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家庭教育;立法;社会和谐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对一个孩子的全方位教育,而家庭教育作为早期性、基础性、独特性和终身性的教育,是最早也是最易被孩子接纳的教育,因此对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小觑。而目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相关法律作为支撑,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健康发展,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家庭教育却迟迟没有立法进行保护。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国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家庭教育的有序进行。
一、 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
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并且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年龄普遍降低,并且“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经调查报告显示,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0%的比例居首,“钱财纠纷”、“情感纠葛”分别以17.5%和15.0%的占比位列二、三位。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显示另有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发,这种心理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甚至出现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产生欺侮、殴打等行为。一方面是社会的责任,社会教育存在缺陷,执法管教力度不够,社会不良因素及网络影响导致未成年未能正确认识事物;另一方面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教育存在漏洞,校园的法制教育力度弱,导致未成年没有相应的法律常识,一些学校对教师的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偏少,有限的法律教育并不能有效增强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个别教师甚至自身便带有不良行为却无法自察,而这些不良行为很可能已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然而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都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溺爱、专制、放任等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校园暴力的首要原因。当孩子被同学欺负时,一些家长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心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暴力的泛滥。面对家庭教育立法的缺失,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未成年人父母放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公安机关可以对父母进行训诫。姚建龙指出,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强制亲执教育制度,即教父母怎么做父母。这就为家庭教育立法架起桥梁,以促进家庭教育立法的进行,使家庭教育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 家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体现在通过立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家庭教育领域的种种现实问题,确保青少年可以健康茁壮的成长,成为国家的可用之才,提高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协调发展,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总结和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家庭教育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2009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时,不少人就提出要为家庭教育立法,如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家庭教育立法,如日本2006年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强调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责任。2003年我国台湾地区专门颁布《家庭教育法》,之后又出台了《家庭教育法实施细则》等。而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妇联提交了《关于将制定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纳入国务院法制办立法规划的提案》,建议国务院法制办将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纳入立法规划,尽快制定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这说明通过这么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我国制定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重庆、贵州、辽宁省鞍山市妇联已推动将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列入当地人大立法计划,江西、天津、吉林、山西、内蒙古等地也启动家庭教育立法调研工作。通告在当地进行试点活动的形式,查缺补漏,将条例转为法律,更大程度的保障家庭教育立法实施。
三、 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路
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路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法律名称、功能定位和基本内容。首先,任何法律的出台都应该先解决名称问题。法的名称实际上是最直观,最显现的外在符号,可以透过名称,解读这部法的内容,因此这部法律可以就叫做《家庭教育法》。其次是制定本法的功能的定位,要通过立法保证未成年人受到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具有更强的指导性,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并且为其服务;规范的功能也要凸显,用以规范未成年人父母的行为,也要规范服务机构。最后是本法的基本内容,应当是全方位的,包括家长的直接影响,也包括家庭环境的间接影响。一切立身形式的指导,都应该纳入家庭教育的内容当中。
推动家庭教育立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以倡导好的家风,支撑好的社会风气,以家庭的和睦文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学法和守法中,促使未成年人的父母和未成年人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使得家庭结构更为牢固,以小家带大家,让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推动家庭教育立法,使得家庭教育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并且在立法工作中听取多方意见,进行多地调查,制定合乎具有中国现实意义的家庭教育法。家庭教育对家长素质的提高,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促进具有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议加快家庭教育法的出台。
[参考文献]
[1]徐建、姚建龙。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4(5)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发展的第一任教师且持续伴随终身成长的教师。但是,并不是所有家长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就能够胜任家庭教育工作的,家长是否能够胜任“老师”是有条件的,是需要教育的。虽然当前学校和社会相关机构普遍开展了家L教育,但是由于对家长教育内涵缺乏理性思考,导致家长教育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厘清家长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有利于家校合育理论构建与相关实践发展。
一、家长教育的相关概念
家长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教育家长之意,但家长教育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与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等概念相联系,理解家长教育首先要厘清家长教育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一,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是一对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二者关系如同学校教育与教师教育关系一样。从区别来看:首先,二者的目标不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是家庭中以提高儿童基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形式;家长教育是以提高父母家庭教育胜任力为主要目标的成人教育形式。其次,二者主体与教育对象不同。家庭教育(狭义上)的主体是家长,对象是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家长教育的主体是家长教育相关专业人员,对象是家长。再次,教育内容不同。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在家庭日常生活经验和人类基本的知识经验中对孩子开展的教育;家长教育主要内容是“家庭教育学”“家庭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技能。从联系的一面看:其一,家长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家长教育胜任力;但间接目的(也是最终目的)是推进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子女健康成长。其二,家长教育的内容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家庭教育的需要,依托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的,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指导是开展家长教育的内在逻辑。
厘清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开展家长教育需要根据家庭教育的实际需要,不能脱离于家庭教育空谈家长教育;另一方面开展家长教育不是家庭教育本身,不是简单地告诉家长要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评,而是要促进家长具备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和相关素质,能够根据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灵活多样地设计出符合自己家庭实际和子女特征的教育方式。
第二,家长教育与家长学校。在我国的官方文件中经常出现家长学校这一概念,不难理解,家长学校属于成人教育的一种形态,主要承担家长教育的任务。家长学校类似于家长教育的上位概念,是教育家长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相应机构。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松散,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模式,不像现代中小学那样有严格的制度保证。它可以是独立开办的,也可以依附于学校或社区;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开展活动,也可以临时开展活动;可以是民办的、市场的,也可以是官办的、公益的。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我国的家长学校基本上是由妇联和学校举办的;从实际影响来看,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覆盖面和教育效果要远远大于其他形式。
关于什么是家长学校,目前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虽然有人认为家长学校“是对中小学校(包括幼稚园)学生的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但具体在实践中家长学校的概念随着其承担的功能而不断发生变化。2004年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布的《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长学校是以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或监护抚养人为主要对象的成人教育场所,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或监护抚养人建立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思想观念,掌握正确的家教知识和方法,了解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人身安全保障常识,以及相关教育政策法规。这个更符合学校或教育的概念。但是,2011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长学校的任务进行了扩展:“家长学校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素质的重要场所,是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内容主要包括: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为家长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增进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
比较这两个文件可以明显地看出,家长学校的功能在原有的宣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技能、方法、思想等内容基础上,增加了家庭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活动、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等内容。由此也可以看出,家长学校已经囊括了许多不属于“家长教育”的功能,使得家长学校越来越游离于“学校”的内涵之外。
第三,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教育还有一个更加接近的概念是家庭教育指导。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成为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成为相关部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概念。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指导是家庭外的机构、团体和个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它是以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家庭教育为内容的教育过程,家庭教育指导具有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师范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性质”,“其同类概念有西方国家常用的家长教育和我国台湾地区常用的亲职教育等”。这个定义列举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内容、任务,概括出其主要特征,很显然,家庭教育指导似乎包含家长教育内容,不仅因为它明确指出类同于家长教育和亲职教育,而且在定义中也指出了就是以家长为对象、以家庭教育为内容的教育过程。但从现实逻辑看,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
首先,家庭教育指导不能等同于家长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指导方法指导、工作指导等,教育属于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或者是其中的应有之意,但家庭教育指导还包括诸如研究家庭教育状况,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高诊断、咨询,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设施和保障等。其次,主体不尽相同,家庭教育指导更多的是妇联、教育主管部门等机构负责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统称;而家长教育的主体是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员(教育者)。再次,目的不尽相同,家庭教育指导主要目的是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和事业的发展;而家长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促使家长在家庭教育素养方面发生变化,以便更有利于进行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指导是相关部门开展家庭教育事业的工作语言,并非严格的学术概念。
综上,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概念是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家L学校是实现家长教育基本形态(正规),但不是唯一形态;家庭教育指导是相关部门为开展家庭教育而对家长采取教育和指导的工作概念。厘清这些概念之间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家长教育的内涵。
二、家长教育概念的评析与厘定
家庭教育的地位决定了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教育由于语言习惯不同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在德国成为“双亲教育”,在美国称之为“父母教育”,前苏联称之为“家长教育”。根据汉语的习惯,我们称之为家长教育,这里的家长包括家庭的其他监护人。尽管家长教育(或亲职教育)在字面上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但其内涵界定上还是有一定的偏差。下面对近年来关于家长教育概念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在前人界定基础上尝试对家长教育内涵加以阐释(见表1)。
第一,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于教育者,上述概念中只有两处提及。林家兴概念中认为教育者是“正规的或非正规的亲职教育专家”,缪建东概念中认为是“社会教育机构、社区或教育、福利部门”。笔者认为,家长教育一定是家庭教育指导方面专业人员,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研究者、儿童保健、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有经验的家长等等。上述概念中将“社会教育机构、社区或教育、福利部门”视为教育者很明显是不妥的,这里将教育者与教育主管部门或组织混为一谈了。关于受教育者,大多数都认为是父母或准备成为父母的人,这种界定是准确的。但有人认为教育对象是“家庭教育组织者”(杨宝忠)、“家庭教育的责任者”(李俊)、“家庭生活组织者”(赵刚)等,期望将教育对象更加准确,但都存在不严密、不准确之嫌,都是不妥的。家长教育的对象就是家长(广义上的),当然有的家长在实际中没有履行没有承担家庭教育职责要另当别论,这是他(她)教育权利和责任的转移问题,不属于本研究讨论的范畴。
第二,关于家长教育目标。这是家长教育概念中的核心问题。上述概念中对家长教育目标都有涉及,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了这些关键词:管教子女的知识能力、改善亲子关系、称职父母、角色经验、有效能、履行父母责任、家庭幸福、父母自身素质、自我实现等等。这里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将家长教育带来的客观影响作为目标,如“实现家庭幸福”“自我实现”;二是将教育内容与目标相混淆,如“管教子女的知识与能力”“改善亲子关系”。笔者认为,教育目标是人的改变,家长教育目标是改变家长使之更加适应家庭教育需要,成为合格父母。如果用一个更加简洁而专业的概念概括,那就是“胜任力”,说白了,合格父母也罢、称职父母也罢,就是教育胜任力问题。
第三,家长教育内容。目标决定内容的选择,上述概念基本上都涉及到家庭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管教子女、改善亲子关系的知识能力,保育、教育儿童(未成年人)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养的知识、技能,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观念,组织家庭生活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总体来说,教育的内容大致包括了“父母对自身的教育和父母对子女实施教育两个指导维度”,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生哲学等方面知识。笔者认为,上述内容依然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加以涵盖,如果以“胜任力”为目标,家长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围绕家长教育胜任力而展开,包括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动机、情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第四,家长教育的属性。从“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来看,“属”即该被定义概念的上位概念,“种差”即被定义概念与同层级概念的区别。上述家长教育概念的定义中基本上都回避了这个问题,只是个别概念提及到。有的将家长教育归类于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有家长教育的概念将其归类于“教育”“培训”。后者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教育与培训涵盖的内容更大。笔者认为,家长教育应归类于成人教育,但不能归类于终身教育,因为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类型的总和,包括各阶段和各种教育方式。
在总结以上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主导者以家庭教育主体(家长)为对象,以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技能、观念、思想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以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胜任力为目的的成人教育活动。如果从广义的角度看,凡是对家长在育儿方面产生教育影响的主体都包含在教育者的行列之中。
三、家长教育特征
当前家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重视家庭教育务必要注重家长素质,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目前虽然妇联、关工委、文明办等部门都在开展家长教育培训,但是无论从哪方面说,学校都是主体和主导者。提高家长教育效果亟待抓住家长教育的特质。
第一,家长教育是成人教育。前文有述,家长教育属于成年人,家长教育属于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是那些不再进入正规和全日制学校的人们借此可以连续地、有组织地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促使自己在信息、知识、工作技能、欣赏能力与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或以扩充知识并解决个人或社会的问题为目的。”成年人接受教育的动机非常明确――工作或生活的切身需要,因此成人教育的办学思路和方向也非常明确――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切身问题。家长教育属于成人教育,家长之所以接受教育,根本在于在自己已有知识无法满足教育子女需要,学校和其他相关部门应该提供这种教育,在提供这种教育时需要“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为此,学校和相关机构需要进一步地“解析成人群体结构、关怀成人生存境遇、解读成人学习行为、构建教育支持系统”。
第二,家长教育是非正规教育。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是教育制度规定的教育形态,主要指学校教育;而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很明显,家长教育属于成人非正规教育,具有以下特征:其教育对象包括一切需要接受教育的家长;内容上主要包括“非标准化的内容体系,不一定采取阶梯式的课程结构,强调学习成果的应用性”;证书形式上,不是以证书为目的的;时间上主要是短周期、非全日制;教育主体可以在教育机构内,但主要在教育机构之外;授课体系是弹性组织,以学习者为中心,节约教育资源;从管理者来看,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各类非政府机构。基于家长教育的非正规性,虽然国家可以将其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之中,但最起码从目前的条件来看,国家无法强迫要求家长必须要接受教育任务;虽然可以倡导家长要“持证上岗”,需要达到某一要求,但由于家长和家庭的千差万别,我们无法真正像要求教师那样要求家长也要具备教育资格证才能开展家庭教育。
第三,家长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家长和学校教师是学生一生中两个最重要的教育者,教师职前和职后都需要教育,家长也是这样。所谓的“入职”教育是指夫妻在成为父母之前应该掌握的、履行家长教育职责所需要的必备知识、能力和观念,这是成为父母之前的夫妻应该做到的教育铺垫。“在职”教育是指夫妻在拥有子女之后,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教育知识、技能和观念等。过去我们过多注重职后教育,现在越来越需要将职前教育纳入家长教育之中。“在职”教育是家长教育的主要形式,对家长的教育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呈现出来,家长教育的逻辑与家庭教育的逻辑有一定的关联。孩子出生后所经历的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教育挑战,都需要家长胜任,也都需要对家长进行教育。教师资格证有阶段性划分:如幼师证、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也有类型划分: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体育教师等。但家长只有一个证,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学,都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不断学习。
第四,家长教育是统一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教育。统一性,是因为家长共同的教育需要,也因为教育者对家长有统一的要求,每个家长都需要达到,比如掌握孩子成长的基本特点,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个性化,反映家长不同的需要和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人们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有的亲子关系不好,有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个性化需求就是根据家长自己那本“难念的经”而开展的教育。从正面说,个性化需要也指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比如有的家长准备让孩子出国深造,大多数则让孩子在国内发展;有的孩子想学工科,有的孩子则想学艺术。开展家长教育,既需要有统一要求,开展统一的教育,也需要具体要求,开展有差异的教育。
对个体来说,家庭教育是最初接受的教育,并且是伴随终身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涵盖习惯培养、道德规范、情绪管理等方方面面。家庭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家庭在传承社会规范、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发掘儿童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助其成长。对家庭来说,家庭教育开展成功与否影响着夫妻关系、代际关系的健康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城市中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和投入都是前所未有的。家庭成员由于自身经历、教育程度及成长环境的差别,在家庭教育内容、理念、方式上常存在差异,处理好家庭教育上的分歧,并达成共识,对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定增进家庭幸福。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家庭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早期家庭教育开展的情况对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18岁儿童的总数是3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2.52%,可见,儿童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了早期家庭教育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显示,至2005年全球半数以上的国家都开展了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研究。实践证明,政府对家庭教育的干预对促进儿童发展卓有成效。美国的“开端计划”就逐渐增加了基于家庭教育的支持项目。
二、社会变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的开展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和家庭自身状况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变迁、价值体系重建对于家庭教育的方向、目标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家庭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也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1.社会阶层分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方面,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2011年人均GDP已达到5432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分配差距逐年增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悬殊。基尼系数是反映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基尼系数为0.474,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水平,表明当前国内居民贫富差距依然较大。由于人们占有的资源不均,社会分化出了不同阶层。市场化改革以来,各种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阶层拥有不同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阶层间的间隔越来越明显,阶层间的流动也越来越困难。教育程度影响着家长对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接受程度和实践模式,经济状况也影响家长对教育的投入。虽然并非经济支出越多家庭教育质量就越高,但是,要满足基本的家庭教育投入,仍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不同阶层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也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开展。家庭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休闲方式影响着儿童观念的养成。在不同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儿童,有不同的个性和风格,阶层意识和阶层生活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传承到下一代。阶层作为一种社会身份背景,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开展。2.社会价值体系重建家庭是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家庭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规范其道德行为。但是在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正在形成,部分家长对于正确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一方面,我们有“最美妈妈”吴菊萍和“当代雷锋”郭明义,但是“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搀扶等也折射出了一些人的社会心态,出现了道德滑坡及“远离崇高”和“信仰缺失”的现象。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必然会心浮气躁,没有方向。家庭教育应肩负起传承优良传统的重任。传承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核心价值观,是家庭教育的使命。家庭教育中的道德传承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青少年中的恶性事件,深层次的根源在家庭,在于家庭教育。教育学者张春兴指出,不良少年的问题“病因源于家庭,病象显现在学校,社会使病情恶化”。3.人口流动加剧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城乡之间、城际之间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呈现出总量迅速增长和在城市居住时间不断延长的趋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长82.89%。人口流动数量增多导致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同时也使家庭教育面临新问题。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已达2200万人。4.家庭自身日益复杂吉登斯说:“家庭是传统和现代性之间斗争的场所。”当代社会变迁激烈迅速,家庭面临许多危机与挑战,家庭特征的变化会给家庭教育带来深刻影响。一方面,家庭的稳定性在下降,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数量在增加。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离婚率持续上升,2010年的初离婚率从1979年的0.33‰上升到2.00‰,增加了约6倍。离婚对子女造成的心理影响以及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可能带来的青少年犯罪等问题更是受到了普遍重视。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焦虑也影响着代际沟通和家庭教育。转型期生活风险增多,家庭承受的压力在不断增大,家庭认知迷惘、家庭功能弱化以及两性婚姻关系的稳定性下降等都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焦虑,房奴、孩奴现象的出现更是凸显了现代家庭的压力。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状况也日益复杂,夫妻关系的矛盾,隔代教育的矛盾,都会折射到家庭教育中来,使儿童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成长。
三、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社会转型引发的各种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多新挑战和新问题。
1.家庭教育目标偏差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健康、快乐和人格健全的儿童,但在现行的制度环境里,实质上仍然是分数导向,应试教育占据主流,虽然素质教育提倡了多年,但收效不大。现在家庭和学校,培养孩子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报酬,能进入社会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家长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而对于孩子的人格形成和兴趣培养等方面关注较少。究其根源,这与现代社会的阶层分化紧密相关。教育是现代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接受良好的教育,更容易进入报酬较高的行业,实现代际间的向上流动。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就开始了漫长和焦灼的竞争,愈演愈烈的小升初、择校热正是这种状态的反映。社会底层家长担心孩子接受的教育差,“长大后你就成了我”,社会中上层家长则期望孩子“至少要拥有体面的人生”。在这样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孩子发挥天性和创造力的空间越来越少。社会上各种辅导班爆满,孩子的课余时间大部分都被这些辅导班占据。辅导班是体现家长焦虑和互相攀比的竞技场。各种兴趣辅导班对于孩子创造力和兴趣的培养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还难下定论。家庭教育应该以儿童为本,应该提供更多机会让孩子去接触自然,认识社会,学习与人相处和自我心理调整,而不是囿于应试教育,过于看重分数,限制孩子自由和天性。
2.家庭教育环境愈加复杂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家庭教育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复杂。从整个社会心态来看,社会焦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家长的这种焦虑和浮躁,很容易影响到对子女的教育。大众传媒对诸如虎妈、狼爸等教育方式的一味吹捧,也会误导家长的教育理念。家庭中的个体千差万别,并没有一个适用所有孩子的家教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及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灵活,更加快捷,孩子接受外界信息很多,但这些信息往往良莠不齐,儿童难以甄别。同时更多的人机对话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亲子沟通时间减少,造成孩子情感缺失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孩子们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有自己的亚文化。如四年级小学生编写的“斗妈大全”、儿童间流行的“灰色儿歌”等都表达了孩子们心中的某种情绪,不容忽视,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家长如何保持理性,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家长不断摸索和认真思考。
3.不同家庭教育者之间差距较大
在同一个家庭中,教育者可以是父母、祖辈,也可能是保姆等,但这些教育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孩子需要教育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了解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需求,能处理好亲子关系,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等等,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正确的理念,而且需要恰当的方法。恰当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不恰当的方法还会造成亲子关系恶化。年轻父母一般有较多的文化知识,能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祖辈多是根据以往经验来照看孩子。不同家庭的教育者差别也很大,表现在教育理念、方法和经济水平等方面。如果父母的经济能力强,可以提供的资源相对多一些,营养和智力发展投入较多,孩子成长的环境较为优越。但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父母要面对更多的困境,如贫苦的生活、失业和社会排斥等。底层父母对于教育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费用都较少,迫于生计的压力还会影响到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态度。“穷二代”“富二代”等话题不断,很多问题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不同的家庭面临不同的问题。此外,父母对看护孩子投入的时间也是重要因素。很多亲子关系的问题是由于父母子女相处时间少导致的。由于父母都有自己的事业,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尤其是婴幼儿阶段,不可避免地需要有祖辈来参与孩子的抚养,致使隔代教养产生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上海有50%~60%的孩子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总数的一半。祖辈的教育理念、教育水平直接影响了孩子各方面的发展。父母早出晚归,与孩子相处时间很少,对于亲子关系的发展很不利。研究表明,0~3岁是儿童成长至关重要的时期,把握好这个时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4.家庭教育方式多元化带来选择困境
随着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家庭教育也出现了很多新奇、吸引眼球的方式,如美国的虎妈和中国的狼爸等。市场上关于的家庭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指导家庭教育的专家也比比皆是。家长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感到迷惘,不知该作何选择。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方式,都要以孩子为本。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家庭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在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每个家庭也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家长应该真正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因材施教,顺应孩子的天性,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切忌盲目跟风。
四、几点思考
[论文摘要]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存在着价值观狭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内容片面和教育行为背离等现象。应该自觉加强家庭教育社会化、拓宽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人的社会性发展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始终,从婴儿期开始,通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其中,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性初步定型的时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动因,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内部影响、社会文化传播工具等对儿童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是指儿童接受社会影响并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选择,从而将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身的个性特征的过程。儿童的社会化是在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以致出现家庭教育的失误。因此,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将家庭生活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1启蒙性与持久不间断性。家庭是抚育儿童的摇篮,既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其中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力、体力的成长和最初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奠基的作用。同时,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教育过程,而家庭教育天然的连续性为其提供了重要保证。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必然经历学校教育场所和教育者的变更,每一次变更,个体都有个适应过程。如,个体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和风格、适应新的教育者等,而家庭教育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家庭这所“不变的学校”和父母这个“终生教师”对个体的影响是持久不间断的。
2感染性与潜移默化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相互交织着,家庭中的多种因素,如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活习惯等均会在耳濡目染中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同时,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他们的人生态度、性格脾气、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消费行为、待人接物的处世方式是儿童最直接、最经常的仿效榜样,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3灵活性和及时性。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场所,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家长主要是通过生活过程或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风俗和传统习惯去引导、要求儿童,如讲究卫生,尊敬长辈,不打断他人谈话,恰当地向他人问候,不随便将他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并对不合理的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方式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个体生活的基础在家庭,长期的朝夕相处使个体在家庭中的言谈举止是真实自然的,其优缺点、思想状况、个体特征在父母面前一览无余。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等实际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带有血缘伦理权威性的教育来引导孩子。
此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教育这种广泛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的。
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以其与家庭生活相交织的独特特点,对儿童的个性、情感、思维、认知、技能、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另外,家庭教育的各个特点又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与影响家庭教育的人际关系、经济条件和家庭文化等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地影响着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家庭教育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来进行的,在此过程中,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往往主要是通过家庭的人际关系来进行的。家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的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和邻里之间等,而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儿童最早接触并且对其社会化影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据有关研究,父亲在男女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那些早年未与父亲有接触的儿童,在其性别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安全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如果对儿童采取保护、非干涉性、合理、民主及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具有领导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态度友好等个性品质;相反,儿童则显示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情绪不安等个性品质。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具有情绪传导、性格形成和行为规范等作用。父母采取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特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的儿童其社会化程度高。
此外,家庭教育还受家庭的物质环境和家庭的精神文化影响。经济决定着家庭教育的物质环境,如家庭环境优美、整齐、清洁的能时刻熏陶、启迪着孩子。家庭的精神文化包括家庭的教育观念、学习氛围、行为规范、管理方式等,它通过几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机制影响着儿童,具有强化、认同、理解等功能。强化,也就是父母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奖励他们认为正确的儿童的行为,惩罚他们认为违反规定的孩子的行为,同时将一定的系统的规范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并且使得遵守这些规则逐渐成为儿童的习惯和内部的需要;认同,即儿童不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模仿父母,以父母为榜样,并努力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理解,父母有意识地观察并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敏锐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不断形成自我意识以及交往的品质。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希望下,我国绝大部分家庭虽然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存在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不关心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教育的现象;也不难发现存在着教育方式偏失、方法单一的状况,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误区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1教育观念重智轻德。在应试教育“考试至上”观念的引导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个性、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不以为然、不屑一顾,认为智力发展才是关系子女整个一生发展的实用能力。子女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和家庭间彼此谈论的热点,看书做作业是子女生活的唯一内容。频频见诸于大众传媒的家教热、各种培训热、择校热等问题说明了家庭对子女智力教育的关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一项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当问及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及“你最关心孩子哪方面的事情"”时,68%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子女的个性及道德品质。殊不知父母在把子女培育成“人中之龙”的过程中要先成“人”,而人格及道德品质是成“人”的重要要素。
2教育方式偏失。独生子家庭容易产生娇惯溺爱;经商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容易对子女放任不管;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性格特征等原因也会对子女采用粗暴专制的管理方式。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娇惯溺爱、放任不管和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造成不良的个性特征;父母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效果。3教育内容单薄片面。为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社会,家长普遍重视对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勤俭品质的养成,忽视家务劳动的锻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的家长不太注重对子女进行关心他人和社会、关心环境和自然、关心集体和服务等更高一层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灌输,这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教育行为背离示范。家长往往对孩子正向引导,要求较严,而自身的行为榜样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甚至相反,使初步具有评判能力的儿童易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或者对教育产生怀疑、厌恶,甚至会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儿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心态的形成,甚至导致人格的缺陷。
三、提高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的理性思考
考察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剖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而家庭教育促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教育观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1确立以发展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庭教育观。观念指导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教育氛围,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狭隘的家庭教育观念培育出来的是有缺陷、有隐患的个体。因此,家长应从理念上树立起与时代相符的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如,孩子的健康和人格的增进,孩子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孩子有效参与民主的社会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
2提高家长的社会化程度。子女是家长的镜子,子女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父母。家长必须明确自己在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所执行的责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道德觉悟、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一项道德社会学的应用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和教育方式与子女道德人格形成及人生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要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在思想修养和文化知识方面进行再社会化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家长才能运用灵活创新的教育方式,营造道德与文明的家庭氛围,培育出德智双优、人格健全的子女。
3拓展家庭社会化教育的内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应根据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突破传统的重智和育才的局限性,将体、美、劳、技的训练纳入到家庭教育的范围。尽可能提供现代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并利用这些条件,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旅游观光、阅读视听、体育活动和家务劳动等方面来拓展孩子的社会化内容,使孩子在家庭活动中陶冶性情、增强体质、丰富生活,从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个体的社会性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长介绍教育学专业知识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是个人力、财力、信息等丰富的资源库,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开设家庭教育辅导机构或制定和实施指导计划。例如:美国密苏里州通过实施“父母作为老师(PAT)计划”对父母进行辅导;英国在中学普遍开设家政课;日本很早就为家长开办了学习班和讲座,政府还定期编辑和发送家庭教育参考资料。在我国上海一些学校也通过家长集会、“星期天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及“家庭教育报”、“教子有方”有奖征文等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力量,形成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推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注释:
[1][2]孙杰远)论学生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3(7)
关键词:家校结合;教育;品行
对学生品行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学生踏入社会后的生存能力问题。加强对孩子品行的教育已广为认可,但在现实生活中,学校苦恼的是,在尽心尽力做好学生品行教育的同时,在提倡“三结合”教育的现如今,却总会遇到一切为孩子服务到底的家长;而家长也每每会懊恼,为什么自己的教育方式屡屡遭到学校的否定。
由于独生子女问题、家长个人涵养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如何进行家校联合,做好学生德育工作进行了探究。
一、家庭教育在德育中存在的不足
(1)家长的过度呵护。现阶段在校就读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到了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城镇地区、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家庭来说,由于孩子少,自然就当成了宝,我们便会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好好学你的习,别的什么都不用你做。在家长的误导下,现阶段的学生在品行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缺陷,尤其是其生存能力、动手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
(2)各类因素造成的学生性格缺陷。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九零后”成了大家嘴里自负的一代。大家都热衷于评议“九零后”的种种“创举”,抵触中也渐渐接受了九零后的“另类”,却少有人愿意为有的“九零后”给社会留下的自私自利、固执任性等不良品行承担责任。学校往往会成为第一责任人,接下来会有部分极不负责任的家长浮上水面,最后才会有人思考社会的责任。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们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容易养成固执、自负的性格。
(3)家庭教育的缺失。为了生活,外出打工成了农村中的普遍现象,这部分父母只身在外,很难顾及自己的家庭,很难有时间思考子女的品行教育问题。单亲家庭以及孤儿中,孩子的自尊心更容易受到创伤,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和睦氛围以及关怀,导致这部分孩子更容易步入歧途。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加之个人素养的欠缺,让不少家长无暇顾及对子女的道德教育。
二、家庭教育影响德育效果的有利因素
对于学校,每一位学生都只是一个个体,是概率上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对家庭,孩子就是全部,就是百分百。希望孩子能够品学兼优,这既是每一位家长的良好愿望,也是每所学校对学生的期待。所以,对学生的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均存在许多有利的因素。
(1)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较老一辈人而言,年轻一代的父母接受了较为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个人的素养以及对子女教育观念的提升,形成了家长陪孩子参与社会实践、丰富阅历、践履社会道德的良好现象,而在物质基础上,新一代父母也有条件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家长教育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教育水平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了家庭和谐、成员间平等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于是,越来越多的民主型家庭相继出现。民主型家庭教育是一种高水平的家庭教育类型,在此类家庭环境中,能够让父母与孩子加强情感沟通,增加信赖,有利于发展孩子开朗、合群、尊重、平等、独立性、是非分明等品质,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2)生活水平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的大力推行,使得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得以提高。在物质水平能够有保障的情况下,许多家庭都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子女的教育需求。
(3)期望效应的激励。父母的良好期望对子女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而强烈的期望也促使家长愿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来。中国的父母,都有极其强烈的“望子成龙”心态,期待自己的孩子更优秀,而强烈的期望促进了父母能够主动发现并发掘孩子的特长、爱好,对孩子的品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无形之中促进了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新形势下的家校结合教育方式的策略
(1)改变家庭教育方式。①强化家长主体地位。学校应转变思维模式,把单纯从学校教育方面出发转变为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出发,拉近学校与家长的共同教育目的,取得家长的支持;将家长被动式的从属于学校德育体系的地位,转变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长教育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肯定家长在学生品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家长对于自己责任与义务的认识,方有可能真正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孩子建立起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双向沟通的亲子关系。②促进家校沟通互动化。改变学校“居高临下”的单向指导模式,转化为教师和家长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关系;改变学校对家教指导时以授课为主的方式,转化为多向互动的方式,让学校、家长、孩子三方面互动,相互学习、补充。在教师和家长思想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树威信,共同研究教育措施。学校一方面要负责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理解并服从家长的教育与指导;家长应放弃对学校的依赖,以主人翁的身份向学校提出建议和要求,以促进家教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鼓励学生向父母表明自己的愿望,督促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式,也可以把对家长的意见、希望反映给学校并由学校反馈给家长。
(2)切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①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的匮乏常常导致了教育方法的错误,而部分家长又有“专家”情节。为进一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学校可以聘请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来校,通过对事例的透彻剖析,结合当前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倾向性问题,由浅入深进行分析,让家长受到教育。②通过家长会传达学校对家长在学生品行教育方面所寄托的希望和要求。召开家长会时,切忌以空洞的理论来进行说教,应该多结合一些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让家长可以更直观地感同身受,更客观地做出判断,促进自己完善。学校有责任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学习、操守等方面的表现,并充分认识个体差异性,承认个体在性格、喜好、能力等方面不尽相同,才能让他们更理智地对孩子做出评估和要求。③增加主题互动。在进行家教方式指导过程中,学校应尽量避免老套的“听讲”方式,多创造利于家长参加的主题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获得感悟。“亲子活动”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交流方式,其活动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包括了读书会、郊游、亲子体验等各类活动,适应人群广泛。通过“亲子活动”,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感恩之心。④对单亲、孤儿等特殊家庭的孩子进行品行教育与引导时,除教师格外加以关心之外,还要加强与学生监护人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找到家的温暖,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对于留守儿童,应指导监护人对孩子的督促和管理,还应督促家长多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常回家看看,尽可能多地陪陪孩子,不让孩子感到孤单。⑤利用好“家校通”等现代传媒平台,定期、不定期地向家长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性信息,学生在校的一些表现,切实加强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另外,可以向家长推荐订阅一些好的家教类的报刊,以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经验的交流。
我们新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重视程度是历史上没有过的,在孩子培养上所下的功夫也可谓史无前例。然而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上,却存在着不少认识和行为上的偏颇。许多家长一谈到培养孩子成才,就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就认为只要盯住孩子的学习,辅导孩子的学习,保证孩子的学习就可以了;家长热衷于“0岁方案”、热衷于给孩子各种知识的学习如舞蹈、画画等,而对于孩子做人的教育则忽略了。因此,要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走出家庭教育误区,扭转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倾向和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被恩格斯誉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添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古今中外的事例表明,一个人具备优良品质越多,其聪明才智往往发挥得越好。否则,纵有聪颖的天资,也会被不良品性和习惯所淹没。家庭对学生实施德智并重的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家长重视对孩子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的教育,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保证。重视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的传统。“欲齐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自身。”这是我国古代经典《大学》中的思想,其中“齐家”实际上包含着家庭教育的内容,作者把家庭教育作为“治国之本”,可想而知,我国古代对家庭教育已经相当重视了。其次,我们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注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第三,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具有良好地的行为品德方面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国外许多发达国家也很重视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孩子做文明公民。在1992年国际教育大会的第78号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提到"发展伦理和公民价值观"的意义:"教育系统在伦理、公民和道德教育中应发挥一种基本的作用并与家庭所起作用相互补充。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给家庭带来了新的刺激,社会信息量大增,而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家长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请家教,增加课外作业,目的是让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为此家庭教育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校是一所城郊结合型普通初级中学。生源除了南桥镇古华小区的孩子外,还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农村。而且我们深知一个学校要办好,要办出特色,没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样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自1985年我们古华中学开办以来,历任校长都十分重视家教指导工作。1986年9月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1989年创办了家长学校,1999年我校成为第一批上海市九五家教实验基地之一。在 市 、县教育局、镇教委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下,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走出了一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心理辅导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家教规律的新路子。
我校现有学生一千四百多名,其中家长学历大专以上的占全校2800多位家长的8%,家长的文化层次决定了大多数家庭的业余生活是以休闲为主,既使有些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也只局限于在校的学习成绩。因此,我们学校认真分析了本校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结合上海市九五家教实验基地工作,对家长进行指导,切实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质量。
(一)指导内容
1、家长应该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2、怎样正确处理“智和德”两者之间的关系
3、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4、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重智轻德的态度
5、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6、如何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7、如何调节家庭中的亲子之间的人际关系
8、家长如何加强自身修养,优化家教环境
9、怎样纠正品德不良孩子的行为
……
(二)指导方法
针对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倾向,根据家长的心态,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性。
1、成立家委会,开展家庭教育互助组活动,使家庭教育更有说服力。如有系统地传授家教知识;开展家长互助组活动,请家长对家教中出现的问题共同交流,组织研讨科学教子方法;组织有行为偏差学生及其家长观看有关录像并开展讨论,提高认识。
2、开设家庭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目前大部分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而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又需要家长的帮助,因此,大部分家长希望接受家庭心理教育指导,我校是上海市心理辅导实验校,我们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不仅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而且根据我校学生家长特点,也为家长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平时想干什么,从而选择一条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的方法。
3、专家授课。
我校依托社会、社区大教育,充分发挥家委会、社区理事会作用,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拓宽家教指导渠道。聘请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先进人物、知名人士、家长代表担任校外辅导员并定期举行研讨会、恳谈会,不断提高家教指导工作质量。请司法部门为家长上法制课。
4、开展了亲子互爱活动。为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开展亲子通信活动,让家长去发现孩子成长的烦恼和情感的需求,了解孩子的精神压力和学习负担;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和对家庭的责任。从而加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使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以小手牵大手”形式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
我们充分发挥和组织县读书俱乐部成员(学生)学习,利用主题班会、团队课及活动课,分年级分班级召开学生会议,积极宣传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的意义。我们建立以年级组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管理体制,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宣传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重要性,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学会指导家长方法。不仅加强和完善了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管理,并提高了家长学校的教育效果。
6、开展好家长评选活动。
7、分类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
家庭教育指导是一项长期而有艰巨的工作,家长的观念不可能在一次、二次指导活动后就可以改变的。因此,在集体指导活动之后,根据不同家长和存在的不同问题,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册”、“谈心”和“家庭心理咨询”等方式,使家庭教育指导者与家长之间更多地沟通与理解,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成效
几年来,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受到了全社会的欢迎和支持,特别是在家教实验基地成立和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形成了学校主动指导、家长积极配合的和谐的社会氛围,有效地优化了育人环境,发掘了社区教育优势,大大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同时学校的良好的校风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树立,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学校应有的作用。
² 92-94年我校的家长学校被评为县先进集体,95年我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
² 99年被评为县心理健康教育一等奖。
² 98年度我校爱心工程古华基地被评为市先进集体。
² 98年10月我校的家长学校接受兄弟区县中途检查,受到专家们的好评。
² 2002年我校再度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
1、通过对家庭教育中德智并重的教育,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开始扭转“重智轻德”倾向,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能力。
2、通过指导和学习型家庭的创建,使家长由被动的无奈学习理念向主动学习理念转变。使全体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生活领域得到拓展,促进了家庭美满幸福。他们由消极地被动地参加家长会,到积极参与家教指导活动,并把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与其他家长一起交流和学习;由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向教会孩子学习、发展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孩子人格方向转变,并积极支持子女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等。
3、由于我校有效地开展了家教指导活动,使家长开始读懂孩子这本书。我们针对青少年现状及反映出来的生理、心理发育不同步等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剖析、讲解,而且采取了分年龄、分层次的指导方法,并且我们根据家长学校教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了一套适应我校学生和家长实际情况的家教指导教材,提高家长认识,深受家长欢迎。家长们说:“在家长学校里,我学会了许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也使我认识到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责任,我要好好感谢家长学校。”他们还说:“家教活动开展得非常好,对我们家长和子女都有很大帮助。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配合学校和老师一起抓好对子女的教育工作。”有一位家长在家长互助组上谈到:家教指导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个家长,既要负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让他们身体健康成长,还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与学校一起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只有努力当一个合格的家长,才能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子女。
在参加学校开展的多样化的家教指导活动中,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行为得到了更新和转变,认识得到了提高。历年来我校每年都有一名学生家长获市、县级好家长称号。
(四)、问题与思考
1、要根本改变“重智轻德”的倾向,必须改变现有的教育机制,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
一、家庭教育是人生奠基性教育
当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天起,做父母的就成了自己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肩负起对孩子教育的重任。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孩子。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在这个承袭关系中,它具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先天遗传因素。二是后天教育影响因素。有的人说话声音和长像简直就是父母年轻时的翻版,还包括走路的姿势和喜好。这其中除了有一点遗传外,主要是长期耳濡目染的结果,父母的生活作风、劳动或工作作风、兴趣、爱好、习惯等个性特征,都将结孩子留下极其深刻的影响,有的甚至成为孩子终生效仿的榜样。尤其是父母的人生观、是非观和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标准、处世方法和处世原则,一旦被孩子认可和接受,是很难改变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其子女一生的成长。
有人说,孩子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前途的收获。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教子成才,但是如何对孩子施行家庭教育却知之甚少、方法不多,亟待提高其作为家庭教育施教者的综合素质与教育能力。
二、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
在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并且在学校教育的整个阶段内,一般都自始至终伴有家庭教育。我国己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大多数人能在学校受教育12年至15年,有的甚至能受教育18年以上。学校教育结束后,家庭教育仍在继续,甚至影响终生。有的父母对家庭教育长期性认识不足,以为父母的任务主要是管好孩子入学前的一段,孩子入学后,把一切都交给了老师,虽然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高度信任,但是这种想法也会导致家庭教育的松懈,对充分发挥校内外整体教育的有效性是极其不利的。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反映孩子从上幼儿园到上学期间,老师的话就好比圣旨,孩子们愿意听老师话,不愿听父母的话。孩子入学后对父母的依赖性逐渐减弱了,因为他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新奇,而集体生活又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还有课堂上学到的各科文化知识,让他们眼界顿开。孩子们从父母那种过多的、琐细的呵护、甚至约束之中解脱出来,开阔了视野、扩大了交际、增长了知识,对群体和对社会有了更深广的理解与体验。这个时候,他们很可能对家庭的某些负面影响产生朦胧的否定意识。如家庭天地的狭小、生活的单调、父母知识的匮乏、不良的家庭生活习惯、家庭教育的不当等。他们觉得老师的知识很多很多,甚至以为老师什么都知道,是天下最有知识的人,老师的话总是对的。孩子们这种“向师性”,是从入学逐渐形成的,随着他们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向师性”也逐渐减弱。家长了解和认识这种规律后,不能放松而是更应抓好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自信心。自信心需要从小培养。而树立自信心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夸奖。孩子需要夸奖,需要鼓励,夸奖孩子,不仅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的信心。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鼓励孩子去相信自己,有自信才能进步,有自信才能出成就,自信是孩子发展的基石。②责任心。责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责任感。责任是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对份内事情的一种内心感受,让孩子具有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活及健康负责,做一个对他人、对集体、国家和社会能够尽职尽责的人,只有从小打好这种个体内在品质的坚实基础,他们将来不管到哪里和从事何种工作,才能真正做到“责在人先,利居人后”。③自我控制力。对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而且越小越好,培养孩子从小能经得起表扬、成功,受得了批评、挫折和失败,有自知之明,能自控、自律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约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④独立性。很多专家提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从幼儿开始,从让他们独自睡觉开始,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有独立见解,能独立做事,也就是说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家长千万不要代办、包办。让孩子做到自主、自立,不依赖别人。
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
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经过家庭有意或无意的教育和影响,孩子在品质、习惯、兴趣、爱好等许多方面,已经能够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了。他们可能有好的品质和好的习惯,也可能有不好的品质和习惯,但不管怎样,一旦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学校都要以它特有的模式,按既定目标,去进行有计划的、统一的再造性“加工”。有的顺理成章,显得较为容易,有的则需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才能有所成就。
有的孩子在家里已养成自私、任性、粗鲁、骄横、好吃懒做等坏的习惯和不良品质,入学以后由于教育适时、得法,外加集体影响和约束,他们原来的不良习惯和品质会得到改造或抑制。如果积习不深,有些毛病是能够在集体中自然“融化”的。但是,有些孩子不良品质和习惯却是很难矫正的。其最初表现是,常常随意破坏纪律;与别人交往时,总想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好恶,在群体中只团结少数人等一系列不良倾向时有出现。这时,如果家长不配合学校做好工作,或者采取偏袒、放纵态度的话,不仅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而且极容易挫伤老师施教的积极性。
一、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原因
原因一:家庭德育还没形成良性的社会舆论。健康的社会舆论是鼓舞、激励和约束人们言行的巨大精神力量,能起到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当前对家庭德育产生影响的各种社会团体,社会舆论,传统习俗,邻里环境及大众传媒(包括电影、广播、书报刊物、网络等)都没能很好地配合家庭的德育工作,宣传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办法的内容很少。相反,神童天才,早期教育成功的例子在报刊、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中屡见不鲜,人们对此的兴趣极浓。“文凭风”、“天才热”冲击着家庭教育,家长认为:分数=知识=智力=文凭=成才。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考高分,盲目用物质金钱奖励。有的家长不问试题难易威吓孩子,甚至拳脚想见。于是学生中考试舞弊者有之,让人代答卷者有之,改分数者有之。家长在关注孩子分数上升的同时,却失去了对孩子的良好品性的培养,陷入了“重智轻德”的误区。
原因二:社会德育的下坡使家庭德育陷入困境。当前许多新事物新现象使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家庭德育的内容与社会德育、社会风气的格格不入。例如家长教育孩子要有同情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可社会上的一些乞丐利用孩子的纯真进行各种非法的变相乞讨来骗取钱财。比分数、比名牌日渐成风。家庭相互间攀比心理等等使得家庭德育难以抵制社会的功利、物欲和世俗,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
原因三:学校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家庭教育学校化、智能中心主义等现象。传统的应试教育重视的是分数,而素质教育提倡发展人的各种能力。本着素质教育的宗旨,家长们忙开了,家长成了教师的“助教”, “第二课堂”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承包机构。孩子承载着学钢琴、绘画、外语、电脑等智能教育的超负荷,家长忽略了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养成和良好品德的培养。
二、走出家庭教育中重轻德的误区的对策
对策一:提高社会德育的效率,改良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全体对家庭德育的重视。社会德育是指一个社会教育机构,通过对社会宣传、社会榜样、社会交往等活动,对广大社会成员施加教育影响,以养成其品德的活动。社会教育机构应承担为下一代着想的责任,制止有些部门不顾教育影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毒害广大青少年思想的活动。对媒介传播的一些不健康、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容加强管制。抵制现在社会流行的黄赌毒现象、功利主义、物质第一等毒害。积极引导青少年对社会现象、新鲜事物的正确判断并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鼓励、奖励真正给人以精神享乐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产品。净化社会宣传,改良社会风气,形成社会关心德育工作,社会重视家庭德育的大气候。
对策二:建立社会 、家庭、学校的德育网络,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学校、社会、家庭形成一体化,既是孩子成长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其中学校将扮演沟通联络的角色。从人的发展看,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结果,社会中的公共教育领域,如图书馆、广播、电视台、电影院、报社、博物馆、青少年宫、文化宫等都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每个孩子都是从一个家庭成长起来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起奠基作用。作为学校教育应合理地引进社会教育内容,特别是在由传统的应试教育由素质教育过程中,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而不是成为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助手。
教育好学生,我们学校和老师当然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可教育毕竟是双方面的,在此我想对家长们就如何配合学校工作,抓好家庭教育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首先,我们在思想上要重视家庭教育,不要认为孩子上学了,我们培养孩子的责任就没有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在家的时间最长,在所有的外在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我多年的教学体会得出:凡是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孩子的发展一般都比较好;凡是家庭教育有缺陷的,孩子的发展一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科研部门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我们要了解学校和老师有哪些要求,并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这样教育要求才能保持一致。只有了解好了,才能与学校同心同向。学校最怕的是相互抵触和干扰。如:给孩子太多的零花钱,他们就用来买好吃的,去三室一厅,衣服都要名牌,不能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
再次,我们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环境:要有安静明亮的学习教室,桌凳的高矮要适当,要减少各种干扰(听觉的,视觉的)。还包括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要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家庭气氛和谐,家庭活动健康有益。
第四,我们要为孩子做良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如:不打麻将,不无节制地看电视,言行文明,尊敬老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