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诚信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031―01
小学校园诚信缺失致因很多,社会风气影响、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德育建设存在短板等都会导致学生诚信教育处于较低水平。学生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撒谎吹牛等不诚信行为自然会盛行。因而,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为学生诚信教育创设优良环境,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诚信品质,全面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一、建立诚信档案,规范校园诚信管理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是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制订班级量化细则,对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学生诚信应该是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指标内容,如果每一个班级都能够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这对提升学生诚信教育水平有着重要帮助。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不仅能够弥补教育体系中诚信教育管理的空白,还能够为班级管理提供便利,也可以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提供重要参数。
学生诚信档案设置没有统一格式,一般包括学生学习习惯表现和行为习惯诚信表现两个方面。学习行为主要是指是否作弊、是否抄袭作业、是否谎报成绩等;行为习惯主要指是否撒谎、是否敢于承认错误、是否欺骗同学等。学生诚信档案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监督,也会让学生有一定心理压力,要让学生时刻有警钟长鸣的意识,自觉矫正自己的行为。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资源材料,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诚信度,为思想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诚信榜样,带动学生诚信热情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树立正面诚信榜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努力向高标准靠近。每一个班级都会有诚信典型,如主动承认错误、拒绝抄袭、拾金不昧等等,都可以成为诚信榜样候选。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班级内甚至在整个校园内推举诚信榜样。利用广播、墙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宣传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因为学习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有直观感,对学生诚信建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生诚信典型要真实,不可因为宣传诚信需要而不“诚信”,这对提升榜样学习效度有关键影响。如,班级中有很多学生不抄袭作业、考试也不作弊,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拒绝被抄袭,如果能够树立这方面的典型,自然对学生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有些学生自己不抄袭,但碍于情面,难以保证不被抄袭,为维护诚信信念而拒绝别人抄袭,这样的做法就值得推崇。在树立典型时,还要注意典型人物的其他优秀品质,要让学生信服,需要典型具有典型性,这样才能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
三、开展诚信活动,创设和谐校园环境
为营造校园诚信环境氛围,学校或者班级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受到诚信多元因素的洗礼。首先,定期举办诚信讲座,学校可以聘请品行高尚的模范和专家,为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诚信教育。学生受到的诚信感染成效,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其次,组织学生观看诚信音像资料,让学生接受高水准的诚信典范影响。最后,开展诚信方面的班队活动,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相关的诚信活动,如低年级段学生运用故事会、相声、小品演出等形式,进行诚信教育;中年级段学生,可以开展诗歌朗诵、搜集典故歌谣等活动;高年级段学生,可以进行作文竞赛、进行网络平台建设等活动。
小学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包含众多维度,学校要建立相关预案和计划,根据学校统一安排进行诚信活动,让诚信活动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校园诚信活动一般不会单独设置,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组织者能够有所倾斜,凸显诚信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四、教师诚信为范,构建诚信文化基础
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范本,教师能够时时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出学习的榜样,这对提升校园诚信维度有着特别意义。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诚信范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诚信指数,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保险业;诚信文化;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6-28 -02
当前影响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诚信的缺失,必须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在保险企业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以形成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真正实现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1、诚信文化离不开制度建设
在企业中,我们需要关注两大层面的内容:一是观念层面;一是制度层面。观念和制度,都是我们无形文化当中的重要构成,诚信文化离不开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和观念的培育是我们诚信文化和文化规范的基本内容。那么观念的更新,是诚信文化的前提。
中国自古就有诚信守信之说,从古至今,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走得远、飞得高的企业,没有一项是建立在无诚不信的沙滩上,诚信体现了最基本的道德理论和法律意识,是整个行业维系的基础。因此当道德观念发生碰撞的时候,道德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用制度来规范。
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全社会倡导包括“明礼诚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明礼诚信的倡导又具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道德具有不同的层次与要求,表现为不同的道德境界,是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是道德作用赖以发挥的保证。道德建设要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允许一定的多样化、先进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等关系。综上所述,诚信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体现。
一位营销伙伴说,诚信是现代企业的黄金品牌。时至今日,许多知名企业已经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例如,海尔的高层管理者将不合格的冰箱砸掉,就是要实现对市场、对消费者的承诺“决不让一件不合格的海尔冰箱流向市场”。他认为,“诚信”是品牌,也是无形资产,但诚信的建立离不开制度的建设。
2、企业诚信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中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并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是企业确立价值观建设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企业“诚信”缺失,危害将很大,会直接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许多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因为诚信缺失,致使企业品牌一夜倒塌,确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最基本保证。
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但是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是万古长存的,它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一位其他行业的朋友在谈到诚信话题的时候,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伦理观念已深入人心,对其再赋新意,让其再植灵根,对确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是大有好处的。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和开展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中。
营销伙伴们认为,诚信是企业营销文化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和准则。诚信是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诚信可以使企业赢得忠诚的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诚信经营可以使企业赢得更多客户。
诚信文化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良好的信誉可以给企业带来现实的经济收益。保险企业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才能拥有比较广泛的、忠诚度高的客户群,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专家认为,如果保险企业缺乏诚信理念,在经营活动中损害了客户和消费者的利益,虽然短时期内能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看,它是一种自我毁灭。可以说,诚信理念是企业存亡与兴衰的试金石,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3、让诚信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准则
“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那些践踏诚信的人也许能得利于一时,但终将作茧自缚,自食其果;那些制假售假者,或专靠欺蒙诈骗者,则往往在得手一两次后,便会陷入绝境,导致人财两空,有些甚至锒铛入狱。在现代经济社会,即使一个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有誉满全球的品牌优势,建立了很好的销售网络,并且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高学历的管理者队伍,但如果它在财务报表、商品、服务上做假,欺骗商品客户和投资者,丢掉了信用资本,产品就没有人买,合作者和客户没有了,所有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企业必然会陷入困境,并最终在市场中消失。因此,诚信确实是做人、立业之本。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从自身做起,恪守诚信,让诚信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准则;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绚丽多彩,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职场无小事,轻诺必寡信,重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因为他都是在积累你的“品质大厦”,有两三块砖头质量不过关,就可能导致大厦倾斜的危险。
人在职场,七分做人,三分做事。人际关系是职场的根基,否则即使你是靠技术求生存的人,没有和团队的精诚合作,孤军奋战,在现代职场想成功是很困难的。大家知道微软的几乎所有软件和系统都不是某个人的独立作品,都是团队的力量,尽管大家作用不尽相同。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任何本领都是空中楼阁,无法真正创造财富和价值。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企业发展之道,员工立身之本。诚信理念及其建设要求,已随着经济的发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域和方面,为各界所重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涟先生曾说:信用关系市场大局。长江实业总裁李嘉诚先生也说: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事业做大?答曰:无它,一字而已—“信”。那么诚信对于我们供电所的农电员工来说就是忠诚于企业,热爱本职工作,奉献社会;热诚勤地做好岗位工作,精益求精。在客户面前讲信用,信守诺言,实话实说,树立良好的信誉,创建个人诚信品牌,提高公信力,让客户信服;自己溶入到企业中,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树立农电员工的诚信意识是新时期农电管理的要求,笔者就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做一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加强品牌建设。对外要规范使用“国家电网”品牌标识。要重点加强办公、营业和生产场所等标识使用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从常规服务到精益服务、从普遍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塑造供电企业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良好形象。加强营销服务的考核奖惩力度,杜绝营销服务行为中的不足造成对公司诚信美誉度的影响,比如抄表错讹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诚信形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坚持以“规范的服务、合理的流程、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文明的礼仪、创新的活动”,向客户展示诚实守信的形象。
对内要通过培训教育、企业内部活动、内部媒体宣传等,大力宣传公司品牌形象的价值内涵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主人翁”教育,增强企业员工对公司品牌的认知,提升品牌意识,要重视客服人员服装、劳保用品,宣传标语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打造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农电员工为电力事业奉献的荣誉感。
重视领导示范的作用。任何一个单位的上层领导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其下属的行为,影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名人品德言行录》上有这么一个“曹操割发代刑”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都躲到村外,麦熟了也没有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立即派人告诉老百姓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果然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慢行,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一日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的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这时,大臣郭嘉说;“古书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免一死吧。但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就这样给三军做了一个示范,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信任。对于供电所来说其是供电企业的一个直接服务于客户的团队,供电所长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是诚信价值观的示范者,供电所长应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这个这个团队的诚信文化建设。对上,要做到经营业绩数据真实,不弄虚作假,不隐瞒营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高度负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模范遵守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带头开展自我道德修养教育。对下,和员工多沟通交流,做到相互了解和理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要在员工间营造诚信的坦诚相待氛围。结合本所实际,解放思想,创新诚信教育建设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公司《企业文化守则》和《员工守则》,把诚信价值观根植于员工思想深处。
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现阶段农村的供电所主要力量是农电工,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归属感不强,影响企业与农电工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从心理上加以引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目前的发展水平,想大幅度的提高收入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做到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乃至家庭,淡化“农”字影响。在工作上尊重他们,通过对社会提供有偿劳务来增加收入,通过办理养老和医疗等保险来解除后顾之忧,通过提拔优秀的农电工来实现其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让员工看到前进的希望。着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倡导团队精神。设立农电工会,和当地政府协调,接受其党员关系转入,让其有自己的家,有说话的地方,自然调整好心态,员工与供电所之间也自然会产生感情,有利于增加农电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关键词】诚信;诚信文化;会计
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文化建设,会计系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特别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打造诚信形象。
一、夯实思想基础,充分认识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诚信文化是以诚信为思想内涵的一种文化形态,主要指人们关于诚信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等。具体到会计部门,诚信文化则指会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认知和实践,它融合了会计理念、会计文化、会计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是集思想、道德、法律为一体的综合要求,并成为会计人员共同的价值标准和思想认识。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对于各个方面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个人层面来说,诚信文化建设是促使会计人员提高认识、加强自律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诚信文化似和风细雨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影响着会计人员;而诚信理念一旦内化为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诚信文化就会促使其按照诚信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从而杜绝各种造假腐败的诱惑,为个人的人生、事业、家庭建立最根本的防线。从集体层面来讲,诚信文化建设是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塑造会计业形象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培植和倡导优秀的系统诚信文化,可以正确引导会计人员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使其坚定信念,增强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维护会计业的良好形象,为会计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从社会层面来看,诚信文化建设对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会计工作要做到规范执业、优化服务、营造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而这也是优化发展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诚信文化,能够促使会计人员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自觉做到诚信做账、做诚信账,杜绝各种造假腐败苗头,维护市场的公平、正义、诚信和有序,从而可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总之,开展诚信文化建设不管是对于会计人员个人、会计行业,还是对于市场和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诚信文化建设是必需的、必要的、有益的和有效的。
二、抓工作核心,促使诚信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诚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努力探索诚信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方法,把握核心工作,促使其可持续发展。(1)明确内容,有的放矢。诚信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诚信理论,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广大会计人员树立诚信理念,端正从业道德,使诚信从业内化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二是民主法制、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纪律,使会计人员增强社会主义的民主观念和法治观念,做到科学执业、诚信执业、依法执法。三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党的优良传统,优良民族文化和党鲜明的革命风格、优良作风都是诚信文化的瑰宝。四是造假风险意识的宣传,使广大会计人员都能“以诚信为宝”,使心存侥幸者及时受到警示。(2)强化领导,合理组织。俗话说:蛇无头不行。诚信文化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强化组织领导。要切实把诚信文化建设作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行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通盘考虑、全面部署、系统推进,分解任务,狠抓落实,切实加强对诚信文化建设的管理。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诚信文化的建设工作。惟有重视,才会出彩。要把诚信文化建设和机关工作、会计业务工作、干部管理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从全局的高度强调开展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领导干部要成为诚信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传播者和组织管理者。一方面,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树典范、立标杆、做榜样。另一方面,要认真组织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广大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再次,狠抓落实。要把诚信文化建设工作融入日常会计工作中,融入机关建设和党建工作中,融入职工思想工作中,充分调动会计人员参与诚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做到求真务实,使诚信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位。(3)建章立制,确保长效。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诚信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建立持久、科学、完善的运作方式和长效机制,以制度倡导诚信文化、保障诚信文化的长期化、长效化。一要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缺少监督的权力必然趋于膨胀,置于监督真空的工作必然倾向低效,像任何工作一样,诚信文化建设必然要求强化监督与执纪检查,促使会计人员养成规范的从业行为、自觉的维权行为和良好的生活行为,促使会计人员严格自律,严肃工作纪律,严格工作制度。二要建立责任考核机制。按“一岗多责”的要求,将制度建设、监督制约措施、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载体的设计运作、实施绩效考评等为具体内容的诚信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全部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头上,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并把诚信文化建设责任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执政能力和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和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相结合。三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不追究责任,就等于没有落实任务。要使诚信文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加大落实的力度,保证执行力度到位。对检查中发现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予表彰和奖励,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应予大力宣传;而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立足弘扬团队精神强化课改研究合力
教育部新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钟启泉教授说:“新课程要求教师弘扬团队精神,基于共同的课程理念而合作,而不应视为一种工作形态来操纵,它是一种文化的生成。”新课程要求教师既要树立全新的理念,又要达成全新的工作形态,集中团队的智慧。集体备课是教师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的重要体现,为了发挥其在教学研究中的积极作用,我校提出了以下三个要求。
首先要全员解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根据“知识与技能”的阶段性和层次性要求分期达成目标,又要将看似空洞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对此,我校要求教师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并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找出相同知识在新旧课标中的不同要求,并把握新课标的新要求;二是明确新教材内容和新课标要求的对应关系,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三是紧抓课标,紧扣教材,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其次要重点解答高考试题。学校要求教师对课改实验区历年高考试题认真研究并形成独到见解。通过几年的综合与分析,我校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达成了共识:关注知识基础,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关注社会生活,重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关注知识联系,重视主干知识的提炼和知识网络的构建。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学校每年组织一次仿高考专业测试。校长会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对成绩优异的教师提出表扬,而对测试成绩不理想者,由教务科编制诫勉信息,单独发给教师本人。
最后要深入落实备课常规。备课前,需要做好两项前期准备工作。一是教研组长制定新授课教学计划;二是在期初第一次备课组会议上,备课组长根据教学任务的学期安排和各授课教师的特点,布置给教师不同的研读任务。在每周半天的备课会上,由负责专题研读的教师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做中心发言,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读体会和自己的教学设想,然后集体商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统一意见后,教师带着统一的教学框架再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独自备课。这样,既萃聚了集体智慧,又保留了每个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特色。
二、立足教师专业引领突出课程价值导向
新课程和传统课程的最大区别是更加注重课程的文化价值。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但这也是教师难以把握甚至容易忽视的地方。新课程的实施不能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必须让教师掌握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程,实现专业发展,进而促进课堂教学对学生人格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我校在此方面的努力表现为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每学期邀请专家来点评研讨课。听完课后,分学科召开教师会议,先由上课教师陈述设计方案及教学过程的成败点,再请专家根据课改要求进行现场点评。近三年,先后有二十多名专家应邀来我校听课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是坚持每学期分组推出示范课。评课由年级教学主任主持,教学干部全程参与,按照授课教师说课一听课教师点评一教研组长小结的程序进行。近三年,学校每学期组织示范课20节以上,教师们踊跃上课、积极听课、客观点评的教研风气已然形成。
三是坚持对教师外出参赛的支持。学校尽力为参赛教师创造条件,各教研组参赛热情高涨,一旦有参赛机会,全组教师主动参与,并对教学方案出谋划策,积极提供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们还会对试讲教师坦率谈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议。可以说,教师赛前的准备过程就是集体教学研讨的过程,教师的参赛成绩凝聚着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
三、立足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规范
课堂教学规范是教师课堂行为的准则,这既是课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课改后,教师普遍认为学科时间不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由此,我校将实现高效课堂作为追求目标。
制定课堂标准。新授课教学遵循的原则是:能看懂的不要讲,看不懂的要讲透,前后联系要贯通,从字缝看出字来。复习课教学遵循的原则是:讲知识重难点,讲知识交叉点,讲知识易混点;学生已经熟悉的不讲,学生自学能懂的不讲,讲后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落实教学常规。新课改不是放弃传统的教学常规而盲目追求新招数。我校要求教师上课时要语言精练、板书醒目,语言、板书、演示与课件有机结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环节,即教师进入课堂后关好教室门,课前礼仪结束待学生坐下安静后再开口说话,每堂课必须板书课题并有完整的板书设计,下课前必须有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和课外学习要求,机智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等。
形成评价导向。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新课程总的价值取向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把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定位在六个字上:目标、效益、发展。所谓目标,就是每堂课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关注过程与方法,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谓效益,就是课堂容量足够,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恰到好处,教学活动落到实处;所谓发展,就是关注课程的生成,重视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新城镇化 生态文化 城市建设
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城市生态系统”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新城镇化”就是对城市生态发展、循环发展、科学发展的最好实践。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城镇化的质量与效益、资源的保护和集约、城市生活系统的平衡以及城镇化过程的内生动力。在这种过程当中,文化是检验城市生态健康的重要环节,是刺激城市良性发展的积极因素。2014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将更关注城市文化病中物质流、能量流的失衡,注重城市文化各系统“生态链”的组合、承接和贯通。它如同中医的理论一样,注重的是五脏和体脉的流通,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在能量转化和各种因素的平衡下,维持城市文化自我的生长、造血和传递,以发挥文化传承城市的历史,体现城市的特色,映射市民的心理,代表着城市人格的独特作用。
文化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它往往只需要投入很小的成本,就能获得较大的“收益”,而且它的价值由消费者来评估,可以被“无限量”的放大。同时,文化的形态是软性的,具备高速的流动性,它可以随意地附加在各种事物上,形成各种形态,对事物产生影响,变换各种性质。此外,文化是不可复制的,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都有不同。最后,文化受制于环境,不同的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文化,文化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同时也像晴雨表一样,映衬着环境的丝毫变化。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城市系统的“生物链”中,文化是最具备生态化的因素。
城市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而文化作为系统中的重要脏器又包含着运转的子系统,如果城市的文化生态系统是健康和通畅的,就能为城市总体的良性发展输送积极因子。反之,如同人身体的病患一样,若在小处郁积,长年累月,必遍布全身,无药可及。
(1)文化城市生态的生长条件。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和雨露,城市文化的萌发茁壮同样如此。城市作为一个人类群体生活的高度汇聚地,文化的生长需要稳定的社会体系和制度保障;需要能够为文化的具象化产品提供的经济支持;需要文化自身对民众生活和思想的依附;更需要能够代代相传为文化创造、承接、收集、传播、改造所为止付出的人。只有这四个因素都能具备,一个城市文化才能作为系统而运行。
(2)文化城市生态的根基。事物缺少根基,便无法立稳,无法支撑,更不会形成基本的事物形态。一座城市的文化根基首先应该是她的人文精神,人们在建设城市以及通过城市互相交流往来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理念、规则就是城市的人文精神。其次是城市的历史传统。城市的形成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汇杂着各种政治、历史事件以及人们对每一个时代的理解,否定历史,就是绞杀了城市的童年。再次,是城市的地域特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不同地域的民众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等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形态自然是不同的。第四,民族与家族的因素。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发展衍生的过程中,与宗教、哲学、风俗、族群迁徙等都产生了很多关联;而家族则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单元,尤其在中国传统宗法制的影响下,更是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她们都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
(3)文化城市生态的发展脉络。脉络遍布全身,如树叶上的纹理一般既输送着营养,又决定着生长的活力和外延的张力。笔者认为,影响城市文化发展脉络的因素有三。其一,为城市文化的准确定位。给一座城市合理的文化定位,是将城市文化模糊的零散的表现具体化、概念化、逻辑化,通过符合城市文化特征的口号、宣传语、价值观、理念、发展纲要、政策法规等,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布局规划、旅游设计、建筑风格和城市精神等产生影响。其二,城市文化的传承和改造。如同一棵大树一样,好的枝干要给于爱惜和保护,病痛的冗赘的枝叶就要及时剪掉,或是通过救治和嫁接使其具备更旺盛的生命力。其三,城市文化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城市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哪些是需要传承的,哪些是需要改造的,这些都要符合时代的特点,要在时代新鲜的空气和土壤中吸取养料;同时,要能够预见到未来生存条件的变化,观察到新生的可以被利用的文化因子,这些都会影响到城市文化脉络的延伸和扩展。
(4)文化城市生态的造血系统。城市文化的发掘与发展不能靠空谈口号、只赚吆喝,要能够自给自足,生生不息。这就需要她要有强大的造血系统,保障她能够自我吸收、消化、排毒、修复和聚能。这里面,体制建设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才能让城市文化成为真正的社会有机体,在优胜劣汰中增强文化内核的免疫力和辐射力。其次、文化队伍的素质建设。任何一个领域都缺少不了人的带动,人的素质甚至可以决定他所从事的行业的兴衰,一支具备高智能、懂大势、专业强、善钻研的文化队伍,自然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文化的兴盛贡献能量。最后,是硬件建设。文化本身是一个软体性的事物,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意识形态,但将她诠释、表达和展现的时候,却需要具体的物质构件。这个时候硬件建设不仅不可或缺,而且与人们接触密切,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程度。所以,要建设立体式的围绕人们感官感受的硬件媒介,为文化的传递和再生产提供保障。
(5)文化城市生态的花与果。花就要百花齐放、色彩缤纷,才能体现妖娆,赢得关注。千姿百态的文化形态就如同花儿一样,争奇斗艳。但有的花开过了一次,就枯萎凋落了;有的花开过了一季,还会再开;还有的花,虽然花不美丽,但果实芬香。我们要说,文化形态的价值转换就如同花变成果的过程,花只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不会解决人生理上的需求,但果实却能变成人的饮食、衣装。所以,只有能够生长出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果实:文化产业、文化作品和文化人,文化才能实现花到果的转变,才能凸显出对于整个城市系统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说,城市文化既要开花,也要结果,既要开美丽的花,也要结优良的果。
(6)文化城市生态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生态化的城市文化具备着光合作用的特质,对整个城市运行体系发挥着基础作用。第一、文化可以消除城市发展中的一些痼疾,如环境保护、重复建设、市民素质、资源分配、社会稳定等问题。第二,文化可以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收集、凝练、统一市民的行为观念,规范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第三,文化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文化总是从哲学、科学的角度来揭示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本质,她是不断的沉淀、积累、沿承和发展的结果,在她的引领下,城市才能逐渐从落后走向进步。第四,文化会产生经济效益,文化同样可以发挥产能,创造社会价值,输出文化产品,为城市经济的总体发展发挥作用。第五,文化会对城市格局设计和城市美学风格产生影响,而这些正是城市可以在人们视线感知中最直观的东西,是城市成为品牌的重要因素,文化必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它们。正因为这些功能,文化发挥着城市生物链中最低层的作用,直接决定着能否给与城市基本的养料,维持整个城市系统的可持续运转。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144-02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十提出,城镇化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发展重点,也是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持久增长动力。中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到2012年的52.57%[1],2013年还将预期达到53.37%,平均以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递增,快速的城镇化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
未来十到二十年将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新一届政府主要推动的一项经济政策,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以摊大饼、高能耗、城市要素供给不可持续为特征的“外延式扩张”的旧型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要走“内聚式发展”的道路,其核心是人的市民化,当前尤其要解决的是已经长期在城市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然而农民市民化是一项高成本的改革,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城市居民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这五方面的基本权利保障和公共服务,需要大量公共投入。据国研中心测算,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超过1 000万的农村人口进城,而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需要投资9万元,即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点相关的投资就可能超过1万亿元[2]。据《中心城市绿皮书》推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将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预计社会保障和市政公共设施支出共计将超过30万亿元[3]。
过去的十几年,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投融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近年来,除预算内收入之外,各地财政收入可投入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日益不足,城市土地出让金不断减少,地方债务投融资平台风险逐渐显现,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大。如何有效筹措资金,如何对中国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加以改革与创新,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当前城镇化建设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
一直以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基层政府本已十分有限的财政资金,各地地方财政收入扣除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支出后,可直接用于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根据审计署公告,全国2 000多个县级市中,仅54个县级政府没有举债,至2010年底,有99个县级政府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200%[3]。近些年,许多省市为了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都在大力开展试点中心镇建设。但很多中心镇原有基础设施落后,要建设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采取的基本上是“以奖代补”的形式,中心镇只有上马建设项目才会得到中央以及省市财政的一定资金支持,但如果城镇自己不配套资金就拿不到相应的补助资金。每个上马的项目都要投入配套资金,本就困难的基层财政更加捉襟见肘,使得一些急需建设的基础设施资金难以落实,制约了城镇化的建设。
(二)旧型城镇化融资模式必须变革
旧型城市化道路走的是以土地融资、土地财政、土地扩张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这种旧模式以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为主导的投融资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主要是地方政府、开发商以及少部分近郊农民从中获利。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一次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国旧型城镇化是由赚取土地差价推动的。”地方政府一方面低价出让工业用地,另一方面高价出让商、住用地。土地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向融资平台注入的主要资产,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债务的担保或抵押,也依赖土地这种优质抵押品的升值所带来的土地出让收入。这种投融资模式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城镇化基础建设投资资金主要依靠以土地财政为基础的预算外资金支撑,风险会随着时间积聚,一旦房地产出现泡沫,地方债务问题将非常突出。
(三)城镇化投融资平台存在风险,投融资机制不够健全
城镇化发展涉及公共服务供给、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量需要资金投入的任务,而依靠土地出让金和财政税收难以满足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为了有效缓解城镇化建设的资金困境,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通过建立地方商业银行、成立城司和城建公司等途径搭建地方投融资平台,以调动当地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然而当前运行的城镇化投融资平台存在着不少风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巨额融资极易形成巨大规模的政府债务。第二,融资平台内的公司运作不够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合理。第三,融资平台缺乏外在约束机制。第四,各地城投、开投、交投等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都较高,也都面临资金周转难、融资压力大的困境。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投融资的长效机制。
(四)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聚财理念和理财方式不尽合理
当前,地方政府在融资管理方面,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和传统金融理论的影响,调整预算内资金及分配范围成为财政的长期工作。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强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但财政能调控的资金仍然十分有限。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比例上看,市政债券、股票融资所占比重偏低,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占有绝对比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建设靠财政、经营靠政府”的状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政府亟需转变聚财观念,改变理财方式,从全社会资金的运筹和调节着眼,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建设。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的创新
(一)政策创新,促进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创新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全社会的资金向城镇化建设倾斜。在城镇化建设中,让公益性项目能容易获得政府信用担保支持,准经营性项目在资本市场得到投资,经营性项目能获取各类产业基金、民间资本的青睐。政策创新就要充分考虑城乡之间的要求,在公共服务供给和收支上进行灵活安排。要尽量引导城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城镇化融资方式多样化,适当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探索基础设施建设与具有收益的项目周边物业开发特许经营挂钩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组建重点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封闭运作的项目公司。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关键在于控制高速增长的债务总量,在微观层面上加速现金流动,确保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形成地方经济增长与债务的良性循环。为了解决城镇化建设内涵多样、规模巨大的投资需求,政府财政在融资过程中应强调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民营资本和外资共同参与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和外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平台创新,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
传统的地方平台主导、依托政府信用和债务增长的融资模式,有一个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债台高筑。这种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模式往往就把项目和资金分割执行,比如说水利项目、垃圾处理项目、公路项目等都是彼此割裂的,不符合现在新型城镇化需要的集聚效应,易造成城镇化失去集聚优势。应充分发挥政府对规划资源和土地一级市场资源调控的职能,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大幅提升政府性资源的开发效率。
(三)机制创新,建立地方财力稳定增长机制
地方政府应积极争取国家给予大力支持,主要是强化地方的主体税种,增强地方政府财政保障能力。各地政府应合理确定县、镇之间的税收分配比例,理顺财税关系,改革财务预算、决算制度,使小城镇财政独立,有自己的预算权。国家要在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筹建城镇一级国库,要求小城镇基于本地建设特色安排财政支出,要建立和完善小城镇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级次“扁平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从而保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四)金融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
金融创新就是要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多渠道满足城镇化融资需求。一要创新信贷管理制度,扩大对城镇化的信贷供给。受益于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转向城镇产业基础的壮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及进城人口的消费需求将成为可能。商业银行要努力配合各级政府做好资金筹措计划,通过时间和期限的合理安排,创新并不断丰富融资工具,积极支持符合各地城镇资源禀赋、具有发展前景的优势行业和企业。二要发展农地金融,让农地流转收益成为农民工创业置业的资本,解决农民工草根创业的融资需求。土地一方面有生存保障的功能,另一方面有致富资本的功能。城镇化中“钱从哪儿来”,关键要靠金融改革,唤醒农民土地这项“沉睡的资本”[4]。农地金融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金融创新。如今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资金支持。广泛开展农地金融,把农村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贷款融资,可以解决农民工创业的资金需求。中国农地质押贷款发展比较缓慢,要探索土地流转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方式,把土地的级差收入和长期增值收入真正归还给农民。三要发展民营银行和其他民营金融机构,用草根金融来支持草根经济和草根创业。城乡一体化需要草根金融,草根金融是基层的微型金融机构,适应草根经济的小、散、弱、多,缺少抵质押物,几乎没有正规财务报表等特点,拥有专业的队伍、独特的流程和考核激励机制,深植基层,服务于草根经济。当前要放松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促进城市社区中小银行等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形成多元适度竞争的草根金融体系。
总之,只要各地政府根据本地区城镇化建设需要,对投融资政策与机制进行改革创新,中国城镇化建设投融资问题是能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合理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刘文韬.破解城镇化投资难题[N].湖南日报,2013-03-10.
[2] 龚维松.多渠道构建城镇化投融资体系[N].上海证券报,2013-03-07.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重要保障和主要动力。面对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诸多失衡问题,我们必须积极推动人口迁移转换、城镇产业优化升级、城镇空间积聚和功能完善,实现我国城镇化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转变,推动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人口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迁移和转换的统一过程。促进人口的迁转均衡应把人放在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以人为本,既着力解决“进入”问题,更着力解决“融入”问题。第一,要进一步完善福利与户籍相分离的人口管理制度,加快落实稳定居住为依据的城市户籍准入制度,以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农民工为重点,把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具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市居民。第二,推动城市户籍准入与农民土地权利分离。充分尊重农民自主选择权,同步完善征地和土地流转制度,支持农村生产要素和资源参与市场平等交换的权利主张,使农民留乡有地有收益,离开土地也有保障,这样既有助于解决和减少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矛盾问题,同时也为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留下一定的缓冲空间。第三,加快推进就业、教育、住房、社保等制度的改革步伐,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共治和成果共享,尊重与重视转移人口表达意愿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逐步形成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统一平等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同时特别重视转移人口后代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做好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以避免代际发展机会的缺失。在确保城市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城市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实现城市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二、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城镇化建设
(一)实行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模式
在加强新型城镇化中,生态文明经济呈现“三低一高”(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特点,生态文明经济由生态化技术体系支撑,生态化技术体系从技术研发开始就考虑维持“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持续、协调、全面发展。生态化技术体系在应用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充分考虑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重视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以既满足人的需要又有益于生态平衡为尺度,力图兼顾当代人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地球生命系统的整体利益。在加强新型城镇化中,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消费型经济都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使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相协调,在比较宏观的方面,较少关注社会因素;侧重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绿色经济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上的绿色经济是指立足于“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持续、协调发展,以人类健康和保护自然为目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与最优化的经济发展形态;微观上的绿色经济是指工业产品、农业产品、服务产品在生产、加工、营销和消费等环节,无污染的、不损害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和消费范式;侧重自然、人、社会的健康与发展。在生态文明经济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传统经济中发达的水平维和强大的力量维,摈弃传统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的负效益和负价值,应用现代生态化技术体系武装改造传统产业,在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把传统经济的改造、提升融入到生态文明经济的发展当中,能够使它们有机联系、协同发展,相辅相成,既互相补充又互相促进,构成一个系统,形成生态文明经济体系,具有更强大的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环境的日益恶化,体系较完备的法律系统,对城乡环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将引导环境指导思想从环境末端治理向环境的防治改善转变。我们亟需填补有关环保领域法律、法规的空白,出台必要的支持实施措施,使环境工作法律监控无死角。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第一,以法律的形式明晰企业关于环境治理的权利和义务,采取守法激励政策切实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第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的规范化和可操作性。以美国为例,美国环境执法的主要行政机构是美国环境保护局(简称USEPA),在USEPA的推动下,美国已经建立起一个高度完备、严密法律制度体系。有《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各个细则,凡构成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源都在法律的严密监控下。第三,应制定严格的处罚条例,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明确环保部门环保责任制度,对环境违法行为,既要处罚环境违法单位,又要处罚环境违法行为所在环保部门的相关责任人,确保执行让法律不再成为一纸空文。第四,应该制定针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法规及具体实施的细则,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比城市的环境治理更加复杂,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考证制定严密、科学的法律规范。虽然相继出台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等农业环境制度性标准。
(三)制定和完善生态保护经济政策
[关键词] 小城镇 社区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建设
发展小城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农民问题,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发展的进程,也是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而要处理好农民市民化问题,就必须加强小城镇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因为社区文化建设能帮助进入小城镇的农民顺利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社会变迁,化解农民市民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所指的小城镇,包括县级市、建制镇(包括县城)和非建制镇。
一、农村社区文化与城镇社区文化的分析比较
在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对进城农民以前所处的农村社区文化和现在所处的城镇社区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1.农村社区文化
重血缘和地缘关系,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亲属观念较强;邻里关系融洽,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较强;交往面较窄,活动范围较小;思想比较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生活具有较强的散漫性和无序性,时间观念较差,生活节奏较慢;文化素质较低,封建迷信思想较重;生活方式简单、文娱活动贫乏;农民整体或个体生活技能比较单一,除种养殖技能外,很少掌握其他技能;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工具落后;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较差;对交通规则和其他各种规章制度不够重视;不怕吃苦,忍耐力较强。
2.城镇社区文化
重业缘和组织关系;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亲属观念较弱;邻里关系淡漠,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较弱;交往面较宽,活动范围较广;思想较开放,易接受新事物;时间观念较强,生活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和条理性;文化素质较高;封建迷信思想已十分淡泊;生活方式多元化,文娱活动内容丰富;居民整体或个体的生活技能多种多样;生产力水平较高,生产工具先进;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较强;但吃苦耐劳精神不足。
二、农民对社区文化差异的体验
由于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动到城镇的农民大多干的是城里人不肯干或不屑干的建筑、搬运、环卫、家政、回收废品等脏累险活。再加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尚未完全解体,现行的户籍制度对农民还有许多限制,并由此出现子女入学、升学、就业、参军等方面的困难。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使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难以完全享有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进城农民还难以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平等的财产权、休息权、教育权、劳动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等,甚至连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
农民虽然进了城门,但在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面对陌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前在农村时那种从容恬淡、节奏缓慢的生产生活方式、融洽的邻里关系等都不见了,普遍会出现一时难以适应的感觉,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文化震惊”现象,难以真正地融入城镇生活。
不过,由于小城镇社区文化处在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的边缘地带,属于边际文化,或者说小城镇社区文化处于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的交界地带,尽管更多的带有城市社区文化的特征,但和大中城市的社区文化特征相比,它与农村社区文化更接近一些。因此,农民来到小城镇以后,相对来说,还少了一些来到大中城市后那种诚惶诚恐、自卑自贱、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感觉。
三、文化差异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1.社会角色转换困难
农民在从农村社区走进城镇社区以后,开始扮演一个全新的城镇居民角色,但部分人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角色的转换,特别是在生活方式方面,还保留着农村的家庭生活方式。这些与城镇社区生活方式不相符的旧习使他们难以融入城镇社区的生活。而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一部分人便对角色转换产生心理抵触情绪,导致融入城镇社区更加困难,普遍出现角色冲突、角色不清和角色失败等社会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2.继续社会化出现障碍
由于新旧两种社区文化的差异,在角色转换困难的同时,继续社会化也出现了一些障碍。主要表现为难以完全理解、接受、认同城镇新的生活观念及生产生活方式,而小城镇社区又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接纳农民、帮助他们进行继续社会化的机制。进入城镇社区的农民在缺少外来帮助的情况下,主要靠自发的、不太有效的方式方法,艰难地进行着继续社会化,导致进展缓慢,收效不大,出现了种种文化、心理方面的障碍,甚至出现了继续社会化中断,产生一些不当的越轨行为。
3.缺乏正常的社会互动
由于部分原有居民常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冷眼看待进城农民,不愿、不屑主动与进城农民交流沟通,加重了进城农民的思想负担,而部分进城农民由于自身等多种原因,又难以与原有居民正常沟通,至于小城镇社区组织,也缺乏对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协调沟通,从而影响了新旧居民正常的社会互动。
4.催生边缘社会群体
由于与小城镇社区文化格格不入,加之受到某些来自城镇主文化的排斥,部分农民便自发的形成一个以同姓、同族、同乡等为单位的边缘群体,他们通常由从事某一种或某一类职业的人组成,由于其身份、背景、职业、地位的同质性较强,能产生较强的合力,能够把持小城镇社区内某一行业或职业,当这一群体与主文化发生磨擦或冲突时,往往对小城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相当大的消极性。如小城镇社区中出现的菜帮、肉帮、搬运帮、摩托帮、废品收购帮等,某些菜帮肉帮能垄断小城镇社区的农贸市场。
5.产生与城镇社区主文化对立的反文化
农民在市民化进程中,由于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低下,普遍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既渴望拥有自尊和自信,又不得不选择宽容和忍耐,对流入地区和单位没有认同感、归属感,缺乏主人翁意识。那些对城镇社区文化感到迷茫、又未能融入其中的,不甘城镇文化的排斥,但又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彷徨与失落感的笼罩中,部分人逐渐滋生起了对抗城镇社区文化的反文化,对城镇文化主导的一切采取仇视、对立的立场,并常伴有越轨行为,干扰了小城镇社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给小城镇的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近年来小城镇社区中的抢劫、凶杀等恶性案件发案率长期居高不下,与农民市民化进程中滋生的反文化不无关系。
四、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把握农民市民化这一时代背景,找准切入点,由各级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新旧居民共同努力来完成。
1.正确处理新旧社区文化的关系
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农村社区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的关系。凡是不适应城镇社区生活发展的,都要破除,如农村社区文化中的自由散漫思想、封建迷信思想、卫生习惯较差等方面。凡是同城镇生活与发展并行不悖的,都可以保留,有的还可以发扬光大,如吃苦耐劳、纯朴诚实等。
当然,针对农村社区文化与城镇社区文化的实际差异,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发挥城镇社区文化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加强社区文化教育,让正在市民化的农民解放思想,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培养公德意识、卫生意识、参与意识,不断提高正在市民化的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尽快适应并融入城镇社区文化,顺利实现农民非农民化。
2.妥善解决有关的社会问题
要正确引导,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以适应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化解角色失调、继续社会化障碍和社会互动不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联谊活动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娱活动等形式,努力营造一个让农民能够广泛参与的城镇社区文化环境,增进新旧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接纳,让正在市民化的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传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在思想上走向开放,拥有积极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从而逐步消除新旧居民间交流沟通方面的障碍,缩短心理距离,培养新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和手段,积极引导和疏导,争取边缘群体的回归;要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用城镇社区主文化去同化、融合反文化,使其分化和转化。比如,对已经成为边缘群体的肉帮所采取的罢市等过急行为,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破坏行为,而要尽快了解动机和原因,如果仅是为了垄断市场,追求最大利润,要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区别对待,对其中的煸动、组织者,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对跟从者就宜从宽。对因其他原因造成的罢市,政府和社区组织在说服教育的同时,更要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消除影响他们正常营业的障碍。当然,对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予以打击,以弘扬城镇社区主文化,确保城镇社区的健康发展。
3.营造和谐宽松的制度文化环境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基础上,推动土地流转,加速城乡统筹步伐,使进城农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逐渐享有与原住居民同等的权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使在城镇中有相对稳定的职业、相对稳定的收入、相对稳定的住所的进城农民及其家属,获得合法居住、工作的权利。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户口,取消种种限制,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促进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就业。
打通农民转化为市民的其他制度通道。政府应从法律政策方面提供支持,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居扶持、服务均衡等方面,保证区新旧居民在社会权利上实现平等对待,享受同样的公民待遇。工会应当加大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建立基层组织的力度,不断增强农民工的民主管理能力。在子女入学、升学等方面,也应使进城农民尽快取得平等的合法权。从而减少新旧居民在制度文化上的差异性,增加同质性,为小城镇社区营造宽松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人民日报,2004,11
[2]杨心恒:从乡土社会到工业文明:转型中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M].社会学家的眼光,1998,9
[3]郑杭生 吴力子:“农民”理论与政策体系急需重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4]高 华: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的构建与积累[J].中国选举与治理,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