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管理问题范文

工程管理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管理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管理问题

第1篇:工程管理问题范文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成本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水利工程项目也要想方设法地降低自身的成本,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是市场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加强成本控制,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必然举措。然而,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项突出性问题,并最终引发了水利工程的成本问题。具体而言,首先,投标竞争日趋激烈,投标风险日益加剧,投标费用控制难度不断加大;其次,项目评估标准不统一,评估思想和评估方法也较为混乱;再次,相关人员成本意识较差,出现了许多资金和资源浪费现象;最后,成本控制涂于形式,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分析

在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了以下几项对策。加强安全管理是应对水利工程安全问题的必然要求。为增强安全管理实效,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体制以及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制度形式来加强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其次,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应当贯穿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通过培训来培养员工的安全观念、增加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为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再次,要加大场地安全检查力度。场地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安全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场地安全检查主要分为综合性安全检查与专项安全检查两部分内容。在实践中,要综合运用两种检查方式,认真场地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守质量关,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真正打造出优质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事物,应贯穿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始终。监理单位作为质量监管的主体,在实际中应当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例如,在施工现场,它们应当加大对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类施工主体的监管力度。与此同时,质量管理也要立足于企业实际以及地区实际,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要加强质量监督机制建设,实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监理人员的职责,认真做好工程验收工程,切实保证水利工程质量。

成本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成本控制又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实践中,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首先,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合理编制施工成本定额,为项目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其次,要明确该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及管理需求,并将其作为成本考核的客观依据。再次,要建立和完善项目内控机制,加大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最后,要努力实现成本管理的动态化和常规化,及时纠正或改进管理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管理人员是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保障。要想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就需要建设一支高能力、高水平、高素质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功能与价值。在现实中,项目经理作为主要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一专多能。他们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广泛的社会阅历。道德教育是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提升管理人员修养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项目经理而言,要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勤奋踏实,而这些意志品质恰好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必备素质,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必然要求。

第2篇:工程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绿色; 建筑问题; 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作为建筑发展的领导者, 对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明确职能的定位,界定出职能范围,运用可行的对策,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工程健康有序的发展。

1.1 观念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认识不清:我国绿色建筑的概念定义, 分为过程说和目标说两种, 在学术界持以上两种观点的学者分歧特别大, 同时也对社会中人们的认识造成了混乱。“过程说”是指绿色建筑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 是伴随在全寿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持续概念。“目标说”是指绿色建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是伟大的目标,但仅是理想中的目标,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对绿色建筑概念存在分歧认识不全面, 是目前人们对绿色建筑概念认识的基本现状。其次, 政府与开发商在绿色建筑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开发商就是以营利为最终目标, 在绿色建筑的选材上他们选择风险小、利润大的高端产品作为切入点;而专家及政府官员出于自身职责要求,呼吁人们追求适度的舒适就好, 提倡中低端的绿色建筑材料。在发展的整体过程中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出杠杆的调节作用, 导致市场中的理性选择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

1.2 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属于粗放式阶段,在工程管理体系上,很多的规章制度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台的。对绿色建筑的支持政策, 只有《节约能源法》和《建筑法》。这两部法律已经出台很久, 与现如今的绿色建筑发展已经不适应。而且现阶段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绿色建筑的施工做出具体的规定, 在施工中遇到不符合规定的施工项目也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 导致绿色建筑工程长期处于粗放式的发展阶段。在绿色建筑施工中,仅仅是对建筑的设计环节有一定的监管,而在质量监督及建设施工方面的监督做的还是远远不够, 很多打着绿色建筑旗号的项目, 其实都是高能耗的项目,却也可以通过验收。

1.3 缺乏专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专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影响到绿色建筑行业是否可以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目前也制定了相关标准来衡量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比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但是在我国并没有形成一个专业的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我国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部分建筑,并不适合我国所有的建筑,并且在规章制度间相互比较独立并没有形成较好的融洽性和衔接性,甚至有些规章制度是相互冲突的,不仅没有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为评估体系的建立带来了问题。

1.4 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达标

绿色建筑的工程管理活动, 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 并熟悉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履行职责。但目前的状况是很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根本不达标准,缺乏专业的技能和管理知识。建筑大都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 对技术要求不是很高, 所以很多部门并没有重视起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当前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达标, 不能有效的管理建筑工程的局面。

2 解决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2.1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第一步制定出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 加强完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 结合我国现有能源的实际现状,制定出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然后需要完善绿色建筑的服务体系搭建与国外的交流平台、发展科技中介组织, 推进绿色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

2.2 完善法律法规

因为市场并不能对所有市场活动都可以进行有效调整。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 所以必须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首先,要修订相关法律例如《建筑法》,在修订中,要加强与绿色建筑切实相关的立法, 对建设、开发、运营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关规定, 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的准入机制。其次,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例如认证制度、建筑评估等。对绿色建筑还要强制性的进行绿色建筑认证, 通过认证的绿色建筑可以授予绿色建筑的标志, 让人们可以区分出绿色建筑和非绿色建筑。很多的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都存在问题, 而由于有关单位的执法力度不够导致这些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在今后有关单位要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执法力度。首先,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和建筑企业的监管; 同时一旦发现施工中存在不符合规定问题时, 一定要给予严厉法律制裁。

2.3 加强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构建

首先, 要建立严格的绿色建筑行业准入制度。对于没有资质的企业,决不允许进入到建筑行业中, 在准入机制上就要严格把关。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绿色建筑行业,坚决不审批,并责令取消,防止某些普通项目打着绿色建筑旗号欺骗客户, 同时对社会的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其次加强对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的控制。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化工程, 施工、设计等过程都应严格控制, 保证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能够执行绿色建筑的有关规定。

2.4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绿色建筑中管理人员素质将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和质量,所以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不论是外部监管单位中管理人员,还是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都要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企业要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培训,而管理人员应通过自学逐步加强技术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 小结

绿色建筑中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是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由于其初始阶段的投资较高, 使想在短期内收益的开发商们无法下定决心是否投资绿色建筑,所以一直很难予以推广和普及。在很多情况下,在建造和拆除过程都影响了现存的自然资源, 取代之的是非自然人造系统;在建造及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占据了填埋废物总量的一半;在建造中所散发出的微粒、灰尘、空气污染物等物质都会造成人类的健康问题。而使用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管理方法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填埋废弃物数量、对场地环境产生的干扰。同时,还可以将建筑物在建成后对室内空气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底。当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势头较好,绿色建筑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是在绿色建筑的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加强对此方面问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把问题解决好,保证我国绿色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玮.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2]陈汉文, 张宜霞.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3):48-54.

[3]俞雪花,阳建芳.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1(16):46-49.

第3篇:工程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问题

前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建筑企业开始不断改进建筑工程的管理措施,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将工作中心向建筑工程管理上移,坚持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实现工程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进而使工程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仍存在着施工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现场管理粗放,建筑企业组织设计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建筑管理质量,使得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建筑工程管理的运作应该从管理的各个环节出发,通过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管理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和法规不健全

我国目前执行的建筑工程方面的管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对工程管理的约束性较差。同时,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也相对落后,不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未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没有较强的专业性,没有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和专业队伍,这就造成了管理的不规范、不科学以及其他问题。

1.2 施工阶段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阶段就是现场施工,对该阶段的管理是否良好,与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在施工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机械和人员问题。机械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比较低;选用的机械不够,机械老化、性能不佳,由于缺少创新技术的支撑,在建筑施工中高效的新型机械很少采用。人员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实际水平与文化程度不对称,施工技术偏低,专业技术拔尖的管理人员少,高级施工技术人员短缺,同时缺乏新材料、新机械、新技术的使用知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1.3 劳动人员管理比较混乱

建筑业是一种劳动力比较密集的行I,劳动力在建筑工程中占主力军的地位,因此,合理地管理劳动力是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没有一套比较合理的行为准则去规范工作人员,对工作人员的调配、管理比较混乱,对劳动力未能形成良好的流动机制和使用环境。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的是包工制,施工队伍大多是临时组合起来的,施工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未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未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人员调配机制,从而容易造成各部门之间劳动力调配不合理的现象。

1.4 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技术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管理应当实现规范化、科学、安全的操作,这就需要在技术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甚至可能危及到生命财产安全。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技术管理不科学和管理松懈等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根据自己的职责对建筑工程执行严谨、细致的监督控制未严格把技术关,甚至只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技术标准和要求,导致很多的工程事故的发生。

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状况来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比较薄弱,素质偏低。在现代化的今天,建筑工程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高要求、高技术含量的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备比较高的素质,而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以及专业管理程度比较落后、低下,这种状况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健康发展。

2 解决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改进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

完善和革新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的要求。首先,应在管理的法律、法规上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可以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达到加强管理目的,保证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要加大完善管理制度的力度,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系统,通过借鉴一些比较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思想以及采取必要的管理工具,对现有的操作和规划进行重新调整,使管理变得专业化、现代化。

2.2 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安全生产是所有的企业在生产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直接领导着工人进行施工,必须非常重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做到事事有底,每项施工都要有专人负责,对于违章作业要及时予以纠正或处理,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每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完善规章制度,对工程进度层层把关,各阶段都要签定生产安全责任书。监督人员必须督促和检查施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了生产安全责任制以及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于没有明确责任的施工单位,要限定时间进行整改,必须做到有章可循,保证施工的安全。

2.3 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不同的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同,为了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经过岗前培训,不仅可以使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按计划、按质量完成。

管理队伍是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管理团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工程施工的效率,只有具备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带领建筑施工团队赶上时代的步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实际的强化管理队伍的工作中,要做好选、育、用等环节,从试用到聘用的过程必须要把好关,保证聘用的管理人员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保持与时代接轨,并能着眼于未来,保持管理水平的现代化。

2.4 优化力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降低建筑企业成本的一种重要途径。只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人力的浪费,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管理人员要对各个部门的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及统计,掌握各个部门的基本情况,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人员,同时对部分工作人员实行合理流动的机制,从而使人员管理显得更加灵活,达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目的。

第4篇:工程管理问题范文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国家针对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要求以及林业自身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转移两者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一项全新的建设工程。不再单纯的局限在对水土保持以及林草措施方面来进行生物保持的措施研究,还开始从环境以及区域经济社会,还有生态等这几个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对林业的发展措施进行研究,所进行研究的核心生态理论主要是以工程措施来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目标。

1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工作当中的问题

1.1 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建设资金没有满足建设要求,中央投资方面存在严重的欠账情况。(2)工程建设的资金没有真正的按期执行,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漏洞,而且资金真正投入到建设内容当中的投资使用方向也不够明确,经常出现工程资金被人虚报冒领,公然挪用的情况。(3)一些地方建设的配套资金没有得到准确的落实,国家所安排的各项投资几乎都要求地方的财政部门推出相应的配套资金,然而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将配套资金落到实处。(4)项目资金没有按照统一的规划来试试,一些工程建设在财务管理方面比较混乱,所以就必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的资金管理工作,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

1.2 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相关保护工作仍然存在缺陷

在目前的林业工程管理当中,仍然只有一些不够全面的造林管理工作,并没有形成比较严格的监督管理以及检查验收的制度,因此就出现注重造林,却疏于管理的情况,而且在各个管理部门当中也缺乏一定的协调管理机制,所以其中的权责混淆、不够明确,没有一套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来进行工程建设的指导工作,这样就很难保证将工程建设的个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导致林业生态工程在组织方面依然不够规范。很多工程建设工作都只是将造林面积以及存活率,还有保存率等来作为其唯一的考核指标,并没有将森林资源的具体增长情况以及相关的生态改善情况来作为其考核的内容。

1.3 工程项目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项投资巨大、效益良好,但其见效比较慢的系统建设工程。由于国家经济实力的限制,因此财政方面可用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相当有限,所以怎样充分的发挥政府有限投资的资金是当下主要需要研究的问题。如今的林业生态工程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目标,同时各个工程主体的目标也不尽相同,主要是因为其缺乏一套科学的理论管理机制进行指导的结果。所以如今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手段仍然不够健全,仍然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

2 解决林业生态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做好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管理工作

根据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发展和管理的要求,需要建立起一套国民经济的绿色银行账户,发展林业环境会计,在分析和研究全新管理机制的同时,还应当积极有效的将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外部效应逐渐转化成内部发展的效应,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改善当前的财务体系以及其内部的业绩考核标准。同时政府方面也应当投入相应的贷款资金,发展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促使其演变为以生态效益为基础的公益性事业。政府可以针对这项事业给予相应的补贴,这都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另外政府也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激励政策以促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2.2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

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是为了突破以往封闭的管理模式,从而加强政府方面的控制监督,促进管理人员自我监督的行为,再结合社会监督的有效机制,最终形成全面有效的工程监督体系,这些都是实现社会化、专业化,还有科学化管理的有效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工程师的资格注册制度可以真正的保障监理工程师队伍的良好素质。同时还应当保持合理的专业技术结构,从而促使其有效的适应林业生态工程监理的工作需求。在这个过程当中,监理工程师必须切实履行自身的权力和责任,要切实的保障一切工作程序都必须按照规范和有效的程序来进行,比如监理工程师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力,所以没有经过监理正式签字一律不得种苗,这样才能真正的强化对生态工程管理。

2.3 做好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控制工作

在以往的项目管理工作当中,所需要重视的管理工作主要在于时间和质量,还有对成本的控制着几个方面。不过,有些生态影响的发生具有不可逆转的性质,而且林业生态工程对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项目建设当中的管理措施当中必须要对对结果和预防过程起到同等重视的态度。在制定管理机制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并针对控制流程方面进行控制的有效衔接性,同时在节约和质量,还有效率和服务以及准时和公平这两者的基础之上,也应当加强供应商和分包商在接受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方面的管理原则,保证其能够实施绿色工程服务,从而实现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优化控制。

3 结语

第5篇:工程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建设项目,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公益性质,不仅为农田灌溉提供了水资源,同时还具有防洪、蓄水、发电以及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一、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涉及较多内容,总体来看由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之分。技术管理包括:根据水资源变化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全面监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指在保证水利工程发挥应有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用水、工程管理等内容实施的水费征收、多种经营以及综合利用等工作,是发挥其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方面,从规划设计与施工到水利工程的日常运行及后期养护方面都容易暴露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水利工程良好的工作状态,更是容易引发相应的安全隐患,严重的会威胁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实现对水利工程相关问题的全面分析及合理解决。

1、水管单位管理人员匮乏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学历偏低是整个职工队伍的一大缺陷,组成人员以改革分流人员和退役士兵为主,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在能力上不能很好地适应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求,在高素质人才引进方面,因缺乏相应的薪金待遇,导致人才流失和匮乏,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的日常巡查和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制度的执行,从而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受到严重影响。

2、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较薄弱

目前,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水利工程仍在使用,那是的水利工程建设在设计要求、建设标准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的要求都处于较低等级。到现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修建时间过长,并且技术较落后而逐渐暴露出的安全隐患以及这些水利工程中不同程度的工程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些水利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更有甚者会带来生命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最重要的是他们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不能达到兴洪除害的最大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水利工程在我国农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3、对管理与养护技术资料的规范性要求不高

在水利工程中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资料的整理不满足维修养护管理制度对其做出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各类任务书的内容不完善,对工程的操作性和技术性要求不明确,以及缺乏记录、记录内容不详等方面。另外,在维修养护公司的工作方面也可能存在劳务和材料等信息的遗漏,以及机械质量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势必会对影响工程量以及验收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导致正常的维修养护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4、有关部门办事效率低

由于制度问题和一些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的个人问题,使得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缺少资金和技术,这就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维修及养护工程进度,导致办事效率低下,使一些水利工程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者直接搁置,这些工程设备问题若不得到及时解决,对以后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必是一中巨大的威胁,对水利工程枢纽工程的建设的影响,不仅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对水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另外还有些设备被偷被盗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的同时,也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5、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不健全

由于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管理人员办事不积极,对工作不重视,马马虎虎,态度消极,并且素质也不高。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状更是导致了在对水利工程维修过程中以个人名义谋取利益,这些种种行为对水利工程有很大损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三、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对策

1、加强对于建设施工材料的控制

建设施工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对于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构件等需要采购正规厂家的产品并按照合同中的约定进行检验,查验产品的合格证。对于没有通过检验的建设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不能使用切需将其退回。对于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与半成品,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制定检验标准,此标准不得随意降低。

2、加强机械设备的控制

对于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工程机械设备,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择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维修方便的机械设备,而对于资金不充裕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在选择工程机械时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符合自身经济能力的施工设备。

如果选用旧的施工机械,应检查其是否具有由专业的设备鉴定资格的机构所开出的检修合格证。当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场地,在机械设备使用时,需要固定操作人员,不运行随便调换设备进行操作,实行“一人一机”制。

3、切实落实好对工序质量的控制

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进而实现对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整体的质量控制。其中工序质量控制是控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控制的重点。对于工序质量控制其要点有:目标及计划。对于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应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同时在检验时也需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检验,在检验时如发现头道工序不达标将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如果此道工序无法补救应及时进行返工。关键工序是指在工序控制中起主导地位的关键工序或根据历史经验资料认为经常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

4、对于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检测的控制

在原来的检测流程是:普通的单元工程由施工单位的质检部门检测,将检测结果上报给监理工程师确认。对于一些重要的、隐蔽的、关键的部位或关键工序的施工项目,需要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地质等部门联合检查。

5、保证水利工程资金顺利到位

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施工质量情况,因此要确保各阶段资金能够顺利到位,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各项费用的支付,做好资金周转控制记录,核实库存物资实存量的真实性、有无积压、隐瞒、转移、挪用等问题,按照有关规定,计提投资包干节余数额是否准确且合理合法。

6、提升管理与养护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人员综合素质,需要从建立相关制度入手。第一,制定并完善上岗制度,明确不同上岗人员职责,进而使其在工作中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第二,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工作技能。培训时可请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的人员讲解管理工作经验技巧;第三,建立完善的奖罚机制。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奖罚制度能有效防止管理人员无所事事的情况发生,而且还能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第四,建立择优录取竞争机制,无论是岗位的晋升还是新员工入职,应经过严格的考核,进而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担任要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管理和养护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设施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对我们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们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地位不可撼动,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好了,对他们说更是有很大收益,更是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不容搁置,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以及国家的政策干预来实现水利工程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舒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0).

第6篇:工程管理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提防工程存在着堤顶高程偏底,堤身断面单薄,土质差,堤身堤基渗漏严重等问题,加以防汛备料不足,致使洪水期间不少堤段产生管涌等渗透破坏。  

 

1部分水利工程标准偏底,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防洪兴利需要。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标准偏底,施工质量差,随着运行期的增长,工程开始老化和损坏,形成病险或隐患工程。这些病险水库有的需要降低水位运行,严重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有的带病运行,势必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2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轻管,工程效益降低。由于水利工程缺乏维修资金,致使很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特别是不少病险工程没能得到及时除险加固,工程效益锐减。 

3水利工程配套不全,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多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只重视枢纽工程的建设 ,而忽视了对渠系配套的建设和管理,致使受益范围窄小,或造成渠道淤堵,有时渠水白白流失,影响了灌溉效益的发挥。 

4机械设备流失,老化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管理,使原有的机械设备有的流失,有的已经老化,还有些零部件已经损坏,无人修理,带病运行。 

5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一些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底,造成了在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 

6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重建轻管”使水利工程管理行业“不景气”,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底,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发展。 

6.1难以集中劳力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在上世纪50-60年代,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每年都要抽调数万劳力从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九十年代后,农民忙于经营或弃农从商,放松了水利建设,他们讲究经济效益。因此,难以抽调大批劳力兴建水利工程松了水利建设,他们讲究经济效益。因此,难以抽调大批劳力兴建水利工程。 

6.2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损坏严重。 

6.3管理人员待遇底,无自主权,影响了管护积极性 如全市小型水库管理人员的工资在每月500-600元左右,部分人员未参加养老保险加之水库无财务自主权,一切开支都需要由各乡镇政府统管,这样势必挫伤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阻碍了水库的发展。 

7水利管理工作谈几点建议 

7.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务必加快转变六种观念:一是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二是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水是商品、征收水费是现实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三是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四是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五是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六是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 

7.2切实加强工程管理,依法规范项目法人职责。认真管好水利工程是水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主体,对工程项目负总责。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法人基本条件的要求和管理,建立对项目法人建设行为的考核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项目法人的建设行为。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标底形成机制和评标决标的标准、方法和工作程序,推行合理低价中标,防止恶意低价中标行为,遏制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加强对招标机构和评标专家的管理。要求各管理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财务监管工作,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市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对违反财经纪律,连年亏损的水管单位负责人给予清退。 

7.3认真学习水利法规,进一步落实工程管理措施。全市水利工作应在水利法规的正确指引下,广泛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大坝注册登记、病险水库出险加固、水利投入政策和水利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等,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实现良性循环。 

第7篇:工程管理问题范文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①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不规范。由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工程规模较小,在技术要求方面往往会被设计人员所忽视,而且因为经费的原因,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的施工和检验设备过于落后,甚至在水利工程的检测方面工作并不到位,在这情况下使得部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难以满足国家的相关建设标准。

②工程承包的方式使得水利工程建设不严谨。由于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多是选择工程承包的方式进行,而部分工程又被承包商转包,这使得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难以有效进行,加上部分的工程队伍为了多段工期,降低成本,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③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部分基层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甚至没有完善监管体系的已是,使得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多是停留在目测和估计上,使得工程质量难以有效保障。

二、解决措施

(一)解放农民的思想

解放农民的思想,让农民了解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维护水利工程建设当中,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水利工程的有效发展,而且现如今,水利设施不仅仅能造福当地百姓,而且其还有利于发展水上的旅游业和水产业,提高社会效益,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在解放农民的思想,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水利设施项目股份制的方式,让当地农民看到维护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发展前景,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二)实施奖惩制度

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政府应该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监督管理力度,实施奖惩制度,对于给水利设施造成破坏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对于举报或者维护水利设施的人员给予奖励,奖罚分明。同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转包行为也必须加强监督管理,杜绝一切的转包行为,在水利工程竣工之后实施严格的检测,工程质量优秀的工程队给予适当的奖励,而对于所谓的“豆腐渣”工程必须严惩不贷,必须要将不良的建筑风气扼杀在摇篮中。

(三)积极应用科学技术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的科学检测技术,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水准,完善相关的检测设备以及检测仪器是水利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的检测应该积极应用科学技术,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现有的工程测量仪器应该注意维护和检修,并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中多进行实地测量,实事求是,以客观的事实代替主观的判断,在确保工程效率的同时保障工程质量。

三、结束语

第8篇:工程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工程建设问题;改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水利项目建设时期面对的不利现象

1.1 品质标准不高,运作时间非常久,配套装置欠缺,装置老化等等的一些问题的存在干扰到项目的顺畅开展。在上个世纪的中期的时候,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此时为水利项目的发展奠定了根基,不过因为面对着设计规定不高,标准较差,品质不好等等的一些不利现象,经由长久的运作之后,使得水利项目无法有效的运作,资源被废置。装置无法运行,河道不畅通,泄洪的水平变差,很多建筑体无法有效的维修。

1.2 没有充足的资金,不积极的开展管控活动,坐等的思想存在于水利机构之中,干扰到其正常的发展。国家只是在装置层次中对其扶持。不过许多的水利机构不了解此类规章,不管是建设水库亦或是别的项目等都靠着国家的扶持。

最近几年,很多区域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好。那些原本要靠着国家来支付费用开展防洪等活动的项目转给了单位来开展,此时就导致了其费用紧张,无法有效的进行活动。

1.3 体制混乱,管控活动交叉

在过去的时候,因为行政以及业务的主体不是一起存在的。此时就出现了政企不分等现象。相应的出现了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水政渔政的执法权和管理权、防洪安全的执法权和管理权等工作的错位或缺位,在管理和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正确利益或者推诿扯皮现象。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和编制、灌区输供水时空分布、灌区水价核定、水费计收体制、水利工程管理或养护、供水收益分配等方面也会出现诸多矛盾。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造成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不清,有利益时大家争着管,有问题时都不愿意管。国家水利产业政策滞后,没有在政策上即时调整、引导水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范。体制不健全不理顺就难以进行正常的管理,更何谈健康有序的发展呢!

2 应对措施

2.1 切实的提升认知能力,掌控机会,落实好组织力度。水利建设时当前国家非常关注的内容。在今后的非常久的时间中,国家会积极地开展起整治活动,并且进行防渗改造工作,这样就能够切实的体现出项目的具体意义。所以,水利机构要摒弃过去的旧有思想,要掌握住机会。

所有的领导都要认真的开展管控活动,提升改革的步调,确保水管机构脱离目前不利境地,走向积极地发展方向之中,进而保证水利项目的运作有效。为了确保改革活动能够顺畅的开展,相关的机构最好是明确自身的权责,积极地开展革新工作。

2.2 不断的完善体系,明确权责,设置优秀的运作体系。所有的管控机构要不断的完善活动,要将工作落实到个体之中。设置优秀的管控体系。确保政企是真正分离的。地方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行政管理权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业务管理权属地方水利管理部门或跨行政区域的共同的上一级水利管理部门。水管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能,划分辖区内的水政执法、渔政执法、水库防洪及管理工作的责与权。水行政主管单位只能依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依法行政,而不能对水管单位内部的生产经营过多干涉。

设置市场化的维护体系以及有着独立性质的养护单位,积极推行水利工程内部管养分离。积极的落实管养分离体系,它能够减少费用,提升养护的能力,提升活动的功效。同时还能够保证组织稳固,进而明确所有机构的权责内容,认真的处理过去的时候面对的一些不利现象。

2.3 不断的简化机构,吸收优秀的工作者。设置优秀的运行管控体系,而且开展人事体系的革新活动。行政机构要对其开展积极地管控活动,要切实的精简人数。同时还应该吸收一些有着优秀的管控能力的工作者,确保其能够带动水利活动朝着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向发展迈进。而且要设置优秀的分配体系,调节结构体系,切实的提升管控的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水管单位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让职工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保证项目的管控以及运作稳定,保证工作者能够实现其自身的才能,切实的激发出活动的热情,提上管控的能力,确保体系的运作稳定。在水管机构中设置优秀的激励体系,切实的激发出工作者的热情,确保管控的职责,活动绩效等和工作者的切实利益保持一致。

2.4 合理运作,设置优秀的法规支撑组织。水利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其属于财政重点支持的范畴,需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框架。政府要给水利工程部门提供政策倾斜和法律支持,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灵活投融资体系,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将代收水费和基础建设、经营管理资金划拨到位,把不应由水利部门承担的份额,由受益的地方政府承担。

水利部门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树立水是商品的观念,建立市场经济背景下水利工程独特的经营模式。改革投资体制,将产权、经营权、管理权适度分离,实现水利资产行业管理、专业经营,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投入多元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以股份合作、租赁承包、出售拍卖、联营等多种形式,搞活经营权,落实管理权,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水价的审批是由国家各级价格管理部门严格控制的,由于各种原因,水利部门的实际收费价格只有成本价的40%,而导致了水利部门的管理经营举步维艰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水价审批部门要结合水价成本和经济发展情况适当的调整水价,使水价的形成机制、调价机制和管理机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水利部门要采取灵活的收费方式,确保资金按时到位。如:供需直接见面,实行合同制供水,收费到基层;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让农民用水者自主参与灌溉管理,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提高灌区水费征缴率,减轻农民水费负担。

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管理单位必须有财务自,实行独立核算,同时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对违反财经纪律的水管单位负责人给予处罚。所有的水管机构要结合水利的有关法规体系等,去诶是的开展好相关的宣传活动,设置优秀的法律氛围,进而指引群众树立节水思想。要设置优秀的执法体系,确保执法活动开展顺畅,落实执法的力度,保证水利活动朝着更加积极的有序的层次进步。

第9篇:工程管理问题范文

1现阶段房地产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房地产工程涉及到社会、企业、大众乃至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所涵盖内容范围广,包括了经济、质量、效益以及进度等多个方面的目标与任务,是房地产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房地产工程管理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倾向,传统的房地产工程管理方法在房地产工程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发挥了一定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调节功能。但新时期房地产工程管理必须兼具市场、城市以及产业的发展特点,构建与房地产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工程管理框架体系,提升房地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进而达到促进房地产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关键问题

2.1人员管理的关键问题

施工人员是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中最直接的参与者,会对工程质量产生最为主要的影响。在房地产工程建设期间,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责任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水平,尽可能避免因人为失误导致的经济损失。同时,房地产企业还必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将工程建设责任落实到人,定期展开专业技能培训,促进施工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为工程建设管理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支持。

2.2材料管理的关键问题

建筑材料作为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性的物质基础,直接对房地产工程项目质量产生影响。房地产企业必须严格把握材料质量关卡,在材料采购环节中兼顾材料质量与采购价格的平衡关系,在满足项目建设性能要求的基础之上合理控制成本。

2.3成本关键问题

成本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估算工程造价,科学管理项目施工中的人力、物力消耗,通过对投标单位报价的严格审查,落实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造价水平,及时掌握建设期间的盈亏情况,对造价成本进行科学优化,帮助房地产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4质量关键问题

房地产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是房地产企业自身形象的重要保障。房地产企业在与施工方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落实房地产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作为施工单位现场施工的标准与依据。房地产项目建设完成后,房地产企业还必须以施工合同质量标准为依据进行验收,以保障项目质量的稳定性。

2.5进度关键问题

房地产项目建设施工前,建设方必须汇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负责人共同针对房地产项目施工进度进行规划,结合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与任务需求制订一套科学且合理的进度计划方案。在确保房地产项目按期完工的同时,还需要针对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防,以免临时或突发性事件对工程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2.6安全关键问题

房地产企业必须充分重视项目施工期间的安全问题,组建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落实安全管理方面的具体制度,针对房地产项目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监督,以确保安全制度在房地产施工中的有效落实。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对房地产工程质量以及工期目标产生影响,房地产企业必须与项目部签订详细的安全管理责任文件,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将安全事故责任落实到人,以确保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3房地产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房地产工程管理模式

熟悉合同内容后,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工作开展时才会有理、有节、有据。加强合同履约检查。应加大对备参建单位的人员设备落实情况的检查。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对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进行严厉处罚。

3.2严格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兼顾技术的合理性、工艺的先进性、组织的精干性,对工程变更严格控制,项目建设前需组织各方会审施工图纸,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将修改提前至施工前,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材料、资金浪费。

3.3严格控制设备与材料价格

将竞争机制引入材料与设备的价格管理过程中,在完善招投标的基础之上,根据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场定位,以项目质量以及价位为依据,对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进行动态管理,完善市场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网络体系。也可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在价格偏低的整体走势下囤积部分材料设备,以减少项目投资。

3.4做好标准化工程建设管理

将标准规范落实于房地产工程管理实践中,详细规定分项工程的实施目的、实施范围、组织机构配置、实施程序、评价标准以及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尽可能消除质量安全隐患,预防质量通病的产生。

3.5强化安全施工

房地产工程管理必须结合工程管理实际需求,编制“平安工地”实施方案,组织展开以平安工地为主题的建设部署会议,将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责任制、岗前安全培训教育制以及劳动用工登记制等相关制度落实于施工中。同时,为确保房地产工程建设安全性,还必须认真排查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防护与安全生产演练,将安全技术交底台账化管理模式纳入施工中,作为安全管理的基本依据。

3.6做好风险预防与施工监理

落实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过程中、以及建设后期的三阶段安全风险与预防工作,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根据房地产工程进展对项目总体预案进行编制,落实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应急预案措施,通过其他施工参与主体进行全面防护与技术交底,实现对危险事件的科学预防。

4总结

房地产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赢得更大的经济利润与市场份额,最大限度地保障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兵建.沟通管理应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管理中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