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科德育实践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

第1篇: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

Abstract: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echanics basic course as momen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echanics basic course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requirements of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through carrying out the "four" combination, we change education idea, reform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implement case teaching,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establish mechanics basis for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关键词: 力学基础课;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mechanics basic course;case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25-02

1 大学力学基础课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力学基础课是工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力学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启蒙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学习力学基础课程,可培养学生在工程中认识、提出力学问题,并利用力学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1]。长期以来力学基础课的理论教学过于关注理论知识向学生的灌输,以教材为唯一的依据,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脱节,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力学基础课的概念抽象,对于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学生,很难将力学课程的内容与工程和生产实际联系起来,遇到实际的工程问题,就会感到无从下手。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工程实例作为教学案例,使学生将所学的力学知识紧密地与工程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实践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他要求教师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理论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案例教学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更体现了全新的现代教学理念。

2.1 案例教学法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力学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案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力学概念和原理,并能灵活运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 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案例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重视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应用力学理论。以知识教育为主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3 案例教学法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侧重于知识的教育,把知识的系统学习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而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力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案例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开发人的潜能,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2]。

3 大学力学基础课实施案例教学的实践

3.1 转变教育理念,搭建基础与专业结合的平台,提高基础课服务专业的能力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理工科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进行了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证明,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3]。我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大环境下,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大工程,大德育,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4]相结合,对力学基础课进行教学改革。

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落实“以用促学,以用导学”的思想。按照以知识为基础,专业为核心,能力为主线,案例为载体的总体要求,注重体现四个结合:一是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针对不同类别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方案和目标。二是结合学生专业,介绍工程实际和工程背景。三是结合学生能力培养主线,培养学生发现、解决、创新和协作能力。四是结合教育技术,开展与专业对接、师生座谈和教师研讨等活动,对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见图1)。在保证大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后续专业课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工程案例和发展前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为后续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3.2 确定教学思路,更新力学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式教学的顶层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重新确定了基于CDIO的教学思路,根据专业需求,实施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法的载体是教学案例,为了更有效的实施案例教学,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选编教学案例,组建了力学基础课教学案例素材库。案例选择充分考虑了以下因素:一是工程性,即所选案例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从工程中选编教学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中去。二是典型性,即所选案例应具有代表性。教学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案例的选择必须能充分体现力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三是适当性,即所选案例要难易适中。案例太简单,容易得出答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太难会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学生难以入手进行分析,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四是关联性,即所选案例应与学生的专业相关联,达到力学基础课教学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服务的目的。

案例选择好后首先确案例的核心理念,即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哪些力学理论知识,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围绕案例的核心理念,由浅入深的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掌握相关的力学理论知识(见图2和图3)。

3.3 实施考试改革,充分体现案例式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力学基础课原有的考核方式中,期末考试占的比重较大,没有实现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我们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力学基础课程的特点,按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所应具有的能力要求,合理设置力学基础课教学体系架中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力学基础课进行考试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见图4。实施“复合式、全程性、多元化”的考核,考核了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利用图书资料、校园网和光盘检索等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

4 结语

案例教学将力学理论赋予一定的工程背景,使学生在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力学理论,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提高了学生建立力学模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在今后的力学基础课教学中进一步深化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将“大工程,大德育,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融入各个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使力学基础课教学真正做到为专业服务,培养具有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且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于月民,赵春香,南景富,牛广林,于丽艳.力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12(S):196-198.

[2]伍少霞.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2010(2):83-84.

第2篇: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

一、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设计体现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制定,力求简洁、清晰、准确、全面。目的是让学生避免漫无目的的学习,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做到切合实际,切合学情。提倡少而精,拒绝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知识链接

我们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回顾,小的计算题或本节课的知识背景等接内容,用这个板块为学生打开回顾的一扇窗,开阔视野,丰厚积淀。

三、合作探究

我们把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基础知识应用和基本能力提升的问题集中起来,通过小组、班级合作探究获取基本的思路,进而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合作探究环节的设定既遵循新课堂所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又继承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过程如下:

1.小组内部合作交流。小组成员合作互助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班级内部合作探究。在自主学习、互助交流的基础上,让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说出本小组有没有仍然没解决的问题。也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预习后存在的疑难问题。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后的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真正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最佳教学效果。

导学案在合作探究问题后设计了几个与探究问题相关的基础的练一练,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自己,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幽默的语言或者根据学校情况采取相应激励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当堂检测训练题,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点难点的理解,由理论再回到实践。本环节主要由学生独立、快节奏地完成,犹如“实弹演习”,这样能够及时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尽可能及时批改,快速准确地反馈信息,也为下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提供方向。

四、拓展提高

拓展提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涉及中考链接和课后作业两个环节,中考链接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中考,增强考学的信心与学好的信念。也可以通过本环节进行课本知识的拓展,给学习基础好的同学一定的发展空间。

从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看,仅仅制作学案,单一使用学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学案导学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富有弹性和适应性。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各类不同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需求-----而不是只是符合成绩优秀的。

首先,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尽量降低难度,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设计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我们可以在导学案中安排有趣味的数学典型故事和游戏,如“填幻方”,以及古代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代数的故事”等等,用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我们在制作每一节导学案的过程中,为让学生能够真正把知识掌握熟练,透彻,我们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增设课前基础知识的复习,多用一些鼓励性、趣味性的语言在导学案上,如“我自信,我最棒!”“你努力了吗?你尽力了吗?你竭尽全力了吗?”等等,通过这些激励学生学习数学,通过改善教学方式达到平稳过渡。

最后, 导学案在使用时根据学校的小组加减分制度与模块考试学分认定相结合,再配以不同的奖励制度,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如果基本完成导学案的预习工作,教师将给予每个小组基础分5分,在课前对知识提问过程中回答不出来的小组将扣除1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课前认真记忆定理、公式等。课堂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根据题目的难易度进行不同的给分标准,在小组展示过程中适度让学生进行讲解,教师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表现力。课后作业环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有基础分10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给予不同的评分标准,对于后进生我们完成一道题可以加二分,成绩较好者完成一道题加一分等。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最大限度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提升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3篇: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

一、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中十分重要,已被普遍采用,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角色颠倒。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包揽一切,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成为案例教学课堂的主体,颠倒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

2.案理不合一。在教学中,选择的案例缺乏典型性,没有针对性,与理论知识不相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忽视学生讨论的过程。案例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分析讨论探究案例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往往由教师得出结论,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无法达到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1.精选案例,以例激趣

教学案例的选择与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既适合教材又适合学生的案例,并且自身也要对案例驾轻就熟。教师选用的案例必须符合以下几个特点:

(1)真实性。每个教学案例不是虚构的,必须是真实的,贴近人们的生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在课堂上了解课外的知识。在学习《经济生活》中《多变的价格》这一章节时,笔者引用了最近蔬菜价格上涨的案例进行讲解。近期当地的市民发现,物价不断上涨,蔬菜价格的上涨尤为明显,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反响强烈。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这个身边的真实案例来分析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时代性。高中政治课极具时代性,但教材中已有的案例显得陈旧、落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与时俱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政治生活》中,教材中引用的都是四五年前的案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容易置身事外。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要选择符合时代的、新鲜的案例,让课堂教学更具有时代性和感染力。

(3)针对性。精选的每个案例不能从教师自身的兴趣出发,而必须从教材出发选择既适合学生,又对教材的讲解起辅助作用的案例。在教授《政治生活》中关于“民族问题”时,笔者选择了2013年在新疆发生的三起暴力恐怖事件,这一案例贴近时政热点,学生较感兴趣,又对教材的讲解有很大的帮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4)趣味性。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无味,通过选择趣味性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生活与哲学》这本书时会觉得深奥、枯燥,因此笔者在开篇时就先介绍了几个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的哲学小故事。例如:晚饭后,母女俩在厨房洗碗,父亲和儿子在客厅休息。突然,厨房里传来一阵打碎碗盘的声音,然后很安静。儿子看着父亲说:“碗肯定是妈妈打碎的。”爸爸问:“你怎么知道?”儿子说:“因为她没有骂人。”这个小故事体现了深刻的哲学道理,让学生感受到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展示案例,创设情境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呈现案例,主要有以下四种:

(1)口头陈述。这种方式对教师的描述朗读能力有较高要求,一般来说,口头陈述的案例都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就能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

(2)印发材料。对于篇幅过长、较难理解的案例采用印发材料的方式,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情境。但这种方式不够具体生动,学生不容易产生兴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使用这种方式。

(3)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省时省力的优点。教师通过在课件中插入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再由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身临其境,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课本的理论知识。笔者在讲授《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时,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揭秘网络推广”,这期节目主要介绍了社会上的网络推广公司利用不道德的方式操纵水军引导网络舆论,从而引出网络的弊端,教师引导学生将案例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哲学原理相结合,探讨网络的利弊问题。

(4)学生呈现。教师事先布置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准备案例,让学生呈现案例。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在准备讲授《文化生活》中《体味文化》章节之前,事先布置学生去了解福州的文化,学生热情高涨,通过拍照、上网查询、实地考察等方式搜集了很多资料,有福州的饮食文化,如鱼丸、太平燕、锅边等;南后街的花灯文化、民俗雕塑;闽剧等,都是具有福州特色的文化,加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究,有利于课本知识的消化。

3.提出质疑,探讨研究

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质疑,探究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十分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的综合能力。

(1)提出质疑。教师展示案例后,由教师或者学生提出质疑。第一,教师提出质疑。教师在设计案例问题时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为课本理论知识服务,并且具有层次性,面向全体,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笔者在讲授《政治生活》中“国际关系”知识点时,引用了近期事件引发的中日关系危机这一时政热点,进而提出问题:中日关系出现危机的原因有哪些?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中日关系在事件后有怎样的发展趋势?第二,学生提出质疑。由学生提出质疑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有时和教学目标、课本知识无关,需要教师对其加以引导,做到案理合一。

(2)探讨研究。这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环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每位学生的参与实践。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也许会导致探究过程的失效或者偏离主题,因此,首先,教师在将学生分组时应注意不同程度学生的搭配,起到帮带作用,在学生的探究偏离主题的时候,及时给予纠正引导;其次,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作为引导者,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应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进度,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探讨的有效性。探究的方法灵活多样,有小组讨论、辩论赛、实地考察等等。例如在学习“矛盾的主次方面”哲学原理时,为了使案例(内容见上文)的探究更加深入,笔者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双方就“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进行辩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评价教学,体验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切忌全盘否定,要正确公正地评价,对探究的结果及时归纳总结,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

(1)评价教学。评价教学是案例教学的收尾环节,起着总结升华的作用。教师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从而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在评价教学时,对教师的分析归纳能力要求颇高。由于学生程度的差异性,在评价提升时,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要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将案例与课本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案例教学并非只谈案例,忽视理论学习,相反,案例恰恰是为理论服务的,从案例中得出的理论是生动具体、不易忘却的。

第4篇: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推广,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被引入我国。

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被证明是帮助学生获取和进一步拓展其职业能力、技能的重要方法[1]。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案例设计原则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伴随我国智能建筑发展而产生的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培养具有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维护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融合了建筑设备、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暖通等多门学科,传统的课堂及授课方式会使得学生难以从繁杂的知识体系中抓住重点,难以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

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可利用的资源,并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效果。鉴于案例教学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案例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2]:

首先,要基于学情,因材设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大多在高职院校大二年级开设,教学对象经过一年的调整,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学习了电类专业基础课,同时对于本专业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加容易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来,但是普遍理论基础较薄弱,专注度较差。教师在进行案例设计时,必须要基于学生的特点,既能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专业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好授课计划,对于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各环节设计。

第三,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性、实践性较强,所以选择案例要紧密结合工程情况,或者要从实际项目中提取。同时,案例提取要紧紧围绕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

第四,根据专业特点充分利用校园建筑环境,模拟职业岗位工作现场,合理安排案例应用场所和实施程序,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三、《安全防范技术》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应用

《安全防范技术》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职能楼宇的性质和风险等级,使学生具备设计和实施安全防范系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够胜任智能楼宇管理师、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岗位。鉴于课程的特点和总体目标,教学案例的设计要遵循上述原则,同时要特别注意其实用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本课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为例。

(一)案例设计

1.设计背景。在进行该部分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和主要设备,如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录像机、监视器、矩阵、传输方式等。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可以认为是以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应用。而在本部分内容中,教学重点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是系统设备的选择,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熟悉相关的工程标准和规范,并能在设计过程中遵循。

学生的状态是:了解了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也了解到相关设备,但对于设备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理解不深刻。对于系统是如何构建起来的这个问题,学生普遍较感兴趣。

本专业的实验室现有完整模数混合式视频监控系统一套,包括常用各种类型摄像机、矩阵、解码器、数字硬盘录像机和监视器,可以演示系统调试、运行过程。

2.案例设计。根据上述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案例设计原则,教师确定了本次案例选择某个建筑环境,为其设计视频监控系统,以此作为授课内容的主线。

在建筑环境的选择上,教师选择学生熟悉且易于活动的场所。教师考察了授课学生日常活动较多的校园建筑,选择了便于学生观察同时又涵盖设计难点的海涵楼一楼作为案例环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和《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84-2004)是设计过程必须要遵守的规范,故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分享给学生并提示其查阅个别章节,并要求学生提前用CAD画好建筑平面图。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将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内容、设计步骤、设计方法等知识点贯穿在“海涵楼一楼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这个案例中。

(二)案例实施

案例实施过程按照智能化系统设计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

步骤一,请学生进行实地勘察,明确建筑功能和性质,根据标准确定海涵楼一楼的监控需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海涵楼共12层,与海虹楼(5层)相连接,是一个集办公、实验、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高层校园建筑。GB50395中明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对需要进行监控的建筑物内(外)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厅)、重要部位和区域等进行有效的视频探测与监视,图像显示、记录与回放。故本案例一楼主要监控的部位是主出入口、大厅、两侧走廊。

步骤二,教师给出设计参考步骤和相关标准,请学生分组自行讨论、设计。这一部分是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涉及各监控部位的前端、传输及控制设备选型。GB50395中要求,前端设备的最大?频(音频)探测范围应满足现场监视覆盖范围的要求,摄像机灵敏度应与环境照度相适应,监视和记录图像效果应满足有效识别目标的要求,安装效果宜与环境相协调。据此,请学生分别就监控部位的范围、特点确定摄像机的外形、感光元件尺寸、灵敏度,镜头的焦距、光圈等核心参数,确定设备型号。传输部分根据系统类型和视频信号传输的距离确定,控制设备根据前端设备的数量确定,硬盘容量由分辨率和录像时间估算得到。

步?E三,引导学生将设计成果在平面图上体现出来,并画出系统图。经由这个步骤得到主要的设计成果布防图(平面图)和系统图,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图的规范性。

步骤四,教师组织学生将不同小组的成果展示,请学生比较方案的不同,并思考其原因及优劣,最终得到最优方案。这个步骤可以提示学生关注以下几点:各部分设备是如何选型的,系统架构有何不同,系统成本是否有差距,系统运行和维护有何不同。

由步骤四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模拟系统、模数混合系统和数字系统的不同,将视频监控系统的知识架构补充完整。

设计方案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现场观察实际视频监控的做法,将其与自己设计的方案做比对。同时,也可利用实验室设备演示不同摄像机的拍摄效果。通过上述方案与实施效果的对比,学生一方面对于自己要做的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系统实施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对于设计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会使其对于实现设想的功能有更强烈的兴趣和信心。

第5篇: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

[论文关键词]治安管理课程 实训教学

近年来,公安院校大都针对治安专业实践性强的特征,相对强化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但尚未形成体系,未形成整体合力,实训教学效果自然无从谈起。“理论脱离实践、动手能力差”的治安人才培养缺陷并没有得到改观。有效开展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学,对于造就具有从事治安管理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确立正确的实训教学设计思路

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学应当重视当前教学和未来职业的平衡,注重课程教学与未来警察职业岗位的适应性,使得课程教学适合公安行业的发展需要。故要秉承“警学结合、战训合一”的设计理念,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统一,要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全面贯彻“教、学、训、战”一体化的教学训练模式。要以治安业务为内容,以实践工作操作为规范,以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核心,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要严格根据治安管理课程体系的内在规律和治安实践工作的现实要求设计课程实训教学内容和实施实训教学。在强调夯实基础、扩大知识面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设置,紧紧围绕公安院校各公安专业尤其治安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公安工作特别是基层治安管理工作的实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设定治安管理课程的实训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宽或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从事治安管理、安全防范的实际工作能力,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为实践服务的特点。

二、准确定位实训教师角色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教师应当积极适应时代要求,改变“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过程的客体”的教育单主体观理念,明确自身现实角色定位,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综合的知识引导者和能力指导者,树立“师生互动、寓教于乐”的教育双主体观理念。“教师的职责表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更要求教师由传统的单向教与学转变为双向的沟通与互动。教师不仅要成为课堂的指挥者,更要参与到学生的具体实训学习中来,甚至于与学生共同分担扮演实训场景设计中的角色,共同完成实训演练。“以前的教师相当于是羊群中的牧羊犬,而现在则变成了羊群中的领头羊。”罗素曾说:“要使个人生活成为整体,它必须体现一个人所有的创造性冲动,而且他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能够启发和加强这种冲动的教育。”治安管理课程老师应当积极顺应现时代治安管理形势发展变化对于治安管理课程教学的新要求,探究现代社会发展模式下公安院校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场景的设计、角色的调配、问题的引导等途径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着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治安管理课程是实践性特别强的实用性课程,其实训教学能否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实训教师“实训场景”的设计和运作,在于实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教师作为教育的灵魂,其使命在于点燃受教育者的求知之火,调动学习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去私心而扬公心,使之具有宽广的胸怀,未来的眼光,丰富的想象力,获取新知识的渴望以及创造的欲望,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学生获得思维的弹性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应当在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的同时,着力提升实训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采用外请基层公安实战部门有一定理论素质的优秀干警作为教官、教师和教官岗位互换制、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到先进公安院校交流学习等方式有效弥补、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实战能力,逐步建设形成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实战能力强的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指导教师队伍,使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师真正融治安管理研究者、治安课程教学者和有经验的治安管理实践者为一身,才能真正地大幅度提升治安管理课程的实训效果。

四、夯实实训教学硬件条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除了软件条件外,实训场所的齐全和实训设施设备的完备也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它是实训教学过程中实施技能训练的依托,能够为学生创造职业岗位的仿真环境,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治安管理课程实训场景设计的仿真性和实训项目开设的完整性,当然也决定着实训的最终效果。而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学研究尚存在开展实训教学缺少可利用的现代设备模拟环境和资金投入量少与支持研究全面深入开展的矛盾。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实训条件却硬性要求教师开设实训项目,将不可避免陷入“虚于应付”的实训“形式化”“虚无化”的尴尬现状,学生不满意,老师有怨言,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作为现代化的公安院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逐步解决当前治安管理实训室数量相对较少、条件相对较差、设施设备相对缺乏的问题。如前期可加强模拟派出所、治安陈列室、治安防控实训室等室内实训室的建设,在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满足实训教学需要。在后期积极获取资金支持,设计并建设完成治安实训“模拟街区”,如仿真街道、银行、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地铁车站、公交站台、社区等,为治安实训完成仿真的室外实训场所,将大部分治安实训项目由室内转移到室外,形成水平较高、容量较大、条件配套的硬件实训环境,真正契合治安管理课程实训要求。

五、科学设定实训考核标准

由于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学开展得比较晚,各个公安院校大多没有制定统一的实训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考核要求、形式不一,任课教师也大多各自为政,甚至同一实训项目的不同任课教师的考核要求也不尽相同,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再加上没有制度化约束,如有些院校仅仅规定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比例,但在成绩评定上却未为实训教学设定比例,甚至没有规定实训教学的考核,故往往使实训教学的考核流于形式。而实训考核是保障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没有实训考核必然使实训教学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应当根据课程实训教学在整体课程中所占比例明文规定实训考核成绩在课程最终成绩中所占比例,切实监督实训考核的有效实施,保障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治安管理课程的实训考核可分项目进行,每个实训项目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从以下方面考核记分:对有关治安管理法律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0%,案情设计10%,法律文书的制作25%;参与各方角色表现10%;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15%;法律适用20%。每个实训项目实训结束后,实训学生按照实训要求写出该实训项目实训报告,由实训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分组实训情况和实训报告完成质量情况给出实训小组成绩,由实训小组长在实训指导老师的监督下会同本小组成员商量后,根据本小组成员在本次实训中的贡献大小、表现情况等,在实训指导老师给出的实训小组成绩基础上上下浮动后给出本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浮动幅度为10%。在所有实训项目完成后,综合每个单体实训项目成绩和综合实训项目成绩后平均得出该学生最终实训成绩。

六、有效驾驭实训教学过程

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学过程以“场景运作”为主线开展,通过场景的设计与角色的扮演,使学生自觉置于某个特定场景中,将抽象理论与生动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场景有关环境条件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分析以及违法犯罪状况分析,相关资料的收集、甄别、整理、加工、编排,相关治安管理管理措施和治安执法法律知识的运用,使学生融合治安管理课程与该项目场景教学的相关知识,掌握人、事、地、物等不同治安管理对象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管理的差异性,促进其更好地掌握各种相关治安执法工作技能和管理艺术。其实训教学程序一般安排为:

第一,场景设计。根据治安管理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知识点的不同要求,创设相对应的真实或类真实场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创设实体场景,也称真实场景再现;运用教材基本原理,灵活根据客观情况,创设需要学生推理的场景;利用现有物品进行实物演示,创设演示场景;采用实验教学,实现真实场景再现;根据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给出真实场景;利用现有材料,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创设体验场景;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图像场景等。但无论何类场景,都应当贴近治安管理工作实际,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至少也要类似于真实社会生活,这是实训教学能否成功完成的前提。

第二,场景预热。实训教学前,为学生留出一定的预习和准备时间,实训指导老师提前向学生展现已创设的场景,让他们有时间查资料、找问题、做分析。

第三,角色分工。实训项目参与人员根据场景要求划定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做好职责的分工。

第四,物品准备。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准备相应的物品。

第五,场景演绎。实训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参与运作该场景。综合运用观摩式、启发式、辩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通过“场景运作”,在场景的展开中强化思维开发、知识运用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按照预先的角色分工演绎整个场景。角色的扮演要尽可能生活化,要有吸引力,强调逼真性和完整性,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大胆演绎。将娱乐性、悬疑性、研究性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强化学生的特定情境感受性。实训老师要充分考虑到该场景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角色扮演者自身以及旁观学生开动脑筋发现问题并尽可能找出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第六,场景评价。角色扮演者自评、旁观学生点评、互相讨论与实训指导老师总结点评相结合。

第七,实训考核。完成相关实训报告,进行实训考核。如:“治安纠纷调解”实训项目的实训程序即可设定为:教师拟定并给出“实训场景”:某日,梁某某的侄女与汪某某的堂弟结婚,梁某某与其他亲戚到汪某某的堂弟家做客,汪某某也在,饭后谈话期间,讲到婚嫁财物,话不投机,双方拉扯起来,汪某某不分青红皂白,用手中的茶碗向梁某某头上砸去,将梁某某头部砸伤。经鉴定系轻微伤。旁观者报警,当地公安派出所出警后对梁某某和汪某某进行调解,汪某某蛮横不讲理,双方争执不下;学生复习有关治安纠纷调解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调解程序规定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分组并进行角色分工:一般每10位学生一组,2人为社区民警,2~4人为纠纷当事人,2~4人为旁观群众或目击证人;做相关物品和道具的简要准备;纠纷当事人根据角色分工,按照“实训场景”的框架和要求演绎该纠纷“实训场景”;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出警、介入;民警演绎治安纠纷调解的相关过程和程序;角色扮演者自评;旁观学生点评;互相讨论;实训指

五、科学设定实训考核标准  由于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学开展得比较晚,各个公安院校大多没有制定统一的实训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考核要求、形式不一,任课教师也大多各自为政,甚至同一实训项目的不同任课教师的考核要求也不尽相同,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再加上没有制度化约束,如有些院校仅仅规定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比例,但在成绩评定上却未为实训教学设定比例,甚至没有规定实训教学的考核,故往往使实训教学的考核流于形式。而实训考核是保障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没有实训考核必然使实训教学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应当根据课程实训教学在整体课程中所占比例明文规定实训考核成绩在课程最终成绩中所占比例,切实监督实训考核的有效实施,保障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治安管理课程的实训考核可分项目进行,每个实训项目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从以下方面考核记分:对有关治安管理法律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0%,案情设计10%,法律文书的制作25%;参与各方角色表现10%;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15%;法律适用20%。每个实训项目实训结束后,实训学生按照实训要求写出该实训项目实训报告,由实训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分组实训情况和实训报告完成质量情况给出实训小组成绩,由实训小组长在实训指导老师的监督下会同本小组成员商量后,根据本小组成员在本次实训中的贡献大小、表现情况等,在实训指导老师给出的实训小组成绩基础上上下浮动后给出本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浮动幅度为10%。在所有实训项目完成后,综合每个单体实训项目成绩和综合实训项目成绩后平均得出该学生最终实训成绩。

六、有效驾驭实训教学过程

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学过程以“场景运作”为主线开展,通过场景的设计与角色的扮演,使学生自觉置于某个特定场景中,将抽象理论与生动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场景有关环境条件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分析以及违法犯罪状况分析,相关资料的收集、甄别、整理、加工、编排,相关治安管理管理措施和治安执法法律知识的运用,使学生融合治安管理课程与该项目场景教学的相关知识,掌握人、事、地、物等不同治安管理对象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管理的差异性,促进其更好地掌握各种相关治安执法工作技能和管理艺术。其实训教学程序一般安排为:

第一,场景设计。根据治安管理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知识点的不同要求,创设相对应的真实或类真实场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创设实体场景,也称真实场景再现;运用教材基本原理,灵活根据客观情况,创设需要学生推理的场景;利用现有物品进行实物演示,创设演示场景;采用实验教学,实现真实场景再现;根据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给出真实场景;利用现有材料,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创设体验场景;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图像场景等。但无论何类场景,都应当贴近治安管理工作实际,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至少也要类似于真实社会生活,这是实训教学能否成功完成的前提。

第二,场景预热。实训教学前,为学生留出一定的预习和准备时间,实训指导老师提前向学生展现已创设的场景,让他们有时间查资料、找问题、做分析。

第三,角色分工。实训项目参与人员根据场景要求划定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做好职责的分工。

第四,物品准备。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准备相应的物品。

第五,场景演绎。实训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参与运作该场景。综合运用观摩式、启发式、辩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通过“场景运作”,在场景的展开中强化思维开发、知识运用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按照预先的角色分工演绎整个场景。角色的扮演要尽可能生活化,要有吸引力,强调逼真性和完整性,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大胆演绎。将娱乐性、悬疑性、研究性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强化学生的特定情境感受性。实训老师要充分考虑到该场景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角色扮演者自身以及旁观学生开动脑筋发现问题并尽可能找出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第6篇: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案例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33

1 引言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领域中的一种形式,它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目前是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关键技术,并要求学生掌握多媒体开发常用软件。

2 目前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概论、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环境、文本信息处理技术、音频信息处理技术、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技术、视频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通信与网络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应用开发、光盘存储技术与光盘刻录、多媒体人机交换技术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的教师上课时只是对内容进行讲解,而对于多媒体技术理论知识的讲解,由于理论知识过多,又涉及到课时方面的问题,教师只能是对知识点面面俱到,不能做到透彻的讲解。理论对理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就会很差。

3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亦称个案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之事。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在于:第一,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生。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第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中,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学生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生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第三,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第四,能够集思广益。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充分调动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案例教学法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把理论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它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因此,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会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

4 案例教学法在多媒体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4.1 教学案例设计

采用案例教学法,核心就是案例的选择,案例选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要考虑到各个知识点的运用,分清楚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把多媒体技术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结合开发模块设计成了四个案例,分别是图形/图像的制作(Photoshop平台)、多媒体课件制作(Authorware平台)、影视后期制作(Premiere平台)和多媒体编程(VB平台),这四个案例的设计有着前后顺序的关系,前一个案例中的内容会在后一个或多个案例中使用,并且四个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涵盖了多媒体技术课程中大部分的内容。通过对这四个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高质量地完成多媒体技术课程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通过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实践,笔者发现,在具体的案例选取中,一个好的案例,应以学生为中心,应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难度适中,充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相适应,使得案例可操作性强,又有趣味性。

4.2 案例分析

下表是笔者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的一个具体案例,结合前面有介绍文字、图片处理的相关实践,同时对Premiere 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个案例的主题就定义为制作个人相册。

2.时间面板:关键帧的添加\&案例2:转场特效的设置(淡入淡出效果的实现)

案例引出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分解出子案例,并引出子案例中的相关知识点,在实践教室带领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亦可以上手操作,这样能适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上机操作的欲望。

5 结束语

综上,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将继续专研与专业相结合的案例,让案例教学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超.关于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探索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

[2]李淑飞.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2.

[3]鲁书喜.多媒体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

第7篇: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people’s focus on issues of food safety, many institutions successively add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major across the country. As an applied discipline, food quality management’s teaching object is college student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cessing and stor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nd related majors. We implement the learning method of case teaching combined with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closely linked with actual cases, and analyze idoneou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when problems are solved by entering enterprises and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textbook to strengthen practice ability through classical case and the generated causes of analyzing case results.

关键词: 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实践;案例教学

Key words: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teaching practice; case teaching

0 引言

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包含的内容较多,对于农学及工学的本科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质量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不能所有的内容都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1]。

1.1 案例教学的优点 案例教学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书本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案例教学建立在熟悉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励学生去交流,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发表个人对某一问题的见解,尽管有些见解不完全正确甚至是错误的,通过大家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纠正错误,升华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促进交流、激励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培养超越他人的动力。

1.2 案例教学注重能力与实践 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食品质量管理学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案例教学可以很好的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同学们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解决管理问题时采用的方法与管理经验。

1.3 案例教学法实施 突出本门课程的重点,根据需要进行内容的删减。食品质量管理学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在其他课程里课程里有,可以适当删除部分内容。对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应当重点讲述,如食品质量管理的数学方法和工具、食品质量管理在产品设计中质量功能展开和失败模式与效果分析、戴明循环等知识应当为重点内容,同时应该结合案例丰富这部分内容[2]。

案例的收集首先要来源广泛,然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设置认真地筛选。结合课本知识收集案例,案例的搜集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国内外专家学者编写的教材书籍,一些媒体或网络的与食品质量管理相关的新闻,还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等部门的公告。案例选择应当是近三年的有代表性的事件。

课堂分组分析讨论案例。通常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为了督促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可以要求学生将讨论的内容以及过程做好详细记录。在论完成之后,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

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2.1 实践教学的优点 实践教学通过提供现实与仿真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加深管理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2.2 加强实践教学 食品质量管理学涉及到产品设计和标准等问题,也包含质量管理理论与管理经验, 因此在讲述食品质量决策、食品质量控制、良好作业规范和食品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等内容时,除讲解基本理论外,还应选择质量管理方面成绩卓越的食品企业以及食品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以配合理论教学,提高教学效果[3]。让学生集中或分组深入这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学生与管理人员的座谈、专家讲座等方式了解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最后针对参观与调查研究结果组织讨论, 总结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

食品质量的优略最终要经过试产的检验。通过市场调查,既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食品市场情况,包括食品的固有属性和非固有特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沟通能力、实践能力、质量意识等,也可以将质量管理中的方法运用到质量控制中去分析问题,如产品质量有问题时应当从操作人员、设备、方法、环境、检测和材料等方面去分析问题。在市场调查时应选择当地的大型超市和交易市场,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许多产品的质量执行标准及各类质量标准在不同产品上的应用,凡是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的产品,其质量就有保证,就会受到消费者欢迎。市场调查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市场,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本门课的感性认识及兴趣,也学到一些市场营销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4]。

总之,在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中应当重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通过案例讲解使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进行实践教学将的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在此基础上不仅强化了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学,钟先锋,李佩艳等.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4):178-179.

[2]陈萍,文连奎,张艳荣.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教天地,2007(7):126-127.

第8篇: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生物制药工艺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20-02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生物工程技术实践应用的重要分支。课程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原理、下游提取分离技术、生物工程分析、基因工程和免疫学为基础, 研究生物药物生产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制药生产过程优化,实现安全、经济、高效生产药物的一门学科[1]。

1 生物制药工艺学案例教学改革实施的必要性

生物制药工艺学内容主要涵括微生物药物、生化药物及生物制品三大类药物的制备工艺。在具体药物生产工艺的学习过程中就是将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药物的生产,例青霉素的生产工艺,主要从菌种的活化、种子扩大培养、发酵的控制、发酵液的预处理、青霉素的提取纯化精制等方面来分析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的控制。学生在以前的基础课中已经掌握了各种工艺控制方法、产物分离技术等理论,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只是听,一方面学生不重视,抓不住重点,觉得老师是重复以前的知识,枯燥无味,没有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将原来所学的基础理论,具体分析生物药物的生产工艺,理论指导实践,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9世纪70年代由哈佛法学院在大学课程中开始使用。它以教学案例为基础,以学生在课堂内外对真实事件和情境的分析、思辨为重点,以提升学生应用理论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2]。该方法主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取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分析和掌握案例的一般规律、原则、方法及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4]。

在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中,结合三大类药物的典型药物生产工艺,建立案例库,在该课程部分章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在新课讲授之前,从案例库中选择相关的典型案例交给学生,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搜集并讨论,授课时由学生占主体地位,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带到课堂上讲解分析,其他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最后由教师归纳分析总结并引出新课。从而实现由案例具体分析到新内容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通过对具体药物在不同案例中具体生产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青霉素生产工艺”这一章节时,在教学中先通过讲解认识青霉素这种药物的结构特点,然后以案例库中各个工厂具体青霉素生产工艺为案例,组织学生对各种工艺进行研讨,要求学生从菌种、代谢控制、分离纯化方式以及收率、能耗、环保、安全及关键设备使用等方面对各厂工艺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并从中自行设计最佳工艺。通过应用案例法教学方式,有效解决了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内容枯燥、理论和实践缺少联系的弊端,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生物制药工艺学案例教学的课程改革的实施

2.1 精选教学案例

在保证案例选择典型性、时效性的前提下,根据生物制药工艺学中微生物药物、生化药物及生物制品三大类药物的典型药物生产,每类药物选择3~5种,例微生物药物从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产物两方面考虑,选择谷氨酸、青霉素、链霉素的发酵生产作为典型案例,通过结合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校友提供组建案例库,使每种药物各种生产工艺达到5~8个,在进行到此部分内容时与传统的讲授法相结合,在课程进行到适时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好像亲身立足于企业实际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2.2 精心设计问题

根据案例库中的各种药物生产工艺准备问题。问题设计是案例教学方法中引领学生探究问题、开阔思维的关键因素。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认知心理,具有对专业基础知识应用的指向性。因此,所设计问题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知识的积累情况,每个工艺提出8~10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以利于课堂讲解中的引导和开阔学生的思路。

2.3 案例教学的实施

课外讨论小组以4人为一组,指定组长。将相关的案例、问题及要求查阅的参考资料范围提前一周交给组长。要求每个学生根据问题,查阅基础知识及最新研究资料,最后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在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讲解这类药物的基本特点,然后引出这种药物的生产工艺,分别要求各组根据准备的案例,派一名代表进行具体企业案例的讲解,分析工艺控制点及存在的问题。同组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完善,各组之间可互相提问、争论。课堂讨论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案例选择的恰当性、教学引导的科学合理性,以及教师是否创造了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

教师最后做恰当的点评和总结。教师的总结应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的讲解、提出的问题及讨论分析进行总结,关注学生对具体案例中工艺的流程、工艺控制参数的分析是否全面、正确,以便学生从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学到正确处理和解决药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通过对具体中案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最后,教师在评价时应对有创新的观点应给予鼓励;同时指出还存在的不足,并适当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通过总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在课后写出心得报告。

2.4 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第9篇: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

关键词:空间教学;案例引导式任务教学法;内科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58-03

《内科护理学》内容繁杂,传统教学中,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极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教学压力大。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教学领域。“世界大学城”是 2010 年5 月由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型网络服务平台――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1]从此引发了网络空间教学革命。目前,对空间教学的研究集中在对课程的总体建设方面,[2] [3]对具体教学方法在空间的应用报导较少,案例教学和任务教学法在传统教学中报导较多,空间教学很多情况下亦采取任务引导型教学方式。本研究依托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将案例引导式任务教学法应用于《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为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从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共11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另抽取2个班共115名学生为对照,实验组采用基于空间教学的案例引导下的任务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PPT教学法。

2.方法

(1)案例引导式任务教学法空间教学的实施过程

设计任务:教师将精心设计的任务交给学生。以临床案例为基础,创造真实生动的专业问题情境,设计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与临床护理程序(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配合的教学任务。

分析任务:指导教师介绍相关教学资源(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动态教学过程),完成必要的知识讲授,明确完成任务的过程与方法。

完成任务:在完成空间任务时,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与其他同学共享,按照已有的分组情况,每组在本组群内进行交流讨论,学生讨论时,教师加入其中鼓励,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总结评价:各小组在班级群组中汇报自己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任务教学法不只是让学生完成任务,而且要让他们理解任务背后的关系和机制。教师在班级群组中点评每个小组的完成方案。在课堂上,选择2个小组作现场汇报,并顺势利导,总结完成任务所需要用到的知识,提炼出本次课的知识点和考点。

指导并监测学生完成空间布置的作业(主要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习题)。

(2)调查方法

参考文献报导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4][5] 问卷包括对教学内容、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自主性、学习效果等的评价。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内科护理学课程考试成绩。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软件包作统计学处理,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内科护理学课程成绩比较见表2。

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内科护理学课程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理论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三、讨论

1.网络空间平台改变了学习环境,丰富了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改变了学习方式,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更利于个性化学习。内科护理新知识和新技术在网络空间教学中能得到及时反映,教学资料齐全、实用,实践教学内容实用知识较多,课程内容及设计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作业能覆盖相关知识范围,有助于强化知识点。

2.基于空间教学有利于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提高学习自主性

信息化空间教学能扭转教学枯燥乏味的状况,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在空间创建课程讨论群组和班级教学群组,完成任务时,学生可以在空间与教师互动,也可以在空间与同学互动,不但促使教师加深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同时能使学习交流变得更主动,使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从而真正实现学生成为课题教学过程主体的目标。[6]

3.基于空间教学的案例引导式任务教学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有典型的病例为服务对象,有明确的任务要完成,学生就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加强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能从空间随时掌握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在空间建立学生联系表,对学生个人空间进行超链接,定期布置空间作业,并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追踪、评价和监督,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4.基于空间教学的案例引导式任务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空间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7] 案例引导式任务教学法融合了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的优点,以真实的临床案例为基础,以典型的工作过程作为任务,以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获得职业能力。小组协作学习有利于互帮互助,发挥各自的特长与优势,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完成任务的实践中摸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

5.空间评价考核有助于监控学习过程,多元考核评价更客观地反应真实学习水平

考核贯穿于学习过程中,考核项目包括团队完成任务情况、团队演示的成绩、学生参与群组讨论的情况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多阶段、多角度的考评方式使评价更加全面、公正。

参考文献:

[1]关健华.PBL教学法在大学城空间教学中的运用[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3(2):225.

[2]余滢.工学结合的空间课程包的开发――基于云平台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3):85-86.

[3]李红.高职《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课程空间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2(10):143.

[4]康丹,谢丽琴.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护理课程学习活动设计研究――以“护理综合技能训练”课程为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9(4):125-127.

[5]王芳.基于网络空间教学平台的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改革实践[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0(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