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第一辆电动车于1881年制造出来,发明人为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该电动车由直电流驱动。
2、随着蓄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车的运用在19世纪的下半叶在欧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
3、随着美国德州石油的开发和内燃机技术提高,电动车在1920年之后渐渐地失去了优势。
1配电自动化概述
配电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以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配电自动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馈线自动化。馈线自动化完成馈电线路的监测、控制、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其主要功能有:运行状态监测、远方控制和就地自主控制、故障区隔离、负荷转移及恢复供电、无功补偿和调压等。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微机技术,将变电站的控制测量、传输处理、继电保护、故障录波、远动功能融为一体的多机共享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所能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继电保护、参数监测、运行控制、事件记录、事故报警等。功能的综合是区别于常规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数据通讯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实施无人值班。
配电管理系统。是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及通信等技术和相关设备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监视、管理和控制。它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神经巾枢,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视、控制和管理中心。需求侧管理。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技术措施,由供需双方共同参与的供用电管理。包含负荷管理、用电管理及需方发电管理等。需求侧管理的几个内容涉及电力供需双方,甚至与电力管理体制有关,必须通过立法和制订相应的规则,并最终由电力市场来调节。
配电通信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配电网终端节点数量巨大,给通信方案的选择带来困难,配电系统可有有线、无线、光纤、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对于通信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性能价格比最高的方式。下面简要分析各种通信方式的利弊:①有线方式有电话线和专线2种。电话线方式设备投资较低,可靠性和实时性也较低,由于电话线架设非常方便,广泛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配电终端。专线方式可靠性和实时性都很好,适合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配电终端设备,缺点是需要架设专用通信线。②无线方式有普通电台和高速智能数传电台2种。普通电台已广泛应用于负荷控制系统中,优点是投资少,缺点是可靠性较低,控制较严。高速智能数传电台通信速率高,频点可复用,支持x.25协议,有路由选择功能和主动上报功能,适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缺点是价格较高。③光纤通信方式有光端机方式和光接口板方式2种。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通信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损耗小,缺点是价格较高。光端机方式适合容量大的站点,成本也较高。光接口板的方式将光电转换器直接置入配电终端内,并可以利用编码复用方式多个配电终端设备公用一对光纤,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2配电自动化现状
目前配电自动化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在10kV辐射线路或树状线路采用重合器、分段器的方式。由于该种方式不需配置通道和主站系统,依靠重合器和分段器自身的功能进行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因而具备容易实施、节省投资等优点;在10kV环形电缆配电网络中采用重合器,配合环网柜实现配电自动化:在10kV环形电缆配电网络中采用环网柜加装FTU,并设置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环网柜可以是户外、户内两种方式;由于国内大多数城市内是沿城市街道敷设的架空绝缘导线构成10kV配电网络。针对这种配电网络,目前采用的配电自动化方式是首先进行网络优化改造,形成多个环网或“手拉手”线路,使每一用户有2个供电源等等。
3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
1)功能分层分布。配网自动化与通信系统是密切卡相关的,为了贯彻功能下放、分级分层、提高事故响应速度的原则,配网自动化系统一般分为3层:主站、子站、馈线。目前在3层之间通信一般采用光纤以太网、光纤环网、双绞线、电力线载波和无线等多种方式。其中电力线载波是一种很理想的通信方式,最初的电力线载波是为传输高频保护信号和话音信号设计的,其是基于线路两端阻波器的点对点的通信。由于配电网节点众多,这种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不能满足配电自动化的要求,因此配电载波不冉使用阻波器;第二代的载波技术基于扩频原理,能够在很低的信噪比情况下工作,具有很强的通信能力;最新一代的载波技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PS),由于PDS具有强大的实时解码功能,所以这种载波技术具有非常理想的通信能力,在以后的理论研究与试验中会表明该技术是一项完全可行的、具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
2)配电网系统保护。配电环节的保护集中在馈线的保护上,配电网不存在稳定问题,一般认为馈线故障的切除并不严格要求是快速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用厂用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质量成为配电网的工作重点。配电网馈线保护的主要作用包括馈线故障切除、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馈线自动化的核心是通信,以通信为基础可以实现配电网全局性的数据采集与控制,从而实现配电SCADA、配电高级应用(PAS),同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实现配电网的设备管理等。
3)电能质量。随着基于大功率电力电了开关设备的普及应用,它所带来的各种电能质量问题已引起各闺电力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提高电能质量的新技术已成为今年来电力系统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基础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模拟量控制的电能质量控制装置正被数字最代替。它具有以下优点:可以程序控制、改变控制方法或算法而不必改变控制电路、提高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系统不受温度影响、可重复性好、易调试和批量生产、易实现并联运行和职能控制。随着DSP性能的不断改善,用DSP来做实时信号处理已成为当今和未来的技术发展热点。
4)主站一体化。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电力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平台不统一、功能单一,各系统问很难实现互联和信息共享。所以在以后的电力自动化发展中有必要改变这一现状,将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单一功能的系统集成为综合的、信息共享的一体化系统,即把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高级应用软件包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馈线自动化和通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结构良好平台统一、信息共享、高效灵活的信息系统。
关键词:电力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国以来, 我国电力工业以编制和实施5年计划为基本框架的中长期规划体制已有50 多年的历史, 这期间一系列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对不同历史时期电力工业的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同时也应看到,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阶段性或深层次的问题, 如电力主管部门重电力项目管理、轻电力发展规划管理, 而对电力发展规划管理存在重编制、轻实施、缺评估的问题。电力发展规划管理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新的国家能源局如何加强电力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值得深入探讨。
一、我国电力存在的问题
1、电力供需矛盾难以根本缓解
按照统计分析、每个国家的人均GDP (国民生产总值) 与人均的能耗有十分密切的相关关系。我国要在二十一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用电水平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人口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使我国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加。按照规划,2050 年我国发电装机应超过15 亿千瓦,比现有的装机净增13 亿千瓦以上。按常规的发展摸式几乎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除非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2、有限资源的制约日趋严重
我国去年已成为石油进口国,不能指望靠石油发电。水电可发容量不足3.7 亿千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是主要的一次能源。但燃煤生产的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一个极为困难的问题。此外,煤炭基地资源短缺是我国发展火电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
3、治理环境的任务艰巨
更为严峻的问题是环境保护。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电力的构成中约有80%是煤炭。一座240 千瓦的火电站,如不加以控制,每小时排放的SO2 达7~12 吨,灰达70~80 吨,渣为150 吨,各类废水100 吨。数字相当客观。中国许多城市的酸雨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大气SO2 的平均浓度为0.03ppm,比日本高3 倍,个别地区达到15ppm。酸雨引起森林和农作物破坏、水变质、土壤退化,已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
4、对电网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20 世纪电力系统发展的特征常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来描述。近二十年的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在二十一世纪,这个趋势不会再继续下去。研究表明,机组的单机容量和交流输电电压等级的发展已出现饱和趋势,单机容量120MW 和电压等级800KV 已达到由电网可靠性决定的极限。尽管现代电网的设计运行技术近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不能完全避免电网的瓦解事故发生。近几年内,世界上的大电网事故仍有发生,有时还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1996 年发生的美国西部大停电、马来西亚全国大停电就是例子。另一方面,随着生活现代化的进程,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因此,输电和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已成为规划、设计、运行应考虑的首要因素。
二、我国电力发展的趋势
目前, 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三, 年发电量居世界第二, 但我国的人均电力占有量只居世界第80 位. 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预计在21 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故人均用电水平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使我国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加. 按照人均1 kW 的目标, 2050 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需达1 500 GW 左右, 比现在净增1 300GW, 按常规的发展模式几乎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 因此需要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到21 世纪, 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发电技术将成为电力发展的主要潮流, 以弥补一次能源的不断减少, 同时, 能源的高效利用技术、环保兼容的能源技术将广泛利用, 发展新型的输配电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技术也是必然趋势。
1、火电方面
我国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火电要继续发展. 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有限, 探明程度低, 资源宝贵, 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不能用于发电, 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 但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而造成了长期的北煤南运, 西煤东调的局面. 随着我国火电的不断增长, 所需煤炭亦不断增加, 这就给全国的运输系统带来很大的压力. 到21 世纪, 将实行输煤与输电并举, 大力发展坑口电厂, 减轻运输压力及负荷中心地区的环境污染, 并以电力输出为主, 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在火电技术上, 火电机组向着大容量、低煤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 对600MW、1 000 MW 的大机组需求将日益增多.采用超临界技术势在必行. 锅炉设计煤种应考虑劣质煤, 并降低煤耗, 以缓解电力高速发展带来的煤炭供应紧张, 同时也要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 大量的煤烟是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为了更好地减少火电厂对大气所造成的污染, 洁净煤技术( clean coal Technology) 是惟一的选择, 并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2000- 2010 年期间, 国家规划每年新增火电机组15 GW 以上. 到2010 年, 火电装机容量将达350~ 400 GW, 仍占全国装机容量的65%左右.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火电仍会继续增加,但所占比重会逐渐降低.
2、水电方面
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开发水电可作为缓解能源紧张, 优化能源结构, 解决缺电及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 同时世界上电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都是优先发展水电, 所以, 21 世纪我国的水电开发将出现新的曙光. 预计到2000 年底, 我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将达80 GW, 而到2010 年, 水电装机容量应达150~ 160 GW 的水平, 使我国水电占全国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30% [ 5] . 届时我国将大力开发西部的水能资源, 建设西南、西北水电基地, 实现西电东送, 达到东西优势互补, 缩小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差距, 其中西南部的红水部、澜沧江、乌江等水电基地向华南、华中送电; 中南的长江三峡, 金沙江水电基地向华东、华中送电; 西北的黄河上游和北干流水电基地向西北、华北送电. 此外, 从电网发展需要在东部的天荒坪、羊湖、张河湾等地将建设一批抽水蓄能电站. 可见, 到21 世纪我国的水电开发工程规模大, 技术难度高, 而且水电机组要向高水头、大容量、多机型的方向发展.
3、核电方面
2000- 2010 年期间, 随着核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电设备的国产化, 我国的核电将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成为电力供应的适当补充; 到2020 年, 核电将初具规模, 并与火电、水电共同成为我国发电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悉, 我国秦山核电二期工程预计在2003 年建成投产; 广东岭澳2 × 100 MW 压水堆核电站和辽宁2 ×1 000 MW 压水堆核电站, 以及秦山三期2 × 600 MW 重水堆核电站将在2010 年前后建成投产. 预计到2010 年, 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达20 GW, 其中, 整个大亚湾核电站的发电能力将为3 600 MW. 到2020 年, 高速发展的核电将占全国总发电能力的5%.
未来10 年,我国能源流规模和距离将显著扩大,发电能源矩成倍增长,特高压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应用为发电能源矩的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选择。加快发展输电、提高电力输送在能源输送中的比重,将有利于缓解煤电运紧张、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改善中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其综合效益十分可观。按照这种发展方式,符合能源发展“安全、经济、清洁、高效”的原则,代表了未来我国能源输送格局优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 黄艳. 21世纪初我国电力发展趋势及分析[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
[2] 江哲生. 我国电力发展的未来[J]. 发电设备, 2006,(01) .
[3] 危师让. 我国电力工业和发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J]. 中国电力, 2006,(10) .
一、“洗心”—— 提振精神,激发内驱力
人是要有点精气神的。因此,我们把“洗心”——提振教师精神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和切入口,狠抓三个“气”,即激发重振南中、立志翻身的志气,鼓舞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士气,形成追求质量、比拼贡献的风气,激发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一是文化引领。学校提出了“坚忍笃学”的校训,确定了“建办一流的农村窗口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学校发展愿景,以学校文化引领教师发展。二是精神激励。在教职工开展“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实现南中新跨越”主题活动,以张家港精神凝聚人心,激励全校教职工攻坚克难,争先进位。同时,对于教师取得的点滴进步,学校在教师大会上大力表扬,弘扬先进,营造争先氛围。三是活动凝聚。开展“我为南中发展作贡献”主题活动,开展“金点子”征集评选、“我心目中的教育现代化”大讨论等活动,凝聚人心,激发斗志。四是考核鞭策。学校制订《教师年度专业发展规划表》,将教师专业发展、教科研、学科质量提升等内容具体化、指标化,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强化教师质量意识、达标意识、绩效意识,以目标倒逼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确保所订目标如期实现,体现“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
二、“洗脑”——思想引领,提高思考力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教育形势的深刻变革和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迫切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实现专业成长与业务提升。一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拓宽教师专业视野。学校每学期都邀请省内外名师来校作专题讲座,分期分批组织教研组到市内外名校学习取经,促进教师拓视野、换脑筋。二是大力实施“三名计划”,引领教师专业成长。2012年9月,学校启动“挂钩名校、结对名师、聘请名家”的“三名计划”,学校与苏州市立达中学签约结对,组织青年教师向苏州市名师拜师学艺,聘请苏州市区骨干老师来校任教,聘请教研员来校蹲点指导,建立“名师工作室”,使青年教师能更近距离、更直接地学习名师崇高的师德、先进的教育思想、高超的教育艺术。三是开展教师阅读行动,营造读书风气。建设“读书吧”,引导教师学理论、转观念、促成长。四是定期举行“青年教师沙龙”、“班主任论坛”、“笃学大讲堂”,交流研讨教育教学问题。“青年教师沙龙”主要研讨教学问题,“班主任论坛”主要研讨班集体建设、学生管理问题,“笃学大讲堂”主要是邀请专家、行家来作讲座,各有侧重,每月分别举行一次。五是以课题为抓手,进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观察和专项培训。学校承担的苏州市“十二五”教科规划课题《新课程下提升教师教育能力的实践研究》,可以说是为教师专业发展量身定做的。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我们对教师的德育、教学、教科研等能力进行了调查摸底,对有着相同教育能力缺陷的老师,学校聘请专家有计划地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
三、“洗手”——规范常规 ,强化执行力
如果说,“洗心”是洗掉旧习气、改掉旧面貌的意思,达到提振精神、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目的;“洗脑”是改变传统思想,接受新思想的意思,达到思想引领、增强教师追求专业发展思考力的目的;那么,“洗手”所要表达的是,让教师以全新的姿态、专业自觉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教育教学事业,静得下心、做得成事。因为,教育既是科学,是事业,更是实实在在的细致工作,需要严格、认真地执行各项教学常规。一是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开展校本研修、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学校青年教师多,骨干教师偏少,因此,发挥集体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对集体备课提出明确的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定行政蹲点,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二是严格执行集体备班制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创造性地建立了集体备班制度,这是学校整合教育力量、实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益探索。集体备班每周一次,由班主任召集任课教师围绕班级建设、学生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集思广益,研讨解决办法,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研究教育的现象,研究教育行为,研究教育的规律和本真。三是严格执行“四个一”要求。我们对教师分类提出“四个一”要求,对于市镇两级骨干教师,要积极参加新一轮市级骨干教师评选,提档升级,每学期中做到“四个一”:作一次专题讲座;开设一节展示课;推荐一本书(推荐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写出推荐理由,学校择优采购,丰富“读书吧”藏书量和发给青年教师阅读);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四是严格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机制。学校建立了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相关机制,如各备课组同题异构课的观摩研讨,教研组内的循环听课评课等,定期开展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青年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优质课选拔比赛、教学基本功竞赛等等,通过以研代训,以赛促训,督促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关键词:电力建设 施工企业
进入2009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增长速度也进一步减缓,这些因素导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重大影响。因此在2008年11月,中央正式出台了关于宏观调控的“4万亿”的调整计划,加大了对投资的力度,特别是基础建设的投资。在此契机下,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为了承担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企业就要思变,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基础上,要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开拓新的市场,发展生存下去。
一、保持在主业中求发展战略
1. 管理创新战略
电力施工企业应该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这是施工企业在今后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工程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头,也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管理应以项目管理为主线,项目管理应以贯标和成本控制为切入点,走质量效益型之路。要积极推行成本核算制,优化企业劳动定额,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目标考核、监督体系,使目标成本处于受控状态,严格管理,努力实现按期、优质、安全、高效的项目管理目标,最终是完成企业管理模式由生产经营型向创新型转变。
2. 科技为本、人才战略
施工企业应积极推行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要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经营范围尽量采用先进的设备,生产工艺和施工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加快工程进度,改善劳动条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业灵活、高效的管理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高新技术的运用需要掌握高科技的人才。企业应把科技、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提高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根据近期和长远的发展目标,按照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科技奖励办法,引导鼓励员工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解决生产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一是要加大投入,完善教培体系,多出人才、多出精品;二是要下决心培养高层次、多技能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批经验丰富、才德学识俱佳、懂行能干的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三是开展基础培训,提高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一个高、中、低各层次合理配置,知识结构齐全的宝塔人才结构。另外,企业还应改善用人机制,在各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潜能,使之为企业做出贡献。
3. 市场优先和全国化战略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市场的开发与占领是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深入研究市场,在市场开发上下功夫。企业除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强项,以自身的技术优势站稳已有市场外,还应积极开发相关领域,拓宽经营领域,形成以电力行业建设为主,相关产业多业并举的多元经营格局,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产品附加值较大的上下游产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效益增长点,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省内、省外两个市场,遵循电力建设行业规则,参与国内竞争,将成为对国内电力建筑企业的基本要求。
4. 创精品工程战略
由于电力施工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先交易,后出产品),建筑市场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企业信誉的较量。随着建筑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信誉越来越重要,信誉不良的企业,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其中工程质量的高低,是企业信誉的首要标志,创优质工程应成为建筑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建筑企业应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信誉意识、精品意识和效益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意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思想,进一步摆正质量与进度、效益、企业发展的关系。
二、积极涉足其它领域
公司1000多名员工中,除了专业的汽机、锅炉、电气这三个行业特有工种外,还有很多社会通用工种,比如起重作业、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等,这些工种在社会中的可用之处非常多。而且公司为了自身发展还配备了许多大型机具,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给企业减负,为员工解忧。
1. 成立商品砼公司
作为电力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离不开电厂房屋建筑的基础浇筑,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砼来完成。从模块的检验、试验合格到砼的生产、浇筑,公司具备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所以在当今国家大力加强基础建设投资的有利条件下,完全可以发挥这个优势成立一家商品砼供应公司。这样不但解决了大量的建筑专业处的员工的待工状态,也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一条路径。
2. 组建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是日新月异,特别随着国家公路交通的改善,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物资的运输已经大量地依靠公路这一块了。我们公司的运输部门在几十年的工作历程中,不但有着丰富的运载大型设备的工作经验,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很多运输任务,而且还具备车辆维修的能力,这些都是成立物流公司的有利条件。
3. 对外进行设备租赁
由于工作的需要,公司目前配备了许多大型机械设备,但在工作量减少的情况下,设备的使用率就大幅减少。而社会中很多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配备相应的起重机械设备,与其让这些设备在家赋闲,不如将它们进行对外租赁,这样既不会让设备由于长期不用而导致毁损,又提高了利用率,公司得到了经济效益。
4. 向房地产进军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和人工智能化的发展等因素影响,传统电网和传统电力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电力企业的需要,新的社会形势要求电力企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朝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达到高效、全覆盖,智能电网应运而生,并且已逐步成为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紧跟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战略方针,电力公司应加大投入,展开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和与运作,以求获得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一样都是通过现代计算机信息设备对电网进行管理和控制,但不同之处是它引入了更为现代化的技术,如自动控制和现代化通信等高级技术,有着更为经济、绿色、安全性强等的优势。
1 智能电网的特点
(1)较强的自我愈合能力。智能电网所拥有的自我愈合能力是指当电网中出现故障时,只需较少的人为介入甚至不需要人力干预便可解决故障,恢复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使得电力用户较少受到断电的干预,工业企业得以减少损失。总之,智能电网通过自有的一套系统可以完成对电力系统故障的自我修复,这一特点实现了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有效结合。
(2)拥有抵制攻击的性能。当电网的系统受到外部不明系统的侵入时,智能电网必须具备强力的抵御能力,具?涠酝馇窒低辰?行分析、诊断和迅速处理的能力,使得电力系统在短时间内正常运行。智能电网抵制攻击的性能还包括它对自然力量的侵害进行抵抗的能力。当雨雪天气、雷击等自然力量对电力系统进行破坏时,智能电网必须具有承受且抵制这种侵害的能力。在我国电力市场日益扩大的前景下,这是智能电网具有的一大优势,可以保证电力网络系统的有效运行。
(3)自动化且电源分布较广泛。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智能电网目前也实现了对高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电力市场中,经常会出现用电成本高和间歇性断电的情况,这是因为传统的电网电源集中分布于水力、火力和核能等发电。而智能电网则不同,它依靠可再生能源,运用分散储能的方式为电网提供电源,可以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
2 电力设备企业在当前所处的环境状况
(1)国家政策环境。面对当前能源资源紧张、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等问题,国家出台了包括节能减排,对可再生能源制定详细的分类标准,对企业排污进行严格管控等一系列政策,以求节约资源、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且随着人民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环保法的出台,势必会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经济发展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机遇。国外电力企业进入我国,一方面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雄厚的发展资金,另一方面也将国外先进的电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入我国,有利于我国电力企业技术改进和整体发展。再者,国外电力企业进入我国,因其技术和服务上的优势,使得其在我国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我国电力企业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必然产生危机感,努力改进不足,以求得竞争优势。这种与国外企业既合作又竞争,在竞争合作中谋求自身发展的形式,总体上有助于我国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我们可以说,国外电力企业既带给我们机遇,也带给我们压力。
国内的经济环境亦有益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同时,我国工业经济近年来获得了持续稳步的发展,工业用电需求量猛增,为我国电力企业扩大了市场,有利于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
(3)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现代工业企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空间。所以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抢占技术高地,通过技术上的优势拉动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众多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样的技术环境,使得电力企业在危机感下加大对电力科研技术的投入,引进科学的管理和生产技术,努力提升劳动者素质,尽最大可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以从总体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在智能电网下电力企业制定的战略发展措施
国内外的政策和经济技术环静给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面对这种境况,电力企业应该激流勇上,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战略,以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
(1)加大科技投入。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高度自动化,而高度自动化是建立在科学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因此电力企业公司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施科技领先战略。在投入过程中,要选择在项目和产品上具有科技领先优势的领域,对那些与市场需求不契合、科技含量较低及难以产生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的产品进行淘汰性选择,优胜略汰,是企业生存的不二法则。
(2)抓住政策扶植的优势。在智能电网发展趋势下,电力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国外资金投入,与外国电力企业展开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以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内政府的各种政策扶植及自身的劳动力和价格优势,进行创造性发展,为自身争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实施多渠道融资战略。目前很多电力企业都存在着资金短缺和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融资短缺已成为制约很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规避或解决该类问题,需要重视多渠道融资。企业可以通过国家扶植、股权抵押融资、企业信用贷款、企业并购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员工自愿集资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多渠道融资战略的实施,可以使资金短缺问题不再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解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4)实施尊重和引进人才战略。一个企业的良好发展与员工素质有着极大关系。一个有着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的企业必定是有着良好企业效益的企业,并且在同类企业中具有竞争优势。所以电力企业要想获得长期发展,应该注重对员工的培养。首先,要尊重人才及人才附带的知识和技术,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薪资待遇,以激励人才为公司发展尽心尽力。其次,要从其它地方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引进人才便等于引进其它地方的先进技术,电力企业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
(5)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它包括企业的核心精神及其价值观。没有了企业文化类似于人没有了灵魂,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同行业站稳脚跟。有着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既可以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也可以使得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员工将企业的繁荣与自身的发展融为一体,尽心尽力的为企业服务。所以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市场;自愈性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139-01
一、智能电网的概述
智能电网在学术界没有明确的定义,各种定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欧洲技术论坛给出的定义是:“一个可整合所有连接到电网用户所有行为的电力传输网络,以有效提供持续、经济和安全的电力。”
简单的说,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智能电网能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目前很多复杂的智能电网项目正在进行中,但缺口仍是巨大的。智能电网的功能很大,首先,智能电网是电力网络,是一个自我修复,让消费者积极参与,能及时从袭击和自然灾害中复原,容纳所有发电和能量储存,能接纳新产品,服务和市场,优化资产利用和经营效率,为数字经济提供电源质量。
其次,智能电网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之上,旨在利用先进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设备技术、先进控制方法,以及先进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电网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高效运行。
最后,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全面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和互动性,坚强是基础,智能是关键。
二、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的积极作用
(一)智能电网推动电力市场的正常运行
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客户服务。智能电网更加的体现出与用户的互动,在电网中及时的反应出用户形形的需求。智能电网致力于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逐渐的实现整个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的电网中与用户的交流几乎没有,比如说电表只是自动读取,却没有与用户之间进行沟通,而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能够及时的反映出用户的需求和意见,从而不断的进行改进,促进电网的不断发展完善。
智能电网的技术水平高,目前的电力市场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天灾人祸,传统的电网在遇到一些比较大的事情时就不能迅速及时的解决,影响到了电力市场的正常运作。而智能电网能够自我修复,能够及时的从一些天灾人祸中复原,解决问题,保证电力市场的正常运转。同时,智能电网能优化资产利用和经营效率,对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损耗,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提高经济效益。
(二)智能电网促进电力市场的产业化发展
智能电网的用户决策―需求响应系统以很容易理解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不仅能使他们能够决定如何以及何时购买、储存或生产电力,而且电力企业也可根据用户的情况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促进双方的共赢。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特别是与信息通信、互联网、交通、家电等领域的配合。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密切联系促进电力市场形成一个较大的产业链,打破传统的电力行业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客户服务的产业结构,在互联网的配合下,电力行业的产业链延伸到新能源产业、交通产业等,促进了电力市场的产业化发展,使得电力市场的产业结构的纵深度更高。智能电网促进电力市场的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将电力行业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让电力行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这样可以不断的推动电力行业的转型改革,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智能电网促进电力市场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智能电网一直以来都是以低碳、环保为建设目标,这一主旨也在推动电力行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发展电力绿色经济。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节能减排将成为电力行业的主题和目标,不断的发明利用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从前文中可知,智能电网将电力行业延伸了,将会与能源行业密切联系,将会给相关的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另外,智能电网促进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的发明创造,这样也在促进电力行业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促进电力行业绿色经济的逐步形成。
三、我国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之路
智能电网的建设要立足于国情,根据我国现有的电力行业的发展基础,逐步建成以华北、华东、华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东北特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联结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推动我国智能电网的形成和不断完善。
智能电网的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提高电网的运作效率和传输能力,保证用户能够得到充足、安全、持续的电能。另外,要提高电能的利用效力,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不断推动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的发明创造,促进电力行业的绿色经济的形成。
四、结束语
智能电网是伴随着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实现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必须实现智能电网;为抵御天灾人祸对电网的影响,必须提高电网抵御外界伤害的能力和自愈能力;为了实现节能减排,必须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总之,智能电网能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到双方之间的关系,电力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积极配合,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子涵.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科技风,2012,13.
[2]鲁刚,魏玢,马莉.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9.
[3]薛禹胜.电力市场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1.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市场 电网建设 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事业的发展也随之蒸蒸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突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对生活的追求也随之增高,社会对总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的电量需求,则必须做好电力事业的管理工作。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电力事业的发展应当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实现电网系统的智能化。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种新兴的产物,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对其十分重视,不断地研究和摸索。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能够推动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加强对智能电网的研究,提供更为稳定的电力市场。
1 智能电网的相关含义和特点
智能电网的兴起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探讨的话题,备受世人的瞩目。不同国家对不同电量的需求则有所不同,在智能电网的规划方案方面也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智能电网的定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常而言,智能电网主要是一种以物理形式为基础的电网模式,充分应用通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采用传感测量技术和其他等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等环节都有所改变,能够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有效的整合各个环节的电力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智能化的电网系统。实现电网系统的一体化,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促进供电质量的提高,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电网服务。另外,智能电网系统的形成,符合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做好节能工作,提高电能效益,而且所供应的电能更具安全性和经济性。智能电网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智能电网具有自愈性,能够自主地检测电网系统的运行状况,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来及时发现智能电网工作中的问题并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其次,智能电网具有优化功能。其能够优化电网的结构,有效地规划电网系统,并对电网系统进行有效的运行和维护;最后,智能电网还具有兼容性。智能电网不仅能够满足分散发电的要求,又能够实现有效的集中发电工作。而且智能电网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以达到绿色电网的目标。
2 智能电网建设和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智能电网建设和电力市场发展之间具有相互统一,共同促进的作用。建设智能电网,为电力市场的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在电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性。电力系统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很难被预测,而且也不是通过计划便能够得到保障,极易受到干扰。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则能够充分应用现代化电力设备,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维护,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以保障电网运行的质量。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增加电网系统的容量,避免出现过多的检修数量。另外,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有利于提高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益。实施有效的智能电网,能够搜集更多更为准确的电力信息,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无论是供电质量信息还是供电价格信息都能够及时地提供,有利于确保电力市场双方之间的利益,促进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而且使用智能电网系统,能够提高人们的用电意识和节电意识,以使人们树立节能意识,减少能源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3 促进电力市场发展的有效措施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市场的设计应当以此为基础,遵循新时期的要求,以推动电力市场的稳定发展。现如今,电力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好,所取得的成效也更上一层楼。电力市场的规模不断地扩大,所涉及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电力资源的应用效果也有所提升,所创设的市场机制也愈发完善。鉴于这种情况下,电力市场更具开放性,在抵御方面也随之加强,能够更好地满足于人们的市场需求。智能电网中所采用的电能多是来自于清洁能源,所使用的清洁能源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在电力市场中,市场主体是用户,而用户的需求变化莫测,用户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加大了电网系统的负荷。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电网系统的零售市场发展更为迅速,而且零售市场的竞争性逐渐增大,能够增加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了稳定电力市场的批发与零售市场,则应当制定相应的响应机制,以保障高峰时期的电力供应充足,填补低谷时期的电量。在电网投资方面,则应当提高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完善电力市场机制。要制定科学的定价机制,确保供电价格的合理性。
4 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更是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中,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带来了新的改变和突破。近几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电力工业市场的改革,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不断地研究新的技术,采用新的设备,以促进现代电网系统的提升。在电力市场和智能电网的研究过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也会随之改变,受到一定的影响,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则必须加强对电力工业的管理,以智能电网的发展保障电力市场的秩序,以电力市场环境的稳定来推动智能电网的形成,从而实现我国电力工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鲁刚,魏玢,马莉等.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9):1-6,22.
[2]唐凤海.分析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消费电子,2013(6):139-139.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市场;供需关系;能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5-0038-02
对于现代社会发展而言,能源过度消耗所导致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而由此引发的资金匮乏也使得社会发展遭遇诸多阻碍。对于电力市场来说,电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不仅是对电力系统执行程序的有效保证,同时对于电能消耗也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随着智能电网的出现,突出了新型能源系统在智能化模式操作下的优越性,同时也使得网络平台成为了电能供应的有效方式。传统针对电力系统电能使用的平衡主要通过设备调节以及电力负荷检测等途径展开,然而这样的方式显然不利于能源资源的利用和稳定,智能电网的出现使得电力市场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实现电能产业技术革新的基础上也促进了新型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
1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其与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1.1 智能电网的概念
由于智能电网本身的使用诉求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针对智能电网的规划与建设不同地区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内容。从广义范围考虑,智能电网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物理电网建设来实现的对计算机通讯技术、测量传感技术以及新能源控制技术之间的完整融合,智能电网使用覆盖电能应用的发送、输入以及销售等众多环节,是对电能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也是一体化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呈现。基于智能电网技术发展下的电力系统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电能使用需求,并且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形成了有效的技术保障,是当前节能环保、电能服务以及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在电力供应系统中的集中呈现。基于智能化电网使用背景之下的智能电网概念也得到了我国电力市场的普遍认可,无论是骨干网架构建还是各级电网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均突出了信息通信及数字化电能资源配置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积极影响。
1.2 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1.2.1 电力市场发展与智能电网建设之间表现出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这是由于电力市场受到智能电网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选择权开放化之后用户便可针对不同的供电方式来进一步达到优化用电的目的。此外,关于电力市场执行制度的革新对于现有市场经济运行也起到了积极的导向意义,通过价格驱动来实现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这是双向互动价值在电力系统中的突出体现。
1.2.2 智能电网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电力市场的发展进程。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成为了支撑电力市场模式改革的重要技术力量,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也为电力市场信息流和电力流的获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此外,智能电网在电力企业中的渗透也使得传统的供电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无论是供电系统还是电能使用都显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这就更加突出了电力市场发展对于电力产品的积极引导作用,是现阶段促进电力交易便捷化和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
从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基本运行结构以及系统运作方式的影响分析,基于智能电网建设所带来的电力市场发展已然成为现阶段电力系统运营发展变革的必要趋势,这对电力市场化格局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展开,应积极争取政府广泛支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图1体现了2011~2015年电网智能化逐年投资比例:
图1 电网智能化逐年投资比例图
笔者认为,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可从以下三方面得以体现:
2.1 能源配置方式的变革
智能电网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化石类能源消耗和使用频率的减少,在积极促进新能源使用的同时也实现了网络手段辅助下针对电网能源输送的优化处理。不难分析,随着当前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的日臻成熟,更加实用化的能源资源利用势必将突出智能电网的配置与使用优势,进而最大程度促进电力企业能源资源的相互整合。对于用户来说,用电需求的满足可以通过智能电网的网络终端来实现,这就使得企业用户实现了日常用电的正常供给。
2.2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供需关系的改变
从智能电网的物理平台建设角度分析,分布范围的扩大也使得用户用电的传统运作模式发生了变化,这一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势必将导致电能领域供需关系的革新,无论是智能电网中的集成双向通信技术还是电力传输技术都进一步促进了日常用电问题的有效解决。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实时价格的公布不仅成为融洽电力市场各领域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模式也产生了重大变革,这也是当前电力领域孤岛运行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一模式当中,智能电网被划分为大小不一的孤岛,并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协调与控制来实现多余电量的远程输送,这对缓解电网使用压力以及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旦电网遭遇故障,那其中的独立运行系统便会自动解列,保障孤岛电网的持续运行。
2.3 完善电力市场建设与发展机制
对于电力市场发展而言,智能电网的出现对于电力系统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而其中针对电力市场拓展而形成的执行机制建设问题就成为了完善电力企业直流输电以及设备更新的必要手段。智能电网中所使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尽可能控制电网损耗的同时也更加突出了电网系统本身的灵活性,这对控制电能交易成本极为有利。基于智能电网建设发展而来的智能电表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这不仅使得用户能够实时获取必要的电力信息,增强了电力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同时对于电力市场透明化信息机制的构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为各环节在各阶段进行投资估算,具体的如图2所示:
图2 各阶段电网建设及智能化建设投资比例图
3 结语
从当前电力企业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不难分析,虽然智能电网由于环境、能源等因素的存在而导致电力系统各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不尽相同,而由智能电网建设所带来的电力系统变革却是不容忽视的,这对于电力市场化格局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意义。不同于传统的电网建设过程,智能电网的出现突出了电力市场与网络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满足能源使用需求的同时对于节能环保理念的呈现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是现阶段影响深远的电力企业模式变革。不难预测,当前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未来电力市场多元化主体模式的形成必将产生积极的指导和融合作用。除此之外,智能电网引领下的电力市场发展对于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能源产业结构的革新体现出必要的市场调控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凤立,吴吉鹏.新能源发展下的我国智能电网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