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小学生审美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身心健康的人。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识读乐谱。识谱能辅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内涵,表现音乐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领悟“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开拓思维,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乐谱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情绪;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打造精彩生动的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释放自己的个性。教师还要提高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做到“教之有道,学有所成”。
一、创设和谐情境,打造快乐课堂
1.问题导入,焕发活力
新课的导入是音乐课堂开展的前奏,如同一本书的“序言”,对课堂内容的讲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酝酿学生的情绪,是音乐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没有足够的认知,乐谱知识又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他们很好地认识和理解音阶。好奇心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开动脑筋,研究课本内容,综合考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素材,以问题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生认识音的高低时,教师可以问:“我模仿两种声音,同学们猜一猜我模仿的是哪两种动物的叫声好吗?”教师可以先模仿一下猫的叫声“喵喵喵”,再模仿一下狗的叫声“汪汪汪”。然后问学生:“我模仿的是什么动物?”学生很容易就能答出:“猫和狗。”接下来再问:“你们认为我模仿的这两种动物哪一种叫的音高,哪一种叫的音低呢?”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然后再问:“同学们想不想认识音的高低?”答:“想!”随着问题的一步步深入,层层递进,逐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课堂内容的讲解做好感情铺垫。
2.音乐游戏,增加兴致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知识水平特点出发,创设和谐有趣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引起小学生的情感共鸣,让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是小学生既喜欢又经常参与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音乐游戏的形式,通过游戏让小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进而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游戏是以音乐为核心,以发展小学生音乐能力为目的而进行的游戏活动,小学生在伴随着音乐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感受音乐的意境,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它能使学生在玩耍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音乐游戏也为沉闷的课堂投下一颗石子,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小学生认识音符时,教师在上课前先准备好七种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根据学生人数,七个人一横排站队,第一横排每人拿一面旗子,不同颜色的旗子分别代表1(do)、2(re)、3(mi)、4(fa)、5(sol)、6(la)、7(si)这七个音符。游戏规则是教师在钢琴上弹奏这七个音符,弹到哪个音符,手拿代表这一音符旗子的学生就把手中的旗子举起来并唱出这一音符,直到七个音符都举起来,全班学生拍手一起唱一遍。哪位学生站错了位置,或者听错了音,就请其跟着教师弹奏的琴声唱一遍音阶。第一排结束后,第二排重复一遍,依此类推,让全班学生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这样,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七个基本音名以及其排列顺序,并且记忆深刻。
二、营造快乐氛围,感悟音乐魅力
1.联系生活,提高认知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活动中,以小学生的生活认知为基础,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课堂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新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探究式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营造既平等民主又活跃的课堂氛围,使课堂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利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愉悦身心的目的。例如《你的名字是什么》这首歌曲节奏简单,容易掌握,唱起来朗朗上口。而新生刚刚进入学校都急于知道对方的名字,因此以音乐的方式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更容易帮助学生学习这首歌曲。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上名字并配上音符等,教师拍手唱节奏,学生跟唱,然后把歌词内容唱出来,教师在教室里边带唱边来回走动,随机指一位学生,教师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跟着节奏回答。在重复练习中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2.角色扮演,张扬个性
要学习好音乐,就需要勇敢地站起来,大胆地唱出来。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往往有一些学生很自卑,怕出错,不敢表现,只愿意站在角落里听别人唱歌,看别人表演。教师要更多地把目光放在这样的孩子身上,用微笑和赞美的眼神,肯定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鼓励他们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教师可选用有角色特点的歌曲,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表演,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教师要设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通过分析小学生的独特心理,了解小学生的心态,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把歌曲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在角色扮演中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乐谱,培养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张扬自己的个性。例如在教《闪烁的小星星》时,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室的空地上画上九个格子,每个格子中间贴上分别写有6(la)、1(do)、2(re)、3(mi)、4(fa)、5(sol),还有休止符(0)的卡片。活动开始前,教师在钢琴上弹不同的音,让小朋友自由地在格子上跳一跳、唱一唱,感受一下。然后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先让一个学生分别唱出几个音名,然后一组学生就根据音名跳到相应的格子中去,并且在跳的过程中可以做柯达伊手势模唱。教师还可以在琴上弹出单音,让学生听,学生迅速地跳到相应的格子中。通过这些亲身参与的表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和听音能力。
总之,小学低年级音乐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挖掘素材,创编多样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音乐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环境
在过往的教学当中,小学音乐教学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很大程度上未按照正常步骤来开展,教学时间甚至被其他课程所占用,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如今,素质教育正在国内全面开展,应试教育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想要在今后更好地培养人才,就必须坚持从小开始,要让小学音乐教学不断地健全,良好地解决过往的各种问题。
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小学音乐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强调音乐上的技法,同时在环境的标准上也比较多。一般而言,小学生自身表现出天真的特点,自身的复杂想法较少,因此充满了天马行空的现象。在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过程中,可尝试通过创建良好教学环境来完成,让小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加强思维的拓展,打破固有条件的限制。
1.引导学生多多思考
现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表现为唱歌和简单的发音,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特长的培养。例如,在教W的过程中,教师会依据学生本身的音色和学习倾向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培养。同时,在课堂的音乐欣赏中,将古典音乐、爵士音乐等向学生进行大量的播放,让学生自行理解以后,再互相讨论,从而减少了课堂的枯燥,加强了学生的思维创新。
2.鼓励学生创新
小学音乐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基础教学目标很容易出现,可以通过较多的方法和手段得到较好的成绩。因此,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当中,如果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都应该予以一定的重视,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可以将各种创新进行共同讨论,最终形成较为统一的内容,在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小学音乐教学在落实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创新并不能通过传统的课堂形式来完成。其他的科目教学,往往会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理论化教学,学生的内心遭受到了很大的压抑。在音乐课来临时,如果还是继续在课堂上不断地唱歌,不断地发音,则很容易在内心造成强烈的抵触情绪,届时并没有办法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性,对最终的教学成果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建议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积极地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1.参观音乐博物馆
教师可带领学生适当地参观各种音乐的博物馆,或者是与音乐具有密切关系的地方,激发学生内心对音乐的渴望,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维上的创新来取得更好的成效。现如今的音乐发展类型多样,并且在特色方面也比较显著,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
2.制定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实践
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延伸处理。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知识的要点和课程本身的内容,为学生制定较多的拓展内容,让学生在课下、放学后积极地学习音乐知识,通过自主探究的模式来完成创新,之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得到教师认可的同时,还能够将思维进一步的巩固,保持平稳进步。
三、突出音乐魅力
就小学音乐教学而言,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本身所具备的魅力,在各个方面都可以较好地学习,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带给他人更多的欢乐与享受。所以,应该针对各种音乐予以较强的把控和利用,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充满兴趣,进而将思维创新充分的激发。以《童年》这首歌为例,在教学前,音乐老师可以准备CD等材料,在课堂上将这首曲子先播放一到两遍,让学生将这首曲子和自己的梦想做对比,使学生联想到这首曲子中展现的画面,“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最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梦想和生活轨迹编写进这首歌曲里,让学生在锻炼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加深了自己对于音乐知识的认识。
总之,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激发学生思维创新展开讨论,从已经得到的成果来看,现下的很多小学都对音乐教学提高了重视,日后,应在小学音乐教学上深入研究,健全教学体系,推动学生思维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胜敏.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学[J].音乐时空,2015(9):188.
1.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 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认识不够。农村小学,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要不要开展艺术教育,能不能开展艺术教育,如何开展艺术教育?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理论同实践结合的问题。
然而,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对于艺术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一是升学考试中没有专门的艺术考试要求,现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要求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学校都放松和忽视了艺术教育。二是认为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条件不具备,很难开展也无法开展。在农村小学存在的微弱的艺术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重知识传授,轻学生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只求艺术教育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甚至只求艺术教育的课时完成,不重艺术教育的实际内容,不重艺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农村是名存实亡了。
1.2 教学观念落后,领导不重视。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对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惟一标准,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范围。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或“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显然,这是造成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而且在农村小学,乡、校一级的基层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认识不足,认为音乐是人人都可教的课,所以凡是认为教不好“主课”的老师就去教音乐,音乐教师当然就低人一等,于是纷纷改行,使本来就缺乏的音乐教师就更加缺乏。因此,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使乡村小学重视音乐教学。
1.3 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缺少正规培训。目前在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仍有一定数量的非音乐专业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由于没有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任音乐教师,学校的钢琴非音乐专业教师不擅长弹奏,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只成了学校创品牌验收的办学硬件摆设。由于其他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反映了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素质急待提高。音乐教师尤其需要经过特别的专门培训,但实际上他们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却少得可怜,于是许多能唱两首歌的音乐爱好者便成了音乐教师。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又一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1.4 农村学校条件差,设备简陋。在城市中,家长为了孩子买钢琴请家教已不再是新鲜事了。但是在农村,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很多学校里连一架钢琴也没有,特别是在学校特长生培养上,教师只能依靠课本来进行,所谓的艺术教育只不过是唱唱课本上的歌曲、跳几个简单的舞蹈而已,简单乏味,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没见过钢琴,甚至手风琴,缺少音乐专用教室。在农村小学,不仅低年级的音乐唱游活动难以开展,就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上课也受到制约。学生坐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课,受课桌、凳子、学习用品等影响,学生在音乐课上的活动空间受到束缚,有时需要练声、唱歌,全班学生站起来都很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音乐课,发出的声响,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班级上课。可见,没有专用音乐教室会有许多不便。其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虽然学校有电脑、多媒体、影碟机、投影仪等设备,但极少用在音乐教学上。由于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也就使得音乐教学的设备缺少独立性,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需要指出的是,音响、音像资料也需要不断地丰富,特别是有些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使得音乐欣赏无法进行。这种现象制约着学生亲自操作实践的能力,这对音乐艺术这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无疑是一大障碍。
1.5 农村学校学生活动范围小,参与少,心理素质差。音乐自古以来都被伟人、诗人、学者、画家等所推从,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发展人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作为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特别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他是很难从某些好的音乐中找到共鸣的,当然不可否认,孩子们都爱好音乐,但同时也都不擅于表现音乐,这也是事实。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对一些娱乐性的活动参与少,甚至有的家庭条件差,根本无法让孩子接触这些东西。学生听的少,接触的少,所以对新鲜事物既好奇又害怕,尽管想表现但又害怕出丑,不敢表达,这种心理也是很正常的。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只有在轻松、自然、和谐的气氛中才能发挥出来。如果心里紧张、胆怯,又怎能充分表现音乐呢?
1.6 农村学生家长的观念对孩子接受音乐形成了障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同样会受到阻碍。首先,从一些家长的思想上看。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学音乐根本就不是正规学习。有人对100名家长的调查中获得:有78人表示音乐教育会对孩子的成绩产生不利影响,有15人表示时间安排得恰当不会影响,只有7人表示两者可以相互促进。记得一次学校举行艺术节,我们在检查时,有一个学生主动提出不参加,他说是父母不让他参加,说这样做没意思。面对这样的结果,艺术教师又能怎样呢?
其次,家长的阻拦造成一些学生不敢大胆、放松的表现自己。父母只要一句话‘快去做作业,’这时,孩子呆在屋里一定要静悄悄得,否则就会遭到训斥。家长的这些思想、做法,遏制了孩子活泼的天性,让他们只会安静地呆在屋里去所谓的学习。时间久了,孩子越来越安静,上课不敢大声回答问题,更不敢大大方方地表现音乐了。
1.7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在此情况下,不少学校虽然订了教材,但无法按教材的要求施教,以至不得不抛开教材。许多教师不讲乐理知识,不渗透五线谱常识,没有音响资料,更谈不上如何去欣赏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
1.8 素质教育实施不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给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尽人意。对语文、数学的分数过于重视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在前几年,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里,对音乐、美术课程有专门的艺术教师,艺术教育搞得也还不错,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也在不断下降,就连以前的艺术教师也得去上其他的课程,这就严重影响了艺术教育的专业性,教师不能专心去搞艺术教育。偏僻一点的学校里干脆不上艺术课。艺术教育过于走形式,许多教师都想:艺术教育搞得好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把语文、数学的分数搞上去就行了,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学校的艺术教育正在走向可有可无的地步。
2.如何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2.1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应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尤其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激活思维,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推向深入。让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确实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即从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认识,使音乐课成为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同时,音乐教师在教师评优评先活动中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面对农村专业音乐教师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非专业音乐教师的培训,提高音乐教师素质。
2.3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制约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也是感官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是感官听觉的教学。录音机、电视、钢琴、多媒体、手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配置足够的音乐图书、唱片、光盘等资料,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各学校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专用教室,配置钢琴,并拿出大量资金添置音乐教学设备,从而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只有教学环境的改变,音乐教师的自身价值才能体现,音乐教师忠诚音乐教育的信念才能坚定,从而使我国的农村音乐教育得到开拓和发展。
2.4 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与艺术实践活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普遍为单纯的唱歌教学,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呆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在让学生学好理论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社会实践,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发展音乐才能,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2.5 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校园内外应结合本学校的实际特点,经常开展各式各样的文艺活动,活跃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音乐教师应身先士卒,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校应积极举办各类音乐培训班,如声乐班、器乐班、舞蹈班等,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2—0022—0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课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是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一、丰富渠道,促进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音乐课的“审美性、实践性、创造性和表演性”决定了音乐课的专业性。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的音乐教学基本功。而如何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坚持练习。音乐教师一定要每天坚持基本功练习,如发声练习、钢琴即兴伴奏、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等。
2.辅导学生。对于音乐教师来说,“传道授业”就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训练,“解惑”就是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疑惑进行分析研究,指导释疑。教师只有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在帮助学生由进步走向新的进步、由成功走向新的成功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实现音乐教师的价值,实现音乐教师的职业理想。
3.善于表现。既然音乐是表演的艺术,那么,音乐教师只有在表演的过程中才能完成对作品的“第二次创作”,才能在一次次表演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完美。当然,表现的前提是自己首先要有“料”。笔者认为,我们的音乐教师至少要有3首以上的拿手声乐作品,3首以上的拿手器乐作品,有条件的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举办个人音乐会等。要珍惜每次表现的机会,因为我们的优秀表现会带来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使更多的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4.学习反思。音乐教师要坚持读书,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学习音乐教学理论和方法,学习音乐发展史和音乐创作等。音乐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自我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反思音乐课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等。
二、加强评价,激励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由于音乐教学没有统一的书面考试,因此,我们很难衡量一位音乐教师所承担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对音乐教师进行有效评价,是激励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效手段。
1.评价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的热爱程度和敬业精神。对音乐的执著是音乐教师热爱音乐教育的基础,是焕发音乐教学激情的源动力。只有热爱音乐,音乐教师才能做到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才能尽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这也是音乐课教学质量的灵魂。
2.评价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上好音乐课,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但并不是说专业素质高,教学质量就高,二者不能划等号。
3.评价音乐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以人文教育和美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理念体现、富有感染力的氛围情景营造、融洽互动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师生之间的欣赏激励是音乐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水平的最佳体现。也许暂时没有这样完美的课堂,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完美课堂的理想。
4.评价音乐教师辅导的音乐特长生的水平。“名师出高徒”,用在音乐教师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当然,教师要善于发现优秀的学生,具有潜力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富有责任的教学。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音乐鉴赏课程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和对音乐的大体了解,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音乐鉴赏课程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强调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对于音乐的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音乐的实际情况,留心观察并详细了解每一位学生在音乐课程中所表现的独特优势和个性,同时教师要充分抓住时机,利用这些优势,有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鉴赏的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被表扬,这类学生只要经过表扬就能使成绩得到提高。这时,教师应对于这类学生要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的内心拥有一种满足感,增加了他们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然而,有的学生需要进行严格对待,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使他们认真学习。由于在一个班级里,每个人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高低相差很大,同时对于感兴趣的音乐类型也存在很多不同,这些差异性因素都需要教师进行留心观察和思考。在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范围内,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采用不同种类的方法,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只要学生对于音乐鉴赏充满了兴趣,学生便会主动积极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另外,教师要注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向正确的鉴赏方向探索。由于音乐鉴赏本身就是一个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进而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灵活运用教材内容
音乐鉴赏是一种美的享受。而音乐鉴赏课程强调的是重视音乐作品内涵的审美能力,即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从感性的角度入手,用最真实的情感打动人心,激发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可,这样,学生才会对音乐鉴赏课程充满想要探索的欲望。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学习,将对音乐的审美需要贯穿于整个对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真正魅力,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在音乐鉴赏课程中有关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和分析过程中,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大好河山,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有效将自然和音乐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将音乐和文化充分融合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现代的教育是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在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扩大对于音乐学习的范围,逐渐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水平。比如,在孟姜女哭长城的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出来,将音乐和文化有效结合在一起,音乐鉴赏和古诗词或爱情故事之间的有效结合,这样更能引发学生主动进行音乐鉴赏的兴趣,进而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使得学生的文化修养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不断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学生学习音乐鉴赏课程过程中充当着“指明灯”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增强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的能力等,不仅让自己在音乐专业上有着明显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对音乐的领悟能力,拓展对于文学、美术等方面内容,这样才能满足新标准课程的要求。另外,教师在注重音乐方面的提升的过程中,还要积极拓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相关的现代化技术,这样才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等,更好的将音乐鉴赏课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新颖,更好地将音乐鉴赏课程做得更加出色。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新的榜样,这样才能确保音乐鉴赏课程的顺利开展,进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审美体验;音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59-01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这个世界进行感知和认识的初级阶段,其审美价值在不断的审美体验中慢慢形成。利用音乐对小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行激发,不仅是小学阶段启蒙教育特质的客观要求,同时更是从小学生具体发展特点出发,进行启发式与引导式培养的有效措施及策略。
一、音乐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
在对音乐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个名词――“音乐审美体验”,它指的是青少年在欣赏或者创作音乐作品时产生的耳愉悦体验以及相关认识。由此可见,就音乐欣赏本身来说,其实已经包含了审美体验,即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在进行审美体验。
1、构造立体世界,丰富审美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音乐作品的有效表达可以带给学生一个通过聆听构建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构造的基础因素只有音符,这样一来,学生只有靠着音符、旋律以及自己的想象力来构造出与音乐氛围相融合的世界,不仅可以带给学生愉悦的感受,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审美。
2、放松心情,提高情趣
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由旋律代替了周围嘈杂的声音,学生通过音符构建独立的、立体的独属于自己的世界的同时,还能有效放松自己的心情,让自身的所有审美感官都变得敏感而透彻,从而提高情趣。
3、带来感悟,丰富认知
就音乐作品内容本身来说,其实就是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音乐是基于一定素材基础上的,通过创作者思想价值的融入,创作出能够完美表达作品原型以及作者思想内涵的作品。因此,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愉悦身心,同时还能通过音乐的启发特性,丰富原有的认识和认知。
二、利用音乐激发小学生审美体验的具体措施及策略
音乐本身包含了创作素材以及创作者本身的审美取向,利用音乐对小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行激发,不仅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适应小学生发展特点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充分发挥音乐审美体验,提升小学音乐启蒙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下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就其有效应用策略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1、合理导入,构建想象框架
在音乐作品欣赏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在导入环节下工夫,引导学生构建想象的框架,为接下来欣赏过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比如就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内容《春天悄悄来临》来说,音乐欣赏之前,教师首先需结合春天的具体特征,就春天到来的体现进行讲解和提醒,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都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的脚步走近了呀?”,这个时候,学生通常都会踊跃回答,其中包括了“燕子回来了”、“小草、柳树发芽了”、“河里的冰块化了”等多种答案,这时,学生的脑海里基本上已经通过各自的生活经历及所见所看构建了春天来临的画卷。
2、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层次,科学选择音乐作品
就关于春天的音乐作品来说,种类很多,并且根据创作者的等级水平以及参照素材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的深浅层次也有所不同。除了合理的框架导入外,教师还应从学生的具体认识水平、迁移水平以及想象力水平对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筛选,尽量贴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春天悄悄来临”主题下的音乐欣赏最好能够选取欢快一些的作品,如“春天在哪里”等欢快清新的作品。
3、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有效辅助和利用
除了上文措施外,利用音乐激发学生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充分利用,在音乐作品播放的过程中,最好能播放一些图片进行说明和辅助,帮助学生构建“春天世界”的具体形象。《春天悄悄来临》这一欣赏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去收集一些与春天景色相关的图片,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当做插图进行比对说明,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丰富审美体验。
4、轻松愉快氛围的良好营造
就音乐作品欣赏来说,本就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温和的态度与轻松的语气,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学生审美体验的敏感度。比如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短片进行教学的开启,或是和学生进行沟通,询问学生今天的心情及感受等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同时还能有效拉近距离,为学生审美体验的深度化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利用音乐对小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行激发,不仅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适应小学生发展特点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充分发挥音乐审美体验,提升小学音乐启蒙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特点,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应合理导入,构建想象框架,为接下来欣赏过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其次,应从学生的具体认识水平、迁移水平以及想象力水平对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筛选;此外,还应对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充分利用,辅助学生深化审美体验;最后是轻松愉快氛围的良好营造。
参考文献:
[1] 邬媛.用音乐激发小学生的审美体验[J].现代交际,2014(08)
[2] 季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分析与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音乐;培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24-01
小学阶段是儿童创新能力逐步发展的时期,小学生对音乐天生感兴趣,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感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也能在音乐活动中进行自我表现,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到培养。那么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注入创新思想
目前,新课标要求实施创新教学,而实施创新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向学生注入创新思想,只有教师自身充满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活动中,教师只会教学生唱唱歌,好一点再根据歌曲,配上几个舞蹈动作跳几下就算教学到位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针对同一首歌,用同一曲调和同一表情在反反复复地唱着,因为过于死板,没有创新,只是一层不变地,枯燥地,机械地进行,学生感觉不到新奇,没有兴趣,也只会全盘照抄,把老师的音调和动作一个个照样子模仿下来,最后在进行演唱时,全班学生都是一个声调、一个动作,即使教师教学有错,也会错在同一地方,更谈不上去进行自我创新了。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把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理念改变过来,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要把知识传授型教学发展为开发学生智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并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能学会变通,能创造不同的音乐。
二、营造“创造教育”环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换句话说是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只有在深厚的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创造教育”环境是指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环境,它包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等要素构成的教学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总和。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耳、眼、口、脑、手“全频道”式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表演能力等多种能力,从而形成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它不仅能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音乐教学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如课外音乐活动、研究性学习等等。
三、音乐学科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
1、从兴趣入手,培养少儿的音乐创造力。兴趣是培养少儿音乐创造力的源泉。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少儿对音乐的喜爱,让他们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享受音乐,提升他们创造力的源泉。抓住培养兴趣的着力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少儿音乐兴趣最好的方式。
2、一要启发想象,唤起创新。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力。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形象、创造音乐情节,从而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小学生以生理听觉为基础,以心理想象为出发点,有思考地听赏音乐。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小学生参与到音乐想象中。(2)提醒小学生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感觉音乐。(3)提倡独立性思维品质,鼓励他们在听赏过程中独立地感觉音乐带来的震撼,让他们拥有创造的灵感。音乐结束后,可让同学们讲出自己的所思所感,使小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3、三要树立自信,肯定创新。每个人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赞许,但在创作时,他们又都觉得音乐艺术是那样的高高在上、神秘莫测,这就大大抑制了小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帮助小学生树立信心,尝试成功的滋味,激发小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小学生对于音乐形象的描述,可能会出现扩大、缩小、重组甚至变形的现象,对此,教师要有求新求异的观念,支持小学生的奇异思维,以此来培养创新能力。
4、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小学阶段的创造性来源于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信、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学生有了敢于创新、独立、自信、大胆的个性品质,就会独立去思考,自由去创编,大胆地去表现,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培养。例如,在一次音乐舞蹈课上,我要求学生学做“花开”动作时,大多数学生表现很好,只有一个学生把双手举在头顶上,睁大眼睛,嘴张得大大的,舌头也伸出来了。过了一会儿,他说: “老师我做的是盛开状的花。”当然,学生这种自信、大胆、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也受到了表扬。接下来,学生利用肢体表现出各种形态各异的花开动作: 有刚开放的,有花蕾状的,有状,有喇叭花状,等等。经过音乐活动的表演,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变得更加独立、自信,敢于表现、勇于创新了,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总之,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它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潘 菲. 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 亚太教育 , 2016年02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Optimiz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and improve classroom efficiency
Wang Yushu
【Abstract】Music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students noble sentiment and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shaping the mind of students,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ut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mu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till exist many drawbacks,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emphasis on some primary school music education is not enough, the music teaching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eaching, music teachers' overall quality level needs to be improved, students' music literacy and music appreciation ability is relatively weak, low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Therefore, active music classroom atmosphere, optimizing the music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music learn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music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促进学生美育基础教育,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活动重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加强情感培养。面对目前死气沉沉的音乐课堂,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全面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一切以人为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下文首先分析加强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教学。
一、加强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必要性
(一) 有利于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背景下,全面加强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教学,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 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活跃的音乐课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心理需求,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中参与到音乐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有自身的爱好鼓励学生去学习音乐知识,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状态,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中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陶冶自身的情操,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
(三)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音乐是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是情感的交流和传递。加强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有利于学生爱国情怀的强化,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实现学生素养的提高,最终促进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教学
(一) 完善教学环境,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音乐教学理念,一切以人为本,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体验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局面,教师要注重同学生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平等尊重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要加强教学氛围的营造,完善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比如可以张贴一些著名音乐家的海报,放置一些音乐器材的模型等,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的熏陶下激发自身对音乐课程学习兴趣爱好。
(二) 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这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全面改革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的教学方法,活跃音乐课堂氛围,优化小学音乐教学。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先进的音乐软件,以声音和画面的刺激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伴随着音乐前奏的响起,出现相应的意境画面,牵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重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引入情境,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先准备相应的教学刀具,在时鼓励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去跳去唱,在无形之间展示自身的才华,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表演,比如模仿大象走路的样子、蝴蝶飞舞等,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情境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加强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整个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者,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要全面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一切以人为本,不断加强自身音乐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树立可持续学习的思想。学校要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开展研讨会,交流老师间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音乐教学,活跃音乐课堂氛围,不断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
关键词:趣味课堂;音乐教学;有效措施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对音乐课程缺乏基本兴趣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学生对音乐课程所教授的内容缺乏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本身的不重视。比如,部分小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不愿意学习经典红歌或课本上的歌曲;又或者觉得音乐课堂上的气氛过分沉闷,情绪难以调动,而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甚至扰乱课堂纪律等。这些问题都严重打击了小学生作为音乐教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小学音乐教学缺乏实效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擅长“模仿”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学生善于模仿的天性,为小学生今后的音乐发展奠定牢固基础,必将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的许多音乐教师都不够注重这方面,而是把教学内容和目标仅仅停留在学会几首指定歌曲之上。既不懂得如何开展“体验式”“探究式”教学,也不懂得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小学音乐教学变成一场“学唱某一首歌”的枯燥课堂。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的有效措施
1.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和其他艺术欣赏课堂一样,音乐教学也需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在艺术世界中,通过想象和联想,调动审美经验,去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艺术所带来的美感。因此,即便是在歌曲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意给学生设置某种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艺术情境中,投入更多饱满的热情。比如,在教授低年级学生学唱音乐歌曲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于大自然中细心聆听风的声音和小鸟放声歌唱的声音,并且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把这些声音都想象成美妙的音符,接着再教授学生关于大自然的歌曲。
以冀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的《春来了》为例,在本节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校园中细心观察美丽的大自然。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或者现场演示的方式,组织学生聆听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鲜花开》等音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浓浓春意,并且询问学生,从刚才的音乐中想到了大自然中的什么?当学生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到黑板上将自己的想法用粉笔画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最后,进入课堂的下半节教学环节中,教师则可以教授学生学唱《小雨沙沙沙》这首天真活泼的儿歌,想必此时的学生都能投以轻松活泼的情绪。
2.整合网络资源,运用多媒体设备,调动学生积极性
音乐欣赏课程不仅要调动耳朵去听、嘴巴去唱,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色彩丰富的图像动画的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强。因此,教师要有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现音乐教学的图文并茂、视听结合。还是以前文所提到的《春来了》为例,在欣赏这一单元的歌曲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制作一些教学课件。其中包含了“鸟鸣虫啼”的录音素材,还有百花齐放的图片资料以及关于大自然的纪录片等。等到课堂上对《杜鹃圆舞曲》《鲜花开》等音乐进行欣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然后再播放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兴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春的气息。不难想象,这种融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音乐课堂,对于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歌曲意境,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加强音乐课堂的表演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喜欢玩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使然。如果教师能够将游戏融入音乐教学中,必将大大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一方面,渗透了游戏环节的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另一方面,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采取表演教学法,在教会小学生学习《小猴子有礼貌》这首难度较高的歌曲时,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演的成分,并且鼓励学生在学会歌曲之后,参与情景表演,让学生戴着小猴子和山羊的头饰来进行表演。或者,以《颂祖国》这首歌曲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该歌曲伴奏,在歌舞等多种有趣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性的艺术表演能力。比如,教会学生模仿书中小朋友的动作,用拍手来伴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