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疾病综述范文

医学疾病综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疾病综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疾病综述

第1篇:医学疾病综述范文

小鼠哮喘模型的气道高反应性检测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肖建军李孟荣(323)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与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建张维溪李昌崇(326)

干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杨玉霞贾天明栾斌(328)

调节性T细胞对过敏性疾病和哮喘的免疫保护作用罗海燕俞善昌李云殊(331)

活性氧与肺上皮细胞损伤机制及防治措施符跃强许峰(334)

新生儿体外膜肺技术的应用进展李玖军薛辛东(33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防治进展王红宋朝敏吴斌黄妙辉(340)

重组人活化蛋白C与儿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陈琦晗徐仑(343)

Toll样受体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张金萍陈超(346)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颅内感染刘俊英郭卓平(348)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感染性疾病吕萍沈叙庄(351)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肠道内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周瑞陈兰举陈名武(354)

儿童应激性溃疡的易患性及预防进展赵洁童笑梅(356)

2006年《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征稿征订启事(359)

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郭维徐虹(360)

欢迎订阅2006年本刊(362)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磷血症的研究进展杨凌周湘庞宁(363)

第八届全国儿科学新进展、急重症诊治新技术学术会议征文通知(365)

热性惊厥与惊厥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李娟黄志(366)

本刊下期要目预告(368)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体外净化的研究进展杨璐刘卓刚(369)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王悦(372)

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蔡及明杨艳敏陈玲(375)

1型糖尿病的早期筛查与预防研究进展董青李堂(378)

Ghrelin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朱建芳梁黎王秀敏(381)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治进展朱佳方建培(383)

消息

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系列杂志统一变更刊名为国际医学系列(F0002)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5年(第32卷)主题索引(I0001)

第七届全国儿科学新进展、急重症诊治新技术学术会议成功举行(I0003)

2006年《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增刊征文通知(I0004)

核因子-κB与病毒性心肌炎常红(综述)韩波(综述)韩秀珍(审校)(257)

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与TBX1基因齐春华(综述)黄国英(审校)(260)

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分化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李芳(综述)易岂建(审校)(263)

自主神经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变化及其研究进展郑慧芬(综述)王成(审校)谢振武(审校)(265)

核素利尿性肾显像在小儿尿路梗阻中的应用吴哈(综述)赵瑞芳(审校)(268)

HLA与小儿肾病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兰涛(综述)王桂琴(审校)(270)

选择素与支气管哮喘唐珩(综述)杨莉(审校)(272)

树突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顾珺(综述)沈朝斌(综述)蒋瑾瑾(审校)王裕发(审校)(275)

脱氢表雄酮的生物学作用赵景俊(综述)栾斌(审校)张艳丽(审校)(278)

肠道病毒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进展袁艺(综述)宋国维(审校)(281)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闫淑媛(综述)陈平洋(审校)(284)

EB病毒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王晓莉(综述)于洁(审校)(28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开放策略何时军(综述)(290)

沙丁氨醇在新生儿及小婴儿中的应用进展姚文秀(综述)薛辛东(审校)(293)

肠黏膜先天性免疫的研究进展李军(综述)孙梅(审校)(296)

婴幼儿喂养与食物转换陈绍红(综述)黎海芪(审校)(302)

四氢生物蝶呤反应性苯酮尿症的研究进展杨凌(综述)张知新(审校)(305)

吉兰-巴雷综合征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苑爱云(综述)蒋莉(审校)(308)

出生体重与儿童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进展王秀敏(综述)梁黎(审校)杜立中(审校)(311)

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在儿童临床心理研究中的应用任捷(综述)静进(审校)(313)

新生儿白血病的诊疗现状刘曼玲(综述)荆亚茹(综述)周小兰(综述)李占魁(审校(316)

最大长度序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李志华(综述)陈超(审校)(319)

消息

欢迎订购《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系列教材(292)

双歧杆菌对儿童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杨美芬(综述)黄永坤(审校)李海林(审校)(299)

欢迎订阅《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301)

欢迎订阅《小儿急救医学》杂志(F0003)

新生动物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的研究进展屈素清栾佐高天明(113)

围生期性激素与神经行为发育的研究进展季钗赵正言(115)

围生期铁代谢异常与脑损伤王来栓邵肖梅(118)HttP://

新生儿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贺影忠陈超(120)

高压氧防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刘美娜庄思齐(12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中的作用梁云梅王华(126)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杨天娇朱启镕(128)

美乐托宁与新生儿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陈安杜立中(130)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病机制王欣煜毛健(132)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研究进展张雪峰童笑梅叶鸿瑁(134)

早产儿视网膜病防治进展陶莉周伟陈克正(13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高氧肺损伤刘博李娟(141)

一氧化氮吸入撤离后反跳性肺高压研究进展夏红萍黄国英(143)

机械通气所致肺生物学损伤的研究进展谢利娟朱建幸沈晓明(146)

Landau-Kleffner综合征研究进展蔡文仙舒志荣(149)

低出生体重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影响王玲苏宜香(151)

RhoGTP酶与智力落后张拥军顾学范(154)

Rett综合征与MECP2基因张玉稚潘虹包新华吴希如(157)

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李在玲(159)

小G蛋白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孙骅陈荣华(162)

Caspase-8沉默——神经母细胞瘤耐药的新机制李爱敏孙洪亮张锦华(165)

AP—1与肾脏甘卫华(1)

热休克蛋白与肾脏疾病周生国(4)

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标志物研究新进展罗飞宏(7)

低出生体重与胰岛素抵抗崔蕴璞(10)

维甲酸在高氧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新进展容志惠(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方案研究进展姜敏(16)

丙戊酸治疗癫痫过程中肉碱补充疗法研究进展许桂花(18)

沉默突触的研究进展池霞(21)

大田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王纪文成延忠(24)

血友病A携带者检测与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李春义杨威等(27)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儿童各系统发育的影响朱娅梅(30)

心肌肌联蛋白的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张蕾(32)

小儿高胆固醇血症的筛查和饮食治疗侯佳(35)

儿童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郁莉斐(38)

肺动脉高压引起左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崔华常丽(4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应激后急性胃肠道损伤孙洪伟(44)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林娜(46)

结核病细胞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沈怀云(49)

早期困难型气质预测后期儿童行为问题吴宏岩(52)

衣原体IgM及IgG抗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因学诊断中的意义屈大坤(55)

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陈树宝(281)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研究现状杨永健胡厚祥(284)

先心病伴肺高压的肺血管内皮功能与结构的改变李筠(288)

内皮素及其临床意义范瑾(290)

离子转运障碍与原发性高血压谭晖(294)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易岂建(297)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儿童期血管炎何艳燕沈菁(301)

小儿肠道病毒心肌炎的病原学诊断进展王雪梅(304)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钙,维生素D及骨代谢变化赵季琳金玉(308)

细胞内钙失衡在肾损伤中的作用及防治胡明昌(311)

小儿IgA肾病的研究现状肖慧捷(313)

Alport综合征研究新进展丁洁(317)

儿童心血管疾病的现状与未来刘敬(320)

第2篇:医学疾病综述范文

导入项目情景是让学生进入组胚学习的情景,为主动学习做准备。比如在讲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时,播放了子宫的三维视频,学生直观地了解子宫的特点,教师适时导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如宫颈糜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全切),启发学生进入项目情景,确定项目学习任务;随后教师对项目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相关背景知识进行讲授,与学生共同分析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目标;小组确定具体任务和成果展现形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找到最佳项目方案。所以,项目教学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过程,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项目汇报并展示成果

项目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组织项目汇报,学生展示成果,同时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及成就感,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动力。

2.1角色扮演

在“皮肤的疾病”项目展示时,一组学生模拟医师对皮肤治疗的过程;一人扮演医师,一人扮演皮肤问题多且文化水品不高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师详细询问了该患者的日常饮食和作息习惯,并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与治疗;由于扮演内容与临床专业学生就业内容紧密联系,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了学生的谈话技巧和医学专业思维能力。

2.2多媒体课件展示

在完成“内分泌系统平衡”项目主题时,要求学生自主查询甲状腺功能亢进、侏儒症、垂体萎缩等相关疾病的背景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各小组就不同的内分泌疾病主题制作课件,且配有视频、图像和文字说明,内容充实有趣,便于提高项目实践能力。展示后其他小组成员可补充发言,并发表不同观点,集体讨论评价课件的质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修正。教师要对每次项目操作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与传授,在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展示课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配合教师的课件、切片等教学工具,系统强化教学。

2.3撰写项目教学综述

在讲解“人体胚胎学”时,师生共同确定“优生”为项目主题,要求学生提交三千字以上的综述。老师首先需要讲解综述的写法和格式,并组织学生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较好地完成综述;针对“优生”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资料、数据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分析提炼而写成的综述。学生明确了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可反映专题的背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通过本项目教学,学生掌握了综述的正确写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评价项目教学成果

教师可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总评结合的方法,评价项目教学是否按照计划实施及实施的效果,并且评价学生执行情况和能力;效果评价应持续进行。比如学生在多媒体课件展示结束,教师在表扬后,公正地评价各小组成果,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借鉴,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价中提升,并使学生明确以后的学习方向。项目教学不仅仅是把知识简单教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寻找学习医学知识的途径,最终掌握医学知识并能为己用。

4项目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项目教学中教师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要求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医院见习和进修等途径了解医院医疗状况,积累临床工作经验。教师必须与相通学科的协调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项目内容时要有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教师在项目的准备、实施、评价三个阶段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在三个阶段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教师在准备阶段要向学生们提供与进行教学项目有关的知识、网络信息和材料,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是学生项目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在实施阶段主要是营造学习气氛和创建学习情景模式,在学生完成项目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帮助,教师更多的是学生项目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在评价阶段中,协助学生对项目学习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反思并总结个人的学习体验,评价学生的独立探究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5总结

第3篇:医学疾病综述范文

1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 创新性 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 可行性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 实用性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 科学性 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 前瞻性 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2 选题的基本方法

2.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 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 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 从文献资料中选题 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 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 实验研究 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 临床分析 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 疗效观察 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 病例报告 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 病例(理)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 调查报告 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第4篇:医学疾病综述范文

英文名称:Beij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卫生局

主办单位: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2-3208

国内刊号:11-2261/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5篇:医学疾病综述范文

以下的省级医学期刊目录,全都是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登记备案的正规期刊,供大家参考。

1、《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半月刊,主办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出版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文,大16开,ISSN:1002-1256,CN:23-1278/R,邮发代号:14-257,创刊时间:1984年,复合影响因子:0.121,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疾病防治经验、护理医学、技术·方法、医院管理、综述·讲座、教学研究、病例报告、新动态、新信息等。

2、《现代临床医学》:双月刊,成都市医学信息所和成都医学会主办,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中文,大16开,ISSN:1673-1557,CN:51-1688/R,邮发代号:62-222,创刊时间:1975年,复合影响因子:0.251,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有:综述与讲座、论著与研究、经验与总结、护理园地、中医中药、刊授继续医学教育、个案报道等多个栏目。

3、《大家健康》:半月刊,吉林省卫生厅主办,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中文,16开,ISSN:1009-6019,CN:22-1109/R,邮发代号:12-121,创刊时间:1985年,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论著、病例报告、护理园地、老中医经验、临床报道、临床护理、临床经验、临床研究、学术探讨、药物与临床、医学影像、中西医结合、中医中药、专题访谈、医院管理等。临床经验、医学教学、医院管理、经验方法、药学研究、影像检验、护理探讨、调研分析、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学论坛、综述、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

4、《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双月刊,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和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中文,大16开,ISSN:1671-4040,CN:36-1251/R,邮发代号:44-126,复合影响因子:0.275,创刊时间:2001年,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论著、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中医临床、报告与分析、临床药学、护理园地、医院管理。

5、《现代诊断与治疗》:半月,南昌市医学会和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主办,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中文,大16开,ISSN:1001-8174,CN:36-1160/R,邮发代号:44-60,创刊时间:1990年,复合影响因子:0.256,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论著、华夏医学掠影、中外医学交流、综述、经验体会、诊疗新技术、教学查房。

6、《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半月,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主办,出版地:云南省昆明市,中文,大16开,ISSN:1007-8517,CN:53-1102/R,邮发代号:64-56,创刊时间:1992年,复合影响因子:0.113,知网、万方、维普和龙源四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民族医药、药物研究、学术探讨、医疗论坛、临床研究。

7、《内蒙古中医药》:旬刊,中蒙医研究所主办,出版地:呼和浩特市,中文,大16开,ISSN:1006-0979,CN:15-1101/R,邮发代号:16-78,创刊时间:1982年,复合影响因子:0.059,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论著、临床报道、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疗法与方药、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8、《北方药学》:月刊,药品学会主办,出版地:呼和浩特市,中文,16开,ISSN:1672-8351,CN:15-1333/R,邮发代号:16-421,创刊时间:2004年,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药品质量及检验、制剂工艺、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综述、经验交流。

9、《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月刊,河南省卫生厅主办,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中文,16开,ISSN:1006-9488,CN:41-1245/R,万方收录。

10、《医学信息》:旬刊,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和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主办,出版地:陕西西安市,中文,ISSN:1006-1959,CN:61-1278/R,万方和维普收录。

主要栏目:专家论坛、临床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综述与讲座、研究生园地、新技术与新方法、经验与教训。

绿色通道

11、《继续医学教育》:月刊,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出版地:北京市,中文,大16开,ISSN:1004-6763,CN:12-1206/G4,创刊时间:1987年,复合影响因子:0.226,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论述、医教论坛、医学成人教育、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国外医学教育、考试研究。

12、《实用手外科杂志》:季刊,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主办,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中文,大16开,ISSN:1671-2722,CN:21-1466/R,邮发代号:8-132,复合影响因子:0.067,创刊时间:1987年,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论著、文献综述、实验研究、术式讨论、临床经验、病案报告、学习。

13、《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医学版是下旬刊,长江大学主办,出版地:湖北省荆州市,中文,大16开,ISSN:1673-1409,CN:42-1741/N,创刊时间:2004年,复合影响因子:0.214,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祖国医学、护理学、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方法介绍、短篇报道、文献综述、专题讲座等。

14、《黑龙江医学》:月刊,中华医学会黑龙江分会主办,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文,大16开,ISSN:1004-5775,复合影响因子:0.151,创刊时间:1958年,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期刊网收录。

主要栏目:论著、综述、实验研究、讲座、临床经验、护理、调查报告与教训分析、中医中药。

第6篇:医学疾病综述范文

《最年轻的科学》在中国已经出版过几个翻译本。但这本书之所以值得每个与医学相关者阅读,似乎与作者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3)是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关系不大。

如孔子所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本书是作者对西方现代医学的发展所作的最切近、最全面的观察。将医学作为“最年轻的科学”,是本书最主要的话题。作者认为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作为医学基础学科的生物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的突破性发展,才使真正理解疾病的成因和治疗的机制成为可能,而此前的医学主要依赖的是经验、猜测和心理安慰。在哈佛医学院教学医院的实习经历,使作者意识到:“我们对真正有用的东西了解甚少;我们虽然繁忙地对疾病进行分析,但却无法改变它们的大多数的进程。作为一种需要学问的职业,医学在现实生活中是个非常无知的行当。”

北京协和医院的外科学家曾说(《现代外科基本问题》,人民卫生出版社1950年):“以往在外科学界里,我们作了很多不必需或无意义的工作,我们曾信靠和应用许多的方法或药物,并不是因为它们是依据真理,而仅仅是因为它们是新兴的东西,或是传统遗留下来的习惯,我们若用真理作标准,重新衡量这些东西时,就可以发现很多错误。”——这种古今中外良医的共同自省精神(也是一种科学精神),正是责任感(仁心)和学识智慧(仁术)的另一种体现。

找到真正的病因和彻底治愈,是现代医学不同于传统的“猜想医学”的地方。现代医学中的许多进展,像发现抗生素,看似偶然和运气,但其背后,是许多人长年累月枯燥、艰苦、耐心的实验,巨量知识的缓慢积累,否则就不会有那些“偶然和运气”。例如,作者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关注过内毒素,而对此讨论多次出现在不同的章节里,不说研究过程曲曲折折,只那“关于内毒素的及其生物及化学性质的科学论文已有千万篇之多,不时还有关于这方面很长的综述文章,常是论述某一个特殊方面,例如综述伤寒菌的细胞壁内脂(实际上就是内毒素)的化学结构。只是这些综述,就浩瀚得使任何一个读者都难以招架”。

如今医学科技(仁术)日益昌明,但医者的仁心呢、科学精神呢?“那个渊博通达的、慈祥的家庭医生哪里去了?(一些医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从不把病人当人,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关心”,“内科医生那贴近的、令人宽心的温暖的触摸,那安慰与关怀,那连病家的狗也编织进话题中去的闲闲的长谈,正在从医道中消失。这独一无二的微妙亲切的关系要做得恰到好处并非易事。这要求最优秀的医生,最真诚的友情”。一些医生全靠检测仪器和药物侍候,让病患误以为今天的医学科技能治愈一切,或者把传统医学神话化或神秘化,结果医疗费用大增,医患矛盾尖锐……

作为基层医生,我不能不想到中医。自《黄帝内经》始,前人就已经严格区分开医学与巫术,《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都表明中医学是极其重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唯物辩证法的,是在不断自我扬弃和前进的。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不能片面夸大或贬损谁,要发扬各自的积极因素,或说中医要在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继承基础上现代化——科学殊途同归,医学亦然,正如学通中西的学者吴宓所说(《论》,1920年):“原夫天理人情物象,古今不变,东西皆同。盖其显于外者,形形,千百异状,瞬息之顷,毫厘之差,均未有同者。然其根本定律,则固若一。”

第7篇:医学疾病综述范文

1.1EBM的定义

在以往的医疗实践中,往往将动物实验的结果直接应用到人体或以单纯的病理生理或药理学的推理来诊断、治疗疾病,而不是以人体试验和临床实践为根据。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EBM提出“在对患者的医疗保健措施做决策时,要谨慎、明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最佳的证据”[4]。EBM的实践是将个人的经验与系统研究的最佳外部证据融为一体,这便是EBM的定义。众所周知,传统思维方式首先是从分析入手的,研究一个对象先要把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它在纯粹状态下的属性和因果联系,然后把它们综合起来,复制出对象的整体特征,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概括为分析—综合的方法,贝塔朗菲把它称为“古典的分析程序”[5],他认为这种思维方式的真理性程度取于两个条件:“一是诸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存在的。二是各部门行为的关系是浅性的”[6]。

通俗地说就是他需要一个前提,即整体等于部分的总合,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通过对个体的分析—综合,得出整体功能的结论。但是,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由各部门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各部分的总合,因此,以往把部分从整体上分割出来,分别加以考察,而后再加以综合就很难再现整体的特征、功能和规律。贝塔朗菲认为这个方法比传统思维程序更具普遍性,他说:“系统论的方法必须提出比古典科学的分析—综合方法更具有普遍性的方法。”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7],是对传统思维方法的一场变革和扬弃。它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具有普遍性。根据病史、主诉、体征(视作为疾病的人证),临床医师按照自己经验的推断,便得出诊断这称之为“传统医学”,这种诊断具有很大的不确切性和因医师而异的明显差异。随着实验学科的发展,有关形态、功能、物质分析的检查(视作为疾病的物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学信息,总称为“实验诊断学”,这两部分信息是医师从患者身上获得的“内部证据”,但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和现代疾病的复杂性,单依靠“内部证据”来诊治疾病,仍带有主观和经验的偏差,必须吸收最新国际有关研究成果———最佳“外部证据”(视作为疾病的旁证)。

根据最佳内部和外部证据将传统医学推理性诊断的不确切性缩小,作出鉴别诊断及各项医疗决策,即为EBM方法。应用EBM方法建立最适当、最经济的诊断途径和治疗规则,即形成相应的导则(guideline)。系统论的最优性原则就是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系统的最佳形式,使系统处于最优的状态,达到最优的效果[8]。这既是系统论的基本原则之一,又是人们研究、应用系统论方法的根本目的。最优化原则是同整体性原则所揭示的“整体大于部分总合”的命题相联系的[9]。“整体大于部分总合”是沿用亚里士多德的命题,在系统论中这一命题更准确的应当是“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合”。既除了“大于”还可能“小于”。当系统处于无序状态、结构不合理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部分的总合,日常讲“三个和尚没水吃”即含有这个意思。正是由于整体功能和部分总合之间的差距有一个从“小于”到“大于”的幅度,就使人们有必要和有可能选择和促使系统的最优化。要使系统的整体大于(实质就是“优于”)部分的总合,取决于系统内部的有序程度,有序程度越强,结构越合理,就会得到最佳的系统效果,得到更多的整体附加量。这一原则在EBM的最佳外部证据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1.2最佳外部证据

1.2.1RCT通常的医学临床研究往往是分散、个别的观察性研究或临床经验总结,在研究对象、试验方法、效果评判上都没有统一标准,造成对同一疾病、同一问题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一般的综述即将各自的结论罗列一下,无法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造成一些有充分证据的诊断或治疗方法,长期未被采用,而一些根本无效,甚至有害的治疗方法却长期得以应用,一些所谓的“经验”,未必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自从美国医学研究会提出了RCT方法后,以随机的方式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以统一的方法进行试验,用统一的标准判别结果,同时又必须是多个单位同时进行,这种大样本、多中心的RCT研究结果,纠正了以往不少错误的观点和诊疗方法,推荐了不少科学的、可重复的实验结果,RCT的出现是临床医学研究的新纪元,也是EBM证据的主要来源。

1.2.2Meta分析是一种多中心研究的统计理论。将相关的文献进行鉴定———按严格的选择标准、统一的科学方法进行评定,提取供分析的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综合多个研究结果,提出一个量化的平均效果,从而来回答研究的命题。以增加样本量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其效果一般用危险度(riskratio,RR)、比值比(oddsratio,OR)、率差(ratiodifference,RD)来表示。有新材料增加时,再进行累积Meta分析(cumulativemetaanalysis)。

1.2.3系统综述(systematicreview)[10]是美国学者ArchieCochrane在1979年首先提出的。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临床问题全面收集全世界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用统一科学评价标准,筛选质量好的文章,用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得到定量的结果,并加以说明,得出可靠的结论。同时不断更新(每2~3年1次)。是医疗卫生领域最高水平的证据。

1.2.4Cochrane协作网(collaboration)[11]同样是ArchieCochrane提出了总结和不断更新各领域的RCT结果,进行系统综述,及时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各国临床医学专家联合起来,于1992年在美国成立了Cochrane中心,1993年成立了世界Cochrane中心协作网。旨在通过制作、保存并传播医疗卫生领域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帮助人们进行科学决策,是医疗卫生干预效果可靠证据的最佳来源。目前已选出30万篇RCT论文,产生1000篇系统综述。

2实验室检查在EBM中的作用

动态相关性原则和模型化原则[12]就是指运用系统方法时,由于系统比较大或比较复杂,难于直接进行分析和考察,因而一般都要设计出模型来代替真实系统,通过对系统模型的研究来把握真实系统的本质和规律,模型化原则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就在于,它使系统方法能进行定量分析,能用数学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精确的计算。检验医学是一个以数据为基础的临床诊断,而数据作为系统中最活跃的一个因素时时刻刻都处在动态之中,因此系统论中的动态相关性原则在检验医学这个开放的系统中尤为重要,并且要借助模型化原则来发挥作用。EBM就其内容分为循证临床医学(evidencebasedclinicalmedicine,EBCM)和循证检验医学(evidencebasedlaboratorymedicine,EBLM)2大部分[13]。广义地讲EBLM又包括影像学、功能测定和物质分析3大专业。实验检查是为EBM提供实证的重要手段,是疾病诊断随访不可缺少的科学证据的来源,随着实验诊断技术的发展,项目越来越多,测定结果越来越正确、可靠,临床对实验检查的依赖越来越大,现代医学离开实验检查不是无法诊断,更确切地讲是不可下诊断,因为没有举证。也正因为实验检查提供了大量宏观和微观的客观图像和数据,使临床诊断和医学科研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实验诊断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治疗方案的改进和疗效的提高。例如: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指数(FPSA%)对前列腺癌与良性肥大的鉴别,NMP22对膀胱癌的诊断,Mb、CK2MBmass、肌钙蛋白(Tn)对心肌损伤的诊断,B型钠尿肽(BNP)对心功能衰竭的诊断,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现,内窥镜从诊断检查发展到手术治疗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例证。反之,EBM在确认实验检查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对实验医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3EBM对实验室检查的新要求

实验室检查,在研究和建立新方法时(创造知识),EBM要求:作为临床证据的提供者必须学会科研方法学原则,规范科研行为,确保提供证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临床应用时(使用知识),EBM要求:作为临床证据的使用者,应该学会评价证据的质量和使用的合理性。EBM在诊断试验的实施中,包括为肯定或排除某一诊断提出问题文献检索评价试验的科学性试验的临床实用及评定。

3.1方法研究与评价一项独立研究建立的新方法或引进一个新项目对其进行评价,都必须按规范进行,如下6项指标的考核:灵敏度、特异性、正确性(回收试验和稀释试验)、精密度、稳定性和实用性,缺一不可,每项评价指标都有严格的做法和统计处理方法[14]。这里无法一一介绍,但从EBM的角度有如下一些新的要求:

3.1.1功能灵敏度以往所提的灵敏度定义为“与零标准产生具有统计差异的最小可测值”,即将零标准管做10~20管,求出x±s,上行曲线x+2s,下行曲线(竞争法)x-2s,所对应的剂量,即为灵敏度。而实际上这是理想状态,在具体临床操作中是达不到的,因为标准品是用缓冲液(可含少量蛋白)配制的,而实际标本是血清或血浆,基质完全不同。现在提出了新的概念———“功能灵敏度”,即用实际血标本放在常规状态下,至少2批试剂,连续做20批,进行计算,变异系数(CV)放宽到20%,这是真正做得到的灵敏度。

3.1.2精密度统计方法精密度反映了一个测定方法的重复性,事实上在一条标准曲线的范围内,不同区段的重复性是不同的,两端的低值与高值区重复性较差,而中间段重复性较好,所以在做精密度验证时,不应用一个点,而应取高、中、低3个不同浓度的点分别进行计算。计算时以往常用1次多复管作批内,而1管多批次测定作批间。事实上,每批操作的批内不一样,同样每管多批测定批间也不一样,测定中批间的误差实际上包含着批内的误差。Rodband介绍了方差分析法,1份标本1批中做多管(至少3管),连续做几批(至少3批),得到一矩阵式数据,分别计算总的批内和批间变异。总批内的计算不是1批,而是多批的方差均数,而总批间是减去了批内变异的真正批间。这种计算更客观、更真实,而且不会出现批内变异>批间变异的错误结论。Ekins和Jeffcoate提出了精密度图像(pricisiondoseprofile,PDP)来直观显示一条标准曲线范围内各点的精密度,即以测定剂量为横坐标,各点的CV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个马鞍型的曲线,二头高、中间低,按项目需要取CV值为5%、10%或20%作一横线,相对应的即为可测范围。

3.1.3实用性即方法建立后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①方法的适用性:方法除操作简便、稳定之外,该方法的可测范围应符合临床的实际需要,不能一味追求灵敏,把可测范围定得很低,每份标本都要稀释,或可测范围定得很高,临床需要的判断值无法测定,样本都需浓缩,这实际上引入了新的误差,正确的是遵循双值原则,将正常与异常的判别下限和阴性与阳性的判别上限定在CV值<该项目的允许范围内;②临床诊断的判别阈值:实验室检查的目的是帮助临床肯定或排除某一特定的疾病,以往常常测定一批正常人将>x+s或x+2s作为判别阈,超过者即为异常,这种“单值法”忽视了事物必然的过渡,渐变状态,即“灰色区”的存在;不少项目必须用“双值法”原则,如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包括甲减正常甲亢、甲胎蛋白测定包括正常肝病肝癌,实际分成3段,有上、下2个判断阈值,这个判断阈不是用以往定正常值的方法(x±s或数列分析)来确定,而必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计算,取灵敏度(疾病的真阳性率)和特异性(非疾病的真阴性率)之和最高时的测定值,即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时的测定值定为判断阈;这样的结果才真正具备临床的实用性(诊断指标);当ROC曲线求得的阈值落在方法学计算的可测范围内,则为可行;如落在可测范围之外,即测定时精度不够,则必须改进检测方法。

3.2临床应用与评价一种方法做得稳定、正确以后,能否在临床上适用还得经过实践的考验。即此项技术应用后能否优于以往的检查,提高诊断效率,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最后的健康结局。通过一定时间,多中心的应用,用RCT方法评价提供该试验能否被接受的证据,来替代和补充以前的常规做法。除了技术评价外,最后还得通过经济学评估即“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即检查所花的经费与对疾病诊治带来的优化效果是否相应,与患者和国家的承受程度是否相符合[15]。当其所增加的花费对患者带来的改善是关键的、明显的,而费用又是能承受的,这种检查才可被接受。实际上每一项检查对临床提供的信息价值是不同的,为此又建议将证据按其提供信息的力度分为Ⅰ、Ⅱa、Ⅱb、Ⅲ等不同级别(其中Ⅰ级最有效)供临床选用。对于同一临床表现的病症,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师会选用不同的检查项目,采用不同的诊断步骤,其中会有许多因选用不合理、应用不当、结果解释不妥等造成的浪费,甚至带来患者健康的损害。

第8篇:医学疾病综述范文

【关键词】姑息护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39-01

1姑息护理相关概念

1.1姑息护理姑息护理是对患病后无法治愈者的一种积极的、功能整体性的护理, 主要是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 处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最大可能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生活质量。

1.2姑息护理的内涵①肯定生命, 同时认为死亡是一个正常过程; ②既不加速, 也不缓解死亡; ③减轻或解除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④治疗和护理应包括心理和精神等方面; ⑤提供支持系统, 帮助患者尽可能积极地生活, 一直到死亡; ⑥在患者生病或家属丧失亲人期间, 提供支持系统帮助家属。

1.3姑息护理目标①实现患者及其家属的最佳生活质量; ②有效的控制症状; ③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调整、应对进展性、终末疾病的悲哀和失落感; ④帮助和指导患者实现未完成的理想; ⑤遵照患者的意愿选择死亡的地点, 并尽量减少不适和痛苦, 让患者有尊严地死亡; ⑥预防丧失病人的悲哀反应。

1.4姑息护理的范围①患病后无法治愈的病人, 包括患有相对可预料的凶险疾病, 预后不祥的慢性疾病, 介于这两类病人中间的病理上进展迅速、伤害难以预料的病人; ②针对家属的丧亲护理也是姑息护理护士的责任。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姑息护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7年加拿大Balfour Mount医生首次提出“姑息护理”这个专业术语, 1989年RCN护理专家组正式采用了“姑息护理”这一术语。1990年WHO正式给姑息护理下了定义,同年还明确阐述了姑息护理的内涵,并提出了姑息护理的主要内容。以加拿大、英国、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姑息护理的概念、原则、内涵、主要内容、多学科小组人员组成和职责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姑息护理服务体系,并设立了姑息护理的教育课程,同时开展了姑息护理相关的系列研究,如疼痛和其他症状的控制、沟通技巧、死亡教育、伦理和道德问题、家属和丧亲者需求等。姑息护理服务对象逐步扩大,已由成人扩大到儿童;研究的疾病由肿瘤延伸到心脏、呼吸、消化、神经血管等其他严重慢性病。

2.2国内研究现状1990年,我国在广州与WHO共同举办了晚期癌症镇痛专题会和培训班; 1998年WHO西太区和卫生部在北京举办了癌痛姑息治疗高级讲习班; 1999~2002年期间在成都和昆明,WHO牛津国际姑息医学召集中心、美国国际姑息医学合作中心(A MS)和WHO华西国际姑息医学合作中心联合举办了“国际姑息医学学术研讨会暨培训班”,为促进我国姑息护理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98年林菊英主编的《社区护理》首次引进了“姑息护理”的概念。同年,天津医学院护理学院和渥太华护理学院合作应用PCQN调查国内45名医护人员的姑息护理认知情况,结果显示,国内外医护人员在姑息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上有明显差异。近几年,国内有少量的有关姑息护理的综述、译文或个案护理文章,介绍了姑息护理有关的理论、发达国家姑息护理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个别案例开展姑息护理的体会。由于我国的姑息护理刚刚起步,国内很多的专业人员对它的概念、原则及内容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有必要借鉴国外较权威的评估工具,了解和评估当前我国护理人员姑息护理专业知识、态度的现状、存在问题,由此提出教育培训的干预对策,为进一步推动姑息护理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3我国姑息护理发展的建议

3.1加强姑息护理的教育和培训

我国应重视姑息护理的专业教育现状与开展, 将其专业教育列入教学培养计划内, 把姑息护理内容融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课程。尽量为学生们提供机会接触姑息护理的临床实践。从事姑息护理护士的素质要求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在课程的开设中应注意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3.2相关政策的支持目前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姑息护理的呼吁和需求急剧增加,但相关政策方面的支持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姑息护理不仅仅是一门医学学科, 它更多的牵涉到人权和人文背景, 这就需要得到社会乃至法律等多方面的肯定和支持, 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支持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得以发展。

2.3.1脚嘌刀韵蟆G1〗针对现有状况的姑息护理教育对象可以分为三级: ①初级: 家庭、医生和护士、医学院校的学生、社区诊所和家庭护理中的社会工作者及其他人员- 患者、家属、家庭护理员和志愿者等; ②二级: 肿瘤科、麻醉科、外科的医生和护士; ③三级: 已接受过姑息医疗的高级培训、以镇痛和姑息护理为职业的医生。

参考文献

[1]李金祥,Twycross R G,DavisM P,等.姑息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第9篇:医学疾病综述范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介素-17;综述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055-03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and the mechanism and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7 in COPD.Methods To retrieve literatures in the recent 15 years and make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Results COPD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and interleukin-17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ducing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 COPD inflammatory response.The present studieshave confirmed that interleukin-17 had a abnormal rise in patients with COPD sputum and blood,and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ConclusionAt present,interleukin-17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herapy of COPD still have many fields to discover,explore, research,and have also a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Interleukin-17;overview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以肺组织、气道、肺血管炎症为主的慢性疾病,主要以呼吸气流持续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据估计,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将分别位列全球的致死原因第3位和经济负担第5位[1]。其发展进程比较慢,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能力,发病率及致死病例日益增多而备受关注[2]。慢阻肺临床分为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SCOPD),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喘息等为主。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淋巴细胞亚群Th17细胞产生,具有诱导生长因子和粒细胞趋化因子产生的作用,能招募和激活气道内大量中性粒细胞,促进气道黏液腺分泌大量黏液,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可能与COPD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3-5]。本文对近15年来研究IL-17在慢阻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的文献进行综述。

1 慢阻肺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阻肺患者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下降并且加上环境各种有害因素,很有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反复发作,若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就会使其肺功能受到严重的损害[6]。目前该病发病机制还尚未完全明确,根据近年最新研究表明,其最主要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氧化应激等密切相关且相互作用。

1.1 炎症反应机制 慢阻肺患者肺内炎症反应的不同部位主要集中有较多的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且慢阻肺炎症过程中粒细胞作用较为突出,其激活与活化过程中有大量炎症因子参与如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等,然而IL-17能进一步诱导和激活多种炎症因子,并使中性粒细胞进一步在呼吸道内聚集,故白介素-17在COPD患者肺组织炎症中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介导炎症作用[7-8]。

1.2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 研究表明,肺内蛋白水解酶增多可导致肺组织和气道不可逆损伤,最终产生肺气肿,减低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抗蛋白酶能抑制包括弹性蛋白酶在内的多种蛋白酶。其中蛋白酶3(PR3)在慢阻肺加重期的活性比稳定期明显升高[9]。Papakonstantinou等[10]研究发现,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水平比稳定期明显升高,并推测MMP-9抑制剂可能有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作用。IL-17在中性粒细胞局部浸润中起推动作用,同时它还诱导上皮细胞分泌粘液及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参与气道炎症[11]。

1.3 氧化应激机制 氧化应激参与了抗蛋白酶和表面活性剂的灭活、黏液的过度分泌、气管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及细胞凋亡和细胞质膜的破坏等[12]。氧化物包括H2O2、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及一氧化氮NO等。Murata等[13]的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呼出气冷凝物(EBC)中过氧化氢水平与慢阻肺评估测试(CAT)得分明显相关(r=0.52,P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4,6(02):67-80.

[2]Matsunaga K,Hayata A,Akamatsu K,et al.Stratifying the risk of COPD exacerbation using the 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 A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CAP study[J].Respir Investig,2015,53(2):82-85.

[3]刘仁杰,万毅新,王晓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8):976-978.

[4]Fujiwara M,Hirose K,Kagami S,et al.T-bet inhibitsboth TH2 cell-mediated eosinophil recruitment and TH17 cell-mediated neutrophil recruitment into the airways[J].Allergy Clin Immunol,2007,119(9):662-670.

[5]董宇,崔广慧,钞丽红,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及肺组织Th17和IL-17表达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1):1150-1153.

[6]D’Urzo A D,Rennard S I,Kerwin E M,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xed-dose combinations of aclidinium bromide/formoterol fumarate:the 24-week,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AUGMENT COPD study[J].Respir Res,2014,15(1):123.

[7]Miyamoto M,Prause O,Sjostand M,et al.Endogenous IL-17 as amediator of neutrophil recruitment causedby endotoxin exposure inmouse airways[J].J Immunol,2003,170(09): 4665-4672.

[8]Ye P,Rodriguez FH,Kanaly S,etal.Repuirement of interleukin-17 receptor signaling for lung CXC chemokine and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expression,neutrophil recruitment and host defense [J].J Exp Med,2001,194(4):519-528.

[9]Sinden N J,Stockley R A.Proteinase 3 activity in sputum from subjects with alpha-1-antitrypsin deficiency and COPD[J].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2013,41(5):1042-1050.

[10]Papakonstantinou E,Klagas I,Karakiulakis G,et al.Activation of MMP-9 in BAL is increased in COPD exacerbation independently of smoking,lung function,microbiology and treatment[J].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2014,44( Suppl 58):4855.

[11]刘卫敏,吴开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白介素2、6、10、17及22表达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4):3067-3072.

[12]振钧,邓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01):128-132.

[13]Murata K,Fujimoto K,Kitaguchi Y,et al.Hydrogen peroxide content and pH of expired breath condensate from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COPD[J].COPD: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2014,11(1):81-87.

[14]Cristovao C,Cristovao L,Nogueira F,et al.Evaluation of the oxidant and antioxidant balanc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Revista Portuguesa de Pneumologia(English Edition),2013,19(02):70-75.

[15]刘嘉琳,李庆云.产白介素-17T细胞在肺部细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0,22(8):66-70.

[16]KurtsC.Th17 cells:A third subset of CD4+ Teffector cellsinvolvedin organ-specificautoimmunity[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8,23(3):816-819.

[17]Cazzola m,Matera MG.IL-17 in chronic obstruct ivepulmonary disease[J].Expert Rev Respir Med,2012,6(2):135-138.

[18]李蓓,朱福音,张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白介素-17、白介素-8水平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08(07):1552-1553.

[19]吴灯香,张湘燕,张程,等.白介素-17和细胞粘附分子-1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的研究[J].贵州医药,2010,34(08):695-697.

[20]刘仁杰,万毅新,王晓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08):976-978.

[21]彭清,温雪萍,颜志军,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TH17细胞的表达及功能研究[J].临床医学,2012,37(04):399-401.

[22]耿秀娟,于慧敏,徐波,等.白介素-17及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3):1928-1932.

[23]谢娟,邓星奇,施劲东,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诱导痰中脂联素水平及其与白介素-17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02):173-176.

[24]庄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白介素-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意义[J].吉林医学,2010,31(31):5495-5496.

[25]高云霄,刘元昆.氨溴索对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探讨,2011,49(18):231-232.

[26]彭清,温雪萍,颜志军,等.COPD患者TH17细胞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作用[J].基础研究,2012,33(06):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