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1篇: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本课是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行辅导。由于时间的管理实质上是个体自我的管理和人生的管理,因此也是对学生自我管理和人生管理的辅导。

理论基础与背景:发展心理学原理借鉴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操作性理论原理则为“时间管理原则”。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有机体生物学上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决定的。青少年时期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感”,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所谓“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对“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位置、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时间管理原则认为钟表时间是无法管理的,而生活时间是可以管理的。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设计无论有多好,也要落实到对自己时间的管理,通过对时间的管理和最有效的安排,个体才能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时间管理的中心原则是: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或最有助于自己达到目标的事情上。时间管理的补充原则是:将时间用在某些事情上的惟一理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学生的现状分析: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的时间,总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但学习效率又很低。有的学生往往将大量的时间用在那些既无多大价值又无助于达到目标的事情上,这里有意志力薄弱、懒惰、能力不足等因素的作用,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还没有搞清楚;也有的学生虽然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却并未将之与当前的发展任务相联系,而是任由时间流逝。

二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自己的时间管理状况;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了解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

情感:激发学生对时间的紧迫感及重新安排自己时间的动机。

行为: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重新合理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做探索与了解。

难点:学生能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做合理有效的调整。

四 教学设计

1.教学构思

本课将学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作为一个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做探索与了解,引导学生将对时间的管理和对自我的管理、对人生的管理相结合,从而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做合理有效的调整。

2.教学形式

以学生的自我反省与分析、想象体验和讨论交流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准备

通过个别访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时间安排的情况做课前的了解调查;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学用品。

六 教学过程

主题活动(一)“时间馅饼”

让学生将自己一周的学习生活时间(除去睡觉),根据实际投入时间的多少按百分比分配在一个圆中。

(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时间管理的实际状况,发现自己在时间的运用和安排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主题活动(二)“‘撕撕’我们的人生”

用一张有0~100刻度的小纸条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假设每一个人都活到100岁,让学生将自己已经走过的人生撕下来,再让他们想想自己希望取得成功的年龄,然后将此以后的人生再撕下来。把这段用来成长、发展、奋斗的时间与其它撕下来的相比较,请学生思考体会。

(以此来说明我们用于发展和准备的时间的有限性,激发学生对时间的紧迫感与重新安排自己时间的动机。)

主题活动(三)“时光隧道”

在略为低沉、悲伤的音乐背景烘托下,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想象活动。想像一下假设自己已经走完了一生,穿过时光隧道飞到了自己的葬礼上,听到家人、同学、朋友、师长、同事、领导、邻居们给自己下的评论。然后将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也是让学生用此和自己现有时间的运用做对比。)

主题活动(四)“个人声明书”

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时光隧道”活动中所探索和了解到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完成一张“个人声明书”。即将自己的价值观与目标转化为个人的“宪法”、今后行动的准则和人生的宣言。

最后让学生重新制作“时间馅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重新做合理、有效的调整。

(这个活动视时间而定,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

第2篇: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关键词: 时间管理; 原则; 措施; 方法

中图分类号: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30-01

时间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情况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其本质就是一种个人的作业计划,教会人们管理时间,增强个人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细细想来,的确言之有理。一个人、一个团队能否在自己的事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秘诀就在于搞好时间管理。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的管理时间,就等于掌握了一门技能,拥有了一种先进理念,进而可以更好地驾驭工作,享受生活。

作为一名基层的管理人员,我们兼职的工作较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每天都很忙!在日常工作中,大多数的人常常都会抱怨时间不够用。一天8小时,被“繁重”的工作搞得焦头烂额,而且连周末也经常加班。

我们的时间究竟都去了哪里?难道真的是时间不够用吗?其实,今天仔细地回顾一下日常的工作情景就会发现,大部分的有效工作时间都是在无效的事件中浪费掉了。然而上天不会因为我们很忙碌就往我们每天的时间账户上多划两个小时,也不会因为谁每天过得太清闲太无聊,就从他的时间账户上划走两个小时来弥补亏空。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公平的,这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时间管理应该时刻牢记的最基本原则。

因此管好时间,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大大减少浪费掉的时间。时间管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时间往往是被下述10大“时间窃贼”给偷走:

(一)找东西:据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作的调查,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对付这个"时间窃贼",最好的原则: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保管好。

(二)懒惰。对付这个“时间窃贼”的办法是:使用日程安排薄;在家居之外的地方工作;及早开始。

(三)时断时续。造成员工浪费时间最多的是干活时断时续。因为重新工作时,这位员工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着去干。

(四)一个人包打天下。提高效率的最大潜力,莫过于其他人的协助。把工作委托给其他人,授权下属去干好,这样每个人都是赢家。

(五)偶发延误。这是最浪费时间的情况,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唯一的办法是预先安排工作。事前有准备,利用好偶发的延误,把本来会失去的时间化为有用的时间。

(六)碍于情面,不善拒绝。总是被动承担一些于本部门工作关系不大的事情,从而“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七)拖拖拉拉。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

(八)对问题缺乏理解就匆忙行动。与拖拉作风正好相反,这种人在未获得对一个问题的充分资讯和认识之前就匆忙行动,以致往往需要推倒重来。

(九)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使人失去干劲,工作效率下降。对人怀有戒心、妒忌、明争暗斗、愤怒及其他消极情绪使我们难以做到最好。这就必须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积极心态。

(十)分不清轻重缓急。即使是避免了上述大多数问题的人,如果不懂得分清轻重缓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率。区分轻重缓急是时间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最为基本的理念是管理自己,即如何更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掌握重点,摒弃不良工作习惯,合理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简而言之,时间管理的目标是掌握工作的重点,其本质是管理个人,是自我的一种管理。方法是通过良好的计划和授权来完成这些工作的。具体操作时,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要事第一,分清轻重缓急,抓住重点,这是我们要做好时间管理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核心理念。我们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和料理家务、照顾孩子等的时间,大概白天有七、八个小时在工作,晚上有一到两个小时在学习和充电。乐观一点儿估计,每天就算是有10个小时在干正事儿吧(其实这已经是比较重的负荷了),那么这10个小时如何来安排呢?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因此在10个小时里,首先要把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处理掉,这样做最明显的好处是处理完了之后就会觉得今天可以很轻松。其次,把握一个理念,应该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因为重要,就说明这些事情对您自身的工作质量、效果以及能力的展现都有很强的说服力,不紧急您就可以慢工出细活。再次,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留着最后做,否则就会陷入与时间赛跑的无间漩涡之中不能自拔。至于那些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没有必要专门占用时间去处理它。假如过段时间之后您还能想起这些事情,那么就重新考量一下它们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如果忘了,也不能说明咱们脑子不好使,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我们潜意识里压根儿就没打算要记住它。

(二)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别人的事浪费自己的时间,要学会拒绝。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碍于情面,被动地接受一些工作。例如,主管领导或相关部门要加派新的任务,同时这项任务由其它部门做可能从时间和职能安排上更为适宜。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恰当地拒绝,不然的话,如果这次做了,可能还有下一次,久而久之这个本不是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却被固化下来,难以推卸,很是困扰。我想可能多数人都感同身受。因此,学会拒绝,这是时间管理中的摆脱变化和纠缠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是拒绝别人时,要讲究技巧,不宜直截了当,而要委婉,用让其觉得确实有合理的理由来拒绝这个任务。

(三)适当的授权和明确的角色定位也非常重要。在时间管理上,授权是一个重要的要素。作为科室管理者或部门负责人,得到一个任务后一定要把它分出去,让最擅长的人来负责项目内的一部分。同时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在整个项目里面每个人“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很显然,一个普通员工和一个科室负责人的工作任务势必是不一样的。能注意自己的角色就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因此,科室管理者应按照“猴子管理六大法则”对员工进行大胆管理。建立一对一的明确责任,同时在时间进度上有一定的要求。工作进行中应与下属多沟通,跟踪工作的进展和方向,工作一旦有进展,要注意适时激励,只有激发团队的力量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

第3篇: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信息化;高校

人才乃是高校的最重要资源,对其生存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极为重要,这就要求这里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断进行改进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有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的保障,也需要以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为前提。借助当代信息技术将信息化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高校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的人力资源特点

1、地位的主导性。在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是人力资源的几个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他们是学校的办学主体。学校要站住脚,教师队伍就一定要有特色。在其他社会资源一定的前提下,高校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师人力资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才能为社会、为学校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功能的多元性。现代高校的功能是多元化的,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上。因此教师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核心角色。

3、需求的自主性。作为大学学术劳动力的高校教师,其工作内容、性质和形式决定了本身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很大程度上在时间和意志等方面享受自由。

4、劳动的复杂性。高校的重要资源是教师的学术劳动力。而教师的学术劳动呈现出特有的复杂性。一是劳动时间管理的模糊性。其他行业都有规定的工作时间,但大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却很难确定,根本没有严格的界限。二是劳动成果鉴定的复杂性。三是劳动价值实现的间接性。

5、重视自我价值实现。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复杂性、特殊性等特点,是高学历、高智力的知识密集型群体,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求以及获得尊重的愿望更加强烈。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第4篇: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教学制度建设应该涵盖以上内容,而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那么,什么是开放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呢?本文认为,它是调整人们在开放教育活动中的教学行为规则的总和,它应当遵循开放大学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是开放大学中教学部门规定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规则。教学管理制度是开放大学实现开放教育目标和任务、发挥开放教育功能的管理根基,是四川开放大学制度体系建设的中心。那么,什么又是开放大学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呢?这里,我们将其要点归纳为:一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是开放大学教学活动和其他教学形式最主要的区别;二是教学资源和课程建设是首要教学要素;三是在教学模式中,“自学———导学———助学”三位一体为基本教学模式,教学中以学习者为中心,自学是学习者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四是以现代通信技术和多种媒体为中介的教与学的交互是开放教育中的关键手段;五是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评价应以形成性考核为主要评价方式。基于以上特点,在设计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时,应该遵循开放教育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实现对学习者的支持服务,并且形式灵活、完整配套、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的开放大学教学管理制度。

二、开放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框架的设计

开放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模块的办学机制,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决定了其运行的好坏。由于教学管理各模块的依赖关系,无效的制度会影响整个教学机制的运作效率,因此,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科学地进行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对实现开放大学的开放式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开放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体现了“时时、处处、人人”都能接受教育。在教学管理制度上,遵循开放大学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发挥开放教育的功能。同时,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也是实现教育目标和任务的行为规范应具有稳定性、基础性、严肃性和协调性。二是开放教育教学的高效运行需要一个能够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体系。如何建立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尚无统一的模式,由于开放大学的建立依托电大系统,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设计中,我们也有必要参照现有电大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以实现教学的平稳过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包括专业建设及管理、课程建设及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教学组织实施管理、教学检查与评价环节。其中教学组织与实施包括了入学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管理、课程考核等。如图1。

三、开放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实践

(一)专业建设及管理制度。制定《专业建设及管理办法》,规定开放教育专业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设置条件,专业课程开设的基本原则,专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及程序等。专业建设及管理制度是开放大学落实专业建设计划和专业建设方案,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实施与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管理与专业建设评价有效性的一系列规程和行为准则,是整个专业建设系统行为的规范。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对教学中的人、财、物、信息等的有效整合及利用,必须实施规范化的管理。专业建设及管理是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建设及管理的制度建设对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具有根本性的推动作用。缺乏管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专业管理的规范中,需明确经费来源,专业建设团队的组成,实训实习条件。同时应重视对专业建设结果评价,专业生源调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只有通过以上环节对专业建设结果实施评价及反馈,才能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和解决,从而实现专业建设质量的持续提高。(二)课程建设及管理制度。制定《课程建设及管理办法》,规定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课程资源建设的程序和验收要求,课程管理的要求等。为方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学习,学习者通过自主选课来完成学习需求,教学管理中最基础的环节是课程建设与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设施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和使用技能的提高已完全能够满足远程教学的需求,学习者无需到学习中心进行专业注册和课程选择,在网络上就可以获取相关课程的学习信息,并完成所选课程的学习和考核以成为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课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质量。我们必须对各专业的课程类型,设置条件以及课程建设的基本流程和验收要求等进行规范,以有力的制度保障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开放教育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之上,课程的建设首先体现在能否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开发和发送。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是开展媒体教学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整个远程教学的设计是以课程设计开发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明确教学媒体的种类和数量、课程建设的人员配备、建设周期、经费来源及预算、课程资源的试用及完善周期、验收标准等。(三)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制定《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办法》,明确开放大学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师资队伍的构成(省校、教学点)及基本条件;明确各教师岗位的基本职责及奖惩细则;教师的进修与培训制度,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等。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制度的建设要体现“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把对教师的管理核心放在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也就是说制度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本质上是如何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问题。建立教师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制定评价指标时,应注意结合教师所从事的不同学科和领域,使用评价指标和晋升标准,注重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同时,将评价方法、程序和结果对外公开,接受师生的共同监督,增加评价的公正性与透明性。开放大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师构成中有一定比例、相对稳定的社会兼职教师队伍。因此,应制定《开放大学社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明确兼职教师构成来源、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工作考核及酬金、定期业务培训等,使兼职教师队伍保持一定规模,与专职教师形成优势互补,并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四)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制度。制定《教学实施管理办法》,界定开放教育校外教学过程所涉及的主要工作环节(入学教育、课程教学、课程考核、实践环节、教研活动等),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实施的规范和准备。1.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远程开放教育有关知识、熟悉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和教学管理特点,以及本专业教学要求,有效进行自主学习所开展的教育活动。通过制度明确入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入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入学教育的实施要求、程序和考核。2.课程教学。远程开放教育中课程教学应包括网上学习、面授学习和小组学习等环节。(1)网上学习。学生的网上学习是将网络平台虚拟学习环境的互动式、协作式学习和基于网络技术的个体自主学习整合为一体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的网上学习是将学科内容分散于学习任务的完成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来分享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借助诸如Blog、Wiki、Rss等网络技术根据个人学习需求,调整学习安排,进行自我学习监控。我们现有的“自主式”学习模式强调的是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自己进行时间管理,学习目标不明确,其实质还是属于自学的一种形式,但这种自由式的学习缺乏交互、对学习者的要求高,真正坚持下来的学生少,学习效果不理想,无法保证学习质量。同时,学习者面对网上数量众多的课程资源,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重点去学习。因此,建立一种“引领式”的在线学习就非常必要。网上学习应该把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和开展有效学习为主要任务,整个学习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2)面授学习。面授学习是成人教育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具有启发、引导、帮助学员自学的作用。开放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网络设施不能普及全省各个市州、区域,部分教学单位的设施配备不能满足多媒体教学的要求时,开放教育仍需有一定时间的教师与学生、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一种必备的教学补充。而且,面授辅导也是对网上教学资源的一种弥补。目前由于参与远程学习的学生普遍知识素养偏低,理论知识欠缺,外在动机是主导的学习动机,面授课堂呈现出普遍低效的状态,面授的质量亟待提高。集中面授的安排需要充分考虑在职学习者的需求,从时间、课程、课时、内容等方面更加合理,以激发学习者参与集中面授辅导的兴趣。开展面授的教师需要认识到面授教学的目的是“以导为主”,辅导内容应该重点突出,针对性强。除了对课程知识的导学外,还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学习对象与任务、学习手段、学习环境等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与建议。设计面授辅导教学效果的考评体系与指标,并进行密切跟踪监控从而保证课程集中面授辅导的有效性和导向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制度的完善对面授辅导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同时明确辅导教师的职责,使教师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通过完善面授课程的管理制度,弥补目前面授课的缺陷和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的缺陷。(3)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指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小组,通过互动互助、讨论交流、沟通协作等方式,解决学习困难,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远程教育教学组织中的重要环节,开展小组学习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形式的多样性、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对象的多样化、满足学习中的交互要求。但由于对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缺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也是一个难题,为了避免流于形式,有必要通过制度建设,对小组学习开展的条件、小组的构建、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指导、合理评价等具体内容进行规范从而能够不断完善小组活动内容,提高小组活动的效果,以发挥小组学习对个别化学习的辅助和促进作用。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课程实践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制度建设,明确课程实践环节的职责与分工,成绩的评定与验收,指导教师的工作规范等;专业实习是根据专业对教学的要求,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下,结合与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制度建设,明确专业实习的类别、专业实习的职责分工及要求、指导教师的条件及工作职责和成绩评定与验收;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原则及流程、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指导教师职责,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范围及组织,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等问题。通过制定《开放大学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界定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过程所涉及的主要工作环节(课程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要求,师资配备、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实施的规范和准备。4.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是否达到既定的课程学习目标进行的测量和评价。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形成性考核(测评)和终结性考试(测评)两种方式。通过制度明确考核的形式、适用对象、计算方法等。(五)教学检查与评价制度。制定《开放大学教学检查及评价制度》,确定教学检查的基本内容,教学检查的人员配备及条件,制定教学检查的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等工作流程和要求;确定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主要内容,制定教学评价的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的工作要求和流程,教学评价结果的应用范畴等。

四、开放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5篇: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关键词:高校物理;实验室;管理

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往往在讲授理论课的同时常常采用实验教学的手段,这就使得物理实验室在学校的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好实验室建设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实验室建设与理论教学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物理实验室建设,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一、确立合理有效的实验室器材管理方式

目前,在实验室的器材管理方法上面,常见的管理方法有三种,他们分别是垂直管理法,双重管理法和多重管理法,这三种方法各有自身的缺点,也各有自身的优点。

垂直管理主要是指由学校的领导进行管理,实验室的主任负责具体的实验室器材管理事项,例如日常的采购、验收、保管和维护。这种管理方法在于责任非常明确,便于应对各种问题。

双重管理主要是指由实验室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同时院校的行政部门也对实验室器材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可以使实验室器材的管理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但也容易发生器材损毁事件,器材保护管理工作效率相对低下。

多重管理主要是指由学校的领导、教务处、各室的主任分别进行器材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往往可以调动所有的力量,但是在器材处理上难以做到统一,在责任的划分上也难以明确。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

为了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器材的潜能,除了配置必须的物理实验器材设备之外,我们还应当加强队伍建设,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可以引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由学科带头人带领物理实验室的教师承担科研任务,使得物理实验室不仅是教学的场所,也是科研的基地。使其发挥最大功效。

第二,注重对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是物理实验室的后备军,是器材创新的主要推动者。但由于青年教师知识面非常广,但教学经验存在不足等特点,我们应当加强对青年教师指导,不仅使其能够快速掌握实验教学工作,而且在科研中成为中坚的力量。对于青年教师还应当制定培养计划,鼓励学习最新的知识,使其可以不断成长,成为未来的学科带头人。

第三,发挥中老年教师的骨干作用。中老年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在实验教学时处于骨干力量,在实验室器材使用过程中也处于核心地位。学校应当充分调动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为其教学提供必要物质保障。

第四,实验教学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学校特点和社会需求,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建立配套制度, 强化管理力度

在实验室器材管理过程中,我们还应当加强各种规章制度建设,例如安全环保制度建设,仪器设备管理建设等等。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不同器材操作规则,对此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我们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得物理器材教学计划与理论课的需求以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可以相适应,并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做好定期检查维护。

第二,所有物理器材应当有详尽档案资料,并进行分类和归档。在做好实验室档案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器材的安全使用和维护为基础,找出可能存在的题并予以解决。我们还应当充分做好器材设备维护,对于学生参加实验过程应当详细记录,并及时收集器材的各种信息,保证实验室教学顺利有效。

第三,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我们应当制定器材具体管理细则,使得实验室器材每项管理工作可以按照细则进行,让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在制作细则时,我们应当制作一套行之有效并且可以操作的规章制度,例如器材检测岗位责任制度、教师管理器材制度、仪器归还制度、器材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等制度。除了建立这些制度之外,我们还应当建立辅助管理制度,例如常规教学检查制度、班主任听课制度、仪器设备检查制度、学生实践管理制度、物理实验室开放制度等等。

四、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我们应当完善实验室器材安全管理保障系统,使得实验室器材可以处于安全状况。在进行实验室器材安全管理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并责任到人。定期对实验室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立即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在物理实验室中,实验室往往按不同的学科分为几个分室。在分室器材管理上既要具有共同基本原则和方法,又要根据分室器材具体特点设置不同管理措施。例如对于电磁学实验室器材而言,电磁学实验室仪器如果不经常使用,需要根据电磁学原理进行保管,保证仪器安全。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我们还应当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工作,使得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树立安全意识,防止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欣茂,黄家敏,陈飞胜.电磁学实验仪器的维护[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4):30-32.

第6篇: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 时间 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9.2;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51-01

一、项目管理过程中时间控制的相关论述

一个项目的顺利完成,缺少不了对项目各项事务进行管理控制,包括对其工程建设本身的管理,使其保质保量的完工。除此之外,对人员配备、物资供应及使用的管理,资金的管理,项目时间进度的控制等都非常重要。

时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项目的执行和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若出现偏差,便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项目完成的过程。

二、影响项目管理时间进度的因素

以朱溪水库工程为例,对项目时间的控制关系到调查任务能否如期完成,调查任务的无限制的拖延,还会带来物资的浪费,资金的增加。进度延误是影响项目进度的最主要问题。项目管理过程中时间控制可能会存在项目时间的拖延,整体时间控制的不合理等。造成此原因的因素有很多种,可能与人员配备不合理、沟通协调不到位,不可预知因素等。

(1)人员配置

人是项目管理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角色。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人员配备是否合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人员配备包括项目负责人,执行成员,以及与此项目管理活动相关的人员。

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项目负责人的选配是非常重要的,项目负责人配备的是否得当对项目的整体执行至关重要。在参加的朱溪水库工程征地移民实物调查的负责人选配过程中,经过慎重考虑,选配了不仅业务上有着丰富经验,而且拥有着较高的管理水平,与人沟通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所有这些为后来征地移民实物调查工作顺利展开提供了先决条件。

除了项目负责人外,项目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还有项目的执行人员。一项项目的最终完成情况,除了靠项目负责人的监督控制外,与参与项目成员的状况也息息相关。一个项目光有好的计划,好的负责人,没有良好素质的执行人员来执行,所有的一切也是白纸一张。在朱溪水库工程中,项目执行人员配备上选调了高素质的人才参与调查,每位调查组成员都是精心挑选的得力干将,对移民实物调查都有着熟练的业务知识。

其他相关人员是指与本项目活动有关的人员,如在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过程中当地政府选调的配合工作的人员。虽然这些人员与项目没有太紧密的联系,但其配合的好坏,对移民实物调查的进度起到牵制或推进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

(2)沟通协调

良好的沟通是取得一个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沟通不当或不到位都会对项目的进度造成影响。在征地移民实物调查开始之前,都会到当地市政府、县政府、乡政府及村委会进行沟通协调,说明来意,工程实物调查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当地协调的地方,取得当地的支持和理解。

由于沟通不够顺利,有的当地村民以及村干部对朱溪水库工程的影响的认识存在分歧,对征地移民怀有戒心,还有当地村委会负责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等这些沟通和理解上的不协调的问题,导致花费了相当的时间的时间去解释与说明工程的情况。

(3)不可预知的因素

纵使在项目实施前做多么完备的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事先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在此次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过程中,遇到了恶劣天气,不得不延期调查;遇到当地政府不配合,要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沟通。这些事先未知的情况给调查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给工作进度造成了不可预知的影响。

三、项目管理中时间控制的方式方法(PDCA)

在人员配备上,配备精明能干的人员,防止对项目进度产生影响。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保证时间得到充分合理的安排。及时调整时间进度,使得总体进度得到合理控制。

(1)计划(Plan)

通过制定计划,使得项目组有关管理人员和项目执行人员,对项目有关事项,如资源配备、人员安排、时间进度等形成共识,形成事先约定,避免互相不明白;通过计划,可以使得工作及时得到安排,避免因计划不周造成工作混乱。在进行征地移民实物调查之前,对此次征地移民实物调查的整体进度和时间安排做了详细计划;在人员配备上,进行了详细的分组、分工。事先做了关于实物调查过程中实物量调查的一些技术要求,每人发放一本调查大纲。这使得参与人员对工作的整体情况,具体的工作要求和调查方法有了具体的了解,对以后工作展开提供了方便。

(2)执行(Do)

在项目计划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执行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要能够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执行过程中要参照实现的工作安排,遵照技术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确保计划得到良好的执行。在我们完成计划及培训工作后,征地移民工作组便到工程所在地进行实物调查工作。根据工作大纲和实现作的安排,按照工作进度,对工程涉及的乡镇进行实物调查。

(3)检查(Check)

项目进度检查的最简单、最直接和最基本的方法是项目执行结果与项目计划的要求进行比较,检查阶段性工作结果是否与应该交付的工作成果是否达到预期计划的要求。定期的工作检查是确保工作进度和工作时间按计划执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对计划作出更加合理的调整。在利坑村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过程中,项目的总负责人,工程的业主单位,对实物调查的乡镇进行了调研考察工作,对实物调查进度,实物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解和指导,确保征地移民实物调查顺利完成。

(4)调整(Adjust)

项目计划再完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都会存在相关问题需要调整。包括人员调整,工作计划的进度进行优化,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等。如果发现项目的进度计划需要调整,若是预期的进度计划对现实情况估计不足,而且依靠现有的工作条件不能加快进度,则该相应的延长工期。如果工作进度在可控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加人员,调整精干人员,追赶工作进度。其次可以改变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梅岙村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过程中,有一个小组的工作人员由力量较弱的女同志组成的调查组,工作进度滞后。在其他工作组工作已经完成的前提下,迅速调配精干力量,进行支援,使得调查工作如期完成。

项目时间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多样,具体采取哪一种,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一个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加上工作计划,该调整的调整,使得工作时间和工作进度得到很好的控制。在以上论述的PDCA项目时间控制方式方法上,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PDCAP,直至一个项目的顺利完工。

四、结语

一个成功的项目管理是在有组织的人员和团体的基础上展开的,涉及到制订要完成的目标和工作,以及为保证工作得以实施而提供领导支持和指导。项目的全局目标需要用更加简短的期间目标明确表明,并且通过精心策划的计划、进度和预算等来完成。然后实施控制以确保计划和进度按照预期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

第7篇: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关键词:JIT、供应链管理、物流、丰田

自从JIT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很多汽车制造企业纷纷效仿日本丰田实施JIT管理,结果却总是离丰田JIT有很大的差距。是什么原因导致丰田JIT“曲高和寡”,成为制造业的一个神话?其实很多企业对JIT的理解只停留在制造现场的看板管理等操作层面,而丰田却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考虑JIT的。在这些年里围绕JIT的思想,丰田的很多管理方法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在丰田的海外工厂,看板管理已经被E―Kanban所取代。因此,在了解JIT实现的具体方法的同时,更需要了解丰田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一、丰田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丰田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就是一个PDCA循环,如图1所示。下面一一详述。

1 供应链的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思想

丰田供应链设计的思想体现为一个中心(JIT),四项基本原则。(见图2)

(1)整体最优

每条供应链都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有一个非常强势的核心企业,这个核心企业能掌握和控制整个链条的各环节:二是核心企业在打造和改善供应链时要进行系统性思考,以供应链整体最优为导向。(见图3)

整车厂在设计供应链时往往选择分阶段设计的方法,在各阶段之间设置在库,并在各阶段内达到最优。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原因:①商品车物流对应的是销售,厂内物流对应的是制造部门,厂外物流对应的是采购或生产管理,由各部门管理各自阶段的物流既能体现专业性,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②各阶段物流对象的特性不同,关注的目标也不一样,分阶段容易协调管理;⑧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很长,要实现一体化管理,需要很大的系统投入和强大的掌控力。

但是如果要实现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就必须是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其特点就是没有或尽量降低中间在库。当然,要做到像丰田一样在生产和销售阶段都不设库存,在L/T(Lead Tlme)方面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2)平准化和小批量多频次

平准化是JIT实现的最基本前提,它对供应链有以下好处:①在库降低;②对上游的能力要求平准,便于组织生产和运输;③现场作业强度均匀带来品质的提升。

实际上,销售的平准化通过提高销售的预测水平比较容易实现,但零部件有好几千种,涉及供应商好几百家,如何在零部件的采购管理上实现平准化呢?丰田主要采用以下方法.①基于精确的时间管理(按照车辆顺序和组装位置确定单品的使用时间并管理订货,而非传统的预测订货是通过批量计算并结合在库基准来管理订货);②推拉结合(预测+调整)的订单管理方式。

在实现平准化的基础上,丰田通过小批量多频次的物流,并在物流过程中应用逐级减少批量的方法,最终实现JIT。

(3)三化的贯彻实施

三化即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是大规模机械制造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原则,运输车辆、包装器具、仓储货架等“三化”的贯彻实施是高效、高品质物流实现的前提。

(4)快速响应

JIT要求供应链各环节尽可能消除异常的发生,而异常一旦发生要能做到快速响应。丰田采取的具体方法有:①供应链信息高度集中于整车厂;②异常信息要求及时反馈;③制定异常发生时采取对应操作的标准手册。

2 供应链的运行管理

丰田十分重视过程管理。丰田相信,好的过程不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但不好的过程肯定不能产生好的结果。因此,在现场的作业管理上,丰田尤其重视作业流程和作业指导书,以及对作业者的培训教育。丰田对外包方的管理也体现着这一思想,例如,丰田对其生产零件承运商每年都会实施TPS管理体制的评价,涉及安全、品质、交期、环保、风险等五方面的体制管理项目共计61小项,全都是非常具体的要求。

3 供应链的监控

(1)最大程度的可视化

a过程的监控――异常反馈/改善的定期确认

丰田供应链的运行管理者对供应链的日常运行监控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信息集中管理且做到共享及时。丰田对供应链的控制力度比较强,要求能随时掌握各环节的物流状态(时间、地点、种类、数量等),这样可以根据运行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可视化的异常提示。对于各物流阶段的在库、L/T、交期等设定基准值,对超出基准值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提示。这些可视化的信息可以根据物流过程的特点选择为日报或实时主动提示。

第三,各级异常的及时反馈机制。对于不能进行警示参数设定的过程,比如安全、品质等项目,通过建立标准的异常标志,做到能及时把握异常情况。

b.结果的监控――KPI管理

丰田供应链管理除了进行有效的过程监控外,也对运行效果进行监控。通过对各物流阶段的运行指标(安全、品质、成本、交期、在库等)进行月度统计,建立各指标数据的KPI(KeyProcess Indicator)。这样不仅可以将KPI数据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横向对比,还可以通过月度间的KPI对比分析找出改善点。

(2)对待问题的态度

丰田TPS创始人大野耐一先生有一句名言: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因此丰田把问题看做是改善的动力,在碰到问题时员工和领导都会很坦然。为了避免有人担心出现问题后被追究责任而逃避或故意掩盖问题,丰田向员工贯彻“报告・联络・相谈”的思想,问题一旦出现只要立即报告领导就可以了,如果知情不报反而会被追究责任。因此无论是生产线的作业人员还是系统操作者,即使是出现人为的错误,都不必惧怕问题出现。大家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采用有效预防的方法去防止这类问题再次发生。

4 供应链的改善

丰田认为,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产品更新频度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只有善于打破惯性、具备自我改善的供应链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供应链,才能保持供应链的持久竞争优势。要达到供应链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供应链中各层人员的共同努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创意工夫制度――全员参与

创意工夫制度是丰田员工自主改善的管理制度。作业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是供应链的执行者,他们对供应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最深切的感受,他们的提案也是改善的主要来源。因此需要有一套公平、可评价的激励制度来确保作业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提出和实施改善提案。当这种提案活动成为一种习惯后,改善就

成为了企业供应链文化的一部分,员工也就具有了自发的改善动力。

(2)QC活动――课题小组

区别于创意工夫这种个人改善活动,QC活动是针对比较复杂或有一定挑战性的课题自发成立的团队改善活动。小组成员集合智慧,运用分析手法对问题进行分解和尝试,逐步达到改善目标。QC活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不仅可以彰显活力,也能增加员工的凝聚力,是供应链改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项目改善一高层推进

企业高层的视角很广,他们提出的改善指示必定会影响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项目改善就是由企业高层提出和推进的供应链改善活动。从内容上看,一般是借鉴同行业的优秀做法,或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项目改善的特点是时间跨度长、参与部门多、投资较大,但改善效果明显。

(4)推进服务商的改善

改善不只是核心企业要做,要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这样改善的“蛋糕”才能越做越大。丰田推进服务商的改善主要是通过以下方法:①教育指导活动或者是通过检查服务商的管理体制,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点,要求其改善。②改善的沟通。通过改善事例交流会,共享各服务商的优秀改善方案,推动各服务商共同进步。③再评价活动。在综合评价服务商管理体制、管理实绩和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份额的方式对服务商实施奖惩,激励服务商主动改善。

二、丰田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综合以上丰田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具有很强的供应链掌控能力。这一方面来自品牌优势:另一方面来自对供应商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是选择单一供应商,将供应商视为合作伙伴,与其共同改善,共同发展,中途不轻易变更供应商:二是建立合理的供应商体系,将供应商按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分类,不同程度地参股关键供应商,以加强对供应商决策的掌控。

2 入厂零件物流、厂内物流、销售物流三者在设计和管理方面都融入了一体化的思想,做到了整体最优,实现了JIT,确保了供应链较低的在库水平。

3 平准化使上游供应商以及上下游物流承运商之间更好地组织生产和安排运输,确保了高品质。

4 切实实施PDCA,通过核心企业实施的多层次改善活动以及对服务外包的管理体系(交流+指导+份额评定),推进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发展。

三、实现丰田供应链管理的必要前提

丰田供应链管理有以上诸多优势,企业要推行丰田供应链管理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前提:

1 供应链管理要有一个强势的核心企业,它对供应商具有绝对的掌控力。

2 由于整条供应链是一体的,在实施JIT的前提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突发异常,其他环节都会受影响,调整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要求供应链的各级管理人员深刻理解丰田的TPS思想,各个供应商/物流商都必须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执行力。

3 从整条供应链最优出发,其流程设计和系统设计会非常复杂,系统整体投入及相应的维护费用会非常大。

4 在达到平准化的前提下,为了节省资源,需要对物流器具和生产设备的“三化”做出明确规定。比如,包装容器的设计要满足多种规格的零件、生产线各工位的设计要满足多种车型混线生产等。

第8篇: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关键词: 房地产测绘 质量管理

一、房地产测绘概述

房地产测绘即运用测绘仪器、测绘技术、测绘手段来测定房屋、土地及其房地产的自然状况;权属状况、位置、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具体可分为房产基础测绘和房产项目测绘。房产基础测绘,是指在某个城市或某个地域内,大范围、整体地建立房地产的平面控制网,进行房产权属管理和实施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需要测绘房产分幅平面图;房产项目测绘,是指房屋权属登记时对房屋面积测算而进行的分丘、分户平面图及相关的房产调查数据等所形成的成果资料,为房屋确权之所用。这种由房产测绘形成的成果产品被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后,在法律上得到认可。为此,房地产测绘企业必须具备房产测绘相应资质,能在统一的房地产平面控制网上对测绘成果成图进行统一编码,经所在行政区的房产权属登记机构审核,纳入房产档案集中统一进行数据处理,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房屋权属登记确权及其档案利用服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房地产测绘是一种将房地产管理业务与常规的测绘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测绘。进行房地产测绘所得出的结果,与房产权属界址、房屋面积、房屋产别等都同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而且会被载入房屋权属证书。这样导致进行房地产测绘所得的基础图是发放房屋权属证书和财政税收的重要依据,拥有权属(法律上)、财政(税收上)和城镇规划三大基本功能。

在法律方面,房地产测绘图所表示的是每户所有的房屋的权属范围。房地产测绘图编入房产证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核和确认,每户整理其房屋产权时,都需要申请登记其房地产测绘图。房地产测绘图是编入房地产有权证书的一张附图,是一张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图纸。进行房地产测绘得出的房地产测绘图是加强房产管理、核定产权、颁发房地产证书、保障房屋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主义法律管理的重要依据。

在经济管理方面,房地产测绘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大量且精确的图纸资料。为正确掌握城镇房屋和土地的利用现状以及变化,建立产权产籍和产业管理的图形档案,统计各类房屋的数量和比重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也为开展房产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房地产测绘为城镇财政、税收等部门研究确定土地分类等级、制定税费标准提供了基础依据,确保各项税费的及时征收。

在城市规划方面,城镇房产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建设部门都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房产的权属、位置、数量和现状等基本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妥善的管理和合理的规划建设,更好地调配使用房屋和土地,有计划安排旧城区住宅的修建改造,土地征迁等新区的规划建设。进行房地产测绘的房地产测绘图也是开展城镇房地产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

二、房地产测绘的质量管理的内容

1. 作业时间管理

由于进行房地产测绘时,外界的环境因素会对房地产测绘产生较大的影响。工作人员很难控制房地产测绘时外界的环境因素,因此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外界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2. 仪器管理

使用质量检验合格的测绘仪器进行房地产测绘是保证房地产测绘质量的最基本的前提。对于用于房地产测绘的测绘仪器、工具,企业应该定期检验校正,经常对其进行保养。企业应该爱护用于房地产测绘的测绘仪器,例如烈日或者雨天进行户外作业时,应该对用于房地产测绘的测绘仪器遮伞,防止其曝晒或雨淋。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管理用于房地产测绘的测绘仪器的精度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经常性的工作。传统的测绘仪器管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手工记录的方式对测绘仪器进行登记注册、资料更新等等,这些传统的测绘仪器管理方法随着时问的增长,渐渐的显现出其管理弊端,例如查询测绘仪器时效率较低,测绘仪器的相关资料繁多、数据冗长,新旧测绘仪器的相关资料容易混淆等等,因此企业目前可利用计算机建立专门的测绘仪器数据库,随时更新测绘仪器的相关资料,实现测绘仪器的数据共享。

3. 人员管理

进行房地产测绘的工作人员也是影响房地产测绘的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使企业使用最先进的自动化仪器采集数据、自动处理来进行房地产测绘,但自动化仪器的安装、使用位置以及何时使用,仍然由进行房地产测绘的工作人员决定,因此房地产测绘的质量会受到工作人员的影响。进行房地产测绘的测量人员应该具有扎实的测量知识,丰富的作业经验,会熟练的操作测量仪器。进行房地产测绘的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才可上岗工作。

三、加强房地产测绘的质量管理

1. 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都应认识到提高房地产测绘的质量是他们的职责。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房地产测绘质量的管理,明确房地产测绘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为房地产测绘的质量把关。进行房地产测绘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加强测绘质量的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进度与质量相冲突时,永远把质量发在第一位,较好的处理房地产测绘质量与进度之间的关系。企业在考核房地产测绘成果时,应把质量作为考核中最重要的指标。对房地产测绘的质量可以实施责任追究制,加强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的责任感。

2. 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平

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平对房地产测绘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房产权属证书都需要房地产测绘图,房地产测绘的质量好坏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房产权属证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企业可以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来选取优秀的测绘工作人员。企业可以开展公平、公正、公开、诚实信用的聘请员工的活动,让技术水平较好、社会信誉好的测绘工作人员进行房地产测绘工作。进行房地产测绘的工作人员应掌握房地产测绘质量标准。熟悉房地产测绘的操作规程。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为了对房地产测绘工作负责,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进行房地产测绘的工作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例如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房地产测绘工作大部分在户外进行,技术含量高、流动性差、待遇较低,但是为了保证房地产测绘的质量,造福于人民、贡献于社会,进行房地产测绘法人工作人员必须安心本职工作,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以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充沛的体能、旺盛的精力、兢兢业业做好工作。管理人员也应对房地产测绘质量进行全方位、科学的管理。管理人员除了应具备丰富的房地产测绘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房地产测绘质量管理经验。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房地产测绘质量的目的。对于房地产测绘的质量,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应具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房地产测绘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达到提高房地产测绘质量的目的。实施房地产测绘的企业也应该主动的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办理房地产测绘质量的监督手续。房地产测绘企业用主动的接受政府的监督和检查,不应对政府的监督和检查产生抵触情绪,房地产测绘的结果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鉴定和审核,这样才能确保房地产测绘结果的准确和完整。房地产测绘工作的实施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并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这样房地产测绘的质量才会得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会得到提高。

四、结语

综述所述,文章首先探讨了房地产测绘,接着分析了房地产测绘的质量管理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加强房地产测绘的质量管理相关对策。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房地产测绘的质量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健全,以及企业员工素质不断提高,随着法律监督能力和审计能力不断增强,房地产测绘的质量管理水平将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游小岩,《房地产测绘绉议》,中国科技信息,2009.4

[2]徐伟玉,《房地产测绘数据管理模型的构建研究》,科技咨讯,2009.15

[3]杨敏芝,《关于房地产测绘成果质量的探讨》,科技风,2008.16

[4]陈亮,《房地产测绘企业管理问题探讨与分析》,大众商务,2009.5

第9篇: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思考

高职院校是我国技能型人才的输送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系列行为活动的总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高职院校的传统教学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人才需求的变化。所以改进和完善高职教学管理,对于提高办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和传统高等教育的学科型教育体制不同,它是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近些年,高等职业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快速膨胀,加之高职院校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学校的学习风气和教学氛围,甚至还会降低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而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得学校教学管理出现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从一些高职院校历史沿革,也不难看出现存的问题。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大都由过去的中等职业院校升格而成,教学工作中,一些管理模式还没有真正“脱胎换骨”,许多教学管理人员自身所学的专业和教学管理“户不对口”,高职教学管理经验和技巧缺乏,同时,学校方面也缺乏对高职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实践。一些学校“摸着石头过河”,既没有摆脱过去中职的教学管理模式,也没有学会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更没有形成高职教学的科学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措施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强化教风学风建设

改进和提高教学管理,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建立起教学管理的精神理念,这种理念体现就是我们常说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校园精神所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氛围,既是对学生提出了规范和约束的要求,又能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无形的动力和压力,积极地影响并主导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管理的一个先决条件,严谨的教风和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二)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实行教学绩效考核

制度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教学管理要规范化和科学化,就必须有制度的约束和引导。所以,学校和教务处等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管理的规律,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教学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制度建设要着重于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对各系部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质量保证、质量监督和质量评估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做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地学习和成长。为调动各系部教学管理的主动性,可以制定系部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对系部的教学工作实行量化考核。考核工作应该给予客观的评价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考核指标体系“评价性”和“引导性”的双重功能,以使各系和各部的管理工作能够有序有效的进行。

(三)调整教学管理权限,明确系部管理职责

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教学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情况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所以需要对权力结构进行纵向的调整,对教学管理职能进行分解,从而确立各系部的教学管理主体地位。要实现二级管理,需降低管理的重心,调整管理幅度,将管理的重心下移,以“合理分权,充分授权”为基本原则,明确学院、系部以及其所属专业等各级层的管理职责。学校教学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变管理为监督和协调,对各系部的管理工作进行宏观调控,以发挥指导、监督和协调的作用,实现高效、高质、有序的教学管理目标。

(四)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增强教学服务意识

教学管理人员所承担的工作比较复杂,因而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目标也应该是多层次、多维度的。首先,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教学管理人员的最基本素质。其次,教学管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素质,要熟悉本校的管理规章制度,掌握高职教育的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教学的基本规律、方法和过程,要熟练日常的教学管理业务,要具备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熟练操作教学管理相关软件,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

再者,教学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和改革创新等能力,这是教学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素质。

作为一线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充分认识服务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的工作中去。只有每个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树立起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才能把教学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强化服务意识,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具备组织管理、协调指挥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五)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建立科学管理方法,以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观念更新的角度去强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意识,增强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1.对课堂容量的管理

为了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从教学内容的定量管理入手,管理好课堂教学的容量。课堂容量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好、做到合适,容量太小的话,就会使学生对于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同时滋长了学生的惰性思想;容量太大的话,又容易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消化不良”,产生一种厌学和逆反心理。因此,对于课堂容量的管理要做到大小合适,并将知识、能力和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对课堂教学难易度的管理

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从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出发,通过对课堂教学训练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管理,使课堂教学的难度更适中,既不过简也不太难,让学生能够接受,从而符合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要求。当然,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要做到一步一个台阶,降低难度提升的坡度,将序列训练和台阶训练相结合,逐步完善对课堂教学训练难易度的管理,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3.对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

对于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时间,定时实施完成各个教学目标,避免出现课堂教学随意性的情况。要突出重难点,把握老师“教”和学生“做”的时间分配,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达到增强课堂教学节奏感的效果。

4.对课堂教学结构的管理

课堂教学的结构,首先是要有丰富、严密的系统,形成“师生――生生――生师”的双向结构,即“老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和学生对老师”。其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科学合理、层次分明、严谨有序,要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以免出现课堂教学无分阶段、结构混乱和传统只有“师生”的单向结构的情况,以保证具有序列性、整体性和丰富性的课堂教学结构。

(六)强化教学环节管理,保证日常教学秩序

领导管,老师教,学生学,这是教学环节管理的三个层面,只有将这三者系统并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同步的管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领导管

日常教学环节的管理,是保证教学有序运行的基础。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多采用二级管理模式,即学院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教学的宏观管理,而系部则具体负责日常教学秩序的维护和管理。首先,系部领导可以从教学值班入手,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维护日常教学秩序;其次,通过教学督导、听课等活动,帮助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再者,组织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分析教学存在问题,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教学质量。

2.教师教

和学习方法相对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合适与否,决定了教学质量好与不好。所以作为教师,应当重视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改进,选择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教学方法传统守旧: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更多考虑到传统的模式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缺乏对教学内容和学情的针对,使教学丧失了现代气息,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是教师主导地位突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从上课到下课都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忽视了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

三是教学方法手段单一:部分老师忠于课本,对于实验实训、课件和教具等教学手段不够重视,不愿花时间去准备;

四是多媒体教学成效低:在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上,个别老师只重形式,而没有起到多媒体教学的实效。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老师教学方法的管理,强化教学方法的现状优化,还要组织老师们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对先进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探索。

3.学生学

虽然教学活动离不开老师的教学,但学生的“学”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教学管理系统的基础。首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必须是通过学生自己一系列的探索、观察、分析和总结来完成。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需要自觉地去学习,虚心听教,这样老师的教学才能够起到一种主导的作用,教学才能够更加有效果。作为教师则要努力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学习计划,更灵活、更主动地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

要提高学习效率,还需要有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的好与坏都因人而异,适合这个人的未必适合另一个人,但不管是哪一种学习方法,只有体现出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才能对提高学习效率有显著成效。

结语:综上所述,在产业转移、经济社会对应用性人才需求急增的形势下,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输出地,有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在这种形势下要想求得更好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把好人才关,教学管理工作恰好是保证其实现的最直接的形式和最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肖智伟.我国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 贾晓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8

[3] 卢月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D].天津大学,2007

[4] 石莹,戴翔东.关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

[5] 韩月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05(0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