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施工技术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39-2
1引言
管理和控制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分析那些与施工质量安全隐患有关的情况,发生时要妥善处理,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或安全。考虑到影响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方面有诸多因素,这就要严格要求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对于基坑支护施工这一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项目而言,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从根源上提高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水平。而如何加强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要点管理,并为今后我国基坑工程提供借鉴与指导,是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某基坑支护施工项目来对其施工技术方案要点进行探究。
2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方案要点
基坑规模:一级基坑(坑中坑),外坑周长236m、坑深4.8m,内坑周长122m,坑深8.2m;支护结构模式: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双排搅拌桩+超前钢管桩+锚索+钢花管)。
2.1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认真细致熟悉《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实地普查场地周边地面情况及详细调查周边地下建筑物基础、管线情况;认真编制《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贯彻执行。
2.2施工顺序
(1)场地清障、清淤、回填及修整至设计地表标高,围护安全护栏,架设施工水电管网、接驳电箱等接口。
(2)搅拌桩
①定位:深层搅拌桩机移到指定桩位,对中并使桩机保持水平。
②搅拌桩直径采用φ550mm,桩间距400mm,采用四喷四搅施工工艺。
③搅拌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④桩位允许偏差为50mm,桩径允许1%。
⑤搅拌桩水泥掺量应不小于50kg/m,可采用P.C32.5R水泥,水灰比0.50-0.55。
⑥相邻桩施工间隔不宜超过24h。
(3)锚索
①锚索施工参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②锚索采用3*7φ5钢绞线。成孔直径150,倾角30度,钻孔深度超过锚索设计长度不少于0.5m。采用跟管钻进工艺。
③锚索制作时,应按规范要求安放套管隔离架、波形管、注浆管和排气管等。
④锚索要仔细清除其表面的污、锈斑,严格按尺寸下料。
⑤灌浆可采用P.C32.5R净水泥浆,水灰比0.50~0.55,首次注浆压力不小于0.5Mpa,并灌注饱满,二次注浆在首次注浆后8~24小时进行,注浆压力不小于2Mpa。
⑥预应力锚索正式张拉前,应取20%的设计荷截,对其进行试验性预张拉,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从而消除由于软粘土的作用所引起的土体蠕变。锁定后48h内,若发现预应力损失较大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4)钢花管施工
①钢花管锚杆施工步骤:钢花管锚杆制作锤击击入钢花管(倾角15~20°)一次注浆至孔口冒浓浆三十分钟后、二次补浆至浆压上升。
②钢花管锚杆采用D48×3.0钢管时,除前端3.0m不设注浆孔外,其余长度范围内按间隔0.50m螺旋状设置注浆孔,孔径φ15-20mm,在孔口上方用L25×2长50mm角钢制作倒刺保护盖。
③注浆均采用纯水泥浆,水泥可采用P.C32.5R水泥,水灰比为0.45-0.55,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300mm处开始注浆,注浆时直接从孔内注浆,先排气,待水泥浆液溢出孔口后封口,然后用0.5~0.7Mpa压力注浆。
④为保持基坑施工期的稳定性,D48钢花管施工应采用跳打,待第一部分锚杆成孔并注浆凝固成型,方可进行第二部分锚杆成孔。
⑤钢管焊接采用3Φ14、L=150绑焊,双面满焊。
(5)超前钢管施工
①定位成孔:钻孔桩位,单排钻孔,钻孔垂直偏差不大于1%,间隔0.8~1m每条,成孔直径150mm。内插φ114钢管壁厚4mm,可采用P.C32.5R水泥进行注浆。
②钢管制作与安装:钢管拼接采用焊接:4条φ16钢筋双面绑焊,焊接长度每边20cm。将制作好的钢管吊起放入孔内。
③灌浆:超前钢管需在土方开挖前施工,钻孔后以注浆压力0.5MPa灌注纯水泥浆,水灰比0.45~0.55。
④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进行开挖。
⑤超前钢管施工完毕后需按设计图纸设置压顶粱,压顶梁外排搅拌桩侧设置插筋,φ16插筋L=1m@1m。
(6)喷射砼施工
①网筋:用Ф6编制@200×200mm钢筋网,上下钢筋网绑扎搭接接头长度为200mm,并作半圆弯钩。挂网时应检查钢筋是否平直。
②加强筋:用2根Ф14钢筋横向通长布置于锚杆、土钉头部并用2根Ф14长80mm的顶筋和锚头焊接牢固,具体见施工图。加强钢筋与网筋采用双面焊接。
③喷射砼可采用P.C32.5R水泥、干净的中砂、坚硬的碎石(粒径5~10mm)按1:2:2(重量比)的比例现场人工干拌配制,用水量边施喷边调整,以保证喷射砼不流淌为标准。
④喷射砼应下而上喷射,喷射厚度平均值不小于80mm;控制用水量,保持砼表面呈湿润光泽,注意尽量使砼表层平整;喷砼的回弹率宜控制
⑤喷锚墙面泄水孔间距2.5×2.5m,泄水孔采用φ50PVC管长400mm,内外口外包两层塑料窗纱,铁丝捆牢。
⑥喷砼后12小时即浇水进行坡面砼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
2.3施工难点
(1)本工程重点:基坑东北侧B型支护(A1B段):距离6m外为7~8层水利局宿舍,其基础类型为天然地基浅基础,为重点支护对象。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注意基坑位移和变形;基坑在锚索施工及土方开挖的过程中要确保不破坏房屋的稳定性,绝对杜绝“超深、超长”开挖,否则致使位移和变形量加大;基坑底部局部为粉细砂层,开挖至底板设计标高时,及时进行坑内降排水及换土夯实回填,并将整个基坑底迅速用C10素砼硬底化;挖运本工程土方将影响到本工程的进度,土方施工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支护的进度和质量、安全。
(2)紧靠通港路的D型支护(B1C段):坑外施工场地限制,以及地下管线复杂,施工前务必查清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的种类、埋深及走向;坑顶5m范围内采用交通标识围闭严禁车辆进入。
(3)与民居相邻的E型支护段,住宅楼距基坑最近的仅4m,坑外地面标高为+0.5m开挖深度5.8m。该段是重点支护对象。在基坑开挖的期间注意基坑位移和变形,加强廵视观察。
(4)本工程质量控制措施:A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四搅四喷施工、严禁提速过快,杜绝漏水;B超前微型桩施工质量控制:为确保施工质量,采用先成孔、再高压注浆、后安装钢管方法,待初凝后再次补浆。C锚索施工质量控制:采用专用锚索机跟管成孔、再高压注浆,必要时锚索采用跳打方式施工。
(5)业主必须严格控制原则;坚守按图纸要求施工、严禁“超深、超长”开挖土方;严禁坡顶超载、坑顶5m范围内采用硬底化处理、确保上排水顺畅不积水;本工程任务重,支护施工效果要求高,严禁盲目追赶工期,各工序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安全。
2.4施工要求
(1)基坑坡顶四周至围墙范围内应采用30mm厚素砼进行硬化。基坑四周围墙基坑开挖前改为轻质围墙,基坑施工前须进一步探明四周管线位置及埋深。施工车辆应在基坑边指定的路线和位置行驶、停放,土方应及时外运。
(2)搅拌桩龄期28d,搅拌桩达到设计强度70%方可继续下一工序,抗压强度1.0Mpa。达到设计强度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3)锚索按总数量的5%做抗拔实验,总数不小于3根。
(4)砼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5)重视基坑监测,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实时无间断的基坑变形位移数据及变化动态趋势。
2.5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禁止酒后上岗作业,仪器及工具的使用由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自觉服从安全检查人员检查。正确使用个人劳保防护用品,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反光标志背心。在作业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在基坑的围护结构上、支撑上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由专人指挥安全作业,注意人员、仪器与现场起重、运输设备的安全距离;在道路上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穿戴黄色有反光标志的安全背心,测站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由专人指挥的安全,注意来往车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坑施工是一个有很强的区域性、空间性和时间性的问题,主要包含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和基坑开挖、基坑降水等。这是一个很古老复杂的问题,但同时又是一个尚未得到很好解答的问题,需要继续进行探索和创新。而作为一个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务必做到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必须予以全程重视,既不能弄虚作假,也要杜绝瑕疵和错误。只要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能够踏实完成上述工作,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是可以得到确保的。
参考文献
[1]顾翔.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及支护施工的常见问题[J].科技风,2011(02).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刘世赢.浅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
关键词:高层住宅,转换层,施工技术,方案选择
在建筑工程技术上,高层住宅的结构转换层是一个住宅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连结的关节点,它既是下部结构的封顶,又是上部结构的“空中基础”,在整个建筑物结构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结纽带作用。
1、方案对比选择
板式转换层,一般采用一次支模浇筑混凝土成型的施工方法,施工速度快,砼整体性好,但需置备大量的模板支撑材料,材料的租赁费或一次购置费太多,而且在施工时要求支承架立柱每层上下严格对齐,误差不得超过25mm,施工难度太大。
分层浇筑迭合成型的施工方法,是将厚板分两次浇筑迭合成型,第一次先浇筑梁900mm高、板600mm高,利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形成的梁板支承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厚度为l000mm)自重及施工荷载。梁、板下模板顶撑仅考虑支承第一次浇筑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顶撑负荷减小为原来的l/3,可以全部由首层楼板承受,从而大量减少模板支撑材料。同时因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可以大大减小构件尺寸,有利于混凝土散热,减小了温度应力过大对控制裂缝的不利影响,较好地解决了转换层施工的材料投入及温度裂缝控制两个难点问题。
2、施工技术实施
2、1施工顺序
施工方案确定后,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排序,按照顺序依次进行施工:转换层下部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至梁底——转换层厚板支承架的搭设——转换层底模的支设——转换层梁钢筋、第一层混凝土的上下部钢筋绑扎——抗剪力键槽的模板支设——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第一层混凝土蓄水养护——混凝土表面的处理——温度筋绑扎——板上层钢筋的绑扎——侧模支设——上部结构剪力墙插筋绑扎——(第一层混凝土强度达到C35后)拆除底模及支架——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第二层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
2、2模板及支架的施工
主要是:(1)斜撑的施工要点。所有斜撑杆按小于或等于450角设置,排距沿柱面竖向为1m,梁底斜撑杆同梁底模板的外钢楞相协调,间距为400mm,其上端伸至模板底并与梁度模外钢楞相扣接,并作双扣件抗滑移保险,斜撑杆的下支点主柱面预留的内设定位短筋的凹槽,最下排斜撑杆的下支点为所在楼层的柱根部。梁底斜撑支架尽量与梁下排架同时搭设,如跟不上,也必须保证在大梁钢筋骨架就位前搭设完毕,以确保斜撑支架与梁下排架同步受力。所有斜撑杆要尽量与梁下排架的立杆、横杆相扣接(用转向扣件),同时与楼层满堂架连体,以增强斜撑支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2)立杆和扫地杆的施工要点。立杆的上端直接与梁底的内楞、外楞分别相扣接(外楞紧贴在内楞下面),从而形成双扣件抗滑移保险.立杆的下端支撑在楼面上铺设的通长木板上设置的钢垫块上。梁下排架下设扫地杆,中间设两道大小横杆,梁底排架两侧,横向设置斜撑,纵向设置双肢剪刀撑,同时将梁下排架与楼层满堂架连为一体,以增加排架的空间刚度。(3)钢管支撑的施工要点。支撑体系中,一定要注意检查木楔是否顶紧、钉钉子、防滑动,这是避免钢管直接作用于楼板形成集中荷载的关键。用48x3.5碗扣式脚手钢管搭设排架作为转换结构模板支架,可调支托安放于钢管支撑顶端,再把小中48x3.5钢管安放在可调支托上,碗扣式钢管立柱承受的是轴向力。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荷载特别大,用钢管碗扣脚手架做支撑最关键的问题是绝对不能出现模板支撑倒塌事故,否则损失和影响极大,因此,即使在排架三维间距均满足设计要求条件下,仍须采取必要的附加保证措施。利用转换结构区域的边缘构件如框架柱、剪力墙卸失一部分荷载。中间部分用纲管与柱子锁紧。对进场的构配件进行检查验收,扣件及底托等要有出厂合格证,碗扣脚手架要检查碗扣与杆件的焊接质量,杆件的变形情况。达到规定后方可使用。扣件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要求。 各级共同制定施工方案,并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参照公司的碗扣式脚手架施工工法及己施工的梁式转换架体支设的经验进行施工,执行《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和《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用经纬仪和钥尺在己浇筑混凝土的地坪上找出立杆的纵横位置。为分散荷载,立杆支托下垫50mm厚木板,下设扫地杆。碗扣要锁紧,扣件使用力矩扳手核准拧紧力的要求。斜撑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设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架体的变形情况,混凝土浇筑要求两个搓子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浇筑。下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才能浇筑上层混凝土,浇上层混凝土之前,先将架体支顶松开,让己浇筑混凝土变形受力后再顶紧支撑,这样使己浇混凝土和架体共同承担、共同作用来承受上部荷载。
2、3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分析
主要是:(1)原材料要求。水泥: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低热或中热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发热量270-290Kj/kg),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骨料:粗骨料碎石和卵石均可,应采取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控制增加水泥用量。骨料中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其含泥量应小于等于1%。细骨料宜选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应小于等于3%。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其粗细率以2.6-2.8为宜。控制细砂以0.3二筛孔的通过率为15%-30%;0.15mm筛孔的通过率为5%-10%。粉煤灰为了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入水泥用量10%的粉煤灰取代水泥。粉煤灰的烧失去量应小于15%,SO3应小于3%,SiO2应大于40%,并应对水泥无不良反应。外加剂为了满足和易性和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发热量的要求,宜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2)施工准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除按一般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的物质准备、机具准备、技术准备和现场准备外,应根据其施工的特殊性,做好附属材料和辅助设备的准备工作,如冰、冰水箱(池)、真空吸水设备、水泵、测温设备等。尤其要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施工方案编制的重点,应该是:①根据减少约束的要求,确定分层分块的尺寸及层间、块间的结合措施。②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以及对材料加热或降温的措施。③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的方案。④制定混凝土的保温方案。⑤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和消防措施的制订。(3)混凝土浇筑要点。转换梁混凝浇筑量大,浇筑速度块,总的浇筑时间长,又要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并确保混凝土的输送不间断。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300--500mm。每层间隔时间1.5-2h。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扦插为辅。插入振动器宜采用快插慢拔,振动时间以出现泛浆为准,同时插入点距离应在振动棒有半径1.25倍范围内。在梁柱节点处,若钢筋太密,振动不能插入,则采用钢扦插,在梁柱侧模用橡皮锤敲打,用人工振捣来弥补。楼板混凝土浇筑,除在梁处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外,其余均采平板振动器沿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平板振动器依口成排进行,且排与排之间应有一定的搭接,确保混凝土不漏振,以达到其密实度。为保证楼板混凝土厚度,除在柱墙筋外注有标高标志外,还应加设用钢筋制作而成的移动式高度控制件,用于控制板厚,以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
泵送施工全过程除了按常规操作外,应注意:布管及拆管要严格配合施工顺序和施工缝留设要求。管泵送前,加强压送水湿润管和泵体,必要时将湿麻袋覆盖于泵管上,降低混凝土温。泵送过程中,有泵管与溜槽配合,控泵送冲击力,避免挠动深梁锚固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入模温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中心温升值,固而降低入模温度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要控制内容之一。
3、评价总结
实践证明,分层浇筑迭合成型的施工方法是解决厚板式结构施工困难和保证工程质量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由于转换层的特殊结构,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及大体积砼浇筑施工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做好施工方案的选择和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非常重要,这几点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工期,甚至会导致施工不能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浇梁;模板支撑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Abstrac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cast-in-place beam formwork support frame, the buckling calculation theory and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non-uniform cross-section load support layout principle, special bridge site conditions support layout methods and skills,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safety precautions.
Keywords: cast-in-place beam; template support fram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cheme of special
中图分类号:TJ3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及地址水文条件
牡丹江特大桥2-5#墩,梁全长113.5m,计算跨度32+48+32m,中支点处截面最低点梁高3.404m,跨中2m及边跨9.75m直线段截面最低点梁高2.804m,梁底下缘安圆曲线变化。变支座中心至梁端0.75m,边跨支座横桥向中心距4.80m,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4.10m。2#~5#墩为双线圆端型桥墩,墩身高度分别为11m、6m、10m和12m。地面覆盖20-50cm厚腐殖土,必须换填,下卧层地质构造为Q4al设计允许承载力σ0=250MPa中粗砂。
2、施工方案概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9]87号文要求,针对现浇混凝土梁的模板支撑架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本分项工程专项方案编制内容只包括扣腕式脚手架支柱设计。
原地面按原地形分段整平夯实,上面浇筑C20混凝土垫层,布置φ48扣腕式脚手架,上面布置150×150和100×100两层方木及20mm竹胶模板。如下图:
3、方案设计参数
1.钢材弹性模量E=2.1×105MPa;
2.Q235钢材抗压设计控制强度f=215Mpa;
3.钢筋混凝土重度rc=26KN/m3;
4.结构安全系数K=1.3;
5.分配梁允许挠度【ω】=L/400;
6.衡载系数1.2,活载系数1.4。
7.施工人员及机械活载约100KN。(参照施工组织取值)。
8.模板重量q=2.5KN/m2。竹胶模板、木框架,参考【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取值。
4、荷载计算、方案设计及内力检算
4.1中跨设计
1)计算断面
由于连续梁为不等跨变截面梁所以先设计中跨48m,中跨取4个断面进行荷载计算。
半Ⅷ-Ⅷ半Ⅸ-Ⅸ截面图(5.2m)平均面积12.46平方米
半Ⅸ-Ⅸ半Ⅹ-Ⅹ截面图 (34m)平均面积10.4平方米。
2)荷载计算
1、结构恒载
0-5.2m段
q1-1=12.46*26=324KN/m
IV-IVX-X断面(34m)
q1-2=10.4*26=271KN/m
2、模板及方木
模板重量q2=2.5B=30.5KN/m; 参考【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取值。
3、支架自重
支架重量q3=15%q1=49KN/m(暂按以往经验估算)
4、施工活载
q4=100/48=2.1KN/m
荷载组合
Q1-1=1.2*(q1-1+q2+q3)+1.4*q4=487KN/m;(混凝土横载的1.5倍)
Q1-2=1.2*(q1-2+q2+q3)+1.4*q4=424KN/m;
详见图2纵向荷载分布图
内力计算及结构设计
1、脚手架立柱布置设计
本方案选用φ48壁厚3.5mm的碗扣式脚手架, Ix=12.187cm4,A=4.893cm2,回转半径i=1.578cm。长细比λ=38,折减系数φ=0.906。
单根设计允许承载力[N]=φ.f.A=95.3KN。
由于0-5.2m段荷载大,所以以此段对脚手架横向分布进行设计、验算。根据图2得,纵向0-5.2m,根数为487/95.3×1.3(安全系数)=6.6根/m取9根,横向一排拟定9根,所以纵向步距设为0.9m。横向布置按照横断面等面积法分配最终横向分配,等分成8份,纵向取0.9m范围,受力详见图3。
由横向荷载分布图可知,单根立柱承载力为60.75KN,允许承载力[N]= 95.3KN,安全系数1.57满足要求。
2、一次分配梁设计
一次分配梁拟采用150×150东北落叶松方木,长3m/根。强度等级TC17、B组,E=10000MPa,Ix=Iy=4218.75cm4A=225cm2,顺纹抗拉ft=9.5 MPa,顺纹抗剪1.6MPa(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所以荷载如图。纵向布置8根方木。
抗弯检算:
σ=(MMaxy/2)/(I)=4 MPa,安全系数ft/σ=2.38>1.3满足要求。
抗剪检算:
如图3所示一次分配梁承受最大剪力为37.35KN,τ=37.35KN/(8×225cm2)=0.207MPa,安全系数7.7,满足要求。
为了提高安全系数,合理利用脚手架规格,使方木利用更合理,将脚手架横向分布调整,详见图4。
3、基础设计
如图3所示最大立柱荷载在腹板上单根立柱承载力最大,N=60.75KN。底托150×150矩形,压应力为σ=2.7MPa,原地面换填厚整平夯实换填厚度不小于50cm山皮土,做地基承载力实验,≥200KPa,满足要求后,再浇筑混凝土垫层。原地面地基允许承载力σ0=250MPa,混凝土扩散角按45度计算,换填土及下卧层压力扩散角按30度(《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5007-2011 5.2.7)计算。素混凝土重度取25KN/m3,回填土重度取18KN/m3。
混凝土强度检算:
σ=60.75KN/(150mm×150mm)=2.7MPa,安全系数K=20/2.7=7.4,满足要求。
换填层检算:
σ=(60.75KN+0.63×0.63×0.24×25KN)/(0.63×0.63)=159KPa,
安全系数K=1.26。因为脚手架立杆已经由8根加密至13根,所以实际安全系数要大,所以不在加强。
下卧层检算:
σ=(60.75KN+0.63×0.63×0.24×25KN +1.21×1.21×0.5×18KN)/(1.21×1.21)=52KPa,叠加力最大处叠加四倍,受力=208KPa。安全系数K=1.2。因为脚手架立杆已经由8根加密至13根,所以实际安全系数要大,所以不在加强。
4.2边跨设计
1、计算断面
由于连续梁为不等跨变截面梁所以先设计中跨48m,中跨取4个断面进行荷载计算。
半V-V半Ⅳ-Ⅳ截面图 (6.5m)平均面积9.81平方米
半Ⅳ-Ⅳ半Ⅸ-Ⅸ截面图(17m)平均面积10.4平方米
半Ⅸ-Ⅸ半Ⅷ-Ⅷ截面图 (4.9m)平均面积12.46平方米。
2、荷载计算
1、结构恒载
0-6.5m段
q1-1=9.81*26=255KN/m
6.5-23.5m段
q1-2=10.4*26=271KN/m
23.5-28.4m段
q1-3=12.46*26=324KN/m
2、模板及方木
模板重量q2=2.5B=30.5KN/m; 参考【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取值。
3、支架自重
支架重量q3=15%q1 (暂按以往经验估算)
4、施工活载
q4=100/32=3.1KN/m
荷载组合0-6.5m段。
Q1-1=1.2*(q1-1+q2+q3)+1.4*q4=393KN/m;
荷载组合6.5-23.5m段。
Q1-2=1.2*(q1-2+q2+q3)+1.4*q4=415KN/m;
荷载组合23.5-28.4m段。
Q1-3=1.2*(q1-3+q2+q3)+1.4*q4=407KN/m;
详见图2纵向荷载分布图
内力计算及结构设计
由上图可知,纵向最大线荷载为415KN/m小于跨中最大线荷载487KN/m,由于用方木150×150作为一次分配梁限制(采取钢材横梁成本加大太多),脚手架不能布置比跨中更稀少,所以边跨脚手架布置形式与跨中相同,不再验算。
5、施工工艺及方法
5.1施工顺序
连续梁三孔采用一次现浇成型。
5.2施工前准备及安装方法
5.2.1脚手架搭设前准备
(1) 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对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对进入现场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检。
(3 )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放置在堆料区内或码放在专用架上,清点好数量备用。脚手架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不得有积水。
(4)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排水措施得当。
(5 )脚手架地基基础必须按施工设计进行施工,按地基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
(6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
5.2.2 脚手架搭设
(1)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或用150×150×3m的方木,底座的轴心线应与地面垂直。
(2) 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纵向接头应错开,同一截面接头数不应该大于50%,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应≤L/200;横杆间水平度应≤L/400。
(3)脚手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撂底高度一般为6 m,搭设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4 )脚手架全高的垂直度应小于L/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
(5)脚手架内外侧加挑梁时,挑梁范围内只允许承受人行荷载,严禁堆放物料。
5.2.3、作业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必须满铺脚手板,外侧应设挡脚板及护身栏杆;
(2 )护身栏杆可用横杆在立杆的0.6m和1.2m的碗扣接头处搭设两道;
(3 )作业层下的水平安全网应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置。
5.2.4 脚手架搭设到顶时,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
5.2.5 脚手架拆除
(1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经按技术管理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作业。
(2 )脚手架拆除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在岗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3 )脚手架拆除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
(4) 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
(5 )拆除作业应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6 )拆除的构配件应成捆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
(7 )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必须事先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
(8 )拆除的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
6、施工注意事项
6.1碗扣架用钢管规格为Φ48×3.5mm,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5 -0.025mm。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在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2mm连接销。
6.2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①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②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③ 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关键词]施工技术;混凝土;方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138-01
前言: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涉及到多种专业相互结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施工过程,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其中混凝土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石,只有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最终的质量。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 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其中准备方案,施工工艺,配料方案,操作方法,以及气候影响和本身变形等一系列问题,致使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因此要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行合理性分析,研究一套可行性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要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施工工艺,可有效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1 混凝土施工技术准备方案分析
1.1 施工技术人员应熟悉建筑施工图纸,详细了解建筑施工的各个细节,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科学严密编制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具体到混凝土施工中各个技术要点及详细准备材料,应满足现场建筑施工连续浇灌的需求,所需机具齐全,机械设备完好。以及常用到的施工工具,如刮杠、铁抹子、拉毛刷、雨衣、雨鞋、铁铲、手套、绝缘劳保、皮桶、振动棒、电缆、电线等是否齐备。
1.2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地质等相关条件决定,必须经过技术人员严密技术试验,确定合适的配合比方案。
1.3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劳动力,要满足连续施工的作业要求,同时要提前和当地供水和供电单位沟通好,做好施工期间满足混凝土施工浇筑的需求,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做好防雨防冻设施。
1.4 施工工艺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施工过程,检查建筑施工中的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管道等是否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并经隐蔽验收检查合格,必须具备条件后方可实施混凝土浇灌。
2 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分析
2.1 混凝土材料要根据建筑施工结构,选择合适的施工配料方案,添加合适的添加剂,泵送剂、微膨胀剂、改善砼的和易性,同时延缓水泥的初凝时间。
2.2 配制砼时,要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规格和质量。基础垫层C10砼,基础C35砼,框架柱为C40砼,墙、板、梁为C35砼;地下室混凝土墙为C40 P8抗渗混凝土,屋面梁(顶层)板为C30混凝土,其他次要结构(如圈梁、过梁、构造柱等)为C20混凝土。要根据建筑施工的不同结构,选择合适的配比关系。施工时严格按要求浇筑混凝土,各种标号混凝土严禁混淆,熟悉图纸,掌握各层各个混凝土构件的标号,按要求施工。砼浇筑时要放慢速度,采取薄层浇筑,有利于水化热的散发,振捣密实,及时排除砼表面的泌水和浮浆,保证砼密实、强度均匀,提高砼的抗拉强度。
2.3 砼浇筑与振捣的技术特点: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捣器进行试运转,振捣器不得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操作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砼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浇筑砼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筋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40;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确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振捣混凝土发现模板膨胀、变形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处理、防止坍塌
2.4 添加剂的技术控制方案: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减水防裂剂作用:①改善水泥浆稠度;②减少混凝土泌水;③减少沉缩变形;④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⑤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⑥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
2.5 施工技术方案应确定一定的浇筑量,施工缝间距、位置及构造、浇筑时间、运输及振捣等。一般来说,应尽量留在变截面处,或远离受拉钢筋部位而设在混凝土的受拉区,确定浇筑时间的原则应尽量避开炎热天气和昼夜温差大的日子。如果必须在夏季施工,则应采取材料降温措施来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基础砼内部预埋循环冷却水管,采用循环水降低砼内部温度,降低内外温差。混凝土灌注2小时起开始通循环冷却水,并对进出口水温进行测量,每1 小时改变一次水流方向,以保证混凝土内部上下层间温差不能超标。
3 混凝土施工技术养护方案分析
3.1 养护必要性: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混凝土适宜的硬化条件有利于增加强度。 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另外混凝土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
3.2 防护方案: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12小时后加以覆盖和浇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隔热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4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建筑施工过程,只有系统考虑施工技术方案、严密的配合比例、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的操作方案等各个施工环节,通过改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并采取有效的早期防护方案,混凝土常见裂缝可以避免。
参考文献
[1] 胡传超;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5期.
[2] 王建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02年05期.
关键词:清理挖方 回填含水量压实度
Abstract: the earthwork subgrade construction i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is the most commo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lthough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most common construction program but the roadbed construction scheme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irectly affect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oad, and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construction unit, so in construction, we must strictly according to construction standard requirement and combined with local soil, and climate situation of actual construction. I think in construction, we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key construction.
Keywords: clean water content excavation backfilling compaction degree
中图分类号: U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清理与掘除:
(1)在清理与掘除之前,测量人员根据已校核过的导线点,放出路基中线,而后用白灰撒出征地边线。
(2)对于路基用地范围内及路基用土取土坑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及杂草,在施工前计划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法进行清理,并将清理的杂物堆放于路基用地范围之外;对于经清除后余留下来的树根采用人工将其全部挖除,并将挖除后的坑穴修理整齐,用土分层回填夯实,直到与清理掘除后的地面标高一致为止。
二、路基挖方:
(1)土方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和超挖,严禁掏洞取土。对于推土机或其它挖方机械不能作业的地方,采取人工挖除施工。开挖过程中,如遇上土质变化时,要及时报批,结合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开挖过程中,首先应考虑本桩利用,若需调运土方时,应及时进行清除和移送;若设计为弃方时,应将其运往弃土场。
(3)挖方时路堑两侧边坡应各预留厚度30cm~50cm,待路堑成型后再由人工自上而下的修削边坡。当开挖即将到达路床设计标高时,应预留10cm左右厚度,以免因路槽碾压下沉导致路床标高达不到设计值。
(4)在整个施工期间保证路基排水畅通。
(5)当因气候条件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按照规范的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应停止开挖,直到气候条件转好。
(6)质量要求
a.路基的路床标高、宽度、线型及边坡坡度应符合图纸要求;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沟底无阻水、积水现象,临时排水设施与现有排水沟渠连通,挖出的废方按指定的地点整齐堆放。
b.基表面平整、密实,曲线圆滑。
三、路基填方:
(1)路基处理
对于填方高度小于路面结构层80cm的零填、挖方路段,从路面结构层及以下80cm开始,开挖、回填、碾压至原地面或结构层底。
(2)路基、路面所用土方取土,取土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
(3)压实
a.本桩号利用土方;对于在低洼地段的填方,考虑利用推土机将所需挖除的土方交错推动,震动压实。
b.纵向利用及借方:路基填方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整平,压路机压实。
c.路堤压实度:为保证路堤边缘的压实,路基每侧加宽30cm碾压,最后削坡。
(4)路基压实度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填方路段路基压实度和路基设计标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土方路基压实标准见下表: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5)路基工程施工机械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平地机、压路机、洒水车等。
(6)路基工程施工顺序为:测量与放样清理场地路基挖方 路基压实 路基整修
(7)在路堤土方大规模填筑施工开始之前,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派专人对各个挖方地段逐个进行取样试验,只有符合路堤填筑用土的土方方可用于路基填筑,同时对合格的土方进行击实试验,以取得土方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
(8)土方填筑试验段
土方填筑试验段位置选在经清理掘除且通过自、抽检和路堤地基上进行。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以便找到适用于碾压相应土方的施工机械及其组合,最佳含水量、土的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机械需碾压的遍数等。试验段完成后,技术人员根据实际试验情况写出试验总结报告,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试验结果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试验结束时,试验若能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将试验段全部推除,重新进行试验,直到满足要求方可进行土方大规模施工。用于填方(包括回填)的每种类型的材料,都应进行现场压实试验。试验段所用的填料和机具应与施工所用材料和机具相同。
(9)土方填筑施工:
a、在填筑路堤土方前,测量人员首先用石灰放出路堤填筑边线。
b、路堤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经报验合格后开始填筑。
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方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土要资料齐全,并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填筑边线每边比路堤坡脚线宽30cm左右,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土方路堤填筑至路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c、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得小于1m。台阶顶做成2%-4%的内倾斜坡。
d、加宽部分,应沿旧路堤边坡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所用填料宜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
e、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应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并应均匀分布,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f、在地表水过分潮湿或水田地段,应在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并应按排水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批示进行施工。
g、在路基范围内有大片低洼积水地段时,可先作土埂排除积水,并将杂草、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出路堤以外,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深度将此地面翻松(如此地面密实度达到要求可不挖除),经处理后再进行压实。对旱地或地表土质疏松时也应进行原地面压实,达到压实度的要求。
h、施工时,施工人员事先根据运土车辆的大小,土方的松铺厚度,计算出车辆的卸土间距,以便指挥运土车辆卸土。运至路基上的土方首先由推土机初平,而后由平地机精平,精平后对土方进行含水量调整,确保土方在碾压前含水量处于试验段最佳压实含水量附近。土方的碾压设备选用试验段所总结的机械组合,土方碾压成型后及时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填筑。
I、质量要求
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无局部坑洼、曲线圆滑,边线顺直,边坡坡面平顺稳定,取土坑、护坡道整齐稳定。
五、 路基整修
路基整修应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工程及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
施工要求
(1)、首先应恢复各项标桩,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及相应的标高等。计划整修工作应在检查结果及整修计划经监理工程师核查与批准后方能动工。
(2)土质路基应用人工或机械刮平或补土的方法整修成型。
(3)、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应预留加固位置。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4)、边沟的整修应挂线进行。
(5)、路基处理完成后,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以便进行下道工序
参考文献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年
郑德明 钱红萍土木工程材料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1.1在钢筋工程的应用环节中,要注重相关应力控制模式的应用,促进钢筋应用体系的健全,促进冷拉率的有效优化。由于现实情境中,冷拉率的影响因素是比较多的,要针对其各个应用条件,进行冷拉模式下钢筋的有效应用,促进钢筋的延长率的有效控制,一般来说,由于冷温度的影响,钢筋的延长率因素会发生变化。钢筋的延长率随着气温的降低而降低,在低温环境中冷拉钢筋时如果使用控制应力法,那么容易出现钢筋伸长力不足的情况。这样钢筋的强度将不能满足设计标准,所以在负温条件下应该采用比常温条件下更高的控制应力。
在钢筋焊接施工模式中,要通过相关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的优化,保证其焊接施工效益的提升,这需要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工作素质,实现各个焊接方法体系的有效应用,以满足钢筋焊接工作的实际需要。钢筋焊接作业的开展,要满足人的需要,一般来说,在室内进行该模式的开展效果会好一些。对于那些不能在室内工作的环节,要展开相关遮蔽措施的应用,避免钢筋的应用过程中的相关麻烦。可以使用闪光-预热-闪光焊以及预热闪光焊等焊接工艺进行闪光对焊作业。预热闪光焊比较适合相对平整的钢筋断面,而闪光-预热-闪光焊则适用于不平整断面的焊接作业。负温环境下的焊接比常温下的焊接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保证顺利进行,例如,预热时间的延长、预热时提高接触压力以及加大延长率等。
在冬季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针对混凝土拌制的相关问题,展开骨料的有效选择,实现各个应用环节的优化。在活性骨料的选择过程中,要注意对一些外加剂的应用,甚至有些应用添加剂是不能应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搅拌体系的正常运行。水利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必然少不了对施工温度的控制,做好相关覆盖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不同的溶液应该分开放置并明确标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当施工现场气温在零度左右时,按照相关的规范以及标准在混凝土中使用早强剂,在使用之前必须先进行模拟实验,对相关技术进行检查。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以应对施工中的限期拆模要求。冬季水利施工往往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剂,但是含铝水泥不宜使用。
1.2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综合成本的降低,实现工程效益环节的提升,要针对实际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实现管理运输体系的优化,避免较高的运输成本的填塞式,促进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耗环节的优化。这就要针对水利施工过程中的麻烦,展开相关混凝土搅拌措施的应用,通过一系列的运输容器的选择,实现温度环节的有效控制。该环节的发展要注重对清洁环境的保持,对浇筑环节及相关混凝土应用环节的优化,保证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控制,从而促进施工强度的有效提升,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冬季,气温逐渐由零上降低到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至少应该达到设计强度的四成。对于C10以下的混凝土应该低于5兆帕,应使用干燥的保温材料。在刚浇注完毕的混凝土上首先应该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盖上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后与环境气温成反比,温度越低,材料厚度越厚。在刚拆完模的混凝土上应该立刻覆盖保温层,根据相关的计算来确定保温层的厚度以及材料,这样可以消除由于混凝土温度的猛然降低而导致裂缝的发生。
在混凝土的试块应用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展开施工制作环节的优化,做好管理养护工作。在此运作环节中,要满足混凝土的相关配合比的规范需要,促进取样环节及其相关应用环节的协调,保证混凝土拌制方案的健全,实现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从而保证下序工作环节的优化,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冬季水利工程的施工程序是比较复杂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不得少于1次。配合比相同的混凝土,在每层楼都要进行高于1次的抽样。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1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结束语
【关键词】:空心板梁;施工技术;注意事项;预制方案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5m垫空心板梁在公路建设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应用广泛,由于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局部地段采用25m跨径的空心板梁比采用路基型式可减少投资,提高安全性能,降低施工过程难度,具备较高实用性。近年来,一些高速公路和二级路所使用的空心板梁或采取分散预制或采取集中预制。但无论采取分散预制还是采取集中预制,不可避免会遇到空心板顶板厚度和腹板厚度如何控制可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梁板实体外观质量该如何控制的问题。
一、工程概况
衡州大道A标空心板预制场地设置在主线路基MK2+460~MK2+760之间。根据衡州大道总体工期要求三化段空心板采取集中预制,共136片。全段均为25m的空心板梁,桥面宽分为12m和19m。一幅跨桥面由2块边板和若干中板组成,其设计情况见表1。
表1 空心板梁布置方案
边板及中板高度均为1.25m,支座中心距桥墩中心线0.35m。A类边板适用于桥宽12米,顶板宽2.2m,底板宽1.495m;跨中顶底板厚0.12m,腹板厚0.16m,翼缘宽0.745m;B类边板适用于桥宽19m,顶板宽1.95m,底板宽1.495m,跨中顶底板厚0.12m,腹板厚0.16m,翼缘宽0.495m;横隔板厚0.47m,跨中截面至梁端截面间设置1.6m过渡段,顶底板厚度由0.12m过渡到0.20m,腹板由0.16m过渡到0.40m。中板顶板宽1.41m,底板宽1.49m,其顶底板及腹板厚度过渡形式与边板相同。C类板边板翼缘板是渐变的,宽度由1m变到1.238m。D类板位于曲线段,梁长根据曲线情况适当变化。
二、施工技术
设备:50吨行车2台,梁场用电利用现有MK2+370右侧500KVA变压器,架空线路至梁场。再配置200~300KW 发电机组一台。
场地用房:本工程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制场拟设在场地宽敞的空地上。根据梁厂生产需要,搭建钢筋棚(含钢筋堆放区、钢筋加工区)、库房(主要存放预应力材料)、劳务队生活用房、项目部现场管理人员办公区、混凝土试块标养室、配电房等。为保证物资、机具设备安全,梁场四周必须设置围蔽,进出口专人24小时看守。
生产台座25个,存梁台座45个,台座沿桥梁线路顺桥纵向布置;设计产量72片每月,可存梁90片。
台座设计及计算:
台座设计(台座验算按13m受力计算),设计张拉力 N=137.7×15=2065.5kN;传力墩之间的距离B1=258 cm,B2=228 cm,台墩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台面厚15cm,N =300kN/m;摩擦系数:μ=0.35;地质为粉质粘土,У=18 kN/m3,Ф= 30o。
台座计算:
①抗倾覆验算:
L=15.75 m;G={(2.5×1+1×3.3×5.86×2)+(0.55×0.4×3×27.5)+(0.15×0.99×26.5×2)}×24=2255.916kN。
忽略土压力,平衡力矩Mr=G×L=35530.677kN·m,倾覆力矩MDv=N×L1=2065.5×2.9=5989.95kN·m。抗倾覆安全系数K=Mr/MDV=35530.677/5989.95=5.93>1.5(安全)。
整个预制场地按1标道路路面结构标准施工(需办理变更),先施工至砼面,以作梁场地面,梁场拆除后,再施工沥青砼面层。办公、生活、加工区采用C20砼硬化地面,厚度15cm;施工道路宽度6米,底下铺30cm的砂卵垫层,再设置25cm厚的C25混凝土。
梁场地面按设计路面设置排水坡,在制梁区和存梁区两侧设置0.4×0.4(0.5)排水沟,在制梁区和存梁区间设置0.4×0.4排水沟。
梁场按90片存梁考虑,双层叠放,存梁区设置在制梁区东端。双层叠放时板间以P43钢轨束隔离。受场地限制,存梁位间间距较小,装吊时需小心操作。空心板梁外模采用钢模,8~12套;内模两侧和上下底板采用钢模,倒角可采用木模或PP板,8~12套。
龙门吊走行轨下每隔1m预埋0.3~0.5m枕木头高出砼面5cm左右,走行轨采用12.5mP43(或P50)轨,鱼尾板连接,轨缝4~6mm;走行轨与枕木以道钉联接,对称布置。根据设计图纸,空心板梁最重为边跨梁,重量约:28×26.25÷9.8=75吨,考虑到起吊能力综合因素,取100吨。采用2台50t最大跨度30m龙门吊(由物资部负责联系,由厂家或项目架桥队负责安装),行车轨道纵坡控制在0.3%以内。现场按30m跨度设置;为防止车辆撞到南侧走行轨,在南面道路外侧每隔2m埋设防撞钢轨头(1.5m长,埋深0.5m、外露1.0m;道路过走行轨处道路面与走行轨面平。
三、施工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预制预应力空心板梁的施工质量,防止张拉过程中梁体自重引起台座的沉降,须对台座基础进行加固处理。测出25m板梁台座及其端头位,并采用扩大地基承载面积的办法,板梁端头部位基础尺寸均按1.5m×1.5m,挖0.7m深的基坑,其上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厚约35cm,再浇筑20cm厚的C20钢筋混凝土整体基础,其上再浇筑15cm厚的混凝土支承垫块。在经过处理的扩大基础上进行台座施工。底座采用条型混凝土基础,其上铺8mm钢板作底模。
(1)承力台座由混凝土筑成,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梁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2mm。
(2)使用龙门吊机将涂以脱模剂的钢模板吊装就位,分节拼装紧固,用花兰螺栓支撑,力求接缝紧密,防止漏浆、移位。
(3)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并应抽查预应力筋的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5%。
(4)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同时不得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4%。
(5)张拉时,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断丝数量不得超过1%,同时对于预应力钢筋不允许断筋。
四、结 语
通过以上的处治方法,预制空心板的质量问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预制空心板是桥梁结构的承重结构。因此,在预制空心板前,一定要制定出施工工艺规程,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掌握关键工序的技术要点,严格按规程要求检测各项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响应的补救措施,确保空心板的预制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雅莉.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制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J].甘肃科技.2009,(01).
[2]李志劲.空心板梁预制场平面规划和模板设计[J].广西城镇建设.2008,(06).
[3]廖理.浅谈20m后张预应力预制空心板梁施工及质量控制[J].建筑知识.2011.
【关键词】 府河路苑;框支层;框支梁;排架布置;施工要点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House River Road Court, Building 1 for example, introduced the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box beam 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gram, the steel pipe bent layout and construction points.Key words: House River Road Court; box support layer; box beam; bent arrangement; construction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及工程概况
在高层建筑当中,为满足上下楼层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需在结构布置差异较大的楼层中间设置转换层。转换层的设置起到传承上部结构荷载,保持结构稳定的作用,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部位,也是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其施工技术牵涉到力学、材料学、结构设计及工程管理学等多项学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此同时,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已越来越成为工程界关注的课题。
“府河・路苑”工程聚住宅、商业用房、幼儿园于一体,其中1号楼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上共20层,建筑面积:14938.85,其中商业面积1910.15, 建筑高度62.65m。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三层以上为住宅用房。主楼部分地下室层高为5m,一层为4.50m,二层位5.80m,三层以上层高均为2.90m. 本工程±0.000标高为507.330m。
由于1号楼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1、2层作为商业用房,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网布置,而3层以上为住宅用房,则需要小空间的轴网布置,上部结构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结构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竖向构件剪力墙和柱交接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这种转换构件梁,由于上部为剪力墙,下部为柱,则按照高规定义为框支梁。
府河路苑工程1#楼下部2层为框支层,则转换构件框支梁位于3层,板面标高为9.9m,采用的框支梁截面为:400*1000、400*1600、500*1500、600*1800、600*1600、600*2000。板厚为180mm。框支梁梁的施工是本工程结构施工的一个重点,它的工程质量是整个工程的关键。
框支梁是整个结构的关键部位,且为大体积混凝土,处于三层楼的持力部位,施工荷载很大,荷载传递困难,受混凝土温度和收缩影响又易产生裂缝,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转换梁的自重也很大,使模板的垂直支撑负荷很大,而且转换梁钢筋比较密集,一次性浇筑2.0m高的混凝土,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难度不小,而混凝土体积较大,又系C50高强混凝土,混凝土水化热必然很大,温度裂缝较难控制。因此,务必采取切实措施,方能保证转换梁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二、施工方案
本文以600×2000的框支梁为例,施工方案为梁模板采用18mm厚竹胶板,楼板模压梁侧模,梁侧模夹梁底模。梁侧主龙骨采用2Φ48普通钢管@600mm,梁底主龙骨采用Φ48普通钢管间距300,次龙骨均采用50×100mm的方木(或槽钢)侧面间距为300mm,且在梁中加Φ14的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沿梁高方向间距为≯600mm,沿梁长方向间距为600mm,与梁中螺杆对应的梁底加设一道对拉螺杆。梁底6块50*100木方立用。
支撑采用钢管满堂架支撑,梁底立杆顺梁长度方向间距为350mm,宽度方向间距为350mm,横杆步距1200mm,梁底立杆必须宽出梁宽两边各3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立杆下端采用长槽钢铺垫,立杆严禁采用搭接接头,立杆上端采用U托进行调节,U托口并排放置2Φ48钢管卡住主龙骨避免滑移,剪刀撑隔三跨双向布置,梁长度大于4m的梁按照设计要求的千分之二起拱。
三、梁木模板与支撑施工验算
1、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340kN/m2;钢筋自重 = 1.500kN/m3;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ct0β1β2V1/2 F=γcH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较小标准值 F1=28.800kN/m2
倾倒混凝土所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F2=5.400kN/m2。
2、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长度取1000mm,计算宽度取1000mm,采用18mm厚竹胶板,按四等跨连续板计算。强度验算:
荷载设计值:q=Q=72.8KN/m2 查施工手册知Kmax=0.107,M=Kmaxql2=0.107×72.8×0.22=0.112KN・m,故面板应力δ=M/W=0.112×6/(1×0.0182)=2N/ mm2,因δ<fm=13 N/mm2,故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荷载设计值:荷载设计值:q=Q=72.8KN/m2查施工手册知Kmax=0.632E=9.5×103 N/mm2 I=bh3/12=1×0.0183/12=4.86×10-7 m4,ω=Kql4/100EI=0.632×72.8×1204/(100×9.5×103×4.86×10-7)=0.114mm<[ω]=L/400=200/400=0.5mm满足要求
2、次龙骨验算
强度验算:l取0.6m荷载设计值:q=0.25×Q=0.25×72.8=18.2KN/m2取1.8m长按3等跨连续梁计算,查施工手册Kmax=0.1,M=Kmax ql2=0.1×18.2×0.62=0.6552 KN・m,故面板应力δ=M/W=0.6552×6/0.05×0.12=7.86N/ mm2,因δ<fm=13 N/mm2故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荷载设计值:q=0.25×Q=0.25×98.06=19.62KN/m2,查施工手册知Kmax=0.677,E=9.0×103 N/mm2, I=bh3/12=4.17×10-6m4,ω=Kmaxql4/100EI=0.677×19.62×6004/100×9.0×103×4.17×10-6=0.463mm<[ω]=L/400=600/400=1.5mm故满足要求。
3、梁模板侧模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q=(1.2×25.92+1.40×5.40)×2.00=77.328N/m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00.00×1.80×1.80/6 = 108.00cm3; I = 200.00×1.80×1.80×1.80/12 = 97.20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51.840+1.40×10.800)×0.300×0.300=0.69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696×1000×1000/108000=6.444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4、穿梁螺栓计算
计算公式:N < [N] = fA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35×28.8+0.98×5.40)×2.00×0.60/3=15.47kN,穿梁螺栓直径为14mm;穿梁螺栓有效直径为11.6mm;穿梁螺栓有效面积为 A=105.000mm2;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为 [N]=17.850kN;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为 N=15.466kN;穿梁螺栓的布置距离为侧龙骨的计算间距600mm。每个截面布置3 道穿梁螺栓。穿梁螺栓强度满足要求!
四、梁底支撑钢管、扣件及立杆稳定施工验算
(1)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2m,梁截面 B×D=600mm×20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50m,立杆的步距 h=1.50m,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木方50×10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2。梁两侧立杆间距1.50m。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4根计算。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2)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369kN.m,最大变形 vmax=0.257mm,最大支座力 Qmax=10.370kN,抗弯计算强度 f=0.369×106/4491.0=82.24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6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3)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0.37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采用双扣件能满足要求。
(4)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0.37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0.119×5.200=0.746kN,N = 10.370+0.746=11.116kN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1)
l0 = (h+2a) (2)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7;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
式(1)的计算结果:l0=1.167×1.700×1.50=2.976m,=2976/16.0=186.574, =0.207,=11116/(0.207×424)=126.473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500+2×0.300=2.100m,=2100/16.0=131.661,=0.391,=11116/(0.391×424)=67.02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3)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07;
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67×1.007×(1.500+2×0.300)=2.468m,=2468/16.0=154.724,=0.294,=11116/(0.294×424)=89.123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五、结论
混凝土框支梁工程技术是整个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施工技术的基本属性和特点,这就是条件的多变性、参数的难控性和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性。追求最大程度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是技术研究的基本要求。
在施工中注意施工顺序,混凝土浇筑采取从房屋一端的边梁开始浇筑,在边梁浇筑完成后再浇筑垂直于该边梁的其余各框架梁,浇筑长度至相邻轴线的框架柱暂停,再返回浇筑楼盖板混凝土,以此浇筑方法类推,向前平行推进,直至浇筑完成。在浇筑框架梁混凝土过程中,对于截面高度为1800 m的梁应采用4次下料浇筑,4次振捣,每次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 的方法;相应地对于截面高度为1 200m的梁应采用3次下料,3次振捣的方法;以确保混凝土密实,不出现施工冷缝,并有利于减小梁侧模板承受的侧向压力。还要注意混凝土后期养护,浇筑完成后应采取薄膜覆盖等养护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
该框支梁现已完成施工,混凝土构件没有出现裂缝、混凝土振捣密实、无蜂窝、麻面、观感质量良好,可为类似工程结构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桥梁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技术方案
一、 进行桥梁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技术方案的设计背景分析
(一)施工内容
在施工内容方面我们要分析如下几个要点,首先,主拱圈的加固分析,主拱圈的加固主要是采用三面外包增大截面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在原有的拱肋下方浇筑大约为三十厘米厚的劲性的骨架混凝土的底板,同时,新的拱肋要各自向外扩散大约15厘米。根据权威的统计,每条拱肋的下方所新增的劲性的骨架大约都是由两根槽16型的钢组成的,并且通过植筋的方式与原来桥梁的主拱圈相连接,采用自流的平微膨胀的混凝土技术进行浇筑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其次,我们要对桥面进行拓宽的加固处理,也就是在桥面增设一层钢筋混凝土的刚性层,并且将两侧的悬臂设计成突出去的造型继而方便其形成人行的道板。
(二)施工顺序
在主体施工完成之后,我们要对其进行总体的施工,总体的施工顺序是要先卸载,再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最终形成施工拱桥上面的建筑物以及桥面的系列附属物,在原有的拱桥上面的建筑的拆除也应该基本上遵循对称、均衡以及分步三种方式,并且在处理这三个相对较大的跨度的同时要从两端向跨的中间进行对称处理。另外,在桥梁结构的恢复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按照相反的方向将这三个跨都从跨的中间向其两端进行对称以及均衡的分布。
(三)施工案例
在我们本文中所探讨的桥梁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技术方案中,我们所研究的桥梁是一个位于107国道衡阳段的蒸水大桥,这座大桥是1979年修建的,全长约181米,是一座长度为3*50的双曲拱桥,桥面是由三米的人行道、十四米的车行道、三米的人行道组成,根据最近对这座桥梁的专业检测报告以及其现有的交通流量的综合分析,并综合考虑这座桥梁的使用年数,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现在的桥梁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对我们进行正常的日常性运营还有着较大的安全隐患[1]。
二、 桥梁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技术的设计意图分析
我们对于这座样板桥梁的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技术意图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脚手架
在操作脚手架的操作问题方面,由于这座桥梁的脚手架措施,可以很好地满足主拱圈内的加固性施工,桥宽的二十米以下的拱肋部位进行的加固,是由民工们将每条拱肋的下方新增的劲性骨架结合两根槽的16型钢板组合而成,并通过植筋的古老方式进行原桥主拱圈的紧密连接,从而形成钢结构的拱肋,并利用这个基本平台对老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对新增钢结构的外侧进行装模研究,采用自流的平微膨混凝土这一材料进行浇筑处理,对整个新增的钢圈结构形成完整的保护,从而与老拱肋完美衔接,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整体结构[2]。
(二)施工通道系统
在进行施工通道的系统研究方面,我们在进行拱肋的加固施工处理时,操作人员就要适时达到作业点所需要的基本通道,从而完成材料的中转处理,主要包括植筋钢筋、槽16型钢、修补裂缝的主要用料以及植筋的用胶等方面的转换。
三、进行桥梁的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技术的主要保证性措施分析
(一)材料质量
我们要从材料上进行系统的把关,结合现今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脚手架的钢管紧缺,主要采取合作、自购、租赁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供应处理,从而保证材料的及时与优质化供应,在航道的封航时期,更是要进行好材料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就是要让所有的材料都提前达到采购的场地,增设专人进行系统化管理,从而防止出现封航时期的材料不足。与此同时,我们还通常采用二次转运的方式对其进行转运,从而提升整体的安全系数。
(二)人员保障
在人员的保证性措施方面,主要采取专业的合作施工队进行施工研究,尤其是要选择有大桥维修经验、水上的作业经验以及高空的作业经验的施工人员,同时,还组织好一批优秀的储备干部对其进行监督处理。
(三)施工资金
在资金方面也要进行充分的保障,许多施工单位在投入大量的资金之前,往往要对前期的工程量进行系统的登记处理,并且邀请一些监理或者业主针对这一情况及时的发放进度款项,继而确保在封航期间各项工作还是能够相对顺利的开展,并且为了更为稳妥的保障资金的万无一失,许多单位还往往会设置特设的专项封航备用的保证金。
(四)架体稳性处理
我们还要针对架体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强化性的处理,具体的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首先,要将架体与桥墩水平的交接位置进行焊接处理,把架体与桥墩的刚性位置进行完美的连接;其次,要将架体与桥墩的水平交界位置进行钢管扣件的锁固桥墩处理,从而更为方便针对架体与桥柱之间的刚性连接,把桥墩更为牢固的锁在架体之中。第三,我们可以尝试着将架体与桥柱的水平交接处采用钢管扣件的方式把桥柱牢牢锁住,继而完成架体与桥柱之间的刚性连接。第四,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拱脚位的设置,也就是将架体与拱板进行交接处理,采用钢管的扣件锁部分架设到桥体上方的方式,从而将架体部分的荷载力承加到拱板上来,不仅仅可以增加架体的承载力,还可以增加架体的整体性能。
(五)技术处理
我们在进行桥梁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技术的处理方案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支架的搭设,一般来说,当立杆在接长的过程中错开了至少一个步架时,水下面一层的立杆就主要采用六米,但是还要综合考虑到水深的因素来进行桥梁架设方面的横向斜拉杆的处理,在水面的底部可以进行的操作一般都称之为扫地杆,也就是其露出水面之后要实施接杆处理,一般都是采用六米或三米的立杆进行错开的布置,到顶层之后就采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立杆进行平衡研究,拱肋的下方也往往是通过拱曲线作为基本准则,并且根据施工的具体需要架设好所需要的模板,可以预留大约一米的空间,作为操作的主要空间。但是,我们进行立杆的轴线一定要定位相对准确,从而保证加固拱肋支模之间的受力平衡情况。立杆的垂直程度也是要受到严格的控制的,一般来说,全部高度的垂直偏差不能超过五毫米,我们进行斜撑的网格也应该与架子的尺寸相对一致,也就是说,当我们设置好斜撑的杆子为拉压杆时,布置方向的架子多多少少会受到横向方面的具体限制,在架设管道的立杆施工过程中也要尽可能的减少架接的数量,从而减少架子本身可以压缩的空隙值,再采用纵杆与墩柱台之间的刚性连接,增强整个钢架的整体稳定性能。
在完成支架的上浇筑梁式结构的上部构造时,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卸除掉支架之后其上部的结构可能发生的微弱的下沉问题,因而,当我们在进行上部构造的完美卸架之后,就可以相对满意的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拱肋梁具体结构,并最终预留好一定量数值的上拱数值,这些数值都是根据基本的预压数值来设定的。
总而言之,桥梁的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技术研究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更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为用心的进行总结,从而推动我国桥梁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