建设,2010,02:173-178.

第3篇: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铁路工程建设 进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47-02

1 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铁路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中国铁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是“十五”投资的6.3倍;新线投产1.47万公里,是“十五”的2倍;复线投产1.12万公里、电气化投产2.13万公里,分别为“十五”的3.1倍和3.9倍。全路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达到41%、46%。

2010年,我国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丰硕成果。大规模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全线铺通,投产新线4986 km,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58 km。2011年全国铁路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690亿元,完成新线铺轨3176 km、复线铺轨2468 km,投产新线2022 km、复线1752 km、电气化铁路2647 km。2012年,我国计划安排铁路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000亿元,新线投产6366 km。截至2012年1~6月,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1777.51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87.06亿元。

2012年5月,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领域、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铁路投资全面向民资开放,铁路建设上下游企业迎来投资建设机会。

“十二五”是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西部铁路5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60%。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7万公里的区际大能力通道布局成网,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客货枢纽及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双层集装箱运输网络,路网布局和技术结构更加合理。

2 铁路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应采取的措施

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内容、主要措施如下。

2.1 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着重解决未批先建、违规审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等突出问题,促进项目规划和审批公开透明、依法实施。主要措施:(1)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严格执行铁路建设各项审批程序,科学合理确定规模、造价、标准和工期,严格开工报告制度。(2)加强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真办理水保、环保、地质灾害、压矿等各项相关手续,保证铁路建设项目依法实施。(3)健全铁路建设项目决策制度。推行项目决策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

2.2 招标投标活动和物资采购

着重解决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转包和违法分包、物资监管薄弱等突出问题,规范铁路建设招标投标、评标专家库和有形市场管理,促进铁路建设招标投标活动进一步公开、公平、公正。主要措施:(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招标投标监管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评标方法,合理确定评标方式,积极推进异地评标、电子化评标,规范专业联合、工程分包和联合体投标管理,依法确定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2)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建设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的监管。(3)强化铁路交易市场监管,对交易不规范、问题严重的交易市场进行严肃整顿(4)继续扩大开放铁路建设市场,打破市场垄断,培育市场充分竞争。(5)依法合规组织物资设备招标工作,建立物资设备合格供应商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推行资格预审方式,坚持低价中标原则。尽快出台《物资招标文件》和《物资招标资格预审文件》示范文本。(6)严格合同管理。加大履约承诺兑现的检查力度,严厉查处施工企业转包、违法分包和建设单位指定分包、重新分标行为,坚决查办存在的腐败案件,确保铁路工程依法建设。

2.3 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安全管理

着重解决铁路建设招标后监管薄弱、不认真履行施工监理职责、质量低劣和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杜绝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主要措施:(1)加强铁路建设过程监管。规范劳务用工管理,从根本上杜绝转包和违法分包。积极推行建设项目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和扁平化管理,加快构建铁路建设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以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机械化为支撑手段,实现铁路工程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标准化。(2)强化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继续推行和完善质量安全事故和招投标挂钩制度,用市场手段有效推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3)加强监理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监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现场监控等工作,有效发挥监理的现场监控、专业监督作用。加大监理人员的执业资格管理,对不认真履行监理职责、不具备监理人员资格的,坚决清出铁路建设市场。

2.4 规范资金安排使用和严格投资控制

着重解决资金监管薄弱、资金管理使用混乱以及工程严重超概算等突出问题,确保财政拨款和建设项目各项资金的安全,确保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概算内。主要措施:(1)加强铁路建设投资监管。严格征地拆迁、验工计价、变更设计、资金支付各项程序,严格工程概算管理,控制建设成本,保证铁路建设资金安全和使用规范。(2)加大审计力度。特别是对使用中央投资项目进行重点检查、重点监管。(3)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工作,规范铁路参建各方市场行为。(4)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和完善铁路建设项目超概算的问责追究机制。

3 铁路工程建设实施进度控制的必要性

3.1 工铁路程建设进度控制的方法与措施

3.1.1 控制方法

铁路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环节首先是确定总进度目标和各进度控制子目标,并编制进度计划;其次在铁路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则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并编制新计划;最后是协调铁路工程建设各参加单位、部门和工作队之间的工作节奏与进度关系。简单地说,进度控制就是规划、检查与调整、协调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直到铁路工程建设全部结束。

3.1.2 进度控制的关键工作环节是计划执行中的跟踪检查和调整

(1)控制措施。

铁路工程建设进度控制措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等。

①组织措施。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应充分重视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

②管理措施。铁路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在理顺组织的前提下,科学和严谨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③经济措施。铁路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设计资金需要求计划、资金供应的条件及经济激励措施等。

④技术措施。铁路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涉及对现实进度目标有利于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方案。

3.1.3 铁路工程建设进度的调整

(1)调整的方法。

铁路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工期延误,发生工期延误后,通常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赶工,以弥补或部分地弥补已经产生的烟雾。主要通过调整后期计划,采取措施赶工,修改原网络进度计划等方法解决进度延误问题。发现工期延误后,任其发展或不及时采取措施赶工,拖延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最终必然会损害工期目标和经济效益。有时刚开始仅一周多的工期延误,如任其发展或采取的是无效的措施,到最后可能会导致拖期一年的结果,所以进度调整应及时有效。调整后编制的进度计划应及时下达执行。

①利用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进行调整。

②利用网络计划的时差进行调整。

(2)调整的内容。

进度计划的调整,以进度计划执行中的跟踪检查结果进行,调整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工作内容。

②工作量。

③工作起止时间。

④工作持续时间。

⑤工作逻辑关系。

⑥资源供应。

可以治调整六项中的一项,也可以同时调整多项,还可以将几项结合起来调整,以求综合效益最佳。只要能达到预期目标,调整越少越好。

4 结语

对铁路工程建设进行进度控制系统分析,阐述了铁路建设工程进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构建方法,及铁路工程建设的特点及铁路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系统铁路工程建设进度控制过程中的应用。实践证明,铁路建设工程实施进度控制是有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第4篇: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33-2

1 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不严格规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实际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切实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实际进行铁路建设施工的时候,仅仅只是具备书本上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没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实践。施工现场相关管理人员不能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缺少安全知识的实践性。

1.2 施工中不同层次管理人员不能完全展示监督的实际作用

实际施工生产的时候,从高到低的方式来划分安全管理人员的级别,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所有层次中存在的管理人员都具备不相同的监督责任和安全管理义务。实际管理监督的时候,因为出现模糊的层次监督管理,检查过程中相关人员把一般危险源当作重点进行检查,但是没有人检查特殊危险源,促使给铁路安全管理留下隐患。

1.3 现阶段铁路施工中不健全的安全指导

实际施工的时候存在指导性比较低、可行性比较低的安全技术措施。目前从实际情况来说,具备不符合情况的安全措施技术,一般情况下都是从理论层次方面来针对施工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的技术措施,缺少一定针对性。在设计施工文件方案的时候,相关设计人员不能切实依据施工情况制定安全技术,基本上都是一些没有明显作用的摘录内容。主要就是因为存在变化多端的施工情况,很多施工设计人员没有一定责任识,也有年轻人员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此外,还因为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对危险源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1.4 安全防护设计方案随意更改变动

设计安全防护设备的根本作用就是保证安全施工,但是随意更改变动设计,会严重影响施工人员整体安全。此外,不少铁路局不能接受更改设计,还有的为了降低施工建设成本,把安全防护设备当作能够随意改变的工程项目,以此来达到提高建设企业利润的目的。对于安全防护设计随意更改出现的根本因素就是相关企业项目负责人以及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充分的安全理念和意识,仅仅只是依据自身经验来执行管理监督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监督的实际作用。

1.5 开放式空中作战

建筑的开放性工作占工作量的70%左右,受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和强烈的阳光、风、雨、雪和冰、雷电等自然条件和危害;

三是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多。大多数建筑业仍然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疲劳,注意力分散,容易出错的操作,造成事故的发生;

四是一个三维交叉作业。建筑产品结构复杂,施工工期紧,必须多单位,多类型的工作相互配合,立体交叉施工,如果管理不好,连接不当,保护不严格,有可能造成相互伤害。

1.6 缺乏良好的建筑部门之间的协调

铁路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高技能的工作,尤其是那些大型建筑需要时间,人力和物力特别大,而且与施工单位也有许多类型。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都有联系,只要任何一个单位的问题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施工完成后的正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各施工单位的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负责人的监督和统一,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并与其他部门进行良好的协调,确保施工的安全。

2 针对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对策

2.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意识培训

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意识,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虽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铁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但传统的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理念,使铁路工程建设在我国粗放管理的现象还很严重。此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施工企业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视,导致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建设缓慢,在铁路工程建设引起的管理问题。为了减少和避免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现代铁路工程施工企业应转变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通过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进而防止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发生。

2.2 建立完善的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预防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在铁路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根据现代铁路工程的特点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体系。了解现代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和施工企业管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完善。同时,结合铁路工程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项目管理结构,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符合项目管理流程。并根据铁路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对系统单位工程施工的多行长期受环境影响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应注意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新的铁路建设技术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铁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关键系统,铁路的特点,为铁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建设问题预防的基础。

2.3 大力推进隐患排查

一是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应该以安全生产为重,强调健各项预前检查制度以及现场控制的准备工作,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地进行安全排查隐患整治。

二是从施工地段的危险易发地区进行重点控制,利用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确立合理高效的检查周期、检查数量、关键时段检查次数,及时保证发现既处理,防止拖拉现象。

三是现场作业更应该卡控生产环节,务必从安全出发,不冒进,不贪功,制定合理措施,用新增工艺和技术克服危险施工项目,实际操作中要求职工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制度和流程,防止出现意外。

2.4 构建安全环境是铁路施工安全的必要措施

首先是干部要坚持围绕职工的需求落实自己“三不让”承诺落实力度的工作,从群众的关心点,需求点满足职工的合理诉求和需要,构建一个想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亲职工、爱职工的心理环境。

其次是从思想方面帮助职工创新,解放思想,从经济上对职工进行补偿,创造效益,从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引导职工,努力开拓生产建设的新思路,使得职工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再次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安全抽查考核分析制度,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严格日常中的安全生产情况管控。注意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多利用机会在岗位培训班中学习技能、熟悉操作,在培训中掌握安全知识、规章制度等。

总之,在铁路施工中想要保障安全必须从自我保护意识出发,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从操作角度需要规范操作,还需要职工们多用《安全规程》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才能在上班时放下心,才能在工作中积极向上,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和健朗愉快的生活。

参 考 文 献

[1] 宋平.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

[2] 李宝明.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06:72-75.

[3] 杨惠文.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4] 林坚.风险预警机制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5:142-145.

第5篇: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 铁路物资;集中采购[1];调配供应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铁路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铁路交通运输能给国内贸易,物流运输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国家战略层面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国家的铁路建设一直持续稳定进行中[2]。同时,中国高铁也积极参与国际铁路建设,通过高铁行业的优势整合,来打造我国高端制造业的龙头品牌,进而助推其上下游产业的升级转型。因为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所以中国高铁从销售到重组都享受了国家级待遇,其前景注定无比辉煌。

工程物资采购供应质量是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工程材料、设备是铁路建设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材料、设备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实体质量;另一方面,采购供应的规划、组织、控制的质量高低,对工程整体质量水平也将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工程物资的质量还是采购供应的整体质量都决定着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

二、铁路物资采购管理现状分析

(一)铁路物资采购管理的特点

1.需求数量大,供应难度大

随着铁路的快速建设,无论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较前几年对物资的需求剧增,短期内可能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随着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模式的实施,在原有采购体制向新的 采购体制过度期间,需要理顺各方关系,处理好有关政策的衔接,对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也带来一定的难度。

2.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

国家对铁路建设不断提出更高的技术标准,要求客运专线工程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使得国家对铁路建设提出高的技术标准,几体结构无缺陷、按设计速度开通,使铁路网技术结构史趋合理,逐布形成标准统一、设备联动、技术经济、安全可靠的快速客运、重载货运,随着技术改造力度的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越来越多的应用,很多新技术、新材料,如道岔、扣配件、动车组等均是引进、消化世界一流技术等。技术含童高,在组织供应可能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或矛盾后,以前的常规问题也可能会成为瓶须性问题,对物资供应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铁路提速线路的增多和速度的提高,对新建铁路项日质举的要求将更高。

3.物资品种多,工作要求细

铁路建设物资的种类繁多,要分类分级进行管理,对重点物资进行重点管理。并对物资设备按照属性细分,按照种类进行个性化的采购与供应,采取合适的物资管理办法。总体来说,铁路建设分为甲供物资、甲控物资、自购物资三大类[3]。其中,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甲供物资是管理的重点,可分为铁道部组织建设单位采购供应(简称部管物资)和建设单位直接采购供应两类。

三、铁路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与建设单位配合不到位

在具体的施工项目上,许多项目经理注重的是施工技术的处理,对物资管理并末给尹足够重视,从而导致施工、技术、作业班组等对物资部门的工作没有o予相应的支持和配合,对部分材料的需求时间、数量、技术标准、变更情况等方面带有随意性和滞后性,如某种规格的材料有时取消供应,有时又急需,或者到货后才‘要求变更为其它规格等,使得物资供应单位的工作处于盲目和被动的状态,

而且经常坐在被告席上,如材料供应不及时、品种种规格不对路,其责任常归咎到物资供应单位。为改变这种状况,物资供应单位有时不得不增加库存材料的品种和数量,以应对供应中的突发需求。

2.物资计划提报不到位

主要是指物资人员在物资需求计划编报的过程中末做到准确和及时。由于得不到相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物资采购供应单位对施工生产计划的安排掌握信息不足,对何时需要完成多少实物工作量,需要消耗何种材料、多少数量不能完全掌握,有时无法及时提报当年、当季共至当月的物资需求计划,有时即使提报了,也是源自物资人员的估算,缺乏真实性,或者在材料急需、消耗后再来补报,使得物资需求计划丧失了对及时供应的支持作用。

3.供应商服务不到位

目前很多工程项目的物资供应单位与供应商所建立的关系仅是一种纯粹的购销关系,虽然签订了合同,但其内容主要注重材料的价格和数量,对供应的及时性,包括资源保证和可靠运输,并没有作更深居次的要求。供应商若无货或没有运输能力,物资供应单位只得联系其它供应商或运输商,彼此之问缺乏信任感和长期合作的态度。

四、物资集中采购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

实行物资集中采购,有利于建设施工单位获得市场的主导地位和定价权;更充分吸引更多有实力生产商参与直接投标,使竞争更充分,从而有效平抑市场价格;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合理排产,减少不必要的销售成本和流通环节;有利于减少减少单位、施工单位的采购岗位和人员,从而减少相应的费用支出。

2.有利于提高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实现集中采购,有利于提高采购量,扩大影响力,能够吸引全国范围内最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竞争,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效的管理水平,在产品质量上予以更好的保证[5]。同时,能够实现对合格供应商的有效管理,加快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评价。

3.有利于实现统一管理,实施有效监督,大大减少交易主体,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更好的开展铁路建设领域的反腐倡廉工作。

4.有利于清理和整顿市场秩序,避免无序竞争,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格局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结束语

我国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正如火如茶的进行着,铁路建设物资种类繁多,质量要求高,且需求量巨大。各个铁路建设项目地理分布较为分散,且项目之间差异性较大,对铁路建设物资的采购与供应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物资集中采购模式成为必然要求。铁路建设物资采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方面关系到铁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一方面需求巨大涉及大量资金。在保质保量的完成物资的采购供应的前提下,使采购成本最小化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建设物资的采购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物资采购一单位与供应商的合作不足,施工单位物资使用情况反馈不及时,物资计划不够准确等。把物资集中采购融入到物资的采购管理中,采购的相关方要紧密合作,从建设蓝图的绘制到物资计划的制定,从物资的配送供应到物资的使用情况反馈,各方加强信息沟通,加强对重点物资的管理与合作,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采购总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中铁推行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宣传提纲》

[2] 朱智辉.新时期铁路建设物资管理的思考.铁路采购与物流

[3] 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京.2006

第6篇: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长距离;天然气;工程;安全;管理

一、天然气管道和铁路、公路发生交叉以及处理

1.1管道运输和铁路运输在我国的运输行业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伴随着这两大行业的快速发展,相互的交叉的情况也就相应的增多,尤其是在铁路建设上,电气化的铁路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此就造成了天然气管道与铁路之间发生交叉机会的增多,为此造成的相互影响的安全问题也更加的严重。在进行铁路工程建设上时,就要考虑如何进行尽量的减少和避免发生管道和铁路的交叉的情况出现,如果最终实在是无法避免,在进行设计时候,应该尽可能的把交叉的地方考虑设置在铁路的路堤段,以及天然气管道的直线段进行交叉。管道与铁路在交叉的位置,还要对交叉的角度进行考虑和设计,对天然气管道与铁路尽量的设置成垂直的交叉方式,对相互交叉的天然气管道的长度,受力、投资等都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减少相互交叉的相互影响,保证相互的安全。

1.2在管道的交叉工程中,对于管道运输的物质是油气管道,适合使用建设涵洞进行保护,进行相互之间的上下交叉。与铁路公路等的交叉适合使用套管进行保护,修建的涵洞,通常是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为主,套管的制作同样的适合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或者是使用钢结构的套管。一般情况下,对于套管直径较大,在1m以上时,通常会使用钢筋混凝土材质的套管进行保护。对于天然气套管进行保护的方法,首先要对套管设置相应大小的环形绝缘体,进行隔离,以达到天然气管道套管的电绝缘。

1.3在管道与公路发生相互交叉的情况下,对于角度的设计考虑,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规定进行设计。如果是运输油气的管道和公路的高架桥发生交叉情况,首先要对管道进行加强保护,对于相互之间的交叉角度可以在3度以下,对管道采取的防护长度,必须达到铁路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3m。

1.4对原油进行保护的方法,在天然气管道输送和高速路等发生交叉时,通常使用穿越的方法进行交叉,在进行埋设管道的地方设计保护套管,天然气管道在高速公路路基下进行交叉穿越,在穿越公路路基进行高速公路路基的填方压施工时,要求管道或套管的顶面必须在公路设计路面1m以下进行压实。管道的安全距离,必须在公路建设施工设计用地范围外,建设用地设计的边线和天然气管道之间的安全距离至少在2m以上。在特殊的地形下,因为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对于在安全距离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减小调整。如遇到特殊的复杂地形,进行交叉穿越施工困难比较大,可以在对天然气管道采取有效措施,设置保护套等,进行加以保护后,天然气的管道可以预埋在高速公路的路肩的边线之外。

二、天然气管道和电力线发生交叉以及处理

2.1当天然气管道与沿途的电力线路发生交叉时,对管道有较大的影响,如果管线和高压的电力线路处于在平行或者是相互交叉的位置时,都会使得在管道内部,产生较大的杂乱的电流经过,同时其电流的大小强度会随着相互之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加产生变化。杂散的电流可以使得天然气管道加快腐蚀,发生锈蚀。

2.2天然气管道对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进行交叉时,会发生管道电流会随着相互之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加的变化,为此在进行设计天然气管道交叉时,要考虑如何增大交叉的电力线路与天然气管道之间的距离,才能削弱天然气管道内的电流和电压,提高天然气管道达到使用寿命。

三、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对策

3.1根据实际的管道工程以及地形条件,进行制定相应的管道保护设计的技术方案,提出对管道保护的具体措施,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时,业主单位要向天然气管道的施工单位提交进行管道保护的合理的方案和要求,如果有一同行的光缆,也必须对光缆的保护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案。应该有的内容是,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的基本概况,管道交叉的形式,位置以及进行交叉的角度,天然气管道的设计方向,管道的埋深,工程施工相关图纸的平面图以及剖面图等。

3.2在对天然气管道进行施工管理问题上,应在进行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先取得和需要进行交叉施工的单位许可,并签订合同后,方可进行施工。进行施工的人员,要对管道的四周大型机械进行管理,实施掌握机械的动态。在管道与进行交叉的位置,在5m范围内,要使用人工进行开挖,严禁直接使用机械进行开挖工作,以避免对管道或者是附带的光缆造成损伤。在对交叉的位置施工完成后,还必须编写交叉工程的施工档案。采取一切有利的办法和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完成。

结束语:天然气管道惠及千家万户,尤其是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天然气属于易燃的气体,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天然气管道的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渗漏,很可能会对社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威胁到个人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在对待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上,必须保持高度的谨慎,以确保天然气管道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黄永刚,天然气集配气站综合防雷技术的安全管理分析[],中国化工贸易,2012,(5);

[2]陈洪洲,浅议消除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隐患[],科学咨询,2012,(6);

[3]李辉坚,浅谈天然气管道的不安全因素与控制[],投资与创业,2012,(5);

第7篇: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十五”期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财力的支持下,青藏铁路二期、青钾百万吨工程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43亿元。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下,海西州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引进签约项目296个,累计到位资金达100亿元;在全球性资源枯竭,能源告急的形势下,柴达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季节,产品销量和价格快速攀升,工业销售产值累计达到520亿;在国家重点项目和大规模资源开发的带动下,各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7l亿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辖内资金流量迅猛增加,此期间,银行支付清算体系日趋完善,为资金的安全、迅捷流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

“十五”期间海西州支付清算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经济的支持

(一)支付环境极大改善,支付体系日臻完善。2005年末,海西州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111家,基本遍布城乡,奠定了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的机构网络基础。近年来,各银行机构依靠各自的网点、网络优势积极加快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现代支付系统为核心,各商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系统、卡基支付系统、邮政汇兑等并存的支付清算体系。这些系统基本上覆盖了所有支付工具的应用,为社会资金的快速运动提供了主要渠道。五年间银行资金结算量达到171万笔,其中签发87万笔,金额314亿元,交易84万笔,金额404亿元,票据清算资金89亿元,银行发卡量达到8万余张,银行自助设备56台,刷卡消费1.5亿元。

大额支付系统以电子化方式实时全额处理跨行及跨区域支付业务,是支付体系中的核心应用系统。2005年6月27日人民银行顺利完成了电子系统向支付系统的过渡,目前为止已接入直接参与者2家,间接参与者18家,该系统建成后,极大地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短到60秒,极大地提高了资金周转的速度和使用效率,实现了实存资金、即时划拨、头寸控制、集中监督的功能。截至2005年末,大额支付系统为各金融机构清算资金72亿元,其中发送往账33亿元,接收来账39亿元,日均清算资金0.5亿元,海西地区金融机构的支付清算能力迅速提高,进一步加速了社会资金的流转速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支付工具呈多元化发展,现金结算量趋小。海西地区支付结算工具主要有支票、汇兑、汇票、银行卡和现金等。据统计2005年,非现金交易笔数12万笔,金额已近百亿元,汇兑在笔数和金额上均占到了非现金支付交易量的一半,其次是支票、本票和信用卡。青藏铁路二期于2001年开工后,非现金支付工具交易量和交易品种逐年增加,在2002年和2003年的建设高峰期交易金额均超过百亿元,显示了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性。

汇兑业务一直是当地笔数最多、金额最大和使用最频繁的结算工具,银行汇票自2003年起发展速度急剧放缓,受理笔数明显下降。银行卡业务自2003年开办以来,受到了客户的广泛青睐,开办当年发卡量就达到5万张,截至2005年发卡量已近10万张,占到全区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2005年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又先后推出了本票和信用卡业务,开办当年信用卡发卡量就达到近万张,金额超过3亿元,签发本票1.1万张,金额2.5亿元。异地物资采购和结算交易多采用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异地委托收款、异地托收承付、汇兑等,本地结算主要以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为主,银行卡多为个人使用,企业使用银行卡进行转账结算的功能尚未发挥。

“十五”期间,现金净投放呈现出了不规则态势,在青藏铁路建设高峰期的2002年、2003年以及西格复线建设的2005年,现金净投放年均接近十亿元,其它年份均在6亿元左右,五年内现金净投放年均增长6.7%,如果剔除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影响,说明现金结算已不是主要结算工具,非现金结算工具占据了结算的主要地位。

海西地区的地域结构和资源分布结构决定了支付清算体系和支付结算工具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西部地区是资源集中、工业化相对较发达的地区,也是商业银行相对集中,银行体系相对健全的地区,机构众多,支付清算网络成形,基本保证了社会资金顺畅运行。而东部地区主要以农牧业为主,经济不发达,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撤出,农村信用社系统由于没有自己的支付结算体系,与其他金融机构及异地资金的清算汇划均需通过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支付系统来实现,造成经济不发达县的资金清算渠道不畅、矛盾异常突出。

(三)银行账户管理更趋规范,结算监督更加严格。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于2005年6月30日在辖内推广运行工作圆满完成,清算核实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截至目前为止共清理核实各类银行结算账户729755户,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结算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2005年相继完成了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和会计事后监督系统的运行工作,在监督规范结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效完善的支付网络体系尚未形成。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从不发达县域的退出,导致近30%的地区没有建立银行清算网络,加上农村信用社机构尚未建立自身的资金汇划体系,使不发达县域机构的资金清算矛盾突出,大额支付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后,海西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尚未接入大额支付系统。

(二)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发展缓慢,现金支付占整个支付交易金额的比重较高。网上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等一些现代化支付工具还未被广泛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在企业交易中还未被认可,银行卡功能尚未完全释放,受理环境较差。广大的工矿企业、农村牧区还没有POS机及ATM自助设备,现金交易的大量使用为犯罪分子实施洗钱、逃税、贪污等犯罪行为提供了方便,商业承兑汇票等商业性支付工具的不发展,使大量结算风险集中子银行。

(三)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偏远地区农牧区和工矿企业资金汇划结算的需要。目前,信用社尚未建立本系统全省联行体系,从海西地区来看,异地资金汇划主要是通过三种渠道,一是通过省辖特约电子汇兑。为了解决异地资金汇划难的问题,部分信用社相继开办了省辖特约电子汇兑

业务,但覆盖面小,且仅限于县联社营业部使用。未开通省辖特约电子汇兑业务的信用社,结算凭证以信汇或人送票的形式划至联社营业部,再由联社营业部汇往异地,一般资金到账要超过几个工作日。二是委托商业银行代办。据调查,在异地支付结算中,大部分信用社仍委托基层商业银行代为办理;三是以县市联社营业部为单位,跨系统异地支付结算均通过当地人民银行转汇,但由于目前省辖特约电子汇兑网络未到乡(镇)信用社,只能汇至所在地农联社营业部,通过农联社营业部再转汇或人工送票,致使结算资金传递缓慢,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社自身及农牧区经济的发展。

(四)支付结算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2003年修订的《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规定,支付清算系统的监管权由人民银行行使,支付结算规则的制定由人民银行全国银行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其他结算纠纷、结算举报的受理和处置以及结算违规行为的查处由银行监督管理部门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支付体系的内在联系,弱化了支付体系监管的协调成本,削弱了支付体系监管的效率,对当前结算秩序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五)落后的社会信用环境阻碍了支付工具的正常发展。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发展不均衡,银行积聚了所有支付结算的风险。不法分子利用银行承兑汇票使银行机构遭受几次诈骗后,贴现行为更加谨慎,部分机构被勒令贴现停牌,企业也产生了拒收心理。

加快支付体系建设,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服务

2005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六部委批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列入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验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是一种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对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以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得到了青海省和海西州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具体规划和一系列措施。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工业发展规划已初步安排项目152个,总投资906.74亿元。这些项目建设在海西州境内各地均有分布,循环经济建设必然需要多元化的结算工具和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支撑,为此提出如下推进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加快农村信用社支付体系建设。农村信用社担负着辖内三分之一农村牧区及偏远工矿区的支付结算服务,但农信社自身联行体系建设的滞后,无法解决偏远地区支付结算困难的现状。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应加快省内信用社联行体系的建设工作,并做好接入农信社资金清算中心的各项准备工作。人民银行要积极协助农村信用社创造条件尽快进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切实改善农村牧区结算环境。在农村信用社支付体系尚未建立之前,商业银行应充分运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借助信用社机构分布广的特点,推行网上银行服务,把支付结算服务的柜台前移到农村信用社机构。

(二)大力推广应用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建设以票据、银行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满足不同经济活动需求的支付结算工具体系。减少现金使用,大力推动票据业务发展,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并逐步使商业承兑汇票成为企业融通短期资金的主要形式及主要的票据市场工具。鼓励移动支付、电子货币等支付工具及结算方式的创新和运用。政府应在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中发挥作用,结合省情制定《银行卡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银行卡受理市场,在商业、旅游、餐饮、医疗、公用事业、航空、铁路售票等个人支付领域全面推广使用,在可能的范围内广布POS终端机具和ATM自动机具,加快推进受理网络延伸,积极向有条件的王矿集中区和农牧区延伸,不断改善偏远工矿区及农牧区的受理环境。农村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要充分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为农村外出务工、求学、经商人员提供银行卡服务,推进农村银行卡市场的发展。

(三)推进金融生态建设,改善结算工具的使用环境。支付工具多样化、支付手段多元化是支付结算系统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海西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社会信用环境欠佳。少数单位和个人为谋取不法利益,利用银行账户逃废银行债务、洗钱、金融票据诈骗、随意拒付、无理退票及恶意签发空头支票等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支付结算秩序,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代码、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失信惩戒等一系列信用制度,把企业间支付结算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接受银行对企业诚信的监督,把信用社区、信用村镇的创建活动与企业结算信用有机结合、共同推广,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加快支付体系安全建设。国家应尽快建立支付清算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支付清算行为。建立支付危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灾备系统。人民银行支付结算部门要把保证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直接参与者的适时管理,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支付系统监测和维护制度。重视支付结算工具推广使用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提高票据的防伪水平和鉴别能力,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结算工具进行诈骗、洗钱等犯罪行为。

(五)理顺支付结算监管体制。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管理部门应将安全和高效作为核心目标,由侧重具体业务管理向注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转变,由以现场检查和日常监管为主向以制定安全规则、调研分析、风险监测为主转变,由重事后监督向重事前防范转变。银监局作为支付结算的日常监管机构,应指定专人担任结算监管员或结算管理协调员,具体负责结算举报的受理、结算违规行为的查处以及与人民银行结算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人民银行与银监局要建立结算管理信息互通共享制度,定期联合召开银行结算工作联系会,形成监管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