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怎么提高初中化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怎么提高初中化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怎么提高初中化学

第1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初中化学;活跃氛围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该种教学方法已经开始走进初中化学课堂,为活跃化学课堂氛围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互动式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创设活动,为师生、生生之间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思维相互碰撞,激发学生深入探讨化学的激情,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互动、沟通合作,最终实现整体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本文中,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化学实践教学经验,从三个角度提出如何运用互动式展开初中化学教学,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互动环境

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互动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化学,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以人教版初中化学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本节课类型为活动课,主题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师首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相信大家都看见过蜡烛燃烧,但是同学们有没有认真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呢?本节课,请大家利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相信大家会有新的发现。此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并分发蜡烛,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这时,学生个个兴趣高昂,开始交流互动。有学生问燃烧时会有什么变化呢?蜡烛的颜色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烛芯为什么是纯棉线的呢?还可以是其他物质组成的吗?蜡烛燃烧时为什么火焰会越来越高呢?教室里的讨论声越来越多,学生提出疑问,相互交流互动,得出问题的答案。

二、丰富互动形式,活跃教学氛围

教师在采用互动式进行化学教学时,应该丰富互动形式,不拘泥于单一方法,只有不断丰富互动方式,给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不断活跃课堂氛围,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讨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讨,给学生留下互动交流的空间,保证互动式教学的顺利进行。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第一节《水的组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我们人类每天都依靠水才能得以生存,俗话说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是不能一天不喝水,但是同学们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吗?水的化学式又是什么呢?我们利用水做实验又可以有什么收获呢?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接着,教师进行电解水实验,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实验结束后,教师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对实验进行互动探讨,包括正负极产生的体积比例是多少,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否一样,又该如何验证呢?通过层层互动和探讨,学生都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并实践证实,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

(二)组内自主互动,鼓励提出质疑

师生互动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宜人的教学环境,但是组内学生间的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组内成员通过自主互动,可以更深一层次地交流思想,拓宽化学思维。此时,教师以组内成员身份参与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大胆探究。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第一节《水的组成》这一课为例,教师做完电解水实验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组内成员就“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否一样,怎么验证”进行互动探讨。此时,学生开始绞尽脑汁想是否该继续下一个实验进行验证,有学生提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负极气体进行观察,然后用带火星的火柴棒来点正极气体。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负极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所以是氢气,而正极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复燃,所以正极产生的是氧气。学生从开始实验到观察实验过程到得出结论都是在互动交流中得出的。

三、设计课后作业,拓展互动空间

课后作业可以作为课堂的补充,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课堂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可以把互动形式拓展到课外,有效拓展互动空间,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成绩。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七年级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这一课为例,学生学完这一课时之后,可以布置一道开放式作业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即假如你是一位总设计师时,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你会怎么样处理南水北调工程?由于这是一道开放式习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依据问题进行互动探讨,把互动延伸到课外,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有些提出在两岸多种树木和植被,减少两岸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甚至有学生提出在紧急情况还可以使用管道用水。由此可见,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作业来拓展学生互动空间,让学生多一份交流与互动,吸收和容纳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化学成绩。

第2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相比,在知识的难度与广度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在解题思路与思维方式上,与初中也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初中学生刚进入高中都会不适应,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他们仍旧以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化学,由于初中方法大部分已经不再适用于高中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还有一些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课堂容量大的特点,对于很多知识不能够较快的消化.除此之外,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在内容上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衔接,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些都使得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初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比较

初中三年级所学的化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化学符号、化学式、实验仪器的名称等.初中化学一般比较重视定性分析,教师经常让学生将实验现象或者结论记住.而高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定量分析,不再是之前初中化学中那种浅显的记忆,而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由初中所积累的基础知识,在高中化学中得到不断的延伸、扩展.例如:对于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初中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记住,并记住实验的现象.而高中教师就会让学生在记住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的基础上,理解这个反应的意义,并会应用差量法进行定量计算.初中阶段的知识相对较少,学生只要通过死记硬背也能够应付升学考试,而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要,不能仅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化学,这种方法不再适用于高中化学的学习.例如:对金属锂、钠等元素的学习,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如何存放.而高中阶段在记忆其物理性质的同时,要求会证明,在记忆化学性质的同时,要求会分析,并且要会从保存方法推断元素的性质.总之,初高中化学对知识点的要求不同,教师应准确掌握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知识衔接,注重知识的比较,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三、教学建议

1.利用旧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高中化学教师应熟悉初中化学所学的化学概念以及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初中知识的回顾,让学生对旧有的知识能够有新的认识.找到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然后加以引导,注意减少教学的难度,让学生以理解为主.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由历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可知这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点加难点.为了减少学生学习该知识点的难度,教师可先从初中所学的化合物知识以及涉及到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入手,找到知识的延伸点.在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是以得氧、失氧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在高中化学中,虽然没有得氧、失氧,但是只要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就很容易判断了.因此,熟悉初中化学中哪些知识点已经有所涉及,对初中化学知识所涉及的深度作一定的了解,以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更好的把握.只有对初中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快速找到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知识衔接点,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

2.利用旧知识,挖掘更新知识

在初中所学的化学往往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有些知识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总是假设在理想的条件下存在,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理想的条件.因此有些知识在初中化学中是成立的,可能到了高中就不成立了.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往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纠结于前后学习的矛盾,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为了帮助学生走出误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化学知识的讲解.努力指导学生在注重新旧知识联系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探索新的知识,从旧知识中延伸扩展出新知识.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告诉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单独存在,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分着学的呢?当时学的时候怎么没有说不能单独存在呢?这时教师应先带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进行回顾,然后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分析中明白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的,因此叫做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的不同,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形成新的知识框架,更好的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3.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教授化学时应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将抽象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再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排斥的心理.例如:在学习蒸馏装置内放置沸石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暴沸,教师可以让学生吸取家庭煮牛奶豆浆的经验,增加对化学的感性理解.在学习有关原电池的知识时,由于初中阶段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知识学习,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化抽象为形象,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将原电池比喻成公交车,电子比喻成乘客,这样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就变成了乘客上下公交车的常见现象,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第3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一、实现初、高中化学教材知识的

有效衔接

初中化学教育作为化学的启蒙教育,从教材内容上看,主要是以科普趣味性的知识为主,这就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停留在基础阶段,但是对于应用和理解知道很少.与初中化学教材相比,高中化学主要实施的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内容上也更加趋于系统化和理论化,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还要求他们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正是因为这个大跨越,让部分学生在短期内难以适应,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这个问题,时间一长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在学生充分掌握基础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要适当提出一些有难度的化学问题.

例如,初中化学在学习酸、碱、盐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列举了几种代表物,但学生并没有掌握如何去判断酸、碱、盐.然而高中教材中涉及的这类化学物质很多,就更难辨别这些物质的基本类型.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判断这三种物质的种类?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这类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这类化合物称为碱;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并适当用化学方程式进行阐述.虽然当时学生可能很茫然,但是这必然在他们心中产生了印象,有好奇心的学生可能会进行深入研究,当高中再接触到这类物质时,他们就会感到熟悉,消除心中的抵触情绪.

二、实现初、高中教学方法的有效

衔接

对于教学方法的衔接,并不是单纯为了不教,而是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型人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学生将来进入高中后,会面临内容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化学知识,这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初中教师也应该实现跟高中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在保持初中化学独特性和个性化特征的前提下,适当运用研究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悟体会以及消化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将整个班的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开展具有趣味性的小组化学实验比赛,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又如,在对某些化学知识讲授的时候,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并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参与抢答,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

再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个课题的重要内容就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因此化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生活,通过日常生活中去观察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如:冰箱中放久的食物会腐败变质,水杯中的水放久了会变少,冬天的雪在太阳下融化,等等.通过生活中这些常见的小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这种将生活带入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用人性化的思维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整合,为高中化学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现初、高中学习方法的有效

衔接

对于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课本的理论记忆,而是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高中化学跟初中化学相比,对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初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加强和引导学生对化学教材的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而提前让他们能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模式.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是决定学生将来进入高中后能够学习好化学的关键,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结合课本各部分内容给学生各种具体指导.

第4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初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做好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对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至关重要。下面我结合初高中化学的实际情况,就衔接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形成的原因

1.初高中对知识的要求、教学难度及学生能力的要求不同。老师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学生也都感叹初中我还考九十多分,高中化学怎么这么难学呢?对初高中教材进行分析后我发现,问题主要存在于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和化学计算中。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初中的要求是识记,而高中的要求是理解和应用;在教学难度要求方面,初中仅仅是会分辨即可,而高中则必须能应用和扩展;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上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以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方向发展,对所学的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高中教师一旦在难度上把握不好,就很容易使学生对高中化学产生畏难心理。

2.教学方法不同。初中化学只学一年,知识点少,内容直观易懂,所以死记硬背的方法高效便利,而高中教材内容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容量大,难度深,且高中教学侧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所以大部分同学听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3.学习方法不同。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而高中课程多,内容广,时间紧,初中那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能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要求。

二、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过渡

1.知识点的链接。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首先要备教材,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我仔细分析了九年级新教材和大纲,归纳出以下几个初高中教材的“盲点”。

(1)氧化物的分类。现在初中课本上没有氧化物的概念,所以必须向学生讲解清楚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初中化学常识性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我们要根据教材中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出质子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同时应该总结出常见的10电子或18电子微粒,这样有助于学习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和元素化合物的推断。

(5)一种装置的多种用途。

①收集气体。

Ⅰ.若a进b出,则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Ⅱ.若b进a出,则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Ⅲ.若排液法收集气体,则应该a进b出。

②洗气瓶。

③安全瓶。

④量气瓶。

2.在教学方法上,要有的放矢。

(1)教师应与高一学生多交流,多谈心,了解学生,走近学生,让学生了解你,信任你。

第5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范例教学;范例分析;内容应用

我国化学教学中依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面对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教学再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突破性思维的培养。本文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使范例教学的应用更加广泛。

一、范例教学的优点

范例教学的优点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范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范例教学可以提高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化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3.范例教学更加适应现代学生的教学要求;

4.范例教学有利于学生突破性思维的培养;

二、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上都是老师针对书本上的知识点给学生不断地灌输,但是化学中有一些复杂的现象并没有实际的操作,学生不能够理解。学生会觉得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产生厌学的心理。化学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但是没有实际的观察操作,学生心理会形成一个心理落差。其实说到底学生不是不喜欢化学,而是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范例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的范例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能够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不仅可以形象生动地还原课本上的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产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简单地把以前的经验总结传达给了学生,学生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结果,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不会理解,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范例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每一个部分的分析理解对应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分析理解化学物质的结构、性质,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分析总结规律,从而产生不同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意识通过范例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现象中也包含着复杂的化学变化。化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也不是一个神秘的学科,但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一门学科。

三、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范例教学中要遵守以下几个教学原则

(1)遵循基本性原则在范例教学中,一定要遵守基本的教学原则,选取的范例不能够脱离基本的化学知识及化学概念,能够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化学结构。

(2)遵守基础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寻找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来进行范例教学,并且给学生营造更轻松的学习氛围。

(3)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在化学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制作的范例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的教学范例采用的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2.分子和原子的研究这个章节的难点就是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范例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先藏一束鲜花,让同学们猜闻到了什么,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看到鲜花的存在也能闻到鲜花的花香,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将化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激发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思考,最终得出本课题的结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尽管看不见鲜花,但是仍然能够闻到鲜花的香味,这说明了鲜花香味的粒子———分子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是确实中实际存在的。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研究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师可以首先讲述一个故事引入教学内容,说有一个旅行家牵着一条狗进入一个山洞,没有过多久,狗就晕倒了,于是他打起火把去检查一下狗的状况,刚一蹲下就感到呼吸困难,手上的火把也忽明忽暗的。于是旅行家大笑着跑出洞外,并说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可以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从而引出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化学实验,将最终的实验结果互相进行交流,完成本课题的学习。范例教学可以让化学教学内容不再枯燥无味,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宋晓明.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5(2):75.

[2]吴良根.初中化学用语范例教学模式探析:以《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教学片断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5(26):92-93.

第6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辩证观点;化学教学;应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1-007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1.028

我们知道: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1]每位教师都应认识到,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基地。然而现实生活中笔者看到很多初中化学老师加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动机水平在逐渐降低,能力发展进入高原阶段,教学方法的固化和教学内容的窄化使他们早早进入教育生命的“倦怠期”。

最近观摩了一次化学评优课,课题是《金属的化学性质》。评比中,有位老师表现非常突出,但最终没能拔得头筹,只因为授课过程中他指着铁和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试管中的液体强调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但事实上,由于氯化亚铁容易被氧化,此时试管中液体的颜色已不是浅绿色了。科学性的错误导致了该参赛老师的失利,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初中老师关注高中化学,在必修1的专题3的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与应用》中就能找到正解。

此课令笔者感触颇深,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听课中,愈发觉得初中化学老师有必要学习一些高中化学知识,以下与化学同行做点交流。

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专业成长之必要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基础知识扎实,熟悉课本,掌握重难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身为教师,要使学生信服你,你必须具备本学科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样的教师才能博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如果一位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尽只讲些物质性质,写些化学方程式,然后就是无休止的做练习题,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学化学枯燥无味,从而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反之,要是一位化学老师在课堂上谈笑风生,幽默有趣;课后对学生问的各种问题能快速、准确地回答,那么这个教师肯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喜欢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2]

有些初中化学老师常常自诩选对了专业,认为比起语数外等主课老师,年年都在初三教化学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然这样的老师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他会和学生强调明矾的净水原理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使之沉降,至于这胶状物其实是明矾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电离出的Al3+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也许很多初中化学老师并不知晓,因为只要让学生背熟书上的原话,应对中考是没有问题的。诚然,中考是不会考查胶状物,但我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如此如何践行?再如,化学教学要使用规范的化学术语,但是一些初中化学老师为了逼迫学生、诱导学生背诵化学式,教学生用读“元素符号”的方式读化合物,碳酸钙称之为“CaCO3”,氢氧化钙称之为“Ca(OH)2”,化学式是背下来了,用化学式来读物质名称也顺嘴了,坏习惯也就养成了。在高中听课的时候,学生也就会对规范的化学用语有一个较长的排斥过程。我们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基,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课程意识,要站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系统的高度去审视课程模块。不仅要考虑“怎么教”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化学课程模块的地位和功能、目标和要求有正确的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老师拥有一桶水已是远远不够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无点墨心常怯”。初中化学老师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可以充实自我,而这只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教师应当确立自己的成长规划,应该有自身独特的成长个性,自始至终把读书、育人、求索作为自己成长的三大基石。

二、不当蜡烛,学做太阳——教师角色调整之必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把教师比作“蜡烛”,蜡烛总是照亮别人的同时毁灭自己。然而,“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教师理想的高低往往影响着学生的成材高度。新时期的教师不能再作“蜡烛”而应该学做太阳,新课改下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自身生命的觉醒者。只有生命澄明,浑然自觉,具有了太阳的光辉,才能以己之美造他人之美。

初中化学教育是粗浅的化学常识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它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于是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45分钟后就是大“句号”,头脑中很少有“问号”,更谈不上思考。

上学期听了这样一堂课,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的第1课时,内容是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执教老师在演示(第48页和49页)[实验10-1]时,“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现象非常明显,但是没有成功地看到“石蕊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变蓝色”的现象,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告诉学生“石蕊溶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这个结论。事实上,类似的“意外”在其他化学老师的课堂上也在发生,他们以种种理由搪塞学生,或干脆就不做这个实验,只告诉学生结论,这种空口说白话的行为,久而久之就成了老师们的心病,但鲜有人去思考,去解决。且在教学中发现放置在试管架上的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后红色又褪去了,有些学生也注意到了,但执教老师没有留意这个教学生成。这样的一堂课,且不说其他问题,教学达成度已然是不高的了。而以上两个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初中化学知识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前者我们不妨借鉴江阴市临港新城实验学校的姜跟华老师在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吴星教授的启发下试验成功的五种石蕊溶液的配制方法(详见《化学教与学》2012年第5期)。后者就需要我们的初中老师去学习一些高中知识,从而知道控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关键。

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正认为,思考是“在宁静中找智慧,”他说,一节好课是思考的结晶。由此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思考。以谋生为手段的教书匠,常常不思而教,就像蜡烛,燃尽了就没有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能把“思考”作为自己发展的源泉,靠“思考”来激发自己去永恒进取,去成为太阳,不仅给学生以知识,同时成就自己的事业。

三、研读教材,把握课标——教师教学研究之必要

课标版的中学化学教材全套一共十本,其中初中两本、高中八本。初中部分:分为上下二册,共十二个单元。高中部分:分为必修和选修二个板块。必修1、必修2。选修一《化学与生活》、选修二《化学与技术》、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选修六《化学实验》。教师仔细研读教材,进行教学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从行动中总结出经验,将经验升华为思想,可以促进教师思维的发展,促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仔细研读人教版中学化学教材,可以看到编者以实验为纲领,指导学生来学习化学,让教师演示实验、带领学生实验,让化学教学在实验中进行。高一开始上的化学实验课,涉及的基本操作溶解、蒸发、过滤、沉淀、蒸馏、结晶、萃取等,都需要实验来加以验证。学生对实验的领悟难度很大,比如蒸馏操作的步骤、蒸馏装置的特点,是需要反复强调、提问、讨论、启发才能完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这之后,必修2专题三的第一单元中再次涉及到蒸馏操作,而在这之前,初三化学的上册第四单元中水的净化方法就已讲到蒸馏,且教材安排了用简易装置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有些初中化学老师在教这一内容时由于时间问题,往往以一句“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操作”带过,实验不做,原理也不讲,无形当中加大了初高中衔接的难度。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存在质的飞越,加上课本内容和所编选的习题与各类考题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做好初高中的衔接不只是高中化学老师的职责,初中化学教师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初中化学老师熟悉高中化学,特别是必修1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初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处理素质教育和高中升学的关系,可以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如讲解燃烧、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范围时可以适当的进一步扩大。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过:“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西方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成就与理想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的理想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而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必须从基础抓起,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只有资之深,才能取之左右而逢其源。初中化学教师学习高中化学的必要性还有很多,学习,应当成为老师的一种习惯!

第7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化学教师们认识上的问题

1.缺乏对化学实验的重视

在很大一部分化学教师的观念中,化学实验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仅仅是一种辅的地位。在以前大部分中考的实验题目中,往往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缺乏考核。有的教师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仅仅是对照着课本将课本内容原封不动地灌输给学生,有的认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够在考试中将实验过程正确无误地用笔写出来,所以干脆只是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实验过程背下来。这样严重阻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

2.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这是在所有科目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通病。教师片面地认为重要的是学生最后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了理论知识和规律,至于这种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否科学是否正确不在他们的关心之列。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只是纸上谈兵,他们认为既然是必然符合课本和教学内容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去通过实验具体验证和感受过于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明确实验的目的,准备实验用的器材和材料,实验过程中该怎么做,实验过程中和完成后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什么变化――这些就够了。

3.实验完全沦为形式化

部分化学教师虽然对初中的化学实验给予了足够重视,但是往往由于课程安排紧、考试绩效的压力大等原因,产生毛躁心理,上实验课仅仅是为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对化学实验课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显得不耐烦。这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态度往往使得化学实验完全沦为形式化,达不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 教学模式陈旧僵化

大部分初中实验教学往往只是实验前由教师对实验的目的和过程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将实验进行验证性地演示,最后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实验总结。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和验证书本知识,实验所起到的作用充其量只是验证了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即使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际上也只是对教材和教师所演示实验的模仿和重复,用什么实验材料,先用什么,后用什么,用多少,预计会产生什么现象,都已经预先被规定死了,学生很少有机会冷静思考其他问题,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严重制约了学生发展的空间。这种实验的结果只会是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的死记硬背。假如这种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被长期运用,只会扼杀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整个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 部分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中存在不健康心态

1.追求新鲜

好奇心、喜欢新鲜事物本来是中学生身上一种很自然的特性。但是,部分学生喜欢做有新奇现象或对他们来说比较新鲜的实验,对那种重复性强的操作往往会不耐烦,尤其是那些纯验证性实验,客观上导致其基础知识和技能往往掌握得不牢固。这种一味追求新鲜的心态既会影响化学实验的效果,也无形中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自尊性强

有些学生自尊心强,比较在意他人的想法,怕被人议论实验动手能力不行,往往在实验中对实验现象不仔细观察,不甘人后片面追求实验速度,争着抢先完成实验。殊不知这样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提高。

3.怕麻烦

有些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化学实验教学只是应付老师,编造和抄袭实验数据,虚构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流于形式,导致化学实验教学形同虚设。

二、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 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

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理所当然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为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真正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在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在实验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二) 教师端正态度

化学教师作为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应该充分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做到将重要知识点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并耐心为学生解答与实验相关的所有疑问,同时,由于化学实验通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应在学生做实验时加强巡视,及时指导。

(三) 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

要鼓励学生对实验活动进行反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比如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完成实验并充分理解实验目的为前提,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思考,比如能不能在同样的方法下用除高锰酸钾外的材料制氧气,为什么? 如果小幅度改变一些操作步骤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为什么待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 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仅仅对老师和课本的实验过程进行简单重复的模式,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辉.以学生为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2]沈江.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J].读写算,2012( 68) .

第8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拓展性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充分开发初中学生智力、潜能以及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化学实验的学习,不仅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科学的学习态度.而“拓展性问题”的设计,其实就是在探究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科学探究为手段”,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其对化学实验解题能力的功效.在“拓展性问题”的设计中,其核心的思想就是“拓展”,在拓展中,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获得发展与提升.因此,在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有效的开展“拓展性问题”的设计,积极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实验自主探究知识的方法,并培养其科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化学实践教学中有关拓展性问题的具体设计

1.在实验操作方面展开拓展性问题设计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的操作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始终贯穿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结合各个实验的操作要点的基础上,适当的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进一步的丰富学生有关化学知识的结构,强化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思考.例如:在对沪教版初中化学中,有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中,常用实验仪器就有试管、烧杯、烧瓶、酒精灯、试管夹等,而在所有的化学实验中,对教师最基本要求就是教会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对物质进行加热处理,从而有利于后期更多化学实验教学的展开.因此,在对这一实验进行有效教学的时候,教师在实验操作前一般都需要准备一些实验的器材,然后根据实验所需组装各个器材,最后再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因此,在实验器材准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加热得用酒精灯,是否可以用其它一些装置对物质进行加热呢?酒精灯有哪些特点,且在使用过程中又需要哪些注意事项呢?通过类似问题的设计与谈论,让学生对酒精灯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的设计一些相关的拓展性问题,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并利用酒精灯实施具体的操作.如:通过将酒精灯点燃并熄灭,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发现?若是不小心将酒精洒出来了,该怎么办?学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思考的时候,就可进一步的了解到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最后,在对物质进行具体的加热操作时,教师还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怎样才能对试管中的物质进行有效的加热呢?在加热的过程中,人应该站在哪个位置,是否可直接面对试管口?试管内液体沸腾后,是否可立即采用冷水冲洗?通过这些拓展性问题的设计,不仅将一个简单的实验过程变得有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化学实验的“魅力”.

2.强化实验对比间的拓展性问题的设计

在初中的化学实验中,大量的实验都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可比性的,因此,教师若是在这个环节有效的设置一些具有拓展性问题,将能有效的强化学生相关化学知识的结构.例如:

在对于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实验2”中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展开教学时,就需要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步骤、方法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于二氧化碳这一气体性质的认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先复习各种可以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并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对比不同的气体,如氧气与二氧化碳等,其制法有何不同?存在着哪些异同点?同时,这两种实验操作在实验装置上是否一致?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在实验结束以后,采用何种方法来检验这两次实验操作所获得的气体就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呢?通过这些极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的设计,积极拓展学生有关化学知识方面的思维,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堂中,积极的展开一些拓展性问题的设计,从问题入手,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学习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然而,教师在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的时候,也应注意几个问题:不可将“对话”变成简单的“问答”;避免问题探究过程流于形式,教师需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以进一步的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有些概念学生不能较快理解和抓住概念中的主旨,教学时可以通过概念对比的方法由学生从区别中掌握概念主旨.例如原子和元素概念的对比,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对比.

在概念教学中,既要使用正例,有时也要使用反例.反例虽然不具有概念的关键特征,但在无关特征方面却可能和正例有许多相同点.例如在学习了“置换反应”的概念后出示下列化学方程式:

(1)2CuO+C2Cu+CO2;

(2)CuO+COCu+CO2;

(3)Zn+ HClZnCl2+H2

(4)CH4+O2点燃H2O+CO2

第9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理念;兴趣;提高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93-02

我们每天都置身于充满色彩的世界里,每天会看到一些各种各样的现象,例如煤炭的燃烧、铁的生锈,等等,在这些现象中我们知道一些物质变成了另一些物质。还会看到各种物品,它们是怎么得到的?例如各种颜色的塑料袋子、发出各种颜色的灯管,等等。这些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而这些现象的出现是要用化学来解释的。要想理解这个世界,就要学会去探索化学里面的东西,化学世界里的种种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而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才能够理解到这个充满色彩的化学世界。

一、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是一门直到我们初三才开始学习的新课程,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门学科带着神秘的面纱,给学生带来了浓厚的好奇心,使他们迫切的想了解这门学科要带来怎样的内容。由于刚开始的内容会相对比较简单易懂,再加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时比较高涨,因此在开始的学习中学生的成绩是相当的。但是随着后面内容的出现,学会们接触到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式等等,还会出现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元素、原子、分子、化合态等等。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不仅是要牢记的,还要对其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之间的联系和不同,才能够使自己应用一些化学语言。这门学科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也是比较强的,需要掌握前面的一些基础,才能够保障后面的学习,要学会推理、联系知识。

二、初中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第一,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教育的理念。作为教师,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和心理学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些知识,经常会存在这样的教师,自己掌握了很多的知识,但是在课堂上教授不出来,让学生难以理解。第二,有的教师所做的就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的教授给学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理解,讲完就算完成任务,并不懂得用一些比较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第三,对学生缺乏了解。教学是要面对每一个学生的,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而如今教师对学生缺乏深刻的了解,只会用一种方法去教授不同的个体,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兴趣。很多学生进入初三以后,刚开始对于化学的学习还是充满好奇心,但是时间久了新鲜感就不存在了,又面对许多学科造成的学习困难以及升学的压力,还有化学学科的分数不是很高,继而对于化学的学习缺乏了兴趣,没有了学习的动力相反的是,他们只会被动地、形式化地去学习所学的知识,一遇到困难就挺直不进,丧失信心,因而学习得不到坚持。第二,学习方法不正确。学生在学习中用功的同时,也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恰恰缺乏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缺少预习。其次,缺乏练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有的学生只会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而不会主动的去练习一些自己不会的题目。再次,由于初三课程多,学生不会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往往用在化学上的时间会很少。最后,没有解析题目、总结题目、吸取经验的习惯,缺乏了逻辑性的锻炼。第三,自己的自控能力很差,缺乏刻苦学习的意志。学习注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的学生渴望在短时间内见到收效,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效果就会放弃学习,坚持的意志荡然无存。

三、提高初中生化学成绩的方法

第一,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深入掌握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和心理学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对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堂应变力,这就需要教师有着认真细致的备课工作,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缜密的思考。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和自己能够互动,加强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创造机会让学生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再次,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学习能力等各个关于学生的方面,对其进行选择性的教育培养,然后正确的去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第二,学生自身方面。首先,培养自己学习化学的兴趣。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提示,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气馁,凡事都有难有易,出现困难是很正常的。要多做一些自己会分析解决的问题,给自己一些成就感,然后慢慢的过渡到自己不太懂的知识点上,逐渐的去剖析然后解决,兴趣也就逐渐的被培养起来了。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是学习的基础,在教师讲课之前要有计划地将要学习的内容自学一遍,标记处自己不懂得地方,上课着重听讲一下这些部分,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自己听课的效率;多做练习,练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分析题目、解析题目能力的一个过程,只有在练习中才可以察觉到自己的不足,以及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要有目的性的去进行知识的温习;要有自控能力,对自己要有心理暗示,学习是主要任务,要让自己培养起刻苦学习的毅力和品质,只有好的学习方法,而没有坚持的毅力那么一些都是空谈。总之,根据初中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身为教师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改掉不良的一些现状,做好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身为学生,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刻苦学习的意志提高自己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潘仁情.初中化学学困生产生原因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