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银行发展范文

中小银行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银行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小银行发展

第1篇:中小银行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小银行 移动金融 创新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逼近,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越来越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迫使银行业做出深刻的变革。四大行在传统业务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马云的“余额宝”又开始疯狂吸纳中小个体抢占市场,而且接下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民营银行进入到这一市场中来,这一切都迫使中小银行不得不另想他法,奋力突围。如何在新形势下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正视挑战、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是中小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中小银行发展移动金融的必要性

(一)顺应宏观经济要求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中小银行继续依靠纯扩张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迫切需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并且,利率市场化趋势渐行渐近,未来中小银行必须更加重视调整资产结构,夯实客户基础,转变盈利模式,加大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由单一的服务模式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变。

(二)顺应金融行业发展方向

移动金融业务是信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代表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正逐渐改变传统行业的服务模式,传统零售业和互联网结合日益紧密。二是线上、线下金融服务的界限日趋模糊,网络社交、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已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这一变化也使得金融服务的社会化、小额化、快速化、碎片化趋势日趋明显,而移动金融业务正是适应这一趋势的产物。三是诸如NFC、客户端等移动支付技术的进步,给银行卡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满足了客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客户体验。

(三)顺应商业银行发展方向

专注服务民生、提供普惠大众的金融服务是未来商业银行发展的方向和社会责任。关注大众客户,以小微经济体、社会大众群体、中青年白领、学生为代表的新生代客户群体恰恰拥有巨大的潜力,是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基于移动金融“适应时代、适应市场、适应客户”等特点,移动金融业务很可能改变传统商业银行原有的竞争格局,也为它的发展带来相对可观的潜在客户群体,移动金融业务能够满足广大新生代客户群体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客户发展与产品创新的良性循环,实现移动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

三、中小银行发展移动金融的契机

(一)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为中小银行发展手机银行提供了契机

随着我国金融支付体系的不断发展,这些新型支付平台既缩短了银行业务的办理时间,又使普通百姓更快捷地享受金融服务发展带来的便利。但在移动金融业务推广的过程中,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大城市移动金融业务迅速铺开,中小城镇、农村及边远地区金融网点匮乏,市场扩展潜力巨大。中小商业银行受到政策限制,主要为属地经营,服务范围集中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区域,这种市场竞争格局为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移动金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受经营重点和经营成本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区域扩展移动金融业务的动力不足,而中小商业银行业务相对单一,发展移动金融业务不仅可以丰富自身业务种类,而且可以使很多游离在正规金融服务之外的当地居民成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客户,有利于银行规模壮大和长远发展。

(二)《标准》的为中小银行移动支付发展带来新契机

2012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内容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五大类35项标准。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覆盖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础要素、安全要求和实现方案。《标准》在技术、管理和安全方面进行了规范,使移动支付市场格局更加清晰明朗,并促使在移动支付系统中的各方的相互依赖与合作不断加深。同时,《标准》的缩小了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差距,为中小银行移动支付业务开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四、中小银行发展移动金融战略

(一)创新业务发展

面对互联网金融与利率市场化等多重打击,中小商业银行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推进自身业务的转型。首先,公司业务要夯实存款基础,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议价能力,打造纵向“供应链”流程金融、横向“行业化”专属服务的“矩阵式融资品牌”。其次,零售业务要通过构建全渠道的“大零售”平台,通过公私联动、产品拉动、专业促动、全员推动,进一步培育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信用卡等“专属化高端利润区”。最后,金融市场业务要着力提升资金运营能力和同业业务收益水平,加速推进资产证券化,增强主动负债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实现规模化经营,打造覆盖各类金融衍生品的“综合化业务平台”。

(二)创新业务模式

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子银行这些相伴互联网技术进步而生的模式已经不新鲜了,而随着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中小银行相继推出直销银行,直销银行这一新鲜模式则成为现阶段中小银行最为关注的创新模式。直销银行因为低营运成本和便利性,能够弥补中小银行渠道和网点的不足,广受推崇。除民生与北京银行外,包括招商、中信在内的多家中小银行都在酝酿推出直销银行,而光大银行亦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中小银行在网点布局上无法与国有大行匹敌,而在互联网技术运用上则可以展开竞争。中小银行通过自己的科技力量建立直销银行体系,建立电子账户面向全网客户提供服务。然后通过直销银行的电子账户体系,带动全行的公司业务发展。

(三)创新业务合作

在各大银行纷纷进军互联网金融的道路上,大银行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积极推进自己的电商平台建设,来获取商户和消费者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通过“三流”进行分析并向商户和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及服务,如工行的“融e购”电商平台,建行的“善融商务”平台,中行的“中银易商”平台等。

而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中小银行发展电子银行时间较短、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无法单独完成者大规模的平台建设任务,因此面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角逐,中小银行只能寻找小伙伴,组成非竞争行业的异业联盟。目前已开展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银行有光大银行与中国银联签署协议,浦发银行与移动签署协议,民生银行与阿里巴巴签署协议,中信银行与腾讯集团旗下财付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同时,由于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其实并没有技术上的门槛,只是缺乏数据的积累,而互联网公司特别是电商在积累数据方面提前了一步,他们近几年在网络平台上积累的客户和交易数据对分析客户的行为非常有帮助,尤其中小银行在缺乏数据积累的情况下,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是很有价值的。

(四)严守风险底线

风险是银行的生命线,是决定盈亏和生死的关键。在不断寻求创新迎接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同时,中小银行仍然要严守风险底线。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仍在增加,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仍很复杂。越是在经营形势复杂、改革发展艰难的时刻,中小银行越是要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内盲目扩张,经得住经济周期波动的考验,创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业绩。要坚守风险底线,始终坚持“安全性”优先原则,构建覆盖各个业务领域、所有风险类别的矩阵式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体系,防范互联网金融衍生出的新风险,并引导互联网金融创新在合规安全的范围内有序开展,全力打造稳健与服务双升级的中小银行。

五、总结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对中小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小银行的又一次差异化竞争的转型之战早已悄然打响,各银行必须顺势而为,准确把握市场和政策变化趋势,主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民生领域、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在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市场竞争中加速全方位转型,争取在这股凶猛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中成功突围。

参考文献

[1]王涛,王淑娟.中小银行争相试水直销银行模式,[N]国际商报.2013-10-09.

[2]钟辉,中小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J]西部金融.2013-09-05.

[3]钱峰,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创新研究,[J]2012-04-10.

第2篇:中小银行发展范文

关键字:我国;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风险;特色;创新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银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机,不同类型的银行争奇斗艳,如:国有银行、外资银行、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等等。特别是近几年,中小银行以其独有的特色服务获得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与拥护,广泛的融资手段、新颖的金融产品和快捷灵活的金融服务这些独具一格的服务方式不仅为中小银行赢得了优越的地位,而且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足以经受住08年金融危机的考验,事实也如此证实了这一点。但事物都存在两面性,中小银行面临的现实压力也是沉重的。一它们要想在自身盈利的情况下并回报股东,获得双赢就必须在同行竞争中获得卓越的业绩;二它们须在符合市场竞争规律下进行扩张规模同时又不受监管部门和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约束。现今,中小银行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中小银行应该放慢扩张速度,杜绝恶性循环

据调查显示,扩张规模一直都是中小银行热衷的发展模式。主要原因是有政府或官方作为它们幕后实力的支撑者,但它们致命的缺点就是深受数字和政绩这种传统思想的侵蚀。如此中小银行应该放慢扩张速度,杜绝恶性循环以免产生不利的竞争劣势。各银行的终极目标莫过于能成为出色的大型国际银行,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种内外因共同发挥作用并且结合集体智慧的结晶。然就目前而言,多数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的差距仍相差甚远,部分中小银行还局限于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模式,只在某地区具有领先性和地域性。近年来,虽然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在快速增长,但与大型银行相比差距依然明显。在银行建立之初,各中小银行有各自不同的市场点位,资产规模存在极大差异,各中小银行之间的竞争与超越也具有一定困难。因此,中小银行不能将衡量指标定位在规模扩张及增速上,否则不仅业务扩展和创新会受到干扰,在规模和盈利上都失去有力的优势。

(二)中小银行应该缩小扩张规模,加大风险管理

要保证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就不能过分追求扩张规模,只有缩小扩张规模,加大风险管理才是中小银行立足市场的优势。相对而言大型银行的实力更具保障性,所以它的客户目标定位要求也是那些信誉度高、风险性小的大型客户群体(如国有企业),而那些大型客户也较相信和大型银行合作。因此,中小银行若想在夹缝中寻求发展必须另辟蹊径,而它的优势在于业务灵活,对小客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然而大多中小银行却存在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能力水平低的现象,根据“大数法则”来看,中小银行如遇到极端情况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危机,信誉和法律风险加大进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如近期因急速扩张,某城市有几家银行伪造金融票证、伪造存款证实书及欺诈资金,当地部分金融机构及企业均涉及此案,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亿。这足实给中小银行规模扩张上了一节意义重大的课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三)中小银行应该创新机制,拓宽发展空间

近年来,金融业竞争愈演愈烈,然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却没有与日俱新,银行业同质化现象的弊端更加凸显。业务产品设计上创新不足,跟风现象严重,各银行研发产品时忽视自身条件,盲目的制造雷同、类似产品,有时为节约资金成本、减少人员开发竟沿袭其他银行业务产品的设计理念,将换汤不换药的产品在市场上发行。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下,中小银行应在创新中寻求发展空间,可以选择研发成本低、消耗资源少的产品,以求用特色创新的金融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机制拓宽发展空间,才能够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中小银行应该坚持区域特色,保持竞争优势

尽管大型银行占领着金融业的龙头地位,但城市商业银行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地金融机构中同样不可小觑,它别具一格的竞争特色赢得了主导产业和企业金融服务的荣誉称号。但是,中小商业银行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及提高预测能力,这样才能保持区域的竞争优势。就经济学角度来看,融资越多风险也就越大,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产能过剩和高污染行业的管理制度,所以对于那些违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它们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风险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地方商业银行应提高对此方面信息的敏感度,加强风险管理及早预测培养长远意识。

(五)中小银行应该革新业务流程,产生新的优势

如今,由于市场供求发生很大变化,利率市场化也逐渐突显并带来新的影响,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银行是通过利率来实现盈利目的的,利率市场化缩小了银行存贷利差从而也就压缩了它的盈利空间;但另一方面又给银行业扩展其他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便于其获得更多的利润。从经营特点和发展策略来考虑,中小银行应该着力发展那些适合本银行自身条件的盈利方式,如:中间业务、新兴金融服务等这些对资金和资源占用少的发展模式,通过保证服务质量吸引投资者的青睐。组织体系灵活、创新产品服务、业务转型快捷,这是中小银行能与大型银行相较量的绝密武器。许多规模较小的银行根据其本身具备的财力与能力,逐渐走向以发展中间业务为主要前提,并参与到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运用电子形式化的自动服务保证个性和综合化的统一发展。在不断改革的金融环境中,中小银行应革新业务流程,不断创造出新的优势,使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恰当、稳定中继续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第3篇:中小银行发展范文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传统信贷模式 信息不对称

充分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实现科技和金融的有效对接,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技术、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是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但难以评估其潜在价值,且技术向市场最终产品转化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传统银行信贷强调足值的抵质押品、稳定的还本付息现金流,科技与金融对接存在结构性矛盾,企业未来成长潜力并不是获得融资支持的保证。在“银行+企业”直接对接的传统信贷模式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受到极大制约,融资难、融资贵成为普遍难题。

一、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面临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制约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双重特征,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技术波动性较大,变现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加之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普遍较弱、抗风险能力不足,传统银行信贷模式难以推进科技创新,金融机构也难以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有效评估。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抑制了银行对科技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使得高含金量的科技企业难以得到足够的金融支持。

(二)科技企业成长阶段获得的贷款仍然较少

为了控制风险,银行贷款大多支持的是经营时间较长,现金流稳定的成长期、成熟期科技企业,风险较高的初创期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根据对北京市银行支持企业的调查统计,成立5年以内的企业占到了贷款企业的13.45%,而成立5~15年的企业的73.57%。同时,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主要是1年以内的短期流动性贷款,企业长期研发活动获取银行贷款支持的相对较少。银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前移较少。

(三)银行与创投企业风控理念存在差异,合作深度不够

商业银行通过与创投机构合作,利用“股权+债权”模式开展投贷联动,成为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方式。创投机构强调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性,希望通过部分投资企业的高回报来弥补其他投资的亏损。商业银行则秉承低风险容忍度和审慎经营的理念,难以承受较高的不良率,进而在审批、决策、风控等方面与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投贷联动项目难以落地。

(四)科技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作用未充分发挥

一是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评价制度还不完善,普遍存在信用缺失、制度不全等问题,导致信用担保能力不足。二是我国融资担保体系主要以商业性担保公司为主,政策性担保机构规模较小,大量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需求仍得不到满足。三是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由于金融机构缺乏对科技型企业无形资产自行评估的能力,需要借助外部机构来确定其价值,现阶段我国缺乏权威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制约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业务。

二、关于进一步发展科技金融的建议

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信贷供需“两手抓”,一方面要完善中小银行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发挥政府财政、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投贷联动等方式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提高企业贷款的获得性。

(一)充分发挥银、政、企、保等各方资源优势,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一是发挥政府财政的引导作用,通过针对性的企业成长基金、税收优惠、风险补偿、贴息政策支持等,发挥政府科技专项资金的杠杆拉动作用。二是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积极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个性化、低成本的特色产品。三是推动中小银行从单纯资金提供者向融资组织者转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通过与政府部门、高新园区、各级孵化器、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评估机构、券商等展开战略合作,提供融资顾问、财务管理、发行债券、公开上市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二)实施中小银行科技金融差异化考核,提高中小银行支持力度

虽然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其规模仍然较小,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然主要依靠传统银行信贷来满足。建议一方面推动中小银行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探索独立核算、独立考核的差异化管理,并针对科技金融业务设立合理的经济资本占用系数、风险容忍度和不良贷款率要求,简化不良贷款核销流程,完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制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传统信贷对科技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对科技金融贷款占比较高的中小银行,在税收政策、不良贷款核销流程等方面予以差异化支持,降低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本。

(三)借鉴硅谷银行经验模式,加快推进商业银行投贷联动

美国硅谷银行以支持初创科技企业孵化成长著称,在提供信贷资金同时获得无资金投入的少量认股权,从而降低企业信贷风险定价,也获得未来风险的抵补,实现了银企共赢。2016年4月,银监会等部门出台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指导意见,跳出了“商业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法律限制,通过集团内部实现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破解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建议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已有十家试点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基础上,总结探索适合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实际的投贷联动模式,并加快试点推广工作,鼓励更多中小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四)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第4篇:中小银行发展范文

关键词:股份制中小银行;问题;现状;提升策略

一、我国银行经营现状分析

2012年以来,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都受到经济危机或大或小的影响,股份制中小银行也不例外,为了能够从经济危机中脱颖而出,抓住宝贵的时机,转变自身的战略目标,就成为股份制中小银行能否继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1.积极进行融资业务合作的开展

2012年上半年,股份制中小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顶着巨大的压力前行,创新性的进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融资相关业务的合作,与中国范围内的各个省市和企业等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尤其是融资业务的合作,给股份制中小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相关数据表明,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中小银行与去全国22个省市范围内的许多单位签订了多方位角度的融资服务协议,合作设计的金额超过2万亿人民币。

2.股份制中小银行的营销方式变化巨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通过价格战和给予一定折扣等优惠方式来吸引顾客的营销方式早不能够适应知识时代对于股份制中小银行的营销的要求,股份制中小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营销方案,赢得市场。

3.股份制中小银行加大服务营销力度,统筹发展

股份制中小银行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都不同成都的加大了服务营销的力度,给顾客提供了收益较高的产品和项目,将自身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谋求最小的投入还来更大的产出。

4.重点市场重点开发,重点区域合理规划

股份制中小银行进军国家重点规划区域,抢占基础设施、重点行业市场。进入12年下半年以来,中信、招商及部分中小银行迅速向国家重点规划区域跟进。

二、我国股份制中小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市场环境和市场定位缺乏科学的分析、统一的认识

我国股份制中小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市场定位和控制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仅仅是根据四大银行市场中的空缺项目简单的运用相对高收益的金融手段吸收相对较少的存款,对于挖掘潜在顾客和充分利用“回头客”有很大的限制。

2.产品创新滞后,无法满足顾客需求

随着顾客对于银行产品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顾客需求的多元化股份制中小银行必须与时俱进,推出能够符合时代特征并且迎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在新产品问世后,积极的进行推广工作,使得顾客和潜在客户快速的了解产品,产生购买行为。

3.生硬的定价策略

合理的定价是维持股份制中小银行得意生存的重要途径,但是存在相当一部分股份制中小银行并未认识到定价策略的重要性,对于市场利率的把控还未达到像四大银行的水平,这样对于股份制中小银行的品牌营销及相关价格组合策略产生不利的影响。

4.对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

股份制中小银行对于自身的优势产品的宣传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很少与其他机构合作,如果有新产品上市往往通过原始机械的发放宣传单来进行销售,受众群体较少,与大银行的广告宣传产生的连锁反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此外,促销的手段较单一,没有合理的利用股份制中小银行在公共关系营销中的优势。

三、新形势下我国银行提高经营水平的策略

1.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不同顾客对产品和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股份制中小银行要充分把握高端等不同顾客不同的需求,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合理的划分不同的服务群体,然后根据他们所需的服务和产品,提供更为科学和全面的服务,让他们感觉到银行服务的全面性。

2.重视品牌营销的重要性,开拓品牌发展道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需求多样化的今天,银行必须创新品牌,讲究营销策略,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我国银行品牌的树立还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对银行市场的细分工作和涉及的目标客户具有高度相同性。

3.以顾客为中心,提升顾客的服务满意度

股份制中小银行的发展必须依靠顾客,树立以必“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量身打造其所需,保持有效顾客对银行的忠诚度。此外,要定期对重要顾客进行回访,让他们提出服务或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改善,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4.建立专项营销服务团队,合理宣传重要产品

为了更好地对客户进行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股份制中小银行可以推行任务型宣传团队,成立大客户服务团队,分别负责房多个板块及多个区域,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

四、结论

通过长时间的发展,股份制中小银行不仅面临着国内大型银行的冲击,还受到国外银行进入中国后带来的多重套站,股份制中小银行必须重视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积极进行创新性工作,才能保证股份制中小银行的长远发展。(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柳青艳.拓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若干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13);

[2]杨琰.浅论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第5篇:中小银行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小银行;未来发展;探讨

1.引言

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规模较小和缺少分支机构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商业银行的形式。它与商业银行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赢利为主要经营目的和主要从事信用货币方面的业务经营,近些年随着市场环境、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小银行在生存和发展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困难。下面就主要困扰着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2.我国中小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盲目的市场定位

目前我国的中小银行市场定位存在着较严重的盲从性,具体表现为产品和客户的定位盲从于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主要集中在“两通、两高、两上”上,对于区域定位也多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或者中心城市。缺少自己的经营和发展特点是目前我国中小银行急需改进的方面,尤其是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加快改革和转轨步伐的时候,中小银行一定要明确自身的优劣确定合理、明确的发展方向。

2.2 激烈的市场竞争

自从加入WTO组织之后外资银行借助其完善的客户经营管理系统及广泛的业务网点给我国的中小银行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可由于外资商业银行在中国市场的资产管理、资金业务创新等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使得我国中小银行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转变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信用度,同时还具有本土经营的独特优势,不仅有覆盖全国领域的经营和服务网点同时还具有庞大的不同专业、不同年龄和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此外稳定和客户群和完善和本外币结算系统,较高熟悉度的社会和人文背景也使得四大商业银行对中小银行的排挤变得更加激烈。

2.3 经营风险的提升

中小银行无论是在地域性还是在资金实力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局限性,以及主要服务经营稳定性差、发展后劲不足及资产负债比高的中小企业,使得中小银行存在较多的客观经营风险。此外盲目的进行机构和业务范围的扩大,过分追求存贷款规模和其他的不合理制度刺激更是加重了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民生银行的发展现状就能很好的证明这一问题。

2.4 自身经营问题

制约我国中小银行自身经营水平的重要因素要数人才问题,首先从招聘人才方面来讲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通过高待遇和高薪引进的人才并不具备相应的高水平,操作人员偏多和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的缺乏使得中小银行的整体劳动力水平偏低。其次是对于人才的培训普遍存在培训体系和方式不完全的缺点,这就使得相关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补充落后于国有商业银行。最后是对于人才的任用也普遍存在套搬国有商业银行的特点,干部制度存在着不能平等、正确、积极的进行工作能力的评定和审核。

3.我国中小银行未来发展策略探讨

3.1 正确做好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

想要做好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首先要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研究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在应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挑战的同时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中小银行存在着专业技术资源和金融资源短缺的状况,所以在进行市场定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产品、客户、地域以及服务等四方面内容,最做到全面应对的同时还要确定一个专门的领域进行突破是中小银行的必行发展之路。

3.2 推行和强化大营销战略及无机构业务

大营销战略是指中小银行在明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来推行全行系统的营销,首先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其次要全面推行根据客户考核结果安排的客户经理制并实行严格的利润指标管理,最后是要形成全国系统的整体联动,即以总行开发为主各分行营销为辅。无机构业务扩张是指中小银行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这一优势,通过独特设计的软件系统来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银行服务并最终实现无网点业务的扩张,这样不仅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同时还是同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

3.3 解决中小银行的发展瓶颈和人力资源问题

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瓶颈包括量性和质性两个方面,而联合发展不仅能提高几家商业银行的共同抗风险和经营能力,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经营、管理成本的降低。此外对于人力资源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和改革各级行长任免办法来真正体现行长负责制等两方面来进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就要具备系统性的教材、完整的业务操作和技能知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培训理念。

4.结语

通过上文对我国中小银行的自身特点和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简单介绍,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清晰到其未来的发展状况和前景。虽然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问题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复杂的因素,但我们相信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一定能够使得中小银行的发展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楼文龙.中小银行改革发展稳健性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2(10):42-44.

第6篇:中小银行发展范文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金融行业的不断深化改革,给中小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中小银行本身的特征是银行面临挑战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小银行发展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中小银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受到外界很多的制约,比如无法与国外大银行相抗衡,也无法与国内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相匹敌,无论是在各种营业网点的分布还是技术创新方面,都与其他的大银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小银行的扶持,但是其发展现状还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银行的发展受到外力的影响比较大。我国的不同的中小银行,其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各个要素之间的差距都还是比较大的,在发展上出现失衡的现象,而且各个地方政府对银行发展的政策也是不一样的,银行的发展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导致当前,中小银行在发展的过中显得比较缓慢。

2.中小银行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当前很多中小银行的盈利模式都是比较单一的,无论是银行的产品、业务还是经营范围、服务情况,都是比较单一的,金融产品没有什么特殊,银行的业务也比较单一,经营范围比较狭窄,服务方面更是不能与个人进行有效的切合,最终导致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比较低,发展出现失衡,中小银行的发展面临了更加困难的局面。

3.中小银行对各种风险的处理水平不够。缺少具有一定规模的支撑以及市场定位不当,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也不够优越等,都使得中小银行的发展面临了很大的风险,而当前中小银行在风险的处理方面还不够,中小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组织风险和管理风险两个方面,无论是哪一种风险,都是需要及时控制的,采取一定的风险控制机制,才能促进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显然,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银行对风险的处理水平还不够。

4.中小银行的内部控制还不够完善。当前中小银行的内部结构管理上还不够完善,这对于其发展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政府、国企等对中小银行的参与过多,导致银行的发展受其他方面影响的比例加大,在治理上,内控能力不足,各个责任机构的职责也不够明确等,都会使得小型银行的发展面临一定的障碍。由于内部控制管理的不合理,极有可能导致经营风险的发生。

5.中小银行在自身定位方面也不够准确,甚至是有各自封闭的现象出现,这很容易导致中小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风险。中小银行的人员素质、人员业务水平、人员思想认识、队伍结构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人员的水平对银行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人才队伍的能力水平不足,往往会对银行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6.在金融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不平等。中小银行的发展相比于国有四大银行的发展,其竞争的地位不够平等,当前,我国现有的一些金融政策对于中小银行的发展还是不利的。比如房改周转金由国家指定专门国有独资银行办理;不良贷款的化解,国有独资银行享有国家财政的支持等,这使得本身就处于竞争弱势的中小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得不到国家的支持与扶持,在金融行业中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更大。

7.我国的中小银行发展规模偏小。当前,我国的中小银行一般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层次也比较多,遍及城乡,比如城市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我国的中小银行在银行的机构密度、人口覆盖率、企业覆盖率等方面比国际的水平要低。我国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占金融银行行业总资产规模的比例,比国外中小银行的规模比例要低很多,而且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有待提高,其中的坏账比较多,致使有效资金不多,当前我国真正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银行数量很少,并没有真正发挥中小银行的作用和意义。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的中小银行远远低于美国、的果、意大利等发达国家。这些差距表明我国的中小银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8.定位不够准确。我国的中小银行规模比较小,其资源以及经营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服务的过程中,要有准确的定位才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帮助。但是当前我国的中小银行在服务的定位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从当前我国的中小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来看,有很大一部分中小银行与我国的国有银行呈现一定的雷同现象,成为国有大型银行的一种克隆。失去了自身的特点,自身的特色不够明显,在客户的结构上,对大型企业和大客户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小型企业以及小客户,定位不准,是造成中小银行发展瓶颈的重要原因。

二、中小银行发展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强,金融银行业的发展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对于中小银行,更是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拓宽业务范围,才能在越来越强大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加强中小银行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对银行人员综合能力素养的培训。在新时期,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对于银行业而言,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针对当前我国中小银行的人员其业务、思想认识等多方面的不足,还需要不断加强专业化银行人才的引进,在人才的选聘过程中,要把好关,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对人员能力素养的培训,从业务、职业道德、思想认识等多方面进行培训,提升其综合能力。比如要对技术水平、创造精神、责任感、新概念、新观念的意识等进行系统教育,不断树立员工的一种发展意识,在工作中为银行的发展创造一定的基础。

(二)对中小银行的市场进行细分。中小银行的发展一般是依托于政府和地方人民银行的,在市场的定位中要把握准确,一般说来,中小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对市场进行细化,找准当地的切入点,服务于地方,服务于当地的企业和市民,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一些属于自己的品牌,在区域化和综合化方面进行探索。立足于本土,就是要找准银行在当地实际经济和社会中的定位,银行还要立足于中小,在经营的过程中,是积累了一定的客户量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的兄弟行社的支持,因此,这些客户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小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就是要把握好这些资源,不能效仿其他银行一样,追求规模扩大化。在银行网点的布局方面,无论是银行的网点,还是自助银行,都应该朝着城市的繁华区域发展。最后,银行的发展中,还要注重零售,不断加强零售业务的发展,力争细化市场,扩大经营范围。

(三)中小银行在发展中要不断加强产品和业务的创新。产品创新是银行发展的一个根本,只有银行产品和业务不断创新,才能突出自己的特色,在如此强大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方面,要不断扩充业务的品种,各个网点可以开办一些中间业务,不断丰富业务品种,并且将品种做精。在市场营销方面,要简化操作程序,提高操作效率,充分利用自己的本土化、信息、网点等方面的优势,增强自身在营销过程中的竞争力。另外在营销的策略方面,要对市场的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所在,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提高银行业务效率。

(四)在银行的内部逐渐提升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提升银行管理水平,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当前经济体系中的中小银行,要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建立起一套“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促进银行发展成为能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一种经济体系,同时,中小银行也应该加强与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力求得到更多的支持,为银行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第7篇:中小银行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商业银行;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2 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7-0044-03

一、国外设立中小企业银行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大多设有大量的中小企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银行服务。例如美国全国即设有约7000多家中小银行,政府还对它们实行某些特殊政策给予扶持。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设有一批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小银行。这些中小企业银行有的还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为其到我国投资的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一)韩国政府设立中小企业银行,专门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韩国中小企业银行(Industrlal Bank of Kore-a),是韩国政府设立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业银行。1961年8月由政府出资设立,主要目的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韩国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总资产达1110亿美元,世界银行排名第133位,韩国国内银行排名第4位。

中小企业银行已发展成为拥有约160,000家韩国中小企业客户的大型银行,在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另外设有四家下属子公司。截至目前,在韩国国内有近575家营业网点,在海外有10个分行,一个莫斯科办事处,其中在中国大陆有天津、青岛、烟台、沈阳、苏州五个分行。

(二)日本设立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小企业信用补充系统

为支持小企业的发展,日本政府自50年代以来开始对中小企业立法,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在1953年颁布了《信用保证会法》、1976年实施了《中小企业扶持股份法》,为中小企业从民间融资提供了法律保证。

在日本主要是都市银行、地方银行以及信用银行等小银行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同时还设立了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即国民金融公库、小企业金融公库以及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国民金融公库主要面向零星小企业,提供维持生产所需的小额贷款。小企业金融公库除对小企业提供设备资金和长期周转资金贷款等一般贷款外,还提供特别贷款。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具有半官半民性质,是前两家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虽然这三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不同,贷款利率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特点是贷款利率比较低。期限比较长。这种设立专门政策性银行的做法有效地隔离了政策性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既保证了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又可以体现对小企业的政策扶植,为解决小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立小企业信用补充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企业的信用价值,该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和一个组织机构。两个子系统是信用担保系统和信用保险系统,组织机构是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小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可通过信用担保协会进行担保,然后由信用保险公库对该笔贷款进行保险,这样通过对贷款的担保以及再保险,增加了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

(三)德国成立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满足小企业资金需求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政策性银行。该银行成立于1984年。其特点是:以长期贷款为主,一般为10年至20年,贷款利率固定,由于利率高低在申请时已经确定,就为企业的长远规划提供了安全感,另外,考虑到建设期内没有收益,项目建设的前三年可以不偿还本息。复兴信贷银行的运作机制是通过当地银行将贷款直接转到企业。企业可以在任何一家当地银行申请贷款,申请银行将企业申请与本行所作评估一起递交复兴信贷银行审查批准。这种运作方式的优点在于:当地银行比复兴信贷银行更了解申请者,一个同客户有长期联系的银行可以依赖他们的专业知识对投资商的贷款信誉及其特殊情况做出更准确的估价,复兴信贷银行也随时和这些商业银行所组成的网络保持联系,银行传递系统保证了复兴信贷银行的附属性,复兴信贷银行的长期贷款成了这些商业银行业务上的重要补充。

此外,储蓄银行是小企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全国各个城镇和地区都有其独立的分支机构,他们还开办了许多地方性的产权投资公司和风险基金,以合理的价格向企业提供有关设施,并帮助青年创业者与科研单位挂钩,提供咨询服务,给予技术支持。合作银行也与小企业密切联系,提供的服务与储蓄银行相似。

二、发展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的基本思路

(一)对现行商业银行体系的描述

商业银行可以按不同标的进行分类和定义。而这种分类和定义关键是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主要按行业服务对象为划分标的的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现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但现在银行体系分类没有合理的分工,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重复营销、重复设点等等。特别是没有达到解决经济当中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矛盾的目的,因此,从法律的角度定义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显得十分必要。

1 按规模将现有的商业银行体系划分为大型企业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当前,可以将工、农、中、建、交划分为大型企业商业银行,其他的商业银行统称为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主要包括10余家全国性或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100余家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对于注册资本一亿元以内的商业银行一律定义为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

2 对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贷款客户除执行单户贷款不超过10%限制外,对客户授信总额实行一亿元规模限制。不管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将来注册资本金规模多大,一律只做一亿元规模以下的授信客户。对于小企业,专业银行可以对授信客户规模进一步缩小。这样实行注册资本与客户范围相对脱钩。

(二)现行中小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可以基本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如果按上述标准划分。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318358亿元,约占整个银行金融机构的总资产51%,即约有银行金融资产的49%的中小专业商业银行的资产表现为特定的中小企业的贷款。这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机构保障。

三、积极做好发展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的

配套措施

(一)明确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和政策规定

对现行的有关商业银行法律进行调整。在有关中小企业法人金融机构发展模式上,要在法律或制度上有条件限制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鼓励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但是对于这类机构,除了有资本金单户贷款限制外。对于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只能做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只做小不做大,以真正形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银行,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贷款专业化管理水平。这样的专营机构、专业人员才能集中精力解决小企业风险识别、风险管理水平。从组织体系上保证小企业的资金供应渠道。

(二)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提供宽松的监管环境

重点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专业支持中企业信贷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像发展商业企业一样,放宽准入条件。政府要鼓励并引导建立非银行的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可通过搭建有效的投资载体来吸纳社会资本,然后投入到小企业中去,如建立民间投资公司、民间信托公司、产权交易所、产业基金会以及民间租赁公司等。可借鉴国外小额信贷发展经验,如成立“小额贷款组织”,把对普通农民的信贷扶持拓展为对小企业的贷款支持。通过给予一定的政策,以小额贷款组织为突破口,来撬动民间资金,把民间资金引导到一个正确轨道上,合法地开展金融活动,把新建小额贷款组织的目标客户拓展到小企业。

(三)发挥财政杠杆对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的支持作用

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带有很强的财政职能,同时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要出台相应政策给予扶持。政府设立担保基金,或是以贴息的方式来分担一部分金融风险。这样做的目的也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发挥财政杠杆对金融业发展的撬动作用,从而进一步缓解小企业贷款难的矛盾,增强小企业的发展动力。

第8篇:中小银行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贷款 小贷中心 信用评分 信息生产成本

一、商行业银行小贷中心的建立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半壁江山的地位,却遭遇着融资困境的尴尬。2009年4月29日,银监会敦促各银行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国家开发银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成立服务于小企业的专营机构。

各大商业银行也纷纷表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兴趣。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建立小企业信贷中心,专注小企业金融服务,研究其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策略,不仅提高对小企业信贷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而且有效防控小企业信贷的经营风险。

二、小贷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Berger等根据交易中的信息问题,按银行搜集处理信息的不同方式将贷款技术分为四类,包括财务报表型贷款,抵押担保型贷款,信用评分技术以及关系型贷款。前三者都是属于交易型贷款,最后一种为关系型贷款。

而小贷中心完全可以开发信用评分技术以及通过一系列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争取部分的关系型贷款。两者都致力通过生产业主的信息来影响整个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从而影响贷款决策。与此不同的是,信用评分技术将信息采集进行量化处理,而关系型贷款技术不需要。

(一)信用评分技术

信用评分技术,是一项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模型和信息技术对客户的信用记录进行计量分析从而作出决策的新技术。信用评分技术由于将硬性的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处理,其成本低、效率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80年代的美国实践也证明其能够广泛应用于小额贷款。信用评分技术已经成为大银行扩展小额贷款客户的重要技术手段,信用评分技术将公司的数据以及企业主的个人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最后得到一个评分,或关于贷款预期的数据。(Berger,2002)国外学者证实小企业业主的个人信用记录和企业的信用评级高度相关。对于业主信息的考察,包括个人的月收入、负债、金融资产、雇佣期限、自有房产,以及之前贷款的违约记录等。我国目前应用这一技术都有待于全国信用数据库的完善。同时信贷工厂是大银行运用业主和企业信息一同信用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广泛应用信贷工厂模式完全可以作为小贷中心有力的竞争手段。

(二)基于信息生产角度分析

不同规模的银行信息生产成本不同,同时对于不同企业的信息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第一,信息搜集成本,大银行存在网络优势,凭借强大信息系统能处理大量的公开信息,同时在硬性数据分析上占优势;而小银行有地域优势特点,近距离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财务状况,能搜集到很多的软信息,但这些软信息具有模糊化、人格化的特点,难以定量化来归纳研究。第二,信息传递成本,大银行的组织结构复杂,在信息传递方面的委托成本更高,同时经过多层级的传递软信息也容易失真;而小银行链条短,生产软信息具备绝对优势。

图1揭示出各规模的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大银行做大企业的贷款,中小企业的贷款由中小银行的来完成。在两者交点处选择大小银行都无差异,根据这点进行了贷款市场的分割。但面对大企业的“脱媒”,以及国际大银行的竞争冲击,大银行必须去抓紧中小企业贷款这一市场。大银行要降低信息生产的成本,必须改变其组织结构,同时大银行基本以上市,源于证券市场的压力也迫使其改革治理结构,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成本,使银行的信息生产成本线下移。

大银行进行机构改革的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即在产品开发及机构设置上都应该以更靠近客户需求,方便客户办理,具体措施纵向上,扁平化管理进行事业部制改革,直接缩短管理链条,减少信息传递失真及信息失真,降低委托成本和信息生产成本。横向上,根据客户需要设置或合并业务部门。

商业银行改变原有的组织结构,小贷中心的设立正式下移这一成本线的措施。其中独立于分支行的管理模式,是小企业信贷中心的标准模式――战略事业部制,小企业信贷中心既是管理中心又是经营中心和风控中心。战略事业部制直接缩短了机构层次、管理链条,减少信息的失真,更加有利于中小企业软信息在决策中发挥作用;放低的决策权同时也使委托成本降低。

三、结论

战略事业部制小贷业务模式是把营销推动、产品开发、贷款审批、风险管控、中后台支持保障等职能集中在一个体系内,总行对小贷中心在薪酬激励、产品创新和授信审批等方面充分授权。

除了小贷中心改进的信息生产方式降低信息生产成本,以及通过信贷评分技术加上信贷工厂新的贷款手法,加之原先大银行的资金规模优势,网络内调剂资金突破地区存贷比的优势,以及大型商业银行广阔的网络资源,对中小企业本身就颇具吸引力。总之,战略事业部改制之后的小贷中心可以开展抵押担保类型贷款,信用评分技术贷款,以及关系型贷款,在我国很具发展前景。

第9篇:中小银行发展范文

现将我行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安排和具体措施汇报如下:

一、充分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是繁荣市场、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是实现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加快经济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对于那些有利于促进“一个中心、四个基地、产业集群”建设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项目,金融机构应积极给予支持,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向“专、精、特、外、新”的方向发展。

对于有市场、有效益、有前途、有信誉、能增加就业及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应有针对性地提供融资方案,对于其中的优质项目要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完善的、有特色的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机构在信贷工作实践中,应加强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针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而有针对性地提供融资服务,从而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应积极贯彻中央的支持下岗实业人员再就业政策,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和小企业贷款。

对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申请,在符合金融机构信贷原则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评估及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针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较难的问题,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发多种担保方式,探索动产质押、权利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积极拓展符合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特点的融资模式。

二、有针对性地制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

(一)基本理念

为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我行将在总体信贷政策“提高资本效用,把握行业动态,推行组合管理,创造结构优势”的基础上,努力调整客户结构,客户群体从以往的优质大型企业为主,逐渐过渡到优质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并重的结构。目前,我行信贷业务的发展目标首先是优质中型企业,要在培育客户忠诚度的基础上,加大信贷业务合作,支持其成长为我行主流客户群体;同时,也要积极推动小企业信贷业务试点工作,鼓励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区域进行尝试。我行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合作的原则是:“区别对待、择优支持”,坚持以特色金融产品介入,用产品控制信用风险。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工作重点为:

1.积极支持、认真挖掘、抓紧培育忠诚度高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

坚持以“优质”为标准、与区域特色市场相结合选择客户。积极追随区域特色经济确定市场定位,积极介入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中排名前列的企业、区域特色市场中的主导企业。重点支持管理和工艺先进、有技术或成本优势,能依托大企业经营发展,有稳定的上下游客户关系的生产加工型企业;拥有比较完善销售网络的物流企业和具有特许经营权和销售网络优势,在细分市场上销售收入居前的工贸结合型企业;行产品前景广阔,经营模式先进,符合发展潮流的优秀成长型企业。

2.坚持以特色金融产品介入,用产品控制信用风险

积极进行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坚持以适合其生产经营特点,能有效控制与授信相关的资产和现金流的特色金融产品介入中小企业,并通过增加合法有效的第二还款来源,有效控制风险。重点支持抵(质)押贷款、担保贷款;鼓励围绕商务链开展业务合作,包括保理业务、有货权/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标准仓单质押业务、厂商回购的保兑仓业务、以大企业作为承兑人或贴现人的商票贴现业务以及客户账户透支业务等。

(二)具体措施

1.合作原则:积极探索和尝试与中小型企业的信贷业务合作。与中小企业合作的原则:一是有选择的开展小型企业信贷业务,以经济发达、金融生态环境良好、信用基础较好的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