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实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者简介〕肖东发(1949―),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北京西北郊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上统治者在这一地区营造的园林,成为清朝大规模建造皇家园林的天然基础。以康熙帝建造畅春园开始,雍正、乾隆和嘉庆又先后营建了圆明园、颐和园、静明园和静宜园。从三山五园建造风格和特色看,它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逻辑发展的结果。圆明园、颐和园和避暑山庄三大园林各具特色。从三山五园的实物表象及其内涵中,分析其中凝聚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 三山五园;历史文脉;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3-0043-05
三山五园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不仅因为其经典独特的园林建筑设计,还因为其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记忆与传统,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认识、追求和价值取向。梳理三山五园的历史文脉和发展谱系,对今天的北京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 三山五园的地理位置和建造背景
三山五园地处“北京湾”的西北郊,北京湾风水位置绝佳,曾被唐朝的杨益、杜牧,宋代的朱熹等推为风水宝地。处于平原和两个高原的交界之处的北京,也符合了中国古代建都选址的重要原则:前有照,后有靠。南朝范缜曾在《幽州赋》中形容北京“虎踞龙盘,形势雄伟。以今考之,是邦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天府之国也”。北枕居庸,北面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南襟河济,南面是黄河和济水。有山有水,历史名都,诸如西安、南京莫不如此。
进一步来看,三山五园则正处在北京湾的关键地区――西山山脉与平原的交接处。此地多丘陵,山水相接,多泉多溪,远衬苍翠西山,层峦叠嶂;碧水澄澈,山水秀丽,有如江南水乡,塞外绿洲。其具备山水、建筑和动植物则满足了构园的三大要素,天然的山水提供了优渥的自然条件,再有人工设计建造厅、堂、廊、轩、亭、台、楼、阁,培以植物,所建园林必然不同凡响,因此北京西郊理所当然成为营建园林的首选之区。
而选择西北海淀的原因,也是出于自然因素的考虑。万泉河从海淀台地发源,蜿蜿蜒蜒向北流过畅春园,东行流经圆明园、朗润园进入清华校园,最后汇入清河,如此成为一条独立的水路。蒙古族将湖称之为“海子”,而“淀”则是浅的湖泊,所以海淀区可谓水乡泽国,一派江南景色。加之植被茂密,动物种类繁多,在山水之间建造园林,可居,可游,可观,可悟。
从公元1153年金主完颜亮迁都至今有862年,八百多年的建都史,也是一部悠悠的园林建筑史。早在辽金时期,北京就已经兴建了一批园林和建筑,如当时称为清水院的大觉寺,静宜园中称为永安寺的香山。金章宗时在玉泉山兴建芙蓉殿行宫,作为避暑之所,后人称之为章宗“西山八院”之一,山下玉泉垂虹则是金代燕京八景之一。[1]因此我们说三山五园的建造可以追溯到八九百年以前,但真正初具规模则是在清代。清军攻占北京之后,并没有像历代政权更迭时那样,放火烧毁前朝宫殿,三山五园的建造基础得以保留,加之康乾盛世,国库充裕,于是就在北京西北郊大造园林。
二、 三山五园的建造过程
三山五园中最早兴建的是畅春园,它是康熙的避暑离宫。其原型为明朝武清侯李伟在京都西北郊区所建的私家园林清华园,李伟是明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的父亲,据史料记载,“圣祖仁皇帝因故址改建。爱锡嘉名”。“武清侯别业额曰‘清华’,广十里。园中牡丹多异种,以绿蝴蝶为最,开时足称花海。西北水中起高楼五楹,楼上复起一台。”[2]因此,畅春园最初命名为清华园,而与清华园一墙之隔的园子即为勺园,其主人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后人米万钟。《长安客话》是这样对勺园的格局进行描述的,“北淀有园一区,水曹郎米仲诏(万钟)新筑也。取海淀一勺之意,署之曰‘勺’,又署之曰‘风烟里’,中所布景曰色空天,曰太乙叶,曰松坨,曰翠葆榭,曰林于獭V种只嵝模品题不尽。”[3]清华园和勺园均为明朝两大私家园林,北京西郊不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风景优美,而且在清华园和勺园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因此,康熙选择此地建园造林。
康熙一生勤政,但由于政事繁忙,过于劳累,外出游览时,偶然看到了清华园旧址,便被此地的环境吸引,决定在此兴建御园。在清华园基础之上修建而成的畅春园,不仅可以办公,作为“避喧听政”之所,还可以读书涉猎,享受山水之趣,是一座兼有宫廷和游乐双重功能的离宫型园林。康熙皇帝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二月二十二日,首次驻跸畅春园,康熙二十九年(1690)全园改建工程告竣,正式改名为“畅春园”,寓意“四时皆春”,“八风来朝”、“六气通达”之意。就全园而言,畅春园从布局到建筑均以朴素为风,让人有一种绿树成荫,天人合一之感。康熙对畅春园的喜爱可以从他在此的停留时间看出,畅春园建成以后,凡三十六年,累计到园257次,平均每年7次,累计居住时间达3800余天,年均驻园107天,最短者为29天,最长者为202天,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薨逝于园内寝宫。
圆明园创建于康熙年间,是建在畅春园北面的一座占地上百亩的园林,康熙帝题写了“圆明园”的匾额,将它赐予了仍是皇子的雍正。雍正即位之后,从雍正三年(1725)开始建造宫殿,堆山开湖,大兴土木。“先是建成了宫廷区,又向北东西三面拓展,修建了三十来处景区,开挖福海,建了一座占地3000亩、既是园囿又是宫廷的离宫型皇家园林”[4]。乾隆时期又修建了长春园和万春园,三园各四十景,共计一百二十景。同时修建的还有清漪园、静明园和静宜园三园,北京西北郊园林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共计五园。
因此,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先有畅春园,再有圆明园,最后才有清漪园、静明园和静宜园。现在畅春园遗址仅剩两个庙门,一是雍正为纪念康熙帝所建的恩v寺;另是乾隆为纪念其母亲所建的恩慕寺。根据记录,畅春园南部的大宫门曾一直延伸到四环,后在修建环路时将宫门挖出,但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展,考古挖掘后就将遗址填埋,因此,畅春园大宫门遗址仍在北四环路的高架桥下。
从定位来看,三山五园经皇帝批准而建,作为皇家离宫使用,是毫无争议的皇家“御园”。而如今,畅春园大部成为北京大学校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成为市民休憩和锻炼的公园。同时,在北大校内,还有醇亲王奕X的蔚秀园,庆亲王奕E的承泽园,和|的淑春园,恭亲王奕的朗润园等圆明园的附属园林。
目前在北大校内还可以看到不少三山五园的遗迹,其中广为人知的是未名湖中的石舫。荀子有云: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从装饰上说,石舫在园林中引入了船的形象,又无船的晃荡不安感觉,这也应和了乾隆皇帝有关石舫的一首诗,“雪棹烟蓬何碍冻,春风秋月不惊涛,载载舟昔喻存深慎,磐石奠基固永安”,[5]用永不沉没的石舫象征国家政治安定,寄望江山永固,坚如磐石,永不倾覆。乾隆将圆明园南部的淑春园赏赐给和|之后,和|仿照圆明园的清晏舫建造了另一座石舫,乾隆薨后,嘉庆皇帝就以二十大罪状把和|打入大牢,其中有一条为,“楠木房屋,僭侈逾制,仿照宁寿宫制度,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居心,其大罪十三”[6],因此,淑春园和园中的石舫也成为了和|罪状的铁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百年前的皇家御用石舫现在则成为了北大学生游玩和游客参观的著名景点。
三、 三大皇家园林的比较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三山五园,我们不妨再拿同属皇家的避暑山庄、颐和园和圆明园三大园林比较一下。
1. 避暑山庄:真山真水,有如天成
三大园林中面积最大的是避暑山庄,它也是康熙时修建的,迄今已有312年的历史,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时占地达8400亩(564公顷),分宫殿区和园林区。
避暑山庄在建筑风格上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即“移天缩地在君怀”,将华夏大地知名的自然风光统统移植到园中,金山寺模仿镇江金山寺而建;烟雨楼移植嘉兴烟雨楼;狮子林的原型是苏州狮子林;园林区的东南部则是以江南江浙一带的景观为主题;而接见马嘎尔尼使团的万树园则融合了平原和蒙古草原的景色;西北方向的山区与我国西部高原相呼应,园林的山形水系与中国的地势相吻合。开创了分散集锦式园林的先例。
分散集锦式园林,是依据主题立意,采取拟仿形式,荟萃景观。避暑山庄即,拟仿国内名胜于园内,不求形似,但求神似。
避暑山庄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山庄之外还分布着诸如溥仁寺、溥善寺、大佛寺、安远庙、小布达拉宫等诸多寺院,如众星捧月般分布在周围,各具特色,各有背景。从民族治理来讲,建立这些寺院也是安抚蒙、维、藏等少数民族,促进民族和谐的需要。整体来看,避暑山庄的特点十分鲜明,真山真水,有如天成,疏密有致,因借得体,让人有无限想象之空间。
2. 圆明园:散点集锦,中西结合
由于圆明园地处平原地带,不同于避暑山庄的真山真水,作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其特点之一是没有真山,园子中的小山都是人工堆成的。同时,圆明园和香山、玉泉山毗邻,借景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山水景观,园中景观步移景易、层出不穷,特色景观之多无与伦比,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平地造园的典范。
其特点之二逐步修建,康熙帝赏给胤G时圆明园规模还很小,最初只包括大宫门以里的正大光明、九州清晏、勤政亲贤几部分,后扩建了万方安和、源于佛祖释迦牟尼的都城舍卫城,城内藏佛像就十万尊,为金铜所制。在圆明园内还有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是仿照玉皇大帝的南天门而建,名为“方壶胜境”。其旁边就是仿照西湖同名的景观“三潭映月”。经过三代帝王的不断扩建,全园共有大小景点数以千计,占地350公顷,成为三山五园中规模最大者。
其特点之三是圆明园的建筑散点设计,风格集锦,即没有一个主题建筑统领全局,建筑风格多样,各自分散开来。圆明园的建筑类型应有尽有,包括宗教建筑、文化建筑、观稼验农建筑、西洋建筑,还有仙境景观、写仿名山胜景景观等。多类型的建筑满足了皇家朝政、宗教、文化、娱乐等多种需求,很好地融合了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和建筑意境,移天缩地,将中国知名的自然风光统统移植到圆明园中,所以它毫无疑问是一处集锦式的园林。
其特点之四是中西结合,将欧式园林景观纳入体系当中,集全世界多种园林景观之大成,充分体现了康乾盛世之时代特点。圆明园内的狭长地带上,矗立着西洋楼,包括谐奇趣、黄花阵,还有海晏堂、蓄水楼、远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虽然东西长800米的西洋楼景区仅占园林整体面积的2%,但它也是遗址中存留最丰富的景区。遗憾的是,其余的三山四园以及周围十多个附属园林、无数奇珍异宝均被英法联军焚烧、劫掠。
3. 颐和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颐和园在发展的鼎盛时期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到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约220公顷,达到总面积的四分之三。相较于圆明园的集世界园林建筑之大成,颐和园的特点则是主体建筑突出,一山一水一阁:一山是万寿山,一水是昆明湖,一阁则是佛香阁,而其他景观都是这三大主体的附属物,远不能与其相比,三大主体也成为颐和园的独有景色。
在大型的自然山水园林中,建筑的布局往往要取决于已有的山水结构,即 《园冶》所讲“宜亭斯亭,宜榭斯榭”。颐和园的布局则十分恰当地体现了这种“依山为轴,以水为新,旷奥兼备”的总体建筑布局理法,在继承其皇家园林建筑功能性布局的传统上,结合自身山水地创造了前水前湖主景突出、后山后湖曲折幽邃的景观感受。[7]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四、 三山五园体现的文化价值
三山五园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建筑上的体现,但作为皇家园林不管是圆明园,还是颐和园,亦或是避暑山庄,其首先体现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气,这从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州清晏、万方安和、海岳开襟、慈航永v等圆明园诸多景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其次,皇家园林还体现着“移天缩地在君怀”、君临天下的气派。在颐和园中,西堤仿西湖苏堤;景明楼仿岳阳楼;偕趣园仿无锡寄畅园;望蟾阁仿武昌黄鹤楼;转轮藏仿杭州法云寺华严阁;夕佳楼仿苏州狮子林;须弥灵境仿摩耶寺喇嘛庙和承德普宁寺;十七孔桥仿苏州宝带桥和北京卢沟桥;兰亭仿浙江绍兴兰亭。一亭一桥皆有出处,不难看出皇家将华夏大地名粹囊入怀中的目的。而三山五园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的风格布局,与其定位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首先,三山五园与紫禁城一样都是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清中期150年的政治统治中心。圆明三园作为皇家御园,是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长年临朝理政的场所,这里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特区,同时还是清代政治、军事特区。统治者不只在此观览山水,还要处理朝政,三山五园已成为与紫禁城并重的双城,与紫禁城有冬宫和夏宫之别。而为了突出三山五园的军事特区地位,园内还建有八旗营房、水陆古道、团城演武厅、碉楼等建制和建筑。其整体建筑陈设还处处体现了皇家文化及典章制度。
其次,是中国农业大国和重农重稼治理思想的体现。帝王每年都要到先农坛等场所扶犁演耕,到天坛祭天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只有重视农业的发展,江山才能永固,人民才能安康。因此在园内布局中,也体现了帝王劝课农桑的愿景,最为典型的代表是颐和园昆明湖西北的耕织图,耕织图是以河湖、稻田、桑蚕等自然景观为主的江南风貌园景,当年这里水稻成片,泉湖纵横,农耕劳作,酷似江南。后乾隆帝又将内务府织染局和隶属于圆明园的十三家蚕户也迁于此,桑叶葳蕤,男耕女织,故为“耕织图”。耕织图“西有蚕神庙,北为织染局,其后为水村居。”[8]织染局内前为织局,后为络丝局,北为染局,西为蚕户房。在圆明园中,“北远山村”多稼如云,临墙而建的“若帆之阁”都是体察农情的建筑,位于后湖西北角的“杏花春馆”,初建时称菜圃,其中有土地庙、涧壑余清等建筑。
再次,重视耕读文化和诗书礼仪。“愿为君子儒,不作逍遥K”,努力修身进德,有济天下的胸怀,才能成为一代明君圣王。因此,书院、书屋、书楼则是三山五园中另一类主要建筑,使园林充满了浓厚的读书氛围。通过读书可以让皇家子孙“茹古涵今”,可以“探真”、“养正”、“得趣”;“通晓古今”,掌握古今帝王治世经验;“茹古非关希博雅,古来治乱在遗篇”。圆明园中景观“澹泊宁静”,取自诸葛亮《诫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意在告诫君王勤于读书,在青山绿水之间不忘修身养性。畅春园有清溪书屋、讨源书屋、渊鉴斋、佩文斋、汇芳书院、碧桐书院。而闻名于世的莫过于圆明园内的文源阁,收藏了《四库全书》七部中的一部,园内专设了皇子读书的场所“洞天深处”,其中的孔子神龛中写有一幅对联“道统集成归智德,圣功养正仰微言”,告诫皇子们治理好国家,必须学好儒家的道统。
最后,为民族团结而兴建宗教建筑。宗教建筑在三山五园的各园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圆明园中数量最多。这些宗教建筑星罗棋布地散落园中,佛教包括宝相寺,月地云居,正觉寺;道教有花神庙、关帝庙等;其余的还有广育宫和龙王庙。三山五园中个性最突出的是清漪园,其建园目的之一是建大报恩延寿寺以庆贺乾隆幕后的寿辰,以此作为这座皇家园林的主要功能。静宜园北侧的昭庙,则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班禅额尔德尼来京为皇帝祝寿,为纪念这一民族团结的盛事而建。三山五园中的宗教建筑类型繁多,建筑艺术处理丰富多彩。
从三山五园的历史可以看出,三山五园不仅是皇家园林建筑群,其本身也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山五园作为园林建筑群,首先是对时代建筑、园林工艺水平的直接反应,其次,三山五园作为政治中心,处处体现了帝王政治、皇家文化和典章制度,园中的建筑多姿多彩,风格多种多样,历经三百多年风吹雨打,走过其中的人物,流传的故事数不胜数,在人物事件、风俗礼仪、藏书阅读、宗教寺庙文化研究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纵横交错,构成复杂庞大的文化谱系。
就今天北京的格局而言,三山五园所处的海淀区是文化中心和科教中心,也是人才培养中心,还是文化艺术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园林,三山五园所在的海淀对北京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创新的科技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人文要素中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认识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厚的价值观、发挥其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强。作为今人,我们肩负着保护三山五园自然环境和文化遗存的历史使命,提升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打造文化产业的多样性,这样,三山五园不仅有历史有传承,还会有未来。
〔参考文献〕
[1] 岳升阳,颐和园、圆明园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区域改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2] 王宋文,畅春园兴废于何时[J],紫禁城,2002(3).
[3] 蒋一葵.长安客话[M],北京出版社,1960,63-66.
[4] 张宝章.海淀文史・京西名园[M],开明出版社,2005.
[5] 岑大利.试析颐和园诗词的历史文化内涵[J],北京社会科学,2000(4).
[6] 郝黎.探秘和|时期的花园[J],清宫史研究(第十一辑)――第十一届清宫史研讨会论文集,2013.07.
脏筷:忌用筷子在盘里扒拉夹菜;
指筷:不能拿筷子指人;
抢筷:就是两个人同时夹菜,结果筷子撞在一起;
刺筷:就是夹不起来就用筷子当叉子,扎着夹;
横筷:这表示用餐完毕,客人和晚辈不能先横筷子;
吸筷:即使菜上有汤汁也不能嘬筷子;
泪筷:夹菜时不干净,菜上挂汤淋了一桌;
别筷:不能拿筷子当刀使用,撕扯肉类菜;
供筷:忌讳筷子插在饭菜上;
拉筷:正嚼着的东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或者当牙签;
粘筷:筷子上还粘着东西时不能夹别的菜;
连筷:同一道菜不能连夹3次以上;
首先,教师提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展示喷泉实验,并分析喷泉形成的原理。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如图1,用抽气筒抽出部分圆底烧瓶中的气体,让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再捏住胶管插入烧杯中,松开手,如图2所示,红色液体就会沿着胶管涌入烧瓶中,形成美丽的喷泉。方案二:如图3,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加热烧瓶,当烧瓶上方有足够多的热的水蒸气后,原来瓶内的一部分空气会被排出。停止加热后,部分水蒸气液化,烧瓶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再将烧瓶倒插入烧杯中,红色液体涌入烧瓶,形成美丽喷泉。
接下来,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是否可以利用一些气体的性质来形成喷泉?学生经过讨论又提出两种方方案。方案一:利用气体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将气体溶于水从而减小烧瓶内压强,使其小于外界大气压。通过查找资料,学生选择了极易溶于水的氨气,设计了如图4的装置,在烧瓶中收集满氨气,让胶头滴管中吸满水。组装好装置后,将水挤入烧瓶中,氨气溶于水中,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打开弹簧夹,烧杯内加有酚酞的水倒吸入烧瓶中,形成喷泉。同时,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还能说明氨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溶液显碱性。方案二:用溶液将气体反应掉。学生们设计了如图5的装置:烧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代替胶头滴管中的水来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形成美丽的喷泉。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以上四种方案都是通过降低瓶内气压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让液体被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的。
学生学习上述内容之后,能否将这个原理应用在解决其它有关压强的问题中去呢?于是,物理教师又设置了新的情景:如图6所示,如何让瓶中的气球膨胀起来呢?
关键词:衡阳;传承;衡阳花鼓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66-02
当今世界,是以城市为主导的世界。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其规模日益扩大,占据的空间达到前所未有之高度。而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进步的诉求和动力会有所不同。在现代化的起飞阶段,人们首先拼是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的积累;在工业化的中高级阶段,人们拼的是管理与制度建设;而到了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拼的是文化和创意。进入21世纪,文化软实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并最终决定城市竞争的成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有助于扩大城市影响力。因此,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个性与特色的塑造,正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成为我们国家当前的重要发展战略。
戏曲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衡阳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千百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衡阳花鼓戏音乐文化是衡阳传统文化中一朵耀眼炫目的奇葩,是千百年来衡阳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前衡阳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遗产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一、衡阳花鼓戏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现状
(一)衡阳花鼓戏的历史背景
花鼓戏是湖南最具影响力的地方戏, 它的曲调优美动听, 形式生动活泼, 语言通俗易懂, 表演艺术朴实、明快, 并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 20世纪前期在湖南广为传播, 也深受湖南人民的喜爱。
衡阳因地处南岳衡山的南面而得名,它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地势从南向东北倾斜,除部分山地海拔1000米以上外,多丘陵地形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传统的衡阳地方小戏,创作体现了山间劳作和生活的民间歌舞形态,如:“采茶戏”“灯会”等。衡阳花鼓戏的历史起源最早追溯到南宋时代,史籍上记载有“州民为百戏之舞”,它的形成与江南地区的民间小戏——“灯会”“采茶”“傩舞”密切相关。衡阳花鼓戏的雏形是一种叫“车马灯”的民间歌舞,由一丑一旦表演,后来又增添了“二小戏”、“三小戏”、“多角戏”,据说“三小戏”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十分流行。衡阳花鼓戏的最终形成年代现在已经找不到确切记载,据推断应该是清朝后期,大约是在清同治年间。衡阳花鼓戏是湖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衡州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1954年,湖南省文化局将其命名衡阳花鼓戏。1983 年,在撰修《中国戏剧志·湖南卷》时经过专家的论证协商,将流行在湘南各地的花鼓戏统称为衡州花鼓戏,从而成为湖南花鼓戏的一个重要流派。
(二)衡阳花鼓戏的发展现状
衡阳花鼓戏整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口传身授”和“半灯半戏”。早期的衡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多无固定脚本,小戏的小调唱词是固定的,旋律全凭演员即兴创作,而大戏只有故事梗概。因此同样的戏,演员不同,表演形式不一。这就是“口传身授时期”。到了清末民初,衡阳花鼓戏引进了衡阳湘剧的南北路,即小生、小旦、小丑唱花鼓调,老生、花脸唱南北路,直到建国初期。这就是衡阳花鼓戏的“半灯半戏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得传媒工具多样化。从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初期各种电讯工具的广泛使用,到今电子网络通讯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民间传统艺术衡阳花鼓戏的演出市场受到了很大冲击。特别是近些年来, 外来文化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在城市生活环境的多样化创建过程中,使花鼓戏的观众又少了许多。与此同时, 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如明星演唱会等,在很多都市快速滋生,一发不可收拾。而花鼓戏剧院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盛况。以前,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 花鼓戏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城市发展带动了农村的发展, 城市对花鼓戏的冷落, 逐渐地向农村扩张, 农村的花鼓戏盛况也大不如前。再加上由于欣赏花鼓戏的城市和农村观众年龄日趋老化, 观众也比以往少,花鼓戏的市场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二、衡阳花鼓戏对提升衡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价值体现
(一)文化艺术价值
衡阳花鼓戏的高台教化作用来自于民间的题材,它体现了民间的质朴,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塑造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在群众的是非与价值取向上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是一种精神的导向,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创造力。
衡阳花鼓戏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表现手法和新曲目的拓展提高上,相对稳定的音乐性能和特有的风格特色,使各种不同类型的衡阳花鼓戏会因为新的曲种的增加而更加丰富充实,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城市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创新力。
衡阳花鼓戏的剧团也有三大块,分别是国家剧团、民间剧团和业余剧团。它不仅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城市的文化建设发展,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聚集民意为核心的城市凝聚力。
衡阳花鼓戏的推广工作也有多个方向, 比如成立花鼓戏协会、花鼓戏艺术讲座、创设花鼓戏学习班、组织各类花鼓戏交流和演出,还可以创办自己的刊物、对群众普及花鼓戏知识,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城市品牌、形象等构成的城市影响力。
衡阳花鼓戏不仅是湖南省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奇葩,不同时期的作品分别反映着衡阳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 是衡阳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写照。而且衡阳花鼓戏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大潮中承担起的重要责任,对衡阳花鼓戏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会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衡阳的过去,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城市和历史遗存构成的城市识别力。
(二)经济价值
与大多数地区一样,队伍参差不齐、创作激情不高、文化艺术活动少,成为发展衡阳市群众文化艺术的阻碍。从衡阳花鼓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上出发,衡阳花鼓戏的经济价值显得格外突出。储备文化艺术养分,就能增强平衡发展文化艺术和繁荣商业的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软实力的发展。城市必须平衡发展文化艺术和商业的能力,尤其是重视文化和艺术的独立价值,才能形成对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如果把衡阳花鼓戏产业化,城市发展能够容纳衡阳花鼓戏的多样性、接受各种有个性的花鼓戏人员,就能保持衡阳花鼓戏本身的独立性,就会增加文化艺术创造价值所带来的城市魅力和影响力,而这一切就不是单单仅靠经济发达和很高的GDP所能替代的了。当然,要把衡阳花鼓戏产业化发展成果转化为对衡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支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助力条件,比如大力投资衡阳花鼓戏产业化进程,成立花鼓戏协会、花鼓戏艺术讲座、创设花鼓戏学习班、组织各类花鼓戏交流和演出,还可以创办自己的刊物、对群众普及花鼓戏知识等等。这种转化应当是城市中的各个阶层人士、各领域的企业及各个部门的政府共同的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价值。
三、衡阳花鼓戏在传承发展中的保护对策
(一)加强衡阳花鼓戏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工作
衡阳花鼓戏不仅是湖南省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奇葩,不同时期的作品分别反映着衡阳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 是衡阳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写照。而且衡阳花鼓戏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大潮中承担起的重要责任,对衡阳花鼓戏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会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衡阳的过去。所以加强对衡阳花鼓戏的理论研究,保留中老年艺术家的剧目,恢复和保存其他优秀的传统剧目,筹建“衡阳花鼓戏档案”和“衡阳花鼓戏保护中心”, 采取良好的保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对它采取了好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它得以传承, 一代代流传下去,让这一深受人民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放魅力。
(二)加强衡阳花鼓戏自身剧目和曲目的创新
虽然我们需要对衡阳花鼓戏进行研究和保护, 但并不意味着一味保守地去保护。如果对新文化进行排斥甚至是抵制, 那么只能使衡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离我们越来越远。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事物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去适应我们社会发展的需要”。衡阳花鼓戏剧目和曲目上的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音乐结构上的创新,第二是演唱方法上的创新。衡阳花鼓戏的创作者和编曲者应该根据当代不同的生活环境来决定衡阳花鼓戏的音乐结构。比如剧目上的创新:可以把表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地方特色和深刻揭示人类共有心灵结合起来;把追求高品位的艺术美和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结合起来;把作家的主体创作与群众策划结合起来。曲目上的创新:把伴奏乐器多样化组合,把表现的主题旋律从过去的悲彩转型为喜剧色彩。
(三)加大资金投入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实际资金是不能使衡阳花鼓戏继续发展的。对衡阳花鼓戏采取的行动,不仅应该从精神方面给予支持,更应该在物质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应该把衡阳花鼓戏的扶持事业视为重点建设项目。帮助他们解决部分活动经费问题, 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给剧团提供一定的周转资金,同时还可以设立花鼓戏保护协会与发展资金委员会,这样在推广工作方面,才能显出成效。
衡阳花鼓戏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地方戏曲之一,不仅深刻的体现着衡阳地区乃至三湘大地的曲艺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深刻的反映了生活在蒸湘大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曲艺文化的需求和热爱,同时,衡阳花鼓戏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的财富。保护和发掘衡阳花鼓戏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且应该是在接纳和吸收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成果的同时,努力探究出衡阳花鼓戏新的价值所在。这不仅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中国音乐史以及挖掘湖南民间文化艺术等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都将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BB034)《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策略——湖南地方高校对花鼓戏的传承模式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延续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类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城市的记忆保存需求增加,城市历史的延续所体现出的社会文明发展脉络越来越受重视。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很多历史城市的风貌已经不复存在,很多历史建筑都以各种理由被拆除,而规模成片的完整历史街区愈加难以寻觅。因此,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历史街区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城市建设中迫在眉睫的重要事项。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相关概念解析
1.1 历史街区的基本概念
我国在1986年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时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概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我们从总体上可以明确地认为:历史街区,一是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二是其风貌、特色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保有性和原真性。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2、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内容广泛,但是就历史街区来说,其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类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与历史街区相关联的历史信息
历史街区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历史记录的真实载体。与历史街区相关联
的历史信息一方面包括历史环境所经历的某些特殊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如天安门广场
记录了自近代以来我国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地
记录了革命志十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另一方面包括它们所记载的一个民族、一个地区
文化发展进程,包括定居、社会状况、技术水平、价值观念等。
2.2 体现行为文化的地方文化传统
地方文化传统如地方风俗、传统工艺、土特产品等文化内容,同样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特色。地方风俗是生活传统的展现,特别是岁时节令和游艺竟技的风俗,可以将人们从现代文明社会拉回到历史的记忆之中。
2.3 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原住居民
历史街区中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邻里关系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街区活力的体现,这种特有的生活风情也是历史街区与众不同的风景。
街区居民的生活方式、邻里关系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内在的精神要求,不仅是过去的、也是今后的居民的文化载体。
2.4 文化空间
历史街区中的文化空间主要包括广场、传统商业街市、居住小巷等物质空间和实体。城隍庙广场为传统庙会、民间绝活、民俗展示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场地;传统的商业街市是民俗商业交易发生的场所;居住小巷是街区生活风情展示的空间,这些都是历史街区中最频繁使用、独特的文化空间。
3、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地得到了改进。
3.1 乌镇的保护
乌镇的保护与更新采用了“修旧如旧”的方式。这种保护模式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赞扬,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带来了丰富的商机和发展潜力。“修旧如旧”的保护方法决定了不可能出现大拆大建的现象,主要是对其内部一些不适应保护或旅游需求的一些建筑进行了拆迁,对大部分的建筑还是以修缮为主。
但是乌镇的保护也在面临着自己的尴尬,为了保护古镇的原有外部风貌,生活于此的居民一直充当着历史的“演员”,他们的生活条件需要改善,古镇破墙开店后,安宁、纯朴的江南小镇变成了喧闹的嘈杂的小商品市场,原住居民反而没有经商的权利,居民在此地没有了谋生的手段,最后的受益者只是承包管理的开发商。
3.2 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
菊儿胡同位于南锣鼓巷地区的东北角,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段,也是危旧房较为集中的街区,占地面积8.2公顷。该项目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1987年正式开始实施,己完成一期和二期。菊儿胡同的住宅改造方案,是对北京历史街区改造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它在顺应城市肌理、寻找新的合院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3.3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改造
宽窄巷子是成都三大历史街区之一。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拥有满族人在成都聚居的独特历史背景, 并因此形成了“鱼脊式”的北方胡同街巷格局、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素净雅致的街巷景观和建筑风貌。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将不再具备居住的功能, 这就意味着原先居住在此的将近九百户居民将全部搬迁, 离开他们几代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由于早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活居住习惯, 且宽、窄巷子地处成都市中心地段, 生活相当便利,所以绝大多数居民并不愿意搬迁。
保护老街古巷, 不能不考虑那里积淀下来的人文内涵, 要尽可能的保存一些那里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民俗风情, 使民众生活在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 让群众体会到温馨的人文关怀。
4、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的延续方式
4.1 鼓励部分居民回迁, 恢复传统文化载体
原住居民是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接载体, 因此应制定相应政策, 鼓励宽窄巷子的原住居民迁回, 以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源头。居民回迁后通过经济支持的方法, 鼓励他们发展传统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
4.2 营造有生活气息的场所空间
传统的生活形态和方式、邻里关系是历史街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并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而应是将非物质文化融入其中,包含丰富的生活百态的、更具人性化的场所空间。
利用历史地段内的部分弃置地或在传统标志性构筑物如古井、名木周围新增绿地及休憩广场用地,可作为传统空间的延续及人们对空间尺度的一种反映,有助于历史地段价值的提升。
4.3 产业发展立足于传统生活
历史街区适度进行商业开发有利于其文化价值的推广, 并为长期保护提供后续资金。但开发应有限制的进入历史街区, 即控制商业开发范围和开发内容。在范围上,传统风貌核心区应严格控制商业比重, 尽量不设或少设商业;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接处则可适当增加商业比重。在内容上, 商业开发应在当地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发展, 而不能用外来文化去替代。
4.4 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景观营造相结合
已消失的、无法通过继承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 采用静态景观保护的方式, 让后人了解历史。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物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原来的“大杂院”景象随之消失, 但它仍然代表了宽窄巷子发展的历史;通过图像与立体雕塑的结合, 形成“影像景观”, 呈现宽窄巷子过去的生活场景。
5、结语
历史街区是文化遗产中物质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街区的各组成要素并不一定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他们组合所构成的空间环境却能够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价值和风貌特征,历史街区的保护应该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反映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历史环境的不同特色和价值。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工作的有机结合,才是文化遗产的完整保护。
参考文献:
[1] 杨春蓉.历史街区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冲突[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3)
[2] 李t.论古民居保护中的败笔与人文关怀的流失[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
关键词: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年金
电算化财务管理课程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学生增强实际动手能力的一门课程,实用性非常强,增强了学生求职、保职、与升职的能力,意义重大。
在本课程讲授中,时间价值函数的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需要重点讲述,并注意对照讲解,方能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时间价值函数主要使用的基础函数有NPV()(净现值)、IRR()(内含报酬率)、PMT()(年金)等,MIRR()、IPMT()、PPMT()等函数则是上述函数的派生函数,下面主要以NPV()、IRR()为例来分析说明。
一、NPV()与IRR()函数之间的关系
(一)NPV()与IRR()的共同点
二者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时间间隔相等,连续期间,如果期间不连续,必须用0来表示一个期间,从而保证期间的连续性。
(二)NPV()与IRR()的不同点
1、时间价值函数的时间起点不一样
NPV()函数的时间起点为第一期的期末,一直到最后一期的期末为止,而IRR()则是从第一期的期初开始算起,一直到最后一期的期末,从期间数量上来看,IRR()多出一期。
这种期间差主要来源于初始投资,在第一期的期初通常会进行投资,在算现金流量的时候,对于已使用的设备,在中间期间开始算现金流量的时候就不再考虑初始投资。因此,对于项目投资的净现值就变成了NPV()-INVESTMENT,如果考虑初始投资的时候,则NPV()-INVESTMENT与IRR()的期间是相同的,因为同一项目的初始投资时间是相同的。如图1,在B9、B10、B11单元格输入公式:“=NPV($E$3,B5:B8)+B4”、“=IRR(B4:B8)”、“=NPV($E$3,B5:B8)/ABS(B4)”,并设置相应的格式,向又填充到D列,分析时间起点问题。
2、对参数的要求不一样
对于NPV(),现金流量的数量为1-29个,而IRR()的参数数量则没有29个以内的限制,至少有一正一负,这可以通过调整资金成本和C方案的初始投资,进行观察,并分析内含报酬率与现值指数是否一致、分析内含报酬率与净现值的变化情况。
(三)NPV()与IRR()的嵌套问题
在微软公司的帮助当中,有关NPV()与IRR()的嵌套的介绍是错误的,主要是忽略了时间起点不一致问题,原文如下:“NPV(IRR(...),...)=0。”应是:“NPV(IRR(...),...)-INVESTMENT=0。”如图1所示,在H9、H10单元格中输入公式:“=NPV(IRR(C4:C8),C4:C8)”、“=NPV(IRR(C4:C8),C5:C8)+C4”,并设置小数位数为20位的时候,就能看出结果问题出现的误差问题(由于计算机计算方法的问题,结果有时候是有误差的)。
二、NPV()与年金相关函数的关系
(一)NPV()与PV()的关系
NPV()实际上是net present value的简称,PV()是present value的简称,从英文含义予以解释,简单明了。
如果把年金全部按照资金成本折算为净现值NPV()相加,则可以直接得到PV()。如图2所示:设借款金额为450000,还款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10%,则在G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BS(PMT($C$2,10,$E$2,,0))”,得到年金为73235.43(对第二位以后的小数进行了四舍五入),对E列中所有年金折算到投资时的净现值求和,得到450000,与借款金额(现值PV())相等,也与所有的PPMT()之和相等。
(二)NPV()与年金中的本金、利息之间的关系
年初尚未归还的本金等于上期期初尚未归还的本金减去本期年金中的本金,或者说是借款金额减去截止上期已经归还的本金之和,图2中D5单元格中可以输入公式:“=$E$2-SUM($B$4:B4)”,并向下填充。
年金的净现值数学计算是NPV()的变形,如公式:“=NPV($C$2,0,0,0,$G$2)”,就是第四年年金的净现值,前三年全部用0来代替,以此类推。
由此可知,时间价值函数的应用可以相互联系,进行讲述。(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开发和利用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的迅速演进,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贵定县的布依、苗族文化由于受到强势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加之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不少布、苗传统文化渐渐失去生存环境,渐行渐远,许多非遗老艺人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传承意识淡漠,布、苗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尽管有的已经进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省级非遗名录,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提升和保护,至今仍游离于地理标志和品牌商标保护之外,直接影响其知名度和“身价”的提升,尚未成为知识产权等法律认可的“知名品牌”。
1 贵定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处苗岭北坡、黔中腹地的贵定县,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县近三十万的人口中,聚集在此的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壮族、仡佬族、土家族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人口占约占了总人口数的一半。而贵定世世代代友好相处的各族儿女经过千百年的文化往来、文化沉积、文化融合,在欢庆丰收、庆贺太平、祈福纳财、欢呼盛世之时,都喜好用载歌载舞的方式表达情感。
贵定县布依族、苗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及长期的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造就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特色文化品牌——既有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苗族《鼓龙鼓虎-长衫龙》,被列为第四类民间舞蹈,属4l项民间舞蹈之一,排列序号为126Ⅲ-23苗族芦笙舞;省级非遗代表名录海葩苗《芦笙长鼓舞》;《益肝草》;布依山歌《九板十三腔十八调》;州级非遗代表名录《月子汤》;《引思鼓》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定县布依族、苗族厚重人文和灿烂历史的经典之作,是不可多得的民族瑰宝,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张张文化名片,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一个文化品牌。
2 传承与保护措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贵定县布、苗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笔者认为仍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挖掘抢救为主,传承保护并重”的原则,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和抓实管理工作:
2.1深化改革,转变职能
优先考虑列入非遗名录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传承保护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为非遗相关部门抓好此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同时要制定吸纳社会资金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采取政府投入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社会募捐一点,企业捐赠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非遗传承保护基金,大力扶持非遗文化产业,对非遗进行开发,在开发中加以保护。
2.2继续对布依、苗族传统文化的普查
全面了解、掌握全县布依、苗族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生存环境。通过实地调查,深入挖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以及实物展示等方式,对新发现的非遗名录或过去的名录拾遗补缺都进行全面、真实的记录,细心整理,鉴别真伪,同时加强对非遗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档案数据库。
2.3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切实提高对非遗的传承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以主管部门为主,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格局。采取政府主导,专家学者、群众参与的方式,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通过建立贵定特色非遗精品网站、广播电视对外宣传及把非遗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意识。
2.4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落实好非遗教育的整体规划,大力培训非遗专业人才队伍,提供必要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非遗活动,促进对外交流。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充分利用贵定师院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努力培养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进非遗工作。其三大力推进非遗名录进校园工作,把非遗名录作为贵定地区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编写乡土教材,培训师资,通过学校教育保障非遗名录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布依、苗族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其四是加强非遗传承人的申报评定工作,建立非遗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保护措施,为授予荣誉称号,给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等,进一步掀起尊重和爱护非遗人才的热潮,使非遗传承和发展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2.5加大对“非遗”的开发和利用
发掘一个民族文化品牌不易,要使它发扬光大,长盛不衰,造福桑梓更难,如“云雾系列贡茶”、“益肝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思维,市场的观念去应对工作的挑战,去探索新的机制,使这些非遗文化品牌的发掘和保护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民族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这些非遗企业聚集,促进科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与此同时对布依山歌《九板十三腔十八调》、《鼓龙鼓虎-长衫龙》等非遗品牌,则应与旅游精品景点(如“金海雪山”)的深度开发相结合,依托旅游市场带动演艺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开发以旅游者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非遗民间工艺品、纪念品,逐步壮大非遗民间工艺品加工业,努力增加“非遗”在旅游业中的作用,使非遗文化品牌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以此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
3 小结
总之,为了能保护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定县应健全组织机构,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等,同时,还不断的加强资金政策扶持,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各区镇也安排专门的保护经费并制定保护规划。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文化现象、艺术模式空前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元.论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振兴[J].攀登.2013(0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立意构思、展示设计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和城市的发展与品质的提升关系非常密切,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又不同于传统的博物馆与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活,浓烈的民族气息与生活氛围是展品的灵魂所在。如何让观赏者身临其境,感受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被展品传达的人文风俗所感动是设计中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下面以铁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设计方案为例,从立意构思、表达技巧、展示创新等几个方面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设计。
1、项目概况
铁岭凡河新城,位于铁岭老城区和沈北新区之间,北距老城11公里,南距沈北新区14公里,规划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建设目标:到2020年新城建成,总人口将达30万人,成为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休闲度假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项目基地位于凡河新城中心位置,地势平坦,西临凡河,东临主要道路祁连山路,周边规划严整,无高层建筑,建筑风格统一。
2、立意
(1)考虑博物馆建筑的文化属性及其与城市的关系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和城市的发展与品质的提升关系非常密切,在建筑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基地周边的状况,更要分析城市的地理、气候、人文历史。“建筑本体的创作更需要从城市场所营造的角度进行考虑。”分析博物馆建筑的文化属性,寻找城市的肌理,把博物馆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进行设计。
(2)立意的生成
“建筑形态对城市肌理或景观构成、周围环境而言并非偶然存在,而具有深思熟虑的的逻辑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筑形态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历史,承袭传统村落肌理,营造传统院落空间。
3、构思
“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棱锥体、立方体都是伟大的基本形式,它们明确地反映了这些形状的优越性,这些形状对我们是鲜明的、实在的、毫不含糊的,由于这个原因,这些形式是美的,而且是最完美的形式。”――勒・柯布西耶。在设计过程中以立方体为基本形体,通过大小不同的立方体之间有序的组合与穿插实现立意,形成具有城市肌理的建筑形体。网格法不仅利于设计施工,还会使复杂的建筑形体富有韵律,使形体的变化有规律可循。
(1)中式院落的组合与变异
本项目面积为5万平方米,体量巨大。在构思过程中,吸取东北传统村落的肌理,将连续的大体量打碎,以8米为模数,分隔成尺度适中的多个体块,以几种尺寸的长方体为基本单元,围合成院落,这些院落具有中国传统院落的尺度与氛围,同时应用现代手法对每个院落进行虚与实的二次分割,使院落之间略有不同,并加强院落之间的联系。
(2)建筑体块的穿插与叠加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使建筑体量灵活多变,对一层平面与二层平面的局部进行错位,整合部分网格单元,是建筑体块穿插与叠加,形成部分出挑与退台,避免建筑形体过于严整。
(3)室内外空间的分隔与流通
室内外空间不应区分的过于严格,而应该相互联系流通,模糊它们之间的界限使其相融。针对博物馆类建筑,其部分展厅的封闭性会使参观者产生较压抑的情绪。在设计过程中,展厅与展厅之间应用通透的玻璃连廊过度室内外空间,并运用景观方面的处理手法,实现室内外空间的流通。使室内与大小院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4、表达技巧
(1)庭院空间序列的形成
庭院空间的处理应有主有次,各个庭院大小有别,功能不同,并通过合理组织形成序列,方便可达。在平面设计中形成沿中轴线对称的一主两次三个空间序列,九个院落空间。由主入口中庭――水景内庭院――次入口庭院组成的主要空间序列,两侧是以绿色景观为主的次要空间序列,由两条长廊联系各个庭院与功能空间,不同的空间艺术处理手法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动静结合、开合多变并具有流动性,通过构筑物、绿化等对空间进行二次分割。为各种活动提供支持,参观者可以在此休息聊天、欣赏庭院内的景色,还可以进行临时展览或搭建临时舞台。
(2)立面风格与材料选择
建筑立面力求通过现代的构图手法体现传统韵味,延续平面设计中采用的网格法,通过网格的错位与叠加丰富立面形象,产生光影变化。用相近的手法进行平、立面设计使建筑形态更为统一,更有利于立意的表达。立面的设计应考虑地方特色与气候条件,从传统民居中提取色彩,选用青砖的黑色与灰色,原木的黄色。建筑立面选材实体部分以清水混凝土为主,红色墙面为辅,虚体量采用黑色工字钢与透明度较高的玻璃。强调材质的性格、色彩的对比。
(3)室内设计体现展示主题
文化建筑的氛围营造在主入口门厅的室内设计中尤为重要,根据博物馆的规模,设计中应体现文化氛围与气势,通过四根高大的石柱支撑中庭的天窗,规整的方形构图体现中式庭院的韵味,中庭上空以抽象的红灯笼作为装饰,临时展场沿轴线布置鼓阵,用强烈的红色调来传达非物质遗产的民族性。
5、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式的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不同于传统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常规的展示方式方便管理,有利于展品的保护与维修,但显得过于沉闷,容易引起观赏者的疲劳。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活,浓烈的民族气息与生活氛围是展品的灵魂所在。如何让观赏者身临其境,感受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被展品传达的人文风俗所感动是设计中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不同类展品侧重不同的展示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表述类、表演艺术类、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类、传统手工艺类等,不同的展品具有不同的个性,必须抓住特点,侧重最适合的展示方式。(2)同类展品采用多种展示方式。为了使参观者了解展品的各个方面,应该采用多种途径,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全方位感受。(3)场景再现。模拟生活场景,让展品处于最自然、最适合的环境内,再现历史。
下面以三种展品为例来说明上述展示设计手法:民间剪纸最初并不是作为单一的艺术品而存在,它不仅在题材上反映现实生活,而且具有一定的用途。挂钱通常贴在对联的横批之下;窗花在旧时糊窗纸的映衬下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自制的生活容器上通常都饰有剪纸作品。在展示设计中,应该模拟这些场景与用具,使剪纸展示更为生动,同时还可设置影音室循环播放剪纸发展过程及基本知识的宣传短片,以及民间艺人的剪纸录像。定期在展厅内举办专家讲座,进行现场表演。音乐舞蹈类应以动态展示为主,展厅内设小型舞台,并设观众教学体验区,亲身体验是最好的感受方式。借鉴音像店的试听方式,参观者可以使用耳机在每台电脑前点播浏览表演录像。同时辅助以表演道具展示和图片资料展示。民间传说与口头表述类以录音展示为主,配以详细的文字介绍,并通过绘画、雕塑等手段使其更形象化。还可以设立讲书区,讲述者居中,听众围绕而坐,更具气氛。
6、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常规的建筑平面布局、空间结构、交通流线、立面形象与景观营造,还应考虑文化类建筑的属性、对城市的影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特殊性。对于如何通过建筑手段来展现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T・怀特著. 林敏哲. 林明毅译. 建筑语汇.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 Francis D.K. Ching著. 刘从红译.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天津大学出版社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摘 要】苏州手工艺发达,非遗资源丰富。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众多非遗项目举步维艰,传承发扬创新受到了严重的抑制。本地高职校在弘扬本土文化方面肩负历史责任,将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课程,对传承实践做出有利的尝试,提出了建传承基地、单元化课程、名师工作室、校本教材等多种模式,提升非遗影响力,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校;非遗传承;苏扇;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建设研究”(2014SJB332)。
作者简介:周敏(1975.10—),女,苏州人,教育硕士,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课程、艺术设计教育、非遗传承等。
苏州市具有二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名城,其手工艺历来非常发达。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蔓延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非遗苏州折扇全盛时期有400多种不同样式,如今只剩七八十种,有些制扇工艺已基本失传。苏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地高校传承苏扇的职责理应担负起来。目前校企合作教学为企业和学校之间搭起了一个良好的互助平台,各高职院校推进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非遗传承在高职校的行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非遗传承认知调查,区域培植文化土壤
为了更好的利用高职校资源,必定要对学生现状有一定的了解,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主要针对是五年制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表总计有405,共回收答卷401份,通过数据分析课题组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了解苏州本地的传统手工艺占56%,反之不了解的占38%,其余无效;100%的人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和传承有必要性;高职应当开设当地非遗有关的课程持有支持态度的人高达81%;平时生活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参与性活动仅仅16%;了解苏扇特点的占到52%;曾买过苏扇的的仅仅是6%;相关苏扇现状营销市场问题的仅在10%左右。从调查问卷的分析得知,当前青少年对非遗是比较感兴趣的,普遍认同非遗的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缺少对非遗的参与性,也对非遗更多文化层面的东西不很了解。周围能参与到非遗的机会是非常少。依此认为,在高职校开设相关的课程有一定的基础,在高职校区域内有发展非遗普及认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 建立和运作非遗基地,高职校构建传承机制
苏州市的非遗项目种类丰富,包含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多种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已逐步进入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本地高职校担任着发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为非遗传承在高职校有一个长效机制,特别成立了“苏扇技艺传承研发教学基地”。基地享有专用教学场地,三个功能教学区。同时行业企业成为了学校实训的校外基地,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成为了苏扇传承教学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学生参观学习的基地。本基地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收藏展示、交流合作、聚集示范、展示展览、研发孵化、教育培训、创新探索。此外,组建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有《基地建设目标和内容》、《基地管理办法》、《基地管理人员及职责》、《旅游工艺品实训室基地规章制度》、《基地教学研讨记录》、《基地活动手册》等。从日常细节到宏观组织,都有严谨的制度并认真执行,使基地真正成为一个校内外合作交流的良好平台。
3 实施高职课程教学,专业课程凸显地方特色
高职课改从未停下脚步,各专家学者对高职课改有众多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无不体现出现代教育对职业教学中的人才培养的重视。高职课改的人才培养从技术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的模式转变。苏扇艺术的课程落实,主要采用单元化课程设计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高职校采用项目化模块式的课程体系,把苏扇艺术课程在艺术专业的各个有关课程中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的各个环节的课程设计。苏扇艺术的教学在主要是在corelDRAW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线描课程、工学一体毕业创作设计课程等进行了项目化教学实践。从专业教师的集体备课,对校本的教材分析、课程性质和重难点、学生情况分析、使用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引发兴趣、深化思维、学法指导和重难点解决的方法等等,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真落实。课程的单元化研究性学习要求有严格的教学设计,重点难点,不同课程嵌入的时间长短根据本课程的总体要求来进行设计。通过本地高职校开展苏扇课程,彰显了地方文化和高职办学特色。
4 编写苏扇校本教材,落实理实一体高职课改
教材的编写是为了适应高职教改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套全新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理实一体化”的教材,确定了教材编写与出版的宗旨。苏扇教材的编写要突出本地传统文化的深厚沉淀,力争在非遗继承与传扬上有所突破。教材主要是参考了原有企业编制的论文集以及网络资料,其次是通过访谈求教学习,对多位行业专家的意见整理。通过对苏扇行业专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扇传承人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目前苏扇的状态。然而现有关非遗苏扇前身今生后世的资料并不多,所以编著相关教材难度特别大。再次,通过收集和整理其它地方的非遗项目的著作,例如《杭州像景》、《南京云锦》等平行项目的研究进一步指导苏扇的教材编制。校本教材中还附有一张苏扇教学辅助的光碟。这本教材的编著填补了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5 建立苏扇名师工作室,加强行业交流与探讨
苏扇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历经多次变革和创新。发展到如今,更需要的是对传统手工艺的深刻的认知,更好做好传承和创新工作。目前,在众多檀香扇企业中,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的辉煌后,行业急转而下,企业萎缩,很多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有很多设计人员改行。即便现在从事苏扇行业的众多人员,由于经济单方面的追求使得在技术、艺术造诣有所停滞,尤其是在新品开发上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由于社会的重视和行业的复苏,设计专业人才尤其显得特别紧缺。建立专业的苏扇研发教学的师资队伍,建立苏扇艺术研发的专业人才库非常重要。名师工作室将苏州本地有利资源进行整合,将檀香扇技艺的行业专家与高职学生对接,古老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年轻的一代。在本设计团队中,主要有专家学者的指导,高职校艺术专业教师为核心,以五年制高职艺术专业学生为主体开展苏扇的传承和创意设计。
综上所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前提下,针对高职学生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单元化研究型的创新教学实践,走出了一条培养学校中的非遗传承的特色之路。以校企合作为机制的传承基地是积极有效的,单元化研究型课程的嵌入是合适的必要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编写檀香扇校本教材,更是学习和总结的一次历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下转第175页)
参考文献
[1]许思豪.手工艺创意产业[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09.
[2]潘嘉来.中国传统雅扇/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