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教育辅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辅导
由于当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扩大招生。高职院校如此,中职院校亦是如此。中职院校扩大招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招生标准,使得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无论是受教育水平还是心理素质水平。尤其是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多处于青少年时期,心理尚不成熟,难以应对情况的转变。这就会对中职生的心理造成影响,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因此,有必要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发展进行研究。
中职生刚刚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就要接受职业教育,这是一种转变。多数学生还未成年就得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这种落差很容易使中职生的心理出现阴影。因此,在中职院校中的一大问题就是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也因此中职院校设立了一些心理健康咨询室以及相应的心理课程或是安排一些心理辅导员进行指导。其中最典型的指导方法就是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中职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中职院校声誉影响
在中学生中,多数学生对中职院校嗤之以鼻,认为中职院校比正规的教育院校低一等,而中职生则是一些智商低下的人。另外,社会对中职院校也有着错误的认识,认为中职院校是培养工人的,在将来社会地位也是十分低下的。总之,中职院校在同龄人以及社会中的声誉都是不好的。这就会为中职生带来困扰,容易使中职生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
2.就业压力
进入中职院校,学生将不再接受以往的知识教育,而是技能教育。此时他们多数未成年,却因为进入中职院校,不得不面临就业的压力。这时的他们已经认清了现实,知晓了社会生存的压力,而心理尚未健全也使得他们顿生无力感,巨大的就业压力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团体辅导介绍
团体辅导是教师或者辅导者等组成的团体对学生进行辅助,以帮助学生完成自我了解、自我发展以及自我超越等过程。它是一种健康的辅助方式,借助团体的力量引导学生开放自我,促使个体在团体的协作中认识自我,帮助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态度、习惯等。
团体辅导注重交际,也就是正常的人际交流。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团体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团体交流中,教师起到关键作用,设计一些交流性的环节或是热点话题,营造和谐、幽默、轻松的氛围。在这一种团体交流中,学生就会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互动中学会调节心理。
团体辅导另外一特点是团体性。团体辅导成立的基础是必须有全体参加,不管大小活动都必须面向全体师生,一视同仁。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需要注意的是团体协作,利用团体的参与影响一些学生,来实现这些学生的心理开放,学生积极参与团体活动,有利于心理健教育的进行。
三、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建设优良团体,规范团体行为
团体辅导以人际交流为主。为了更好地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建设,有必要建设优良的团体,规范团体行为。良好的团体有利于进行团体活动,加大师生间的互动,规范团体行为,有利于营造和谐、健康的交流环境。这都是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前提。
一个优良的团体可以凭借团体动力实现团体良好、积极的交流,更能够促使更多的学生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见解,加强中职生心理建设。例如在进行团体活动时,可以将团体的成员划分为几个实力均衡的小组,让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以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此过程有利于加强学生间的自由交流,产生团体动力。
规范团体行为是建立团体良好形象的前提。在此,所谓的规范团体行为不仅是指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还包括一些“矜持”行为。不文明、不道德这是大家所熟知的,现在就讲解一下“矜持”行为。所谓的矜持行为就是指团员放不开自己,始终不参与团体的任何活动或是话题。这种行为不利于团员的自身发展,对其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2.团体内容具有针对性,有益于中职生心理健康
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必须明确,所选取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中职生的话题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帮助。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选取有关内容十分关键,其内容不仅能够反映出教学的质量,还能够培养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在内容的选取上,要有针对性,不仅是指对象是中职生,还意味着内容必须要分阶段进行。所选内容要结合学生当下的实际情况。不同的阶段其重点不同,自然选取的内容也会不同。刚进入中职院校的中职生,其心理必定是紧张的、害怕的,对于外界也十分敏感。这时,建议所选内容以适应环境、生活成长以及团体交流为主,有利于刚入校的中职生放下心理上的负担,融入团体。
同时,也为了团体的作用更加明显,建议团体进行公告,让团员根据自己的形象设置自己的个性化名片,大胆介绍自己,对于一些较为腼腆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这将有利于团体氛围的融洽,更重要的是团体成员的心理健康。当然,在进行团体辅导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辅导,以避免事倍功半的现象出现。
3.团体辅导分阶段进行
在进行团体辅导时,要注重阶段的划分,不是指学生的成长阶段,而是指团体的运行阶段。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达成辅导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团体刚成立初期,教师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以后的团体辅导做铺垫。在这一阶段,教师是主导,引领学生进入团体,借助团体的力量打造一个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发展阶段。通过准备阶段的预热,这时的团体具备了良好的团员基础以及互动能力,也就意味着进入团体的发展阶段。在发展阶段,教师应该作为一名旁听者,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讲述自己心理上的压力,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最后确定应对方案,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结束阶段。进入结束阶段,最后的收获就是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全体成员获得感情认知、精神愉悦。教师也应该从团体辅导中获得经验,知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阶段应该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好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具体的应用中,还需要心理工作者进一步努力,尽最大可能发挥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清.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9).
[2]赵雅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剧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应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来,要不断探索并掌握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作好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和疏导者,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现今大学面临着很多的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要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这样才便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生由于正处于青年往成年过渡的转折期,他们的求知欲和自我意识强,个性正逐渐形成和定型,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心理发展也尚未成熟,因此在一些复杂问题面前,还是会表现出幼稚和片面,产生一些矛盾心理和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及时排解,最终会导致心理疾病。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提高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法和渠道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要热爱辅导员工作,责任心强,工作作风好,严于律己,是辅导员教育学生的立身之本,只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在工作中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正确分析工作中所遇到的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对症下药,成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辅导员加强心理素质修养的同时也要具备高尚的情感,努力追求心理美,要热爱每个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心境,辅导员的心理品质是对大学生最好的影响。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在知识结构上,除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接受对自身的心理健康辅导,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兴趣、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这样,辅导员可以对不同的事情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使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工作更有针对性。
二、要了解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解学生是关键。如果不了解学生们有什么共性困惑,不清楚有哪些存在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无从谈起。了解学生,首先要对学生整体有一个全面把握,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如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学业问题、过度沉迷于网络的问题、对感情的困惑问题、对人际关系相处问题、就业问题等。把握好共性问题的同时,还要重点排查有特殊心理问题学生。在新生入学之时,辅导员就要认真了解学生,可以通过新生军训、学校体检结果、和学生逐一谈心、可以通过学生干部及宿舍长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要尽可能详实,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及谈心情况,对特殊学生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跟踪观察。
三、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利用共性问题分类进行心理辅导
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一些是属于共性的东西,如新生适应问题、大学生感情困惑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心理问题共性特征可以制订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正确面对挫折,防患于未然。
四、进行多种形式的情感交流
1.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谈心。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便利条件是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多,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也比较多,其中谈心尤为重要。通过谈心,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敞开心扉,将心中的郁闷、不快一一倾诉,从而使心情释放。辅导员通过学生的倾诉也能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也可以从学生的言谈举止把握学生性格及心理现状,对学生的问题把握较为真实,并能立即感知谈心效果。面对面的谈心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点。选择的地点要尽可能地使学生放松和辅导员产生亲近感。
2.网络也是做学生的心理辅导一种便捷的方法。有些学生不愿和辅导员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谈心的时候并不会将心中所想真实地告知辅导员,而网络恰好提供了一个学生和辅导员老师对等交流的平台。辅导员可以利用QQ、短信、邮箱、博客等网络工具和学生在网上匿名交流。这样增强了学生的隐蔽性,有利于其将心中所想真实地告知老师。在这里学生可以责问辅导员,也可以尽情宣泄苦闷及不满、寻求帮助。面对这样一个完全暴露的心灵,是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的大好时机。在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的同时,辅导员应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可以借机向学生灌输在日常教育中学生听不进甚至抵触的教育内容。
五、加强与心理问题学生家长的沟通
家是温馨的港湾,学生出现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与家庭背景有关。有些家长比较熟悉学生,但有些家长由于孩子从中学到大学一直不在身边,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也不愿与家长深谈,以至不了解自己孩子现状,学生已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却还一无所知。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和家长联起手来做学生工作,如果学生的心理诱因在家庭,家长了解学生现状,进行自我反省,改变家庭氛围,多给孩子以温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建立信息员制度,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关键词:英语课外辅导班;教学方法;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81-01
随着英语课外辅导机构的大量兴起,其作用不言而喻,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与学校的教育模式相比,课外辅导更加灵活,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课外教育体系的发展并不完善,存在很多需要正视的问题。经过我和我团队成员的多次问卷调查和走访,现将校外英语辅导班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教学现状
1.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准入制度不完善
有很多辅导班打着新东方概念、剑桥少年英语的幌子,实际师资不过是中师、中专、大专刚毕业的学生,甚至有的还没有教师资格证等相关证件,而真正有教学经验的在职老师的辅导班只占了很少一部分。通常人们更愿意相信教龄较长的资深教师,并不一定是因为这些老师的学术水平一定很高,知识储备也未必很大,但是其教学经验很丰富。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仅对于国家考试大纲了如指掌,而且更懂得如何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讲解知识。所以,学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未必就教学出众。但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其知识储备必定丰富,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也能体现出自己的教学水平。
2.教师流动性过大
校外英语辅导班教师流动性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兼职教师来说。有些辅导机构为了缩减开支,大多聘用兼职教师,更多的选择和更丰厚的收入增加了教师的流动性。
3.管理体制不完善
以本溪市某镇为例,镇上的几家英语辅导机构均来自本土。其创办人都是从家庭辅导逐步扩展而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辅导机构。这些机构通常只有一个人主管,其他人属于“工作人员”。最为明显的是缺乏考核制度。这些辅导机构的老师按课时结算工资。不同于学校的老师,这些老师没有升学压力,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难以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
4.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过多地注重英语学科的学习会使孩子减少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造成偏科,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其次,英语辅导机构过度注重应试教育,只看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而不注重英语讲究的“听、说、读”,因此,不少孩子的英语虽然取得了很高的成绩,但却是“蹩脚英语”,语音语调等方面都相差甚远。辅导班对成绩的过多追求无形中也给孩子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二、对策与建议
1.制定合理的工资待遇,稳定师资力量
首先辅导班要完善教师待遇,分类管理,强化竞争意识。教育本身是一个社会学工作,但是校外辅导班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和盈利性,教师的工资待遇通常是与招生量相关的。招生人数多,辅导班收入高,教师的收入自然会有所增加。但是,教师工资应该与教学水平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也能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此外,教师待遇不仅是经济上的考量,还包括情感上的需求。辅导班应该在教师管理中注意对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认可和赞同给予充分的空间。其次,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辅导班应该在完善自身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这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身在一个学习型社会,教师需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修养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更卓越的教学水平。
2.实施科学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第一,辅导班要完善服务机制,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办学宗旨。虽然辅导机构具有一定的盈利性,但是也应该重视其教育性的特质。辅导班在招生前应该认真考察自己所在的环境,地理位置以及交通状况,以学生的利益为己任。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认真为其推荐合适的班级。这是对辅导班负责,也有利于辅导班展开教学。第二,做好辅导班、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家长只有在了解孩子上课状态的情况下方可对症下药。同时,辅导班老师更应该注重社会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结合。英语是一门听、说、读、写、译皆有的学科,学习切不可断章取义。老师可以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加强学生英语其他方面的训练。
笔者认为对于英语辅导班而言,不断提高自己的师资力量,端正自身的办学理念,合理管理教师学生,方为辅导班持久之道。对于家长而言,辅导班的选择一定要冷静慎重,对孩子英语的学习要做到有度,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富裕;学生;教育;家庭
随着经济的发展,富裕家庭越来越多,“富家子女”这个群体也会越来越庞大。对于这个有些特殊的群体,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还沿用过去的理论和方法,这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大学生“富家子女”学生中有一部分不思进取,甚至成为学校里的问题学生。问题“富家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成为当前大学所面临的教育新课题。
一、问题“富家子女”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1.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富家子女”有很多优点,从小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成长,经常去世界各地旅游,还能去各种高级场所,甚至旁听父母的商业会议。这些经历使他们获取的信息更丰富,视野更加广阔,再加上“富家子女”年轻,善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念,尝试新事物,做事情更有创新思维,更有知识与技巧。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总是阳光的,他们没有直接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相对比较单纯善良,容易引导,如果辅导员能在“富家子女”成长过程中,注重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加强创新意识培养,相信将来他们会有很大作为。
2.贪图享乐,炫阔比富
在一部分富裕家庭中,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与子女较少深入交流,对其思想和学习了解不多,他们对孩子最大的关心便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这种方式让他们的子女过上了较为优越的生活,也弥补了父母因教育缺失而带来的心理愧疚。这部分学生穿名牌衣服,随身携带新款昂贵手机、游戏机等,抱怨学校设施简陋,不愿在校住宿,经常组织奢华的派对等活动。对于这部分学生,生活的意义就是享乐炫富,他们有大量金钱可以支配,很容易迷失方向,为追求刺激做各种另类的尝试,物质化人格过度发育,甚至还会引发违法行为,同时也对其他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3.认知能力不强,缺乏人生目标
问题“富家子女”学生一般听从家庭的安排,父母的目标就是他们的目标,他们渴望进步却又安于现状,从不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等问题,有时“三分热度”思考过这些问题,但是没有实际行动。他们在大学生活中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他们的心理矛盾重重,比如,渴望尊重与遭受歧视的矛盾,争强好胜与自卑心理的矛盾,要求上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纪律约束与自由散漫的矛盾等等。如此多的心理障碍,加速了这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向纵深发展,甚至会由厌学发展到逃学。
4.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
心智不成熟的他们喜欢追求感官刺激的文化产品,迷恋网络、电影里展示的所谓的“时尚”生活方式,例如飙车、炫富、豪赌等,是非不分,甚至有人模仿腐败堕落的情节。有时,个别学生为引起大家的注意,采取抽烟喝酒、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滥交、违规违纪、嘲笑教师等过激行为。
二、辅导员对“富家子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辅导员要架起家长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富家子女”身上的炫富、任性、冲动等缺点不是天生的,家庭、学校、社会对其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父母和辅导员的言行,在“富家子女”的思想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辅导员身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前线,是离学生最近的人,应该正确认识“富家子女”,坚决摒弃对“富家子女”全盘否定的态度。辅导员可以建议家长和孩子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交流,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从而加深家长和孩子间心灵的沟通。
辅导员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选取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管理和教育。刚进校时,辅导员要让“富家子女”学生明白“轻物质,重精神”的重要性,学会节俭,学会吃苦,珍惜现在的生活,树立平和的心态,消除高人一等的念头,与他人平等相处,争取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后,要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目标体系,从茫然之中走出来。快毕业时,辅导员要给予他们恰当的指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不断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得到学生的信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辅导员要运用好“情感教育”
第一,要倾注爱心,以表扬、激励为主。有经验的辅导员都深知,恰当地利用各种活动给予问题“富家子女”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可以帮助他们激发进取心和荣誉感,克服困难与自身的不足。比如,有的学生平时喜欢迟到、旷课,但在活动中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充满激情,责任心强,乐于助人,很有同情心等等。当学生某一方面的成绩得到肯定时,就会获得一种成功的心理体验,逐渐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起信心,从而获得进取的巨大动力源泉。
第二,要温和批评,维护自尊。“富家子女”学生才20岁左右,还不成熟,辅导员要将“法治”与“人治”合二为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辅导员要严格按照学校制度来约束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辅导员要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并听取他们的意见,避免“富家子女”学生与同学、老师之间产生心理隔阂。辅导员在批评“富家子女”时,要注意批评的语言,既让他们感受到公平合理,又要让他们感受到辅导员对他们的关怀。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辅导员要常常与这类学生谈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特别是对待班级一些重要事情(如班干换届、各项学生活动、评优奖励等),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进而采纳和改进。
第三,要加强沟通,重视人生观教育。辅导员想要从学生那里得到真诚的信息反馈,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关键在于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辅导员仅仅用苦口婆心说教的方式,换来的常常是学生的“左耳进,右耳出”。由于辅导员人数和学生人数配备比例较小,辅导员很难对每名学生“面面俱到”,沟通的频率自然较低,且内容大多涉及校规校纪、日常学习生活事务,内容比较单一。一些“富家子女”学生认为“钱是万能的”,他们把违反校规校纪当刺激,把无知行为当性格。辅导员要让这样的学生明白,金钱的多少不是检验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重要的是他自身的价值能否实现,同时为社会和国家做了些什么。“富家子女”学生需要思考如何修炼自身,勤俭持家,守住家业,要懂得不能只是追求个人物质享受和为家族积累财富,更要用家财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
3.要建立心理预警机制,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
为切实有效地预防“富家子女”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发生,辅导员要做好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应落实“五早”预警机制(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预防、早控制),保持信息通畅,快速反应,建立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以班为单位,党员、班委、宿舍为信息员的联络机制,负责在“富家子女”学生中进行心理知识宣传,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向辅导员汇报,达到早期预防的效果。想要解决日益突出的“富家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广大辅导员全面深入地学习教育心理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并当好表率,逐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复杂心理问题。每一位辅导员都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力争成为合格的辅导员。
“富家子女”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但目前已有部分大学生是“富四代”、“富五代”,这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父辈的老去,他们将继承家业,辅导员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辅导员要意识到自己的重任,与时俱进地对“富家子女”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早日走上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祝建华.“富二代”的形成与群体特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9:78-85
[2]王珠华.聚焦中国“富二代”[J].今日财富,2008,Z1:45-80
【关键词】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导向 服务就业
一、正确认识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
(一)用人单位的要求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用人单位对一线从业者的要求应该是确定中职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重要依据。关于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学习能力有什么要求的问题,本人负责学生实习与就业工作多年,现实告诉我们,用人单位不仅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更重视从业人员的综合发展能力,因而培养综合能力中的理解力、观察力、注意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正是语文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二)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中职学生相对重视专业课,语文基础普遍较差,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偏低,语文学习兴趣普遍不足。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集操作性、实践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工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的事业发展夯实综合能力。
(三)中职语文教学要求的有效性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中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以就业为导向并不意味着抛开语文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规律,而是要了解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寻找语文和学生专业课程的结合点,寻找语文和学生职业发展的结合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更要突出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方向,从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助。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途径和方法
(一)整合教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结合。中职学校语文课应结合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来筛选、组织、实施教学内容。与高考相比,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要求较低,而在口头表达方面则有相应的要求,中职语文课应该相应降低读写难度,突出实用性,向综合职业能力渗透,让学生学有所用。如在教学撰写求职信或应聘书时,应结合就业面试训练,利用学生的优势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来带动弱势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共同提高之目的。再如,进行劝说口语训练,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筛选训练材料,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同时提高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科学设定训练项目,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程度往往决定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仍以劝说口语教学为例,可以是老师给定训练题目后,调动学生自己寻找、摸索劝说方法,互换角色进行练习,自己体验并归纳劝说方法和技巧。甚至可以在确定了劝说这一学习内容之后,让学生课前搜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劝说题材或自己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最想解决的劝说问题设计成训练题目,课堂上学生互相提出问题,模拟训练。这样,所学内容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期待解决的,学生既是问题的回答者,也是问题的设计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地位及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主动。再者,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积极态度。
(三)教师主动参与、示范,深化教学效果。在组织和引导的方式上,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则在注重“言传”同时更应注重“身教”。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更应是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者、示范者,教师应主动进入教学情境中,用参与活动的方式给学生作示范。如在面试口语训练中,教师除模拟考官角色来考学生外,更应该模拟应聘者角色给学生作出示范。教师的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用自己的示范来启发引导学生,纠正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中的失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
【关键词】音乐高考 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体系
【Abstract】Art with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olicy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hilosophy must also be constantly updated. In this paper, a few pairs of elastic elements of a good discussion of the piano, succinctly illustrates how the candidates piano music of high scientific correct and effective counseling, with updated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our teaching, in order to help more Candidates who obtained outstanding results.
【Key words】Music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iano Teaching Piano Teaching System
1.钢琴演奏的技术是基础
钢琴演奏是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技术是到达钢琴艺术顶峰的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含义是丰富的,它包括钢琴演奏的技法和表现规律.独立理解以及处理音乐的能力等等。
教师要在第一节课对音乐考生进行全面了解,即通过考生的演奏听学生的音准、节奏,听调试中各种音色的不同触键技术技能,听音乐的表现内涵。通过对学生的初步了解是迈出教与学的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此后的教学安排便都是有针对性的了。
1.1 技术是音乐的前提 。
首先分析学生所弹乐曲、练习曲中都包括哪些音乐材料,这些音型都应选择什么样的触键方法才能符合作品内容的需求和风格。然后,再将这几种不同的触键方法归纳起来,分阶段依次练习。采用难点分散解决。各个击破的战术,将每一个技术动作做到位。如:手指技巧中的“勾指”、八度的“伸展”、特殊的“拇指”、手指技巧的适应性变化――“快拨”、“慢抹”、“轻触”,手掌关节的“支撑”与“放弃”,音阶、琶音、和弦结构认知的手架把位技巧,手腕的“落滚”技巧、“刚柔相济”技巧,肘部下垂与提高技巧,腰部的协调,臀部的作用及肢体语言的融入。这些基本功训练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认识旋律起伏.和声的色彩变化,节奏的错落有致,对音乐语言本身的规律和文法等等,都必须学会看懂和听懂它。要把技术和音乐统一起来,这才是练习基本功的目的。
1.2 技术为音乐服务
(1)基础训练要从培养听力入手 。
训练敏锐的听觉是打好基础的最重要一环。它是通过培养学生仔细倾听、检查自己弹奏的每一个音的质量、时值、力度、音色及上下左右的关系长期形成的。高考学生尽管时间有限也不能忽视这一环节,要尽可能地创造时机去训练。
对考生更要注意对他们听觉、视觉、大脑和心灵的协调一致的训练,挖掘并提炼他们的潜能。要反复提醒学生,要用自己的耳朵来监听自己的琴声。能听出弹奏的毛病才能及时纠正,才能提升自己的乐感。时时都要牢记培养听力是钢琴演奏的最基本的技术训练。
(2)视觉、听觉和记忆的协调。
视觉演奏快慢,是衡量学生学习效率的标准。视奏快,能有效地缩短学时,并能增强读谱能力和背谱能力.为钢琴演奏打下坚实基础。所以辅导考生要在着重安排强化视奏能力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增强背谱弹奏的训练。背谱亦即背奏,是训练大脑记忆力的最好方法,它需要调动听力、心灵,掌控琴声和音乐结构。是一种技术手段。能够背谱背奏便可腾出眼力来关注手指训练,从而增加手指弹奏的准确性和力度,迅速掌握演奏技巧。
(3)全方位训练。
在进入多元化钢琴教育的今天,全方位训练自然是集中外著名钢琴大师教育思想之大成的新理念,我们要为之实践而竭尽忠诚。强调技术与艺术并重,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以音乐艺术带动技术训练:以技术训练保障艺术的完美,使技术与艺术和谐共荣,造就创新的音乐人才。
2.钢琴演奏的慢练是途径
慢练不是简单地把乐曲的速度放慢,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涵义就是要把乐曲中所标注的音的时值延长,把音与音之间的间隔拉大。实际上是把乐谱所承载的音乐元素放大了。放大了的实际效果是使阅读者对乐谱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从而在弹奏过程中能够从容、准确地兑现乐谱。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慢练能使人的运动神经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根据视觉、听觉反馈的信息,调整并改正演奏上的缺点、错误,从而建立起运动神经的正确习惯反映和条件反射。
所以对音乐考生的辅导中,要充分利用慢练这一手段,仔细分析每一个乐句的技术与音乐的关系,根据需要慢练。可以采取分解式慢练(分声部慢练:分手慢练),充分体验多声部多层次多音色的触键感觉,特别是难点之处,更是要用慢练这把钥匙开难点这把锁。
当然,慢练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慢练的目的是快练。当考生能在慢练中准确无误地兑现乐谱时,就要逐渐加快速度,直至达到乐谱所示的要求。这时考生的演奏已经是优美动听,今非昔比了。
3.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是最终目标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语言来揭示作曲家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活动的。同时也表现了演奏者的内心感受,并进而感染广大听众的。这种音乐表现的涵盖极为丰富,它包括美感、情感、情绪、情调、联想、想象、音乐意境、音乐形象以及音乐语言、音乐逻辑、音乐思维、音乐语调、音乐涵义、音乐趣味、音乐韵味、音乐哲理、音乐风格等等,都属于表现的范畴。
钢琴的表现力是极其丰富的。人们常常把钢琴比做是一个乐队。它既能显现整个乐队气势磅礴的效果,又能模仿某一件乐器,甚至可以模仿人的歌声。在钢琴上.我们可以自由转调,使用丰富多彩的和声,发挥多声部的作用,惟妙惟肖地展示各种生动的事件、场面、背景,人物肖像、性格、内心活动等等。
钢琴的音乐表现是考生综合素质的反映,是弹奏技术和音乐情感的结合体。要使音乐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以上所述各点有所领悟。关键在于辅导教师在传授弹奏技艺的同时,还要千万百计地开启学生丰富的音乐情感之门。
首先,在技巧训练时要细心培养学生的声音分辨能力。音乐是听觉艺术,钢琴是通过音响来描绘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声音分辨能力既是感受音乐内容最重要的保障,也是表现音乐情感的最基本条件。在教学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弹奏技巧和辨音能力两个方面。一定要使考生养成“听”的习惯,提高考生“听”的水平。
同时,从简短的乐句入手培养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能力。乐句是音乐的语句,是音乐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它是理解音乐的基础,也是表达音乐的基础。乐句有长短。有高低起伏,有抑扬顿挫。乐句与乐句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惟其如此,乐曲富有旋律,流畅而优美。组成乐句的最小单位是音符,音符与音符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考生惟有理解了乐句的内涵,把握了其中的内在联系。才能感受音乐语言,才能产生音乐情感,才能把内心从音符中感受到的东西,通过手指触键弹出乐音的方式显现出来。也就越能揭示乐音之间,乐音之中,乐音背后的音乐内涵,从而完成带给听者音乐感受的使命。
音乐表现是音乐考生弹好钢琴的终极目的。
4.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
确保音乐考生的临场正常发挥,是师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关键词。因为在演出或考试的关键时刻,由于学生过度紧张而使演奏效果大打折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在关键时刻由于过度紧张而使得手足无措,甚至头脑一片空白而无法弹奏下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得长时间的准备,多年的学练付之东流,令人扼腕。按常理,一般的演奏者,尤其是阅历不深的考生,初次登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为了增强考生的心理素质,能以一颗平常心在考场上正常发挥,我做了一些探索。
4.1 在慢练的过程中,用视唱法,对每个音符的固定唱名做强化训练,借语言神经的兴奋点,强化旋律的准确记忆。以避免由于紧张而形成大脑一时记忆空白。
4.2 在视唱中,要反复推敲每一个音符的触键感觉,找出最佳音色,反复练习,以形成动力定型。以听觉掌控技术,从而避免由于紧张造成的记忆浅薄,手无章法。
4.3 进入角色。要尽可能地引导考生深入到作品的情景中去,展开想象的翅膀,敞开情感的大门。使外部世界的形象暗淡下来。使音乐成为唯一的真实世界。牢记德国伟大的音乐巨匠贝多芬的一句名言:“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堂;团队辅导;应用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复杂,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心理压力增大。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是让教育工作为学生服务的重要举措。利用团体辅导原理实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解决个人问题的有效方法,丰富大学生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趣味化
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需求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有一定的体验。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活动,具有活泼有趣的特点,更加关注大学生本身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团体辅导形式的应用,给教师提供了组织多样化活动的机会,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趣味化。
(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互动
团体辅导,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明显增多。教师作为心理健康课堂的组织者,可以与更多的学生互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素材,促进课堂氛围的热闹化。团体辅导,有利于教师从多个角度给予学生鼓励,引导学生就共同的主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会让课堂变得开放起来,也会让学生找到更多解决个人问题的方法。
二、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要让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应当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出发,在有关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内容中融入团体辅导模式。让团体辅导活动真正服务于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利用团体辅导,加强自我意识教育
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探索,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意识,让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建立健康的个人形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心理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我是谁”的活动,让学生说出15个“我是……”的句子,对自己进行由浅入深地认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价值拍卖”游戏,假设给每位学生一定数量的金钱,向学生展示“健康”、“诚信”、“大房子”等拍卖品,让同学们竞拍,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追求进行思考,反思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
(二)利用团体辅导,促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实施,重在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促进大学生成为成功的交际者。教师可以利用“信任背摔”的游戏,让一人站在高处,背对其他人向下躺,其他人要做的就是响应前者的信任,用手一起接住他。信任,是人际交流过程中必备的品质,也是一项技巧。用团体活动帮助大学生改变自己的人际交往策略,提高个人魅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利用团体辅导,做好情绪调控
大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对其日常行为与生活快乐程度有重要影响。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情绪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有趣的活动,像“番外篇”。教师给学生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自己被朋友误会、看到两位同学在一起悄悄说话,并看了自己一眼、大家出去聚会没有叫我”等,当学生说出具有负面情绪的观点时,鼓励学生一起来讨论这种想法的正常性。当学生有焦虑等负面情绪时,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训练,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样的活动,能够让一些心理的小秘密变得公开化,促进课堂活动轻松化。
(四)利用团体辅导,调整恋爱心理
恋爱,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项很正常的活动。利用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的恋爱观念,形成恋爱能力,有利于校园氛围的和谐化。教师可以利用“情侣间的小矛盾”活动,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恋爱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大家一起去思考解决的方法。用课堂讨论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中的困惑,解开心结,有利于大学生更加自然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感情,能够在一段情绪中付出与宽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正常,能够减少许多校园矛盾与暴力事件。重视恋爱教育,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完整化的实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团体辅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有利于学生全体参与到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去,拓展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利用趣味性的课堂活动,给大学生传递更多有效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更能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堂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作者:周媛媛 单位: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48-01
辅导员是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以及将来成功走向社会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教育正在不断深入,辅导员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一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
1.自身因素
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就将其在高中的所有的压抑状态全部都释放出来了,在精神上就显得比较放松,但正是由于这种放松使得他们产生了心理空白,在学习和生活上渐渐失去了目标。这种现象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偏差,所以,心理问题就产生了。如很多高校学生上学期间谈恋爱,由于爱情观不正确,心理产生了严重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一些高校学生对某种事情比较迷恋时,没有把握和控制好时间和分寸。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当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事情时,就容易产生极端的心理,甚至做出一些永远都无法挽回的事情。这就折射出一个问题,高校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挫折教育较少,当遇到困难时就会一蹶不振。
2.学校因素
大学的生活相对比较宽松,而大学时期也是学生由学校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是学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当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管理模式发生矛盾时,学生的心理就会处于一种非常迷茫的状态。还有一点就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这也是导致高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理论、学术性的,缺少一定的心理教育,这种在学校教育方向上的偏差也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3.社会因素
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的社会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又包括能否找到工作,能否找到好的、理想的工作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需要考虑的,甚至有很多学生在大学刚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学校的高就业率不实,社会竞争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都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4.家庭因素
独生子女家庭也是造成学生就业压力大的重要因素,作为独生子女,在这一方面的心理压力也较大。父母的婚姻问题也是造成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社会原因,还有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都是高校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 辅导员应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与成年人的心理问题相比,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较轻。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都不是很稳定,所以在出现问题时还是较易改正的。
对于社会问题所引发的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要求辅导员多为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就业方面的指导,可以适当采取模拟就业的方式,开展一些职场教育的课程,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帮助他们对职业进行正确的规划,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对于独生子女来说,要确立他们正确的交友观。对于父母离异的学生,要在精神和生活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对于学校问题所引发的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帮助他们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知识学习,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的思想动向进一步重视,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对于学生个人原因所引发的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跟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爱情观,要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安排时间,把学生课余时间充分分配好。
三 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注重实效,将心比心。要将学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开展工作时要更加注重工作的细致化,使高校学生在迈入社会时可以勇敢承担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卓婧、邱向英.基于胜任力理论的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发挥[J].中国电力教育,2010(7)
[2]杨通宇、杨通琴.心理健康: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工作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8)
[3]李桂兰.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0)
[4]朱珍葶、包生耿.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探析[J].教育导刊,2009(25)
一、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利和弊
(一)利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先进技术引进教学中,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形象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从而突破难点。
2.创设逼真情境,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创设逼真的情境,提供给学生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使课堂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程。通过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和发展。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根据初中生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数学课本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通过多媒体对课本、图形、图像、动态和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让他们兴奋起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
(二)弊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都能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果使用不当,将给教学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1.为应用而应用
在一些地方,学校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是否有多媒体课件作为一条评分标准,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优质课”的怪圈。其实,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都需要多媒体的辅助,要合理采用。使用常规手段学生较容易理解接受的,就不用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辅助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使用多媒体辅助后教学效果要更显著。
2.片面追求热闹
有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知识服务的宗旨,滥用动画,盲目添加大量的声效、图像。画面与声音的多彩并不等于能将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名词术语等解释、阐明清楚,精彩的画面固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也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华丽繁杂的场景所吸引,看似在积极认真地听课,实际上却对学生学习新知造成了干扰,产生了负面影响。
3.变“人灌”为“机灌”
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以及板书等统统编织进去,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上课时老师只管按鼠标,一路“下页”下去,把整节课内容搬上屏幕,交互性太少,学生成为观众,变成“灌输式”教学,教学效果并不好。利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师往往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了学生,整堂课多媒体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这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了。
4.弱化动手能力
多媒体很直观、形象,但正因为它的优点有时也起到了负面的作用。比如讲解二次函数图像时,学生因为有了“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这个先入为主的结论,加上又没有见过抛物线,往往画不出正确的函数图像,多媒体因为描出无数点,所以图像非常简单地就呼之欲出了,没有太大的悬念。这样无形中也就弱化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对于今后新的函数图像的画法是不利的。这不仅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
二、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变辅教为辅学
生本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学习的。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应该立足于“以生为本”的原则,改变以教师讲为主,让学生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课件制作上要遵循生本理念
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化直观、静态化动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教师从大量的解释、说明中解脱出来,着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及重点上。
此外,多媒体课件不宜照搬,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选择和加工,注重择优,千万不可图省事,对现成的教学课件照搬,否则会被别人的成品课件“牵着鼻子”走,不切合学生实际、课堂实际,成了花架子。
2.多媒体不能替代数学活动
目前,有不少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用计算机动态模拟或录像完全代替数学活动,教师成了机器的“操纵者”,学生成了“看客”。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测量、计算、推理、归纳、总结等完整的数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经历数学过程”的数学活动是必须的,是多媒体课件不可替代的。
(二)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辅助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