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建筑设计范文

城乡建筑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建筑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建筑设计

第1篇:城乡建筑设计范文

一、全面放开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市场,加强设计方案征集工作

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市场,推行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多方案征集和优选工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建设项目情况,广泛吸纳、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单位,鼓励资质高、信誉好的设计单位参与我市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有关法规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和运作程序,规范设计方案征集、评议、监督和协调工作。

为提高设计方案水平和质量,城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重要区片详细规划的编制,要在符合资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规划项目情况结合设计单位业绩综合比选确定规划编制单位,吸纳先进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做到高起点规划。重要地段成片开发项目的详细规划设计和单体(群体)建筑设计方案,公共建筑规模10000平方米以上或沿城市主要道路、重要景观节点、城市公共绿地、广场周边及对景观有特殊要求地段的建筑单体,一律采取广泛征集、专家评议的方式优选设计方案。一般地区的建设项目,也要通过多方案比选的方式确定设计方案。优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要体现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完善配套公共设施,营造优美城市景观,本着“经济、实用、美观”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原则,统筹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提高城乡景观品位与内涵,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二、严格规划决策运行程序,提高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科学化水平

城乡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的决策,实行“部门问策、专家议策、社会征策、规委决策、阳光亮策”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部门协调联动、专家技术咨询论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运行程序,确保城乡规划建设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设计方案的评议应在综合城乡规划管理要求、专家评议意见和建设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推荐方案。

城乡规划的审议决策,按照规划事项实行由市规划委员会、市政府、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审查决策工作制度。城乡规划审批与规划实施的管理,除需要上报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的城乡规划之外,按照法定要求及程序,实行市政府和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两级审批工作制度。

强化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决策程序。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市区河道景观控制规划方案和整治规划方案;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占地5公顷以上或单体建筑规模10000平方米以上、以及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主要道路交叉口周边的公建项目及城市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占地10公顷以上的居住小区及重要工业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古城区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7处建设控制地带以及东、西大街、城隍庙街、北大街等传统历史街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在组织专家委员会评议后,需提交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决策。

强化城乡规划公示制度。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后,应结合项目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审批后的规划成果,应予以公告。经规划许可的建设工程,要将规划许可内容和要求在现场进行公示。

三、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确保规划和建筑设计严格落实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充分采纳专家评议推荐意见的基础上,要结合城乡规划管理相关要求,认真做好设计方案审查审定工作。为确保设计方案的深化落实,无论获选方案设计单位是本地,还是外埠的,单体或群体建筑施工图设计,原则上由获选方案设计单位负责。城乡规划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设计方案征集与施工图设计合同审查等相关工作的衔接和协调。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和施工图设计,应严格按照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对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擅自变更已经审定的设计方案造成建设工程设计总平面图、施工图设计与审定方案不一致,违反有关要求,导致设计水平下降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责令改正,若拒不改正,且属于不具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条件的,将不予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于不认真落实规划设计条件和有关规范要求,弄虚作假、违背职业道德进行设计的,应予以警告,问题严重的,有关部门要追究单位和设计人责任。

第2篇:城乡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建筑;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着诸如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等许多社会问题,臭氧空洞、土地沙漠化、空气与水资源污染等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科学设计生态建筑,可以营造出一个美好和谐的生存环境。

一、何为生态建筑

(一)概念

生态建筑是一种立足于当地自然条件,以生态学和建筑学为指导理论,依靠科学手段建造,与周围环境达到有机结合的建筑综合体。生态建筑综合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一体,具有节能、节水、降低污染的优点,通过有效调节室内的气候条件与生物气候状况,使人们享受到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针对城乡规划的设计中,生态建筑的建设需求对建筑的总规划、布局立面的设计与具体施工产生了更严格的要求。从事城乡规划的设计师必须要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其知识面必须涉及生态学、建筑学、实用科学等多个领域。优秀的规划师将会依靠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力,将建筑与艺术相结合,使居住者享受到舒适居住条件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美的感受。

(二)意义

生态建筑设计对于城乡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建筑发展史都离不开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建筑既代表着所处地区的民族特色,也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在某一段时期内,人们片面追求建筑的社会性,而忽视了建筑的生态性。生态建筑学的诞生与发展使得人类又开始重新重视起生态与社会的协调建设。生态建筑学若要解决复杂的城乡生态问题,必会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走上综合方向的研究道路。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重点

生态建筑,以生态需求为重点,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绿化

生态建筑的建设重点是要兼顾邻近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不可对周围的土地造成破坏,建筑区内要进行适当的绿化,给居住者以田园般的美好享受。

(二)节能

生态建筑依托于现代科学技术,对能源使用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高技术含量设备充分利用新型自然能源,来造就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体系。

(三)人文感受

生态建筑究其本质依然是提供给人类居住的场所,因此需要对人文环境带来的舒适感受加以重视。以现代建筑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居住者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四)取材自然

生态建筑要注意外在风格的设计,尽量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取材也尽量选择周围环境产出的材料,进行创新应用。在保证原有环境的同时,有效的利用了周围的环境,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五)空间留余

生态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要保留一定的空间,可以降低建筑及相关废弃物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可以留待以后进行改造。

三、生态建筑设计的现有问题

(一)现代化技术不能切实运用其中

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得高新技术逐渐应用于各行业各领域中,进行城乡规划时可以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提高生态建筑的节能效果。然而,理想与现实不符,城乡规划并没有充分的使用那些高新现代化技术手段,直接造成生态建筑欠缺现代化水平。

(二)缺乏精确的认识,理论意识比较薄弱

我们知道,生态建筑对室内环境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且其寿命较普通建筑可以延长多年,但是目前人们还是缺乏对生态建筑重要性的认识。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建筑设计缺乏对生态理念的运用,仅仅是选择一些花草种植与建筑物附近作为点缀,流于表面,无法达到城乡规划建设生态建筑的实际要求。

(三)理论与实际缺乏有效的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能够指导实践,其正确与否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生态建筑的设计理论来源于持续不断的建设实践过程,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建设活动进行指导。目前存在于生态建筑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即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轻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或直接使用理论,不做具体的分析和修改;或不对理论作细致研究,盲目的进行生态建筑设计。

另外,现有的理论研究对象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明显城乡差距的农村区域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尤其是东北三省的农村,即便有几篇相关的文章作为参考,其研究成果也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所有生态建筑的实践活动都是依靠自身进行探索。

(四)资源使用混乱

即便是经济发达地区,某些机构在规划土地时也会无视法律法规,越权审批,造成不良影响。进行建设时,会胡乱占用耕地,造成资源浪费。

四、解决对策

(一)理念创新,革新设计方法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际状况在不断发展,理论也不会一成不变。运用生态建筑学理论指导生态建筑设计时,要注意随时更新现有的理论知识,摒弃陈旧无用的理念,汲取创新性理念,促进生态建筑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参考优秀的设计经验,通过调研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修改,使生态建筑能够最大程度的融合于当地环境。

(二)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我国社会目前正经历着多种体制的创新性改革,如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等。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可以排除掉旧制度中阻碍城乡建设的不利部分,保留下来的科学体制可以更有效的促进生态建筑理论与城乡设计规划的有机结合。在体制改革的实际过程中,必须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按照城乡规划的需求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建设兼有人文理念与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建筑,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节省占用空间,促进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三)发展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

现代化建设对政治文明建设有着很高的要求,政治文明的建设将会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城乡规划要依《城乡规划法》实行,通过编订、审核、落实等多个环节进行完善。城乡规划可以调动各阶层积极参与:首先政府要加强行政手段的力度,其次加强信息的披露,令公众能够充分的参与其中,最后各部门进行协作联系,强化行政部门的监督力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城乡规划的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

(四)强化生态建筑的自然调节水平

生态建筑的优势在于其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生态建筑的设计重点之一就在于建筑物调节气候的能力。生态建筑在设计时,会留有一定的备用空间,以便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能够随时进行整改。生态建筑的布局要兼顾采光与通气性,可以多布置绿色植物来净化环境、调节温度湿度,同时也要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抵抗水平,最大程度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

生态建筑是我国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的新方向,生态建筑学立足于生态学和建筑学,指导城乡规划走向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科学发展道路。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要兼顾建筑、居住者、自然生态三者的和谐共融。在我国城乡规划的过程中,生态建筑的发展过程依然存在着许多缺陷。为促进城乡生态建设,需要国家、政府、各机构、公众的充分参与,以具体实际为立足点,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达到生态建筑理念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叶龙,沈永伟.浅析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

[2]汤俊军.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现代园艺,2013(22).

[3]姚瑞峰.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

第3篇:城乡建筑设计范文

1  原始分析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原始分析环节就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设计难度大幅增加。如果运用传统分析方式,那么就需要由人脑完成一切工作,而且即使投入大量人力、时间完成了这些工作,原始条件对最后的作用也是模糊的。

2  程序编写

作为一种数学计算过程,程序编写主要是将原始分析得到的关于被设计事物的相关因素,通过数学计算方法转化为设计目的产品的电脑程序。建筑原始分析和目的物设计需要程序编写的连接。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①可以调整编写程序中的一系列参数,但是设计目的物会受到调整结果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对影响设计目标的因素设定了一系列参数,并且由参数变量产生这些目标物。②在建筑设计中,有一定的数字逻辑关系存在于设计目的物形态中,通过详细分析具体设计项目条件产生的对位关系就是这种数字逻辑关系。

3  随机生成

计算机在以上程序的基础上,从一定逻辑关系出发,随机生成设计物的某些内容的过程就是随机生成。值得强调的是,这并不代表随机生成的结果是非特定的,它是建立在前面设计程序和对得到的参数进行逻辑处理的基础上。此外,随机结果并不是唯一的,而是供人们参考、选择的一系列结果。

4  交互引导

交互引导包括人机交互和人工引导两个方面。其中,人机交互指的是随机生成完成后,计算机和人开展的调整不合理之处、对设计进行完善等人机交互工作;人工引导指的是人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计算机在人的引导下完成设计工作。这就要求专业设计人员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并且严格检查、认真处理设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第4篇:城乡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设计监理:奖励薪酬:建筑工程项目

中图分类号:TU71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3-0106-02

1 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推行设计监理制度,大多数学者都持肯定态度,但对于设计监理制度的完备性以及实施细则,目前已颁布的相关建设法规均没有给出详细说明,虽然在理论上有很多学者不断进行探索和讨论,但至今鲜有实施设计监理的工程实例报道。尽管如此,目前国内建筑工程项目中仍有许多工作范畴本质上属于设计监理的内容:一是政府部门设立的建设行业设计监理试点,如1997年上海城交委就曾指定了上海华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作为设计监理试点单位;二是项目投资方有意识地聘请工程管理公司在项目策划、设计期间独立开展的咨询工作;三是应业主要求,设计人员对项目设计所做的方案优化和限额设计。

建筑业内有关资料表明,工程上出现质量问题40%在于设计原因,投资问题中80%取决于设计。因此对设计过程进行监理可以有效控制投资和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但由于目前的设计监理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存在制度建设薄弱、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导致了投资控制难度加大,难以获得最优设计方案以及设计建模的合理性等问题,为了较深入的探讨这些问题,本文拟从设计监理组织、监理工作机制、设计质量的整体评价以及设计监理激励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

2 设计监理组织

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监理组织,在设立的初期,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应采取主要由政府牵头、相关协会积极参与的办法解决,即应首先在建设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的设计监理管理机构,负责制定相关的设计监理制度与法规、建立健全设计监理组织的形成机制。

在设置了设计监理主管部门之后,重点是由行业协会负责建立设计监理单位的资质评定机制,以确保从事设计监理工作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条件,这些条件应包括:

2.1 设计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2 设计监理单位必须具有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注册造价师和注册监理工程师资质的人员:

2.3 设计监理单位的主管单位是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有了设计监理主管部门和相应的资质评定机制,就可以逐步培养、评定出合格的项目设计监理单位。

3 设计监理的工作机制

3.1 设计监理工作的独立性

设计监理单位从事监理性质的工作,应该具备明确的“独立第三方”属性。从而保证在监理工作中的公平、公正行为。为了使设计监理在项目中做到真正的独立第三方,就要解决监理工作的执业资格与经济独立性。因此,本文提出保证设计监理独立性的几项配套措施:

3.1.1 实行新的执业资格与签署制度

实行设计监理师职业资格制度,设计监理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应专业的国家注册人员资格,才能签署相关的设计监理文件:

3.1.2 明晰设计监理的依据

设计监理的依据是业主提供的设计监理任务书、投资项目估算说明书、国家颁布的最设计标准和规范、设计方案的优化准则,以及其他与设计项目有关的资料;

3.1.3 明确设计监理人员的工作范围

设计监理人员在专业职责上需受建设主管部门(如设计监理处)或行业协会的监督,工作内容上受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约束,除此之外的监理行为则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3.2 设计监理与设计人员的沟通

设计阶段主要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阶段,作为设计监理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也可分两个阶段实施。

设计监理第一阶段为初步设计工作,在此阶段,设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考虑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而设计监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则是考虑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眭,两者的及时、有效沟通,将有助于使设计方案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

通过设计监理人员对设计方案的价值分析,引导设计人员加强对设计方案的价值追求,经过这一阶段的沟通,设计监理人员容易识别设计方案与业主的要求和项目价值有重大差别的区域。

第二阶段是施工图设计,这一阶段主要的工作专注于提高项目的可建性,消除设计方案中的不必要成本与资源浪费,识别施工图设计中的价值低下区域并进行改正。

4 设计监理质量的整体评价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监理的主要工作是要对项目设计的整体流程进行监理,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特点,其评价原则应重点针对项目的整体概念和可建性方面,其次是细节方面的优化,其评价层级与内容参见图1所示。

在以上对设计整体质量评价原则中,将评价层级的权重分配与其对投资决策与控制的影响相关联。在第一层级,整体概念对项目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良好的概念将影响整个项目的生命,赋其在评价中所占权重为50%;第二层级关注可建性,其工作将影响到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赋其权重为30%;第三层级则为细节部分,直接影响造价,可以估算出合理节减的投资额,赋其权重为20‰对于部分项目,其设计监理没有参与到项目前期的规划与可行性研究中,所以可能没有关于第一层级的整体概念的评价工作,此时第二、第三层级的分配权重分别为60%与40%。

5 设计监理的激励机制

在建设部(92)价费字479号文中,设计监理取费还不足施工监理取费的10%,严重影响了在工程实践中引入设计监理的积极性,使得较长时间以来,建筑工程项目存在设计监理的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取费依据不足,设计质量评价无标准等问题,阻碍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推广实施设计监理制。

设计监理的取费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反映设计监理人员的基本工作量,对应的薪酬为基本薪酬:另一部分反映监理工作的成效,对应的薪酬为奖励薪酬,这部分取费即形成激励取费机制。为了激励开展设计监理工作,本文提出设计监理取费规则可以采用基本薪酬加奖励薪酬的方式,具体的激励细则需根据设计项目的具体监理任务和目标来确定。

基本薪酬来自于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监理公共资金管理库(此库由政府设计监理主管部门监管),该库的资金由所有本地建设项目报建时一并缴纳的公共监理费累积,按项目整体工程设计费的一定比例收取。基本薪酬由政府设计监理主管部门根据完成工作量直接发给设计监理方。

奖励薪酬来自于设计监理方对设计质量的监理成效,可以把通过设计监理工作而优化节

减投资额的5%-10%作为奖励薪酬。由业主方根据设计监理报告提供的节减数据经复核审计后的确认结果,向设计监理方发出奖励薪酬。

6 案例分析

6.1 项目概况

某地产开发商在广州新塘地区新建一商住型楼盘,项目预计投资额为4亿。新塘地处广佛经济圈和深莞惠经济圈交界,广园东快速路、广深高速公路、107国道等横贯而过,是穗莞深半小时经济圈的地理中心、广州东部的重要快速交通节点。新塘新建地铁十号线枢纽站和穗莞深城际轨道站点,建成后到广州市区一刻钟左右。因此该项目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

6.2 项目的设计监理方式

该项目的设计监理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

6.2.1 在前期策划阶段,开发商董事局同时引入了国外某顾问公司参与项目前期工作。可视为该项目在策划阶段引入了设计监理工作:

6.2.2 在项目确定概念后,该开发商通过设计竞赛确定了A建筑设计院与其提供的初步设计方案,同时聘请了B建筑设计院作为第三方设计监理,由B院派出设计监理人员,作为专员到A院驻守进行设计监理。

6.3 设计监理的成效

在该项目监理过程中,设计监理方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其中比较典型的监理工作有如下两项:

6,3,1在前期策划阶段,国外顾问公司跟进项目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研与研究工作后,其团队对开发商将楼盘定义为商住类型的原计划提出异议,认为应开发纯住宅项目,具体分析见图2。经过开发商重新进行现场走访与社会调查,并认真分析国外顾问公司提供的报告质,最终开发商董事会接纳了顾问公司团队更改楼盘定义为单纯住宅的概念。

由于此项建议,改变了项目的定义,对项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项目建设完成后,前3个月的销售达到了约70%,结果证明了此项建议的正确性。开发商董事会为此对国外顾问公司团队给出价值近百万的薪酬奖励。

6.3.2 在施工图接近完成的时候,设计监理方B建筑设计院发现项目设计中的一栋楼,地下室因水箱而使主柱转换,结构强度整体提升一度。经过再三核算发现,当主柱不转换,水箱设置会复杂一点,会适当增加水箱施工的难度与造价,但其增加的造价远不及结构强度整体提升一度产生数百万的造价增长。B院由此出具了设计优化的建议,最终被业主与A院接受。加上B院在可建性与细节方面的其他优化,总共节减了项目近1.5%的投资额,约为600余万。

以上案例说明,设计监理方的有效工作,将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同时可为业主带来一定投资额的节减。

第5篇:城乡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空间;高层建筑;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考验,现在具有的这几理论和技术上都趋近于成熟,结构形式上也具有多样化特征,在城市空间上担任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如何恰当的融入的城市空间并且与之和谐相处是现在需要加强探索的话题。

一、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的关系

城市空间在科学上的定义是城市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场所,是居民活动的场所提供者。但是此文所探讨的城市空间则是具体到了建筑物、广场、道路、绿化等细节方面,这些事城市的实体组成部分,人们可以对其有直观的感受。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能否相处融洽的问题就是以居民对于其感受来判定的,人的感受是其重要的评定标准,所以建筑在建设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人为的感受,其空间是否有利于人们的利用,其外观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等,建筑的内外部都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但是建筑师往往在建设的时候更加注意的是开发商的利益,对于建筑与环境的相融等没有加以过多的关注,这样导致建筑建好之后出现一些后续的问题,与城市空间不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协调性,营造出一个和谐共存的环境,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是两个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下面就分别探讨其对于城市空间对于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

二、高层建筑外部设计原则

1.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高层建筑的布局极大地影响着城市的总体艺术轮廓和线条,高层建筑做为城市的标志物,其无形之中就成为了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高层建筑的布置需要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具体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高度都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布局和轮廓,因此高层建筑可以组成相关形状的图形来美化城市环境。

(2)高层建筑不可孤立的矗立于城市空间内,也不可随地随意的建造高层建筑,这样容易使市民或者游客产生不和谐的感觉,而且容易降低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高层建筑的顶部建设不宜采用相似的建筑模式,否则一方面会极大地影响城市的美感,另一方面容易使人产生城市缺乏创意的主观映象。

2. 高层建筑的外观和内部均要有很强的识别性

高层建筑的外观识别性主要表现在:高层建筑的楼层总数、总高度;高层建筑得到外观颜色的搭配;高层建筑楼顶的设计要有特色;高层建筑的单元通道的外观设计要有很强的辨识度。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也要相互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楼梯的阶数和扶手的选材要有个性;台阶的宽度要符合一定的标准;电表和水表的安装位置要合理。

三、建筑设计

1.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

高层建筑师一个大体量的建筑形体,伫立在街道中往往给人以压迫感,这样是由于其体量造成的,所以在进行高层设计的时候往往在其前面设置有一个广场,推出红线一定的距离,减少建筑对于街道的压迫感,而且起到了缓冲的作用,缓解了高层建筑中大量人员造成的交通问题。此外,广场作为城市的节点,在街道空间和城市空间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公众喜爱的聚集之地,共享的空间往往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还有的广场设置成为下沉式的,这样的空间更加具有独特性,创造出了一个更加安逸舒适的休闲聚集地,使得建筑更加突出,又具有一定的人文气息和城市活力。下沉式的广场能够给人更深刻的印象,是具有情趣的建筑空间,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加强广场的利用。

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师一个城市重要的象征,是一个城市天际线的组成部分,反映出其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所以在进行建筑主体设计的时候需要选择合理的造型。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需求限制,其形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下在外观上的变化没有多层建筑那么丰富,所以其建设一般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变化,有的甚至采用结构外露的形式。

高层建筑的塔楼使其重要的表现部分,对于建筑形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区别标志。随着现在节能环保观念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普及,也出现了生态型建筑概念,建筑在追求形式的同时需要注意绿色和环保意识的渗透,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建筑的通风和采光尽量采用自然式,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设计和调节,使建筑更加具有生态观念,形成良好的空间环境。这些是新时代对于高层建筑设计的新需求。另外,高层建筑的裙房对于城市空间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街道的尺度和人性化空间的营造等都关系到裙房的设计。高层建筑的裙房设计上一般是不同于立面,设计更加细致和和丰富,而且更加贴合人的尺度,具有一定的亲切性,对于周围的街道影响比较大。在进行裙房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与整个环境的相融性,虽然对于生态环境没有过多的影响,但是对于城市天际线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从细节加以重视。

3. 采用多样的处理方法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变化非常的细微,但是底层的设计可以采用多样的方法来处理,因此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方法来处理。另外,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需要将城市道路、广场、建筑物的间距考虑在内,并且将这些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城市空间呈现出开放式的空间模式,这种结合模式不仅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休憩之地,而且还极大地缓解了交通拥堵的现象。

四、规划设计

1.避免高层建筑密集化

高层建筑体量大,具有很好的标志性作用,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注意避免建设密集,这样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城市压力,不管是城市交通还是土地的承受能力,还有环境的污染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例如高层建筑的周边交通要求较高,需要有较多的交通设施,另外,高层建筑的大面积玻璃幕墙会造成一定的光污染问题,还有高压风带的形成会对于环境有很负面的影响。

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周边一般是城市的中心发达地区,经济和文化的枢纽,地段的交通荷载肯定是很大的,高层建筑的建设将会使街道交通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加,高层建筑周边的建筑应该不要过高,街道设计需要合理,适当进行扩建,保证一定的交通流量。

3.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目前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普遍,代表城市的形象和经济发展状况,但实际上这是城市空间的一个很大的负担,经济上和环境上都超出了负荷,而并没有带来过多的优势,在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上需要对其数量进行限制。

结语

高层建筑的设计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性以及城市规划的布局。对于我国而言,高层建筑也是一个热点,在逐渐的进步和探究的过程中,其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城市空间与其相融的探讨就是其中的重要话题,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顺应城市空间的布局,能够与城市空间相融合,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正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珏加.浅谈城市空间[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顺校,周湘津.浅谈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设计[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 李玉红,王静.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建设[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5] 姜晓.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探讨.《建材与装饰》.2012,18.

[6] 徐南.浅谈高层建筑设计的概念.《建材发展导向(下)》.2012,2.

第6篇:城乡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经济性

一、项目概况

舟山新城保障房项目位于舟山临城新区,总用地面积为64731平方米;东临高云路,南临规划中的综合公共管理与服务区,西临象山(自然山体),北临新城大道及新城隧道,周边有舟山中学及大型商住区。

项目定位为舟山市保障性住房,主要为公租房,人才公寓,部分安置房及公租房配套用房,为舟山引进型人才,安置户,城镇低收入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针对居住区服务对象,使每一个居民都能平等的享受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绿化环境,体现公平原则。

二、总平面设计

本设计方案中,住宅区的主入口设在地块的东侧,开向高云路;次要出入口通过一条规划支路开向高云路,住宅区整体布局依周边地势,层数由11层至17层起伏,中心区域按中轴线布置,沿新城大道设置点式楼,在主入口附近沿高云路设置2幢11层住宅,其中底层为公租房配套用房及社区服务用房。11#底层设置部分物业用房及消防控制室。

1.建筑布局

布局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用地价值,在东、北沿街以小于90平方米的户型为主,西侧靠近象山区域以大户型为主,提高住宅的空间利用价值,以人才公寓为主。

(1)住宅区南北方向上由南到北楼层层数逐渐变多,建筑高度逐渐升高,形成南低北高,北侧点式楼中间复式楼的形态丰富的天际线。

(2)在住宅区东侧布置了两排较高的住宅,围合出较大的高层组团。在东侧、北侧沿街高层下设置两层商铺,可满足住宅区的使用需要,也为周边区域提供了方便。会所位于住宅区中部的高层住宅20#楼下,设置活动用房、物业办公用房等,既方便了住户的使用,更丰富了住宅区的公共空间。

(3)多层住宅可组成不同的组团,在布局上形成以半围半合形式为主,同时通过不同户型的错落组合,打破组团较封闭的形式,使组团内、外的景观相互渗透。每个组团通过建筑的板、点结合形成围合感,增加组团住户间的传统邻里感。

2.交通组织

住宅区在东侧高云路及南侧共设置了两个主要出入口。

区块内通过环形住宅区主干道及地下车库的布置,在组团外解决车流问题,使组团内形成一个安全,静谧的纯步行区域,住宅区内任一建筑到达消防车道距离均不超过50米,高层住宅至少有一长边面临6米宽的消防道路。

住宅区采用人车混行的交通方式,住宅区内设置一条7米宽的主路外围环绕,解决住宅区内部车行,同时结合考虑设置路边停车位。住宅区内除地面沿道路边停放机动车外,大部分机动车停放到地下车库。高层的住宅正下方的地下室设置储藏室,提供非机动车辆的停放。

3.景观设计

住宅区的景观设计,结合户型排布,社区活动空间等方面综合考虑,巧妙地排布景观和建筑的坐落位置,以小区道路为裙带,借鉴西方几何形态的园林及中国园林的自然、人文主题,绿化景观在不同的楼层空间,组团间的过渡空间,通过类似的或不同的景观主题,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构筑完善的住宅区户外交流休闲区域。

整个住宅区景观上可以分为三类:绿化隔离带、景观铺装、组团绿地。绿化隔离带位于住宅区的东侧,在住宅区的主要通道上设置几个景观节点:住宅区主次入口广场和组团的入口景观带。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

“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组团绿化是中心绿化带的延伸,结合行步道和健身器械,采用宜人亲切的尺度,展开观景、戏耍、健身和休憩的户外交流互动空间。

三、建筑设计

1.住宅设计

(1)套型设计

套型主要分30平方米户型,60平方米户型,90平方米户型,120平方米户型4大类。采用大面

短进深的手法,保证多室朝南,客厅大面宽全景观,主卧室面宽大于3.6米,充分考虑室内辅助空间的设计,12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主卧嵌带卫生间。多层住宅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定位为两室两厅一厨一卫,主卧室开间为3.9米,客厅开间为4.2米,均有南向采光,卫生间与厨房采用全明设计。高层住宅90平方米以下户型设计为两室两厅一厨一卫,主卧室开间为3.5米。客厅开间为3.9米。

套型配比见下表:

户型类型 户型编号 户型面积(m2) 户数 户型配比

住宅 30m2 30a 29.7 500 29.04%

60m2 60a1 66.7

868

50.41%

60a2 65.5

60b 62.9

60c 67.1

60d 66.8

60e 65.7

60f1 63.9

60f2 62.3

90m2 90a1 85.4

302

17.54%

90a2 84.2

90b 88.1

90c1 87.9

90c2 87.8

120m2 120a1 126.9 52 3.01%

120a2 130.6  总计 1722 100%

(2)立面设计

住宅的立面设计风格沿用新古典建风格,采用典雅、大方、稳重的三段式处理,造型比例现代工整,强调韵律与节奏,基于法式建筑集群的美感上,融于现代建筑艺术造型及元素,外立面采用暖色涂料,并在立面上注重细节的处理,充分体现建筑的价值感。

(3)剖面设计

3#,7#楼底层层高4.5m, 2层及以上层高为3.3m。其余住宅底层层高3.3m,二层以上均为3.0m。

2.配套设施

在住宅区的11#底层设置物业用房;在主入口附近的3#,7#楼底层设置公租房配套用房,其中部分做社区用房。

3.地下室设计

地下室总面积为24369.7平米,地下室室外部分顶板覆土1.2m,层高3.8m。

四、建筑节能设计

1.外墙考虑采用轻质的保温材料,蒸压加气块、空心砖等,提高墙体建筑自保温;

2.根据需要,考虑在外墙增设外保温系统,使建筑单项满足住宅建筑节能要求。

3.户型合理设计,除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南向日照,做到南北自然通风。

4.采用节水型坐便器。公共洗手间的洗脸盆、小便器等洁具采用感应式延时自闭阀门。

5.采用变频供水,用水点限压限流,以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消防水池设水箱自洁消毒器,

6.定期对水池除藻消毒,避免整池换水造成的浪费,

7.本工程12层(包含)以下的建筑每栋为单位采用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

五、消防设计

高层住宅每幢楼均有一条不小于4m宽的消防车道,同时在住宅的长边结合景观设置一段6m宽的消防登高带,保证每一户均有一个阳台或窗口能有云梯可以到达。

1.室外消防

室外消防市政给水dn150环管上,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小于120米,保护半径小于150米。

2.室内消防

本工程消防贮水和加压系统设于地下室,设540m?消防水池一座,分为2格。在最高楼屋顶设18m?消防水箱一个,保证初期火灾水量和水压。

第7篇:城乡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项目工程;管理方法

Abstract: the project engineer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in the design stage usually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mature management approach, in the project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decision, resources optimization and quality and cost contro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sign process of operation, project development companies how to control the design proces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ternal resources and external resources initiative, is a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design.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ject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有其特殊性。首先设计的成果是由建筑设计院完成的。其次项目开发公司设计人员在策化和设计过程中起沟通、协调、监控作用。因此在建设项目的设计运作过程中,项目开发公司如何控制设计过程,充分发挥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能动性,是取得项目设计成功的关键。

一般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设计过程可分为两个大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最终产品分别是方案报建文本和施工图蓝图。这两个阶段的成果必须报政府部门审批通过,方可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可以认为建设项目设计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围绕着这两个最终成果而展开的。由于这两个设计阶段所承担的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其项目管理在执行组织的结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强有力的执行组织的结构是必须的。一般由上层领导、设计规划部门、策划部门、营销部门等部门组成,在设计规划部门的协调组织下通力合作,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及时、科学地决策,保证设计进程的顺利推进。

方案设计阶段有时可分为方案招标阶段和方案定案阶段。大部分项目公司在大、中型建设项目中采用方案招标来选定方案,也有的采用直接委托某一设计院来直接设计方案。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房地产公司在取得项目后,一般都会委托策划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项目策划,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而房地产公司也会对项目进行内部方案设计和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的整体方向,作为招标任务书拟定和评标的依据;有的项目开发公司将方案招标作为项目研究的手段和过程之一,或考察设计院实力的方法,招标方案的成果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影响不大。对建设项目整体方向把握还不太准,或希望项目有所创新的房地产公司,一般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集众家所长。一旦房地产公司对项目形成强烈的主观意志,一般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以免不必要的反复而浪费成本和时间。不论是招标或是直接委托设计,都要对所选用的设计公司进行深入而严谨的分析,甚至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比例也要有所考虑。基本方案确立到最终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多轮次方案的反复过程。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设计规划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的各个大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如:交通系统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分布,建筑体型分析,环境景观系统,设备的设置及户型平面和立面风格等,逐一与设计院沟通,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使方案朝着开发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在方案设计阶段,项目沟通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准确而及时的沟通使项目设计朝正确的方向有序地发展。沟通是多层面和多方式的。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沟通为:内部沟通(纵向和横向的沟通),与设计公司沟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尤其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要及时甚至提前,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建立沟通信息的存贮体系和信息查询体系,以便信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由团队成员和项目干系人共享。

在方案设计阶段也要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有的项目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绩效目标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有的公司喜欢打政策球,甚至违规操作,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致命的。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过程也隐含着风险,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取长补短,往往会造成成果与期望相差甚大,或者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在方案决策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风险。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除违规操作外,其实并不太高。只要项目组织者有项目风险意识,对项目做风险定性分析,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方案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控制对整个设计阶段和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项目资源的管理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在此阶段,项目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如何保证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配合,发挥各种资源的能动性,是项目资源管理的关键。首先要了解资源,分析各种资源的长处和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如何保证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配合,发挥各种资源的能动性,是项目资源管理的关键。首先要了解资源,分析各种资源的长处和短处,才能优势互补。比如设计公司对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但由于操作的各种项目较多,积累了不少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房地产公司设计对市场的了解比较及时,但对先进知识和经验的获得主要通过考察的手段,也有所滞后。有的房地产公司因种种问题而将设计公司沦为绘图公司,实在是资源的一大浪费。方案项目质量管理除了在方案的进程中介入监控,与设计单位共同合作,保证设计成果的内容质量外,成果的表现质量也是管理的一个方面,包括成果的内容、数量、质量等,一般在委托设计合同中做详细交待。

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在方案报建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方案已经确立,设计工作流程相对简单,有序,因此此阶段的项目设计在执行组织结构、质量控制、资源管理、项目知识积累等方面与方案阶段有所不同。执行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成员配置一般由设计总监、工程项目经理(建筑专业),以及建筑、结构、设备及概算人员组成,形成一个典型的强矩阵管理模式。管理流程也相对简单:委托设计,拟定技术措施,中间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成果审查、成果报建、联合技术交底等。项目质量管理主要对上述几个流程组织相应的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在这几个环节中,中间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是关键。工程设计负责人对项目的成功运作起着关键作用。在选定设计单位后,要对实施项目设计的工程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考查,审查其主持设计工程项目的图纸质量,对其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在中间过程质量控制中,要依据设计院的进度安排进行相应的中间成果控制,保证成果的质量,中间成果一般是指在建筑、结构及各设备专业初提及终提两个阶段所提资料图。另一个关键环节是成果审查,即组织规划设计部门和工程项目部门对成果图纸进行详尽的审查,提出整改意见,把错漏控制在设计阶段。在此阶段,项目的沟通管理主要集中在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环节。关键的沟通成果要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成知识积累。

在房地产设计运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方案阶段设计周期过长,留给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周期较短,设计院加班加点赶图,不能保证图纸质量,甚至会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窘境。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对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成本控制关系很大。时间的紧迫性将会限制设计师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和解决,给工程留下遗憾和隐患。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总体的时间管理上,一定要作好甘特图,严格控制关键点的时间安排。即使在某些环节出现偏差的情况下,也要适时地启动下个阶段任务的准备工作,以利于整体工作的顺利完成。

第8篇:城乡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项目 机械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11-01

1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明确

建筑工程的项目部主要是由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等构成的,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计划过程中,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建筑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对工程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还要彻底服从技术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但就我国建筑公司实际情况来看,工程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并不了解建筑机械设备,然后忽略了对建筑机械设备的正常管理,最终使得建筑公司机械设备管理方法无法真实执行。此外,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内部还未拟定对于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或是已拟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但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且也没有切实做好建筑机械设备技术材料档案与台账等一系列工作,然后致使建筑设备管理始终处于紊乱的局面。

1.2 机械设备更新慢

由于建筑业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上也是比较快的,一些企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不对相关设备进行技改或升级换代,而还在使用一些破损、陈旧的机械设备。目前,我国施工现场中的机械设备普遍存在零件破损、锈蚀、工作中经常出现故障等现象,这在建筑施工中是极具危害的。首先,破损的机械设备在工作时容易出现运转不畅的情况,这会造成施工中一些工序的延误,而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其次,在现场的施工中一旦破损的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还有可能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不能保证建筑产品的工作质量。

1.3 机械设备安装不规范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企业未充分做好机械设备安装准备,未制订相应的设备安装施工方案,在安装之后也没有进行严格的校正及调试,从而导致一些本来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发生了。同时,一些无资质的企业从事设备安装活动,未按照规定编审施工方案便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也没有实行旁站监理等措施。这些问题导致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落后于建筑业整体发展的速度。

2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与制度

建立健全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管理程序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加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有实际效果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并真正落实到企业基层工作岗位上。对于建筑机械设备的操作,要制定并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从而将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与维护等各环节任务落实到个人。要避免设备损坏与设备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的正常实施等,就必须建立交接班制度及岗位考核制度。

2.2 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设备的保护措施

施工机械设备的及时维护和修理是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因此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机械设备的安全才是我们在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中首先需要重视的问题。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大量的经验总结,在一些建筑企业已经提出如下机械设备的保护措施:第一,提高认知,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在施工中机械设备不能持续不断的连续使用,而应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良好的保养工作。很多施工机械设备的损坏都是因为在施工时不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工作。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造成的设备损坏,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中应该制定强制保养的制度,已达到施工人员能按时的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的目的。第二,确定合理的保养周期,每一台机械设备都有其最适宜的保养周期。在这一周期内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保养工作,会使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大大下降,从而达到对机械设备良好保护的目的。

2.3 加强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安装管理

从事建筑机械设备安装的企业,必须具备由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许可证。从事安装工作的人员也必须是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的,并取得了相应的工作操作资格证书。此外,对于设备的安装,必须制订相应的安装方案,且在经过技术负责人的审批之后才可进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职责分明,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交底,使从事安装工作的人员明确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定人、定岗、定责,还要派专人指挥、专人监护。

2.4 增强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要经常组织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进行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仅满足于现在使用的设备是不可取的,但新型的设备需要较高的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如果操作机械设备的施工人员不能及时、定期的进行学习和培训,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也不能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中发挥作用。另外,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施工人员,只有对工作保持良好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才能在巨大的压力下实现自我提升,创造更高的价值。

2.5.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从整体上来讲,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与工作能力的训练总称都叫做人员培训。而对人员的培训一般都要做到这5个方面,即: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以及有针对性。

(1)为了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每个员工都心中有数,就必须要牢牢把关对施工项目相关操作人员的选拔过程。

(2)为了提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就需要该公司 将编制的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放到每一个员工的手中,并做好宣传工作。

在做到以上两点的同时,还要给企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以树立安全理念。这里的全员不仅指与机械设备相关的人员,而使上至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甚至包括工作人员的家属,要给每一个工作人员建立起防护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从源头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现在建筑工程行业管理人员主要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但要做好这个工作的前提是查出工作中的问题,就要能够及时地查出所用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一些危险,强化企业管理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对租赁双方做好交接工作。只有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定期对工程机械进行保养和检修,增强机械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机械损失,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额度地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裴丽恒.论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我国科技,2015(18):26-28.

第9篇:城乡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合理结构设计,造价控制;

前言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在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等环节所花费的总费用。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但在不同阶段工程造价所占的比例不同。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设计阶段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约为35%~75%。可见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而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各专业设计中,结构设计对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影响最显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结构设计是以充分实现建筑设计方案为目的,严格遵守设计规范,保证结构安全,把建筑师的构想变为可以付诸实施的蓝图。结构设计是处理技术与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

1、方案与初步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

1.1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

建筑设计方案对结构设计有着重大影响,所以结构设计人员在建筑方案与初步设计过程中应尽早介入,与建筑师一起共同确定建筑方案,在满足建筑功能布局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兼顾结构的合理性。不要等到方案确定后进入施工图阶段时结构专业才介入,若此时结构专业才对建筑方案提出较大的修改意见,其结果是要么对原建筑方案进行较大的修改;要么为满足规范对结构的要求而采取各种加强措施,这样势必要导致工程造价增加。

1.2选用合适的结构体系

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等。结构设计时,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功能要求、建筑高度、抗震等级、场地地基条件等特点,选用合适的结构体系。结合实例,通过某市和某市不同年份、不同计价模式(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不同结构类型(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等)住宅建筑工程案例的造价分析,研究钢筋用量在不同结构在造价中所占比例。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钢筋工程在建筑造价中占有较大比例,砖混结构中钢筋工程占土建造价的比例约为18%;框架结构约为31%;剪力墙和框架一剪力墙相差不多,均为32%左右。

一般来说,砖混结构的工程造价仅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造价的60%~70%,这类结构钢筋混凝土用量少,施工较简单,多适用于7层以下的住宅建筑。但砖混结构是由墙体承重,对墙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不如框架结构布局灵活,其使用功能受到一定限制。7层~12层的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若在其适当位置设置适量的抗震剪力墙,可减小柱、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不但可达到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高层住宅则更适合采用剪力墙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既能满足现代住宅对平面、空间提出的更高要求,而且室内不露柱角,抗震性能较好,造价也比较经济。

2、基础形式的选择

基础结构的造价与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其工期约占整个建筑物主体工程的25%―30%,造价约占总造价的10%20%,基础工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设计时应重视地质勘察报告的交底工作,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控制基础的截面尺寸与埋深。以两座相临的住宅楼工程为例,根据地质勘探资料,设计基础承载力及埋深相同,地面以上部分结构设计也相同,均为6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236m2;地面以下部分选用两种基础形式,1楼过于考虑安全性,设计选用了钢筋砼条形基础,C20砼浇筑,M10水泥砂浆、MU10砖砌筑,基础总造价为16.13万元。在2号楼设计中,将基础改为毛石条形基础,用MU20毛石、M10水泥砂浆砌,基础总造价为10.35万元。通过对比,基础建筑面积造价,1号楼为49.86元/m2,2号楼仅为31.98元/m2.在两楼楼型、结构及使用功能相同的情况,地质条件满足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只将钢筋砼条形基础改为毛石条形基础,基础部分的造价减少了35.88%。

设计时对选用的不同基础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择优选取最合适的基础形式,可达到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目的。

3、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用量

建筑物构件截面尺寸的选择,包括合理地选择梁、柱的截面尺寸、混凝土墙体和板的厚度等。一般来说,同一结构构件,当其截面尺寸减小时,其配筋率就增大,钢筋用量增加;相反,当其截面尺寸增大时,可以适当减少构件的配筋,但增加了混凝土用量,增加了建筑物的总荷重。可见,构件截面尺寸与其配筋率在一定范围内是相互对立的。结构构件设计时,要求结构工程师选择一个合理的截面尺寸,使构件混凝土与钢筋的总造价最低,此截面即构件的合理截面。合理的结构设计要求结构设计人员经过多次计算、比较和分析,来确定每一个构件的合理截面尺寸,实现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大小与其配筋多少的平衡,从而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结构设计实践中,在满足建筑物净空、美观的前提下,通常结构设计人员可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对每个构件先取一个截面尺寸进行计算,然后对该构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一般的结构构件,当其配筋率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简称经济配筋率),通常认为该构件的截面尺寸合理。否则,需要重新选取截面尺寸进行计算,直至得到最合理的构件截面尺寸,实现结构构件截面尺寸与配筋的搭配平衡,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混凝土价格相对较低,钢材价格较高,构件中钢筋含量对其造价的影响较大,故在结构设计实际操作中,一般钢筋混凝土梁的经济配筋率控制在0.6%左右较为合适,柱和墙设计可通过相应的轴压比来控制其配筋,板的配筋率以略大于其最小配筋率为宜。下面就柱子截面形状及大小的选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行分析。

某厂房根据工艺要求,在厂房结构设计中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初始设计方案为:框架边柱截面750mm×750mm,中柱截面750mm×1000mm;框架梁截面统一为450mm×1900mm,受力主筋均采用Ⅱ级钢筋。初始设计方案的主要消耗材料为:框架梁混凝土130.82m3,梁受力主筋15179.4kg;框架柱受力主筋3654.2kg.初始方案的结构系统总造价为19.12万元。优化设计时,以框架结构尺寸和框架柱截面尺寸为常量,把框架梁截面高度尺寸为变量,并以模数50mm为步距进行变化。当框架梁截面高度变化时,框架梁自重及梁、柱配筋均相应变化,结构总造价也相应变化。经过分析,求得该四层厂房结构优化设计方案的主要参数为:框架边柱截面750mm×750mm,中柱截面750mm×1000mm,框架梁截面统一为450mm×1600mm.优化设计方案的主要消耗材料为:框架梁砼110.16m3(比初始方案减少20.66m3),梁受力主筋17185kg(比初始方案增加2005.6kg);框架柱受力主筋4482kg(比初始方案增加827.8kg)优化设计方案的结构系统总造价为185823元。对比分析初始方案与最佳方案,该框架结构总造价由19.12万元下降到18.58万元,仅主体结构节省投资2.9%,经济效果比较显著。

3.1钢筋的选用

在结构设计阶段控制工程的钢筋用量,是降低工程造价最有效的办法。结构设计时,受力钢筋采用高强钢筋显然要比采用强度低的钢筋时用钢量少,造价低。在保证结构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下,广泛采用HRB400钢筋,改变不顾实际情况一律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和板筋采用HPB235级钢筋的传统习惯。实际上HRB400钢筋无论从强度、延性还是性价比上都是HPB235、HRB335级钢筋无法比拟的。一般跨度不大或厚度较大的板,其配筋通常由最小配筋率来控制。最小配筋率与钢筋等级直接相关,在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最小配筋率随钢筋强度设计值增加而减少。此时,板采用HRB400级钢筋其含钢量较低。尤其是当混凝土强度较高、板厚较大时采用HRB400级钢筋的优越性更明显。如地下室底板设计,因为要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的要求,板厚不得小于250mm,当地下水位较低不需考虑抗浮设计时,通常板筋都是按最小配筋率构造配筋。下面分别采用三种不同钢筋对该类地下室底板进行配筋计算,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当板按最小配筋率构造配筋时,采用HRB400级钢筋时,所需钢筋最少,其中采用HRB400级钢筋比采用HPB235级钢筋省钢筋(765-500)/765×100%=35%。而价格上HRB400级钢筋比HPB235级钢筋每吨仅贵百分之五左右。

可见,结构设计中合理采用HRB400钢筋对工程造价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