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节能市场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陶瓷 发展趋势 原材料 设计开发 节能降耗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state business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big spoke to improve degree, and people to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concept of the fundamental change, building ceramics in the household of people lives occupi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 energy problem is severe, the building ceramic industry only pay attention to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n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Keywords: building ceramic raw materials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陶瓷工业的现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筑陶瓷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产品产量、质量、品种、花色规格以及生产基地的布局等方面都发生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变化,产量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产业技术得到提升。大型高效节能窑炉、抛光砖和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品结构由中低档为主向高中低档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产品品种齐全,花色种类繁多,产品规格趋大化。
节能取得较大进展,环保意识不断加强。
但是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
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的质量差异逐渐缩小,无论在品种、品质、型号、花色上都很接近,新品种自主创新能力差,开发新产品能力低。
能耗高、排放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建筑陶瓷工业依靠的还是高耗能、大规模、大产能的支撑,这种粗放式的发展状态从长远来看必须改善。
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自主品牌知名度不高,直接影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建筑陶瓷工业的发展趋势
(一)原材料专业化
原材料专业化是建筑陶瓷生产的必然趋势。原材料专业化是指因地制宜地把原料加工成最佳使用状态,把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长期稳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实现专业化生产,商品化供应。原材料专业化对规模化生产、保证产成品的质量稳定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有重要意义 。
(二)产品设计开发紧跟时代潮流
随着建筑陶瓷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不断运用,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建筑陶瓷产品的开发向着时尚与潮流的方向发展,同时受设计、装饰理念的影响,将主要出现以下的趋势:
1、时装化。受市场的影响,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新产品层出不穷,小批量、多品种、转产快成为工业化大生产的新特点。陶瓷时装化设计要求产品设计及装饰风格上别具一格,创造卖点,制造时尚,引领潮流。
2、个性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重视开发个性化产品,个性化的设计是指强调特色,张扬个性,力求完美,突出品位,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以寻找和开拓市场空间,带动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3、人性化。适用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建筑陶瓷产品也向着人性化设计的方向发展,它里面注入了更多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既强调视觉上的舒适和美感,也突出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
4、艺术化。生产水平的提高,设计理念的更新,文化内涵的注入,给建筑陶瓷产品赋予更多的灵性。同时,工艺设计方法和装饰技巧的丰富,也带来了更多艺术化的效果。
5、自然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将成为重要的消费理念,仿古、仿石类等仿自然产品成消费新宠。
另外,随着陶瓷喷墨打印机和墨水的国产化日趋成熟,数码喷墨打印的技术优势将更能充分发挥,特别在仿石纹、仿木纹、凹凸砖和小批量个性化定制领域上大显,将涌现出一大批个性化突出、高度仿生态的花式品种。
面向新世纪,建筑陶瓷工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建陶产品也将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抓住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节能降耗减排成发展主流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建筑陶瓷工业作为能源高消耗的产业,节能降耗的任务尤为艰巨。同时,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也是陶瓷生产工艺的改进方向,是建筑陶瓷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陶瓷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首先,大力发展节能型产品,开发低消耗、无污染、高性能、多功能、高附加值的新建筑陶瓷产品。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开发款式创新、品质创新、功能创新的节能型新产品,大规格超薄砖之类节材新产品。
其次,推广节能环保型的烧成设备,改进烧成工艺。窑炉作为建筑陶瓷生产中最重要的烧成设备,其发展趋势向绿色(环保节能型)窑炉方向发展,即低消耗、低污染、低成本、高效率。实现绿色窑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燃料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和燃料。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另外,采用明焰裸烧技术,降低单位产品的热耗,缩短烧成周期,提高生产能力,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同时研究使用先进的窑炉燃烧器,既保证窑内温度均匀,又使燃料燃烧完全。
QR(j7>+J^ 在窑体、窑具的材料上,采用新型的耐火材料和涂料。用耐高温的轻质陶瓷纤维作内衬,可以有效地提高陶瓷窑炉的热效率。由于陶瓷纤维导热系数比较小,增强了窑炉的保温,减少了热散失,改善了烧成环境。同时 G^A }T 3 采用涂层材料,可以增加窑炉内传热效率,节能降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NB lJULS
在烧成技术上,向温度均匀性高、低污染方向发展 (/gMt Iw 。低温快烧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节能烧成技术,它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降低烧成周期和烧成温度达到增产、节能的目的。这种技术主要通过改变原料配方及制造工艺和改进窑炉来实现。
在检测方法上,采用多变量控制技术。以新的控制方式和方法来控制窑炉同一断面、同一水平面上的温差以及突破还原气氛控制的难点,使窑炉的温度、气氛控制更精确和稳定,窑炉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q|S,^ 0cU W S2@; 8.N
另外,节能减排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推进循环经济,把生态工业和清洁生产等措施综合起来,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污染物排放量最少。比如充分利用窑炉余热,将窑炉余热回收用于干燥坯体,预热助燃空气等,以及陶瓷工业废渣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陶瓷作为我国建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面临更高的发展机遇。建筑陶瓷工业只要在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自主创新,以节能降耗为己任,发展绿色生产,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就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吴甲甲,汪平生,张真.浅谈我国建筑陶瓷.理论研究.115
关键词:新型墙体材料;十二五规划;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应用前景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foreground research of New Wall Materials
CUI Jun-shan,ZHANG Wa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China )
Abstract:Since the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wall material innovation and energy-saving building,after the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ur country new walling material gradually leading wall materials market. The 2011 is the first year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s, with two meetings held ceremoniously, new material is classified as state ke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of the seven strategic new industry, premier Wen Jiabao stressed in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strengthe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creasing both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ransformation investment, promoting new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new wall materials and energy-saving building are inseparable, development energy-saving building must use energy-saving, section soil, recycling,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new wall materials architecture func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new wall materials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development cours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 forward-looking new wall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s.
Keywords:new wall materials;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s; building energy saving; present condition; application prospect
序言
我国墙体材料改革已经实施了20多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2005]〗33号)要求到2010年底,所有城市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根据各省市陆续出台的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十二五”规划来看,这一目标已基本完成。主要产品产量与生产能力有很大幅度的增长,产品结构的调整结构显著,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看到了建筑新材料的魅力,出现的新兴材料和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未来建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国家对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建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墙体材料的改革的推进,对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改善建筑功能,提高人民居住舒适程度等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它不单纯是建材产品更新换代,而是关系到贯彻保护环境、保护土地两个基本国策和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一件大事[1],随着我国墙体材料迅速发展,在保护耕地,利废水平,节能减排,新材料、新工艺的涌现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从整个市场来看,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优质内外墙板、轻质和复合墙板、预应力楼板、木质板材等符合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新材料应用极少;法律体系支撑不够、监督执法力度小,以次充好;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和能源消耗大;墙体材料行业的整体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够和装备条件差,缺乏自己的龙头品牌[2]。
1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产业现状与产业形势
1.1 墙体革新工作实效
自2000年6月14日国家建材局、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在住宅建设中逐步限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大中城市名单的通知》(墙办发[2000]06号),确定了160个直辖市、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0.8亩省份的大中城市在2000年6月30日前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目标。2001年6月5日,国家经贸委发出《关于将10个省会城市列入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城市名单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1]55号),决定在原来确定的160个大中城市的基础上,增加10个省会城市,列入2003年6月30日前限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城市名单中,要求其他城省会城市,最迟在2005年底前实现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目标。2005年12月国家四部委公布了全国第二批256个限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城市名单,200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公布了第三批限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151个城市名单。全国实心黏土(页岩)砖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实心黏土(页岩)砖产量逐年下降,“禁实”效果十分明显,新型墙体材料产量逐年增加。下图是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百分比。
1.2 十一五期间新型墙体发展状况[3]
“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扩大内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各省市均出台了推动墙体改革的政策,法规。
(1) 以工程应用带动墙体材料发展,加大了示范工程建设
(2) 充分发挥专项基金的经济杠杆作用。
(3) 规模较大,工艺技术先进的新型墙体企业增长迅速
(4) 产品逐步向节能型和利废型发展。
新型墙体材料已经有2000年的2100亿块占墙体总量的28%增长到2008年的8800亿块占墙体总量的51%,截止2010年新型墙体的产量占墙体总量的比例已达到55%以上。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底,城区内应用比例会达到85%以上:其中,设区市的100%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县级市区(城区)会达到75%或80%,乡镇政府所在地达到50%以上,经济较发达的农村达到40%以上。表一和表二分别列举了相关省市十一五期间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在利废,节能,减排,保护土地资源各方面的贡献。
表一 相关省份十一五期间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在各方面的贡献
表二 相关城市十一五期间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在各方面的贡献
2 十二五期间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需求
“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达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每年发展速度在1%至1.2%,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都在80%以上,专家认为,由于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达到7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就可以了,中国实现这个目标会在2050年左右,按此计算,中国至少还有40年城镇化过程。
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十一五期间,新型墙体材料的产值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发展。从我国房屋建筑面积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分析,未来20年仍将是经济的高增长时期,到2020年,中国还将建设300亿平方米建筑,新型墙体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重点,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4]。
3 对新时期墙体材料的展望
3.1 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墙体材料[5]
要想我国新型墙体材料朝着结构合理,优化资源的方向方展。就必须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
(1)南北方地区气候的差异,墙体保温隔热系统需因地制宜。在寒冷的北方采暖地区注重保温,可采用外墙外保温或者自保温墙体;在南方地区以隔热为主,所以可采用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或者自保温墙体。
(2)结合各省资源优势,重点开发。例如安徽省两淮及宿州地区煤矸石和粉煤灰资源丰富,年排量约800万吨,堆场储量已达1.6亿吨,应发展以此为原料的墙体材料;沿海沿江沿河城市发展以淤泥为主要原料的墙体材料,加大其产业化进程。
3.2 注重绿色低碳与建筑节能
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温总理还指出,“十二五”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建设部的信息表明,中国建筑的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3.3%,而运营过程中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70%,建筑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总体碳排放的43.7%,如今能达到新建建筑国家标准(必须节能50%)的建筑只占同期建筑总量的约10%。
可见绿色地产和节能建筑是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墙体材料是建筑物的主要围护结构材料,占建筑材料总用量70%以上,墙体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应大力发展节能效率高、抗震性能强和保温隔热效果好新型墙体材料。例如纸面石膏板[6]、植物纤维板、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7]、木质墙体[8]等。
3.3 打造行业品牌的战略眼光
每个行业都要有自己的品牌,然而现在我国的墙体材料行业的名牌产品很少,对墙体材料的名牌产品的需求也很迫切。对于品牌房地产商来说,他们希望能开发出更顺应潮流,适应建筑业升级,住房建设功能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的建筑,开发这些“高、精、深”项目这就要率先运用新型的建筑材料,需要与其楼盘定位相符合名牌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对人民群众来说,拥有绿色,节能的建筑是生活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这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对整个国家来说,也会选择选择有实力、有潜力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作为支持的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领行业发展;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也决定了名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想改善墙体材料市场装备和技术落后、生产粗放的局面,就必须要涌现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变扩大量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推陈出新,创造精品
4 结语
墙体材料的革新和建筑节能的推广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新型墙体材料市场的转型期随着十二五的开局而提前到来,十二五期间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不仅会为改变现有墙体材料市场技术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和资源消耗大,发展节能、环保、利废、节地、保温隔热和抗震型墙体材料继续做出贡献,也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感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福广,沈荣熹,徐洛屹.墙体材料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308-311.
[2]周银芬.“十二五” 我国墙体材料产业发展思路[J].建材发展导向,2010(5):12-15.
[3]秦华虎.加速推进墙体革新和建筑节能[J].中国建材,2006(6):78-80.
[4]李岗.关于墙体材料发展产业导向的技术思考[J].墙体革新与建筑节能,2010(11):14-16.
[5]张慧儒.因地制宜,综合考量,是建筑墙体材料发展的必由之路[J].砖瓦,2010(11):17-19.
[6]鲍国芳.新型墙体材料与节能保温建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4-107.
关键字:建筑能耗,现状,对比,节能,政府政策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data shows, China's current energy consumption, the proportion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en far more than 43%, while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s for 1/3 of total na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But in the model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rns the architecture and city, it is the bounden duty of the architect and designer. So 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s.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and differenc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defect found Chinese architectural aspects and related suggestions.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the status quo, contrast, energy saving, government policy
中图分类号:TU111.1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虽然资源丰富,但我国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对资源的利用非常大。而且人均资源就相对贫乏。在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所占比例已超过43%。而中国建筑过分地追求建筑形式、装饰以及设施标准等,造成建筑能耗过高过大,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一些落后的高能耗生产工艺技术及工业设备等仍在使用,高能耗建筑也大量存在。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为发达国家3倍以上,因此节能势在必行。为此,我们不能一味的模仿国外的建筑,也不能盲目的追求建筑形式、装饰。而是要从根本上来解决建筑高能耗的问题。
2.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
2.1建筑能耗
建筑能耗的定义有两种:广义的建筑能耗是指从建筑材料的制造到建筑使用的过程中所消耗能耗。狭义的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的运行能耗,就是人们日常用能,他是建筑能耗中的主导部分。而在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又占有主要比例,约为2/3左右。建筑能耗与工业能耗、农业能耗及交通运输能耗共称为民生能耗,我国空调能耗占有总能耗的22%左右。
2.2中国建筑能耗特点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由于北方气候寒冷,所以北方在冬季会全期采取空调暖气采暖。而我国建筑能耗主要有北方城镇建筑采暖能耗,;城镇居民生活用电;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和一般公共建筑用电等。而在其中,空调与采暖能耗占了超过一半的比重。
另一个特点是,我国是以煤炭做为主要的能源。而我国现在的煤炭利用率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这就间接导致建筑能耗的居高不下。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任何国家的快速发展阶段都不可避免的带来大量的建筑能耗。二十世纪初期,我国每年新建的建筑高达16 亿~20 亿m2,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并且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均的房屋面积的增长,导致中国对房屋的需求量也在快速的增长,。同时由于中国的房屋建筑寿命特别的短,就造成了居高不下的建筑能耗。同时,中国的建筑大多是高能耗建筑,并没有采取什么节能措施,因此,中国的建筑能耗并没有出现降低迹象,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更过高能耗家电的普遍推广,建筑能耗持续上升的现象。
2.3我国建筑能耗的问题与措施
2.3.1国民的节能意识的欠缺
一方面由于政府对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并没有深入到群众生活当中,大部分人对于我国目前能源的供求现状不了解,缺乏相关的节能知识。其次,大部分人认为节能环保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并没有达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地步,因此并没有把节能当做日常生活中的所应尽的义务。
2.3.2节能技术设备的落后
以取暖设备为例,欧美国家以及日本的居民住宅大多数是小型住宅楼,因此,取暖采用的是分散方式,包括燃气和燃油壁挂炉等,而我国有与人口众多,大多是以商品住宅楼聚集,因此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集中供暖系统,供暖设备的热源输入会有集中供暖热源损失,官网运输损失以及公寓楼内的供热损失,这些功能损失大约占采暖损耗的20%-40%。单考虑到北方是单季节供暖,因此采暖总能耗就相对小于同等气候下的欧美国家。
我国现有建筑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节能率又低,大多是常规的建筑节能产品,高科技的节能建筑材料开发应用范围较窄,并且造价成本增加,市场难以接受,这些都影响了建筑节能技术的扩展。
2.3.3政府相关政策的缺乏
一方面由于政府缺乏相关的鼓励政策,导致建筑商由于经济考虑,而不得不采用一些技术落后的设备,导致高的建筑能耗,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缺乏监管制度,整个建筑过程中处于无人监督的境况,从而时间能宣传只能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的效应。
3.国外的建筑能耗
3.1政府相关机构
这里我们考虑的国家是欧美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比较。欧美国家比我国早发展半个世纪,因此,他们对建筑能耗的认识就比我们早,针对建筑能耗,欧美等发达国家专门设立了相应的建筑能耗评价机构。同时还有一些报刊机构对本国的建筑能耗数据及行了统计分析。此外,欧美国家大多设立了建筑节能标准,多数国家采用单独编制建筑节能标准的方式。
3.2技术设备与政策
由于欧美大多处于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技术以及资金的完备,使得欧美国家的建筑能耗远远小于中国。同时由于国家的相关政策的鼓励,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生产设备与居民的供暖家电设备都处于节能的环节中。例如美国推动建筑节能的政策,一是建筑物本身的热工性能,即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门窗的密闭性能和充分利用通风、太阳能、自然采光等措施来降低采暖和空调的能耗;二是提高建筑物内的能耗系统及设备的能源效率,包括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灯具、热水器、家用电器及办公设备等。
4.中外建筑能耗对比
4.1建筑能耗总体比较
由于中国的发展现状的限制,我国的建筑能耗总量比较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以及建筑的文化差异,使得人均的建筑能耗相对的小于同等条件气候的欧美国家。根据相关文献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能耗远大于发达国家,但建筑能耗比重小于发达国家,但建筑能耗总量大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基本处于缓慢稳定阶段,而我过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阶段,相对的工业能耗和建筑能耗都会比发达国家大,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工业能耗会相对的降低,而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就会慢慢的变大。
4.2建筑分项能耗比较
4.2.1住宅建筑能耗
中国的城镇住宅能耗总量已经接近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但由于人口的庞大,人均住宅远小于发达国家。中国住宅能耗主要有供暖能耗和供电能耗。供暖包括采暖和生活炊事热水等,根据我国的建筑能耗的特点,采暖能耗占了建筑能耗的大部分同时由于住宅建筑特色,以及采暖设备的原因,我国住宅采暖能耗比欧美的采暖能耗要大得多,但由于我国是部分地区采暖,以及单季节采暖,我国城镇采暖热损耗小于欧美国家。而我国非城镇地区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以及供电设备的不完备,采暖设施大多的无法使用。使得我国的居民建筑采暖能耗人均小于欧美国家。
住宅供电方面,我国住宅单面积住宅用电量不到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这是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所限定的。在发达国家,人民对生活的舒适度追求较高,例如对室内温度的舒适感,对周围环境的舒适度的要求使得发达国家的供电消耗远远比我国大
4.2.2公用建筑能耗
中国的人均GDP较发达国家还比较低,但大型公共建筑电耗量已经接近于发达国家的公共建筑电耗的水平。
中外公共建筑能耗差别在于中国一般公共建筑一般采用自然通风,空调采用的是分体空调,局部空间局部时段空调,而一般由于楼层的层数限制,一般不采用电梯,照明则是优先使用自然采光,总结下来中国一般公用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为48kwh。对于大型公共建筑,通风条件是外区自然风优先,内区机械通风,局部时段空调中央空调建筑体量大,内区需要全年供冷,采用电梯,照明采用的是内区电力照明,外区自然光优先。对于大型的建筑单位面积损耗为112kwh。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公共建筑一般不采用外部开窗通风,一般使用的是机械通风,空调为全时段全空间的中央空调,采用电梯和电力照明供暖,则其单位面积能耗250 kwh。可以看出,我国总体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正是不同的建筑室内环境要求与营造模式的不同引起的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建筑越来越趋近于发大国家的建造模式,使得公共建筑能耗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5.节能措施
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节能技术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但必须要快马加鞭,尽快赶上。
5.1政策改革
首先政府要提出相关政策法规和节能标准。为促进建筑节能的顺利进行,很多发达国家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政策措施。例如日本、德国对利用太阳能建筑实行财政补助;美国采取了多样化的政策扶持举措。为调动市场的积极性,政府需需出台相关的政策,以此来鼓励引导市场,促进建筑节能发展。对于节能标准,我国与2001年已经颁布了相关标准,建议政府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颁布不同的采暖标准。
5.2设备技术理念的改变
技术与理念的改变必须要在一个层次上进行,不能盲目的依靠外国的技术与设备发展自己的经济。要从观念上改变,政府要推广节能设备与技术的,企业则要开展学习研发新型节能设备的活动。要通过意识上的改变来提高我国的研发能力,促进节能技术的发展。应组织相关团队来进行节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5.3居民意识的改变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要想建设一个节能型社会,应让节能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新兴产品的应用,不仅需要新的技术,企业和政府的推广,更需要一个市场。只有人们的认识达到了,才会从生活正的方方面面来体现节能环保的行动。这样先进的节能技术才会渗入到市场,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
给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技术与实践的比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的节能经验,来实现我国的建筑节能快速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符敬慧.浅谈我国能源现状与建筑节能[J].建材发展导向,2006,(4).
[2] 崔新明,廖春波.国内外建筑节能的比较与经验[J].
【关键词】酒店 节能减排 影响因素
在我国经济改革的今天,我国酒店业的服务系统仍然是“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开放运行模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缺陷。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不能转变服务模式和节约成本的酒店终将被市场淘汰。当前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如何对酒店进行节能减排的推广,是我国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的规划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酒店节能减排研究现状
节能减排自2005年“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后就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心中。虽然社会宣传比较多,然而真正懂得节能减排含义的人却少之又少。节能减排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的排放;狭义上节能减排指的就是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的排放。基于工业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国内外学者对于工业方面节能减排的研究比较多,对于服务业的方面比较少。这是酒店节能减排一直不能良好推行的一个因素。
从中国知网的调查来看,虽然1987就有人对其开始研究,但直到2005年以后酒店方面的节能减排研究才真正开始热门起来,但研究方向多局限于具体设备应用和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推广局限性较大,缺乏一个对整个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能把各方面有机结合。
二、酒店推行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目前酒店能源消耗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日常消耗和设备、设施的运行消耗。现在对于酒店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服务部门当中。如客房部、餐饮部、工程部这三个部门,此外还有办公用品等工作人员的日常开销等。在污染物排放方面,据调查,酒店客人每天产生的垃圾是普通居民的3-10倍。在节能减排具体实施方面,酒店减少了一次性用品的发放、温度和电力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实时跟进慕田原材料的价格等措施,在设备、设施使用方面尽量根据实际需要做调整。采取的措施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在整体运行中还需要注意对酒店节能减排的长期性、全员性和技术性支持。
三、酒店推广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分析
涉及到酒店进行节能减排的相关主体不外乎政府、市场、中介组织、消费者、节能产品供应商和酒店本身。从政府方面来说,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财政、税收政策对酒店节能减排的推行方面具有引导作用;从市场方面来说,酒店企业追求利益的目标不会改变,酒店是否进行节能减排的推广,市场形式起到了主要作用。比如,节能减排有利于把酒店的经营成本降下来,酒店当然会进行节能减排方面的推广,再比如,当今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的认识有所提高,酒店进行节能减排方面的推广有助于吸引消费者,酒店就会在这一方面有所关注;从中介组织上来说,它既可以对酒店进行节能减排产品的推广,又可以在节能减排方面对消费者进行倡导,塑造节能减排方面的社会环境;从消费者方面来说,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决定了酒店的经营,酒店作为服务型行业,一切都是以消费者满意为目的的。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对整个节能减排的进行都起着主导作用;从节能产品供应商方面来说,提供优质、优惠的产品是酒店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现今节能环保型的设备设施价格都比较高,酒店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当然会进行考量。虽然酒店在装修装潢方面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但与装潢、装修成本和使用成本不无关系;最后是酒店本身。所有的节能减排措施都是有酒店本身进行的。这主要涉及到酒店的成本问题和经营者自身的认识水平。如果酒店方面在进行节能减排方面是产出小于付出的,节能减排当然就很难推广下去。分析完影响主体,在说一下具体影响因素。对于酒店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因素最为关键,作为赢利性机构,所有经营措施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然而,也正是节能成本过高制约了酒店推行节能减排。目前市场上先进的节能设备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较好的材质,这也造成了较高的购买和改造费用。在酒店选择节能减排设备的时候并不只考虑节能效果,还会综合节能减排设备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及引进设备的便利程度进行考量,只有节能减排产品的经济利润大于非节能减排产品时,才会使酒店改变选择。当然,这与整个市场环境不无关系。节能减排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对于酒店服务方面的要求、酒店方面工程技术的进展等都会影响节能减排的推广;此外对于酒店来说,管理层面的能力和意识至关重要。市场成本、顾客需求固然会影响酒店节能减排方面的推广工作,但具体执行还是靠人的。管理层面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重视。酒店节能减排管理人员应该是集节能管理和节能技术于一身的人,需要有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和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目前整个酒店行业这一方面的人才都是比较少的。此外,国家宏观调控、酒店与行业中介之间的信息交流、酒店本身的施工经验等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国家宏观调控关系到酒店行业的盈利水平,信息交流会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并提供节能产品的信息情况,都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介绍了在酒店节能减排推行方面涉及到的主体和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具体如何进行节能减排方面的推广及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考量,以提供完善的推行方法,需要广大学者和酒店工作者共同进行努力。
参考文献:
一、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及食品饮料行业的经济运行发展情况
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愈加重视和支持,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门类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转化产值不断提高,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以高原食品有限公司、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畜牧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农产品,加工业正在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现已初步形成一个门类较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截至2020年底,我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100万元,由于受2017年“7.0”地震的影响,和2020年“6.25”、“7.10”洪灾的影响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5%。
二、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县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情况。2020年县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腌腊制品生产线扩建项目建成投产,由于旅游市场的疲软,目前公司处于恢复阶段,2020年实现产值550万元,带动了农牧民牦牛养殖业发展。2021年公司将加大传统销售市场的巩固和扩展,公关各方面渠道让公司生产的产品在通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各方面的资源招聘专业人才,增加公司的软件配套把公司发展的基础打牢;开发新品: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新产品,设计新包装;把产品进一步做到跟新换代,更符合更多消费者的期望。(二)庄园葡萄酒业公司庄园葡萄酒业公司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我县农业产业结构为方向,以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中高档优质葡萄酒酿造为龙头,生态旅游发展为线路,以加大市场建设力度,搞好市场开发为手段,全面推动企业的发展。公司依据本地优良的自然资源,聘请国内国外酒庄主、相关种植酿造专家来公司进行考察指点,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法国拉氟德集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使企业具备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在各级政府的关怀、指导、帮助下,“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得到了推广。葡萄酒品质靠种植,2021年公司目前还是将重点工作放置于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上。另外也在进行设备采购,车间建设,并同时打造基础休闲娱乐庄园。组织市场营销策划,推动葡萄酒市场建设。(二)高原食品有限公司因地震和洪灾的影响,产品销售市场受损,2020年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完成销售收入500万元。2021年为了更好的拓展销售新渠道,公司将对产品重新梳理和定位,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确定目标市场、核心市场、重点市场,整合资源配置,同时完善销售管理机制,落实切实有效的考核办法,通过对销售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力争在2021年实现销售上的大突破。
三、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和产业结构整体水平不高。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加工能力不强制约了行业快速发展;二是产品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强。目前,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格局已基本形成,农产品初加工发展较快,但深加工在一些行业还比较落后。从产品结构看,一般产品多,中高档产品少,绝大多数停留在普通产品层面;三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实际困难。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受原材料价格、工资价格、能源价格、流通费用以及其他经营费用轮番上涨的影响,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
>>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探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难点及突破策略 简析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的阻碍因素及对策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难点及突破策略 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环保投资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策略分析 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我国环保产业中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促进我国环保产业与技术发展的建议 推进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当前推进我国环保产业良好发展的对策探析 浅论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的发展障碍及对策 制约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分析 制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摘要:指出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从无到有、从自发到有序,伴随着环保事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成为具有一定经济规模、门类齐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基本协调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产业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其中组织制约因素影响力较明显。分析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组织制约因素细分点,以期促进产业体系健康发展。
关键词:节能环保产业;现状;组织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8019203
1引言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节能环保服务业和循环经济等方面,每个领域都要有龙头骨干企业,以这些企业为主体带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伴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程度存在滞后性,但是产业整体态势呈现较乐观状况。
2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2.1节能环保政策法规和制度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
2.1.1政策导向明确
近几年来,我国加大节能环保政策制度建设力度,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使得节能环保的政策导向更加明确。例如2012年6月,国务院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必须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着眼于满足我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五位一体”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其产业支撑和技术支撑,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期许和责任。2013年1月国务院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综合考虑安全、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把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作为“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的首要目标。明确要求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0亿t标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2013年8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机制,培育规范市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进入2016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节能环保“十三五”规划》,新的节能环保五年规划必将站在谋划全局的高度,在重大环境经济政策、重大节能环保工程和重大节能环保项目方面做出科学的“顶层设计”,由此带来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的需求必将更加广阔。节能环保产业正迎来发展的快速阶段。
2.1.2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1)节能标准。我国节能标准体系由6个子体系、41个类别、706项标准组成,其中国家标准377项,行业标准329项。据有关统计,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124项,行业标准143项。2008年先后颁布实施的与《节能法》配套的46项(新制定37项,修订9项;36项是强制性标准,10项是推荐性标准)能效国家标准中,有22项高耗能产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全为强制性)、5项交通工具燃料经济性标准(3项强制性)、11项终端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准,8项能源计量、能耗计算、经济运行等节能基础标准。特别是2012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启动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以来,我国节能标准体系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仅2015年就完成62项节能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我国节能标准化的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指标先进、符合国情的节能标准体系,主要高耗能行业实现能耗限额标准全覆盖,80%以上的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节能标准有效实施与监督的工作体系[2]。
(2)环保标准。为贯彻实施新环保法,多项新环境标准已制定或正在制定中,例如,除了组织制定《再生铅冶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铜冶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钴冶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镍冶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等4项指导性技术文件外,政府还积极推进合成氨工业、汞等5项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及味精工业、制药工业、纺织染整行业等7项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的编制。新的更加严格的标准也必将大大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2.1.3环境监管空前严格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保法》正式实施。为确实保证这部“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有效落实,环保部又集中《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4个配套办法,加大了环境监管及污染处罚力度。通过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次数不受限制”、“多项法律措施可能同时适用”等细则强化法律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压缩排污企业的违法排污空间。随着配套政策的出台,加上2013年有关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节能环保监管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2013〕2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2013\]4号)、环境保护部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制订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环发〔2013〕14号)、环境保护部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制订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环发〔2013〕14号)等,配套制度与之前出台的两高司法解释、环保与公安联动执法等共同构筑了严厉的法网,不仅使过去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环境监管不足、执法力量不够等情况得到了有效扭转。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企业环境治理投入积极性,刺激了第三方环境治理、环境技术服务等需求,拓宽了节能环保升级改造的市场空间。
2.2节能环保服务市场迅速成长
2.2.1节能服务实力不断增强
我国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增长,从节能空间较小的建筑行业向节能潜力巨大的工业制造业延伸;从为用户提供单一节能技术服务到提供整体节能解决方案;从投资十几万元的小项目到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节能服务公司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据《 中国能源报 》报道,尽管2014年高耗能行业低迷、能源价格下降等因素使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节能服务产业仍继续保持了稳步增长。全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2013年的2155.6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650.37亿元,增幅22.95%;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从2013年的742.3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958.76亿元,增幅29.16%,形成年节能能力2996.15万t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7490.38万t。2010~2014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如图1所示。
2.2.2环保服务市场化进程加快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环保服务业大多以有关科研设计单位的开发、设计等技术为主。20世纪末,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加,一些以工程管理为主的环境工程公司开始进入环保服务产业,推进环境服务业从单一技术服务转向决策、管理、金融“多位一体”的综合,结构性调整明显加快。在环保产业发展成熟的国家里,环保服务一般占整个环保产业的60%以上,设施建设和设备制造业只是环保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3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节能减碳、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引发大量社会投资流入产业。近几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以每年15%~17%的速度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有消息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已达到5.3万亿元。
国家推出的各种节能环保行动计划是带动节能环保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的主要动因。例如,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俗称“大气十条”),业内人士估算,为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未来五年在各级政府财政投资带动下,包括金融机构信贷及带动的社会投资等,预计投入大气污染防治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7万亿元左右;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俗称“水十条”),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投入预计达到2万亿元。据环保部2015年上半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综述,继“大气十条”、“水十条”之后,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即将出台。环保部运用国际通行模型预测评估,土壤修复市场带动的投资规模将超过5.7万亿元。粗略计算,“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9.4万亿元[3]。
目前,环保部正在加快制定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环保部权威人士表示,“十三五”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总社会投资有望达到17万亿元。在国家强力推进污染治理以及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大背景下,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将出现投资潮,节能环保行业将迎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成为国内最具成长性的朝阳产业之一。
初晋华,等: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组织制约因素分析经济与管理
3影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组织制约因素3.1资源配置欠科学,产业发展不平衡
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极大地促进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在2012年公布的中国环境保护企业名录中,只有17个省份有企业入选,这些省份中有许多省份入选企业数量不足4家。有些省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仍然处于顺其自然态势,缺乏规划、没有特色,空间布局不合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配置不科学④。加上国家战略指导力度不够,行业性和地方性的节能环保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不协调,各市场行为主体自行其是,节能环保项目投资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量存在,造成新的产能结构失衡。
3.2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少
尽管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已形成一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但总体而言,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其技术水平及其装备相对落后,市场竞争力弱。政府缺少对于行业旗舰企业的扶植和引导,造成旗舰企业规模小。如专业从事节能服务的企业从2004年60家企业,发展到目前的4175家,尽管发展很快,但多数为中小型企业, 产值超过10亿元的节能服务公司只有6家。大多只能提供一种技术的节能改造服务,与国际大公司所提供的总体解决方案服务模式相比处于明显劣势。企业规模偏小一方面将阻碍产业形成规模优势、降低产业发展后劲,另一方面会加剧市场无序竞争,导致产业发展环境恶化。
企业规模小相关的问题是龙头企业少。年销售收入超20 亿元的龙头企业寥寥无几,集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屈指可数。2006年国家根据当年标准了中国环境保护骨干企业,有152家企业入选;2012年根据新标准有123家企业入选中国环境保护骨干企业,呈下降趋势,表明企业发展速度与政策要求不平衡。加强培育并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3.3政策依赖性过强、市场化程度不高
节能环保既是技术行为,也是经济行为。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许多企业人士认为节能可以节省开支,利润相对提高,而环保主要是花钱,没有利润可言,因而环保比节能更没有积极性。他们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如果所有企业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废物,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出去,就没有后续的环境治理问题,整个社会将节省大量资源,获得超额的福利。
激发节能环保产业活力必须让市场说话。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待节能环保问题采取“伸手注意”政策,他们不想通过研发新技术、开发新项目、采取新措施实现节能减排,而是一味地向上伸手,要求政府对其污水、废气和废物处理产生的成本买单。有些地方政府迫于国家节能减排压力,往往息事宁人,采用财政补贴等方式了事。政府必须改变过多包揽企业发展的“保姆式”做法,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例如,对当前政府仍主导的环保重点工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尝试采用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对节能服务企业试行的“PPP”模式实施投资和运营。只有确实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克服企业对政府的过度依赖,才能促使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避免重蹈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覆辙。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2015]16号)[R].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15.
[2]周新军,黄茵.从经济学角度论节能环保的战略意义[J].中外能源,2013,18(5): 15~20.
[3]岳锋利.节能环保产业的外部性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5):25~28.
目前七省市碳排放交易试点方案各具特色,深圳首家明确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碳交易,上海率先出台碳排放核算指南,采用“历史排放法”和“基准线法”测算配额,北京首先了场外交易细则。场外交易是北京碳交易市场的一大特色。为了规范北京市碳排放交易行为,维护交易市场秩序,制定了《北京市碳排放配额场外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细则规定,关联交易、超过一万吨的大宗交易和经相关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需采用场外交易方式。交易参与方通过协议交易,并需在交易协议生效后办理碳排放配额交割与资金结算手续。
1.1纳入的行业将部分非工业部门纳入交易体系中,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化、工业化较发达地区开展碳交易的做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和优化,高能耗产业的逐渐退出,传统行业的地位随之被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代替。北京第三产业在繁荣首都经济、扩大国际交往、服务市民工作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贡献率达80%,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三产比重大于70%,工业部门与非工业部门同时纳入到试点范围。纳入的行业包括汽车、公共建筑等行业。
1.2核算边界和核算方法学边界内排放源产生的所有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固定源燃烧、移动源燃烧、过程排放和逸散排放。在北京市2013—2015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期间,参与北京市CO2排放权交易试点的企业只核算其北京市行政辖区内固定排放设施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的CO2直接排放,以及北京市行政辖区内固定设施电力消耗隐含的电力生产时的CO2排放。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下的企业CO2排放核算方法采用基于物料平衡计算的方法学和基于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企业可自愿采用实时监测办法测量其CO2排放,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不能高于采用基于物料平衡或基于排放因子的方法学的计算结果。
2北京市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既然是试点,“试”是关键,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案,不断积累,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北京试点工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以活跃的市场机制为手段促进北京形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市场规范”的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实现“十二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O2排放下降18%的目标。
2.1北京市碳交易试点工作进展2011年10月,北京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为国家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2年3月28日北京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在北京市环境交易所正式开市,继深圳、上海之后,北京成为我国第三个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省市。开市首日,总成交量达4.08万吨,成交额204.1万元。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不仅标志着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实际行动表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不会改变。2.2北京市碳排放权线上交易情况自开市至2014年4月底,北京市碳排放权线上交易共产生77笔,成交量共计59950吨,成交额共计约3222420元,成交均价53.17元/吨。开市第一单线上公开交易成交量800吨。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北京碳市场首个场内卖家,在开市当天顺利出售了300吨配额,完成了北京市乃至全国高科技行业第一单碳排放权交易,在我国高科技行业低碳发展进程中留下闪光的一页[8]。截至2014年1月10日,全市近300家重点排放单位完成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在这四个月期间,北京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交易规模涌现新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交易市场呈现增长态势,重点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2.2.1交易规模稳步上升在起步阶段的2013年,成交量比较分散,除开市当天外,仅达成7笔交易,交易均量低于300吨/天。进入2014年,随着履约期的到来,交易呈现活跃态势。从2月25日起,北京碳市场线上公开交易量显著增长;4月18日,线上公开交易成交4000吨,排放权公开市以来单日最大成交,成交均价52.00元/吨,成交额208000元。自3月25日以来,北京碳市场已连续26个交易日有成交。期间,日均线上成交1048吨,均价54.98元/吨,最高价57.29元/吨。北京碳市场交易量价齐升,继续保持稳中增长态势。
2.2.2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开市初期,控排企业不了解如何参与碳市场交易,企业对碳交易本身的认识程度和所掌握的知识有所缺乏,这直接影响企业快速做出决定,从而产生观望的态度。当前,碳排放权交易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参与碳排放交易已经成为企业必须去做的事情。一些排放量比较大的企业,将面临碳排放的限制,这会让企业更加积极地研究交易规则。以市场机制使企业认识到,过度占用环境资源需要偿付代价,利用低碳技术等途径减少碳排放,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碳结余获益。随着控排企业对碳交易制度和相关政策的了解逐渐加深,以及对交易流程及碳价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加理解政府推出碳市场的目的和意义。
3北京市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是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公众等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3.1北京市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北京市虽然率先迈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第一步,但面临许多艰巨的任务,监管难题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难题。碳排放权交易涉及的行业众多,规范碳交易试点监管的难度非常大。当前全球碳交易试点最成功的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只是将能源供应(包括电力、供暖和蒸汽生产)、石油提炼、钢铁、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玻璃等)、纸浆和造纸五个行业涵盖在碳交易试验的第一阶段,放弃了将众多排放量大的其他行业涵盖在内,这样将有利于减小监管碳交易主体的难度。
【关键词】电力调度;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环境效益;市场手段;机制创新;资源配置
0 引言
实施节能发电调度,能有效地改变目前“低价优先,竞价上网”的市场规则对发电能耗约束不到位的现状。但是目前实施的节能发电调度仅仅依靠化石能源消耗率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停滞了电力市场化进程,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是一个需要鱼待解决的问题。
1 节能发电调度的核心内容
节能发电调度就是在保障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以节能、环保为目标,优先调度可再生和清洁发电资源,按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依次调用化石类发电资源,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机组发电。
节能发电调度是在改变传统的发电调度模式,取消按行政计划分配发电量指标的做法,制定并实施新的调度规则;除独立电网外,将所有并网发电的机组调度权集中到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按照机组类型、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事先确定并公布各类各台发电机组的发电次序,合理安排备用容量,严格进行安全校核,大范围优化发电机组排序和组合,努力使电能生产和供应中消耗的能源最少;实时调度过程中,根据既定的机组排序,按照各机组申报的发电能力和发电时间,依次调度。
2 与现行调度方式的异同
节能发电调度,主要考虑上网机组的能耗指标与污染物排放指标,确定发电机组上网排序、机组发电组合方案的制订与机组负荷的分配。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主要表现为发电侧电力市场,其核心特征则是对竞价电量部分实行竞价上网,依据所报上网电价的高低来决定其发电的先后排序。在竞价上网的区域电力市场中,除了优先调度的再生能源机组外,对于燃煤火电机组来说,以价格机制为主要运行决定条件。如何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将实施节能发电调度与健全竞价上网的电力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值得深入研究。
首先,从本质上看,两者都旨在降低能耗,合理科学利用能源。但节能发电调度,是更多地从降低污染物排放指标角度考量,而电力市场竞价上网,则更多是从运用市场价格机制来权衡发电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从电量价格来看,两者有显然差异。发电侧电力市场的基本因素是竞价上网的电量价格,按现行做法,它仅仅是发电商年度分配电量的15%左右,另外大部分电量仍以合约电量的价格计算;而节能发电调度的实施效果,除了优先调度的再生能源机组外,对于燃煤火电机组来说则能及时有效地促使发电企业狠抓精细化管理,把发电企业内部的节能降耗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岗位,在更大范围内通过降低发电燃煤成本来降低上网电价,从而有利于发挥竞争优势。
再次,从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两者殊途同归。电力市场实行竞价上网,必然促进电力市场化运行机制全面建立,优胜劣汰,激励低能耗的大机组多上网发电,引导高耗能高排污的小火电机组退出现役,有利于上大压小,优化资源配置;节能发电调度的制度实施,既是对电力市场化运行规则的补充完善,同时也是一种电力市场的监管方式,有利于加速小火电机组的淘汰,有利于促进电力市场的规范建设。
实施节能发电调度与电力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既要积极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完善调度技术手段和人员配备,制定电网应急预案,确保新旧调度方式的平稳过渡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又要在非试点地区,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对不同能耗、排污的发电机组安排差别电量计划。
3 基本流程
省级发改委会同省级环保部门根据发电企业申报的机组参数,予以核定后,综合考虑机组类型、火电机组能耗水平、环保和节水设施配置等因素,编制本省发电排序表。新机组依照设计参数申报,商运机组依照实测参数申报,机组大修或改造后需再次进行参数测试。排序表必须经过公示后才能予以下达,排序表每季度修订一次。
省级发改委以本省发电机组排序表和负荷预测结果为依据,制定本省年、季、月机组发电组合的基础方案。
省级调度机构根据发电企业申报的相关信息,结合次日的电力负荷需求预测、省间联络线交换电量计划、设备检修和安全约束等情况,依据机组排序表和月度机组发电组合基础方案,确定次日发电机组组合。
区域调度机构根据省级调度机构次日发电组合方案,对各省边际机组的供电煤耗率进行比较,使得区域中各省的边际供电煤耗率趋同,或跨省联络线达到输送容量极限。
4 存在的问题
4.1 因执行节能减排价格政策新增的电价矛盾
(1)关停小火电机组加大了配套电网投资,增加了供电成本。“上大压小”政策要求电网企业加快配套电网建设,扩大供电范围,保证小火电机组关停后的电力供应。此外,由于排序表中靠前的机组为水电或坑口大火电,远离负荷中心,加重了电力远距离输送潮流,电网将偏离经济运行状态,引起电网网损升高。
(2)节能发电调度政策对电网运行提出了新要求,增加了电网公司购电成本。节能发电调度改变了原有的电力生产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客观上要求电网保持高度可靠运行,以避免因电网事故造成对电厂的效益影响;同时又要求尽最大可能提高电网输电能力,减少网络约束,以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这对电网运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个别地区临时垫付燃煤发电机组脱硫加价,推动购电成本上升的矛盾比较突出。
4.2 “特殊边际机组”的生存问题
所谓“特殊边际机组”指处于排序表末尾,大多数时段无法安排电量,但属于电网安全运行必备的机组。主要指仅在高峰负荷时段或季节性顶峰的机组,如冬季供暖的小热电机组,高峰负荷顶峰的小火电(燃油)机组等。这部分机组在短期内无法“以大代小”,同时又是老厂,人员包袱重。虽然大多数时间不安排其发电,但固定成本仍存在,从落实社会责任、平衡网内电力供需以及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等方面考虑,这些机组会处于“关不能关、活又活不下去”的尴尬境地。
4.3 节能调度补偿办法滞后
节能发电调度取消了中、长期计划电量,规定所有并网运行的发电机组均应参与系统调频、调峰、调压和备用。由此带来的发电量减少、机组起停等补偿问题关系到节能调度能否顺利进行。调频、调峰、调压和备用,是电力安全可靠运行的特定要求,是电力运行自身特点所决定的。过去不考虑补偿,是因为所有机组都有着大致平均的计划发电量,也都有参与调整的义务。
4.4 节能发电调度某些环节不能与与市场机制相适应
节能发电调度仅仅是根据能耗排序确定发电量,只能反映发电机组的能耗水平,却完全无法体现固定投资成本、经营管理成本、煤炭的运输消耗等各种重要因素,这种竞争虽然降低了发电煤耗,但有可能提高综合能耗,从而降低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水平。
5 结束语
总之,作为能源转换和消耗大户,电力工业发电燃用大量原煤。通过改进发电调度方式,间接调控各类机组的发电次序和方式,实施节能调度,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利于电力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对于实现国家节能环保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总体思路
我县水泥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市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战略,突出西部生态屏障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调整结构,清洁生产、扶优扶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进我县水泥工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干法工艺,淘汰落后工艺,全面提升我县水泥产业的技术水平;通过大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我县水泥产业结构的根本性改变,促进水泥产业大型化、集团化和现代化;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推进清洁生产,把水泥工业建设成为我县的绿色工业和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发展目标
根据全县水泥工业调整和发展的总体思路,到“十二五”末,努力实现以下阶段性目标:
1、规模效益实现新提高。全县水泥产量由年800万吨增加到年2000万吨左右。水泥产能年达到5000万吨左右;水泥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5亿元,工业增加值1.9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上交税金5000万元以上。
2、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积极推进水泥生产企业兼并重组,逐步减少水泥熟料生产企业个数。力争到年,淘汰落后小规模生产线,建成5-10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大型水泥企业,逐步改变我县水泥企业小而弱的现状,增强对全县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
3、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加强对全县水泥企业的运行调度和行业管理,建立日常信息联络机制,实现水泥企业动态监控。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支持水泥企业强化科学管理,引进各种节能降耗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产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水泥行业节约、清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重点
1、在技术上,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加快现有企业升级改造步伐。以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主,配套建设余热发电站,加速淘汰中空窑及其他落后生产工艺。
2、在品种上,逐渐过渡以42.5级水泥为主,争取在年42.5级水泥达到80%以上,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例达到100%以上;同时,积极开发新型特种水泥品种。
3、在规模上,鼓励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规模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支持外地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与我县企业联合重组发展;支持现有水泥粉磨站升级改造,建设年产100万吨以上的符合环保节能要求、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大型粉磨站。
四、保障措施
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县水泥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点任务。有关部门、各企业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全县水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大政策支持,扶持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技术改造、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等专项资金,根据水泥工业特点,着力向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倾斜,向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项目倾斜。县政府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设立水泥工业发展基金,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引进扩能项目、推进技术改造、培育知名品牌。建立银企对接机制,加强信贷资金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帮助重点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推进市场整合,优先支持实力较强、对行业发展有带动作用、对市场有导向作用的大型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联合以及股份制等形式发展跨部门、跨地区的企业集团。
(二)严格行业准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为加强水泥行业管理,防止盲目投资,新建水泥项目应严格控制规模和布局,加强对水泥项目的准入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水泥工业产业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水泥行业准入条件》,指导水泥生产企业合理布局。鼓励企业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水泥生产的能效水平,鼓励延长产业链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县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水泥企业执行准入条件情况进行监管检查。严格生产许可证管理,开展无证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企业;深入研究完善现行的资源综合利用中有关水泥的税收政策,对违规建设或环保不达标的水泥企业,一律不得享受增值税返还等优惠政策。
(三)大力发展散装水泥,推进节能减排。
加快散装水泥发展是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适应新型市场需求,大力支持、鼓励发展散装水泥,积极发展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以及水泥深加工产品。到“十二五”末散装水泥占全部水泥产量的比重要提高到50%以上,同时,依法做好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征收工作;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应用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支持采用高压变频调速和高效电机等节能技术措施,实现水泥产业能耗的下降;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四)与对标行动相结合,加大水泥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突出政府引导,科学规划。鼓励企业对标水泥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找准薄弱环节和发展短板,制定技术路线图,大力实施技术改造,逐步实现达标、超标、制标。支持采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改造升级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窑炉生产工艺,推广以纯低温余热发电为主体,水泥工业窑炉余热发电技术。支持发展加工制品业,提高产品深加工程度,发展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产品,支持发展特种水泥。鼓励企业围绕优质产品、名牌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实现提质扩能。
(五)采取综合措施,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严格执行国家工信部《部分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要求,建立和完善落后水泥退出机制。有关部门要按照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制定并公布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时间表,明确落后生产工艺的退出期限,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实现。
(六)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水泥行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