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媒行业风险分析范文

传媒行业风险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媒行业风险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媒行业风险分析

第1篇:传媒行业风险分析范文

关建词:艺术品市场;投资;收藏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023-02

艺术品投资是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产业项目(金融、房地产、艺术品投资)之一,这已经是世界投资者的共识。随着近几年先富起来的人群的扩大,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品位不断提高,以及其它领域的资金流向艺术品市场,使这种风气日渐浓厚,随之艺术品的价值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且成为了一种新的投资热潮。在全球经济危机动荡下,资产因股票、经济、政治等变化而贬值,经济学专家分析,艺术品作为最抗跌的投资产品,有其极具“长久性”的一面。艺术品投资属中长线投资,由于艺术精品具有超地域的征服性和流通性,且具有不可取代之唯一性和限量性,随着社会经济上升和推广持续,需求将会远超所供,价格必然上升,其增值的功能最终超过金融及地产投资收益。

一、艺术品市场投资与收藏的特点

(一)艺术品有着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性

艺术品同其他商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背后丰富的文化精神和人文因素,它是特定民族在特定时期的文化见证,每一件艺术品都有着它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正是由于艺术品的这种独特价值被人们所认识,它也成了在经济流通领域中的一种商品,成为了可以买卖的对象。并且,由于艺术品价值的特殊性和当前社会对它的认识深度,它的市场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就当前的投资市场来看,依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二)与其他投资形式相比,收藏、投资艺术品风险较小

与其他投资形式相比,艺术品投资风险最小。在股票、期货等投资中,风险往往如影随形。股市变化多端,涉身其中如同在惊涛骇浪里驾舟行船,稍有不慎,便可能损失惨重。期货投资只交少数保证金便可做100%的交易,此种“以小搏大”的投资方式存在预测不准可能全盘覆没的风险。如何减少投资风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投资艺术品便能使问题迎刃而解,由于艺术品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一旦购入,很少会贬值,投资者不必担心行情突变带来的风险,属于相对安全性投资。

(三)投资获利的同时还可获得精神享受

盛世重收藏,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品投资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和经济价值,成为了高净值人群的新宠。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兴盛,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艺术品投资领域,艺术品投资不仅能满足大众精神文化的需要,还能起到保值和财富传承的作用。艺术品不仅具有极强的保值、升值功能,其作为精神产品,还具有极强的欣赏功能。因而投资者不仅可以通过艺术品投资获利,还可以通过艺术品收藏来美化生活、陶冶自己的精神生活。

二、艺术品市场投资与收藏的风险

(一)政策、法规的风险

由于艺术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部门职责不分明,管理不到位,行业自律缺失,以致艺术市场的经营交易无序运作,交易混乱。很多拍卖机构、参加拍卖的艺术家和收藏者对于拍卖的知识、规则和技巧知之甚少,仓促上阵,急功近利,拼命炒作,使得市场鱼龙混珠。艺术品尤其是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古代艺术品,是国家的重要文化遗产,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文物都由国家严格保护管理,不可能流入市场。而流入市场的非经科学考古发掘、来历不明的文物,要么很难确认真品与年代,要么流通受限制,如禁止拍卖公司上拍,甚至被当作非法交易而加以追究,所以也很难实现投资目的。

(二)对艺术品的鉴定、评估风险

在艺术品投资市场上最常见、最直接、最基本的风险就是艺术品的真伪鉴别风险。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逐渐繁荣和眼前巨额利益的诱惑,致使市场中的假拍和赝品一直屡禁不止,几成愈演愈烈之势。经有关部门核查,海外回流文物中赝品也不少,其以惊人的速度弥漫至整个艺术品投资市场。鱼龙混杂、以伪充真的现象和陷阱高频率地出现在艺术品投资市场。做伪做旧也正以专业化、科技化、规模化、系列化、国际化之势迅速蔓延,其仿真程度之高令人瞠目结舌,防不胜防。艺术品需要专业和权威的鉴定机构鉴别真伪,而现有的鉴定机构与通常的产权交易中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截然不同,没有承担法律风险的责任,甚至有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没有可信度和公正性可言。

(三)艺术品收藏仓管、展览运送中的破损及盗窃风险

因艺术品非统一性、非再生性、非确定性的特性,决定了艺术品收藏仓管、展览运送中的破损及盗窃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杜绝。古代艺术品之所以随着年代渐远越来越少,重要原因除人为毁坏外,也容易造成自然毁损,如玉器、瓷器等易碎,青铜器易腐蚀,书画古籍易受潮霉变、虫咬、火烧,所以在搬运、储存、观赏过程中都有出现毁损的可能,稍有不慎,或搬运保管措施不当,就会毁于一旦,分文不值。2004年8月22日,一伙持枪蒙面歹徒冲进了挪威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在光天化日之下偷走了爱德华・蒙克的名作《呐喊》和《圣母》。2011年7月4日,故宫博物院对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文物损坏。事故发生后,故宫博物院成立事故调查组,判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验室科研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国家一级文物青釉葵瓣口盘受到挤压损坏。

有学者专家调查显示,艺术品的损失比例大概为:40%的运送与装卸损失,38%的盗窃损失,18%的火灾、水渍、烟熏等损失,4%的光线、温湿度、诈骗、地震、暴风、闪电等损失。

(四)流动性风险

艺术品是一种高雅之物,投资门槛高,需要有眼力、实力和魄力,收藏群体十分狭窄,具备相应知识眼光、喜爱鉴赏并有相应经济能力的人群有限,艺术品一般作为沉淀资产长期持有,很多是传承后人。如财务状况恶化时指望马上变现,要么很难,要么卖不了好价钱,达不到投资升值的目的。有人形容艺术品是“最后进门,最早出门”,因为它不是生产要素和生活必需品,只有资金流动性过剩、闲钱较多时才去买它,而当资金流动性不足时又首先想去卖它。所以收藏投资的人,往往是虽坐拥金山却很少人有钱。为此,艺术品资产占其企业或家庭总资产的比例必须恰当,不宜过大。

三、艺术品市场投资与收藏的趋势

艺术是一种精神需求,也意味着高品质的生活。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走强、全民素质的提高,随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收藏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艺术喜爱收藏,更多的人开始投入其中这是必然趋势。

(一)企业收藏逐渐成为趋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高调涉足艺术品收藏和投资领域,艺术品收藏由以往的个人爱好正逐步发展成为机构行为,艺术品收藏投资的企业化、机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机构收藏正在悄然占领着艺术市场。1987年3月,名不见经传的日本安田保险公司以58亿日元的高价,从伦敦佳士得买走凡・高的名画《向日葵》而声名大噪,一时成为传媒焦点和日本国民的谈论对象,公司业务从此迅速扩展,仅直接收益就超过2万亿日元。2013年,企业收藏成为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大焦点,以2816.5万美元(约1.72亿元人民币)在纽约佳士得购得毕加索代表作《两个小孩》的万达集团,成为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热议话题。

据《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企业收藏的购买力占到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60%,活跃在北京、上海各大拍卖会上的买家,有70%都是企业和艺术机构,并且买下了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诞生的亿元高价拍品的绝大部分。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2013年,中国国内企业收藏资金约已接近500亿元。可见,中国艺术品市场不仅迎来“企业收藏时代”,而且企业豪购艺术品已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上的一种新趋势。

(二)市场投资、收藏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一般的艺术投资方式以外,不少人将会选择艺术基金和银行投资理财等投资方式进入艺术市场。艺术投资基金,是把众多投资人的资金汇聚起来,由艺术品市场领域的专家进行管理,通过多种艺术品类的组合运作,实现最终的收益目的。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也急需建立各种艺术基金。这一举措,一是可以整合社会闲散资本,有利于盘整现有散资,带入新的资金,而长期稳定的投资正是艺术市场稳健发展必不可少的;二是由于艺术品投资的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需要专业人士作顾问来运作基金,达到良好的市场经济效应。各种迹象表明,当下成立艺术基金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新颖多元的艺术品投资渠道在引发争议的同时,亦昭示艺术品市场的旺盛生命力,推动其日益制度化、规范化。

(三)市场投资、收藏结构日趋完善

在全球金融规模整体缩减的大趋势下,中国的艺术投资市场开始了结构性调整。一是收藏投资资金相对稳定,而投机投资减少很大。二是以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中心所形成的艺术品市场圈在若隐若现地发展。三是艺术家与艺术机构步入全面合作阶段。现在是从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不再是展览多就可以卖作品多的时代了。美术馆的公共收藏、画廊、企业机构的收藏、投资基金等的进入、金融机构与艺术的结合、银行艺术投资产品的出现及运作等等,都将成为这一趋势的具体表现。这些表明中国艺术投资市场在调整中发展,市场结构将会逐步完善,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艺术与资本结合,收藏与投资双赢

收藏艺术品本身就是投资行为。瑞典的艺术投资顾问查米斯认为:“收藏艺术品是最愉快的消费方式,它可以给艺术品的收藏者带来视觉上的愉悦,与此同时还能获取经济上的回报。”近年来,大众随着艺术知识的普及,艺术综合素质得以相应提升,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对艺术品的追捧,使艺术品消费群体日趋扩大。不少新的投资者被艺术市场的红火吸引而纷纷“下海寻宝”。丰厚的回报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置身其中,收藏与投资两者不可分割看待,从整体的艺术品市场来看,它作为特殊的投资项目逐渐成为人们追求高额利润和长期投资的重要方式,艺术投资市场滚雪球效应还将继续延续。这些大大地促进了艺术品消费群体的进一步扩大,促进艺术品市场整体持续上涨的趋势。

虽然当前艺术品市场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影响,整个市场出现阶段性的调整,但我们相信,中国艺术品市场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背景下将不断成熟与规范,其整体上升的态势不会改变。艺术品市场将会在供需的不断动态平衡下呈现出它巨大的生命力。

本文为湖南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湖南省艺术品市场业态现状及问题研究》(课题号:12YBA192)

参考文献:

[1]涂礼达等.“盛世典藏”视阈下的艺术品市场投资风险分析[J].企业经济,2013,(4).

[2]褚秋根.艺术品投资及其市场培育[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3]米澄质.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艺术投资市场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1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