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险业务风险管理范文

保险业务风险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险业务风险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险业务风险管理

第1篇:保险业务风险管理范文

对保险企业而言,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感知风险、分析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利用财务分析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其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避。[1]

1 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实践

一般保险公司的财务活动可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这些财务活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公司在日常经营中的支付能力、盈利能力及运营状况。基于财务分析视角,本文从筹资风险管理、投资风险管理、运营风险管理三个方面分析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情况。

1.1 筹资风险管理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资本金以及保险费收入。在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中,负债所占的比重较大,其筹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保险费收入带来的债务。基于财务分析视角,保险公司的筹资风险可以从公司的偿债能力方面来衡量。具体的评估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及偿付能力充足率。

A公司近三年资产负债率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所示,2015年A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前几年有所降低,说明其债务负担有所减轻,长期偿债风险减小。高负债率通常会给公司造成较大的财务风险,A公司适当削减了债务资本比率,优化了公司的财务结构。

偿付能力方面主要是分析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具体指标的分析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可知,2015年A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5.1%,相比前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原因在于2015年A公司进行了权益融资,进一步补充了资本金及营运资金,使集团的偿债风险有所减小。

1.2 投资风险管理

投资风险是投资效果偏离收益目标的可能性。结合财务分析,公司的投资风险可以用盈利能力来衡量,衡量指标主要有:总投资收益率、净投资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A公司投资收益指标的分析如表3所示。

2015年,A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为5%,与上年持平,但净投资收益率有所增加。2014年和2015年的收益水平较2013年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收益的提升往往伴随着风险的加大。A公司近两年在投资方面获得了较大收益,说明它在投资方面承受的风险也较大。

1.3 运营风险管理

保险公司作为一个经营“风险”的公司,现金流量在其日常营运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A公司这个企业来说,更要有足够的现金流作为保证,因此,基于公司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对公司的运营风险作出较好的识别。主要衡量指标为: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对负债比率。A公司营运风险指标分析如表4所示。

由表4分析可知,2015年A公司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较2014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说明A公司集团资金的经营收现水平有所下降,其资产综合管理水平降低。同时,2015年A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较2014年也有所降低,说明公司盈利质量降低,利润的实现程度低。另外,A公司2015年经营现金流量对负债比率也有所降低,说明公司短期偿债风险有所增加。总的来说,2015年A公司集团受业务发展的影响,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减少,短期运营风险有所增加。

2 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评价

据上述分析可知,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较好,在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逐步加强了财务风险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

2.1 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A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来,一直将风险管理视为经营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逐步建立起与业务特点相结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A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直较高,超出理论的合理水平,但是最近几年A公司的发展势头强劲,说明A公司注重风险管理与发展并举。而先进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保障,为公司战略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理念的关注和认知始终保持明确清晰,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将其渗透到公司的各个层面,有效做到上传下达,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起到了激励和领导作用。

2.2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合理有效

A公司注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并以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为基础,以现代化的风险监控系统为辅助,将财务内部控制理念渗透到员工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从而基本建立了合理有效的财务内控体系,使得A公司内控管理中心各部门形成目标统一、高效配合的合作模式,同时,也有效促进了风险管控三道防线之间的联动与运作,减少或规避了公司的财务风险损失。另外,在A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推动下,A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于地方子公司,更是加强了对各个环节的控制,提高了员工的应对风险的素质。

2.3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健全

在逐步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指导下,A公司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即以公司财务信息化为基础,利用财务指标度量其财务状况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并发出财务警戒信号。在健全的财务预警机制的指导下,A公司以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以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选择重点检测财务指标并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并采用比例分析法、数学模型法等对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预测,监测财务状况的变化及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并及时警示有关负责人员,分析和报告本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对公司财务运行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2]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帮助A公司有效规避了潜在的财务风险,保障了其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

2.4 资本结构合理,偿付能力稳定

A公司在业务迅速发展的现阶段,在不断调整业务结构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资本结构,从而做到了有效合理配置资源并保持偿付能力稳定。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保险公司生存的空间更为狭窄,此时充足的偿付能力首当其冲地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障。[3]因此,充足的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自身所要追求的目标与方向之一。另外,A公司在再融资的同时注重了资本结构的优化,保持了偿付能力的稳定性,从而促使其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2.5 注重投资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

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主要存在于保险资金的运用过程中,正确的投资决策是投资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而合适的投资决策准则是重中之重。基于此,A公司首先确定了保险资金投资决策准则。然后结合资金的来源、运用特点,按照负债类型要和相应类型的资产相匹配的原则来制定投资方向、选择投资工具、确定投资比例,以此减少业务开展的盲目性,增加了投资的安全性。[4]另外,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分散了非系统风险,并且保证了投资的多元化,同时提高了随时满足短期债务以及应对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了对投资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3 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对我国保险企业的启示

A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我国其他保险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借鉴。

3.1 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促进保险公司稳定经营和持续发展。通过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流程,能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体系。

3.1.1 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

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第一步。风险管理战略包括风险管理的风险偏好设置与目标定位。风险偏好设置决定了公司在风险决策中的行为特征。而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定位并不在于完全规避风险,而在于与风险共存,特别是作为保险公司,承担一定的风险是其存在的前提。

3.1.2 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公司文化是公司持续发展的人文力量,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离不开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对于风险管理体系作用的发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滞后的风险管理文化则会呈倍数缩小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才能不断提高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重视公司文化的评估结果,巩固和发扬公司文化的建设成果,并针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定影响公司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分析其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及时?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3.1.3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流程

全面的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首先,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正确判别出自身所面临的风险,人们才能够更加主动地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其次,风险防范则是采取预先防范措施,得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损失程度。全面的风险管理流程离不开风险控制,即采取各种措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损失。

3.2 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保持合理充足的现金流不仅需要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更需要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

3.2.1 财务内部控制是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财务内部控制是强化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的筹资、投资、营运活动都离不开财务内部控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条件下,保险公司处于风险旋涡中,更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和控制好资金的流动与安全,因此需要一套系统的财务控制体系。财务内部控制作为强化管理的一种手段,必然在经营管理中得到体现和发展,从而使得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生存求发展,以效益为本,更好地防范风险。

3.2.2 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作为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财务内部控制为财务管理提供组织保证、体系保证、方法保证以及质量保证,从而有效降低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同时,保险公司应当根据其保险业务流程以及财务内部控制的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组织架构,科学设置公司内设机构、分支机构以及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分工,建立安全实用、能够覆盖所有业务环节的信息系统,尽可能使各项业务活动自动化、流程化、信息化,减少或消除人为干预和操作的失误,为财务内部控制提供技术保障和有效的系统支持。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财务内控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提高公司财务管理能力,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进而促进保险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公司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3.3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合理的现金流是一个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更有利于公司及早识别保险公司的资金流风险,从而降低公司的营运风险。作为保险公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3.3.1 正确选择财务预警指标

在财务预警体系选择的关键问题上,保险公司对于财务预警指标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定性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变化,主要受经济环境、本行业特征、国内外市场状况、公司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是影响公司稳定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另一方面,定量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其发展状况,其中包括公司的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获利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5]因此,保险公司在指标选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特别应注意的是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之间的相互补充,以便使其更好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

3.3.2 加强公司信息化管理

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主要在于它的及时性,因此大量准确及时的信息为财务预警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基础,所以公司应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体系,配备专业人员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此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智能化,提高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的科学性,并为公司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3.4 从优化资本结构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再融资行为

在中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阶段,基于实现金融综合化经营的战略需要,在满足保险资金投资股权、上市公司再融资规范的前提下,保险公司更应从优化资本结构的战略高度提前规划公司的再融资行为。[6]

3.4.1 确定最优资本结构

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存在其特殊性质。一方面,保险公司是负债经营;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股权资本有自身的获利要求。此类特殊性使得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受到了监管机构和股东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双重限制。[7]因此保险公司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使其既能够维持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满足监管要求的偿付能力,同时又能够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3.4.2 合理选择再融资方式

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所考虑的主要是融资额大小、门槛高低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因此股权融资成为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再融资的首选。虽然股权融资对改善股权结构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单一的股权融资并没有考虑到公司在资本结构方面的差异,不符合财务管理理论关于最优资本结构的融资原则。再融资对公司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力,因此,我国保险公司应合理选择再融资方式,从优化资本结构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再融资行为,有效提高公司偿付能力、优化资本结构,从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

3.5 积极提高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

保险公司投资风险的控制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对建立合理的投资比例、拓宽资金运用渠道这两个方面。

3.5.1 建立合理的投资比例

在现阶段的条件下,保险公司应引入合理的投资比例,以一定的风险水平为前提条件,从而实现投资回报率的最大化。[8]保险公司自身属于经营风险的公司,组合模式下的投资对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抵消、对冲处理能够有助于整个收益水平的均衡发展,从而实现收益要素与财务风险要素的均衡。因此,建立合理的投资比例有利于保险公司降低自身投资风险,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3.5.2 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第2篇:保险业务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网行业;业务外包风险;风险管理

1深刻解读,从研究背景找寻关键驱动

一是战略优先,内因外力驱使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中国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依法治企、深化改革等社会趋势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等战略发展,电网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及新挑战。业务外包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策略,实施业务外包,将非核心业务转移出去,借助外部资源的优势来弥补和改善自己的弱势,从而形成并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向着业务更精、更专方向发展。二是前瞻预防,系统设计风险的先期预防管理。安全可靠运行是电网行业的首要要求。电网企业的各个业务单元,在业务外包的策划及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退出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业务外包风险。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行业内外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的经验基础上,运用既科学先进又成熟成功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机制,将业务外包风险控制在“未病”状态,对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的成功推进具有领航效应。三是问题解决,配套完善切实可行的体系机制。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整合外部优质资源,规避所有风险,仍然存在许多风险需要辨识、评估及控制。业务外包是促进企业发生重大变化的催化剂,因此需要企业在开展业务外包的同时,不能以包代管,必须结合业务特性,梳理、分析电网行业业务外包风险,并建立配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机制,为电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及业务外包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2切中肯綮,为业务外包风险管理提供方法理论

为了全面管理业务外包的风险,本文从风险管理的经典理论、法律及行业文献、标杆企业成功案例和企业实际等方面,结合精益管理工具FMEA等,经过大量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萃取风险管理成熟成功的方法论及最佳实践,引导并规范公司相关风险管理模式在业务外包过程中向外包单位延伸。第一,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双双纳入其中,它是一个多向的重复性过程,任何组件的失效都能够且确实对其他组件造成实质性的影响。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由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共同组成,并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成为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第二,《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等电网行业内外的政策相继出台,对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进一步指明方向。第三,针对业务外包开展成功的标杆企业,包括通信、电力、石油、化工及电子和汽车制造等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掌握风险管理方法理论及政策制度在企业的实践运用情况,为实际运用奠定基础。第四,通过综合调研、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在不同组织层面、不同职能及不同试点单位,充分了解电网行业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现状,总结归纳好的方面予以推广,明确界定需要改进的方面予以防范。整合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相关法规及行业文件、标杆企业最佳实践及全方位调研等理论依据构建业务外包风险管理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3操作落地,整合理论实践形成操作流程

为使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得以操作落地,整合COSO风险管理框架、《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等相关体系及政策等,制定了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管理目标。开展业务外包风险管理要努力实现战略目标、合规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减灾目标的落实。第一,应确保将业务外包风险控制在与总体战略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不能仅为解决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企业长远规划。第二,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规范加强风险管控是业务外包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第三,确保企业与承包单位之间就风险管控的措施得到真实、可靠及有效的落实,及时了解承包单位的意见和需求,并把企业的各个政策对承包单位进行公开、透明地宣传,消除沟通不畅带来的不良因素。第四,确保企业业务外包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的有效执行,确保外包风险管理机制进入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的累积、改进和提升的良性循环,确保经营管理的有效性。第五,确保企业建立针对业务外包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等遭受重大损失。二是开展风险评估。明确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目标后,企业应对收集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外包业务管理措施及其重要流程等进行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第一,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是否有风险,有哪些风险,企业应当重点关注并识别与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紧密相关的风险。第二,开展风险分析工作,是根据外包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的大小和主次,以有的放矢地制定外包风险管理措施。基于电网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成功实践,采用失效模式分析(FMEA)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它是基于数据分析的风险防控方法,目的在于识别及评估一个业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如何消除或减少潜在失效的发生,并找出改善措施。计算方法为:风险度(RPN)=严重程度(SEV)×发生频数(OCC)×探测度(DET)。第三,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是根据风险分析得出的风险度值(RPN),评价该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等,SEV大于等于8或RPN大于等于280的风险项目是高风险,RPN大于等于120且小于280的风险项目是中风险,RPN小于120的风险项目是低风险。三是采取风险控制。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业务外包工作目标,确定合适的业务外包风险的总体策略及具体措施,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等的配置。第一,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根据业务外包的工作特性,分别采取规避(终止)、减少(控制)、分担(转移)、接受(保持)四个策略(如表1所示)。第二,实施风险管控方案。企业应根据业务外包风险采取应对策略,并对每一项高风险及中风险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包括风险管控的具体目标、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及业务流程、所需条件和手段、风险事件应对策略及具体措施、人财物的资源配置等。风险控制应满足合规的要求,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个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方案,并配以相应的程序和政策。四是实施监督改进。企业应以业务外包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定期对各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检验,要根据风险管理手册中的风险应对策略进行评估,对跨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控方案进行评价,提出整改建议,出具评价和建议报告,及时报送企业高层或分管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内审部门应至少每年一次,对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开展业务外包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及工作成效,进行监督评价。

4结语

随着电网企业内部依法治企和电力体制改革等趋势发展,外部业务外包市场的逐步成熟和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深化,业务外包将逐步成为电网企业的常用经营策略,同时业务外包也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必须采取预防措施管控各业务单元、各阶段及各环节的各类风险,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明确相关部门和监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强化业务外包的全过程监控,防范外包风险,充分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支持电网行业实现业务发展的集约化、体系化、法制化及精益化。

作者:袁 翔 吴 悠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S].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S].2010.

[3][英]保罗•霍普金(PaulHopkin).风险管理:理解、评估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M].第2版.蔡荣右,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4]白世贞,国彦平,陈化飞.服务外包业务管理流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第3篇:保险业务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99-02: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金融业竞争愈演愈烈,迫使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以提升自身竞争力,而金融服务外包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金融服务外包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商业银行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小的风险。金融服务外包风险不仅会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正常发展,同时也会对市场的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为此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估、控制显得尤为的重要。

二、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内涵

对金融服务外包的定义可以概括出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将非核心业务或核心产品外包给服务商,主要的外包业务有:业务培训人员培训、后勤服务等日常业务的外包,也包括软件开发,信息处理等与IT相关的业务外包,还有ATM处理程序、票据支付相关的服务等的与金融产品相关的外包。本文以下提及的金融服务外包暂定为商业银行的IT服务外包及与金融产品相关的业务外包,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与这两项相关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风险管理。

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识别

(一)来自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

1、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管理者的错误决策而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外包业务合同签订、执行不当产生的风险以及外包失败后的退出决策。合同风险指合同有关条款不规范规定以及双方责任划分不明确而引发的风险。退出决策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决策者对市场分析错误以及对自身核心能力把握不够准确做出退出决策。

2、人力风险

由于与外包商企业文化差异或是与外包人员沟通不畅而导致的人员流动性高或是由于员工素质低对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3、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自身内部财务出现危机而引发的风险。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形式有合同以及合作战略联盟等,由于商业银行与外包商之间有经济往来,一旦一方的财务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连带风险,使另一方出现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

4、管理风险

(二)来自商业银行外部的风险

1、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是指由于外部不可控的市场环境影响,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将金融服务外包给国外的外包商,一旦外包商所在国的经济、政治、法律等环境发生变化,势必会导致商业银行在决策、交易过程中产生风险,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利益受到损害。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外包商在外包市场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市场结构的改变或是整个市场的利润空间的改变而引发的风险。例如外包服务商由于技术的创新,也就具备了和商业银行讨价还价的资本,商业银行的成本上升。

3、技术风险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外包商必须致力于技术创新,但一旦技术得到创新,外包商将会用其代替以往的技术,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但信息技术已经潜入金融机构的各个领域,两者必不可分。

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外包商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而不愿或者不能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由此而引发了违约风险,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外包业务的停滞。

四、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度量

(一)风险矩阵法

在识别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中的风险之后,需要对风险的大小进行评估。这就需要首先对金融服务外包过程中的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风险评估其等级以及发生的概率,当确定风险等级R和风险概率P之后,RP得出风险等级量化值。首先我们对风险等级进行解释说明,如图4.1:

外包风险影响等级及解释说明

确定了五个风险等级,随之需要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我们将外包风险发生的概率P分为五个区间,(0 ,10%),(11%,40%),(41% ,60%),(61% ,90%)和(91% ,100%),概率区间及其解释说明如图4.2:

外包发生风险概率的解释说明

当确定风险等级R和风险概率P之后,RP便是风险等级量化值,风险评价对照表如下4.3:

风险等级量化值对照表

当商业银行在外包过程中出现风险事件时,由相关专家先估算出风险等级以及风险发生的概率,然后对照上述列表确定风险的大小,及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为最低。但风险矩阵法有其自身局限性,它可以评估单个风险事件的风险却不能评估出银行外包的整体风险。

五、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的策略

商业银行必须加强风险意识,加强内外部的监管和建立风险管理系统。不仅如此,政府也应对金融服务外包充分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消除风险或者是风险降到最低,使银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识别最合适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

在寻找最适合的金融服务外包之前,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核心竞争力及核心产品有全面的了解。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现状、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尤其是自身的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做出金融服务外包决策。

(二)慎重选择外包服务商以及建立外包商评估制度

慎重选择外包商是商业银行实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第一步,关乎外包活动的成败,因此外包商的选择至关重要。商业银行管理层应结合自身外包需求,充分考察市场对外包商的声誉、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等方便进行评级,做出最优的外包商。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商业银行在外包过程中需要将部分信息提供给外包商使用,这时银行的商业机密和重要信息可能就被外包商泄露给竞争对手,这样商业银行将面临知识产权纠纷,我国相关法律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信息保密事项做出严格的规定。

六、结论

随着金融业竞争愈演愈烈,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以提升自身竞争力,金融服务外包作为一种增强竞争力和增加效益的有效工具,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也都开始了不同程度的金融服务外包,虽然银行自身也对外包的风险做了或多或少的防范,但总体来说银行的风险管理还远远不够。在运用这样一种有效工具时应注意防范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实现风险管理,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和国家监管机构的共同努力,降低外包风险,使银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刘超.基于作业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实践者的视角[J].金融论坛,2005(4):20-25.

第4篇:保险业务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字:财务报表;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1、 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1.1 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现。是指由于未来不确定事项导致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资产贬值(或跌价)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这些风险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量化得知。

1.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控制,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是集财务预警机制、财务防范机制及财务控制机制一体化的管理活动。

2、 结合财务报表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2.1 资产负债表部分

2.1.1 资本结构分析

当企业的资产总额远大于负债总额,而资产中的流动资产主要由流动负债筹集而来,固定资产主要由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得到时,企业资本结构正常,处于良好的资产状况。此时的企业资金使用正常,经营运转良好,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当企业的资产总额略大于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很少时,企业的资本状况决定其面临风险,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企业要引起警惕,必须进行风险预警,并积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及时调整资本结构,改变资金筹集方式,以免企业限于困境。当企业资产总额低于负债总额时,表明企业不仅亏损了自有资本,而且还剩余一部分负债,这就出现了“资不抵债”的现象,此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很高,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手段筹措资金,否则企业就会走向破产和倒闭。

2.1.2 营运资金分析

营运资金是企业进行日常的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是流动资金与流动负债的差额。从资产负债报中得出的结论,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则表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用于日常经营活动的开支可得到保障,流动负债的偿还也能得到保障,流动负债的债权人也可以放心,免去了企业经营的后顾之忧。如果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则表明企业现有的流动资产不能偿还随时需偿还的流动负债,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势必导致财务危机,这时企业需要财务措施化解财务风险。

2.2 利润表部分

2.2.1 结构分析

当企业既有营业利润,也有利润总额时,表明企业运作良好,日常业务开展顺利,非正常损失也很少,企业面临风险很小;当企业取得营业利润,而利润总额为负数时,表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运营良好,风险是由企业出现的各种非正常损失带来的,要对此提高警惕,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当企业营业利润为负数时,则是由企业的期间费用引起的,着重关注是否由企业的财务费用引起的,查明原因,找出解决措施。

2.2.2 比率分析

也可以称作指标分析。财务指标中如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息倍数等都可以用来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经营状况。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领导者追求的实际目标,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首要指标。

2.3 现金流量表部分

现金流量表是一个特定期间内一个企业的现金的增减变动情况。现金流量表是中小企业不重视的报表,中小企业一般是民营企业,资金的收支都比较简单,企业的领导者一般都只重视利润,认为只要利润大,则企业的就不存在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但是利润的实现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把实现的利润立即全部拿来使用,应收帐款的周转期是影响现金实现的重大因素之一。

2.4 综合指标

综合指标分析是指某些指标涉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项目的指标。财务管理中典型综合指标有杜邦体系分析法和平衡记分卡。杜邦体系分析法主要是利用权益净利率来分析,权益净利率涉及到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极及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涉及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营业利润率涉及到利润表,权益乘数涉及到资产负债表。平衡记分卡涉及的项目则更多,包括顾客利益,业务流程等。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分析企业当前是否面临财务风险。

3、 结合财务报表如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

财务报表不是万能的,不能反映企业全部的财务风险,但是财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依据财务指标,企业可以知道财务的安全与否。

3.1 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与实际财务数据进行比较。

抓住现金流量控制、目标成本管理、预算执行跟进、绩效考核实施等关键点进行内部控制,通过预算执行情况来发现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差距并及时加以补充修正,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所在,并预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全面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2 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财务预警体系,就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对各财务指标设定特定的值,如果当年度的财务报表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超过这个值,则企业就应该引起警惕。通过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安排,预警指标体系设立.财务信息数据传递,风险分析及处理,形成一套有效管理体制,及时发现并有效化解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3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内部控制机制就是岗位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衡。明确岗位、分清职责,明晰权力、履行责任,建立责权利明晰的责任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每个责任层级、责任中心的具体职责,明确权责范围,使每一个岗位都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按照制度规定独立地履行职责。这样才有可能避免内部人控制的危险,从而也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4 加强资金管理

从企业财务管理的流程来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资本运营活动及利润分配活动。各个环节都包含资金的使用活动,对于筹资活动,企业应首先内部留存收益,之后分别是借款和发行股票。对于投资活动,企业应聘请专家分析其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对于可行的项目还应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选择。对于经营活动,企业应不断完善收账款管理制度和存货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制度,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存货最优化的资金配备,以防购置过多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实施资金的责任制,加快资金的回收和周转。还要配套资金管理的预警机制制度,对潜在的资金使用风险给予预警,避免带来资金沉淀和财务风险。

3.5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增强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

一个企业的员工的素质关系到这个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样一个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素质也关系到这个企业的财务信息的质量。只有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技能和素质提高了,他们对财务风险的感知与识别能力才能得到改善,企业领导者才能更好的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

结论

根据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它把市场分为了弱势、半强势以及强势有效市场,但财务风险管理需要的不是完全的、理性的市场,在那样的市场上,没有投资者能够赚取超额报酬,也就不存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了。如今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是半强势和强势市场,企业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及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让企业陷入财务风险之中。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即使财务风险已经发生了,企业也能采取措施化解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⑴孟晓燕.浅析财务风险的预测及防范[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10(9)

⑵杨红霞.加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10(34)

⑶杨莹.财务风险与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期刊论文]-当代经济 2010(20)

第5篇:保险业务风险管理范文

1.1 物流外包合同

物流外包合同是一份由交易各方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中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承诺在一定的条件(如数量、质量、价格、送达时间、采购时间等)下向物流服务需求方(通常理解为制造和销售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而物流服务需求方根据合同的规定(包括合同的激励因素和惩罚因素)向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支付一定数量的报酬或其他商品或服务。物流业务涉及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订单处理、生产计划、采购、客户服务、配送等活动。根据外包的业务范围,可以签订一份主合同,再分别签订具体的子合同,,形成一个合同体系[1]。HP、IBM等跨国企业在外包物流时,至少会要求物流服务提供商与其签署两份文件:一般条款和工作范围。一般性条款规定一些非操作性的法律问题,如赔偿、保险、不可抗力、保密、解约等;工作范围则对服务细节进行具体描述,如运输方式、交货期限、仓储方式、考核标准等。

1.2 物流外包合同风险

企业物流外包的目的是建立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战略同盟关系。这是一种基于相互信任,通过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实现风险共担和利润共享的一种企业合作关系。双方通过精诚合作所产生的利润比各自独立运作所产生的利润更大,可以说这是一种1+1>2的对策[2]。但是,如果合同不完善,不能通过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那么,就无法有效地约束当事双方的行为,结果双方都会为单方面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对方的利益。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来处理每一个环节;第三方物流公司不按客户要求来完成物流业务;为了大客户的业务而放弃小客户的业务或推掉小客户的业务;泄露对方的商业信息等。合同不完善最周会导致物流外包的失败。Barthelemy(2003)调查分析了近百家企业外包案例后,发现有近69%的企业物流外包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合同管理不当[3]。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显示,2001年实施物流外包的企业92%遇到合同纠纷,其中20%的企业遭受到合同纠纷5起以上。

2.物流外包工程的合同风险分析

2.1 社会环境风险因素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看,物流外包工程风险可以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不可抗力风险[4]。经济风险主要是指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物价非正常上涨的风险、金融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是指地方保护主义、行业保护主义、异域歧视政策、差别政策所带来的风险;不可抗力和自然环境风险是指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不可预见、不可抗衡的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等)。这些风险都会导致不能按照合同条款来执行。

2.2 信用机制不完善,合同信息泄露

企业在将物流业务外包的同时,也不得不将公司经营的相关信息告知第三方物流公司。但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并非只为一家企业提供物流外包服务,在掌握了众多客户的信息资源后,物流公司有可能会把有价值的信息透露给企业的竞争对手,企业商业机密的丧失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掉先机,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风险。例如,企业在与物流公司签订外包合同时,必须告诉对方本年度的销售额,另外也要向对方提供需要送货的客户信息如客户名称、送货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这些商业机密一旦被不良物流服务商卖给竞争对手,则客户可能被挖走,或者企业被迫要降价或采取其他的方法才能留住客户。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违约后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也没有相关信用档案。违约的低成本导致很多中小物流企业服务意识薄弱,在签约前做出很多空头支票,一个地方的客户骗过来了,换个地方照样开业,又用同样的手段对付新客户。

2.3 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主要涉及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因素。知识结构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单一或对经济社会变化的敏锐性不想,缺乏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的准确分析、预测,造成合同在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能力水平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未能发现合同中条款不合理的风险;发现问题,但未提出合理性改进意见的风险;起草合同人员未采纳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的风险等,致使合理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风险。

2.4 合同管理过程风险

企业在合同管理的每一个过程中都存在风险。但常见的合同风险因素主要有合同审核风险、合同的正式签署风险、合同履行风险、合同纠纷处理不当风险。

2.4.1 合同审核风险是在合同审核过程中没有风险或纠正合同不当内容和条款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审核人员因专业素质或工作态度的原因未能发现合同文本中的内容和条款不当的风险;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未提出恰当的修订意见的风险;合同起草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导致合同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未被纠正等。

2.4.2 合同正式签署风险是指正式签署合同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文本不合理,超越权限签订合同等。合同条款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合同条款存在不合理、不完整、不严密;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等方面。

2.4.3 合同履行过程中风险是指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违约风险,即本企业或对方没有恰当地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

2.4.4 合同纠纷处理不当的风险是指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包括:物流服务购买方及供应方未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合同纠纷和拟采取的对策;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纠纷的扩大和发展;未与对方有效协商合同纠纷解决办法,或合同纠纷解决办法未得到授权批准;未收集充分的对方违约行为的证据,导致本企业在纠正处理过程中处于举证不力的低位;未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对方的违约的责任等。

3.合同风险的防范管理

3.1 完善物流外包合同条款,明确分工,同时建立激励机制

企业可以与物流服务商签订两份协议,一份为一般性条款,规定一些非操作性的法律问题,如保险、保密、赔偿、不可抗力、解约等法律问题的内容;另一份为工作范围,尽可能明确具体内容,可操作性要强,避免产生歧义的条款,内容要明确具体,合同中明确合同终止条款。如果协议中缺乏终止条款,双方合作关系在应该终止或变更时,无疑会为是否终止合作关系产生一系列的纠纷。

物流外包合作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因而要求物流服务供应方和购买方和磋商合同时,必须对合作中各自的责任在合同中进行明确分工。从总的责任分工来说,物流服务购买方在程序和系统的设计方面起领导作用,而物流服务供应方则在执行这些活动时起领导作用。具体执行物流合作方案是,必须在明确合作各方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目标制定完成各项任务的规则和要求,并按照供应商的绩效评估指标(质量考评指标,供应考评指标、经济考评指标、合作与服务指标)对工作绩效进行适时评估。当合作中出现问题时,就可以及时进行协商改进,避免事态的恶化和造成严重损失,从而防范合作风险。

同时,合同要建立激励机制,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设计完善的合同条款。也可以聘请专家参与谈判,建立合同跟踪管理制度,在合同执行前,执行的过程中及执行后对其进行跟踪,保持信息的顺畅。另外,签订合同需要双方反复的磋商,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合同才告成立。所以待合同的主要条款确定后,双方可以选择先草签合同,等其他次要条款确定后,再正式签订合同。也可以选择在签订合同前先进行合同的试运作,时间长短根据合作业务的复杂程度而定,让服务商对企业的物流业务有一个了解熟悉的过程,然后再切换到正式合同来运行。

3.2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是使合同双方增强互信、加强合作、确保合同签订和履行顺利进行的平台。为此,应建立并完善分级信用等级制度,对合同当事人的组织机构、经营现状、财务状况等情况进行信用评价,划分等级,建立合同对象的商业信用档案等,并纳入日常动态管理。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对于信用良好的单位可给予优先考虑,反之,则从严管理。

3.3 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及人员

物流服务购买方和供应方都应建立一支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法律顾问等在内的专业团队人员,负责合同的订立、签订、实施、控制。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可以一定程度保障物流外包合同管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因为每一位新人员参与外包合同管理都要经过一定的磨合期才能顺利开展工作,会破坏整个物流外包管理流程的连续性,专职的合同管理机构和队伍有利于企业快速积累物流外包管理经验,不利于企业积累物流外包合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物流外包合同涉及物流服务需求方及供应方、服务需求企业的客户、销售市场中的顾客,涉及物流活动中的运输、仓储、包装、加工、信息处理、配送、验收等各环节,过程长、环节多,因此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必须有爱岗敬业、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具备一定的合同谈判技巧和心里素质,熟悉业务,掌握合同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与合同签订、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3.4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流程管理一般是由合同调研、策划、谈判、拟定合同文本、审核、签订、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存档的等环节构成。明确合同流程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每个环节有制度、有落实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对合同的全过程监督,就要在合同的准备阶段、签署阶段、履行阶段和履行后管理结算,制定专人进行监督,开展综合评价,以确保签约合同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合同表示真实、条款完备、表示规范、签订手续和形式完备,能有效防范于控制合同管理风险,实现合同流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3.5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

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双方经常进行信息交流,通过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单位内部局域网实现各单位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全面掌握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推广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执行力差、管理人为因素大的问题,能够有效实现过程管理控制,适时反映合同管理状况,最终达到对合同管理过程加以控制的目的。

4.结语

物流外包合同是物流外包管理中的重要,也是防范物流外包风险的主要杠杆。物流外包合同管理是物流外包管理的主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物流外包过程,物流外包中的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服务质量控制都可以通过合同管理来完成。物流外包合同管理的目的是充分体现物流需求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并使物流服务外包商能完全理解这些要求,从而能帮助企业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率与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提高企业客户的满意度。加强物流外包合同管理,规范并完善物流合同,实时监督物流外包合同的实施,能有效控制物流外包项目的质量、交货期、成本,规避风险,减少纠纷,保证按期、按量、按质地完成物流任务。

参考文献

[1]怀劲柔,崔南方.企业物流外包战略中的合同管理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06(1)::5-7.

[2]戴艳玲.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探析[J].经济师,2010(3).

[3]Barthelemy,J.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Outsouc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3,17(2).

[4]敬春菊.物流地产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

第6篇:保险业务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疗机构 业务外包战略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82—02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的专业化、精细化,许多企业开始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而将不常发生的、非核心竞争的业务委托给外部专业的高效的企业完成,业务外包战略已经在国内企业运营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并被医疗、金融、保险、电信、物流等领域认同和接受。

近日,全球内部控制准则、企业风险管理指引权威制定机构——COSO了新修订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征求意见稿。正在修订之中的国际内控新框架,把业务外包推向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据了解,新版框架明确考虑了业务外包这种经营模式的变化,并且首次提出了在这一模式中内部控制的职责、如何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等。笔者认为COSO的关于加强业务外包内控制度同样适合医疗行业。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设备、人力等资源投资不断加大,医疗补偿机制期待完善的环境下,各级医院都面临着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运营效益的巨大压力。如何将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用到医院经营管理中和如何加强外包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医院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COSO新修订的国际内控新框架对业务外包的良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医院业务外包存在的风险

业务外包在降低成本、优化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给医疗机构带来优势的同时也会因控制缺位产生许多风险。从业务外包的流程来看主要包括如下五方面的风险:

1.因对核心业务定位错误,外包业务的范围选择不当产生的风险。医院业务外包战略首要任务就是区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因决策者的判断和知识能力的限制及医疗外包业务市场供应状况的影响,医院可能将医疗核心业务或供应市场不成熟的外包业务进行了外包,导致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削弱以及外包业务的失败。

2.因外包业务承包商选择不当的风险。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但医院和承包商的信息不对称是不可消除的,承包商为了自身利益而隐瞒真实信息的案例时有发生,再则没有结合市场竞争程度和医院自身状况而选择了与之不匹配的承包商而导致外包业务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3.因签订外包业务合同的不完善导致的风险。完善的外包合同是外包业务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好的外包合同应该是界定各方权、责、利的基础之上并保留一定弹性而达到共赢的合同,因对外包业务可能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预测的不准确,如合同约定的业务外包价格不合理或成本费用过高,导致医院遭受损失。

4.因对外包业务过程管控不力的风险。医院内部的非核心业务和资源交给外包企业运作后,医院不能直接管控,加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承包方的履约能力不能持续,而导致提供了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的违约行为,使医院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而遭受重大损失。

5.因业务外包事后验收和结算支付环节监督缺位的风险。对医院外包业务的验收是外包业务是否达到医院预期的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验收流程不规范,验收标准不准确,使业务外包验收工作流于表面形式,不能及时发现业务外包质量低劣不符合合同等情况,这会导致医院在经济和声誉上遭受损失。

二、医院业务外包内部控制的策略

综上所述,医院实现业务外包战略目标的关键是业务外包风险控制。笔者认为外包风险控制从对业务外包活动设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三道防线下手。做到控制有术,心中有数,手中有招。

1.事前预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医院要做好外包事前预防有如下措施:(1)制定完善的医院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确立医院业务外包的岗位职责权限及不相容岗位相互监督、制约,建立外包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规定外包业务的流程等。(2)外包是医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必须的选择。如果决定外包,就必须分析各类业务的性质及与医疗核心业务的联系程度来确定可以外包的业务,避免将核心业务外包如临床业务内、外科,妇科、儿科等。根据医院长远发展战略需要,合理确定医院业务外包范围。目前医院适合外包业务有卫生保洁、衣物及洗涤、绿化、保安、后勤服务、餐饮服务、人事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开发、设备维修维护、预约挂号、病人陪护等,一些辅助诊疗业务如检验、洗肾、碎石、体检等因外包供应市场发展的还不成熟应该自营。确定外包的业务项目后编制外包业务项目计划书,有重大影响的外包业务必须提请医院院委会和总会计师审议批准。(3)确定和审核外包战略目标,合理评估外包的收益和风险——包括外包业务的成本效益分析及风险,外包方式的选择等。重点分析外包的业务在自营和外包的收益和风险,然后编制外包业务的可行性报告。(4)选择合适的承包商。外包承包商的选择是实现医院外包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医院应该按照批准的外包业务方案选择承包商。为了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医院应通过多方途径收集承包商的信息,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时应考虑其资历、持续增长能力、经济实力、管理水平、信誉、报价、业务质量、地理位置等因素。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充分调查承包商的合法性、专业资质及技术实力,考察其成功案例、业界评价等,采用招标方式,引进竞争机制,择优选择承包商,严格控制各种成本,合理确定外包价格,建立回避、监督处罚制度避免舞弊现象。(5)签订完善的外包合同。医院应当建立规范的外包合同协议管理制度,并根据外包业务性质的不同,及时与承包方签订不同形式的合同协议文本,包括:技术协议书、外包加工协议、规划试验大纲、咨询合同协议等。外包合同协议的订立、履行流程及其控制应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的有关规定。外包合同必须是一份多赢的合同才能维持长期和谐的外包关系,所以在符合医院自身的业务需求和外包战略目标之外应保持必要的弹性。

2.事中控制。医院业务外包事中控制的实质是对医院业务外包组织实施及外包过程管理。有如下控制措施:(1)按照外包制度、工作流程和相关要求,制定业务外包实施全过程的管控措,施,包括落实与承包方之间的资产管理、信息资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机制,确保承包方在履行外包业务合同时有章可循。(2)做好与承包方的对接工作,通过培训等方式确保承包方充分了解医院的企业文化、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从价值链的起点开始控制业务质量。与承包方建立并保持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业务外包过程存在的问题。(3)切实加强对业务外包过程中形成的商业信息资料的管理,梳理有关工作流程,提出每个环节上的岗位职责分工、运营模式、管理机制、质量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并建立对应的即时监控机制,及时检查、收集和反馈业务外包实施过程的相关信息。密切关注重大业务外包承包方的履约能力,采取承包方动态管理方式,对承包方开展日常绩效评价和定期考核。(4)对重大业务外包的各种意外情况做出充分预计,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制定临时替代方案,避免业务外包失败造成医院的形象和经济受损。有确凿证据表明承包方存在重大违约行为,并导致业务外包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当及时终止合同,并指定有关部门按照法律程序向承包方索赔。

3.事后监督。医院在外包业务完成后需要对外包业务进行验收和绩效评估,验收时根据外包业务的交付方式制定不同的验收方式、严格按照外包合同的标准进行验收,不符合标准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严重的依法索赔。国内外有许多医院成功地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外包业务的绩效评价,通过医院、患者满意纬度、财务指标纬度、外包业务的内部运营纬度、外包企业员工学习与成长纬度四个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外包业务的策略指明更正确的方向及对外包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验收合格后按照合同约定的结算条件、方式办理支付。

业务外包,这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已经在企业外的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于业务外包这种管理形式,医院管理者如果能够运用得当,必将促进医院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加快自身发展,使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

第7篇:保险业务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保险;范围经济;风险管理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x motivations for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marching toward bancassurance,i.e,scope economy effect,customers resource sharing, synergy services effect,product development effectiveness,sustained and steady earnings,operation risk diversific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oncerned parts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sound development effects:i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ross-business regulatory policies,exploration on the best model for bank to develop the insurance business,enhancement of firewall and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s,integration of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sales process,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the property insurance,etc.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s,bancassurance,scope economy,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2-0054-03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银保业务在西方发展十分迅速,银保业务手续费收入已经占到西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总利润的20―40%,而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则占到了保费总收入的20―70%。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银保业务发展十分迅猛。2006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到保费总收入的40%左右,2008年银保渠道对寿险保费收入的贡献接近50%。2009年11月26日,银监会《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我国商业银行进军保险业务的序幕正式拉开。

从国际经验看,商业银行入股保险公司有利于促进银行业和保险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银行可以借此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扩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利润来源、降低银行对息差收入的依赖程度。银保混业经营背后的巨大商业利益和长远战略性收益,促使国内许多商业银行都有意进军保险业务(见表1)。

一、商业银行进军保险业的动机

(一)“范围经济效应”动机

一是实现销售范围经济。销售团队共享可以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银保人员的营销潜能,提高市场开拓效率。同时,一体化的销售渠道还可以改进银行销售网点的利用效率,提升银行投入产出比。二是实现成本节约。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可以大幅降低双方业务合作的交易成本。三是实现风险资本节约。保险业务成本较低,完全不占用银行风险资产额度。在当前资本充足率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商业银行进军保险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客户资源共享”动机

进军保险业务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实现与保险公司的客户资源共享,扩大商业银行的客户范围,还可以极大地降低银行的客户开发成本。并且保险公司的客户一般比较稳定,忠诚度也较高。

(三)“服务协同效应”动机

发展保险业务是银行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工具。银保合作后,银行可通过保险公司丰富的保险产品和专业的理财能力,为客户提供从存贷款、理财、代收代付到保险等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一方面有利于银行开发多样性的“产品套餐”,为高端客户提供更好的财富管理服务,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客户交易成本,提升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实现服务协同效应。

(四)“产品开发效果”动机

与投资业务相比,保险业务不仅可以给银行带来长期、持续的收入,而且受市场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小。近年来,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保障需要,使得人们逐渐将储蓄从银行转移到具有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三种功能于一体的保险产品上。进军保险业,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开发的效果,符合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再者,很多保险产品是银行业务的延伸,开发和营销的难度都相对较小,因此进军保险业还可以提高银行产品开发的效率。

(五)“持续稳定盈利”动机

目前保险佣金已占到欧洲银行业总利润的10%以上。巨大的、尚未开发的保险市场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进军保险业务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地赚取手续费。从长远角度考虑,进军保险业务,将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交叉销售、联动销售和捆绑销售机会。而国内保险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有望为商业银行带来持续的利润空间。并且与销售基金、券商集合理财等业务相比,银保业务收入较为稳定。

(六)“经营风险分散”动机

通过与保险公司在信贷领域的合作,可以增强银行资金的安全系数,并使保险成为银行缓释、分散信贷风险、操作风险等的有效手段。如办理汽车贷款时提供汽车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办理住房按揭、商铺按揭贷款时提供房屋保险,办理公司贷款时提供企业财产保险等。从这个角度看,今后国内商业银行将越来越重视保险在缓释和分散经营风险中的作用,并有望逐步将之纳入整体风险管理战略。但商业银行也需防止业务合作过程中自身的信誉风险外溢。

二、我国商业银行进军保险业的策略

(一)完善交叉业务监管政策

由于可以带来交易成本节约、经营风险分散和获得协同效应等益处,监管部门对银保合作的支持态势日趋明显。但涉及银保业务的监管体制却急需完善。一是如何加强交叉业务的风险监管,防止不同银保业务相互间的风险转移和传导。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完善银保股权合作的监管政策,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及时跟踪银保合作产生的创新业务,防止和化解银保业务产生的经营风险、道德风险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二是防止渠道垄断造成的不公平竞争。虽然《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与入股的保险公司进行业务合作时不得有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不得在其母银行营业区域内进行营销。但这并不妨碍商业银行出于偏爱股权关联保险公司的原因不向其他保险公司提供同等的银保合作进而产生不公平竞争。因此,监管部门应该根据《反垄断法》等法律对该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规定,避免渠道垄断造成的不公平竞争。

(二)寻找银行进军保险业务的最佳模式

国际上银保业务的经营模式主要有四种,即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金融集团。目前,分销协议和战略联盟经营模式是银行保险的主要经营模式。其原因在于,分销协议和战略联盟经营模式可以更充分地发挥银行的优势,使保险业务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银行业务当中。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保险“金融一条龙服务”梦想的破灭表明,银保股权合作确实存在一定的经营协同,但保险业务过高的风险拨备和相对较低的资产回报率,却使得这种经营协同难以达到最佳。鉴于国内商业银行尚无成功经营保险业务的先例,监管部门亦缺乏先进的交叉业务监管经验,考虑到《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规定目前商业银行原则上只能选择现有保险公司,且一家商业银行只能投资一家保险公司,笔者建议,当前国内的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合资企业和金融集团模式发展保险业务,即直接参股或控股保险公司;而对于资本实力较小的商业银行则可以采用松散的分销协议与战略联盟模式发展保险业务,即实施银保产品交叉销售、共同开发理财产品等。

(三)强化防火墙与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首先,银行控股的保险公司要具有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商业银行董事会负责建立并完善“防火墙”制度,办公场所、信息系统、人事、财务、信息系统等方面都要实行严格隔离。

其次,针对关联交易风险,《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对其入股的保险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以及所担保的客户均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表内外授信;商业银行对所投资保险公司要进行并表管理,且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须将投资保险公司的资本从银行资本金中全额扣除。笔者认为,除去关联交易外,还要警惕内部资金调度更易产生的暗箱操作放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应重视银保间的资金流动监管。这不仅要求商业银行强化对保险业务的内部控制,还要警惕银行与关联保险公司之间的风险传导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德国安联集团与德累斯顿银行由合并走向分拆的历史说明,没有考虑到保险与银行两个不同业务混业经营产生的特殊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将使银保合作的前景充满荆棘。

(四)整合产品开发与销售流程

强大高效的产品开发与销售流程不仅有利于银保双方开发出更多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还有利于提高业务处理效果,解决保单流转缓慢、客户操作不便、营销效率较低、售后服务不佳、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这一方面要求商业银行加快实施银保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银行与保险交易系统对接,并积极进行业务流程整合与再造,优化银保双方的产品开发与销售流程,提高双方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效果。同时,还要解决好银保双方营销人员的文化冲突问题。银行与保险业务虽然存在着较强的资产同质性,但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却比较大。因此,银行要想取得理想的保险业务效果,必须解决好双方营销人员的文化融合问题。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是整合银保业务产品开发与销售流程的前提,也是银行进军保险业务获得成功的关键。保险业务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而目前国内银行的保险人才建设相对落后。因此,银行应不断加强各自员工的交叉业务培训力度,解决好专业素质和营销技能等问题。

(五)大力发展财险业务

当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的保险业务以寿险为主,财险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则较为逊色,尚未成为国内银行的重要中间业务增长点。原因在于目前的合作方式主要是银行信贷部门提供保险资源,然后由财险公司人员上门办理业务,业务办理相对复杂,效率较低。

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经营财险业务,无论其财险资产占比多大,都具有相当的风险分散报酬。而寿险资产占比在大于40%以后就无法实现最佳风险收益配比。因此,一定比例的财险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达到最佳经验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未来国内银保双方应该在财险上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打开这一潜在的、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魏华林,杨霞.银行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J].武汉金融,2007,(10).

[2]徐为山,赵海生.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背景下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一个协同视角[J].上海金融,2008,(5).

第8篇:保险业务风险管理范文

(一)立法相对滞后

与网络保险的蓬勃发展相比,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相对滞后,出现了保险公司在网上开展业务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局面。我国目前的保险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传统保险业务来制定的,由于网络保险具有很多新特点,因此对原有法律的适用性较差。例如,电子交易合同与传统的纸面合同是否具有同样的法律有效性?总之,网络保险交易的参与者在权利与义务方面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不但会提高网络保险的交易成本,也不利于我国网络保险的长期健康发展。尽快建立健全与网络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的网络保险企业与网络保险的监管部门对防范网络保险风险的意识较淡薄。对于大多网络保险企业而言,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润是它们的关注点,而忽视了网络保险风险的管理工作,使得这些企业对网络保险的风险特征知之甚少,更别说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了。此外,由于我国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风险的认识滞后于网络保险的发展,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保险业务风险上,导致监管方式与监管策略不能很好地适应网络保险的发展。要想更加有效的防范风险,监管部门与网络保险企业的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三)风险管理内控缺失

保险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缺失将使网络保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网络保险企业应明确自身才是风险管理和控制的主角,保险监管部门只是一种外部的约束而已。网络保险企业应自觉加强对网络保险风险的内部控制,设立相应的岗位,由专人负责网络保险风险控制的工作。努力做到及时发现风险,及时处理风险,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四)管理人才短缺

网络保险风险的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保险业务,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实践经验;不但要了解保险法规,而且要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如果没有高素质人员作为支撑,任何的管理工作就成为无源之水。然而,由于对网络保险风险管理不够重视,高等院校还尚未设立相关的专业,导致精通保险业务和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很少,从而制约了我国网络保险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现行保险监管体制不能适应网络保险的发展

第一,我国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该模式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规避风险,但是,网络保险对我国现有的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二,监管内容需要充实。网络保险使得网络保险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方法、交易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风险。为了加强对网络保险风险的管理,我国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内容应根据需要做出调整。

二、我国网络保险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网上保险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法律须尽快出台。有关部门可以以《保险法》和《网络交易平台服务规范》等现有法律法规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我国网络保险的法律法规。首先,加大立法力度。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理清网络保险参与者各方所拥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其次,修订和补充现有法律法规中不适应网络保险的部分,使其更好地为网络保险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第一,网络保险企业要积极主动了解网络保险风险的特征及管理和防范的具体办法。全面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职位和部门。第二,保险监管部门应打破对传统保险业务风险认识的局限,紧跟网络保险发展的步伐,自觉树立科学的网络保险风险监管意识,充分认识网络保险风险监管的必要性、监管任务的艰巨性。

(三)加强风险内控

第一,企业制定并实施防范风险的规范章程。第二,设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与控制部门,由专人负责网络保险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第三,加强对员工防范网络保险风险的教育与培训。此外,我国的保险监督与管理部门有责任和义务敦促风险内控不健全的企业及时改进。

(四)培养并引进人才

1.进行学科培养。高等院校要增设与网络保险风险管理有关的专业与课程,努力培养既懂保险又懂网络的综合型人才。

2.对原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网络保险企业要积极举办培训班,组织国际交流与考察或委托培养,努力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

3.适度引进高素质人才。可以有计划地从国外引进网络保险风险管理人才,同时,学习和借鉴国际同行的管理经验。

(五)完善监管体制

1.对现有监管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不利于网络保险风险的监管,我国可以对该体制进行稳步的调整。

2.建立网络保险风险监管的专门机构。比如,可以推动建立网络保险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网络保险风险监管方面的政策措施。

第9篇:保险业务风险管理范文

1、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和完善的营销网络

我国银行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截至2004年末,中国内地银行业的人民币存款总额已高达24万亿元人民币,储蓄率接近50%,居全球首位。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有法人客户800多万,个人客户1亿多,现金管理签约客户3700多家,并为这些客户的1.96万个上下游或附属单位提供了现金管理服务;个人消费信贷客户数397万户,贷款余额4839亿元;个人金融业务高端产品——理财金账户客户总规模超过124万户。在长期服务中,银行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其中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理财需求的优质银行储蓄客户资源,构成保险业务的客户资源。

银行的销售网络是金融机构中最丰富的,银行营销网点是稀缺资源并具有先发优势。我国四大国有银行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达8万多个,其中农行在全国有3.8万家分支行,中国银行拥有分支机构、网点数达12158个(包括境外分支机构549个),建设银行营销网点有21000个,交通银行的营销网点有2600个,工商银行网点达21000个。而新出现的ATM自动取款机和全能自助银行又增加了银行网点的覆盖区域。如工商银行拥有1.8万台ATM自动取款机、8万台POS机和260个全功能自助银行。银行通过共享客户资源、协同销售渠道、整合前端销售或后端系统可以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和金融交易成本。

2、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在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背景下,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主体,向客户提供包括批发、零售、电子银行和国际业务在内的本外币全方位金融服务。在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中,银行控制了经营其他金融业务的关键驱动因素,银行的客户资源和营销网络成为银行与保险、基金、证券、信托合作的利器,从而处于合作的主导地位。如中国银行作为全国第二大基金托管银行,日前已经中止向所有基金管理公司提供在中行网点售出基金的详细客户资料,中国银行传给基金公司的基金客户名单仅仅包括客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都被屏蔽了。因此代销的基金客户仍旧只属于银行,从而加强了基金公司对于银行的依赖性。在银保合作中,银行基本处于独享业务利润的强势地位。

银行可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加长业务链条,除由银行为客户办理间接融资外,还可以为客户办理发行股票、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业务。混业经营后,银行可以充分了解客户,更好地发挥融资主渠道的作用,满足客户对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要求。同时,通过对工商企业的投资来加强对其渗透,进一步获取工商企业的信息,增加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提高投资的准确性,逐渐形成全能型银行的金融垄断和综合理财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综合性的、高附加值的、全面的金融品种和服务。

3、拥有良好的信誉和风险管理能力

国内银行在广大消费者中拥有良好的公众形象、良好的口碑和信誉,能够唤醒公众的保险意识以及对无形保单风险保障承诺的信心。银行在风险管理和经营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银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和行业道德建设远比保险公司要完善得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比保险公司进行得早。银行已经完成了风险管理体系的架构建设、风险分类和评级、一些定量的风险管理技术在银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银行拥有较多的可以利用的金融衍生工具,利用这些金融衍生工具,通过金融创新对业务经营风险进行化解。在对资产运作实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通过与证券业、信托业、基金业等资源共享和技术手段上的融合,加强应对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联动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和良好的融资功能

截至2004年10月末,我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近3.5万家,资产总额已突破30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90%以上。与中资保险公司相比,国有银行资本实力强大,根据银行家2005年7月的统计资料,中国银行一级资本为348.51亿美元,资产规模为5159.72亿美元;建设银行一级资本为235.30亿美元,资产规模为4717.92亿美元;工商银行一级资本为201.70亿美元,资产规模为6851.35亿美元;农业银行一级资本为166.70亿美元,资产规模为4221.41亿美元;交通银行一级资本为57.34亿美元,资产规模为1383.98亿美元。(资料来源:TheBanker,July,2005,折算汇率为8.2765。)五大商业银行均进入财富全球企业500强。

相比之下,2005年我国保险总资产仅超过1.5万亿元,保险业资本金总量超过1000亿元,整个行业的资产与资本情况,也只能与排名第五的交通银行抗衡。在资产增长远大于资本金的增长的现实面前,各保险公司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是资本充足率太低。专家预测,中国保险业未来3年的资本金缺口将达800至1000亿元人民币。因此,在国内金融领域,保险业难以与银行进行竞争,即使倾其所有也未必能够收购或以目标份额参股银行。而且,银行利用在我国金融体系中起到融资渠道的作用,能够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资金,容易实现对控股保险子公司的增资。

5、拥有先进完善的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拥有先进完善的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各大国有银行基本都花费巨资,采用国际先进信息技术,进行银行电子化建设,网上银行也得到快速发展。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具有安全、快捷、高效的特点,实现了汇划、清算、对账、查询和监控等功能一体化。重要客户服务系统可以为集团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同业、政府部门等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个人电子汇款品牌产品,实现了个人电子汇款的2小时内到账,为个人资金的快捷流动带来了极大便利。金融电子化网络,实现了结算业务的全国联网处理。联机网点、联网自动柜员机(ATM)和联网POS覆盖全国。当前,银行电子化建设朝更高目标发展,如工商银行着手开发自己的数据仓库系统,可以对客户信息进行快速识别和分析分类、整理,按照人口统计、生命阶段、生活方式、偏好、行为等方面,确定目标客户群,然后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由此带来网上保险销售的迅速发展,如太平人寿与工商银行合作的网上在线投保操作相当简便,工行收到投保人提交的信息后,即在其指定的账户中实时扣缴保险费用,并将信息传至太平人寿,再由保险公司出具保单寄送投保人,从而完成整个投保、支付过程。网上银行24小时全天候、完全不受时空限制等特性,可以明显促进小险种投保的增长。

二、我国银行进入保险业的策略选择

当前我国保险业的竞争已经走向对保险资源的争夺,这些保险资源首先表现为客户资源和渠道资源。银行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对保险业务的利润必然要分得最大的一杯羹,所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银行进入保险业股权投资的选择顺序应该是独资、绝对控股、大股东。选择控股经营,银行对合作股东,也会优先选择具有保险资源优势的强势企业集团,进行强强联合,对保险市场进行瓜分。

1、银行进入保险业的形式

(1)直接设立保险公司

在当前政策的限制下,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大股东优先采取与非保险业企业集团,建立合资公司的形式进入保险业。如,中国交通银行准备借助中国交通保险公司(属于香港注册的公司),与内地企业联手,成立一家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内地保险市场。中国银行旗下的中银保险公司已经在长三角开业。中国建设银行也已经向银监会申请发起或合资成立保险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也在改制过程中提出设立农业保险公司的设想。招商新诺、诚信人寿也是国内具有银行平台的金融集团进军保险业的实例。随着混业经营政策的放松,银行和保险业的巨头之间也将会出现资本层面的合作,包括成立合资保险公司或专业性公司。

(2)对现有保险公司并购进入

纵观国际金融集团的发展,兼并收购大量的银行和保险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是一种实现银行和保险的混业经营银行有效的途径。在混业经营不断放开后,银行必然会选择并购一些保险业务,在保险业现有的保险主体中进行并购。中国工商行通过旗下的工银亚洲持有太平保险24.9%的股份,并保有最多可持49%股权的优先选择权,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增持太平保险的股份至49%。中信金融控股集团下的中信信托收购安联大众人寿保险公司49%的股份。在对保险公司的购并过程中,银行将通过的资本的话语权推动并购后的文化等各方面的整合管理。

(3)银行成立或并购保险中介公司

随着保险业竞争的加剧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发展,保险经营市场必然细分,将会出现一批专业化的保险公司。这些公司规模不一定很大,但却具有非常专业的保险业务风险管理能力。在得渠道者得天下保险市场竞争中,银行仍有可能成立保险中介公司,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和渠道优势,沿保险业价值链,整合保险资源,完成对非擅长保险业务领域的利润分割。银行进入保险业后,仍会利用资本优势对保险中介环节,同过对大型的业绩好的保险中介公司进行并购,进行利润分割。

2、银行进入保险业的竞争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银行系保险公司的特点是公司股东资源丰富,开业速度快、具有先天渠道优势、资本补充比较容易、具有海外保险业经营经验。银行可能采取如下策略,进军保险市场。

(1)以银行保险为切入点,对非擅长保险业务领域集中于保险业务

银保业务在我国具有很大发展空间。近3年,银保业务保费收入已经占到寿险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四大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已经在90年代初涉足保险业务,积累了相当的银保业务经营经验。银行系保险公司成立后,银行将一改往日对银保合作不投入的状态,借助银行的网络平台,积极配合旗下保险公司大力发展银行保险业务。同时,对银行保险销售人员的资格应进行严格认定,并改进银行保险产品设计,迅速推进银保业务。目前太平人寿的保费收入有近70%来自工行银行柜台,招商信诺借助招商银行销售网点、信诚人寿借助中信银行的销售网点进行销售。银行进入保险业后,将对非擅长的保险业务,偏向于业务,即凭借银行优势抢下业务后,卖给其他保险公司,收取高额佣金,降低成本的同时进行风险转嫁。

(2)通过股东优势实现贷款融资等金融服务与保单的困绑销售

银行系保险公司成功的关键是银行作为大股东的全力支持。银行会把境内各分支机构的自有财产保险纷纷转向旗下银保公司,并鼓励旗下所有分支机构和万余名客户经理其保险产品。来自于银保业务的客户资源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有理财需求的优质客户,保险公司在获取这些信息后,可以进一步拓展保险业务。银行将利用通过融资渠道的纽带与大量的企业建立的良好关系,使这些企业成为保险公司的潜在客户。如中银保险独立承保了塞拉尼斯(南京)化工有限公司,保费18.8万美元。承保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塞拉尼斯(南京)化工有限公司在南京的一项投资,是由中行提供了1亿美元贷款,而在贷款项目谈判中,中行成功地将保险的相关内容写入贷款合同。

(3)利用全能金融战略,提供综合全面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发挥银行、保险业的协同效力,为客户提供综合全面的金融服务,已是现代金融服务的大势所趋。目前,银行除了本行业之外,已经分别涉足了证券、基金、信托等行业。面对客户对全面金融服务的需求,银行和保险更加致力于建立全方位的服务融合,提供综合全面的个性化服务。银行系保险公司最终成为全能银行框架下其保险业务及保险相关一体化金融产品的销售公司。

(4)借助银行资源优势,进行低成本竞争

借助网上银行、网上保险和网上贸易等服务,建立银行保险一体化经营的平台,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通过网上销售,网上付款、转账、购买保险产品、进行证券交易,还包括投资咨询、实时报价、商务新闻等延伸服务和个人金融服务。提高保险销售效率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保险公司IT系统的投资,减低经营成本。

银行系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方面会借助银行的混业优势,在保险入市资金托管、股票资产托管等方面,能够争取到较好的交易价格。而利用银行的品牌优势,销售网点的区位优势,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销售成本,使保险公司具有低成本竞争的空间。

三、银行进入对保险业的影响与中资保险公司的选择

银行进入保险业,在整体上将加快保险业的发展。银行进入保险业,将使更多的潜在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保险业蛋糕将迅速做大。银行进入保险业,必将促进银保业务快速发展,促进银行与保险的联结由产品向资本转化,使银行与保险业的融合程度加强,并使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在核心业务领域出现一对一,在中介业务上一对多的合作趋势。银行的借壳进入,将加快保险业的并购步伐,而银行的注资,也将使相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局面有所缓和。银行进入将为保险业提供综合化进入服务提供良好的平台,必将促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也将促进金融创新、提高保险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银行业地进入,不可避免地将使保险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中资保险公司当前的竞争格局将被打破,形成金融控股集团、保险集团、专业性保险公司、政策性保险公司并存的竞争新格局。

混业经营会使银行获得进入其他金融领域的先机,中资保险公司必将采取应对措施:一些具有实力的保险集团要抓住混业经营的发展机遇,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建立起了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起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迅速崛起;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可以积极引入银行股份,引入银行战略投资者,成为银行的保险业务及相关金融业务的销售平台。或者继续与银行在中介业务方面进行合作,银行仍会占据合作业务的主要利润;对一些专业化经营的保险公司,可以积极地与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银行的中介和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