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

第1篇: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应用;创新

0 引言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项新兴的科技项目,其在应用中主要的作用就是高效节能,降低能源消耗。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对资源的合理使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避免出现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热能与动力工程不仅仅能够提供能源的使用效率,在经济效益方面效果也非常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在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其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在这之中涉及的有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以及新能源开发等等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水利水电工程与热能动力专业相结合,确切地说,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并入后者之中,由止盼成了热力发动机、热能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和水利水电动力等不同的专业。从专业角度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内容庞大,涉及电子、电力和计算机等多等踌斗,自动化水平高。因此,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可满足生产的需要。

热能与动力发展现状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消费国,众所周知,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现阶段,由于工业发展的影响,中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热能与动力专业面临较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因为煤炭污染的开发和利用是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对能源资源,特别是电能的需求上升在新形势下,如不提高煤炭能源利用率,环境问题将会变得更为严重可能成为绍齐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对国外石油依赖胜逐年上升,所有这些均使得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巨大考验。长期以来,中国实宁科助夕型经济发展,技术水平低,能源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低30~40个百分点,差距比较大,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亏染问题无法有效避免。因此,在能源利用中,推产先进节吠刹支术、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任务繁重。中国政府虽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技术,投入了大量的支持资金,但由于新能源技术研发的见效慢,因此短时斯内还无法改变现行的能源结构,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依然比较大。通过分析可知,中国热能与动力工业发展形势严峻,在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在未来发展中中国需要大量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人才的发挥空间大。

2 热能动力的应用

2.1 热电厂中的应用

当下,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控制问题众多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一般通过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是通过运用智能控制的理念,采用预测控制、模糊控制、专家系统、自适应控制等方法对循环流化床的控制进行研究;第二方面是改进现阶段被普遍采用的PID控制器,进一步加大PID控制器的鲁棒性和解耦性能。

2.1.1 改进PID控制

当下的工业领域中,约有90%左右的控制是采用PID控制器来实现的,因其结构相对简单并且鲁棒性也较好。现阶段DCS系统被一些自动化公司运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但也是通过PID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但PID控制器的解耦性能和鲁棒性基本上不能满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控制需要,因此导致这些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普遍降低。

2.1.2 预测控制

控制输入结构成为预测函数控制的关键因素,对于建造的模型进行实时预测,因此跟踪能力和鲁棒性将会得到提高,此种方式适于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多模型自适应方法,提出了一种多模型预估控制方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汽温控制对象进行了研究,仿真效果良好,进而将其应用于床温控制。

2.1.3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作为一种智能的人工控制手段,其基本理论是以模糊集合理论为基础,从而进一步的模拟人的表达方式、推理方法使得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的算法比较的简单,且其性能相对优良,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于难以运用数学模型进行精确描述、延迟时间比较长的系统具有明显的特点,将会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控制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2.2 锅炉中的应用

锅炉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外壳,另外一部分是电器控制系统。在锅炉中,底壳的主要功能就是固定锅炉,然后进行燃烧,在底壳上还要安装一些控制锅炉的控制部件,这样能够保证锅炉具有非常良好的保护功能。在锅炉中,底壳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保护锅炉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能控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的先进技术,全自动控制转换系统已经慢慢实现,利用计算机能够对锅炉进行智能控制,同时,能够提高锅炉的运行精密度,使其在进行燃烧时能够更加的均衡。

燃烧控制技术,锅炉燃烧中产生的能量如果能合理使用,可以帮助电气企业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目前锅炉种类很多,使用的燃料也在发生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研究出更加有效的燃料。要实现对燃烧的控制,可以从锅炉的温度和燃烧数值方面进幸予周节二要控制锅炉的温度需要把空气和燃烧结合起来一起调整,这种调整需要控制的因素太多,需要分析各方面的清况。对于空气和燃料的调节需要进行多次试验,才可以保证这种方法有效。还可以根据燃烧清况控制空气和燃料,这种方法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分析的数据也非常多二通过分析收集的数据得出最终的结论,可以保证它的有效性。

3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未来发展

从实际清况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被看好,工业的发展使其就要前景乐观,从近年就业市场上能够看出,该专业学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占据主动。目前,中国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被看好,一些理科学生选择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这就足以说明该专业就业前景好。由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幽虽,从近年的就业市场来看,市场上大量缺乏技术型人才,技术人才待遇较好,在工资、福利等方面均比其他专业高,由于该专业在能源、环保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普遍,因止比扰业不成问题,收入也十分罕见。

4 结语

在研究热能和动力工程时,可以针对他们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把影响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影响热能和动能的使用还可以对应用热能和动能的设备进行创新。可以根据设备的应用途径和功能进行改造,提高设备利用能源的效率,进而研发出新型能源,缓解当今能源紧张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吴江,郑莆燕,任建兴,何平.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3-4.

[2]闫天明.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领域的应用分析[J].机电信息,2014,33:41-43.

第2篇: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 培养 评估

一 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本科生就业前景严峻,考研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高校招收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但也有不少高校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1.导师队伍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导师队伍流失严重。2. 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有的高校由于科研气氛等原因很难吸引高层次的人才,这样不利于培养研究型人才;3. 科研经费学校学科之间不平衡。一般工科性的学校和专业的科研项目比较多,相应的科研经费比较充足,而那些基础性和文科专业的科研经费就少许多;4. 研究生培养经费标准过低。研究生对住宿条件、就餐条件、教室条件、实验室仪器设施配备、专业图书资料配备、外语教学条件和校园网络服务水平等满意度较低;5. 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研究生质量不高; 6.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数量未能随着研究生规模增长而有所变化,人员短缺现象严重,有的专业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比例达到了1:220。

这些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研究生的正常健康培养,然而有些高校还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认识,为此,我省去年组织开展了“湖北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行动,起到了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真正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质量水平。

二 研究生评估指标

针对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现状,从构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出发,省教育部门推出了“湖北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行动,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分博士授予单位和硕士授予单位2个层次4大类进行,有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

此次评估主要采取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三 我校在评估中的体会和经验

我校目前拥有岩土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18个硕士点;还是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我校从1997年就开始和外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001年开始独立培养研究生,在这几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我们配备了高素质、高水平的导师,并加强导师管理,发挥导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搞好培养工作的关键。并且破除导师终身制,改变现在高校普遍实行的导师终身制,对连续3年没有科研项目或没有指导研究生的导师,学校就取消其导师资格。

2、加强学科建设。我校拥有野外科学观测国家重点试验站1个;水工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水电站仿真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在“水工结构工程”与“岩土工程”学科设有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并且“水工结构工程”与“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我校的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这些都为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有助于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

3、加强课程结构调整和课堂教学。我们更新了教学内容, 淘汰或改造教学内容重复过窄、陈旧的课程, 重新确立课程体系。开设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现实性较强的课程, 以开阔研究生的视野, 增强学以致用意识。指派资深的教师任教,确保研究生能真正学到知识,同时还能启发他们今后的研究。改革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增加讨论答疑、辅导时间。

4、研究生培养实行中期考核分流的淘汰机制。为严把质量关,鼓励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竞争,以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迅速成才,我校建立了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和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并完善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控。对第二年级研究生从思想品质与业务素质进行中期考核,对完成学业确有困难的研究生,实行淘汰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对确有特殊才能的研究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和个性化管理,可不受培养方案的限制。

5、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为鼓励支持研究生大胆开展创新性强、具有原创性课题的研究,我校设立了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研究能力,培养高素质、科研型人才,学校还与许多单位共建产学研培养基地。它的建立为研究生实践教学及科研培养提供了技术平台,同时为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加强学位论文质量。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1)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按时上交。为保证研究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必须保证开题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2)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保证论文完成进度;3)将完成的学位论文送出外校和本校的导师进行审查,给出评审意见,返回给研究生进行修改;4)在正式答辩前,进行预答辩;5)论文答辩。要求论文答辩委员会对硕士学位申请人按硕士学位的授予标准进行认真的审查,并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作出授予或不授予学位的建议。并将答辩意见报请学校学位委员会进行确定。

通过这些措施,我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在评估中得到了专家的好评。评估专家组及省学位办领导对我校研究生培养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和核查性评估。 听取汇报后,专家们进行了提问,并先后召开了教师、学生代表座谈会,走访了部分学院,实地查看了“四室”,查阅了有关档案资料,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认为:(1)我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炼学科方向,努力提升学科水平,学校部分学科或研究领域已形成特色和优势,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学校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通过大力推行“151”人才工程,实施“三峡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利用社会资源开门办学,完善学术梯队等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生教师队伍。(3) 学校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加强对研究生教室、寝室、实验室、图书馆、图书资料等硬件条件建设;逐年加大对研究生培养经费和学生奖助学金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了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经费,有较好的研究生培养条件。(4) 学校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地处三峡的地域优势,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让研究生参加实际课题的研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5)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工作规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专家组认为,我校十分重视本次评估工作,为评估做了充分的准备,达到了以评促建的目的。我校依托区域优势,发挥水电行业特色,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能够满足不断扩大的研究生培养规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