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秘书 语言艺术 交际
秘书的人际交往是在一个社会单元中进行社会活动的特殊形式,在日常的工作中,秘书为实现工作活动的目的,几乎每天都在与周围的人发生着直接的交往联系。因此,对秘书而言,更加要求高的语言艺术修养,只有培养好的语言,才能辅助秘书把工作更好的完成。如果能够注意秘书语言的艺术技巧,则更能使语言富有生动性。
一、相关理论概述
1.秘书交际语言艺术概念
秘书是指处于单位的枢纽地位,主要从事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是领导的参谋与助手。秘书作为领导的左右手,要帮助领导处理一些日常事务,那么必定会接触到不同的人,秘书的交际语言艺术就成为了与他的工作所接触到的人之间必要的沟通方式。
秘书交际语言艺术在性质上应该归属于社会关系学的范畴,主要指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语言交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于秘书而言,就是指互相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组织活动、协调工作,增进了解、促进合作的一种语言交际艺术活动,具有个体性、情感性、对应性的特点。
2.秘书交际语言艺术内容
秘书交际语言艺术就是对人的一种组织形态和语言表达方式,而这样的组织就是一种外在表达管理模式,一种语言表达管理的方法。
理解和领会的艺术。秘书交际语言艺术是一门学问,是关系人际关系成败的基础。秘书在进行交际语言艺术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说服力、风度、礼貌,要做到对对方语言听得懂、听得快,听得准,记得牢。只有清楚领会他人的意图才能理解他人的立场,从而和谐融洽人际关系;
应变语言艺术。毋庸置疑,秘书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在单位内部,要协调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在单位外部,则要代表单位的形象,协调好社会的各种关系,据此而不可避免面对形形的人,随时要应对各种各样的要求。秘书接触的人际关系多样化的现实,就要求秘书人员能巧妙运用语言艺术来处理不便与不和谐使之和谐;
控制自我情绪的艺术。秘书交际语言艺术要求秘书时刻保持高昂的情绪状态,在不同的场合,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都应随机而动,而不是任性而为、随意而发。可以说,在秘书的工作中 “说话”就是一种语言艺术,值得一提的是,在语言表达时秘书不要将消极负面的情绪带进个人的语言表达,以免给个人的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
二、秘书交际语言意义
1.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体现个人价值
人际交往中,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在秘书的语言表达过程中,就要理性的处理与对方的语言交际关系,通过畅通语言表达渠道,实现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从而得到他人或组织的支持、鼓励,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2.营造愉悦工作氛围,激发创造灵感
秘书生活在鲜活的群体中,而群体生活离不了必要的交流、沟通,而营造健康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激发工作的创造灵感。因此,作为具有现代意识与精神的秘书,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巧妙运用语言艺术,上传下达,达到促进员工与管理层的和谐相处、激发积极性与创造力的目的。
3.理智评估自身,利于树立科学价值观与人生观
语言艺术的运用总是有具体对象和语境的。在一个单位内部,秘书常常与不同部门打交道,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秘书的语言交际对象与内容随之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秘书在现实的交际实践中,改变语言艺术的运用方式,久而久之,面临不同的语言评价时,秘书就会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正确的评估自己,从而塑造自己的形象。
三、提升秘书交际语言艺术性对策
1.适应时空变化,灵活运用
秘书交际语言艺术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如何和别人相处,这也是人际关系理论最终要解决重要问题。
秘书与领导关系。秘书是领导者的直接下属,为领导服务是其最为重要的准则之一。基于此,切实搞好与领导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秘书而言,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就应该适应时空变化,灵活运用。
一是在工作汇报的时候,基于领导的时间紧迫,所以秘书的语言必须简明扼要,这就要求秘书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予领导一个明晰的情况介绍,从而为其下一步的工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切勿“胡子眉毛一把抓”;二是沟通要及时。任何人都难免会犯错误,有的秘书就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以诚挚的态度,深刻剖析问题的根源,以求得到领导的认可,化解之间的误会。但是有的秘书则在犯错误后,不去主动与领导沟通、交流,而是把话藏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会使得领导对其产生误会,据此而言,沟通的语言艺术同样重要,需要秘书多加锤炼。
秘书与同事关系。秘书是联系员工与领导的桥梁,与同事的接触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同事关系,不仅可以促进秘书工作的顺利,而且还能使秘书左右逢源,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对同事有个清楚的了解,不要认为这是为了庸俗地“迎合” 同事,而是为了运用心理学规律与同事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处理同事关系,做好工作。
具体而言,在与自己的同事沟通的时候,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对方的苦衷。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背后议论同事,对于敏感话题,如果避免不了,在回答对方的时候要留有余地。作为一个秘书,应该明确,同事所做每一件事情,都一定有他的理由。对你看不惯的方面,你不要过多地批评、指责和抱怨,更不要当面顶撞或争论,而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秘书与下级关系。与下级沟通成功与否,不仅影响下级对你的观感,甚至影响你的工作和前途。只有对下级怀有平等的心情,才能实现有效沟通。一是与下级沟通,要把握尺度,不能无原则地使用赞美的语言,要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符合环境与语境的基本要求,用词得当;二是与下级交谈时,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向下级叙述重要事宜,或回答下级提问时,一定要做到态度平和,不能给人盛气凌人的感觉,还应该目不斜视地盯着对方的眼睛,这种眼睛直视的语言交际技巧,就是在用眼睛说话,不但会增强语言的说服力,还会给下级留下精力充沛、光明磊落的印象。
对下级布置工作、任务,要慎重,看问题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同时要给下级留有申辩的余地,如果一味好辩逞强,说话不留情面,盛气凌人,则往往会让同事们敬而远之,影响沟通的效果。同时对于下级私人的事情,作为上级不能妄加评论,更不要妄加揣测。
2.夯实素质修养,恰当得体
新时代的秘书,就是具有深厚素养的人,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
有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尤其是碰到一些敏感的话题要多加思考,切记主观臆断、出口伤人。
乐观态度。要有为别人圆场的精神,以心胸的宽广、大气、大度来面对工作中的一切,在沟通的时候,不论是同事、上级或是下级都要做到谦虚请教,认真聆听,平和讲话,适当倾诉,讲话留有余地。
情绪健康。克服浮躁情绪,仔细、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礼貌用语,用心倾听,诚恳待人。只有把细节做好,才能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端正诚恳态度,表达真实
接待来客是秘书的主要工作之一,秘书在进行语言艺术表达交际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诚恳的态度、真实的表达。无私、真诚的语言交流,可以给来访者带来快乐赢得对方好感,又能得到对方真诚理解和热情支持与帮助,有利于做好本职工作。
寻找共同语言。交往双方有共同话题,共同语言,共同体验和共同情感,就意味着交往有走向成功可能,寻找这样共同点就成为交往关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任何一个人都生活在多元化集合当中,文化、民族、地域、知识、能力、职业、年龄、个人经历、思想观点都有可能相似,这也成为了语言交流的基点,这就要求我们秘书人员在平常工作中要细心留意,据访客的不同特性选择适当的言语,语言交际因人而异,以便更好寻求共同话题;
真诚以待。秘书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还有领导和单位的形象。在接待来访者过程中,就要在一定范围内敞开胸怀,言明所求,给予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取得信任,交往才会成功。虚假遮掩,或表现出极强自我保护性,对别人过于防范,都难于使交往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应该采取“欲取之,则先予之”方法,合理地实施交往策略技巧,实现交往目。对我们秘书人员而言,要把握住一个尺度,那就是能言则言,不能言绝对不言;
善解人意,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要求正确适当的语言美,语言美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强人际关系。成功交往者总是会善于听取对方言论,善于理解对方意见和意图,总是能站在对方立场上理解问题,从而达到增进双方友谊目的。
人类杜会中,人与人、人与杜会都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交往中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前提。秘书在人际交往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语言艺术。一个秘书的语言水平、语言质量与秘书的语言修养、表达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基于此,就要加强秘书的素质修养,增加秘书的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秘书说话的表达能力,从而发挥工作的最大性能。
参考文献:
[1]武佳纬,赵莉.浅析秘书人员的语言技巧[J].河北企业.2011(11)
[2]郭明兰.秘书说好六种话[J].秘书.2012(01)
[3]钟小安.秘书应巧用模糊语言[J].办公室业务.2012(02)
[4]魏利华.论秘书工作中的有效沟通[J].湘潮(下半月).2012(01)
2、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3、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4、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5、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6、读一书,增一智。
7、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8、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
11、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12、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
13、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5、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16、熟能生巧。
17、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18、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关键词:建筑设计;图像;图像表达
1 建筑图像便于人们观看建筑方案的形象,并对其形成判断
建筑图像本身作为应用技术与设计艺术的结合物,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研究课题。有研究者正致力于建筑工程方面的图像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工程投标及施工等过程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建筑图像形成直观和准确地判断。
1.1 图像表达和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
广义上,图像就是所有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它包括:纸介质上的、底片或照片上的、电视、投影仪或计算机屏幕上的。国际图像艺术推广机构对图像处理流程的阐述是:图像处理是对图像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使其满足视觉、心理以及其他要求的技术。图像处理是信号处理在图像域上的一个应用。大多数的图像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因而图像处理很多情况下指数字图像处理。
1.2 建筑工程图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
建筑工程图是以投影原理为基础,按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把已经建成或尚未建成的建筑工程的形状、大小等准确地表达在平面上的图样,并同时标明工程所用的材料以及生产、安装等的要求。它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建筑工程图包括方案设计图、各类施工图和工程竣工图。由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任务要求不同,各类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和方式也有差别。方案设计图主要是为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和供有关领导部门审批服务;施工图是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的依据;竣工图是工程完工后按实际建造情况绘制的图样,作为技术档案保存起来,以便于需要的时候随时查阅。
2 建筑设计领域图像表达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最近几年,未来主义的建筑设计大师们在建筑视觉方面的影响表现得异常耀眼,无论是库哈斯设计的中国央视新大楼、安德鲁斯主笔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还是扎哈・哈迪德“操刀”的意大利卡利亚里现代艺术博物馆等,都充分展示了设计师们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突破,并创造出一些全新的建筑图像表达形式。从他们的设计图像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建筑空间的非物质属性和对文化符号的构筑。
2.1 以“图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以视觉为中心的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符号传播系统发起挑战。图像化造型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这种造型和符号所追求的是引发受众的深层次对文化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库哈斯伦等人执教的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在现代世界新的文化形态作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型方面有着很好的尝试。
因此,信息化的后工业社会中,文化的表现与传播形式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现代传播科技构筑了全新的文化传播系统,以“图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2.2 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在图像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国家出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法规制度。这些制度通过对各类建筑施工图等图纸进行审查等形式,来保证建筑设计过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查合格才能准许施工,能有效保障建筑建成后的使用不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康、环保,以及其他公共利益等造成损失。
除施工图外,建筑图还有其他多种形式,手绘建筑表现图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绘建筑表现图是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及室内装饰等设计行业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图像表现方式。它的目的主要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客观上也是设计师与客户进行项目沟通的桥梁。因此手绘建筑表现图既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借助图像传达设计思维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其在现今设计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建筑图像表达方面主要体现在:其一,无论是设计和施工方,还是客户方,存在着刻意压缩前期推敲设计方案,不求图像表达的准确和美观问题,过于追求建设工期的现象,其中一些建筑施工图在绘制过程中由于欠考虑或赶工期等原因存在一些问题,给设计方、施工方,乃至使用方等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其二,红火的建筑行业也形成了投标环节激烈竞争的局面,部分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建筑图像很“炫”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深究建筑图像的准确性等问题。
2.3 建筑工程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图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
在中国,建筑工程图图像表现研究的应用领域,还未形成具体模式,同类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过去,建筑设计的过程就被看成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建筑图像对于建筑师而言就好比战士的宝剑一样重要。那个时候建筑图像主要是通过草图表现出来的。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推进,科技发展的浪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在计算机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建筑师逐渐地关注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图像表达的培养。
建筑工程等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图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使过于专业化的工程图,通过技术与视觉艺术化处理,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过程交流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工程图形成直观和准确的判断。
3 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建筑设计中,方案图、透视图以及施工图等的绘制是整个设计过程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些阶段,设计者和图像绘制着密切配合,将头脑中创意构思出的建筑形象逐步由抽象到具象,模糊到清晰,并在位置、尺寸形状上落实出来。这些绘制建筑图的阶段,应该调动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在空间组织上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满足使用方的功能使用要求;在建筑形象上要配合功能定位,既落落大方,又独具美感,牢牢把握住建筑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要求。
3.1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建筑设计图纸,是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保障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依组织实施的流程分别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三个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方案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筑方案的宏观定性;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是各专业对方案的宏观定性;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施工图设计的主要阶段,是各专业对(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工程实施的具体量化。
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的规范针对建筑施工的表达主要分两个部分,即文字部分和图形部分。文字部分包括:封面与目录、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施工用料表、门窗表、节能及日照计算书;图形部分包括有: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详图等。
无论所设计的什么类型的建筑,无论建筑规模大小,均严格按照以上规定组织建筑设计图纸制作,并开展图纸的图像表达制作。这是进行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规范性保障。
3.2 充分汲取国内外建筑图像表达研究的最新成果,跨学科进行研究是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主要思路
通过前文对国内外建筑图像表达方面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络对具有典型性和类比型的图像进行试读;对繁杂、复样的表达形式与手法进行概括;对不同应用领域、不同面向的图像,从媒介形式与材料技法的角度进行阐述与分析。以上方式可以采用文献归纳法、图像分析法、综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同时,研究者还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图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图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图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图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3.3 确定研究范围,重点及创新点
对建筑图像的表达研究,首先必须力求准确定义建筑图像的表达形式,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把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环节中各种复杂的、综合的图像视觉关系,通过直观且相对规范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起到指导工程实践的作用。研究者宜直接参与到建筑设计工程实践中,跟踪和调研研究成果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研究内容。
(1)研究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部分:其一,建筑图像运用于非构件性符号。它在建筑空间中本身就是一个完整信息载体,发挥着所含信息的传播作用,是以一个单独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其二,建筑图像作为功能性构件。它与空间的其他部分共同组成了整体,以此种形式传达空间中所包含的信息。其三,建筑图像运用于建筑结构形态。将图形设计中的构成原理应用于建筑结构形态,使建筑结构具备了图形的因素。
(2)研究的重点。其一,充分调研行业及企业,了解评审专家、设计师、施工人员等对建筑图像表达的看法,总结和归纳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对图像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对国内外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建筑设计图,在色彩渲染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其三,借助设计学科基本理论,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图的图像表现在视觉形象构成、图形结构要素等方面的基本模式;其四,相关建筑设计工程投标的标书文件对建筑图像中涉及的材料视觉、触觉等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形成研究成果。
(3)研究方式及创新。研究中,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图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图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
并且,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图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图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突出应用领域的创新是课题研究的根本课题,重点解决应用层面的几个问题,如工程投标图集过于枯燥,图像不够美观的问题,使建筑工程图的图像表现更加直观;解决工程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间沟通不顺畅的问题,使建筑工程图的图像表现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李顺.图像处理技术在建筑视图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朱建国.论土建工程图表达能力的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3(06).
[关键词]目标管理 学科建设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得鲁克1954年提出的。在我国,1980年代初开始引进目标管理法,最初用于企业管理,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他提出,任何企业都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团队,并且把每个人的努力融合为共同的力量。企业的每一分子都有不同的贡献,但是所有的贡献都必须为了共同的目标。
大学学科建设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无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更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大学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结构和布局、学科方向、学术梯队、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学术环境、人才培养等基本要素。其中,学科结构和布局、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选择的依据,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研究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要载体,学术环境是学科建设的保障,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是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
我们发现目标管理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与大学学科建设的最终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目标管理实施方法亦可以尝试在大学院校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利用。
一、目标管理方法在大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实践应用的基本思想
学科建设的任务必须转化为全体参与人共同实现的目标 院校必须通过对学科建设隶属的系部进行有效管理与指导以保证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目标是必须的,学科建设的成果必须是从目标中引申出来,并据此衡量。
学科建设基本要素建立要靠目标管理程序 学院召集有关系部、处室、学科建设骨干教师共同制订学科建设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作为开展工作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目标要明确一致。学科建设的全体参与机构及人员的分目标的最终实现意味着学科建设的总目标的完成。成果的最终考核也依据各自的分目标实现情况。
二、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的性质
目标表示最后结果,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需要由各子目标来支持。这样,组织及其各层次的目标就行成了一个目标网络。作为任务分配、自我管理、业绩考核和奖惩实施的目标具有如下特征: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实现性,富有挑战性,伴随信息反馈性。
学科建设目标形成有层次的体系 学科结构和布局、学科方向、学术梯队、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学术环境、人才培养等基本要素是学科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层次方面。
学科建设各项基本要素相互关联 各要素相互关联,不能独自构成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各要素只是学科建设中的一部分,也称为分目标。目标和计划很少是线性的,即并非一个目标实现后接着去实现另一个目标,如此等等。目标和规划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着的网络。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确保目标网络中的每个组成部分要相互协调,共同配合建设。
学科建设目标要具有可考核性 目标考核的途径是将目标量化。目标定量化往往也会损失组织运行的一些效率,但通过对学科建设各基本要素成果进行量化,可以为最终结果的评定与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工作过程的实效进行评价带来很多方便。
学科建设目标要可以实现 根据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是效价各期望值的乘积,其中效价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的评价;期望值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可能性的估计,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因此,一个目标对其接受者如果要产生激发的话,那么对于接受者来说,这个目标必须是可接受的,可以完成的。对一个目标完成者来说,如果目标是超过其能力所及的范围,则该目标对其是没有激励作用的。因此,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对各参与成员工作的安排必须是合理的。
学科建设目标要具有挑战性 如果一项工作完成所达的目的对接受者没有多大意义的话,接受者也是没有动力去完成该项工作的;如果一项工作很容易完成,对接受者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么接受者也没有动力支完成该项工作。目标的可接受性与挑战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激励措施,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对学科建设产生足够的兴趣。
学科建设目标的伴随信息反馈性 信息反馈是把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置,目标实施情况不断反馈给目标设置和实施的参与者,让参与人员时时知道组织对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情况。如果建立了目标再加上反馈,就能更进一步加强参与人员的工作表现。在学科建设实践中要将各要素的建立过程及时反馈、沟通、通报。
三、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的管理实现过程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采用系统的方法可以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和高效地实现各项分目标,最终完成总目标。
制定学科建设目标 确定学科方向,作为学科的主体部分,每个学科至少要设立2-3个研究方向,要树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并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学科基地主要指实验室、资料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场站,它们是学科建设的依托,要集中有限资金,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在任何一个学科发展中,如果缺少科研项目,缺少必要的科研经费,就难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的累积,其学科也缺少了显著的标志。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学科带头人,就应该精心组织协调学科成员,紧紧围绕学科方向开展科研立项,积极寻求学术的新的生长点,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实践活动,开展学术研究;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建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科建设要根据我国高层次人才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结合本学科的培养能力,在培养不同层次、规格、类型的人才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并积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学科主要是高端人才培养的基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包含人才所需要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学科建设的高层次要求应该是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的建设。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需要本学科积极开展与相关学科、国内外科研、企事业单位的联合攻关,强固学科的生命力。其次是积极开展和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创办学术刊物,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提升学科的科研水平。上述作为学科建设的各分项目标都需要建立具体的规划方案,最终全面达成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和各部门的分目标建立 总体目标是学校在学科建设方向要达到的状况和水平,其实现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且目标设置要有期限。各系部及学科带头人根据总体目标及分解的各部门目标互相协作按层次逐渐完成,最终实现总的大学院校学科建设目标。
明确组织作用 理想的情况是,每个目标和分目标都应对应有某一个人或部门的明确责任。尽可能建立一个完美的组织结构以致每一特定的目标都成为某个个人或部门的责任。
执行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组织中各层次,各部门的成员为达成分目标,必须从事一定的活动,活动中必须利用一定的资源。为了保证他们有条件组织目标活动的展开,必须授予相应的权力,使之有能力调动和利用必要的资源。有了目标,组织成员便会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责任心。大学学科建设的各基本构成要素要更加细化,将每一项目标都进行确定以利于执行。
学科建设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既是实行奖惩的依据,也是上下左右沟通的机会,同时还是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成果评价即包括上级对下级的评价,也包括下级对上级的评价,同级关系部门相互之间及各层次自我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对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研判,利于过程建设。
实行奖惩 组织对不同成员的奖惩,是以上述各种评价的综合结果为依据的。公平合理的奖惩有利于维持和调动组织成员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制 既是对前一阶段学科建设工作的组织活动效果以及组织成员贡献的总结,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为学科建设参与的部门及学术带头人等个人的活动制定新的目标并组织实施,便展开了目标管理的新一轮循环。
总而言之,学科建设的载体是科学研究,重要内容是培养体系的建设,而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梯队建设,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要尊重他们,依靠他们,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要使其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学者们在自由探索和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形成新的理论,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基于以上思想,再充分合理利用目标管理有效方法必将能更好的建立起全新的适用性较强的学科领域。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委婉语 英语 汉语
语言是人们思想交流的有力工具,不同的语言反应了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所谓委婉语是人们在言谈中,遇到忌讳、不雅或不便直说的情况时所采用的间接或者含糊的表达方式,书写时为避免刺眼的文字所采用的迂通的表达方式。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利用具体的语言实例,浅析英汉委婉表达的异同,提示不同背景下委婉语的不同用法。
一、英汉委婉语的共同点
1、共同的根源。委婉是禁忌心理的产物。是人们避讳不便语言的结果,为了交际的和谐顺利,为了交际双方更易接受,需要把话说得婉转些、含蓄些,有些刺激性的字眼,敏感的话题就得转移。对犯忌讳的事物或避而讳之或委婉言之,于是避讳委婉的修辞手法应运而生。这就是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婉曲产生的共同根源。
2、共同的应用范围。中英两种不同的社会因民族形式和特色的不同,必然在应用委婉语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一些方面上仍然存在着共同点,这些就是中英委婉语的共同使用领域。其中,有关生老病死、排泄、生理缺陷等的委婉语都存在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
(1)怀孕生育方面: 英语有“in the family way”,“she is expecting” “lady-in-waiting”等,汉语中则有“有了”,“有喜了”,“身怀六甲”等。
(2)表达年老方面:英语有 senior citizen(年长的公民)、golden ager(黄金年代的人)的委婉语,老年人很容易把“老”同“死之将至”联系起来,因此汉语中人们常用“高龄”、“年长”等闪烁其辞的说法替代“老”。
(3)疾病方面:英语有很多关于疾病的委婉说法,如英文把cancer称为 the big C 或 long illness, mad为mental problem。汉语中也有着大量有关疾病的委婉语,比如:欠安、不适、小恙、微恙、头疼脑热、不治之症。
(4)社会地位、等级方面:对生活的贫富、职业的贵贱,倾向于低调陈述而不直言不讳:如对贫穷,英语有 disadvantaged, underprivileged,汉语有“生活困难、手头拮据”。
3、共同的语用效果。(1)能有效调剂人际关系,避免粗俗和失礼。把 “waiter”尊称为“captain”,把“清洁工”称为“城市美容师”尽管他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并没有改变,但对方乐于接受,可以消除他的自卑感。 (2)能起到掩饰作用。例如,用委婉语来表达人们讳言的生理行为是英语中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人们避免直说上厕所,在英语中就有许多关于上厕所的委婉语。英美人常常会说to wash one's hand、to power one's nose、to go somewhere、to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 等。
4、共同的用语特点。英汉委婉语的共同特征便在于间接含蓄。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双方能够采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或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不刺耳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
二、委婉语的不同点
1、表现形式不同。从表达形式看,汉语中“死亡”的委婉语因阶级、地位、等级、身份、对象、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例如:皇帝“死”的委婉语还有“驾崩、 薨”等。对美女的死称为“香消玉殒、 玉碎珠沉”。战死为“牺牲、捐躯、阵亡”等;名人死为“逝世、与世长辞”; 一般亲友为“安息、 离世”;一般人死为“完了、断气了、”等;坏人的死为“见阎王、完蛋了、一命呜呼”等。但英语“死”的委婉语却没有这么繁多,常用的有die,die out。
2、所反映的道德观念不同。谦虚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在用于乙方的称呼或者相关事物、行为多用自谦的方式,尽量谦虚的说,用于对方的则采取敬重的方式,往高贵的说,例如:自己的心意成为小意思,表示表示,别人的啤酒肚称为将军肚。但是在英语表达中就没有这么丰富,英语中不带自谦的表达,当别人夸奖时,他们会欣然的接受,会答之:Thank you (谢谢),I will be glad to(我很高兴)…Tha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你这样说太好了。)等。这种不同反应了东方的含蓄和西方的直率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3、所反映的不同。在不同的民族中,直接影响着委婉语的表达,英语国家委婉语多来自《圣经》或基督,英语的死:如be safe in the arms of Jesus, be asleep in the valley,be in Abraham’s bosom, be promoted to glory(“荣升天国”,这是基督教救世军常用的委婉语) ,be taken to paradise, cross the River Styx,go to meet one’s maker, etc。汉语大多来自佛教好道教的影响,如道教有关“死”的委婉语有:羽化,仙逝,仙游,登仙,成仙,归西,归天,驾鹤西去,驾返瑶池等。
4、所体现的心理特点不同。中西方在心理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在西方国家,年龄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特别对女性来说更是如此。如英美老年人不喜欢 old people,人们用 senior citizen/ elderly people(年长的公民), golden ager(黄金年代的人) 来表示。这同中国人的习惯大不相同,这方面我们没有什么禁忌的,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年龄长意味着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如:老师傅.“老”字还带有敬意,是资历和地位的象征,如:刘老,老大,老板,老总,老革命等。
三、结论
委婉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社会风气、思维方式等,给予语言不同的含义。在跨国的文化交流中,要重视委婉语的合理运用,提高我们的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莉丽.英语委婉语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
[2]葛校琴.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
【关键词】 尖锐湿疣; 防御素-2; γ-干扰素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由于C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有资料表明,某些生殖器的瘤病毒感染还与肿瘤的发生有关[1],因此该病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IFN-γ又称免疫干扰素,在拮抗细胞内病毒感染起重要作用[2]。人β-防御素2是人体中可诱导性的防御素,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多种皮肤病的发生、发展相关[3],而HBD-2与尖锐湿疣的相互关系,国外鲜有报道,国内还未曾有类似报道,笔者研究HBD-2、IFN-γ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以进一步探讨HBD-2和IFN-γ在尖锐湿疣的发病和转归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收集近3年经临床与病理确诊为尖锐湿疣的病例,25例入选的尖锐湿疣患者均为本院皮肤性病门诊就诊的初发CA患者,25例尖锐湿疣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0~65岁,病程15 d~7个月。取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标本作为阳性对照,男12例,女8例,年龄18~75岁,病程1个月~2年。取本院整形外科美容整形手术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共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6~45岁。入选所有病例3个月内均未接受免疫疗法及其他治疗,且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蜡块行4 μm切片,常规脱蜡、水化,柠檬酸修复,磷酸盐缓冲液(PBS)浸洗,3%过氧化氢灭活,PBS浸洗后,山羊血清室温孵育20 min,滴加一抗,HBD-2、IFN-γ的一抗来自武汉博士德公司,工作浓度分别为1:100、1:200,4 ℃过夜,PBS浸洗后,滴加二抗(武汉博士德公司),显色,封片。省略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定 显微镜下观察,HBD-2、IFN-γ以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阴性结果为不着色。每张切片于光学显微镜下随机选取5个高倍镜视野(×400)。利用MIAS22000图像分析系统件测定阳性区域平均光密度值,以平均光密度值代表阳性产物表达的多少。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各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指标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HBD-2的表达 正常皮肤的基底层可见HBD-2的少量表达,尖锐湿疣皮损的基底层可见表达。银屑病皮损的表皮全层可见表达。HBD-2在尖锐湿疣表皮中的表达,比正常皮肤高(Z=-5.147,P
2.2 IFN-γ的表达 在正常皮肤的表皮层可见IFN-γ的表达,尖锐湿疣皮损基底层表达可见表达,在银屑病皮损的表皮全层可见表达。IFN-γ在尖锐湿疣表皮的表达比正常皮肤和银屑病(Z=-6.311,P
2.3 相关性分析 尖锐湿疣组中HBD-2和IFN-γ的相关系数r为0.123,P=0.467>0.01,无统计学意义,在尖锐湿疣中HBD-2和IFN-γ无相关性。
3 讨论
自1984年中性粒细胞分离出HNP-3以来,已有数十种防御素被发现,其中β-防御素2是人体中第一个被发现的可诱导的防御素,也是目前研究最深入的防御素之一。1997年Harder[4]发现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中HBD-2表达增高,此后在包皮、肺、气管、口腔黏膜、皮肤的上皮及肿瘤组织中均发现其表达。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防御素有广谱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活性和细胞毒性等作用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5]。近年来,对艾滋病的研究发现,HIV-1诱导HBD-2mRNA的表达量为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产生HBD-2的4倍 [6]。研究发现HBD-2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较正常皮肤高,但较银屑病皮损中的HBD水平低,推测HBD-2在尖锐湿疣的转归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IFN-γ在尖锐湿疣皮损区的表达的研究中发现,IFN-γ的表达主要见于基底层,较正常对照组及银屑病组均偏低,这与郭雨良等[7]使用ELISA法检测了尖锐湿疣疣体中IL-2和IFN-γ的水平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这种低表达可能是导致尖锐湿疣发病和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一些研究表明CA的发生、消退、复发及癌变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8]。尖锐湿疣患者主要是因为Th1与Th2功能失衡,Th1型细胞因子,如IFN-γ的降低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9],不能有效的清除病毒,Cauda等[10]的研究亦证明了这个观点。
HBD是通过各种刺激因子包括细菌和各种炎症因子刺激产生的(例如TNF-α,IFN-γ和IL-1)[11],但是这些基因转录激活的分子机制尚未定义[12]。Kanda等[13]通过测定银屑病血清中HBD-2及多个细胞因子的水平分析了HBD-2对人外周血中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发现患者血清HBD-2水平比对照组高,并且IFN-γ,IL-17,TNF-α,IL-1β等增加了角质形成细胞分泌HBD-2,HBD-2在T细胞可能结合了PTX敏感性G蛋白偶联受体(S),通过JNK,MEK/ERK和PI3K/Akt途径促进IFN-γ,TNF-α,IL-10等的产生,HBD-2和IFN-γ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Kreuter[14]的研究就表明,在角质形成细胞中HPV病毒可以诱导HBD-2的产生,人状瘤病毒诱导HBD可能是由于病毒的E5蛋白激活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所导致的,而具体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研究显示尖锐湿疣皮损中的HBD-2和IFN-γ不成正比,推测HBD-2可能是由病毒分子直接上调的,或者在尖锐湿疣中防御素与IFN-γ相互诱导的途径受到了阻碍。IFN-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尖锐湿疣难治和易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HBD-2高于正常皮肤却低于银屑病的皮损处,可能是由于尖锐湿疣虽然产生了一定的防御素的表达,但不足以完全抵御HPV的感染,这与Meyer-Hoffert等[15]得出的尖锐湿疣患者相对寻常疣低水平表达HBD-2,且临床上皮疹持续时间较长的结果是相一致,这项研究为尖锐湿疣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方超平,李紫,张军,等.尖锐湿疣患者病损部位高危型人瘤病毒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06,21(4):392-395.
[2] 曹彦明,甄莉.β-防御素-2、IFN-Y和NF-KBp65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表达的研究[J].医学研究,2011,40(5):80-83.
[3] 方向明.β-防御素2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2006,35(6):581-584.
[4] Harder J,Bartels J,Christophers E,et al.A peptide antibiotic from human skin[J].Nature,1997,387(6636):861.
[5] Ganz T.Defensins and host defense[J].Science,1999,286(5439):420-421.
[6] Miguel EQM,Michael M L,Feng Zhimin,et al.Human epithelial[beta]-defensins 2 and 3 inhibit HIV-1 replication[J].AIDS,2003,17(16):39-48.
[7] 郭雨良.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疣体组织皮损匀浆中IFN-γ及IL-2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杂志,2011,25(4):2320.
[8] kobayashi A,Miaslowski C,Wallhngen M,et a1.Recent development in understanding the immune response to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cervical neoplasia[J].Oncol Nuts Forum,2000,27(4):643-651.
[9] Arany I,Rady P,Tyring S K,et al.Effect of IFN therapy on HPV copy number inpatient swith condyloma acum inatum[J].Am J Med Sci,1995,310(1):14-18.
[10] Cauda R,Tyring S K,Grossi C E,et al.Patients with condyloma acuminatum exhibit decreased interleukin-2 and interferon gamma production and depressed natural killer activiky[J].J Clin Immunol,1987,7(4):304-311.
[11] 张瑞芳,甄莉.TNF-ɑ、IFN-γ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防御素β的表达[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26(1):8-10.
[12] Harder J,Bartels J,Christophers E,et al.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defensin-3,a novel human inducible peptide anti-biotic[J].J Biol Chem,2001,276(8):5707-5713.
[13] Kanda N,Kamata M,Tada Y,et a1.Human{beta}-defensin-2 enhances IFN-{gamma} and IL-10 production and suppresses IL-17 production in T cells[J].Leukoc Biol,2011,89(6):935-944.
[14] Kreuter A.Human papillomavirus-associated induction of human beta-defensins in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Br J Dermatol,2009,160(6):1197-1205.
关键词:有声语言表达;播音主持;传播语境;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134-02
有声语言表达作为最真实的信息传播途径,对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着强烈的影响。而其中,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的关系是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的研究重点,这体现在播音员主持人对信息把握的准确度以及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研究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即是研究我国有声语言传播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研究有声语言传播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一、传播语境的分类
语境是指人类在进行语言描述时所处的环境,在不同的语境下,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1]。一般而言,传播语境也随着国际间文化的差异而具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低语境传播
作为传媒学的概念,低语境传播是当代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是西方国家人民最主要的情感表达方式。其中,西方国家人民的情感通过某种信号传递出来,这种信号是直接的,是不带有任何歧视性色彩的,是最直观的带有文化背景色彩的语言信号。
如在我国最常见的问候语:你吃了吗?而在西方则不将其当做独立的个体,而是通常与上下句连贯的。这句话在东西方都产生在相同的语境之中,但却因为使用频率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语义,又因语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概念。如大多数西方国家人民认为“你吃了吗”这句话具有因果关系,而在东方,人们更多的是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切。
(二)高语境传播
相对而言,高语境传播是东方社会语言文化的代表,是东方社会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如在我国,语境对语义更具有制约作用。这体现在信息传播者对信息与对话主体的影响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多地采用“隐约”的信息传播方式。
这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传播语境的特色。“隐约”语言的运用在中国极其普遍。它不仅体现在我国的文学领域之中,还体现在电视、电台、网络等信息传播方式与大众文化之中。如鲁迅在《阿Q正传》中描述阿Q的一句话:“天门两块!”这正是一种文学领域中高语境传播的方式,也是一种“隐语”的体现。
由此,我们也能够从中认识到传播语境的分类与有声语言表达之间的关联。对于播音主持来说,直白的叙述是为低语境传播,这种传播方式能够使受众对信息的内容一目了然,然而却不符合东方社会的文化背景,久而久之,低语境传播势必将会被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所淘汰。而高语境传播又关系着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方式,由此概念的形成而决定了播音主持的风格以及特色。
二、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的关系研究
综上证实,有声语言表达不是简单浅白的语言叙述,而是在确保信息真实与完整的前提下,通过高语境传播的方式,向受众展示信息的准确性与有声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的关系还能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传播语境中彰显信息的准确性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上信息遍布,诚所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网络的开放性为我国人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然而其中信息的真伪却不得不使人们“借一双慧眼”,去辨别其中的真实性。信息的准确与否与受众的思想以及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关联,而这种关联正反映出了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的另一个侧面,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而这正是造成当前我国互联网信息铺天盖地却真伪难辨的主要因素。
朗读和说话是有声语言表达的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并且坚持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其中,朗读是把书面语言,即文字信息转化成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在转化过程中,字句间的停顿以及发音的语气运用都是一种艺术。
如书面语言:最贵的一顶值两千元。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只有一种语义,而播音主持通过停顿却能够表达出两层意思。
(1)最贵的一顶/值两千元。
(2)最贵的/一顶值两千元。
这两种语义表现在数量上的差距,而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能够准确表达信息是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正确认识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之间的关系,受众才能从中获取到真实的信息,有声语言表达也才更有意义。
(二)传播语境下有声语言表达样式的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播方式也在悄然产生着变化。电视与广播作为有声语言表达最主要的传播设施,如今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广播有声语言表达与电视有声语言表达的表述各有不同的内涵和方式,且又受可视性与不可视性、在场性与不在场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播音主持来说,电视传播更加依赖于环境,其语境的构成也更加的复杂。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具体对象的质和量、有声语言的内容形式、表达的出发点和归宿、前馈和反馈等等。然而,无论是电视传播还是广播传播,其共通点在于传播语境下有声语言表达样式的多样化。
1.传播语境下有声语言表达的审美价值。有声语言表达向人们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还包括民族美、风格美、意境美、以及韵律美四个美学范畴。受众在传播语境下能够感受到来自信息的美感,以及来自播音主持的语言美感。
如当年深圳广播电台《夜空不寂寞》的节目主持人胡晓梅,其语言表达具有两种审美价值指向。一是平和轻柔的语调本身就是一剂良药,以娓娓道来的有声语言表达方式向人们传递着风格美与韵律美;二是意境的营造。让受众在深圳的夜空下仿佛看到一个披着月光的女孩在向人们倾诉,总是使受众不经意地处于短暂的忘我境界。
传播语境下有声语言表达的审美价值极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和语音质量,从审美的角度分析,正是由于审美价值而构成了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之间的重要关系。
2.传播语境下有声语言表达的风格构建。在我国传媒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单位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在休闲时间内获取一种轻松与快乐是当今受众接受信息传播的动力来源。然而在当代,竞争存在于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之中,除却公益性的传媒机构之外,传媒竞争的本源出自于利益,而传媒机构自身的竞争力则取决于传播语境下有声语言表达的风格构建。有声语言表达作为连通受众与播音员主持人之间的载体,其风格与特色直观地反映出了一档节目的风格与特色,而构建成功的风格特色则是提高传媒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
对于播音主持而言,播音风格的形成受两种条件的制约:
一是语音的特点,即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的物理基础主要包括音高、音强、音长、以及音色,而播音主持在语言表达时又需注重语调、语气、语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形容一个人的音域宽广,具有穿透力,除却先天的语音优势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注重锻炼的结果。如罗京的音色富有磁性,如在空旷的礼堂中传来的回声;宋世雄的语言特点明快而富有节奏,渲染力极强,常常使受众如同身临其境。朗读强调以胸腔发声,而播音主持也应当注重使用这种发声方法,以期做到声音浑厚、响亮,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保护嗓音。而这些仅是塑造播音风格的基础。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而言,在注重练习的同时还需注重自身的语境,并体会受众的感受,体会自己所发出的每一个音符在穿越空间之后所营造的意境,以最大限度彰显有声语言表达的风格,从而营造出特色。
二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当代,处于传播语境下的受众不仅从信息的角度评判一档节目的优劣,更从播音主持的风格及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底蕴角度衡量节目的档次。虽说众口难调,但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却是我们借鉴的榜样。诚然,机智与敏捷的思维有很大的关联,无论是幽默还是含蓄都是一种风格,然而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衬托,即便是机智也只是一种“市民文化”罢了,不足以彰显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如杨澜在一次主持节目的时候上场突然失足,踩空了台阶,而事后杨澜镇定的说:真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我刚才的“狮子滚绣球”还不够熟练吧?看来这次演出的台阶不那么好下,但台上的节目却很精彩,不信你看他们……台下爆笑,并发出阵阵的掌声。虽然这是一种调侃的语气,却正能从中看出杨澜的文化底蕴。如果这时播音员主持人因为面临着尴尬的境地而无语,而受众除了讽刺性的嘲笑之外,相信不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做过多的评价。
3.传播语境下有声语言表达的高、低语境转换。美国学者霍尔在《语境与语义》一文中提出了高低语境传播的概念,前文中笔者也提到了东方社会中有声语言表达的高语境传播特点。而细分起来,当代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拉丁美洲国家属于高语境国家,美国、德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北欧文化倾向于低语境传播。而处于“高语境顶端的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作为其中的代表,在高语境传播中可以存在低语境传播,相对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高语境传播也更具有传播的优势。然而凡事没有绝对的,在传播语境下高、低语境转换也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如一位中国外交官以英语作为交流语言与一位熟悉的外国民众交流。最初谈论的话题仅限于生活范围,而当外国民众谈到中国与民众所在国家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时,中国外交官马上改用中文加以声明,让随行翻译传达语言的内容,而这位外国民众立时就明白了我国所持的立场,不再就此话题进行争执。
而这个案例正是进行高低语境转换的实例,通过转换语码将朋友关系中的高语境而转化成为具有实际原则性立场的官方关系中的低语境,通过高、低语境的动态转换,中国外交官有利于表明中国立场,并以此而实现了传播的意图。由此可以证实,语境传播下的高、低语境转换越来越成为播音主持首要的以及重要的语境营造方式。在传播语境中,播音员主持人应当首先确立传播目标,即信息的内涵,其次依照信息选择时机、设置信息,最终完成有声语言表达样式的多样化,力求达到语境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巧妙地实现传播的意图。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日语;日本文化;特定表达
在对学生进行日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比较频繁的使用特定表达,面对不同场合应当如何使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样是对日本文化的一种体现,同样,也是本研究中的重难点。语言作为传递知识与情感方面的重要载体,说话过程中对个人意图的传递一方面能够直接呈现信息,同时,也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基于此心理情感状态下形成的更加深层次的文化基础。本研究基于语言表达特征进一步探究日本语言的分类,同时阐述日本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日语的语言表达形式分析
日语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多样化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所运用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一定的形式特征,即词汇表达形式、句型表达形式、省略表达形式。
(一)词汇表达形式
在日语语言表达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运用日语,其语言词汇的表达至关重要,准确把握日语词汇表达形式,是学好日语的基础。特别是在相应的场合运用合理的词汇,因此应加强对词汇表达形式的把握和理解。以「はい为例,该词汇一般情况下使应用于应答过程中,或进行肯定回答时使用。例如“兄 ちゃん、ちょっと 待って”。“は ` い”。这种应用就是在应答过程中所表达的意愿。通过情况下这种词汇表达更多的是应用在会话环节中,作为倾听者的一种附和形式。通过资料调查了解到,在日本人日常对话中,倾听者对语言表达者的附和与点头频率极高,大约为几秒钟一次。在对外国人的访谈调查中了解到,他们与日本人对话时,对方在对话过程中会不断的说「は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能够兑现的却并非像谈话中默许的。同样,日本人与外国人对话时也会存在类似的不解,为什么对方面对自己的言语意见表达总是冷淡不回应,总是产生“他是否在听我的意见”的疑问。这和外国人对「はい的表达功能认知不清有着一定关系。
「ちょっと在日语中的使用可以称得上相当广泛,既能表达数量程度少,时间距离短。例如,そのチ`ズケ`キをちょっとだけ食べたいな。除此之外,「ちょっと也能表达以轻松的心情做某事,没有实质的意思,例如:ちょっと行ってくる。还可以表达程度之深或和否定形式呼应表达“不太…”的意义。正是由于用法丰富,误用的场合才特别多。外国人若想正确使用「ちょっと,必须掌握其在各种场合下的深刻含义。
(二)句型表达形式
句型表达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具有固定性和代表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对日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为掌握其语言核心,就要对其句型表达形式以及句型中所表达的含义进行熟练掌握,以达到对日语句型准确把握,并对其句型中所表达的意图进一步分析。以“对不起”(「すみません)为例,“对不起”本身的意思是传达歉意以及进行谢罪。但在语言不断发展的完善的过程中,「すみません逐渐转变为不愿意给别人增添麻┑囊馑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应用「すみません替代「ありがとう,表达的意思是对别人的感激之情。另外,在日语语言表达中还会用「すみません替代「こんにちは,表达对别人的打招呼和问候。在日语语言表达中,「すみません句型已经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句型,在任何情况和场合下都可以应用。
除此之外,在日语语言表达中「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也是常见句型表达形式之一,主要是应用在款待客人情境中。日本人在宴请客人时会通过忙绿为客人准备一桌丰盛的食物,但在客人就坐后往往会说“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どうぞ召し上がってください。”如果是宴请外国友人,外国朋友会对这种表达表示不理解,因为饭桌的饭菜已经准备的十分丰盛,却说“什么都没准备”,这种表达方式是日本人语言文化的一种独特形式。
(三)省略表达形式
在日语语言表达中“省略表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以在语言表达中开场的省略形式为例,通常情况下日语表达中讲话者在开始说话之前都会应用开场白以避免话题太过突兀。这种开场白形式会使对话的双方留有思考的时间,也是考虑对方感受的一种形式,因此这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频率较高。在两个人或多个人对话过程中,为陈述自己的观点往往不会贸然直接表达,会先进行暗示,例如:率直に申し上げると…或ご不氦猡ありでしょが…等等。另外,当一个人要对其他人提出请求意见时,即使是举手之劳这个人也会在说事情之前说“o理なおいであることは承知しておりますが…” ,委婉的表达出自己有求于对方的抱歉,再对事情进行详细的说明。
除了在开场白表达应用到省略表达形式外,在文末未说完情况下也会应用到省略表达。日本人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当一句话没有说完就会适当结束,这种情况主要是出现在道歉、解释缘由等等场合之中,且使用频率较高。例如,当某人邀请自己去做某件事情,而自己并不方便去做,为合理的表达出自己的这种不方便信息会说:“今日はちょっと…”不会直接拒绝对方。或是在禁烟商场中有人吸烟,会说“あのう、ここ禁なんですけ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更加婉转,是日本语言文化中的一种特色形式。
二、日语语言特点呈现展现说话人意愿
语言在表达方面具有众多形式,面对不同对象以及不同场合,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十分重要。语言表达的关键与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对方了解需要传递的信息,也会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传递个人情感意图。
(一)表达感激之情
在独自用餐,家人一起用餐或被人款待等场合下,「いただきます被频繁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为全家做饭的是自己,日本人也不会忘记这句话。用餐时脱口而出这句话,一方面是对准备食物的人或款待自己的人表示感谢和礼貌。另一方面更表达出对马上就要吃进嘴里的食物的感谢。人类将一切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剥夺,并将其作为食材进行烹调,从而使得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和生存。抱着这样一种对延续自己生命的食物的珍惜、重视和感激,日本人自然地说出了「いただきます。
(二)谦虚
日本人在找到客人的情况下,会对客人给予周到的照顾,并会摆上自家最为喜欢的食物,并希望对方能够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食物能够满足客人口味以及是否充足更加是招待过程中需要被考虑到的。日本人觉得,能够将拿出客人经常食用且美味的食物,尽管可能是客人并不值得一提的东西,因为是主人尽心准备,也需要请客人尝一尝。基于这种谦虚与谦和的心态,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这样的表达方式就产生了。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是“什么食物都没有”而是指针对客人而言,并没有逞心如意的珍馐美味,所以请你不要嫌弃的含义。说话者在说出上述中内容的同时,已经面对客人传递了对其的尊重以及自我谦虚方面的含义。
(三)礼节有度
「すみません的频繁使用体现的是日本社会文化之中关于人的礼节的表现。其具有万能作用,在遇到所有情况下,都可以通过「すみません这样的一句话化解矛盾,并可以促使对方放下对自己的怒火。这样的语言表达更加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交流的距离。
除此之外,日本人通常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具有点头以及附和的习惯。通过点头这样看上去并不明显的习惯,能够对彼此交流形成。这种习惯并非是日本人的行为方式表里不一,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对方,自己非常尊重对方的言论,表现出自己的礼节。
(四)“婉拒”
在交际与沟通时,日本非常看重对方的面子,为此,实际交往过程中,日本人将交流与交际的和睦状态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上。在“婉拒”的表达上,日本人通常会表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无法达到对方希望的程度或者愿望。「ちょっと则属于语言交流“婉拒”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使用此词汇则能够在确保不伤害交流着的情况下,达到婉拒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回避自身的某些难言之处。
(五)“体谅”
「h]的使用可以代替“禁止”等相关具有否定意味的词汇,更加对表达对对方的原谅方面,且与不希望对对方造成伤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省略方法则在日语之中拥有十分丰富的表现方式。开场白式的省略可以有效化解与对方之间发生冲突,在造成误解或者反驳之前就已经打好预防针。这样也会使得语言表达成体具有柔和的情感。在文末对未说明的事情的省略则是表达的人认为并不需要将话说尽,并给予对方此类的明确的判断。因此,对方给予清洗判断将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尴尬局面,因此,也就可以更好地得到对方的原谅。
三、日语特征下日本文化的深度分析
基于特定语言形式中传递个人主观意愿,其意图形成势必在深层次传递的是社会根源性以及文化的内容。由此可知,日语语言所具有的特定表达方式可以深层次分析其文化内涵,也就是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以及心传心的内核。上述中的三种文化形式与内核普遍见于日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对日本人日常行为方式以及语言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是实现日本人之间交流的重要介质,也可以被理解为是日本文化之中的精髓。
(一)“和”心
日本人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达,也会经常性流露出“神秘”的微笑。这正是日本“和”心精神的成分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的所有交流,日本人总是能够为人们创造一种避免造成伤害的环境和氛围,尽可能避免出丑。例如对「すみません以及「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的使用等,就深刻w现出了日本人对彼此之间的尊重与理解。
这种语言方式充分呈现出的是日本文化之中关于“和”的态度。而这种关于“和”的态度也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更加体现在对自然的关爱方面。
(二)体察的观念
日本文化之中习惯将对方的态度与观点放在第一位,并不会出现生硬拒绝的对方的情况出现。从日本人的语言交流过程中可以深切体会到日本人的主要意图,这种形式体现的是日本文化中“体察”的意味。「h]这样的词汇以及日语之中对省略方面的准确表达是对文化的综合体现。
(三)以心传心文化研究
日本人在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通常会注视对方观察对方的动作与表情以及言语之中所使用的措辞。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这种细节观察到对方在交流中所希望传递的真实意图。日本人认为这是一种“以心传心”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将沟通更深一层。日本人更希望认为需要坚持拥有共同生活基础以及文化根源,这样就算不必详细陈述,也能够让对方懂得你所传递的含义。这就是在文化基础上才能够拥有的省略的表达。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的语言表达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充分建立在日本社会环境基础上产生,综合了语言要素以及社会心理状态等文化形成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日本人所具有的潜在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状态。文化与语言两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其中,文化更加是对语言的一种重要精神内核,语言则是对文化的一种载体。「和の 精神、察し、「以心坛心直接构成了全日本社会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交际基础,体现的正是日本文化之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基于上述中内容,呈现了日本文化方面的特征以及核心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庆祥.从文化背景看日语的语言特点――谈日本文化背景下的日语特点及其教学[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76-81.
[2]守屋三千代,徐爱红.日语的所见与视点――从「立て看日本文化和日本语言[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04):17-20.
[3]贾朝勃.语言表象的文化内因――集团意识在日语语言中的渗透[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04):37-42.
[4]孙晓柳.从商务日语的角度看日本人的语言表达方式[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04):45-47+72.
[5]江晓燕.从日语感谢场合中的致歉表达看日本人的文化心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7):178+188.
[6]刘志荣.从日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来看日本人的语言心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04):56-61.
在反复阅读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美丽的丹顶鹤》一课之后,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课文以生动的文字介绍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以及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徙习性。课文文字优美,将丹顶鹤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不由得生出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全文充满了迷人的形象美、意蕴美。特别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对丹顶鹤样子的描写特点鲜明,很适合品味欣赏。而第三自然段丹顶鹤的姿态美,文字虽然浅显,但用词准确,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生动范例。我决定选择此课为例,以感受丹顶鹤的美丽为主线,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借助媒体手段,尝试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开展一次关注学生表达的语文实践研究。
本次实践研究得到了我校课堂观察团队的支持,我们将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如何激活低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确定了九项表达任务。有品读课文后,对词汇领悟体验式表达;有利用课文语段,朗读表演式表达;有借助视频,使用课文句式再创式表达;还有借助生活经验、课外资料,自主式表达。表达方式更是采用了画、读、说、演等多种形式。
在这次特殊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依据观察团队给我提供的多方观察数据,及课后教学录像的再观察,我看到了很多很多,摘取其中的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情境创设,激发表达欲望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课堂中应该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的,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愉快地说、主动地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自信。
对文章优秀段落的背诵积累是低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可是我们在许多教学中都看到孩子们背诵文章像小和尚背书一样,让积累的过程充满机械的腔调,让表达失去了应有的感染力。在本课教学中,对于第二自然段的背诵积累的处理,我便转换了方式,借助第二段教学感受丹顶鹤美丽的余热,让学生把自己变成丹顶鹤夸一夸,孩子在快乐的表演中积累,人人参与,释放个性,语言表达彰显出它独特的美丽。
相比于这段教学中学生对表达的投入程度,我又回首反思在“画一画、说一说”教学实录中呈现的观察数据。“读一读”(文)、“画一画”(丹顶鹤)、“说一说”(借助文中语言初识丹顶鹤),从语言表达的引导上来说教师的设计是有思考的。为什么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的表达状态与效果都不甚理想。细细观察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此环节处于教学的开端,学生缺乏应有的情境基础,加上绘画所需条件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使学生反而不能很快地进入课文,表达心理不充分,表达时显得信心不足。由以上两个环节数据与课堂实录的对比,可以看出学生的表达需要情绪的支撑,有效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学生的表达激情与效果。
二、借力文本,提高表达质量
低年级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但又存在学习经验少,知识积累少的问题,这就为他们的语言表达带来了困难。学生或觉得无内容可说,或觉得不知如何去说,说不生动。因此精选教材中的语言素材,“因材制宜”巧施训练,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精妙语言和语言表达方式,把认识的事物,有条理、清楚地表达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家可以看到在“看一看,练一练”教学实录中,我选用了一组丹顶鹤快乐活动的视频,为课文内容作了适当补充。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丹顶鹤优雅的姿态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课文中的句式“丹顶鹤不论是在(),还是在(),都显得那么高雅”为学生提供了可以依托、借力的表达载体。从观察数据显示学生表达欲望强,表达效果显著。当然对教材语言的模仿训练绝不是单纯的仿照。我在使用课文句式训练前,还运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表述方式“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由浅入深,让新句式的表达可以水到渠成,同时渗透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视频中的引语,课外词语的补充更给学生在表达中提供一份依护,在模仿中学表达,在模仿中悟方法,借力文本,孩子们的表达会更规范、更精彩、更自信。
三、依托生活,内化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