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项目经营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政工程项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政工程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能够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也会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市场竞争力度的加大,市政工程建设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将成本控制放在重要地位。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科学的成本控制能够提高市政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也会大大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主要对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的概念、现状、特点、原则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市政工程与城市发展直接相关,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加强成本控制,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加强成本控制不仅能提高经济水平,还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市政工程的项目较多、施工难度系数大、施工周期长、质量要求高,这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面临着诸多挑战,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探究。成本控制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虽然成本控制在市政工程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要想使它充分发挥作用,必然需要长期不懈努力。
1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以一定的管理目标为依据,对资金的流动进行控制,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投入和产出,而成本控制需要对这一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①控制目标成本,在制定目标成本时,应该对市政工程概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对其利润进行估测。从这个角度来说,目标成本的主要依据是目标利润,在确定目标成本时,应该首先满足目标利润。②需要以目标成本为前提,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这种成本控制需要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
2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的现状
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发展也加快了步伐,市政工程的建设也在不断扩大规模。现阶段,我国的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处于初级阶段,相对不成熟,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市政工程属于建筑企业的范畴,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严重阻碍了市政工程的成本控制。目前,市政工程的价格主要以国家标准作为参考,但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预算。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的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且相关单位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从而使市政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因此,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成本控制也成为了空谈。
3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的特点
3.1协调工作复杂
市政工程的项目较多,涵盖的范围较广,在进行施工时,不仅施工内容复杂,相互合作的企业也相对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必须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使各个部门之间衔接顺畅。对于参与建设市政工程的企业来说,他们主要追求的便是经济效益,在实际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纠纷,从而影响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也会使市政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由于各个企业均是市政工程建设的主体,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如果某一主体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体的工程质量。
3.2施工的难度系数较大
市政工程不同于其他的普通工程,它的地理位置特殊,通常处于市中心地带。城市中心的地区地价十分高昂,这会极大程度地增加工程施工成本,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市政工程建设企业应该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提高施工现场的空间利用率。在进行施工前,还应该做好调研工作,以掌握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时,尽可能的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另外,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还会存在管网,要想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对管网进行改迁,这会对成本和工期两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增大了施工的难度。
3.3进度要求高
市政工程的建设能够提高城市化进程,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降低对城市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另一方面,要将工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市政工程建设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市政工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到管网、交通等方面,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社会还是城市居民,都希望市政工程尽可能的缩短周期,并且保证质量。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市政工程的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这也会增加市政工程的建设成本。
3.4安全要求高
市政工程的施工地区通常在市中心,因此,会对城市居民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不断规范施工技术,将安全文明施工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绿色工程为主要目标。市政工程的安全要求高于其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安全环保措施、提高环保意识,这也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虽然工程的安全成本较高,但从市政工程的长远发展来看,它对提高经济效益大有裨益。
4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的原则
市政工程是城市的基础建设,它涵盖交通、水、暖、气等多个方面,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物质保障。由于市政工程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其投资方通常由政府担任。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决策阶段到工程的竣工阶段,都与工程造价的关系紧密,因此,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能够节约资金成本,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收益。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即是:动态控制、强化目标管理、提高责任意识等,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成本控制达到预期的效果。施工原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在对材料进行购进、使用、管理的过程中,都需要以成本控制为目的、以工程质量为导向、以经济节约为原则。
5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5.1成本控制标准不规范
市政工程的覆盖面较广,它属于建筑设计的范畴。建筑设计相对多元化,所需的原材料和施工工艺也各有千秋,在进行成本控制时,缺乏一定的标准。此外,市政工程之间还存在结构、规模的差异,不同的市政工程具有不同的施工标准,很难进行统一,从而增加了成本控制的不确定因素,也增大了其难度。
5.2经营与管理不协调
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通常由各种各样的部门组成,分管不同的业务。不同部门之间并非是独立的个体,而需要不断配合和协调。但是不同的部门具有不同的目的,在实际过程中,通常存在多种矛盾,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通常会存在工期与质量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影响工程的资金成本。与此同时,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较少,从而导致施工成本远远超出预算。
5.3成本控制的变更多
市政工程由于工程量大,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更,这就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其资金成本也会随之而改变。通常,市政工程计划变更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价格的波动、施工内容发生变更、施工人员的改变,这些变更均会不同程度地增加工程成本。
5.4成本控制的观念意识薄弱
成本控制需要相关人员提高观念意识,一些管理者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通常流于形式,只是浅显的关心资金问题,并没有深入到细节。此外,施工人员如果技术操作不规范,既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也会使工程的质量大大折扣。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该提高管理层、技术层、施工层人员的观念意识,将成本控制落实到工程的每一个细节中,建立责任机制,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6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的策略
6.1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
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具有明确的规定,会将影响工程成本的所有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实现对工程成本的动态控制,以使利益最大化。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需要首先了解市政工程的主要信息,以施工工程的概况为依据,建立动态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体系会根据工程的整体情况做出标准的工程预算,一旦出现偏差,便会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花销。
6.2提高相关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并非是一项短期内即能完成的工程,它是一个体系化的结构,需要长期的经验进行总结、完善。对于市政工程施工人员来说,必须不断提高成本控制的意识。提高成本控制意识的方法较多:①市政单位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成本控制的理念,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②建立奖惩制度,通过这一激励机制,激发他们提高成本控制意识。此外,还应该对工程的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尽可能的降低对城市居民的影响,确保文明施工。
6.3提高管理水平
市政工程的项目经营管理的内容较多,其成本控制是其核心工作。要想加强成本控制,必须加强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必须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原料、进度、操作技术等的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将安全放在首位。另外,要想提高管理水平,还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优质的人才队伍。管理水平关系到成本控制的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作为建设单位的关注重点。
7总结
对于市政工程建设企业来说,要想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实现质量和利益的双赢。通过成本控制,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合理控制工程进度,大大降低工程成本。由于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成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控制时,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市政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对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进行成本控制可以从提高人员专业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合理规划投入产出比等方面着手,以提升市政工程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
作者:黄静 单位:桂林市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彭发强.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26.
1.1二次经营的基础
工程项目中二次经营的基础是质量,对施工单位来讲,项目管理的三大要素是质量、工期和成本。所以,质量是工程项目的根本,同时是施工单位的生命线。相关人员应该严格把握质量关,严格检测每一道程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并重视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2二次经营的根本
诚实守信的服务理念是二次经营的根本,施工单位要充分考虑到业主的想法,并与业主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赢取业主的尊重和信任,这种方法有利于施工单位未来工程的顺利实施。相关人员要时刻谨记为业主分忧解难,例如在项目的前期施工阶段,工程招投标的办理、城管相互协作以及与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提出好的建议,这些方面都能够在不影响施工单位利益的情况下进行,确保业主的利益不受侵害,实现一次和二次经营的双向赢利。
1.3二次经营的关键
二次经营的关键是严格把关和履行合同,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项目相关部门将合同当作工程的重点,并设立了合同评审小组,包括对合同购销和合同签订等情况。小组成员应该开展合同评审,仔细分析研究工程项目设计的每一项条款,确保小组内所有成员都能对每项合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保证合同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风险出现。通过合同管理的设置和完善,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协调好企业和其他方面的关系,维护好这种经济的协作关系。
2二次经营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以某工程施工企业为例,制定了二次经营工作的基本流程,与业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对相关项目进行评标,为转亏盈利提供环境。相关人员要明确各投标供货商的信用程度和供货能力,并进行充分调研,对这些供货商进行排序,及时与其他标段沟通,努力做好评标工作,并充分考虑投标金额,选取较为优秀的供货商。通过多种方式的投票工作,能够降低施工单位的成本,获取更高额的经济效益,以此通过二次经营,使工程项目转亏为盈。工程项目中合同清单中工程量都是暂定的,工程项目完工的总价格,是根据施工图纸的变化以及施工的工程量总和为基本的。在项目实施中,不仅工程数量会影响工程完毕的总价格,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工程总价格,这个条件要求项目部门在合同落实阶段,通过多个部门的配合,进行基础工作,并充分利用多种有效信息和资源,将结算工程的竣工总价能够得到最大化。
2.1与业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了解业主最大的需求就是工程项目的成果性目标,施工企业应满足业主这种需求,这是企业的义务,也是社会责任。所以相关人员应尽量满足业主的要求,让业主在上级面前能有成就感,由此使项目与业主之间的沟通难度降低,为二次经营管理提供更多机遇。
2.2项目初期的施工材料管理
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中,施工材料占有较大比重,需要施工人员重点关注。在成本控制方面,材料的控制应符合业主的相关要求,并选择主动的供货单位,让业主积极参与,然后进行招投标工作,舍弃主动权。要想降低成本,相关人员首先要进行评标工作,然后在材料供应环节,施工单位要保证包件合同金额总数,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并以此为前提,比较不同种类的材料和包件供货,选取具有较低价格的同规格材料,由此施工单位的成本能有所降低。
2.3索赔
1)工期、质量等索赔。
施工单位要善于搜集证据资料,在遇到工期、恶劣天气、不利物质条件、甲方供材质量方面、或者由于甲方分包的原因影响到自己的工期、成本,要拍照,取证,及时把有效资料准备齐全,尽快向甲方提出索赔。通过变更索赔这种方法,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损失,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润。索赔的主要依据是合同文件,所以相关人员要对合同文件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找出有用的信息。工作人员要善于发现和掌握索赔的关键,要整理和收集与施工索赔有关的信息和依据,例如施工合同、相关法律法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图纸、施工会审纪要、设计改变通知单、施工现场图片和记录以及签证信息等。
2)变更索赔。
施工单位通过分析预算和研究合同条款,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大量收集工程建设中的变更项目的相关情况,关注其他标段的变化情况,参考工程的成功经验。施工人员要开拓自身视野,争取在施工第一时间找到出现变更的项目。在梳理变更中,要优先参考合同总额的增加情况,考虑预备费用和降造费用,解决好项目费用。
3二次经营管理的意义
项目基础工作能够得到加强,并使管理工作得到规范和精确细致的管理,需要建立多种基础台账,使项目施工的各项环节能够得到优化、清晰、有序。相关单位应指派专人进行计量工作,并分析新增项目和单价情况,做出较好的变更规划设计,及时进行工程数量的统计工作,对清理情况进行反复核对。比较台账和施工环节的情况,并进行确认,以利于补足遗漏。施工单位还要得到业主的认可,并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将现场变化信息反馈给经营部门,并对合同内容进行反复讨论,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工程项目的二次经营管理,能够打造精品工程,并逐渐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水平。在项目施工中,项目管理者需要相互协作,以此确保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共同实现,由此使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施工团队能够形成一系列鉴定的目标和长远计划,并掌握施工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通过这种管理方式,能够使每个成员详细掌握施工现场的精神支出,并充分理解。所以做好二次经营工作,能不断获得后续工程建设,这种方式也是经营开拓的重要构成,能够维系施工单位的发展,使施工企业管理效果更加完善。
4结语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经营管理;理念
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是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企业效益的源泉。而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能加强施工项目经营的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项目的综合效益,促进施工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是所有施工企业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在项目管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循,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的经营思想至少应具备五种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用户观念、法制观念、全局观念。
1 市场观念
树立市场观念就是要明确:项目部的经营环境是市场经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遵守市场规律,建立项目部开放的经营管理体系,人、财、物等资源取自市场,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
以材料物资为例,项目部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要求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质的建材。在市场条件下,原有的物资采购供应体系已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因为:1、材料价格的时间差异及地区差异较大。2、因为产权关系不明及约束机制不健全,材料采购人员的个人因素对材料采购成本影响相当大。3、水电施工地域偏避,信息闭塞,对建材价格信息跟踪较为困难。
矛盾产生于市场,解决的办法也在市场,物资采购职能应由社会来承担。项目部根据合同,测算出合理的材料价格,到市场上招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由供应商按项目部的采购计划供货,采购人员只负责按计划提货、运输及仓库管理,没有物资定价及定量权,价格由经营部门以合同形式签订,采购量由技术部门提供月度、季度的材料采购量计划确定。同时,通过协议,把主材料质量关,项目部是可以获得优质、低价的材料的。这种通过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来采购材料与物资的方法,还可以降低项目部的材料采购、管理成本。这样从建材采购,这一成本产生的前哨起,就对成本实施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将全部项目部成本纳入核算,严格实行市场化的全面成本核算。考虑到目前厂队的管理能力,暂不能将全部的成本转向厂队,不能一刀切地对厂队实施完全的市场化管理。项目部将材料成本纳入对厂队的经济核算,对厂队材料的调拨实施控制。根据施工计划,按照预算对厂队的材料领用在品种、规格、数量方面加以控制,并严格进行月底、季末材料盘点,材料成本由核算单位――厂(队)――负担。与此同时,可逐步放开材料采购,允许并鼓励厂队自行采购材料以降低其生产成本,但厂队采购的材料必须经过项目部的质检验收。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将成本核算推向完全市场化,将成本的控制由项目部包办,转向由项目部通过计划、设计、经济核算、资金控制等方法进行宏观控制,而由厂队自主进行作业的微观控制。经过市场的淘汰,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环境下经营管理的管理队伍,锻炼出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施工作业和具有较强经营能力的作业队伍。项目部鼓励这样的队伍发展壮大,并对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不善的队伍进行兼并、解散,淘汰不合格的队伍。
推而广之,在项目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经营管理、施工作业、后勤服务都应纳入市场机制之中,实现项目部内部市场化,最终实现项目部与外部环境的一体化。邯钢经验核心的一条是“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仅此一着,邯钢就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项目部的服务职能,如食堂、修理厂、车队等如不能给项目部带来收益,则应由社会来承担。以修理厂为例,项目部职业修理厂,其运行成本是相当高的。机油、液压油、油的使用铺张浪费,对配件、工具的保管、利用较差。倒液压油直接倾入油壶,进一半、漏一半。成桶的油、扳手、千斤顶、电瓶随处乱放。这样的厂队根本没有必要让其存在。对于外租设备,由其自行负责修理。项目部设备可以与修理部签约,由其进行修理和日常维护,并与其约定保修期。
树立市场观念,最主要的是在经营管理中,思维、方法、手段上都遵循市场规律,克服计划经济行政管理的束缚,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达到项目部内部一体化,实现项目部的根本目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效益观念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其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获取利润,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效益,简单地说就是有利可图。项目通过生产经营,其投入产出比小于1,并尽可能地趋小。即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小于产值。
项目管理要控制并降低投入。试举三例:1、边坡排水孔。排水孔可以预埋,也可以造孔。两种方式比较,预埋是比较经济的,即是有效益的。但在预埋材料的选择上还有文章,可选的材料很多,如竹管、钢管、PVC管等,选材不同,成本不一样,效益也就不一样。另外,在预埋的工艺上,也体现效益问题。如果为了方便在模板任意一个位置烧任意直径的洞,那一个排水孔的成本增加一块钢模及若干电焊条、电、电焊机台班或乙炔、氧气的成本。本来经济的也会变成不经济的。2、锚杆造孔、灌浆。28的锚杆,设计为手风钻造孔,200#锚杆砂浆注浆,为了施工简便,采用150型潜孔钻造孔,水泥浆注浆,这种施工措施,浪费是相当惊人的。可以说锚杆本身的微薄利润已荡然无存,而且多完成一根,项目就得用职工的工资去填补这根锚杆的亏损。可以说这种施工队伍是毫无效益观念的,其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增加项目部的亏损。3、砼。在施工中,将三级配砼改成二级配,甚至是一级配,是很常见的,或许在很多人的眼里,这是司空见惯。但这正反映出了我们效益观念淡薄的弱点。施工中只图方便、赶进度,不顾成本,不顾利润。试问,项目部利益何在?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一项工程而去完成这项工程。
效益的问题在项目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得出来,有心的经营者及管理者,可以在这每一个环节中,提高项目部的效益,增加项目部的利润。在施工的组织上,如土建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开挖与回填的问题。甲队负责开挖,乙队负责运输,丙队负责砼浇筑。甲队开挖与丙队浇筑协调进行,乙队的运输工作就可减小,由甲队开挖后直接回填,或短距离运输回填。项目部的运输成本就可以降低,开挖和回填两项目工程的效益都得到提高。
其次,应激发员工的生产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出。管理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激发员工的士气,提高工作效率,使单位投入的产出增大,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素质的技术队伍、熟练的技术工人、精良的管理队伍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但在项目部的作业队伍中却出现了“白领队伍”的现象。施工由民工承担,职工只进行“现场指导”。一般情况,民工的生产技能不如熟练工人,由民工施工工效底,职工不从事施工作业,这就更降低了作业厂队的生产效率。作业厂队白领工人的出现,将提高工效摆上了非常紧迫的位置上。
经营管理部门在制定管理规范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职工的利益,并努力使双方的利益保持一致。在管理中,以正面激励为主,慎用负面手法。这都是提高和保持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管理方式。
3 用户观念
施工企业的用户观念包括两个方面:质量和工期。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施工企业而言,其产品的质量不仅仅针对实用价值而言,还包括外观美感方面的需要。仅仅只谈技术指标上的合格,如砼的强度、钢筋焊缝饱满等,已经是一种落后的观念。业主投资建设一项工程,既要求能够使用,也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满意。例如防洪墙,只要强度达到要求,在技术上已达到了设计的要求――阻挡洪水。但这道墙的体型、表面光洁度等却从另一方面反映这堵墙的价值。外观的美感,可以使防洪墙锦上添花,业主觉得物有所值。但外观的缺陷,则会使防洪墙的价值大打折扣。这正如人们对衣服的需求一样,除了基本的需求――蔽体、保暖之外,人们还从花色、款式、用料、做工等方面提出要求。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一味地抱着“只要达到强度就是合格产品”的老观念,就会要被无情地淘汰。目前,项目部所提的质量基本上是集中在实用价值上,如浆砌石砂浆是否饱满、锚杆拉拔是否合格等。要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就得在保证技术指标合格的基础上,注重产品审美价值。
工期,对业主而言就是效益,对施工单位而言是信誉,是技术实力、管理能力的体现。对“工期”这一概念的理解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承诺的时期内,完成合同工程。二是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按各个节点工期施工。这两者是一致的,前者是对业主,而后者是对内部的管理。内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业主承诺工期能否实现。项目部通过计划、方案措施、资金投向等方式,控制工程进度,实现均衡生产,对项目部控制成本、提高利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避免搞会战抢工期所造成非正常投入而造成高成本,也可使整个工程协调、稳步进行。明智的业主也许会欣赏“大会战、抢工期”那种壮士断腕的精神,却不会欣赏这种自杀式冲锋的悲剧做法。
4 法治观念
项目部管理要讲法治。现代的经营思想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的。首先,要贯彻执行总公司关于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有完善的项目部管理规章和操作规程;其次,项目部的管理规章对全体成员,上至项目经理下至普通民工,均有同等的约束力;再次,项目部的管理规章具有严肃性,事无巨细,一律按章论处。个人权力不能超越项目部的规章。
项目部的管理规章,是对项目部各层次、各部门工作责、权、利关系的界定,是全面的、完善的和开放的管理系统。其对项目部各部门的职能、权力、利益做出明确的限定,是项目部各部门工作的准则。项目部的日常的、程式化的工作由项目部管理部门按项目部的规章进行处理,而不必决策层进行决断。这是为了保证决策层能摆脱日常性业务困扰,而致力于全局性、战略性的、例外的非程式化的问题的研究决断。管理部门对其管理范围内的业务负全部责任,不得拖延、推委,部门之间更不能相互扯皮、制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得有严格而完善的管理规章的界定和约束。综合办办公室负责人事,不干预合同管理的业务;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方案、措施、计划的制定、执行,不干预核算、结算、资金运作方面的事物,但对业务内的工程量核定等不得推委。需强调的是,管理层不能把日常的业务和惯例性的决断推给决策层。因为决策层的主要任务是全局性、长远性而非惯例性的运筹和决策。
在项目部加强法治观念。除上述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以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杜绝项目部决策管理中的人治行为,实现管理的法治化。人治往往是破坏法治的罪魁祸首。例如,A队的材料,被某领导的批条调往B队,这批材料很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调往C 队、D队,直至杳无踪影,而物资部门的帐上却仍挂在A队。材料管理就乱了套。项目部的管理规章是项目部生产运作的法律准绳,不能随意变更。当然,管理规章的制定本身应该是严肃的 。所谓“法不轻立,亦不轻废”,朝令夕改,就是失败的丧钟。
5 全局观念
项目部是一个系统,每一项工作都由许多作业厂队和部门共同完成。如制作安装一吨钢筋,至少有物资、技术、经营、加工厂、作业队等参与。完成一方砼,就有采石场、骨料系统、拌和系统、车队、实验、测量、技术、经营、砼队等参加。同一时刻可能有多个工作面、多个厂队、多种工作同时展开。但不管有多少个工作面、多少个作业厂队和部门,他们都在一个系统中,是在项目部的统一管理下为了同一个目标,即利润,而工作。单个工作面的成绩并不能反映整个项目部的经营状况。
纵向方面,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好资金运作安排和人员、物资、动力、设备的详细配置计划和进退场安排,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经营计划。
横向方面,对同一个工作面,制定同一时期各项工程的施工计划,对各部门、各厂队的工作重点及协作等做出安排。同时在资金、物资、设备、机械、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分配上做出合理安排。
这五种观念是构成经营思想的有机组织,不应将其割裂开来,它们之间互为补充,互为依存,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吴学庆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模式探讨》[J] 水利水电施工 2011(02)
[2]张利英 《浅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理念》[J] 现代商业 2011(20)
作者简介:
黄丽(1977―),女,籍贯:湖北,就职于中电投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工程师职称。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经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房地产经营开发是系统化的复杂工程,具有风险多、投资金额大和开发周期长的特点。应该将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划分为项目实施、项目设计和项目策划等阶段。项目开发商是管理的主体,能够对整个建设项目的策划和验收工作进行组织、实施,并对整个项目负责。本文对房地产项目管理之中平衡协调衔接问题进行阐述。
1 房地产工程项目开发管理
开发管理指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对企业的后勤部门、销售、工程、财务和人事进行管理和组织,同时也是企业为了实现物业管理、施工管理和规划管理而实行的经营模式。
项目工程开发商的代表是工程部门,能够对项目进行管理,包括报建、变更细部结构设计、合同管理、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确定施工企业、协调施工企业、物料的库存、物料的采购等。财务部门负责管理企业的资金,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定期报表的形式进行显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项目工程的财务计划、发放施工企业的工程款和企业自身的行政费用。销售部门的工作是负责卖出企业建设的产品,在工作过程中,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选择促销方式、制定销售价格、建立销售渠道等。企业人事部门应该不断优化项目相关人员的工作、管理人员资料,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和绩效考核。后勤部门为工程建设的生活提供保障。
2 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规划管理
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设计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阶段,分别是设计施工图阶段和设计方案阶段,最终形成了施工图的蓝图和方案的报建文本。规划管理指的是管理设计规划的过程,开发企业将楼盘的设计和规划托付给相关的单位来完成,对设计规划的目标、进度和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房地产企业可以采用或者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对设计规划进行管理,使用相应的设计规划软件和管理软件,从两个相对独立的方向进行管理,即从“设计”和“管理”两个方面,对专业化的软件进行使用。计划阶段是在报建文本中产生的,由于事先已经确立了方案,工作的流程相对有序、简单,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首先进行项目知识积累、资源管理、质量控制和执行组织结构。对组织结构的执行相对单一,相关人员包括:设计总监、项目工程经理、建筑人员、结构人员、设备人员和概算人员,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矩阵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十分简单,主要包括:委托设计、制定技术措施、过程质量、进度控制、技术交底、成果报建、成果审查。
3 房地产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指的是对施工建设进行管理。房地产企业通过工程管理部门对施工负责,整体工程的承包模式和管理模式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的特点进行指定。常规的承包、发包模式主要有:分别发包、施工总承包的管理模式等。我国的项目施工建设一般使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将工程发包给相关的施工单位进行,针对不同的市政管线、建筑设备、绿化、建筑结构等建筑项目的特征,发包给相关的施工单位进行。在一些大型的项目或者高档楼盘之中,可以使用项目总承包模式进行管理,对整个项目的管理和组织负责,MC单位不直接参与到工程的施工中,然后再进行分包和招标,使用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施工的速度和进度,按照一定的比例对费用进行提取,使用快速路径的组织生产方式,对施工进行管理,直接对施工进行指挥,对设计活动产生影响,它和开发商建立合同,使施工和设计相联系,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4 房地产工程项目的开发管理、规划管理和施工管理三者的协调发展
房地产企业的工程管理主要包括施工管理、规划管理和开发管理,应该不断协调、发展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之间的合作和促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工程的可施工性,使施工具有容易性和可行性,对劳动成本、时间气候、施工设备和场地大小等因素进行考虑,对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改进和分析。开发商和施工单位应该及时和设计单位进行协调、沟通,使规划设计和竣工后的成果相一致。因此,设计的精准施工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应该取得开发企业的大力支持。房地产开发商作为投资者,应该重视对设计和施工性的研究,在进行设计的初始阶段对施工的相关人员、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进行全盘的考虑,定期召开会议探讨人员的协调工作,使用高效的讨论和交流沟通,配合专业化、系统化和集成化的手段完成项目工程。
第二,尽早实施可施工性研究。在项目工程实施的初期,决策花费的成本较少,但是却可以对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可施工性的研究可以对工程的造价产生影响,使物业管理阶段、施工阶段、设计阶段和规划阶段的造价明显减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增多。但是在设计说明和施工图纸提交之后,对决策进行更改十分困难,因此,施工单位和开发企业应该尽快参与到可施工性研究之中。
第三,保证研究能够持续开展。对可施工性的研究应该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使相关人员的经验和知识充分的发挥出来,将设计研究和可施工性研究相结合,成为项目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使用知识管理的方式,通过总结和计划,对研究中的教训和经验进行升华和记录,将业务之中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使之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最终使知识成为可再生资源,实现知识的循环利用和共享。
为了与工程项目融资规模增大和风险分散等发展方向相适应,工程项目管理不断产生信息化、集成化和国籍化的发展趋势。在组织方面,使用专业的管理公司对业主进行代表,加强集成化管理的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外经营和海外投资的项目不断增多。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应该重视协调进度、造价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项目工程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管理方式。因为工程项目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实施主体,因此产生类型各异的项目管理。同时,还应该对项目管理进行明确的分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将承包责任制落实到实处,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对招标方式进行完善,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不断使施工人员的水平得到提高。在项目工程中,应该完善约束、监督、竞争和激励等机制,不断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使施工不断向文明、安全的方向发展。
5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项目工程的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应该使用先进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将现代管理理念、房地产需求和对市场的把握相结合,使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创新的管理模式,在经营的过程中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在物业管理、施工建设、开发运营、设计规划等方面坚持控制质量、控制进度和控制成本的原则,对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改善,提高管理水平,提供让顾客满意的服务和产品。
参考文献:
[1]戴慎志.房地产开发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讨[M].北京:中国管理出版社.1999.
【关键词】工程经济分析成本管理应用
1前言
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需要一定成本的支持,加强工程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能够高效实现工程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加强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成本的控制能够促进工程效益的最大化,为施工单位获取更多的利益。工程经济分析的应用,对于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工程的经济分析以及项目的成本管理
2.1加强工程经济分析
在对工程进行经济分析的过程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本质就是技术以及经济知识在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中,是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经济分析始终贯穿于项目工程的所有工序,一方面可以给投资者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帮助项目施工单位选择合适的投标项目,并明确出相关的投标方案,此外,还可以有效的帮助工程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设计、施工以及资金的配置方案。
2.2加强项目成本的管理工作
所谓项目成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工程施工中,项目的实施者要及时的对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花费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所有的收支费用进行限制和监督,及时的解决即将要发生或者已经出现的费用偏差,尽可能的将项目生产的各项开销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降低项目的生产成本的投入,保证工程项目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
2.3工程经济分析以及项目的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
项目的成本管理主要是为了确保成本预算能够在规定范围内,用工程经济以及定量分析的方式来了解怎样缩小工程项目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在对工程经济项目成本管理环节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项目实施者作出施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项目的投资作用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另外,在保证资金得以有效使用的基础上,也能确保较多的经济收益,缩减工程项目中成本的投入。
3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实现
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包含了多个步骤,具体有项目的投标、施工方案的选择、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项目交付以及后期维护。也正如上面所说的,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工作阶段中都包含了工程经济分析,在项目的管理以及成本的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工程的投标环节,工程的经济分析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开展的,要综合整合招标文件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进行整体预测并完善书面的报告,这样给投资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项目施工方案的选择环节,需要结合图纸以及资料,进行可选的编制,和经济、技术方面做好比较,选择比较合适的施工方案。而在工程施工中,要确定施工图的预算、施工预算等作为开支标准,在此基础之上,要和实际的费用作出对比,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工程完工交付并且维护阶段,对工程的经济分析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是需要经过投资才能实现的,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工程的经济分析可以帮助项目的投资者选择最佳的工程项目,在减少资金投入的前提下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也就是说项目的投资者为了能够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借助工程经济分析的媒介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方案,这个时候就需要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列举出来作为备选,通过合理科学的比较之后,对备选方案作出相应的评价,综合数据分析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在所有的方案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案,尽可能的减少项目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经济收益,能够实现当初预定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部门的工作效率,也能够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4分析加强工程经济分析效果的相关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工程经济分析在工程建设施工的成本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工程经济分析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强工程经济分析效果的提升,使得工程经济分析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效果。首先,需要加强工程建设施工效益目标的建立,在这个效益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够从每个施工环节中展开工程成本的管理,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益。在工程成本管理环节中,加强效益的提升,需要加强工程经济分析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有一定的依据,进行成本的科学化管理。其次,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资金具有的时间价值因素考虑到其中。同时,还需要建立工程施工的备份施工方案,在特殊情况出现时,就可以利用备份方案进行施工建设。备份方案的建立,需要建立在一定事实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备份方案切实可行。对于备份方案的成本计算,也需要依靠一定科学化的手段进行,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执行。最后,企业需要在工程经济分析上做好不确定内容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实现工程决策切实可行。总的来说,工程经济分析在工程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是为工程施工决策提供依据的。作为工程的决策者,需要按照一定科学化的顺序实现决策的完成。首先需要加强相关问题了解清楚,可能造成的厉害关系都需要有明确的认识。然后明确企业施工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相关证据的分析,然后做出相关的决策。决策出台之后,内部人员需要根据决策的内容制定施工的方案,再对施工方案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方案的确实可行。然后通过小范围的模拟,判断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最后,再运用到工程施工建设中。这才是完整的决策判断过程,能够很好地发现问题,同时避免工程施工出现失误,减少失误的出现将能够高效实现工程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该工程经济分析的高效运用,为施工单位争取工程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工程项目;应用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我国房地产行业有了快速的发展,房地产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也在逐渐增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面临着更大的竞争。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精细化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其对于提升项目建设的标准化,降低项目成本,缩短工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精细化管理的含义和实施
在对精细化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对“精细化管理”有着不同的定义,精细化管理可以说是对常规的管理办法的提升和改进,大多数的思想还是常规的管理办法,只是在工程项目中引入了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办理方法,旨在达到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施工的成本目标。本文以佛山市禅城区佛平路与市东路交汇处,地处东方广场商圈的房产建设项目为例介绍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2]。
从项目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模糊的工作明确化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一般都较为复杂,需要进行提升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但不可能将每一项工作都进行精细化管理,因此必须要进行合理、必要的筛选工作。这就需要将模糊的管理工作分解成一些明确的管理元素,比如预算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生产管理等等,将模糊的管理工作进行明确化,以便于各部门对自身责任和工作的具体化。
(2)明确的工作流程化
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将项目工程的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通过对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环节的分析,能够对整个项目工程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有利于实现对整个项目工程的综合管理工作,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以及广大客户的具体需求。
(3)流程的工作信息化
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确保建设单位实现对项目工程管理的实时监测,建立信息化下的工作流程,信息化对于提升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的沟通效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推动流程管理的实现,有效拓展管理的空间。
3. 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内容
3.1进度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制度
建设单位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实现对整个项目工程施工的综合管理,包括对项目工程的进度管理。在佛山市佛平路项目工程总包合同中对工程关键节点的达成或延误,明确奖惩办法;在监理服务酬金中,专设建设单位对监理监控施工进度节点评价的监理报酬,合计12万;在设计合同中明确出图计划以及出图质量要求,明确相应奖惩办法;在专业工程施工合同中根据总体计划明确完工和验收时间。对配合程度差的合作单位,提请集团招标中心约谈;对配合情况恶劣的单位,直接建议招标中心取消其合作资格[3]。进度控制管理方面,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开发目标制定工程建设总控计划,按照总控计划审核施工进度计划和设备进场计划。对工程进度实行动态控制,对不能如期按计划实施的环节及时协调跟踪解决,监督落实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抢回滞后进度,确保进度符合总控计划要求。
3.2 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要想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强化单位内部对于项目工程成本的综合管理能力,就需要做好成本的控制工作,同时成本控制工作也贯穿着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中。房地产的项目成本主要是分为两部分,即开发成本和期间费用。开发成本即工程项目从开始策划到最终竣工需要投入使用的各项费用总和,实现对所支出费用的合理使用和管理,能够达到最有效的收益,从而有效提升成本的价值。针对佛平路房产项目工程的成本管理,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把好成本控制关,建设单位建立施工图审图机制,组织专家、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审图,对图纸不合理地方和能够节省费用的地方提出来要求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减少因图纸不合理造成的工程返工。工程施工阶段,要求施工单位履行合同义务和严格按图施工。工程现场加强工程变更签证管理,合理控制变更签证率,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现场施工进度,尽量在施工之前发出设计变更,减少变更返工签证。对变更签证内容进行审核,减除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工程量,并做到变更签证一月一清,使成本部门掌握工程成本动态变化。对项目审核进度工程量,防止出现进度款拨付超付情况。
3.3 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项目工程的质量是关乎建造者和使用者生命安全的首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项目工程的成本和工期进度。对于质量的精细化管理,需要质量第一、以人为本以及质量标准的原则,通过建立科学合理、严格规范的质量管理机制,并在精细化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质量管理目标。以佛山市佛平路的房产项目工程为例,根据工程项目所处阶段的不同,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精细化控制工作需要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即事前的准备工作、事中的建设工作以及事后的检验工作。在佛平路房产项目,建设单位在总包施工合同中明确该项目工程质量要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和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项目工程要获得佛山市优良样板工程,争取省优良样板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单位对工程项目每季度进行项目工程质量的实测实量评估,对于项目评估得分靠后的施工单位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严重的停止其投标资格。
3.4 安全文明精细化管理
安全文明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保障措施;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场保卫制度;现场防尘降噪等防扰民措施;现场卫生管理等。针对佛平路房产项目,建设单位确定项目工程安全文明目标就是获得佛山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对相关安全责任人明确相应奖惩措施。建设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监督施工单位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建设单位定期组织专家对项目开展安全文明生产检查,并委托第三方单位对项目安全文明生产进行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确保项目安全文明目标的实现。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建设单位须在第一时间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在限期内进行整改。此外为配合营销,在现场进行样板展示,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外架搭设悬挑在样板层以上两层,并且做好外架悬挑处封闭处理,避免上面施工层杂物掉落。样板层顶板预留孔洞做好封闭,避免污水流入样板层。看房通道如果穿越施工作业面和塔吊运输范围,须做好看房通道的顶棚和两侧围挡的防护,避免施工作业对看房通道造成安全影响。4.结论
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定义和优势入手,分析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其能够在满足用户需求以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促进项目成本付出的最小代价,获取投资的最大收益,其贯彻于项目工程执行的整个过程,需要每一位工程项目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项目精细化综合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晓梅.略谈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J].中华民居,2014,(24):408-408.
一、工程经济分析和项目成本管理的关系
展开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主要目的是实施成本的预算计划,其过程主要是运用工程的经济分析、定量分析等较为科学性的方法,来对如何在工程项目中,利用最少资金来获取最大收益的问题进行解决。在项目的成本管理中,通过利用工程经济分析的内容,能够帮助项目的领导者,做出最为明确的施工选择,确保所投入的施工资金,能够得到全面的发挥,并在此基础上,取得合理的施工质量,将经济收益的内容最大化,这样能够减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各项开支成本,为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
二、当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参建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具备施工管理经验的参建员工,其在成本管理上有所欠缺。由于受到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文化内容的制约,这些人员在理论水平上要落后于那些专职的大学生,但是在经验内容上,那些大学生有暴露出了局限性。在项目的成本管理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能够结合到一处来进行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不足。同时,有些项目没有进行责任制的划分,对于目标成本,也缺乏合理的分解,这就使得一些责任落实不到个人的身上,对于项目参建人员的积极性,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成本管理的意识有些薄弱
在对项目的成本内容进行管理时,企业需要负责的内容,项目部需要负责的内容,没有一个明确的指示。进过在工作中,企业领导多是要求项目部要做到先算后做的工作形式,但是在实际中,多是工作展开后再进行计算,或者是一边工作一边计算。尽管有些项目部也配置了相应的预算工作人员,但是责任缺乏落实,很多工作内容都未能到位,像财务、材料、统筹等部门的工作未能进行及时的衔接,有预算,无核算,很多项目缺乏一个较为客观的经济比较,没有具体建议与措施,及时能够从报告中明白项目的盈亏情况,但是对于项目盈亏的原因还缺乏足够的深入。
(三)材料使用的情况存在浪费
在整个的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要占到三分之二,所以材料费用对于整个工程的盈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当下,有些项目部没有严格遵循相关的领料规定,从仓库中领料的数量过多,并且余料的情况也未能明确,这就造成了用料的浪费,甚至是出现失窃的情况。针对那些包工不包料的施工情形,以上所说的问题更为严重。一些常规机械的磨损也较为严重,小型的手动工具更是不被注意,使用也不按照规定内容进行,有时还会发生有借无还的问题。对于下料的内容,没有进行精确的计算,导致损耗率超出常规;在钢材的看管上,没有设置专职的岗位,导致遗失、失窃的问题常有发生。最后,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责任未能落实到个人的身上,这也是造成项目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三、?目成本管理在工程经济分析中的实现过程
在工程的投标阶段,应该根据工程情况对经济分析的内容进行概括,并且结合招标文件,以及施工现场的调查内容,来对工程项目展开整体成本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书面报告,这样能够为项目的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在项目方案的选择阶段,应该将工程经济分析的内容,和施工图纸,以及相关的资料内容结合起来,对施工的组织设计进行科学性的编制,并对经济、技术的内容进行多方位的比较和分析,尽可能地选择合理性与可行性较高的施工方案来;而在施工阶段,则需要对施工图的预算、施工方案的预算、劳务费用和材料费用等开支标准进行分析,借此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竣工阶段,主要针对保修内容,来对可能发生费用,以及后期的维修费用展开进一步的控制。
工程项目需要借助投资活动,才能够得到最终的实现。在市场化的经济干预下,工程项目的分析内容,可以帮助投资者选择最为恰当的工程项目,尽可能使其投资资金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也就是帮助项目的投资者,对项目的成本内容展开有效的控制,借助工程经济分析这项内容,来对最优化的方案进行选择。在实际应用的过程里,投资者可以多各种备选方案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其数据情况,以及各方面可能出现的因素,尽可能的选择出最为恰当的方案来,这样可以让资金的损耗,在原定的计划内,达到相应的标准。
四、结语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与控制;优势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以规范化为前提,以系统化为保证,以数据化为标准,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完整、快捷的规范与控制。它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作为分析判断问题、考察评估对象的依据,使无形的管理变成有形的管理;利用量化的数据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并对管理进程进行检查、监督、指导、服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管理行为。
1 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目标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安全、环保、和谐、耐久、节约的建设新理念,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基础上,建立以合同为依据,涵盖项目管理、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体系。通过细化管理目标、标准、任务、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打造精品工程。
2 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措施
2.1 组织机构的设立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由质检、技术、计划、物资、设备、试验、测量等部门及施工队等单位的主管领导组成,项目经理部下设质量监察部具体实施该项工作,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各施工队成立以队长为小组长,现场工程师为副小组长,统计核算员及工班长为成员的质量管理小组,控制各队工序施工质量。
2.2 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2.2.1 建章立制,规范约束。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各部门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办法》《工程变更实施办法》《工程计量、支付实施办法》《试验质量保证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使制度管理不缺位,执行制度不漏位,用各项制度推动规范化管理,减少工作随意性。
2.2.2 严格执行程序,不违反或者擅自简化程序,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严把材料关、配比关、工序关、工艺关。严格工程缺陷责任期管理,系统地解决附属工程的完整性、排水防护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洪减灾的有效性、竣工资料的完整性等问题。
2.2.3 抓好进度控制。细化目标责任,坚持实行计划管理,层层下达施工组织计划,把计划分解到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要将合同约定的工期分解到年、月、旬。
2.2.4 抓好投资控制。加强合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严格履行财务制度,建立资金使用审签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加强计量支付管理,建立计量台账,及时掌握计量的进度。
2.2.5 抓好质量控制。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关口入手,层层分解质量责任,签订质量责任书。完善质保体系,严抓质量监管,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施工技术管理规范、专项施工流程和专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照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实行分项、分部开工报告制度,质量评定制度和交验制度。在保证总体工程经济合理的同时,要重视局部、细节的技术处理。保证科学合理的建设工期,坚持速度服从质量,避免由于工期不合理或压缩工期造成工程质量低劣。
2.2.6 依靠科技,提高技术水平。积极推广比较成熟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增加科技含量,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解决工程难题,不断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推行建设项目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在工程管理、财务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普及计算机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现创新。
2.3 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2.3.1 加强质量教育。加强对职工进行有关质量法规的教育,增强全员的质量责任意识。
2.3.2 加强技术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 “四新”成果的技术培训和推广。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成立提高工程质量的QC小组。
2.3.3 工程材料控制。水泥、钢材等其他外购材料必须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使用。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料。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出现场。
2.3.4 质量自检制度。质量监察部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每季度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召开一次工程质量总结分析会。施工队每天进行中间检查及竣工质量检查并评出质量等级。班组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专职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然后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2.3.5 制定质量奖罚规定。工程质量评为90分以上给予奖励;工程质量评为80分以下时给予处罚,奖罚到施工队、班、组和个人。
2.3.6 质量责任终身制。从项目部到工程施工队实行领导责任终身制。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终身责任,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从严格技术把关入手,抓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3.7 旁站制度。关键工序实行施工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旁站制度,在工程中,对施工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实行旁站。
2.4 保证质量的控制措施
2.4.1 工程工艺控制。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2.4.2 施工操作控制。施工操作者必须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2.4.3 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生产指定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
3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优势
3.1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密切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关系,为构建和谐项目施工创造条件。施工现场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效益真正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并作为奖金分配的唯一参考标准,通过实施精细化施工管理,使管理者与操作者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化解了矛盾,理顺了关系,稳定了施工人员的情绪,调动了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班组是施工现场最小的组织单位和细胞,每个班组都按标准做好,安全和效益就有保证,项目质量安全就有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就有保证,为构建标化班组、标化项目、标化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通过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从项目、班组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实施精细化管理施工,强化了施工人员的标准化作业,提高了施工人员岗位精细化意识,明确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确保了安全施工;明确了管理者管理的重点在于过程的控制,在于人本管理,强化了管理者的走动巡查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规范了管理者的责任标准和行为养成。
3.3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促进文化管理形成。通过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培养了施工人员精细化作业的习惯,标准明确,责任明确到位,施工人员按标准主动去做,变成了自觉行为。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服从意识和执行力,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逐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企业管理由单一制度管理正在向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并重转变。通过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相信不远的将来文化管理必将会一步步走向现实。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管理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已经进入知识的时代,知识取代了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而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最核心的部分,是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越来越多的受到研究人员和相关工程管理组织的关注。只有开展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加强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保证各组织部门提升组织绩效和核心竞争的能力。
一、知识的种类以及知识的共享过程
知识又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清晰明确表现出来具有规范化的内容,容易共享;而隐性知识是指难于用语言表达,不易传播共享的没有外在表现形式的知识,存在于组织内部和外部,具有个人性特点。例如:个人的能力、技巧、经验,个人的感悟、人生观、直觉信念等。
组织内部对于知识共享的难度,主要对于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对于一个组织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将隐性知识的价值表现出来,其意义深远,而在知识转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共享的过程。
知识共享的表现形式也就是知识的持有者通过合理的渠道,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知识的接收方,同时知识被接收方吸收的过程。知识的共享是互动的过程,是双方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知识的共享可以分为六个阶段:1、接收方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向提供方表明态度,寻求知识。2、提供方通过分析评估,决定共享知识的质量数量以及是否共享。3、提供方根据对接收方的知识需求分析,通过相应的方式将知识传递。4、接收方接收知识,并且进行整理吸收。5、接收方将共享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合理运用知识。6、接收方产生新的知识需求,从而保证知识传递的循环性。良好的知识共享过程对接收方有所帮助,同时也能够激发提供方对知识分享的意愿。
二、工程管理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特点和共享方式
2.1知识共享特点
基于现代工程建设项目技术高与规模大等特点的分析,导致工程管理相关人员必须具备大量的知识,才能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所以,加强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管理部门与职能部门不断沟通,有助于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从而提高工程管理的效果,知识共享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工程组织成员的流动性,而且部门之间相对比较独立,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所以不同其他企业组织,多项目环境下工程管理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具有复杂性、必要性、独特性、以及难度大等特点。
2.2知识共享方式
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式的共享方式,例如是师徒之间的传承。另一种是非正式的知识共享方式,例如非正式场所。多项目环境下的工程管理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需要在正式和非正式的知识共享传播下共同来完成。
三、多项目环境下工程管理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
近些年来,许多的研究者已经对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做出研究分析,但是很少针对工程管理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不同的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特点不同,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但是对于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影响效果,基本因素上具有相关系的性质。
通过对相关组织内部知识共享资料的分析与研讨,可以从知识共享主体、客体以及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3.1.主体因素的影响分析
工程管理组织内部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比其他行业更加的频繁。在担任多个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时,工程管理组织往往会依照项目的紧要程度以及重要程度,来安排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入新的组织中,组织成员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的融入都新的组织中,才能进行合理的沟通,进而进行知识上的互换。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影响工程管理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基本因素是组织内部人员的频繁流动。
3.2客体因素的影响分析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现代工程的建设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设规模不断壮大,科学技术的引用不断加强,种类丰富的各种知识应用到共行项目建设中来,只有不断的快速更新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完善工程建设,跟上建设的步伐。工程建设各类知识的快速更新,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需要不断通过学习,提升自身技术能力,掌握最新的知识。同时,对于学习到的新知识要及时进行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基于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精力上的消耗,经济上的支出也必不可少,由于部分人员的自我局限性和自私性,很难做到将自己的知识分享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知识的共享效果。
3.3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
工程管理组织承担的项目不是固定在某一地点的,而是分布的相当分散,不仅仅是全国范围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而对于这些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企业都会通过派驻的方式来完成,希望在各部门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之下,科学有效的管理每一个建设项目。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这一点,每一个部门都是独立工作,彼此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多,缺乏有效沟通,而且项目建设的时间长,这些因素容易导致内部对于人力资源的竞争与知识资源的垄断现象的发生。从而致使每个项目管理部门间的知识共享很难做到有效开展。
总结:综上所述, 知识共享的对组织发展的作用巨大,在知识经济飞度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组织必须充分利用内部的知识资源,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才能保持核心竞争能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影响因素给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带来的阻碍,我们有信心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对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倪国栋, 黄付帅, 路飞月,等. 多项目环境下工程管理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影响因素识别[J]. 工程管理学报, 2015, 第2期: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