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学校音乐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音乐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音乐教学

第1篇: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就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而言主要是音乐知识的记忆、理解与领悟及音乐实践能力的掌握,教学目标水平仅停留在知识、领会、运用这三个层次上,而对于音乐观念的分析、综合与评价的能力等都有所欠缺,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很难培养出学生的音乐个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启发和传递学生有关音乐思想、音乐观念等方面的思考。职业中专在学生的培养上应注重音乐审美的主体情感化,使自然情感“内化”为由音乐而生的赋予灵魂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音乐的审美情感是由音乐而引起,经过深刻的人生体验或反复沉思而出现的表现音乐的情感,即作曲家的“情生乐”或演奏家的“乐生情”,钢琴家涅高兹说:“凡是人能够感受、体验、思考、感觉到的一切东西,在声音的艺术中毫无例外地都能够体现、表达出来。正是感情的强有力作用,才使演奏染上了千变万化的色彩。”因此,音乐教学追求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的训练,而是在音乐的感悟与体验中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探知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制定周密完善的课堂计划,以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音乐教师在课前首先应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以及他们当前的发展水平、音乐素质等,来确定适当的教学手段、内容与方法。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年龄都在14—17岁左右,处于青春初期阶段,他们的生理与心理方面均已趋向成熟。与初中生相比而言,他们的音乐认知能力有很大提高,在音乐审美认识上显示出较强的“个性”心理。在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对音乐作品的表现与创造力等方面已有自身的音乐审美态度。例如,大多数的学生对通俗、流行音乐十分追崇和偏爱,有的学生甚至达到疯狂的程度。作为教师而言,应该利用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从流行音乐拓展至民族、美声等相关方面的学习。使他们的音乐学习在欣赏音乐作品与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中同步学习、同时进步。另外,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中国艺术教育“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表示一种违心、无奈的状态;大部分职校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定位不明确,甚至很迷茫。经过深入了解,得知他们认为自身与普通高中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相提并论。对此,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职校学生树立起一个平和、正确的价值观,以艺术的形式与学生的心灵触碰,通过影响他们的情感和感受,进而改变当前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必备的重要认知策略

职业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如果对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不满足,便会排斥、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出现,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全面武装自己,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身心需要。

(一)“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关系定位,营造愉悦、宽松、民主、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音乐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审美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单是知识授受和道德教化的关系,而是双向情感交流的一种艺术审美关系,应该在平等、和谐的情境中学习、探索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态度较差,存在“轻视”现象,采取不负责任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显然与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相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不存在高低之分。此外,音乐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舒适的教学氛围,当学生处于情绪舒畅、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学习状态就会呈现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效果,让学生沉浸在富有余味的艺术空间里,达到较好的教学成果。

第2篇: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一、农村学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观念的束缚根深蒂固

多年来,在学校教育中音体美一直被“冷落”,没有取得与语数外三大“主科”相同的地位,经常被当作是副课,可上可不上;大多数家长也从来不过问孩子的音乐水平,更谈不上提高孩子的艺术鉴赏力了。另外,还有家长认为学习音乐会影响学习文化课,并片面认为只有“差生”或没啥发展的学生才学音乐。这些陈旧的观念严重阻碍着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2.音乐教育环境不容乐观

学校邻导不够重视;教学设施不完备,没有专门的音乐室;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多但考评低,严重打击音乐教师的积极性;校园音乐活动开展少,难以创造学习音乐的良好氛围。

3.音乐教师匮乏,教法陈旧、单一,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师资短缺一直是困扰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最大问题。再加上一部分教师音乐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造性,使本应该充满生机的音乐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让很多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经调查学生最喜欢上的课是音、体、美课。原因与科目自身的特点有关,还与这三门课不进行考试、上课提问少、学生压力小等有关。但是随着音乐知识难度的增加,音乐课也像文化课一样以称述为主,取而代之的是“被动”学习。其实,音乐课的生命在于通过以聆听、表现、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农村学校音乐教学效果的对策

1.改变观念,激发兴趣

运用音乐艺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特殊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用录音创设出听觉形象情境,让学生在庄严的气氛中感受到歌曲的雄伟与号召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都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并从中受益。艺术家丰子恺曾说过:“音乐可以兴国,也可以亡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都说明了音乐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音乐在完善人格、磨砺意志、提高道德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农村音乐教师更应以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为重,摒弃落后的陈旧的观念,搞好农村音乐教育工作。

2.勇于创新,提高质量

艺术课程着力改变艺术学习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艺术基本知识技能,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音乐教育的发展取决于音乐教师。作为农村音乐教师特别要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要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技巧,如乐理知识,舞蹈及舞蹈编排,乐器演奏等。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善于展现自己的专业水平、知识技能。课堂教学操作要灵活多样,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驾驭音乐的主人。

3.挖掘本土资源,强调个性化

农村中学地处广阔的空间,木、泥、石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将学生组织起来,利用现有资源自制教具;也可把学生带到课堂外聆听大自然的呼唤;在课余可成立合唱团、小乐队、兴趣小组;还可利用广播站播放歌曲;利用橱窗、报栏、墙报、黑板报等宣传音乐知识;利用乡土资源,让学生“亲密接触”许多“土生土长”的音乐,如我们当地的七夕乞巧、山歌、民间小调等等,这些与当地风土人情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融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感知中国原生态的艺术,教师加以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氛围。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在艺术课堂中的体现。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艺术教育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

4.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音乐活动

音乐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象和自由创造是音乐和游戏的共同本性。音乐课程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游戏性的音乐活动,不仅使人轻松愉快,更能使人淳朴、率真的本性得到自然的流露,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使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活力。

另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活动,让这一活动体系化、秩序化、常规化,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第二课堂”得到实践、锻炼、提高。

第3篇: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近年来中小学的音乐教材频繁更换,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职业中专的音乐教材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注重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是针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对职业中专音乐教育同样适用。笔者在教学中也尝试了不少创新教学,但毕竟是农村职业中专学校,原有的教学就存在不少弊端,课程改革如何在职业中专学校中实施,我们从职业中专学校音乐课现状论起。

对本市几所农村职业中专学校教学的走访,初步总结了这么几个问题:(1)农村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在入学之前,音乐基础知识就差。因为乡镇的中小学专业音乐教师队伍缺乏,有的乡镇找不到一个专业的音乐教师,音乐课就成了这些代老师的复习课,因此有的学生在入校之前几乎没有系统的上过音乐课。(2)现在的教育形式,更多的独生子家长让自己的孩子选择上高中教育。而基础知识差,接受能力吃力的孩子选择职业教育。(3)职业中专学校的音乐课缺乏系统的教学评价,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师为方便、图省事,在音乐课上大多数只教教歌而已,很少进行基础教学、欣赏、乐器练习等方面与训练。音乐教师对学生的音乐能力评价标准只有一条:唱歌,而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考核,掩盖了许多噪音条件不好但具有很强音乐创造能力的孩子;(4)由于现在的职业教育,在校学习只有两年,第三年顶岗实习一年。无形当中缩短教学时间。有的专业因为本专业教学内容多,根本排不上音乐课。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只能通过学校的一些娱乐活动,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问题是存在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如何面对职业中专学校教学困难,如何迎合新课程改革,将是新的挑战,笔者认为:只有因地制宜地实施音乐教育改革和探索,才能把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整体地全面的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我们应正视职业中专学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职业中专学校音乐课教学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①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音乐学科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除了传授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外,还要在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情操,完善人的意志、品格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教师应真正以素质教育为责任,解放思想,跟上不断发展的形势,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努力把职业中专学校的音乐教育推向前进。比如音乐选材方面要针对专业性。铁路运输专业,可多选择中国民歌欣赏,各个国家的国歌辨析。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运用自如,到哪个站点,播放那哪个地方有代表性的民歌,简单介绍地方风俗特色。能够根据不同旅客的欣赏能力各异,随时更改音乐播放。比如小孩、老人多的车厢多播放古典音乐,特别是莫扎特音乐 ,可以消除旅途的疲惫。这些的能力培养需要我们音乐老师有针对性选材,坚持不懈的多方面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聆听、鉴赏能力。

2.职业中专学校音乐课教学应高度重视"双基"教育

职业中专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终身喜欢音乐的爱好者。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们职业中专的所有课程都应重视"双基"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合格加特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教改方案。

音乐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学科,尤其需要从小学习,从小练习。比如说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学习声乐、钢琴、视唱练耳、舞蹈等为技能科目的一个专业。入校时,她们中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学习声乐,更没有摸过琴,对五线谱乐理知识知之甚少。而如今她们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必须从头开始学习乐理知识,还要求掌握一定程度,在以后的工作岗位,才能运用自如。钢琴又成为必修课程,由于还有诸多的基础课程、文化科等,因此练琴的时间非常有限,而钢琴课技术性、实践性强,要求学生课后投入较多的时间在钢琴上操作练习才能完成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而且至今没有发现不学琴天生就能演奏好曲子,当然,不否定有天赋的孩子,但没有经过刻苦学习、系统传授,很难完成好作品。从这分析来看,"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牢固的"双基"教育,学生的音乐学习、音乐的编创都是"空中楼阁"。只有注重"双基"培养,使学生具有丰富的音乐素材,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使音乐教学沿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3.职业中专学校音乐教学应结合本地、本校资源

②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教育的内容是由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构成。但在我们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面临着众多困难。比如学校设备,音乐教师本身的音乐素质,教材不适应农村职专学生等等,但我们不可否认职业中专学校也有丰富的资源,如: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闽剧、山歌),同时,地理环境、学校现有的设备,也是职业中专音乐教育的资源。我们学校依山傍江,学校的后山有竹、木、泥等自然资源,这可是我们教师好材料,只要我们稍动脑筋,就可加成精美的具有特色的乐器:竹筒可制作双响筒和竹鼓,硬木可制作木鱼,或是让学生沐浴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欣赏优美的音乐,和着鸟声、水声,别有一番风味!

4.职业中专学校音乐教学应发挥部分家庭经济的潜力

随着经济发展,各校音乐教师帮助学生选购廉价、适用、易学的乐器也不再是农民的负担,如: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选择电子琴、古筝、木琴等。一般的家庭可选择经济实用的乐器,如:竖笛、口琴等。由于广大农民的家庭收入也出现了一些差距,由此也产生了不同层次水平的教育需要。经调查显示:现行的职业中专音乐教育也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及家庭的需要。职业中专学校应积极组织各项课外音乐艺术活动小组,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这样才能在平衡音乐教育的同时,提高音乐教育。

职业中专的音乐教育之所以发展相对滞后,除了教育观念、教育管理、资金等方面的原因。职业中专的音乐教育往往是照搬城市学校音乐教育的模式,而收效甚微。我们只能针对自己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对音乐教育观念、管理、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展开科学研究,探索出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职业中专音乐教育发展的科学的教育思想路线,让我们职业中专音乐教育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第4篇: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民族音乐 培养良好素质 继承发扬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民族音乐教育也必将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精神,以及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具有积微成著的作用。民族音乐就是音乐文化的母语,学习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就是学习和了解一个民族和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音乐是各族人民长期创造与积累经验的结果,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根植于地方风土、风俗习惯而形成的模式。在漫长的岁月里,蒙古族人民在创造他们的光辉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绚丽的草原文化,其中音乐便是草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强烈特征的文化类型,是草原文化的代表,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蒙古族音乐有着不可低估的优势。

一、民族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是促进学生正确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因素

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千百年来创造了他们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团结友爱、珍惜友谊、重视爱情的精神与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高尚境界――真诚、诚信、善良是不谋而合的。同时,蒙古族音乐又把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与其民俗文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寓教于乐。在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也奠定了它在人类音乐艺术发展中的牢固地位。蒙古族音乐以其出神入化的艺术形象,使人受到感染,产生联想、引起共鸣,让学生为音乐美所陶醉,与音乐同欢乐,共悲伤。如:《我是草原小牧民》、《草原就是我的家》等,欣赏这些优秀作品,使学生从思想上到内心深处都受到极大的震撼,对不断提高其思想水平,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坐上音乐列车去旅行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课题巧妙地展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从开始就进入到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欣赏不但了解当地蒙古风土人情,拓宽了视野,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音乐知识,并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教育,有利的促进了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

二、民族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

蒙古族音乐以它独特的自然性、随意性、生活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课堂融入蒙古族音乐可以把以往单调、枯燥的课堂带到一个轻松、自由、随意的辽阔大草原的意境中,尽情享受着快乐式的音乐,使蒙古族音乐快乐教育形式得以完全体现,智力也在快乐中得到开发。如《草原就是我的家》这节课,我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这一特点,在教学导入时通过舞蹈观赏最具民族特色的蒙族动作,导入“走进呼伦贝尔草原”这一主题。了解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及风情风貌。进而引入歌曲学习及舞蹈欣赏。

在此基础上,我深入挖掘教材所提供的资源,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我用启发式的话语引导学生参加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去想象其情景,感受那达慕大会的盛会气氛,激发学习蒙古族歌曲和舞蹈的热情。让学生体验与模仿的活动中发现、探究、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更进一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课堂氛围很活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三、民族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格

蒙古族音乐不仅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其中更蕴涵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蒙古族音乐在学生行为和思想可塑性较强的阶段,对其进行艺术的渗透、雕塑,精神的哺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心理素质,身心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不断提高。

如在《牧歌》课堂教学中通过学唱歌曲《牧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蒙古族歌曲个性和感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通过介绍蒙古人民的生活方式,使学生了解律动与生活的联系,蒙古族确实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从它那悠扬、委婉、动听的音乐中完全可以领略到他的民族特点和风俗习惯。从而懂得生活是舞蹈创作的重要源泉。当马头琴拉起,高亢、嘹亮的歌声响起的时候,学生感受到的是跳动的音符,雄宏的乐曲,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片热爱,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地方音乐的培养之外,在课外活动中为了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少数民族舞蹈训练及少数民族歌曲合唱训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通过开展和参加各种文艺演出活动也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心理素质得到很好的提高。

四、民族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在传承和保存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起着创造和更新的作用

第5篇: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视听”;培智学校音乐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34-2

智障学生由于视知觉速度缓慢,范围狭窄,注意力不能持久,且容易疲劳。因此,在传统模式的音乐教学环境中,很难做到专心听讲,更不会很好地掌握所教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中的创新“视听”技术,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智障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从而辅助、优化、延伸培智学校音乐课堂。创新“视听”的技术能大大激发智障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使培智学校音乐课堂呈现出崭新的景象。

一、新“视听”整合,激趣导学,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智障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智障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

例如,在教授培智学校一年级唱游课《小企鹅》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南极,很少看到过企鹅,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低年级的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就吸引了智障孩子们,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学会唱后,可以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智障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牧童之歌》是一首哈萨克族的少儿歌曲,在教学中可利用“会声会影”软件,把有大草原风光制作进硬盘,再配上二胡独奏曲《赛马》,在导入时,先问学生去过蒙古没有,想不想亲自去感受一番,然后点击鼠标,放映画面,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色呈现在智障学生眼前,强大的视觉效果立即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他们仿佛正骑马扬鞭奔驰在茫茫大草原上,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再如,培智学校中年级欣赏课中,选入了一些童话题材的作品,《龟兔赛跑》、《彼得与狼》、《狮王进行曲》等。智障学生在接触这些作品时,要求他们用已有的所熟悉的知识,借助音乐的形式来听故事,感受故事的情节。如果光从音乐听赏方面来感受理解音乐形象、故事情节的话,只能依托听与讲的结合,这样,教学会显得呆板、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但如果借助flas,将音乐欣赏与故事情节的动画结合,将智障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等感官一起调动参与进来,可以使智障学生单纯对童话的兴趣引向听辨乐器音色特点,表现音乐形象这另一兴趣,达到巧妙扩展“听音乐”兴趣的目的。

二、新“视听”整合,直观形象,突破难点

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不仅能把智障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小毛驴爬山坡》这是一首要求学生分辨旋律线走向的歌曲。此前,智障学生很少接触过旋律线走向,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音高、节奏准确,可以利用课件中自定义动画方式,把小毛驴爬山坡的旋律线直观呈现在课件当中,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智障学生,更快更好地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还可以配上动画MV,指导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从中感受小毛驴的活泼与可爱。

乐理课对于高年级智障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集成化功能制作软件,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如在教授“八分音符”时,就可通过“小兔分瓜”的画面,在屏幕上演示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八份的过程,并在每份上标上相应的节奏符号,让学生形象理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含义,这样一来,智障学生仿佛在欣赏一则童话美术片,他们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起来的音符时值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三、新“视听”整合,优化教学,扩充容量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补充知识容量。例如在培智学校欣赏教学中,以前总是对录音磁带进行剪辑,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理想,但电脑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使以前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效果更佳。

培智学校六年级音乐欣赏课《鸭子拌嘴》的乐曲发展顺序是:出发――到池塘――拌嘴――回家,在录音时,可分四次将四个乐段分别命名录制,播放时点击哪个乐段,就会播放哪个乐段,还可以将“拌嘴”这一乐段设定成循环播放,让学生反复聆听,在欣赏时加深印象,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欣赏《丰收歌》第一乐段主题时,第一遍播放时,采用原速,学生听完后说表现的是人们敲锣打鼓,喜庆丰收的欢腾场面,第二遍,我放慢了速度,学生听后发现,欢快、喜庆的情绪没有了,乐曲变得面目全非。通过这样,让学生认识到速度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四、新“视听”整合,总结延伸,激感

总结延伸是音乐知识的综合与拓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拓展升华,将达到教师、学生、音乐三者的水融的理想境界。

在教学《国旗国旗,红红的哩》中,拓展环节是围绕着人文氛围进行的。首先音像结合,在听赏中进一步感受歌曲的丰富情感。教师提问:“看到同学们能够这么尊重国歌、这么爱我们的国旗,老师心里真的很感动,谁能告诉我,你还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看到我们的国旗呢?”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夺冠时升旗的场面,万人在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和中国申奥成功,及中国第一航天人杨利伟和他的神州5号等内容,配上《国旗国旗,红红的哩》的伴奏音乐,学生情不自禁地歌唱。最后老师也唱一首关于国旗的歌,多媒体展示电影《江姐》中插曲《绣红旗》。浓厚的人文氛围中拓展了音乐的文化内涵,多媒体创造的视觉、听觉融为一体的情境激发了智障学生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如果说“听”是引导智障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和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地听,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在培智学校音乐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利用创新“视听”整合技术,多元化一能帮助智障学生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智障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因此,采用“视听”整合技术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智障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培智音乐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建民.多媒体网络技术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青海教育,2005(04).

[2]张思镜.多媒体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四川戏剧,2006(05).

[3]韦蓉.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音乐天地,2008(07).

[4]孙红叶.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机整合.科学之友,2007(02).

第6篇: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音乐;创作教学;中职

在中职学校开展音乐创作教学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近年来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验。目前对音乐创作课教学法的内涵尚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音乐创作课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曲能力,目标就是人人都会作曲;另一种认为音乐创作课教学包括创造性的演唱、演奏、欣赏。实际上音乐创作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从事演唱、演奏和欣赏音乐的教学活动。这类活动主要培养中职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习必要的创作知识及创作手段,培养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因势利导,培养音乐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展的要求。

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音乐创作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一旦提高,将学习视为一种享受和追求,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自觉的行动,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则是学习认真了,音乐理论知识加深了,随之而来的是对本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也加强了,阻力变成了动力。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枯燥也只能是枯而不燥了。

二、创设情境,感受创作乐趣

1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在教学中我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大胆的创作。

在中职艺术学校中教学对象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音乐创作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首先让新生从音阶学起,培养他们的音高概念,如我唱“do”学生唱“re”,我唱“mi”学生唱“fa”,这样把上行、下行音的音阶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并把五个手指当成五线谱的五条线,边示意边唱,然后又让学生用默唱的形式来弥补学生对音准的感受。根据学生对各音音高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接龙游戏:我给学生五个音,它们分别是:“56712”让一个同学根据第一音的音高度二度次序接着唱“67123”,其次“71234”再按下行音从最高的一位学生开始唱。让全班学生评价他们,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大家在观察的过程中学到东西,在欢快的活动中参与了对各音的音高及音准的感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

2 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以节奏创作为例:

(1)在学生学习节奏创作时,我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节奏谱,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各组学生学习填充节奏。

学生完成作品后,各组把各自的作品唱出来,大家比一比,学一学。然后把各组学生的作品连起来唱一到两遍,再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怎样分析作品。

(2)模仿变化节奏。我给学生示范节奏谱,由学生在原谱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创作出模仿句。

(3)学生每次完成后,都要他们自己唱一唱、比一比,让学生有自己创作曲子的自豪感,并享受自己创作音乐的乐趣。

(4)节奏问答,这是一种让学生即兴创作的活动。就是我用节奏作问句,让一个接一个学生自由地用不同的节奏回答,回答的节奏记录下来,并把它连成一个曲子,然后大家唱出来,让学生表现句子的节奏感。

三、创作教学,注意三个问题

1 老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个性

学生由于生活的环境、素养、经历和艺术趣味的不同,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就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舒柏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但创作个性各异,作品的风格也大不一样。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看,他们都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尽管他们自编的小曲,有时显得稚气。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的创作,是他们真情的流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赏。

2 创作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音乐教育中参与性的创造活动,还是即兴短小曲调的创作,老师都适当地给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训练。不要过多地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在创作教学中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力所能及。

3 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过程,而不应过于追求创作的结果

第7篇: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教学;方法

在中专学校音乐教育中,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音乐课堂教学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美育也是培养学生感知与感受美的教育,是一种和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所以,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与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1 审美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1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的一切,也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比如,听到松涛咆哮、万壑争鸣等声音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体会与想象:一位经常穿山越岭的猎手,就会想象出怪兽张牙舞爪、奋勇奔腾的凶猛姿态;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就会想象到万马奔腾、炮声隆隆的战斗场面;一位胆小怯懦的人就会将其当成是魑魅魍魉或者是虎啸猿啼。由此可以看出,在美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让学生欣赏艺术美,还是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全面开发与提高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人类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其意义就是创造。美育一般就是人们独创精神的“契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创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体会他人作品的情感,还可以学习这些音乐元素,进而对自己的音乐进行完善,培养自己的音乐素质。同时,音乐创作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基本要素的学习,不断增加对音乐创作的兴趣,进而实现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音乐创造力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其贯穿于音乐教育的整个过程,一定要加强学生对音乐基本要素的体验,并且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的机会,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2 音乐教育中开展美育教学的方法

2.1 对老师而言。

2.1.1 加强对教材美的挖掘。

在中专学校中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重视课程教材的选择,首先,一定要充分研究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材;其次,老师在讲解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挖掘。事实上,美无处不在,只是缺乏人们的发现。音乐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艺术,其可以利用不同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兴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情操与品格,让学生的审美观得到增强。比如,老师在进行《春江花月夜》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此曲是歌颂赞美我国大好河山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这些段落进行相应的欣赏。在进行乐曲欣赏的时候,老师可以对乐曲的大体情况进行介绍,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初步印象。之后,老师进行整曲的播放,让学生对整个乐曲进行整体的把握。在这两次播放完成之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任意挑选一段,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会乐曲中的情感,还可以逐渐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表达能力。

2.1.2 加强教学中美的体现。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学习,走入音乐情境,感受音乐中蕴含的人、事、物、情感等。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从音乐创作者、背景等方面着手,结合歌词、旋律,将音乐中蕴含的人物形象、情景意境等进行再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相应的情境,进而产生共鸣,得到领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聆听,长此以往,发现此办法非常有效。在学生闭上眼睛之后,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视觉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倾听音乐。这样学生就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在脑海中构建相应的画面,虽然这只是学生的初步体会与感受,但是对之后的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此类教学方法的运用,老师可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好的渗透美育教育,实现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除此之外,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加强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利用钢琴、多媒体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整体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审美意识与观念的增强。

2.2 对学生而言。

2.2.1 多接触一些音乐作品。

中专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一些新鲜事物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通常情况下,音乐课均是一周一次,很难达到学生的要求。所以,在课下的时候,学生一定要多接触一些音乐作品,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对《二泉映月》的曲目进行欣赏,在课下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欣赏一些同类作品,或者是欣赏一些此曲作者的其它作品,从中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具有针对性的选曲,可以避免学生进行盲目选择,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2.2.2 加强对生活的观察。

所有艺术均来自于生活,其是社会生活中相关事物的缩影,音乐也不例外。在很多音乐作品中,均包含了社会生活百态,此时就需要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进而从中发现与体会相关的情感。只要学生具备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是音乐,到处是美。当你听到小鸟清脆的叫声时,是否可以想起曾经听过的歌曲?当你看到花丛中飞舞的蜜蜂与蝴蝶时,是否可以想起一些描述此景的歌曲?事实上,只要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对生活进行认真的观察与思考,就可以对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2.3 加深体会。

只要学生进行相关的观察与感受,就可以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美。对音乐、对美的敏锐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中进行不断积累总结的。如果去听演唱会,就一定会对歌手的表情与神态进行观察;如果观看一场舞蹈,就一定会对舞者的每一个动作进行关注;如果去欣赏歌剧,就一定会对人物、歌舞含义、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的体会,了解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与美,进而对美进行充分、全面、综合的认识与体会,逐渐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美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专学校音乐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美育教学的渗透,明确其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并且从老师与学生的角度,阐述开展美育教学的方法,促进音乐美育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实现学生音乐美育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加强对教材的利用,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与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课外音乐欣赏,进而实现音乐美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莹.浅谈美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盛发军.中专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美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1).

第8篇: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音乐 课堂教学 创新 实践

前言

现阶段的中职教育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反思中职音乐教学,我们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究竟应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不辱中职学校的教育使命,培养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与人文素质呢?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思路,践行音乐教学人本理念,服务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一、现代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思路创新的客观要求

(一)中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2009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下简称《原则意见》)强调指出:中职学校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见,中职学校非音乐艺术专业的音乐教育也应毫无例外地根据学生现实的心理特点和未来的职业要求特点来创新性地组织课堂教学,服务学生包括音乐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二)中职学生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

根据《原则意见》,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之必修课的艺术(或音乐、美术),“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可见,音乐教育是中职学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获得培养与熟练掌握的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一门音乐技能。由此,创新性地改革中职学校音乐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二、务实地贯彻中职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学生主体与聆听为主的原则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愉快教学、启发、合作等方法,运用肢体语言、音乐律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享受音乐、动起来的亲身感受、体验和探究内涵丰富的音乐情感,深刻体会不同地域或风格音乐的差异;倡导学生泛听与精听、整体听和局部听相结合;听辨音乐表现手段与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辨别力、表现力和理解力,培养形象与整体的感知和体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鉴赏活动,形象化地感受和分析具体作品的体裁、风格、旋律、音色等音乐要素以及作者、背景等,并积极交流与分享心得;促进学生把所学作品基本知识主动建构为新的思维模式,以备日后应用创新。

(二)循序渐进与团结合作的原则

在歌唱与演奏学习中,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训练,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开阔视野,多听多看名人名家的演唱及演奏,逐步了解和体会他们对作品的驾驭方法。在音乐与舞蹈、戏剧表演模块的学习中,要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练习和排练,有针对性地观看或观摩优秀作品,积极地简易创编作品。诸如,要教学生学习舞蹈《红旗颂》,可先让学生看碟或视频,然后感受体验其所要表达的意境、情感、内涵,再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作品,自觉创编作品。同时,要让学生在合唱与合奏活动中加强合作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重视作品的整体效果感受,力求个人英雄主义或突出个人音色效果。

三、现阶段中职学校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的途经思考

(一)践行音乐课堂教学人本观念

中职音乐教师要努力去理论化地改变传统音乐教学中以“教”为核心的课堂模式和以“导学”为核心的教学结构,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来精选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要彰显“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愉悦性”的特点。

(二)突出生活实践与学以致用

音乐教师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模仿、探索创作实践。扩大课堂教学的范围,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生活采风,寻找音乐灵感,捕捉创作素材,培养学生感悟音乐源于生活的道理。要积极创造条件,展示学生的才华与自信,诸如,在校内举办“红色五月”合唱比赛、艺术合唱团表演、“校园十大歌手”选拔赛、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竞赛(声乐、钢琴、舞蹈等)。

(三)教学微方法改革与素质提高

音乐教师要自行创编一些学法小窍门,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诸如,在歌唱气息的解决上,可用闻花、叹气、抬重物等多种方法来进行。“闻花”,问“花香不香啊?有没有闻到心里去啊?”慢慢地,吸气抬肩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呼气时,可形象地告诉学生“想象着要吹走面前一朵花上的小虫子,但花朵又非常娇嫩,那么我们该怎样吹呢?”学生会缓慢、比较集中地轻轻地吐气。另外,学生可用拖把分别顶住腰肋两侧、丹田、小腹、后背、前胸等不同部位,用心感受气息的正确运用;同时,可分两个同学一组,互相学习、监督,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学生可一边练习气息动作,一边唱歌,避免身体的僵硬。

结束语

中职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需要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务实地创新音乐教学思维,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人文精神、培养健康向上心态、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以服务于未来人生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与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42

音乐课程作为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在学生素养的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音乐教学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很多职业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太明显,教学思路与方法陈旧,日渐不能满足目前教学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模式不断突破和创新。为充分发挥音乐课程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应有作用,探索适合现代职业教育所需的创造性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与经验,笔者在此谈谈自己对音乐教学创新与改革方面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5至18岁,这个年龄层的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在人生的特殊时期。在生理上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这一时期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智力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逻辑思维的发展上,他们自我意识迅速增强,情绪情感比较强烈,思想常有明显的两极性。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实际出发。

1. 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采用开放式教学思维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接受者。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侧重“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

所谓开放式教学就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占据主导地位,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去体验和学会学习,以提高其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的权利和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得到尊重,求知欲望得到不断激发和强有力的保护。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要给学生充裕的实践空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动脑,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2. 推行小组合作式的教学合作方式

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是尽全力让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且合理有效地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来,充分体现每一个学生在大集体中的个体作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构建,从而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合作式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组长在整个团队中的组织、带头作用。各个组员能够在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团结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要让每个学生都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发挥作用,为团体尽自己的力量,充分体验到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积极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问题,相互启发,讨论辩论,各抒己见的教学方法。

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讨论式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能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手段

1. 根据学科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教学氛围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高低。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会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参与的课堂气氛。从音乐课的教学特点来看,它具有比其他学科更能创造愉快积极的教学气氛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其特点,把一节课中最关键、最主要的内容导入,合理设计教学氛围。可以根据课型和具体教学内容,采取一些不同的做法,如歌声导入、故事导入、图画导入等。如在讲授《祖国颂歌》时,笔者和学生通过幻灯片回顾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和学生一起经历祖国的苦难,一起见证祖国的腾飞繁荣,探月卫星的升空,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等等。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进行音乐学习,而且对祖国有了更深的了解,民族自豪感愈加强烈。

另外,教师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如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一起唱、一起跳、一起欣赏,师生合作完成生动有趣、欢乐愉快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形式上,提倡课堂讨论,提倡标新立异,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

2. 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方便快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等特点,通过图像、文字、音响等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联想,使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清晰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它超越其他一切教学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潜心钻研,精心设计,善用、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3. 适当开展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搞创新

实践课是职业学校音乐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音乐是表演的艺术,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育创新的基础。适当组织学生参加艺术节、合唱节、音乐会等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音乐实践舞台,鼓励他们搞一些有新意的节目,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使其在实践中磨练意志、促进成材,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完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