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教育的课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哲学思辨;劳动教育;实践;策略
必须要承认,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我们和很多学校一样,起初踟蹰不前、裹足“不动”。而促使我们真正“动起来”的,是家长的一次投诉。
我校一二年级周一到周四,下午只有两节课,比其它年级少一节。考虑到孩子较小、放学又早,家校双方都想让孩子早点打扫完卫生回家,我们就依值日表,安排对应孩子的家长,到校带领孩子一起打扫卫生,认为这样做一来可以加快洒扫速度,孩子能早回家;二来可以对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给孩子“爱劳动、会劳动”的积极示范和启示。但家长认为,卫生应该由班主任带着学生一起打扫,不应该麻烦家长。并因此投诉。
学校对投诉进行了及时回应,并沟通解决了有关问题,这一事件带给教育者三点启示:(1)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是全员的,不论职位;(2)劳动教育的家校合作是必须的,不论途径;(3)家长对学校劳动教育是有期待的,不论形式。
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深入开展、实施好“劳动教育”。
由教育部、和全国少工委等多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今时已落地一年。这是一份很有分量的文件。但从基层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观察来看,劳动教育蓬勃发展的局面却并未出现。虽有《意见》“落地”,但“劳动教育”在很多学校并没有“动”起来,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究其原因,除了《意见》本身的宣传、执行力度存在不足外,还有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
一、现时困难:“动”与“不动”,这是个问题
客观来讲,国家非常重视面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并且有相当长的一段时,各种劳动教育实践,如学工学农、校外实践、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开展是丰富而有效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劳动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软化、在社会被淡化、在实践中被虚化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成为今日常态。如何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变成了“动”还是“不动”的问题。推进劳动教育的主要困难体现在:
(一)学校方面
1.“课”动难。课时紧张,劳动与技术课程推进随意性强,“被调课”现象比较普遍,“开齐上足”成奢侈品;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学科整合力度不够,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师”动难。师资保障能力有限,缺少专职老师,兼职老师不能科学、系统地推进学科建设,专业水平亟待提升。
3.“生”动难。各种文化课学习(补习)、特长(兴趣)培训占用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时间;学生劳动热情持续时间短,“表象性”劳动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实践的观念亟待转变,劳动的习惯和能力亟待培养。
(二)家庭方面
1.思想变动难。一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仍大行其道;二是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过度,总认为孩子还小,劳动太苦太累,老是借着“等孩子大一些再说”来包办代替。
2.家校齐动难。家长都有自己多种多样的家教理念,要使他们集体认同一个教育理念并实际行动,需要做大量细致而有说服工作。各位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先进、落后之分,水平高低有别,难以均衡。
(三)学生方面
1.劳动学习不足,家长示范太少,学生整体缺少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家长因为客观上没有时间或是主观上轻视劳动,和孩子一起劳动的机会少,对孩子的主动示范也很少。
2.劳动时间不足,劳动实践太少。据一份调查显示:仅以学生每天从事家务劳动平均时间为例,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也就是12分钟。时间的绝对不足必然约束、限制孩子的劳动实践,使其在劳动形式上趋于简单重复,缺少多样性。
(四)社会方面
1.寻找基地难。一是区域内的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数量严重不足且建设质量总体不高,二是无偿或低价面向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须依靠学校自身去寻找、协调,制约因素太多,学校往往勉力为之或选择知难而退。
2.整合评价难。及时、有效的评价对激发、保持学生的劳动热情,并逐渐内化为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当下学生社会层面的劳动,除及学校有组织地进行并实时纳入学生的德行评价之外,其他形式和途径的劳动均处于自发、自觉、自主的状态,没有评价标准,更未与学校现有的评价激励机制形成对接或整合。但由于其自由的活动形式,纳入评价又出现无法掌控过程和效果、无法确立评价主体和标准等实际困难。
3.制度支撑难。劳动教育在实际运行中还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相关的制度来保障、约束或是激励相关部门和单位来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支持不支持、配合不配合完全凭着个人好恶、社会责任等情绪性因素来支撑,弹性太大,缺乏稳定性、规范性和约束力。
二、对症有方:“动”与“不动”,这不是问题
思想决定行动。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项目的推进都必须先解决“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三个问题。其中“为什么做”属于思想认识的范畴,必须有坚定而一致的认识和态度。《意见》的出台充分阐释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即“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将推动《意见》的落实作为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南针”和检验实施劳动教育决心和力度的“试剑石”。
事物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困难在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就是寻求办法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获得经验的过程。当前,学生缺少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推进劳动教育力度不一、迟疑观望;家长重智轻劳,参与学校劳动教育热情不高……推进劳动教育困难重重。如何解决?当然是面对具体的问题和困难,有的放矢,统筹推进。具体办法有:
(一)整合三门课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课堂是劳动综合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和重要窗口。我们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是劳动与技术,该课程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突出强调“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统一”“以生活为基本逻辑,组织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都有与“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交叉甚至重叠的部分,我们要通过校本化的二次课程开发,实现三门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集聚优质资源,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二)确立三个主体。现时的劳动教育在主体认定上隐约是“双主体”,但同时又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在学科推进上,“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老师是当然的落实主体,但缺少主体责任、评价要约和具体标准。班主任是潜在的落实主体,因为很多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习得和劳动教育实践等工作需要通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来组织实施,但同样没有主体责任。而从劳动教育的内容设置来看,家务劳动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劳动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长也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而这以往是被漏掉的一环。所以我们在加强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确立学科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家长等三方位落实主体,并设定相关责任。
(三)形成三方评价。以往的评价多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且参与主体多是班主任,而标准则是凭着学生参与班级值日是否热情、是否认真、是否主动等定性标准(主观印象)来制定,评价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而同为落实主体的学科教师和家长,失去了评价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评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在这一点上,学校要用规范的形式与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家长等三方评价主体衔接好并将评价要素、评价标准等形成可操作性量表提前告知,以形成有三方参与的、既重视结果也看中过程、兼具指导性和约束力的成长性评价指南。
(四)培养三种意识。即,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基本劳动技能,更要从培养劳动素养的角度,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人人参与”的躬行意识、“珍惜劳动成果,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节约意识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意识,努力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集体的事情争着干、家里的事情帮着干、公益的事情抢着干”的氛围,形成风尚。
(五)建好三个基地。基地是夯实常态培养和实现整体提升的有效载体。班级和家庭要基于学生个体在班级(孩子个体在家庭)的义务,分给劳动“责任田”,建好“责任基地”。职能处室基于学生个体价值实现和道德成长的需要,要划出“爱心社区”,建好“小雷锋基地”。学校基于学生劳动实践和整体展示的需要,在校外寻找“试验田”,建成“校外成长基地”。通过上级指导、学校定制、意向调研、签订协议、认可挂牌等程序,将校外基地建设高标纳入学校管理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课程建设理念,实现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效能化。
三、务实推动:“动”与“不动”,都不是问题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重视和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既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固本强基”工程,是“大国工匠”的召唤,也是党和人民的热切期盼。加强劳动教育,“动”的是从培育劳动素养的角度务实行动,下力气解决“如何尽早动起来”和“如何动得更好”的问题。“不动”的是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谌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抓好“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和鼓励家务劳动”四环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推进校本实施,相关课程“真落实”。课程实施是“本”,要做好四个“一”:做好一个整合,即在有职能处室代表、班主任代表、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课)学科老师代表、家长和学生代表参与的环境下,把劳动与技术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与科学课程中相似或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校本整合,使课程实施处在学校视野下,增强执行的力度。
开发一本教材,即开发《我爱劳动》校本教材,将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知识学习、劳动技能掌握、劳动成果评价等内容涵盖其中,并根据低、中、高年龄特点使教材体现阶梯式成长的特征,使学生“学有所依”“行有所获”,教师“教有所倚”“行有所成”。
制订一份意见,即制定基于学校的《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学校劳动教育从整体上进行目标和原则定位,在实施中明确工作细节,突出机制保障。
申报一个课题,即通过省级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少先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来推动和保障课程实施,使课程的实施全程都在科学、明晰又正确的路上。
(二)设计劳动岗位,校内劳动“真丰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体验是习得劳动技能、形成劳动素养的重要渠道。我们设计了三种类型共8个岗位来满足学生需求:
1.责任型岗位。是属于义务性质(任务性)的,人人都要参与。包括:
(1)卫生保洁,主要劳动形式包括扫地、拖地、擦黑板、擦玻璃、清洁区打扫、蛛网清洁、污渍清除等。
(2)班务保持,主要劳动形式有图书整理、讲台整理、桌凳整理、洒扫工具整理、生物角管理等。
2.奉献型岗位。是属于志愿性质,个人有强烈意愿并获得班主任支持即可参与。主要服务岗位包括:
(1)美德美行示范岗,隶属“五小”团队,主要职责是做好学生车辆停放区域的车辆排放、班级饮用水保障、学校平地的卫生保持、卫生环保宣传等。
(2)小雷锋社区,主要职责是做好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开放书吧的管理、低年级班务劳动支持、校前区左右30米卫生维护等。
(3)红领巾绿地,主要职责是学校绿地的杂草拔除、树木花草浇水、为花草树木做名片等。
3.技能展示型岗位。遵循自愿原则,但带有集体组织性质,有一定的约束力。包括:
(1)成果展示性的,主要有“我有一块田”种植(园艺)展示(结合科技节)、生活自理能力展示(穿衣、洗红领巾、刷鞋、叠被子、整理图书等)等。
(2)劳动竞赛性的,主要有清洁区打扫(团体)、植树(团队)、水果采摘(团队)、摘菜、手工(擦皮鞋、洗碗、做沙包、钉纽扣、做香包、包粽子、包饺子等)等。
(3)特长展示性的,如编织、缝纫、木工、陶艺等。
(三)聚合区域资源,校外劳动“真常态”。校外劳动有广阔的智源和资源,对加强劳动教育起着“加速度”的作用。我们与素质教育基地合作,组建校外成长基地,通过“学校定制”将劳动教育渗透在素质体验项目中;我们将全国、省、市劳模和校前区的保洁责任人请进校园给学生做国旗下讲话和共上少先队活动课,增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结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和劳动与技术课的实践需要,我们春、秋季各开展一次全员性外出的劳动体验活动,并形成体验报告;结合少先队寻访活动,我们走进家乡创造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通过区域优质教育和实践体验资源的聚合,校外劳动体验正为劳动教育深入推进提供成功样本,为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插上翅膀。
(四)鼓励家庭参与,家务劳动“真融入”。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划桨开大船。家庭参与是劳动教育是否得到真正重视的“测谎仪”。一方面,我们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和校信通等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争取和尽量多的家长达成共识,为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提供思想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借助家长委员会,首先获得他们对学校有关劳动教育家庭实践活动的支持,进而把声音传播向更多的家长;再者,我们明确并公示学校劳动教育安排中有关家庭、家长参与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要求,使家庭真心支持劳动教育,家务劳动真正融入劳动教育。
(五)重视欣赏激励,评价手段“真创新”。及时、恰当的鼓励和欣赏对于激发兴趣、保持热情有着积极而持久的支持作用。而创新评价手段、丰富评价形式更能放大这种效应。一方面,我们继续用好雏鹰奖章、“好少年”评比、“好队员”评比等传统有效评价手段;一方面,我们通过“劳动小能手”“最美小雷锋”“小小劳模”等表彰和给家庭发喜报、家长给孩子发奖状(奖励)等形式,及时发现、欣赏和肯定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和善于劳动创造的榜样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人人重视劳动、人人参与劳动、人人赞美劳动的积极氛围。
以上为加强劳动教育具体实践中的一些实际探索并施行有效的做法,希望能引发大家讨论和思考。
就在不久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其中,关于劳动意识的培养被作为六大素养之一,在“实践创新”层面的第一条予以凸显,其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这为务实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落地生根再次提供了方向指导和生长沃土。
当然,无论是在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在学校教育行政层面,我们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运用行政力加强资源开发,推动一批校外公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如何制定督导评价标准,引领区域内的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如何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科教师推动劳动教育课程专业化实施水平?如何用“规矩”的形式来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等等。我们相信,伴随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必将为更好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起到助推作用,这都是我们共同关注、期盼和乐见的。
参考文献:
[1]刘宇.学生课程参与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高振宇.儿童哲学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陶行知.教育的真谛[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4]陈瑾.“更儿童”的课程:阶梯式课程的深度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冀晓萍.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答本刊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5(17).
[6]瞿德良.用劳动铺就孩子美好的未来:基于儿童终身幸福的“三xin”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5(5).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历时九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主要就是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刚才,大家听到了整个活动情况的通报,表彰了六个成绩突出的班级和90名优秀学生,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请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们,同时,也希望我们这次还做得不够好的班级和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查找自己的问题,诚心诚意地向他们学习,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激情,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光彩夺目。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没有必要的劳动教育,学生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教育,这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且在课程计划中也规定初中学生每年应该有144学时的劳动教育课,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可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在近20年的中国教育活动中,劳动教育已逐步走出了校门,目前,有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发出了强烈的呼声缺少劳动教育是中国目前教育中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就失业?就是因为我们的劳动教育没有跟上,在人们心目中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大多数青年人,鄙视劳动,厌恶劳动,把自己看来太高,都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事,实实在在地从基础做起,其实有很多人,他根本就不会做事。中国真的没有就业岗位吗?根本不是。
我们应该知道,劳动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方式,一个不能劳动的人,他只能寄生一生;一个不愿劳动的人,他只能乞讨一生;一个不会劳动的人,他只能贫困一生。劳动只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简单劳动开始的。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如果他连简单劳动都做不好,那么他还哪有能力做复杂劳动呢?所以,在这里,我请同学们记住,你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全面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应该抓住每一个劳动锻炼的机会,从简单的劳动做起。
首先,我们应该做一名愿意劳动的人。
其次,我们应该珍惜目前的大好时光,把学习搞好。我们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学习成绩也是检验我们劳动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吃苦精神。
第三,我们应该懂得我们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今后的劳动。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聪明起来,心灵手巧起来,就是让自己成人以后会劳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有,让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书村网 shucunwang.com )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在严重的孤独冷漠症中,许多学生像失去了免疫能力一样,稀里糊涂地上贼船、破罐破摔。“九龙一凤”、“金刚”之类的青少年犯罪团伙由此生焉。
据国家公安部统计,中小学生犯罪率已达青少年犯罪的72%,这是一个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其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症,这是实施“爱己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济宁市教委去年下半年的调查结果是中小学患有厌学症的学生比率高达47%,即有近一半的学生讨厌学校、讨厌上学、讨厌作业、讨厌老师。厌学症的原因种种,虽不外乎社会影响、家庭影响及同学间的互相传染,但作为学校,我们完全有责任加大力度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病症”。学生连学习都不爱,这可算是最大的“不爱己”!
第三是进行劳动教育。有资料显示,很多国家注意给小学生安排一定的劳动时间,美国为平均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而中国只有0.2小时,即每天才让孩子“劳动”12分钟,而且城市的许多父母甚至连1分钟的劳动时间都没给孩子安排。我们要记住:劳动教育就是劳动品质的教育,而且是关系到公民将来生活水平及幸福的教育。应该认识到: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的童年环境是使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变成懒汉的最合适的土壤。所以我认为,劳动教育是使学生热爱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学习机会也珍惜自己的很有效的“爱己教育”。据美国最优秀的教师说:“最好的学生都做家务!”
关键词:劳动观教育;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63-02
教育与就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制度实现了由计划体制下“统包统配”向市场体制下“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今天“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步成了当前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可以通过改变劳动观念来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目标。理论与事实都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劳动教育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更是非常重要的。
一、劳动观教育的内涵
劳动观是指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它主要包括人们对劳动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如何对待劳动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观体现着个人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端正当代大学生劳动态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
二、劳动观教育的内容
一切行为都是在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观念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行为的结果,正确的观念是指导我们行动的依据。要使当代学生深刻领会到劳动是人的基本需求,就必须加强正确的劳动观教育,逐步教育引导其端正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克服轻视劳动和好逸恶劳的思想。与此同时,要理性平等地看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别,充分认识到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走向理想目标的根基和动力。还要进一步明确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把劳动由负担变为责任和快乐,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劳动观念、尊重热爱劳动的态度、明确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三、加强劳动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之高等教育普及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实境遇中虽然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但笔者认为这些都只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外部条件,而问题的症结归根结底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在以往,有关大学生就业自身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但却忽视了与就业息息相关的观念教育―劳动观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当中出现的择业期望过高、就业条件攀比、受挫能力较差等问题,职业规划、心理调适是方法,但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是更为根本的核心。加强劳动观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加强劳动观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促进扎实就业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类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了我们今天美好灿烂的生活。社会需要进步就需要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而这些财富的产生来源于劳动的创造。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这就是劳动的价值所在。同时,我们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也是通过这样的劳动表现出来的。个人对于社会的意义,就是通过劳动者这个角色反映出来的,个人的价值大小就是通过个人对于社会发展的汗水付出多少,对于人民生活幸福的贡献大小表现出来的。这是我们参与劳动的意义所在,也是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但是劳动创造财富的过程并非轻而易举,只有通过艰苦的劳动实践过程,我们才能领会、掌握各种生产知识,积累劳动生产经验,为不断创新劳动、改造劳动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率提供不竭的动力。认识到劳动过程的艰辛,就必须认识到吃苦耐劳精神在劳动生产过程当中的支柱作用,就需要我们自觉培养吃苦耐劳、不图名利甘于寂寞的精神。
目前,有些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当中过分重视人待遇,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还存在不断跳槽的现象。这些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过分重视个人所得,忽视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加强劳动观教育,使他们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明确劳动的深层社会意义所在。帮助大学生理解参与就业的本质是参与社会不同分工的劳动,而劳动的目的和价值应当在于追求更高层次上的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自己作为社会个体的存在价值,从而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主动就业而不消极待业。正确的劳动观念也能够指导他们在就业过程当中,注重磨炼自己的意志,多注意学习生产技能知识,少注意个人社会地位、金钱所得,多一点吃苦耐劳勤奋踏实,少一点浮躁和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2.加强劳动观教育,培养劳动乐观精神,提高就业积极性
认为劳动是一种艰苦的活动,这是较为普遍的观念。诚然,劳动在大多数时间里是艰苦的,特别是体力劳动。劳动的艰苦实实在在地表现在诸如采矿、冶金等行业里,这一点必须承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脑力劳动逐渐增多,只有体力劳动是艰苦的观点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的“白领压力”、“假期综合症”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从事脑力劳动并不轻松。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不可能像傅立叶所希望的那样成为游戏”。然而我们不能这样单纯地理解劳动,把它单方面理解成艰苦活动的观念,不仅与劳动本身的意义不相符合,而且也导致有害的后果,厌恶劳动、鄙视体力劳动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一件事情总有好与不好两个方面,劳动也是如此。人们往往仅看到劳动所带来的艰辛与痛苦,却忽视了劳动可以给人带来的快乐。如果人生不以劳动为支撑,我们可以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恐慌与不安。当劳动被社会或公众所认可的时候,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劳动带来的快乐、是付出换来回报的享受。因此,我们更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辩证看待劳动意义。树立一种劳动乐观精神,就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视劳动为痛苦,相应的情绪自然是消极的,参与劳动只能是被动的。如果大学生能够通过教育引导,认识到劳动乐趣所在,就会以乐观的精神状态,主动参与劳动,以积极的心理态度应对择业就业过程当中的各种困难,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3.加强劳动观教育,建立劳动平等观,促进基层就业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由于劳动力的绝对过剩所引起的,而是由于大学生择业预期较高、就业条件盲目攀比所导致的相对过剩,主要为自愿失业、结构性失业。在许多大学生的认识当中,劳动领域的不同分工成为了一种等级区别。有人认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有地位之分、贵贱之别。在劳动岗位的选择上,部分学生不愿参加基层工作岗位,大都喜欢条件、待遇较好的管理类岗位。在职业选择中,许多人往往基于一种身份、等级的考虑,来评价某种职业,因而给择业带来很大的障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经常为此所困扰。相当多的就业者,往往出于所谓“面子”的考虑,而拒绝接受某些职业。
在社会生活中,劳动是有分工的,而且这种分工的区别在当代有扩大的趋势。职业差别是社会分工的直接表现,也是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进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体现,具有深刻的积极意义。有分工才有差别,有差别才有专门化,才有技能的提高,才有社会个性的基础,无差别的社会只能是死水一潭;有差别才有交换,才有社会合作。劳动的差别,不仅合乎历史的进步,而且也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因而是具有价值的。因为劳动的合理的差别,实现着人的个性,有助于自由个性的发展。加强劳动观教育,明确社会的劳动分工本质,纠正劳动差别认识,消除劳动差别观,建立劳动平等观。大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基层岗位就业,努力在基层工作中锻炼自身,积累经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加强劳动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促进自主创业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社会的直接生产力,创造性劳动不仅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生活的改善,而且在提高人的道德素养,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才能发挥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人的创造性活动,只有在一种情绪高涨的状态中才能实现,如果单纯视劳动为痛苦,则必定使劳动者处于一种委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所谓创造是难以出现的。加强劳动观教育,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体会劳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建立平等的劳动观,培养起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这些效果还能进一步地激发人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更能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业,开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径。
大学生的劳动观主导着他们在择业、就业过程当中处理各种问题的总体方向。只有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劳动”、“为什么要劳动”的问题,具备了正确的劳动观作为基础,他们才能够正确认识就业的需要,认识自己的劳动在于社会当中的作用,正确认识自我、把握发展定位、积极主动就业;才能更好地把握各种就业信息和机会,在竞争和挫折中不断历练、不断成熟,最终实现更好地就业,跨出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刘忠世,王伟然.我们应具有什么样的劳动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Strengthen Labor View Education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JIA Lu-yi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China)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30―01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布局的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寄宿制学校的优势,探索寄宿生课外素质拓展的有效途径,提升寄宿生探索创新、团结合作、适应社会等方面的课外素质,就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广大教师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寄宿生课外素质拓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思想观念落后。尽管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意识到了学生课外素质拓展的重要性,都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能力,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这个束缚,一切为了考试,往往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堂上记笔记、课后抄笔记”,对于自学能力、生活力、创造力而言都无暇顾及,最终造成学习负担重、压力大,校园生活枯燥乏味,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适应性和生活技能较差,心理问题突出。
2. 管理要素不足。近几年,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开展课外素质拓展的实验场地、设施设备、艺术活动器材基本完备,为学校开展学生课外素质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寄宿生课外素质拓展方面缺乏顶层设计,也缺乏相应的课外素质拓展的科学管理,造成大多数学生无所事事,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3. 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教育及生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老师跨年级、跨学科教学十分常见,导致教师淇巍⑴改作业、课业辅导的负担要重得多,而且他们还要承担大量的学生管理、生活照顾和保障校园以及学生安全等多方面工作,分散了大量的教学教研精力,在学生课外素质拓展方面有所作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精力也有限。
4. 活动形式单调。许多农村寄宿制初中生的课外素质拓展仅仅局限于篮球、足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技、艺术等活动内容几乎没有,再加上集体活动次数少、持续性不强,往往不能促进学生形成团结协作、合作探究、良性竞争的品质。
二、解决策略
1. 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寄宿制学校学生最大的优势是有充足的在校时间,为此,我们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晚间音乐会、电影欣赏、观看时政新闻等活动,可以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宿舍文化创建”、“睡前读书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小型的趣味体育、经典诵读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之中,给每个学生提升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培养健康心理品格,提高自身素质,让校园生活的每一分钟都充满精彩、魅力无穷。
2.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管理要素,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寄宿制学校学生从周一到周五都处于学校、班级、宿舍等不同集体之中,在这个集体中有同学、有老师、有室友,集体生活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带来便利,并且教师和学生彼此有更生活化的接触。因此,在开展学生课外素质拓展训练中,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指导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教会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善于服从、勇于负责、乐于接受集体的委托,习惯于过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让学生在集体中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生存能力。
一、发挥教育督导职能,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建设标准和规划。为有效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从2010年10月起,甘州区教育督导室抽调全区教育战线上的部分专家学者,深入学校开展调查研究,于2011年1月,制定下发了甘州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估细则和《甘州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五年规划》。通过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学校提升建设标准、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教师素质、提升科研层次、提升教育质量,整体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创新教育督导机制。为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工作,我们于2012年进一步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完善了5个一级督学责任区,10个二级督学责任区,新选聘53名教育督导兼职督学,组成了行政管理型与专家型相结合的教育督导工作队伍,创建了督学责任区与区教育局机关干部联系乡校责任区、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联校责任区等有机结合的督学责任区督导新模式,2013年将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覆盖全区133所中小学,形成了对区域内学校监督、评估、服务、指导的督学责任区督导机制。
3.坚持硬件软件标准,扎实开展学校标准化评估验收。在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评估验收中我们以“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加强指导、促进提高”的原则,按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结合甘州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对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认真、全面、客观的检查和评估,在充分肯定各校工作成绩的同时,帮助学校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今后的办学方向,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至目前,全区已有72所中小学经评估验收达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有效途径。我们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策略与途径研究》于2013年被列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年来我们在《甘肃教育督导》、《教育革新》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篇,为今后更好的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效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总结。”
二、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扩充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化解学校大班额问题。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骤增,造成城区现有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大部分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仍很突出。要建议地方政府按照城市发展规划研究配套规划城区中小学建设,积极协调,通过老城区学校的改扩建工作和住宅小区中小学的配建、补建工作以及新城区中小学的新建等途径,实现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的总量扩容,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
2.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目前,还有一些学校存在学生运动场地不足,教学辅助用房不足,教学设施设备薄弱等问题。随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完成今后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的难度日益增大。要督促地方政府和学校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继续加大投入,补齐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缺口,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设备仪器采购、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高质量的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
3.注重学校精细管理,丰富学校发展内涵。通过督导评估我们看到,有一些学校的管理还不够精细,存在诸如办学理念提炼不足、学校文化概念不清、课程建设规范不够、教学常规管理粗放等问题。学校标准化建设不仅仅是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更要实现“规范化”和“精细化”。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上要坚持硬件软件全面达标,软件硬件条件整体推进行原则,规范与特色并重,在教育教学过程性管理上下功夫,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动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管理上水平,办学出特色,更好、更快地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
1、以环境影响孩子
许多孩子学习条件不错,本身素质也好,但学习成绩不佳。究其原因,多数是怕苦怕累,欠勤奋好学所至。在一个家庭中,家长除了营造一个勤奋好学的氛围外,还要精心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比如,要孩子早睡早起,无论什么情况,都要认真落实。如果家庭没有严格的生活制度,父母约人在家里打牌至深夜,早晨睡懒觉,不能按时开饭,家里的东西摆放杂乱无章,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不可能的。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进取心。面对当今世界人才的激烈竞争,尽早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才能、用知识武装孩子头脑势在必行。所以要培养孩子树立起永远进取、追求竞争的思想,最后还要给孩子以具体的帮助。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要经过许多这样那样的困难,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走出困境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同样的道理,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失去信心时,家长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并耐心的鼓励:困难是暂时的,战胜困难就是胜利。孩子遇到失败而灰心丧气时,家长要及时的伸出热情之手,鼓励他:失败是成功之母,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一帆风顺的。当孩子见异思迁,不愿做艰苦努力时,家长要以长辈的经验告诫他们:见异思迁、半途而废,最终将一事无成。当孩子因某种挫折感到气恼或沮丧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用其他的方式表达和迁移其消极情绪,尝试着把它转化成中性的甚至积极的体验。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问题,看看其中是否也包含了一些有意义的因素,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情。想要在学习上获得满意的成绩,就必须朝着既定的目标勤奋努力,持之以恒。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杰夫说:“平静的湖水,练不出强悍的性格;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历史上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名人,在困难的环境里,不但没有泯灭成才的意志,相反,使他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了环境并改造了环境。只要父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会时时处处充满阳光。
2、以正确的观点引导孩子
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可谓尽心尽力,成了孩子发展的总导演。在中国,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好,家长就对孩子持否定态度。“学而优则奖”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国家长鼓励孩子学习的常用手段。而美国家长给孩子的奖品从来不以考分来衡量,美国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是通过“按劳取酬”的方法刺激孩子做家务的。所以美国的孩子参加劳动从不厌倦,而是表现的异乎寻常的积极。中国的孩子并不比美国的孩子差,他们也有劳动的渴望,对一切事情都充满好奇,都想动手做一做。一个男生曾经这样对我说:平时在家里大人们总不让活,说是好好学习就行了,有时也真想尝试劳动是什么滋味、想体会一下劳动的乐趣。由此可见,中国的家长让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太少了,以至于出现家务劳动“理所当然”的由父母包办代替的不正常现象。他们认为孩子参加劳动,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得不偿失。在家里不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家长也不支持,寻找理由不让孩子参加,这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可见,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必将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家长应该清楚,劳动与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休戚相关。试想,看着用自己的双手洗干净的衣物、餐具、打扫整洁明亮的房间;望着校园中用自己的双手栽培的花卉、小树,孩子们心中那份对于“劳动创造一切”的情感体验,不是会远远胜于滔滔的说教吗?实践证明,在家里获得正确的劳动教育的儿童,以后会很顺利的完成自己的专业教育。凡是在家里没有接受任何劳动经验的儿童,则会遭到各种失败。所以要培养孩子在良好的劳动习惯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给孩子适度的爱
“五个一”标准的提出
所谓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了促使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多数人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在教育史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不停地探索周围世界,同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古今中外的著名学者、伟人,有许多关于人的自由生长和全面发展的观点。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承袭了西周贵族“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的传统,进一步创设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的课程,即人们所熟悉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人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了进行体育、品格教育以及包括哲学、数学、天文学等在内的理性教育以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所谓教育应该是“周全的教育”,所有人都应该在智育、德育、宗教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在长期一线教育的实践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成果就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他把全面发展当成一种教育过程;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在1957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要论断。
当前,全面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通过制订一系列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予以保证。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教育,牢固淞⒔】档谝坏乃枷耄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总的来说是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和为初步生活做好准备。为此,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从2008年7月开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2010年8月,为了更好地落实全面发展教育,使各项工作更有针对性,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将德、智、体、美、劳各项内容进行细化,制订了《运河小学学生标准》:文明守纪,传承美德,有一份爱国情;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养成一个好习惯;喜欢运动,身心健康,有一项运动爱好;喜欢艺术,快乐生活,有一项艺术技能;喜欢劳动,乐于实践,有一项劳动本领。简称“五个一”标准,并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二、三级指标,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五个一”标准的践行策略
文明守纪,传承美德,有一份爱国情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推进国家的繁荣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本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践行“三育人”,即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一是文明守纪,常抓不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纪守法是一个国家对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公民的文明素养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进步的水平。马丁・路德曾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由此可见,文明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学校一直以来都把培养文明守纪行为习惯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从学期初的动员到每周的文明小竞赛,再到依托大型活动的历练,将德育工作系列化。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良好习惯的生成,学校掀起以“礼仪教育你我他,校园盛开文明花”为主题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学校班容量大、孩子们活动空间较小的实际情况,开展班级学生行为习惯“争星”竞赛活动(包括“学习星”“卫生星”“纪律星”“礼仪星”“文艺星”“体育星”),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求,学期末根据各班一学期综合表现评出星级班级体。通过全体干部教师的齐抓共管,学生的文明素养有了长足进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校园文明之风渐行渐盛。
二是传承美德,辉耀中华。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史中,形成了许多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美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操,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尽责风范……这些美德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内在动力。中华文化是现今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而未遭中断的文化,她既有悠久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是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这些民族文化瑰宝不断发扬光大,在年轻一代甚至幼小的孩子身上生根发芽,日益根深叶茂,一代代传承下去。本校重点从“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三个方面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着力打造运河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初步形成了学生读背经典,感知精髓,树立目标,争比品行的良好学习风气,促进学生对中华美德由陌生到了解,不断加深感悟,最后再到身体力行。
学校以通州运河的过去、现在、未来为校园文化主题,精心营造地域文化和经典文化校园环境,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影响。每学期,学校利用闭路电视、广播、淮啊⑾路⒉牧系榷嘀滞揪痘极宣传中华美德;组织各班利用板报、专栏介绍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美德内容;鼓励学生多了解、多讨论,组织开展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队会评优和观摩交流活动及论文征集活动。学校多节主题班会被评为区级一、二等奖,两节主题活动设计被收录在《通州区优秀主题活动方案集锦》一书中,十余篇师生文章获奖。
为做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延续性和深入性,本校注重以课题为引领,激发师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学论语,明理笃行”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仿佛穿越了2500年时空,走近了先贤孔子,去聆听他充满人生哲理的教诲。2010年学校还参与了国学课题的研究,成为了25所实验校之一。走进国学文化殿堂,你才能真切感受到她的博大与精深。每周五下午学生们都会迎来他们喜欢的国学课;每天的早、午读时,诵读经典的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各班楼道橱窗里,一张张设计精美的国学手抄小报和国学专栏吸引着过往学生驻足观看;市区国学论文和教学设计竞赛,十余名教师获奖。国学,让每位深入其中的师生无不领略到她的风采,感受到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是一份爱国情,一腔报国志。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自有史以来对自己的祖国就有一种深厚的、真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华夏几千年来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爱国主义的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学校除了利用课堂主渠道渗透以外,还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每周一都要举行庄重的升国旗仪式,在旗下讲话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学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爱国英雄故事会、唱三歌(国歌、队歌、校歌)比赛等增进学生爱国情感,鼓励学生收看、收听电视、广播,阅读书、报刊等了解国家大事。在汶川、玉树地震人民遇到灾难时,本校学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只二、三天时间就捐出了九千余册图书送给玉树灾区的小朋友。通过学校的教育,爱国情已深深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
喜欢学习,勤于思考,有一个好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儿童学习。”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强调:“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正如这些教育名家们之言,小学是培养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奠基时期。因此,本校将“喜欢学习,勤于思考,有一个好习惯”做为学生应达到的标准之一提出,在工作中坚持“三步走”践行策略,即培养兴趣――指导行动――养成习惯。
一是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激发其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工作中,本校教师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做到“三优激趣”:优化教学内容,展现学科自身魅力,并密切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合理选用的教学策略、教师生动亲切的言行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优化教学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和多种激励性的评价手段与形式,肯定学生各方面的积极表现,适当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二是指导行动,让学生勤于思考。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校还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其在成功的体验中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如数学教师指导学生课前阅读课本要做到“三读”:循着知识脉络初读,重整体感知;围绕知识重点精读,求基本理解;针对知识疑难研读,得深入发展。英语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了许多记忆的方式方法,如:把单词分成三五个一组,逐个突破;按词性分块记忆;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提示英语或汉语去记忆;边读边写下汉语,然后根据汉意默写记忆;制作抽认卡,结合音标记忆;在句子中、文章中记忆等等。此外,学校还鼓励并指导教师用科研的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学校共有15项学科教研组申报的课题被立项为区级“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
三是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习惯。学习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行为重复21天以上就会变为习惯动作,而至少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因此,本校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注意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训练原则,做到学习习惯培养“四注意”。
首先,注意习惯培养要求应逐步提出,内容要详细、明确、操作性强。例如在培养学生“勤思善问”习惯方面,我们有的教师具体规定学生每天最少要有2次举手参与发言、板演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
其次,注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首先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行习惯,通过准确无误的计算、整洁美观的板书等行为,做好学生的表率。同时注意为学生树立学习典范。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大力表扬那些课前准备充分,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书写工整、合作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向中、高年级学生介绍一些他们喜爱的名人、偶像因好习惯成就大事业的故事,使其心生向往而学之。
再次,注意学生的差异性,习惯培养策略因人而宜。比如当不同特点的学生在课上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善意提醒。对于外向的学生可以叫其名字,亲切询问他有什么情况;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走近其身边,站一会或轻轻点其课桌;对于思维敏锐的学生可以让其回答间题等等。课后教师会找这些学生谈话,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要求他们努力克服不良习惯。
最后,注意习惯的整体发展、家校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与其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又需要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形成家校合力,共同营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氛围。学校干部、教师经常利用电话、家校信息平台、网络、家校互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宣传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共同探讨方法与策略,并对家长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建议。
喜欢运动,身心健康,有一项运动爱好 体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为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奠定基础。而小学体育又是学校体育的一个小系统,它具有打基础、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性质,这种教育的学习与普及活动则体现了义务性、基础性、全面性等基本属性。“学生喜欢运动,身心健康,有一项运动爱好”――这是运河小学“五个一”学生标准中的第三条,与教育部2011年5月23日发出的“体育、艺术2+1项目”不谋而合。
一是教中寓趣,让学生喜欢运动。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所以,要让学生喜欢某项运动,首先要让他们对这项运动感兴趣,才能有进一步了解它,学习它的欲望。因此学校以中A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把一至六年级的体育教材详细的进行梳理,再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低年级以“故事”“情景”的形式处理教材,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接受启蒙教育,促进其身心正常性生长发育;中年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性游戏形式处理教材,通过“游戏”锻炼学生身体,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和竞争中的才干与品质;高年级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提高运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到体育知识、技术、能力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搜集、整理了各种体育比赛的影像资料,利用室内课和风雨天为学生播放、讲解。低年级学生以直观性为主,放映一些体育运动的精彩瞬间和趣味的动画、幻灯片等,慢慢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中年级学生在观看比赛资料同时,适当介绍一些体育比赛规则,让他们能够对比赛进行一些简单分析;高年级学生除了正常教学之外,还增加了一项课外作业――“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资料搜集展示。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或者是体育运动项目,并搜集与其有关的各种资料,利用室内课互相介绍交流。既丰富了体育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形式。学生个人运动能力不同,有的跑得快、有的跳得远、有的投掷能力强。为了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全体学生,学校体育教研组对1-6年级的体育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制定出一套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向社会承诺:随时欢迎学生家长以及关心学校体育工作的人士来参观体育课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活动中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增加信心,引导其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形式。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学校除了有120余人的田径队以外,还有篮球队、足球队、太极拳表演队、游泳班等。另外,本校还特聘请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蒋林先生和第六代传人李泽辉先生创编适合低、中、高年级学生的杨氏十式、十五式、二十二式太极拳,让学生从小就拥有一项运动爱好,终身受益。
三是搭建平台,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的特长需要有一个“舞台”展示,“成就感”才能不断得到满足。学生们擅长的项目各有不同,为了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学校在学生入学伊始就对其特长进行了详细调查、分类,为今后的培养提供了详细数据。这些体育特长生都成了教师得力的“小助手”,在教学当中能够协助教师指导其他同学,达到了以点带面、共同提高的目的。校内定期组织班级间的拔河比赛、踢毽、跳绳比赛、课间操比赛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比赛中都能够找到自己位置,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增强参加运动的信心。学校还积极参加市、区级的各项体育活动,给学生争取机会。2008-2011年通州区共组织了六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本校共获得了四次团体总分第一名。到2011年止,本校学生先后参加了市、区级的长跑、跳皮筋、篮球、游泳、乒乓球、武术、跳绳、拔河等二十余项体育项目,均取得了好成绩,近三十名体育特长生被市、区重点中学录取。
喜欢艺术,快乐生活,有一项艺术技能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有研究证明,有一种兴趣爱好,会演奏一种乐器的孩子心理更阳光更健康。学校制定的学生“五个一”标准中,对美育方面的标准是喜欢艺术,快乐生活,有一项艺术技能。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艺术教育工作力度,构建了“以艺术教育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兴趣活动为主阵地,以各种赛事和社会活动为契机,系统地让孩子们掌握一二种兴趣爱好,培养多种人才”的艺术教育框架,在资金投入、师资配备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有益的探索,用新的工作模式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是立足课堂,落实艺术教育。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设计和新标准、教材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了艺术教育的普及率,做到学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测试、有总结,过程教学求真务实。加强了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常规管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等教学基本环节有明确、具体的管理要求。负责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有针对性地对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学习教材,学习艺术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随堂听课、评优课、观摩课、研究科、校本课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促进艺术类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是开发艺术活动种类,做到人人参与。目前,学校已经组建了两个管乐团(其中一个是行进间乐团)、民乐队(葫芦丝)、舞蹈队、鼓号队、合唱队、京剧组、围棋组、计算机组、科技组(无线电小组)、美术组、英语组等多个校级兴趣小组,各班还成立了班级的“趣味数学”“诗歌朗诵”“巧巧手”“小作家”“合唱小组”“网络小能手”等兴趣小组,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平时注重做好各艺术小组的管理工作,由主管领导负责检查活动情况,适时总结、公布各班各组活动情况。学校还注重加强与通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合作,争取社会力量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师定期来校,一方面对各小组的辅导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直接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从而提高了艺术小组活动质量。目前各项活动顺利,培训初见成效。在2010年通州区第十四届艺术节活动中,学校有11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1人、二等奖43人、三等奖41人,5名学生获得“艺术之星”称号。在通州区“运河之花”故事大王比赛中1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另有30多名学生在其他艺术类评比活动中获奖。
三是成立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学校有近300人的管乐团、80人的葫芦丝乐团、80人的鼓号队、百人合唱队、百人太极拳表演队、40人的舞蹈队。在2010年通州区庆祝教师节大会以及通州区庆祝少先队建队61周年、教职工运动会等活动中,学校管乐团和鼓号队参加了迎宾活动,受到与会领导和来宾的好评,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也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提供了展示的窗口。
喜欢劳动,乐于实践,有一项劳动本领 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劳动习惯、自我服务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使学生从心底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求学生通过自身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一是创设环境,培养学生劳动兴趣。兴趣在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首要因素。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时刻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本校要求教师上每一节劳动技术时都应以亲切朴实的教态、精美的范作、精练活泼的导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用精心制作的教具(实物、挂图、电教手段)、灵活准确而又规范的演示、用精辟的语言讲述和精确的板书使学生扎实牢固地获取知识要点。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有趣的教学组织形式、精当的点拨指导促进学生兴趣盎然地通过动脑动手实践,落实知识向技能的转化。通过开展“小小能人”“美食城”“小小修理铺”“学一招”“露一手”等活动,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二是开展好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需要长期且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练和积淀。学校、家庭是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进行劳动实践的岗位。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负责清扫教室、楼道卫生,从室内到室外天天保洁。在家里也有劳动实践的岗位,如有的学生每天负责拿碗筷,有的负责洗碗,有的负责扫地、倒垃圾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了了解孩子在家劳动的情况,班里定期进行家长反馈调查,并以展示劳动照片的方式激励孩子们的劳动热情。校外劳动实践也是必不可少。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在校园周边捡拾白色垃圾、清扫卫生死角;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活动,如在“生存岛”的实践性活动中,他们亲自动手,参与扎染、扎花、做蜡像、做豆腐、做蛋糕、种植等等实践活动,在劳动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
三是开展竞赛,感受劳动乐趣。每学期末,学校根据本学期的不同年级的劳动技能的重点,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提高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如低年级开展“穿衣服”“系鞋带”“系领巾”的比武,侧重于自我服务劳动;中年级开展“包书本”“叠衣服”“择菜”的比武,侧重于家庭服务;高年级开展“撕纸制作”“凉拌菜”“钉扣子”“缝包”等,侧重于简单的劳动实践。每次比武前,孩子们都反复地练习,探索技巧,提高能力.比武时向师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在劳动创作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纱场小学是一所极其普通,甚至微不足道的乡村学校。学校规模小,且以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居多,教师大多是60后、70后。但这里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有一个可敬可叹的教师团队。
根据课堂教学改革“12字12条”要求,我们纱小人化弱势为优势,面对空旷的教室、寥寥的学生,我们以“小班化课堂教学”为课题展开研究,最终确立“四个百分百”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发言百分百;师生、生生互动百分百;课堂展示百分百;作业当堂面批百分百。)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攀升,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一、脚踏实地,探索中初显美丽
学校生存、发展,路在何方?全体纱小人陷入沉思。几经思考,我们立足实际,以课程为依托,确立了以打造“小而美,小而优”的发展愿景,并朝着这两个方面去努力前行。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十几个人的班级,如果有一个不合格,一些统计数据将不堪入目。“揪”成为一部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这种建立在大量重复机械劳动的行为确实有一定的实效。但是与“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课改方针相悖。
课改势在必行。我们率先在英语学科上尝试。
课改方针在英语课堂上的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英语教学质量跃进入全区前列,也给语文、数学、科学等其他学科课堂提供了样板,全校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扎根理念,投身到课堂改革的实践之中。一次次挣扎,一层层蜕变,终将破蛹而出。
1.美丽校园初显现。近几年,学校推动美丽校园的建设,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和学校公用经费自支等办法,校园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如今走进纱小,感觉校园精致而井然有序,绿草如茵、花香四溢,树木俯仰生姿,假山怪石妙趣横生,学校标志性建筑砺志亭独具匠心。不仅如此,我们还打造完美教室,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个空间都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
2.美丽教师亮讲坛。教师是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体。纱小这里有一群美丽的乡村教师,他们扎根农村,默默奉献,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奋战在课程实施的前线。育己与成长、实践与反思、新技术与引领、开发与整合,老师们将专业成长与课程实施有机地统一起来,在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促进专业不断成长。截至目前,纱小12名一线教师中,有区骨干教师一人,教坛新秀两人,教学能手两人,他们带领其他教师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纱小教师群体愈发美丽。
3.美丽学生展风采。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也为学校带来了荣誉。农村娃登上了灯光璀璨的大舞台;“六一”儿童节,“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成长”文艺汇演精彩呈现,得到西亭镇关工委、妇联等部门领导和社区群众及观摩家长的啧啧称赞。非洲鼓《中国范儿》和朗诵《中国话》参演《通州之夜》西亭专场,其中《中国话》还参加了区少年宫组织的朗诵比赛,得分第七,并获得二等奖。
“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足球项目火爆校园,铅球、垒球项目跻身全区前列,啦啦操项目获教育集团比赛二等奖,展示了阳光自信的形象。
科技活动扎实推进。学生参加金钥匙科技竞赛、南通市机器人、物联网等科技类竞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22名、通州区机器人竞赛一等奖4名。
4.美丽课堂求质量。课堂是课程落实的主阵地。优质教育,首先是优质的教学。我校根据学校实际,课堂实施“百分百”教学模式,课后推行一对一辅导和“托管制”,学校教学质量逐步提升。课后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和其他同学共同进步;早在全区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前,学校就实行“托管制”,书面家庭作业在学校完成。课堂要效益,课后再巩固,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近年来,不管是五年级的省学业水平检测,还是区毕业检测,我校整体水平在不断攀升。
二、静心思考,实践中寻找差距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让课堂充满激情,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家园。”面对这一目标我们孜孜以求,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寻找差距。
新课程强调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这就突出了我们教师的一些不足,现有的知识储备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应付,只能“啃老本”。我们已经逐步走进了知识经济社会,其主题就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教师只有朝着这一方向迈进,才能适应课改发展的需要。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转变、有所突破,尽量要形式多样、鲜活新颖、联系生活,但这种转变要求学校具备现代化条件的硬件支撑,比如微机、多媒体和提供资源的存储设备等,而我们学校这些高科技的硬件设施明显滞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束缚了教师的手脚。
风过留声,雁过留痕。我们一线的教师在辛勤耕耘的同时留下了些什么呢?科研薄弱,报纸、杂志上很少发出声音。我们仅仅是“实践型”的教师,如何向“科研型”“专家型”发展呢?缺乏科研引领的课改是随意的、零碎的、肤浅的。这不能说不是我们的一大遗憾。
三、展望未来,发展中提升品位
俗话说,眼有多高,心有多宽,我们的路就有多长。对于我们纱小这样一所乡村小学,只有踏踏实实、真真切切,从生活中出发,从细微处入手,以人本化管理为手段,以师生素养提升为目标,打造朴实的、温暖的、可持续性的校园文化,创办“规范+特色”的美丽纱小。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遇,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独特的“书香校园”气息,实现校园环境净化、亮化、美化、生态化,达到标准化小学建设标准。
2.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加大面向社会的对外宣传,提升学校美誉度和办学特色的知名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取得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加大招生力度,寻求区教育局对我笑的政策扶持,力争招生数逐年递增,形成学校规模逐步扩大的趋势。
3.教师素质进一步提升。加强岗前学习培训,让课改理念扎根心中;通过校本培训,外派学习,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敦促并引领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坚持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有“实践型”的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过渡。
4.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学的课堂”建设,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管理,完善课堂教学规范要求,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讲授、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切实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四个“百分百”落到实处。争取教学质量跃居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