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保护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林,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高中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高中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认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有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的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呢?笔者有以下两点建议。
1.结合教材将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起到在长期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等,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之多,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近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对照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林,日本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可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会严重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怀化市每年7月―8月份2号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促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老师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远远不够,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高中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这样学生会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只有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进而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论文摘要:以新的课程理论为指导,构建环境化学基础理论内容、妾验内容、妾践内容三统一的内容体系,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取得了成效。
<环境化学)是师专教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开设的一门特设课。开设此门课程.不仅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要手段。我系自1995年开始,先后在九五、九六、九七、九八届学生中开设(环境化学)。经过几年的建设,编写出版了<环境化学)教材和<环境化学实验指导);构建了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实验、实践体系;创建了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成效,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
1环境化学内窖体系的构建
课程内容由课程教学目标所决定。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环境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及对人类、生态体系可能带来影响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从面向21世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视角出发,我们按照基础性原则、社会性原则、生态学原则、师范性原则从讲授内容、实验内容、实践内容三个层次上统一协调构建环境化学课程内容体系。
基础性原则指教学内容包括环境化学的主要基础知识,具体为化学污染物的来源、分布、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归宿的化学原理;化学污染物的控制、治理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化学污染物的分析和鉴定等。坚持基础内容扎实,变革基础知识的呈现方式,以活动的方式呈现认识、情感、行为等多种发展目标的基础知识,不以现成结论方式呈现死的知识。
社会性原则指教学内容与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相结合.教学内容要反映环境化学新动态、新机遇、新挑战等,使环境化学与当代环境保护的脉搏同跳动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来扩充多样的前沿信息。生态学原则指环境化学把生态学的知识作为教学的最基本内容.用生态学的知识来认识、处理各种环境化学问题。师范性原则指教学内容与中学环境教育相结台,使学生具有到中学从事环境教育教学的本领。根据上述四项原则,我们在讲授内容上以自然环境中的四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环境生态学知识为基础,以大气、水体、土壤、能源与环境、其它污染为章进行扩展。
在实验内容上,我们以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三个层次构建内容体系。在基础实验中,我们开设了水质检测、大气污染检测、化学需氧量测定、水中溶解氧测定等实验。综台实验中我们开设了各种废水处理实验、各种净水剂制备及性能比较实验等。在设计实验内容上,我们先后拟定了废塑料综合利用实验等实验题目。在实践内容上,我们以南阳市环保监测站为实践基地,开展了环保监测实践活动。
2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
创新教学模式是指在创新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化学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创新教学思想就是指在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中.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整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各个教学阶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各个阶段的教学方法相联系,构成了一种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基本框架图如下:
在基础知识教学中,采取问题讨论法和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的内容,通过讨论求得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过程中,使学生在加深理解和应用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重视发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该方法实施的基本程序是:明确问题一学生讨论一教师小结一应用结论例如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一节的教学就是采用此方法,同时配合实践活动,开展了南阳市大气状况调查。自学一指导模式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释疑、练习,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又称学导式。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自学为先导,辅以教师指导。其实施的基本程序是:学前指导一学生自学一讨论一精讲一练习一小结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采取探究式,改变了按照教师事先拟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去模仿的做法。教师仅提出选题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知识的力量、思维的奥秘和创造的神奇,从而逐步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更是真枪实弹地参与环保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以战胜白色污染一废塑料的综合利用为设计实验题目。学生首先对南阳市白色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又通过查阅资料,先后拟订出利用废塑料制单体、粘合剂、涂料、保温板、燃料油、精细化工产品等综合利用方案。自己动手做实验,先后制出九种综合利用产品。在此基础上,又举行了可降解塑料专题报告会。
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
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2.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
2.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2.2.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2.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2.2.3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配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也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校园里建立植物角和生态平衡系统,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怀化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太平溪水质污染源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中坡森林公园植被群落结构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更增强了教育效果。
3.关注环保热点,在课堂上渗透环境热点的动态信息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问一些简单问题:谁能说出今天海南的空气污染指数是多少?我国空气污染指数最低的是哪个城市?最高的又是哪个城市?其实这些内容都是电视上每天必播的内容,但未必有学生或市民会自觉地看,通过提问,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环境问题时刻伴随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的与环境相关的热点报道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今年我国4月份发生的"沙尘暴"、2004年印尼发生的"海啸"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还适时地向学生宣讲我国的年来出台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4.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渗透环境教育
自觉参与意识是环境意识的核心问题,再动听的语言也不及亲眼所见来得真切,更不及亲手所为来得真实,要让环境教育深入学生的心,只在课堂讲理论、讲现状是远远不够的,通常最有效的教育是使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当地的行为是如何引发、防止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因此,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外,创造机会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贴近现实,增强生态意识。"
4.1开展“环保从身边做起”活动。顺手关水龙头,少用洗洁精,选用无磷洗衣粉,少用塑料袋,尽量不用一次性餐具,拒食野生动物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教育效果远胜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例如:我校在每个班级里都挂着由全班学生签名的一张锦旗,锦旗内容为"人格、人品是做人的根本,我以我的人格保证,以后不乱画、乱仍!"利用学生自己的签名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效果远胜于教师的教育。
4.2开展“公益性活动”。 结合与环境有关的节目,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爱鸟周”等开展相应的活动。例如:我校学生会组织开展"认识校园的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活动,"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环保热情。
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教材的始终。这就为我们把环保教育寓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素材。许多地理规律和原理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环境知识,是学习环境知识的基础。所以,地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有效形式。为此,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那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呢?
一、深入挖掘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内容和切入点
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把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养成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珍爱环境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要根据现在中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例如,我在教学《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时,首先讲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概况的有关知识,同时还要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但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是处理量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同时还应着重介绍现今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治理改造,化害为利,趋利避害,促进区域环境优化和自然生态平衡,推动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根据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只是把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我们将环境教育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环境教育
1.通过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环保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更加关爱、保护环境。
2.鼓励学生走向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认识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关键词:中学生物 生物教学 环境教育 环保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会议签订了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新协议。而联合国会议的前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那次峰会的目的同样是协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需要采取的相关行动计划。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领先学科之一,当今世界在人类物质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出现了一系列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矿产资源开采不合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都与生物科学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势在必行,这也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最广泛的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相应的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生物课堂教学必不可少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生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课堂教学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与手段。在中学的各类学科中,生物课程无疑是一门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所以,生物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渠道,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仔细钻研并充分挖掘创新教学内容,在平时的备课与教学经验中找出与环境教育内容相结合的知识点,结合一系列的生物基础知识与相关的基本技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相对应的可能涉及到的环境内容渗透进去,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环境教育内容讲解。比如,在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对对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变化与植物对气候调节、净化空气、消声降噪、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城市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将“退耕还林”与“退耕还牧”引导进学生的意识之中。在环境知识的参透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把握住知识结合点,适时将内容进行延伸拓宽,而并不是一味按图索骥的牵强附会;二是要按教学内容与课程要求把握好环境教育渗透进生物课程的“份量”,也就是要把握好环境教育内容在生物教学内容中的比重与渗透程度,避免因过分强调环境教育而出现教学内容或教学重点本末倒置的现象;三是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时要注意方法的灵活运用,提倡进行启发式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自觉意识,而不是教师强制性灌输,学生被动式接受。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环保等兴趣小组活动
生物老师在课后可让学生参加学校生物园的建设,并组织成立环保兴趣小姐等实践组织或小团体,一方面,让学生培植各类植物与饲养小动物,经常进行一些生物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索兴趣,巩固并开拓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进行适时的引导,将活动的某些内容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引导讲解。比如,当学生在观察池塘中鱼的生活方式以及研究鱼的生理构造时,可以适当穿插某些生活环保问题,如往池塘里随意倒垃圾会对鱼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会对鱼的生理特征产生何种危害等。这样一来以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生的兴趣,二来开拓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三来也刺激了学生环保意识的觉醒。这种以实例方式来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以其强烈真实的现实冲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危机感与责任感,为他们以后形成良好的环境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环保实践活动
实践性教学也是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可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市区动物园、植物园,或带学生到乡村田野去感受大自然。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课堂背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聆听、触摸、嗅闻、感受大自然,积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对大自然进行探索,逐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提高他们自觉改善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另外,教师也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到当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及环境污染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探访。通过不同地方的不同环境景象对比,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人与大自然中气候、空气、水土等是密切相关的,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毁美好家园,从而提高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利用环保节日或各环保法规,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的环保节日并不匮乏,比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土地日、中国植树节、中国爱鸟周等相关节日。我国已经颁布的相关环保法规则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利法》等。学校可组织学生定期学习这些节日与相关的法规,不定期举行相关主题的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演讲或征文比赛;还可利用主题黑板报与宣传栏进行全校宣传展览等方式普及与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三、结语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公德意识,公民环保意识的自觉培养提高是遏制当今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形势的需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将环境保护与相关生态知识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环保活动,培养学生自觉环保的意识。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广泛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观念。让学生树立环保信念,自觉养成环保习惯,让“关爱地球,珍爱生命”成为全社会共同执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朝霞,刘学山,黄树军.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02,(1).
[2]贺莉萍.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6,(10).
[3]王淑芳.浅谈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0,(12).
【关键词】生物教学;保护生态环境;渗透
目前,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破坏等重大生态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空前的重视,人们希望能与自然和平相处,协调发展,从我国的教育状况看,对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传播和传授尚未纳入教学主渠道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尚未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渗透保护生态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措施之一。因此,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更是当代人应该具有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养。特别是增强青少年的生态思想教育,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一、关注自然,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
中职《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材,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阐述生态学方面的知识,但是它研究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那么生命的发生发展都与其所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这一主导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材。因此,中职生在享受物资文明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思想,一种波及到社会各方面的思想。现在我们人类所遭受到的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如沙尘暴、干旱、水涝、高温等,是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严重破坏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自觉地意识到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在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和整治自然时要抱以对自然充分尊重的态度,并时时刻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认识到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命运的负责,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是自己应该有的道德品质。
二、挖掘教材,渗透保护生态环境教育。
在课堂上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教育,紧紧抓住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与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指导思想,挖掘教材,找出典型知识点,并结合实际灌输生态思想。如在讲授绿色植物“水分代谢”这一节时,除告诉学生绿色植物吸收水分为主要靠吸胀作用这一基础知识外,更重要是通过讲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一重要意义,对教材进行思想拓展,使学生知道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可以调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改善大气环境,水不但是绿色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也是地球上生命发展的先决条件,水域污染是当今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刻理解“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一滴眼泪。”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迫使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保护绿色植物,保护淡水资源。又如在讲到“生物与环境”这一章时,要以生态平衡这一战略思想统帅教材,使学生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三大概念的演化规律中,清楚的认识到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么生态平衡要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退耕还林政策,以及各种环保法规等一系列恢复生态平衡的措施和手段。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道德观念。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环保教育素材。例如,在讲述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时,讲述了为了保持水土,应当在山坡、沙地上造林、种草;在讲述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时,讲述了苔藓植物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又进一步明确了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生态平衡等基础知识。
三、补充课外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
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了解现今的环境状况,以及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这样有利于他们将环境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由于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在加剧,使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南极冰川开始融化,海平面不断升高,世界上的沿海城市和大量土地将被海水淹没。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进步,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人类向自然界的过度索取,已经导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干旱,洪涝,虫害,酷暑,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
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加强,环境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因此,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热爱环保的思想品质,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
由于学校开设的每门学科都具独自的本质特征,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各学科担负的环境教育功能各不相同。各学科环保教育的主要任务大致如下:
一、品德生活(社会)课
根据国家课程方案,一、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以上为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其内容是教育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与一般的社会生活常识。这类课程中,很多课文内容与环保教育息息相关。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有效教学,这类课程可以很好地向学生渗透有关环境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教学目标。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的环保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为做好环保工作打下基础。所以,学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思想品德课在环保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数量最多的课程,学习的是我们汉民族的母语,语文是工具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所以,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也是语文课的任务。语文课中,许多课文都涉及到环境与发展的内容,这就可以有效地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为了增强语文教学的时代性,很有必要编写一些与环境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和国情教育,从而激发出学生建设祖国、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在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要围绕教科书内容,精心策划和设计一些主题活动或者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三、数学课
数学课是小学阶段最主要的课程之一,数学课的教学在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品格、修养方面也有其特殊作用。首先,它能够培养学生努力思考、持之以恒的态度与实事求是谨慎严肃的作风,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观点,使之思想方法更趋于科学合理。“科学性”是数学学科在教学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体现着科学工作者热爱科学、献身社会的探索精神,贯彻着科学工作者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求实作风。真正的科学家总是努力为社会造福,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王选都是这样的科学家。其次,在数学课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事业发展的关注与热情,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另外,环境领域中还存在着许多尚未发现的东西,这些未知数正是向环境发展探索者的召唤。课堂上老师可能只是轻轻一点,可不曾料到,这会成为学生毕生奋斗的事业。新课改理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最主要的目标,而保护环境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其本身固有的环境教育内容,更应当充分挖掘这方面的内容。
四、音乐课
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音乐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音乐修养,但也可以在音乐课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保能力、陶冶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从智力和身心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有力手段。音乐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教育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音美学科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走进大自然,深入社会中,树立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内容上,通过重视优秀的民族艺术,发展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利用校内外优美的自然环境阵地,组织学生艺术社团,举办环境艺术讲座,扩大学生环境教育视野,发展学生热爱环境的兴趣和特长,优化环境文化教育,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等。
五、体育课
学校体育活动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完美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组织性、自觉性、纪律性以及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义务感、集体荣誉感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对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加强对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和主动性的认识,让学生具有关于环境的各种经验和知识,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获得环境价值观教育,主动参与环保,这就潜移默化地体现了对学生的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体育是一个长期的涉及学习、生活、劳动、人生、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教育过程,必须与其他方面密切配合,以养成良好的卫生和文明习惯以及运动习惯,为学生接受环境教育和参与环保打好基础。
六、劳动技术课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教育;生态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82-0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价值观代表了社会知识阶层的发展方向,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环境教育,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环境教育
1.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和环保事业的发展,环境教育逐渐兴起,成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上,“环境教育”的名称被确定下来。这次会议以后,世界各国对普及和发展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也逐渐达成共识。1975年10月,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在贝尔格莱德举行,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一次环境教育专题研讨会,标志着环境教育的确立。会议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对环境教育的目的、环境教育的对象和环境教育的内容作了规定。1977年10月,在第比利斯举行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通过了著名的《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宣言和建议》,该宣言明确规定了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此后,环境教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组织召开了地球高峰会议,这次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人类环境保护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这次会议的召开,明确了新形势下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环境教育,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发展。随着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环境教育经历了一个逐渐兴起的过程,环境教育在世界各国不断普及和深化。
2.环境教育的内容。环境教育并不是单独的专业教育,而是综合教育,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关的各个领域。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①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掌握关于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②环境法律法规。对公民进行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形成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的正确认识,自觉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减少和制止对环境产生的破坏。③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学是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所作的研究,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学说,是确立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的理论。环境伦理学是建立环境伦理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对环境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大学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其目的是使人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每一个公民来讲,接受环境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终生的教育过程,应根据人的不同发展时期的认知特点,对环境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制定相应实施方案。而大学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对公民形成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环境教育是指大学,包括研究生阶段的环境教育,包括专业环境教育和通识教育。专业环境教育,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目的是培养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通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覆盖所有专业、跨学科的普及式环境教育,教育内容以环境伦理学为主。在校大学生将来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行为习惯对整个社会形成科学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通过实施大学环境教育不仅传授给大学生保护环境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这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中学环境教育相比,大学环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和谐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我国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在高校中普遍进行的环境教育实践,我国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有较大差距。因此持续开展和普及高校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目前我国大学生环保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保知识肤浅。大多数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基本的生态环境科学常识,这在非环境专业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说明对于非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引导力度不够。
2.生态环保目的不明确。环境保护目的是不断深入研究环境系统,探索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环境问题途径和方法,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使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目前多数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目标认识不全面、不准确。
3.生态环保整体意识缺乏。大多数学生对生态环保是一个系统的社会问题还没有形成整体认识,对环境恶化的严峻性还没有更深刻的了解,因此需要通过普遍深入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系统性、整体性的认识。
4.没有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基本素质之一。而目前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欠缺以及日常行为习惯不文明的现象在高校中还较为普遍。
5.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还不高,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参与环保活动没有热情、缺乏积极性。
三、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培养对策措施
1.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必修课。在大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增加环境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国家环境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有调查表明,目前很多大学生认为现有的学校环境教育不能够满足他们对环境科学知识的需求。大学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共必选课,授课对象是全体学生,其设置要兼顾各专业的特点,教学的重点是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使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形成科学的生态环境意识。二是专业必选课,如“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选修课要结合各专业本身的特点,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能力。
2.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生态环保活动包括广泛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一是以展览、讲座、座谈等形式为主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化,调动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二是利用地球日、环境日等主题活动日,开展参与型生态环保活动,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环保事业的自觉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三是利用多种校内宣传媒介定期向学生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在全校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开展校外活动。动员学生建立环保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也可以在学生中成立环保协会等,开展环保活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目前高校中有些大学生表现出高消费、追求享受的人生价值取向,因此,除了要结合环境保护宣传绿色消费,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消费意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综上所述,高校能否培育出大批具有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的人才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正确的环境行为习惯,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译.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7,(4):14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