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的职业道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用是现代社会的基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信用体系的建设就越健全。一般来说,企业如果希望发展壮大,自身获取的留存收益往往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向市场筹集足够的资本。投资者只有充分了解一个公司之后,才会对该公司投入相应的资金。然而,一般来说,投资者即不是专业人士也没有那么多的成本去调查了解一个公司。审计就是在这样背景之下产生的。审计的作用就是要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上对其所审计公司的经营业绩反映的财务信息进行背书;也就是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的真实与虚假发表相应的意见,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起到增加或减少其信用的作用(亦即增信)。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获取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信息能够提高其投资效率;对于国家来说,整个国家的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巩固,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取好的信息可有助于获得财富和力量;缺乏好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失败。负责监督公司信息系统的会计人员和负责审计财务报表的审计人员,肩负着提高信息有用性的特殊使命,这最终有助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增信。如果没有增信,审计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审计职业道德给增信提供了相应的基础。下面我们结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增信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审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1)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来说,诚信就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应就审计结果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被审计单位如果存在舞弊或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就不应当发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反之,如果注册会计师违背了诚信原则,那么,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的财务信息质量就得不到相应的保证,从而就失去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可信的证明。
(2)独立性,独立性分为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本人内心保持的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例如,即使对方单位的管理高层是注册会计师的近亲属,但是,注册会计师也不会受到这层关系的影响,依然实事求是地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一种外在表现,使得除了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之外的掌握充分信息的理性的第三者在了解相应的事实后,认为注册会计师没有损害其应有的职业道德。例如,对方单位的管理层是注册会计师的近亲属,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充分保持了实质上的独立。但是,理性的第三方了解此信息后,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依然有所怀疑。从而导致理性的第三方不再相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论。正如《审计—增信服务与风险》所说:“有些国家将客观性视为要求公共会计师在形式上独立,而有些国家则将公共会计师形式上的独立性视为表明公共会计师是客观的。不论在哪种情况下,缺乏独立性破坏的不仅是审计人员的专业境界,还有整个审计的价值。”所谓整个审计的价值,指的就是审计没有起到增信作用。
(3)专业胜任能力,专业胜任能力是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审计工作。专业胜任能力对于审计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注册会计师不能够胜任审计工作,那么,其审计结论必然起不到相应的增信作用。
(4)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执业过程中,不做损害职业声誉的行为,比如说攻击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同行,就会损害整个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声誉;因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根本目的是增信,如果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声誉受到损害,那么,注册会计师增信的职能就会受到相应的损害。如果注册会计师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注册会计师在提供质量等方面比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要好,这样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增信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从上述审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分析可以看出,审计职业道德与审计最终目的增信是密切相关的,这个关系就是审计职业道德为增信提供应有的保障;亦即审计职业道德为整个审计工作奠定了基础。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审计职业道德就没有增信;没有增信,审计工作本身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二、审计职业道德为审计质量提供保障
审计质量关乎理性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由于使用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报表做出的判断。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不仅会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投资判断做出有益的建议,而且会促进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声誉的提高,以及促进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审计质量与审计职业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审计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审计质量与审计职业道德之间这种重要关系并将其向学生做出相应的讲解,从而突出审计职业道德在审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审计职业道德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表现有许多方面,下面就诚信、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审计收费等几个方面论述审计职业道德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1)诚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诚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审计人员违反诚信原则将本来应该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修正为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无疑其审计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干扰。
(2)专业胜任能力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人员不能够胜任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要求,就会出现被审计单位有重大错报风险而审计人员却发现不了的事实。这样就会对审计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3)应有的关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应有的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勤勉尽责,全面及时地完成审计任务,对审计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4)独立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独立性的一般要求是:“审计人员不能对客户进行投资;审计人员的近亲不能担任客户方的执行人员的职务或审计敏感职务;审计人员不能参与与客户有利益冲突的交易(如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并审计该项咨询服务所涵盖的领域。)”违反独立性的要求,与客户有重大的经济利益关系,或者担任被审计单位的敏感职务等,可能就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无法履行其应有的审计责任,从而影响该审计项目的质量。
(5)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一般来说,审计收费的高低会受到审计成本的影响,审计成本高就需要相应的高审计收费,审计成本低需要相应的低审计收费;考虑到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以及审计质量的影响(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物所一般收费高,审计质量也高于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我们认为,审计收费略高于行业平均收益率的审计质量较为可靠。例如,如果审计收费过高,将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在该项目上向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倾斜;如果过高的审计收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无法履行他们的审计责任。反之,要达到一定的审计质量,就需要相应的审计成本,如果审计费用过低,就会造成审计成本大于审计费用的现象,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持其审计收益,就会相应调低其对审计质量的要求。同样,或有收费、逾期收费等对审计质量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审计职业道德对审计工作过程和审计结果所呈现出的审计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审计职业道德在审计教学当中的安排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责任。
第三条审计人员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工作,并遵守国家审计准则。
第四条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合理谨慎、职业胜任、保守秘密、廉洁奉公、恪尽职守。
第五条审计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六条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回避。
第七条审计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忠诚老实,不得隐瞒或者曲解事实。
第八条审计人员在执行职务特别是作出审计评价,提出处理处罚意见时,应当做到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第九条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审计知识、技能和经验,保持职业谨慎,不得对没有证据支持的、未经核清事实的、法律依据不当的和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发表审计意见。
第十条审计人员应当具有符合规定的学历,通过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并保持和提高职业胜任能力。不得从事不能胜任的业务。
第十一条审计人员应当遵守审计机关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参加审计机关举办或者认可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活动,学习会计、审计、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新知识,掌握与从事工作相适应的计算机、外语等技能。
第十二条审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应当达到审计机关规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
第十三条审计人员对其执行职务时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在执行职务中取得的资料和审计工作记录,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和披露,不得用于与审计工作无关的目的。
第十四条审计人员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审计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
第十五条审计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国家审计的权威,不得有损害审计机关形象的行为。
审计人员应当维护国家利益和被审计单位的合法相益。
关键词:高职机电专业;思想政治课;职业道德
目前,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观念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尤其是加强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进行探讨,提出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合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关注度越来越高,加大了对高等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就现在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来看,机电专业学生占了相当一部分数量,是高职教育的主力军。但是,目前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文化层次较低。机电专业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受家庭溺爱教育的影响,一般表现得比较个性和自我,加之高职院校比较注重技能专业课的教学,对职业道德课的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整体不高。
二、影响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因素
(一)家庭环境因素
据调查,当前高职机电专业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具有很强的个性,但是心智不够成熟,使得部分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很多缺失,如不能吃苦、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纪律意识差、缺失诚信等。特别是有个别家长在学生表现出职业道德问题以后,没有及时教育学生,反而无原则地包庇、纵容,致使学生距离道德的轨道越来越远。
(二)学校教育因素
一方面,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就业率的提升,重视专业技能课的讲授,对道德教育重视不足。另一方面,个别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缺乏教学技巧,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使思政课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三)学生个人因素部分高职学生,特别是机电专业的学生对工作后的艰辛缺乏了解,只会享受,不能吃苦,毕业后对工作不适应,由于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在公司受到领导批评后,就反唇相讥,导致频繁换工作。因此,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发挥自身特长,更好地展现自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思政课教学中职业道德渗透策略分析
(一)丰富思政课内容,增加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为解决传统思政教材将思政知识、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相剥离的弊端,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校企联合,合力编写和优化思政教材,进一步丰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一方面,要组织校内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机电行业的专业人士形成一支教材编写团队;另一方面,在确立机电类专业课程门类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由机电行业企业界的人士提出与各门学科具体专业内容相联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融入教材中。
(二)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明确职业道德要求
机械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和机械、油污等打交道,体力消耗也比较大,如果没有足够毅力很难长久地坚持下去。若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与机械图纸设计相关,很可能接触到企业的核心机密。因此,对于机电专业学生,除了基本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要求外,还要有职业道德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机电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除了基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外,还要加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等精神教育,法制规范教育,切实树立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三)拓宽思政课教学领域,采用多种形式渗透
对高职机电专业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时,教师要树立“大思政”的意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是强化社团工作,让学生在社团、学生会中发挥作用,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二是将课外实践活动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看望孤寡老人、旁听庭审、捐赠书籍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通过组织学生到边远山区看望穷苦孩子或送温暖下乡等活动,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邀请高职优秀毕业生或校友回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开设宣传栏、开辟“荣誉长廊”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树立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
四、结语
思政课对强化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高度重视思政课在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高职思政课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实生,吴建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职业道德渗透性教育思考[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48-50.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道德,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较高的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去发掘丰富的职业教育的素材,在必要的时候适度渗透职业观念以及职业道德。语文具有人文性,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技工教育语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式相当严峻。随之而来的就是技工院校的职业教育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培养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转变传统的观念,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普遍的综合素质能力和道德水平是目前首要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高校扩招,致使职业院校生源下降,有些人受观念的影响觉得职业院校学不到东西,各种不良因素阻碍了职业教育良性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和发展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和生活联系起来,从就业岗位对语文知识的需求进行教学,以适应人才市场对人的需求。很多学生的意识里面觉得,来技工院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对于语文课不感兴趣,上课时不爱听,不喜欢学,感觉学不好也没什么,关键是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出发,发现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让课程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联系专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语文课的重要性。企业对员工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作为技工院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考察,也要重视基础课程。通过语文教育等基础课程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和职业道德,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并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语文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职业道德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引导教育,和人们的职业生涯紧密相关,是从事工作时的行为标准和要求,也是社会道德的具体体现,涉及了学生职业生涯中的方方面面。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研读探究中,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及职业道德的形成,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在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和使用基础的同时,使技工教育的语文教学循序渐进地给学生灌输一些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会并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使语文教学发挥其价值。四、语文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渗透的方法语文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向都是好的,能否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实施,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职业精神教育是需要我们共同去探讨的。第一,依据教材,实事求是,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梁启超教授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中,提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凡职业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等深刻的道理。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集中从职业道德出发,对课程进行改革,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多关注人文性。当前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将物质作为精神寄托,造成社会风气萎靡,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中的人文道德的缺失。重视学生品格的形成。语文教材中的传记文学和人物叙事等相关的作品,有的叙述主人公一生的职业生活,通过对这些人物或者事件透彻地分析,让学生明白职业的道路是艰辛的,只有具备洁身自好、恪尽职守、诚信无私等职业道德品质,才能体现出自己职业路途中每一步的价值。有意识地突出他们的高尚品德,以崇高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第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灵活的教学,尤其要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搞好语文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提升职业意识。语文的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教学的活动和过程也不应该限定在教室里面。所以,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做好实践活动,语文教学也需要走出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一些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为题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朗诵、演讲、课本剧的角色扮演、辩论赛和专题讨论等,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有趣的活动,连接课堂内外,开展综合的拓展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在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形成健康的品格。第三,把生活引入到语文教学中,与职业道德联系起来。生活就是一个生动的课堂,作为社会上的人我们需要去和外界交流,而交流离不开语言,我们学习、劳动和工作,就要和别人打成一片,而这需要了解,了解也需要语言,所以可想而知语文的重要性了。生活为语文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文教学只有与生活联系起来,才有资源去探索,学生学习语文才会感兴趣。技工教育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去发现语文教学的切入点,然后适时而为。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慢慢养成的一些行为和社会风尚习惯。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不容易改变的,所以良好的习惯一经养成,无论是对学习还是生活而言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技工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在此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这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丁菲莉 单位:福建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赵丽萍.浅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03).
1、会计是一种减少而非消除社会公众决策风险的信任机制。现实世界最大的特性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对于社会公众的经济决策而言,直接的担忧则是决策信息的可靠性问题。受制于能力、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公众对企业信息的甄别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作用。这里,作为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承担了作为第三者的中介鉴证角色。
2、社会公众理想化的审计需求与现实制度安排下的审计有限供给导致“审计期望差”的产生,并进而使注册会计师陷入道德困境之中。由对受托人的不信任而引发了注册会计师职业,但作为一种减少社会公众决策风险的信任机制的审计的出现,本身又会引发一种新的风险,即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风险。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职业指导;措施
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各行各业的竞争都非常激烈。这要求毕业生具备更好的素质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渗透职业指导,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就业必须必备的素质。职业指导包括了多个方面,有就业政策的指导,也有观念、心理、实践、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教师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对这些问题的渗透。
一、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职业指导的措施
1.学校组织班主任或辅导员深入企业学习
班主任或辅导员要想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职业指导,就必须了解企业的管理机制以及文化、行业标准等。学校组织他们深入企业参观,能够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道德规范。班主任在企业中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能够在班级管理中渗透职业指导,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2.创设具有职业特色的班级环境
让学生在具有职业特色的班级环境中学习,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学生为主体,由他们自己对教室进行合理的布置,充分利用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处处体现出职业的特色。设立图书角,为学生购置相关专业书籍及职业指导书籍,设立职业文化墙,定期将一些企业的文化理念、职业需求等展示出来,给学生以奋斗的目标,也可以将学生的实践心得展示给大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宿舍的文化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宿舍的内部事务管理、人际关系以及制度开展。如,开展关于人际关系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文明宿舍的评比可以更好地展开宿舍的内部事务管理。
3.融企业精神于班级的精神建设中
学校根据优秀的企业文化精神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被师生认同的校训与学校精神及价值观等,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精神,制定出本班的班规、班级目标等,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企业文化氛围。
4.企业人才进学校举办讲座,学生到企业实践
企业的相关人才到学校开展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文化,解除学生内心的困惑,激发学生奋斗的决心。同时,学校与企业搭建互动平台,使学生能够定期到企业参观,近距离的接触,能够增强学生的感触,使学生对企业管理和职业人生有了深入的了解。学校也应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实践,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强化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学生通过实践,会针对自己的情况,逐步规范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5.模拟公司的运营方式进行班级管理
模拟公司的运营方式来进行班级的管理,由学生来担任“公司”中的不同角色,开展“公司”的各项工作。学生可以不断交换自己的职位,体验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承担“公司”的义务与责任。通过这种模拟公司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责任意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使他们更好地由校园人向职业人转变。
6.将班级制度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最主要的体现方式之一,它具有比较强的规范性、强制执行性和权威性。而班级的制度相对来说比较松散,没有那么强的组织纪律性,同样,也没有那么严格的奖惩制度。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制度,为了让他们在出校门后即可直接适应企业的管理氛围,可以在班级的管理中引入企业制度,使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严格管理。
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职业指导的意义
第一,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职业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素养。学生处于学校和家长的保护之下,心理不成熟,思维还处于理想化的状态,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职业指导,使学生从自我的小天地中走出来,能够以职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德育。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文化观念的冲击,学生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已经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级的文化管理中来,不仅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才的基本条件,也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影响,有利于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树立。
结语: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职业指导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就业是有很大的意义的,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及班级管理中以职业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提高他们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春霞,张芳,石玉秋.打造企业化班级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的企业化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3(8)
关键词:地质行业;内部审计;外包
一,地质行业外包的内部审计领导模式必然性
首先,国内的地质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结构及分布也很不合理。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我国地矿行业直接从事地质勘查的技术人员只有1.5万人,平均起来全国各省的地质局不足600人,而每个市级的地质技术人员将更少,仅有30人左右。
其次,国内地质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缺乏熟练的技术。很是省份的市级地质从业人员不全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中的许多是一些低文化水平的退休人员及富余人员,然后进过简单的地质技能培训然后上岗。其别严重的是内蒙古地区的地质技术人员,甚至雇佣毫无地质技术的农民工作为技术人员,从事地质勘察工作。
最后,国内的地质从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好的地质技术人员都集中在较发达的城市以及经济效益良好的单位。大量的技术人才流失,技术骨干调离或者退休,使得一些地区出现了地质人才的“大断层”现象。还有就是我国的地质人才队伍出现了明显的老化现象,一些地方甚至没有36岁以下的地质技术员。
上述内容,概括的介绍了目前我国地质行业的现状和其存在的种种问题,明显看出有些地区或者单位,没有能力去做好或者完成地质行业内的计划,这样地质行业外包的内部审计领导模式正好有效的缓解了这种国内地质行业的紧张气氛,也成为了必然。
二、地质行业外包的内部审计领导模式探讨
1.内部审计领导模式的优越性
(1)有助于提高行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选择与构建合适的内部审计领导模式是保持内部审计组织独立的重要途径。组织上独立是内部审核独立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一方面这是在对总经理受托责任履行的审计业务外包之后,由包括外部注册会计师在内的专业人士根据其与企业签订的合同进行内部的审计,这与总经理以及企业没有直接的利益管理。所以,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总经理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提供了客观、独立的评价结果。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是在总经理的授权下对下属的单位及员工进行的一次审计,审计者直接向总经理一人汇报并提交给管理当局,这样就尽可能的避免了审计对象对内审人员的干涉和贿赂。
(2)有利于企业获得高质量的内部审核服务。内部审计是地质行业和其他等企业管理的智囊系统,除了要对财务进行审计外,还要进行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所以内部审计师必须是训练有素的多面专家。会计事务所中的注册会计师遍布各行各业,他们一般都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并经过考试,所以在专业能力上多强于内部审计师,同时熟悉不同的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方式,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去选择合适的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们的经验和专业技能去获取最优的服务。
(3)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企业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要求,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例如,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税务、营销策划等等)参与到企业的内部审计活动中。通过内部审甘外包,企业可以不用自己额外招揽人才,而通过外部审计机构享受到这些服务。而且,由于外部审计机构的活动广泛,企业还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市场信息,及时做出反应。
2.地质行业外包内部审计领导模式的构建
(1)将部分内审业务外包。这是构建地质行业外包的内部审计领导模式的基础和前提。其具体的设置有如下几步:
①将企业的所有内审业务按照委托的层次关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对总经理所受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另一部分是对总经理下属的各级管理者的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
②对总经理、总公司进行审计的承接单位一般是譬如会计事务所等专业的机构,有专业人士负责。并且这些人的酬金直接由审计委员会进行支付,由审计会具体安排每次审计的具体时间、内容、标准程序和频率。
③外聘的内审人员直接对总经理一个人负责,对总经理的下属机构、人员进行内部的审计、检查。内审人员大都是精通业务、熟悉操作流程的技术人才,由总经理聘任,但是他们的任命及撤换必须经过审委会的同意和签字。
(2)外聘和专职内审人员协同工作。一方面为了避免工作的重复,提高工作效率,他们两者必须各自负责好自己的工作,各司其职。另一方面为了提供更准确周全的审计结构,外聘审计和专职内审人员要协同工作,前者发挥其过硬的审计技术,后者发挥其极其熟悉行业内部运营的优势。
外聘人员要多向专职内审人员咨询企业的整体情况、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有关企业的一些重要信息,以便更熟练的工作,专职内审人员可以向外聘人员学习一些例如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先进的内部审计技术,审计流程等知识,提高本身的执业水平。
[关键词]电网企业;风险导向审计;内部控制;构建研究
[DOI]10.13939/ki.zgsc.2017.06.138
自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以来,2012年国家电网着力从依法治企视角来强化内部控制工作,促进了审计工作在电网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全面应用。作为一种审计方式,风险导向审计是基于审计过程,依托风险评估来构建审计模式,着力破解和防范审计风险,提升企业风险管控水平。在电网企业内部控制评审过程中,2008年五部委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导文件,着力对央企、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明确要求,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建设方针。2014年财政部出台《电力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着力就电力行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工作进行了明确,突出内部控制在优化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上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将借助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来检查和揭示企业管理与控制风险,促进依法治企工作取得成效。
1 风险导向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评审的关系
风险导向审计源自委托理论,作为一种独立审计模式,旨在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与规范,来改善企业风险管控效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3年)调查结果显示,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主体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推进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突出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改善了企业组织治理结构。在我国电力行业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主要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从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全体员工来明确内部控制责任,细化内部控制目标。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随着风险导向审计实践的不断应用,将内部审计逐渐转移到企业风险的防范与管理上。从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来看,内部计有助于全面考察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而内部控制不能作用于审计工作。因此,借助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着力从企业内部控制评审中来发挥风险导向审计的积极作用,来发现和改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在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中,结合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以加强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性、合法性、合规性评价,来修正和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漏洞,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2 在电网企业内部控制评审中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实施过程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自身已经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而在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来优化内部控制评审工作中,遵循公允性、一致性原则,利用风险评估来确定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明确了重点业务模块、重要业务领域的潜在风险源,其实施过程及重点如下。
2.1 确立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流程及方法
参照《企业风险整体框架》(ERM框架),国网(周口)公司结合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导向审计管理实际要求,发挥内部控制审计确认与咨询职能。如下图所示。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构建流程
从引入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评审实践来看,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是审计重点。依托内部控制体系来评估风险控制的充分性、有效性,对企业各重点领域存在的组织治理、控制、风险等提出审计评价。在具体审计方法上,前期调查阶段,主要工作是搜集相关财务信息及资料,并通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座谈法、评测法、抽查法等来进行初步审计;在风险评估环节,主要是结合企业不同业务模块,来收集可能的风险要素,并对相关风险进行评估,采用的方法有计算法、复核法、审核法等;在审计实施环节,主要是就重大风险进行审计,并修正风险评估结果,方法有检查法、抽查法、分析复核法等;在审计终结阶段,主要出具审计工作报告,明确审计中的主要建议;在后续整改环节,主要对已经确定的审计结果进行后续审计。
2.2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评审中实施重点
2.2.1 注重审前调查环节
针对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从电力企业审计工作内部、外部环境分析上,了解审计资源,收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下的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事件。在审前调查中,要确立风险导向审计的地位,审计人员要通过设置问卷,突出电力企业不同业务特点,并协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多角度、多方面地获取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总结和梳理最大风险。同时,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要走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屏障,特别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强调对高风险审计领域、风险评估环节的优化,提升风险导向审计的效应。如针对电网企业业务经营模块,考虑到经营风险越大,审计风险越大、舞弊可能性越大的特点,深入到电网企业具体财务报表中,来分析不同业务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失真性,利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分析性复核方法,来扩大复核范围,特别是电网企业线损率、电费回收率、客户满意率、固定资产完成率等指标,通过运用数据分析、管理流程分析等方法,来对照年度各经营指标的准确性。
2.2.2 注重对重大风险事项的审计评估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控评审中的实施,其重点在于防范重大风险事项。结合重大风险评估结果来贯彻风险审计的要求,加强对电力企业重点领域、主要风险源的检查与测试,并就可能风险进行拓宽测试范围、加大抽样审核,真正锁定重点风险源。如在电网企业资产负债率评估中,根据评估结果,偿债风险越大,则资产负债率越高,越是审计重点。再如对于新建项目中的个别项目造价过高问题,一旦高出相关地区相同等级项目造价平均水平,这些造价超高的项目将是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节点,反映在财务上可能存在预算不真实、招投标环节及施工环节出现虚高问题,甚至出现其他物资采购超出标准设计等内控问题。
2.2.3 注重审计结论
对于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内控评审,其审计结论中应该明确风险导向审计的地位,特别是结合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就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事项进行审计,围绕审计风险点来开展资料收集、整理与评价,完成审计取证表、制作审计风险问题清单,并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来就可能的风险大小进行排序,就重大风险事项进行总结,得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不足或缺陷,最后提出整改方法和建议。可见,在风险导向审计在内控评审中的应用,审计人员要立足重大风险事项调查,从降低电网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水平上,针对存在的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问题,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并形成审计结论。
2.3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评审中的实施效果
本研究所建的基于风险导向审计内部控制评审流程,改进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审工作方法,特别是在风险审计实施过程中,拓宽了风险管理的评估范围,也更加贴近ERM框架要求。如在审计内容上,关注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突出风险评估环节,避免了主观判断带来的评估偏差;在审计程序上,利用风险导向检查、抽查、复核等方法,突出了对财务报告、重大经济事件的系统评估;在审查技术上,融合多种风险评价法,增强了分析性复核能力,对防范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提供了保障,提升了内控效率。
3 风险导向审计对电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
3.1 加强信息化培训,发挥在线审计功能
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较高,对于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也应该逐渐延伸到在线审计领域。如对于立项审计、项目实施审计、审计报告的下达及整改意见等,都要从信息化建设上,融入到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电网营销管理、电力工程与物资管理、电力生产管理等业务模块中,通过系统化分析与检测,来筛选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因此,加强审计人员信息化培训工作,了解和使用在线审计就顺应电网信息化财务管理需求。
3.2 注重审计理念的转变,推进审计关口前移
从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来看,风险导向审计要转变过去事后审计的弊端,突出风险的及早发现与确认,将审计重心前移。同时,根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在对事中审计、事前审计中,既要关注单一经营活动事项,还要注重对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管理、计划等活动的审计,切实推进风险为核心,从电网企业管理决策上来防范和降低风险。
3.3 注重审计方法创新,提升审计水平
在审计方法上,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广泛应用分析性程序检测,以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余额测试等方法来提升内部审计的效果。同时,既要重视财务信息审计,还要挖掘和收集其他专业信息,形成对风险的全面审计,提高审计的科学性、效益性。
4 结 论
结合电网企业内部控制评审实践,立足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纳入到电网企业内部控制评审中,有效克服了传统查账审计的局限性,实现了审计关口前移,强调了对重大风险事项的审查力度,规避和降低了内部审计的风险。因此,风险导向审计在电网企业内部控制评审工作的应用具有较广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潘虹.内部控制审计探索与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
[2] 沈家军.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3(7).
关键词:留置导管;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并发症
本研究为明确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对6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现将两组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本组研究的68例长期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均为医院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且对本组研究知情同意。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34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为32~83岁,平均年龄为(65.7±5.2)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1例,慢性肾衰竭20例,高血压肾病3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为32~82岁,平均年龄为(65.7±5.1)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0例,慢性肾衰竭19例,高血压肾病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应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即在插管前为患者详细介绍置管后注意事项,依据常规操作予以透析护理和处理导管留置伤口,同时严格消毒,避免植入口发生感染,完成透析后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发生移位、脱落现象,最后常规封管。
1.2.2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同时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其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置管前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交流,为其详细介绍深静脉导管留置目的以及必要性,消除其不安情绪,并促使其主动配合护理计划,增强其痊愈信心;同时,交代患者置管后的注意事项,比如导管脱落预防措施、插管处清洁方法等;②血液透析护理: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上机前彻底清理手部,带上口罩避免不必要交谈。暴露留置导管的植入口,使用安尔碘从里到外进行伤口及周围皮肤消毒。同时,观察留置导管是否移位,植入口皮肤有无脓性物渗出、红肿和出血等现象,并使用0.5%的碘伏纱布揉搓管口,确保导管充分消毒;③留置导管护理:透析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导管,直到管腔中未残留血液。配合患者伤口处敷料贴消毒留置导管管口,更换肝素帽,预防血液反流导致肝素稀释而栓塞管路。应用无菌纱布妥善固定导管。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其导管留置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采用χ2检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资料对比采取t检验;P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 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是(4.3±0.8)个月,对照组患者到管留置时间是(2.5±0.9)个月,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慢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应用半透膜原理排除体内有毒物质、多余电解质和代谢产物等,实现净化血液目标[1]。建立安全、有效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保障,深静脉留置导管虽然是一种有效且简便的手段[2],然而长期应用可发生导管脱落、血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以及长期生存率[3]。因此,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期间,采取相应护理干预保证其置管安全,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保证置管效果有重要意义[4]。
伴随现代医学护理领域中护理模式的持续改进,加上常规护理无法满足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需求[5],临床上逐渐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取代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即选用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在置管前给予患者相应解释、安抚,可缓解其焦虑心理,改善其配合行为,并提升其自我护理技能,从而降低脱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②在血液透析期间遵照无菌操作原则,通过消毒手部、戴口罩、植入口消毒以及监护等措施,避免细菌经手、口、鼻腔和导管接口感染患者伤口,进一步降低其感染发生率;③留置导管护理可保障导管清洁无菌,并减少管路栓塞、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由本次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导管留置时间则明显较对照组长,印证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中的突出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爱贞,许秀瑶.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效果评价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26-27.
[2]唐一可.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要点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9):240-241.
[3]张兰珍,叶白如,谷禾.系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