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范文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

第1篇: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范文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ject;completion settlement;audit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8-0018-03

0 引言

高校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一项常规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控制工程造价,为学校节约有限的资金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体现高校内部审计的显性增值价值的突出方面。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详细阐述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典型案例,梳理审计中发现的各类突出问题,从中提出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审计意见。虽然竣工结算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谈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意见比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问题的分析,总结做好工程结算审计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案例背景

近年,X高校对各校区住宅楼进行整体节能保温改造,而楼内各单元公共部分未粉刷,污黑灰暗,内、外观不协调。为了改善教职工校园内居住环境,经获批房屋维修资金,对各校区近90栋住宅楼内260多个单元楼内公共部分(门厅、走道、楼梯间等)进行粉刷等维修工作。

X高校将该工程分为4个标段,委托招标机构进行公开招标,分别由4家施工单位中标,招标中标后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单位按照招标要求进行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报X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结算审计。

招标工作内容:住宅楼室内公共部分的内墙面刷815涂料,墙裙刷油漆,踢脚线刷油漆,部分破损墙面零星抹灰,破损楼梯扶手,地面,楼梯踏步修补,破损照明灯具更换等维修工程。

2 审计过程及方法

2.1 审前资料预审工作

X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转变思想观念,转换思维方式,正确把握工程结算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由于审计任务重,人员少,加之前期发现上报的工程结算资料存在诸多问题,X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不断更新审计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改变原来送审结算即刻接收的审计模式,将工程结算审计关口前移,做好审前资料预审工作。

X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维修招标工程报审资料清单要求如下:

①审计申请书;

②项目施工申请报告或基本建设与维修改造项目申报书;

③基本建设与维修改造项目变更(或追加预算)申报书;

④招标文件(含工程量清单、招标补遗);

⑤招标答疑及承诺;

⑥招标控制价;

⑦投标文件(商务标、经济标);

⑧中标通知书;

⑨工程施工合同(含补充合同及补充协议)及有关会议纪要;

⑩施工变更签证、经济技术签证;

{11}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含影像资料);

{12}竣工图纸(如无图纸可以提供简图);

{13}竣工验收意见表或竣工验收报告;

{14}工程结算书、工程量计算书(含投标和结算);

{15}承诺书。

另外,对报审资料也做了详细要求:

①以上所有资料各要素必须齐全,全部需要原件;

②招标控制价、经济标、结算书、隐蔽工程影像资料需另提供电子光盘;

③招标前期如有设计施工图纸的需提供设计施工图;

④施工过程中若发生设计变更需提供设计变更通知单;

⑤除以上资料外,审计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另行要求。

2.2 审计实施过程

X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安排4个审计组分别对每个标段结算实施审计,并且每组安排2名人员,1名主审和1名辅助审计。审计组详细审阅招标文件、合同、施工单位上报的结算书、签证等资料,审计人员、施工单位、甲方代表对工程进行现场踏勘,详细记录工程量情况,由三方签字确认。

随后,审计人员对工程内容进行详细审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结算进行审计。最后与施工单位达成一致意见签字同意审定价后,出具审计意见书,作为该工程的最终结算价格。

3 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意见

3.1 招标文件对工程量前后约定不一致,造成工程造价失控

该工程招标文件对工程量计算依据:要求招标人一定要到现场勘查详细情况,根据工程内容,认真核实工程量。如在报价过程中有遗漏或少算工程量,结算时不做任何调整(经甲方认可变更的除外)。而招标文件对各标段工程量均提供了暂定量,并指出提供的工程量均为暂定量,工程竣工后按实际发生量进行结算并报校审计处审计。上述内容造成前期工程造价失控。

审计意见:由甲方解释出现上述不一致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办法,避免前期造价失控的问题。

3.2 招标中的暂列金不符合要求

招标文件要求,每个标段有30000元的暂列金。

暂列金:属于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其他项目费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包括在合同中,工程任何部分的施工,或提供货物、材料、设备、或服务,或提供不可预料事件之费用的一项金额。暂列金额是业主方的备用金,这是由业主的咨询工程师事先确定并填入招标文件中的金额。

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报价分为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别执行全国统一的建筑、安装和装饰装修定额。

暂列金属于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的组成部分,而与招标要求定额计价不符。

审计意见:将暂列金在报审总价中予以扣除,属于变更的做相应的变更手续。

3.3 评标专家审阅资料不细致,导致个别中标单位主材价格偏高

经比较分析,4家施工单位报价和结算资料,其中3家墙面调和漆和815涂料价格维持在12元/公斤、1元/公斤以内,1家施工单位两个主材价格为15元/公斤、5.5元/公斤。涂料价格高出其他中标单位450%而中标。

审计意见:由招标办提供有关招标答疑资料,若无该问题答复,按照审计一致原则,上述主材价格均按12元/公斤、1元/公斤进行结算。

3.4 施工单位利用漏项的投标技巧而低价中标

招标对粉刷的墙面处理要求提到:先将原饰面铲除。该工程3家施工单位在招标报价和结算资料中均有墙面抹灰面铲除,且套用相应定额子目,而其中1家中标单位投标报价无该项内容而中标,同时在无铲除原墙皮的施工内容基础上,增加抹灰面刮腻子二遍,刷815涂料。

审计意见:该施工单位未铲除墙面抹灰面,且消耗量定额中对刷涂料工作内容的要求:基础清扫、配浆、刮腻子、磨砂纸、刷涂料等全部操作过程。因此,审计对增加抹灰面刮腻子二遍不予认可。

3.5 施工单位上报结算资料不严肃,造成审计缺少依据

3家施工单位在上报结算资料时均对工程量进行了认真复核,在甲方认可的情况下对工程量进行了增减调整后上报资料,而1家施工单位仅仅将原投标报价预算表复印后上报作为最终结算审计。投标资料显示,2013年7月,人工单价均为68元/定额工日;2015年10月其上报结算资料显示,人工单价均为68元/定额工日。该施工单位这种上报结算资料的做法直接导致审计部门在结算审计时无法核实其结算资料何时完毕,其人工价差调整无依据。

审计意见:审计认为,该施工单位中标价中的人工单价信息是对X高校该工程的优惠,且在送审结算资料时也未做调整。如果按照竣工时人工单价信息进行调整,直接导致增加工程造价1.58万元,增加总造价11.82%。为了规避审计风险,审计要求招标办、甲方提供有关资料,同时向当地造价站咨询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

4 思考和启示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审计部门要做好该项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审计关口前移,提前介入招投标工作

通过对上述案例竣工结算审计问题分析,不难发现造成结算审计工作难以推进的原因大部分是前期招投标工作不规范、不细致等造成的。因此,笔者提出如下解决思路:①应将审计关口前移,尝试提前介入招投标工作,避免结算时出现种种问题。②做好与招标管理和甲方沟通工作,明确指出其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各部门的管理水平。

4.2 规范送审资料预审工作,督促施工单位提高资料的完整性、清晰度和谨慎性

①对不具备审计条件或不合规、不全面的送审资料均拒绝接收,并建立一次告知制度,将不符合要求、缺失的资料均告知高校的送审部门,并督促其和施工单位尽快完善资料。

②对预审工程资料建立台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梳理,避免前后不一致,防止送审单位对资料不完善、不补充又进行送审的漏洞。

③要求施工单位做出承诺,对报审的全部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负责;因漏报、少报及不规范编制结算资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自己承担;工程项目送审后,施工单位、相应管理部门不再向审计提交任何补充资料,审计也不再接收任何补充的资料,保证审计的严肃性。这样大大提高竣工结算审计准确性,提高审计效率。

4.3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工作能力,加强队伍建设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的能力,审计人员既要懂经济、工程造价等方面知识,还要求有较强的沟通和谈判能力。

①审计人员要关注工程建筑行业形势,主动学习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平时注意研究定额、清单计价规范,了解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有关定额组价内容。

②工作中,审计人员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多积累,这样遇到问题才能不慌张,与施工单位沟通时,才能有底气。

③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还要有很强的职业道德水平,工作中要顶得住压力和诱惑,坚持职业操守,恪守审计准则,据理力争,不要因贪图小利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

④审计部门要重视人员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员系统地学习有关工程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充实各类知识,提高综合工作能力,提高审计效率。

4.4 做好工程结算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

①全面了解工程概貌。审计人员接受审计任务后,不要急于踏勘工程现场,而应首先熟悉工程报审资料,审查招投标文件、合同、工程结算书等资料,关注取费、定额子目等的套用。对签证资料、隐蔽工程记录与工程结算书进行逐条比对,做好记录。

②仔细做好现场踏勘工作。一般应要求施工单位和甲方负责、熟悉工程情况的人员与审计人员一同对工程现场进行踏勘。现场踏勘工作很重要的一项是对实际工程量进行现场测量,根据施工现场痕迹、影像资料,及现场人员的描述,由审计人员一一做好记录。由于工程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施工原貌已无法还原,因此,踏勘记录要由三方人员签字认可,作为结算审计依据。

第2篇: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范文

审计定额子目套用。定额子目套用是否合理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审计定额子目套用的主要内容如下;审计机械单价、材料和人工是否符合市场价格及合同约定;对于不能完全套用定额子目的,审计其定额调整换算与规定是否相符;审计分部分项工程的材料耗用和施工工序是否符合选取的定额子目,人工、材料用量和单价等正确与否;定额规定工程内容完全不符合项目工程内容的,审计其补充定额编制合理与否。

进行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控制的措施

1.工程结算审计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审计结算编制应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及有关取费标准规定;认真检查核对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科学准确;核实各分项工程的定额套价情况;核对定额缺项工程的编制补充审计情况;认真检查各项计价依据是否充分、相关资料是否完整明确;检查计价条款以及招标文件是否符合各项有关规定;核对结算范围和合同承包的一致性;检查取费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核实赶工措施费是否依照合同约定计算以及现场签订的工程量的一致性;检查工程中各项材料、机械设备价格是否与市场一致,相关手续是否完备。

2.工程造价结算审计过程控制。

(1)搜集、整理好竣工资料。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必须搜集和整理好竣工资料,因为竣工资料是审计工程造价的重要参考,只有掌握了尽可能详尽的资料,才能更准确地进行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竣工资料主要有工程竣工图、各种签证、设计变更通知、设备的价格和主材的合格证、价格表等。

(2)及时、全面掌握工程实况。竣工图并不能面面俱到地反映工程造价,必须在了解竣工图的基础上,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全面地掌握工程实况,争取对在结算审计中需要用到的数据准确无误地掌握,对于一些优秀的工程结算,不仅深入施工现场,还应深入市场调研。

(3)忠于职业道德,掌握专业知识。工程结算员需要随时掌握各种费用文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环就是竣工结算,所以,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严谨、认真、细致的态度。另外,在进行结算审计时一定要忠于职业道德,不徇私情,不畏强权,保持良好的信誉。

3.工程结算审计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1)分组计算审查法。该方法是将预结算项目进行若干组划分,并把相连并具有联系的项目列为同组,根据工程量间同类别计算方式,对分项工程量进行审查或计算。

(2)全面审计法。该方法的实质为审计人重新对施工图预算进行编制。根据施工图对工程量进行计算,再将计算的工程量情况和审计对象的工程量进行逐一对比,并依据定额逐项对其单价进行核实。

(3)重点审计法。该方法和全面审计法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全面审计法区别在于审计范围有一定差异,该方法审计重点在于对施工图价值较高的分项工程量进行审计。

(4)分析对比审计法。这种方法是在对预结算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的前提下,找到同类工程造价的内在规律,整理出工程造价指标情况。再依据这些指标分析审计对象,以此找出不符合要求的分项工程,并对此类工程进行重点审计,挖掘差异较大的深层次原因。

第3篇: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电网工程造价审计;研究

一、信息化背景下电网工程造价审计分析

目前,随着国家电力事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已经相继建立起几十个信息系统项目,这些项目基本覆盖了生产、财务、营销、工程、物资、人力资源管理等各大主要领域,整体上来看,数字化、系统化、流程化管理模式,已经在公司核心业务中得到充分应用。其中,ERP系统;电网前期管理系统、项目规划库、项目储备库、项目计划库;财务管控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基建管控系统、工程结算管理平台;生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系统;经济法律系统等,都是与电网工程管理相关的信息化系统[1]。电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无论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还是材料采购、施工费用等,都会在信息系统中留下相关的数据资料,根据这些数据资料,就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为了提高工程造价审计的水平,审计人员需要立足工程业务实际,深入把握工程业务规律和信息系统、电子数据的特征,然后再逐一列出审计线索的特征。列举出特征之后,再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描述,并从海量数据中,搜索出符合特征要求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特征枚举、特征捕捉和特征分析,来寻找到审计线索并结合线下审计进行取证。

二、信息化环境下电网工程造价审计策略

(一)ERP系统一般都会挂接可研估算、初设概算等相关文档,通过这些文档查询与计算,以及企业OA系统中相关可研批复文件、初设批复文件等的查询与计算,就可以判断工程概算金额是否超过可研估算金额;ERP系统项目模块、财务模块记录了在建电网工程的投入与支出情况,通过这些信息数据查询,并结合工程决算报告模块查询结果,就可以核实工程最终决算金额与项目概算是否保持一致。

(二)核实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合规性。(1)对工程建设与施工的数量进行核实,核实的过程主要包括查询信息系统数据、实地核查工程现场、对比分析施工图与竣工图等内容。(2)利用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对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与招标文件核对,以此来审查工程数量与工程量清单是否存在差异;对投标人编制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文件,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其与招标文件是否一致;此外,还要比较综合单价信息与工程结算书,核实综合单价是否有随意调整的现象存在。(3)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单价对于工程结算,具有很大的影响,要分析这些单价是否调整过,以及调整的依据是否合理;其他措施费、各种项目费等,计算结果是否是依据合同所得,相关调整是否经过发、承包方确认等。(4)利用基建管控系统,可以对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情况进行查询,核实其中有无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以及因为非承包人因素导致的各类工程变更,同时,还可以核实各类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的手续是否齐全、合规,相关变更价款的报告是否经过监理和工程管理人员确认等。(5)由于各种非承包人因素,而导致的实际完成工程量的增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幅度,综合单价是否存在变化;超过合同约定幅度的工程量,综合单价及措施费的调整依据是否合规。(6)通过查询当地建材价格,并将其与合同约定的投标价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其波动幅度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如果超过合同约定幅度,调整是否依据合同进行调整的,在对价差进行调整的时候,是否只计取规费和税金。(7)在工程结算结果中,如果存在因甲方原因而产生的窝工费、赶工费等,应对这些费用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核实。

(三)对于工程分包业务的情况,可以利用基建管控系统进行查询,将查询结果与招标文件、合同进行比较,核实其中有无存在违规和违约问题;利用OA系统。来查询相关的施工企业合格分包商花名册,以确认承揽分包业务的企业资质情况[2];详细研判分包合同,清晰地辨别专业分包与劳务分包的界限,看其中有无存在核心业务违规分包或违法转包的问题。

(四)对财务管控系统进行查询,查询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的付款情况,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是否符合工程财务制度规定的上限要求;结算支付金额是否符合结算工程。

(五)电网工程竣工后,是否还存在尾工工程尚未完成。如果有,需要通过查询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决算报告,来判断尾工工程是否属于批准概算;尾工工程金额数量多少,是否符合概算金额5%以内的标准要求;确认尾工工程竣工时间,看其是否符合竣工决算报告完成后6个月内建设完毕的要求,如果不符合,项目有无必要取消。

三、结语

工程审计信息化是企业内部审计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电网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电网企业工程造价审计,也要不断发展完善,以建设出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审计软件或审计对接系统(模块),从而促进我国电网企业审计工作的发展。

作者:王富政 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第4篇: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对外投资;效益审计;审计建议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10SJB790021)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审计机关为了及时掌握国资公司经过企业改制、调整和重组,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根据《审计法》规定对国资公司以及所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投资规模、管理及效益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审计人员依法审计对外投资决策过程、合规性、日常管理等,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评价对外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促使责任方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对外投资效益审计应遵循内部控制导向原则和综合分析原则。审计人员首先评估对外投资决策、执行、处置等环节控制的健全性;根据健全性评估结果进行符合性测试,并提出完善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建议;根据符合性测试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考虑到对外投资效益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审计人员应根据对外投资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综合运用多种科学的审计方法,从而使审计证据更有力,效益评价结论更可靠。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必要时依靠专家的经验与能力对问题和现象本质做出定性判断。定量分析指标体系必须合理,并呈动态修正变化,以适应对外投资效益审计的时效性要求。

国资公司对外投资效益审计能够加强对外投资内部控制,规范对外投资行为,防范对外投资风险,保证投资安全,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国资公司资产安全、有效、保值增值。

二、国资公司对外投资效益审计发现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国资公司股权性投资大幅度增长,投资的行业分布较广,其中对房地产业和餐饮业的投资剧增,有明显向一般性竞争领域集中的趋势。

(一)部分对外投资项目未经国资监管部门批准。某市审计抽查发现有13个项目涉及金额2,863.83万元对外投资项目未经国资监管部门批准。例如,某公司2005年出资1,884.49万元,全资收购一家私人公司;某集团公司涉及10个项目,投资增减额775.45万元,投资项目是对以前改制退出企业的增资扩股。上述对外投资均未经国资监管部门批准。

(二)个别国资公司主营业务与公司设立宗旨不尽相符,主业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例如,某公司是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而设立的,但据审计调查,该公司2007~2008年非农企业投资项目担保金额占73%。

(三)少数企业利润分配关系未理顺。例如,某公司原由某国资公司投资设立,政企分开后已划归某集团管理,但审计发现,该公司2006~2008年实现利润仍分配给原投资单位作为部门经费来源,不符合政企政资分开的原则,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不利于加强部门预算的管理。

(四)部分国资公司对外投资收益核算不规范。例如,某市截至2008年末有3家公司未按权益法核算要求体现投资收益,存在调节利润倾向,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五)部分投资资金被长期占用,面临损失风险。例如,2003年以来某集团被下属公司占用的5,000万元资金,至2008年末尚有大部分资金未收回;某公司于2001年6月与其他公司合作投资本金2,020.75万元至2008年末未收回,同时在2003年4月购入国债1,000万元被证券公司挪用,目前该证券公司正处于破产清算过程中。

(六)部分政府调拨资产尚未到位。如,按政府抄告单要求某公司应将其部分资产注入其他公司,但至2008年末账面尚未调整到位。

三、国资公司对外投资效益审计内容与评价指标

审计机关依法审计对外投资决策过程、合规性、日常管理等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对国资公司对外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和监督。

(一)对外投资经济性审计。经济性审计主要审计对外投资项目的建设成本,应重点审计对外投资项目(预)决算。审计对外投资项目的工程量及各项费用的计算过程是否符合要求,数量是否正确;审计项目设计变更手续是否齐全、变更内容是否真实;对外投资项目最终决算与项目预算有无重大差异;审计建设单位有无及时办理工程决算等问题。经济性审计更注重对外投资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建议根据审计计划采用跟踪审计方式,通过对项目的经济性审计可以防患于未然,对于不当费用的发生以及不利因素,能够及时纠正和剔除。对外投资项目经济性审计评价指标主要有:

1、实际投资变化率=[(审定竣工决算-批复概算)/批复概算]×100%

数据采集:审定竣工决算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批复概算来源于工程项目的概算批复文件中批复的概算数。

审计标准:实际投资变化率≤0为好,说明决算没有超概算,投资计划控制较好。

2、单位建筑面积造价=审定的单位工程竣工决算造价/建筑面积

数据采集:单位工程竣工决算造价包括简易的水电,不包括设备投资和待摊投资。建筑面积从竣工验收报告中取得。

审计标准:单位建筑面积造价≤该地区同类工程单位建筑面积平均价,如果偏高建议以后加强造价全过程控制与跟踪审计。

3、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增减率=[(审定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概算数)/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概算数]×100%

数据采集:审定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来源于审定的建设项目概况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概算数来源于概算批复文件。

审计标准: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增减率≤0,说明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决算没有超概算,建设单位管理费用计划控制较好。

4、单位工程建安造价变化率=[(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单位工程预算造价)/单位工程预算造价]×100%

数据采集:单位工程竣工结算是指审定后的单位工程竣工结算造价,单位工程预算造价是指批复预算。单位工程竣工结算是单位工程实际发生的建筑和安装工程费。

审计标准:单位工程建安造价变化率≤0,说明建安造价决算没有超预算,建设单位管理费计划控制较好。

(二)对外投资效率性审计。效率性审计主要审计对外投资经营活动过程中投入资源与产出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并对对外投资经营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查与评价的活动。对外投资效率性审计应审查对外投资投入的资源和产出成果的真实性,分析影响组织经营活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效率性审计应该围绕资金运用展开,注重对外投资项目资金支出过程的控制,是一种动态审计。对外投资项目效率性审计评价指标主要有:

1、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总投资)×100%

数据采集:计算投资利润率时,年利润总额可选择评审年份的利润总额;总投资的数据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报表。

审计标准:项目投资利润率≥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可行。

2、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数据采集:计算投资利税率时,年利税总额可选择评审年份的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之和,即:年利税总额=年利润总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年利润总额、总投资的数据直接引用计算上一个指标时的数据。

审计标准:投资利税率≥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可行。

3、新增固定资产产值率=(本期新增总产值/本期新增固定资产)×100%

数据采集:本期新增总产值即由新增的固定资产带来的营业收入,可从新增了固定资产的营业网点的损益表中取得,这是一个增量数据,要用审计前一年和审计年度的营业收入的差额。本期新增固定资产这个数据可从工程竣工决算报表的工程概况表中取得。

审计标准:与同类项目比较,大于同类项目新增固定资产产值率为良好。

4、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年份-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当年净现金流量或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建设项目年利税总额+折旧)

数据采集:总投资的数据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报表,现金流量有关数据从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中取得;年利税总额可直接引用投资利税率计算时的数据,折旧=投资总额×行业固定资产折旧率。

审计标准:静态投资回收期<行业静态投资回收期(年),可行。

(三)对外投资效果性审计。效果性审计主要审计对外投资经营活动实际取得成果与预期取得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审计分析无法按原定对外投资计划开展相应项目、业务或者中途停止项目、业务的原因;是否建立对外投资管理控制系统并评价、报告和监督对外投资的效果性。效果性审计主要关注的是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及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既要审计评价对外投资的经济效益,也要评价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环境影响。对外投资项目效果性审计评价指标主要有:

1、NPV=?蒡(CI-CO)t×(1+i)-t

数据采集:CI和CO可从项目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中采集,ic为行业基准收益率或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审计标准:NPV≥0,说明项目IRR大于项目行业基准收益率,可行。建议NPV用Excel求。

2、IRR,?蒡(CI-CO)t×(1+IRR)-t=0

数据采集:CI,CO和t可从项目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中采集。

审计标准:IRR≥行业基准收益率,效果好。

3、净现值率NPVR,NPVR=(NPV/PVI)×100%

NPVR为项目财务净现值率;NPV为项目净现值;PVI为项目总投资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表示项目单位投资现值能够获得净收益现值的能力。

审计标准:净现值率大于零,可行。

4、工程计划工期率=[竣工工程实际工期/竣工工程计划工期]×100%

数据采集:审定建设项目概况表。

审计标准:工程计划工期率≤1,说明节省了工期,工期控制效果良好。

四、改善和提高国资公司对外投资效益的审计建议

对外投资是国有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重要手段,对外投资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国资公司对外投资效益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一)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政策和管理制度。一是国资公司要建立对外投资的制度约束机制并涵盖对外投资的投资方向、资金来源、效益评价以及相关的资金拆借、担保等各个方面,并能做到有效执行;二是对已有的管理制度要进一步细化,增强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加强对股票、债券、理财产品等高风险的金融性投资行为及担保业务的范围、投向等方面的管理;三是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强化国有资产经营考核制度,加大投资项目效益评估力度,防范投资风险,使国有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四是建议创新对外投资管理模式,建议国资管理部门对所属国资公司采用统一的网络版财务软件,提高国资管理部门的财务监控能力,同时统一组织对所属国资公司年报审计工作,统一方案,明确重点关注的内容,准确全面掌握国企经营动态。

(二)进一步加强国资公司对外投资清理工作。一是对未经审批的对外投资项目进行清理,完善审批手续;二是对对外投资项目的盈亏情况进行排查,针对长期无收益或亏损的经营性投资项目要分析查找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促进提高投资收益;三是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核算投资损益,应收回的投资收益要及时督促收回,未反映的投资损益要如实反映,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对外投资损益情况以及国有资产营运状况;四是对某些投资公司托管未纳入考核范围的企业集团的债权债务情况应及时进行清理。

(三)进一步完善国资公司对外投资发展规划。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尽快制定国资公司对外投资“十二五”规划,使国有经济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推动国资公司对外投资向优势行业、关键领域集中,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四)进一步理顺利润分配关系。国资公司应按照公司法要求分配企业利润,要改变目前将国资公司对外投资的利润作为部门经费来源的局面,理顺部门利益与国资公司管理体制关系,以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财政预算体制。

(五)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关系尚未理顺,部分国有经营性资产仍分散在相关部门管理。审计认为,对国有资产应实现全面统一归口管理,将国有经营性资产授权国资委统一管理和考核,非经营性资产纳入财政监管,及早建立全覆盖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促进国资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1.南京审计学院;2.审计署南京特派办)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敏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阶段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

第5篇: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范文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业主方的成本管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的水平,促进建筑工程投资的有效管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成本管理的特点

1、综合性。项目业主的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涉及到不同阶段的所有参与人,业主自身需要组织内部不同层次、所有职能部门共同完成。

2、宏观性。项目业主成本管理关注整个项目的总成本,关注项目实施的重大方案、技术革新,关注涉及全局的政策、制度和措施。

3、多样性。主要是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项目业主可以综合采用财务手段、技术手段、政策手段、管理手段,从宏观上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

4、程式性。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遵循有关法律、制度及严格的程序,重大措施受制度约束,很多是刚性约束,难以在体制机制及具体措施方面创新和突破。

5、格式性。格式性在一定程度上与程式性相关,在不同阶段格式性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其主要体现在工程概算编制阶段以及执行过程中脱离实际的本本思想,是计划经济思想的惯性延续。

三、业主方成本管理的目标

1、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

在此阶段,业主的主要工作是选择有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对本工程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确定工程项目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相继完成,工程细节和工程量已经确定,因此,本阶段主方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初步设计和施工图成本概(预)算的准确性。

2、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这一阶段,工程项目全面启动,大量的人、财、物资源都在此阶段消耗,因此发生成本管理风险的可能性也增多,成本管理变得更加复杂、重要和艰巨,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因为这一阶段中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所以本阶段业主方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工程投资,要通过招标投标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加强质量、安全、工期管理,开展设计优化工作,编制业主预算,严格结算支付程序,严格执行合同,防止索赔事件发生,加强风险管理。

3、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理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方提供完整的工程决算供业主审核。对工程决算进行审核就是业主方此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工程决算是建立在实际工程的基础上,风险较小,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业主方在自己仔细审核的基础上还需委托有资质审计公司详细审核,并积极配合其完成审计工作。本阶段业主方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工程决算审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建筑工程业主方成本管理的措施

1、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据统计分析,工程项目设计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工程投资额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大概在35%~75%范围内。经济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5%。因此,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对降低造价有重要意义,一般应采取以下措施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1)推广标准设计。标准设计是经批准的整套标准技术文件图纸。运用标准设计可以节约设计费用,加快施工速度,保证工程质量,较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因此造价工程师应大力推广标准设计。

(2)推行限额设计。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限额设计,每一个专业、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一个投资限额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多方案比较,优化设计,既保证设计在技术上先进合理、新颖美观,又不突破投资限额目标,从而杜绝在工程设计中任意提高安全系数和设计标准,或只考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而不重视经济合理性的现象,保证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优化设计方案。业主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利用各种指标对总平面图设计、空间平面设计进行分析比较,对线路工程的走径要进行方案对比优化选择,这两方面的设计不仅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施工及投产后的生产、经营都有重大影响。在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应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积极而稳妥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

2、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1)加强合同管理,提高索赔意识。在国际惯例中,业主常常聘请有经验的咨询公司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几乎达到无所不包的地步,防止施工单位上场后以工期紧、场地狭小、品牌型号不明确等为借口,进行各种各样的索赔。因此,施工合同应明确合理施工工期、确定工程定额套用标准、明确工程取费标准、材料价格采用的相应造价信息、合同价款调整内容、合同形式、主材供应形式、主材价格确定形式、对施工单位违约时应采取的处罚措施。

(2)加强材料成本管理。要疏通信息渠道,掌握现代信息,并能及时掌握市场的供求关系,通过第一信息能及时有效地掌握主要材料生产基地和产销价格,并通过材料的采购人员对各种材料的价格进行市场验证,以便取得满意的价格。要推行建筑材料报价制,施工单位要将各工程时期主要材料用量、进货渠道、时间、价格编制计划,及时进行通报,必要时由双方共同制定材料的进场计划,确定材料价格,实行材料报价制,有利于相互监督,增强验收意识,防止流通环节的不规范行为,改变在某些情况下“算死账”的方法。

(3)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工程签证是合同双方在履行施工承包合同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或经协商一致,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工期顺延、经济索赔等所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的补充协议,是项目最终结算时增减工程造价的凭据。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的不严肃性,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甚至给业主方带来不少经济损失。因此,业主方要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经济人员相互配合,必须按项目执行的程序文件和相关管理办法进行现场签证,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

3、工程竣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

工程竣工阶段主要指工程的竣工决算。工程结算将决定建设项目工程成本,最终确定工程造价。竣工结算是一种动态的计算,是按照工程实际发生的量与额来计算的。经审查的工程竣工结算是核定建设工程造价的依据,更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编制竣工决算和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依据是建筑企业评价该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因此,业主应要求各部门要严把竣工结算的审核关,核对合同条款,检查隐蔽的验收记录,落实设计变更签证,核实工程数量,严格执行定额单价,注意各项费用计取等。公平、公正、正确地审核竣工结算,使竣工结算真是反映工程造价。重点审核定额单价的套用,对工程量大、价值高、易舞弊的项目要反复审核计算,全面审核变更项目的真实性,对内容不详的部分要进行实地测量,认真审核材料差价的合理性,详细审核工程量,严格审核工程总造价。

五、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业主方的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意义重大,需要在实际的成本管理中不断的加强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阮凌云 应用作业成本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浙江工业大学2009-11-01硕士

第6篇: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PDCA循环 施工企业 内部审计 质量控制

一、基于PDCA循环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原理,一方面,通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PDCA循环管理,从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步骤中,通过综合应用控制图、统计分析表等质量管理工具及科学管理方法,从组织、项目功能、人员等方面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总结经验,发现现有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输入下一个PDCA循环计划,改进解决现有的问题,提升内部审计水平。通过PDCA不断循环、动态往复,环环相扣,从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阶梯式上升。

同时,PDCA循环不仅可以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开展,也可以在每一个子环节中开展,通过对内部各个环节、要素的PDCA质量控制,实现质量效率的不断提升。各层次的单周期循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动态集成化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持续螺旋上升。

另一方面,PDCA循环也被广泛应用于组织与项目的质量管理,作为促进组织与项目运营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四个步骤,不断加强对组织与项目质量控制。在这其中,内部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特别是随着审计功能的不断强化和拓展,在提升组织与项目运营效率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而内部审计既立足企业内部,相对于外部审计可以更有条件介入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客观性。因此充分加强内部审计在组织与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将内部审计管理嵌入组织与项目PDCA循环中,在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管理,提升审计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加强对组织与项目的审计管理,促进组织与项目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不断提升;而针对组织与项目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又将进一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完善,二者相互作用,协调推动,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不断改进和组织与项目运营效率不断提升。

在组织与项目的审计管理中,传统的内部审计往往是“死后验尸”,即在组织流程或项目结束后才进场审计评价,检查和发现组织和项目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这种事后评价的方式显然不能有效控制组织与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协助改进组织与项目的运行效率。虽然审计评价对问题的总结,可以促进后续组织与项目运营效率的改善,但由于评价反馈的滞后性,使得对组织与项目运营效率的促进变得弱化,降低了内部审计评价的促进效率和效果。

现代内部审计理论要求内部审计要更加深入地参与组织与项目运营的全过程管理,在计划制订(P)、过程实施(D)、分析检查(C)、整改落实(A)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内部审计的评价与监督,确保组织与项目高质量、低风险运行。

二、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目前,现有的大部分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在系统性及协调性上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主要是以工程项目的事后审计为主,对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施组方案优化阶段等的事前审计介入不够,造成无法将内部审计管理深入到项目的各控制环节,从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模式,也无法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对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审查,进一步提出改进项目管理的建议和措施,这就给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造成很大的风险。

鉴于此,契合内部审计职能的发展,施工企业应进一步着力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运用动态集成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原理,将内部审计管理的职能进一步前置,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工程项目立项、招投标、合同管理、施组方案优化和项目施工及过程中财产、物资管理的监督检查作用,逐步形成以 “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模式。

事前审计主要是对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投标认价情况、中标后上交利费指标的确定、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计划、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成本设计(预控)方案、内外部经济合同的制定情况、项目经营承包抵押情况进行评审。

事中审计主要是对项目成本设计(预控)方案的纠偏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各类合同履行情况、对项目工期进度及安全质量执行的情况进行审计。

事后审计是指工程竣工结算后,对工程的经营效益进行的最终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对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做出公正的评价,同时根据项目经营承包抵押的情况,对项目人员进行奖罚及经济兑现。

三、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关键控制点分析

具体来说,在工程项目具体经营管理中,内部审计质量控制PDCA循环介入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不同阶段。

(一)计划阶段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点包括

1、项目立项环节

一是项目立项环节的可行性研究是否充分,是否充分考虑当地的施工环境;二是可行性研究缺乏充分的分析论证,项目决策就缺乏可靠依据,可能造成项目难以达成预期目标,甚至失败。

2、招投标环节

一是业主设置苛刻条件,投标单位恶性竞争,可能会造成中标方的相关承诺实际上不能兑现,给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带来风险隐患;二是技术方案不明确,工程概预算方案不充分,可能造成项目招投标价格失控。

3、合同管理环节

一是是否订立合同、是否存在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是否达到要求、合同内容是否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二是合同全面履行或监控是否妥当;三是合同纠纷处理是否妥当,是否会损害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及企业形象、信誉。

4、施组方案优化环节

一是施工方案是否详尽,内容是否全面;二是施工方案是否具有技术先进性和经济节约性,是否履行了严格的比选程序;三是公司现有资源能否满足施工方案要求,工人的操作水平是否满足施工方法的需要;四是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是否能满足工期要求,确保按期交付;五是是否很好地执行了交底制度,使相关人员充分了解。

(二)实施阶段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点包括

1、建设施工环节

一是业主结算付款是否及时,资金是否及时到位;二是成本预算是否充足,是否充分考虑成本(如通货膨胀因素,资金借贷成本,安全投入成本、环境保护成本);三是管理人员是否缺失或不到位;四是分包商是否有资质;五是是否达到既定的技术标准;六是不可抗力的因素是否导致延误或超支。

2、工程设备物资采购环节

一是是否通过招标或询价方式,采购成本是否高于市场成本,或采购的物资设备是否满足需要;二是是否制定合理的采购预算, 是否造成施工材料不足或积压;三是采购管理验收或保管是否妥善,是否造成损失或丢失;四是对重要及技术性强的设备是否经过采购业务的论证、决策和审批。

3、成本费用控制环节

一是人工费用控制;二是材料费用控制;三是机械费用控制;四是其他直接费的控制。工程所发生的工程水电费是否存在超支现象,有无节约措施。工程水电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费用等是否及时完整地计入到工程成本。五是间接费用控制。六是分包费用控制。分包合同额是否依据预算制造成本的测算确定,有无超出预算制造成本核定的范围的情况;分包工程款的结算是否及时准确,结算款项是否按期计入分包工程成本。对于已完未结算的分包工作量,是否按期预提计入当期成本,有无遗漏和多计成本现象发生。

4、财务管理环节

一是是否挤占挪用工程款;二是是否违规支付款项;三是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四是大额付款是否有规范的审批手续。

5、工程造价结算环节

一是造价结算是否属实;二是工程结算是否滞后;三是结算审批是否及时,或审批程序是否规范。

6、工程竣工决算验收环节

一是是否及时编制竣工决算资料;二是项目是否及时进行验收;三是是否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设计标准逐项验收,是否履行必要验收程序。

检查阶段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点包括:(Check) 针对各环节的全面检查。处理(Action) 工程项目后评价环节:一是资料收集是否齐全,是否建立档案;二是项目考核评价依据是否充足;三是项目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四是责任追究是否落实。

四、结论及建议

将内部审计管理嵌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PDCA循环,通过内部审计PDCA质量管理循环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PDCA质量管理循环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内部不同层次PDCA质量管理循环的相互促进,形成动态集成化、螺旋上升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促进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不断改进和工程项目运营效率、效果持续提升,从而实现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全面提升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鸿运.内部审计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2(10):44-47

[2]高洁.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会计,2010(2):53-54

[3]曹群耿.内部审计的PDCA 循环工作法[J].审计广角,2011(7):56-57

[4]鹿丽.田丽娟.浅谈内部审计控制机制[N].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59-61

[5]高明波.浅谈PDCA循环法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9(9):12-13

第7篇: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绩效审计特征 公共工程 跟踪审计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将公共工程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由审计人员跟随工程项目的进程不断地对工程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及时反馈审计情况,促进改进工作。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具有绩效审计特征的审计模式。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目的、效果及方法

审计目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以绩效为目的的审计,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有明显的效率性特征。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只能对公共工程的效益性作出评价、鉴定,起点亡羊补牢的作用,而不能真正实现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只有在跟踪审计模式下,才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只是苗头性问题),及时加以纠正。

审计效果。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成果是“核减额”,使用的审计依据主要是有关规范性条文。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除了“核减额”外,还有许多增加效益的成果,审计建议主要是涉及改进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属于财务方面的很少。建议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健全管理、堵塞支出漏洞、提高效益方面的,而不是财务收支合规合法性方面的。与此相适应,其使用的审计依据除了有关规范性条文外,还有许多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包括根据项目特点临时确定的标准。例如:百分比,定额、预算、计划,经济指标(包括行业平均指标,全国、各行业、本企业先进指标),盈亏平衡点,平均利息率,市场公允价格等。这些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大多缺乏强制性,有的还要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确定,与规范性条文有很大的区别,体现了鲜明的绩效审计效果性特征。

审计方法。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在运用审计方法时有着不同于合法性审计的特点。在运用常规审计方法时,除了要使用检查、盘点、查询等方法外,还要经常使用分析性复核、观察、利用其他人工作等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这在合法性审计中一般是用不上的。除此之外,还要运用与审计内容、目标相关的其他审计方法,包括:

价格确定方法,主要用于对建筑项目的材料、设备采购价格合理性、有效性的审计。具体有询问、提供证据、限价、测算等方法。项目评估方法,包括财务评价法和国民经济评价法。财务评价法又包括年财务净收入、单位工程年支出、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等。经济预测方法,用于对公共工程预测数据复算、验证等,这些体现了绩效审计常用的方法,以及绩效评价的内容。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实施的审计程序具有明显的绩效特征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实施主要审计程序,体现了事前、事中审计和现场审计的特点,体现了审计的建设性职能,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具有明显的绩效审计特征:

确定项目计划。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确定项目计划依据的公共工程年度投资计划。在公共工程立项时就将其纳入审计视野。上年度已列入计划,建设期及跟踪审计期跨年度的项目,作为“续审”项目,一并列入当年跟踪审计项目计划,而不是根据即将竣工的公共工程来确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确定上具有明显的超前性,是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职能作用的合理安排。

编制审计方案。在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实施方案是依据对公共工程开工前情况及资料掌握情况制订的。这些资料包括:公共工程的基本情况、可行性报告、概(预)算文件、年度预算安排情况、建设资金筹措计划、有关工程核算管理制度等;审计方案的内容主要在于如何发现工程运行中的增收节支途径。与根据公共工程竣工结算资料、以查问题为主的审计实施方案有明显的差别,充分体现绩效审计的效率性特征。

实施审计。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组的操作方式如下:审计组在项目施工现场设立办公室,定期参加被审计单位组织的工程例会以及与项目有关的方案认证、设计变更等会议;审计组成员不定期深入到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进程、变化情况;对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抽查(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对变更工程、额外工程以及有关材料设备采购进行审核把关;对涉及付款的已完工工程量及拆迁工作等进行定期审计,把可以提前审计的事项尽可能地安排在平时审完。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跟随着工程进度,随时收集测量、变更、签证等资料,及时对工程的量、价、费进行审核取证。做到项目竣工,审计基本结束,归档基本到位。

审计处理。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处理是按照“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进行的。即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定期或不定期)提出意见和建议,出具书面的分期报告和终结报告,促进问题的及时纠正,具有明显绩效审计特点。

对分期进行的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在每次审计结束后还需及时出具《工程项目造价审定书》,告知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在最后一次审计结束后出具《公共工程审计结果汇总表》,告知总共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交被审计单位,据以调整工程结算,并与建设单位结算资金往来。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内容

(一)涉及经济性相关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公共工程的经济性审计包括节约(减少)工程成本和控制工程质量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是节约工程成本。跟踪审计中的绝大多数审计内容都与减少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有关。

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促进减少损失浪费和工程成本,有助于控制决策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本效益,有助于促进提高公共工程的技术可行性。设计概算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总投资的控制,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项目质量。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计,关系到建筑物的经济合理性,影响到清单计价和工程成本的确定,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把好质量关。

工程招标投标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关系到工程量清单确定的准确性,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防止工程量清单出现错项、漏项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防止损失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有助于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的规定,促进控制工程成本,并且该项审计还包括了对工程质量的审计内容,也有利于促进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该项审计有利于直接控制物资采购成本,防止购入低质、劣质材料及设备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物资核算、管理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物资成本,防止物资“跑冒滴漏”。待摊投资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直接控制投资成本。基建收入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防止公共工程收益流失。监理履职情况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通过监督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工程成本,控制工程质量。公共工程(分期)投资支出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

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该项审计包括了对设计变更、调整合理性的审计,也有助于防止因设计变更、调整的盲目性而影响工程质量。工程量清单决算审计,有助于控制总造价。结余资金、尾工工程和交付资产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造价,防止资产流失,也有助于控制交付资产的质量。公共工程总投资审计,通过实施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公共工程总投资。

(二)涉及效率性相关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有关的审计内容中,有许多项目也与提高效率性相关,包括: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助于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失误,促进提高效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助于促进提高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设计概算审计,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将建筑设计技术与控制投资有效结合,提高效率。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来促进提高效率。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可以防止清单出现错项、漏项,避免工程争议、减少索赔损失。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质量,提高效率。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有助于通过对工程量清单内、外工程结算、措施费、索赔事项的审计,促进提高工程效率。工程物资采购审计,可以促进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从而提高采购效率。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投资支出。

(三)涉及效果性相关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相关的审计内容,有些项目同样与效果性相关,包括: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利于公共工程决策、立项的科学、有效,从根本上防止项目失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利于促进公共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防止立项失误。设计概算审计,包括概算编制审计和概算执行审计,涉及到公共工程效果依据的确定和考核评价。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利于促进将工程质量、建设周期、投资控制和经济效果有机结合,防止立项失误。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来承建工程,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豆腐渣”以及其他失败工程的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从制度上加强质量控制,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包括对工程质量的审计,有利于防止“豆腐渣”工程。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能够避免购入低质、劣质材料、设备,防止“豆腐渣”工程。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质量,防止“豆腐渣”工程。

另外,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中的环境审计、宏观事项审计,均直接关系到公共工程的效果问题。项目搞好了但破坏了环境或者项目本身不错但影响了宏观效益都是影响项目效果的问题。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中的公共工程投资效果审计,则是直接对公共工程效果进行的考核和评价,自然与效果性更加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大部分内容与绩效审计三个重要方面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有对应的关系,因此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各项内容具有绩效审计的特征,对公共工程项目审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

公共工程需要大量的政府资金投资,为了对资金运行监督,具有绩效审计特征的跟踪审计很有必要性,跟踪审计在整个投资领域尤其政府投资项目的全面推行不需很长时间,而且是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9(5)

2.黄亚明.浅议对施工单位跟踪审计[J]. 水利经济,2009(2)

第8篇: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跟踪审计;工程造价审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5)07-0107-01

前言

跟踪审计具有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程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提前介入审计,不同于传统审计方式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秋后算账”的审计方式,有效避免了传统审计的滞后性和间接性,增强了审计的时效性,这是跟踪审计最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工程建设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一个由多方参与的持续性的综合性活动,怎样制定切实可行的跟踪审计方案,改进审计方法,有效实施跟踪审计,最大限度的发挥跟踪审计的积极效用,这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仔细研究探索,提出更多科学有效、切合实际需要的跟踪审计模式,推动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

1跟踪审计的含义与特点

1.1跟踪审计的含义

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对特定事项、特殊资金和物质审计采取提前介入,全过程跟踪,以预防性和建设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契合了工程项目过程管理的特点,进行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控制,旨在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防范建设过程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对工程建设项目活动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必要时审计机关可以进行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也可有重点地选择在工程实施的某些阶段实行跟踪审计,如仅在施工阶段进行跟踪审计。从实践效果看,跟踪审计在监督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防止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审计理念和审计模式的转变,推进政府完善制度、改进机制,有效发挥了审计部门保障和促进作用。

1.2跟踪审计的特点

在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中,跟踪审计与最终竣工后结算审计相比具有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势。首先,跟踪审计降低了审计风险,提高了审计质量,可以促进建设项目取得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审计风险,其本质来源于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双方博弈或者利益相关者多方博弈中的信息不对称。传统的审计方式是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审计机关根据建设、施工及监理单位提供的结算资料进行审计,对工程中大量的隐蔽工程及施工变更,仅仅依靠书面的结算资料是很难如实精确地计算出来,一些不规范不完整的结算资料更是加剧了审计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跟踪审计将审计的着力点提前到事前,事中,强调过程控制,对于施工过程发生的重大变更、隐蔽工程、签证项目、非实体费用等可提前计量、记录、取证。相比传统审计方式而言,跟踪审计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得到信息,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避免事后发生争议。审计人员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管理活动,可以有效防范超预算和多付现象发生,增加了审计的透明度。跟踪审计将审计分为各个时段和不同的内容,进行动态审计,使得整个工程在审核过程中思路简洁明了,减少了后期审计工作量,也提高了审计的准确性。另外,跟踪审计还有咨询建议性的特点。审计人员在跟踪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通过实际建设管理与审计目标的对比,可以及早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违规操作、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问题所在,促进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行为具有合法合规性,从而促进科学管理。

2当前我国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2.1对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有更高的要求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复杂,跟踪审计对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它是一项综合性和专业性都特别强的审计业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对工程管理、造价,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有高度的掌握与理解,还需要他们对涉及工程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全面广泛深入的掌握。由于建设项目各方利益诉求不同,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业务往来工作能力。而就目前人才培养状况来讲,既懂工程又懂财务、法律的人才较少,另外传统审计工作重点放在事后对数据和文字资料的审核上,较少深入施工现场,可能对施工新工艺和新材料缺乏必要的了解,思维模式可能停留在传统审计模式。全面型审计人才的缺失,审计人员跟踪审计经验不足,传统审计模式的惯性影响,对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的应用和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2各利益主体对跟踪审计要求的多样性

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而且要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而施工单位则要追求他们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行业监管部门的目标则是工程建设项目要达到最好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监理及设计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建设项目各方对跟踪审计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相比传统审计模式,跟踪审计的审计外环境风险呈增长状态。

3解决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所出现问题的措施

3.1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要真正有效地开展跟踪审计工作,首先要提升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树立崇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其次,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审计程序,让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制定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程序和实施细则,保证跟踪审计有效实施;最后,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注重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跟踪审计工作质量。

3.2跟踪审计必须保持客观性、独立性和公正性

跟踪审计必须保持其特有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在开展跟踪审计过程中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应正确处理好与工程管理,财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和权限。保持审计的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二是将跟踪审计工作等同于传统的事后审计,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其他工作隔离开,只关注工程造价,不能动态地监督全寿命过程各阶段运作是否正常,也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有效的审计建议。

3.3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

每个工程建设项目都有各自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因此审计方案的制定必须与工程项目相适应,切忌生搬硬套,否则非但不能起到指导性作用,反而让被审单位认为跟踪审计只是走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因此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项目特征,不同施工方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跟踪审计方案,使审计方案切实可行。

4结语

跟踪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必将对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产生重大影响。虽然跟踪审计在实践应用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跟踪审计在建设项目中广泛地应用,这些问题终会被解决,并且会将跟踪审计方式更好地完善。

参考文献

第9篇: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和推动地区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满足城镇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进一步发展需求,政府通常采取财政直接划拨投资、发行债券、以及利用外国政府捐款或其它方式在国内外进行融资,来建设各种政府投资项目。由于受传统建设理念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综合管理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经常在项目建设阶段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以及决算超预算的工程造价“三超”现象,不仅影响到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政府建设“惠民、便民、利民”等工程的社会影响力。从大量统计文献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表明,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其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技术要点和影响效果也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为:投资决策阶段对项目建设工程造价的整体影响率高达75%~90%;设计阶段设计方案优化选择等影响率大约为40%~70%;施工阶段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等得影响率大约为10%~30%;竣工验收阶段的影响率大约为5%。从目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造价管理数据来看,我国大多数政府投资项目仅停留在项目实际施工建设阶段,即对施工控制和竣工结算审核控制比较重视,而对项目前期投资决策、设计、以及招投标等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不太重视,从而很难将投资、质量、工期等三大控制目标有效贯穿于整个政府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建设管理过程中。因此,将现代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先进技术手段有效引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管理中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不断系统规划化,加上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相关主管部门不断推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等公平、公正管理等理念,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已经基本延伸到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造价管理水平,但由于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管理内容多、管理周期长的系统复杂控制管理过程,因此,在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实际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三超”现象比较突出

由于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以非营利性惠民便民利民工程为主,存在投资决策时间仓促、外部干扰因素多、准备工作不充分等不足。大多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由于主管建设单位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和实际经验,普遍存在对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不重视问题,加上项目建设周期短、投入技术人力物力不足、市场调研考察深度不够等,在进行工程预算报告编制过程中把许多环节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从而导致很多费用没有编制到预算中,造成投资估算不准确,与工程建设实际投资间相差较大。设计阶段设计方案的变更、招投标阶段的招投标方法选择不当、建设阶段缺乏有效造价监督管理机制等,均能造成工程实际造价投资偏离正常控制水平,出现严重的工程造价“三超”现象,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各阶段造价监督管理水平。

1.2 施工单位竣工结算高估冒算问题严重

很多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时,为了获得更多利润,采取虚报乱增工程量、高套工程造价定额、虚高施工原材料单价等不合理手段,有意虚大工程建设工程量,高套定额和偷换换算方法,并在材料单价上弄虚作假,从而造成工程建设施工阶段造价出现失衡现象,影响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综合管理水平。

1.3 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普遍存在临时组建、造价控制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对其中一些工程项目的签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价控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规范。比如一些工程项目内容由于签证资料不全填写不规范,甚至没有签证,在工程竣工结算或决算过程中,项目建设甲乙双方很可能在此项目内容上产生分歧。另外,政府投资项目经常出现工程建设资料不全、工程档案管理不完善规范等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水平。

2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监督管理技术措施

为了把政府财政性资金管好用好,使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必须将现代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新技术、新手段有效贯穿到项目全过程建设的决策立项、施工建设、以及竣工结算等环节中,保障项目建设质量、进度、经济效益,有效遏制造价“三超”等不利现象发生。

2.1 构筑完善的全过程造价监督控制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完善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制度措施,明确工程项目建设各方在各阶段各环节中的权责、服务范围和内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造价影响率较大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以及需要重点严格把关的环节内容,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项目配套系统造价监督控制管理制度措施,如采取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制度、工程质量动态建立制、工程结算审计听证制、以及建设责任制等,编制健全的实施细则并有效落实到项目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中。建立结构功能完善的全过程造价监督控制管理小组,有效提高项目建设造价综合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高质、高速的高效稳定建设发展。

2.2 明确项目建设各阶段程造价控制管理目标

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的实际工况特性,按照分解、汇总、再分解等反复系统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以确定工程建设的计划总投资。首先,根据工程项目的主体内容,按照单位工程项目内容进行详细划分,结合相关造价控制管理规范和类似成功工程的实际造价控制管理经济指标,确定项目建设各环节各内容合理的造价投资控制管理目标;其次,根据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影响重要性,确定项目建设立项决策、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目标,以提高工程建设全过程各阶段造价监督管理控制水平。

2.3 建立工程招投标及设备材料采购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工程招投标和设备材料采购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将现代造价管理方法贯穿于编制招投标文件、招标前准备、资格审查、开标、评议标、直到定标等环节中,坚持公正公平阳光操作,竞价择优选择的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和建设原材料设备生产厂家。

2.4 加大工程变更造价监督控制管理力度

项目建设各阶段发生的工程变更必须填报相应工程签证单,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和业主驻工地代表确认签字后方能生效;由于设计方案或设计与实际情况不匹配发生的设计变更,必须由相关设计人员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方能生效;因业主要求而发生的变更必须经业主和监理单位双方签字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方能生效。加大工程变更造价监督控制管理力度,可以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综合管理水平。

2.5收集、整理及报送完善的工程施工建设相关资料

在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通过及时收集和整理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资料信息,一方面可以为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开展动态造价监督控制管理分析提供详细基础数据信息;另一方面可以为业主单位及时掌握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流向和使用状况,便于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造价监督控制管理方案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依据。

3 结束语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过程,由于整个造价管理过程中其外部影响因素与建设主体间利益趋向的不同,使得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的内容环节十分复杂繁琐。只有在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各阶段,积极完善造价动态监督控制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将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在计划的造价控制目标范围内,保证整个项目高质、高速的高效稳定建设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郝丽萍.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建设[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2]刘佩美,汲长全.浅议业主方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5,(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