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教育内涵范文

科学教育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教育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教育内涵

第1篇:科学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 科学精神 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财富,也是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并没有将中学生科学精神内涵与公众科学精神内涵作出区分,从而影响着培养中学生科学精神的有效开展。因此本文试图从中学生的视角来探析科学精神内涵及中学生科学精神的主要内容,体现出中学生科学精神形成的特殊性。综合学者们对科学精神内涵的讨论,笔者探讨了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分为五个方面:

一、中学生应具备探究的理性精神

科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它的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及其本质。它的特点就是通过不断地探索去寻求新的知识和真理。客观世界的本质总是深藏于内部的,因此应永远准备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勇于去探索新的奥秘。这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爱因斯坦说,“科学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彻底地联系起来。”Ⅱ’对中学生来说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对待一个问题,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衍生出若干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甚至不屑于回答的问题,可能更接近真理。正像“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上,而不往天上飞”,“太阳东升西落”这些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现象,却帮助我们揭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的运动规律。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经常蕴含着大道理。

二、中学生应具备求实的精神

求实精神包含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认识的客观性。认识过程本身就有主观性介入,科学认识之所以成立,就在于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公开的,从程序到结论都可以重复。其次对待他人成果的客观性。客观地承认他^的劳动也是科学研究院的基本准则。最后就是不夸大科学的作用,对科学的价值和功能实事求是地评价、理解和使用。对中学生来说,对待学习,必须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重视实验、重视实践检验、重视得出知识的过程。当然,求实并不意味着不加分析地相信某种实践的表面结果,而是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三、中学生应具备合理的怀疑批判精神

科学。是在不断地批判谬误和破除迷信中达到对真理的认识。科学的怀疑批判精神是有根据、有条理的怀疑批判,是对已有结果反思。怀疑批判精神是以求实精神为依托的,离开这个坚实的根基,怀疑批判也就失去了自己拥有的力量。正如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指出的“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并不在于他们掌握了无法反驳的真理,而在于他们采用无所顾忌的批判态度和坚持不懈地对真理的追求。”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迷信地对待科学,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判断各种理论、观点的真伪。敢于与众不同、敢于违反常规地提出与主流观点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成熟的解题方法挑战、甚至向书本的知识体系挑战。

四、中学生应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是产生现实尚不存在的新认识的人类思维活动。科学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的需要服务。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是科学得以不断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来源。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要具有问题意识。问题是人们对现状、实践、知识背景的分析与思考,而产生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点和难点。问题是一切发明与创新的起点,善于发现问题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学生应善于从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

五、中学生应具备平等协作精神

科学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随着科学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综合性特征,表现为科学工作者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分散的科学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因此,相互尊重、平等的协作精神成为科学精神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有为真理争的进取心,也要有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在独立思考与探究的同时,要勇于与同学或师长交流学习成果和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大家的质疑,也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已有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1.

第2篇:科学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关系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这是继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阶段。中原经济区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优势进一步凸显,这也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内涵阐释

(一)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内涵

科学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中心环节离不开教育和科技,没有高精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就形成一句空话。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是形成创新人才的基础和摇篮,只有不断的提高这些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才能不断的为国家输送大量的高端创新人才,从而推动科技的发展。同时,职业学院、民间办学等各种形式的办学又为国家输送各式各样的专门人才。

1. 高等教育与区域教育结构的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没有基础教育的健康、稳序发展,就不会有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应统筹兼顾,要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运行。

2. 高等教育结构内部之间的协调发展

要注意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研究型大学、普通本、专科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同区域之间,可能对学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人口劳动力都很丰富的河南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这是当前国家职业人才的一个缺口,各地用工荒就说明了这一点。如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应加大对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的建设,争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也应加大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

(二)经济的科学发展内涵

经济的科学发展是指落后国家摆脱贫困,最终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经济问题增长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政治结构等之间的协调和优化。经济的科学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也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仅仅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产出(Output)的增长。经济的科学发展则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经济增长的概念较狭小,偏重于数量的统计,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既包括数量又包含质量。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不等于经济发展,它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早期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混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单独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却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局。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了经济增长也不一定有经济发展。如果由于制度上的原因,产出增长的结果是两极分化,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产出有快速的增长,但产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无益于国计民生,而是国民经济的虚耗;为了片面追求快速的产出增长,不顾及广大民众的福利,不考虑付出的社会代价,就不是经济的科学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和资金作为后盾,高等教育培训人才又哺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是一对相互依存的互补关系,只有两者的同时发展才能起到一个合力,促进区域各种产业及文化的科学、合理、稳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学视角的二者关系分析

经济增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教育科学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在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上,要考虑到区域之间的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全国的经济发展,就要发展全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仅仅几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发展好东部、沿海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应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各个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合理高速教育结构,从而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应兼顾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在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一个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投入问题。只有高校各个部门的建设、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都需要资金支持,只有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才能换来各类人才的回报社会。

(二)教育学视角的二者关系分析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教育经费和基本教(下转第282页)(上接第280页)育支出等。同时,又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人才。高等教育通过各类高校为经济发展培养大量人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稳定了经济秩序的运行;但另一方面,如果高等教育办学、学科设置等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1. 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其一,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图书购买,以及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资金基础和物质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作为前提条件,教育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其二,经济的发展程度又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规模。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对教育的投入也就越多,教育的投入首先是义务教育,其次是高等中等教育的各项其它教育。因此,在国家经济实力落后的前提下是没有精力去投入教育的,可想而知,如果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都很难稳定,那么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无从谈起。就一所高校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很难进行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学校发展建设,学校的规模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教育的结构和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的体系和结构就不够完善,且教育结构单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就无法形成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纵向教育系统和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之间的横向系统等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

2. 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高等教育可以转化为科学技术,并应用于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科学研究,技术更新,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等方面,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首先,高等教育对经济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在“产学研”一体的情况下,如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何使高等教育服务于生产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产学研”结合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企业生产、高新技术的研发结合起来,高等教育在新技术的研发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为企业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的区别,对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与一般工人与所差别。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在众化的程度一步步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教育投资也必然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从长远来看,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回报社会,又反过来拉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4.

[4]刘国瑞.区域的经济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基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4.

第3篇:科学教育内涵范文

一、跨学科背景下“时空观念”的内涵

除地理学科外,哲学领域、物理学领域以及艺术领域都提到时空观念,因此,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不仅与地理学科有关联,还与其他更多的学科有联系。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认识时间与空间的性质,最早是在哲学领域认识时间和空间,随着科学的发展,分离出物理学科的时空观,主要探讨“时间与空间是什么”,把时空当成客观的存在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认识的进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实了辩证唯物论基本原理,即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运动、空间和时间具有不可分离的相互联系。哲学中的时空观主要是讲“人与时空的关系”,强调时间与空间不仅仅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马克思揭示了时间的实践本质,他所关注的时间不再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而是属人的时间,在实践中看待空间,他把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区分开来,认为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所以,与地理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空间更强调社会空间。

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应该是最基本的历史意识,讲的是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作为指导,“在时间与空间中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把时空当成不断运动中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神秘的永恒;另一方面,充分认识人类是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改造时间与空间并与之构成关系。这样一来,“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解释才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有两点:

一是要理解历史中的时间有着双向互动关系。历史中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有着双向互动关系,不仅过去决定未来,未来也同样决定过去,即人们现在关注的热点与视角决定我们如何理解过去。由于实践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而社会时间也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以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为例,法国社会学家格・普・阿波斯托尔在20世纪70年代曾这样评价:“当今物质生产力三年内的变化,相当于二十世纪初三十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三百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三千年内的变化。”时间因素在人类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节约劳动时间,实际上等于创造人类争取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要理解历史中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哲学认为,由于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观察时间与空间,所以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成为可能。比如说,人类实践活动经过世代积累,不会因为个体的消亡而中断人类的进步。世代传递的不只是人类的工具,还包括人类的思想、知识、经验和价值等,这是人类所特有的进化方式。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在时间上凝固下来,转化为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反过来,空间的历程也构成了时间。

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每一次提高,都是对原来空间的突破,使实践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例如,1840年的爆发,当英军远渡重洋来到珠江口时,这场战争就不是简单的位移而发生的中英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也是处在不同文明阶段的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时间之争。所以,我们无法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古代军事理论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因为这不仅仅是两军对垒,也不仅仅是两国交战,同时还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那么,如何把历史教学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知识立意教学推进到“时空观念”素养立意教学?

例如,有学生问到,“三国中的吴国是什么时候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哪一年?”这个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但是:

从知识层面来讲,教材中关于“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和“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这两个史事的叙述,并不能回答学生对于历史时空的困惑。

从能力层面来讲,这里涉及到“吴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两个问题。“吴国”到底是“王国”还是“帝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到底是指的形成(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还是三家疆域的基本确定(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抑或是三个独立帝王的并存(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从素养层面来讲,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点的学习与判断,理解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其价值不由它本身决定(比如三国鼎立形成的三个标志性事件),更多地是由它所在时空结构来决定(比如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且这种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空本身在变动(时人观察三国局势,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成为重要的历史拐点),观察时空的视角在变动(我们今天在判定三国局势变动时到底持何种态度?是忠奸观?压迫与反抗观还是复杂局势中的发展观?),历史事件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落点

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我依旧以“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为例,进一步思考核心素养的教学落点。

1.什么样的教学活痈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实际上,上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很多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其中,情境教学被许多历史老师运用到历史课堂上来。恰当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神入历史,回到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时空中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例如上海交大附中彭禹老师上《新航路开辟》一课时,采用了欧洲从古代到近代不同时期的地图,包括托勒密世界地图、中世纪T―O地图以及新航路开辟期间的地图等。在不断变化的地图所营造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看到了欧洲人观念的变化,逐渐清晰的海岸线展示了欧洲人探险的足迹,学生体会到了历史发展的“有渐无顿”,看到了欧洲人终于从那个混沌的中世纪走向了近世―这种“走进”,不是像有的教师说的那样,文艺复兴一夜之间就改变了中世纪的黑暗。

也有的历史教师尝试带着学生回到历史中去,去体验历史中的人和事。广东李月霞老师在情境教学中有许多可贵的践(见表1)。

2.什么样的知识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在教学中到底是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还是素养立意,这个目标观决定了教师把哪些内容看成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并以此为教学的支点。从素养立意来看,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中,每一段历史都有一个或多个启示,可以培养多方面的素养,有的启示是独特的,有的启示是共通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学情以及课程目标,恰当地培养学生的素养。

例如,广东东莞易翔老师在上高三《明清史》复习课时,经历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第一次设计是立足于“感受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立意的教学,让学生再次重温明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事及特征;第二次设计立足于“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把握明清时期所处的位置,以此梳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并比较同时期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这次教学设计突显了能力立意,把明清放在更长、更宽的时空里去认识;第三次设计立足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角度自主地对明清时期的‘近代因素’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在史学界关于明清阶段特征“封建社会末期说”、“近代说”、“帝制农商社会说”基础上,自己评判明清的历史地位并进行论证。第三次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时空观念并对之进行历史解释,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是一个明确的素养立意的教学设计。

3.什么样的课堂目标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一线教师重新理解课程目标、构建教学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建立课堂核心目标,即在宏观的教育目标体系中,综合三维目标框架与核心素养视野,构建起一节课的教学核心目标,使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找到落点(见图1)。

如果用这个模型图对上文中高三复习课《明清史》一课进行分析,本课的核心目标在目标体系中的定位如图2所示: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当下我们的思考可能具有时段性,因为有些问题与困惑在实践中会逐步得到解决,同时,也因为时空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存在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但是,思考在当下,依然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超越经验、走向理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高定彝.时空观念的嬗变[J].哲学动态, 1989(2):50-5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7卷.532.

[3]余章宝.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J].学术月刊, 1998(5):20-25.

[4]格・普・阿波斯托尔著,陆象淦,刘开铭译.当代资本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79:34-35.

[5]刘 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一空特性初探[J].哲学研究,1991(10).

[6]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

第4篇:科学教育内涵范文

一、微课的内涵

1. 微课是如何产生的

在国外,微课程( 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 (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 OML)。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Microlecture)与现今中小学的微课契合度更高。

在国内,微课的最早的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2011年,针对传统40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例制作成本高、参与面小、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例征集活动,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拍摄录制课例(同时要求提供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等支持学习资源),参赛的作品同步在网上供广大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活动的效果出乎意料,广大教师对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的微型课例好评如潮。此后,佛山市连续组织了三届微课作品大赛,并率先开展了基于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如微课与班级教学的整合、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移动学习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引领了全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热潮。

2. 微课的概念是什么

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3. 微课的资源构成有哪些

微课(程)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一段精彩的教学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段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4”是要提供四个与这段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包括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反思(或微反馈)。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呈现方式“营造”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

4. 微课有哪些主要特点

微课的特点,可以用“短小精悍”来概括。见表1。

二、微课的设计方法

1. 当前微课制作过程中的误区

微课不仅是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类型。越来越多的微课实践和研究表明:微课的制作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教师)。没有教师先进教学设计理念支持的微课作品,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外表华丽、中看不中用的“视频式课件”,仍然只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当前微课制作过程中的误区主要是:相当多的教师对微课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够,仅学到微课的“外表”而没有掌握其“精华”。如部分老师开发的微课基本等同于“课例片段”(从传统一整节课例中截取一段)、“微型视频”(只是视频时间短但内容发散、主题不聚焦)、“微型讲座”(以教师大头像为主不考虑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的灌输式传递式讲座),或者是“浓缩课”(把一节40分钟的传统课压缩至10分钟内的微课,内容和环节一个不少,只是去掉思考、自学和互动时间)。此外,许多教师把重心放在微课制作技术上。如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视频拍摄(强调双机或多机拍摄,甚至采用昂贵的智能自动录播系统),强调视频声音和画面的精美,编辑时间和精力投入过多,甚至把师生的全程对话都打上字幕。而对微课的内容选题、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核心环节却重视不够,导致微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不佳。

2. 微课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微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符合“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己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微课设计制作理念,确保微课程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下面以著名童话故事《灰姑娘》为例,谈谈微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1)内容设计――知识点的微型化处理

第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微课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反映了微课要集中表现或传递给学习对象什么样的内容(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微课制作)。美国当代著名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一书中曾指出:“也许全部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造成中国和美国教师对该童话故事的讲解存在不同的教学风格。中国教师应该如何借鉴美国教师的教学智慧呢?

第二,教学内容的微处理。在选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而要对其进行微处理。根据微课时长短、知识粒度小的特点,在内容分割上,把课程分割为不同的教学过程。分别是:

第一步,揭题设问,激趣导入。

第二步,切入主题,逐步推进。介绍美国教师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即用五个问题引导孩子们展开讨论(见表2);继而展开微课的重点,逐个介绍五个问题以及五个引导,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向学习者提问:“这样讲故事,老师又在关注什么?”

第三步教学回顾,引起学习者反思。通过再次设问“这样讲故事,老师又在关注什么”,牵引学习者回顾五个问题与五次引导。

笔者简要设计了该微课的录制脚本,如表3所示。

(2) 媒体设计――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

媒体设计决定微课最终的表现形式,其优劣性直接决定了微课的质量。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分别有摄制型微课、录屏型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以及混合式微课。笔者认为,该微课更倾向于视听演示,择优选用了软件合成式,即“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PPT”的制作组合。用屏幕录制软件可以完整地录制PPT课件的内容,在做好音频调试、屏幕设置、灯光设计、环境调适等准备工作后,正确操作该软件,就可一键搞定。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细节,如间隔太长、时间太短、字幕标题等问题,可以在该软件中编辑修改,最后合成输出教学视频。

(3)可用性设计――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境感染力

可用性设计源于设计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指企业为客户提供Web及Web-based产品情绪情感体验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在国内,顾小清(2009)等人也提出了微型移动学习的可用性设计研究,他们认为,“对于微型移动学习的设计,除了考虑内容、媒体的设计之外,还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对其可用性进行设计”。

微课作为在线教学视频,也需要满足在线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情感体验。尤其是现今信息时代,数字化教育资源已颇为丰富,要提高微课的应用程度,必然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高可用性设计的意识。一是巧妙设计情景性的教学活动,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笔者先是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提问“您一定给孩子讲过故事吧”,继而引出一个童话故事――“从前有个女孩……后来她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构建一个童话故事的情境,引人入胜,为下文讲解作铺垫。二是注重PPT的排版,提高微课的视觉效果。如注重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和字号搭配、颜色搭配以及字行、段距错落有致等PPT制作的原则与要求。笔者先是选用表现力较强的孩童个体和群体两种类别的图片,值得说明的是,图片的排版率在50%-90%之间,不宜过于花哨;继而,充分利用PPT的动作效果,对所添加的图片设置不同的动作,增强动态感,在字幕的文字方面主要采用微软雅黑和宋体的字体搭配;最后,重视PPT颜色的协调搭配。三是注重教师的讲解的专业性和艺术性,结合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讲解节奏,语速流利,尽量避免口头禅的出现等。

三、结语

第5篇:科学教育内涵范文

从动态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参与教学活动都是带着自己鲜明面独特的思想和情感的,他们的对话、沟通或交流,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动态的,课堂就是他们活动舞台。只有在这个舞台上,师生的互动才结成了深厚的情感与友情,才有尊师爱生的美谈。因此,课堂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舞台,是和谐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和谐教育理念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内涵

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因此,和谐教育要通过和谐的课堂教学得以实现,和谐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为实现和谐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

和谐教育理念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以下简称“中学和谐音乐课堂教学”),主要是指:依据和谐教育的思想,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中各要素自身的结构,使其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而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这里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学的实施过程,即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它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师和学生等要素组成的有机籀体。

二、和谐教育理念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中学和谐音乐课堂教学以民主,平等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实现情感交融、思想碰撞、经验分享、知识技能习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潜能开发的过程。和谐课堂教学应该具有如下的主要特征。

1.井然有序,充满活力

首先,和谐音乐课堂教学要保证基本的教学秩序,要有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规范的教学行为,这是保证有效的、和谐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其次,和谐音乐课堂教学又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在保证基本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宽松度和自由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张弛有度、宽松自如,始终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能够进行积极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因此说,井然有序与充满活力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它是长期困扰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处理好纪律与自由两难关系的生动写照,我们既主张课堂教学要有良好的教学秩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同时,也强调不能因过度的纪律要求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和思维,限制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与释放。

2.积极主动,优质高效

和谐音乐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主动的、有效的交往活动,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性(即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面对共同的客体即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交往活动,他们在认识论上的关系是主体问关系,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双方主体性的发挥,而不能忽视任何一方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教师与学生主体性间性的发挥,首先要以教师的主体性发挥为基本前提,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先行者的角色决定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主导作用,她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激发下获得激活并得以发挥,师生在互动交往中实现情感交融、思想碰撞、经验分享、知识技能习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和潜能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既促进了师生双边主体性的发展,又实现了多维的教学目标。

3.民主公平,尊重差异

和谐音乐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出包容性与民主性。这种包容即是“和而不同”的课堂生态环境。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决定了和谐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出民主性、包容性的特点。师生、生生、师师之间要建立起民主和谐、尊重与理解、沟通与交流、互信与互爱的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用宽容与真诚去理解、欣赏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提供公正、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4.参与合作,共同发展

和谐音乐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的教学活动,而是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双向多边的交往活动。教师与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参与不仅仅表现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你问我答,而是一种知识与智慧的分享、思想与价值观的沟通,情感的共融。通过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生生交往、生生合作多种活动形式,共同经历学习过程、共同经历情感体验,实现师生之间的共鸣,促进教学相长。

音乐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音乐课堂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这种活动由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各种要素之间构成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

[参考文献]

[1]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J].中国音乐教育,2007,(4).

[2]龙艳.感受音乐墩课堂教学中的参与体验[J].中国音乐教育,2007,(1).

[3]陈梅.开放的音乐课堂[J].中国音乐教育,2007,(2).

[4]晓琴.运用批判教育学刊课堂教学的转变[J].中国音乐教育,2007,(1).

[5]贾俊萍.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中国音乐教育,2005,(5).

第6篇:科学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多维内涵;构建策略;

一、引言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个专业,有着独特的专业特点,幼儿教师在幼儿性格培养和启蒙教育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培养的幼教人才,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前教育知识基础,还要具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音乐课是学前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课程,要想提高音乐课程教学效果就必须构建多维内涵的音乐课程体系。

二、现阶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蓬勃的发展,但是尚未形成准确的定位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主要是受西方音乐学的影响,忽视了学前教育的中国文化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定位。我国学前教育的音乐课堂对文化基础这一方面并不重视,只有构建起良好的人文基础才能实现学前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安排也不是十分的合理。我国音乐理论并不是十分的完善,我国主要是模仿西方的音乐理论,缺少母语文化。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要加大对中华文化的重视,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课程。最后,在音乐课程的定位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阶段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促进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的发展,只有加大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多为内涵的构建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

三、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学前教育也在迅速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学前教育的目标定位也要有所调整。第一,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要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熟练的掌握从事学前教育所需的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能够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让学生将音乐感悟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充分的了解音乐的实际内涵,最终实现音乐和生活实际的统一。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有音乐审美能力还要有音乐的创造性,音乐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构建多维内涵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

多维内涵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就是构建具有多元化、多方面的丰富多方面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程,促进中国学前教育音课程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如何构建学前教育多维内涵的音乐课程是当前许多教育专家研究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有所不同。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不仅仅要了解其他国家的音乐知识,还要融入中国的本土音乐文化。

(一)融入中国的音乐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在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与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一方面你能够弘扬我国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也能为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准确定位。我们只有掌握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的精髓,才能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提高我国的软实力,也能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国的学前教育应该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点,将民族文化与音乐教学融合到一起,在课程安排上增加一些民歌和传统戏曲,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母语素质,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随着新教育改革的推进,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适应性,满足社会需求的主要方向。学前教育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幼儿园和托幼机构,因此,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应该满足专业的实际需要。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要以终生教育为原则,促进学生养成持续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三)结合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一个不可以改变的趋势,音乐教育也不能离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就必须与世界多元化文化结合在一起。世界多元化的文化不仅仅能够丰富我国的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形成一种包容的态度。

(四)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化促进了世界的多元化。信息化也给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因此,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就必须与信息化结合起来。通过将音乐课程与信息化结合在一起能够展现出新的活力。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充分的利用了信息化的便利条件,不断的变革教学模式与教学的内容。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立一个沟通的网络平台,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解答学生的一些问题,视频、音频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音乐的内涵,更加真切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信息化为学前教育课程的多维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彻底的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教学的限制,大大的提高了音乐教学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五、结束语

总之,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音乐课程,应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音乐认知和学习的多维化。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的多维化的构建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理论和音乐的专业技能,还要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科学教育内涵范文

新课程改革以前,我国中小学生就普遍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双基”,这是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之一,国际数学教育成就调查以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国中小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明显好于很多西方国家学生. 但是当今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的高低,已经并不仅仅在于其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更在于他探索、研究、创造能力的高低,所以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已逐步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

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甚至整个人类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使命,数学教育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但是新课程改革以前,接受式学习处于主导地位,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与21世纪所需求的开拓创新型人才大相径庭. 为了顺应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我国原有的教学大纲正在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数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客体”为“主体”,探究式教学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之一. 在新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有助于帮助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以及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发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我国,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深刻认识到探究学习的价值:只有通过积极思考领悟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教学中除了需要教书本上的知识以外,还必须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探究知识产生的背景,发现书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 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四基”的背景.

对于数学探究教学的含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关于探究教学的界定,本文把“数学探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过程. ”它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再现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它兼顾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它既可表现为“专题研究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可表现为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组织数学课堂教学,兼顾了两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从定义中还可以看到,这种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表明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

对中学数学探究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经济发达地区,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程度较好,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数学探究式教学在实际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仍不够高,数学成功感受不强.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对数学学习的认同,需要调动包括探究式教学在内的各种数学学习方法,继续加大研究和实施力度.

第二:二、三线城市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情况较差,访谈中发现和领导的工作理念有一定的联系,而校领导的工作理念又受到行政干预的制约,这就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只有对校领导的考核制度进行一定的改变,才能对其行政理念进行干预,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第三:一线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学校班级较多,每班人数平均比二、三线城市的班级少5~10人左右,班级人数少,教师的工作量就少,这样更加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因此加大二、三线城市教育资源投入,降低班级平均人数应有利于探究式教学的展开.

第四: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不同城市随经济发达程度递增,教师培训质量递增,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接受更快,理解更深,使用更加熟练. 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培训质量不够,基层教研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教师培训力度不够,知识与技能更新较慢. 因此,应加大基层教师培训力度,省直力量多进基层,让二、三线城市拥有和一线城市一样的和专家交流的机会.

第五:加快高考改革步伐. 高考指挥棒仍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成绩至上理论在一线教学中仍有很大的市场,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尤其是二、三线教师仍然在采用题海战术,对探究式教学使用较少.

第8篇:科学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26

高效课堂不是潮流,不是形式,而是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的使人满意,教学成果显著的实实在在的高效课堂。我们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要成绩,就要注意教学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单说,“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研究主导和主体二者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最优化的原则,保证课堂教学在耗费师生最少的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取得最大的效果”(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如何使英语高效课堂成为现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做法和想法。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要素

高效课堂教学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

三要素的体现与衡量主要涉及三个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层面,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教师所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学生层面,教学效率=教学对所有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间总和。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要和谐、有效。只有教师的高效或学生的高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三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达到高效的目的呢?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谈起。

1. 教师的具体操作

(1)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进行自我洗脑,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要确立和增强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主导”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认识过程的主体,他们统一在教与学的两种活动方式之中,而面临的一个共同对象就是“英语”。教师虽为主体之一,在课堂上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但要把学生当作中心,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并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教师要摆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从“交际论”的角度讲,师生共同都是主体,即“双主体”。而“自主”是学生主体的第一特征。高效的课堂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通过教师的主导,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各种学习能力,以获取必要的知识、强化学科技能。教师应该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同时,在教学环节中结合教材目录、每个单元的“目标”“复习要点”,各单元的“学习建议”(Tips)指导学生有效地采取各种策略提高学习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和高效教育。

(3)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还是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乃至最终综合英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学活动(主要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因此,英语教学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科目。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活动时,特别注意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综合地应用所学语言完成一些任务。

(4)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

多媒体呈现的知识内容,可以形成清晰具体的映像,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打造高效课堂中,多媒体作用功不可没。

2. 学生学习热情和正能量的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这里的“发展,兴趣,爱好,倾向”都是心理健康的内容。高效课堂上,学生三种学习需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成就的需要

成就的需要就是指对地位实力、绩效优势、声望名誉的需要。成就需要的强弱取决于教师和家长的成就需求的高低、自信心和成功体验。

(2)被赏识的需要

被赏识的需要在课堂上表现为希望获得教师的赞许、认可和赏识。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学生就会进一步努力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因此,这是一种外在动机。

(3)认知的需要

认知的需要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需要,是属于内部动机的作用。认知需要与学习的目标有关,也与学习的兴趣有关。课堂学习成功经验可以使学生增强认知需要,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

三、如何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 学法指导

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学生提出读书的具体要求。笔者指导学生阅读,注意提示学生从两方面去看:一是从宏观上看,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要点、布局结构、写作方法、风格特色等,把这叫做“宏观把握”;二是从微观上看,对词、句、段中的难点、重点作深入的探讨,把这叫做“微观理解”。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的规律和方法,迅速提高阅读能力。

2. 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情感的交流。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通过观察、倾听和参与,调控教学,考虑学生的差异,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并加以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

3. 质疑设问

质疑,是学习的真正开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倡导“发现学习法”。这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方法”,即由学习者自行发现问题,自己去概括,作出结论。学生能设问,常常表明他已经进入了真正学习的角色。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水平,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

4. 释难解惑

问题提出后,怎样解决,谁来解决?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但发挥主体作用的还是学生,提问者在继续学习、思考或受他人启发后,也可为自己“解惑”。一句话,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来取得共识、获取新知。

5. 创新与提高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新”的课堂。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使学生获取新知的阶段,而必须进一步使学生的新知转化为智能的阶段。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掌握新知之后,及时地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发现、质疑、类比、分析、综合、联想、求异,而达到创新的过程。

6. 巩固深化

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学生的认识和智能形成也不可能一次实现。这就要有一个巩固深化的阶段。教师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9篇:科学教育内涵范文

一、建立政府部门和街镇督导机制,合力推进内涵均衡发展

发展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政府履职到位,内涵均衡发展才能有保障。我们坚持开展督政工作,全面落实“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落实”的各项规定,形成区委政府抓总、部门街镇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教委安心管理、校长安心治校、教师安心执教的教育发展格局。一是建立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街镇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估制度和督导公报制度。二是组织政府专兼职督学坚持定期对编委办、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安监局、环保局、房屋管理局、审计局、税务局、公安分局、国土资源管理分局、规划分局、西部新城管理委会、迈瑞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新闻中心、公安消防支队等16个部门、24个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履职情况开展过程督导。三是坚持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听取部门和街镇年度教育工作汇报制度。四是坚持开展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形成激励机制。

二、坚持中小学校督导制度,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加强对中小学的督导评估,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是促进内涵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落实规划促动。聚合教育行政、教育督导、教科研部门力量,共同研制《关于加大城乡教育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事业内涵均衡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对各中小学内涵发展工作计划、规划和实施方案实施论证和评审,对各中小学内涵发展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和指导。通过多方全程联合联动,强化内涵均衡发展工作的责任落实,提高了内涵均衡发展的科学管理水平。

二是依托专家促动。我们与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签署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聘请该中心5位专家教授组建成中小学内涵均衡发展专家指导组,从专业的角度督促、推动内涵均衡发展工作。专家组成员经常深入校园实地调研论证,帮助学校选择内涵发展路径,谋划内涵发展策略,同时为全区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提供专业引领、技术帮扶和理论指导。同时,确定4所中小学为内涵均衡发展试点学校,加大对学校内涵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过程监督和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均衡发展。

三是片区督学促动。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布局,我们将全区中小学划分为7个督学责任片区。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开展发展性、研究性、诊断性、目标导向性督导评估,实施督前诊断、督中调研、督后指导“全程式督导”和点对点、缺什么就补什么的“问题式督导”。通过责任片区督学对中小学的经常性督导,积累经验,完善机制,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四是科研课题促动。根据我区独立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总体部署,开展“区域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研究,科学构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督促和引导内涵均衡发展。

三、创新教师评价制度,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制订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建立完善评价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内涵均衡发展的关键。坚持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评价。我们开展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理念是“让每一位教师都优秀起来,让优秀的教师更卓越”,遵循教师专业发展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发展性、层次性等基本原则,既考虑到“一般教师――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在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专家型不同发展过程的共性,又兼顾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和用“一把尺子”评价所有的教师。因此,在评价内容上,由重升学率的单一评价转变到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评价;在评价方式上,由重自上而下的他评为主转变到以教师内在需求发展的自评为主;在评价结果上,由重甄别优劣、高利害处理转变到激励教师主动自觉发展;在评价重心上,由重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变到形成性评价为主。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应是多元的评价,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评价。我们以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发展情况。师德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课程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此,我们构建了由师德水平、课程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4个A级指标、13个B级指标和18个C级指标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评价体系,做到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现实与可能有机结合。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教师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我们建立教师自评、同伴互评、学校评、学生评、家长评等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一是开展教师自评,将评价变成教师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二是开展教师互评,有利于加强沟通与融合,了解同伴长处,比较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同伴互助,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建立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各类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考核评价组,有利于帮助教师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提高专业发展评价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四是中小学生、家长等对教师的评价也是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结果的运用。一是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增强实现专业发展的信心,激励主动自觉发展;二是帮助中小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关注教师的发展和幸福,创设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帮助教科研和教师培训机构了解中小学教师需求,针对性地提供强有力的专业引领和专业指导,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四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准确掌握区域教师发展情况,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和科学发展能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五是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教师、科学评价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四、完善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提高课堂教学优质化水平

建立健全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制度,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是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是坚持开展小学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我们遵循导向性、系统性、实效性原则,制定实施《小学课堂教学规范(试行)》和《小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试行)》,采取实地观察、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学生学业成绩测评等方法,通过日常的教学检查、教学过程的常态监测、教学质量的定期检查、教师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渠道,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和调控。同时,建立小学课堂教学巡视制度、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奖励制度等,对学生学业成绩、学校教学管理、教师工作情况等进行专项监控与评价。学校是教学质量与监控评价的实体,是实施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常态监控的最有效、最关键的环节。注重督促学校根据监控与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实施细则,加强对各学科、各年级、各教学环节实施动态监控、常态监控,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科学分析,及时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是坚持开展中学教育质量增值性评价。我们坚持深化课程改革,聚焦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切实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坚持开展教学增值性评价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测评手段,从初、高中学生入口看出口,客观评价学生的进步和学校的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业、体能、品行、心理等方面确立“最近发展区”,注重过程,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增值,不断确定新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