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93-02
作者简介:罗忠实(1972-),男,湖南隆回人,讲师,从事教育学、教育经济学及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上相对处于劣势,高职的就业工作急需加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各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和专业建设等已经比较到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也比较过硬,但在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上还存在着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与企业和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为深入了解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郑州牧专的思政课教师曾于2009年和2010年的暑假深入到河南省多家中小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和实地考察。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对新就业大学生员工最不满意。主要原因是新就业大学生员工普遍缺失以诚信和敬业为核心的职业素养。经过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急功近利,心浮气躁
学生初到企业,对就业环境、工作条件期望值高,摆不正心态。他们往往看不上一线岗位,什么工作轻松就想做什么,什么工作挣钱多就想做什么,甚至有的学生直接要求到管理岗位上工作。有不少企业管理者认为,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是实现由学生到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需要一个磨合期,只要能坚持两三个月,一般都有机会到相应的岗位上做管理工作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若肯吃苦,再多坚持一段时间,就有机会被提拔为管理人员。但是许多学生往往因待遇低、工作环境不理想等原因,还没等到被企业重用、提拔就已经离开了,失去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造成了企业培训成本的增加。
2缺乏诚信,跳槽率高
多家企业反映,学生跳槽现象比较普遍,且跳槽时不是单个人走,往往是拉走一拨人。很多毕业生不遵守企业规定,对自己、企业、社会都不负责任,盲目流动。有的甚至在一年内换了9个单位,最短的工作只干了几天。有些学生跳槽后会后悔,也会回流。缺乏诚信、缺乏职业理想和追求,过分注重工作环境和待遇是学生跳槽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如果学校能够紧贴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了解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就不会这样盲目地频繁跳槽。
3劳动观念淡薄,吃苦精神不足
许多企业领导表示,“大学生只要来得了、待下去、适应环境、扑下身子干,企业这么多的位置,总能找到适合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但是,很多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更不愿做体力劳动”。正在顶岗实习的学生有的就认为,“从学校到企业好似从天上掉到了地上,心里不平衡”。调查中也发现,毕业生眼高手低,上岗后动手操作能力不强,耐力不够,对做好特定岗位工作缺乏激情。当遇到一点点困难和挫折时, 他们就抱怨、怨天尤人,甚至逃避。企业领导指出,现在劳动者的学历起点越来越高,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工人岗位就由高职毕业生担任。但是,只要他们愿意吃苦,从体力劳动做起,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很快就会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的骨干。
4适应环境慢,团队意识差
高职生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身份的转变,关键要靠自己的认识和行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往往使很多毕业生不能较快地适应环境。如果不适应环境,即使本事再大也无处发挥和施展。企业管理者认为,如果高职生不能及时地调整心态、较快地适应环境并融入团队,就无法对其委以重任。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毕业生缺乏对自身、企业的正确认识和评价,缺乏与企业领导、员工的有效沟通,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不强,很难较快地融入群体,导致自己孤独,这也是导致一些大学生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
5敬业意识不强,纪律观念差
但凡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岗位职责有明确的规定,奖罚分明。在校大学生的作息时间相对比较宽松,初到企业,一时难以适应严格的规定和纪律。反映在敬业意识上,主要表现为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有惰性、主动性差等。有些企业领导认为,“同老员工比起来,极少数新进大学生不敬业、不遵守纪律、不遵守操作规程”。
1教育学生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关键词:安全素养 大安全观 安全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高校环境复杂性和学生主体多样性,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新挑战。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安全素养是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保证校园安全稳定,实现平安校园的根本途径。
高校学生安全素养指高校学生具有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及生活健康和学业的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的综合能力。包括安全的意识、知识、心理、技能、行为和身体素质等。
一.大学生安全素养现状及问题
本文以淮南市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男女比例1:1,随机抽样,共发500份,回收496份,有效率99.20%,符合科学调查基本原则,样本具有代表性。分析得出大学生安全素养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防范能力不强。大学生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能够识别表面性的现实危害,但对潜在危险认识不够,难识破精心设计的陷阱,甚至有学生明知事情危险,还存侥幸心理贸然行事。调查显示39.8%曾因疏于防范导致财物被盗或被骗;45.5%经常到流动摊贩处购买食物;22.6%曾选择搭乘黑车出行;25.5%不知道校园“110”。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的安全意识略强高年级;女生略强男生。
大学生安全意识存在“知行分离”问题,表现和行动不一。只有将内在安全意识,外化为行为习惯,树立内在安全感,才能真正培养出自身的安全素养,才能在关键时候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2.安全知识匮乏,教育成效欠佳。安全常识调查显示26.7%不了解火灾环境下逃生自救、防护常识;30.8%不知不同物质起火应采用哪种灭火方法;42%不了解非法传销模式。法律知识调查显示18.5%不能全面了解和认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24.5%不了解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甚至对劳动法,合同法这些与其相关法律都不清楚。
调查显示86.7%的大学生(非法学院)对法律知识获取来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安全素养教育没纳入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教材,专业安全师资力量短缺,仅靠课程灌输和安全知识讲座,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群体的法律安全素质要求。
3.安全技能缺失,自救能力不够。安全技能认为是由“应知”的内容形成“应会”的能力,且必须经过实际操练。调查显示51.6%不会正确使用灭火器;65.8%不能正确掌握急救措施(以人工呼吸为例);88.6%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消防演练;在危急时刻,欠缺系统培训的学生并不能有效自救或实施救援。
二.培养大学生安全素养途径与措施
1.建设安全素养教育体系,夯实基础能力。安全素养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高校是安全教育的重要阶段,应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设置相应学分与课时,明确安全课程内容,将安全内容融入到相应学科。如《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增设网络安全知识。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稳定的安全教师队伍,开展连续性、阶段性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工作。选用规范实用性强的教材,增加经费投入,增设实际操作演练和警示模型参观环节,对学生加强系统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的讲授与训练。
2.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拓宽实效路径。通过校园安全文化的渲染有力推动校园安全建设,约束、引导师生行为,并内化为规范,逐渐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念和行为。加强校园安全文化的制度、物质、精神建设,是提升学生安全素质的必要环节。
1)制度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突发危机事件的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形成定期检查、定期整改的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学生的安全行为。
2)物质建设,完善教学、生活、实验等方面的物质条件和安全设施设备,如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标志等。
3)精神建设,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以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法律常识,引导和教育学生增强安全责任感和安全理念;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氛围。
3.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联动机制。搭建家校网络通讯平台,建立教育联动机制,通过学校与家长双向引导,合力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通过日常请假“家长核实制”、学业预警“家长互助制”、思想动态“家长知情制”等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高校已是融合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学习生活等设施和机构的开放型的“小社会”。学校依托政府,如利用社会公共传媒资,通过与大学生安全主题相关的公益广告和电影电视在公共传播平台进行大范围的安全教育宣传,扩大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影响力,形成社会舆论效应,使安全教育植入公民心中,提高全社会对大学生安全的重视程度。
在当今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依然还有很长的路需要继续摸索,依然还有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实施。我们应依据社会需求,遵循大学生成长的规律以及以生为本的原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积极的实践探索。
一个专业能否获得迅速发展,所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首先取决于其市场定位,专业定位直接影响其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因此,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进行市场细分和调研活动,并结合地缘优势和学科特色,综合考虑生源特点、就业去向、自身条件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海洋渔业学科相关知识,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此从目标源头上明确大学生隐性素养和显性素养的双重培育任务,并围绕此中心目标开展其它培育工作。
培养体系由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与创新教育体系及公共关系辅修专业4部分组成。其中,理论教学体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长期根据地,其按知识层次共构建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平台,每一平台都加入了一些素质教育课程,确保职业素养的培育贯穿大学四年整个教育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理论课课程实践、学科基础课课程实践以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组成,在打好理论根基的基础上,提供职业素养提升的锻炼舞台;同时,还应开设包含政治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教育、军事课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形式与政策、就业指导、科技创新、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在内的素质与创新教育体系,以此全方位、系统化的培育学生职业素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达到培养目标、实现良好职业素养的基本条件。从课程结构上看,本专业依据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确立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干、以方向模块课为核心、以相邻学科为辅助、以公共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为补充的课程设置结构。各模块结构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
显性素养培育与隐性素养培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但在实际培育过程中,也各有所侧重。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是一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各环节诸如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因此,我们依据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需求,开设《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等专业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增强其实践操作技能,提升职业技能素养。其次,作为一个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应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主要知识,特别是熟悉市场、融资、营销、商务等组织运营知识。同时,还应精通国家有关的人事制度、法律法规,能够妥善处理劳动纠纷。因此,我们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作为该专业的主干学科,并开设《管理学原理》、《劳动经济学》与《劳动法》等课程。再次,作为员工倾诉的最佳对象,人力资源管理者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依据马斯洛的五大层次需求理论,了解每一位员工的需求,适时有效激励员工。因此,我们开设《人事心理学》、《激励管理》等课程。最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实践活动包含的内容、涉及的领域、实施的方式都非常广泛、复杂,人力资源管理者要胜任所从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等能力。因此,我们开设《行政秘书与公文写作》、《公共关系学》、《领导科学》与《管理沟通》等课程。
一般来说,隐性素养相比显性素养而言对一个人的影响更重要。我们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除了要具备相应的显性技能素养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思维、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等内在要素。首先,职业价值观是基础。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我们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形式与政策》等课程。其次,诚信是根本。一个具有个人诚信魅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能获得上级、下级、同事和客户的尊重,有助于他与公司内外关键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有助于建立一个可信赖的人际交往环境。因此,职业道德的培育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为此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在学生中还开展考试诚信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与“做事”。再次,创新、创业是关键。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具有创新精神,能够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创新性的变革,甚至是创造出全新的、科学的、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因此,我们开设《创业管理》等课程,并开展科技创新等课外活动。最后,敬业是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敬业是工作良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为学生开设《体育》等课程,并开展了军训、公益劳动等活动,在实践锻炼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育他们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敬业的工作态度。
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就业竞争力,也直接影响到职业素养水平的高低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为此,我们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特点及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设置了公共基础课实践、学科基础课实践、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以及课外实践等内容,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重点,包括军训、模拟招聘实践、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践、企业绩效评估方案设计、劳动与社会保险实务、专业软件应用技能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9大模块。这些环节的逐步落实,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职业兴趣,活跃了职业思维,提高了学生活学活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有效实现了专业知识向职业技能的转化。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了以下四个模块的特色培育: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模块。在专业课程中我们根据课程特点确定了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如课堂辩论、演讲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职业兴趣;第二,实验教学模块。将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演示性、综合性实验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实践应用技能迅速提高,职业素养大大提升;第三,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包括:人才招聘、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设计等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我们开展了职业生涯设计大赛活动,帮助学生明晰了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的能力;还组织学生参观了校园招聘活动以及现场招聘会;并亲自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招聘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大大提升了其实践技能,增强了其社会适应力。同时,还应积极聘请校外实践专家走进课堂;第四,还应积极走出去,搭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地锻炼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03-02
一、开展大学生法律素养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必要性及意义
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实施,客观上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
2.从当前大学环境来看,大学生群体中诸如马加爵、药家鑫等严重犯罪案件的发生,引发高校法治教育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思考。
(二)基于实证调研方法的我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以实证调研的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文献分析方法和访谈的调研方式,从大学生对法律的总体关注程度、法律信仰、法律监督、法律的作用、影响我国法律执行的原因、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对待自我利益受损和他人利益受损的态度、以及具体到我校大学生对法律类课程的态度等多方面进行调研。
二、我校大学生法律素养情况分析
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88份。调研对象为除法学外的会计、审计、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统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学、国贸、物流管理等十多个专业的我校大学生,从范围上保证了调研的科学性与普遍性。从结果来分析,呈现以下特点:
(一)对法律的总体关注度很低
以新闻报道、网络信息等电子媒体了解法律为主要途径,通过法律课程、讲座、课外阅读相对较少。当问到“您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法律报告”时,65.91%的同学选择了“偶尔关注”,选择“经常关注”的只有9%,另外有21.59%的同学选择“几乎不”,3.4%的选择“从不”;当问及“您一般从哪些方面了解法律”时,选择比例最高的是“新闻报道”,占34%,其次为“网络信息”,比例占19.8%,而“社会宣传”和“报刊书册”的比例分别为15.74%和12.18%,值得一提的是,选择“课堂学习”的比例占10.6%,有7.6%的学生选择了“校园讲座”。
(二)对法律的权威性信仰的占59%,法律至上的观念较弱
27%的同学选择了“无特别法律信仰”。还有11.36%的同学认为“法律是当权者的玩具”,有2.27%的同学认为“法律与我无关”。
(三)普遍对我国目前法律的有效性持较悲观态度
认为没有充分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而对于法律的监督有着正确的认识。有70.45%的同学认为我国目前的法律“略有不平等,并且没有充分保护底层劳动人民的利益”,有19.32%的同学认为我国目前的法律“对所有公民是平等的”,7.95%的同学表示“不知道或不关心”。当问及“您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有效的”,选项“群众、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新闻媒体和网络,分别占20%、23%、21%、22%和13.7%”。
(四)对法律的作用具有正确合理的认识
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了阻碍法律执行的原因,但一些学生过分夸大了法制建设的困难和法律本身不健全的一面,少数司法不公正、司法腐败被放大。对于法律作用的认识方面,普遍认为法律在“保护公民利益”和“处罚违法犯罪”方面的作用。只有3.6%的同学选择了“不清楚”,从整体看,我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作用有着正确认知。而当被问及“您认为影响我国法律执行的主要原因”时,25.85%的同学认为“法制不健全”,16.1%同学选择“法律没有足够多的权威”,23.9%的同学选择“执法不严”,28.78%的同学选择“存在一些司法腐败”。
(五)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态度上
我校大学生持消极和放任的态度,只有少数同学认为大学生受过较高教育,不应该犯罪。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法治意识淡薄、社会大环境影响成为主要原因。当问及“您对大学生犯罪怎样认识”时,有54.55%的同学认为“很正常,大学生也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而只有20.45%的同学认为“不可理解,毕竟大学生都受过较高教育”,剩下的25%的同学选择了“不好说,反正自己不会犯罪”。而对于“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33%的同学认为是“个别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问题”,20.5%的同学认为是“法治意识淡薄,抱侥幸心理”,12.5%的同学认为是“家庭畸形教育”的结果,有17.5%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另外有10%的同学选择“客观现实所迫”,还有5%的同学选择“学校法制教育的力度不够”。
(六)对法律的掌握和理解还停留在感性层面,而对于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法律知识缺乏理性的、系统的掌握
如,关于盗窃罪的理解。当问到“偷拿被人300元占为己有,是否构成犯罪”和“偷拿别人一部手机”时,有将近90%和97%的同学确定“已经构成犯罪”。但当问到“你知道偷盗价值多少金额的的东西会构成犯罪”时,只有23.86%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300-500元”,37.5%的同学选择了“1000元以上”,不到5%的同学选择了“3000元以上”,34%的人选择“不知道”。在对“《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进行的调研显示,40.91%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六个月”,剩余同学均未选对。
(七)普遍具有较强的规则意识
在“对于公路上闯红灯的行为”进行调研显示,只有8%的同学认为“不必大惊小怪,很常见的现象”,剩余将近92%的同学均认为对于这种行为“应严格禁止和加以处罚”和“应该加强宣传教育”。
(八)总体法律素养不高
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法制观念不强。有相当多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想加紧学习法律知识。在“您认为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的法律素养总体怎么样”进行选择时,有63.6%的同学认为“一般”,有将近16%的同学甚至“表示忧虑”,只有19.3%的同学选择“还不错”,1%的人认为“很好”。对于“您觉得应该加紧学习法律知识吗”的调研显示,有达44.3%的同学选择“迫不及待”,39.7%的同学认为“目前涉及不多,可以先缓缓”,有15.9%的同学选择“现在掌握的法律知识足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涉法问题了”。
三、针对我校大学生法律素养所存在问题之有效对策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建立起法律信仰
要正确看待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某些司法腐败、执法不力和徇私枉法等现象,主流还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另外,引导学生要从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做起,建立起强烈的诚信意识(如考试诚信,杜绝作弊),强化规则意识。
(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知和关注度;拓宽法律学习途径
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多关注国家立法、法律颁布、修正案等活动,多看《今日说法》等各类普法节目。除传统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等之外,可以广泛开展法律实践活动;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多举办法律类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案例讨论(对非法学专业)等。
(三)更加重视进行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原则
尤其要加强针对个体的教育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如针对个别偷窃(工作中常遇到)、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的极端行为等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教育引导、法律知识普及等方式方法,将可能的违法犯罪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人才竞争是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高校就要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许多资料显示:社会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需要的都是具有高素养的创新人才。这里的“素养”是综合素养,包含职业素养。本文从职业素养的内涵、构成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方面梳理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担任某项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专业知识,是一定职业要求和规范内化于从业者的综合外在表现,反映从业者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职业素养拥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目前社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的调查分析,一个合格的劳动就业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丰富而专业的职业知识、娴熟的职业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成熟的职业心理和优秀的文化素质等基本职业素养[1]。这些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形成以适应当前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忽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文化知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在职业发展上缺乏连续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需求。职业素养教育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企业人才需求而提出的,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高校针对不同行业,开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方针,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2]。
(二)职业素养的构成。
职业素养包括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两部分,其中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是指知识与技术技能,核心能力是指职业道德和修养、职业习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
1.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
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包括知识能力与职业技术技能。知识能力分为显性知识能力和隐性知识能力。显性知识是用文字、公式、图表描述的知识,是人类活动经验的固化,比如科学、技术、工程;隐性知识是隐藏在实践中需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体会或顿悟的知识。对于隐性知识的领会并转化为从业者的内在素质,前提是参与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不断实践,将原来根本不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渐渐以无意识的状态糅合在一起,慢慢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基础,显性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获得,隐性知识运用得越多,越有利显性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职业技术技能是完成某项专业活动所具有的工作流程、技术知识与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可以通过实践反复训练而习得。
2.职业素养的核心能力
职业素养中的核心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由职业道德和修养、职业习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职业道德和修养包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刻苦勤奋、谦虚团结、文明创新;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习惯要求越来越高,所谓的职业习惯其实是劳动者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养成自觉遵守职业操守与行为规范的自动化行为;方法能力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处理事务的判断决策能力;社会能力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通过有效的自我调整,从心理上、行为上改变自己以实现融于社会的一种自我调整或适应能力[3]。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创新能力内涵。
当今社会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未来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为适应这一趋势,提高国民素质,我国高校逐渐关注学生的创新教育,尤其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4]。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有效地解决社会实践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知识、智力和非智力三个方面因素。
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经验,是创新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源;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创新思维的开发,而创新思维的开发源于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一个人想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创新,必须具备这个领域的丰富。没有或缺少知识作为原动力的思维是难以产生创新思维的。通常来说,一个人储备的知识越丰富,激活大脑积极思维的可能性就越大,新思想亲方法的产生可能性就越大,创新能力自然随之增强。高校各专业提供给学生的丰富知识不仅仅为了让学生多方面地了解和认识世界,更是为了让他们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激发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以更好地适应与改造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5]。
关键词:大学教育 创业能力培养 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255-02
现代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需求正逐步促进教育的普及与逐步深化,因此,大学校园扩招在培育更多高知识涵养的人才之时,亦有向社会输送高能力、高素质创业人才的责任。只是,从目前的大学生创业情况来看,大学生自主创业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创业比率仍然不尽如人意。以国务院与教育部联合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通过抽样调查全国近727万2014年应届毕业生,其中选择于半年后创业的人数仅为21万左右,占全体毕业生的2.89%,甚至不足5%。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概率较低,虽然呈现逐渐递增态势,但仍然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现实。对此,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几率,促使大学生选择合适的项目来发挥自身能力,本文将站在大学教育的思维视角,认清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发展的不利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优化大学教育体系,提出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科学策略,来全面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步伐,确保大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扶持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科学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前提,应率先了解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此,认真总结与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价值,以此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思维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科学践行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思维,以便大学生在毕业之前便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有方法、有目的、有方向性地步入社会。目前,大学生在校园教育中可以吸收先进的知识,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根据社会的发展结构来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社会的需求技能。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取代人工成为必然趋势,“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二)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创业思维的完善方便大学生转变就业思维,从而使其能更快速、精准的适应社会发展。然而,单凭良好的创业思维是无法保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几率的。对此,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还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养成给予了重要的支持。借助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将具备良好的创业能力,可以在创业之前,规划创业步骤,理清自身能力,明晰发展方向,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创业。目前调查显示的众多大学生创业者,其创业之初均借助大学生创业课程来逐步了解自己,并在科学、理性的思维视觉高度上规划自身的创业发展。
(三)提升大学生毕业就业概率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创业思维的基础上,将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总人数的提升,这不仅保证了大学生自己的就业概率增大,自主创业所产生的工作岗位同时为更多的社会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保证了就业率的提升。从目前的大学生创业情况来看,诸多大学生创业项目虽然初始规模较小,但在其不断发展并稳定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会逐渐增加。在众多自主创业项目开展时,往往能提供数个或者数十个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岗位为很多“过剩”的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从而缓解了社会富余劳动力的现象。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认清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之后,针对《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所得结果,分析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率不高的影响因素,将其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创业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念落后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症结所在。因为创业教育理念的落后,造成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不科学,没有重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其逐渐形式化,从而使其成为素质教育下的“门面”工程,根本无法真正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发展。从实际角度出发,目前大学生创业能力指导课程在教育理念落后的情况,造成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强,应需性不强,培养效果不佳,因此导致大学生毕业创业的概率不足。
(二)创业教育师资投入不足
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落后的影响下,大学教育在创业教育的师资投入中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很多学校在创建创业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虽然建立了此科目,但在师资选择上却并未进行科学筛选,真正具备指导经验与指导能力的教师十分匮乏。了解大学的创业指导课程后不难发现,很多教育者缺少实际创业经验,没有创业指导经验,只会照本宣科,所有的指导知识都是纸上谈兵。相对的,在受教者真正找到指导教师,希望其给予自己创业建议之时,很多创业指导老师都不能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发展规划,也不能给予学生科学的创业发展方向。
(三)创业教育基础目标不准
创业教育理念落后,创业教育师资投入不足的前提下,大学创业教育的基础指导目标自然订立不明确,无法引导大学创业指导课程发挥作用。其实,在完善的创业教育理念基础上,创业教育会根据各个大学的教育环境不同,教育内容差别,教育学科特点拟定相应的创业教育基础目标,以此来指导创业教育效果凸显。然而,在创业教育理念落后的现如今,“面子工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缺失了其基础目标,不能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建立科学的指导体系,也无法促使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科学精准,自然不能协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创业思维,开展科学的创业活动。
(四)业实操的实践性不强
创业教育理念落后,创业教育投入不足及创业教育目标确定不准,并且在开展大学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实践性不强的特点,无法协助大学生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其实,分析创业实操的应用价值不难发现,大学生创业实操的开展可保证大学生了解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以便其根据自身的能力,所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向开展创业。可以说,创业实操本身是创业经验积累的一环,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只是,从现阶段大学创业教育开展来看,创业实操的缺乏促使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极不科学,具备创业能力与创业自信的大学生十分稀少,不能真正促使大学生毕业后科学且积极的创业[4]。
三、优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科学策略
目前,了解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后,为保证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科学培养,规避与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作用,应践行以下科学策略:
(一)加强创业教育落实,扭转创业观念落后现象
确保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培育大学生科学的创业观念,确保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科学发展。对此,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现代教育体系应共同注重创业教育认知的提升,以此来强化创业教育落实,扭转创业观念落后局面。对此,我国教育部门应与当代大学机构充分沟通,组织大学管理者与基础教育者参加创业论坛,听取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经验,整理并内化成功人士的创业方法与创业思维,并转化为教育内容,传授给在校大学生,保证其掌握优秀的创业思想,科学的创业理念。此外,教育者还要时常关注社会动态,了解国际局势,站在国际发展的视野高度来考量自身创业指导思维理念的改革,以此来确保教育思维的先进与应需,能真正知道受教群体创业意识的科学发展。
(二)增加创业指导投入,引入专业创业指导人才
大学创业教育观念优化的基础上,大学管理者与经营者也对创业指导课程拥有全新的认知,不仅注重表面打造创业指导课程,还会真正站在“人性化”思维视角上,认真分析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选择具有指导经验的教育者进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教育。对此,设想大学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创业教育观念,基于此打造全新的创业指导课程,其将获得以下的具体发展:其一,引进具备创业指导经验的优质人才。这些有创业指导经验的优质人才极可能是于社会上充实职位招聘、人员考核与人才选拔的人事部人员。他们经历了长期的人才筛选工作,对社会现实需求,企业发展需求拥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走入大学创业指导课程,将会向大学生传授即时的社会需求,甄选与辨别人才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审时度势能力与事态分析能力。其二,举办名人讲座。不仅由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讲师引导,校园创业课程还将聘请社会成功人士,分享其创业经验,创业方法,于校园内部构成创业论坛,让大学生通过论坛来学习创业方法,了解创业需具备的素养,进而增进其创业能力。
(三)精准定位创业目标,注重创业教导应需发展
创业教育思维优化,创业教育投入增加的基础上,大学创业教育将获得全新的精准定位,明_大学创业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以此来保证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的效果凸显。具体来说,根据创业教育的思维理念,大学创业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将充分考量自身教育体系的具体特点,认清自身培育人才的发展方向,并结合于此来打造创业指导方向,促使大学生在优秀的创业思维理念引导下,逐步认清自身的创业能力,逐步发现自身的创业潜力,进而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于创业道路上一展抱负。
(四)增强创业实操训练,确保创业技能掌握科学
创业思维构建,创业基础巩固,创业目标明确的同时,现代大学教育在创业实操训练的打造上将更为理性,更有实际性。其将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向学生提供可提升自己工作经验的实际实习场所,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前率先为创业打下良好基础,吸收与获取未来创业需具备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说,利用创业教育思维的优化,大学在实习场所的推荐上将不再任由学生自主选择,而是根据创业指导体系的筛选与衡量,以培育大学生自主创业为目的来推荐相应的实习场地,让大学生在实习阶段便积累相应的经验,并成为其未来自主创业的重要考量。
综上所述,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只是,面对众多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不利因素,应具备科学的发展思维,从优化创业理念,增大创业指导投入,订立科学创业指导目标,加强实操引导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创业自主性,提升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向春,雷家X.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倾向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5):116-124.
[2]叶国爱,徐紫云.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基于中部地区某高校的调研分析[J].江西农业
论文关键词:高职;职业素养
根据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兴趣度的调查可以看出70%的人对专业的兴趣很浓厚,很乐意在一入学时就接触到专业课程,对专业实习也很渴望,然而专业实习之后,只有15%的学生对此专业还存有兴趣,还乐意在该专业中继续深造,工作甚至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个人认为和学生的职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所谓职商,我认为主要指的是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英文中有一个专业的术语,称为career quotient简称CQ。[1]中文中并没有职商一词,我个人认为应当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及职业技能这四个部分。在这四个部分中,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的行为习惯是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成败,也就是会影响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
基于教学的过程发现,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更应关注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过去人们对工作讲奉献,讲“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去”,如今过于强调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爱好,往往一遇到困难学生就选择放弃,从长远角度看,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发达国家从小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但中国的孩子却开始大学毕业了,不出去工作,以啃老和上网游戏为乐。这些问题都显示了在高职教育阶段,一定要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这也是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职业素养的涵义与内容
(一)4C构成的职业素养实质
具体的看来,职业素养可以用四个英语单词来描述。即Confidence(信心)、Competence(能力)、Communication(沟通)、.Creation(创造)来表述。信心代表着一个人在事业中的精神状态和把握工作的热忱,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知。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要相信自己。培养学生的信心就意味着学生对自己会形成正确有评价,不会轻易的被困难打倒,也就意味着在工作时遇到问题和麻烦,心理的承受能力会增强,对于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来讲,坚强的心理承受力是成就人生的基础,而能力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或工作的必要条件,而能力的培养是和真正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经验密不可分的,提升能力的捷径就是在工作中掌学会与人进行有效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最后在这个不断进步地时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是成就学生未来职业的重要基石。
(二)合作精神构成的职业素养的内涵
合作是指人们(或组织)为了共同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共同行动或联合行动。因而合作就意味着必须从学生阶段就学会组建学习团队、以至在工作中组建工作团队。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并不鼓励个人英雄主义,这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算不上真正的成功,只有团队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另一方面,目前的大学生基本上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群体。由于个体家庭过度关注“小皇帝”,使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多数没有群体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沟通,不屑于低头,更缺乏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意识,结果就出现了一方面社会上服务行业的工作岗位乏人问津,大量企业因为招不到人而减产,同时有很多人却毕业不就业,造成了大量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社会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中的服务工作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可度差,工作报酬低,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大多数的从业人员的错误认知,认为服务就是伺候人,不愿为之,更为隐诲的原因是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每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每个环节的工作做不好都可能导致客人的投诉,所以要想做好服务工作就需要环环相扣,大家劲往一处使,人人都能形成共识。
二、职业素养的养成途径
养成教育是一种渐渗入微的教育方式,核心是价值观的教育,它倡导通过“外化——内化——外化”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笔者倾向于把职业养成教育定义为: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职业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
(一)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建立职业素养的培育平台
高职教育推崇的“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从根本上是为了解决学校的招生难,和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但现在很多企业也积极地加入到此模式中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现在招工难,招工的成本日益增加,却很难招到理想的员工,所以,学校作为一个平台,就把企业和学生之间紧密联系了起来,该方法的使用,可以让企业从招生阶段就参与到学校的工作当中来,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渗入式的方式把善于职业素养的要求加入到专业课程中来,这就为学生接触企业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些课程直接就开到了企业当中,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多层面地了解一个企业,再通过企业奖学金等方式,增进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感情。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是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1、要培养职业意识。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所以,在大学的学习中,失去的人生的目标,毕业前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对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再加上人际交往的困难,导致了就业过程中的压力被扩大。而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2、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做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3、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没有主见和爱出风头都不是用人单位所乐意接受的人选,如今,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独立性、承担责任、与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够好,相反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受伤。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
(三)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对策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
(一)具有强烈的提升欲求,但感觉无从下手。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对法律感兴趣、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法律储备的占到被调查学生的96.3%,但是有相当学生认为单纯依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中的简介性内容,很难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学生从自身素质提高,亦或是就业、创业的需要出发,认为学法懂法确有必要,特别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兴趣更浓厚一些。在这一学生群体中感觉法律难学的更多一些,通过与他们交谈,发现他们居多仅仅是停留在法条字面的阅读上,很难深入到其中的权利义务配置的平衡感这一层面,更鲜有溯及到内在的法理,总体感觉是无从下手、不入门。短短两章法律内容的设置(第七、八章),学生们感觉对法律知识很难掌握系统,更难说获得一种非常熟稔的感觉,仍停留在被普法的层次上,教材在内容和时间的分配上和学生的主观欲求存在着较大反差。
(二)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相关法律属性识别判断能力较差。经由了中学教育的一年级大学生大多都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储备,再通过大学第一学期的相关法律知识学习,90%的学生都能对我国的宪法、民法、刑法和劳动法等实体法法条有一定的阅读和了解,但是一旦遇到具体的法律关系,需要其加以梳理、应对时,又明显暴露出力不从心和功底不足,往往对相关法律关系的识别判断较差。例如工伤和第三人致害重叠时的相容性竞合关系、一般侵权和违约的不相容竞合关系、一般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界分,这些现象大多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定向的、有针对性的和真正实务性的案例教学链接、剖析,理论和实践呈现出脱节现象,导致学生感觉所学无用武之地,识别、判断缺乏法律支撑。
(三)意识中有法律救济的选项,但具体操作性、技巧性差。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当学生遭遇纠纷争端乃至突发事件时,首选法律救济的学生占到89.4%,表现出一种令人可喜的理性倾向,但是一旦具体到问题环境中,学生在相关操作层面却暴露出无所适从的弱点,或是虽然知道一点法条的规定,但是相关技术性的把握却无从谈起,学生这种程序法知识储备和积累的现状,也使得其实体法律知识处于休眠状态,二者不能有机对接使用。如对于民事法律关系中时效即将届满的问题,如何能使之“归零”重新计算,即诉讼时效的中断情形的实际运用,学生比较生疏;借条和欠条的形式差别所带来的时效起算点的差异问题;劳动合同履行中,劳动者在程序上如何合法的单方解约;等等。
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路径、措施
(一)案例教学精、准、透,实体、程序法结合。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法律基础部分讲授中,案例教学无疑是比较能深化教学和教育理念的手段,但是在遴选案例时必须注意精准,解析时做到透彻实体法和程序结合。精,是指能典型性地反映法理内涵或升华人文理念。在讲授劳动合同专题时,所选用的案例,都是紧贴法条和现实中的较多争点,有的是关乎书面劳动合同的,有的是关乎用人单位违法扣证或扣钱的,有的是涉及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有的是在劳务派遣中澄清主体角色的。准,是指在分析、把握时,将内容渗透到数字层面。在讲解工伤赔偿待遇时,相关工残等级的项目、标准(包括大法的规定以及省立法的标准)、数字都必须是最新的,精确到地方(德州市)统筹数字。为了能让学生以后真正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维权,笔者还特意将如何确定各地方统筹标准的方法和时间等细节教给学生。透,在解析法条时,不仅要把字面的意思给学生解释透彻,使其能准确把握,而且还要把立法初衷给学生解释清楚,以增强学生对法律平衡的感觉。例如,在讲授新劳动法第46条第(五)项时,学生中不少把字面意思读反了,通过对立法初衷的示明,学生明白了该条是保护弱势劳动者的,因而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应该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的设置。此外,还必须把实体规定和程序层面的操作结合起来,完整地把握法律的应用技术。例如,在讲授劳动者欲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合同法第37、38条),在讲解了可以单方解除的情形之后,笔者以发“EMS”为例子,着重地给学生演示了如何做到“以书面形式”、“提前30日”等程序性细节,而且提示学生特别要注意保存、固定证据。
(二)实践教学激活理论认知、演化,提升能力。为了能把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向课外、生活延伸,我们积极地利用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如放映实际案例短片,带学生去法院观摩开庭,参加学生的辩论赛,给学生布置法律调查课题等,使学生能把课堂所学所记的理论和现实的利益纷争具体结合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需要积累,课堂的传授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思维训练,但是要真正和现实生活结合,还必须把学生放在一个相对典型的利益冲突的问题情境中,“身临其境”地纠结一番,平板的知识渐渐立体、活化起来,课堂的东西便向生活中有目的地延伸,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逐渐得以增长。我们通过布置“我身边的劳动法律关系调查”这一实践调查论文(七个模块供学生任选),学生有目的性地梳理自己身边的社会关系,从中找出相关的典型事例,从头到尾地进行了解、分析和思考,生活中反馈上来不少实际问题,如“不签书面劳动合同的问题”、“拖欠工资的问题”、“加班费的计算问题”、“竞业禁止条款”、“社保待遇问题”等,沿着“发现问题”—“寻找救济路径”—“解决问题”的路线,学生的法律素养深化了不少,也的确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和维权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法律的信仰,消弱了“权大于法”的社会负面影响,规则意识和法律理性逐渐被培养起来,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深层次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这也为其今后的自觉学习和积累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143-02
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的潜力,同时还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对国家与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因此,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不仅是时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要求。
一、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科学素养”一词源自Scientific Literacy,是指系统地、全面地学习知识,注重培养人的综合能力和获得较多的社会教养和文化教养;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个人科学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表现。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博士提出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基本标准:(1)基本了解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2)基本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3)基本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对于科技知识的传播和科技的发展的影响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崇高的思想品德
当代大学生应牢固树立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要勇于攀登科学高峰,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善于与他人进行合作,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崇高品德的人、一个掌握现代高科技而又有益于社会的人。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具有科学素质的基本内容。
(二)严谨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坚持真理、探求真理的一种品格,是实事求是、理性思维、善于提出问题和敢于创新的具体表现。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最本质的要示,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性思考是认识的主要途径,敢于提出问题是科学的本性,善于创新是科学的本能。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坚持真理,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善于创新,不断探索未来。
(三)敢于探究的能力
敢于探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生产和实践,在生产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敢于探究是探索性、创新性的劳动,是进行认知和发现的创造性过程。敢于探究的能力是科学素养中的智力因素,为了提高探究能力,应提高科学素质,这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四)开阔的科学视野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新科技对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科技发展进入网络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善于创新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重要法宝。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开阔的科学视野,才能承担起强国重任。
二、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与原因
中国科协于2015年9月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主要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6.2%,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公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与其科学素养高低密切相关,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也相对越大。我国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不太理想,依据上海市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表明,上海高学历人群中科学素养达标率仅仅为13.4%,比美国同类人群达标率低1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总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我国的应试教育传统及相关部门对人才的取向偏差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对科学素养的认识,这种影响直接造成当代大学生对科学素质培养不够重视,导致这些大学生科学素养不能与时展同步和科学知识的严重缺乏。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当代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就能找到好工作,至于科学素养只是软指标,不必太在(下转151页)(上接143页)意。因此,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提升科学素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培养模式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培育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离不开学校,但是,我国教育长期困守在应试教育模式之中,不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及想象力是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限制了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难以激发其具有创新精神。
(三)高等院校不重视科学素质的培养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重要场所。但是,高等院校所进行的科学素养培育,更多的活动只是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创新教学方法。高等院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只注重传授科学知识,不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教学形式方法单一;学生没有实践活动的机会和场所。
三、高等院校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
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重要工作,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时,应正确处理好校内与校外、教学与实践的关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构建注重科学素养培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教育要始终贯彻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思想,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把科学素养的培养纳入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中,注重开展与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不分文理科,按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进行原有专业的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学方法手段
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善于把科学原理、概念和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大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原理和知识。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启发学生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励学生善于探索和发现未知知识,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引入教学,将科学领域的前沿知识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学习内容,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科技应用、科技动态等方面内容及时传授给学生,拓宽当代大学生的科学视野。
(三)提供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平台
院校在科学教育方面有着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应为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平台;应针对大学生制定科普教育规划,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学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教学中,应适当增加科学实验的次数,向大学生开放科学实验室,为大学生进行实验提供必要的时间和场所,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和探索性的实验;在课外实践中,应举办各种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丰富多彩的科普讲座和进行制作比赛,让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科学实践平台。
(四)营造培育良好的科学素养环境
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院校不仅要注重营造努力学习、追求真理和注重学术研究的氛围;而且还要通过举办各种相关讲座、成立相关协会、开展科技实践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积极主动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技环境,在社会上形成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的氛围。积极主动作为,为大学生的成长进步,营造良好的科学培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刑金龙,张静.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 陈捷.新时期培育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挑战与策略[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