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

第1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

《规划》明确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对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整体的宏观设计,描绘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蓝图。到202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逐步减缓。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定。

《规划》根据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等三大区域,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应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和西南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水土配置错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规划》强调,要围绕重点建设任务,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资金,调整盘活财政支农存量资金,安排增量资金,积极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组织实施包括水土资源保护工程、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验示范工程等在内的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五项重点建设任务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发展雨养农业,到202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

第2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

突出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切实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

改造升级“老字号”。加快酒类、食用菌、木材等传统行业技术创新改造,推进大地粮油红树莓果酒、伟业国际木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促传统行业升级。深度开发“原字号”。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着力引进龙头企业。推动水稻、玉米、大豆在深加工上做大做强,特别是在玉米深加工上实现破题。培育壮大“新字号”。立足生态优势,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加强新产业培育.力争在新材料、新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行业建树。

突出引资引智创新体制机制

从完善体耕机制搞活体制机制入手

推动尚志振兴发展

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审批项目清单管理,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双创”工作,加快民营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完善人才培养体制.加大培训力度,灵活培训方式,强化实践锻炼,培养创新型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吸引人才硬环境,优化留住人才软环境,促进各类人才集聚。深化对外开放。依托“对俄合作经贸示范市”,加快对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建设.繁荣对俄贸易,把尚志建设成哈尔滨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龙江丝路带”上的重要枢纽。

突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以深化业改革动力

以转变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构建现代业产业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农产品生产优先序。提高供给质量,叫响尚志绿色无公害水稻、白头霜玉米、大白眉大豆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到2020年。全市“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800个以上。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稳定粮食生产为抓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从拼资源、拼消耗转到依靠现代机械和新技术上来,从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适度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户籍、金融、乡村治理等各项改革.继续破除束缚农村生产力的不合理限制,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突出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赢

加强生态保护。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完成上下达的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任务,提高水质、空气质量达标率,扩大森林覆盖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精心设计和培育生态旅游产品.逐步形成以亚布力为龙头,帽儿山、乌吉密为配套的复合型国际冰雪旅游综合体;以亚布力和帽儿山为两极。苇河、一面坡、乌吉密为配套的休闲度假和健康养老及异地养生旅游产品。加强土地保护。实施“三减”行动,推广应用农家肥、有机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控等技术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探索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突出共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把财政资金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

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泥草(危)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解决好拆迁、回迁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落实扶贫责任,探索多元化扶贫脱贫新路子,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教育、医疗、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改革探索,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突出专项整治优化发展环境

严查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行为

第3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

从农业部获悉,《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正式。该《规划》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等三大区域,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

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应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和西南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水土配置错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规划》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发展雨养农业,到202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四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防治农田污染、综合治理养殖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以及到2030年养殖废弃物实现基本综合利用,农业主产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基本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得到全面利用。五是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增强林业生态功能、保护草原生态、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

第4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

关键词:休闲农业

1休闲农业概念及内涵

休闲农业,又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在充分挖掘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及文化传承等资源的基础上,以满足人们休闲、观光、体验及娱乐等消费需求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需求不再局限于都市化的便捷,更呈现去城市化、自然化等趋势,休闲农业也顺势发展起来,它以农业为依托,运用系统科学、生态学原理和环境美学的方法,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是生态、休闲、科普相互融合有机体。

休闲农业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功能上。首先,休闲农业的主体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模式,它从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延伸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休闲服务行业。休闲农业生产的产品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农产品,更包括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切身的生产体验、舒适的农家生活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等。其次,休闲农业要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休闲农业服务的主体是向往乡村生活的都市人,要为他们提供满意的休闲服务,就要让他们能够真真切切地融入到农村生活中来,并且在这种生活体验中,让他们感受到农村之美、农产品之美和农业生产之美,让他们更敬畏大自然,更珍惜劳动成果。最后,休闲农业必然是生态农业,它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生态就是其中一大卖点,也是其发展的基础和特色,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实现休闲的需求,而休闲体验的消费模式也将进一步增强环境的生态保护。

2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现状及问题

重庆市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市政府把休闲农业作为一大产业来抓,着力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目前,全市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3个、最具魅力休闲乡村1个、最美休闲乡村7个、中国美丽田园14个,总体发展形势呈现上升趋势。休闲农业发展效益良好,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增加了就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效果明显。

同时,重庆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休闲农业发展层次较低,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水平,特色不够突出。经营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农民,受限于自身的学识和经验,他们的经营比较粗放,大多局限于农家乐的形式,主要提供吃喝玩乐;硬件设施简陋,比如各个农家庄园的整体风貌以及室内装修都显得简便和雷同。二是休闲农业经营方式单一,少有综合利用,缺少休闲、体验、采购等项目,民族特色和当地民俗的开发不到位,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更是少见。三是休闲农业提供的服务水平尚待提高,一方面是硬件设施亟待加强,比如食宿条件、卫生环境等,另一方面是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亟待提高。四是休闲农业发展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自主无证开发经营的情况,另外平山伐林、私搭乱建、乱排乱放现象突出,使生态环境受到不良影响。

3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针对人们日益高涨的休闲消费需求,要充分利用好重庆市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休闲农业发展,加强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业的结合,加强人文民俗与休闲观光农业的结合,注重挖掘亮点,突出特色。结合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定位,合理布局休闲农业区域性产业,在都市功能拓展区打造以都市闲情为主题的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区,着力发展以体验为主的园艺和设施农业;在城市发展新区打造以巴渝乡情为主题的现代农业景^区,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打造以山水真情为主题的滨水生态农业体验区,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打造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的武陵山民俗特色农业休闲区,推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3.2强化扶持,正确引导

重庆市政府应该出台积极的休闲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对于示范园区、精品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大资金补助力度,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推进休闲设施的改造升级,全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休闲度假区,推出一批吸引消费的农业旅游项目,培育好良性互动的农业旅游市场。还要在经营理念、发展模式、内容创建等方面加强引导。比如,要改变单一的提供消费的经营理念,强化生态意识和文化意识,做可持续性、友好互动性的休闲农业;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探索多元化投入模式,为休闲农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丰富休闲体验的内容,在创意设计和民俗文化开发上多下工夫,注重生产和生活、自然和人文、休闲和学习的相互融合。

第5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

一、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内涵

关于生态补偿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由于不同学者对生态补偿进行研究与阐释的角度不同,使得他们对生态补偿的概念出现了不同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因而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关于生态补偿的权威定义。一般而言,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性质,而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一部分人完全可能在不支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到通过生态环境保护者的付出而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效益。为了防止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激励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必然要建立一种机制来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者所支付的额外成本以及对所丧失的发展机会成本予以补偿。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所谓生态补偿就是生态效益补偿,是指促进生态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政策、法律与制度安排。它要求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支付相应费用,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供应者获得相应报酬;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好生态产品和服务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提供;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好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激励人们从事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保值、增值。[3]本文所提出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是从绿色农业正外部性的角度来研究生态补偿。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指的是给绿色农业生态产品以及生态服务提供补偿费用的一种制度安排。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向绿色农业经营者支付生态发展、生态保护以及生态修复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以此激励人们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减少消耗和污染。同时,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还可以增强绿色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和改善绿色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绿色农业综合效益,形成有利于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问题透视

(一)绿色农业正外部性补偿的“市场失灵”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绿色农业模式的提出可以克服常规现代农业模式的负外部性,保证农产品的数量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与生态、资源的安全,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长期协调发展。在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其次,绿色农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行业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限制或禁止化学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的物质投入到生产、加工工程中,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保证,确定产品的质量安全;再次,绿色农产品在加工环节中,必须使用可更新资源以及可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材料,避免过度包装等,保证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无污染性。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这种安全性和环保性,将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是长远和可持续性的,只是这种收益很难通过市场机制体现出来。[4](P11-12)换言之,绿色农业经营者无法将这些溢出的正外部性通过市场机制得到相应补偿,表现为显著的“市场失灵”,而目前我国尚未有针对绿色农业正外部性进行生态补偿的财政、金融支持的制度安排。与常规现代农业模式相比,绿色农业经营者要承受更高的成本,对微观经济主体灵活的财政金融支持等政策手段的激励机制的缺乏,阻碍了市场经济主体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投资。

(二)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绿色农业技术是人们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合生存与发展需要,且又不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产生明显危害的工具与手段。绿色农业技术和常规的农业技术相比,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绿色”上,体现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上。必须予以说明的是,高新农业技术与绿色农业技术的概念是存在一定差别的。高新农业技术是把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作为衡量指标。而绿色农业技术主要是着眼于把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居民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主要测定因素。因此可以说,绿色农业技术是一种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技术,保证了农业生态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新农业技术来说,有些则可能是非绿色的,比如某些转基因食品就对人体和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但从总体上看,绿色农业技术与高新农业技术可以相互依存的,体现在绿色农业技术可以是高新农业技术,高新农业技术也可以成为绿色农业技术,两者融合的技术可以称之为绿色农业高新技术。[5](P36-37)而这种绿色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从研发、推广到实施与一般农业技术相比,其在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我们也应明确,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决定了这种绿色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时间的长期性、人力物力的耗费性。当前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尚很欠缺,所需科研经费无法得到充足保障,从而使得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6](P177-179)

(三)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绿色农业的生态补偿需要国有资本、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三者的共同支持,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满足我国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建设的资金需要。投融资渠道狭窄,过分依靠政府投资,引导力和有效性不足是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虽然引入了部分银行信贷和外商投资,初步改善了仅依赖财政投资的单一渠道,但在资本运作、投资主体、运行机制、决策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据有关部门统计,各级政府或公共资金的投入已超过环保投资总额的70%。[7](P155-158)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投融资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第一,在资金结构上,财政性转移支付资金依然是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主要资金来源,绿色农业生态改善所需的资金基本通过政府直接投入和间接融资(贷款)来解决,直接融资所占比例很低。第二,外资利用规模较小,形式单一。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外资利用主要包括外国政府援助、捐赠,世行、亚行贷款等,外商直接投资比较少见。第三,民间资本参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筹资机制没有形成,当然社会资金的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生态补偿的封闭式运作,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致使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筹资、经营、资本回收等各个环节都极易出现阻滞,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8](P77-78)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投融资机制的不健全,使得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求

(四)绿色农业环境产权界定不明确,导致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失效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对环境产权的界定尚不明确。为了保证绿色农业经营者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所从事的各项活动的利益,从而使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对绿色农业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是十分必要的。绿色农业为人们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优质、安全、生态的绿色农产品,确保了人们的食品安全。但是,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弥散性与流动性的特点,没有明确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使得环境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9](P56-57)由于环境产权界定的模糊性,绿色农业因此而增加的内部成本和产量损失,在一般情况下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市场机制亦无法直接调节,使得绿色农业经营者收益减少,成为生态环境改良和绿色农产品提供所产生的外部经济的买单者,造成绿色农业环境贡献者与受益者利益的“非对称性”。因此,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有一个难以突破的技术难题,即如何界定生态环境产权,以明确生态效益的提供者和受益者。[10](P83-84)当前我国政府确立了“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补偿原则,但具体到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行为时,生态效益的贡献者、受益者却很难界定。环境产权所有权界定的不明确,造成政府财政投入难以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农业,从而无法发挥财政生态补偿投入的“杠杆作用”,这与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大量的建设资金需求不相适应,致使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实际运作举步维艰,不利于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实现路径与措施

(一)拓展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渠道

1.政府财政设立固定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来源。这些来源主要包括:

(1)将资源税收入中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根据我国资源税结构和规模,建议在资源税中央共享部分中设立绿色农业生态补偿专项资金;而资源税地方收入部分则按一定比例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2)绿色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收益。绿色农业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形成的非税收入,在这些收入中按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3)针对负生态效应外溢所形成的生态惩罚性收入。包括排污费等,建议将这类生态惩罚性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4)土地出让金。建议在土地出让金改革中,截取一定比例作为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固定收入,一旦实现了中央和地方共享,则中央和地方分别按一定比例作为二级财政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固定收入。

(5)明确环境产权界定,开征环境优化税。将这一税收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上述财政性资金提取的部分,设立一个纯政府性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基金,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全额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相关支出。

2.政府引导促成多渠道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手段,利用国债这一有利的融资手段,解决可能存在的环境资金缺口问题;同时考虑发行彩票或者中长期特种环保债券,筹集绿色农业环保资金;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环保绿色农业企业上市,争取在股票市场中出现绿色环保板块;鼓励私人投资绿色农业产业;对私人从事绿色农业产业的投资,金融部门应给予优先提供低息贷款、延长贷款偿还期的信贷政策、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入绿色产业,应积极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于绿色农业,提高金融开放度、资信度和透明度及加强投资制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引进国外资金。

3.调动市场力量参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通过绿色农业生态成本内部化,增加企业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资金。通过参与生态补偿项目,形成来自市场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渠道。企业可通过如下途径,参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1)鼓励企业捐赠;

(2)通过财政补贴激励企业参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3)在绿色农业生态效应生产地建设“经济特区”,用生态效应受益地的市场资源为生态效应生产地提供发展机会;

(4)设立奖励基金,重点奖励帮助绿色农业生态效应生产地企业和居民的单位,促进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之中;

(5)引导金融部门企业参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二)完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在财政纵向转移支付方面。应继续加大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投入力度,安排绿色农业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发展等基础研究以及相关绿色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建立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资金的绩效考核机制,杜绝“重拨款、轻管理”的现象,做到追踪问效,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2.在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方面。一是确定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标准。交易双方要达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共识,这是建立起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首先,国家核定的生态效应指标体系,这是生态效应生产地取得横向转移支付的依据;其次,生态效应受益地政府提出、上级政府核定的生态效应指标体系,这是生态效应生产地政府取得横向转移支付的依据。二是横向转移支付的支付方式与载体。绿色农业生态共建共享基金,是由地方政府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组成的、不向法人或自然人征收的、专项用于生态补偿的财政性专项资金,是准公共的生态补偿机制所必备的工具。通过建立绿色农业生态共建共享基金这一平台,完成双方的横向转移支付。在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初期,需要横向补偿纵向化,即在确定横向补偿标准后,将生态受益区向生态保护区的转移支付统一上缴给省政府,由省财政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将横向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拨付给绿色农业生态保护区政府。

(三)构建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机制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机制包括:

1.绿色农业生态保护补偿金融支持机制。补偿目的是激励农户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而导入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补偿内容包括农户因环保转产而闲置停用的原有农机具设施设备费用、因导入绿色农业生产而需添置的工具及农资费用、农户转产期间直接损失的农业收益等。补偿标准按生态保护的成本计算,包括农户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直接投入成本、间接损失成本和机会成本。

第6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

关键字: 景区 生态保护 可持续

1 充分认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大力支持贫困区旅游开发

在地理环境比较封闭的自然生态区,原生生态系统经过数十亿年地质演化与人类数千年耕耘,已形成人类与自然共生、景观与文化共融、演化与科学共进的调和性生态旅游资源区。内含有丰富的美学、科学、哲学与民族文化,存在多方面开发价值。

1.1 景观游览价值。

我国中西部地势落差大、南北气候差异明显、降水分布不均,形成多类型生态旅游资源区。从北方辽阔草原到南疆原始森林,从尉蓝高原湖泊到幽深山川峡谷,从如诗如画岩溶峰丛到神迷莫测洞穴世界,处处有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观,色彩斑澜的季相变化和珍奇可爱的野生动植物,成为游客观赏、休憩疗养、康乐消遣的追享空间。自然生态景观将永远为人类亲和与共享一大资源。不仅如此,人类在风景区还创造与景观融合的殿堂楼阁、亭台榭寺等历史建筑,形成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

1.2 文化价值。

风景区有渊源流长的民族文化。常见有文人墨客、绘画雕塑、宗教寺院、民居村落等。有纯朴歌谣、陈年水酒、独特服饰与民俗风情,加上民歌节、山水节、民俗风情节,能使游客领略到浓浓的民族文化润味。旅游无疑会带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1.3 科普教育价值。

我国人口多,科普普及率低。到风景区对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实地调查,会受到许多教育和启迪。可通过导游或展厅宣传科学知识、民族文化与环境保护。

1.4 经济价值。

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很难摆脱贫困,只有通过旅游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旅游带来社会开放、信息与物质交流、科技进步及生态环境卫生改善等综合效益是十分明显的。一个贫困区经旅游开发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综合收人增加,农民年收入可翻番,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社会发展。广西龙胜县八十年代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九十年代加大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比其它周边非贫困县高出几个百分点。许多贫困乡村开始脱贫。

1.5 生态保护价值。

无论是全国生态环境治理还是本地农业生态改善,都将上游生态列入重点保护区域。尽管旅游开发会给这些地区带来人为的污染,但也应看到,如果不进行旅游开发,封闭的山区、贫困的经济与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在人口迅速增长情况下,对森林植被破坏是客观存在的。人对资源的消耗,资源贫乏对经济约束和对环境负反馈,产生的恶性循环是难以逆转的。我们要看到包含有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生态治理内容的旅游开发,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保护生态景观,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 全面规划,稳步开发,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

2.1 高层次选点规划。

确定一个生态旅游景区是否有开发价值应在国家和省区层面上综合考虑。其选址条件:一是资源品牌,即独特的美学价值、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价值、科学价值,雷同的风景资源在旅游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旅游资源特色是区域旅游开发的生命,尤其应注重国家、省区级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品牌优势;二是游客可进人性,我国已形成从旅游城市向风景名胜区幅射的二级旅游开发网,而贫困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往往在县以下三级开发网上。

按上述条件优选项目,成熟一个开发一个,防止一哄而起,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

2.2 景区规划坚持以生态保

护和旅游开发并重。应由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单位对风景区旅游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编制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并进行省区级专家评估,方可经省区计委立项列入开发计划。要吸取过去一些景区商业性开发导致生态破坏、旅游萎缩的教训。规划目标、工程措施与投资应内含四大内容:生态治理(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沼气工程),环境保护(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道路、通讯、电力),接待设施(民居内装饰、宾馆饭店、商场、展厅、观景台、停车场及车辆等)。景区工程布局合理性建立在对资源及生态环境充分调查基础上。要做到科学规划,必须深入景区多学科调查当地地质、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生态要素及其结构功能,对景观的支撑作用,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环境历史变迁等。了解自然生态系统能量、信息、物质循环方式以及稳定性和非稳定性结构关系。对于构筑景观的非稳定生态结构,如森林、水文、小气候应有相应的改善措施,使其良性循环,在形态、色彩、质量上构成稳定的生态景观。如何改变耕作方式,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都属于总体规划和可行性报告研究的范畴。

由于人是一种污染源,工程布局及措施上防止人为污染和建筑对生态景观影响是一项重要内容,可根据地势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下层阶地景观性差,人类活动影响面大,规划为游客集散地。如停车场、宾馆饭店、表演场、商场等。中层阶地为当地民居、农耕区,是人与生态相互影响区,景观次之,民居较集中。可布置方便游客的小卖部、民俗文化展厅和科普、摄影艺术展厅,让游客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可安排民居接待。上层山峰为严格保护区,可设置观景台、摄影部、茶水休息室,一般不允许建影响景观的民用建筑,尤其是以方便游客和搞活经济为借口建宾馆、索道、游乐场的毁林毁景的做法不可取,无论来自何方投资谁打招呼都应服从景区规划。三个层次的工程布局让游客娱乐在下层,参观学习在中层,游览观赏在上层,带回四份收获(观景、教育、误乐、购物)。生态受三层保护,下层生态治理(对道路、建筑工程带来水土流失进行植树、种草,护坡),中层生态改善(园林绿化、增添色彩、改善民居周边环境卫生),上层生态保护(增加水源林、改善小气候)。机动车仅到下层,中、上层全为石板路,沿途设垃圾收集点与厕所,景区的道路走向、宽度、密度需根据环境容量计算确定,以不影响生态环境为原则。

整个景区从开发目标、功能、布局至具体工程措施都贯穿旅游与生态共生、互利、协调发展的原则,真正做到选好一个项目,规划好一个景区,保护好一片生态,兴旺一线旅游,带动一方经济。

3 结语

景区的生态保护很重要,既要发展旅游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做好景区生态保护工作是我们每一个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任务,不断转变对景区只利用不保护的观念,充分体现风景区生态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4 参考文献

第7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

关键词: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环境污染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以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为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中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再加上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共同作用造成的农业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农业大省的四川省,更是受其影响显著。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体体现的农业循环经济,把传统粗放式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发展意义重大[1]。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的系统内,在资源投入、生产、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人类为摆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产物。

二、四川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特点

1.农药使用量大,对环境长期危害严重。近年来四川省农药施用的递增速度很快,全省年平均用药量8300吨(含量为100%),其中有机磷等高毒农药比重大,杀虫剂中70%是有机磷杀虫剂。违禁用药、滥用农药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农残超标,进而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由于农残经淋溶、溶解、沉淀,也加剧了对水体及土壤的污染[3~4]。

2.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盲目大量施用化肥。化肥被视为仅次于农药的污染源,其危害程度与农药相当。四川省化肥施用量多年居全国前列,其中以氮肥为主,达117.8万吨,而化肥利用率仅为30%。在化肥施用过程中,盲目加大施肥量,造成化肥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和生活用水的短缺,并因饮用被污染水而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大量的氮肥经淋溶、挥发等途径流失到水体、土壤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板结、土质恶化、土壤酸化等问题;化肥中的氮元素等进入大气后,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温度升高[5]。

3.农用塑料薄膜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每年有百万吨的废弃农用塑料薄膜进入农田生态系统,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现有塑料薄膜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长期留存土壤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

4.农产品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严重。农业生产所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农药、灌溉用水和养殖业的各类添加剂;居民的生活垃圾也是重金属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城市上空浮尘随着雨雪等自然降水沉降到农田中,也可以加重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污染能够对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轻者影响生长导致减产、品质下降,严重的会导致绝产;土壤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体内蓄积到一定程度,会抑制生物酶的活性,引起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6]。

5.四川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相当严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规模化养鸡厂、养鸭棚、养猪场和养牛场等迅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危害也日益严重。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是农业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因素,四川省年出栏8817万头猪、2140万只羊、1147万头牛。据估算,禽畜的粪便已达24.85亿吨,且相当一部分没有回田。畜禽粪便直接排放既造成资源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5,7~8]。

6.秸秆露天焚烧危害严重。由于处置方法不当,农作物秸秆对社会生活和生产的许多方面产生了负面作用。秸秆焚烧下的高温使得土壤中有益虫体(如蚯蚓)与微生物无法存活,严重影响土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每到夏收季节,浓烟滚滚,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事故多发,对高速公路、铁路的交通安全及民航航班的起降安全等构成极大威胁。

由此可见,目前四川农业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日益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说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改变现有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四川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和最有效途径。

三、解决四川省农业环境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把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放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行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建立专门的办事机构负责发展循环农业的组织协调工作,并建立与环境保护监督相配套的管理机制;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级环保、农业部门处于农村环保、农业发展工作的关键位置,应明确工作重点,协调好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在国家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政策出台的同时,紧密结合四川的实际情况,把发展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尽快制定配套的法规、政策和具体的实施细则。

2.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教育,普及农业生态循环知识,在全省形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提高农民循环经济和环境意识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发展观意识;循环农业的最终实施者和受益者是广大农民,所以,还要引导农民接受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节约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3.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认真落实节约资源能源的基本国策,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以农业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倡导农业节约型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农业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1)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或农民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将农民集中管理,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种、养、加”一条龙生产。由于四川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规模小,只有通过农村合作组织对资源进行相对集中处理,才可能既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又保证农户的经济利益有所增加,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是将生物产业作为子系统引入到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中,延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寻求农林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途径。

(3)由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建设完成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园,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倡生物防治病虫害。同时加强农膜使用的环境安全管理,积极开发农膜回收利用技术和可降解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农膜的生产和使用。

(4)总结各种生态园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模式特点,充分考虑四川农业的特点,建立适合四川发展、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生态园区。

4.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力度,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大力开发废弃物资源化和清洁生产技术等绿色技术体系,例如绿色耕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绿色”化肥、农业生产技术及其他现代高科技农用技术等[9],鼓励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从事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5.加强农村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提升人居环境档次。切实加强四川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环境治理试点,依法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积极实施乡村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搞好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快分散式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促进村容整洁。

参考文献:

[1]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陈梅虹.循环经济刍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9):232-233.

[3] 余谋昌.自然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曾建平,彭立威.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的视点[J].哲学动态,2004,(6):27-30.

[5] 李秀艳.论西方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转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4):101-104.

[6] 韩立新.环境伦理对自由主义的挑战[A].清华哲学年鉴(2003)[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7] 吴忠厚.全力推进四川生态农业建设[J].四川农业科技,2002,(6):4-6.

第8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

1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1.1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严重

水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项资源。尽管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但我国的水资源仍然呈现出极度匮乏的状态,根据统计,我国人均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较为突出。此外,季节也是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夏季为雨水多发季节,冬季则相对干燥。

1.2耕地资源逐年递增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不够完善。在我国目前仍持续发展工业的情况下,我国的耕地用地区域呈现出明显的紧张态势。如果这种态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会进一步恶化,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

1.3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现阶段,影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工业。在进行工业生产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排出一定的废气、废水等,尤其是部分工业单位为了缩减成本,没有将废水、废气加以有效处理,即直接排放,导致我国农业资源的进一步恶化。在工业生产污染物的影响下,我国的农业土地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我国农业环境生态破坏。在这样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其产量和质量无法得以保障,其产品还有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此外,部分农户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土地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2解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2.1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相关职能单位需切实做好对社会企业的规范整治工作,做好临近农业区域的社会工厂检查工作,针对污染物超标、净化方式不合理的企业,必须暂停作业,进行整改。同时,政府还需面向广大农户做好培训教育工作,帮助其合理、科学的进行生产作业,确保其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做到张弛有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人工原因造成的农业土地资源破坏,从而更好保护好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2.2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任何工作的有效、规范开展,都离不开其完善的体系建设,农业生产作业也不例外。所以,相关的区域政府职能单位,需要深入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监督体系。通过对范围内的农业区域进行划分和指导,驱动各农户以更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生产作业。同时,区域政府职能单位还需高度结合教育与农业生产,驱动更多的科研单位加大对农业生产研究,切实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出力量。只有衔接好教育工作,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知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2.3积极保护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核心和基础一环。所以,政府职能单位需要将保护耕地作为所有农业生态保护过程中的重点项目,深入分析我国的农业生产用地,明确其作用和价值,严禁社会单位将耕地用作其他用途。针对滥用我国耕地资源,非正常恰当使用农业用地的个人和单位,需要重拳出击,加以严肃惩治,才能确保我国的耕地资源切实使用在农业领域,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战略要求。

第9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

1、加强生态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的基本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既要正确利用资源,也要切实保护资源。因此,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

2、加强生态建设是白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白河县地处山区,工业欠发达,但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然而多年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生态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工业主要以资源型工业为主,资源消耗大、加工水平低、污染排放多、附加值不高。因此,白河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能充分发挥地方生态资源优势的县域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

3、加强生态建设是改变白河县落后现状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白河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的窘境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制约发展的“瓶颈”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县域经济还缺乏永续的支柱产业和重大项目支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要彻底改变落后现状,必须破解白河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吸取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老路子。只有紧紧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才能尽快地走上一条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石泉贫困落后的面貌。

二、统筹白河县域生态产业发展为建设美好白河筑牢产业基础

1、发展生态农业。根据我县农业资源和地理条件,对全县农业发展进行生态功能区定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大力开发优势特色农业,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做强以蚕桑、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做优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山林经济,做足以水资源开发为主的涉水产业,做精以蔬菜、烤烟、中药材、茶叶为主的特色产业,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天宝、中营两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户圈沼菜、林产药养加,三位一体的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壮大绿色产业。

2、发展生态工业。按照“绿色、循环、节能、环保”的要求,坚持横抓产业集群,纵抓链条延伸,整合优势资源,坚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形成以电力能源、蚕茧丝绸、生物医药、特色矿产、新型建材为重点的新型工业体系。坚持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加快白石河工业园区和红石河工业园区建设,探索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吸引优势企业入驻,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带动效应,着力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快速腾飞。

3、发展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最佳结合点。白河山青水秀,景色宜人,随着襄渝复线、十天高速公路大交通格局的形成,只要突出山水特色,坚持发展生态旅游,就能真正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县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实现旅游产业的新跨越。并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三产及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4、构建生态家园。发展生态经济要利用城乡建设这个平台,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蓝天、碧水、青山、人文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建设绿色城镇。一是要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按照生态平衡理论,以创建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抓手,持续开展造林绿化、水源治理、生态修复等生态环境建设,确保全县生态总量有一个稳步增长。二是重点抓好县城环境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大县城绿地建设,实施借地生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建设居民休闲公园,让绿色拥抱县城。三是坚持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实行县城与集镇建设两轮驱动,集中打造中心城区,建好重点集镇,和农村生态社区,充分发挥城镇在促进循环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推动作用。

三、完善生态建设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成美好白河保驾护航

1、把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作为“切入点”。大力弘扬生态文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绿色校园,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基地等创建活动,使生态文明家喻户晓,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念。?

2、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相互配合,协同完成环境宣教的各项任务。

3、建立生态保护优先的考评机制。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推行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制订可以定量评价标准,把生态环境等指标,纳入各镇各部门,企业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培训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