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基础学说范文

中医基础学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基础学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基础学说

第1篇:中医基础学说范文

关键词:说明文;说明方法;对象;语言

一、关于说明文

1.说明文的重要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要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科技作品,注意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在写作指导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会写简单的说明文,在介绍说明对象时要做到明白清楚。各地中考对阅读说明文都各有要求,笔者查阅了最近几年的中考说明文试题,归纳出说明文阅读一般从以下方面来考查:(1)试题要求学生能够指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要求学生能够说出说明方法,更要能够理解该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3)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4)让学生能够体味重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更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由此可见,说明文教学在整个初中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

2.说明文教学的现状

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发现初中教师对于说明文教学不够重视,具体原因如下:一方面由于说明文本身的特点,是对事物的性质、状态、事情的进程以及事物之间关系进行介绍,因此,为了准确无误地介绍,说明文语言一般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老师和学生一般对于这样一类的文体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基本功比赛以及上课比赛的活动,一般情况下,公开课和比赛课是不选择说明文的,因此,老师对于说明文的研究就比较少,课堂教学就没有能够精打细磨,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流程的实践比较粗糙。但是,我们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不能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就忽视说明文教学,因为说到底我们还要围绕中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来认真对待说明文教学。

3.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就是题目,例如《苏州园林》《奇妙的克隆》等,也有些将说明对象放在文章的开头一段,还有极少数说明对象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归纳提取,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出现;有的在文章开头几段揭示什么对象的特征;有的说明对象的特征分散在各段中,要求学生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进行归纳提取。

二、指出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说明方法有哪些

阅读说明文,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必须让学生能够找出对所学习的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一般在学生初学说明文时,要明确让学生知道有哪些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作引用等。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在中考试卷中,让学生找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这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中考试题中往往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只知道说明方法,还要求学生掌握文章所选择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来规范化地答题以及了解答题的一些技巧。

比如,“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答题规范的格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的特征。例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本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比较,突出强调了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打比方”答题格式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例如《苏州园林》中“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运用打比方的什么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征,使说明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举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特征,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与可信度。总之,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一定要紧扣说明对象的特征,注意答题的规范与技巧。

三、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一般考查的题型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体会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切忌望文生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及说明对象的特征考虑。

第2篇:中医基础学说范文

【关键词】阴阳学说,高职语文,阐释

1.阴阳学说是什么

阴阳学说首先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与转化。除此之外,阴阳学说还与天文、历法等具体学科相结合,成为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基础。阴阳的概念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战国末期才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阴阳学说作为一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医学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一枝奇葩,同样受到了阴阳学说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前提。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它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那么,医学专业的高职语文课程是否可以对阴阳学说进行阐释呢?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必然联系呢?从根本上讲,中医学与文字学、文学都起源于远古先民的劳动实践,这就决定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阴阳学说既属于中医学范畴,又属于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学的范畴。这样,便可从语文视角对其进行阐释,成为医学专业高职语文课的教学内容。

2.医学专业高职语文对阴阳学说的阐释

医学专业高职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工具学科。中医学和语文都离不开汉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学,并且中医学的发展是受汉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学影响的。没用充分发展的汉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学,就没有生动准确的中医学表述。反之,中医学的文字与文学表述,是对汉语言文字与汉语言文学的阐释。正是有了中医学的各种概念,才使得汉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学更加丰富、更加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从而使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得以再一次显现。

无论是哲学还是中医学,都没有对阴阳二字的本义进行阐述,因此,高职语文对阴阳学说的阐释可以从字源入手,用汉语言文字学的知识进行阐释。

首先对“阴”字进行解析。阴的繁体字写作陰,而陰的本字是侌。金文的侌写作,这是象形文字。而此字又分上下结构:上部分是“含”,包含,下部分是云层。那么,侌的本义就是天空多云,没有阳光。现在常说的阴暗、阴晦就是使用了这个意义。侌的籀文(即石鼓文)则写成:上面是日(太阳),下面是云。云在太阳下面,表示云层遮挡了阳光。篆文的侌承续了金文的字形。当“侌”作为单纯的字件后,金文 再加“阜”(山地) 另造“陰”代替,表示山地背阳的北坡,此时,阴的意义又增加了一个。陰的篆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 ,隶书 将篆文的阜 写成左耳旁 ,将篆文的侌 写成 。此时,陰的形象已基本定型。俗体楷书阴用月(夜晚的月光)代替正体楷书“陰”的“侌”。这就是阴字的演变史。由此可知,阴的原始意义包括昏暗无光和阴坡(水之南,山之北)。其中,侌是声旁,左耳刀是形旁。对阳的解释同样采用这种方法,不再赘述。我们发现阴阳二字的演变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发展时期。而且阴阳的原始意义就是对立的,这正是阴阳学说理论的根本。

阴阳的本义解析之后,要对四象进行阐释,因为四象在中医学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正是易与中医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体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最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是在易经预测学中,即老百姓所说的六爻。四象指老阴、老阳、少阴、和少阳。那么,四象的理论与中医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呢?在《黄帝内经》中写道:“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黄昏至合夜,天之阴,阴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阳也。”中医学的人体经络学说更是发展了阴阳学说,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都蕴含了阴阳的概念。阳初生为少阳,阳盛为阳明,阳盛到极点为太阳;阳盛到极点就会向阴转化,变成少阴,阴盛为太阴,阴到极点为厥阴,厥阴转化为少阳。这里还可以对厥字等进行文字学的阐述。

这就是医学专业高职语文课对阴阳学说的阐释,把阴阳学说具体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语文教学内容。阴阳与四象的理论变得简单明了,为进一步学好中医学打下了基础。另外,很多关于阴阳学说的具有文学色彩的古文献资料也可编入教学内容,称为医学专业高职语文课的素材。

3.阐释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阴阳学说的阐释,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准确地理解阴阳学说的内涵。阴阳学说的外延是非常广阔的,只有知其根本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理论,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搜集整理有关阴阳学说的各种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把抽象的阴阳理论与具体的学科联系起来,特别是中医学中的阴阳理论。这样,学生在学习能力会逐步提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医理论的系统把握,而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其次,有助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诚然,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是以学好专业知识为主,以掌握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为我国的医学事业贡献力量。然而,这不等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不学习语文或者不学好语文,因为高职语文的作用是一种长效机制,它对初中起点学生的人格形成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本论文的优势在于:把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专业课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非常好的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如果把这种方法推广开来,就会使学生更好地从语文课中获益。

最后,使高职语文成为中医学的得力助手。我国的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初中起点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汉字的认知,还是语义的理解,以及对中医学体系化的认识等,都存在较多主客观障碍。中医学是以汉语言文字作为载体的,因此,只有疏通文意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玄化奥秘。中医学与语文之间的特殊关系,使高职语文成为医学专业中具有特别优势的工具学科,成为中医学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第3篇:中医基础学说范文

五脏相关学说是探讨五脏系统之间在生理上互相联系、在疾病过程中互相影响的相关联系机制,并以这种相关联系的观念指导疾病辨证论治的学术理论。邓铁涛教授自20世纪中叶首倡“五脏相关”学说以来,积五十年学术研究的深刻体悟和丰硕临床经验,结晶升华成为颇为完善的学术理论,既体现中医认识生命活动机制的独特观念,又有效指导疾病的辨证论治,堪称继承与发扬中医学术的典范。学者有将五脏相关学说等同于五行学说在藏象理论中的运用,未免牵强、片面而不能把握其精义。诚然,五脏相关学说渊源于《内经》与基于五行学说的“五脏相通”理论,但更概括《内经》之后两千年来中医学术的发展与创新,克服了五行学说呆板固定的模式,内涵更为丰富精湛、灵活生动,更贴切于临床辨证论治实践。本文拟对五脏相关学说的学术渊源及其与“五行—五脏理论”不同之处作粗浅探讨,借以发现这一学说的蕴涵及其学术意义。

1 五脏相关学说的学术渊源

五脏相关学说是对《内经》以后的中医学术理论的总结和升华。《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不仅提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素问·玉机真脏论》)的理论原则,而且构建了以五行为框架、以五脏为主干的藏象系统,并根据五行生克理论说明五脏系统之间的资生制约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以五行为中介,建立了五脏与七窍、五体、五声、五志等以及与自然界五方、五味、五色、五音、五气(风、热、湿、燥、寒)的对应联系框架,指出了五脏系统之间的相生、相克(相胜)规律。又如《灵枢·本藏》有“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三焦膀胱”之说,而《玉机真脏论》等篇则论述了疾病情况下五脏之间的生克传变关系,这些有关五行—五脏相关的理论奠定了中医藏象学说的学术理念和基本内容。《难经》继承《内经》五行—五脏系统观,并通过五脏各主“声色臭味液”(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声,肾主液),又各有“声色臭味液”(如:肝液泪,心液汗,脾液涎,肺液涕,肾液唾)等论述,提示了五脏配五行,而每一脏又各包涵五行的学术意蕴。

张仲景在创立外感热病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同时,亦将《内经》、《难经》的五行—五脏理论运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之中,其在《金匮要略·脏腑先后病脉症》篇中治未病“治肝补脾”之说,即秉此立论。托名华佗撰写的《中藏经》,进一步发展了五行—五脏说,并以之作为辨治疾病的纲领,作者单位: 510407 广东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该书不仅在《生成论第三》篇提出:“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也,由五行逆从而生焉。天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五脏五行,相成相生,昼夜流转,无有始终,从之则吉,逆之则凶,”而且书中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二篇专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死生逆顺脉证之法”,立论多秉自五行—五脏生克关系,中医脏腑辨证之法,殆即由此而确立。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除了卷十五中专论五脏六腑病候,以之作为阐述各种证候机制之基础外,又于卷二十一论述脾胃病诸候,颇显重视脾胃之学术思想。北宋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从五脏论治小儿病证,不仅奠定后世儿科学说的基础,且其中“肝病胜肺”、“肺病胜肝”等又从病机角度丰富了五行—五脏相关理论。

在金元时期的学术创新中,五脏相关理论亦得到长足发展,其著名者除张元素《医学启源》在五行—五脏理论基础上建立起以五脏为中心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体系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李氏为了强调突出脾胃在脏腑生理及疾病辨证论治中的重要地位,于《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肺之脾胃虚论”、“安神养心调治脾胃论”、“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五脏之气交变论”等章节,以脾胃为中心,阐发五脏之间的相关关系,其内容既有秉自五行—五脏理论者,亦有不少超出五行框架之外,开启了深化认识五脏相关复杂关系的新思路。

明清以来,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成为辨证论治内伤疾病的基本纲领。随着学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淀积,医家在继承五行—五脏理论的同时,发现相对固定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难以全面、准确解释脏腑之间的复杂生理病理变化,启发临床辨证论治思维,于是超出五行生克的理论框架而有所引申发展,如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提出“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命门相通”的“五脏穿凿论”;赵献可《医贯·五行论》认为“五行各有五,五五二十五,五行各俱一太极”,而提出“水养火”、“水生金”、“水中补土”、“升木以培土”等突破五行生克常规的治疗法则。清代傅山、郑钦安等有感于五行生克理论无法说明心肾之间的相须相济关系,另辟蹊径,由《周易》水火既济理论阐发“心肾相交”说:“心肾相克而实相须,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此治肾正所以治心,治心正所以治肾,所谓心肾相依”(《傅青主男科·虚劳门》);“肾阳衰而不能启真水上升以交于心,心气即不得下降……心血衰不能降君火以下交于肾,肾水即不得上升”(《医法圆通·不卧》)。值得提出的是清代岭南医家何梦瑶的“五脏互相关涉论”,何氏在《医碥·五脏生尅说》中客观地指出:“五脏生克,须从气机病情讲明,若徒作五行套语,茫然不知的,实多致错误”,认为五脏病变并非全因五行—五脏生克关系,如“肺在心上,心火上炎,肺受其伤,此为心火克肺金也,若由脾胃积热,或由肝肾相火,或由本经郁热,皆与心无涉”。另一方面又认为“五脏无一脏无血液,是皆有水也;无一脏无气,是皆有火也;无一脏不生发,是皆有木也,无一脏不藏敛,是皆有金也;有气、有血、有发、有敛,是无一脏不和平,则皆有土也。知五脏各具五行,则其互相关涉之故,愈推愈觉无穷。”其说虽然未脱五行之窠臼,但亦表明了必须灵活看待,不要“徒作五行套语”的正确态度。

从上述可看出由《内经》所确立的五行—五脏相通理论,经过历代医家的阐发引申,发展成为体现中医整体观念的人体观和疾病观,并用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主干理论。而随着对疾病复杂机制的认识的深化和辨证论治经验的丰富,医家亦逐渐感悟到这一理论未能全面解释复杂疾病机制,深入指导疾病辨证论治,因此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补充,但仍未能脱离五行框架之束缚。近代由于中、西学术的交汇与竞争,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屡被置于批判否定境地,20世纪下半叶,五行学说存废之争颇为激烈,邓铁涛教授以对中医学术的精湛见解,认为五行学说不可否定亦不可拘泥套用,必须在继承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发扬创新。邓老经过覃思深虑之后,提出“五脏相关学说”以取代、发展五行—五脏说,并从理论和临床角度深入探讨验证。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这一学说初具规模,同时亦通过长期临床运用而证明其理论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2 五脏相关学说与五行—五脏理论的差异

五脏相关学说是对五行—五脏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既保留了该理论的合理内核和精华内容,又基于对人体生理活动机制的深化认识和临床辨证论治的验证而有所扬弃,更有创新。因此其内涵和外延与传统的五行—五脏理论有明显的不同。

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五脏之间通过多途径、多节点的资生制约关系以维持其系统的和谐稳态。五行—五脏理论以五行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关系,未免机械固定而难以阐明其中复杂关系,后人虽然提出“母子相生”、“夫妻相配”、“壮、老、生、囚、死”、“五脏各有五行”等说,但仍显得牵强附会而不切实际。如《难经》以“乙木之肝、辛金之肺配与庚金、丙火为妻”解释“肝沉肺浮”之理,即是显例。又如肾水本克心火,如何解释二者的资生促进关系?一些学者曲径通幽,另凿途径而用《周易》既济卦的“水火既济”理论加以说明,但既济卦坎水在上而离火在下,与心火在上而肾水在下仍有不符。再如心肺之间的互相促进关系,与五行金火相克亦有所不合。这些都是五行—五脏理论局限性的明显表现。五脏相关学说则继承五行学说的精华内容而不为其印定眼目,因而能够综合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特点,准确、简明地阐释五脏相关关系。如上述例子,可以分别用“肝藏血,为阴中之少阳,性阴质重,故沉;肺藏气,为阳中之少阴,性阳质轻,故浮”、“心火下降温煦肾阳,肾水上济滋养心阴”、“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肺主气,推动血行以助心运血;心主火,心阳温煦肺气以助其治节宣降气血”加以客观、恰当解释。其他六腑之间生理的关系,如大小肠与胃、小肠火府与膀胱水府等的关系;脏腑之间的生理关系,如“肾为胃之关”等,亦难以用五行子母生克理论作出恰当解释,而运用五脏相关学说,则可从腑与腑、脏与腑之间气机升降出入、阴阳气血沟通关系加以阐明。可见五脏相关学说是在中医藏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脏腑气血阴阳之间多层次、多途径的相关关系,认识和阐明五脏系统在生理活动方面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因此可以避免五行生克制化固定模式所带来的片面性和极限性,全面、准确地揭示生命活动机制,这是其与五脏-五行理论的不同之处。

在认识和研究疾病机制方面,由于五脏相关学说能够超出五行乘侮模式的框架,从不同角度探讨五脏相关关系失常状况,因此亦能够阐明五行—五脏理论所无法揭示的疾病机制。例如:按照五行—五脏理论,肝木固可反侮肺金,但心火更可克犯肺金,然而临床上为何多见肝火犯肺而少见心火克肺?即使以肝木心火子母合邪加以解释亦欠允当,因为此类病证心火亢旺证象并不明显。运用五脏相关学说则可以做出较好解释:肝为刚脏,肝阳自身即容易亢旺化火以犯肺;心主神明,与小肠为表里,心火亢盛则多扰乱神明或移热于火府而较少犯肺。又如脾虚水泛的水肿病,历来多以“土不制水”为释,亦难切中肯綮,盖肾主水液代谢,肾水不受脾土克制,反而主水功能衰退而积水成灾?若抛开脾肾相克之陈说,用五脏相关理论解释,则脾主运化水湿,能助肾行水,脾虚则运化功能失常而水湿积聚泛溢,简单明了且更能指导临床治疗立法。其他如心肾不交的不寐证、肾阳虚衰的五更泄泻、肺气虚衰引致的心阳不振等,用五行—五脏生克乘侮规律亦均难以准确阐明其病理机制,而五脏相关学说却可以作出完满解释。总之,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五脏系统功能失常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相关影响,因此能够克服五行—五脏理论单纯从生克乘侮、亢害承制角度认识五脏相关病机的片面性和牵强附会,客观地把握各脏腑功能失常对他脏腑的影响,准确阐明其病理机制。此为两者之另一不同处。

转贴于

在论治疾病方面,不论在阐释治疗机制,还是启发治疗思路,五脏相关学说都比五行—五脏理论更具精确性和开拓性。如《难经》从五行子母补泻角度解释治肝实肺虚证的“泻南补北”法,谓“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认为补肾水能治肝之实,则显得牵强附会,且与“虚则补其母”之说相右。用五脏相关学说,从滋阴泻火角度立论,阐明泻南方火可直接清心肝亢实之火,补北方(滋肾阴)则既潜肝阳以防其亢旺化火,又能滋肺阴以减轻其受心肝火灼之害,则“泻南补北”之治疗机制昭然。又如《金匮要略》泥于五行生克理论,以“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妙要也”释“治肝补脾”之理,为补一脏而伤三脏,颇令人有牵强附会之感,难怪《金匮要略心典》有“疑非仲景原文”之说。若按五脏相关学说,肝实则克伐脾土,治肝补脾即先安其未受邪之地以防肝病传脾,为治未病之义;至于肝虚亦须补脾,则以脾为后天之本,“常以四时长四脏”,补脾可资肝之化源以治其虚;肝实补脾与肝虚补脾,法虽相同而理则各异。又如脾肾双补,按五行生克理论亦难立说,而五脏相关学说则认为补先天可以生后天,补后天可以养先天,二者互相滋生促进,并不龃龉。

在启发治疗思路方面,五脏相关学说从五脏系统的生理病理联系出发,促进五脏资生协同关系、调整脏腑功能以祛邪除病,这种治疗思路每能切中病情肯綮而灵活施治。例如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邓老提出在养心益气的基础上兼调肺脾肾的治疗思路,所制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仁、橘红等,用于心阳虚者)和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半夏、茯苓、田三七等,用于心阴虚者),以培元益气的人参为主药,养心补气为主而兼补肺脾肾,一配附子温肾阳以振心阳,一配麦冬养肺胃阴以益心阴,并以薏仁、茯苓健脾行水,法夏、橘红宣降脾肺之痰浊,既以心为着重点又调治肺脾肾,行气活血,利水化痰以温通心阳、宣畅心气。若从五行—五脏生克理论出发,则难以形成这一治疗思路。而临床亦证明对于心气虚衰为本而瘀血痰浊积留为标、标本虚实互见而病情复杂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该治疗方案确有良好效果。其他诸如邓老立足于五脏相关学说以治疗重症肌无力(痿证)的卓著效果等,亦均显示五脏相关学说较之五行—五脏理论更能开拓治疗思路,形成的治疗方案更能切中疾病肯綮。

除了上述阐发生机制、探讨病机、论治疾病等方面的差异之外,由于五行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有其固定模式,因此五行—五脏理论是一个局限于五行框架之中的封闭系统。正是由于五行—五脏理论的封闭性,所以难于吸收历代学术发展的成果,既未能反映中医藏象、病机、治疗诸学说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又难以解决理论研究中的新问题,启发临床治疗疾病的新思路。与五行—五脏理论不同的是,五脏相关学说探讨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诸理论中的五脏相关机制,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的开放系统,能够随着中医学术的深化和理论创新不断充实发展,与时俱进而不呆板固滞。

3 五脏相关学说的学术意义

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教授积累多年治学心得和临床经验而凝炼出来的学术理论,既是老一辈中医学家对中医学术的贡献,亦为中医学术研究指明方向和途径,具有切实而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一,五脏相关学说是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和创新。这一学说是在总结、整理五行—五脏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中既继承、吸收五行—五脏理论的合理内核和精华内容,又扬弃其牵强附会、主观片面的消极成分,并根据学术研究心得和临床经验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更全面、准确地揭示五脏系统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更完善、更有效的理论指导。五脏相关学说的建立,为当代中医理论研究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创新可以并且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在继承的基础上拓展、创新是发扬光大中医学术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第二,五脏相关学说克服五行学说的极限性,准确反映中医学术的科学内涵。五行学说作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固然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成亦发挥了重要的构架作用,但是由于其理论的笼统性和抽象性,因此难免带有牵强附会成分并被蒙上神秘色彩,近现代否定、攻击中医者,每以此为口实。其实,在中医藏象学说中,五行基本上就是五脏的代表符号和联系中介,五脏相关学说直接用五脏取代五行概念,既排除了机械唯物论和神秘主义色彩,又避免了其理论的哲学泛化,从医学角度原本而深刻地揭示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机制,体现中医学术的科学内涵。

第三,深化中医基本理论研究,弘扬中医学术特色。五脏相关学说着眼于五脏系统之间复杂的生理、病理联系,在整理、总结历代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克服了五行—五脏理论线性、固定模式的局限,探讨五脏间多层次、多节点的相关关系,从动态、联系角度全面、深刻阐明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机制,既深化了藏象、病机、诊法、治则治法等中医基本学术理论的研究内容,又从五脏相关的角度彰显了中医整体恒动观这一基本学术理念和学术特色。

第四,切于临床实用,有效指导疾病辨证论治。五脏相关学说是源于临床实践的体会和经验总结,并在寻绎、整理历代有关学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对临床认识疾病机制、论治疾病均有切实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复杂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从五脏系统互相关联的整体动态角度探求病机、确立治疗法则、处方用药等论治思路,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邓老在长期临证过程中治疗重症肌无力、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诸多疑难杂症的显著效果,正是该学说能够有效指导临床的确凿证明。

第4篇:中医基础学说范文

《中医学》作为一门临床学科的课程,在西医类高职高专院校中,由于课时量少,教学内容牵涉面广,给《中医学》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 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模式不同于西方医学。张登本[1]认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具有长久稳定而又普遍起作用的思维定势或曰思维惯性,是一种被定型化的思维样式、结构和过程,是学习、研究、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基本样式、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可以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大主要特点着手,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张虹[2]提出中医学体系中的整体观念有助于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疾病和一切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疾病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辩证论治有助于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重视个体体质、年龄、性别、地域、时间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整体观念是对人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如《黄帝内经》所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辨证论治是对于疾病的辨别和诊治的认识。如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咳嗽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湿阻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等。中医思维方式是学习中医学课程的灵魂,贯穿于学习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操作技能的全过程。教师在授课中紧紧围绕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两大特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中医思维方式。

2 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包海燕[3]提出在《中医学》这门课中,首先开启中医神秘面纱,面向初学者的就是中医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故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基本上奠定了中医学习者们对中医的初步印象及学习基调,并将深刻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第一课,也是后续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理论指导。专科医学院校的《中医学》课程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等5类学科的知识,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贯穿于《中医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如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阴阳学说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被用来剖析、总结药物的性能、作用;五行学说在治疗疾病时对脏腑用药的指导意义,以及根据五行学说可以针对疾病确立具体的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需要安排充足的学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的讲解务必深入透彻并适当练习临床诊治、用药。使得中医基础理论的讲解不再空洞无物,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3 灵活运用病案分析授课

临床病案详细真实的记录了诊疗的全过程,直观地反映了医生的诊断思路和诊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是临床医学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座桥梁,是学生从学习理论知识到应用理论知识诊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病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辨别诊断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惠翠兰[4]等研究表明病案讨论能以最快速度使学生从理论转向实践,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了临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医传统医案众多,授课教师应在有限的课时内筛选出来最具针对性、与临床教学密切联系的医案进行讲授。具体做法,可以结合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给学生展示病案,并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对病案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最后,教师听取各组讨论结果,做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病案为核心,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良好的中医学教学方法。

4 以实践教学为依托

第5篇:中医基础学说范文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体质; 个体化防治; 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R758.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04-01

中医体质理论源于《内经》,历代医家多有发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当代医家对体质学说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独具中医特色的理论,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难治性、慢性皮肤病。学界普遍认为其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及多阶段发展的复杂病变过程。其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方兴未艾,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体质学说对银屑病开展中医体质研究及其相关因素关联性分析,有望为银屑病的防治研究另辟蹊径。本文旨对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意义、路线及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一简要概述。

1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渊源 《灵枢・论痛》:“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理之疏各不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素问・逆调论》:“是人者,素肾气胜”、《素问・厥论》“是人者,质壮,秋冬夺所用”,上述条文所提的“素”与“质”,即中医体质学理论的最早论述。张仲景《伤寒论》所述喘家、淋家、汗家等表示各种宿疾的体质特点,并认为体质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发病方面,还体现于疾病的发展及治疗诸方面,同时也充分强调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预后中的重要作用,为后世“辨体论治”思想埋下了伏笔。王叔和《脉经》明确指出不同“性气”或“形性”的人,因禀性不同,脉象上有迟、速、大、小、长、短之别,虽无“体质”之名,实为中医体质理论的重要内容。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漆疮候》中云:“人有察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较早地描述了皮肤病中过敏体质对漆过敏的现象。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云:“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是对小儿体质特点的概括,用药强调:“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疮”等,此则以小儿脾弱的体质特征所立的治则与治法[1]。金元四大家从体质影响疾病易感性做了不同的阐述,以及明清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等在著述中对体质特点的论述,乃近代体质学说发展之滥觞。历代医家不仅重视体质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把人体体质特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而更有效地指导辨证处方用药。

体质学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从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如1982年,王琦编著的《中医体质学说》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这一概念,中医体质学说即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2]。并概括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3]。王琦等[4]提出人体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为中医体质研究开创了新篇章,同时也为体质学说在各科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皮肤科体质学说的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得发展,如谢氏等[5]对97名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发现平和质、湿热质、气郁质人数较多,共占总数的67.1%,其中平和质PASI评分最低,湿热质、气郁质患寻常型银屑病的机率较其他体质类型高,且发病时多表现为血热型,病情较重,平和质虽也可患病,但多表现为血燥型,病情较轻。

2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意义 随着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体质分类标准逐步客观化,中医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辨证与辨体结合用药、运用体质学说指导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如中医体质特点与疾病特征、实验室检查、临床实验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有益地结合,探索其关联性,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多条途径,为更多的临床学科开展疾病体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方向。

银屑病为皮肤科常见病,发病因素复杂,治疗棘手,通过对银屑病患者体质研究探索该病患人群体质分类、影响因素、形态结构、心理特点等方面的科学规律,更好地运用辨病、辨体、辨证三维有机结合的中医特色诊疗模式,为疾病诊治、缓解期调养、高危易感人群预防提供有益的指导。贯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疾病防治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同时,借助现代科学中的生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病因学等,实现中医体质多学科交叉研究,延伸其研究范围,促进其与科学前沿的对接。

多学科交叉、多层面研究、多中心观察的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必定给银屑病的防治带来广阔的前景,笔者认为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①在学术思想上深化“病理体质学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辨质调养”等理论在皮肤科疾病中的运用;②在全国范围内将实现大规模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引入多种相关因素,开展分层次、多中心、纵横结合的综合流调策略,尽量做到调查数据真实、客观、典型、可重复性;③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早期实验室诊断等条目引入银屑病易感相关因素的分析中,以期提供发病微观层面的实验室依据;④计划制定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积极面向临床推广,方便医护人员,造福广大患者。

3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思路 当前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主要为:中医体质与证得关系研究、体质与疾病相关研究、体质与药物治疗及调体研究、体质与防治保健研究四个方面。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 流行病学调查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学术语规范》等文献,并结合历代文献调查结果及征询专家意见,拟订的《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参照王琦编制的《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制定《体质分型设计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调查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积分评价表》。在国内选取9大调查区域,分属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南地区、云贵川地区、两广地区、青藏新疆高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台湾海南海岛地区等9大中心,每个中心选取1-2家医院筛选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150-200例,展开银屑病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中医四诊资料及皮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统计银屑病患病体质类型的特异性。

3.2 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银屑病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电话等)、发病相关因素(既往病史、家族史、病程、发病缓急)、患病症状体征(皮疹形态、数目、大小、色泽、部位、自觉症状)、舌脉、皮肤专科检查、中医辨证分型、西医分类分期、辅助检查(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组织病理)、药物治疗情况、体质类型等条目的统计。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银屑病流行病学数据库》中数据条目进行统计学处理,先进行指标的频数分析,所有相关因素、症状、舌脉等条目均变换为分类变量(0、1),删除出现频率小于5%或虽大于5%但辨证意义不大的条目,保留30个常变量。分析频数较高的发病相关因素与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的关联性,分析总结银屑病易感危险因素及其权重系数。对所收集的中医症状及体质分析条目等进行系统聚类法样品聚类分析,列出各聚类症状、舌脉、体质指标频数及百分比分布,结合中医理论确定各聚类类别的中医证型和中医病理体质。

3.3 典型银屑病体质微观层面研究 采集银屑病患者皮损或血液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基因芯片等蛋白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银屑病特异蛋白、易感基因、miRNA、炎性细胞因子网络等方面的检测,或采用皮肤屏障仪检测银屑病皮肤屏障指标等,并将银屑病病症特点、相关易感因素与实验室微观层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其关联性。

3.4 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 根据上述流行病学研究、中医体质调查及银屑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并结合微观层面实验室数据,综合分析,适当取舍,制定出初步的规范、量化、操作性强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诊断标准和银屑病有中医学特色的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同时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广泛实用的银屑病健康管理体系。

4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虽然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及其应用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在实际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①中医体质分类涉及因素众多,需要建立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遗传背景、社会心理因素、生活环境差异、职业因素、地域因素、饮食因素、形体气质因素等,所以目前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尚存争议,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相对科学化、规范化的国家标准;②银屑病体质病理学研究为使具有典型性,需要经过多层次、分区域、按病程、大规模、跟踪式的调查研究,需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③制定《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化表》,并在不同地区完成一定数量的病例统计,以及后期进行数理统计,全过程需要精细操作和复杂统计;④研究探索银屑病与体质的相关性,从而指导银屑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发病患者的个体化诊疗及缓解期患者的辨体调养,加强该病的防治的可操作性,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成果转化,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其周期长、难度大。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居处环境的恶化,银屑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随着银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工作的深入,从多角度、分层次、多中心、微宏、纵横等方面研究银屑病发病及防治成为当前及今后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主方向。制定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对广大银屑病患者控制病情、预防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晨群.钱乙对小儿病辨证用药的特点[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2):1813-14.

[2] 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7-8.

[3] 杨靖,邢彤,李春禄等.中医体质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N].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6(4):60-63.

第6篇:中医基础学说范文

    哲学作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观念形态,既为文化系统中的诸种学科作理论上、逻辑上的论证,又为其提供宇宙观和方法抡的指导。中国古代哲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且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各种学科的理论基石,它以其独特的范畴体系,为中华民族认识宇宙和自然、社会及思维方式的形成,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指南。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在医学殿堂中的一块瑰宝。过去,它曾经为我国人民的生存、繁衍作出过重大贡献;今天,中医学仍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卓著的临床疗效为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过程中,医学知识同古代哲学相结合的结晶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对中医理论的最后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战国至秦汉时代,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一时期,在祖国医学取得空前发展的同时,蕴含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辨证法思想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天人相应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亦在不断完善。当时的医家借用了这种哲学思想,将它们成功地引入医学领域,用以总结、解释已取得的医学成果,并编撰了许多医学著作,其中《黄帝内经》反映了当时我国医学的最高成就。

《黄帝内经》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相应学说为工具,不但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而且将疾病的发生与自然、

社会联系起来,具有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的雏形。《黄帝内经》主张以人为本,《素问》中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唯贵于人”,确立了人在医学中的主体地位。《黄帝内经》还主张应“人参天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全身孔窍与大自然息息相通,促进人体血气循环,“弃其陈,用其新,精气日新”,处于“新陈代谢”的不断变化之中,

反映了医学世界的整体性和变动性。它对疾病的认识,不仅注重于“邪”、尤其注重于“正”,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种“正邪斗争”的发病学观点,使中医学一开始就居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

《黄帝内经》的另一个伟大成就在于它确立了中医学的研究方法一“有诸内必形诸外”,即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运用这种方法论,它从整体宏观角度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概括为五大功能体系,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生理、病理观。这些学说的建立,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使中医学有可能在科学技术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运用哲学的力量,对人体及疾病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

《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对药物的研究亦采用了当时的哲学思想,提出君、臣、佐、使、七情和合以及四气五味等概念,从而将实践与理论融为一个完满的有机整体,对中医临床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2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国古代哲学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是古代中国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亊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称为“五材”;这五种元素不仅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称为“五行”。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中医学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如人体的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具体到每一脏腑,也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中医学还应用阴阳学说来说明脏腑间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由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阴阳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阴阳失衡则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五行学说将人体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认为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认为心属“火”等。同时中医学还应用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等。

3中医学的认识方法与古代哲学

中医学的认识方法主要为整体观,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意义上,集中表现为具有当代系统论意味的整体观、综合观。中医学的整体观基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高度重视人体生理功能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中医学认为四时之气有消有长,人也应顺应这种消长规律。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3.2特别注重社会环境和情志致病:中医学认为,从心理属性而言,正常的情志变化并不致病,但过度的心理失衡则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4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与古代哲学

中医治疗极具思辨和人文色彩,含有丰富的哲学和辩证法思想。

4.1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在治疗学中的具体体现与实践,也是中医治疗学的特色与精华。中医学认为,任何一个病证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与其周围事物密切联系,并且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治疗疾病时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客观实际,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不仅要确诊病人患了何种疾病,而且要了解病人的病情属于何“证”,治疗方案主要针对这种“证”而制定,即为“辨证论治”。

4.2中医治疗学的治则:中医治疗学的治则主要有治未病论、治病求本论、因势利导论、三因制宜论等,也体现了其古代哲学和辩证法思想。

其中“治病求本论”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治则。标、本是古代哲学辨证法的一对范畴。中医学引用这一概念,来说明疾病的正与邪、现象与本质等的关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中医治疗的“三因制宜论”指治疗时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中医学认为任何一个疾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受人的体质禀赋、性情习惯、地域环境、时令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三因制宜”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人、时、地三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因人、因时、因地辨证施治,这体现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哲学精神。

第7篇:中医基础学说范文

【关键词】 古代哲学 中医藏象学说 脑主神明 心脑共主神明

Abstract:The article sums up “the brain and the heart both govern the spirit”from the ancient philosophical basis,ancient anatomy,living and medical practice,the development of TCM viscera picture theory and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theories.

Key words:ancient philosophy;TCM viscera picture theory;brain governs the spirit;heart and brain both govern the spirit

近10年来,关于“孰主神明”的争论十分激烈。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仅在中医期刊中就发表了上百篇论文,形成了“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的三足鼎立的格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论证,认为只能是“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和“心脑共主神明”不能成立。

1 心主神明的古代哲学基础

1.1 古代哲学思想体系“天人相应”观点的影响面 关于“天人相应”的具体规则,《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与《灵枢·邪客》里,均有相关的比拟。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天人相应”的问题阐述较为明了:“唯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总结天人相副对中医脏腑学说的影响,主要的就是将人体分为天、地、人事三部分,脏腑“中傍人事”,故必须在体腔之内[1]。

1.2 古代哲学思想体系“心灵论”的影响 先秦以前,古代哲学思想家都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反应,即古代哲学思想体系的“心灵论”。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医林改错》中所说:当时“不但医书论病言灵机发于心,即儒家谈道德、言理性,亦未有不言灵机在心者。”直到今天,专门研究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学科,仍习惯地称为“心理学”,这些都具体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心与思想、思维活动的密切联系的认识。中医学中心主神明论的形成首先与其受古代哲学思想体系的“心灵论“的深刻影响有关[2]。

1.3 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五行学说的影响 《白虎通德·论惰性》说:“人本含六律五行气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白虎通德·五行》说:“人有五脏六腑,何法?法五行六合也……”。在五行原理的支配下,古人将五脏与六腑的命名,部位的安排全局限于体躯之内。可见,五行观念对脏腑的影响,就是首先只选五个脏,主神志之大任也只能由心完成[3]。

2 古代解剖、生活和医疗实践成就了心主神明

据历史学的考证,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古人就在墓葬死者的心胸部放置“勾云形玉佩”,这种习俗表明古人希望死者升天后,心脏能像生前那样搏动,从而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永生[4]。这些事物说明古人心目中的死亡是“心死亡”,而不是“脑死亡”。所以,心脏一旦停止搏动,意味着一切神志活动都停止了。心脏的搏动,引起古人的关注,人们甚至在胸前区都观察到心跳规律,这就是《黄帝内经》所描述的“虚里”。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体验到精神刺激可以影响心脏功能;并且认识到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与心主血脉的功能联系密切。如《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又说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心脏在生理状态下,维持正常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表现为精神焕发、思维清晰、反应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流畅而达意、应变力强;在病理情况下,就表现为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精神活动异常,如精神萎顿、反应迟钝、记忆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昏迷,不省人事。正因为这些具体的规律来自于实践的总结和归纳,因而指导临床也是正确的。

转贴于

3 “脑主神明”的历史沿革

西汉《春秋纬元命苞》中可看到明确将“神”与“脑”联系在一起的论述:“脑之为言在也,人精在脑?头者,神所居。”其后,在道家著作中,关于脑主神、主思维的论述屡见不鲜。而在中医著作中上述言论则极为罕见,主张“脑主神明”者,大多上溯《内经》“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本草纲目》:“脑为元神之府”等。但不少学者以翔实的证据指出:“头者,精明之府”的本义是“眼睛位于头中”[56],“脑为元神之府”也与神志不相干[78]。据主张“脑主神明”学者的考证,目前可以查知者仅有以上寥寥数条只言片语,而且大都是引自道家之论述[9]。到了两汉时期,经过对《黄帝内经》的整理修定,其它学说被删去,“心主神明”成为定论,并一直被奉为圭臬之说,使后人不敢轻言改动,从此流传至后世,直至今日[1]。

4 时至今日,脑仍不能进入藏象学说核心体系

“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它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的基础上被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成为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10]。五脏六腑在其形态性结构的基础上被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成为了中医学的“藏”,亦成为五行藏象体系的核心内容,处于支配地位。而中医对奇恒之腑的认识,基本上仍停留在古代解剖学的认知水平上,奇恒之腑游离于五脏各个子系统之外,其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由五脏主控,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状态下,脑要作为“藏”走进中医藏象理论的核心体系是不可能的。清末解剖名人王清任可谓深谙此理,故其于《医林改错·脑髓说》开篇即云:“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一段,本不当说,纵然能说必不能行。”

5 心主神明的临床运用

在中医学中,藏象学说不仅是人体生理解剖的基础,而且是疾病防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中医将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贯彻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等诸方面,并有效指导临床实践。中医的心阴虚、心阳虚、心气虚、心血虚、心火旺、痰火扰心、痰迷心窍等病证基本可概括神志方面的病理变化,益心气、养心血、温心阳、清心火、化痰开窍等治疗方法基本可概括治疗神志疾病的方案,而且效果显著。

6 现代脑理论的思考

脑主神不一定要立脑为脏,脑为奇恒之腑主神而与五脏产生密切关系。从目前一些医家另立脑脏脑病的文章来看,其脑理论中脑的生理、病理实质仍以中医传统脏象学说理论为基础,并未有本质突破,于临床也没有更大的指导意义。如王白玲等[11]认为六腑为表,五脏为里,脑为里中之里;脑主神明,统帅五脏;五脏之精、气、血、津液上供于脑,故五脏气机的失调可累及于脑。郑雅琴[12]认为脑与五脏应成母子体系,母与子系统之间是子病及母、母病及子、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五行关系,即五脏论变为子系统中的一部分,脑变为母。黄信初[13]认为眼睛通过血脉与脑及颈项脊髓相通,形成一个系统,脑通过这个系统实现其对五脏六腑全身的联系、调节和控制。张俊龙[14]认为中医藏象学说新体系的最基本特点是将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转变为以脑神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人体生命活动由脑统领下的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功能来完成。王新陆[15]在论及脑血辨证施治时,认为脑由髓汇聚而成,故与肾又有密切关系;脑的生理功能又需要五脏之精、气血以及水谷精微的滋养,故与五脏气血有关;当五脏失调时,会出现精神异常及其他病理变化。

总之,对于“脑主神明”或“心脑共主神明”,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未能形成一个从理论到临床的系统学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心主神明”则不同,从中医学的古代哲学基础和解剖实践开始,逐步形成了一个贯彻于中医学理、法、方、药等各个层次和方面的完整体系,而且也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这是连主张“脑主神明”或“心脑共主神明”者都承认的客观现实。时至今日,脑病依然从五脏六腑,尤其是从心论治,就是倡导“脑主神明”和“心脑共主神明”既无必要也不可行的最好证明。

参考文献

[1] 郝保华,张喜德.“心主神志”是多种历史因素综合的结果[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4):197202.

[2] 唐广仁,詹向红,杨长寅.“心藏神”浅识[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4):3839.

[3] 汉·班固.白虎通德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628.

[4] 李季.中国文明的起源[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217219.

[5] 刘昭纯.“头者,精明之府”新解[J].国医论坛,1997,12(4):4546.

[6] 孙广仁.《素问·脉要精微论》“精明”涵义辨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0,20(4):2829.

[8] 孙雨来,薛茜,宋雅芳.脑为元神之府析疑[J].陕西中医函授,2001,10(1):46.

[9] 张效霞,王振国.关于“孰主神明”的争鸣与反思[J].天津中医药,2006,23(5):360364.

[10]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6768.

[11]王白玲,李战德.试论脑在脏象中的地位[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6667.

第8篇:中医基础学说范文

由吴以岭院士主编、王永炎院士主审,全面阐述中医脉络理论的原创研究的《脉络论》专著正式发行。

会上,王国强副部长与杨胜利、陈可冀、张运、吴以岭院士等共同触发《脉络论》首发的水晶球,并向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数十家医学院赠送了书籍。

首发仪式后,山东大学副校长张运院士、北京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还做了相关学术研究的精彩报告。

《脉络论》全书210万字,集中反映了吴以岭院士主持的由国内8家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973项目“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提出中医经脉包括经络与脉络,脉络学说与经络学说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经脉理论;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总结出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特点与用药规律,用广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揭示了营气与血管内膜、卫气与血管外膜的相关性,并通过循证医学评价证实了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梗无复流、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显著疗效,首次形成了对血管病变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重大疾病防治具有指导价值的系统理论――脉络学说。

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经脉”与“经络”概念的混淆,将承载血气运行功能的“经脉”混称为“经络”,导致自《内经》已有明确论述的血脉及脉络理论的历史缺位,致使数千年来关于血脉及脉络病变的大量理论和治疗方药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更未形成系统的脉络学说。

吴以岭院士及其带领的973研究团队系统整理历代文献有关血脉络理论的有关论述与治疗方药,基于他创立的络病理论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提出广义的络脉分为经(气)络和(血)脉络,(血)脉络既是经脉系统中以运行血液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又是维持血液运行的心(肺)-血-脉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属于独立的形体器官――奇恒之腑,其形态学特点中空有腔、与心肺相连、动静脉有别、逐层细分、网状分布;生理学特点“藏精气而不泻”,保持血液量和质的相对恒定;运动状态为伴随心脏搏动而发生舒缩运动;功能特点为运行血液至全身发挥渗灌气血、濡养代谢、津血互换作用。“脉”与西医学“血管”在解剖形态上具有同一性,从“脉”分出遍布全身的“脉络”则与西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具有高度相关性,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血管病变的结合点。“脉络-血管系统病”涵盖了胸痹心痛与冠心病、中风与脑血管病、脱疽与周围血管病、心悸与心律失常、心积心水与心力衰竭等重大疾病。

《脉络论》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揭示了营气与血管内膜、卫气与血管外膜相关性,阐明了“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病、病机、辨证、治疗的内在规律。该项目通过3 469例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调查并通过复杂系统分析方法,阐明了血管病变络气“虚与滞”、“痰瘀热”、“缩窄闭”的共性发病规律与病机特点,总结出“搜剔疏通”的用药规律,形成代表性药物通心络胶囊的组方特色。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了社会心理行为因素通过全身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稳态机制失调引起并加重血管病变,为血管病变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实验依据。张运院士主持的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研究在国际医学界引起关注,该于《美国生理杂志心脏循环生理》期刊。该编辑部同时发表评论文章――“传统中医药向现代医学的挑战”,指出“本研究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及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成为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重大疾病,提出上述三类疾病的共性核心机制――“微血管损伤”是制约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瓶颈。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经溶栓或介入治疗冠脉大血管开通后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的现象,可导致左室扩张、心力衰竭、猝死等严重并发症,是国际心血管疾病的难题。

实验与临床循证评价证实,通心络能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后心肌无复流现象,其主要机制为保护微血管结构与功能完整性,核心机制为促进eNOS活性。通心络的这项功能为实现心肌有效再灌注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以脉络学说为指导提出“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新策略”,为脑梗死治疗开辟了除溶栓、神经保护以外新的思路和途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的主要原因,实验证实,通络干预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显示了脉络学说对这类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重要指导价值。

应用脉络学说探讨心律失常中医病机及治疗,总结出“温清补通”组方特色,研制出国家新药参松养心胶囊。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评价证实,该药具有快慢兼治、整合调节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特色,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提供了有效治疗药物。应用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及治疗,提出“气分”、“血分”、“水分”相互影响交互为患是形成病变发展加重的恶性病理链,络息成积、心脏扩大、功能衰竭是其发展加重的结果,总结出“气血水同治分消”的治法遣药特点,制定出“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治法及芪苈强心胶囊新药组方。对上述药物进行的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佐证了脉络学说在血管病变治疗中的理论指导和临床应用价值。

第9篇:中医基础学说范文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在医学教学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病理生理学研究范围很广,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由病理教研室承担,教学内容在绝大多数院校及绝大多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都没有使用单独的《病理生理学》教材,而是与形态学内容一起编成《病理学》,因此中医院校的病理学教材实际包含了西医院校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的内容。

1.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现状

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使用的《病理学》教材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玉芳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这本书融汇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大理论体系,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另中药专业现在只讲授病理生理学内容,未涉及到病理形态学内容,现使用的教材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第7版,由金惠铭、王建枝主编。本校开设的病理生理学内容包括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肿、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与疾病、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肝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实验课内容包括热射病实验、中毒性肺水肿实验、失血性休克实验、设计性实验等。

1.1开设《病理生理学》课程内容的专业

目前我校开设病理生理学课程的专业较广泛,如中医专业(包括五年制和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五年制)、护理专业(四年制)、针推专业(五年制)、中医境外(五年制)、中药专业(四年制)、非医攻博专业(五年制)、其中中药专业只开设病理生理学,未开设病理解剖学。

1.2不同专业《病理生理学》课时数

以2005-2010年课程设置为例,来探讨以下我校不同专业的病理生理学课时数,中医专业五年制共20学时(其中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2学时);非医攻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与中医五年制专业课程设置相同;中医专业七年制共22学时(其中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4学时);针推专业七年制病理生理学课程设置同中医七年制业;中医境外共时,全为理论课,无开设实验课内容;针推专业五年制共16学时(其中理论课14学时、实验课2学时):护理学专业共16学时(其中理论课14学时、实验课2学时);康复治疗学专业共14学时,全为理论课,中药专业共54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时)。

1.3不同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

在中医院校教学中,不同的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如表1)。

从表1所见,我校开设《病理生理学》课程的专业比较广泛,除了中药专业内容较全面,学时较多外,其他专业,学时相对偏少,内容也不够全面,使得一些较重要的内容,如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等没有安排。

2.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特点

2.1内容多课时数少

在中医院校的教学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往往合为一门学科,章节多,课时相对偏少。举例而言,中医学专业五年制的病理学为61学时,病理生理学为20学时,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内容深入,抽象,内容繁多,课时偏少,例如讲述“肾功能不全”一章,西医院校有可能讲授5个学时,而中医院校最多3个学时,甚至1.5-2个学时,这么少的学时,老师在讲课时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既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

2.2前期课程基础相对薄弱

病理生理学是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要学好病理生理学,首先要把这些基础学科学扎实,但在中医院校,这些基础学科的学时相对西医院校偏少,内容繁多,故有些内容就得舍弃,或一带而过,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复习,造成前期课程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组织胚胎学和免疫学,在中医院校大多做为选修课,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为选修课学不学都可以,有些学校是开卷考试,既使是闭卷考试,学生也重视不起来,往往是临时磨枪,突击过关,实际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3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紧密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在整个医学学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掌握疾病病理生理学知识是正确诊治疾病的基本前提。一个内科医生诊疗水平的高低,与其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和对病理生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密切相关。例如,在临床治疗一个诊断为低钾血症的病人时,若医生对血钾对病人心肌兴奋性、收缩性、传导性、自律性的影响的病理生理机制不是十分清楚,医生可能会错误治疗,快速大剂量静脉补钾,最终会导致病人心跳骤停和死亡[2]。

但在中医院校,许多学生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只是把它作为一门孤立的学科来学习,并且用死记硬背的来方法,缺乏从局部到整体、从宏观到微观,将人体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思路。这需要我们教师在病理生理学课堂上,就应该对学生强调病理生理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足够的重视起这门课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3]。

3.对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思考

3.1将病理形态学内容与病理生理学内容有机地结合

在病理学的理论体系中,病理解剖学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改变;病理生理学着重研究机体的功能代谢改变。两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方法研究疾病的本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应融为一体进行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在病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而且形态的研究与功能的研究相结合也已成为病理学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有文献报道[4]大鼠烧伤后1小时ALT明显升高,AST于伤后6小时开始升高,ALT,AST升高是肝实质损害的必然结果,尤其是肝细胞的变性、坏死,线粒体退变及内质网扩张,将直接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削弱烧伤肝脏的解毒功能,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并构成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肝脏的病理损伤可加重肝功能障碍。另有研究表明[5]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活检结果均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肥大、变性、肌原纤维稀疏、排列紊乱以及心肌间质纤维化,核素心脏血池显像结果显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及心功能障碍。心肌病变半定量分析表明间质纤维化、肌原纤维稀疏化及心肌细胞肥大。心肌活检光镜形态测量指标与心功能之间两者高度相关。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间质纤维化,肌原纤维减少是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损害的主要病理基础。以上研究结果足以说明病理形态学与病理生理学之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学中应将病理形态学内容与病理生理学内容有机地结合。

3.2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易理解

笔者所在教研室自1999年以来就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了授课偿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多媒体教学不但减轻了教师劳动强度,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使一些学科相关的新进展得以给同学们展示,同时多媒体课件又有很强的随机修改性,每次授课都可随时补充或修改,特别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录像、声音等结合在一起,把书本知识转换为直观形象、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取代以往呆板的教学形式如挂图,胶片等。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本室全体教师根据本校教学大纲要求,参考已有的教学媒体以及网上搜索到的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课件,已制作出一整套病理生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经过10年左右的补充与修改,不断完善,清晰的文字、优美的背景图案、形象生动的动画等,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6]。

3.3结合临床病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理生理学作为连接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结合临床病例教学法越来越来受到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们的欢迎,在病例中,既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又有实验室检查,通过讨论分析,学生能理论知识与临床症状有机地结合起来[7]。在讲述“缺氧”一章的教学内容时,为学生描述了一个“血液性缺氧”的临床病例:2006年1月3日新浪网的新闻中心报道了一侧新闻,北京武警医院接收了21名误食亚硝盐中毒的民工五六分钟后,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头晕等症状,皮肤发绀,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严重的两人还出现了心律失常,“亚硝酸盐是怎样引起中毒的呢?”究其原因,大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引起的是血液性缺氧,其实质即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形成高铁血红蛋白(HbFe3+OH),其三价铁与羟基(-OH)牢固结合而丧失携氧的能力,使组织缺氧。含多量高铁血红蛋白的血液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如食用大量含有硝酸盐的腌菜时,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吸收后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又称为“肠源性紫绀”。在课堂上先举出临床病例,趁学生还在集中精力回味着“故事”中的情节时,马上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来讨论,然后教师再把这个案例再进一步分析,从病因,到症状、体征等然后到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的解释,这样的临床病例用于课堂教学,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讲清楚了病因及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的表现和治疗,基础与临床紧密联系,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印象,并培养了学生们主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学生课后的复习也很有帮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4结合中医理论突显《病理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关系

中医理论是以天人合一的三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而病理生理学着重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病理生理学与中医学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系统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二者均有各自的优越性,在临床上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去诊断和治疗疾病。沈皓等[8]研究发现滋补肾阴中药可显著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合成与释放,而温肾填精药则显著促进下丘脑GnRH合成与释放,提示下丘脑GnRH分泌水平异常增高与肾阴虚证密切相关,而其功能异常降低则与肾阳虚证相关。在现代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研究与病理生理学的发病机制研究紧密结合,系系相关,有着巨大的潜能,二者的结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所涉及的专业广泛,内容多课时少、前期课程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将病理形态学与病理生理学有机结合、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临床病例、突显病理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关系,不断提高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华.中医院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体会.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2):115-116.

[2]姚小梅,李敏,刘欣,等.建立与临床和实验结合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100,101.

[3]秦迎松,徐明,刘超侠,等.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心得.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4):61-63.

[4]周萍,黄宏,陈林.烧伤后大鼠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与肝功能的关系.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4):201-203.

[5]王连生,吴翔,黄峻.扩张型心肌病病理形态学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80-581.

[6]李菁.多媒体手段与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4):3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