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民银行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

第1篇:人民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电子商务 发展

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状况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上购物、在线交易已经从一个新鲜未知的事物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上支付已经成为国内网民从事网上交易的第一选择。2005 年1月国务院《加快发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若干意见》, 对网上支付明确给予高度重视。2005年10月26日, 中国人民银行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 》, 对第三方支付中的银行及其客户提出了指导性要求。国内市场早在1999年就有了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目前eBay易趣的“安付通”、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一拍网的“e拍通”、云网的“支付@网”、慧聪网的“买卖通”、以及网银在线、YeeP2ay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在显现着稳定的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提供第三方网上支付服务的企业已超过50 家, 较有名气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近20 家, 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广东等发达地区。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第三方网上支付公司陷入不计成本的价格战, 没有盈利能力的支付公司的生存已经成为一个问题。2005年3月, 首信将自己的在线支付以2000多万元的价格卖给美国的易智付PayEase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2005年10月, 中国人民银行以指导性法规文件的形式颁布了《第三方支付索引》, 对第三方支付中的银行及其客户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国家拟对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发放牌照, 进行准入制度的管理。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前景

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一种在网上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其优势大家有目共睹,但由于其提供服务的环境以及开展业务的特性,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竞争压力、盈利问题、风险忧患等等。至此,如果要在压力和风险中求得一线生机,我们就必须深入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利用优势克服劣势。

(一)银行业对第三方支付未来发展的影响。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的关系比较微妙。第三方支付一旦做大,将与银行的网上银行及网上支付抢生意,甚至有可能会取得银行牌照、变身做零售银行的可能,因此它的靠山银行绝对不会养虎为患。反过来说,第三方支付也为将来银行推出网上电子支付业务扮演了排头兵冲锋陷阵的角色,使银行网上电子支付业务的推出更容易一些,因此银行目前也不能把其扼杀在摇篮中,这有点卸磨杀驴之嫌。现如今,多数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与银行结成了合作关系。从与银行业竞争,到与银行合作,第三方支付服务商该何去何从?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不会像现在什么行业都做,而是会有选择地发展重点领域,形成专业化服务商。要么专注于帮助商户的电子商务营销,要么专注于商户和个人的金融服务,或是在垂直行业领域游刃有余。第三方支付厂商必须认清自身优势所在,在模式上创新,在灵活性和多样化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充分实现价值,从而构建一个和谐、高效的电子支付产业链。

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厂商都是电子支付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元素。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和电子支付产业链的上游,银行业的作用无可替代。第三方支付商受银行业的网上支付的影响,必须和银行实现良性互动,构建更加丰富多样的合作模式。第三方支付市场不会消亡,必将以更加专业的形式发展壮大。

(二)法律法规环境将规范第三方支付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国内出现并发展已经十几年了。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很被动。支付产品创新不仅严重倚赖商业银行的支付平台,还要得到银行的认可。此外,业务规则、安全风险等都需要第三方支付服务商自己解决。在目前的法律环境下,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地位缺乏法律保障,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得到合法保护。同时,由于这一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恶性价格战层出不穷,严重伤害了这一市场的健康、长久发展。

长久以来,这些问题引起有关监管部门的关注。新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明确规定: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负责“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拟订银行卡结算业务及其他电子支付业务管理制度;推进支付工具的创新”。同时,人民银行已在制订《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意在将第三方支付市场纳入监管范围。

随着政策的出台和市场的逐步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必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切实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能从立法角度,给予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合法的身份和地位,对储值账户或相关资金沉淀的账户进行明确界定,使之规范使用、规范管理、规范监管,同时通过立法解决交易风险责任界定和资金风险损失的分担问题等。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第三方支付也将朝着长远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2篇:人民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中国银联;组织定位;第三方支付;对外业务

一、中国银联的定位分析

中国银联全称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26日在上海成立,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境内八十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注册资本16.5亿元人民币。公司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营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实现银行卡全国范围内的联网通用,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 乃至“走遍世界”的目标。

从性质上看,中国银联是一个银行卡联合组织,是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银联的成长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1993年实施建设金卡工程是中国银联的雏形。从中国银联的成长的历程来看,银联是政府推动的产物,也是国家大力投资的结果。从其初始成立的目标来看,中国银联是金融领域的一项公共物品,其作为金融业的“高速公路”与“信息化公路”,它的经营具有很强的公共服务性,理论上应当作为政府的一项公共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客户提供公正、公平的高质量的银行卡服务。

从资本组织形式可以看出,中国银联是一个股份制金融机构。这一定位可能会对中国银联的运营产生一些矛盾的地方,并会阻碍自身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垄断性的组织可以采取公司化模式,但中国银联这一垄断性的公司经营目标必须明确,到底是利润最大化还是确保中国金融业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在本人看来后一目标理当成为其存在的合理因素,也是这一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当然公司的经营可以是有偿服务的,但其根本的宗旨与其他企业是不同的,它追求的不应当是利润最大化。然而中国银联是股份制金融机构,这种资本组织形式必然使得其经营目标与宗旨发生偏离。

所以说银联未来的发展必须给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是发展成纯商业组织,还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二、中国银联与商业银行关系

中国银联是由80多家境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服务机构,同是银联又是为这些金融机构服务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行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是其最大的股东。从银联的发展史看,它是为我国银行卡业务服务的一个组织,是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对我国银行业电子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股份有限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银联股东有理由要求银联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样来说就存在关联交易问题,而且银联的收入从某种程度上就是100%的关联交易收入。虽然银联一部分业务理论上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另一部分业务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实际操作时往往将所有的目标统一,即利润最大化,最终受害的仍然是消费者。

三、中国银联的监管主体

中国银联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经营银行卡业务的股份制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做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肩负着制定实施金融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三大职能。金融机构开展各项业务都要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政策为依据,在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项金融业务。中国银联属于是股份制金融机构,开展银行卡业务要遵循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银行卡业务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有权监督中国银联执行银行卡相关规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银联的监管人。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根据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金融机构的各项金融业务都要受到中国银监会监督和管理,各项业务要符合银监会的规定。中国银联是是金融机构,其经营活动受中国银监会监管和监督。中国银监会是中国银联监管者。

中国银联的监管主体的不明确,这是新银行卡管理条例迟迟不能出台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进一步明确中国银联的监管的主体,政策的制定和监管措施才能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中国银联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四、银联与第三方支付的关系

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有政府背景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支付地位显赫,实力雄厚。因此银联支付也被称为第三方支付的“国家队”。

2009年以来,银联依托独特的渠道优势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大力进军第三方支付市场,积极开拓第三方支付业务,对第三方支付企业造成很大的挑战。银联首先进入的是国家事业单位、央企和通讯等同样拥有政府背景的领域,在电子商务三大主要领域定位上,它明确表示把B2C作为主要的拓展领域,B2B为辅,不做C2C领域的业务。中国银联要充分利用其政治优势、渠道优势、资本优势,定位国际化网购平台,整合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对外业务的开展

自成立以来,中国银联一直谋求开拓海外市场,截止到目前为止银联业务网络已经扩展到境外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银联国外业务大幅增长,同环比增长63%。与此同时,银联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在境外大力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银联标准卡(即卡号为62开头的卡),目前已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发行了当地货币的银联标准卡,海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从某种意义上说境外市场是未来中国银联开展其主营业务主战场,未来利润的主要来源。中国银联在推进海外发展战略同时,还有自己的战术-凡是在境外刷卡走银联通道,免收货币转换费。

参考文献:

[1]柳艳舟.中国银联跨行查询收费之法与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报,2007,(1).

[2]林铁钢.打造民族银行卡品牌访中国银联董事长刘廷焕[J].金卡工程,2005,(4).

第3篇:人民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一、健全组织机制,联合筛选企业

垦利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民委、财政、人行等部门成立联合小组,由民委和人民银行联合初审、上报、管理和监督,在公平、公正、严格、谨慎原则下,对相关企业汇总、打分、评比,从中优选出市场潜力大、符合民族企业特点的优秀企业为申报候选企业。在民品企业推荐工作中,全县严格坚持“四定二不定”的原则,即定少数民族用工比例,申请的企业必须是少数民族职工达到规定比例;定主营范围,推荐企业有一定规模并主要用于民族特需品生产发展;定发展潜力,企业科技含量高,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定高级管理人员素质,高级管理人员中大学本科必须占80%以上。不定金融机构,不定贷款规模。经过严格初审并经上级批准,2007年,万得福集团从10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这是一家以生产清真肉制品、面点、白棉布等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成为首家民品定点生产企业。2002年还是销售收入不足50万元的濒临倒闭企业,后来迅速发展为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的中大型企业,其成功制胜的法宝是坚持民族特需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二、完善监测手段,实施全程跟踪管理

民品贴息贷款贴息的目的是支持民品生产企业加快发展,生产更多更好的少数民族用品,最大程度满足少数民族生活必须品,帮助经营困难的民品定点企业实现良性发展。为建立民品贴息贷款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县政府出台了“贴息贷款联合监督检查实施办法”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民委、人民银行和承贷银行分别实施推荐、监督和管理责任,为部门联合监督检查提供了制度保障。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民委、财政、人行、承贷金融机构达成了“沟通、协作、配合、交流”八字共识,共同建立民品贴息贷款业务信息通报、案例交流等机制,县民委牵头按季通报民品定点企业经营生产情况和贷款情况相关信息,以便加强合作,共防风险。2008年,先后两次对万得福集团进行全面调查,组织召开座谈会,帮助民品企业分析资金使用的效益,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确定生产周期,适度安排资金运用。

为有效提升民品贴息贷款管理工作水平,人民银行制定了《垦利县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贷款工作考评办法》,创建民品贴息贷款管理工作通报制度。对民品贴息贷款承贷银行贷款管理日常工作、贷款还款两方面九个内容进行考核,打分、评比、定期通报。通过建立民品贴息贷款企业档案指标,将民品定点企业还款情况作为考核结果的重要组成,督促承贷银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贷款风险。建立贷款贴息档案,统一购买档案装具,统一配备档案专柜。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民品定点企业贷款管理使用的有关信息资料,配齐了相关业务人员,建立了监测、检查工作流程,系统反映民品贴息贷款资金使用现状、贷款贴息项目、贴息利率、贴息金额及实施成效,谋求贷款使用、归还动态式管理。

三、围绕资金使用性质,突出工作重点

合理使用贷款资金投入的重点是民品贴息贷款合规用途的关键,但不按贷款规定用途使用,就失去国家扶持民品定点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民委、人行及有关承贷银行紧密配合,坚持把重点监测环节作为民品贴息贷款工作的重点,着力增强贷款使用的全方位监督,把用于购置民族特需产品生产的原材料环节始终纳入重点。2008年,联合检查小组共检查万得福集团民品贴息贷款项目17个,检查贷款金额2.9亿元,检查项目数达到了万得福贷款项目总数的76%以上;对于发现的一些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下达整改意见,并负责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近两年,万得福集团坚持把贴息贷款资金的60%用于大豆蛋白系列的生产,40%用于牛肉制品的生产;并将企业视野扩展至大豆生产相关的种植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上。

近年来,因民品贴息贷款的扶持,万得福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濒临倒闭企业逐步成长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企业。2008年至2009年9月,万得福集团累计办理民品贴息贷款39690万元,贴息贷款总量占其全部贷款比重的75%;累计获得贷款贴息217.66万元,财务状况明显好转。政策性金融的先期注入,引发了各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该集团得到的银行贷款从2004年的179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9500万元,其中,17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执行优惠利率。2009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2065万元,利润1609万元,2009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近两年,通过民品贴息贷款资金的有效扶持,万得福集团已建成年深加工大豆能力10万吨、年加工肉牛能力1万头的大型项目,并基本形成种植、收购、储存、运输、生产一条龙的产业链;新上年产1万吨浓缩蛋白流水线、年产2万吨乳品蛋白生产线各一条,企业总资产增加到4.4亿元。

四、改进民品贴息贷款运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民品贴息贷款贴息方式。建议将目前的贴息方式由人民银行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给企业。经办银行可与享受优惠利率政策的企业签订一般贷款合同,执行基准利率。人民银行根据企业出示的贷款合同和付息凭证,按规定直接将贴息支付给企业。贷款到期后,在企业未出示新的贷款合同及付息证明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停止贴息。

二是修改有关政策规定,提高承贷银行积极性。建议对“民品贴息贷款利率一律不准上浮”的硬性政策规定修改,放开贷款合同基准利率的限制,利率浮动的大小由市场决定,不论贷款利率是否上浮,人民银行均按照年利率2.88%给予贴息。给予了商业银行对民品企业贷款业务的利率定价权限,从根本上解决承贷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最终达到银企互惠的目的。

第4篇:人民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影响

[中图分类号] F620 [文献标识码] B

前言

我国财政部于二零一五年四月份颁布了《2015版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被人们称为新会计准则,在颁布新会计准则后,财政部通知,各行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执行新会计准则会对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分析新会计准则对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对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的影响

(一)注入了新的财务会计理念

新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一致性的要求更加严格,为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注入了新的财务会计理念。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基层人民银行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呈现更加完整和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在新会计准则下,基层人民银行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向投资者或者其他需要者提供更加系统、全面、有效的财务信息,这些财务信息包括基层人民银行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等。新会计准则非常重视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组织者对自身责任的完成情况,真实有效的基层人民银行的财务报告能够为相关信息需要者提供进行决策的必要依据,全面完整的财务报告对于提高其需要者决策的正确性产生直接影响。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计提、公允价值的应用以及衍生工具的核算等内容都是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组织者需要具备的财务会计思想和财务会计理念,对于财务组织者和管理人员具有指导作用。

(二)对财务会计指导思想的影响

基层人民银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会对很多人产生影响,可以说其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基层人民银行作为典型的金融部门,其内部账款数额更大,财务工作相对复杂,基层人民银行财务会计指导思想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新会计准则对基层人民银行财务会计指导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新会计准则下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必须更加审慎。基层人民银行财会会计工作人员对银行或者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确认和分类,或者按照规范进行资产减值的计提以及对套期会计进行处理,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记录和核算,另一方面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反应基层人民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揭示可能的投资风险,帮助具有投资需要或者其他需要的个人或者组织预先掌握可能的风险情况和损失情况,让信息需要者对银行的金融资产和发展前景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新会计准则要求基层人民银行在指导会计工作时不仅要考虑眼前需要,还应该发现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性利益,抑制基层人民银行的短视经营行为,推动基层人民银行可持续发展。其次,新会计准则影响着基层人民银行财务工作的方向,推动基层人民银行尽快调整会计管理方向,确立新的财务工作管理思路。国内国际形势导致我国国内利率市场变化较为频繁,人民币汇率机制逐渐形成对我国利率市场产生影响,利率和汇率的波动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紧密相关,企业必须根据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基层人民银行的财务信息及时采取措施以规避风险,基层人民银行调整会计管理方向有利于基层人民银行的稳健发展。

(三)提出了更高的风险管理要求

如果基层人民银行的财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则能够有效发挥基层人民银行会计监督职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基层人民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但是在一些基层人民银行中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财会监督职能不能正常发挥,阻碍基层人民银行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一方面基层人民银行相关管理人员对财务工作中隐藏的风险没有及时控制,如对基层人民银行内金融衍生产品未能完全按照规范进行。另一方面,基层人民银行未能收集充足的信息对会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不能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会计风险管理机制,很难准确预测风险。新会计准则对基层人民银行提出了更高的风险管理要求,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规定,基层人民银行能够在财会工作中有效识别会计风险,并全面分析风险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基层人民银行控制会计风险的能力。这需要基层人民银行财会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执行相关会计工作。

(四)对财会人员专业素质有新要求

新会计准则中出现了很多新会计方法和新概念,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人员必须学习新方法理解新概念,才能够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执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对基层人民银行财会人员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公允价值量的应用和处理方面,这部分的会计处理难度加大,对基层人民银行的财务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次,在基层人民银行衍生金融产品和套期保值方面会计处理难度也增加不少,基层人民银行财会人员必须提高专业技能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新会计准则中出现的很多新概念和新方法是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人员未曾了解和应用过的,按照新会计准则处理会计工作要求基层人民银行财会人员必须学习这些更加复杂的会计方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是新会计准则对财会人员的要求,是在新会计准则下基层人民银行财会人员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新会计准则下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核算存在缺陷

第一,我国基层人民银行采用传统的事后监督方式进行会计工作的监督,而在事前监督和始终监督方面并未给予过多关注,导致基层人民银行对内部审核的监督时效性不佳,对于重大会计事件的监督不及时常会导致严重后果,这会影响基层人民银行预防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二,基层人民银行财会工作人员的能力制约着内部核算的质量,目前基层人民银行财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财会人员很难完成本职工作,对基层人民银行内部核算产生消极影响。一些基层人民银行财会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弱,不能够意识到财会工作的严肃性以及工作失误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如一些财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在系统中录入错误信息,或者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造成资金问题以及金融安全问题。内部核算是基层人民银行财会工作的基础性内容,必须保证其正确性,所以针对所存在的内部核算问题基层人民银行应该积极解决。

(二)会计外部监管力度不够

会计外部监管力度不够是新会计准则下基层人民银行财会工作存在的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基层人民银行在会计监督方面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基层人民银行主要是在核查支付结算的基础上实施银行的会计管理,其主要目标是银行中的大账户,以《银行账户管理办法》为依据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虽然能够对基层人民银行会计工作进行监管,但是这种监督管理缺乏连续性,相关标准与方法还有待完善。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对会计操作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并不大,致使一些企业的违规成本降低,基层人民银行的支付结算违规行为频繁发生。另一方面,会计外部监督力度有赖于基层人民银行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目前我国基层人民银行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侧重于会计核算,对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导致基层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监督管理政策很难被落实。基层人民银行财会工作人员对金融机构的会计监管没有紧迫感,不仅造成金融机构会计违规行为频率增加,而且也会阻碍央行施展宏观调控功能。

(三)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标准化滞后

我国基层人民银行的会计标准化相对滞后。首先,我国基层人民银行由于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和金融体系当中的特殊角色,常常会产生不良资产,如中国银行会根据国家的金融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在宏观调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金融贷款与再贷款,金融贷款与再贷款的形成为不良资产的出现埋下了隐患,最终部分金融贷款与再贷款会形成不良资产。其次,我国基层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模式混乱,导致基层人民银行的资产管理工作质量不高,混乱的贷款模式使得财会工作人员的会计成果不能正确反应出基层人民银行的贷款质量,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会计记载价值具有一定差距。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标准化滞后为衡量基层人民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难度,进而根据基层人民银行的财会信息相关人员不容易做出正确决策。

三、推动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会计内部核算策略

新会计准则为基层人民银行进行财会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和新方法,为了更好地执行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基层人民银行不仅要解决当前财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应该为提升财会工作质量开辟新途径。针对基层人民银行在内部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会计部门以及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努力完善会计内部核算策略。为此首先应该将基层人民银行的内控制度落到实处,通过提高基层人民银行内部核算质量提高其会计水平和会计工作质量。内部核算相关制度是财会人员进行财会工作的重要依据,基层人民银行财会人员应该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对会计信息进行核算,如果所有基层人民银行财会人员都能够根据制度要求进行核算,核算质量会显著提升。合理划分岗位,合理安排岗位职责,完善岗位考核制度,引入奖励惩罚制度都是完善内部财务核算的重要措施。需要注意的是为完善内部核算所采取的措施应该持久坚持,否则只能产生短暂的效果。其次,基层人民银行增加对财会工作事后监督的质量,提升对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的重视程度也是完善财会内部核算的重要举措,为此基层人民银行应该培养财会人员内部核算监督的意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多方面努力完善基层人民银行的内部核算。

(二)完善会计的外部监管工作

外部监管是提升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质量不可或缺的力量,外部监管部门应该积极配合提升基层人民银行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首先,对基层人民银行进行监督的主要力量包括法律法规、人民银行、银监局等,法律法规应该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适时调整不符合基层人民银行财会管理和财会监督的内容,法律法规也要与时俱进,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维护基层人民银行会计领域的工作秩序,通过对违规行为的惩罚产生警示作用;银监会要切实履行自身的监管责任,定期对基层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监管部门的责任最好不要重叠,但是要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基层人民银行财会工作的外部监管。

(三)完善我国人民银行会计标准的措施

为了提高我国基层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质量,需要规范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标准。首先,基层人民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类似银行出色的会计标准,国外先进的会计标准可以为制定我国的会计标准提供思路和启示,有利于我国基层人民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其次,基层人民银行应该提升风险意识和资产管理质量,为了预防不良资产的产生,基层人民银行可以严格审核再贷款过程,完善责任的落实和追究机制。除此之外,完善贷款的抵押机制也是降低银行不良贷款额的有效方法。

(四)不断完善内控及风险管理机制

基层人民银行的内部控制是提升企业会计管理质量的重要内容,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保证。内部控制的范围较广,可以说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到内部控制,因此应该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不同环节信息的共享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培养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是完善基层人民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基层人民银行在部门之间展开有效沟通也是预防风险的重要措施,因此相应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

(五)促进会计队伍的不断壮大

在建设基层人民银行会计队伍时,尊重财会工作人员的需求,巩固基层人民银行财会工作人员队伍,并按照自身的需要合理壮大会计队伍。财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以及操作技能是会计人员能力的基础要求,在引入会计人才时基层人民银行要严格审查应聘人员的素质,同时在基层人民银行内部还应该加强培训。基层会计人员待遇不高也是制约会计队伍发展的原因之一,为此基层人民银行应该适当提升基层会计人员的待遇。除此之外,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不仅能增加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人员数量,还能够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是壮大会计队伍的重要策略。

四、结束语

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后,基层人民银行应该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开展财会工作,这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能够促使基层人民银行会计部门提升会计质量。对于现阶段基层人民银行在财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层人民银行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升财会工作质量,外部监管机构也应该各司其职,对基层人民银行财会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参 考 文 献]

[1]李华.新会计准则下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实践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5,6(8):92-93

第5篇:人民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基层中银央行;机构设置;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1―0060―02

一、科学合理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内设机构是提高履职能力的基础

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是中央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全面行使其职能和履行规定所必需的组织保证,科学合理地设立分支机构是提高履职能力的基础。笔者认为:在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上,应当取消目前地市中心支行受分行和省会中心支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恢复省级分行,地市中心支行完全接受省分行的管理。保留地市中心支行,支行按照地区经济总量、经济发展前景和管理服务金融机构的多少,适当进行合理的撤并,把设在经济总量小、管理服务金融机构少的地区的旗县支行,撤并到相邻支行的做法,应作为一种硬性制度予以明确。在内设机构方面,地市中心支行应该增设征信管理科、反洗钱管理中心和残损币复点中心。以适应当前人民银行工作的需要,充分履行中央银行职责。这样设置机构的优点是:一是可以减少一个管理层次,减少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可以将人事管理权与业务管理权统一起来,有利于对干部的全面管理和全面了解,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三是适当撤并支行可将分散在各个支行的业务骨干适当集中,解决当前各个支行人员紧张的局面,提高基层中央银行履行职责的能力。四是增设中心支行三个内设机构,有利于更好地履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征信管理、反洗钱和提高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

二、建立灵敏高效的调研统计分析监测体系是提高履职能力的保障

基层中央银行一是要完善区域经济金融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货币政策传导是从金融领域到经济领域的连续动态过程,涉及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众多经济主体,涉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多个市场,涉及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汇率等多个金融变量和消费、投资、进出口等多个经济变量。为全面、科学地分析货币政策在各地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基层中央银行要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信息优势,把握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变量以及各种外部影响因素,逐步建立全面反映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跳出就银行论银行、就金融论金融的旧框框,立足于金融的变化,从宏观经济的广阔视野和高度去认识区域金融的变化,深入分析区域经济的变动和发展趋势。二是改进区域经济金融分析方法。为了提高区域经济金融分析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基层中央银行要在分析方法上实现三个转变:从事后统计分析向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经济金融指标进行前瞻性预测转变;从偏重存量分析向存量与流量分析并重转变,揭示经济金融指标的变动趋势;从孤立分析本地经济金融情况向运用横向比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转变,揭示本地与外地、局部与全区、全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三是夯实调研统计分析监测体系基础。健全完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完善金融统计报告报送制度,加强金融统计执法检查,对迟报、漏报、拒报、虚报金融统计报告的行为要依法进行严肃查处,保证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全面。建立健全中央银行经济调查统计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制度》应明确根据中央银行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政府有关经济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报送数据和信息,为基层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便利的工作基础。四是完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工作流程。目前基层中央银行由于对口的上级行部门不同,同一内容的监测分析报告要由不同的科室撰写分析报告,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基层中央银行应组织行内相关部门的业务骨干,建立货币政策实施分析小组,对行内务职能部门完成的统计分析、调查报告、货币事务监测分析等来自行内外的信息资料进行深加工,形成较权威的经济金融分析报告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第6篇:人民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的选择

近年,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这既是中国提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话语权的需要,也是国际市场的选择。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仍然有限。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仅为3.81%,而美国投票权比重则为16.75%。世界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约占60%。要改变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增加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就要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疲弱,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做出了贡献。依托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人民币始终保持稳定态势,而美元因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而大幅贬值。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青睐人民币作为国际清算货币,纷纷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有些国家还将人民币作为本国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也是市场的选择。

伦敦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有利于巩固和提高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基于此,中英希望深化中英金融合作,把伦敦打造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西方中心”,与香港和其他金融中心相辅相成。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伦敦可凭借时区优势、完善的法律、专业化的监管、较高的市场效率等优势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利于促进双边贸易的便利化

近年来,中英经贸关系发展迅猛。目前,英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成为英国在欧盟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英两国双边贸易额增长迅猛。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英货物贸易额达700.4 亿美元,同比增长11%,远超中欧货物贸易2.1%的增幅。中英之间的投资越来越呈现出双向趋势。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英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累计达到71亿英镑,成为欧盟内对华投资规模第二大的国家。受欧债危机影响,英国本土企业投资能力下降,英国政府大力吸引中国企业投资英国,带动英国经济复苏。在此契机下,中国对英投资增长迅猛。2003年年底,中国在英国的直接投资总额累计1.02亿英镑,2012年则达到11.7亿英镑,10年间增长了10倍多。伦敦在推进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进程中,跨境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存贷款、跨境贸易融资、人民币股票等多种人民币离岸业务逐步展开,中资银行也纷纷进驻伦敦金融城。这些人民币产品和业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保证交易安全。近日,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的实现和伦敦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建立,有利于人民币对英镑直接汇率的形成,从而进一步降低经济主体汇兑成本和交易风险和促进中英双方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扩大人民币业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7篇:人民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小额贷款;新渠道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49

1 引言

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作用一直不容忽视。据国家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6600万家,这些企业的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为国家提供了50%的税收,创造了80%的就业岗位。然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小企业,却受到融资方面的制约。小额贷款的出现,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打开了新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在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当下,解决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2.1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在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大类。实际生活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内源融资依赖较强,外源融资较少。在内源融资方面,中小企业在初创时期对内源融资依赖较多,充分运用企业自有资金或向亲朋好友借款,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在外源融资方面,就直接融资而言,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务报表不健全,难以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资金。就间接融资而言,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向银行贷款或者向民间融资,银行方面,银行出于贷款风险和贷款规模的考虑,银行更愿意把资金贷给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只会给予中小企业少量的短期贷款。综上所述,虽然中小企业有多种融资渠道可供选择,但现实生活中,受制于主客观原因或条件,中小企业并不能多元化地筹集资金,自有资金不充足,外源融资筹资量少,这些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2.2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

从中小企业融资来源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失衡,外源融资少,内源融资较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度依赖内源融资。梳理我国企业发展历程,不难得出,我国中小企业在初创时期多数是依靠自有资金或亲朋好友借款,借此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二是难以获得外源融资。银行间接融资方面,我国市场经济虽历经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但是信用体系并不发达,社会上没有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信用进行真实的评估,这导致了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出现了信用空白,十分被动。例如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一方面,银行对企业的真实信用缺乏了解,另一方面现行信贷政策收紧,结果往往是多数中小企业获得的审批贷款较少。直接融资而言,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有较高的门槛,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到上市融资的标准,上市融资并不可行。民间借贷方面,这在江苏、浙江一带一度十分活跃,但是民间借贷具有不可预知的风险性,借贷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高昂的成本费用,这对于资产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一渠道并不可行。综上分析可知,在外源融资不通畅的情况下,企业只能获得少量的外源资金,更多的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利润积累,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2.3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向银行贷款不仅困难,而且成本过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银行(放贷者)与中小企业(借贷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银行方面出于自身盈利和借款风险的考虑,银行不会给予中小企业优惠的利率,多数情况下给予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要高于大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只能获取少量的银行贷款,以此减少高额利息费用。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时需要提供抵押品或担保,还会产生诸如担保费等相关费用,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了向银行贷款成本过高。此外,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市场处于幼稚期,多数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得还不够成熟,因此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

3 小额贷款: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由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可知,多数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结构不合理以及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其中融资渠道狭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倘若我们能够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创造新的资金来源,那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得以缓解。2008年5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自此,小额贷款企业横空出世。小额贷款企业的出现为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资金渠道来源,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951家,贷款余额9594亿元,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62亿元。与传统的金融机构相比,小额贷款企业呈现如下的竞争优势。

3.1 小额贷款是一种金融创新

小额贷款企业是在政府出台政策之后出现的,是金融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小额贷款企业的创新表现在多方面,如市场范围、担保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与传统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不同,小额贷款企业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其市场定位很好地填补了传统商业银行在这一细分市场的空白,同时小额贷款行业的出现是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一次重大改进。可以说小额贷款的出现一方面引导了民间资本公开、合法地走向金融领域,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起到了改善金融市场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小额贷款的出现也繁荣了现有的金融市场,有利于资本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2 服务对象面广

贷款对象方面,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国企和大型民企,这更符合它们的利润和风险的经营目标,与此相反,小额贷款企业针对的目标群体是中小企业。当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旺盛,而银行等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小微客户的小额贷款企业就具有了相当大的市场竞争优势。而且,小额贷款企业本身也是中小企业,对客户的资金需求和困境也能够清楚地了解,因此小额贷款企业能够根据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其制定相应的融资产品,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3.3 经营机制灵活

小额贷款企业自身具有“短,小,快”的经营特点,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小额贷款企业规模较小,审批程序较短,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反应也较为快速,再加上对客户群体的熟知,从而能够快速,准确,灵活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客户的资金问题。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小额贷款企业制定了较为灵活的经营机制,主要体现在贷款方式和还款方式上。多数中小企业借贷时都有小额分散的特性,小额贷款企业就制定了多种类型的融资产品,降低融资的门槛,其中有些种类的小额贷款只需少量抵押,甚至是无需抵押,这对于多数缺乏抵押或担保的中小企业是十分有利的。小额贷款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3.4 贷款程序简单,手续便捷

随着小额贷款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小额贷款程序也日趋简化,随之这一融资渠道也越发高效。客户从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一笔贷款时间大概为两周,主要就是因为其程序简单,手续便捷。首先,贷款仅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企业经营证明材料,以及借款用途和还款来源证明;其次,审批程序快速简单,小额贷款企业在获得上述证明材料后,会安排人员进行资质审查,审批放贷;最后,准时为符合借贷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这种高效的业务流程省去了很多程序,提高了放贷的效率,同时这种快速,简单的放贷操作,极大地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小额贷款企业的竞争优势。

4 关于小额贷款发展的若干建议

小额贷款是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成立的。小额贷款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超过6600万家,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较大,加之小额贷款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小额贷款有望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另一方面,小额贷款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大多数小额贷款企业发展还不成熟,且自身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还需要政府方面的支持以及企业自身的努力。

政府层面:一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小额贷款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服务行业,其自身的盈利能力有限,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各级政府应当在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优惠,以此提高小额贷款企业的盈利能力。二是拓宽小额贷款企业的资金来源。银监会和央行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小额贷款企业只能发放贷款不能吸收存款,同时确立了小额贷款企业从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超过资本净额的50%。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额贷款企业的资金来源,政府层面应当适度放宽小额贷款企业向银行的融资比例,扩大其资金来源;或是成立专门的金融扶持机构来提供资金贷款。

企业层面:一是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小额贷款企业自身应当招收和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特别是具有相关金融行业工作经验的人才,提高企业自身的运营水平和风险防范水平,降低企业的管理费用。二是做好风险管控。银监会和央行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了小额贷款企业贷款执行利率不得高于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5%,这样做的目的是考虑到小额贷款企业所能承受的贷款风险,因为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小额贷款企业在追求单笔贷款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当注意到潜在风险,做到按合法程序审查,不以高利率放贷。

参考文献

[1]工信部.中小企业提供了50%以上税收[N].证券时报,2014-05-27.

[2]银监会.小微贷款增户数和审贷获得率考核[N].中国网财经,2015-03-06.

[3]严盛虎.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15-19.

[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Z].2008-05-04.

第8篇:人民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摘 要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大幅度萎缩,由此,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对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住房信贷一直在消费信贷中一枝独秀,但由于2010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房贷政策使房贷规模急剧收缩,汽车消费信贷因此脱颖而出,成为居民、企业及机构的新宠。本文从汽车信贷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制约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汽车消费信贷进一步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 汽车消费信贷 汽车金融公司 个人征信制度

一、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现状

(一)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

自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以来,我国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发展较快,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3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04-2006年的萎缩调整阶段,以及2006年至今的快速扩张阶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汽车消费贷款取得很大的成就,成为个人消费贷款中的第二大品种,并逐步形成了汽车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以及商业银行“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的汽车消费需求增长迅速,汽车消费贷款从2001年仅有的436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832亿元,汽车行业维持着高速发展。但我国贷款购车的比例仅占8%左右,因此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汽车消费信贷的主体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主体分为两大部分: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汽车金融公司、汽车经销商以及汽车财务公司等。目前,我国已成立了10家汽车金融公司。而由于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特殊地位并且是唯一能够吸收存款的汽车金融机构,他们在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截止到2009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汽车贷款余额894亿元,占比近50%,居主导地位;股份制银行汽车贷款余额361亿元,汽车金融公司余额291亿元。

二、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因素

(一)消费者受传统消费观念的束缚,消费信贷意识薄弱

目前保守性消费观念仍然影响着我国大多数的居民,“有钱就存银行”、“无债一身轻”、的消费观念已经影响了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让他们接受“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种消费信贷方式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制约着消费信贷的发展。中国居民偏好远期消费,轻视近期消费,即使银行的实际利率已经处于“负利率”水平,还是习惯把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另外,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医疗、教育、就业、保险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导致消费者对未来收支预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种信贷消费的方式就会对普通消费者造成较大的心理上的压力。

(二)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

由于汽车消费信贷属于零售业务,具有客户分散、偿还期限不一致等特点,所以了解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对于汽车信贷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它是保证信贷质量以及进一步发展汽车信贷市场的关键。由于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违约率逐步上升,人民银行和各家商业银行为此对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来防范风险。但另一方面,较高的资格要求,复杂的贷款流程又会使更多的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消费信贷上犹豫不前。所以,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就迫在眉睫。我国当前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是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的,它的建立对于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和促进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信用制度在我国建设的时间较短,很多消费者没有相关信用记录,存在信用漏洞,各类汽车贷款机构还是无从评价用户信用意识的好与坏,这就会对汽车信贷市场的发展产生束缚。

(三)汽车金融公司和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的运作受到较多限制

目前从事汽车金融业务的主要有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以及汽车集团财务公司,但现在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还是国有商业银行。因此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在我国属于明显的垄断市场性质,缺乏开放的市场体系。由于资金、业务范围等政策性的原因包括汽车金融公司在内的其他机构还未形成规模,业务不能广泛开展,这就致使汽车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不能有效展开。这样的现状不仅仅会使得在汽车贷款行业出现寡头垄断的现象,还容易导致整个汽车行业服务效率低下,消费者难以得到良好的服务,阻碍着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与时代变化不协调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汽车产销量飞速增长,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前景相当诱人,这就引来大批外资机构纷纷进驻我国的汽车信贷市场,分享这块利润大的“肥肉”,但我国现行的《汽车消费信贷管理办法》已不适应变化的市场形势,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另外我国的《贷款通则》和《担保法》中没有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法规,这就使得个人消费信贷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而且由于原有法律的特点和局限性也导致法律监管难以到位,监管缺口大,尤其是执法难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这都阻碍了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长远发展。

三、促进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战略

(一)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

社会公众的传统消费观念,是制约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瓶颈”。因此个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是发展汽车消费信贷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各金融机构和宣传媒体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力宣传消费信贷,向消费者灌输消费信贷意识,并积极做好汽车消费信贷的市场营销工作,加深消费者对汽车消费业务的了解,逐步转变人们过去传统的先储蓄、后消费的传统消费习惯,引导人们适度超前消费,从而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国家还应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消费者信心,减轻消费者的信贷压力,免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这样人们才敢于消费,敢于进行消费信贷。

(二)健全个人信用制度

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是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根本保证。但由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无论是汽车消费贷款、车贷保险、还是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都受到严重制约。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完善个人资信档案,将个人的身份证明、职业等基本信息与个人信用历史有关的资料集中起来,建立个人信息库,为金融机构提供个人信用状况查询服务,这样才能快捷、全面、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信用状况。其次,加大个人信用数据库的收录人数。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将近有13亿人,但由于我国信用数据库建立时间短,收录的人数相对比较少,这就会为某些没有信用记录的人大开方便之门。因此,人民银行应尽可能的扩大收录人数,做到使信贷机构对于每个贷款人都能有信用记录可查,使每笔贷款都能安全收回。最后,国家应协调多方机构成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由该机构建立完整的包括消费者个人信息、收入、地址等个人资信档案,通过信用评分评定消费者的信用等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息网,减轻信贷机构所承担的风险。

(三)丰富汽车消费信贷机构

目前我国汽车信贷市场上主要是以商业银行为主,汽车金融公司和汽车集团财务公司为辅。与金融公司相比,商业银行在专业性方面处于劣势,但其在目前的市场上,也有着汽车金融公司无法比拟的品牌优势以及渠道优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曾在“金融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说过:“应支持监管部门根据需要批设新的汽车金融公司,拓宽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鼓励支持各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展多方面业务合作”。因此,我们可以鼓励汽车金融公司和银行合作组建银行系金融公司。利用银行资金充足的优势,把资金贷给汽车金融公司,由汽车金融公司做贷款零售,银行与其共同分享利益。在汽车信贷服务质量方面,还应尽量涵盖汽车售前、售中、售后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开展购车储蓄、融资租赁、汽车消费保险等业务。二者的合作可以优势互补,并形成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消费者和汽车厂商之间共赢的局面,这不仅能推动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汽车销售的迅猛发展。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的消费信贷法律法规体系,对消费信贷业务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现有这些相关法律法规无法满足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要求,所以政府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及时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政策,这样才能为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标准和行为规范,进一步推动汽车信贷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再祥,贾永轩.汽车消费信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张晓萌.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面临问题及对策.中国商贸.2010.

第9篇:人民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虽然上了一年大学,但对自己的专业,对未来将从事的工作类型知之甚少;同样,对应该知道遵守的一些礼仪、规范也知之甚少,得过且过,认为自己那是不拘小节。然而,就是这种马马虎虎的态度使我第一天就碰了钉子。指导老师正在给我讲解相关知识,我却不经意间打了个哈欠正好被看见,挨了批评(因为实习老师是父母的朋友,父母要求他严格管理,多指导,所以才直言指出)。

随后,指导老师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大学生去应聘,排在最后一个,当看见前面那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都被淘汰时,心里开始发毛,抱着试试的心态走进了老板面试的办公室,进屋后看见门口地面上有一张纸,便捡了起来,看看没用才扔进了垃圾桶,坐下后,老总说:你被录用了。应聘者惊讶万分,问为什么自己这么幸运?老板说是他的举动让自己决定录用他的,正是他那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举动为自己赢得了一个不错的工作岗位。虽然之前也听过许多类似的故事,但这次听却完全有另一种不同的感悟,细节决定成败,终于切身体会到了,打哈欠这一动作虽小,但反映的确是自己的思想不够集中,也是对讲话者的一种不尊重,自己平时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却在这时闹了笑话,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将来一份好工作很可能因为你的某个好习惯而选择你!

后来我又参观和学习了事后监督中心和外汇管理科的一些日常业务,看到了很多票据、账簿等资料,在外汇管理科看到的一些外贸企业外汇核销的资料和单据,有些票据上的要素确实还有一些英文。指导老师还给我推荐介绍了一些我的专业需要学习和了解的金融、证券、保险、财政、税务、会计、统计、经济法规等专业书籍和资料,并大体讲解了这些方面的最基本的常识,讲解了人民银行与其他各家银行的不同工作职能,使我初步了解到了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负责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等职能,其他各家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是以人民币为特殊商品搞经营核算的企业,以经营社会存款、贷款、结算服务等功能。我还初步了解到了经济运行的大体流程,也知道了国际贸易就是国内企业(包括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等)与境外企业发生货物出口或者货物进口的贸易活动。在有关资料上国际贸易的概念定义是,“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我还了解到了国际贸易的流程,也大体知道了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国贸专业毕业生可在金融、外贸企业,外资企业、货物出口或进口企业,政府招商部门以及政府各个经济管理部门如财政、税务等机构从事外贸研究与外贸实务工作。在爆发世界金融危机前出口增长比较活跃的省份,如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等南方一些省市外贸企业,对该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国家放宽企业的进出口权后,许多中小企业有外贸自营权。他们很需要该专业人才。该专业发展前景广阔,应该是一个很火暴的的行业,因为中国加入wto后,融入世界经济贸易大市场中,外贸企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展。

所以作为国贸专业的学生,要学好英语当然自不必说,之前本以为只要学好自己在学校的专业课程就可以,殊不知经济类的专业都是相通的,不但要学好必要掌握的知识,对其他各个方面相关的知识也都尽量做到了然于心,比如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就必须要有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与时俱进,上完大学并不是学习的终止,要想将来在工作时得心应手,必须乐于学习,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