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课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依据教材、联系实际,进行形象教学
所谓的形象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把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充分运用小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文字、图画和符号进行归纳总结并描绘出来,使小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接受和掌握,在这类教学方法中,最直接、直观和容易的做法就是讲故事、顺口溜和简笔画。
(1)讲故事。故事由于具有趣味性和情节安排总是引人入胜,尤其是天真、好奇、兴趣浓厚的小学生,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采取引用故事导入新课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生动、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会仅仅抓住小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好奇心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在综合练习中,读谱知识和乐理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和教学。这样,不仅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音乐教育教学的目的。例如:教学读谱知识“休止符”时,我们就设计和编排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小白兔在家里练琴,弹着弹着,突然发现旋律中出现了一个“0”。它就想:“咦,数字中的‘0’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这应该怎么弹呢?”。正在它苦思冥想不知道怎么办时,好朋友小猪猪来了,不愧是小小音乐家,三下五去二就帮助小白兔解决了问题,小白兔又高兴地练习起来。讲到这里,教师就会因势利导,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猪猪是怎么样帮助小白兔解决问题的?”,小学生会急切地知道。小学生这时候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就变得极度高涨,小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就会变成主动性,教师就会顺势引导,帮助小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所以,故事的运用和恰当的编排,不仅会促进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且会产生巨大的、积极的精神力量,促进思想意识的再发展。
(2)顺口溜。所谓顺口溜就是一些押韵、顺口的小段子和小诗歌,虽然很短,但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且概括力强。在教学音乐过程中,只要合理运用、不失时机地利用好顺口溜就会给教学音乐知识和歌曲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常用音符时,我们就编排了几句顺口溜来帮助小学生识记抽象的音符名称。“祖宗五代聚一堂,身后三线是全音,身后一线是半分,孤零一人是四分,脚踩一线是八分,脚踩双线十六分”。这样,五种常用音符的形状和名称就形象而清晰地记忆在小学生的脑海里。
(3)简笔画。简笔画的合理运用和恰当地使用,不仅会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会帮助小学生正确理解有关的乐理知识、感受音乐的情感。简笔画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意义。所以,音乐教师也必须具备简笔画的基本基础和运用能力,只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选择适当的知识和内容,用简笔画的形式形成基本的音乐画面,就会给教育教学和音乐知识的学习带来不容质疑的良好效果。因此,简笔画的运用不仅有助于音乐歌曲的教学,而且会增加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和活动中。
二、充分利用教学模具,加强音符、旋律的记忆
在农村音乐教学中,由于受到条件、设施和学校经济的限制,小学生记谱、识谱和学习音符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针对农村这种现象,将音符和旋律教学分三步走不失为一种切合农村实际、又会完成音乐课程教学任务的好方法。
(1)卡片认读。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直接性和可视性相结合。把以前学习的知识中的每一个音符或符号,每一种旋律的形式,用卡片的形式记下来,让学生抽出来一张一张地记忆和回顾。在记忆和学习过程中,要把次序和顺序打乱,随意抽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强小学生的知识机械性记忆,有助于加强知识的记忆性。随着卡片的抽取和记忆,全班的同学也会随着知识卡片的不断学习而进行复习和巩固,从而达到全面复习和全体复习的目的。久而久之,那些不容易记忆的音乐知识就会在不自觉地学习和潜移默化中在小学生的脑海里形成固定的、正确的印象。
(2)分组监唱旋律。尽管小学生在卡片练习和记忆中得到了知识,但是,学生的整体音乐旋律意识海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加强音乐知识学习的同时,让小学生分组式的互相监督的进行旋律的试唱和朗读,有利于小学生形成音乐旋律的总体意识。为了使小学生在试唱中不至于出现“卡壳”的形象,在教学音乐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于旋律的朗读也是很重要的。
(3)成立音乐活动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和提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成立音乐兴趣活动小组,有利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和推广,也有利于乐理知识的提高、试唱的训练和音乐技能的提升。在活动中,一方面可以把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回忆,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课堂教学知识面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小学生的知识得到提高和升华,为学好音乐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在竞争中教学,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竞争意识
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殊性,使得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和好强心理极其高涨,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恰当地时机引入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辱感,形成团结、齐心和步调一致的学习品质。竞争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只要有利于音乐教学就可以。
【关键词】 初中音乐 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一、音乐课教学模式的优化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和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记。它将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新”,为学生搭建一座能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探索,在学习中创造。
教学的设计要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探究知识为中心,创造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这一教学格局。当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地去探究它,于是产生了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中国,中国我爱你》一课,我先谈话导入,自己范唱使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乐理知识激励他们自学歌曲,在自学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可以相互商量、交流、提问,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水平?学生通过实践,寻找知识点,相互讨论。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突破局限的思维定势,提出新问题,有了新见解、新疑惑。待老师讲解时,他们带着一颗好奇和想探究的心去聆听时,表现得那么专心、仔细。这种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新意,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并能引导学生从不懂到懂,激发学生从“不想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课教学方法的优化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决定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走到学生中间,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殿堂。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是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师应当努力完成的教育使命。
三、现代化教学用具的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等特点,他通过图象、文字、音响等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联想,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清晰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它超越于其它一切教学手段。如《到小熊家里去》一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及动听的歌曲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的节奏,我运用了多媒体演示,整个过程把抽象的节奏化为直观的、动态的、形象的演示,音像同步,产生共鸣,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地领悟节奏。又如:在欣赏《春到沂河》三段体乐曲,引子(散板)和第一段(快板)以山东风味民歌《沂蒙山小调》为素材,通过加工和发展,向人们展示了沂河两岸的大好风光,表现了人们在田间愉快劳动的情景。第二段(慢板)以山东琴书和柳琴戏音调为基础,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在演奏上推、挽、吟、揉技巧的运用,使音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抒情而富有韵味。第三段(快板)是一个变化的再现段落,快速而响亮的演奏及表现出来的强烈气氛,与第二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我把本曲录音与VCD用电脑软件用“暴风影音”,分段录入磁盘,就可以分段重复播放,还可以控制计算机对照播放。
四、把及时评价与赏识教学相融合
关键词:音乐表演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自从新的音乐表演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国音乐教育界广泛掀起了一场音乐表演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音乐教学改革应朝着“隐形、简略、开放”的方向发展,不应再以传统的“显形、具体、封闭”的教学模式为主体进行音乐表演课程的教学。但在音乐表演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片面追求教学风格和课堂气氛忽略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感悟能力,只追求表面热闹已成为当今课改中的普遍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对课程改革认识上有偏差,片面地看待课改,走形式主义,不注意音乐表演课程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出现了许多异常的现象:教室里响亮和谐的合唱越来越少,学生通过几年的音乐学习,却看不明白一张简单的歌谱,音乐课像游戏课或者像体育课,这岂不是音乐表演教育的悲哀?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教学方法改革及把握改革的“度”两方面来阐述笔者对音乐表演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一、改革音乐表演教学方法
音乐表演是一门艺术课,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吹、拉、弹、唱、跳,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准确的示范,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幽默的语言、潇洒的风度,令学生欣赏,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这表明教师的教学带上了表演的成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精湛的表演能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首歌,教师唱得动听,学生就会产生学的愿望;一个小小的律动,教师跳得美,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通过表演,教师把音乐作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习动机;通过表演,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仰慕、敬爱之情,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形成了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那么,音乐表演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去表演呢?我的教学探索表明:注重情感溶人,以动激情,注意分寸,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表演的教学作用。
1. 情感溶人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像艺术家那样善于进人角色。教师依据歌曲、乐曲的内容,声情并茂地表现相应的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通过眼、眉等做出夸张的面部表情来达到幽默的效果。用双眉紧锁到舒展来表示困惑到明朗;用惊恐、欢乐、悲伤的表情来表现不同旋律的情感。我在教学欣赏课《惊愕交响曲》时,故意在上课伊始无精打采地打开录音机,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慢慢垂下眼帘,伏在讲台上作昏昏欲睡状;在猛然响起的强音中惊恐地睁大眼,倒吸两口气又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昏昏欲睡。此时,音乐未结束,教室里已由窃窃私语变成哄堂大笑了,我这才清醒过来,给大家讲述海顿和那首《惊愕交响曲》的故事。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听着讲述,欣赏着乐曲,并积极地投人表情模仿,大家完全沉浸在乐曲的情绪、情感之中了。
2. 以动激情
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情感引起的。也许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使之受到美的熏陶,使之产生共鸣。音乐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融洽、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奥尔夫说过:原本的运用不是单独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表演课上,不但要有动听的音乐、亲切温和的语言,还应有优美的舞姿来为学生创设美的意境。如:在教唱朝鲜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时,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我为学生表演了舞蹈《只要妈妈露笑脸》,学生欣赏完老师的表演后,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并齐声说道:“老师,快教我们唱这支歌,快教我们跳这个舞吧”。通过老师的这一舞蹈,既帮助学生感受了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注意分寸
课堂教学中的表演与舞台表演毕竟有所区别,教师的表演始终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表演时分寸要注意恰当。首先,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并非表演得越多越好,绝不能把音乐课变成了教师的独唱音乐会、独奏音乐会,而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讲、演结合,演、练结合,正确地处理好。教与演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教师的表情不能过火。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要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幽默而不庸俗,端庄而不拘谨,活泼而不浮跳。例如歌表演、小律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有蹦跳或富有动物特点的动作来表演,让孩子们在唱唱跳跳中学会知识,接受美的熏陶。
转贴于 三、把握课程改革的“度”
1.把握音乐教学过程与音乐教学目标的“度”
音乐本身所具有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音乐教学必须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体验,即调过程,过程即目的。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教”而教,重结果、轻过程,实际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这种把生成的、开放的、吸收的、鲜活的人的成长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直接的固定模式,排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教学庸俗化、单一化,割裂了知识技能与智慧、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内在联系。更有甚者,则可能使本应该成为开启人类智慧、丰富个人情感、培养创造潜能的音乐活动课堂,变成“束缚人的牢笼”和“制造人的模具”。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音乐表演教学应该重视教学过程,把过程放在与结果同等重要的地位,去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这二者之间关系的“度”,是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去把握的。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变学生“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2、把握“学科综合”的“度”
“学科综合”的理念要求教师全面提高素质,拓宽知识面,有机合理地进行各学科知识的穿插。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把握课堂的时间有选择地进行知识穿插,而不是漫无目的,发散性讲解。有这样一堂音乐课:要教唱歌曲《茉莉花》,老师在教室里放一盆茉莉花,先请学生上来闻花香,再泡一杯茉莉花茶让学生尝尝,然后叫学生说说古人赞美茉莉花的诗句,最后,所剩时间不多了,把歌曲唱了一遍就下课了。试问这节音乐课是成功的吗?否也。对茉莉花从嗅觉、视觉、味觉等解释尽管非常清楚,但忘了这是一堂音乐课,而不是一堂生物课学生能从这节课中学到多少音乐知识呢?学生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吗?诚然教师的目的可能是想结合新课标中所提倡的应注重学科综合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的理念而入手的,但最终的课程设计却偏离了方向。我觉得不应该排斥音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关键是教师如何将知识技能、技巧巧妙地融入到学生的音乐感悟中去。因此,学科综合应体现学科特点,不是本末倒置,而是围绕教学目的来实施。
3、把握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表演的“度”
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大纲中多注重音乐知识的教授,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多注重音乐情感的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因此,就必须注意把握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音乐表演的“度”。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再讲授基本的音乐知识,课堂上全部用音乐表演来代替基本技能的学习,如歌唱表演、舞蹈表演、器乐演奏、重奏等形式将课堂设计得非常花哨。虽然音乐知识的系统掌握不是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先决条件,但却是使他们更好地从事音乐活动、培养音乐能力的保证。音乐是技艺性很强的艺术,离开了相应的技能,美丽动人的音响便无法产生,音乐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忽视基本音乐知识的学习,学生在离开老师以后,将无法继续自学音乐,而这与目前教育方针所提倡的终身学习是相矛盾的。音乐教师在设计课堂表演环节时往往让有才艺的学生表演,参与教学过程,而没有才艺的学生便没有参与的机会,只是作为观众。这是不符合音乐教育理念中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音乐课堂的基本理论的。从另一个角度讲,过多讲授音乐知识而忽略音乐表演,就会走进传统的旧式教学的误区。因此,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将是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音乐表演是音乐美创造的一个范畴,而音乐美的创造则是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音乐表演是音乐作品实现意义价值和审美的重要环节,在其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有很大的差别。音乐必须通过演奏、演唱表演这个中介环节,将乐谱上的音符通过转化成为音响,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音乐的美才能真正地展现出来,以实现音乐艺术作品的美的价值,使欣赏者获得审美愉悦。广大音乐表演课程教师应该把握这个特点,积极进行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把握教学改革的度,广泛交流,使得我国的音乐表演专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莉。普通学校音乐课教学过程刍议[J]。中国音乐学,2003(4)。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84-01
好的开端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上音乐课也同样如此。一节生动、有趣、知识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喜欢的音乐课,有个良好的导入是十分关键的。所以教师从新课一开始的导入就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自己喜欢到你的音乐课堂中来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入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他们所需要的、所喜欢的去设计。
一、故事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是我根据平时学生们的表现而采用的一种方法,长时间来我发现,虽然他们是中专生,但是不免存在着天真和幼稚,他们接受故事或典故比老师上来就长篇大论要容易和喜欢,于是我就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比如说,在欣赏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时,我讲到:“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长城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故事讲完,我看到了学生们哀伤的表情,接着我不失时机的说:“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歌声来听听孟姜女的倾诉吧。”由此就把学生们引入到了本课主题,最后收到的效果也很好,他们很容易的就总结出这首民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多媒体教学导入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也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音乐课不再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架琴、一台录音机”了,它集形、声、色为一体,让学生在强化听觉效果的同时,也从视觉上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与音响浑然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例如在欣赏《白毛女》的教学中,我们如果以听录音、看剧情文字介绍,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残酷,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把歌剧《白毛女》的部分视频进行播放,让同学们以更直观的方式从屏幕上活生生的看到地主黄世仁、狗腿子穆仁智等人无恶不做的丑恶嘴脸,看到喜儿被卖身抵债,最后被逼入深山,终年不见光日,人不人,鬼不鬼的惨象,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情感上激起对旧社会的强烈憎恶,对喜儿的悲惨遭遇感到同情,从而加深了同学们对本课学习的印象,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增强了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去感受音乐、体会音乐,让学生学的更快、学的更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创设出了优美的课堂情景,而且有效的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培养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听辨导入法
听辨导入法是音乐教学独有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快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迅速进入主题。在讲民歌时,我选取了《送我一朵玫瑰花》和《洗衣歌》两首民歌片断,让学生听,听完后告诉我这两首民歌分别是哪个民族的。他们带着问题去听,自然就听得仔细认真。
四、语言导入法
毕业论文 [摘要]改革是1个永恒的话题,于是教育的改革也成了教育事业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教学手段单1、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情况下歌唱教育就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重点。要在音乐课堂上让同学们变得自信,与老师的努力自然是分不开的。我的做法是把相关内容引进音乐课堂,形成1种多元化现的教学主题,以辅助教学,优化教学,延伸教学。加上使用现代化教育的手段,利用视觉与听觉的效果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与直接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教学改革 现代化 多元化
Abstract:The reform is an eternal topic, and the educated reform also becomes the essential component in the educational undertaking. Singing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reform of music teaching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such as single teaching means,littl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nd lack of creative teaching mode.If teacher want students to become confident in the music classroom,teacher should utilize the creative teaching mode,and make their teaching vivid and interesting.In my opinion teacher should not only direct students to study the necessary lessons, but also bring the relevant contents into their class. There forms a kind of pluralism of the teaching theme optimize teaching and extend teaching, Besides teacher should use the modernization. Education means,and utilize vision and hearing to improve the interesting and direction of the classroom. All in all,teacher should make students really become masters in the classroom.
Keyword: Education music reform modernization pluralism
音乐是世界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千变万化的旋律能够描述巍峨的山川,能够表达内心或悲伤或忧郁或喜悦或激动的情感。感受美妙的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可以让人们在音乐中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享受到另一种美妙。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启蒙期,正需要音乐的陶冶,正需要从音乐中感受更多的美好,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驾驭音乐课堂的技能就显得很关键,小学音乐课堂是否高效直接关系着小学生是否能够从小受音乐的熏陶,是否能够从小从音乐中感受快乐,这对今后的发展的也是相当关键。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音乐课的成功与否和课堂常规教学密不可分,成功的课堂常规训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习惯是某种行为的反复强化,是通过许多次的训练习得的。例如,课前准备我要求学生做到:带好指定的学具到音乐教室门口排好队伍。进教室后静静聆听教师播放的课前放松音乐,尽快进入上音乐课的状态。上课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有的放矢,还能看懂教师的手势,并与教师配合默契。课后要求学生:收齐课本,能独立或积极寻找伙伴完成教师布置的音乐活动。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得学生正确认识音乐课堂,发挥音乐学科特点和优势,创设一个具有音乐学科特色的教学常规。
二、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音乐课堂,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歌曲中人物性格以及创造生动形象的场景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唱《卖报歌》时,怎样让每天饿了有牛奶喝,冷了穿羽绒服的三年级学生感受和理解旧社会报童生活的不幸,并珍惜自己的幸福时光呢?首先,我采用了flash来表现歌曲中描绘的报童的生活场景,“吃不饱,睡不好,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走不好,滑一脚,满身的泥水惹人笑……”一个旧社会小报童的悲惨生活就清晰地展现在了同学们面前 。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被歌曲情绪所感染,同学们纷纷发表赏后感言:“通过聆听这首歌曲让我们了解了旧社会儿童生活的不幸,我仿佛看到了卖报儿童露宿街头的画面,我们与小报童相比,小报童的生活是多么的悲惨,我们的生活又是多么的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明快的音乐,多彩的画面,鲜明的思想主题,同学们同情小报童的不幸而又快乐着自己的幸福。这是教师用多少语言叙述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应该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不断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也可采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开放性考试等形式。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评价形式,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清晰、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3、动作和表情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出色表现除了用语言肯定,还可以用赞许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表扬,还可用鼓掌或竖起拇指称赞。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多种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会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关注个体差异,强化高效学习的落实
所谓图谱,是指利用一些特别的图形、线条、图像、记号和文字这些方法记谱,不表示一个具体音,而是表示构成音乐的旋律的高低或动机。教学中运用图谱,可以揭示作品的审美要素――旋律、节奏等,将表现音乐情感和刻画音乐形象放在重要位置上。我们将这种运用图谱进行教学的方法,称之为图谱教学法。其主要呈现形式:一是以曲线及点表现连奏与断奏和乐曲的旋律走向;二是以打击乐器图形来呈现乐器演奏的先后顺序和节奏型;三是以形象来表现乐曲的意境及情绪发展变化;四是以图形、色彩和数字来呈现乐曲的结构;五是以色彩对比来表现乐曲情绪。
在教学生欣赏世界名曲时,孩子总是听不明白,感受不到乐曲的美与意境。这个时候我总是用各种线条勾勒出乐曲的旋律走向,当孩子们看到紧凑的线条时,知道此事乐曲进入快节奏旋律,当看到线条变成大海波浪时,知道乐曲进入舒缓旋律。教学中常用的图谱有旋律谱和节奏谱。旋律谱主要分两种:①粗线条图谱―力求通过一条带有方向性的图形、曲线或点,展示旋律走向;②细线条图谱依据原有谱例,较精确地表现旋律的高低走势、节拍、节奏、小节等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跨越识谱障碍,降低学唱难度,辅助歌曲演唱。
一、图谱在学唱歌曲中的帮助
斯特拉文斯基说过:“音乐必须被看见, 这样才能得到恰当的呼吸。”在歌曲的学唱中,图谱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建立学生的音高概念, 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歌曲的情感。在学习歌曲《采山》的时候,我采用旋律图谱,更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每个音的不同音高。由于学生在识唱歌谱的时候,有了视觉上的帮助,他们对旋律音高的走向有了准确、清晰的认识,所以他们就比用简单的简谱或五线谱识谱唱得更好、更流畅。另外,图谱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基本的音高,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绪、情感。例如:在学唱歌曲《柳树姑娘》的时候,采用边唱边画出一棵柳树的图谱形式,旋律优美的时候画成柳枝,低声部的“啦啦啦”应该唱得比较活泼点,就画成画成柳枝上的嫩芽;到“洗洗干净,多么漂亮”的时候,画上河里的水……当歌曲唱完的时候,一副河边垂柳的画面就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深深的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中。当他们再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柔柔的感觉无须多说就已经在孩子们的歌声中了。图谱式音乐教学,是以每一乐句或每一个字为单位,用相应的图片、形象、符号按歌词进行组合,通过视觉符号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歌曲内容,让学生能看着图谱就会直接唱出每一乐句,清楚一首歌曲的乐句划分。在低年段教学中如歌曲《云》的歌唱活动中,我采用了象征性符号来代替歌词。例如,第一段:“白云白,蓝天蓝,好像海里飘帆船,帆船,帆船,装的什么走的这样慢”其中“白云白”一词用一片云朵代替,“蓝天蓝”为蓝色条块,“海里”画了一段波浪线,“帆船”用三角形加一横表示,“装的什么”用问号替换。在猜猜说说的过程中,学生很快明白了符号所代表的意思,根据画面猜测图意能力的良好渗透。此时在给学生学唱歌曲,学生是有目的地学习歌曲,因为图谱让学生与音乐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他们会为自己听出了、记住了很多歌词而感到高兴。直观图片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学生较快地理解歌词,同时也让学生对歌词保持了更深刻、持久的印象。
二、图谱在欣赏教学中的帮助
音乐欣赏教学中聆听是必要教学环节,但是在“听”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脑子“开小差”,教师很难让学生做到人到心到。但是,如果在欣赏《野蜂飞舞》的时候,教师采用听音乐画蜜蜂乱飞的画面,学生就会立刻被形象的图画所深深吸引。他们会一边聆听,一边饶有兴趣的画图谱,其专注的程度是纯“听”状态下不可能做到的。又如《生活中的声音》,教师可以设计几幅音乐形象独特的风雨、雷电、波涛汹涌的大海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挑选出几幅与音乐相配合的图,然后再鼓励他们边听音乐边模仿音乐中声音的动作。这样,他们会表现出积极的参与热情和表演欲望,以及自发的、儿童天生的音乐表现力。我认为音乐教师的责任只需搭个桥,引导孩子们走进音乐里面即可。
可见,图谱能引导学生从音乐中获得最直观的感受,使他们的表演与音乐相和谐。设计些适合音乐、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动作手段,把学生引进音乐中去感受,通过动作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听没听到,听到多少,使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更好、更充分地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的情绪。
三、图谱在节奏训练中的帮助
在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本身最好还是被看成一种延伸的手势,一种由身体所执行运动和方向。单纯的节奏训练是一项非常枯燥的活动。然而,在一年级的节奏训练中我先采用“跑跑―走―跑跑―走”这样的图谱,再让学生用八分音符来代替“跑跑”,用四分音符来代替“走”。这样的训练,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在很开心的“跑”和“走”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和速度,把学生的生活和音乐联系在一起,很好地掌握握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再如,听教师的琴声“走”(一拍节奏)、“跑”(半拍节奏)。开始是自由的走、跑,也可用围成一个或两个圆圈活动,这里关键的是动作要与琴声相合,能走在点上,迅速反应琴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可以配上图谱标记加上音量、速度的变化、前后转向的变化、开始与停止的训练等;低年段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学习都从兴趣出发,将乏味的节奏谱用图形的形式来表现,不但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易于理解。如用一个西瓜表示一拍,半个西瓜表示半拍,学生一次就能记住,而且不会忘。图形谱的特异功能是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打击乐的配器布局。在打击乐《鸭子拌嘴》的图谱制作中,就尝试用竹子表示双响筒,红领巾表示三角铁,连在一起的桔子表示碰铃,拨浪鼓表示摇铃。刚出示图谱学生就有很高的兴趣,很快就掌握了节奏。可见,图谱的具体形象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符合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掌握节奏、了解整首乐曲的节奏安排有明显的提示作用。图形谱的利用可以自然降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干预程度,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图谱的使用还有利于化解节奏训练的难度。例如,在完成节奏卡农的时候,单纯的“哒―哒―哒―哒”和“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这样的节奏训练,很难很快的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采用了“火车开来”的情景活动后,把原来的节奏卡农改成了图谱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一、选材
作为教师,在每节课上首先应注意歌曲的选择。第一,要选择优秀的声乐作品,让学生聆听与欣赏;第二,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一些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适合学生演唱练习的歌曲。这些歌曲应该简单短小,音域不应过宽,而且歌曲的旋律也应比较平稳,例如《摇篮曲》《长城谣》,等等。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唱歌能力
教师要在歌唱课上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演唱的技能技巧。中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变声期,老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注重用正确的姿势和科学的呼吸方法进行歌唱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用真挚的情感去唱歌。同时,结合该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对学生的肯定,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学习的挫败感,培养学生歌唱的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歌唱的欲望。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中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的最好阶段。教学的过程包含着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当前,改进中学音乐教学方法,不仅是学生的呼声,也是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传授、情感启发、兴趣引导,同样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实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朗读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歌词,升华学生的情感;聆听歌曲,感受学生的情感;演唱歌曲,尽显学生的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对学生的情感有直接的触动。朗读歌词是寻找歌曲意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歌词朗诵,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通过歌词来找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并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朗读,学生对歌词所表现的内涵有了理解和认识,也解决了唱歌时的咬字吐字状态。加强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同时,多次聆听歌曲,在聆听过程中主动思考,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的情绪,通过聆听来进一步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在此基础上设计演唱的气息、力度和情绪,等等,进而使演唱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完整地学唱了歌曲,熟悉了整个音乐背景和内容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和谐、融洽、轻松的氛围中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歌唱学习中去。第三,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上课期间,教师要帮助学生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上台演唱,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使音乐课气氛活跃,有声有色,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第四,利用指挥服务歌唱。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还有一种可利用的方式,即以正确的指挥来服务于歌唱教学。老师在音乐课上指导学生歌唱时,常用喊口令的方法,无法使学生了解指挥手势的作用。因此,可以将指挥引入歌唱课,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指挥图式及理论等,达到看着老师的指挥来表达歌曲强弱的能力,对嗓子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后,基本训练的趣味化。基本训练给教师和学生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不妨把枯燥的灌输式的讲解换换形式,敢尝试就会有改变。做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重要活动形式。中学生一周就有一节音乐课,而且歌唱课是最能发挥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的课程。教师应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实现玩和学相结合的学习情境,快乐地度过歌唱课。比如,可以把这节课要学的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划出来,通过接龙、表演等游戏形式让学生熟悉并放松下来。歌曲演唱在于创造意境,适合的教学能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课的乐趣,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加快,高中音乐课堂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课改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吮分析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并给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高中音乐课堂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夔的主要途径。高中音乐课堂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在繁重的课业之余缓解学生紧张疲劳的生理及臼理,进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除此之外,高中阶段设置音乐课程的目的在于释放学生个性,更符合当前新课改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中主要探词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学校及学生对音乐课程不是很重视,与此同时教学效率及模式较为落后,影响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目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急需采取相应措芯挂行完善。
1、课堂教学效率铡氏
虽说高中音乐课程刘学生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不是很理想。实际教学中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应付高考,因此学校的大部分资源也会向着高考{游耳。音乐课目在高考中完全涉及不至叮,这就造成音乐课程的处澎良是尴尬。因此多数清祝下音乐柳币刘课程也不剥灵上心,普遍缺乏积极隆格,造戊实际中课堂效率不高;学生们也将音乐课当作放已棵,课堂上要么休息、要么聊天写作业,上课质量偏低。柳币在讲台上按部澎班的讲课,学生们在下面有一段没一段的听着,因此高中音乐课普遍缺乏效率。
2、音乐课程缺乏重视
高中阶段需要应刘高考,各科学习内容都比较繁重,学生们面临着严峻的学习任务,因此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及学生认为不应该加入音乐课程,有欣赏音乐及培养音乐素养的时间,还下女口去做几道数学题•背几个单词来得实在。音乐课程在高中阶段属于宁良费时间,应该经精力花费在高考科目上,提高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按照应试模式培养音乐素养是汲下现实的事清。
3、课堂教育模式落后
目前高中音乐课堂授课中依然采用单项授课的模式,就是整堂课上柳币在上面讲,向学生灌输大量的音乐知识,这教学模式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音乐课堂授课过程中要讲学生的学习积极险调动起来,实际中发现音乐课堂授课中多是一些偏理论偏抽象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而且实际中会出现学生不买账的尴尬情祝;目前高中音乐柳币大部分缺乏相应的音乐素养及知识储备,音乐课程中很难帮助学生体会作品的中心思想,更谈不上进一步挖掘音乐的本质了;有的音乐柳币虽然有着一定的只是几类,但在课堂教学中习贯采用倾诉式的授课方法,不育树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造办劲灵堂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授课效率的方法
针刘高中音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间题,有兰它要采取相应的措芯挂行完善,实现提高课堂授课效率的目的。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提高课程重视程度
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柳币及学生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这就需要音乐柳币对学生阐述音乐课程的重要险,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险的产生。高中阶段音乐课程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因止哄重要隆是不言而喻的。音乐课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重视程度,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超当的清感表达,加大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通过学习音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高中音乐课程还可以有效绦藐罕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宣泄掉字肖极的情绪,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态度,最终实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2、运用多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每个教师者附沂于自己的教学模式,这就意味着教学中存在一些死板老}日的教学模式,但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去面对繁琐的物理理论,另一方面又要刘峙并不感兴趣的高中生,因此教师应该以多变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上课积极性,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加入一些新元素改变教学方法,使每节课充瞒新鲜感,引发蓦中生兴趣。柳币通过使学生亲自扮演角色的方式,在教学中情境再现,变抽象为实示化,让学生生珍子地接受对知识的理解,情境教学中可以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内容让学生扮演各自的角色,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实际中,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形成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能奎三好地通过对教学情境模式中分析,建立音乐体系,让音乐课程不再枯燥,让学生生珍子理解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讲解乐曲背景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曲目对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好奇心,柳币可以对曲目背景进{详细介绍,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让学生了解作曲背景内心兴起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编练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柳币可以列举一些创编实例,对学生音乐审美进行培养,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当有了兴趣,后续的学习就会显得简单了。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复台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加,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隆越来越明显了,学校应当将丰富多样的信息源提供给学生,并且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建没进{强化,将良好的环境建立起来,让学生实现刊采集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教师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可以在实际中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并且育旨够在失败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同时不断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需求构建一个全新合适的教学模式,确保培养效果,给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作者:袁晋芳 单位:江西赣州宁都县宁师中学
参考文献
【l]黄俐.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校园(中旬).2015(11):101一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