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档案管理培训范文

高校档案管理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档案管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档案管理培训

第1篇:高校档案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校;电子档案;管理机制

1.影响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因素

1.1信息技术因素

影响高校电子档案很容易的因素较为多样,技术因素是促进电子档案普及的主要因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在高校的广泛普及,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子档案技术日益取代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使得电子档案的存储与管理向着快速、便捷、高密度和安全的方向发展,电子档案可以用于提高高校各项工作效率,电子档案利用的局限性日益消除,有助于实现高校信息共享。虽然电子信息技术还有不足之处,基于互联网环境的电子信息档案容易被改动,存在着数据易丢失的风险,但是其发展空间广阔,保存档案的时间更长,可以存储的数据类型日益广泛而且存储容量更大。

1.2保密性因素

保密性因素是推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要原因。已往的高校档案管理违背了档案信息公开和透明原则,高校档案严密的封存在档案存储机构,使得学生很难充分的利用档案信息,高校管理人员也没能把已有的档案信息用于高校建设当中,档案管理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网络技术快速普及的当下,高校日渐认识到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更注重档案的社会服务效益,在经济发展中档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校档案管理技术的升级,专业的档案保护加密系统的发展,使得高校电子档案的应用安全性更高,直接的促进了电子档案的普及,实现了在安全环境下进行电子档案信息传递、共享与应用需要。一些高校对电子档案使用持谨慎态度,没能实现档案的全公开化,强调在设置使用权限的基础上使用档案,档案电子化的道路较为漫长。

1.3法制性因素

保证高校电子档案的安全,促进电子档案的有序发展,发挥电子档案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还要加强电子档案法规的普及。目前高校对电子档案的应用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强调在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原则下使用电子档案。随着高校电子档案管理机制的日渐完善和有效改变,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速度较快,制度化的方式为高校电子档案的管理建立了良好的环境。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在制度规范的影响下得到快速发展,电子档案的编辑模式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制度法规有效的弥补了电子档案应用时的漏洞,对于促进档案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保障。

2.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主要问题

2.1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的专业电子档案管理人员主要集中在校级档案管理部门,各院系和各部门还缺乏专业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学生电子档案数据信息的开发质量较低,高校基层部门还未能配备专职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从事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不掌握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运行方式,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影响了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高校未能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能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因此影响了电了档案技术的普及,制约了电子档案的快速发展。

2.2缺少科学宣传机制

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应当建立综合性的宣传机制,强调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宣传体系。有些高校缺乏科学的电子档案宣传方法,没能建立综合性的宣传体系,档案管理工作没能得到学生的广泛配合。不少高校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还集中于服务教师,没能开辟充分的服务学生模块,没能给学生参与个性化档案的建设空间。档案资源没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科研和就业。

2.3技术设备更新不足

档案管理电子化发展依赖专业的档案管理技术,要求开发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能够针对性的发挥电子档案的传递共享价值。高校虽然建立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但是档案管理技术的更新不足。不少有较高价值的纸制档案未能电子化,电子档案扫描设备普及不足。一系列电子档案的共享性不足,档案资源的分散存储模式导致电子档案信息孤岛现象的存在。高校电子档案的网络空间运行风险较大,还要在共享的理念下着力优化档案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的软硬件配置。

3.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

大力普及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机制,还要建立高校档案的大数据系统。首先,应当成立专职的电子档案管理部门,建立电子档案的运转机制,明确各部门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其次,基于统一的管理制度与专来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档案管理平台,在统一的平台下实现电子档案数据的有效收集与分享。第三,基于大数据背景创新电子档案的发展模式,创新电子档案的发展方法,构建综合性的档案管理体系。

3.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量的发展还要提高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应当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全面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优化配置,充实各部门的档案管理能力。其次,组建科学的档案管理培训体系,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针对性的充足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第三,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建立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奖惩机制,强化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自主提升意识。

第2篇:高校档案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校档案;档案管理;创新;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131

[中图分类号]G647.24;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177-02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社会和经济不断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变化万千,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存在着不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主要表现在高校档案管理效率低下、制度不够完善、体系不够健全等。如今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高校档案管理首先需要创新和改革传统管理方式,改革和创新能够让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也能够迎合时展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主要是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业务水平和高校档案综合服务水平;其次、高校档案管理具有社会性、复杂性、广泛性,这些档案的属性充分说明了,要不断加强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高校档案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高校档案全面的记录着高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真实的体现出高校档案的历史面貌。因此档案管理是高校各个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岗位,档案工作可以推动知识创新,也可以为高校师生提供工作和学习的方便,便利的为高校师生日常工作。如果把高校比作科学技术创新的“发源地”,高校档案管理就是高校领军的“探索人”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在高校当中尤为重要的,再此背景和意义下高校档案管理是要更好的发展和发挥其主要职能。

2 当代高校档案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高校档案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对待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管理理念,造成了校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管理认识程度上有着很大的不足,档案的管理好坏对学校的发展起不到作用。相对来说,高校档案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的。

2.2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

有的档案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没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详细的工作准则来完成档案管理工作,这样给档案管理和高校档案服务工作会造成混乱的现象,难以为高校的师生做好档案的服务工作。

2.3 高校档案管理比较复杂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收集、整理、编研档案,而且需要把档案当作一个学科及一项科研来严格认真的对待,高校档案的编研;查询及利用和保存等工作引向事实服务及学术领域,与时俱进、追求卓越,面向国际档案事业发展的前沿,要求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多元化。档案管理工作比较被动保守,在学校总体范围内比较边缘化,档案管理利用率不高,服务程度没有发挥到最大限度,突破档案管理复杂性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工作,有利于更好的为高校师生做好服务工作。

3 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3.1 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3.1.1 转变高校档案管理理念,建立现代化管理观念

现代化的高校档案管理是时展的需求,根据时展对传统管理理念做出相应的改变。在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理念上管理人员的思想相对落伍,促使了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相对的滞后,明显的表现出无法适应现代高校档案管理的需求,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服务。根据实际情况要转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思维模式,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大创新理念,促使档案的管理价值最大化,并确立高校档案管理中的重要位置。更好的为高校师生做档案工作服务。

3.1.2 亟需坚强完善高校档案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项管理工作的标准,有了管理制度就在管理过程中有了详细的管理规则,按照规则进行管理档案,能够保障档案的规范性,促使档案有序性,能够更好的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档案管理的服务工作,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效率,可以迅速的收集、保持和输出信息;也具有较高的精准度。现在档案的容量越来越多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由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很必要的。

3.1.3 档案管理开放化走向社会

当代社会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已经不能单一的档案管理及保存服务,开放化面向社会促进档案服务最大化满足市场。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具有档案资源的优势,一方面是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对学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还有就是对于社会发展也有重大意义。要不断发展档案资源开发,开发档案资源要遵守国家档案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档案管理的社会效益;同时,能够给学校带来最大的利益。

3.1.4 创新管理发展是发展的原动力

高校档案管理也不例外,要树立创意的有益于档案管理服务的发展模式,档案管理本身就少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必须培养创新思维和主动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要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发展思维问题,主要就是以“人”为中心,发展创新,争强自身能力,根据传统思考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开放思想,吸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当代社会的管理机制等综合发展为高校师生做好服务。具体来讲要从档案管理的实质来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高校档案的收集;编辑研究;教学档案的服务信息;档案的基础属及现代化信息服务。

3.2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策略发展

3.2.1 社会不断进步和科技不断的发展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高校档案管理结合传统的管理和制度在创新的基础上更要运用好现代科技信息化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更好更便捷的为高校师生服务。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使档案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效率,还能够方便完善档案信息,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档案价值。

3.2.2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和现代管理培训

高校档案管理不断发展和创新,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创新和信息化的要求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越来越高,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服务上和现代科技信息化操作上及现代管理技术上都要有严格的培训,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3.2.3 主要培训管理人员的思考方式

首先,打破传统的思考体系,建立当代信息化的操作思路和创新思维;其次,培养当代信息化的专业操作技能,定期注重专业技能考核或者专业技能操作比赛,或者不定期的培训专业技能和专题讲座,主要目的是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更好的为高校师生做好档案服务工作;最后,有效的推动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操作。让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超强的综合素质和强硬的现代化技术。

4 结 语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发展的举足轻重的部门,发展运用好档案管理,有利于高校更好的发展,档案管理服务好师生是档案本身的基本属性,高校的发和高校的档案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不论是档案管理的制度和创新以及信息化都是为档案管理做铺垫更好的高校师生服务。因此,高校档案管理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理念,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更好的完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姜玲玲.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研究[J].才智,2014(24):335.

[2]焦云.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途径探析[J].河南科技,2014(12):238.

[3]韩建刚,崔伟,张安勇,等.高校档案复杂性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4(16):100-101.

[4]李勤姣,王凤秀.基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网络化的探索[J].科技传播,2014(18):211-212.

第3篇:高校档案管理培训范文

一、高校大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流入环节

(1)学生、教师档案意识不强。大学生入学时,学籍档案是反映其高中期间,学习、生活各方面表现、优势、劣势,特长,班级管理经验的重要凭证,对老师在大学期间对其进一步的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今,因为学校、教育部门对档案的不重视,加之学生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在学生带到学校的过程中,被私自拆封、撕坏、遗失的情况屡有发生,此外,档案在学生移交到学校后,因为老师的不专业以及对档案的不重视,经常将学生档案束之高阁或丢失,没有使档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档案材料标准不一。近几年,高校学生档案是在新生报到时开始收集,然而,由于我国各省区学生高中档案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学生档案在纸张、笔迹、格式、内容各方面规格不一,五花八门,档案质量参差不齐。

2、档案管理环节

(1)档案管理归口不一。许多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归口部门不统一。以内蒙古某高校为例,2008年至2010年一直归招生就业处管理,2011年至今,一直归各二级学院管理。还有一些高校档案归人事处、学生处管理。归口不一必然导致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不一致,档案管理混乱。

(2)学生档案内容陈旧。本人在从事档案管理的七年间,通过访谈,发现70%的单位对毕业生档案材料不感兴趣,因为档案材料中找不到单位聘用人员所需的各种信息。本人所在的高校,学生的档案主要由高中学籍档案、大学期间的成绩单、学年鉴定表、高等毕业生登记表、体检表、实习考核表、体能测试表组成,这些材料千人一面,很难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信息,无法给用人单位提供选择依据,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3)档案管理人员非专业化。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为学团工作人员,平时工作忙,任务重,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档案管理培训,缺乏应有的档案管理基本知识,在存放、管理等方面,缺乏专门的制度,导致了档案管理方面重收集,轻利用的情况。

(4)档案管理制度滞后。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档案管理工作程序、规章及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缺乏固定的规范和法律保障。

3、档案流出环节

(1)档案封装质量低。高校学生毕业时,档案是其大学期间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文体活动、总体表现的重要材料,对其将来的就业、提拔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高校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加之档案封装材料多、人手少,每年都是抽调学生封装档案。学生能力有限,责任意识不强,致使学生档案材料收集、装档过程中出错情况时有发生。

(2)档案移交不规范。目前高校档案移交主要为“一对多”的移交方式,即在毕业前夕由学校统一移交到学生手中。因为毕业时期,移交材料颇多,学生档案需在短时间内移交完毕,档案的流动性大,数量多,时间性强,部分学生档案意识不强,请他人代领,导致档案移交手续不全,移交程序不规范等情况,其结果必然是杂乱无序。

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是档案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而只有利用真实可靠的、质量较高的档案才能产生影响,收到效益。[2]根据以上高校大学生档案中存在的问题,为确保大学生档案的质量,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

二、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

1、增强学生、教师的档案意识

首先,要使教师、学生转变观念,意识到档案不仅是一种学籍资料,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全面反映,是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胜出的关键材料,学生在档案的保管、移交、填写等环节要树立认真严谨的态度,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教师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更要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端正态度,增强自己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能力,确保档案转接的各个环节不出问题。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使大学生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教育部门及高校要根据《档案法》,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条例》,明晰管理部门及职责,使大学生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指导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

3、丰富学生档案内容

为了进一步与社会接轨,给学生就业提供比较优势,高校应在学生档案内容方面进行创新,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资格证书、社团活动、学生活动获奖证书、图片材料、社会实践活动经历等内容按照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成果、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心理素质几个方面,一并整理封装在学生档案中,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个详实的记录。

比如,道德品质方面,可增加信用档案。学生信用档案是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信用资本,高校可以通过积累学生在校期间考试、劳动、还贷、参与活动、遵纪守法等多方面的表现,制成材料,准确反映学生的信用行为和品行情况。

学习成果方面,可以纳入学生的学习成绩、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奖学金证书、学术论文等,以此为主要依据,侧重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

专业素养方面,以学生的专业资格证书、社会实践活动、实习经历为主,体现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认识程度。

综合能力方面要侧重关注、体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收集反映学生学习成绩以外的其他材料,比如学生的个人设计作品、参赛荣誉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文体活动照片等。

心理素质方面,应建立心理档案来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跟踪调查,形成了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材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加工和整理,形成学生的心理档案,可以帮助单位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其提供最适合的岗位。

4、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大学生档案主管部门要建立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培训长效机制,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如档案基础理论与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等。通过教育培训,完善大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敏锐的档案意识及较强的档案技术能力。[4]

第4篇:高校档案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高校管理;人事档案管理;思路

作为高校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赋予了更多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在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趋势影响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与时俱进地进行提高,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需求,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校的发展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必须要适时进行调整,为高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一、现阶段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一)认识方面的缺失。

部分高校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仅仅是日常辅助类管理工作之一,与高校的正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具有足够的联系。由于认识上的缺失,导致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管理过程中相关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使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难以得到一个有效的保障。

(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受限于高校管理机制的影响,其人事档案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很难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求。纵观现阶段部分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体档案管理依然占据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虽然其具有较为广泛的管理范围和适应性,但是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却难以得到保证,并且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大,导致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不能得到很好地保障。而部分高校虽然对于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以及扫描仪等硬件设施进行了配置,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对这些硬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有限是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制约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部分高校所应用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不够完善,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重复,整体信息技术应用的理念没有得到深入的贯彻,信息的共享与利用效率十分有限。

(三)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队伍中,很多管理人员都身兼数职,整体的档案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人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缺乏。因此,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多的限制。而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在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十分有限,对一些新技术和新系统平台的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提高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在传统档案管理过程中,因为档案材料转移不及时加之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使档案信息数据库不能及时更新,造成信息的延迟,而通过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可以及时更新各类档案信息,确保了档案信息更加准确、完整和及时。同时,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使档案信息保持一致,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为高校提供科学的用人参考。

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以电子化、数字化的方式对档案信息资料进行管理,让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高校在进行相关决策和内部管理工作中,可以直接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调用和分析,从而可以实时地了解和掌握现阶段高校教师队伍的动态,后续决策工作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可以得到保证。

(三)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以人工管理方式为主,整体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十分有限。通过信息化档案系统平台的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存入到系统数据库当中,通过信息化网络的平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更加便利的共享,信息数据的使用效率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共享和应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幅降低。因此,可以更好地将工作精力集中在改进工作策略和业务知识学习上,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也就可以随之提高。

三、信息化视野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思路

(一)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加强投入和管理。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对于管理的方法和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从而真正取得良好的成效。高校的管理者要对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战略发展层面,将相关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题进行研究。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相关需求,高校内部也要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提高多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意识,确保整个信息化建设活动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针对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所需的相关软硬件资源,高校要加强相关投入,并且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资金纳入整体预算当中。与此同时,针对信息化建设的有关需求,要给予档案管理部门一定的管理权限,配备相关的专用办公场所,安置有关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设备和软件系统。只有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才能让信息化管理工作迈入正轨。

(二)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需求,高校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统筹安排管理。相关软件系统的开发和设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保障档案信息资料的安全性、可利用性、稳定性与实用性为基本原则,提高档案管理系统的可用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活动中,要构建一个强大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结合网络技术,让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和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高校也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高校自身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通过不断调整相关的系统功能,更好地适应当前高校的各项工作需求。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在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档案管理水平,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求,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参与各项培训和训练,以更好地掌握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适应新的管理系统平台。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本身也要保持先进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对档案管理工作保持足够的重视程度,兢兢业业地做好相关工作,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另外,高校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求,可以引入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负责和对接,从而打造一只具有较强战斗力和适应力的专业人事档案管理队伍。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并且关注信息化的应用。本文对现阶段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和思路,以期更好地推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纪朝彬.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深化与发展[J].山西青年.2013(08)

[2]陈小红.信息化视野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对策[J].北京档案.2010(10)

[3]谭云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与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4(08)

[4]季瑶娴.新建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研究——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1(20)

第5篇:高校档案管理培训范文

随着网络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代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完善,但,在完善的过程中,却把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抛到了九霄云外,忽视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在国有企业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信息化与网络化已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流。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相比,我国国有企业由于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低等特点更需要注重内部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与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变革,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整体的水平,努力把自身打造成国际竞争力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有企业。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单位领导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充分完善档案资源和信息的建设。首先;通过开展相关会议、讲座和展览对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宣传,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及时普及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其次,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培训班,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最后,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极参加进修学习课程,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增强责任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做好管理活动,创新管理方式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接收、征集制度。国企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变革过去等其他部门上门移交文件资料的模式,而要运用事前监控收发文件、登门寻求等形式,做到档案适时收集。其次,还要丰富档案收集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而应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照片、影像等其他载体以及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实物纳入其中。最后,要加强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的使用,构筑庞大、便捷的档案管理信息网,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辐射作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3.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首先,选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拓宽视野,注重从企业各个部门挖掘人才,尤其是那些学历高、知识广、细心勤快、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并通过建立严格的考试、竞争上岗和审批等程序,从源头上保证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其次,国有企业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再教育机制。如可将档案管理人员送去高校或档案主管部门进行相关的档案管理理论学习或业务培训,使他们在充分拓展现有知识的同时,也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在根本上满足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求;最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方面,请档案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业务专家上门指导;另一方面,组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到一些模范企业参观学习档案管理先进经验和业务流程。

4.引进新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人工职能的发展,国有企业要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将网络技术引入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去,从而不断改进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与工作形式,使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结语

第6篇:高校档案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档案;数字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128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174-01

1 高职院校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现状

1.1 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共享与合作意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对于档案管理的认知停留在完成本部门的档案管理任务上,缺乏与兄弟院校档案部门展开深入协同与共享合作的意识,影响高职院校之间的信息互交。同时,由于档案管理部门长期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中,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产生较强的依赖性,由此导致其对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产生抵触情绪。

1.2 高职院校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制度建设方面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标准规范,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高职院校针对具体的档案管理事务都需要独立制定档案管理办法和整理细则,造成高职院校档案的同类管理办法的重复制定。

1.3 系统不兼容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不兼容,办公室与档案室在管理软件的衔接不到位,对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造成很大困扰。

1.4 Office软件升级

Office软件升级后,由于高职院校科室电脑里安装的Office版本不统一会出现归档时由于版本不兼容造成电子文件打不开的问题。

1.5 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时保存的状态

这是指同时保存具有相同内容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同时将文件在各个部门的办公化自动化网络中传递,这种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纸质文档保存的过程需要在文件办理完成以后进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主要的问题是,电子文件的应用受到影响,信息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1.6 电子文件的不安全因素,影响了保存期限

电子文件具有操作方便、传递快捷、存储空间小等特点的同时会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如不能直接读取、信息与载体相分离,数据丢失、感染病毒、对软硬件设备条件依赖等。这些都给电子文件的安全存储和长期保存带来威胁。

2 高职院校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方法策略

2.1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基础是要做好归档收集工作

电子文件的归档意识不强和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制度尚不完善造成了在高职院校档案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收集不到或丢失文件的现象。在完成收集工作时必须将以下问题解决:第一,要建立相应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制度;第二,对于电子文件内容、原始性、保存、识读有关的技术状况的鉴定工作应当充分重视,为了协调好利用与建库成本的关系,应当将不应归档的电子文件剔除在外,将重要文件打上归档标记;第三,对于归档前与归档后的著录工作也应当重视起来。最后,注意加密工作,特别是要防止泄露、篡改和破坏。

2.2 选择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档案管理软件是数字化管理的关键

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大量的电子文件产生以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软件平台。目前,档案管理比较混乱,很多软件的功能单一,跟不上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针对档案管理软件种类繁杂的实际,档案工作上水平,高职院校应选择以档案原文扫描为基础的媒体管理软件。

2.3 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专职档案队伍,增强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

人在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过程中是重要的,要做好档案数字化建设就必须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以及培养电子环境下工作意识。要充分了解电子计算机技术,熟练掌握档案学理论、原则和经过改革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技术上对档案数字化网络建设提供足够的支撑。档案工作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保密意识,具备较强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应当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的工作,及时引进双重知识结构复合型人才。第一,进行档案数字化培训和专业的定期考核。应当根据不同岗位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以适应工作需求,在进行系统的数字化管理培训的过程中更新管理人员的技术知识和提高整体专业素质。第二,使人员配置机制更加灵活。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对外引进优良人才,使管理人员实现良好的流动。第三,建设专职数字化管理队伍。作为现代化办公之上的一种知识密集型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既要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相应专业知识,还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技能来保证使用者能够提供大量数据档案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将传统的档案管理转型为数字化管理,在IT行业和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将成为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同时,要注重加强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促进高职院校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

3 结 语

高职院校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当今信息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高职院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建设需要循序渐进,只有清楚的认识了每一个环节,才能对高职院校档案信息数字化进行有效地规划和建设,为今后更高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篇:高校档案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中职学校;规范创新;信息化建设

一、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一)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管理力量比较薄弱

中职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通常是由校办人员或者某些教师兼职,没有专职职位。大部分的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受过系统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他们缺乏对档案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同时对档案材料的整理收集、存档以及装订等操作也不是十分熟练,另外,投入档案工作的精力也无法得到很好保证[1]。同时,存档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以及存档不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软件来管理档案,大部分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存取都是手工进行的,导致使用效率低下。

(二)自动化管理方式没能有效普及

目前,部分学校没有实施自动化管理,管理方法很简单,机械化操作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因此,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会带来更多工作量,不仅工作速度慢,而且工作时间也较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整体档案的效率会大为降低。而导致出现上述种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有些学校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因此没有能够投入更多的财力进行档案管理。其次,即使有些学校已经增加了购买更为先进管理档案的设备上的经费投入,但因有些管理人员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了解正确的操作流程,因而无法将所采购新设备的先进性充分地展现出来[2]。最后,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十分欠缺现代化办公意识,虽然拥有先进的高科技设备时,仍然使用手工操作这种低效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

(三)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容易造成档案遗失

因中职学校很多的文件管理人员并不属于全职工作,在传输作业或转移作业时,不按程序处理移交的文件。应该及时清理的却不清理,应该进行检查的却不去检查,有些甚至还忽略了签字程序,有些人甚至会主观地认为转移以及交接档案仅是简简单单的一串钥匙交接的问题,非常容易导致出现档案遗失的严重问题。

二、规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学校档案管理制度

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高效开展此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或规范学校档案的收集制度,并将学校内部的所有数据汇集起来。根据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类别中建立文件收集和整理分门别类的专栏,然后聘请专业人员来全面规划文件管理过程。其次,要明确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使学生的档案工作能够各自履行职责,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是完成学校档案工作的必要前提。三是建立评估管理体系和积累体系,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二)促使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学校需要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以便更好地管理档案,有效地将各种信息应用到教学管理中。同时,为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第一,在招聘档案管理人员时,学校领导最好对人员的道德素质首先进行考察,选择工作能力强、专业素质好的人才管理学校资料、档案。第二,学校在促使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方面,要定期组织更具专业性的知识收集活动,通过加强先进工作理念的培训进一步落实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并定期考核相关人员,促使其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及管理能力的提升[3]。

(三)科学分类,挖掘档案资源

科学分类需要有机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同时要以档案部门规定的章程为指导开展日常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以内容或者部门的差异为依据对档案进行不同类别的详细划分。通过科学合理化的逐一分类,实现对档案更加科学化的管理,以便能够切实的保证档案查阅上的便利以及存放的安全性。档案管理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讲属于积累性工作,工作者首先要注意的是对各种档案资料的日常整理和收集,从不同方面和领域进行档案的收集。还要努力挖掘档案资源,拓宽档案的收集范围,像收集散落的知名校友档案等,丰富其内容。

三、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实施多种类的信息化建设途径

(一)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投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中职学校档案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落后于学校整体发展,无法适应新时期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这不利于档案工作的整理收集,也不利于档案的有效使用。作者认为,首先,除了对各种硬件和设备进行升级之外,学校档案管理也应进行电子化升级,让那些手写笔迹认识难度大以及人工查询易出现遗漏的工作通过计算机来承担,从而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工作质量也会有所提高。其次,加强档案网络建设对于更好地利用学校档案资源至关重要。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提高了检索档案的效率和便利性,为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服务创造了条件。在日常工作中,在传输文件时更容易接收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但几十年内形成的所有纸质文件都以电子方式记录并收集在数据库中。学校档案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提高档案利用和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可以加快学校档案信息化的步伐。

(二)做好电子文件收集及上传工作

管理电子档案的基础是进行电子文件的收集,电子文档因其与纸质文件的性质有很大差别,决定了其收集整理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草案类文件,因其缺乏正式文件应有的功能,通常在整理的时候不作保留。同时,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发挥辅助或正式作用的文件,并以相应的纸质文件特别是无纸化系统生成的电子文件进行标记,同时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加以处理,在收集期间应将其制成纸质副本,以避免在发生事故时丢失电子文件信息。与传统的纸质文件收集不同,许多电子文件是经由上传和下载等一系列操作而最终完成的,针对此项特点,档案部门可建立一个工作窗口,利用其在网页上及时地进行电子文件的上传以及收集。

(三)提高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效益

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促使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效益的提升:一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提托促使档案文件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学校新选聘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更强的专业知识,或者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技能培训,尤其注重对电脑操作熟练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对保密工作和安全性同时进行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因其具备的特殊性质要求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必须更强。三是创建一个专门化的档案文件操作平台,平台设计要有全面的功能,尤其是在线查询的功能。同时构建效率高、功能全的存储中心来管理电子档案数据,实现信息文件的互传共享。四是进一步优化档案收集制度,做到对档案的及时保存,同时需要注意与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互相结合在一起,彰显校园文化。

(四)开展档案利用在线服务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积极开展档案的多样化服务,比如在线使用服务,使大家可以更加及时地获取相应的信息,在此期间,服务人员需要围绕“工作就是服务”的理念开展各项日常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以便于更加迅速、准确地将后勤保障工作做好,促使学校档案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强化,努力发展学校档案教育职能,使档案从以往收藏为主向现在的发展和利用转变。

(五)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建设

在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档案管理团队将会对建设进程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若说更新设备是其客观条件,而促使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则是必要的主观条件。可以从以如下几方面开展相应工作:首先是为其提供学习机会,像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培训;其次是鼓励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在职培训和进一步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体系;最后是网络服务人才加强培养,进一步加以落实网络管理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学校对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对其中涉及的制度不断加以规范,以成熟的网络技术为载体不断促使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中职学校档案将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研发和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绪贵.学校档案管理的规范创新及信息化建设方式研究论述[J].才智,2017(8):156-156.

第8篇:高校档案管理培训范文

一、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建档案不仅是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最为真实的记录和反映,也是一个单位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基础。随着我国各个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数量的增多,基建档案管理的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重要性也得以体现。但是,我国基建档案管理水平较为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基建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般而言,基建工程项目周期短则几个月,半年,长则几年。但是,对于基建工程管理而言,场所是临时租借、人员是临时抽调、班子是临时组合、机构是临时成立,所以,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往往过于关注项目施工建设,而对于基建档案材料的搜集整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甚至片面认为基建档案管理浪费时间精力。在项目施工建设中,只注重施工进度而不注重工程资料;基建档案管理较为混乱,管理人员因为是临时抽调的,所以基建档案资料也是人走楼空;有的项目施工负责人员根本不重视对基建档案的搜集整理,用完即扔;在基建施工过程中,未能做到档案资料的同步搜集整理,造成档案资料的失实遗漏。

第二,基建档案管理缺少规范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建设,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在建设、管理、投资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如,原有的基建项目建设用地基本上都是由国家划拨而来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建项目更多是通过竞拍才能获得的,而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也必须要通过招投标程序才能够产生;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都经历了征地拆迁、融资、改造装修、代建、扩建等建设过程,在这些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都离不开项目运作,这是基建档案管理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变化,直接增加了基建档案管理的内容,使基建档案建设的程序更为复杂化。但是,应该说基建档案管理的每次改革和每个变化都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新的尝试,而在这个学习尝试的过程中,我国基建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指导,对于基建档案的使用、归档、整理、搜集都缺少实施标准。

第三,缺少足够胜任新形势下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目前,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在人员素质技能方面存在两类问题:首先,由于大部分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临时指派的,缺少系统性的档案管理培训,对于档案管理业务不熟悉,缺少档案管理专业知识,难以有效进行档案的搜集整理、归档、开发利用;其次,在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人手缺少问题,档案管理人员往往也是兼职的,其业务较为繁杂,工作量较大,对于档案工作往往也是出于疲惫应付状态,在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就更加落后,难以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编目、检索、开发、利用。

二、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完善对策

第一,要不断增加基建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基建档案管理利用不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但是,就基建档案管理的实际现状来看,基建档案的利用率较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直接制约着基建档案的查询利用。因此,基建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能够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加大对馆藏内容的宣传。大多数员工对于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缺乏清晰了解,认为档案管理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部门,不能轻易涉足,

针对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这种问题,需要不断加大对基建档案管理利用重要性的宣传,特别是要解决基建档案利用效率低下、利用方式单一、利用范围狭小等方面的问题。在对基建档案宣传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能够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发挥基建档案作用的同时,促使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二,要为基建档案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想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除了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外,还需提高相关部门和领导对此项工作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只有各个部门和领导充分认识到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建立一个协调的工作机制,才能够使各个部门主动搜集整理基建档案材料,并及时整理归档。任何一个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积极的外部环境,才能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

第三,要不断完善基建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各个单位的基建档案管理的依据是建设部的《城建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虽然这样做有利于基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各个基建单位也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工作需要的档案管理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减少基建档案管理工作难度,不断提升基建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基建档案利用率。

第四,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为更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提高高校基建档案管理水平,要不断加强对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基建档案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为使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既懂基建档案管理,又要能够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确保基建档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适应现代档案管理载体、方法、手段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新要求,要不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档案保护技术、档案管理学、档案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现代档案管理先进手段,促使基建档案从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进行转变。

第9篇:高校档案管理培训范文

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的革新,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化做好规划、管理工作,促进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校而言,信息管理网络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管理的内容建设不同的信息网络化,从而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提高学校的信誉形象。房地产资源是学校所有活动的基础,所以说,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首先简要分析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重要性,然后分析高校建设房地产信息网络化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设的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

房地产;信息网络化;高校;措施;重要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数量在迅速增加,高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房地产资源是高校赖以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是广大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所,因此,房地产管理工作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但是,高校的迅速扩招和高校房地产资源管理方式的不恰当使得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比较混乱,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极度浪费,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建立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可以提高房地产资源的利用率,减轻财政压力。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之后,就可以为学校教职工提供顺畅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学校领导可以实时查询学校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情况,并从整体上把握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情况,制定出合适的管理方法和措施,逐步提高房地产资源的利用率,使学校的每一分钱都用到位。

第二,可以提高房地产档案管理水平。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促进学校做好房地产资源的维护管理工作,提高房地产资源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运行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之后,相关管理者就可以将各种纸质的档案资料通过电子技术转化成电子文档、影像资料等,做好档案的保存工作,并将档案资料分门别类的整理到管理信息网络化中,这样就使得档案的利用更加方便了。

第三,有利于提高房地产资源为教职工服务的水平。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之后,高校就可以更好的开展房地产规划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土地、植物、基础设施资源,做好房地产资源的规划、建设、分配等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学校的房地产资源,然后再根据学校师生的教学、生活的情况合理分配这些房地产资源,使房地产资源更好的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2 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各大高校都已认识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加大了资金投入,积极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扫描仪、打印机的硬件设备,引进了房地产管理软件等软件资源。同时,高校还聘请了专业的管理信息网络化开发建设人员,成立了专业小组,希望构建出完善的、扩展性强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局域网,这就给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学校的局域网为房地产管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很多高校设有国土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房地产管理等专业,拥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可以充分运用到管理信息网络化的建设中。

3 高校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措施

3.1 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成立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部门。高校应迅速转变房地产管理理念,成立房地产管理部门,该部门专门负责学校的房地产管理工作,负责房地产资源的规划建设、分配、合理利用、维修管理等工作,提高房地产资源的利用率,用最少的成本为学生创造最优的生活、学习环境。

第二,制定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计划。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是非常复杂的,它需要学校根据自身房地产管理现状制定出一个长远计划,明确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要在什么时候建成,以及建设的步骤和流程。同时,还要为实现目标,制定相关的人员安排、责任制度、奖惩机制、工作内容等,逐步促进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2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将地理学、地图学等学科知识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了,是一种先进的地理空间技术,它能够对地理空间信息实现高效、快速的处理,既可以是在平面上进行地理信息处理,也可以建立三维立体模型进行地理信息处理。

在高校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促进学校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待学校的房地产资源,可以大大提高管理信息网络化的功能性。了解到学校周边的楼房建设情况,了解到学校楼宇的安全性,从而更好的开展维护管理工作,努力协调各个楼房之间的颜色对比,根据学生的心理诉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3.3 提高房地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要求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相关管理软件的运用能力,还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能够做好学校房地产资源的管理工作。除了重新聘请专业的房地产管理人员外,学校还应为现有的管理人员制定良好的培训再教育计划,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计算机技术培训,开展管理软件使用与维护管理培训。每周或是每月举行一次讨论活动,让所有的房地产管理人员在平等的基础上讨论管理信息网络化的运行情况以及各自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等,为学校的房地产管理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议。适时与其他高校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借鉴他人的经验,提高房地产管理人员的素质。邀请专家和学校国土资源管理、房地产管理等专业的优秀教师就学校房地产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并为提高房地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合理化建议,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完善的业绩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在部门中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房地产管理水平。

3.4 加强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是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技术保障。学校应不断加强局域网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传输速度等。同时,还应加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扫描仪、服务器、管理软件的建设,为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3.5 完善房地产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提高高校房地产管理水平,必须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根据当前工作制度中的缺陷以及房地产管理想要达到的中短期目标,制定出完善的房地产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制度要求下认真做好每一点工作。做好房地产信息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工作,提高房地产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好保密工作。

4 结束语

高校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是非常必要的,它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是息息相关的。而且学校也有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优良基础,因此,高校应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加大资金投入,运用先进技术,建设出安全性强、扩展性好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谢正峰.嘉应学院开设国土与房地产信息管理方向的SWOT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2013(6).

[2]汤新龙.地理信息系统在房地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4).

[3]姜涛.有关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解析[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3(3).

[4]朱米娜.浅谈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